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200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一百九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百一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百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

  胷腹門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陰陽別論 刺熱篇 腹中論 舉痛論 厥論 奇病

  論 標本病傳論 脈解篇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氣厥論 病能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壽夭剛柔篇 師傳篇 脹論 寒熱病篇 玉版篇

  經脈篇 經筋篇 營氣篇 衛氣篇 骨度篇 熱病篇 四時氣篇 癲狂篇 厥論

  百病始生篇 癰疽篇

  扁鵲難經腹痛

  張機金匱要略胷中諸病 腹中諸病 少腹諸病 臍悸 腸癰

  華佗中藏經滿痛諸證 腸鳴 臍突 臍下重

  王叔和脈訣腸腹諸病

  孫思邈千金方胷腹諸病 試胷內生癰法 腸癰

  楊士瀛直指方腹痛 肚皮痛

  竇漢卿瘡瘍全書井疽發 穿心冷瘻 蜂窩發胷 發肚毒 肚癰 肋

  肚癰 臍癰 九發 小腸癰 盤腸癰 胃脘癰 心肝癰

  嚴用和濟生方心痛

藝術典第二百卷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 编辑

胷腹門一 编辑

《黃帝素問》
编辑

《金匱真言論》
编辑

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胷脅,故仲夏善病胷脅。

「俞」者,經氣之所注也。此言「臟氣實則病氣,臟氣虛則病臟」也。

《陰陽別論》
编辑

三陰三陽俱搏,心滿腹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

三陰三陽者,五行之氣也。陰陽二氣俱搏擊而不和,故盡五行之數,終而死也。心滿,陽搏於上也。不得隱曲,陰搏於下也。腹居身半之中,陰陽相交者也。腹發盡者,陽盡發於上,陰盡發於下,而無陰陽中見之和也。

一陽發病,少氣善欬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隔。」

一陽者,少陽之氣病也。飲食於胃,濁氣歸心,脾胃受傷而為泄,故心虛而掣痛矣。《靈樞經》曰:「脾脈微急為膈中。」又曰:「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此皆少陽之木邪干土。

《刺熱篇》
编辑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

此內因之熱,外感之風寒,外內交爭,熱干神臟,故卒然煩痛也。

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脅滿。

肝脈環陰器,抵小腹而上脅肋,故腹痛脅滿。

脾熱病者,腹滿泄。

腹乃脾土之郛郭也。

《腹中論》
编辑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胻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岐 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 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 溺澀之病。

此論邪留氣分而為伏梁也。氣行於肌腠之間,是以身體股胻皆腫。風為陽邪,傷人陽氣,此風邪傷氣而留於臍腹之間,故曰此風根也。大腸,謂大腸之外,空郭之間。風邪之氣,充溢於大腸之外,而留著於膏肓,肓之原出於脖胦,正在臍下,故遶臍而痛也。不可動者,不可妄攻以動之也。蓋風邪之根,留於臍下,動之則風氣淫佚。而鼓動其水。水溢於上。則小便為之不利矣。

《舉痛論》
编辑

帝曰:「願聞人之五臟卒痛,何氣使然?」岐伯對曰:「經脈 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 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帝 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 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 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 者,或腹痛引陰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 死不知人,有少間復生者;或痛而嘔者,或腹痛而後 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 何?」岐伯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 則脈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熱則痛立止, 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

莫子晉曰:「太陽日中之火也。太陽主諸陽之氣。陽熱之甚者也。此受天之寒邪。得吾身之陽氣以化熱。故痛立止。」

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 不可按也。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氣血亂, 故痛甚不可按也。

榮血行於脈中,陽氣行於脈外,寒邪在脈,與陽氣相搏,則血氣淖澤而脈滿矣。脈滿,故痛而不可按也。寒氣稽留於脈中,陽氣惟升而從上,血氣不能相將而循行,則亂矣。

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 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

寒氣客於腸胃膜原之間,則內引小絡而痛。氣為陽,經絡為陰,如邪客於脈外之氣分,而迫於經絡為痛者,或得炅,或按之而痛止,蓋寒邪得氣而易散也。如邪入於經絡而為痛者,甚則不可按,或雖按之無益,蓋陰分之邪難散也,此邪在膜原之氣分,牽引小絡而痛,故按之即止。

寒氣客於俠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 也。

俠脊之脈,伏衝之脈也。伏衝之脈,上循背裡,邪客之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

寒氣客於衝脈,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 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

夫衝脈之循於背者,注於經;其浮而外循於腹者,至胷中而散於脈外之氣分。故脈不通,則氣因之而「喘動應手」,謂脈逆於胷之下,而氣因病於胷之上。「喘動應手」者,《人迎》氣口喘急應手也。

寒氣客於背腧之脈則脈澀,脈澀則血虛,血虛則痛, 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 痛止矣。

背腧之脈者,足太陽之脈也。太陽之脈循於背,而五臟六腑之俞,皆在太陽之經,故臟腑血氣皆注於俞,故寒客之則脈澀而血虛,血虛則痛矣。夫心主血脈,五臟六腑之俞,皆注於心,故相引心而痛,心為陽中之太陽,與太陽之氣標本相合,是以按之則熱氣至而痛止矣。

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氣繫於肝。寒 氣客於脈中,則血澀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

「肝主血,故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則血澀脈急。」肝脈布脅肋,循陰器,故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

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澀在下相引,故腹 痛引陰股。

厥陰之脈,上抵少腹,下循陰股,故腹痛引陰股。蓋言經氣上下相通,故邪正相引而為痛。

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澀不得注於 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

蓋邪在於外內之絡脈者,必轉入於大經,而後乃代謝。如血氣稽留於絡脈,則宿昔而成積矣。宿昔,稽留久也。大經,臟腑之大絡也。

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 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

寒氣客於五臟,臟陰之氣,厥逆於上,而從上泄,則陰氣內竭。陽熱之氣未入於內,則裡氣虛傷,故卒然痛,死不知人。陰陽之氣,復反於內則生也。

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

寒氣客於腸胃之間,從胃上出,故痛而嘔。

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

此言寒氣客於小腸之間,轉入於腸內,故不成積聚,而為後泄腹痛也。

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乾不得出,故 痛而閉不通矣。

「熱氣」者,寒氣稽留而化熱也。小腸為赤腸,乃心臟之腑,故感火氣而化熱。小腸主液,腸中熱,則液消而為癉熱矣。液消熱燥,則受盛之物堅乾而不得出,故痛閉不通矣。

《厥論》
编辑

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

手心主者,手厥陰包絡之氣。手少陰者,心臟之氣。君相二火並逆,將自焚矣,故死。

《奇病論》
编辑

帝曰: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此為何病?岐伯曰:此 所謂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

皮膚為陽,筋骨為陰,是以筋病則尺脈數。諸筋之會聚於宗筋。衝脈者,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於宗筋,是以筋病而腹必急。夫十二經之筋病,惟手太陰甚則成息賁,脅急吐血;足少陰筋病甚者,死不治。是以白色黑色見者,則病甚也。

《標本病傳論》
编辑

「心病先心痛,一日而欬。三日脅支痛,五日閉塞不通,

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考證

心先痛者,病先發於心。欬者,一日而之肺;脅支痛者,三日而之肝;閉塞不通,身痛體重者,五日而之脾。此皆逆傳其所勝,是以三日不已而死。心為火臟,冬之夜半者,水勝而火滅也。夏之日中者,亢極而自焚矣。

腎病少腹腰脊痛,胻痠,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三日 腹脹,三日兩脅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病先發於腎,則少腹腰脊痛;三日而之膂膀胱,則背𦛗筋痛,小便閉;三日而之胃,則腹脹;三日而之肝,則兩脅支痛。冬之大明在辰,土旺而水滅也。夏之晏晡在亥,水絕而不能生也。

「肝病頭目眩,脅文滿,三日體重身痛,五日而脹,三日 腰脊少腹痛脛痠,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病先發於肝,則頭目眩,脅支滿;三日而之脾,則體重身痛;五日而之胃,則脹;三日而之腎,則腰脊少腹痛。三日不已,死。」夏早食者,寅卯之時,木氣絕而不生也。冬日入者,申酉之時,金氣旺而尅木也。

《脈解篇》
编辑

《少陽》所謂心脅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 九月陽氣盡而陰氣盛,故心脅痛也。所謂「不可反側」 者,陰氣藏物也,物藏則不動,故不可反側也。

九月少陰心主氣,少陽為君火之相,故九月為心之表,其氣更甚。然君相之火,為時所遏,故心脅痛。九月收藏之時,少陽不能樞轉,故不可反側。

《陽明》所謂胷痛少氣者,水氣在臟腑也,水者陰氣也, 陰氣在中,故胷痛少氣也。

此無形之水氣,上乘而為之也。

《氣交變大論》
编辑

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溏泄腸鳴。

諸甲之歲,土運太過,雨濕流行,腹痛,乃腎臟之病,土勝而水傷也。

歲木太過,風氣流行,民病腸鳴,腹支滿。

「諸壬之歲,木運太過,則勝土」,腸鳴腹滿,脾病也。

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熱煩心躁悸 陰厥,上下中寒,譫妄心痛,甚則腹大滿腹腸鳴。

「諸丙之歲,水運太過,寒氣流行,故邪害心火。」寒氣上乘,迫其火氣外炎,故身熱心煩。心悸者,水氣上凌於心也。躁者,火氣不交於陰也。陰氣寒甚,故厥逆於上。上下中寒者,三焦之火衰也。心神不寧,故譫妄也。

歲火不及,寒迺大行,民病胷中痛,脅支滿,鬱冒曚昧, 心痛暴瘖。

火運不及,寒乃勝之,則陽氣不能施化,故為此諸痛,所謂寒勝則痛痹也。鬱冒曚昧,寒濕之氣,冒,明也。水寒乘心,故心痛。心主言,故暴瘖。

歲水不及,濕迺大行,復則大風暴發,痛於心腹。

水弱土勝,木後復之,故大風暴發,風氣入於膈中,在上則痛於心,在下則痛於腹也。

歲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脅痛,少腹痛,腸鳴。

「中清」,中氣冷也。胠脅少腹痛,肝木之病,肝氣虛逆,更兼中清,故腸鳴。

歲金不及,炎火迺行,《復》則民病口瘡,甚則心痛。

六乙之歲,金運不及,則所勝之火氣乃行,金弱火亢,水乃復之,故水寒之氣上乘,迫其心,火外炎,故民病口瘡,甚則心痛。

歲土不及,風乃大行,化氣不令,草木茂榮。揚而甚, 秀而不實,上應歲星。民病飱泄霍亂,體重腹痛,寒中, 胸脅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

「六己之歲,土運不及,木反勝之」,由是風木傷土,民則有飱泄霍亂,體重腹痛,肌肉之病。

《五常政大論》
编辑

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心痛,胃脘痛,厥逆,鬲 不通。

《靈樞》曰:「厥陰心包絡所生病者,心痛煩心。胃脘痛者,木尅土也。土位中央,鬲不通,則上下厥逆。

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氣上從,熱氣妄行,寒迺復,善 忘,甚則心痛。」

寒氣下臨,藏氣上從,而熱氣妄行,霜寒以復之,是以神氣傷而善忘,甚則心痛也。

太陰司天,濕氣下臨,腎氣上從,胷中不利,厥逆,心下 否痛,少腹痛,時害於食。

「太陰司天,則太陽寒水在泉。《心下否》」者,上下水火之氣不交也。少腹痛者,腎病於下也。時害於食者,水上乘土也。

《六元正紀大論》
编辑

金鬱之發,民病欬逆,心脅滿引小腹,善暴痛,不可反 側。

此受司天在泉之勝制,鬱極乃發,以報復其歲氣。《靈樞》曰:「足少陽是動,病心脅痛,不能轉側。

土鬱之發,民病心腹脹,腸鳴而為數後,甚則心痛脅 䐜,嘔吐霍亂,飲發注下,胕腫身重

腹脹腸鳴諸證,皆感土氣而發。

水鬱之發,民病寒客心痛,腰脽痛,大關節不利,屈伸 不便,善厥逆,痞堅腹滿。

腰脽,腎之腑,關節屈伸,筋骨之病。腎主骨,而筋屬於節也。厥逆痞堅腹滿者,陽氣下藏,中氣塞也。

木鬱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 食飲不下。

此受司天在泉之制勝,鬱極乃發,以報復其歲氣。如丁卯、丁酉歲,少角木運,而上臨陽明;壬子、壬午歲,太角木運,而陽明在泉,則木氣皆鬱矣。「胃脘痛」等病,木勝而土傷也。

太陰所至,為積飲痞隔。

此春病之常也。土位中央。而分旺於四季。故四時為痞稸中滿之病。

太陰所至為稸滿。

此夏病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中滿。

此秋病之常也。

《至真要大論》
编辑

少陰司天,熱淫所勝,民病胷中煩熱,心痛肺䐜,腹大 滿,膨膨而喘欬。

少陰司天,子午歲也。胷中煩熱諸證,乃火淫而金傷也。

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 鬲咽不通,飲食不下,腹脹。

「厥陰司天,巳亥歲也。胃脘痛」等病,乃木淫而土傷也。

太陽司天,寒淫所勝,民病厥心痛,胷腹滿,手熱肘攣 腋腫,心澹𣽃大動,胷脅胃脘不安。

「太陽司天,辰戌歲也。心痛諸證」,乃寒凌心火,逼其火熱上炎,而水火寒熱交爭也。

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腹中鳴,心脅暴痛,不可反 側。

「陽明司天,卯酉歲也。腹中鳴」,寒清於中也。心脅暴痛,肝經病也。

歲少陰在泉,民病腹中常鳴,氣上衝胷,喘不能久立, 少腹中痛,腹大。

「少陰在泉,卯酉歲也。腹中鳴,氣上衝胷」,火氣上奔也。熱在下焦,則少腹痛,熱在中焦,則腹大也。

歲厥陰在泉,風淫所勝,民病心痛支滿,兩脅裡急,飲 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則嘔,腹脹善噫。

「厥陰在泉,寅申歲也。」厥陰肝脈,上貫鬲,布脅肋,故為心痛支滿等病。腹脹善噫,木淫而土病也。

太陰之勝,火氣內鬱,心痛胃滿,少腹滿,復則體重中 滿,飲食不化,陰氣上厥,胷中不便。

心痛者,木盛而傳於火也。胷中,膻中也,宗氣之所居,陰氣上逆,故胷中不便。

厥陰之勝,胃膈如寒,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腸鳴 飱泄,少腹痛,甚則嘔吐,鬲咽不通;復則少腹堅滿,裡 急暴痛,厥心痛。

「胃鬲如寒」,胃土病也。風氣淫於上,則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甚則嘔吐,鬲咽不通;淫於下,則腸鳴飱泄,少腹痛也。少腹堅滿,裡急暴痛,厥陰之氣,鬱而欲發也。

少陽之勝,熱客於胃,煩心,心痛,少腹痛,下沃赤白。

少陽之氣,合於三焦,故熱客於胃。蓋三焦之原,皆出於胃也,而與心主包絡相合,故煩心心痛。

陽明之勝,清發於中,胷中不便,復則心痛,否滿,腹脹 煩心,病在鬲中。

胷中不便者,陽明清氣在上也。心痛否滿腹脹者,乘火土也。煩心者,病在鬲中,陽明之氣上逆也。

太陽之勝,凝溧且至,寒厥入胃,則內生心痛,復則厥 氣上行,心胃生寒,胷膈不利,心痛痞滿。

太陽寒水氣勝,故凝溧且至。厥逆而入於胃者,水侮土也。胃絡上通於心,故心痛也。

少陰之復,燠熱內作,煩躁鼽嚏,少腹絞痛,心痛,鬱冒 不知人。

煩躁,火煩而陰躁也。「少腹絞痛」,少陰之氣發於下也。心痛,乃火氣自傷。鬱冒不知人者,寒熱之氣亂於上也。

少陰在泉,主勝,則厥氣上行,心痛發熱,鬲中眾痹皆 作。

心痛發熱,乃「寒水之主氣,上乘在泉,君火也。」

「少陽在泉。」客勝則腰腹痛而反惡寒,甚則下白溺白。 主勝則熱反上行而客於心,心痛發熱,格中而嘔。

腰腹痛惡寒者,客勝而太陽之主氣病也。太陽之氣傷,故惡寒甚則下白。溺白者,病及於陽明,太陰之主氣也。蓋金主氣,氣化則溺出,溺白者,氣不化而溺不清也;下白者,土氣傷而大便色白也。因客勝而主氣反病,故曰「反。」主勝則熱反上行而客於心,心痛發熱者,君相二火之客氣,反上行而自

考證

病也。格中而嘔者。太陰之客氣自病也。

「陽明在泉,客勝則清氣動下,少腹堅滿,而數便瀉。」主 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為鶩溏,則寒厥於腸,上 衝胷中,甚則喘,不能久立。

「清氣動下」者,清肅之天氣而動於下也。少腹堅滿而數便瀉者,太陽寒水之病也。主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者,太陽寒水之氣發於下也。「下為鶩溏」者,水下泄也。寒厥於腸,上衝胷中,甚則喘者,寒氣逆乘陽明之大腸,而上及於胷中之肺臟也。

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

熱傷血分則注赤,熱傷氣分則注白,熱在下焦,故少腹痛而溺赤也。

陽明在泉,燥淫所勝,民病喜嘔,嘔有苦,善太息,心脅 痛,不能反側。

陽明在泉,子午歲也。嘔,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者,足少陽病也。

厥陰之復,少腹堅滿,裡急暴痛,厥心痛,汗發嘔吐,飲 食不入。

少腹堅滿。裡急暴痛。厥陰之氣。鬱而欲發也。嘔吐飲食不入。木淫而土敗也。

少陽司天主勝,則胷滿欬仰息。

「少陽司天」,初氣三氣,乃君相二火;二之氣,乃太陰濕土火土之氣上逆也。

《氣厥論》
编辑

肺移寒於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 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

腎為水臟,肺主生原,肺之寒邪,下移於腎,而腎之水氣,反上涌於肺矣。大腸乃肺之腑,肺居膈上,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有聲,如以囊裹漿者,水不沾流,走於腸間也。

《病能論》
编辑

黃帝問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岐伯對曰:「診此 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 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 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胃脈,右關脈也。人迎,結喉兩旁之動脈。蓋胃氣逆,則不能至於手太陰,而胃脈沉細矣。氣逆於胃,則人迎甚盛,乃熱聚於胃而不行,則留滯為癰也。

《靈樞經》
编辑

《邪氣臟腑病形篇》
编辑

心脈微急,為心痛引背;微滑,為心疝引臍。

微急。乃邪薄於宮城之外。而臟之神未受傷。滑則陽盛。在下則少腹當有形也。

肺脈微急,為肺寒熱,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胷微大,為 肺痹,引胷背。

肺寒熱者,皮寒熱也。寒在皮毛,故微急。肺主氣,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胷痛,皆肺虛寒之所致。微盛於上,則為肺痹,引胷背,蓋從下而上也。

肝脈微大為肝痹,陰縮欬,引小腹。

肝脈抵少腹,上肺欬,引小腹,經氣逆於上下也。

《壽夭剛柔篇》
编辑

「怫愾賁響」,風寒客於腸胃之中。

此因風寒之病氣,所謂「氣勝形」者是也。

《師傳篇》
编辑

寒中之屬,則便熱。腸中寒,則腸鳴飱泄。

腸中寒則腸鳴飱泄者,寒熱外內之相應也。

臍已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已下皮寒。胃中 寒則腹脹。

「寒熱」,外內之相應也。

《脹論》
编辑

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飱泄不 化。

此衛氣逆於城郭之中。而為腑脹也。

《寒熱病篇》
编辑

《小腹臍下三結交》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 關元也。

《三結交》者,足太陰、陽明與任脈交結於小腸臍下也。

《玉版篇》
编辑

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逆也。

此榮衛血氣之不調,逆傷於腎也。

《經脈篇》
编辑

肺手太陰之脈,所生病者,欬,上氣喘渴,胷滿。 脾足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心 下急痛。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循胷中出脅。是動則病胷 脅支滿,心痛掌中熱。

膽足少陽之脈是動。則病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 胷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 肝足厥陰之脈所生病者胷滿。

凡此皆經脈所循之部分為病也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其實則支膈。

手少陰之別絡。與經相干。名曰「通里。」其氣實。膈間若有所支而不暢。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心系實則心痛。

手心主別絡。與經相干於內關之間。心系實則心痛。心系與包絡之相通也。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其別者,入絡腸胃,實則腸中 切痛。

足太陰之別絡,與經相干於公孫之間。其別行者,入絡腸胃。氣有餘而實。則為腸中切痛。

任脈之別,名曰「尾翳。」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

蓋言任脈之別絡,出於下極,以散於腹。絡氣實則腹皮急,虛則癢搔。

《經筋篇》
编辑

手心主之筋,其病前及胷痛,息賁。

手心主之筋,散胷中而結於胃脘之賁間,故前及胷痛息賁也。

足太陰之筋,聚於陰器,上腹,結於臍,其病下引臍痛。 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內側,循臂下繫於臍。

《營氣篇》
编辑

營氣入臍中。

《衛氣篇》
编辑

「衛氣在腹」者,止於臍左右之動脈。

陽明之血氣,從衝脈而出於腹氣之街,故與衝脈會於臍之左右動脈也。

《百病始生篇》
编辑

積留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饑則 益小。

陽明之經,乃胃之大絡,故挾臍而居。飽則水穀之津注於外,故大;饑則津血少,故小也。

《骨度篇》
编辑

胷圍四尺五寸。

此胷骨圍轉一周之總數也。

《熱病篇》
编辑

熱病挾臍急痛。

「挾臍急痛」者,外淫之風邪,客於心下而為伏梁也。

《四時氣篇》
编辑

腹中常鳴,氣上衝胷,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

此邪在大腸而為病也。大腸為傳導之官。病則其氣反逆。是以腹中常鳴。氣上衝胷。喘不能久立也。

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

此邪在胃脘而為病也。「食飲不下。膈塞不通。」如邪在上脘。則不能受納水穀。如邪在下脘。則不能傳化糟粕也。

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

此邪在膀胱而為病也。膀胱主約。下焦。邪客之。則小腹腫痛。不得小便也。

《癲狂篇》
编辑

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胷將若裂。腸若將以刀切之。煩 而不能食。

此足少陰之本氣,厥逆而為病也。少陰之氣逆於內,故足暴清也。「胷將若裂,腸若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者,厥氣從腹而上及於心胷也。

《厥論》
编辑

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夫四臟厥逆而為心痛者,從經脈而薄於心之分也。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心不受邪。若傷其真臟,而為真心痛者,不竟日而死矣。

《百病始生篇》
编辑

虛邪傳舍,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飱泄, 食不化。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 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拘積而止之,故往來移 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䐜滿雷 引,故時切痛。

「虛邪」者,虛鄉不正之邪風。「孫絡」者,腸胃募原間之小絡。蓋胃腑所出之血氣,滲出於胃外之小絡,而轉注於大絡,從大絡而出於孫絡皮膚。其著於內之孫絡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其臂。手孫絡之居於外也,浮而緩,不能拘束其精而止之,故往來游行於腸胃之間,胃腑之水津滲注於外,則濯濯有聲也。

《癰疽篇》
编辑

癰發於胷,名曰「井疽」,其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 下入腹,不出七日死矣。

胸者,膻中之分,宗氣之所居也。宗氣出於陽明,不早治,則下入於腹,而傷陽明胃氣,胃氣傷則七日死矣。

發於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狀如穀實𦸈。𧁾常苦寒熱, 急治之,去其寒熱,十歲死,死後出膿

膺乃足厥陰陽明之部分,故疽發於此。其名曰「甘。」色青,狀如穀實𦸈。𧁾者,如米穀,如䒷蔞之子實也。陰陽互交,故往來寒熱,至十年而後發乃死。此即乳巖石癰之證也。蓋臟腑之氣將衰,則毒氣發而潰爛死矣。

《扁鵲難經》
编辑

腹痛 编辑

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內證「臍左有 動氣。按之牢若痛。」得心脈。其內證「臍上有動氣。按之 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

得脾脈。其內證。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得肺脈。其內證。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得腎脈。其內證。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 小腹急痛。

脈有三部: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臍之有疾也。

《漢張機金匱要略》
编辑

胸中諸病 编辑

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 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 痛者,以陰弦故也。」

胸痹之病,喘息欬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 上小緊數,「䒷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䒷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 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皮枳 實生薑湯亦主之。

胸痹緩急者。「薏苡仁附子散主之。」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衝皮起,出見 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 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 痛徹心,譬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 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

有支飲家。欬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 宜十棗湯。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 食即吐蚘。下之不肯止。

「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 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炙肉,當微欬喘,審如 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緊為寒, 沉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 榮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衝,喉咽塞噎, 脅下急痛。醫以為留飲而大下之,氣擊不去,其病不」 除,後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穀 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圓下水,當時如小差, 食飲過度,腫復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㹠,其水揚溢, 則浮欬喘逆。當先攻擊衛氣令止,乃治欬。欬止,其喘 自差。先治新病,病當在後。

痓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可與大 承氣湯。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榮緩則為亡血, 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痒而癮疹;心氣不足, 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病人胸滿脣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無寒熱, 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 之。即胸滿短氣。

嘔而胸滿者。茱茰湯主之。 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穀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 衝。不衝者。心下則痞。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 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 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朮防己湯主之。虛者即 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宜朮防己湯去石膏 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湯主 之。

腹中諸病 编辑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 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病者痿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 主之。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 之。

痛而閉者。厚朴三物湯主之。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

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 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 傷、饑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 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䗪蟲圓》主之。 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 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 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師曰:「寸口脈遲而濇,遲則為寒,濇為血不足,趺陽脈 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 手足逆冷,則榮衛不利,榮衛不利,則腹滿腸鳴相逐, 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 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 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溺,名 曰「氣分。」

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小便必難, 此欲作穀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酒黃疸者,或無熱,靜言了了,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 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腹滿舌萎黃。躁不得眠。屬黃家。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裡實,當 下之,宜大黃硝石湯。

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 除必噦,噦者,小半夏湯主之。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 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 湯。

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 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奔㹠,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圓主之。 諸勞腹痛而嘔者,宜柴胡湯。

病腹痛有蟲。其脈何以別之。師曰。腹中痛。其脈當沉。 若弦反洪大。故有蚘蟲。

少腹諸病 编辑

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裡急,小便不利,面色白, 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

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 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 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 治。硝石礬石散主之。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髮落,脈極虛芤遲, 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 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圓主之。」 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臍悸 编辑

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賁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主之。

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 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 主之。

腸癰 编辑

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 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 散」主之。

腸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則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 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 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湯。

《華佗中藏經》
编辑

滿痛諸證 编辑

心病則胸中痛,虛則胸腹及腰背引痛,及心中疼。心 脈大,甚則胸中滿而煩。又心病則先心痛而欬,心積 則胸滿悸,脈虛則不樂,胸腹中若痛。

脾脈急則膈中不利。滑則蟲毒腸鳴。中熱。濇則腸㿗。 脾病腹中鳴痛。脾寒則使人腹中痛。

胃寒則腹中痛,虛則胸中短氣,穀不化肺實則胸滿,脈太過,則令人氣逆胸滿。

大腸積冷則脾痛,不能久立,痛已則泄,虛則喜滿。 腎有水則腹大臍腫,小腹結痛,氣上衝心,寒則結在 臍下也。有厥氣則臍下重悶,或有痛絕。

下焦病,則令人腹脹氣滿,小腹堅,溺而不得便,而窘 迫也。寒則飲食不消,虛則腸鳴膨脹。

病心腹脹滿。痛不止。脈堅大洪者死。

病腹中痛。其脈浮大而長者死。

病腹痛而喘。其脈滑而利。數而緊者死。

腸鳴 编辑

脾脈微滑,則蠱毒腸鳴中熱。

胃者,腑也,虛則腸鳴脹滿,引出滑泄。

中焦虛則腸鳴膨脹。

臍突 编辑

腎有水,則腹大臍腫,腰重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 頭汗出,是為逆。

脾脈至大而虛,有積。脾氣絕,則十日死。又臍出者,亦 死。

掌腫無紋,臍腫出囊,莖俱腫者死。

臍下重 编辑

腎中寒結在臍下。腎脈來而細軟。附於骨者是也。實 則煩悶。臍下重。

膀胱滿脹,則小便不下。臍下重悶,或有痛絕,則三日 死,死雞鳴也。

《晉王叔和脈訣》
编辑

腸腹諸痛 编辑

《下指定位圖歌》「陽數即吐兼頭痛,陰微即瀉臍中吼。」 肺脈歌曰:「溢出胸中滿,氣泄大腸鳴。」

《脾臟歌》曰:「濕多成五泄,腸走若雷奔。」

《滑脈歌》曰:「尺部見滑臍似冰,飲水下焦聲瀝瀝。」 《濇脈歌》曰:「尺部如濇逢逆冷,體寒臍下作雷鳴。」 《緊脈歌》曰:「隱指寥寥入尺來,激結繞臍常手捧。」 《微脈歌》曰:「尺部見之臍下積,身寒飲水即呻吟。」

《唐孫思邈千金方》
编辑

胸腹諸病 编辑

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堅滿,痞急痛,肌中苦痹,絞急如 刺,不得俛仰,其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胸中愊愊然 而滿,短氣咳唾引痛,咽塞不利,習習如癢,喉中乾燥, 時欲嘔吐,煩悶自汗出,或徹引背痛。不治之,數日殺 人。

寒氣卒客於五臟六腑,則發卒心痛,胸痹。感於寒,微 者為欬,甚者為痛,為泄。厥心痛,與背相引,善瘈,如物 從後觸其心,身傴僂者,腎心痛也。厥心痛,腹脹滿,心 痛甚者,胃心痛也。厥心痛,如以針錐刺其心,心痛甚, 脾心痛也。厥心痛,色蒼蒼如死灰狀,終日不得太息 者,肝心痛也。厥心痛,臥若從心間痛,動作痛益甚,色 不變者,肺心痛也。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 夕死,夕發旦死。蚘心痛,心腹中痛,發作腫聚,往來上 下行,痛有休止,腹中熱,善涎出,是蚘咬也。以手按而 堅持之,勿令得移,以大針刺之,復久持之,蟲不動,乃 出針。心下不可刺。中有成聚,不可取於腧。腸中有蟲 蚘咬,皆不可取以小鍼。

診得脾積脈浮大而長,饑則減,飽則見䐜,氣與穀爭 減,心下累累如桃李起見於外,腹滿嘔泄,腸鳴,四肢 重,足脛腫,厥不能臥,是主肌肉損,色黃也。

脾病為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 恆山丸主之。

大腸中風者,臥而腸鳴不止,灸大腸腧百壯,可服續 命湯。

《試胸內生癰法》
编辑

胸中痛而短氣者,當令入闇室中,以手指捺左眼視, 若見光者,胸中有結癰,若不見光者,是瘭疽內發出 也。

腸癰 编辑

卒得腸癰而不曉其病候,愚醫治之錯則殺人。夫「腸 癰之為病,小腹重而強抑之則痛,小便數似淋,時時 汗出,復惡寒,其身皮皆甲錯,腹皮急如腫狀。其脈數 者,小有膿也;其脈遲緊者,未有膿也。甚者腹脹大,轉 側聞水聲,或繞臍生瘡,或膿從臍中出,或大便出膿 血。」

問曰:「官羽林婦病,醫脈之,何以知婦人腸中有膿,為 下之即愈。」師曰:「寸口脈滑而數,滑則為實,數則為熱, 滑則為榮,數則為衛,衛數下降,榮滑上升,榮衛相干, 血為濁敗,小腹痞堅,小便或澀,或復汗出,或復惡寒, 膿為已成。設脈遲緊,即為瘀血,血下則愈,大黃牡丹 湯主之。」

《宋楊士瀛直指方》
编辑

腹痛 编辑

有寒,有熱,有死血。有食積。有痰飲,有蟲。

氣血、痰水、食積、風冷諸證之痛。每每停聚而不散。惟 蟲痛則乍作乍止。來去無定。又有嘔吐清沫之為可驗。

肚皮痛 编辑

肚皮痛者,由腎虛不能行水,加之酒麪無度,酒與水 交聚於腹中,而麪毒復纏滯其氣,是以水滲於肚皮 而作痛矣。以錢氏宣風散,用蜜水煎嚥下神保丸,俟 其大便流行後,以青木香丸一分,安腎丸倍之,用二 陳湯煎水,空心嚥下,脾腎氣復,自然向安。

《竇漢卿瘡瘍全書》
编辑

井疽發 编辑

此證發於胷者,名曰「井疽」,狀如豆大,三四日起。若不 早治,必入於腹。入腹不療,十日當死。急服「內固清心 散」可治。若內發傷膜,主死無疑。治法與發胸、發背同。

穿心冷瘻 编辑

此毒生於心窩,初起則心頭如火熱,其毒則先內潰 心包,方出皮膚,令人心神恍惚,盜汗多出,二目皆紅, 舌如雞金,背裡外俱熱,易治。若毒發於外,冷氣攻心, 常嘔吐惡心,口吐冷痰,惡聞食味,然氣臭者死。

蜂窩發胸 编辑

此證蜂窠發於胸乳間,乃心火熱盛,須用依前疎導 心火之藥,稍治之遲,則熱必攻心,必然死矣。內服發 胸煎藥,外貼膏藥,後用摻藥,洗用豬蹄湯。

發肚毒 编辑

發肚之毒,有發腹肚,或手肚足肚者,俱為發肚。若不 速治,必致喪命。便服蠲毒流氣飲三四服,并服六皮 四子湯、內托散加木瓜、檳榔、蒼朮,空心煎服。未潰用 金箍散,已潰後外貼金絲膏,內服蠟礬丸。

肚癰 编辑

此毒生於脾經,因食煎煿油膩,酒醉太過,及行房事, 以致毒不流通,聚成此癰。或生在外,或生在內。若不 速治,潰透脾膜即死。先服六君子湯加厚朴、砂仁、青 皮、芍藥、木香、枳殼、甜瓜子、黃芪;次服「內補十宣散、蠟 礬丸。」

潰後久不愈,用六合回生丹、豬腰子法治之。未潰爛 之前,按內有膿狀,急用腸癰之行藥追膿,大便中出, 庶易愈矣。

肋肚癰 编辑

此癰受在大小腸二經,氣壅而發出在表,乃結癰聚 毒也。當用「內托流氣飲」,外用圍藥,內服腸癰從大便 會膿之藥治之,調理禁忌之法相同。

臍癰 编辑

此證生於臍內,因食生冷油膩之物,積聚於氣海之 間,聚結成癰。若不速治即內潰,臍內出膿,四圍堅硬, 或出血水者,即難治也,無此則生。

如未潰破。按之有膿。將治腸肚癰。行藥從大便中出 甚妙。痛加乳香。

婦人此癰,受在心,流於小腸經,發在臍中,堅硬如石, 與男子不同,此是惡毒證也。當用「內托流氣飲、定痛 三香飲」治之。治法須用圍藥,并同男子臍癰之藥加 減治之。

九發 编辑

九發者肺疽、心疽、肝疽、腎疽、脾疽、胃疽、大腸疽、三焦 疽、小腸癰。須驗其人所摸為依據,此候審定癰疽淺 深,其病從何臟腑發,先曾食何乳石,又驗其氣血虛 實,穿潰出入者,可治;發於內者,則傷膜流膿,大便出 者,必難治。若以藥令膿大便出者,則藥味入於經絡, 引出無害,當參詳而療之。愈後一年之外,不許遠行 及行房事。若不知戒,終至於斃。

小腸癰 编辑

此證因膀胱有熱,蓄毒不流結成。以致臍中堅硬結 核,小便疼痛,日夜下利無度。用敗毒散加豬苓、澤瀉、 木通、燈草、甘草梢、瞿麥,又用連根葱十根,搗爛盦臍 上,多服「金花丸。」《大要》用前腸癰、肚癰之法治之。

盤腸癰 编辑

此毒因閃肭而得之,用「獨活散」,此即治腕疽藥。

胃脘癰 编辑

《素問》云:「人病胃脘癰,當候胃脈沉細者氣逆,氣逆者, 人迎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逆而盛,熱聚胃口不行, 故留為癰。」其發寒熱如瘧,身皮甲錯,或嗽或嘔,或吐 膿血,宜升麻連𧄍湯。熱聚胃脘,留結為癰,須要知戒。

心肝癰 编辑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二官有君臣之分,一身之主宰,其可傷也?此癰受在 心,心主行血氣,血熱傷於經絡,此是惡毒之證,不可 不審也。當用「定痛敗毒散。」如不散,用「內托流氣飲。」

《嚴用和濟生方》
编辑

心痛 编辑

夫心痛之病,《醫經》所載,凡有九種:一曰蟲心痛,二曰 疰心痛,三曰風心痛,四曰悸心痛,五曰食心痛,六曰 飲心痛,七曰寒心痛,八曰熱心痛,九曰去來心痛。其 名雖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六淫,內汨七情,或飲 啖生冷果食之類,使邪氣搏於正氣,邪正交擊,氣閉寒鬱於中焦,遂成心痛。夫心迺諸臟之主,正經不可 傷,傷之則痛。若痛甚手足青過節者,則名曰真心痛。 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若乍間乍盛,成疹而 不死者,名曰厥心痛,不過邪氣乘於心支別絡也。寸 口脈緊,心脈甚急,皆主心痛。又有痛甚而心脈沉伏 者有之矣。王叔和云:「心腹痛,脈沉細瘥,浮大弦長,命 必殂。」治法當推其所自而調之,痛無「不止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