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101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一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一百一卷目錄

 艾部彙考

  艾圖

  詩經王風采葛

  爾雅釋草

  素問異法方宜論

  陸佃埤雅

  羅願爾雅翼

  王圻三才圖會

  本草綱目艾 千年艾 附夏臺

 艾部藝文一

  艾贊         南齊孔璠之

  艾賦            前人

  艾人賦          唐陳章

  艾子贊          宋宋祁

  艾贊          明李言聞

 艾部藝文二

  灼艾          宋范成大

 艾部選句

 艾部紀事

 艾部雜錄

 艾部外編

草木典第一百一卷

艾部彙考 编辑

《釋名》
编辑

艾。詩經     《冰臺》:爾雅

艾蒿。爾雅疏   《醫草》:別錄

黃草。埤雅    灸草。綱目

北艾。綱目    蘄、艾。綱目

海艾。綱目    千年艾。綱目

艾圖

艾圖

《詩經》
编辑

《王風采葛》
编辑

彼采艾兮,

朱注艾蒿屬,乾之可灸,故采之。大全《爾雅》曰:「一名冰臺。」注:「今艾蒿也。」

《爾雅》
编辑

《釋草》
编辑

《艾冰臺》:

今艾蒿。艾一名冰臺,即今艾蒿也。《詩王風》云「彼采艾兮」是也。

《素問》
编辑

《異法方宜論》
编辑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

西北方陰也。是以閉藏之氣,惟此更甚。

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

地高陵居,西北之勢也;風寒冰冽,陰氣勝也;野處乳食,北人之性也。

藏寒生滿病,其治宜艾炳,故艾炳者,亦從北方來。

夫秋收之氣收於內,冬藏之氣直閉藏於至陰之下,是以中上虛寒,而胸腹之間生脹滿之病矣。艾名「冰臺」,削冰令圓舉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夫陽生於陰,火生於水,艾能得水中之真陽者也。北方陰寒獨盛,陽氣閉藏,用艾炳灸之,能通接元陽於至陰之下,是以灸炳之法,亦從北方而來也。夫人與天地參也,天有寒暑之往來,人有陰陽之出入。《經》曰:「陷下則灸之。」即四方之民,陽氣陷藏,亦宜艾炳,故曰:艾炳之法,亦從北方來。 董惟園曰:「故凡虛寒脹滿之病,治宜溫補,啟發元陽,不可誤用寒涼剋伐之劑。」

《陸佃埤雅》
编辑

《艾》
编辑

《爾雅》曰:「艾,冰臺,其字從乂」,草之可以乂病者也,一名 灸草。《詩》曰:「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 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蕭所以共祭,艾所以療疾,以言 勢將滋大,其懼讒亦滋甚也。《曲禮》曰:「十年曰幼學。」幼 者,十年之名,學者其事也。「二十曰弱冠。」弱者,二十之名,冠者其事也。「三十曰壯有室。」壯者,三十之名,有室 者其事也。「四十曰強而仕。」強者四十之名,仕者其事 也。壯反幼之詞,強反弱之詞。壯則能立矣,強則能行 矣。蓋能有所立,然後能行;能有所行,然後能歷;能有 所歷,然後能至。故五十曰艾,六十曰耆。艾,歷也;耆,至 也。夫以幼故學,以弱故冠,以壯故有室,凡此皆子道 也。及其十年而德又一進也,則非苟知之,又能行之 矣,則於是出而仕焉,故曰「強而仕。」仕,士也。其德又十 年而一進,則可以為大夫矣,故曰「艾服官政。」《內則》曰: 「五十命為大夫,服官政。」其德又十年而一進,則可以 為卿矣,故曰耆指使卿,指,使人者也。且歷而至之矣, 然後可以指而使之也。其德又十年而一進,則可以 為公矣,故曰:「七十曰老。」《而傳》《周官》三公謂之鄉老,既 老矣則又十年而耋,既耋矣則又十年而耄,故八十 曰耋,九十曰耄。耆者艾之至也,耋者老之至也。夫文 老至為耋,如此而已。耄,惛忘也。《春秋傳》曰:「謂老將至 而耄及之。」百年則人之大期在是也,當致養而已,故 百年曰期頤。《博物志》曰:「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 其影」則得火艾,曰冰臺,其以此乎?舊說燕蓐惡艾,《字 說》曰:「艾可乂疾」,久而彌善。故《爾雅》曰:「艾,長也;艾,歷也。」 以「乂災」為名,艾以乂疾為義,皆以所歷長,所閱眾 故也。《醫》用艾灸,一灼謂之一壯者,以壯人為法。其言 若干壯,謂壯人當依此數,老幼羸弱,量力減之。

《羅願爾雅翼》
编辑

《艾》
编辑

庶草治病,各有所宜,惟艾可用灸百疾,故名醫草。歲 或多病,則艾生之,亦天預備以救人爾。荊楚之俗,五 月五日未雞鳴采之。或曰:見似人者,攬而取之,用灸 有驗。《采葛懼讒》之詩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 兮。」蓋葛纔莫,莫則已可刈,只三月而成。此采葛者所 以一日不見,如三月也。「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 兮。」《釋草》:「蕭,荻。其字從秋,生於春,待秋三月而成。」此采 蕭者所以如三秋也。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艾以久畜為善,《孟子》所謂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 之久畜者至三年。此采艾者所以如三歲也。雖然,此 小臣之事,所謂泄柳申詳,無人乎繆公之側,則不能 安其身也。蕭與艾本皆香草。古者天子摯鬯,諸侯蕙, 大夫蘭,士蕭,庶人艾。至《離騷》則薄之曰:「戶服艾以盈 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又曰:「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 為此蕭艾也。」蕭艾雖非惡物,然要之庶人所服,比之 蘭蕙芳草,君子所服,則有間矣。老人五十曰艾,言其 歷年之久。然《孟子》稱:「人知好色則慕少艾。」少女亦稱 艾者,蓋艾者外也。《春秋外傳》曰:「國君好艾,大夫始好 內。適子殆,社稷危。」韋昭亦以艾為外。彼好外者稱嬖 臣,此少艾蓋是少年外舍之婦,及其有妻子,則慕妻 子矣。妻子為內,則知少艾者外也。予併及之。

《王圻三才圖會》
编辑

《艾》
编辑

艾葉舊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處處有之,以 複道者為佳。云此種灸百病尢勝。初春布地生苗,莖 類蒿而葉背白,以苗短者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 採葉,暴乾。經陳久方可用。俗間亦生,搗葉取汁飲,止 心腹惡氣,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止下痢吐血,下 部𧏾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本草綱目》
编辑

艾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王安石《字說》云:「艾可乂疾,久而彌善,故字 從乂。」陸佃《埤雅》云:「《博物志》言:削冰令圓,舉而向日,以 艾承其影則得火。」則艾名冰臺,其以此乎?醫家用灸 百疾,故曰:灸草一灼,謂之一壯,以壯人為法也。

集解

《別錄》曰:「艾葉,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曝乾。」

蘇頌曰:「處處有之,以複道及四明者為佳。云此種灸 百病尢勝。初春布地生苗,莖類蒿,葉背白,以苗短者 為良。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葉,暴乾,陳久方可用。」 李時珍曰:「艾葉《本草》不著土產,但云生田野。宋時以 湯陰複道者為佳,四明者圖形。近代惟湯陰者謂之 北艾,四明者謂之海艾。」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 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 罎不能透,蘄艾一灸則直透徹,為異也。此草多生山 原,二月宿根生苗成叢。其莖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 葉四布,狀如蒿,分為五尖,椏上復有小尖,面青背白, 有茸而柔厚。七八月葉間出穗如車前穗。細花結實, 累累盈枝,中有細子,霜後始枯。皆以五月五日連莖 刈取,暴乾收葉。先君月池子諱言聞,嘗著《蘄艾傳》一 卷,有贊云:「產於山陽,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 又宗懍《荊楚歲時記》云:「五月五日,雞未鳴時,采艾似 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懸 于戶上,可禳毒氣。其莖乾之,染麻油引火,點灸炷滋 潤灸瘡至愈不疼,亦可」代蓍策。及作燭心。

葉修治

寇宗奭曰:「艾葉乾擣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黃末少許,

謂之硫黃艾。灸家用之,得米粉少許,可擣為末,入服 食藥用。」

李時珍曰:「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 艾。」若生艾灸火,則傷人肌脈。故孟子云:「七年之病,求 三年之艾。揀取淨葉,揚去塵屑,入石臼內,木杵擣熟, 羅去渣滓,取白者再擣,至柔爛如綿為度。用時焙燥, 則灸火得力。入婦人丸散,須以熟艾用醋煮乾,擣成 餅子,烘乾再擣,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餅,及酒炒者」, 皆不佳。洪氏《容齋隨筆》云:「艾難著力,若入白茯苓三 五片同碾,即時可作細末」,亦一異也。

氣味

苦微溫,無毒。

蘇恭曰:「生寒熟熱。」

張元素曰:「苦,溫。陰中之陽。」

李時珍曰:「苦而辛,生溫熟熱,可升可降,陽也。入足太 陰、厥陰、少陰之經。苦酒、香附為之使。」

主治

《別錄》曰:「灸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𧏾瘡,婦人 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作煎,勿令見 風。」

陶弘景曰:「擣汁服,止傷血,殺蚘蟲。」

蘇恭曰:「主衄血,下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甄權曰:「止崩血,腸痔血,搨金瘡,止腹痛,安胎。苦酒作 煎,治癬甚良。」擣汁飲,治心腹一切冷氣鬼氣。

大明曰:「治帶下,止霍亂轉筋,痢後寒熱。」

王好古曰。治帶脈為病。腹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李時珍曰。溫中逐冷除濕。

發明

《孟詵》曰:「春月采嫩艾,作菜食,或和麪作餛飩如彈子, 吞三五枚,以飯壓之。治一切鬼惡氣。長服止冷痢。又 以嫩艾作乾餅子,用生薑煎服,止瀉痢及產後瀉血, 甚妙。」

蘇頌曰:「近世有單服艾者,或用蒸木瓜和丸,或作湯 空腹飲,甚補虛羸。然亦有毒,發則熱氣衝上,狂躁不 能禁止,攻眼有瘡出血者,誠不可妄服也。」

朱震亨曰:「婦人無子,多由血少不能攝精。俗醫謂子 宮虛冷,投以辛熱,或服艾葉。不知艾性至熱,入火灸 則氣下行,入藥服則氣上行。《本草》止言其溫,不言其 熱。世人喜溫,率多服之,久久毒發,何嘗歸咎於艾哉。」 予考蘇頌《圖經》,而因默有感焉。

李時珍曰:「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 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 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灸 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沈痾之人為康泰,其 功亦大矣。蘇恭言其生寒,蘇頌言其有毒,一則見其 能止諸血,一則見其熱氣上衝,遂謂其性寒有毒,誤」 矣。蓋不知血隨氣而行,氣行則血散,熱因久服,致火 上衝之故爾。夫藥以治病,中病則止。若素有虛寒痼 冷,婦人濕鬱帶漏之人,以艾和歸附諸藥治其病,夫 何不可。而乃妄意求嗣,服艾不輟,助以辛熱,藥性久 偏,致使火躁,是誰之咎?歟!於艾何尤?艾附丸治心腹 少腹諸痛,調女人諸病,頗有深功。膠艾湯治虛痢及 妊娠產後下血,尤著奇妙。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 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臍腹,妙不可言。寒濕腳氣,亦 宜以此夾入襪內。

實氣味

苦辛熱無毒。

主治

甄權曰:「明目,療一切鬼氣。」

《大明》曰:「壯陽,助水臟腰膝及暖子宮。」

發明

孟詵曰:「艾子和乾薑等分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每 服三丸,以飯三五匙壓之,日再服,治百惡氣。」田野之 人,與此甚相宜也。

附方

傷寒時氣,瘟疫,頭痛壯熱脈盛。以乾艾葉三升,水一 斗,煮一升,頓服取汗。肘后方

妊娠傷寒壯熱,赤斑變為黑斑,溺血:用艾葉如雞子 大,酒三升,煮二升,為二服。傷寒類要

妊娠風寒卒中,不省人事,狀如中風用熟艾三兩,米 醋炒極熱,以絹包熨腰下,良久即甦。婦人良方 中風口喎,以葦筒長五寸,一頭刺入耳內,四面以麪 密封不透風。一頭以艾灸之七壯,患右灸左,患左灸 右。勝金方

中風口噤,熟艾灸「承漿一穴、頰車二穴各五壯。」千金方 中風掣痛,不仁不隨,並以乾艾斛許揉團,納瓦甑中, 並下塞諸孔,獨留一目,以痛處著甑目而燒艾熏之, 一時即知矣。肘后方

舌縮口噤,以生艾搗傅之,乾艾浸濕亦可。聖濟錄 咽喉腫痛:《醫方大成》用嫩艾搗汁,細嚥之。 《經驗方用青艾和莖葉一握,同醋搗爛,傅于喉上。冬月取乾 艾亦得。李臣所傳方也。

癲癇諸風:熟艾於陰囊下穀道正門當中間,隨年歲 灸之。斗門方

《鬼擊》中惡。卒然著人。如刀刺狀。胸腹脅內。刺切痛 不可按。或即吐血。鼻中出血下血。一名「鬼排。」以熟艾 如雞子大三枚。水五升。煎二升。頓服。肘后方

小兒臍風撮口:艾葉燒灰填臍中,以帛縛定,效。或隔 蒜灸之,候口有艾氣,立效。簡便方

狐惑蟲𧏾,病人齒無色,舌上白,或喜睡,不知痛痒處, 或下痢,宜急治下部。不曉此者,但攻其上,而下部生 蟲食其肛,爛見五臟,便死也。燒艾於管中熏下部令 煙入,或少加雄黃更妙。罌中燒煙亦可。肘后方 頭風久痛:「蘄艾揉為丸,時時嗅之,以黃水出為度。」青囊 雜纂

頭風面瘡痒出黃水:艾二兩,醋一升,砂鍋煎取汁,每 薄紙上貼之,一日二三上。御藥院方

心腹惡氣:「艾葉搗汁飲之。」藥性論

脾胃冷痛:白艾末沸湯服二錢。衛生易簡方

蚘蟲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白熟艾一升,水三升,煮一 升服,吐蟲出。或取生艾搗汁,五更食香脯一片,乃飲 一升,當下蟲出。肘后方

口吐清水。乾蘄艾煎湯啜之。怪證奇方

霍亂吐下不止:以艾一把,水三升,煮一升,頓服。外臺祕要 老小白痢艾薑丸用陳北艾四兩,乾薑炮三兩,為末, 醋煮倉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甚 有奇效。永類方

諸痢久下:艾葉、陳皮等分,煎湯服之。亦可為末,酒煮 爛飯和丸,每鹽湯下二三十丸。聖濟總錄

暴泄不止:陳艾一把,生薑一塊,水煎熱服。生生編 糞後下血:「艾葉、生薑煎濃汁,服三合。」千金方

野雞痔病,先以槐柳湯洗過,以艾灸上七壯,取效。郎 中王及乘騾入西川,數日病痔大作,如胡瓜貫於腸 頭,其熱如火,忽至僵仆無計。有主郵者云:「須灸即瘥。」 乃用上法,灸三五壯,忽覺一道熱氣入腸中,因大轉 瀉,血穢併出,瀉後遂失胡瓜所在矣。經驗良方 妊娠下血:張仲景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下血 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並宜膠艾湯主之。」阿膠二兩 艾葉三兩芎藭甘草各二兩當歸地黃各三兩芍藥 四兩水五升,清酒五升,煮取三升,乃納膠令消盡,每 溫酒一升,日三服。金匱要略

妊娠胎動,或腰痛,或搶心,或下血不止,或倒產,子死 腹中:艾葉一雞子大,酒四升,煮二升,分二服。肘后方 胎動迫心作痛:艾葉雞子大,以頭醋四升,煎二升,分 溫服。子母祕錄

婦人崩中連日不止:熟艾雞子大阿膠炒為末,半兩 乾薑一錢,水五盞,先煮艾、薑至二盞半,傾出入膠烊 化,分二服,一日服盡。初虞世古今錄驗

產後瀉血不止:乾艾葉半兩炙熟,老生薑半兩,濃煎 湯,一服立效。孟詵食療本草

產後腹痛欲死,或因寒起者:「陳蘄艾二斤,焙乾,搗鋪 臍上,以絹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氣出,則痛止矣。」 楊誠經驗方

忽然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熟艾三團,水五升, 煮二升服。一方燒灰,水服二錢。千金方

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聖惠方 盜汗不止:熟艾二錢,白茯神三錢,烏梅三箇,水一鍾, 煎八分,臨臥溫服。通妙真人方

火眼腫痛:以艾燒煙起,用盌覆之,候煙盡,盌上刮煤, 下以溫水調化,洗眼即瘥。更入黃連尤佳。斗門方 面上皯䵳、艾灰、桑灰各三升,以水淋汁,再淋至三遍, 以五色布納於中,同煎令可丸,時每以少許傅之,自 爛脫,甚妙。外臺祕要

婦人面瘡,名「粉花瘡。」以定粉五錢,菜子油調泥盌內, 用艾一二團,燒煙熏之,候煙盡,覆地上一夜,取出調 搽,永無瘢痕,亦易生肉。談埜翁試驗方

身面疣目,艾火灸三壯即除。聖惠方

鵝掌風病「蘄艾真者四五兩,水四五盌,煮五六滾,入 大口瓶內盛之,用麻布二層縛之,將手心放瓶上熏 之」,如冷再熱,如神。陸氏積德堂方

疥瘡熏法「熟蘄艾二兩,木鱉子三錢,雄黃二錢,硫黃 一錢,為末,揉入艾中,分作四條,每以一條安陰陽瓦 中,置被裡烘熏,後服通聖散。」醫方摘要

小兒疳瘡:艾葉一兩,水一升,煮取四合服。備急方 小兒爛瘡:「艾葉燒灰傅之,良。」子母祕錄

臁瘡口冷不合:熟艾燒煙熏之。經驗方 白癩風瘡:乾艾隨多少以浸麴,釀酒如常法,日飲之, 覺痹即瘥。肘后方

疔瘡腫毒:艾蒿一擔燒灰,於竹筒中淋取汁,以一二 合和石灰如糊,先以針刺瘡至痛,乃點藥三遍,其根 自拔。玉山韓光以此治人神驗。貞觀初,衢州徐使君訪得此方,予用治三十餘人得效。孫真人千金方 發背初起未成,及諸熱腫,「以濕紙搭上,先乾處是頭, 著艾灸之,不論壯數,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 乃止」,其毒即散,不散亦免內攻,《神方》也。李絳兵部手集 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北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直指 方

咽喉骨哽:用生艾蒿數升,水酒共一斗,煮四升,細細 飲之,當下。外臺祕要

誤吞銅錢:艾蒿一把,水五升,煎一升,頓服便下。錢相公篋 中方

諸蟲蛇傷,艾灸數壯,甚良。集簡方

風蟲牙痛,「化蠟少許攤紙上,鋪艾以著卷成筒,燒煙 隨左右熏鼻,及令煙滿口,呵氣即疼止腫消。」靳季謙 病此月餘,一試即愈。普濟方

艾火主治

李時珍曰:「灸百病。若灸諸風冷疾。入硫黃末少許。尤 良。」

發明

李時珍曰:「凡灸艾火者,宜用陽燧火珠,承日取太陽 真火,其次則鑽槐取火為良。若急卒難備,即用真麻 油燈或蠟燭火,以艾莖燒點於炷,滋潤灸瘡,至愈不 痛也。其戞金、擊石、鑽燧八木之火,皆不可用。《邵子》云: 『火無體,因物以為體。金石之火,烈於草木之火』」是矣。 八木者,松火難瘥,柏火傷神,多汗,桑火傷肌肉,柘火 傷氣脈,棗火傷內吐血,橘火傷營衛經絡,榆火傷骨 失志,竹火傷筋損目也。《南齊書》載武帝時,有沙門從 北齊齎赤火來。其火赤於常火而小,云以療疾,貴賤 爭取之,灸至七炷,多得其驗。吳興楊道慶虛疾二十 年,灸之即瘥,咸稱為聖火,詔禁之不止。不知此火何 物之火也。

千年艾集解 编辑

李時珍曰:「千年艾出武當太和山中。小莖高尺許,其 根如蓬蒿。其葉長寸餘,無尖椏,面青背白。秋開黃花, 如野菊而小,結實如青珠丹顆之狀。三伏日采葉,暴 乾。葉不似艾,而作艾香,搓之即碎,不似艾葉成茸也。 《羽流》以充方物。」

葉氣味

辛微苦溫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男子虛寒,婦人血氣諸痛,水煎服之。」

附錄夏臺 编辑

《別錄》曰:「味甘,主百疾,濟絕氣。」

陶弘景曰:「此藥神奇乃爾,不復識用,可恨也。」

李時珍曰:艾名冰臺,此名夏臺艾,灸百病,能回絕氣, 此主百病,濟絕氣,恐是一物重出也,故附於「艾後。」

艾部藝文一 编辑

《艾贊》
南齊·孔璠之
编辑

論藹靈艾,蔚彼修坂。混區群卉,理深用遠。

《艾賦》
前人
编辑

良藥弗達,妙針莫宣。奇艾急病,靡身挺煙。治匪君臣, 得用神火。振淹固於一爛,氣絕息乎無假。淳建投而 招祟,鉗椒擣而貽禍。伊茲艾之淑粹,仍索質於中野。 嗟乎!貞灰與邪燼迭御,芳煙與苦蘭競薰。是以艾正 而賤,蘭妖而珍。故言「堯」則桀對,舉蘭則艾因。

《艾人賦》以懸艾為人以禳毒氣為韻
唐·陳章
编辑

採彼艾兮,及此佳辰。標至靈以衛物,因善救以成人。 當戶而居,惡莠言兮結舌;負牆而立,甘菜色以安身。 異發能以求舊,方止惡以知新。原夫生亦有涯,寂然 沒齒。盈腰雖賤於楚客,奮臂若威乎厲鬼。苟三年之 疾,雖云來者可追;而五日為期,豈復怨乎不已。蓬頭 亦取其容直,蒿目似存乎深視。行止於百姓之病,雖 「云具體而微;育材於萬物之靈,必見盡瘁以俟。」直躬 不墜,邪氣可禳。每表先生之候,善為君子之防。類宗 則之初來,一朝而獲;順夏正之聚蓄,久要不忘。終躡 虛而挂戶,爰摭實以升堂。想在野之時,豈謂生無根 柢;及得門之後,如其自有肝腸。列名號於冰臺,載典 常於玉燭。免繩持而遏惡,因草創而成俗。以枝葉為 膚革之胞,藉麻絲為筋骨之屬,待時而用益彰。惟爾 之能,不怒而威,詎可比予於毒?起自蒿萊之下,處乎 軒屏之前。奉百藥而首出,展四肢而脈連。異萱草之 忘憂,孰云言樹;等匏瓜之不食,焉肯徒懸。藹爾端容, 森然屏氣,逾芻狗而善御,並木奴而為貴。雖雷奔電 激,寧聞乎危者使傾;而「暑往寒來」,亦見乎後生可畏。 故得挈蘭莫比,《懸葦》未奇,委質而桐君是錄,焚軀而 介子相隨。宜爾室家,略備詩人之採。不?土地雅同, 儒者之為。及夫氣散於中,貌萎於外,弔時非謂其徼 福,焦思亦齊乎遠害。斯人也而有斯疾,見《靈溝》之靈 艾。

《艾子贊》
宋·祁
编辑

艾子,大抵茱茰類也。實正綠,味辛。蜀人每進羹臛,以二三粒投之,少選香滿盂醆。或曰「作為膏尤良。」

按:揚雄《蜀都賦》。當作「藙。」 「藙。」 「艾」 字同云。

「綠實若茰,味辛香苾。」投粒羹臛,椒桂之匹。

《艾贊》
明·李言聞
编辑

產於山陽,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

艾部藝文二 编辑

《灼艾》
宋·范成大
编辑

血忌詳涓日,尻神謹避方,艾求真伏道,穴按古明堂, 謝去群巫祝,勝如幾藥湯,起來成獨笑,一病攪千忙。

艾部選句 编辑

楚屈原《離騷》:「扈服艾以盈腰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漢張衡《思元賦》,「寶蕭艾于重筐兮,謂蘭蕙之不香。」 梁沈約詩,「艾葉彌南浦。」

庾肩吾詩:「漢艾凌波出。」

唐孟浩然詩,「采艾值幽人。」

《項斯》詩:「空窗出艾煙。」

宋章得象詩:「艾葉成人後,榴花結子初。」玉燕釵頭 艾虎輕。

元周權詩:「人家綠艾端陽節,天氣黃梅細雨時。」

艾部紀事 编辑

《莊子》:「越王子搜逃乎丹穴,越國無君,求王子搜不得。 從之丹穴,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

《玉燭寶典》:「洛陽人家午日造朮羹艾酒,以花絲作樓 閣插鬢,贈遺辟瘟扇。」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 毒氣。」按:宗測字文度,嘗以五月五日雞未鳴時採艾, 見似人者,攬而取之,用灸有驗。

《世說》毛伯成既負其才氣,常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 蕭敷艾榮。」

《南齊書紀僧真傳》:僧真事太祖,隨從在淮陰,以閑書 題令答遠近書疏。自寒官歷至太祖冠軍府參軍主 簿。僧真夢蒿艾生滿江,驚而白之太祖曰:「詩人採蕭, 蕭即艾也。蕭生斷流,卿勿廣言。」其見親如此。

《南史陳暄傳》:「暄素通脫,以俳優自居,文章諧謬,語言 不節,後主甚親昵而輕侮之。暄傲弄轉甚,後主稍不 能容,遂摶艾為帽,加於其首,火以爇之,然及於髮,垂 泣求哀,聲聞於外而弗之釋。會衛尉卿柳莊在坐,遽 起撥之,拜謝曰:『陳暄無罪,臣恐陛下有翫人之失,輒 矯赦之。造次之愆,伏待刑憲』。」後主素重莊,意稍解。 《魏書李洪之傳》:「洪之志性慷慨,多所堪忍。疹疾灸療, 艾炷圍將二寸,首足十餘處一時俱下,而言笑自若, 接賓不輟。」

《隋書崔弘度傳》:弘度御下嚴急,動行捶罰。時有屈突 蓋為武侯驃騎,亦嚴刻。長安為之語曰:「寧飲三斗酢, 不見崔弘度;寧茹三斗艾,不逢屈突蓋。」

《唐書南蠻傳》:「婆利者,直環王東南多火珠,大者如雞 卵,圜白照數尺。日中以艾藉珠,輒火出。」

《宋史太祖本紀》:「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 宗覺病,帝亦取艾自灸。」

《老學菴筆記》:「祖母楚國夫人病累月,醫藥莫效。一日, 有老道人狀貌甚古,探囊出少艾,取一甎灸之。祖母 方臥,忽覺腹間痛甚,如火灼道人徑去,疾馳不可及, 祖母病遂愈。」

《獨醒雜志》:樞密孫公抃生數日患臍風,已不救。家人 乃盛以盤合,將棄諸江,道遇老嫗曰:「兒可活。」即與俱 歸,以艾灸臍下,遂活。

《歲時雜記》:「端午刻菖艾為小人子,或葫蘆形,帶之辟 邪。」

《吳中歲時記》端午,簪艾葉榴花以辟邪。

《乾淳歲時記》:「端午禁中插食盤架,設天師艾虎意思 山子數十座,五色蒲絲、百草霜」,大臣貴邸,均被蒲絲 艾朵之賜。

《遼史禮志》:「五月重午日午時,採艾葉和綿著衣七事, 以奉天子《馬人望傳》:「人望改上京副留守。會劇賊趙鍾哥犯闕, 劫宮女御物,人望率眾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 馳逐,賊棄所掠而遁。」

《元史孫瑾傳》:「吳希曾,睢寧人。父卒,葬之日,大雨,希曾 跪柩前,炷艾燃腕,火熾雨止。」

《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家家買葵榴蒲艾,植之堂 中。」

《東京夢華錄》:「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蒲 葉、葵花、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又釘艾人於 門上,士庶迎相宴賞。」

《歲華記麗譜》:「五月五日,宴大慈寺,設廳,醫人鬻艾,道 人賣符。」

《外國記》:「安南艾山上有仙艾,每春仲開花,雨後落水 面,群魚吞之,化為龍者十九。」

《湯陰縣志》:「艾園在伏道社,舊有官園數十畝,今僅一 區,每年五月五日採取之。」

艾部雜錄 编辑

《漢武帝內傳》:「削冰令正圓,舉以向日,以艾於後承其 影,則得火。」

《師曠占》「歲多疫病,草先生病。草者,艾也。」

崔寔《四民月令》:「三月可采艾。」

《博物志》:「積艾草,三年後燒,津液下流成鉛錫,已試有 驗。」

《續博物志》:「新生艾作乾菜,炒作餛飩,吞三五枚,以飯 壓之,良。療一切鬼氣。」

東坡《志林》,「端午日未出,於艾中以意求其似人者,輒 擷之以灸,殊有效。幼時見一書中云爾,忘其為何書 也。艾未有真似人者,於明暗間,苟以意命之而已。萬 法皆妄,無一真者,復何疑耶?」

《楚辭芳草譜》:蕭與艾皆香草。《離騷》則薄之曰:「扈服艾 以盈腰兮,謂幽蘭其不可佩。」然要之庶人所服,比之 蘭蕙則有間矣。

《三餘贅筆》:醫家用艾一灼,謂之一壯。沈存中云:「以壯 人為法,其言若干壯,壯人當依此數,老幼羸弱,量力 減之。」

《瓶史》月表,「夏花小友艾」

《群芳譜》:「雀欲奪燕巢,銜艾其中,燕輒去。」

艾部外編 编辑

《漢武內傳》:西王母曰:「神仙次藥,有靈叢艾。」

《太平廣記》:「貞元中,有崔煒者,故監察向之子也。向有 詩名於人間,終於南海從事。煒居南海,意豁然也。不 事家產,多尚豪俠,不數年,財業殫盡,多棲止佛舍。時 中元日,番禺人多陳設珍異於佛廟,集百戲於開元 寺。煒因窺之,見乞食老嫗,因蹶而覆人之酒甕。當壚 者毆之,計其值,僅一緡耳。煒憐之,脫衣為償其所值」, 嫗不謝而去。異日又來告煒曰:「謝子為脫吾難,吾善 灸贅疣,今有越井岡艾,少許奉子,每遇疣贅,只一炷 耳,不獨愈苦,兼獲美艷。」煒笑而受之,嫗倏亦不見。後 數日,因遊海光寺,遇老僧贅於耳,煒因出艾試灸之, 而如其說。僧感甚,謂煒曰:「貧道無以奉酬,但為轉經, 以資郎君之福祐耳。此山下有一任翁者,藏鏹巨萬, 亦有斯疾。君子能療之,當有厚報。請為書道之。」煒曰: 「然。」任翁一聞喜躍,禮請甚謹。煒因出艾一爇而愈。任 翁告煒曰:「謝君子,痊我所苦,無以厚酬,有錢十萬奉 子,幸從容。」無草草而去。煒因留彼。煒善絲竹之妙,聞 主人堂前彈琴聲,詰家童,對曰:「主人之愛女也。」因請 其琴而彈之,女潛聽而有意焉。時任翁家事鬼,曰:「獨 腳神,每三歲必殺一人饗之。」時已逼矣,求人不獲,任 翁俄負心,召其子計之,曰:「門下客既不來,無血屬可 以為饗。吾聞大恩尚不報,況愈小疾耶!」遂令具神饌。 夜將半,擬殺煒,已潛扄煒所處之室,而煒莫覺。女密 知之,潛持刃於窗隙間告煒曰:「吾家事鬼,今夜當殺 汝而祭之,汝可持此破窗遁去,不然者,少頃死矣。此 刃亦望持去,無相累也。」煒恐悸汗流,揮刃攜艾,斷窗 櫺躍出,拔鍵而走。任翁俄覺,率家僮十餘輩,持刃秉 炬,追之六七里,幾及之。煒因迷道失足,墜於大枯井 中,追者失蹤而返。煒雖墜井,為稿葉所藉而無傷。及 曉視之,乃一巨穴,深百餘丈,無計可出,四旁嵌空,宛 轉,可容千人。中有一白蛇,盤屈可長數丈。前有石臼, 巖上有物滴下,如飴蜜注臼中,蛇就飲之。煒察蛇有 異,乃叩首祝之曰:「龍王某不幸墜於此,願王憫之,幸 不相害。」因飲其餘,亦不饑渴。細視蛇之唇吻,亦有疣 焉。煒感蛇之見憫,欲為灸之,奈無從得火。既久,有遙火飄入於穴,煒乃燃艾啟蛇而灸之,是贅應手墜地, 蛇之飲食久妨礙,及去,頗以為便,遂吐徑寸珠酬煒。 煒不受,而啟蛇曰:「龍王能施雲雨,陰陽莫測。神變由 心,行藏在己。必能有道,拯援沉淪。儻賜挈維,得還人 世,則死生感激,銘在肌膚。但得一歸,不願懷寶。」蛇遂 咽珠蜿蜒,將有所適。煒遂再拜,跨蛇而去。不由穴口, 只於洞中行可數十里,其中幽暗若漆,但蛇之光燭 兩壁,時見繪畫,古丈夫咸有冠帶。最後觸一石門,門 有金獸齧環,洞然明朗,蛇低首不進而卸下,煒煒將 謂已達人世矣。入戶但見一室,空闊可百餘步。穴之 四壁皆鑴為房室,當中有錦繡幃帳數間,垂金泥紫, 更飾以珠翠,炫晄如明星之連綴。帳前有金爐,爐上 有蛟龍鸞鳳、龜蛇鸞鳥,皆張口噴出香煙,芳芬蓊鬱。 傍有小池,砌以金璧,貯以水銀,鳧鷖之類,皆琢以瓊 瑤而泛之。四壁有床,咸飾以犀象。上有琴瑟笙篁,鞀 鼓柷敔,不可勝記。煒細視,手澤尚新,煒乃恍然莫測 是何洞府也。良久,取琴試彈之,四壁戶牖咸啟,有小 青衣出而笑曰:「玉京子已送崔家郎君至矣。」遂卻走 入。須臾,有四女皆古環髻,曳霓裳之衣,謂煒曰:「崔子 何擅入皇帝元宮耶?」煒乃捨琴再拜,女亦酬拜。煒曰: 「既是皇帝元宮,皇帝何在?」曰:「暫赴祝融宴爾。」遂命煒 就榻鼓琴。煒乃彈《胡笳》,女曰:「何曲也?」曰:「《胡笳》也。」曰:「何 為《胡笳》?吾不曉也。」煒曰:「漢蔡文姬,即中郎邕之女也, 沒於胡中。及歸」,感胡中故事,因撫琴而成斯弄,像胡 中吹笳哀咽之韻。女皆怡然曰:「大是新曲。」遂命酌醴 傳觴,煒乃叩首,求歸之意頗切。女曰:「崔子既來,皆是 宿分,何必匆遽?幸且淹駐羊城,使者少頃當來,可以 隨往。」謂崔子曰:「皇帝已許田夫人奉箕箒,便可相見。」 崔子莫測端倪,不敢應答。遂命侍女召田夫人。夫人 不肯至,曰:「未奉皇帝詔,不敢見崔家郎也。」再命不至, 謂煒曰:「田夫人淑德美麗,世無儔匹,願君子善奉之, 亦宿業耳。」夫人即齊王女也。崔子曰:「齊王何人也?」女 曰:「王諱橫。昔漢初亡齊,而居海島者,逡巡有日影入 照座中,煒因舉首上見一穴,隱隱然睹人間天漢耳。」 四女曰:「羊城使者至矣。」遂有一白羊自空冉冉而下。 須臾至座,背有一丈夫,衣冠儼然,執大筆,兼封一青 竹簡,上有篆字,進於香几上。四女命侍女讀之曰:「廣 州刺史徐紳死,安南都護趙昌充替」女酌醴飲使者 曰:「崔子欲歸番禺,願為挈往。」使者唱喏,迴謂曰:「他日 須與使者易服葺宇,以相酬勞。」煒但唯唯。四女曰:「皇 帝有敕,令與郎君國寶陽燧珠將往,至彼,當有胡人 具十萬緡而易之。」遂命侍女開玉函,取珠授煒。煒載 拜捧受,謂四女曰:「煒不曾朝謁皇帝,又非親族,何遽 貺遺如是?」女曰:「郎君先人有詩於越臺,感悟徐紳,遂 見修葺。皇帝媿之,亦有詩繼和。賚珠之意已露,詩中 不假僕說,郎君豈不曉也?」煒曰:「不識皇帝何詩?」女命 侍女書題於羊城使者筆管上,云:「千歲荒臺隳路隅, 一煩太守重椒塗。感君拂拭意何極,報爾美婦與明 珠。」煒曰:「皇帝原何姓字?」女曰:「已後當自知耳。」女謂煒 曰:「中元日須具美酒豐饌於廣州蒲澗寺靜室,吾輩 當送田夫人往。」煒遂再拜告去,欲躡使者之羊背。女 曰:「知有鮑姑艾,可留少許。」煒但留艾,即不「知鮑姑是 何人也。」遂留之,瞬息而出穴,履於平地,遂失使者與 羊所在。望星漢時,已五更矣。俄聞蒲澗寺鐘聲,遂抵 寺,僧人以早糜見餉,遂歸廣州。崔子先有舍,稅居,至 日,往舍詢之,曰:「已三年矣。」主人謂崔煒曰:「子何所適, 而三秋不返?」煒不實告。開其戶,塵榻儼然,頗懷悽愴。 問刺史,則徐紳果死,而趙昌替矣。乃抵波斯邸,潛鬻 是珠。有老胡人一見,遂匍匐禮手曰:「郎君的入南越 王趙佗墓中來,不然者,不合得斯寶。」蓋趙佗以珠為 殉故也。崔子乃具實告,方知皇帝是趙佗,佗亦曾稱 南越武帝故耳。遂具十萬緡易之。崔子詰胡人曰:「何 以辨之?」曰:「我大食國寶,陽燧珠也。昔漢初,趙佗使異 人梯山航海,盜歸番禺,今僅千載矣。我國有能元象 者,言來歲國寶當歸,故我王召我具大舶重資抵番 禺而搜索,今日果有所獲矣。」遂出玉液而洗之,光鑒 一室,胡人遽泛舶歸,大食去。煒得金,遂具家產。然訪 羊城使者,竟無影響。後有事於城隍廟,忽見神像有 類使者,又睹神筆上有細字,乃侍女所題也。方具酒 脯而奠之,兼重粉繢,及廣其宇,是知羊城即廣州城, 廟有五羊焉。又徵任翁之室,則村老云南越尉任囂 之墓耳。又《登越王殿臺,睹先人詩》云:「越井岡頭松柏 老,越王臺上生秋草。古墓多年無子孫,野人踏踐成 官道。」兼越王繼和詩,蹤跡頗異,乃詢主者,主者曰:「徐 大夫紳因登此臺,感崔侍御詩,故重粉飾臺殿,所以 煥赫耳。」後將及中元日,遂豐潔香饌甘醴,留蒲澗寺 僧室。夜將半,果四女伴田夫人至,容儀艷逸,言旨雅 澹。四女與崔生進觴諧謔,將曉告去。崔子遂再拜訖, 致書達於越王,卑辭厚禮,敬荷而已。遂與夫人歸室。 煒詰夫人曰:「既是齊王女,何以配南越人?」夫人曰:「某 國破家亡,遭越王所擄為嬪御。王崩,因以為殉,乃不知今是幾時也。看烹酈生,如昨日耳。」每憶故事,輒一 潸然。煒問曰:「四女何人?」曰:「其二甌越王搖所獻,其二 閩越王無諸所進,俱為殉者。」又問曰:「昔四女云:鮑姑 何人也?」曰:「鮑靚女,葛洪妻也,多行灸於南海。」煒方歎 駭:「昔之嫗耳。」又曰:「呼蛇為玉京子,何謂也?」曰:「昔安期 生長跨斯龍而朝玉京,故號之玉京子。」煒因在穴飲 龍餘沫,肌膚少嫩,筋力輕健。後居南海十餘載,遂散 金破產,棲心道門,乃挈家往羅浮訪鮑姑,後竟不知 所適。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