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東湘先生文集
卷之六
作者:許震童
1870年
卷七

附錄

编辑

寄題許參奉愚磻十景

编辑

思菴

沙津賈舶

编辑

片帆來帶海門潮。身試鯨鯢逐利遙。平地尙敎人溺盡。請君休更費相招。

竹嶼漁燈

编辑

江暝還疑孤嶼處。只看遙火夜猶漁。明河微沒寒潮落。籃裏携歸幾箇魚。

黔毛暮角

编辑

斜陽影斂遙岑外。畵角聲飄古戍閒。散入江天催暝色。宿雲歸盡鎖蓬山。

水落晨鍾

编辑

道入無睡坐招提。火盡香灰露氣凄。幽磬數聲雲外落。每和殘月答村雞。

仙溪晴瀑

编辑

淸聲一注來雲抄。閃閃靑崖謝亂潨。白練銀河徒比並。靈源澄處有誰窮。

梨峴長松

编辑

國養名山歲月長。連雲合抱老蒼蒼。邇來斤斧多間伐。虎倒龍顚缺棟樑。

黃嵒訪古

编辑

一局碁終餘石室。九臯禽老住巖捿。堪嗟不見仇池記。欲討仙蹤世已迷。

蒼窟尋僧

编辑

閒愛幽禪費獨尋。爲從西崦到東林。香厨竹院淸凉合。不待談空已爽襟。

深源觀鹿

编辑

豐草淸泉飮嚙存。芟芟成隊望如雲。應知此物皆吾與。誰爲山虞戒掩羣。

神箭打魚

编辑

孰編山木包江渚。潮退羣鱗罄一漁。却笑陶朱勞水畜。坐敎滄海自驅魚。

送許東湘南歸五七言。各一首。序斷缺。故不錄。

编辑

牛溪

我亦歸山中。山中少來使。願言吳州月。相思共千里。

欲歸未歸逆旅人。萍水相分自今夕。梅花香動江南春。北地何曾留楚客。

送許判官罷歸南鄕五首

编辑

思庵

直道爲心死亦安。况今全命出南關。春蔬自足撑膓具。歸對蓬山無靦顔。

布衣還入舊山春。花發孤村白屋貧。猶勝伶俜老舅氏。空懷百慮倚風塵。

朝簪偶及老書生。風雨還吹一葉輕。自有食鮭三十種。幸無爭奪到柴荊。

世思酸辛雪滿梳。浮生休更問何如。南歸舊業無多在。籬帶春潮自打魚。

病隔君臣卧弊廬。殘生無幾百憂餘。還添俸祿恩非分。散地猶慙飽野蔬。末一絶。思菴自叙。

挽東湘先生

编辑

邊繼蘇

道人風度與誰並。灑落胷襟水鏡淸。乍向雲霄張羽翰。忽投林壑謝簪纓。一區耕鑿聊安分。三畒蓬蒿任遣情。龍鍾何幸荷薰沐。忍題哀挽淚縱橫。

會葬東湘先生謹輓

编辑

金沂

九十年來孝友敦。一時忠義更無倫。淸文超俗人皆仰。玉樹羅庭衆所珍。憲子生涯顔氏樂。羲皇世界葛天民。儼然氣像今歸土。題罷哀章淚濕巾。

哭東湘叔主

编辑

金鼎吉

脫凡風彩冠南州。用舍行藏孰比肩。北闕趨朝伊壯歲。東湘閒臥又衰年。春風氣像人中傑。秋月精神地上仙。一夕寒霜摧玉樹。萬行哀淚鎖荒烟。

聞東湘先生計音。有感。

编辑

洪倬

先生孕出山川氣。盖世風流天下稀。十載紅塵投印紱。一區林壑掩柴扉。同衾兄弟俱華髮。滿眼子孫盡彩衣。玉樹無端霜後折。萬行哀淚爲公揮。

挽東湘先生

编辑

李尙吉進士

松竹風裁冰玉神。淸心寡欲獨安貧。九旬已享仁之壽。三達能兼德也隣。海上斷絃仙去後。山陽弄笛客歸辰。忍將何語題哀挽。淚灑前程一掬塵。

哭東湘靈座

编辑

高弘達

水月精神氷玉標。淸高仙骨等松喬。閒中杖屨惟三逕。靜裏琴書付一瓢。豈意香蘭凋紫谷。應催鶴馭上靑霄。盈庭玉樹瓊枝茂。盛事終當繼八蕭。

聞東湘先生訃音。題輓。

编辑

金登進士

霜風凋玉樹。南國忽無人。已矣違容色。誰憑立懶身。庭蘭宜後慶。樑月自凄辛。一哭嗟何及。幽明隔此辰。

柳川書院春秋丁享文

编辑

孝著純篤。學有淵源。流韵永世。貽範後人。玆値中丁。式薦精禋。

行狀

编辑

先生諱震童。字伯起。號東湘。許氏系出泰仁。高麗泰山君諱褒。卽鼻祖也。自是尤顯于世。子孫因居泰仁。入我朝。有諱斯文。登文科壯元。官至司憲府持平。始移居扶安。卽先生高祖也。曾祖諱承元。成均生員。配保安林氏。彰善校尉司直孟達之女。祖諱會。朝散大夫習讀。配密陽朴氏。府使時衡之女。考諱剛。秉節校尉。妣中原朴氏。贈左贊成智興之孫。贈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議政行漢城府左尹號六峯祐之女。繼妣淸道金氏。縣監以文之孫。縣監守溫之女。先生生於嘉靖乙酉。年甫齠齔。遭內艱。哀慕慽慽之容。無異成人。鄕里見之者。莫不嗟歎而奇異之。稍長。受業於思菴朴相國。思庵卽先生表叔也。沉潛經傳。探頤義理。學業日就。樹立卓然。思庵深加推許。以遠大之器期之。隆慶壬申。先生貫初解三塲。時思庵以登極賀使入天朝。先生慨然有觀周之意。遂不赴覆試。以白衣從行。歷覽中華文物。隨處唫詠而歸。有朝天錄一卷。其不慕浮榮。自弱冠時已然。逮丁外艱。哀毁過制。殆不能支。餙終諸節。一從朱文公家禮。旣葬。居廬于墓側。足跡一不出洞門。雖祈寒盛暑。朝夕不廢展省之禮。先生弟四人亦隨之。置一鼎于前。朝夕煑粥同啜。弟三人。不勝喪。相繼而逝。先生以爲終身之痛。常語于人曰。人之禀氣豐薄各異。吾不量吾弟之氣弱。致有此變。是吾之過也。慟悼平生。若無所措。先生弟四人。皆繼母金氏出也。先生奉繼母至孝。金氏常語先生之弟曰。汝雖欲養我。莫如我長子。恒居于先生之家。婦人之性。鮮不偏於己出。苟非先生之至誠就養。豈能悅豫親心。至於是耶。雖王祥之孝。亦蔑以尙矣。先生甞依呂氏鄕約。糾合隣近三面人。作爲一稧。明立約束。科條井井。苟有違犯約條者。必諄諄警飭。以開其遷善之路。一洞之人。皆感動興起。風習大變。四隣稱先生之居曰君子洞。別搆學堂數間於家後山。以奬進後學爲至樂。嚴立課程。孜孜不厭。鄕中年少。咸萃于一室。興起奮發。大有所成就者多。學堂遺址。至今存焉。平生以淸心寡慾公平正大八字。爲律己自警之䂓模。行必由正。口無擇言。其提撕薰陶之力。雖資於師門。而存養省察之工。盖有自得者存焉。若其文藝詞華之超越。特餘事耳。當世名贒。如牛溪,松江,玉溪,重峯諸先生。皆以道義相許。唱酬詩章。俱在家乘。其見推於當時大方家者。有如此。萬曆二年。以大臣別薦。拜四山監役。轉禮賓參奉。平丘,參禮察訪。水運判官。所歷俱有聲績。晩年忽忽不樂仕進。浩然有歸田之志。洛中朋儕。各以詩送之。牛溪先生特爲序文。繼之以短律二絶曰。欲歸未歸逆旅人。萍水相分自今夕。梅花香動江南春。北地何曾留楚客。又曰。我亦歸山中。山中少來使。願言吳州月。相思共千里。思庵詩曰。直道爲心死亦安。况今全命出南關。春蔬自足撑膓具。歸對蓬山無靦顔。其遐心之不可挽。盖可想矣。因退居于扶風之南愚磻洞中。扁其堂曰風雷。銘之曰。天之予我。維仁與義。見善斯遷。如風之速。有過卽改。如雷之猛。其箴警之篤。見得之深。豈但爲一時之矜式而已。平居接人甚恭。有恂恂之風。而及其臨利義。辨邪正。確然有難奪之操。見善惟恐不及。見不善若將凂焉。盖素性然也。時鄭賊汝立張甚。擧世趨附。一日來見先生曰。吾將卜築于邊山之麓。願得公先壠材木。先生惡其爲人。正色以絶之。鄕中一人。有欲往干者。先生擧理止之。及汝立伏誅。其人酌酒來謝曰。非先生。吾豈能免禍乎。其知人之明。嫉惡之正。豈後學之所可窺模哉。年至八袠。用朝家寵耆。陞通政階。萬曆庚戌二月十六日。卒于第。葬墨房山巽向之原。從先兆也。先生天分甚高。孝友根性。居喪奉先。謹守禮制。事繼母。致色養之誠。處兄弟。盡友愛之篤。守己以正。而人不敢干以私。律身以禮。而不求聞達於世。中年供仕。盖爲親屈。而及母夫人沒世之後。絶意簪纓。退歸田園。逍遙自得。不以榮辱累其靈臺。思庵每稱之以舅甥間知己者。豈非其深信而篤好之耶。此實先生之始終梗槩。裒在家集者。而其遺風餘烈。不泯在人。雖百年如一日矣。夫人安山金氏。郡守光灝之孫。縣監曦之女。贒而有婦德。先卒。葬于巽向之原。非同兆也。生四男。長曰九淵。文筆俱臻妙境。三十八。中司馬。官至井邑縣監。次曰九惕。文藝藹蔚。而不作擧子業。次曰九田。成均生員。次曰九潛。天資卓爾。慷慨有氣節。才行兼備。工詩善音律。筆法臻竗。與韓石峯齊名。且能射御。時人以身通六藝稱之。連中九擧。竟屈禮部。奮志投筆。中武科。官至宣傳。時丁昏朝。權奸用事。裂袍投簪。歸老田園。以琴書自娛。側室有一子九湘。九淵娶縣令高德符女。生一男三女。男逸。女長適承旨李植立。次適司果邊喜胤。次適忠義衛洪倬。逸無子女。只有側室男二人。曰煥。曰焰。李植立生二男二女。男烴甑山縣令。次煒。女長適判官蘇挺震。次適承旨金重鎰。邊喜胤生一男三女。男友益主簿。女長適金亨福。次適金時寶。次適文科府使鄭叔周。洪倬無子有五女。長適楊汝榟。次適崔天柱。次適李彙濟。次適金鰲挺。次適金萱。九惕娶密陽朴膺女。無子女。以弟九潛之子述后焉。述有三子。曰煜,煇,爟。九田娶慶州李氏。無子女。只有側室子二人。曰一老,二老。九潛娶淸州韓認女。生一女二男。長曰說。次曰述。女適通德郞姜時彦。說有一男四女。男炯。女長適金亨祐。次適洪錫疇。次適崔世衡。次適金熹。姜時彦生一男。曰弼周。文科郡守。九湘生一子。曰奉日。內外曾玄孫。揔百餘人。莫非先生積德之報也。先生平生事實。非草草數行語所可模寫。而世代寢遠。不能盡記。只以家乘中所載者。略叙如右。以竢立言君子之栽擇焉。

崇禎紀元後庚申秋八月。外裔孫前縣監安東金命碩撰。

神道碑銘幷序

编辑

邊山之麓。有東湘許公。以行義聞於當世。大臣有薦者。入蔭仕。歷官內外。至水運判官。非其好也。及親沒。遂棄而歸老焉。東湘者。其地名也。盖自是日。翛然於山水間。究心理義。講明經傳。卽其居之傍。置書齋。引諸生來學者。推其得於己者而諄諄焉。聞者風動。又依藍田鄕約。與一鄕之人共之。民俗丕變。遠近咸稱其居曰君子洞。沒而又立祠以祭。至今百有餘年。而追思不衰。公諱震童。字伯起。泰仁人。高麗泰山君諱褒之後。至諱斯文。始入我朝。登文科壯元。爲司憲府持平。於公爲高祖。曾祖諱承元。生員。祖諱會。東宮習讀。考諱剛。妣朴氏。漢城府左尹贈領議政諱祐之女。思庵文忠公諱淳之姊也。公少卽師事思庵。思庵許以遠器。公弱冠。發解三塲。會思菴以賀使。赴京師。慨然有觀周之志。遂棄其會闈而從之。盡覽中州山川文物之盛。然後乃歸。其趣尙卓然。不汲汲於榮利者已如此。公天分旣高。又輔以文學。直躬好禮。言動不苟。父喪廬墓三年。足不出洞門。與諸弟啜粥。其三弟不勝喪。相繼夭逝。公慟悼平生。若無所措。事繼母至孝。母甞語其諸子曰。爾雖養吾。不如爾伯之於我也。至接人恂恂甚恭。至意有不可。又毅然不可犯。方汝立盜名橫甚。擧世皆趍。公獨正色面斥之。以故不善者。望風知畏。所與遊。顧多一時名賢。如牛溪,松江,玉溪,重峯。皆以道義相推重。礲磨以成其德。則其所學之正。可知也。可不謂之君子乎。嗚呼。其眞有得於思菴之風歟。公生於嘉靖乙酉。卒於萬曆庚戌。晩以壽陞通政。年至八十六。葬于墨房山巽向之原。在東湘東十里以近。配金氏。縣監諱曦之女。有四男。九淵。縣監。九惕,九田。生員。九潛。武科宣傳官。側室男九湘。參奉。九淵男逸。九惕無子。以九潛子述。爲後。九田側室男。一老,二老。九潛男說。其次出繼仲房者。是也。自曾玄以往。不盡記。公所著。有詩文幾卷。朝天祿一卷。藏于家。公之世遠矣。而墓無刻。其後孫檀。懼其迹寢泯。以其狀來乞余文。余謹述其言。而爲之銘。銘曰。

維湖有湘。昔公所樂。荷衣蕙帶。反我初服。民化于善。士興于學。爰祭之社。一邦攸尊。嗚呼可忘。有斐有文。有師有友。有是淵源。維山嵂嵂。維水泱泱。墨房之原。君子是藏。嗟後之人。無有毁傷。

崇禎後再壬午月日。

通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進善兼世孫講書院左勸讀金元行撰。

大匡輔國祟祿大夫領中樞府事致仕奉朝賀兪拓基篆。

通訓大夫行狼川縣監金相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