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第110卷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一百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十卷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一百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

 第一百十卷目錄

 牛部雜錄

 牛部外編

禽蟲典第一百十卷

牛部雜錄 编辑

《易經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 之災。」本義無故而有災,如行人牽牛以去,而居者反遭 詰捕之擾也。

《大畜》六四:童牛之牿,元吉。本義「童」者,未角之稱。牿施橫 木於牛角以防其觸,《詩》所謂「楅衡」者也。止之於未角 之時,為力則易,大善之「吉」也。

《離》:利貞,亨。畜牝牛吉。程傳「牛之性順而又牝焉」,順之至 也。「畜牝牛」,謂養其順德。

《遯》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程傳「黃中色,牛順 物。」《革》,堅固之物。謂其交之固不可勝言也。

《暌》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程傳《輿 曳》,牽於後也。《牛掣》。阻於前也。

《革》:初九:鞏用黃牛之革。本義雖當革時,居初無應。未可 有為。故為此象。「鞏」,固也。黃,中色。牛順物。革所以固物。 亦取卦名而《羲》不同也。大全中溪張氏曰:鞏有拘束之 義。革,皮之堅韌者也。《革》下卦離,黃牛象。初剛在外為 革。初處變革之始,在下則非可革之位,居初則非當 革之時。上無應援,豈宜輕躁?但當用此中順之道,固 執而堅守之,如用黃牛之革焉,不可妄動以有為也。 《旅》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於易,凶。程傳 「牛順物,喪牛於易」,謂忽易以失其順也。

《既濟》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程傳 殺牛,盛祭也。禴,薄祭也。本義言九五居尊而時已過、不 如六二之在下而始得時也。

《繫下傳》「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本義 下動上說。大全漢上朱氏曰:「上古牛未穿,馬未絡,至是 始服乘之。」鄱陽董氏曰:「服牛乘馬,穿鼻絡頭,雖人為 也,亦各因其天而任之,故取諸隨。」安定胡氏曰:「隨者, 動作必隨於人。」

《說卦》八,「坤為牛。」正義坤象地,任重而順,故「為牛」也。大全胡 氏曰:周公以乾為龍,而夫子以為馬,文王以坤為牝 馬,而夫子以為牛,以見象之不必泥也。如此,學《易》者 必以坤為牛,或以一體取,或以一爻取,或以互變體 爻取,至不可取,則又取離之牝牛,其鑿甚矣。要之,天 地間萬物無非《易》也,又豈特此八物哉?觸類而長之 可也。

《說卦》十一:「坤為子母牛。」正義取其多蕃育而順之也。 《書經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

《詩經王風君子于役》章:「日之夕矣,羊牛下來。」「《日夕》 則羊先歸」而牛次之。

《大雅·行葦章》「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

《抑章》「彼童而角,實虹小子。」謂不必修德而可以服 人者,是「牛羊之童者而求其角也」,亦徒潰亂汝而已, 豈可得哉?

《魯頌閟宮章》:「秋而載嘗,夏而楅衡。」《楅衡》其牛角,為 其觸觝人也。正義《地官·封人》云:「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 楅衡。」注云:「楅設於角,衡設於鼻,如椵狀。」如彼注:楅衡, 則兩處設之。此又以楅衡為一者,無文,故兩解也。 《禮記·曲禮》國君下:「齊牛,式宗廟。」

《王制》:「諸侯無故不殺牛。」

《內則》:「凡接子擇日,冢子則大牢,國君世子大牢。」 《禮器》:「天子祭天特牲。天子適諸侯,諸侯膳以犢。」「祭 天特牲」者,特,一也。天神尊,尊質,故止一特也。「天子適 諸侯,諸侯膳以犢」者,諸侯事天子,如天子事天。天子 事天既用一牛,故天子巡守過諸侯境土,諸侯奉膳 亦止一牛而已也。

君子大牢而祭,謂之《禮匹》;士大牢而祭,謂之「攘。」君 子大夫以上,大夫常祭少牢,遣奠及卒哭,祔用大牢。 故祭用大牢,而謂之禮也。匹士士也。士常祭特豚,遣 奠卒哭,祔加一等少牢。若用大牢,則是竊盜,用君子 之禮也。

《郊特牲》「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適諸侯,諸侯膳用 犢。諸侯適天子,天子賜之禮大牢,貴誠之義也。故天 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犢者誠慤,未有牝牡 之情,是以小為貴也。孕,妊子也。社,五土總神。稷是 原隰之神,功及於人,人賴其功,故以大牢報祭,其牲 則黝色。諸侯適天子,天子賜之禮大牢。熊氏云:「大牢 者,則《掌客》云『殷膳大牢』,非是飧積饔餼之等。」

帝牛不吉,以為稷牛。帝牛必在滌三月。稷牛唯具,所 以別事天神與人鬼也《明堂位》:「夏后氏牲尚黑,殷白牡,周騂剛。」

尊,用犧象。「讀如字」者,釋云「畫為牛形。」

《少儀》:「牛則執紖,馬則執靮,皆右之。」

《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離,猶絕也。心,中央也。牛羊 之肺,雖割離之,而不絕中央少許,使可手絕之以祭 也。

《祭義》:「君召牛,納而視之,擇其毛而卜之,吉,然後養之。」 《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也;瘞埋於泰折,祭地也。用騂 犢。」

《周禮·天官·醢人》:「饋食之豆,其實脾析蠯醢。」訂義鄭司農 曰:「脾析牛百葉。」

《地官》大司徒之職,「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訂義鄭康成 曰:「牛能任載地類也。奉猶進也。」鄭鍔曰:「或謂祭祀之 時,大宗伯毛六牲而頒之五官,使共奉之,牛則奉以 司徒,何也?」余以為六牲之奉,非惟以盡事神之禮,蓋 使居其官者知其所職之義也。牛於五行為土,其性 順而易制,觀千鈞之牛,三尺之童,持尺箠而驅弭而 行,略不敢違者,以其順也。司徒掌教,所以成天下之 大順。惟因天下自然之性而教之,則大順成而天下 治矣。祀享之時,使奉牛牲,始也奉之而進,終焉解體 而羞之。因其事以明其義,使知設教之本意也。史氏 曰:「大司徒為奉牲之長,至是不得不奉牛牲也。 享先王亦如之。」訂義賈氏曰:「享先王」者,謂四時并祫禘 也。「亦如之」者,亦如祀五帝。但禘郊之事,先全烝,後豚 解。奉牛牲,謂全烝獻腥也。「羞其肆」,謂體解而進之。若 宗廟之事,則無全烝,先豚解,次體解,奉其腥獻者,豚 解也;「羞其肆」者,熟獻也。

小司徒之職:「凡小祭祀,奉牛牲,羞其肆。」訂義黃氏曰:「大 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享先王亦如之,外此大 司徒不奉不羞,皆小司徒為之,謂之小祭祀。自與大 司徒相對為大小大宰。祀五帝,贊玉幣爵之事;祀大 神示、享先王亦如之。《小宰》:凡祭祀,贊玉幣爵之事。《大 宗伯》: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卜日、視滌濯、涖王鬯,省 牲鑊、奉玉齍,詔大號。小宗伯、小祭祀掌事」,如大宗伯 之禮,皆可具攷,此皆有精意。鄭以「王元冕所祭」為「小 祭祀」,非也。

鄉師之職,「大祭祀,羞牛牲,共茅蒩。」訂義賈氏曰:大司徒 奉牛牲,此羞牛牲,佐大司徒也。王昭禹曰:「言羞不言 奉,贊其羞不贊其奉也。」

《地官》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 草人凡糞種,騂剛用牛。

《儀禮·聘禮》:「宰夫朝服牽牛以致之。士介朝服北面再 拜稽首,受。」

《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伐楚。楚子使與師 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正義服虔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尚書》稱「馬 牛其風」,牝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牝牡相誘,蓋是末 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此取喻不相干也。 三十一年牛卜日曰牲。

《宣公十一年》,申叔時對楚王曰:「牽牛以蹊人之田,而 奪之牛。牽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 《昭公十三年》,合諸侯於平丘。叔向曰:「寡君有甲車四 千乘在,雖以無道行之,必可畏也。況其率道,其何敵 之有?牛雖瘠,僨於豚上,其畏不死?」正義曰:前覆曰 「僨」,言牛倒豚上,豚必死也。言牛雖瘠者,謂魯以晉為 無德,輕之,故以瘦牛自喻。

《古諺》:「殺老牛,莫之敢尸。」

寧為雞口,毋為牛後。《顏氏家訓》謂:「《戰國策音義》『口』」 作「尸雞。」尸,雞中之主也,後作,「從」,牛子也,傳寫之誤。 羸牛劣馬寒食下。言乏食瘦瘠,寒食必死也。 《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以莫鐵,則刃 游閒也。」

《莊子·逍遙遊》莊子曰:「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 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

《列御寇篇》:「或聘於莊子,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 乎?衣以文繡,食以芻菽,及其牽而入於太廟,雖欲為 孤犢,其可得乎』?」

《墨子非攻》篇:「入人欄廐,取人馬牛者,其不仁義又甚, 攘人犬豕雞豚,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 多,其不仁滋甚,罪益厚。」

今師行,牛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 勝數。

《小取篇》「之牛之毛黃,則謂之牛黃;之牛之毛眾,而不 謂之牛眾。」

《尸子》:「虎豹之子,雖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氣。」

《荀子解蔽篇》:「從山下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牽 也,遠蔽其大也。」

《王制》篇:「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 能群,彼不能群也。」

《韓子解老篇》:「先物行,先理動之謂前識。」前識者,無緣 而妄意度也。何以論之?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鳴於門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蹄。」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 白在其角。」使人視之,果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以詹子 之術,嬰眾人之心,華焉殆矣。故曰道之華也。嘗試釋 詹子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視之,亦知其黑牛而 以布裹其角也。故以詹子之察,苦心傷神,而後與五 尺之愚童子同功,是以曰「愚之首也。」故曰:「前識者,道 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公孫龍子《通變論》:「羊與牛唯異。羊有齒,牛無齒,而牛 之非羊也,羊之非牛也,未可,是不俱有而或類焉。羊 有角,牛有角,牛之而羊也,羊之而牛也,未可,是俱有 而類之不同也。羊牛有角,馬無角,馬有尾,羊牛無尾, 故曰羊合牛非馬也。非馬者,無馬也。無馬者,羊不二, 牛不二,而羊牛二,是而羊而牛非馬可也。」「牛,羊有毛, 雞有羽。」謂雞足一,數足二,二而一,故三。謂牛、羊足一, 數足四,四而一,故五。牛、羊足五,雞足三。故曰:「牛合羊」, 非雞非有,以非雞也。

《呂氏春秋重己篇》:「使烏獲疾引牛尾,尾絕力勯,而牛 不可行,逆也。使五尺豎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順 也。」

《明理》篇:「至亂之化,馬牛乃言。」

《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 饟,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 牛車。」

《易林》:「踦牛失角,下山傷軸。」

負牛上山,力少難行。

興役不休,與民爭時。牛生五趾,行危為憂。

青牛白咽,呼我俱田。歷山之下,可以多耕。歲藏時節, 人保安寧。

舍車而徒,亡其駁牛。雖喪白頭,酒以療憂。

踦牛傷暑,不能成畝。草萊不墾,年歲無有。

牛馬聾聵,不知聲味。

《牛騂亡》子,鳴於大野。

「牛罷不進」,浮陷為疾。

駕駿南遊,虎驚我牛。陰不奉陽,其光滅蹴。

許人買牛,三夫爭之。失利在時,公孫懷憂。

敗牛羸馬,與利為市,「不我嘉喜。」

一牛九鎖,更相牽攣。案明如市,不得東西。請讞得報, 日中被刑。

蹇牛折角,不能載粟。災害不避,年歲無穀。

《韓詩外傳》曾子曰:「椎牛而祭墓,不如雞豚逮親存也。」 《淮南子原道訓》:「牛跂蹄而戴角者,天也;穿牛之鼻者, 人也;循天者,與道游者也;隨人者,與俗交者也。」 《人間訓》:「蚊蝱走牛羊。」 《汜論訓》:馬免人於難者,其死也葬之牛,其死也葬以 大車為薦。牛馬有功,猶不可忘,又況人乎?

《齊俗訓》:「犧牛粹毛,宜於廟牲,其於以致雨,不若黑蜧。」 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為酸,或以為甘,煎熬燎炙,齊 味萬方,其本一牛之體。

「從《城上》視牛如羊,視羊如豕」,所居高也。

《說山》訓:「剝牛皮鞹以為鼓,正三軍之眾。」然為牛計者, 不若服於軛也。亡羊而得牛,則莫不利失也。故人之 情,於利之中,則爭取大焉。

殺罷牛,可以贖良馬之死,莫之為也。殺牛必亡之數, 以必亡贖不必死,未能行之者矣。

「烹牛以饗其里」,而罵其東家母,德不報而身見殆。 《屯》犁《牛既》。以。決鼻而羈,生子而犧,尸祝齋戒 以沉諸河,河伯豈羞其所從出辭而不享哉?

《諺》曰:「烹牛而不鹽,敗所為也。」

《說林訓》:「牛蹄彘顱,亦骨也,而世弗灼,必問吉凶於龜 者,以其歷歲久矣。」

《泰族訓》:「牛馬之氣,蒸生蟣虱;蟣虱之氣蒸,不能生牛 馬。故化生於外,非生於內也。」

《京房易傳》:「牛少者穀不成。」

《法言修身篇》:「或問:『犁牛之鞹,與元騂之鞹,有以異乎』? 曰:『同』。」「『然則何以不犁也』?曰:『將致孝乎鬼神,不敢以其 犁也。如封羊刺豕,罷賓犒師,惡在犁不犁也』?」

《論衡無形篇》:「牛壽半馬。」

《骨相篇》:「富貴之家,役使奴僮,育養牛馬,必有與眾不 同者矣。僮奴則有不死亡之相,牛馬則有數字乳之 性。」

《語增篇》:「飲酒用千鍾,用肴宜盡百牛。」

《物勢篇》:「五行之氣相賊害,含血之蟲相勝服,其驗何 在?」曰:「寅木也,其禽虎也;丑未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 木勝土,故牛羊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審如 論者之言,含血之蟲亦有不相勝之效。亥豕也,未羊 也,丑牛也。土勝水,牛羊何不殺豕?」

《自然篇》謂:「天為災變,凡諸怪異之類,無小大薄厚,皆 天所為乎?」「牛生馬」,如論者之言,「天神入牛腹中為馬 乎?」

《風俗通》:賣牛勿握角,令不售,恐觸人,人不敢取。 蔡邕獨斷左纛者,以氂牛尾為之《人物志》:或曰:「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猶函牛之鼎,不 可以烹雞。」

晉杜預《奏事》:「臣前在南,聞魏興西北山有野牛野羊, 牛之大者二千斤,羊之大者數百斤。試令四求,今者 各得一枚,并頭角蹄,按其形,不與中土相似,是野獸 中所希有。」

《博物志》:「婦人妊身,不欲令食牛心。」

《荊楚歲時記》:「『按董勛問禮俗曰,正月五日為牛』。今五 日不殺牛,亦此義也。」

《抱朴子登涉篇》:「山中寅日有自稱虞吏者,虎也;丑日 稱書生者,牛也。但知其物名,則不能為害。」

《博喻篇》「引耕犁,則龍麟不逮雙峙。」

《詰鮑》篇:「水牛結陣,以卻虎豹之暴。」

《述異記》:「千年木精為青牛。」

《續博物志·雜令》曰:「蹄人者絆其足,齧人者截其耳。」《說 文》:「牛觸者,角著橫水。」

《後山談叢》:「馬、騾、驢,陽類,起則先前,治用陽藥;羊、牛、駝, 陰類,起則先後,治用陰藥。故獸醫有二種。」

《緗素雜記》:蘇鶚《演義》云:「今人以酒巡匝為啉尾,即再 命其爵也。」云「南朝有異國進貢藍牛,其尾長三丈。一 云藍潁水,其尾三丈。時人倣之,以為酒令。」

《感應類從志》,牛馬度闌,出手即售。欲買牛馬驢畜 宿,以木闌障之,明乃度過,令寡婦繫其尾,作十字,則 其物易售也。

《陶朱新錄》:黃定者,於紹聖間有以牛冤事質司馬溫 公,公因作《冤牛問》曰:「華州村往歲有耕田者,日晡疲 甚,乃枕犁而臥。乳虎翳林間,怒髭搖尾,張勢作威,欲 啖而食之。屢前,牛輒以身立其人之體上,左右以角 拉虎甚力,虎不得食,垂涎至地而去,其人則熟寢,未 之知也。虎行已遠,牛具罹其體,人則覺而惡之,意以 為妖,因杖牛。牛不能言而奔,輒自逐之,盡怒而得,愈 見怪焉。歸而殺之,解其體,食其肉而不悔。夫牛有功 而見殺,盡力於不見知之地,死而不能以自明。向使 其人早覺而悟虎之害己,則牛知免而獲德矣。惟牛 出身捍虎於其人未覺之前,此所以功立而身斃也。」 嗚呼!觀此可以見夫天下之大,甚於「捍虎。忠臣之功, 力於一牛,嫌疑之情,過於伏體,不悟之心,深於熟寢。 苟人主或察焉,則忠蒙之限,何所自別哉?《傳》稱妾佯 殭而棄酒,上存主父,下存主母,猶不免於笞。」固有忠 臣獲罪,亦猶此夫。客有因牛冤之事,親過而弔焉。余 聞其語,感而書《冤牛》云。又自跋曰:「是牛也,能捍虎於 其人未寤之前,而不」能全其功於《虎行》之後,其見殺 宜哉。

《演繁露》:「王章臥牛衣中。」注:「龍具也。」龍具之制,不知何 若。案:《食貨志》董仲舒曰:「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 彘之食。」然則牛衣者,編草使暖,以被牛體,蓋蓑衣之 類也。

《通鑑記》:「周太祖放免租牛,晉天福四年,戶部已申放 矣。」

《僖十五年》,「秦改館晉侯,饋七牢焉。」注云:「牛羊豕各一, 為一牢。」吳責晉餽百牢,亦累此數而言之也。牛羊豕 具為太牢,但有羊豕而無牛,則為少牢。今人獨以太 牢名牛,失之矣。

《游宦紀聞》:予友人胡子震嘗謂予曰:「牛以鼻聽。」蓋聞 之前輩餘論而莫知所本。一日,觀庖丁解牛首剖至 耳,果見窒塞無孔,始信其言之不妄。《埤雅》舉戎右曰: 「贊牛耳桃茢。」牛耳無竅,以鼻聽也。焦贑《易林》曰:「牛龍 耳聵。」蓋龍亦聾者也。牛走順風,馬走逆風,故楚子曰: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蠡海集》。牛共羊居丑未之位。牛色蒼。雖有雜色。而蒼 多近於春陽之生氣。故聞死則觳觫。羊色白。雖有雜 色。而白多近於陰之殺氣,故聞死則不懼。凡草木 經牛噉之,餘必重茂;經羊噉之,餘必悴槁。諺有之曰: 「牛食如澆,羊食如燒。」信夫是,蓋生殺之氣致然也。 《羅湖野錄》:潼川府天寧則禪師,早業儒,詞章婉縟,既 從釋得法於儼首座,而為黃檗勝之孫。有《牧牛詞》,寄 以《滿庭芳》調曰:「咄這牛兒,身強力健,幾人能解牽騎? 為貪原上綠,草嫩離」離。只管尋芳逐翠,奔馳後、不顧 傾危。爭知道,山遙水遠,回首到家遲。牧童,今有智,長 繩牢把,短杖高提。入泥入水,終是不生疲。直待心調 步穩,青松下、孤笛橫吹。當歸去,人牛不見,正是月明 時。

《溪蠻叢笑》:「牛客多行桃源路」洞中,占軍事勝負及疾 病祈禳,皆以牛用名例牛。

《愛日齋藂抄記》:王祭之牛繭栗,《左氏外傳》,楚觀射父 曰:「郊禘不過繭栗。」《史漢書志》:「天地牲角繭栗。」顏師古 注:「牛角之形,或如繭,或如栗,言其小於郊。」《禮志》始著 其義。《西京雜記》:惠莊聞朱雲折五鹿充宗之角,歎息 曰:「栗犢反能爾邪!」栗喻小,而不謂其角,或非本此。舞 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徵趙喜,喜年未二十,既 見更始,嘆曰:「繭栗犢豈能負重致遠乎?」除為郎中,行偏將軍,使諸舞陰,而李氏降。《范史》注:「犢角如繭栗,言 小也。」則惠莊長安一儒生,亦祖古語耳。晉王濬表「繭 栗之質,當豺狼之路」,以自喻微弱也。坡詩云:「耆年日 凋喪,但有犢角栗。」魯直云:「紅藥枝頭初繭栗。」於是《朱 仲新記》:「繭栗言小也,頭成繭栗。」高續《古紅藥詞》云:「紅 翻繭栗梢頭遍。」姜堯章《芍藥詞》亦云:「繭栗梢頭弄詩 句。」取群花之含蕊為工。魯直《食筍詩》「繭栗戴地翻。」用 之於筍尤切。

談撰常言:「謂鴈為孤而不及雙,謂燕為雙而不及孤 者,蓋鴈屬乎陽而燕麗乎陰,陽數奇,陰數偶,如斯而 已。乾,陽也,故馬蹄圓;坤陰也,故牛足坼。陽病則陰勝, 故馬病而臥;陰病則陽勝,故牛病而立。」

《井觀瑣言》:《宋景文公筆記》曰:「古者牛惟服車,《書》曰:『肇 牽車牛』,《易》曰:『服牛乘馬』。漢趙過始教人用牛耕。王弼 傳《易》曰:『牛,稼穡之資』。是不原漢始牛耕之意。」吾宗夾 漈先生亦云:「求之六經古牛惟以服車,不用於耕,否 則用以祭祀而已。又否則如田單縱火,齊王釁鐘而 已。」以牛為耕,秦漢以上未聞也。按孔門弟子冉耕,字 伯牛,司馬耕亦字子牛,而古犁字亦從牛。故上虞李 衍為牛耕,不始於漢。予意牛耕之利,古亦有之,但不 如後世之廣耳。或曰:農耕既穫,以牛服箱,又草人糞 壤,騂剛用牛耕之字。牛義取諸此。未知是否?

《搜采異聞錄》:燕慕容皝以牛假貧民,使佃苑中,稅其 什之八,自有牛者稅其七。參軍封裕諫,以為魏晉之 世,假官田牛者,不過稅其什六,自有者中分之,不取 其七八也。予觀今吾鄉之俗,募人耕田,十取其五,而 用主牛者取其六,謂之牛租,蓋晉法也。

《輟畊錄》:「世以療馬者曰獸毉,療牛者曰牛毉。」《周禮天 官冢宰》篇:「獸醫下士八人。」注:「獸,牛馬之屬。」按此,則療 牛者亦當曰獸醫矣。

《真臘風土記》:「真臘牛甚多,生敢騎,死不敢食,亦不敢 剝其皮,聽其腐爛而已。以其與人出力故也,但以駕 車耳。」

《實賓錄》太牢御史牛。曰太牢,謂牛僧孺也。

《田家雜占》:「凡牛退齒,每每不得而知見,若有見其齒 已脫,在口候而得之者,大吉利。主三年內大發。」

牛部外編 编辑

《搜神記》:昔武王時,雍州城南有一大神樹,約高十丈, 周迴一里,蔭其地土,人民悉奉四時八節,牽羊負酒, 祭祀不絕。武王出城,見眾奉獻,王言:「此樹神何須損 我百姓?」用物以斧伐之,伐樹將倒,樹中流血,變作一 牸牛,向址中走入豐水中,故樹精百年化作青牛。 《史記·秦本紀》:「文公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豐大特。」 《括地志》云:「大梓樹在岐州陳倉縣南十里倉山上。」《錄 異傳》云:「秦文公時,雍南山有大梓樹,文公伐之,輒有 大風雨,樹生合不斷。時有一人病,夜往山中,聞有鬼 語樹神曰:『秦若使人被髮,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 困耶』?樹神無言。明日病人語聞,公如其言,伐樹斷,中 有一青牛出,走入豐水中,其後牛出豐水中,使騎擊」 之,不勝。有騎墮地,復上髮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 頭。漢、魏、晉因之。武都郡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按 今俗畫青牛障是。

《風俗通》:秦昭王使李冰為蜀守,開成郡兩江,溉田萬 頃。江神歲取童女二人為婦,冰自以其女與神為婚, 往至神祠,勸神酒,杯但澹水,冰厲聲責之,因忽不見。 良久,有兩蒼牛鬥於岸傍,有間,冰還流汗謂官屬曰: 「吾鬥大極,不當相助耶?南面腰中正白者,我綬也。」主 簿乃刺殺北面者,江神遂死。蜀人慕其氣決,凡壯健 者。因名「冰兒。」

《湘中記》:長沙西南有金牛巖,漢武帝時,有一田父牽 赤牛告漁人欲渡,漁人曰:「船小,恐不勝牛。」田父曰:「但 相容,不重困於君船。」於是人牛俱上,及半江,牛糞於 船,田父曰:「以此相贈。」既渡,漁人怒其污船,以橈撥糞, 棄水欲盡,方覺是金。訝其神異,乃躡之,但見人牛入 嶺,隨至而掘之,莫能及也。今掘處猶存。

《酉陽雜俎》:太原縣北有銀牛山。漢建武二十一年,有 人騎白牛蹊人田,田父訶詰之,乃曰:「我北海使將,看 天子登封。」遂乘牛上山。田父尋至山上,唯見牛跡遺 糞皆為銀也。明年世祖封禪。

《博物志》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 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 上,多齎糧,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猶觀星日月辰,自後 芒芒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郭 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 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說來意,并 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 不上岸,因還。如期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 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神仙傳》:東吳有徐墮者,有道術,居丹徒。左慈過之,墮 門下有賓客,車牛六七乘,欺慈云:「徐公不在。」慈知客 欺之,便去,客即見牛在楊樹杪行,適上樹即不見,下即復見,行樹上又車轂皆生荊棘,長一尺,斫之不斷, 推之不動。客大懼,即報徐公:「有一老翁眇目,吾見其 不急之人,因欺之云公不在,去後須臾,牛皆如此,不」 知何等意。公曰:「咄咄!此是左公過我,汝曹那得欺之? 急追可及。」諸客分布逐之。及慈羅布,叩頭謝之。慈意 解,即遣還。及至,車牛等各復如故。

《述異記》:「洞庭山上有天帝壇山,山有金牛穴。吳孫權 時令人掘金,金化為牛,走上山,其跡存焉,故號為金 牛穴。」

《酉陽雜俎》:北虜之先索國有泥師都,二妻生四子,一 子化為鴻,遂委三子,謂曰:「爾可從古旃。」古旃,牛也。三 子因隨牛,牛所糞悉成肉酪。

《廣東通志》:「遂溪縣第三都英靈下村,昔有土地堂,陳 時有客驅牛過堂前,悉化為石,石皆半牛頭形容,因 家於此,即雷種之祖地也。後人因其石如牛形,故立 為石牛廟。」

《宣驗記》:天竺僧養一牸牛,日得乳三升。有一人乞乳, 牛曰:「我前生為奴偷法食,今日以乳償之,所給有限, 不可得也。」

《廣東通志》:「唐開元中,見一牛,色如黃金,常牛與之大 異。眾逐急,牛跑而沒,掘地六尺餘,止見尾五寸許,村 人砍取之,乃金也。因是創庵穴上,名金牛庵。凡風雨 夜,牛常出庵外,踏印於地。」

《傳奇》:大中年,有甯茵秀才假大寮莊於南山下,棟宇 半墮,牆垣又缺。因夜風清月朗,吟詠庭際。俄聞叩門 聲,稱「桃林斑特,處士相訪。」茵啟關,睹處士形質瓌瑋, 言詞廓落,曰:「某田野之士,力耕之徒,向畎畝而辛勤, 與農夫而齊類。巢居側近,睹風月皎潔,聞君吟詠,故 來奉謁。」茵曰:「某山林甚僻,農具為鄰,蓬蓽既深,輪蹄 罕至,幸此見訪,頗慰羈懷。」遂延入,語曰:「然處士之業 何如?願聞其說。」特曰:「某少年之時,兄弟競生頭角。每 讀《春秋》之穎,考叔挾輈以走,恨不得佐輔其間;讀《史 記》至田單破燕之計,恨不得奮擊其間;讀《東漢》至於 新野之戰,恨不得騰躍其間。此三事俱快意,俱不能 逢今,恨恨耳。今則老倒,又無嗣子,空」懷䑛犢之悲。況 又慕徐孺子《弔郭林宗言》曰:「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即 不敢當。生芻一束,堪令諷詠。」俄又聞人叩關曰:「南山 斑寅將軍奉謁。」茵遂延入,氣貌嚴聳,旨趣剛猛。及二 斑相見,亦甚忻慰。寅曰:「老兄知得姓之根本否?」特曰: 「昔吳太伯為荊蠻,斷髮文身,因茲遂有斑姓。」寅曰:「老 兄大妄,殊不知根本。」且斑氏出自鬥糓於菟,有文斑 之象,因以命已。遠祖固婕妤,好詞章,大有稱於漢朝, 及皆有傳於史。其後英傑間生,蟬聯不絕。後漢有班 超,投筆從戎,相者曰:「君當封侯萬里外。」超詰之曰:「君 燕頷虎頭,飛而食肉萬里,公侯相也。」後果守玉門關, 封定遠侯。某世為武賁中郎,在武班因有過,竄於山 林,晝「伏夜遊,露跡隱形,但偷生耳。適聞松吹月高,牆 外閑步,聞君吟詠,因來追謁。況遇當家,尤增慰悅。」寅 因睹棋局在床,謂特曰:「願接老兄一局。」特遂欣然為 之。良久未有勝負,茵翫之,教特一兩著,寅曰:「主人莫 是高手否?」茵曰:「若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兩斑笑曰:「大 有微機,真一發兩中。」茵傾壺請飲,及局罷而飲數巡, 寅請備脯脩以送酒,乃設鹿脯,寅嚙決,須臾而盡,特 即不茹。茵詰曰:「何故不茹?」特曰:「無上齒不能咀嚼故 也。」數巡後,特稱小疾,便不敢過飲。寅曰:「談何容易,有 酒如澠。」方學紂,為長夜之飲,覺面已赤。特曰:「弟大是 鐘鼎之戶。」一坐耽,更不動。後二斑飲過,語紛呶,特曰: 「弟倚是爪牙之士,而苦相凌,何也?弟誇猛毅之軀,若 值人如卞莊子,當為粉矣。」寅曰:「兄誇壯勇之力,若值 人如庖丁,當為頭皮耳。」茵前有削脯刀,長尺餘,茵怒 而言曰:「甯老有尺刀,二客不得喧競,但且飲酒。」二客 悚然,時吟曹植詩曰:「『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此一 聯甚不惡。」寅曰:「鄙諺云:『鵓鳩樹上鳴,意在麻子地』。」俱 大笑。茵曰:「無多言,各請賦詩一章。」茵曰:「曉讀雲水靜, 夜吟山月高。焉能履虎尾,豈用學牛刀?」寅繼之曰:「但 得居林嘯,焉能當路蹲?渡河何所適,終是怯劉琨。」特 曰:「無非悲甯戚,終是怯庖丁。若遇龔為守,蹄涔向北 溟。」茵覽之曰:「大是奇才!」寅怒,拂衣而起曰:「甯生何黨, 此輩自古即有班、馬之才,豈有班牛之才?且我生三 日,便欲噬人。此人偷我姓氏,向未能顯語者,惡傷其 類耳,而君黨之。吾終不能搖尾於君門下。」乃長揖而 去。特亦怒曰:「古人重者白眉,君今白額,豈復有人延 譽耶?何相怒如斯?」特遂告辭。及明,視其門外,唯虎跡 牛蹤而已。甯生方悟。尋之,數百步人家,廢莊內有一 老牛臥而猶帶酒氣,虎即入山矣。茵後更不居此而 歸京矣。

《劇談錄》:「咸通四年秋,洛中大水,苑囿廬舍靡不淹沒。 厥後香山寺僧云:其日將暮,見暴水自龍門川北下, 有如決江海,鼓怒之間,殷若雷震,有二黑牛出於水 上,掉尾躍空而進。眾僧與居人憑高望之,謂城中悉 為魚矣。俄見定鼎、長夏二門陰曀忽開,亦有青牛奮躍而出,相去約有百步。黑牛奔走而迴,向之怒浪驚 瀾翕然」,遂低數丈。是夕飄溺尤甚,京邑遂至蕭條,十 餘年間,尚未完葺。

《會昌解頤錄》:史無畏者,曹州人也,與張從真為友。無 畏止耕壟畝,衣食窘困。從真家富,乃謂曰:「弟勤苦田 園,日夕區奉,假千緡貨易,他日但歸吾本。」無畏忻然 齎緡,父子江淮射利,不數歲已富。從真繼遭焚爇,及 罹刦盜,生計一空。遂詣無畏曰:「今日之困,不思弟千 緡之報,可相濟三二百乎?」無畏聞言,輒為拒扞。報曰: 「若言有負,但執券來從。」真恨怨填臆,乃歸庭中焚香, 泣淚詛之,言詞慷慨,聞者戰慄。午後,東西有片黑雲 驟起,須臾霪雨,雷電兼至,霹靂一震,無畏遽變為牛, 朱書腹下云:「負心人」史無畏經旬而卒。刺史圖其事 而奉奏焉。

《稽神錄》:「京口居人晚出,見江上石公山下有二青牛, 腹青背赤,戲於水濱。一白衣老翁長可三丈,執鞭於 其旁。久之,翁回顧,見人即鞭二牛入水,翁即跳躍而 上,倏忽漸長,一舉足徑上石公山頂,遂不復見。」 《幽怪錄》:「薛君忽見二青衣駕赤犢出耳中,乃別有天 地,花木繁茂。云兜元國。」

嘉祐中,沈遘知杭州,所經諸堰,皆集堰牛,以備牽挽。 時方大暑,監官以下,皆露宿堰上,以伺水之出入。忽 聞以行策相呼者曰:「明日有何生活?」一曰:「明日沈幾 之子過此,吾輩又有一番勞苦。」一曰:「沈幾早有子知 杭州耶?」因悲咽欷嘆。眾潛審其言,氣非俗流,使人跡 之,乃堰下之牛,有墮淚者。眾乃嘆息曰:「安知此牛非 沈幾之舊朋乎?」

葉城婦耿氏,家有牛,澤而角,忽有二鬼入圈視牛曰: 「引重致遠,毛角筋骨可愛,我州無此牛,洵天下之美 俊也。」其婦視牛,則惴惴然汗流若沃水。其翁染取藍 花塗之。纔畢,有軍吏紫衣乘馬,從數十騎突入,視牛 則異前所報。大怒,呼牛主問之,數人捽其翁以出。婦 汲水洗牛,藍色盡而翁復甦,視其牛,已死矣。

《續夷堅志》:昔有人名阿李,有子出外經商,止有兒媳 七嫂在家,媳每飯兩炊以麥飯姑,婦自白飯。稍與婦 忤,尤受辱罵,即麥飯亦不進食,李忍辱不敢言。一日 婦往鄰家,留姑守舍,有僧持缽乞食,李曰:「吾自不飽, 安有施舍?」僧指廚中白飯,李曰:「此吾兒婦所食,不敢 與人。我早飯麥飯,尚有一合,留備午餉,如用即收去。」 僧未答,適婦外歸,大怒曰:「汝要我白飯,可脫袈裟。」僧 脫下,婦纔披之,僧即不見。袈裟著身,化為牛皮,牢不 可脫,胸間先生牛毛,倏焉遍身,惟餘本頭。急報其父 母,至則全身化為牛矣。

銷夏摩竭陁國,三世諸佛所生之處。次此向北度九 黑山,有大雪山名具吉祥,其山北邊有香醉山,是二 山間有大龍王名曰無熱,所居之池曰阿耨達。從此 池內出四大河,南辛渡河,從牛口中流出琉璃沙,共 五百河流歸南海。

《雲南通志》:「天順間,烏牛夜見於姚安府東十五里,忽 泉水湧出,利灌溉。後人見而射之,牛化為石,泉遂涸。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