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东溪先生文集
卷之六
作者:权涛
1875年
卷七

杂著

编辑

月课会仪

编辑

每月朔日。早朝而会。讲长与有司先至。既会。有司引诸生升堂。东西向立。○诸生皆再拜。○答拜。俟其俯伏而答之。讲长以下出。○有司引讲长东序西向坐。○有司引诸生序坐于场。家塾小。不能尽容。故列坐于场。○又引诸生各一人。东面北上。拜讲长。○讲长答拜。○诸生背诵其所读书。五经四书与诸性理之书。上月二卷。中一卷。下半卷。○讲毕。论难疑义。○又引幼者亦如之。○通略粗不。皆书之册。○不通者。别定有司行楚。○行楚讫。有司入告。○于是乃食飮。其献酬之仪。略仿乡飮礼。○食毕少休。讲长与有司。询问诸生行止言动之节。处心行己之方。若有所失则随其轻重而规之。而开月会又有所失。如是者至三次则削去儒籍。○讲长与有司。定诸生开月所读之书。苟非杂书则随诸生所愿读者。○至晡。诸生拜讲长辞退。

讲法

编辑

一。愿入者具单刺。以待佥议许入。有举主

一。诸生年齿。以四十五岁为限。

一。会之日。若雨则以翌日行之。

一。会日当于早朝食时。

一。分左右序齿正坐后。有司规检。

一。一读之事。讲长主之。当与有司议处。

一。无故不参者论罚。

一。三讲不通者行楚。

一。有病故紧故。出外未还。未及于讲者。具单刺以告于有司。则有司告于讲长。

一。会席如有诙谐箕坐不谨者。举罚。

邑规兴阳补外时

编辑

一。兴学校。

择有地望学识者。定为讲长一员。举主二员。举主择儒生之可入者。书于籍。纳之讲长。讲长藏于校。朔望则诸生会于校。谒圣焚香后。斋任率诸生升明伦堂。东西向立。再拜讲长。讲长答拜。次第进讲。讲后以择善修身等语。申申晓喩。

一。孝亲友兄弟敬长老。

别定色掌。以吾人日用。不出于孝友敬长之义晓谕。而若有悖理之人则色掌治之。重则报官治之。

一。邻里任恤相救。

各里别定里长。以吕氏乡约一篇书之。布告乡井。一依是约。而若违法则里长治之。重则报官治之。

一。劝农讲武。

各里别定劝农色掌。考其勤慢。勤则赏之。慢则罚之。又定课武。军官二名。每月朔试射。以行赏罚。而其规画略仿乡射礼仪。

示子

编辑

毋飮酒。毋从禽。毋与闲人往来。一味勤读。毋令老父忧在负羽。

柳文虎妻郭氏㫌闾文郭氏父䞭。以安阴县监。死节于黄石山城。子履常,履厚随死。及文虎被死。郭氏遂殉节故㫌之。

编辑

父子女。忠孝烈。一家三纲。万古柯则。

代西溪书院儒生上巡相书

编辑

伏以乡先正德溪吴先生。殁于世今三十年。小子后学之见而知之闻而知之者。愈久而不忘。不谋而佥同。思所以祀之者。而邑少而弊。乡僻而瘠。功钜于前而力屈于后。惧无以卒有成也。则生等之騈首棠阴。唐突襜帷。而自不知滥越。诚出于不得已也。伏惟阁下试垂察焉。我先生学问之造诣。则有师门定论矣。立朝之大节。则俱载于国乘矣。竆深阐微之实。玉立鸾峙之迹。炳炳烺烺。照人耳目。则固不待生等之形容称道。而已入于阁下之朗鉴矣。独先生之本之于身。行之于家。为达施根基。则师门之未暇论。国乘之所未载也。生等请陈其万一焉。先生天性纯粹。秉志强毅。发之为言语动静。无非诚悫恻怛之所形。而事父母则尽其孝。处兄弟则尽其爱而已。良玉复磋。精金更炼。而大本既立。百节俱举。则学问之尽其道。皆自此推之矣。和顺弸中而英华发外。望之知其为有道者。则此又先生粹面盎背之实也。以言其师友渊源之所自。则退溪也南冥也。以言其教育启发之功。则斯文赖而有托。于是乎知先生之学。上有承而下有传矣。噫先生之忠孝大节。已不可幷论于古之可祭于社者。而学术之醇正。又足以光前启后。则自可以追配前贤。香火千秋。而大役已举。财力单薄。将不能卒有端緖。则非但生等之不幸。实斯文之大不幸也。惟我相国阁下。搢笏霜台。既以伸枉卫道之直节。慰我东方多士之望。而揽辔澄清。又能以右文兴学为己任。则斯文于是乎幸矣。伏愿阁下俯采下录。特施优助。则我先生祠宇之成。一则阁下。二则阁下。生等一方之人士。将自此而拜阁下之赐其无竆矣。生等不胜屏营之至。

养心寡欲箴

编辑

长苗伊何。必除稂莠。养之伊何。必去蓁芜。物皆然兮。心为甚兮。欲心之养。必欲之禁。欲苟不寡。天机必泯。吾党小子。盍慎旃兮。

心者形之君箴

编辑

茫茫堪舆。俯仰无形。人于其间。渺然有形。形不自形。以其有君。君不自君。以其操存。存之如何。敬为之根。

自养箴

编辑

鬼神伊何。害盈福谦。人道伊何。恶盈好谦。地中有山。可以观象。君子以之。观其所养。

策问

编辑

王若曰。法久而弊生。有国之通患。更张损益。变而通之。以适时宜。是亦一道。夏殷周三代所损益可知。而亦有更张之可言欤。降及汉唐。以至于宋世。亦各有一代之制矣。景帝之削弱诸侯。武帝之榷盐筭车。皆非高祖之旧章。玄宗之罢府兵。德宗之税间架。亦非太宗之成宪。何者为得。何者为失。而不悖于损益之时宜欤。宋以仁厚立国。规模近古。而神宗求治大锐。用人大果。纷更之祸。与国终始。亦有得失之可言欤。我国家刱业垂统。设法定制。非不尽善。而行之既久。不能无弊。粤自宣祖之世。已有变通之议矣。及至曩日。而利源大开。奸蠧日滋。缘法钻刺。百弊俱生。使先王之良法美意。枵然徒有其具。而民无所措手足矣。予创若是。昃席忧勤。思所以救正。而人心日坏。如水趋下。狂澜既倒。一苇难抗。予用是恫癏。茫然无以为计。姑举其大者言之。官方大坏而幸门日辟。兵制大坏而邻族莫保。贡法大坏而蟊蠧猬集。此三者正为今日之痼疾。今予不欲多诰。以掣子大夫之肘。其各敷心腹肾肠云云。

表笺

编辑

拟唐翰林学士韦绶谢赐黄菊歌

编辑

命矣夫。有斯疾。孤踪久隔于轩墀。心乎爱。俾也忘。宸翰忽纡于蓬荜。自天有命。无地酬恩。念器非瑚琏。才惟樗栎。鹏程九万里。致身已愧于一经。凤林尺五天。稳翼幸借于全树。多惭铨选之声价。未免鸠集之嘲评。翡翠楼芙蓉池。屡倍一年清景。黄竹篇白云唱。几度太平赓歌。那知蒲柳之先秋。未免霜露之有恙。岂是养病地。已乞禁闼之身。空成释疾文。未得刀圭之力。心长悬于魏阙。望已断于銮坡。嗟日月之斯征。又乾坤之西候。秋风未苏病。眼前之物色惊心。今日是重阳。昔年之盛事如梦。酩酊酬佳节。清宴政酣于蓬莱。茱萸少一人。圣念更轸于簪履。凤笺初开于红绵。云藻乍摛于黄华。傲霜姿晩节香。不是寻常之卉。玉屑飞天葩吐。蔼尔金石之音。九天雨露恩。紫泥催传于白屋。十行昭回字。宸篇远播于人间。用替瞑眩之功。慰此废疾之抱。沛中歌汾上曲。化则风斯下焉。鹿鸣什鱼藻章。重见雅者正也。自惟雕虫之少技。素乏润色之奇才。何以能鼓乐。惟知管籥之欣闻。惟其疾之忧。偏荷父母之若保。天门咫尺地。自叹拜赐之无阶。云章第一篇。且愧赓歌之难称。玆盖伏遇皇帝陛下。生成天地。手足臣邻。覆载仁恩。既已无私于万物。痾痒疾痛。又能举切于其身。遂令就木之魂。亦分矢口之什。臣敢不箧笥玉帙。咏叹金声。疾病无可为。纵阻清禁之列。犬马死后已。尚冀报恩之年。

拟成均馆儒生。请诛李懿信。以正妖言之罪笺。

编辑

圣德日月之蚀。方伫咸仰之休。匹夫荧惑者诛。盍慰皆曰之望。肆将嫉邪之恳。冀补宁社之谟。窃惟作邑之方。实是奠民之道。利民弗利君。邾文从绎邑之卜。在德不在险。魏武善吴起之言。不适有居。盘庚之矢言乃出。聿来胥宇。大王之逾梁为民。稽玆二三之往规。不闻衰旺之邪说。恭惟体天兴运俊德弘功主上殿下。善继善述。肯构肯堂。国步返夷庚。永固苞桑之计。庙谟蓄长策。克壮盘石之基。是虽大赖于人和。岂云小补于地利。何图孽竖之乐祸。乃踵妙清而兴妖。挟青乌锦囊之书。久矣行诈。唱白莲紫符之术。无所不为。于汝心安乎。始焉诬世而自衒。孰不可忍也。终乃罔上而为能。粤瞻神都之郁葱。妄认佳气之消歇。献无稽无据之策。证将亡将乱之征。天忧实在玆。试回好问之听。圣心颇虚伫。至有开府之询。成王之至东有期。召公之卜洛斯戒。天地日蛙黾。民言用是无嘉。朝野色槁枯。生意为之萧索。矧玆僻远之域。实是沮洳之乡。陋如之何。无东南天子之气。是可以已。欠百二地利之形。邦国必受其殃。进退俱无所据。是所谓面慢之贼。何异于指鹿之奸。挟左道惑斯民。尚有难赦之律。舞奸计欺君上。宜伏罔贷之刑。臣伏望怜臣爱君之诚。察臣怵奸之恳。人臣慢则乃辟。亟行罔上之诛。王法壹于无私。不紊正下之典则。四海威服。八方改观。奸宄不生心。伫见朝著之肃。苍生未苏息。宁有诗人之嗟。臣谨当诵棫朴诗飮菁莪化。誓心质神鬼。庶斯言之不诬。戮力效鹰鹯。期此心于他日。

笺文

编辑

正朝百官贺笺文

编辑

奉天待时。聿迓夏正之建。体元长物。诞膺周命之新。万类同懽。一人有庆。恭惟肇修伦纪。率由旧章。干戈省躬。适丁开否之会。眷佑惟德。载申交泰之休。玆当履端之辰。益茂鼎来之祉。伏念俱以庸品。获际昌期。辅相财成。未赞寅畏之圣德。呼嵩抃舞。惟仰子惠之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