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173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七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七十三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七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一百七十三卷目錄

 天南星部彙考

  天南星圖

  本草綱目虎掌天南星

 天南星部藝文

  天南星          明王佐

 天南星部紀事

 天南星部雜錄

 天門冬部彙考

  天門冬圖一

  天門冬圖二

  天門冬圖三

  天門冬圖四

  爾雅釋草

  山海經中山經

  羅願爾雅翼顛棘

  徐光啟農政全書天門冬考

  本草綱目天門冬

  王象晉群芳譜天門冬

 天門冬部藝文一

  謝敕賚益州天門冬啟   梁簡文帝

 天門冬部藝文二

  天門冬          宋朱熹

 天門冬部紀事

 天門冬部雜錄

草木典第一百七十三卷

天南星部彙考 编辑

釋名

虎掌。本經    虎膏。綱目

天南星:開寶   《鬼蒟蒻》。日華

天南星圖

天南星圖

《本草綱目》
编辑

虎掌天南星釋名 编辑

蘇恭曰:其根四畔有圓牙,看如虎掌,故有此名。 蘇頌曰:「天南星,即《本草》虎掌也,小者名由跋。古方多 用虎掌,不言天南星,南星近出唐人中風痰毒方中 用之,乃後人采用,別立此名爾。」

李時珍曰:虎掌,因葉形似之,非根也。南星因根圓白 形如老人星狀,故名南星,即虎掌也。蘇頌說甚明白, 《宋開寶》不當重出「南星」條,今併入。

集解

《別錄》曰:「虎掌,生漢中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采,陰乾。」 陶弘景曰:「近道亦有,形似半夏,但大而四邊有子,如 虎掌。今用多破作三四片,方藥不甚用也。」

蘇恭曰:「此是由跋宿根,其苗一莖,莖頭一葉,枝丫扶 莖,根大者如拳,小者如雞卵,都似扁柿,四畔有圓牙, 看如虎掌,由跋是新根,大如半夏二三倍,四畔無子 牙,陶說似半夏,乃由跋也。」

韓保昇曰:「莖頭有八九葉,花生莖間。」

陳藏器曰:「天南星生安東山谷。葉如荷,獨莖用根。」 蘇頌曰:「虎掌,今河北州郡有之。初生根如豆大,漸長 大,似半夏而扁。年久者根圓及寸,大者如雞卵,周匝 生圓牙,三、四枚,或五、六枚。三四月生苗,高尺餘,獨莖 上有葉如爪,五六出,分布尖而圓。一窠生七、八莖,時 出一莖,作穗直上如鼠尾。中生一葉如匙,裹莖作房, 傍」開一口,上下尖中有花,微青褐色,結實如麻子大, 熟即白色自落布地,一子生一窠,九月苗殘取根。今 冀州人菜圃中種之,呼為「天南星。」

又曰:「天南星,處處平澤有之。二月生苗似荷梗。其莖 高一尺以來,葉如蒟蒻,兩枝相抱。五月開花似蛇頭, 黃色。七月結子作穗似石榴子,紅色。二月、八月采根, 似芋而圓扁,與蒟蒻相類。人多誤采,了不可辨。但蒟 蒻莖斑花紫,南星根小,柔膩肌細,炮之易裂,為可辨 耳。南星即《本經》虎掌也。大者四邊皆有牙子,采時削」 去之。江州一種草,葉大如掌,面青背紫,四畔有牙如 虎掌,生三、四葉為一本。冬青,不結花實。治心痛寒熱 積氣,亦與虎掌同名,故附見之李時珍曰:「大者為虎掌、南星,小者為由跋,乃一種也。」 今俗又言大者為鬼臼,小者為南星,殊為謬誤。

修治

《蘇頌》曰:「九月采虎掌根,去皮臍,入器中湯浸五七日, 日換三四遍,洗去涎,曝乾用,或再火炮製用。」

李時珍曰:「凡天南星,須用一兩以上者佳。治風痰。有 生用者,須以溫湯洗淨,仍以白礬湯或入皂角汁浸 三日夜,日日換水,曝乾用。若熟用者,須於黃土地掘 一小坑,深五六寸,以炭火燒赤,以好酒沃之,安南星 於內,瓦盆覆定,灰泥固濟,一夜取出用。急用即以濕 紙包於煻,灰火中炮裂也。」一法:「治風熱痰,以酒浸一 宿,桑柴火蒸之,常灑酒入甑內,令氣猛,一伏時取出, 竹刀切開,味不麻舌為熟,未熟再蒸,至不麻乃止。」脾 虛多痰,則以生薑渣和黃泥,包南星,煨熟,去泥焙用。 造南星麴法:以薑汁礬湯和南星末,作小餅子,安籃 內,楮葉包蓋,待上黃衣,乃取曬收之。造膽星法:以南 星生研末,臘月取黃牯牛膽汁和劑,納入膽中,繫懸 風處乾之,年久者彌佳。

氣味

苦溫,有大毒。

《別錄》曰:「微寒。」

《吳普》曰:「虎掌,神農、雷公:苦,有毒;岐伯、桐君:辛,有毒。」 大明曰:「辛,烈,平。」

李杲曰:「苦、辛,有毒,陰中之陽,可升可降,乃肺經之本 藥。」

朱震亨曰:「欲其下行,以《黃蘗》」引之。

《徐之才》曰:「蜀漆為之使,惡莽草。」

《大明》曰:「畏附子、乾畫生薑。」

李時珍曰:「得防風則不麻;得牛膽則不燥;得火炮則 不毒。生能伏雄黃、丹砂、焰硝。」

主治

《本經》曰:「心痛,寒熱結氣積聚伏梁,傷筋,痿拘緩,利水 道。」

《別錄》曰:「除陰下濕風眩。」

甄權曰:「主疝瘕腸痛,傷寒時疾,強陰。」

《開寶》曰:「天南星,主中風麻痹,除痰下氣,利胸膈,攻堅 積,消癰腫,散血墮胎。」

陳藏器曰:「金瘡折傷瘀血,搗傅之。」

《大明》曰:「蛇蟲咬,疥癬惡瘡。」

張元素曰:「去上焦痰及眩運。」

《李杲》曰:「主破傷風。口噤身強。」

王《好古》曰:「補肝虛,治風痰,功同半夏。」

李時珍曰:「治驚癇,口眼喎斜,喉痹,口舌瘡糜,結核,解 顱。」

發明

李時珍曰:「虎掌、天南星,乃手足太陰脾肺之藥。味辛 而麻,故能治風散血;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性緊 而毒,故能攻積拔腫,而治口喎舌糜。」楊士瀛《直指方》 云:「諸風口噤,宜用南星,更以人參、石菖蒲佐之。」

附方

中風口噤目瞑,無門下藥者,「開關散」用天南星為末, 入白龍腦等分,五月五日午時合之。每用中指點末, 揩齒三、二十遍,揩大牙左右,其口自開,又名「破棺散。」 經驗方

諸風口噤:「天南星炮剉,大人三錢,小兒三字,生薑五 片,蘇葉一錢,水煎減半,入雄豬膽汁少許,溫服。」直指方 小兒口噤,牙關不開:天南星一枚煨熟,紙裹斜包,剪 一小孔,透氣於口中,牙關自開也。 一方,用生南星 同薑汁擦之,自開。

小兒驚風:「墜涎散」「用天南星一兩重一箇,換酒浸七 伏時取出,安新瓦上,週迴炭火炙裂,合濕地出火毒, 為末」,入硃砂一分,每服半錢,荊芥湯調下,每日空心 一服,午時一服。經驗方

吐瀉慢驚:「天王散」:治小兒吐瀉,或誤服冷藥,脾虛生 風痰慢驚。天南星一箇,重八九錢者,去臍,黃土坑深 三寸,炭火五斤,煆熟,入好酒半盞,安南星在內,仍架 炭三條在上,候發裂,取剉再炒熟為末,用五錢,天麻 煨熟研末一錢,麝香一字和勻。三歲小兒用半錢,以 生薑、防風煎湯調下。亦治久嗽惡心。錢乙小兒方 風癇痰迷:墜痰丸用天南星,九蒸九曬為末,薑汁麪 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人參湯下,石菖蒲麥門冬 湯亦可。衛生寶鑑

小兒癇瘖癇後瘖不能言。以天南星濕紙包煨為末。 雄豬膽汁調服二字。全幼心鑑

治癇利痰:「天南星煨香一兩,硃砂一錢,為末,豬心血 丸梧子大,每防風湯化下一丸。」普濟方

口眼喎斜:天南星生研末,自然薑汁調之,左貼右,右 貼左。仁存方

角弓反張,南星、半夏等分為末,薑汁、竹瀝灌下一錢, 仍灸印堂。摘元方

破傷中風,「胡氏奪命散」,又名「玉真散。」治打撲金刃傷及破傷風傷濕發病,強直如癇狀者。天南星、防風等 分為末,水調敷瘡,出水為妙,仍以溫酒調服一錢。已 死心尚溫者,熱童便調灌二錢。鬥毆內傷墜壓者,酒 和童便連灌三服即甦。亦可煎服。三因方

破傷風瘡生南星末,水調塗瘡四圍,水出有效。普濟方 婦人頭風攻目作痛:「天南星一箇,掘地坑燒赤,安藥 於中,以醋一盞沃之,蓋定勿令透氣,候冷研末。」每服 一字,以酒調下,重者半錢。千金方

風痰頭痛不可忍:天南星一兩,荊芥葉一兩為末,薑 汁糊丸梧子大,每食後薑湯下二十丸。 又「上清丸」, 用天南星、茴香等分,生研末,鹽酣煮,麪糊丸,如上法 服。並出經效濟世方

風痰頭運目眩,吐逆煩懣,飲食不下:玉壺丸:用生南 星、生半夏各一兩,天麻半兩,白麪三兩,為末,水丸梧 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水先煎沸,入藥煮五七沸,漉出 放溫,以薑湯吞之。惠民和劑局方

腦風流涕:邪風入腦,鼻內結硬,遂流髓涕。大白南星 切片,沸湯泡二次,焙乾,每用二錢,棗七箇,甘草五分, 同煎服,三四服其硬物自出,腦氣流轉,髓涕自收。以 大蒜、蓽叐末作餅,隔紗貼囟前,熨斗熨之。或以香附、 蓽叐末,頻吹鼻中。直指方 小兒風痰,熱毒壅滯,涼心壓驚:「抱龍丸」:用牛膽南星 一兩,入金錢薄荷十片,丹砂一錢半,龍腦、麝香各一 字,研末,煉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竹葉湯化下。全幼心鑑 壯人風痰及中氣中風初起星香飲:用南星四錢,木 香一錢,水二盞,生薑十四片,煎六分,溫服。王碩易簡方 痰迷心竅壽星丸:治心膽被驚,神不守舍,或痰迷心 竅,恍惚健忘,妄言妄見。天南星一斤,先「掘土坑三尺, 以炭火三十斤燒赤,入酒五升滲乾,乃安南星在內, 盆覆定,以灰塞之,勿令走氣,次日取出為末」;琥珀一 兩,硃砂二兩為末,生薑汁打麪糊丸梧子大。每服三 四十丸至五十丸,煎人參、石菖蒲湯下,一日三服。和劑 局方

風痰注痛:方見「《羊躑躅》下。」

痰濕臂痛右邊者,南星、製蒼朮等分,生薑三片,水煎 服之。摘元方

風痰咳嗽:大天南星一枚,炮裂研末,每服一錢,水一 盞,薑三片,煎五分,溫服,每日早午晚各一服。千金博濟方 氣痰咳嗽,玉粉丸:南星、麴、半夏、麴、陳橘皮各一兩,為 末,自然薑汁打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薑湯下。 寒痰去橘皮,加官桂。東垣蘭室祕藏

清氣化痰三仙丸:「治中脘氣滯,痰涎煩悶,頭目不清。 生南星去皮、半夏各五兩,並湯泡七次,為末,自然薑 汁和作餅,鋪竹篩內,以楮葉包覆,待生黃成麴,曬乾。 每用二兩,入香附末一兩,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 食後薑湯下。」王璆百一選方

溫中散滯,消導飲食。天南星炮高良薑炮各一兩,砂 仁二錢半,為末,薑汁糊丸梧子大,每薑湯下五十丸。 和劑方

酒積酒毒,服此即解。天南星丸:「用端正天南星一斤, 土坑燒赤,沃酒一斗,入坑放南星盆覆泥固濟,一夜 取出,酒和水洗淨,切片焙乾為末,入硃砂末一兩,薑 汁麪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蔡丞相、呂丞 相常用有驗。楊氏家藏方

吐泄不止,四肢厥逆,虛風不省人事,服此則陽回,名 「回陽散。」天南星為末,每服三錢,京棗三枚,水二鍾,煎 八分,溫服。未省再服。 又方:醋調南星末貼足心。普濟 方

腸風瀉血,諸藥不效:「天南星石灰炒焦黃色,為末,酒 糊丸梧子大」,每服酒下二十丸。普濟方

吐血不止:「天南星一兩,剉如豆大,以爐灰汁浸一宿, 洗焙研末」,每服一錢,以自然銅磨酒調下。勝金方 初生貼囟頭熱鼻塞者,天南星炮為末,水調貼囟上, 炙手熨之。危氏得效方

小兒解顱,囟開不合,鼻塞不通:天南星炮去皮為末, 淡醋調緋帛上貼囟門,炙手頻熨之,立效。錢乙小兒直訣 「《解頤》脫臼不能收」上用南星末,薑汁調塗兩頰,一夜 即止。醫說

小兒口瘡,白屑如鵝口,不須服藥,以生天南星去皮 臍,研末,醋調塗足心,男左女右。閻孝忠立效方 走馬疳蝕,透骨穿腮:生南星一箇,當心剜空,入雄黃 一塊,麪裹燒,候雄黃作汁,以盞子合定,出火毒,去麪 為末,入麝香少許,拂瘡數日,甚效。經驗方

風蟲牙痛:「南星末,塞孔,以霜梅。」「住!去!」涎。摘元方 喉風喉痹:天南星一箇,剜心,入白殭蠶七枚,紙包煨 熟,研末,薑汁調服一錢,甚者灌之吐涎愈。名「如聖散。」 博濟方

痰瘤結核:南星膏治人皮肌頭面上生瘤及結核,大 者如拳,小者如栗,或軟或硬,不痛不癢,宜用此藥,不 可輒用針灸。「生天南星大者一枚,研爛,滴好醋五七 點,如無生者,以乾者為末,醋調,先用針刺令氣透,乃貼之,覺癢則頻貼取效。」嚴子禮濟生方

身面瘤子:醋調南星末塗之。簡易方

天南星部藝文 编辑

《天南星》
明·王佐
编辑

「橘過淮為枳,非戀淮南好。南方風土宜,橘性自能保。 君看天南星,處處入《本草》。夫何生海南,而能濟飢飽。 八月風颼颼,閭閻菜色憂。南星就根發,纍纍滿筐收。 大者或連梗,如孛如旄頭。小者累十百,跗大如贅疣。 攜來煮大鐺,翁媼坐綢繆。熟盛巨瓦缽,剝嚼飽乃休。 兒孫分瓦盌,滿量各自由。飽睡到天明,何管蝶夢周。」 主母晨相過,煮茶亦見留,加敬致殷勤,潔脫烜膏油, 餘留上市賣,今夜賞中秋,城中剝鬼皮,比屋有價酬。 外此惟果腹,閭閻以優游,海外此美產,中原知味不?

天南星部紀事 编辑

《宋史張汝明傳》:「汝明字舜文,世為廬陵人,徙居真州。 汝明事親孝,執喪,水漿不入口三日,日飯脫粟,飲水 無醯鹽草木之滋。浸病羸,行輒踣。夢父授以服天南 星法,用之驗,人以為孝感。」

天南星部雜錄 编辑

《文房寶飾》,以竹稍甘露和天南星清紙,一宿裁之,刀 去如飛。

天門冬部彙考 编辑

釋名

《髦》。爾雅     《顛棘》。爾雅

蘠蘼。爾雅    《虋,冬》。爾雅

《滿冬》:爾雅注   《顛敕》。本經

《天棘》。綱目    婆蘿。救荒本草

菅松        《浣草》。

百部        淫羊藿。

無不愈       地門冬。

筵《門冬》。俱抱朴子 天門冬。綱目

萬歲藤:救荒本草

天門冬圖一

天門冬圖一
天門冬圖二 编辑

漢州天門冬

漢州天門冬

{{{2}}}

{{{2}}}
天門冬圖三 编辑

梓州天門冬

梓州天門冬

{{{2}}}

{{{2}}}
天門冬圖四 编辑

溫州天門冬

溫州天門冬

{{{2}}}

{{{2}}}

《爾雅》
编辑

釋草 编辑

蘠,蘼,虋冬。

門冬一名滿冬。《本草》云。藥草也。一名蘠蘼,一名虋冬。案《山海經》云:「條谷山,其草多芍藥。虋冬。」郭註亦云:《本草》一名滿冬。今檢《本草》,有天門冬,一名顛棘;麥門冬;秦名羊韭,齊名愛韭,楚名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餘種無名滿冬者,蓋所見本異也。虋、門字異音同耳。

髦,《顛蕀》。音棘

細葉有刺,蔓生。一名商棘。《廣雅》云:「女木也。」髦一名顛蕀,一名商棘。《廣雅》云:「女木也。」郭云:「細葉,有棘,蔓生。」

《山海經》
编辑

《中山經》
编辑

條谷之山,其草多《𧄸冬》。

《本草經》曰:「𧄸冬,一名滿冬,今作門耳

鮮山,其草多𧄸冬。」

《羅願爾雅翼》
编辑

顛棘 编辑

髦,顛棘。釋曰:一名商棘。《廣雅》云:「女木也。」郭云:「細葉, 有棘,蔓生。」按《本草》天門冬,一名顛勒。《道家方》云:「天門 冬,一名顛棘。在東嶽名淫羊藿,在中嶽名天門冬,在 西嶽名管松,在北嶽名無不愈,在南嶽名百部,在京 陸山阜名顛棘。」雖處處皆有,其名各異,其實一也。張 華《博物志》云:「莖間有刺而葉滑者,名曰郄休,一名顛 棘。根以浣縑素白,越人名為浣草,似天門冬而非也。 凡服此,先試浣衣如法者,便非天門冬。」按此說,則顛 棘刺而滑,可浣衣,與天門異。而《圖經》曰:「天門冬,春生 藤蔓,大如釵股,高至丈餘。葉如茴香,極尖細而疏滑, 有逆刺,亦有澀而無刺者。其葉如絲杉而細散,皆名 天門冬。是滑而有刺者,亦門冬也。」蓋兩者皆門冬,而 有刺者,別名顛棘耳。棘即刺也。《列仙傳》:「赤須子食天 門冬,齒落更生,細髮復出。甘始服之,在人間三百餘 年。杜子微服之御妾,多子,日行三百里。」

《徐光啟農政全書》
编辑

天門冬考 编辑

俗名萬歲藤,又名娑羅樹。《本草》一名「顛勒」,或名「地門 冬」,或名「筵門冬」,或名「顛棘」,或名「淫羊食」,或名「管松。」生 奉高山谷及建州、漢州,今處處有之。春生藤蔓,大如 釵股,長至丈餘,延附草木上。葉如茴香,極尖細而疏 滑,有逆刺,亦有澀而無刺者。其葉如絲杉而細散,皆 名天門冬。夏生白花,亦有黃花及紫花者。秋結黑子 在其根枝傍,入伏後無花,暗結子。其根白或黃紫色, 大如手指,長二三寸大者為勝。其生高地,根短味甜 氣香者上。其生水側下地者,葉細似蘊而微黃,根長 而味多苦氣臭者下。亦可服。味苦甘,性平大寒無毒。 垣衣、地黃及貝母為之使。畏曾青。服天門冬,誤食鯉 魚中毒,浮萍解之。

救饑

採根換水,浸去邪味,去心煮食,或曬乾煮熟,入蜜食 亦可。

《本草綱目》
编辑

天門冬釋名 编辑

掌禹錫曰:按《爾雅》云:「蘠蘼,虋冬。」注云:「門冬也,一名滿 冬。」《抱朴子》云:「一名顛棘。或云地門冬,或名筵門冬。」在 東嶽名淫羊藿;在中嶽名天門冬;在西嶽名菅松;在 北嶽名無不愈;在南嶽名百部;在京陸山阜名顛勒; 在越人名浣草。雖處處有之,其名不同,其實一也。別 有百部草,其根有百許如一,而苗小異。其苗似菝葜。 惟可治欬,不中服食,須分別之。

李時珍曰:草之茂者為虋,俗作「門。」此草蔓茂而功同 麥門冬,故曰天門冬,或曰天棘。《爾雅》云:「髦,顛棘也。」因其細葉如髦,有細棘也。顛、天音相近也。按:《救荒本草》 云:「俗名萬歲藤,又名娑羅樹。」其性與治肺之功頗同 百部,故亦名百部也。蘠蘼乃營實苗,而《爾雅》指為門 冬,蓋古書錯簡也。

集解

《別錄》曰:「天門冬,生奉高山谷。二月、三月、七月、八月采 根,暴乾。」

陶弘景曰:「奉高,泰山下縣名也。今處處有之,以高地 大根味甘者為好。」《桐君藥錄》云:「蔓生,葉有刺。五月花 白,十月實黑,根數十枚。」張華《博物志》云:「天門冬,莖間 有逆刺,若葉滑者,名絺體,一名顛棘挼。根入湯,可以 浣縑。素白如絨,紵類也。今越人名為浣草,勝於用灰, 此非門冬,乃相似爾。」按:此說與桐君之說相亂。今人 所采,皆是有刺者。本名「顛勒。」亦粗相似。用此浣衣則 淨,不復更有門冬。恐門冬自一種。或即是浣草耶。又 有百部根亦相類,但苗異耳。

蘇恭曰:「此有二種,一種苗有刺而濇,一種無刺而滑, 皆是門冬,俗云顛棘。」浣草者,形貌詺之,雖作數名,終 是一物。二根浣垢俱淨,門冬、浣草互名也。詺音命目之也 蘇頌曰:「處處有之。春生藤蔓,大如釵股,高至丈餘。葉 如茴香,極尖細而疏滑,有逆剌,亦有澀而無刺者。其 葉如絲杉而細散,皆名天門。冬夏生細白花,亦有黃 色及紫色者。秋結黑子,在其根枝傍。入。伏後無花,暗 結子。其根白或黃紫色,大如手指,圓實而長,二三寸 大者為勝。一科一二十枚同撮,頗與百部根相類。洛」 中出者,大葉粗榦,殊不相類。嶺南者無花,餘無他異。 掌禹錫曰:「《抱朴子》言:生高地,根短味甜、氣香者為上。 生水側下地,葉似細蘊而微黃,根長而味多苦,氣臭 者次之。若以服食,令人下氣,為益又遲也。入山便可 蒸煮,啖之斷穀。或為散,仍取汁作酒,服散尤佳。」 李時珍曰:「生苗時,亦可以沃地栽種,子亦」堪種,但晚 成耳。

根修治

陶弘景曰:「門冬,采得,蒸剝去皮食之,甚甘美,止饑。雖 暴乾,猶脂潤難搗,必須暴於日中,或火烘之。今人呼 苗為棘刺,煮作飲,宜人,而終非真棘刺也。」

蘇頌曰:「二、三、七、八月采根,蒸剝去皮,四破去心,暴乾 用。」

《雷斆》曰:「采得去皮、心,用柳木甑及柳木柴蒸一伏時, 灑酒令遍,更添火蒸作小架,去地二尺,攤於上,暴乾 用。」

氣味

苦平無毒。

《別錄》曰:「甘,大寒。」

王好古曰:「氣寒,味微苦而辛,氣薄味厚,陽中之陰,入 手太陰、足少陰經氣分之藥。」

徐之才曰:「垣衣、地黃、貝母為之使,畏曾青。」

楊損之曰:「服天門冬,禁食鯉魚。誤食中毒者,浮萍汁 解之。搗汁制雄黃、硇砂。」

主治

《本經》曰:「諸暴風濕偏痹,強骨髓,殺三蟲,去伏尸。久服 輕身益氣,延年不饑。」

《別錄》曰:「保定肺氣,去寒熱,養肌膚,利小便,冷而能補。 甄權曰:『肺氣欬逆,喘息促急,肺萎生癰,吐膿除熱,通 腎氣,止消渴,去熱中風,治濕疥。宜久服煮食之,令人 肌體滑澤白淨,除身上一切惡氣不潔之疾』。」

大明曰:「鎮心,潤五臟,補五勞七傷,吐血,治嗽,消痰,去 風熱煩悶。」

王好古曰:「主心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痿蹶嗜臥,足 下熱而痛。」

李時珍曰:「潤燥滋陰,清金降火。」

孫思邈曰:「陽事不起,宜常服之。」

發明

甄權曰:「天門冬,冷而能補。人患五虛而熱者,宜加用 之。和地黃為使,服之耐老,頭不白。」

寇宗奭曰:「治肺熱之功為多。其味苦,專泄而不專收 寒,多人禁服之。」

張元素曰:「苦以泄滯血,甘以助元氣,及治血妄行,此 天門冬之功也。保定肺氣,治血熱侵肺,上氣喘促,宜 加人參、黃芪為主,用之神效。」 陳嘉謨曰:「天、麥門冬並入手太陰,驅煩解渴,止欬消 痰。而麥門冬兼行手少陰,清心降火,使肺不犯邪,故 止欬立效。天門冬復足少陰,滋腎助元,全其母氣,故 清痰殊功。蓋腎主津液」,燥則凝而為痰。得潤劑則化。 所謂治痰之本也。

王好古曰:「手太陰、足少陰經,營衛枯涸,宜以濕劑潤 之。天門冬、人參、五味、枸杞子,同為生脈之劑,此上焦 獨取寸口之意。」

趙繼宗曰:「五藥雖為生脈之劑,然生地黃、貝母為天 門冬之使,地黃、車前為麥門冬之使,茯苓為人參之 使,若有君無使,是獨行無功也。故張三丰與胡濙尚書《長生不老方》,用天門冬三斤,地黃一斤,乃有君而 有使也。」

掌禹錫曰:「《抱朴子》言:『入山便可以天門冬蒸煮啖之, 取足以斷穀。若有力可餌之。或作散酒服,或搗汁作 液膏服。至百日,丁壯兼倍駛於朮及黃精也。二百日 強筋髓,駐顏色,與煉成松脂同蜜丸服,尢善、杜紫薇 服之,御八十,妾一百四十歲,日行三百里』。」

唐慎微曰:「《列仙傳》云:『赤須子食天門冬,齒落更生,細 髮復出。太原甘始服天門冬,在人間三百餘年。《聖化 經》云:『以天門冬、茯苓等分為末,日服方寸匕,則不畏 寒,大寒時單衣汗出也』』。」

李時珍曰:「天門冬清金降火,益水之上源,故能下通 腎氣,入滋補方,合群藥用之有效。若脾胃虛寒人,單 餌既久,必病腸滑,反成痼疾。此物性寒而潤,能利大 腸故也。」

附方

服食法孫真人《枕中記》云:「八九月采天門冬根,暴乾 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無問山中人間,久服補中 益氣,治虛勞絕傷,年老衰損,偏枯不隨,風濕不仁,冷 痹惡瘡,癰疽癩疾,鼻柱敗爛者服之,皮脫蟲出。釀酒 服,去癥病積聚,風痰顛狂,三蟲伏尸,除濕痹,輕身益 氣,令人不饑,百日還年耐老。釀酒初熟微酸,久停則」 香美,諸酒不及也。忌鯉魚、 臞。《仙神隱》云:「用乾天門 冬十斤,杏仁一斤,搗末蜜漬,每服方寸匕,名仙人糧, 辟穀不饑。天門冬二斤,熟地黃一斤,為末,蜜鍊丸彈 子大。每溫酒化三丸,日三服。」居山遠行辟穀良。服至 十日,身輕目明;二十日百病愈,顏色如花;三十日髮 白更黑,齒落重生;五十日行及奔馬,百日延年。 又 法:「天門冬搗汁,微火煎取五斗,入白蜜一斗,胡麻炒 末二升,合煎至可丸,即止。火下大豆黃末,和作餅,徑 三寸,厚半寸,一服一餅,一日三服,百日已上有益。」 又法:「天門冬末一升,松脂末一升,蠟蜜一升,和煎丸 如梧子大。每日早午晚各服三十丸。」

天門冬酒:補五臟,調六腑,令人無病。「天門冬三十斤, 去心擣碎,以水二石,煮汁一石,糯米一斗,細麴十斤, 如常炊釀」,酒熟,日飲三杯。

天門冬膏去積聚風痰,補肺,療欬嗽失血,潤五臟,殺 三蟲伏尸,除瘟疫,輕身益氣,令人不饑。以「天門冬流 水泡過,去皮心,搗爛取汁,砂鍋文武炭火煮,勿令大 沸,以十斤為率,熬至三斤,卻入蜜四兩,熬至滴水不 散,瓶盛,埋土中一七,去火毒。每日早晚白湯調服一 匙,若動大便以酒服之。」醫方摘要

肺痿欬嗽,吐涎沫,心中溫溫,咽燥而不渴:生天門冬 搗汁一斗,酒一斗,飴一升,紫菀四合,銅器煎至可丸。 每服杏仁大一丸,日三服。肘后方

陰虛火動,有痰不堪用燥劑者:「天門冬一斤,水浸洗 去心取肉十二兩,石臼搗爛,五味子水洗去核取肉 四兩,曬乾,不見火,共搗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茶下, 日三服。簡便方

滋陰養血,溫補下元:三才丸:用天門冬去心、生地黃 二兩,二味用柳甑箄以酒灑之,九蒸九曬,待乾秤之, 人參一兩為末,蒸棗肉擣,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食前溫酒下,日三服。潔古活法機要

虛勞體痛:天門冬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忌鯉魚。千金方 肺勞風熱,止渴去熱。天門冬去皮心,煮食,或曝乾為 末,蜜丸服尤佳,亦可洗面。食療方

婦人骨蒸煩熱,寢汗口乾,引飲氣喘:天門冬十兩,麥 門冬八兩,並去心為末,以生地黃三斤,取汁熬膏,和 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以《逍遙散》去甘草,煎湯下。活法 機要

風顛,發作則吐,耳如蟬鳴,引脅牽痛,天門冬去心皮, 曝搗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久服良。外臺祕要 小腸偏墜:天門冬三錢、烏藥五錢,以水煎服。活人心統 面黑令白,天門冬暴乾,同蜜搗作丸,日用洗面。聖濟總錄 口瘡連年不愈者,天門冬、麥門冬並去心,元參等分 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噙一丸。乃僧居寮所傳《方》也。 外科精義

諸般癰腫:新掘天門冬三五兩洗淨,砂盆擂細,以好 酒濾汁,頓服,未效再服必愈。此祖傳《經驗方》也。醫學正傳

《王象晉群芳譜》
编辑

天門冬 编辑

《種植》正二月,取苗種肥地中,每根相去二尺餘,不得 稠,不久其根甚茂。若取根則留一分,小者卻栽,時常 上糞,有草即耘。此物甚難種,若都摘了,恐不活。種子 即成,亦晚

天門冬部藝文一 编辑

《謝敕賚益州天門冬啟》
梁·簡文帝
编辑

逮自星橋,見珍玉壘。《本草》稱其「輕身延壽」,實為上藥。 姬晉之重丹桂,曹丕之愛落英。一蒙恩錫,竊幸往代。

天門冬部藝文二 编辑

《天門冬》
宋·朱熹
编辑

高蘿引蔓長,插楥垂碧絲。西窗夜來雨,無人領幽姿。

天門冬部紀事 编辑

晉李當之《藥錄》:「赤須子,豐人,好食天門冬,齒落更生。 甘始者,太原人,服天門冬,在人間三百餘年。」

《杜子》服天門冬御十八妾,有子百四十人,日行三百 里。

天門冬部雜錄 编辑

《博物志》:「天門冬,莖間有茨而葉滑,曰郄體,一名顛莿。 根以浣縑,素白,越人名為浣草」,似天門冬而非也。凡 服此見試浣衣如法者,便非天門冬。

《名山記》:「鬱山,出天門冬。」

《建康記》:「建康出天門冬,極精妙。」

《宋史·地理志》:「順慶府貢天門冬。」

普州貢「天門冬。」

《彥周詩話》:「天棘蔓青絲」,洪覺範硬差「天棘」作「顛。」柳高 秀實云:「天棘,天門冬也。」當以「秀實」之言為正。「顛」、「天」聲 相近,又酷似青絲。又江南徐鉉家本云:「天棘蔓青絲」, 若蔓生如青絲,尢見是天門冬。

《丹鉛錄》:《山海經》:「小徑之山有草名」「赤莖白花,如顛 冬」也。「顛冬」,天門冬。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