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八十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二百八十八卷目錄
方士部列傳六
明二
無心道人 顏道人
崔道人 范丫髻
馬維藩 張道人
羅洪先 李長庚
韓太湖 孫化南
張一 顧元本
貧極道人 王致清
馬法師 沈法師
徐謙三 朱來甫
何九師 元三佺
元樂靜 周禎
許至震 包雷淵〈附張日惺〉
王涵虛 祝明道
聶允瑞 曹法師
柴道人 徐駭兒
梅道人 王扆
王玉 李煉師
洛浦師 雷普明
魏雷鳴 陳鑑韶
黃介通 林兆恩
陳仲舉 金邦寧
于半仙 張雨
劉宗道 禁神
武演 劉從儉
劉清 楊常符
楊太明 張太虛
劉士寬 譚守真
李道堅 錢珍
劉明德 袁金蟾
黃德環 許演空
李真運 張大倫〈附范含沖〉
白鉉福 楊常炫
皇清
二虎王 竺野鶴
楊煉師 蔣超
施道淵 周世德
李樸 黃自然〈附童學謙〉
孫道元 楊季雅
黎兆選
神異典第二百八十八卷
方士部列傳六
编辑明二
编辑無心道人
编辑按袁奐《無心道人傳》:「道士號無心,初不詳其名氏。予 壬寅秋八月登祝融,取道南天門下,見道士趺坐石 塢草室中,修軀疏髯,癭黃其面。予至與之揖,澹靜淵 閒,有翩然雲霞氣。周視其室,孑無徒侶。壁間挂一棕 拂子,衲衣百結而綻如故。一釜塵封寸許,薪水而外 無所有,蕭如索如,不知其何以生活。問道士何姓?」曰: 「姓劉。」「何號?」曰:「無心。」「何方人?」曰:「均州。」予喜而前曰:「固吾 同郡人也,識吾否?」道士曰:「出世多年,故不識君。」予問: 「道士住此修道乎?」道士曰:「本不知道,無道可修。」又問: 「爾住此萬山巔,風雨晦冥,得無懼乎?」道士曰:「無懼也。 木客山精,魍魎魑魅,皆堪徒侶,何懼之有?」予又曰:「吾 來此作弟子,可乎?」道士曰:「君世味方深,斯言何欺我 哉?」又問:「吾茲行欲以望日,日可得觀乎?」道士遂不應。 是夜宿上封寺,果大雨昧爽,霧氣瀰山,而日不可睹 矣。予以此念道士必有異。輿返南天門,復止其廬,出 香錢若干貽道士。道士曰:「可置磬下。」遂以茶遍餉從 者。餉畢,閉目趺坐,一無所言。予竦立亦無復有所問, 惟歎息升輿而去。迄下山,問之於吳子泰升,泰升曰: 「此道士初不知何許人,以庚寅辛卯間至南天門,依 羽人胡某為師。又數年胡去,而道士獨處,距今十四 載。日夜坐一小木榻,閉目跏趺,行吐納運氣之術。冬 不爐,夏不扇,戶不扄鑰,糧不隔宿,有則餐,無則饑餓, 連宵不乞不募山僧。有憐之者,持升米相貽。道士煮 為飯」,亦不自食,呼行路者共餐之。餐畢,饑餓如故。日 或樵採往,輒敞其扉,人過之者,亦不敢有所取。嘗數 月無鹽豉,朝夕啜水,亦無饑餓色。經年不下山,偶信 步惟至黃庭觀,亦不踏村市上。山中有一僧,健訟播 虐,氣張甚,然見道士,輒折節下拜,道士徐語曰:「出家 子不濟眾則已,播虐何為者?」僧對曰:「氣故耳。」道士曰: 「氣何常之有?挑之則怒,息之則平,君姑息之可矣。」僧 慚赧無語而退。此泰升之告予者如此。袁子聞而歎 曰:「有是哉!道士真修行人也。世之號為出家住名山者,雖遯處林泉之下,而心魂鼻息無刻不在王公大 人之前。跡其所為,視搶攘名利人有更甚者。何似道 士一身而外,蕭然無長物,有澗可瓢,不必其釜。有霞 可餐,不必其廩。有雲可臥,不必其衲。有明月清風可 友,不必其徒。有野花開落可春秋,不必其曆。有吞息 存神,熊經鳥伸可導引,不必其誦經持咒,烹鼎服丹。」 異哉道士,其王十八率子廉之儔歟,予不能締交如 劉晏,好事如蘇軾,然欲不為之傳,有不可得。以視夫 世之隨聲「附和而不循名以責實」者,其「誠偽輕重」為 何如耶?
顏道人
编辑按《嵩高志》:顏道人不知何許人,以運氣內養為事。隆 慶末年,於少室山巔鑿洞,深丈餘,謂弟子曰:「吾欲入 洞修道,汝可築土實洞口,必令內外兩不相聞乃止。 三年後可啟視,如身敝則道不成也。」弟子如命築之。 踰三年,其弟子同百餘人啟洞審視,師果兩手抱卵, 端然而坐。洞去白道洞四五里,在御砦東,頂後仍封 閉矣。
崔道人
编辑按《安慶府志》:「崔道人,不知何許人。萬曆初,至龍山真 乙觀,自言得修煉祕訣,年已一百有三歲,神情卓朗, 膚色鮮瑩,寒暑惟一衲襖。郡守葉就龍山諮論三日, 嘆曰:『何處更訪安期』。」
范丫髻
编辑按《武當山志》:「范丫髻,萬曆時人。冬夏一衲,食一飯,無 鹽酪。所棲止一石竇,貌瘦神腴,雙眸炯炯,語多儒者 言。後不知所終。名貫俱不傳。」
馬維藩
编辑按《保定府志》:「馬維藩,字介夫,號靜元,安肅人。初補諸 生,無何,遇異人授方外之傳,遂覺悟曰:『聖賢性命之 學在是哉,烏用是聲利為也』!於是抱元守一,莫有知 者。久之,屏儒衣,蔬食飲水,蕭然兀坐一室,冬不綿不 火,夏不葛不扇者二十餘年。四方元學之士皆願從 遊。維藩曰:『予惡有知哉?試歸而求之,斯得矣』。維藩素」 慈祥,樂接引於芽甲,草木含息蠢動之微,皆不欲傷 之。與鄉人言,惟種陰德,存天理外無長語,鄉人皆敬 信之。知與不知,莫不曰「靜元、靜元。」萬曆丁丑,維藩忽 有疾,內人問之,則曰:「某旦是吾歸去期也。別矣,毋悲 慟以傷我元抱。」至期,則正襟危坐而逝。
張道人
编辑按《貴州通志》:「張道人,郡人,逸其名,有道行,自幼不娶, 得禱雨祕術。萬曆間旱,巡撫郭子章招致之。道人為 壇於城西,縞衣披髮,運五雷訣,刻次日日中雨至,時 天無纖雲,人皆誕之。道人書符於童子掌握中,令詣 太守請迎雨。童子至郡堂開掌,忽霹靂一聲,眾未至 壇而霖雨大注。」
羅洪先
编辑按《明外史》本傳:「羅洪先,字達夫,吉水人。父循,進士,歷 兵部武選郎中。會考選武職,有指揮二十餘人,素出 劉瑾門,循罷其管事。瑾怒罵尚書王敞,敞跪謝曰:『郎 中輩為之』。又罵曰:『不能制郎中,安用尚書』?敞益懼,歸 部趣易奏。循退,遲之數日而瑾敗,敞乃謝循。循歷知 鎮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備副使,咸有聲。洪先幼慕羅」 倫為人,年十五,讀王守仁《傳習錄》,好之,欲往受業,循 不可而止。乃師事同邑李中,傳其學。嘉靖八年舉進 士第一,授修撰,即請告歸。外舅太僕卿曾直喜曰:「幸 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業有大於此者,此三年 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親孝,父每肅客,洪先冠帶行 酒,捧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詔劾請告踰期者乃赴官。 尋遭父喪,苫塊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繼遭母憂,亦如 之。十八年簡官僚,召拜春坊左贊善。明年冬,與司諫 唐順之、校書趙時春疏稱:來歲朝正後,皇太子出御 文華殿,受群臣朝賀。時帝數稱疾不視朝,諱言儲貳 臨朝事,見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 詔百餘言切責之,遂除三人名。洪先歸,益尋求守仁 學。甘澹泊,鍊寒暑,躍馬挽強,考圖觀史,自天文地志、 禮樂典章、河渠邊塞、戰陣攻守,下逮陰陽算數,靡不 精究。至人才、吏事、國計民情,悉加意諮訪,曰:「苟當其 任,皆吾事也。」邑田賦多宿弊,請所司均之,所司即以 屬洪。先精心體察,弊頓除。歲饑,移書郡邑,得粟數千 石,率友人躬賑給。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為畫策戰 守,寇引去。素與順之友善,順之應召,欲挽之出,嚴嵩 以同鄉故,擬假邊才起用,皆力辭。洪先雖宗良知學, 然未嘗及守仁門,恆舉《易大傳》,寂然不動,周子「無欲 故靜」之旨以告學人。又曰:「儒者學在經世,而以無欲 為本。惟無欲然後出而經世,知精而力鉅。」時王畿謂 良知自然,不假纖毫力。洪先非之曰:「世豈有現成良 知者耶?」雖與畿交好,而持論始終不合。山中有石洞, 舊為虎穴,葺茅居之,命曰「石蓮。」謝客默坐一榻,三年 不出戶。初告歸,過儀真,同年生主事項喬為分司,有 富人坐死,行萬金求為地,洪先拒不聽。喬微諷之,厲聲曰:「君不聞志士不忘在溝壑耶?」江漲,壞其室,巡撫 馬森欲為營之,固辭不可。隆慶初,贈光祿少卿,諡《文 莊》。
按《武當山志》:「『洪先官翰林贊善,以諫罷歸,初寓南嶽。 楚中有給諫祝公詠者,先生同年友也。一日祝公閽 者方啟門,有方袍布巾操吳音者,呼祝詠何在』?閽者 驚訝,奔入告給諫公曰:『此吾念庵也』。攝衣追之,至三 十里始及焉。褫馬踏芒鞋,同入衡山,嘯吟良久乃去。 從此先生登太和,棲息於老君洞之對巖,人莫悉其」 動止,至今人名之為羅狀元巖云。 李長庚天啟中 策杖入武當,至均陽滄浪亭,遇道者,龐眉丹顴,年可 六七十許,號為「四維長者。」道俗年半百者為言。長者 居山多年,予等為兒時所見,貌已如此,人或測之為 羅念庵云。
李長庚
编辑按《衡嶽志》:「李長庚,號皓白,青州人。生而好道,於書無 所不讀。年二十餘,以公事走長安,見宮闕車馬之盛, 遊公卿間,名藉甚。已而嘆曰:『京洛緇塵,化盡勞人,富 貴幾何,朝華易悴。從此遂生物外。想慕終南五嶽之 勝,以天啟甲子中出遊,遇異人,潛心五千言之學。亡 何,策杖入武當,至均陽滄浪亭,遇道者,龐眉丹顴,年』」 可六七十許,號為「四維長者」,道俗年半百者為言。長 者居山多年,予為兒時所見,貌已如此。人或測之,以 為羅念庵云。繼遊吳越,旅巢廬間,尢久後乃結茅隆 中,與諸葛廬衡相望。既而念中原戰場不可居,乃遊 江漢,居黃鵠磯下。因扁舟過洞庭,卜居衡麓之朱陵 洞口九仙臺,建飛觀數間,植北方桃、杏梨㮏諸果物, 簇簇成林。將帥所贈遺,買山田若干畝。日覽諸子書, 隨筆各有論著,議論風生,晤仕路人輒勸以救民為 主,然則道士非道士也。禹峰曰:「如是則斯觀也,不十 仙不止矣。黃兩鎮不相能,各樹幟對壘,蜂擁數十萬 眾,村落城邑數百里,人洶洶不保其生。道人出死力 解兩家之爭,否則陳」餘、張耳喋血無已時矣。湖南呼 為「李道翁」,相依為命云。
韓太湖
编辑按《畿輔通志》:「韓太湖,號弘陽,曲周第二畽人。早歲未 嘗知書,自能解醫,於北禪曹溪洞得真人口訣,靜修 數年,著《明心經》《救苦懺文》若干卷,敕封正德明醫真 人,經懺刊行於世。天啟元年,復用玉璽印造,頒行天 下,人稱為弘陽教祖。」
孫化南
编辑按《江西通志》:「孫化南,不知何許人。天啟間,愛廬山詠 真洞幽秀,作墓圜其側。垂成,投身以入而封之。留一 竇,略通清濁,朝夕誦皇經,禮北斗。其術以清淨自然 為宗,坐圜三載,一夕吐三昧火,鬚眉皆焦,遂蛻去。道 家咸云:我法性命雙修。」化南所修,似先性後命,故營 魄不守。然其精進勇猛,自桂風子後,近之稱煉者,皆 不能及焉。
張一
编辑按《桃源縣志》:「張一一,號坐墳」,又號「邋遢。明崇禎時,本 縣鄒市人,不居廬舍,日夜坐野墳上,赤身裸體,雖隆 冬雨雪,不知寒也。入城市索飲食,人如所求則受,有 意與之則不受,得銀錢,隨給貧者。人與之言,輒以拳 塞兩耳,不答。後不知所終。」
顧元本
编辑按《蘇州府志》:「顧元本,家貧落魄,為黃冠,浪跡江湖,遇 異人授以五雷符訣,歸試甚驗。嘉邑大旱,謝令召祈 雨,元本方食犬肉,以汁書符於瓦授役令歸報,尹怒 擲瓦階下。雷從碎聲出,大雨如注。所書符不皆用筆。 一日登廁,以手虛書神將已至,令取拭穢紙,及起雷 擊死,其書亦焚。」
貧極道人
编辑按《松江府志》:貧極道人,年可三十餘,面赭色,日披髮 走市中,能以稻草心作筆,為署書府學博士某。離家 甚遠,居悒悒,思得近地一官以事母。一日乘輿出,貧 極從街頭撫其肩曰:「『而佳音至矣。待信至,我當自來』。 一日晨往謂曰:『報者已在西關外』。即遣人偵之,果如 其言。喜甚,跪請曰:『不知何以為壽』?貧極曰:『第取佳酒 來』。」遂延二友善飲者共酌,進酒三樽,二友俱醉,貧極 更索獨酌,連傾七樽。贈以金帛,皆辭。第受一襖一靴 服之。眾覘其動止,時往僻處,列如師弟相坐狀,微語 移晷而去。後不知所之。
王致清
编辑按《鎮江府志》:「王致清,丹陽人。家素饒裕,棄妻子入茅 山。後聞集真道院張致遠,粹於妙道,師事之,草衣木 食,不混流俗。其師既化,乃集眾曰:『吾亦從此逝矣』。遂 沐浴坐化。」
馬法師
编辑按《江陰縣志》:「馬法師,號天然,邑之祝塘人,得法於穹 窿山施法官,有《召鶴詩》《殄狐記》、元門功課行於世。」
===沈法師===按《江陰縣志》:「沈法師,字開恆,青陽人。方垂髫,即辭親 出家。初從馬法師學道,後得法於浙之洞霄宮孫真 人,旋住青陽里錦樹觀。」
徐謙三
编辑按《合肥縣志》:「徐謙,三吳鄉人,善符籙咒,驅風雷。郡邑 旱,請禱輒應。太守龍誥贈詩云:『心上真機旋造化,掌 中神術滾風雷』。」
朱來甫
编辑按《滁州志》:「朱來甫,本山東人,寓滁,曾傳召鬼術於異 人,禱雨輒應。嘗行道中,有婦病頸瘤大如瓠,來甫治 之,頓化為水,後不知所終。」
何九師
编辑按《樂安縣志》:「何九師,西坑人。學法茅山歸,適歲旱,登 壇書符,須臾雨應,治疫救病,咸即安痊。一日,偕族人 臨池,眾請試法,公擲一葦在池,大呼曰:『鮸魚聽點』。」鮸 魚即躍出成隊,自葦右而跳,左復呼「鰱魚」,鰱亦成隊, 自左而右,鯉鱅皆然。可謂遊戲三昧而具神通。
元三佺
编辑按《樂安縣志》:「元三佺,象峰人,祈雨治瘟,圓光附體,羅 陽產厄,鄭氏鬼胎,周門顛病。符咒一施,咸彰靈應。」
元樂靜
编辑按《樂安縣志》:「元樂靜,號靜軒,象峰人。旨受三佺,復悟 熊氏宗源,調坎離,養內丹,禱雨驅疫,治病求晴,無不 立應。羅山除白馬之精,周坊滅樟樹之怪,尢得薩真 人玉陽煉法,大顯於時。後裔立真人會祈請,仍昭靈 感。」
周禎
编辑按《浙江通志》:「周禎,字世昌,號虛白。幼業儒,善詩文,工 書,精五雷法。歲值大旱,院司禮致祈禱,禎高座臺上, 執事者聞聲云:『天道無雨,西湖不有水乎』?日午取大 鏡,以筆濡墨,隨所塗方向,黑雲輒生。頃之雲合,大雨 分布,魚蝦藻荇,散落溝渠,視西湖水已失其半矣。臨 終有雲鶴之祥,端坐而逝。」
許至震
编辑按《嘉興府志》:「許至震,字東山,得正一真人法,能驅役 鬼神,所祈多有奇效。邑中錢氏有火殃降屋上,求震 解禳。震為結法壇,貯水一缸,置庭中,作法收火殃入 缸內。時正隆冬,水然幾不可探,後遂無恙。一朱姓者 出外歸,忽得癡疾,其子乞震為救,震命淨竈洗釜,貯 水其中,仗劍作法。後其家人開視,忽見有黑魚長尺」 許,在釜內,大驚,放之水中。震頓足曰:「是怪也。我將手 劍之,奈何放去,疾殆不可治矣。」果顛狂數月而死。諸 若此類,不可枚舉。善寫真,得虎頭之神。畫《關聖像》,人 多珍為絕筆云。
包雷淵〈附張日惺〉
编辑按《溫州府志》:「包雷淵,樂清人。居鴈山麓,學法於龍虎 山,能呼召天將,禱雨輒應。以掌行五雷法治妖祟,無 不立效。有病者,為書符置水缸中,令飲之,悉愈。其後 有張日惺,號太微,居白鶴山雙瀑潭側,亦學法於龍 虎山,其術與雷淵悉同。常禱雨烈日中,戒侍者宣疏 畢,亟匿案下。忽黑雲一朵如元芝,從海門而起,怒雷」 激之,大雨如注。寒山陳函輝製長歌贈之,時稱「張法 官。」
王涵虛
编辑按《溫州府志》:「王涵虛,名家春,字九靈,永嘉人。潛心老 《易》,為應道觀道士。居無幾,遂遍游五嶽,禁足武當,註 《道德經》,李本寧為之序。尋復著《太極圖說》《易粹篇》註、 《參同契》《悟真篇》《陰符經》《維教正論》。晚年歸甌,朱之蕃 贈之詩云:『五嶽歸來雲滿袖,九山高臥雪盈頭』。後《道 德經》註板散逸,永嘉令韓則愈補而梓之。」
祝明道
编辑按《處州府志》:「祝明道,麗水人。幼隨舅入元妙觀,端靜 寡言,諳習科典,為觀都知郡。有旱潦符水雩禱有應。 凡有大役,檄以督工,刻日奏竣。尢精曆家言,選擇時 日,剋應不爽。年踰九十,示期而終。」
聶允瑞
编辑按《處州府志》:「聶允瑞,字朝祥,麗水人。世傳陰陽禱祝 符水禁咒術。郡守公署中祟異晝見,患者十數人,召 瑞治之,書符宣咒,洪聲如雷,患者竦汗立起,其祟息。 凡里中疾病,延之祈禳,屢有徵應。」
曹法師
编辑按《天台縣志》:曹法師,邑人,居溪南大路,旁曰大路。曹 氏壯年為狐媚所惑,去桐柏觀為道士,三年無所得, 乃往謁張真人,盡通其法。回至杭,適大旱,禱雨無應。 法師書片紙於背上曰:「雨出賣官。」聞之,命往吳山行 事,用一大甕盛水,燒磚投其中,青天轟雷一聲,四神 將立左右曰:「上蒼主旱,雨不可求。」法師曰:「權借太湖 三尺水。」須臾陰雲四合,黑霧漫天,大雨如注,平地尺 餘,頃之霽。視簷下水,悉有鮮魚薀草。太湖果乾三尺, 諸司厚貺皆不受。居家除淫祠,伐妖樹,滅魔救疾,禱 雨祈晴,厥應如響。年七十餘終
柴道人
编辑按《湖廣通志》:「柴道人,號五溪,崑山人。初為太學生,其 父叔皆舉進士。道人平生未嘗一涉元典。會其母死, 請卹還至潤州,作書付家人先歸,曰:『吾謁武當便還』。 比歸,發書視之,乃遍謝諸姻黨語,且與其妻訣,亟遣 人追至武當,業為頭陀矣。師事麩子李,傳其煉氣之 法。一日,持缽行乞均州道中,遇州倅出觸其騶,倅怒」 笞之,已知為柴道人降輿,惶恐謝罪。道人曰:「吾自失 進退,於官人何與?」了無怍沮。常訪范小仙,適靖江王 以金施,范納之,道人嘆曰:「尚須人豢養耶?」遂去。范尾 至光化,呼之略無轉顧意,步履如飛,竟不能及。
徐駭兒
编辑按《湖廣通志》:「徐駭兒,不知何許人,口期期不能言,聽 其聲音,似徐駭兒者,故名甲乙間臥於洪山四天王 之足,髮結如鞭,垢污不可近。其所乞諸穢物,入手懷 而食之,彼不言,人亦不欲與之言。久之,有遠僧者,遇 諸途,膜拜於地,徐駭兒不答去,人問僧曰:『汝何拜此』? 僧曰:『我曾在座下聽講,是京師一大法師也』。人叩之」, 終不言,久之止一大樹下,雙鼻垂兩白柱,大如指,長 二尺許而逝。
梅道人
编辑按《湖廣通志》:「梅道人,居蘄水竹瓦店,農人也。得異人 術,乃掘土室,可容膝,坐臥其中五十餘年,其子日以 糜粥數甌餉之。子死,孫繼之,寢處置《黃庭經》一卷,時 時展視。人叩其道,默而不言。朱顏豐澤,飢膚膩如脂。 土室外雪深二三尺,不冠而出,徘徊冰凌中不寒。年 八十餘坐逝,即土室封之。」
王扆
编辑按《湖廣通志》:「王扆,靖州指揮。胎齋居家孝友,好道術, 百歲通慧,化之日,玉柱垂膝。」
王玉
编辑按《武昌府志》:「王玉,號荊山道人,蜀人也。少慕沖舉,遊 至郢上,遇一黃冠羽衣翩躚,因從遊,奉掃除之役,棲 龍牙山,山即蒲金紫峰,久乃棄去之玉山洞,洞在蒲 郭外之鳳凰山,山側有燕巖龍洞,遂定居焉。」
李煉師
编辑按《安陸府志》:「李煉師守貞,居郢之白鶴觀,有道術,能 於掌中起雷。大旱請雨,結壇如常法,刻期須應。至日 於鴨嘴山雲霧中,見雲長,冠劍擁現,雨遂注。」今煉師 李易,其裔徒也,頗傳其術。
洛浦師
编辑按《桃源縣志》:「洛浦師,鳳陽人,嘗脩道於靈巖山,道成 化去。有詩云:『一水穿巖走碧沙,沿溪樛木臥龍蛇。分 明便是桃源洞,不見溪頭流落花』。」
雷普明
编辑按《武當山志》:「雷普明,本州人。遊龍虎山,得祈雨法。太 監陳喜奉敕送鉉帝像於玉虛,舟至均之亂石灘淺 閣不行,普明書符投之潭。是夜大雨水漲,御馬監馬 大疫,檄普明治之,遂息。歷淨樂宮提點,先授太常寺 寺丞,後陞少卿。」
魏雷鳴
编辑按《閩書》:「魏雷鳴,沙人,精雷霆術。童子有欲為戲,與之 一錢。魏就童掌中作書符狀,令緊握之,至人傍放手, 轟雷一聲而散。」
陳鑑韶
编辑按《閩書》:「陳鑑韶,二十餘喪妻,遂散家資,學長生術。時 至鼓山絕頂,默坐竟日,久能辟穀。其父以為病狂,拘 縶之。見其不食,復舍之。遂遠遊大茅、武當諸名山,途 遇鄉人,間有識之者,輒不與言。數年復歸,以藥囊遺 母。鄉士大夫或慕之,迎致他館,亦不與言。後莫知所 終,母啟視囊,悉乾桑葉也。」
黃介通
编辑按《閩書》:「黃介通,閩縣人。龍虎山崇禧觀道士。儒道兩 全,有詩集行世。」
林兆恩
编辑按《福建通志》:「林兆恩,生有異質,少時好袖金散貧人。 母詰之,對曰:『損有餘,補不足,天道也』。補弟子員,已棄 去學道,著書數萬言,合三教而統之。嘗遇卓晚春,授 以仙訣,治人病輒愈,賑饑掩骼。喜行善事,學者稱龍 江先生。」
陳仲舉
编辑按《山東通志》:「陳仲舉,膠州人。學黃老術,辟穀,隱大珠 山石室,時人莫知歲數。」
金邦寧
编辑按《山東通志》:「金邦寧,滋陽人。豫知死期,沐浴滌衣,端 坐而化。觀者如堵。」
于半仙
编辑按《濟南府志》:「于半仙居淄川城西冶頭店,性質樸無 偽,家有鐵拐仙人畫像,于日具香紙齋奉,閱數歲。嘗 早起趨縣役,天尚昧,中途見一人,宛然所供畫像,曰: 『非吾李仙師』。遂隨挽衣求度曰:『汝隨我行,慎勿開目須臾至一處,開目視之,則波濤拍天,茫無畔岸,乃東 海也。驚怖不敢進,苦告歸,因探囊中金與之,于旬日」 方抵家。稍稍言其事。後年至九十,無疾而終。人稱之 為「于半仙。」
張雨
编辑按《陜西通志》:「張雨,號清虛子,貌清古,寡言笑,絕煙火 食。常㩦一瓢,居華之東峰石洞中,與邑人王弘撰善。 癸未十月初六,逆闖入關之夕,趺坐而逝。自書其瓢 曰:『我姓張名雨,慶陽人,年六十四』。數字而已。計在東 峰者亦六十四日,唯啖松葉,間用栗棗。迨甲申春正 月十五,猶端坐如生。弘撰為具葬細辛坪,祠於其所」 居之洞,顏曰「清虛。」
劉宗道
编辑按《陝西通志》:「劉宗道,三原人,為元通觀道士。能役使 鬼神,祈禱雨澤,又能以數知人生死,名曰『癸亥數。後 慶王大集,陝西僧道修追薦事。眾既集,宗道乃徐至, 慶王不悅。是日天甚晴霽,眾皆樹旛揭榜,具金袈裟 法衣,作樂迎經於道。宗道但設雨具,端坐而已。須臾 黑雲蔽日,狂風大雨驟至,眾旛榜俱盡,金衣俱濕。俄』」 晴霽,宗道始行事。其日,惟《宗道》一壇在焉,慶王以為 神,以金冠饋之。後及葬,有二鶴翔柩上,若送葬然。
禁神
编辑按《陝西通志》:「禁神,寧州人,精咒法,能禁瘡毒及蛇蟲 諸害。每旦持水向四方咒祝,願十里之內人畜不罹 瘡毒蛇蟲之害。積年漸加,多至百里。凡人求咒瘡毒, 隔山應氣而愈,遠近以法師尊之。後坐化人立廟祠 之。其廟中土,至今取而傅瘡,亦有愈者。」
武演
编辑按《開封府志》:「武演,字時振,蘭陽人。生而穎異,髫年補 弟子員,從父宦游漢中,時白真人結廬漢境山中,折 節訪焉,一見歡如平生,曰:『此老友也,不當在弟子列。 內丹外丹盡行指示,密授以口訣。自是遂能立爐鼎, 煉汞成金。一日適真人處,見真人四大節解,白乳滿 地,仰天嘆曰:『吾師昇矣』。後隨父解官歸,終日趺坐蒲』」 團,不問人世寒暄。一日,與親姻送櫬回曰:「吾數日內 當去矣。」至日,果瞑目而逝。
劉從儉
编辑按《四川總志》:「劉從儉,新繁人。嘗訓蒙,有道士授以書, 從儉讀不釋手。諸童業荒漸去,其婦奪書投之火,儉 與共入,毛髮無損,自是如狂,不家宿人以鴆置酒中, 笑而不飲。」
劉清
编辑按《四川總志》:「劉清,郡人。有辟穀導引術,能叱咤風雷, 禱雨輒應。」
楊常符
编辑按《重慶府志》:「楊常符,江西人。雲遊瀛山,開刱白雲觀, 令牛穿逕拓基玉井,應禱而涌金蓮枝茂,後屢出異 人。」
楊太明
编辑按《重慶府志》:「楊太明常符首座,天性樸魯,修煉精專。 一日,沐浴更衣,拜辭聖祖師友,跏趺而坐,道偈曰:『蠢 鈍少人知,胸藏造化機。打開大寶藏,脫殼上天梯』。吟 畢而化。」
張太虛
编辑按《重慶府志》:「張太虛,貴州人,別號張虎皮。終日嬉嬉, 與世相忘,似有所得。一日,書偈曰:『我本非有汝本空, 造化為汝成此容。他年汝亦復歸土,我今返駕遊鴻 濛』。書畢而逝。」
劉士寬
编辑按《雲南通志》:「劉士寬,江西人。幼而目盲,年十八,遇異 人以金鎞投之,遂明,因授其術。年八十餘,自蜀入滇, 齒髮不衰,入夜篝燈兀坐不睡,其談尊生,以養氣為 主。年九十,忽見數輩入,稱青城山使者,迎為觀主,遂 逝。是日,太平寺僧夢寬㩦茗十餘斤,且言欲入蜀。僧 異而訪之,始知寬死。」
譚守真
编辑按《貴州通志》:「譚守真,本衛冠帶總旗,幼慕高風,悟真 修息,習先天道教,逐魅驅邪,屢有靈驗。然性甚孤介, 不屑為黃白之術。一日遇跛乞願從服役。未幾,病且 疥,臭穢不可近,守真贍養數年,略無憎意。及死,棺殮 之,葬於衛之西郊。是日,有遇於偏橋道中者,自言姓 李,且曰:『為我致聲主人,吾有遺於墓,以酬數年之養』。」 守真驚訝,啟棺視之,則符籙一帙,令牌一具,始悟其 姓,知為鐵拐仙也。追悔無及。嗣後亢旱禱祈,無不立 應,傳五世皆然。當事以「道彰天澤」,旌表其門。符籙旋 被有力者攫奪,令牌亦失,術遂不傳。
李道堅
编辑按《貴州通志》:「李道堅,鎮遠縣人,棄家訪道,得水火升 降之術,與其侶徐教弘修鍊於中和山南洞,郡守周 瑛以『太和』名之。」
===錢珍===按《貴州通志》:錢珍,郡人,道貌純古,性至孝,得道士李 天真術,以符水治病,隨用輒驗。有祈晴禱雨,退星禳 火,平癭開啞之異。知府甯閱獎曰:「道成一悟,籙闡三 元。密畀治化,潛衛家邦。雖漢張道陵無以過也。」
劉明德
编辑按《貴州通志》:「劉明德,郡人,少遇異人,授以五雷祕法, 能呼召風雨,奔走鬼神,凡祈禳驅逐無不驗。」
袁金蟾
编辑按《廣東通志》:「袁金蟾,號西川,東莞人。少不娶,從白沙 先生遊,以詩答先生云:『獨坐桂花邊,清香杳杳然。夜 深山寂寂,明月滿西川』。久之棄去,披髮兩肩,獨居一 室,不與人接。常跣足,冬夏惟單衣臥榻,蛛蝥塵積,僅 能容身。或試以金錢置經行處,輒趨步去。縣令孫學 古詣其廬,逼見之,瞪目而視,人莫測其意。年八十餘」 卒。嘗遊廣西寶林寺,作詩云:「寶林之水似曹溪,今日 傳來轉到西。自古一花開五葉,到頭結果要人為。」
黃德環
编辑按《廣西通志》:「黃德環,武宣縣落庫村人。一日上雙髻 山採香,遇神授一斧,回即神通。常騎黃牛出入,邑里 俱為立廟。」
許演空
编辑按《衡嶽志》:許演空,號洪陽,別字三無子,沛人。早年入 武當蠟燭澗修真,後聞南嶽之盛,約同道高守忠、李 和松謁南嶽,訪九仙觀古蹟,結小茅於觀,清苦備嘗, 人未識其有道也。及高李相繼羽化,明季桂藩聞其 苦行,傳至郡城,因註《道德經》以進,遂有識者。當時衡 郡鼎盛,中貴各建望江華樓,延師齋供,皆曰:「美哉備 觀。」師曰:「美則美矣,不免一堆灰。」眾皆慼然不樂。久之, 眾善欲建呂祖閣於江干,效黃鶴之製,復著人問師, 師曰:「不必問我,若問我,必依我。」因指點閱江門子城 內可。眾從之。閣事成,飄然長往。今是閣尚存。註有《道 德陰符經》行於世。
李真運
编辑按《武當山志》:「李真運,山東人,體肥,長奉三清教,以饘 粥自食,坐臥靡常,盥櫛俱廢,赤腳行雪中。募修神路 三百餘里。後又修玉虛宮,名貴咸禮焉。明末,無疾坐 化,冠劍藏於黃沙河。」志:「真橋北有塔,建於其上。」
張大倫〈附范含沖〉
编辑按《嘉興府志》:「郡城隍廟以西北清逸房為祖房。有道 士張大倫,號仲尋,童年入道,往來龍虎山,煉五雷大 法。時疫氣流行,師以符水施治,全活甚眾。閉關八載, 手錄《九幽懺》六十卷,《皇經》二十四卷。書法端楷工妙。 吳郡申時行、文震孟,雲間陳繼儒、韓敬,本郡徐必達、 沈思孝、姚思仁、朱國祚皆有序。其首藏高暉,年七十」 卒。嗣孫范含沖,號「瑞州」,童年出家,自幼好道,鼓琴賦 詩,亦為世所重。
白鉉福
编辑按《武當山志》:白鉉福,號柱峰,係西秦金明延川人氏。 世居閥閱,稽譜係,白樂天二十八代孫。年不惑,以明 經擢職官,未幾掛冠不仕,逕入太和七真洞。後為諸 當事強起巖穴,修復武當宮庵橋梁,嗣修明真庵,為 聚徒講肄之所。囑徒云:「『慢理蒲團修太嶽,願成志士 闡全真』。壽七十一日,書偈云:『性返靈明炁返空,太虛 似我不相同。只因會得些兒意,撒手撐開混沌中』。」偈 畢,端坐而逝。
楊常炫
编辑按《武當山志》:「楊常炫,山西人,庚辰進士。明末棄官,登 華山頂,禮皇老大神,修真悟性,復遷嵩嶽養氣中方。 以門生故吏往來雜遝,乃三遷於武當之北巖。與住 山白鉉福相友善,餌精服朮於洞者六年。嗣是豫知 山中劫數將至,出遊江漢間,為副憲余公誦經救劫, 刊《劉洞陽總真集》行世。」
皇清
编辑二虎王
编辑按《武當山志》:「二虎王,西秦人,官於明,位至副戎。年五十,棄家出遊,學道武當山,名不傳。有苦行,感二虎為伴,因以名。每於夜靜,持香,信步所之,遍走山澗,香盡則還。有強寇執索騾馬,王引至一處,但見二虎怒哮,欲作噬狀。寇惶怖叩王求免,方脫。順治八年,正果朝元,建塔勒石在太子坡北。」
竺野鶴
编辑按《武當山志》:「竺野鶴年一百四十餘歲,明嘉靖年間人,遍遊天下名山,康熙年始修道武當明真庵,嘗語客言:無身何處修道,得道又要棄身,正欲棄此身不能耳。」
楊煉師
编辑按《湖廣通志》:「楊煉師,字易生,蒲圻人。遊江漢間,自言年已百歲,黃虀白飯,誨人以修身明道之學。旋遊太和,未幾即返,曰:『山中人具殺機,不可』」
與處於月湖中,結茅以居。自是絕粒,惟日啖水一勺。久之,端坐而逝。炎暑中三日夜,顏色猶有生氣。
蔣超
编辑按《武當山志》:「蔣超,字虎臣,金壇人。登順治丁亥科榜眼,歷官國史院侍讀,提督直隸學院。甘蔬食,好仙佛,棄職遍遊𢘆、岱、嵩、華。康熙六年,遊武當,著《勿作四種罪業說》觀諸道子及朝山客。後去峨嵋,將坐化,索筆書偈去。」
施道淵
编辑按《蘇州府志》:「施道淵,字亮生,吳縣橫山人。母胎茹素,少投朝真觀,年十七,禮龍虎山徐堪凝,學五雷法。順治戊子年,築室吳山修煉。庚寅年,主持穹窿山,建殿二十餘座。嗣漢真人張洪任請額,賜名上真,并賜道淵養元抱一宣教演化之號。山中苦於得水,為開井數十仞,名東井,水不乏。置吳縣吳江田四百餘畝,以」 供常住。郡中圓妙觀大殿傾圯,時有魯芳矢募未就,延請道淵。三四年間,三清殿落成,隨建雷祖殿及山門露臺。後有彌羅閣基,廢七十餘年矣。道淵復鼎建七間,兩翼高峙三層,上徹雲際。天皇后土,星斗嶽瀆,莊嚴畢備。平生黃籙齋醮,及諸方建造,所費不下十餘萬分,文無私蓄。康熙十五年,裕親王延建大醮,賜匾額三:一曰「道士」 ,二曰「東來紫炁」 ,三曰「山水清音」 ,并法衣二襲,令牌、玉印、旗劍等。十七年,圓妙觀祈雨九晝夜畢,沐浴趺坐,說偈曰:「遲鈍又遲邁,倏登未際界。惟我識其宗,哂伊守否泰。」 擲筆而逝。
周世德
编辑按《蘇州府志》:「周世德,字雲岫,長洲維亭儒家子。幼喪父,禮鄧寄虛為黃冠子。年二十,從龍虎山夏北衢學清微五雷祈禱、祛邪治病諸法,精通道典,時遇水旱祈禱,無不感應。又常應郡紳李模、申紹芳等之請,講《道德清靜經》於福濟三茅諸觀,侍聽者動以千計。張真人洪任贈額曰:『可與弘教』。年六十二卒。」
李樸
编辑按《蘇州府志》:「李樸,字天木,吳縣人,別號紫中道人。童真入道,居朝真方丈,篤志金丹大藥,脅不貼席者三十年,頓悟元妙。朝真有白紫清洞元法,自徐洞輝之後,不得其傳。樸心與神會,凡符咒罡訣,不必師古,所行輒應。常往來東吳甫里間,人爭築室居之。康熙九年秋,委化郡城紫薇庵,道俗追慕,私諡沖白先生。所」 著有《還丹宗旨》。
《火候宗源》等編
编辑
黃自然〈附童學謙〉
编辑按《太平縣志》:「黃自然,號清虛,東嶽觀羽士也。修真煉性,鍵戶辟穀者二十餘年,頗得道家祕訣。邑有方、汪二家婦,為祟所憑,百計禳驅,不克除。自然走筆書符,頃刻妖絕。康熙十年,水縮龍化,土赤灰煙。清虛登壇三日,被髮跣足拜禱間,惟見雲浮頂頭,雨點簷階,不崇朝而池岸溢矣。邑侯傅紀其事以贊之。其徒童學」 謙,字子敬。「茹齋奉道,能繼其武」 云。
孫道元
编辑按《浙江通志》:「孫鍊師,諱道元,字善長,別號復陽子,桐川人。父嘗遇羽客,修髯長身,謁門曰:『君當舉子,是垣中一星』。言已即去。師初生時,不啼不乳者彌月,嗣若聞空中有語者,然遂受乳。甫七齡,求出家,父母送吳山火德廟,度為道士。二十四,訪遊五嶽,盡得要妙。過信州,張真人授以正一清微五雷大法,示曰:『大道必積功行,藉以福國利民。若獨善其身,德不被物,雖得長生,猶殤子也』。」 師由是以救濟累功以參鍊彌性習靜,大滌山耑,精性命之學,視呼召風雨,驅役星將,其末也。當事請惠日甘霖,無不奇驗,咸以為神祇效命云。年七十有四,剋期示化,仍語諸弟子曰:「去後即有風雷毋驚。」 已而果然。初滌山有隙壤,虎踞其上,人莫能穴。至是為師營厝,虎長嘯騰躍去,後不復見。
楊季雅
编辑按《福建通志》:「楊季雅,仙遊人。奉母至孝,辭婚不娶。嘗捐己產與族人,而為其廁役不倦。好讀書,每置一箕為案,置書其上,讀之過目成誦。有藏書家借閱殆遍。後遇異人,得運氣術,或旬月不食,或一食兼數日食,所言前知皆驗。自號無名氏。及母卒,送葬畢,一日坐化。」
黎兆選
编辑按《廣西通志》:「黎兆選,廣東德慶人,好遊詠山水。賀縣三峰委徑石,形像蛇,能作祟,人過之,常被噬。選題詩《蛇舌》云:『徑名雖要實平亨,鳥道今堪』」
「《駟馬橫》,不是武城偏捷路,青天白日任君行。」 蛇怪遂息居聶峰,有塘一口,塘邊一井,形似蟹眼,水高於塘水二尺,味甘美,人咸稱其有神術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