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文選/卷八十九

 卷八十八 東文選
卷八十九
卷九十 

编辑

送湖長老詩序 编辑

鄭道傳

傳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故有動作威儀之則。以定命也。然所謂威儀之則。豈可以聲音笑貌爲哉。亦曰。得之心而動之於四體焉耳。詩曰。抑抑威儀。維德之隅。予之誦此言久矣。而難其人。今見湖長老。其容貌端莊。行止安詳。而其言有度。豈吾所謂其人乎哉。長老佛者也。其學有曰。作用是性者。然乎。且人但會揚眉瞬目。搖手擧足而已乎。抑有如是之義理準則。存乎其中。不可得而離乎。人之作用。由是則者爲是。不由是則者爲非。則所謂性者。有辨矣。予嘉長老之威儀有則。私竊以是爲問。長老其思之。如有得焉。歸以敎我。亦相直之道也。

贈祖明上人詩序 编辑

無說大師。病臥珍原山佳祥寺。一日。倭寇突入其寺。倉皇分散。或死或虜。而弟子祖明。負大師走。僅以身免。吾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則致死焉。此儒者說也。浮屠人。出家與世。棄親如遺。其他宜若無以爲意也。而往往於師弟子間。恩義篤盡。其奔難赴急。反出仁人義士上。如祖明者。是則此心之中。義理本具。不可得而泯滅矣。彼或離親戚。去人倫。往而不返者。亦獨何心歟。雖然。人心所同然者。自我發之。則彼之興感。固有所不能自已者矣。宜乎歌之者衆也。

讀東亭陶詩後序 编辑

自晉至今。千有餘年。世喜稱淵明爲人。予以爲論其世。誦其詩。則其人可知。當南比分裂之際。干戈相尋。民無寧日。內亂將作。王室將傾。此義人志士有爲之時。而淵明則歸去田園而已。及觀其詩。乞食貧士怨詩飮酒等篇。但不勝其憔悴無聊。姑託酒以遣耳。得稱於後世者。如此。何歟。杜子美曰。陶潛避世翁。未必能達道。觀其著詩集。頗亦恨枯槁。韓退之。讀醉鄕記。以爲阮籍,陶潛。猶未能平其心。或爲事物是非相感發。於是有所託而逃焉者也。二子爲世名儒。善論人物。而其言如彼。則予之惑滋甚。今得東亭先生陶詩後序曰。憔悴於飢寒之苦。而有悠然之樂。沈冥於麴糵之昏。而有超然之節。伏而讀之。不覺嘆息曰。噫。此所以爲淵明也。雖去千載之遠。如聞其謦咳。而接見其容儀也。且其憔悴於飢寒之苦。沈冥於麴糵之昏者。迹也外也。有悠然之樂。超然之節者。心也內也。在外者易見。在內者難知。宜後學未能窺其藩籬也。向者韓杜之言。特託而言之耳。先生曰。不然也。淵明生於衰叔之世。知其時之不可爲。高蹈遠引。養眞衡茅之下。塵視軒冕。銖看萬鍾。雖衣食不給。而悠然樂以忘其憂。及乎宗國旣滅。世代遷易。一時之輩。相招仕進。若吾淵明則不然。拳拳本朝之心。如靑天白日。不事二姓。隱於詩酒之中。其高風峻節。凜乎秋霜之烈。不足比也。至於其詩。當憂則憂。當喜則喜。當飮酒則飮酒。其曰。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則其飢寒之苦。爲如何哉。笑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則其悠然之樂。又如何也。其曰。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又曰。朝與仁義生。夕死復何求。豈非於沉冥之中。而有超然之節乎。盖淵明之樂。不出飢寒之外。而其節亦在沉冥之中也。何也。知淵明不義萬鍾之祿。甘於畎畝之中。則飢寒乃所以爲樂也。託於麴糵。終守其志。則沉冥乃所以爲節也。不可以內外異觀也。道傳曰。命之矣。退而書之。

賀生子詩序 编辑

全羅道元帥密直河公赴鎭之明年春。其從事朴原賓。言於道傳曰。公之尊大人。年十八生公。公今位將相。而尊大人康強無恙。年七十六。又生子同邑。故宰相河公。首爲歌詩以紀。晉有文之士。皆歌之。子豈知乎。予惟盛德君子。有厚積於躬。不食其報。然後子孫繁衍昌大。賢智之士。出於其家。得君行道。康濟斯民。能以一門之福。爲邦家之福也。故古之稱願於人者。必言其子孫之盛。詩曰。孝子不匱。又曰。永錫祚胤。是皆厚之道也。公之尊大人。不慕榮名。斂身退歸。敎訓子孫。化及鄕黨。其有厚積。而不食者歟。公讀書爲通儒。赴擧業。巍然魁多士。自筮仕以至于爲將相。出入中外。夷險一節。不失令聞。是雖本於家庭之訓。其亦天之所以報盛德者然歟。天於河氏。篤厚之心。拳拳不已。又晚生賢子。以示錫胤之無窮。吾知晉之又士不一歌也。其位將相享富貴。天以是施之於前。豈獨嗇之於後歟。

送趙生赴擧序 编辑

恭惟國家設科取士。冀得眞儒。以臻至理。其所以求之者甚勤。而望之者甚重。果能挺出特立。以不負國家求望之意者。誰歟。往往經濟廟堂之上。折衝千里之外。以爲社稷生民之賴者。皆不由科目而出。彼號爲儒者。敝冠羸服。恐恐焉延縮觀望。僅足以圖保其身。雖在錐刀文墨之間。猶不能展布。况望其明目張膽。毅然立於朝。以爲理道之輕重哉。其無恥者。則飾言語逞末技。僥倖奔走。橫取利祿。又有在平居之時。高談闊論。無所不至。若付之以事。則茫然不知所爲者。皆是。今明良相遇。思革此弊。罷黜其尤無良。至取科目之制而更張之。深敎中外。擧其賢者能者。而生一朝裒然而起。計偕以進。其意豈徒曰取富貴而止耳。蓋將以行其所學也。生能體國家之意。毋蹈前失。使儒者之效白於世。則道傳生爲大平之民。沒爲明時之鬼。雖廢死南荒。無恨也。生勉之哉。

春亭詩序 编辑

相國河公。以節帥全羅。旣至。令曰。爲患吾民。以遺國家憂。惟倭最急。便習水道。輕進易退。故制禦者。難得其要。我知之矣。卽馬上誓師旅。引行鳴鍾鼓。樹旗幟。沿海上下。張皇兵威。賦人不測。稍自引去。然不敢以無事自暇。常野次于外。以臨衝要。以備不虞。時惟六月。地極南邊。海霧吹炎。天雲爍熱。上蒸下濕。公慮賓,校之病于暑也。一日。登高以望長江注其下。群山包其外。繚以峯巒。錯以洲嶼。雲收霧散。瞻眺攸遠。炎熱以涼。蒸濕以爽。灑然若執熱而濯淸泠也。怳然始乘長風御灝氣。以超乎寥廓也。賓校胥樂。勸公構亭其地。公重違衆。乃役戍卒之無事事者。取材誅茅。不終日告成。客有請亭名者。公曰吾甞自號春亭。亭吾構也。其以是命之。客語人曰。異哉。公之名亭也。亭之成。適當夏月。引淸風於天末。納爽氣於襟袖。肌膚輕快。神心夷曠。不知時之爲暑而地之爲炎荒也。至若金風啓候。素月揚輝。叫征鴻於長洲。倚孤帆於極浦。陰雲不開。江天無際。漁蓑披雪。亦此亭之勝槩也。若其野芳山榮。鳥哢禽嚶。僅足於一時耳。四時於亭。其景如此。而公獨取其一。有以也。夫解之者曰。天有四時以成歲。人有四端以統性。四時之各偏其一。而春無所不在。猶四端各一其德。而仁無所不包也。故曰春者。春之生。夏者。春之長。秋者。春之成。冬者。春之藏。仁者。仁之愛。義者。仁之制。禮者。仁之敬。智者。仁之知。於時爲春。於性爲仁。一理也。故其在天。則充塞流行。無一息之間斷。播之爲四時。揉之爲萬物。變化無窮。而生生不息。此春爲天地之仁也。其在人。則公平樂易。無一毫私意忿疾之累。其積也和順。其發也榮華。體之身而身安。推之家而父子親。以至處事應物。無一而不得其宜。此仁爲一身之春也。昔朱光庭。謂明道爲春風。其言不可誣也。春哉仁哉。淵乎其爲德之至也。非知道者。孰能與於斯。公之所以有意也。登是亭者。毋徒取遊觀之樂。當求君子體仁之意。尤當求天地生物之心。然後知亭之所以爲春。而能樂公之樂也。客曰唯唯。於是咸係詩以詠。

贈典校金副令詩序 编辑

士之生斯世。其出處去就何常。當大用則大行。小用則小行。至於不用則不行。如此而已矣。然非實有諸己。眞知內外輕重之分者。不能也。吾友金君義卿。讀書爲儒。待時而動。當歲在癸巳。益齋李文忠,陽坡洪文正。以舊德重望。專宗匠之席。柄擇士之權。士之畜奇謀。抱長識。深藏而不售者。莫不嘔吟思効。踊躍自奮曰。此其時矣。相與騈肩累足。雜進權衡之下。以爭輕重之試。而義卿與今韓山牧隱先生。談笑而起。鼓行直前。朋徒拱手。却立圜視。則莫我敢當。於是排多士。進立前列。高擢丙科。何其奇也。以名能文學。入校書。專讎校之任。未幾。以忠讜鯁直聞。拜左正言知製敎。使盡言政事得失。至於用人當否。亦得論而進退之。幾於大用。然義卿之才之學。不宜止此。且其所謂大者。未試也。一朝以親老。引而南歸。朝昏定省。不離于側。固無意於用。而亦無意於行也。今相國河公。秉全羅元帥之節。至則曰。方隅任重。軍民務殷。理法征謀。宜咨賢有識達者。然後行事。請義卿參帷幄。待以上賓。義卿感國士之遇。知無不言。筭無遺策。三軍之號令整齊。一方之賦訟平允。戎有捷功。民以底寧。義卿曰。今玆有成。主人之賢也。相國曰。非我也。賓客之贊也。於是狀聞。拜奉善大夫典校副令,寶文閣直提學。以旌其庸也。義卿斂其所以用之於朝者。以用之幕府而道行。主人果有成功。其無所不可也如是。昔在有唐盧公邁,鄭公餘慶,趙公宗儒,顧公小連。俱以河南幕客。入朝爲宰相。時人榮之。至今綽有休聲。吾聞宰相以人事君。他日。相國之還朝也。論列遺材。薦進賢俊。則義卿之名。居先矣。豈可使河南幕客。專美有唐哉。道傳雖廢矣。幸未死。將爲義卿拭目。見其大用而大行也。

贈任鎭撫詩序 编辑

道之在天下者。未甞一日而亡也。而所謂氣者。有淸濁盛衰之判。故世道有治亂。人材有聖愚。而道之托於人者。亦有晦明絶續之時也。宇宙以來。有虞,夏,商,周之世道。斯有夔,臯,稷,契,伊,傅,周,召之人材。道之所以行也。有漢唐之世道。斯有蕭,曹,房,杜之人材。道之所以僅存也。其他秦晉及隋。或以詐謀。或以征誅。南北朝之割據。五季之分裂。亂之極也。世道人材。固未暇論也。及宋受命。五星集奎。世道復文明之運。人材出道德之宗。斯道之明。如日星之昭晣於中天。乃之何氣之淸者。不得不濁。盛者不得不衰。一朝。異類入據中國者。百有餘年。亦宇宙間世道之一大變也。天心有待。眞主作興。奉辭伐罪。正位居體。以滌新天下之耳目。攄華夏之憤。雪百王之恥。功至大也。德至盛也。其坐而論思。作而奔走。皆命世之德。王佐之才。今以遼東一路觀之。與小邦境壤相接。歲時行李。往來由之。今道傳從宰相鄭評理。奉表賀天壽聖節。路過遼東。得謁揔兵官。其宏量偉器。亦今世之方叔召虎也。退見賓客。借籌尊俎之間。草檄帷幄之中。以折衝千里外。固多士之選。而鎭撫任先生。常在軍旅。不廢講學。尤邃於濂洛性命之學。其雅意澹泊。志行純潔。一代之高士也。由此觀之。有明之人才世道。非漢唐之人才世道。乃虞夏商周之人才世道也。道之托於人者。晦之甚而復明。絶之久而復續。所謂在天下未甞亡者。於此可見。今者蒙犯霜露。跋涉山川。遠送于鴨江之上。終日並轡。笑語諧適。講論至切。不知道里之遠。行役之勞。受賜多矣。臨別序言。亦回路贈與處之義也。

送楊廣按廉庾正郞詩序 编辑

予丁家憂。因居榮州。南方學者。多從之遊。今楊廣道按廉副使庾公。亦在焉。於儕輩年最少。與之語道理古今事。默然心解。至論政事吏理。一一領略。退充然若有得。予固目異之。謂諸生曰。此予他日必爲有用之才矣。後棄科擧業。從事文墨。朝廷以公有通敏才。拜監察糾正。平壤乃西北都會之所。軍民務劇。尹以重臣。出公爲判官。佐之幕府。稱其能。人典法爲正郞。獄無寃滯。又督陰竹屯田。歲人倍前。仍察訪一道。兼軍須。奸猾畏服。府庫充盈。若公者。可謂才矣。甞論儒吏之說。道德蘊之於身心。斯謂之儒。敎化施之於政事。斯謂之吏。然其所蘊者。卽所施之本。而所施者。自其所蘊者而推之。儒與吏。爲一人。道德與敎化。非二理也。自世道之降。道德變爲詞章。敎化易爲法律。而儒吏於是乎判矣。此斥彼爲俗。彼訾此爲腐。世之言道德敎化者。皆爲無用之長物。其間或有以儒術緣飾吏理者。亦不過自濟其私而已。予學且陋。然從予遊者。若秘判安公按楊廣。大護軍李公按慶尙。中書成公,司農金公。按交州。卓有成績。及今版圖庾公。亦以重選按楊廣。皆儒之効。吏之循也。語曰。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是仕與學相須也。二三子。若因其材質之美。勉進不已。他日成就。固未易量也。且將使斯世。知眞儒循吏之在此而不在彼矣。前待製尹公。性狷直。少許可。於庾公。素相善。且有姻故。作詩送其行曰。念昔吾家正獻公。觀風楊廣至原中。外孫玄壻今持節。舊宅春光思不窮。大司成權奉翊已下二十八人。分韻賦詩。謂道傳有舊。屬以序。

京山李子安陶隱文集序 编辑

日月星辰。天之文也。山川草木。地之文也。詩書禮樂。人之文也。然天以氣。地以形。而人則以道。故曰文者。載道之器。言人文也。得其道。詩書禮樂之敎。明於天下。順三光之行。理萬物之宜。文之盛。至此極矣。士生天地間。鍾其秀氣。發爲文章。或敭于天子之庭。或仕于諸侯之國。如尹吉甫在周。賦穆如之雅。史克在魯。亦能陳無邪之頌。至於春秋列國。大夫朝聘往來。能賦稱詩。感物喩志。若晉之叔向,鄭之子産。亦可尙已。及漢盛時。董仲舒,賈誼之徒。出對策獻書。明天人之蘊。論治安之要。而枚乘,相如。遊於諸侯。咸能振英摛藻。吟咏性情。以懿文德。吾東方。雖在海外。世慕華風。文學之儒。前後相望。在高勾麗曰乙支文德。在新羅曰崔致遠。人本國曰金侍中富軾,李學士奎報。其尤者也。近世大儒。有若鷄林益齋李公。始以古文之學倡焉。韓山稼亭李公,京山樵隱李公。從而和之。今牧隱李先生。早承家庭之訓。北學中原。得師友淵源之正。窮性命道德之說。旣東還。延引諸生。見而興起者。烏川鄭公達可,京山李公子安,潘陽朴公尙衷,密陽朴公子虛,永嘉金公敬之,權公可遠,茂松尹公紹宗。雖以予之不肖。亦獲側於數君子之列。子安氏精深明快。度越諸子。其聞先生之說。默識心通。不煩再請。至其所獨得。超出人意表。博極群書。一覽輒記。所著述詩文若干篇。本於詩之興比。書之典謨。其和順之積。榮華之發。又皆自禮樂中來。非深於道者。能之乎。皇明受命。帝有天下。修德偃武。文軌畢同。其制禮作樂。化成人文。以經緯天地。此其時也。王國事大之文。大抵出子安氏。天子嘉之曰。表辭誠切。今玆修歲時之事。渡遼瀋。逕齊魯。涉黃河之奔放。入天子之朝。其所得於觀感者。爲如何哉。嗚呼。季札適魯。觀周樂。尙能知其德之盛。子安氏此行。適當制作之盛際。將有以發其所觀感者。記功述德。爲明雅頌。以追于尹吉甫無愧矣。子安氏歸也。持以示予。則當題曰觀光集云。

若齋遺藁序 编辑

道傳一日。得亡友若齋遺藁若干卷。泣且讀。因濡翰書其端曰。此東國詩人金敬之所作也。書未訖。客詰之曰。金先生學術行義。豈但詩人而止歟。先生生世族。幼而聦敏。旣就學。與圃隱鄭公,陶隱李公及故正言李順卿。義愛尤篤。朝夕講論切磋不少怠。吾東方義理之學。蓋由數公倡之也。國家崇重正學。更張舊制。增廣生員。宰相韓山李公。主盟師席。拔薦名儒爲學官。而先生以他官兼直講。諸生執經受業。列于席前。雖告休沐。從而質問者。相繼于家。多所進益。先生學術之正爲如何。當甲寅乙卯之歲。國家多故。時相用事。先生上書。力言得失。不報。竄竹州。例徙居母鄕驪興郡。自號驪江漁父。扁其所居堂曰六友。以樂江山四時之景。凡七年。國家尙其風義。召拜諫官。尋長于成均。言責官守兩無所愧。又以先生有專對才。行禮遼東都司。適有朝命。不許私交。置先生雲南。行至四川之瀘州。得病卒于旅次。先生自始行至病卒。間關萬里。備甞艱難。略無顧慮自惜之意。臨絶曰。吾在家死兒女手。誰肯知者。今在萬里外。死於王事。至使中國人知吾姓名。可謂得死所矣。無一言及家事。先生行義之高。又爲如何。道傳攬涕而言曰。子之言誠是也。敬之學術行義。備諸史牒。播於人口。奚待予言哉。詩道之難言久矣。自雅頌廢。騷人之怨誹興。昭明之選行。而其弊失於纖弱。至唐聲律作。詩體遂大變。李太白,杜子美。尤所謂卓然者也。宋興。眞儒輩出。其經學道德。追復三代。至於聲詩。唐律是襲。則不可以近體而忽之也。然世之言詩者。或得其聲而遺其味。或有其意而無其辭。果能發於性情。興物比類。不戾詩人之旨者。幾希。在中國且然。况在邊遠乎。敬之外祖及菴閔公。善詞學。尤長於唐律。與益齋,愚谷諸公。相唱和。敬之朝夕侍側。目濡耳染。觀感開發。而自得尤多。道傳甞見敬之之作詩。其思之也。漠然無所營。其得之也。充然若自得。其下筆也。翩翩然如雲行鳥逝。其爲詩也。淸新流麗殊類其爲人。敬之之於詩道。可謂成矣。客曰然。卒書以爲序。

送宋判官赴任漢陽詩序 编辑

嗚呼。爲臣忠。爲子孝。二者。人道之大端。而立身之大節也。所居之位不同。時與事。常相違而不相値。忠以孝不得兼盡。爲人臣子者。或有所憾焉。漢陽府判官宋侯。事父母。盡孝道。始居全羅道寶城。海寇深入作耗。宋侯奉兩親。避其難。間關草莽。恐不免。遠徙楊廣道果州。賃田宅以居。課僮僕農耕。供甘旨。郡縣感孝誠。多所餽遺。及父卒。自初喪至葬祭。皆以禮。哀動隣里。喪母亦如之。于時國家擧式序之典。尤重守令。命下臺省。各擧所知。上宋侯名。慈祥廉幹。宜近民。不謀而同。於是奪哀。加階奉善大夫知旌善郡事。宋侯上書。辭以違遠墳墓。不得親朔望之祭。請終喪。語甚哀切。朝議。孝子志不可奪。守令亦難其人。漢陽去果州。不數十里。聽訟之暇。往修朔望。庶兩得也。卽改漢陽府判官。拘制降階通直郞。吏督上道。不得已之官。噫。人之於仕進。一資半級。在所必計。宋侯以親故舍高取卑。賢夫。孝則固已。忠其在此行乎。諸公嘉宋侯之志。咸賦詩以贈。朋友之意也。予鄕人也。敢自幸。於是作序。

圃隱奉使藁序 编辑

道傳十六七。習聲律爲對偶語。一日。驪江閔子復。謂道傳曰。吾見鄭先生達可。曰。詞章末藝耳。有所謂身心之學。其說具大學中庸二書。今與李順卿携二書。往于三角山僧舍。講究之。子知之乎。予旣聞之。求二書以讀。雖未有得。頗自喜。屬國家設賓興科。先生來自三角山。連冠三塲。名聲籍籍。予亟往謁。則與語如平生。遂賜之敎。日聞所未聞。後奔父喪榮州。居二年。繼有母喪。凡五年。先生送孟子一部。朔望之暇。日究一帋。或半帋。且信且疑。思欲取正於先生。喪畢。還松京。牧隱先生。以宰相。領成均。倡性命之說。斥浮華之習。擧先生及李子安,朴子虛,朴誠之,金敬之。充學官。講論經學。先生於大學之提綱。中庸之會極。得明道傳道之旨。於論孟之精微。得操存涵養之要體。驗擴充之方。至於易。知先天後天相爲體用。於書。知精一執中。爲帝王傳授心法。詩則本於民彝物則之訓。春秋則辨其道誼功利之分。吾東方五百年。臻斯理者。幾何人哉。諸生各執其業。人人異說。隨問講析。分毫不差。牧隱先生。喜而稱之曰。達可豪爽卓越。橫說竪說。無非的當。道傳間往聽之。不意孤陋所得。往往默契焉。獲被諸公薦。側於學官之列。出入與俱。自是從遊之久。觀感之深。雖曰知先生甚悉。非僭也。先生之學。日以長進。詩亦隨之。當其少時。志氣方銳。直視無前。故其言肆以達。更踐旣久。收斂有加。其爲侍從也。獻納論思。閏色王化。故其言典以則。其見逐南荒也。處憂患之中。安義命之分。故其言和易平淡。無怨悱過甚之辭。其奉使日本也。涉鯨濤之嶮。在萬里外國。正其顔色。修其辭令。揚于國美。使殊俗景慕。故其言明白正大。無局迫沮挫之氣。皇明有天下。四海同文。先生三奉使至京師。盖其所見益廣。所造益深。而所發益以高遠。渡渤海登蓬萊閣。望遼野之廣邈。視海濤之洶湧。興懷敍言。不能自已。於是有渡海宿登州公館詩。蓬萊驛示韓書狀詩。道龍山邐迤逾淮河。登舟沿范光湖。絶大江至龍潭。皆有題詠。如客夜聞鶯等詩。覽時物之變。感行役之遠。潼陽驛壁鷹熊圖歌。凜凜有生意。憶宗誠宗本。則極慈祥之念。憶陶隱,三峯,遁村。則篤友愛之情。望北固山悼金若齋。則不以存亡易其心。厚之道也。弔韓信。主晦翁。以明其非罪。詠漂母。以金易名。不爲無報。過卽墨。責樂毅先負惠王。微顯闡幽之義也。其皇朝四首。入京出京二絶。鋪張聖天子字小懷遠之仁。功臣將相富貴尊安之榮。與夫城郭宮室之巨麗。人物之繁華。無不備載。授詩者。以此陳於大史氏。其爲皇明之雅。無疑矣。其他酬唱題詠。又皆高妙。難可殫記。道傳於洪武十八年。從先生賀天壽聖節。今誦其詩。卽其事。想其地。宛然在目。詩可以觀。不其信歟。噫。先生之學。有功於後世。先生之詩。有關於世敎如此。寧不爲吾道重也。此予所以不揆鄙拙。樂爲之道。因以及得於先生者。托不朽焉。

送華嚴宗師友雲詩序 编辑

華嚴宗師友雲。乃侍中竹軒金公之子。而侍中息齋公。其兄也。幼投華嚴宗祝髮。學賢首敎觀。旣通。過鴨綠江。由遼瀋。北入于燕都。遂南遊江浙。至吳會。往返幾萬里。所至尊宿許之。儕輩推之。拈示之偈。留贈敍別之什。盈於囊橐。其聞善財之風而興起者歟。及東還。與其弟曹溪岑公。俱有名。大爲玄陵知遇。歷住名刹。旣老。退休于雞林之檀菴。優游於山水間者五六年。國家強起之。住于大公山之符仁寺。實巨刹也。未幾。邀至松京法王寺。爲華嚴宗師。扶樹宗風。開悟後學。僅一朞。辭去甚切。國家不得已從之。韓山牧隱先生。首爲歌詩。贈其行。諸公繼而和之者多矣。其門人義砧。以先生之命。來徵序文。道傳不敏。烏能言哉。惟金氏。本三韓大族。以詩書禮樂爲家庭之訓。公之所養有素矣。夫華嚴融法相爲一體。達理事無二致。公之學大矣。遊歷諸方。廣覽山川。多閱人物。公之得於觀感者深矣。挾是三者。焉往而不自得。而公委然其順。頹然其歸。泊然而無所求於世。其行高矣。宜乎公退而人進之。公去而人思之。此諸公所以歌詩之意也。而道傳亦敢以是爲序焉。

送靖安君赴京師詩序 编辑

恭惟殿下。畏天事大。克謹侯度。罔或有違。天子嘉之。命親男以朝。而靖安君。寔行。乃以六月乙亥。殿下率群臣。拜表于壽昌宮。儀仗分左右。樂部導前。送至于宣義門外。都人父老。塡溢街巷。瞻望咨嗟。皆曰。吾君一遣子。而萬民賴以安。盍歌之。俾後子孫無忘也。相與歌曰。天子之明兮。吾君之誠兮。之子之行兮。爲斯民開大平兮。門下侍郞成石璘。繼其歌而賦之。侍中平壤伯已下諸大夫。皆和焉。分成詩爲韻。凡二十八篇。以序文。屬道傳。辭不敏不獲。曰靖安君。天性聦敏。學問夙成。今玆內承君父之命。上覲天子之朝。立玉墀方寸地。以近穆穆之光。敷奏詳明。獲奉吾君錫命而還。在家爲孝子。在國爲忠臣。是則靖安君之所自期。而諸大夫。亦以是望之也。若其時當炎暑。雨澇相仍。跋涉山川。行役間關。皆有慼於中者。而靖安君。不以是介于懷。吁。賢矣哉。

經濟文鑑後序 编辑

道傳甞以暇日。考究前代典籍。取其有關於治體者。自宰相至守令。其名位之沿革。職任之得失。人物之賢否。無不備載。始自唐虞文籍之所起也。迄于本朝耳目之所逮也。蓋君原首也。宰相。爲君可否。君之腹心也。臺諫,監司。爲君糾察。君之耳目也。府衛之捍衛。守令之承流宣化。非君之爪牙與手足乎。人而廢其一體。則非人也。國而廢其一官。則非國也。古先哲王。廣求賢能之士。布列中外。亦欲修厥官而保其國也。詩曰。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允王保之。此之謂也。爲宰相者。有識然後能辨事物之當否而無所惑。有量然後能容事物之煩浩而無所遺。有德然後能得上下之心服而無所失。至若臺諫,監司。當重風彩而尙氣節。風彩重。則人敬。氣節尙。則人畏。人知敬畏。則權奸之心沮。而撓法亂政之萌絶矣。得智勇忠義之士。以充宿衛。禁衛尊嚴。有以折奸雄之心。杜覬覦之望。得循良公正之士。以爲守令。民庶蘇息。有以遂相生之樂。無流離愁嘆之聲矣。然人才有昏明強弱之不同。世道有醇漓汚隆之或異。故愚不肖者。得廁於其間。而賢智者。亦不得而展布。職有所不修。而曠官之嘆興矣。且宰相非其人。當亟求賢者。以置其立。臺諫失其職。亦當求能者。以責其職。豈可以一人之故。而輕輔相之權。廢風紀之任哉。若府衛。若監司,守令。莫不皆然。比之於人。心之官則思。耳司聞。目司視。心未得其思。則當治其心。使之益以淸明。必得其思而後已。耳有所未聞。目有所未見。亦當治其耳目。使之益以聦明。必得其聞見之實而後已。又豈可以未思之故。而廢心之官。未聞未見之故。而廢耳目之聦明哉。此又不可不知也。故倂論之。

錦南雜題序 编辑

李㽥

連城之璧。不常出於崐岡。千里之足。不恒産於冀野。賦天之性以生者。莫貴乎爲人。而忠信材德之質。爲尤難也。况在荒服之遠乎。三峯鄭先生。予同年友也。越至正壬寅冬。吾洪文正公。主棘闈試。選士精。先生中之。時先生年富氣銳。爲文章。敏以奇。故時輩目異之。知其不小成而止也。後居親喪三年于鄕。杜門論討經籍。出入諸子。辨析異端。遠而天地河岳。切而爲性命義理。明焉而日月。幽焉而鬼神。與夫人倫日用之常。皇王世道之變。以至法令制度之損益。禮樂刑政之得失。靡不硏精覃思。洞達其理。時惟我先王。旁求儒雅。以闡文理。又於郊廟禋祀禮樂之典。尤致意焉。而難其人。謂先生其文學之博。可以明倫理育人材。其器識之明。又足以知禮樂之本而和神人。故於是。授成均大常二博士。以至於爲司藝。其任用之專。亦榮矣哉。去年夏。先生以忠直。言國家事。見忤於執政者。流於湖之南。予于時。屢造其室焉。先生賃一室。左右圖書。備寒暑。以一裘葛。朝夕而蔬食。談聖賢仁義道德之說。以明天理人欲之辨。南方學者。多從之遊。講論之暇。自著詩若文若干篇。編爲成秩。以見其志。而目之曰錦南雜題。其文辭。無愧乎古人。而其短長句章。亦臻雅野之態。集衆家之長。而成一家。言無一毫憂憤擯黜之語。而獨其忠信道義之發。沛然溢乎言語間。豈非眞知輕重大丈夫哉。大抵得之則喜。失之則慼。人之常也。先生則不然。其所以見黜者。莫非忠信之故。而其所以自處者。無非義理之安。浮雲富貴。土芥功名。等視乎山林朝市。一節乎死生窮達。若將朝聞夕死。捨生取義之爲者。非信道篤而自知明者。其能之乎。傳所謂不見是而無悶。其先生之謂與。吁。吾東方壤地荒遠。而山水之美甲天下。氣鍾岳降。文武英材。代不乏人。抑不知今天之生先生也。將使文章鳴于時邪。道學傳于人邪。抑將以高風峻節。矯頹世勵薄俗也邪。是三者。皆可尙已。予以不工語。強綴其篇端者。獨愛夫忠信材德之産吾土也。而俾後君子之尙友者。知先生之爲人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