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東溪先生文集
卷之六
作者:權濤
1875年
卷七

雜著

编辑

月課會儀

编辑

每月朔日。早朝而會。講長與有司先至。旣會。有司引諸生升堂。東西向立。○諸生皆再拜。○答拜。竢其俯伏而答之。講長以下出。○有司引講長東序西向坐。○有司引諸生序坐於場。家塾小。不能盡容。故列坐於場。○又引諸生各一人。東面北上。拜講長。○講長答拜。○諸生背誦其所讀書。五經四書與諸性理之書。上月二卷。中一卷。下半卷。○講畢。論難疑義。○又引幼者亦如之。○通略粗不。皆書之冊。○不通者。別定有司行楚。○行楚訖。有司入告。○於是乃食飮。其獻酬之儀。略倣鄕飮禮。○食畢少休。講長與有司。詢問諸生行止言動之節。處心行己之方。若有所失則隨其輕重而規之。而開月會又有所失。如是者至三次則削去儒籍。○講長與有司。定諸生開月所讀之書。苟非雜書則隨諸生所願讀者。○至晡。諸生拜講長辭退。

講法

编辑

一。願入者具單刺。以待僉議許入。有擧主

一。諸生年齒。以四十五歲爲限。

一。會之日。若雨則以翌日行之。

一。會日當於早朝食時。

一。分左右序齒正坐後。有司規檢。

一。一讀之事。講長主之。當與有司議處。

一。無故不參者論罰。

一。三講不通者行楚。

一。有病故緊故。出外未還。未及於講者。具單刺以告於有司。則有司告于講長。

一。會席如有詼諧箕坐不謹者。擧罰。

邑規興陽補外時

编辑

一。興學校。

擇有地望學識者。定爲講長一員。擧主二員。擧主擇儒生之可入者。書于籍。納之講長。講長藏于校。朔朢則諸生會于校。謁聖焚香後。齋任率諸生升明倫堂。東西向立。再拜講長。講長答拜。次第進講。講後以擇善修身等語。申申曉喩。

一。孝親友兄弟敬長老。

別定色掌。以吾人日用。不出於孝友敬長之義曉諭。而若有悖理之人則色掌治之。重則報官治之。

一。隣里任恤相救。

各里別定里長。以呂氏鄕約一篇書之。布告鄕井。一依是約。而若違法則里長治之。重則報官治之。

一。勸農講武。

各里別定勸農色掌。考其勤慢。勤則賞之。慢則罰之。又定課武。軍官二名。每月朔試射。以行賞罰。而其規畫略倣鄕射禮儀。

示子

编辑

毋飮酒。毋從禽。毋與閒人往來。一味勤讀。毋令老父憂在負羽。

柳文虎妻郭氏㫌閭文郭氏父䞭。以安陰縣監。死節於黃石山城。子履常,履厚隨死。及文虎被死。郭氏遂殉節故㫌之。

编辑

父子女。忠孝烈。一家三綱。萬古柯則。

代西溪書院儒生上廵相書

编辑

伏以鄕先正德溪吳先生。歿于世今三十年。小子後學之見而知之聞而知之者。愈久而不忘。不謀而僉同。思所以祀之者。而邑少而弊。鄕僻而瘠。功鉅於前而力屈於後。懼無以卒有成也。則生等之騈首棠陰。唐突襜帷。而自不知濫越。誠出於不得已也。伏惟閤下試垂察焉。我先生學問之造詣。則有師門定論矣。立朝之大節。則俱載於國乘矣。竆深闡微之實。玉立鸞峙之迹。炳炳烺烺。照人耳目。則固不待生等之形容稱道。而已入於閤下之朗鑒矣。獨先生之本之於身。行之於家。爲達施根基。則師門之未暇論。國乘之所未載也。生等請陳其萬一焉。先生天性純粹。秉志強毅。發之爲言語動靜。無非誠愨惻怛之所形。而事父母則盡其孝。處兄弟則盡其愛而已。良玉復磋。精金更鍊。而大本旣立。百節俱擧。則學問之盡其道。皆自此推之矣。和順弸中而英華發外。望之知其爲有道者。則此又先生粹面盎背之實也。以言其師友淵源之所自。則退溪也南冥也。以言其敎育啓發之功。則斯文賴而有托。於是乎知先生之學。上有承而下有傳矣。噫先生之忠孝大節。已不可幷論於古之可祭於社者。而學術之醇正。又足以光前啓後。則自可以追配前賢。香火千秋。而大役已擧。財力單薄。將不能卒有端緖。則非但生等之不幸。實斯文之大不幸也。惟我相國閤下。搢笏霜臺。旣以伸枉衛道之直節。慰我東方多士之望。而攬轡澄淸。又能以右文興學爲己任。則斯文於是乎幸矣。伏願閤下俯採下錄。特施優助。則我先生祠宇之成。一則閤下。二則閤下。生等一方之人士。將自此而拜閤下之賜其無竆矣。生等不勝屛營之至。

養心寡欲箴

编辑

長苗伊何。必除稂莠。養之伊何。必去蓁蕪。物皆然兮。心爲甚兮。欲心之養。必欲之禁。欲苟不寡。天機必泯。吾黨小子。盍愼旃兮。

心者形之君箴

编辑

茫茫堪輿。俯仰無形。人於其間。渺然有形。形不自形。以其有君。君不自君。以其操存。存之如何。敬爲之根。

自養箴

编辑

鬼神伊何。害盈福謙。人道伊何。惡盈好謙。地中有山。可以觀象。君子以之。觀其所養。

策問

编辑

王若曰。法久而弊生。有國之通患。更張損益。變而通之。以適時宜。是亦一道。夏殷周三代所損益可知。而亦有更張之可言歟。降及漢唐。以至於宋世。亦各有一代之制矣。景帝之削弱諸侯。武帝之榷鹽筭車。皆非高祖之舊章。玄宗之罷府兵。德宗之稅間架。亦非太宗之成憲。何者爲得。何者爲失。而不悖於損益之時宜歟。宋以仁厚立國。規模近古。而神宗求治大銳。用人大果。紛更之禍。與國終始。亦有得失之可言歟。我國家刱業垂統。設法定制。非不盡善。而行之旣久。不能無弊。粤自宣祖之世。已有變通之議矣。及至曩日。而利源大開。奸蠧日滋。緣法鑽刺。百弊俱生。使先王之良法美意。枵然徒有其具。而民無所措手足矣。予創若是。昃席憂勤。思所以捄正。而人心日壞。如水趨下。狂瀾旣倒。一葦難抗。予用是恫癏。茫然無以爲計。姑擧其大者言之。官方大壞而幸門日闢。兵制大壞而隣族莫保。貢法大壞而蟊蠧蝟集。此三者正爲今日之痼疾。今予不欲多誥。以掣子大夫之肘。其各敷心腹腎腸云云。

表箋

编辑

擬唐翰林學士韋綬謝賜黃菊歌

编辑

命矣夫。有斯疾。孤蹤久隔於軒墀。心乎愛。俾也忘。宸翰忽紆於蓬蓽。自天有命。無地酬恩。念器非瑚璉。才惟樗櫟。鵬程九萬里。致身已愧於一經。鳳林尺五天。穩翼幸借於全樹。多慙銓選之聲價。未免鳩集之嘲評。翡翠樓芙蓉池。屢倍一年淸景。黃竹篇白雲唱。幾度太平賡歌。那知蒲柳之先秋。未免霜露之有恙。豈是養病地。已乞禁闥之身。空成釋疾文。未得刀圭之力。心長懸於魏闕。望已斷於鑾坡。嗟日月之斯征。又乾坤之西候。秋風未蘇病。眼前之物色驚心。今日是重陽。昔年之盛事如夢。酩酊酬佳節。淸宴政酣於蓬萊。茱萸少一人。聖念更軫於簪履。鳳牋初開於紅綿。雲藻乍摛於黃華。傲霜姿晩節香。不是尋常之卉。玉屑飛天葩吐。藹爾金石之音。九天雨露恩。紫泥催傳於白屋。十行昭回字。宸篇遠播於人間。用替瞑眩之功。慰此廢疾之抱。沛中歌汾上曲。化則風斯下焉。鹿鳴什魚藻章。重見雅者正也。自惟雕蟲之少技。素乏潤色之奇才。何以能鼓樂。惟知管籥之欣聞。惟其疾之憂。偏荷父母之若保。天門咫尺地。自歎拜賜之無階。雲章第一篇。且愧賡歌之難稱。玆蓋伏遇皇帝陛下。生成天地。手足臣隣。覆載仁恩。旣已無私於萬物。痾痒疾痛。又能擧切於其身。遂令就木之魂。亦分矢口之什。臣敢不篋笥玉帙。詠歎金聲。疾病無可爲。縱阻淸禁之列。犬馬死後已。尙冀報恩之年。

擬成均館儒生。請誅李懿信。以正妖言之罪箋。

编辑

聖德日月之蝕。方佇咸仰之休。匹夫熒惑者誅。盍慰皆曰之望。肆將嫉邪之懇。冀補寧社之謨。竊惟作邑之方。實是奠民之道。利民弗利君。邾文從繹邑之卜。在德不在險。魏武善吳起之言。不適有居。盤庚之矢言乃出。聿來胥宇。大王之踰梁爲民。稽玆二三之往規。不聞衰旺之邪說。恭惟體天興運俊德弘功主上殿下。善繼善述。肯搆肯堂。國步返夷庚。永固苞桑之計。廟謨蓄長策。克壯盤石之基。是雖大賴於人和。豈云小補於地利。何圖孼竪之樂禍。乃踵妙淸而興妖。挾靑烏錦囊之書。久矣行詐。唱白蓮紫符之術。無所不爲。於汝心安乎。始焉誣世而自衒。孰不可忍也。終乃罔上而爲能。粤瞻神都之鬱葱。妄認佳氣之消歇。獻無稽無據之策。證將亡將亂之徵。天憂實在玆。試回好問之聽。聖心頗虛佇。至有開府之詢。成王之至東有期。召公之卜洛斯戒。天地日鼃黽。民言用是無嘉。朝野色槁枯。生意爲之蕭索。矧玆僻遠之域。實是沮洳之鄕。陋如之何。無東南天子之氣。是可以已。欠百二地利之形。邦國必受其殃。進退俱無所據。是所謂面慢之賊。何異於指鹿之奸。挾左道惑斯民。尙有難赦之律。舞姦計欺君上。宜伏罔貸之刑。臣伏望憐臣愛君之誠。察臣怵奸之懇。人臣慢則乃辟。亟行罔上之誅。王法壹於無私。不紊正下之典則。四海威服。八方改觀。奸宄不生心。佇見朝著之肅。蒼生未蘇息。寧有詩人之嗟。臣謹當誦棫樸詩飮菁莪化。誓心質神鬼。庶斯言之不誣。戮力效鷹鸇。期此心於他日。

箋文

编辑

正朝百官賀箋文

编辑

奉天待時。聿迓夏正之建。體元長物。誕膺周命之新。萬類同懽。一人有慶。恭惟肇修倫紀。率由舊章。干戈省躳。適丁開否之會。眷佑惟德。載申交泰之休。玆當履端之辰。益茂鼎來之祉。伏念俱以庸品。獲際昌期。輔相財成。未贊寅畏之聖德。呼嵩抃舞。惟仰子惠之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