東文選/卷八十七

 卷八十六 東文選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编辑

贈休上人序 编辑

李穡

予年十六七。群縫掖游。聯句飮酒。今天台判事懶殘子。愛吾輩。招之同吟哦。日不足則繼以夜。酒酣高談戲謔。有吳先生往往來與會中。淸秀能言。休上人其子也。先生命上人。從懶殘子學。上人旣受論語孟子之說。則去入三角山。明年甲申正月。懶殘子。又携吾輩數人。游三角山。則休上人爲東道矣。上人年長吾數歲。甚相善。自是相値甚少。不見者又久矣。其時同游。如洪正郞義元,吳上舍仝,金內侍鼎臣。皆爲故人。獨今光陽君李公。與僕在朝。而中郞金君弼,正郞韓得光。皆在鄕里。何圖上人扣吾門乎。上人之來也。懶殘子走侍者。具書詞言上人事甚悉。恐僕忘之也。讀其書對其面。髣髴焉猶前日也。上人圖所以報四重恩。修之身心者自有其道。又謂佛形像佛言語。皆所以資入道之尤要者。使弟子道于達元者。化紙墨印華嚴法華有註者。各一部。又以說法所得布施。畫西方彌陁入菩薩。置長明燈。本推其餘助印經之費。又曰。法寶旣成矣。吾年近六十。奉持或怠。則不可保其無他。將置之臺山。俾後之人有所守。願先生筆其事。予於佛氏。初未之學。因果進修二說。俱不知也。何敢及之。上人之言曰。上報四重恩。則於吾儒之道。不大乖隔矣。今夫風俗之敗也。父子相夷。兄弟相猶。逆臣繼起。頑民屢倡亂。而浮屠氏滅天常。反如此知報重恩。安得不喜爲之躍躍乎。又况上人之舊故乎。又况先之以懶殘子之請乎。於是樂爲之書。

贈宋子郊序 编辑

崔踈霽來曰。彪與廉東亭。俱出星山宋令公門下。今其孫子郊。又爲東亭所取。將歸謁乃祖于星山。吾等餞其行。東亭亦不敢自重。來與會中。當以言贈。詩若序。吾等非不能。然吾等自度不足動我恩門。先生雖後進。同在龍頭會中。視子郊必非他人比。幸一言以華之。予曰。吾老矣又病。忘失已甚。然吾座主益齋侍中之孫季李政堂。出乃祖門生安政堂門下。謹齋安文貞之孫正郞景恭。出乃祖門生洪贊成門下。吾豚犬種學。得爲先稼亭公門生韓淸城之門生。今子郊之出於東亭之門。亦非偶然矣。恩門門生。盛於唐。而阨於宋季。然文章血脉。與天地同流。夫豈汚隆輕重之所可齟齬於其間哉。中原多故以來。我東方崇儒右文。無異大平之世。主文之榮。及弟之美。無不譖嘆。以爲莫及。嗚呼。國家風化之盛。人心之正。視昔不减矣。僕雖老病。猥側封君之列。兼領史翰。激人材廣王化。用之今垂之後。日夜所望者也。踈齋之請。固不敢違。而東亭之美。又所當書。宋氏子孫。又當得書。故忘其鄙拙。書以送行。且曰。東亭榮親。所欠乃祖不來耳。秋涼。安輿子可扶侍以來。僕亦更參會末。不獨東亭榮也。

十韻序詩 编辑

百字科。未知所從起也。我國家興文治。敎養多方。引之以簡易之術。動之以繁華之寵。所以擊蒙而俾之求益也。於戲。先王作人之盛心。何其遠哉。近世以百字科進者多矣。悅軒趙先生。尤其傑然者也。自念辛巳科。予年十四。亦由是科。得爲松亭門生。平生雖無可稱。然比之六韻八脚。亦不天地懸隔矣。其於國家設科取士之意。又不至於大戾矣。今舅氏金有暘。將由是科。試於有司。求舊本。因記興國寺法泉方丈。獲甞寓目是集。命持冊移書。書其端。俾後有考焉。

送楊廣道按廉使安侍御詩序 编辑

順興安氏。世居竹溪之上。竹溪之源。出於大白山。山之大而水之遠。安氏之興。其無窮乎。謹齋先生。當大定甲子。對策于天子之庭。名遂大振。還仕本國。位至封君。文章道德。一時傑然者也。其居官莅事。動有成績。至於忠義大節。激頹風翼衰世。立懦廉頑多矣。至于今稱誦之。先生季子嗣淸。亦以文學進。予同年也。立于朝如祥麟威鳳。使于外如長城敵國。有父之風。而醞藉過之。先文孝公師事謹齋先生。又與其弟政堂公同年。予又與嗣淸。俱爲辛巳進士。則安李爲世交。其於贈處。不可不以情矣。嗣淸以侍御史。出而按行楊廣。同年士相與餞之。酒行。予卽曰。旣忝世交。公又請言。豈容緘默乎。然嗣淸有學業有節操。自始迨今。所居稱職。聲名籍甚。規之則妄。頌之則諛。然回路何如人哉。彼其親炙乎聖人。朝夕乎聖訓。操存省察固已無可議矣。猶且諄諄贈處。况於吾儕乎。嗣淸揚歷中外。雖已光顯。然以世德之舊。行己之勤。功名事業。滔滔日進。未見涯涘。若其不挾所長以駕於人。則其所長也。然道德之在躬。政事之成效。又非止今日而已。必有進步之地尙多矣。嗣淸其益勉之哉。然則當如何。曰持其志無變其初。斯可矣。衆曰然。遂書以爲序。

送隱溪林上人序 编辑

七月卄又一日。予困於慹。解衣露頂麾客。寂然門庭也。林上人來。卽隱溪也。爽然淸也。躍然喜也。林乎蒼松乎翠竹乎。溪乎飛泉乎岩底之泓乎。予之思也久矣。一旦而在吾門。何幸之如哉。而吾也困。隔壁而不能面。是與咫尺應須論萬里者。何異。殆天之靳我淸事也乎。天之於人。賦與之均。未嘗私乎分寸銖兩之間。而淸濁厚薄之不相奪。閑忙靜躁之不相容。人之所以受於天者。亦不敢或變乎分寸銖兩之間也。今吾所居者城市也。所游者公卿之第宅也。所與嘯咏。又其褒衣博帶之流也。則其不得與林泉之士如上人者相見。亦天也。固當順受之而已矣。尙何恨哉。方欲述順受之事。慹益甚。迺輟不書。且約後日再來。當爲上人畢吾說。

栗亭先生逸藁序 编辑

文章外也。然根於心。心之發關於時。是以誦詩者。不能不有感於風雅之正變焉。叔世章句。日趍于下。無愧乎正音之不復作也。幸而有孤鳳之鳴于鳥群。又其聲隨風而去。去益遠而餘音不可得接矣。嗚呼。悲哉。栗亭先生。以雄偉之器。通春秋攻蕭選。文章於是焉出。先生之座主益齋先生。屢稱公之文有古氣。然今所錄止此。何哉。公之老于錦。甞失火。屋廬煨燼。文書隨之盡。唯孫紹宗。耳聞目覩而已。先生之壻曰。起居郞許湜。善屬文。其子曰操。軍簿揔郞知製敎。今爲全羅按廉使。將刊是集。俾予序。予少也。師事先生。起居公又擊予蒙。紹宗爲吾門生。揆諸義。在所不辭。故直書如此。若夫先生出處大致。有國史在。玆不贅云。

贈元上人序 编辑

上人。予遇之楊州舟上。脩潔有道氣。欣然如舊交。舟行少阻。或負之則動。或挽之使前。勞甚矣。無難色。初以爲勉強也。日又日不小怠。予然後知其人盖有志者也。在▣▣餘日力有裕。追涼江中。則又行舟走水中。衣濕附體。左右指以笑。上人自若。非獨有志。蓋忘形者也。夫入道者。如泛駕之馬。橫馳無方。直不爲物欲所制。然後坐而吾坐。行而吾行。堂堂自尊。始可以獨運矣。若上人其近是歟。一日謂予曰。吾將有四方之游。先生能無贈乎。予曰。上人所求者。非吾所學也。吾所學。非上人所求也。予何言哉。昔人有半面之交。况同舟▣▣之厚。可無言乎。故不辭而略書之以爲贈。上人名景元。授經華嚴。今參南宗群雲水衲。予知其足償草鞋錢也。

送詵上人序 编辑

吾聞。浮屠氏不三宿桑下。游固其事也。然時有理亂。道有通塞。不可冥行而暗趨。觸危而抵險。終其身而志莫之遂者。夫豈少哉。幸遭同軌同文之代。適越走燕。如堂之庭。水舟山屩。露宿風飱。如在室中。不曰樂乎。尋常間蛙不能跳。九萬里鵬之所摶。其氣像可知已。並其尋師訪道。在食忘食。在寢忘寢。必欲達乎彼岸者哉。詵上人。予再遇之驪江之上。蓋仕族也。讀書業文。年卄又一歲。隨鄕僧游金剛山。道聽懶翁在臺山曰。游山雖所願。出家尤難。得懶翁爲尤難。吾且從翁出家。然後游山耳。遂入見懇請。翁爲之落其髮。父母聞之。初悲後懌。蹤跡至金剛山。見之曰。汝旣如此。當赴僧選。上人曰。赴僧選。不如赴士選。所以出家者學道耳。道可選乎。指其父曰。父則天也。有渝吾志。天必降罰。父頷之。感泣而歸。上人自是學日深。名日振。儕輩莫敢望。猶以爲不足。又將天下游。其志壯矣。其請予言也甚懇。予何言哉。道不同。不相謂謀。然▣▣▣非一而再則相厚者。人之情也。告以別。烏得無言乎。乃語之曰。其進銳者其退速。上人其戒之哉。行百里者半九十里。上人其勉之哉。始勤終怠。儒釋之所同患也。吾與上人。勉之戒之。若夫其道也。上人歸而求之。有餘師。

送玆上人序 编辑

幻菴弟子有子弟之秀者。許氏,奇氏。年俱少。遭家禍。脫然去世。盖難得者也。奇氏名尙玆。有志四方。將求詠歌於詞人詩僧間。請穡序。穡以幻菴故不之辭。夫四方。東西南北之謂也。吾三韓在天下之東。東則日本也。長鯨巨浪。賊船之禍相尋。北接女眞。飛沙積雪。區脫之警相聞。西南中原之地。外戶不閉。道不拾遺。然使命尙未通。並其芒鞋竹杖。敢蹈其誰何之境乎。吾知上人所謂四方者。非天下之四方也。盖三韓之四方而已矣。雖然。世界無窮也。吾之方寸亦無窮也。佛不離菩提塲中。而遍游于諸天。如月在天而見于千江。吾之心出於佛。而吾之身繫於是。誠可悲矣。然心則無乎不之。豈讓於月也哉。上人其亦若是者乎。予於是歌以繼之。人有身兮。如馬繫櫪。心之馳兮。遍于八極。凡曰道塗。有通有塞。冥行暗趨。則爲失德。少而嚮道。在於涵畜。式安爾心。勿忘予勖。

送絶傳上人序 编辑

道在天地間。貫幽明包大小。無物不有。無時不然。其體用固粲然也。而人之行之。有傳與否焉。非獨吾儒者之事也。達磨學者率宗之。故其衣之表信也。至于六代而止。其法周于沙界矣。吾聞諸禪者如此。有紹上人者。號絶傳。將游方。求予序。予非其徒也。然必之吾而求。則其意不可以虛辱。故略言之。吾東方韻釋。入中國嗣法者。代不乏人。讀傳燈錄。閱祖派圖。可見已。今上人以紹名。則欲以續佛慧命也。而曰絶傳者。非其意也。反其義。以要其成而已矣。天下大矣。善知識者。亦大多矣。得法以歸。則不爲虛步矣。上人其勖之哉。

送月牎序 编辑

牧隱子。避暑驪江之神勒寺。有一衲長身黧面。予一見奇之。與之言不應。私心怪之。問傍僧。曰。默不言者也。予疑始釋。以謂今世難得。頗敬之。自玆後始吐言。則無蔬筍氣。詢其所自來。蓋甞善於音律者也。工於繪畫者也。其於酒也。如鯨吸川。其於碁也。如火燎原。又其弄槍也。雖古驍將無及焉。其所諱而不言者。盖不必問也。而翻然舍去。面壁兀坐。步不動身。言不出口。天道再小變矣。其氣之豪。其心之礭。可知也。循是以追。足辦大事矣。今事將走京外勸緣。亦祝上也利生也。其志又大矣。夫身之長,氣之豪,心之礭,志之大。皆人所罕得也。而兼有之盖鮮。但恐月牎養成與否耳。月牎其愼之。鄒國曰。術不可不愼。月牎誠能以質之美。守道之正。則其神通妙用。初不外是矣。

送慶尙道按廉李持平詩序 编辑

神人之際。未易言也。事神理民。唯帝王視爲一事。然其分也。截然有定而不可紊。蓋天子然後祭天地。諸侯然後祭山川。大夫然後祭五祀。記禮者。固已言之矣。國家專制東韓。境內山川。凡在祀典者。歲二次選廷臣代祀。其使之名曰祭告。因以察守令賢否。觀風俗媺惡。考貢賦,同制度,廣詢訪。以行刑賞。以待上問。其使之名曰按廉。兼是二使。按行郡邑。實古者省方之遺法也。代君行事。故其尊且榮。他使者莫敢比焉。旣曰尊榮。其責任之重。又何如也。夫人臣立朝。班資崇庳。未暇論也。特其權勢有足以行其志。斯可矣。抑揚銓品。如吏部。論思獻納。如館職。淸要華近則有之矣。豈如風紀之司。執簡正色。立殿陛間。必欲言行諫聽者哉。一身而兼是二任。又不易得也。吾同年完山李君。由監察持平。被命出按慶尙道。是所謂一身而兼二任者。故朝之士大夫。作詩以美其行。正言郭君。來請余序曰。持平意也。予曰。李君篤實之林。用之以精敏。出入內外。聲績藹然。宜乎居臺端再持斧。代祀省方。赫然動人觀聽。其能畛神明。必嚮必格。風雨以時。諸福畢至。人民奠居。吏稱其職。熏爲大和。歸獻田里大平歌詠。以彰上德可期也。遂書以爲序。

及菴詩集序 编辑

六義旣廢。聲律對偶又作。詩變極矣。古詩之變。纖弱於齊梁。律詩之變。破碎於晚唐。獨杜工部。兼衆體而時出之。高風絶塵。橫盖古今。其間超然妙悟。不陷流俗。如陶淵明,孟浩然輩代豈乏人哉。然編集罕傳。可惜也。今陶孟二集。僅存若干篇。令人有不滿之歎。然因是以知其人於千載之下。不使老杜。專美天壤間。是則編集之傳。其功可小哉。又況唐之韓子。宋之曾蘇。天下之名能文辭者也。而於詩道有嫌。識者恨之。則詩之爲詩。又豈可以巧拙多寡論哉。予之誦此言久矣。及讀及菴先生之詩。益信先生詩。似淡而非淺。似麗而非靡。措意良遠。愈讀愈有味。其亦超然妙悟之流歟。其傳也必矣。先生之外孫齊閔,齊顔。皆以文行名于時。去歲倉卒之行。能不失墜。又來求序。其志可尙已。予故題其卷首如此。

農桑輯要後序 编辑

高麗俗拙且仁。薄於理生。産農之家一仰於天。故水旱輒爲菑。自奉甚約。無問貴賤老幼。不過蔬菜鱐脯而已。重稅稻而輕黍稷。麻枲多而絲絮少。故其人中枵然而外不充。望之若病而新起者。十之八九也。至於喪祭。素而不肉。燕會則槌牛殺馬。取足野物。夫人旣有耳目口鼻之體。則聲色臭味之欲生焉。輕煖之便於身。肥甘之適於口。欲嬴餘而惡匱乏。五方之人。其性則均也。高麗豈獨若是之異哉。豐不至侈。儉不至陋。本之仁義。爲之度數者聖人之中制。而人事之所以爲美也。五鷄一彘之畜於人。而無所用則不忍。牛馬之代人力。有功甚大則忍之。田驅之勞或殘支體。殞性命則敢爲。芻豢之取諸牢則不敢。其不識輕重。害義壞制。失其本心如此。又豈民之罪哉。予竊悲之。盖制民産興王道。予之志也。而竟莫能行。奈之何哉。奉善大夫知陜州事姜蓍。走書於予曰。農桑輯要。杏村李侍中。授之外甥判事禹確。蓍又從禹得之。凡衣食之所由足。訾財之所由豐。種蒔孶息之所由周備者。莫不門分類聚。縷析燭照。實理生之良法也。吾將刻諸州理。以廣其傳。患其字大帙重。艱於致遠。已用小楷謄書。而按廉金公湊。又以布若干。相其費矣。請志卷末。予於是書也。蓋甞玩而味之矣。憫吾俗慮之非不深。立于朝非一日。不一建白刊行。是吾之過也。雖然。姜君之志。同於予者。於此可知也。制民産興王道。其事又不止此。姜君亦甞講之乎。如欲必行。當自闢異端始。不然。吾俗無由變。此書所載。亦爲徒文矣。姜君尙勉旃。

中順堂集序 编辑

詩道所係重矣。王化人心於是著焉。世敎衰。詩變而爲騷。漢以來五七言作。而詩之變也極矣。雖其古律並陳。工拙異貫。亦各陶其性情。而適其適。就其詞氣而觀之。則世道之升降也。如指諸掌。錦南迀叟羅判書。遇知玄陵。聯句賦詩。進秩三品。國中士大夫歆艷讚詠。凡得九十篇。如群玉府璀璨耀目。自請奉使日本。遇物興懷。輒形於詩。凡二百五十篇。日本曹溪禪者所贈。又一十篇。史氏索其本謄藏之。臺臣又請觀之。府中縉紳。咸願目覩。爭求之今三年矣。而猶未已。迂叟曰吾之迂。迂於世也。而官至六曹尙書。是果迂歟。嗜詩甚矣。酸寒之味。取譏膏粱。然亦迂而已矣。何害於事。載名諸儒集中。其傳也必矣。其幸也多矣。然散而莫之一也。余將聯爲叢錄。又慮其難以傳玩也。將刻之梓。使人入皆得以覽觀。而知錦南之有迂叟也。於是來請予序。予曰。天子採詩侯國。蓋古制也。異日是集也。悉送上官。迂叟之名益傳矣。日本詩。因迂叟而播于中國。非獨迂叟之幸也。亦日本之幸也。况我先王。崇儒盛德。洋溢內外。則迂叟是集。亦一助也。敢不備書。以冠篇端。中順堂。迂叟燕處之所也。詩釐爲若干卷云。

贈一漚上人序 编辑

曹溪釋有曰宗海者。訊其立名。蓋本於其說。而偶合於夏書朝宗于海之文。故其來而請號於僕也。不以是爲告。就其所以得名而語之。盖取比於鏡之照物。以類應而無所私也。海之爲物。在天地間。莫之與比。是以有爲水說者。指地曰。此水之所載也。夫地配天爲大者也。而曰水之所載。則水之於天。又不知孰大而孰小也。其爲體詎可量哉。今夫雨降於天。其滴也相激。而泡沫生焉。泡沫。水事之最微者歟。最微而可配於最大者。勢乎非也。是近於彭殤鵬鷃之說矣。然則其理也海也漚也。名之別也。漚還其海。海受其漚。亦有迹乎無也。消融爲一。無所分析則不獨理同。其爲物也。亦不異矣。是以佛者之說。泯相絶跡則歸之空。分行布列則歸之海。海雖大。而不離乎體故也。故其言曰寂滅。又曰生死。海漚於寂滅者。卽所謂諸佛也。漚於生死者。卽所謂衆生也。今上人將爲漚於何地耶。又不知生死寂滅。果二耶果一耶。上人以其所得於師者。爲已足而浹洽於其中。則或不免於孟浪矣。當廣咨於世之大儒。其必有以告上人矣。上人俗姓曹氏。羅州會津縣人。以入選中其科。在竹院敎學者。年三十一矣。大禪師聦。南山之弟子也。論人必及其所從出。故幷及之。

贈幻翁上人序 编辑

釋坦如踵門請曰。如曹溪宗。今丁巳年大選也。俗姓迎日之鄭也。演福寺住持大禪師竹菴軫公。吾之師也。吾生卄有七年矣。而未有號。同列稱呼之難也。吾師命之曰幻翁。咨其所出。則圓覺普賢章之語也。請其說。師乃曰。如乎汝之名坦如何也。坦蕩蕩也。中無主而外無倚。從容而自得之謂也。是必如如不動之歸矣。雖然。汝且觀世界。非幻乎。曰幻也。身心非幻乎。曰幻也。三世敎主,諸方祖師非幻乎。曰幻也。吾語爾聽非幻乎。曰幻也。師曰。吾聞韓山牧隱子。方以幻語語人。汝且求之。必不辭矣。是以敢請。予曰。師之師。衣冠之曺也。膏粱紈綺之養其身。詩書禮樂之熏其性。超然獨出而不顧。信乎得如幻之趣矣。雖然。予未之學也。迺從上人究其說。上人曰。今之世界則器世間也。衆生卽情世間也。諸佛卽智正覺世間也。是三者交融無礙。故如如之智常獨照焉。故曰世界也。俱爲幻住。非如無以求幻。非幻無以求如。尙何事理之或相奪也哉。予曰。上人信圓機之士矣。予觀其言。一則如其幻也。一則如且幻也。始以幻觀。則有物有我。是有對也。終如且幻則無物無我。是無對也。物我俱忘。心跡無二。斯其至矣。異日幻翁。宴坐正念。如有得於其說。其告予以今日之言之是否也。予當虛心以聽之。如又問。吾師稱先生。方以幻語語人。語之爲幻。可得聞歟。予曰。聲之出也。喉也舌也唇也齒也。相須而聲成焉。其寓於書也。筆也墨也紙也硯也水也。相須而形成焉。而况轉注,假借,形聲,事意之間。其變也更僕。而不暇詳也哉。就而分析之。則聲果安在歟。文果何從歟。非幻而何歟。如稽首曰。吾師眞知先生矣。吾書所謂非幻者。先生必知之。如也願學焉。

驪興神勒寺禪覺眞堂詩幷序 编辑

釋志先。予未之相識也。國贐里之老嫗引之來。其言曰。吾師禪覺之塔。先生辱賜之銘。先等固已受先生罔極之惠矣。玆又將謁先生一言。以記吾師眞堂。先生幸無麾焉。吾師於五濁惡世。現相應機。譬則佛出也。是以檜巖也猶祗林焉。神勒也猶雙林焉。先等攀呼悶絶。竟何益哉。回視化迹。月墮虛空。餘光已盡。幸有舍利存焉。所以奉之者至矣。道貌存焉。所以傳之者廣矣。今神勒石鍾。實所以庴頂骨舍利也。先等以謂後之禮舍利者。無以知吾師之道貌也。歆其風。而未知其容儀之如何也。則於歸仰之心。必有所嫌然者矣。進瞻道貌。退觀舍利。以欣以慕。夫豈無感悟於介然之頃者哉。此眞堂之所由作也。先生非知吾道者也。執筆紀纂。先生之事也。先生其終惠焉。予曰。先也言也是矣。今夫像設多矣。街童巷婦。豈盡知哉。必從而語之曰。是佛也其名曰某也。是佛之弟子也。其名曰某也。然後始得展其歸仰之禮。而心冥於其像矣。不然。則禪覺之眞。亦一丹靑故物爾。誰從而知之。先等區區之心。無以白於將來。宜其請之厪也。故不辭而系以詩。後之讀者。幸無譏焉。土木工程常事也。故不書。

普濟尊者語錄後序 编辑

玄陵之師普濟尊者。嗣法於西天指空浙西平山。大闡宗風。故其片言半句。爲世所重。語錄所以述也。師之道之行之與否也。固在於後之人。後之人之知師之道也。非語錄無由。宜其弟子之區區於此也。予以非才。奉旨撰銘。又引語錄。吾之幸也歟。吾之不幸也歟。後之來者尙監之哉。弟子名覺玗,覺然,覺卞。校讎舊本。將繡之梓。求予序。故略書如此。

選粹集序 编辑

類書以代。孔氏法也。故上古之書目曰。虞書,夏書,商書,周書。類詩以體。亦孔氏法也。故侯國之詩目曰風。天子之詩曰雅曰頌。孔氏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刪詩書。定禮樂。出政治。正性情。以一風俗。以立萬世大平之本。所謂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夫子者。詎不信然。中灰於秦。僅出孔壁。詩書道缺。泯泯棼棼。至于唐。韓愈氏獨知尊孔氏。文章遂變。然於原道一篇。足以見其得失矣。宋之世。宗韓氏學古文者。歐公數人而已。至於講明鄒魯之學。黜二氏。詔萬世。周程之功也。宋社旣屋。其說北流。魯齊許先生用其學。相世祖。中統至元之治。胥此焉出。嗚呼。盛哉。吾友金敬叔慨然嘆曰。文中子續經法論語。幾於僭越。論者亦甞末减。是以不揆淺陋。編輯舊聞。以贅▣▣▣▣▣▣▣至于今。凡若干家詩文。有關於風化性情者若干篇。釐爲若干卷。某官某又來曰。金敬叔生。不得行其志。老且至矣。雖吾亦爲之悲焉。幸而博求典章。叢爲一錄。先生名之曰。周官六翼。又集古今詩文若干卷。先生又名之曰。選粹集。選取昭明。粹取姚妶。其義則選其粹也。選則粹。粹則選。所以嘆美其作者也。所以歆動其學者也。願先生仍賜一言。冠諸篇端。予不獲讓。自敍之曰。穡少也。游中原。聞搢紳先生之論曰。文法漢詩法唐。未知其所以也。旣入翰林。天下大亂。母且老。掛冠而歸。誤爲玄陵所知。奉職救過。不能專志。所得一二。亦皆消磨殆盡。今觀敬叔樹立。卓卓如此。寧不泚顙。雖然。是集也傳。則予序之傳也可知矣。序之傳也。名之傳也。予何讓焉。異日冊中國文章。著爲一書者。法孔氏魯誓,費誓,魯頌,商頌之例。或取一二篇。置之篇末。則其幸大矣。予何讓焉。

周官六翼序 编辑

國於天地間。代天行事者。曰天子。代天子分理所封者。曰諸侯。位有上下。勢有大小。截然不可紊。易之所以有履也。然天地交而成泰。否則否矣。求其所以通上下之情。定大小之分。答天命。修人紀。則不過稽諸古而已。孔子刪書。斷自唐虞。今讀二典。猶夫其時也。命官之際。都兪諧讓。其所以用人也詳。其所以自處也審。其致鳳儀獸舞之理宜矣。三代損益。雖各異軌。時而已。道罔不同。周官周禮職方之書。粲然可攷。秦官惟古是去。惟己是尊。周制於是蕩然矣。漢興因秦志。古者雖有弗歉之嘆。亦將如之何哉。雖然。孔子甞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然則制度之古不古。非所急也。奉天理物。隨時創制。扶綱常。廣風化。如斯而已矣。我東方國於唐堯戊辰歲。世理世亂。分爲三國。至于太祖。受天明命。始克一之。四百有餘年矣。官制因革亦且屢矣。職林之書。未有秉其筆者。是以居官者。因仍歲月。得代卽去。至有問其官守。則曰吾未之知也。問其祿。則曰吾受祿若干。今已若干年矣。嗚呼。不曰虛設。吾不信也。比年多苦以來。糧斛甲兵。則別置局。選能者以主之。典理之黜陟百司。軍簿之約束諸衛。版圖之出納財賦。典法之平决刑獄。禮儀之朝會祭祀。典工之工匠造作。考工之都曆。都官之私人。視爲故事而已。至於百司庶府。能探設官之故。而力行者。蓋寡。金君敬叔深慨其然。以六房爲綱。各以其事䟽之爲目。俾居官者。咸有所遵守。思盡其所當爲。力不足則勉而及之。不但如前日之苟去而已焉。敬叔之用心厪矣。旣成篇。將刻之梓。鎭陽林希閔。以君之言問名於僕。且求序。予喜之深也。題其目曰。周官六翼。略述其所以命官之義。以告在位君子。庶幾上不負國家。下不負敬叔云。

贈金敬叔祕書詩序 编辑

近世趙郡蘇大參伯修父。撰國朝名臣事略。又撰文類。圭齊先生以爲伯修學有餘暇。▣筆扎又富。故能就此。穡曰。蘇公在大平全盛之世。四方文學之交游。累朝典則之諳練。又有精敏之才。非獨筆扎之富也。至若處於荒陬。居於宂職。旣無錢財。難於購。又無市肆。難於游。而裒輯之多。至於數百卷者。獨吾敬叔而已。敬叔壬寅科及第。篤志文學。善楷書。被選甞書表章。大爲玄陵所賞。予盖慕焉。久矣。數年來不相値。不意其有此奇特也。及其請名二書。予喜之甚。題典故之首曰。周官六翼。題文章之首曰。選粹集。且各敍其所以命名之義矣。鎭陽林希閔。求詩搢紳間。將以贈敬叔。又請予序。予曰。東方敎化之源。盖發於箕子之受封。而敎條簡易。無繁文末節之侈。後世因之。至于今。朴略之風。猶在也。三國姑置。我太祖立國以來。光廟設科取士。文學之盛。見稱中國。然其成書。未之多見。此敬叔之所以發憤而爲之者歟。觀其所好如此。其中所存。盖可知已。古今著書者衆矣。吾三韓近世。獨快軒文正公爲傑然。其門人雞林崔拙翁。又其次也。裒輯之富稱快軒。簡擇之精稱拙翁。然未能盛行於世。工匠之拙也。簡秩之重也。銀臺集相國集。可見已。然此皆文章爾。傳不傳非所急也。周官六翼。在位者之座右銘也。如其不傳。至治之澤。不降矣。其關於世道。豈不重哉。敬叔當盡心焉。若曰。吾刻之板。藏之名山。以竢後之君子。傳之廣不廣。非所知也。則吾所望於敬叔。與夫士大夫。所以歌詠嘆美者。皆爲虛文矣。敬叔其益勉之哉。

元巖讌集唱和詩序 编辑

古之君子相其君也。盡其義。故其君之所以禮貌者。極其豊。禮之豐義之盡。志同氣合。蔚然而雲從龍。悠然而魚在水。及其老也。更休迭用。優游佚豫。於垂黃戴白之年。而未始以去位一日忘國家。有議則决。有難則赴。君臣之間。何其相得之深哉。予於元巖諸老讌集詩。蓋三嘆焉。上之南幸也。曲城府院君廉公,鐵城府院君李公,漆原府院君尹公,檜山府院君黃公,唐城府院君洪公,壽春君李公,啓城君王公。實從之。上甚嘉之。所以待遇之。亦盡其禮貌焉。八月丙戌。行次元巖。丁亥。幸俗離寺。明日大雨。回至元巖留一日。諸老旣以佚豫自居。且樂其還都之近也。於是擧酒相屬。侑之以歌者。大將軍金何赤吹笛。將軍金斯革彈箏。蒼顔白髮。笑語酬酢。望之若神仙然。嗚呼。孰謂呻吟瘡痍之未幾。而昇平文采之若是乎。諸老旣老矣。然痛上不在扶蘇之陽法宮之中。身率櫜鞬。更直野次。風雨寒暑不易。百司庶僚。是則是效。各修厥職。無敢有缺。則其所以觀感人心。裨益國體。於朝夕周旋之間者。多矣。與坐廟堂出號令者。奚擇哉。彼柴桑竹林。名敎之罪人也。好事者。尙圖而歌之。矧元巖之盛集。爲國家之元氣者乎。但未知今世善畫者誰歟。善歌者又誰歟。若於圖也。雖欲執子弟之後。側箏笛之列。已不可得矣。至於歌咏。則非予不肖者倡之而誰歟。試觀之。俗離之山。巖巖然屹屹然峻極于天者。非吾後生。所當仰止者乎。諸老之風流文采。雖與之爭高可也。尙奚歌奚圖爲哉。

送偰符寶使還詩序 编辑

帝明受命。大告武成。華夏寧謐。乃眷四夷。宜撫而有。爰命使者。乘傳四出。布宣威德。俾各輯寧其人民。符寶偰公奉璽書禮幣。涉海萬里。奉使是邦。以明揚聖天子柔懷之意。擧國奔走。奉承唯謹。頃者關賊犯遼東。公實避地于此。士大夫與之游者。敬愛之。故昔之去也。思之深。今之來也。喜之至。又憂其歸之亟而莫之留也。於是相與賦詩以贈。予惟朝鮮氏立國。實唐堯之戊辰歲也。雖世通中國。而中國未甞臣之。是以武王封殷大師。而不之臣。其後新羅百濟高勾麗。鼎峙相雄長。秦漢以降。或通或絶。我始祖以宏材遠略。起於唐季。遂倂三國而王其地。自五代以迄于今。蓋將五百年矣。俗習旣異。語言不通。固中國之所不齒也。然詩書禮樂之風。尙猶不泯。知尊中國。有聖人者出。未甞不爲之依歸焉。矧今天子不鄙夷遠人。所以嘉惠之者如此。符寶公又能秉心忠直。視鯨濤不測之險。如坦途然。宣布德音。上下交孚。無纖芥疑。則其世爲藩輔。戴我帝明。至于千萬世。盖自今始。公其志之。

送峯上人遊方序 编辑

上人素所不識也。跫然踵吾門求見。一見握手如舊交。未幾。吾耦喪亡。留二七對靈一語。誦經薦福。梵音淸澈。聽者竦然。吾欲挽留以久。辭去者再。盖不三宿桑下也。臨別索言。予乃曰。師云游方。何所求乎。曰道焉而已矣。曰請問道安在乎。曰無不在。曰然則不離當處矣乎。曰然。曰然則所謂游者。贅甚矣。師在蒲團。則道在蒲團矣。師用草鞋。則道在草鞋矣。墻壁瓦礫。無非道也。江山風月。無非道也。不寧唯是。着衣喫飯。無非道也。揚眉瞬目。無非道也。上人何待於游而後求道乎哉。吾之所謂贅者。然乎否乎。上人曰。子之言也是矣。然吾所提者。趙州無也。趙州七十更參禪。夫豈贅乎。峯也生今二十九年矣。去州年遠矣。不參訪。何從而見道乎。此吾所以蒙犯霜雪。跋履山川而不之憚也。何子之譏之甚也。予咲而答曰。吾旣不云乎。蒲團草鞋。是行住動靜之謂也。雖然。初學必自靜定上下功夫。無遽效趙州爲也。幸也。師之質也美。不中道廢。趙州不難到。及到。肯吾言乎。遂別。甲戌八月日。

贈曹溪禪師云鑑詩序 编辑

朴尙衷

今判典校寺事石文館直提學河公。一日過余。語及原之道境鑑師。因頌其所寄詩。且曰。吾之知鑑師久。在原之日亦久。師未甞一以絲毫事干。吾亦未甞以久要厚於師。今乃寄余詩焉。其辭雖若過譽者。亦可見其愛我之深也。而吾無以爲謝。則欲請之搢紳間。分韻賦詩爲一軸以贈之。子盍題其首。余素不與鑑交。將使余美之。則未知其所美。規之則未知其所規。顧何以措一辭。雖然。公之取人。固不苟。而說鑑之平生不厭。且觀其詩。無綺麗浮華語。則其人可知已。公之宰於原也。民以安。吏以肅。政聲藹然。及其召還。原之民思公之深。不啻如赤子之於父母。則公之平日。所以父母乎原民者。亦可知已。又况鑑雖浮屠氏。亦原民也。所謂綺語。又其法之所戒也。是知愛慕欝陶之情。發而爲詩如此。蓋非所以求媚於公也。非所以要譽於明時也。非誇能詩而然也。其眞情之發見。自有所不能已者耳。今公之求詩。亦非有他焉。乃欲以慰解其情耳。吾想師之得此軸也。手披目覩。日嗟嘆而不足。歡忻鼓舞。以倡原民。常如公爲政之日。則其所感激而興起者。當如何邪。夫詩之功用如此。而諸公得不賡和以勸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