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279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百七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七十九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百八十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百七十九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九

  滯下門一

  黃帝素問至真要大論 氣厥論 著至教論 陰陽別論 通評虛實論 大奇

  論 脈要精微論 太陰陽明篇 六元正紀大論

  靈樞經經脈篇

  扁鵲難經滯下

  張機金匱要略滯下膿血

  華佗中藏經論臟腑虛實寒熱生死

  孫思邈千金方熱冷疳蝕諸痢論

  楊登父直指方痢病證治

  嚴用和濟生方痢疾

  劉完素六書滯下

  張從政儒門事親論痢

  李杲十書腸澼下血論

  朱震亨心法痢病 治法

  平治會粹滯下辨論

  局方發揮滯下辨論

  羅天益衛生寶鑑論治法

  虞摶醫學正傳總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論治法

  樓英醫學綱目運氣為病

藝術典第二百七十九卷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九 编辑

滯下門一 编辑

《黃帝素問》
编辑

《至真要大論》
编辑

少陽司天,火淫所勝,民病泄注赤白。

「少陽司天,寅申歲也。泄注赤白」,熱盛也。

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民病注泄赤白,腹痛溺赤,甚 則血便。

少陽在泉,巳亥歲也。熱傷血分則注赤,熱傷氣分則注白,熱在下焦,故少腹痛而溺赤,甚則血出於小便也。

厥陰之勝,少腹痛,注下赤白。

此風之傷人也。

少陰之勝,腹滿痛,溏泄,傳為赤沃。

腹滿溏泄,陰寒在下也。傳為赤沃,君火下淫也。

少陽之勝,少腹痛,下沃赤白。

此熱淫于下也。

《氣厥論》
编辑

腎移熱于脾,傳為虛,《腸澼》,死不治。

太陰濕土主氣。不能制水而反受濕熱相乘。脾氣虛傷。則不能磨運水糓。而為腸澼下利。糓氣已絕。故為不治之死證。

《著至教論》
编辑

「三陽」者,至陽也。積并則為驚,病起疾風,至如礔。九 竅皆塞,陽氣滂溢,乾嗌喉塞,并於陰則上下無常,薄 為腸澼。

「至陽」,謂陽之至盛而無極,有如天之疾風若礔。之雷火驟至,陽盛則為驚也。九竅為水注之器,九竅之水氣皆竭,而陽氣溢于竅中。夫肺腎上下交通,陽獨盛而水液竭,故嗌乾喉塞也。并於陰則使陰氣上下無常,薄於陰液,則為腸澼下痢。

《陰陽別論》
编辑

陰陽虛,腸澼死。

榮衛氣血,皆水糓之所生。胃為受納之腑,腸為傳導之官,陰陽兩虛,又失所生之本,故死。

《通評虛實論》
编辑

帝曰:「腸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帝曰: 「腸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帝曰: 「腸澼下膿血何如?」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帝 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曰:「滑大者曰生, 懸濇者曰死,以臟期之。」

腸澼者,邪僻積於腸間而為便利也。腸澼便血者,陰絡之血溢也。白沫,乃腸外之寒汁沫。膿血,乃汁沫與血相搏,并合而下也。便血,乃陰泄於內。發熱,為陽脫於外。《本經》曰:陰陽虛,腸澼死。下白沫者,陰液下注,故脈沉者為順。如脈浮,乃經氣下洩,脈氣上浮,經脈相離,故為死證。懸絕者,足少陰之陰液絕也;滑大者,足少陰之生氣盛也;身不熱者,陽不外脫也;脈不懸絕,陰不下脫也;懸濇者,陽明之生氣已脫,故死。夫胃氣絕則真臟之脈見,故當以臟期之。「肝至懸絕,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懸絕者,絕無陽明之胃氣,而真臟孤懸也

《大奇論》
编辑

脾脈外鼓沉為腸澼,久自已。肝脈小緩為腸澼,易治。 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心肝澼,亦 下血,二臟同病者可治。其脈沉小濇為腸澼,其身熱 者死,熱見七日死。

脾為陰臟,位居中央,受三陽陽盛之氣,迫而上行,則其脈外鼓,搏而下沉,則為腸澼下痢。然脾為陰中之至陰,雖受陽熱之氣,久而自已。若陽熱之氣,干薄臟陰,致肝臟之血氣下泄而虛,則其脈小緩。然肝主藏血,雖受陽邪,尚為易治。腎主藏精,為精血之原,陽熱之氣下薄於腎,故為腸澼下血,陰血傷故脈小,熱干於腎,故沉而搏也。夫陰陽相和則生,偏害則死,血受熱傷,故血溫也。身熱者,三陽盛而三陰之氣絕也,故死。夫心主生血,肝主藏血,是以心肝二臟,受陽盛之氣而為腸澼者,亦下血。如二臟同病,則陰血盛而可以對待陽邪,故尚為可治之證。如脈小沉滯,為陽薄所傷也,其身熱者,陽盛而陰絕也。七日死者,六臟之陰氣終矣。此係奇恆之病,三陽之氣直并於陰,陰氣受傷,是以脈小沉濇。初起之時,裏證即急,或禁口腹痛,或下重痢甚,或發驚昏沉,或嗌乾喉塞,身雖熱而熱微,外證輕而裏急,當急用抑陽養陰之藥以救援。若見身有微熱,而用表散之輕劑,因脈小濇而用和調之緩方,三日之後,即成不救矣。

《脈要精微論》
编辑

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洩及便膿血。

陽熱在經,故脈數動;熱傷血分,故便膿血,經血下洩,故一代也。

《太陰陽明篇》
编辑

食飲不節,起居不時,則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 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飱泄,久為腸澼。

「入五臟」者,謂太陰之行氣於三陰,太陰病則五臟之氣皆為之病矣。脾氣逆則脹滿,太陰為開,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而為飱泄,久則為腸澼矣。

《六元正紀大論》
编辑

太陽司天之政,四之氣,風濕交爭,民病注下赤白。

加臨之氣,乃厥陰風木。四之主氣,乃太陰濕土。是以風濕交爭。注下赤白者,濕熱之交感也。

《靈樞經》
编辑

《經脈篇》
编辑

腎足少陰之脈,是主腎所生病者,腸澼。

氣逆於下所為也。

《篇鵲難經》
编辑

滯下 编辑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

《漢張機金匱要略》
编辑

滯下膿血 编辑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 故也。

下痢,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濇者,必圊膿血。

《華佗中藏經》
编辑

《論臟腑虛實寒熱生死》
编辑

病腸澼者,下膿血。病人脈急,皮熱,食不入,腹脹目瞪 者死。或一身厥冷,脈沉細而不生者,亦死。食如故,脈 沉浮有力而不絕者,生。

脾者土也,虛則多癖,喜吞酸,利不已。脾氣虛,則大便 滑,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為「五色注下利也。」 腸癖轉筋,脈極數者死。腸癖下白膿者死。腸癖下膿 血,脈懸絕者死,滑大者生。腸癖下膿血,身有寒,脈絕 者死。

《唐孫思邈千金方》
编辑

《熱冷疳蝕諸痢論》
编辑

「余立身以來,三遭熱痢,一經冷痢,皆日夜百餘行,乃 至移牀就厠,其困篤如此。但率意自治者,尋手皆愈。」 乃知此疾,天下易治。但縱性之徒,率情驕倨,良藥苦 口,不能克己早餌,朝遇暮過,望其自瘥,疾勢日增,胃 氣漸弱,心力俱微,食飲與藥,皆不能進,既不得愈,便 稱痢病難治,斯皆自誤也。學者須深達斯旨。然此病 隨宜服一物,皆使得瘥,惟須力意苦己,服食以瘥為 限,則無不愈也。又大須慎口味,重者後百日,次者一 月日,所以當衰,驕恣者不能自慎。興言及此,以為至 慨矣。古今痢方千萬首,不可具載,此中但撮其要者, 七八而已。雖然,弘之在人也。何則?陟釐丸、烏梅丸、松 皮散等暴痢服之,何有不瘥?其溫脾湯、建脾丸,久下 得之,焉能不愈?大凡痢有四種,謂冷、熱疳。蠱。冷則白, 熱則赤;疳則赤白相雜,無復節度,多睡眼澀;蠱則純 痢瘀血,熱則多益黃連,去其乾薑;冷則加以熱藥;疳 則以藥吹灌下部,蠱毒則以蠱法治之。藥既主對相 當,痢者復自勉勵服餌,焉有不愈者也?凡服止痢藥初服皆劇,愚人不解,即止其藥不服。此特不可。但使 藥與病源的相主對。雖劇但服不過再三服。漸漸自 知。惟非其主對者。本勿服也。

凡痢病患忌生冷酢滑豬鷄魚油乳酪酥乾脯醬粉 鹹。所食諸食,皆須大熟爛為佳,亦不得傷飽,此將息 之大經也。若將息失所,聖人不救也。

下利,脈滑而數,有宿食,當下之。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為未止,急下之。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乃愈。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當下之。

下利而腹痛滿,為寒實,當下之。

下利,腹中堅者,當下之。

「下利而讝語者。腹內有燥屎。宜下之。」 下利二部皆平。一作浮按其心下堅者。急下之。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此為下不盡。更下 之愈。風寒重者不可下。下之後心下堅痛脈遲。一作浮 此為寒,但當溫之。脈沉緊,下之亦然。脈大浮弦,下之 當已。下利脈浮大,此為虛,以強下之,故設脈浮革,因 而腸鳴者,當溫之。

下利,脈遲緊,為痛未欲止,當溫之。得冷者,滿而便腸 垢。

下利身軀疼痛,急當救裏,可與理中、四逆、附子湯諸 溫之屬。

下利,大孔痛者,當溫暖之。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 下利清糓,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下利舌黃燥而不渴,胸中熱,下不止者死。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不還 不溫者死。」生死之決,此之謂也。

凡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 內者,下不自禁。下甚者,手足不仁也。細尋取之,萬不 失一。下病體略例如此耳。

《素問》曰:「春傷於風,夏為膿血,多滯下也;夏傷於風,秋 必洞泄,多下水也,患是冷也。夫積冷積熱,及水穀實 而下者,以大黃湯下之。強人勿過兩劑,皆消息五六 日,更進一劑。其補澀湯不效者,三兩日可進一劑。」 舊治冷痢,貴於用建脾丸多效。今治積久冷痢,先以 溫脾湯下訖,後以建脾丸補之,未有不效者。

疳濕之病,皆由暑月多食肥濃油膩,取冷眠睡之所 得。《禮》云:「君子盛暑之月薄滋味,無食肥濃煑餅。」此時 以不利人,養生者宜深戒之,不爾多患疳濕痢。

《宋楊登父直指方》
编辑

《痢病證治》
编辑

凡泄痢無已,變作白膿,點滴而下,為之溫脾。不愈,法 當溫腎。蓋腎主骨髓,白膿者,骨髓之異名也。其證面 色微黑,骨力羸弱,的見腎虛,當用破故紙、當歸、木香、 乾薑、肉桂之屬,又宜以阿膠珠、當歸、青皮、赤茯苓、黃 連作劑,入烏梅、白蜜同煎,最能蕩滌惡穢,積滯既去, 則徧數自疎矣。 痢出於積滯,積,物積也。滯,氣滯也。物積欲出,氣滯而 不與之出,故下墜裏急,乍起乍出,日夜凡百餘度,不 論色之赤白,脈之大小,皆通利之,以無積不成痢也。

《嚴用和濟生方》
编辑

痢疾 编辑

今之所謂痢疾者,古所謂滯下是也。蓋嘗推原其故, 胃者脾之腑,為水穀之海,榮衛充焉。大腸者肺之腑, 為傳導之官,化物出焉。夫人飲食起居失其宜,運動 勞役過其度,則脾胃不充,大腸虛弱,而風冷暑濕之 邪,得以乘間而入,故為痢疾。大凡傷熱則為赤,傷冷 則為白,傷風則純下清血,傷濕則下如豆羹汁,冷熱 交并。則赤白兼下。或飲冷酒物。恣情房室。勞傷精血。 而成久毒痢者。雖可因證辨治。然常嘆世人初感此 病。往往用鸎粟殼、石榴皮、訶子、肉豆蔻。「以止濇之。」 殊不知痢疾多因飲食停滯於腸胃所致,倘不先以 巴豆等劑,推其積滯,逐其邪穢,鮮有不致精神危困, 久而羸弱者。余每遇此證,必先導滌腸胃,次正根本, 然後辨其風冷暑濕而為治法。故傷熱而赤者清之, 傷冷而白者溫之,傷風而純下清血者祛逐之,傷濕 而下如豆羹汁者分利之。又如冷熱交并者,則溫涼 以調之。傷損而成久毒痢者,則化毒以保衛之。夫如 是,藥無不應,而疾無不愈者。然又當觀脈之虛實如 何。如下利脈微小者生,脈浮洪者難治。腸澼頻下膿 血者,脈宜滑大,若弦急者必死。又身寒則生,身熱則 死。苟臨病之際,由此驗治,萬不失一矣。

《金劉完素六書》
编辑

滯下 编辑

《下迫》後重裏急。窘迫急痛也。火性速而能燥物也。 腸胃隔絕。傳化失常。而為滯下。

夫痢者,五臟窘毒,解而不散,或感冷物,或冒寒暑,失饑不能開發,又傷冷熱等食,或服暖藥過極,鬱化成 痢。古人以白痢為寒,赤痢乃熱悮也。今人瘡癤初發, 刺開乃血,多日成膿,何為先熱而後寒也。

叔和云:「濕多成五泄,腸走若雷奔。」愚醫不悟,三口黃 者乃熱,青痢是寒。《太素》曰:「五泄有溏泄、鶩泄、飱泄、濡 泄、滑泄,此乃五泄。」五泄者,青是感肝木之象,其色青, 赤者受心火之氣,其色赤,白者得西方金肺之氣,其 色白,黃者脾土之色,蒼者土氣之下,水位承之,其色 蒼也。若下利熱極,頻併窘痛,或久不愈,諸藥不能止 者。須下之。以開除濕熱痞閉積滯。而使氣液宣行。宜 逐之。兼宣利積熱。

臟腑瀉痢,其證多種,大抵從風濕熱論,是知寒少而 熱多,寒則不能久也,故曰:暴瀉非陽,久瀉非陰。《論》曰: 春宜緩形,形動則肝木乃榮。反靜密,則是行秋令,金 能制木,風氣內藏,夏至則火盛而金去,火獨居,木旺 而脾土損矣。輕則飱泄身熱脈洪,穀不能化;重則下 利,膿血稠粘,皆屬於火。《經》曰:洩而便膿血,知氣行而 血止,宜大黃湯下之,是為重劑,黃芩芍藥湯為之輕 劑。是實則瀉其子,木能自虛,而脾土實矣。故《經》曰:春 傷於風,夏必飱泄。此逆四時之氣,人所自為也。有自 太陰脾經受濕而為水泄,虛滑微滿,身重不知穀味。 假令春宜益黃散補之,夏宜瀉之。法云:宜補、宜和、宜 止。假令和則芍藥湯是也,止則訶子湯是也,久則防 變而為膿血。脾經傳腎,謂之賊邪,故難愈。若先痢而 後滑,謂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濕,天行為也,雖 聖智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氣,從鼻而入,留積於脾,而 為水瀉。有厥陰經動,下痢不止,其脈沉而遲,手足厥 逆,涕唾膿血,此為難治,宜麻黃小續命汗之。法曰:謂 有表邪縮於內,當散表邪而愈。有暴下無聲,身冷自 汗,小便清利,大便不禁,氣難布息,脈微嘔吐,急以重 藥溫之,漿水散是也。故法云:「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 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膿血稠黏,以重藥劫之。 身冷自汗,以毒藥溫之。風邪內縮,宜汗之則愈。鶩溏 為痢,當溫之。」又云:「在表者發之,在裏者下之,在上者 湧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疎之,小便澀者分利 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過者止之。《兵法》云:「避其 來銳,擊其惰歸」,此之謂也。凡病泄而惡風寒,是太陰 傳少陰,木來尅土也。用除濕,白朮、茯苓安脾,芍藥、桂、 黃連破血也,火邪不能勝水也。太陰經不能傳少陰, 而火邪上乘肺經,而痢必白膿也。加黃連、當歸之類。 又裏急後重,脈大而洪實為裏熱,是有物結墜也。若 脈浮大甚不宜下,雖裏急後重,而脈沉細弱者,謂寒 邪在內而氣散也,可溫養而自愈。裏急後重閉者,大 腸經氣不宣通也,宜加木香、檳榔,宣通其氣。如痢或 泄而嘔者,胃中氣不和也。上焦不和,治以生薑、橘皮; 中焦不和,治以芍藥、當歸、「茯苓。下焦不和,寒治以輕 熱,甚以重熱藥。」大便虛祕,澀久不愈,恐太陰傳少陰, 多傳變為痢。太陰是為賊邪,先以枳實厚朴湯以防 其變。若四肢懶倦,小便少或不利,大便走沉困,飲食 減,宜調胃去濕。白朮、芍藥、茯苓三味,水煎服。以白朮 之甘,能入胃而除脾胃之濕;芍藥之酸澀,除胃中之 濕熱;茯苓之淡泄,能通水道走濕,此三味,泄痢須用 此。如發熱惡寒,腹不痛,加黃芩為主;如未見膿而惡 寒,乃太陰欲傳少陰,加黃連為主,桂枝佐之;如腹痛 甚者,加當歸倍芍藥;如見血,加黃連為主,桂枝、當歸 佐之;如躁煩,或先白膿後血,或發熱,或惡寒,非黃芩 不止,此上部血也。

如惡寒脈沉,或腰痛,或血痢下痛,非黃連不能止,此 中部血也。

如便膿血相雜,而脈浮大,慎不可以大黃下之,下之 必死。謂氣下竭而陽無所收也。凡陰陽不和,惟可以 分陰陽藥治之。又云:暴泄非陽,久泄非陰。大便完穀, 下有寒有熱。熱者脈疾,身多動,音聲嚮亮,暴注下迫, 此陽也。寒者脈沉而細疾,身不動作,目睛不了了,飲 食不下,鼻準氣息微,此陰也,薑附湯主之。若身重四 「肢不舉。朮附湯主之。」

「諸瀉痢久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陰經病,故不可離於 芍藥。若不受濕,不能下痢,故須用白朮。」是以聖人立 法,若四時下痢,於芍藥、白朮內,春加防風,夏加黃芩, 秋加厚朴,冬加桂、附。然更詳外證寒熱處之。如裏急 後重,須加大黃;如身困倦,須加白朮。如通身自汗,逆 冷,氣息微,加桂附以溫之。如或後重,膿血稠黏,雖在 盛冬。於濕藥內亦加大黃。諸下痢之後。小便利而腹 中虛痛不可忍者。此謂陰陽交錯不和之甚也。當服 「《神效》越桃散。」

治寒積痢,男子、小兒、婦人皆不問赤白,或清利如水, 不後重者,寒也。《經》云:「澄澈清冷皆屬寒」,皆為虛。寒中 有積,宜附子、巴豆之類下之,見利則愈,空心服。 洩而便膿血者,大腸泄也,脈五至之上洪者,宜以七 宣丸。如脈平者,立秋至春分,宜香連丸,春分至立秋, 宜芍藥蘗皮丸。四季通用,宜加減平胃散、七宣丸之類。後宜服此藥。去其餘邪。兼平胃氣。

四時以胃氣為本,久下血痢,則脾虛損,而血不流於 四肢,入於胃中為血,宜滋養脾胃則愈。

夫「五洩之病,其治法各不同者,外證各異也。胃泄者, 飲食不化多,黃承氣湯下之。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 即嘔吐逆,建中及理中湯。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 色白,腸鳴切痛,乾薑及附子湯。」小腸泄者,溲便膿血, 小腹痛,承氣湯。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 便,足少陰是也,莖中痛,小便不利,此五泄之病也。胃 小腸大瘕之證,皆清涼飲子主之,其泄自止。後厥陰、 少陰二證,另有治法。厥陰證加甘草,謂主莖中痛,是 肝也。《內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少陰經證,多裏 急後重,故加大黃,令急推過物去則輕矣。又曰:因其 重而減之。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又有太陰、陽明二 經證,當進退,大承氣湯主之。太陰證不能食,當先補 而後瀉之,乃進藥法也。先煎厚朴半兩,俱依本方加 製,水一盞半,煎至一半服之。若三兩服後未已,為有 宿食不消,又加枳實二錢同煎服,三兩服泄又未已, 如稍加食,尚有熱毒,又加大黃三錢,推過泄止住藥, 如泄未止,為腸胃有久塵垢滑黏,加芒硝半合,宿垢 去盡則愈矣。

瀉白為寒,青黃赤黑皆為熱也。蓋瀉白者,肺之色,由 寒水甚而制火,不能平金,則金肺自甚,故色白;如濁 水凝冰,則自然清瑩而明白也。青者肝木之色,由火 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色青。或言利色青 為寒者,誤也。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水,色純青者,熱 在裏也,大承氣湯下之。」及夫小兒熱甚急驚,利色多 「青,為熱明矣。利色黃者,由火盛則水必衰,而脾土自 旺,故色黃。」紅為熱者,心火之色也;或赤者,熱深甚也。 至若利色黑,亦言為熱者,由火熱過極,則反兼水化 制之,故色黑也。如傷寒陽明病,熱極則日晡潮熱,甚 則不識人,循衣摸牀,獨語如見鬼狀,法當大承氣湯 下之。大便不黑者易治,黑者難治。諸痢同法。然辯痢 色以明寒熱者,更當審其飲食藥物之色。如小兒病 熱,吐利霍亂,其乳未及消化,而痢尚白者,不可便言 為寒,當以脈證別之。大法:瀉痢小便清白不澀為寒, 赤色者為熱。又完穀不化而色不變,吐利腥穢,澄澈 清冷,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證 也。糓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黃而或澀者, 熱證也。凡穀消化者,無問色及他證,便為熱也。寒泄 而穀消化者,未之有也。由寒則不能消化穀也。或火 主疾速,而熱甚則傳化失常,穀不能化而飱泄者,亦 有之矣。仲景曰:「邪熱不殺穀」,然熱而得濕,則飱泄也。 或言下痢白為寒誤也。若果為寒,則不能消穀,何由 反化為膿也?所謂下痢化榖,反為膿血,如世之穀肉 菓菜,濕熱甚則自然腐爛潰發,化為濁水。故食於腹 中,感人濕熱邪氣,則自然潰發,化為膿血也。其熱為 赤,熱屬心火故也。其濕為黃,濕屬脾土故也。燥鬱為 白,屬肺金也。《經》曰:「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謂燥金之化 也。王冰曰:鬱奔迫氣之為用,金氣用之。然諸瀉利皆 兼於濕,今反言氣燥者,謂濕熱甚於腸胃之內,而腸 胃怫熱鬱結,而又濕主乎痞,以致氣液不得宣通,因 以成腸胃之燥,使煩渴不止也。假如下利赤白,俗言 寒熱相兼,其說尤誤。豈知水火陰陽寒熱者,猶權衡 也。一高則必一下,一盛則必一衰,豈能寒熱俱甚於 腸胃,而同為痢乎?如熱生瘡瘍,而出白膿者,豈可以 白為寒歟?由其在皮膚之分,屬肺金,故色白也。次在 血脈之分,屬心火,故為血癤也;在肌肉屬脾土,故作 黃膿;在筋部屬肝木,故其色帶蒼;深至骨,屬腎水,故 紫黑血出也。各隨五臟之部而見五色,是謂標也。本 則一出於熱,但分淺深而已。大法下迫窘痛,後重裏 急,小便赤「澀,皆屬燥熱,而下痢白者,必多有之,然則 為熱明矣。」或曰:「白痢既為熱病,何故服辛熱之藥,亦 有愈者耶?」蓋辛熱之藥,能開發腸胃鬱結,使氣液宣 通,流濕潤燥,氣和而已。然病微者可愈,甚者鬱結不 開,其病轉加而死矣。凡治熱甚吐瀉亦然。夫治諸痢 者,莫若以辛苦寒藥治之,或微加辛熱佐之則可。蓋 辛熱能發散開通鬱結,苦能燥濕,寒能勝熱,使氣宣 平而已,如錢氏香連丸之類是也。故治諸痢者,黃連、 黃蘗為君,以至苦大寒,正主濕熱之病。乃若世傳辛 熱金石毒藥,治諸吐瀉下痢,或有愈者,以其善開鬱 結故也。然雖亦有驗者,或不中效,反更加毒。凡用大 毒之藥,必是善藥,不能取效,不得已而用之可也。幸 有善藥,雖不能取效,但有益而無損者,何必用大毒 之藥而謾勞巇嶮也?《經》曰:「寧小與其大,寧善與其毒。」 此之謂也。

《元張從政儒門事親》
编辑

《論痢》
编辑

經曰:「少腹冤熱,溲出白液。」冤者,屈滯也。病非本經,為 他經冤抑而成此疾也。冤一作客,猶寄也。遺客熱於 少腹,久不去,從金化而為白。設若赤白痢,赤者新積從心火;白者舊積,從肺金。故赤白痢不可曲分寒熱, 止可分新舊而治之。假如癰癤始赤血,次潰白膿,又 豈為寒者哉?而病者未信也。此劉河間常言之,皆云 「寒多則白」,以乾薑赤石脂、桃花丸治痢,雖愈後必生 血疾。如白帶下病,徑以白芍藥、乾薑白帶,雖愈,則小 溲必不利。治瀉痢與治帶下,皆不可驟用峻熱之藥 燥之。若燥之則內水涸,水涸則必煩渴,煩渴則小溲 不利,小溲不利則足腫面浮,漸至不治。

夫腸澼下血,可用調胃承氣湯加當歸瀉訖;次用芍 藥蘗皮丸、黃連解毒湯、五苓益元,各停調下五、七錢 服之。《內經》曰:「腸澼便血何如?」答曰:澼者,腸間積水也。 身熱則死,寒則生。熱為血,氣敗,故死;寒為榮,氣在則 生。七日而死者,死於火之成數也。

夫下利膿血,腹痛不止,可用調胃承氣湯加生薑棗 煎,更下藏用七八十丸,量虛實加減,瀉訖,次用長流 水調五苓散五、七錢,或加燈心煎,或調益元散五、七 錢亦可。大忌油膩一切熱物則愈矣。

夫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小腹痛,宜寒劑奪之,淡劑、 甘劑分之。

夫「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先宜清劑寒劑奪之。 後以淡劑甘劑分之。或莖中痛亦用。」

腸澼,大小便膿血,宜「不二丸、地榆散、駐車丸及車前 子等藥」,次宜淡劑、甘劑分劑之類。

凡下利膿血,腹痛不止者,何也?諸痛痒皆屬於心火, 可用通解丸,量其虛實,加減瀉之,次用消濕散加生 薑、大棗、芍藥,瀉訖,又用新水調五苓散服之。

《李杲十書》
编辑

《腸澼下血論》
编辑

《太陰陽明論》云:「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 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飱泄,久為腸 澼。」夫腸澼者,為水穀與血,另作一泒,如桶湧出也。 時值長夏。濕熱大盛。正當客氣勝而主氣弱。故腸澼 之病。甚。以涼血地黃湯主之。

《朱震亨心法》
编辑

痢病 编辑

痢,赤屬血,白屬氣,有身熱後重,腹痛下血。身熱挾外 感,小柴胡湯去人參。後重乃積與氣墜下之故,兼升 兼消,宜木香檳榔丸之類。不愈者,用秦艽、皂角子、煨 大黃、當歸、桃仁、黃連、枳殼。若大腸風盛,可作丸服之。 保和丸亦治因積作後重者。五日後不可下,蓋脾胃 虛故也。後重窘迫者,當和氣,木香、檳榔之屬。腹痛者, 肺金之氣鬱在大腸之間。如實者,以劉氏之法下之, 虛則以苦梗開之,然後用治痢藥,氣用氣藥,血用血 藥。有熱用黃芩、芍藥之類,無熱腹痛,或用溫藥薑桂 之屬。下血以四物為主,下血多主食積與熱,或用𥐚 硝者,又《青六丸》,治血痢效。

痢疾初得一二日間,以利為法,切不可便用止澀之 劑。若實者,調胃承氣、大小承氣、三一承氣下之。有熱 先退熱,然後看其氣病血病,加減用藥,不可便用參、 朮,然氣虛者可用,胃虛者亦用之。

血痢久不愈者,屬陰虛,四物湯為主,涼血和血,當歸、 桃仁之屬。又下痢久不止,發熱者屬陰虛,用寒涼藥, 必兼升散藥併熱藥。

下痢大孔痛者,因熱流於下也。以木香、檳榔、黃連、黃 芩、炒乾薑。

噤口痢者,胃口熱甚故也。大虛大熱,用香連丸、蓮肉 各一半,共為末,米湯調下。又方:人參二分,薑汁炒,黃 連一分,為末,濃煎,終日細細呷之。如吐則再服,但一 呷下咽便開。人不知此,多用溫熱甘味藥,此以火濟 火,以滯益滯。

封臍引熱下行,用田螺肉搗,入麝香少許,盦臍內。不 治之證,下如魚腦者,半死半生;下如塵腐色者死,下 純血者死;下如屋漏水死,下如竹筒注者不治。 赤痢乃自小腸來,白痢乃自大腸來,皆濕熱為本。赤 白帶濁同法。

有風邪下陷,宜升提之。蓋風傷肝,肝主木故也。有濕 傷血,宜行濕清熱。

《內經》所謂「身熱則死,寒則生」者,此是大概言,必兼證 詳之方可。今豈無身熱而生,寒而死者。

脈沉小留連,或微者,易治;洪大數者,難治也。脈宜滑 大,不宜弦急。

《仲景》治痢可溫者五法,可下者十法,或表解,或利小 便,或待其自己還,分易治、難治不治之證,至為詳密。 但與瀉同,立論不分,學者當辨之。

大孔痛一曰「溫之」,一曰「清之。」按久病身冷,脈沉小者, 宜溫;暴病身熱,脈浮洪者,宜清、宜補。有可吐者,亦有 可汗、可下者。

初得之時,元氣未虛,必推蕩之,此通因通用之法。稍 久氣虛,則不可下。壯實初病宜下,虛弱衰老久病宜 升之。

先水瀉,後膿血,此脾傳腎,賊邪,難愈。先膿血,後水瀉
考證
此腎傳脾,微邪,易愈。

下痢如豆汁者,濕也。蓋脾腎為水穀之海,無物不受, 常兼四臟,故五色之相雜,當先通利,此迎而奪之之 義。如虛者,亦宜審之。因熱而作,不可用巴豆;如傷冷 物者,或可用,宜謹。

又有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內,上下傳染相似,卻宜 明運氣之勝復以治之。

《治法》
编辑

「其或惡寒發熱。身首俱痛。此為表證。」宜微汗和解。用 蒼朮、木通、川芎、陳皮、芍藥、甘草、生薑三片煎。

其或腹痛後重,小水短,下積,此為裏證,宜和中疏氣, 用炒枳殼、製厚朴、芍藥、陳皮、滑石、甘草煎。

其或下墜異常,積中有紫黑血而又痛甚,此為死血 證,法當用擂碎桃仁、滑石行之。或口渴,及大便口燥 辣,是名挾熱,即加黃芩。或口不渴,身不熱,喜熱手熨 盪,是名挾寒,即加乾薑。

其或下墜,在血活之後,此氣滯證,宜於前藥加檳榔 一枚。

其或在下則𦆑墜,在上則嘔食,此為毒積未化,胃氣 未平證。當認其寒則溫之,熱則清之,虛則用參朮補 之,毒解積下,食自進。

其或力倦,自覺氣少惡食,此為挾虛證,宜加白朮、當 歸。身虛甚者,加人參又十分,重者止用參一味,加陳 皮補之,虛回而痢自止。

其或氣行血和積少,但虛坐努責,此為無血證,倍用 當歸身尾,卻以生芍藥、生地、生桃仁佐之,復以陳皮 和之,血生自安。

「其或𦆑墜退減十之七八,穢積已盡,糟粕未實,當以 炒芍藥、炒白朮、炙甘草、陳皮、茯苓煎湯,下固腸丸三 十粒。」然固腸丸性燥,恐有滯氣未盡行者,但單飲此 湯,固腸丸未宜遽用。蓋固腸丸有去濕實腸之功。 其或利後糟粕未實,或食粥稍多,或饑甚方食,腹中 作痛,毋恐,當以白朮、陳皮各半煎湯和之自安。 其或久「痢後,體虛氣弱,滑下不止,又當澀之,可用訶 子、肉豆蔻、白礬、半夏,甚者添牡蠣,可擇用之。然須用 陳皮為佐,恐大澀亦能作痛。又甚者灸天樞、氣海。」 右方用厚朴專瀉滯凝之氣,然厚朴性大溫而散氣, 久服大能虛人,滯氣稍行即去之。餘滯未盡,則用炒 枳殼、陳皮。然枳殼亦能耗氣,比厚朴稍緩,比陳「皮稍 重,滯氣稍退,當去之,只用陳皮以和眾藥。」然陳皮去 白,有補瀉之功,若為參、朮之佐,亦純作補藥用。 凡痢疾腹痛,必以白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 惡寒痛者,加桂;惡熱痛者,加黃蘗。達者更能參以歲 氣時令,用藥則萬舉萬全,豈在乎執方而已哉。 痢有氣虛兼寒熱,有食積,有風邪,有熱、有濕、有陽氣 下陷,而感受不一,當分治瀉輕、痢重。諸有積以肚熱 𦆑痛推之,諸有氣以肚如蟹渤驗之,究其受病之源 決之。對病之藥,大要以散風邪、行滯氣,開胃脘為先。 不可遽用肉豆蔻、訶子、白朮輩,以補住寒邪;不可投 粟殼、龍骨輩,以閉澀腸胃,邪得補而愈盛,故證變作, 所以日夕淹延而未已也。

若升散者,以胃風湯、防風芍藥湯、神朮散、蒼朮防風 湯、敗毒散皆可汗之。

攻裏若有濕者,用導水丸,兼鬱承氣湯、和中丸。若積 滯用聖餅子、脾積丸。冷積用《局方》蘇感丸。若濕熱甚 者,宜宣明元青膏。若後重窘迫,用木香檳榔丸。色白 者屬氣,赤白者屬氣血受病。赤黑相兼屬濕熱,青綠 雜色是風與火濕。

下血者當涼血,當歸、生地。赤者屬血。《保命集》四物湯 加槐花、黃連、粟殼、酢炒。

下利。脈沉弱而腹痛。用薑附湯加對五苓理中。又《機 要》漿水散。若青色者。寒兼風。

若陽氣下陷者,以「升陽益胃湯」加桔梗、酢沃南星,用 梅葉外貼眉攢極效,起泡便止。

下痢若濕甚勝濕者,以平胃散對五苓散最可,或「麯 芎丸。」

老人奉養太過,飲食傷脾,為脾泄機要白朮芍藥湯。 濕勝,仙朮炒用。

若陰陽不分,當滲泄,以五苓之類。或單用芣苡實炒 為末,米飲調二錢。

若血氣俱虛神弱者,以人參、白朮、當歸、芍藥、炒茯苓, 少加黃連服之,或錢氏白朮散,又或十補湯佳。 若暑痢而脈虛者,香薷飲,或清暑益氣,又或六和湯、 藿香正氣,各加木香半錢,名「木香交加散。」

若白痢下如凍膠。或鼻涕。此屬冷痢。宜除濕湯加木 香一錢。虛弱者亦與十補湯。

赤痢發熱者,以敗毒散加陳倉米一撮煎。

下痢小便不通者,黃連阿膠丸為最。

《平治會粹》
编辑

《滯下辨論》
编辑

滯下之病,嘗見世方以赤白而分寒熱,妄用兜澀燥劑止之,或言積滯而行巴硇丸藥攻之,或指濕熱而 與淡滲之劑利之,一偏之誤,可不明辨乎?按《原病式》 所論赤白,同於一理,反覆陳喻,但不熟察耳。果腸胃 積滯不行,法當辛苦寒涼藥,推陳致新,蕩滌而去,不 宜巴硇毒熱下之,否則鬱結轉甚,而病變危者有之 矣。若瀉利不分兩證,混言濕熱,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夫泄者,水穀濕之象;滯下者,垢瘀之物,同於濕熱而 成,治分兩岐,而藥亦異。若淡滲之劑,功能散利水道, 濁流得快,便泄自止,此有無之形,豈可與滯下混同 論治,而用導滯行積可乎?其下痢出於大腸,傳送之 道,了不干於腎氣,所下有形之物,或「如魚腦,或下如 豆汁,或便白膿,或下純血,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若 此者,豈可與瀉混同論治,而用淡滲利之可乎?當原 其本,皆由腸胃日受飲食之積,餘不盡行,留滯於內, 濕蒸熱瘀,鬱結日深,伏而不作,時逢炎暑大行,相火 司令,又調攝失宜,復感酷熱之毒,至秋陽氣始收,火 氣下降,蒸發畜積,而滯下之證作矣。以其積滯之滯 行,故名之曰「滯下。」其濕熱瘀積,干於血分則赤,干於 氣分則白,赤白兼下,氣血俱受邪矣。久而不愈,氣弱 不運,脾積不磨,陳積脫滑下凝,猶若魚腦。甚則腸胃 空虛,關司失守,濁液并流,色非一類,錯雜混下,注出 狀如豆汁矣。若脾氣下陷,虛坐努責,便出色如白膿 矣。其熱傷血深,濕毒相瘀,黏結紫色則紫黑矣。其污 濁積而欲出,氣滯而不與之出,所以下迫窘痛,後重 裏急,至圊而不能便總,頻併亦少,乍止乍起而不安, 此皆大腸經有所壅遏,窒礙氣液不得宣通故也。眾 言難據,何法則可求之。《長沙論》云:「利之可下者,悉用 大黃之劑;可溫者,悉用薑附之類。」何嘗以巴硇熱毒 下之,緊澀酸斂兜之。又觀河間立言:「後重則宜下,腹 痛則宜和,身重則宜溫,脈弦則去風。膿血黏稠以重 藥劫之,身冷自汗,以毒藥溫之。風邪內縮宜汗之,鶩 溏為痢當溫之,在表者汗之,在裏者下之,在上者湧 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疎之,小便澀者分利之」, 用藥輕重之別,又加詳載行血則便自愈,調氣則後 重自除,治實治虛之要論。而大虛大寒證載《治驗》。觀 此諸法,豈可膠柱而鼓瑟。又有胃弱而閉不食,此言 禁口,痢病七方,未有詳論者。以內大法推之,內格嘔 逆,火起炎上之象。究乎此則胃虛木火乘之,是土敗 木賊也,見此多成危候。

《局方發揮》
编辑

《滯下辨論》
编辑

或曰:「河間之言滯下,似無挾虛挾寒者,然乎否乎?」曰: 「泄痢之病,水穀或化或不化,並無努責,惟覺困倦。若 滯下則不然,或膿或血,或膿血相雜,或腸垢,或無糟 粕,或糟粕相混,雖有痛不痛大痛之異,然皆裏急後 重,逼迫惱人。攷之於經,察之於證,似乎皆熱證實證 也。」余近年涉歷,亦有大虛大寒者,不可不知。

《羅天益衛生寶鑑》
编辑

《論治法》
编辑

《內經》曰:「膿血稠黏,皆屬於火。」夫太陰主瀉,少陰主痢, 是先泄而亡津液,火就燥,腎惡燥,居下焦血分,其受 邪者,故便膿血也。然青白為寒,赤黃為熱,宜須兩審。 治熱以堅中丸、豆蔻香連丸;治寒以白膠香散。或多 熱少寒,水煑木香膏。虛滑頻數,宜止濇,宜養臟湯。病 氣大退,正氣未服,當補。

且如瀉痢止,脾胃虛難任飲食,不可一概用尅伐之 劑。若補養其脾氣,氣足自然能飲食,宜《錢氏方》中異 功散。若或喜嗜飲食太過,有傷脾胃,而心腹痞滿,嘔 逆惡心,則不拘此例,當權用橘皮枳朮丸,一服得快, 勿再服。若飲食調節無傷,則胃氣和平矣。

協熱下利,臍下熱,大便赤黃,或有腸垢者,治用仲景 黃芩湯。

熱毒入胃。下利膿血。治用仲景黃連阿膠湯。

寒毒下利。臍下寒,腹脹滿,大便或黃白。或赤黑,或有 清穀。治用理中湯。或四逆湯。或白通湯。

《明虞摶醫學正傳》
编辑

《總論》
编辑

《內經》曰:溲而便膿血,知氣行而血止也。愚按:經文溲 字下必缺一澀字。溲即尿也。溲澀而便膿血者,言病 因也。蓋血因氣滯,而大小二便俱不利耳。氣行而血 止者,言治法也。故河間闡明其說,所謂和氣則後重 自除,而用木香、檳榔、枳殼等藥以和之,即此意也。 河間曰:行血則便膿自愈,和氣則後重自除。又曰:後 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膿 血稠黏以重藥刦之,身冷自汗,以熱藥溫之。風邪外 束宜汗之,鶩溏為痢宜溫之。」又曰:在表者發之,在裏 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疎之, 小便澀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過者止 之。《兵法》云:「避其來銳,擊其惰歸」,此之謂也。夫古方以 瀉痢滾同論治,朱紫混淆,殊不知瀉屬脾而痢屬腎 也。丹溪曰:「先水瀉而後膿血者,此脾傳腎,賊邪難愈;先膿血而後水瀉者,此腎傳脾,微邪易愈。」是皆先哲 之格言,以為後學之繩墨,醫者其可不詳究乎? 仲景治痢可下者,悉用承氣等湯加減下之。大黃之 寒,其性善走,佐以厚朴之溫,善行滯氣,緩以甘草之 甘,飲以湯液,灌滌腸胃,滋潤輕快,積行即止。《局方》用 砒丹巴硇,類聚成丸,其氣兇暴,其體重滯,積氣已行 而毒氣未消,猶暴賊手持兵刃,使之徘徊瞻顧於堂 奧之間,縱有愈病之功,而腸胃清純之氣,寧無損傷 之患。可溫者,乃用薑附溫之。《局方》例用熱藥為主,澀 藥為佐,用之於下利清白者猶可。其裏急後重。經所 謂下迫者。皆屬火熱所為。加以澀熱之劑。非殺而何。

《戴思恭證治要訣》
编辑

《論治法》
编辑

痢疾古名滯下,以氣滯成積,積久成痢。治法當以順 氣為先,須當開胃,故謂「無飽死痢病」也。

痢疾不問赤白,而知為寒熱之證。若手足和煖則為 陽,先用粟殼飲調五苓散,進感應丸。若覺手足厥冷 則為陰,當用煖劑,須當識此。

凡痢初發,不論赤白,裏急後重,頻欲登圊,及去而所 下無多,既起而腹內復急,宜用「藿香正氣散」加木香 半錢吞感應丸,或蘇合香丸吞感應丸。

赤痢血色鮮紅,或如蛇蟲形,而間有鮮血者,此屬熱 痢,宜藿香正氣散加黑豆三十粒,五苓散加木香半 錢,粟米少許,下黃連丸,或黃連阿膠丸、茶梅丸。熱甚, 服上項藥未效,宜白頭翁湯。若赤痢發熱者,敗毒散 加陳倉米一撮煎。

若血色黯如瘀,服冷藥所下,愈多去愈頻者,當作冷 痢,宜理中湯,或四君子湯加肉豆蔻、木香各半錢。 若感暑氣而成痢疾者,其人自汗發熱,面垢嘔逆,渴 欲引飲,腸內攻刺,小便不通,瘀血頻併,宜香薷飲加 黃連一錢,佐以五苓散,白湯調服。不愈則用蜜水調。 感暑成痢,疼甚而食不進者,六和湯、藿香正氣散各 半貼。名「木香交加散。」

白痢下如凍膠。或如鼻涕。此屬冷痢。先宜多飲除濕 湯。加木香一錢。吞感應丸。繼進理中湯。亦有下如 色。或如臘茶色者。亦宜用前白痢藥。

赤白雜者,宜胃苓飲加倉米一撮,煎吞「駐車丸。」 凡治痢須先逐去積滯,去已多,三五日後,自可兜澀, 不問赤白,俱宜水煑木香丸,或水煑木香飲、真人養 臟湯,或斷下丸。如白痢久而虛甚者,養臟湯加熟附。 赤痢加黑豆一小撮,白痢加乾薑一錢,赤痢亦可加 黃連一錢,新下者不必加此,《在人活法》。

《禁口痢》者,有得病即不能進食者,或因冷藥并藥過 多不食者,卻不可拘於赤痢難用熱藥之說,當以溫 中進食為先。宜治中湯加木香半錢,或縮砂一錢。 《休息痢》,因兜住太早,積不盡除,或因痢愈而不善調 理,以致時止時作,宜四君子湯加陳皮一錢,木香半 錢,吞駐車丸。只緣兜住積滯,遂成休息,再投去積,卻 用兜劑。

勞痢,因痢久不愈,耗損積血,致腸胃虛空,變生他證, 或五心發熱,如勞之狀,宜蕷蓮飲,赤多倍蓮肉,白多 倍山藥,痢後調補,宜四君子湯加陳皮一錢半,即異 功散。惡甜者,生料平胃散加人參、茯苓各半錢。 諸病壞證,久下膿血,或如死豬肝色,或五色雜下,頻 出無禁,有類於痢,俗名「刮腸。」此乃臟腑俱虛,脾氣欲 絕,故腸胃下脫。若投痢藥則誤矣。六柱飲為穩。或可 冀其萬一。

痢後風,因痢後下虛,不善調攝,或多行,或房勞,或感 外邪,致兩腳酸軟,若痛若痹,遂成風痢。獨活寄生湯, 吞虎骨四斤丸,或用大防風湯,或多以生樟,即骨碎 補,俗呼為猢猻,薑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外以 杜仲、牛膝、杉木節、白芷、南星、萆薢煎湯熏洗。

《樓英醫學綱目》
编辑

運氣為病 编辑

運氣下白皆屬火。《經》云:「少陽司天,客勝甚,則下白溺 血」是也。

運氣下赤白有三:其一屬火。《經》云:「少陽司天,火淫所 勝,民病泄注赤白。」又云:「少陽在泉,火淫所勝,民病泄 注赤白,少腹痛,注下赤白,治以甘清」是也。

其二屬風。《經》云:「厥陰之勝,腸鳴飱泄,少腹痛,注下赤 白,治以甘清」是也。

其三屬風濕。《經》云:「太陽司天之政,四之氣,風濕交爭, 民病注下赤白」是也。

運氣裏急後重有二:其一濕助脾盛而重。《經》云:「太陰 之勝,少腹滿,腰脽重強,內不便,善注泄」是也。

其二,風攻脾虛而重。《經》云:「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 溏泄,瘕,水閉是也。」瘕,謂後重也。

痢有風邪縮於內者,其證下痢不止,寸脈沉而遲,手 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或涕唾膿血,為難治。 宜麻黃升麻湯,或小續命湯以發之。法曰:「表邪縮於 內,當散邪於四肢,布於脈絡,外無其邪,臟腑安矣。有食積者,加枳實五錢。如酒入而泄瀉,此熱也,加黃芩 五錢。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