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279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二百七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七十九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二百八十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二百七十九卷目录

 医部汇考二百五十九

  滞下门一

  黄帝素问至真要大论 气厥论 著至教论 阴阳别论 通评虚实论 大奇

  论 脉要精微论 太阴阳明篇 六元正纪大论

  灵枢经经脉篇

  扁鹊难经滞下

  张机金匮要略滞下脓血

  华佗中藏经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

  孙思邈千金方热冷疳蚀诸痢论

  杨登父直指方痢病证治

  严用和济生方痢疾

  刘完素六书滞下

  张从政儒门事亲论痢

  李杲十书肠澼下血论

  朱震亨心法痢病 治法

  平治会粹滞下辨论

  局方发挥滞下辨论

  罗天益卫生宝鉴论治法

  虞抟医学正传总论

  戴思恭证治要诀论治法

  楼英医学纲目运气为病

艺术典第二百七十九卷

医部汇考二百五十九

编辑

滞下门一

编辑

《黄帝素问》

编辑

《至真要大论》

编辑

少阳司天,火淫所胜,民病泄注赤白。

“少阳司天,寅申岁也。泄注赤白”,热盛也。

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民病注泄赤白,腹痛溺赤,甚 则血便。

少阳在泉,巳亥岁也。热伤血分则注赤,热伤气分则注白,热在下焦,故少腹痛而溺赤,甚则血出于小便也。

厥阴之胜,少腹痛,注下赤白。

此风之伤人也。

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

腹满溏泄,阴寒在下也。传为赤沃,君火下淫也。

少阳之胜,少腹痛,下沃赤白。

此热淫于下也。

《气厥论》

编辑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治。

太阴湿土主气。不能制水而反受湿热相乘。脾气虚伤。则不能磨运水糓。而为肠澼下利。糓气已绝。故为不治之死证。

《著至教论》

编辑

“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礔。请帮助识别此字。九 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 为肠澼。

“至阳”,谓阳之至盛而无极,有如天之疾风若礔。请帮助识别此字。之雷火骤至,阳盛则为惊也。九窍为水注之器,九窍之水气皆竭,而阳气溢于窍中。夫肺肾上下交通,阳独盛而水液竭,故嗌干喉塞也。并于阴则使阴气上下无常,薄于阴液,则为肠澼下痢。

《阴阳别论》

编辑

阴阳虚,肠澼死。

荣卫气血,皆水糓之所生。胃为受纳之腑,肠为传导之官,阴阳两虚,又失所生之本,故死。

《通评虚实论》

编辑

帝曰:“肠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 “肠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 “肠澼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 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曰:“滑大者曰生, 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

肠澼者,邪僻积于肠间而为便利也。肠澼便血者,阴络之血溢也。白沫,乃肠外之寒汁沫。脓血,乃汁沫与血相搏,并合而下也。便血,乃阴泄于内。发热,为阳脱于外。《本经》曰:阴阳虚,肠澼死。下白沫者,阴液下注,故脉沉者为顺。如脉浮,乃经气下泄,脉气上浮,经脉相离,故为死证。悬绝者,足少阴之阴液绝也;滑大者,足少阴之生气盛也;身不热者,阳不外脱也;脉不悬绝,阴不下脱也;悬涩者,阳明之生气已脱,故死。夫胃气绝则真脏之脉见,故当以脏期之。“肝至悬绝,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悬绝者,绝无阳明之胃气,而真脏孤悬也

《大奇论》

编辑

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 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澼,亦 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沉小涩为肠澼,其身热 者死,热见七日死。

脾为阴脏,位居中央,受三阳阳盛之气,迫而上行,则其脉外鼓,搏而下沉,则为肠澼下痢。然脾为阴中之至阴,虽受阳热之气,久而自已。若阳热之气,干薄脏阴,致肝脏之血气下泄而虚,则其脉小缓。然肝主藏血,虽受阳邪,尚为易治。肾主藏精,为精血之原,阳热之气下薄于肾,故为肠澼下血,阴血伤故脉小,热干于肾,故沉而搏也。夫阴阳相和则生,偏害则死,血受热伤,故血温也。身热者,三阳盛而三阴之气绝也,故死。夫心主生血,肝主藏血,是以心肝二脏,受阳盛之气而为肠澼者,亦下血。如二脏同病,则阴血盛而可以对待阳邪,故尚为可治之证。如脉小沉滞,为阳薄所伤也,其身热者,阳盛而阴绝也。七日死者,六脏之阴气终矣。此系奇恒之病,三阳之气直并于阴,阴气受伤,是以脉小沉涩。初起之时,里证即急,或禁口腹痛,或下重痢甚,或发惊昏沉,或嗌干喉塞,身虽热而热微,外证轻而里急,当急用抑阳养阴之药以救援。若见身有微热,而用表散之轻剂,因脉小涩而用和调之缓方,三日之后,即成不救矣。

《脉要精微论》

编辑

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阳热在经,故脉数动;热伤血分,故便脓血,经血下泄,故一代也。

《太阴阳明篇》

编辑

食饮不节,起居不时,则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 五脏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入五脏”者,谓太阴之行气于三阴,太阴病则五脏之气皆为之病矣。脾气逆则胀满,太阴为开,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而为飧泄,久则为肠澼矣。

《六元正纪大论》

编辑

太阳司天之政,四之气,风湿交争,民病注下赤白。

加临之气,乃厥阴风木。四之主气,乃太阴湿土。是以风湿交争。注下赤白者,湿热之交感也。

《灵枢经》

编辑

《经脉篇》

编辑

肾足少阴之脉,是主肾所生病者,肠澼。

气逆于下所为也。

《篇鹊难经》

编辑

滞下

编辑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汉张机金匮要略》

编辑

滞下脓血

编辑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圊脓血,以有热 故也。

下痢,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华佗中藏经》

编辑

《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

编辑

病肠澼者,下脓血。病人脉急,皮热,食不入,腹胀目瞪 者死。或一身厥冷,脉沉细而不生者,亦死。食如故,脉 沉浮有力而不绝者,生。

脾者土也,虚则多癖,喜吞酸,利不已。脾气虚,则大便 滑,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为“五色注下利也。” 肠癖转筋,脉极数者死。肠癖下白脓者死。肠癖下脓 血,脉悬绝者死,滑大者生。肠癖下脓血,身有寒,脉绝 者死。

《唐孙思邈千金方》

编辑

《热冷疳蚀诸痢论》

编辑

“余立身以来,三遭热痢,一经冷痢,皆日夜百馀行,乃 至移床就厕,其困笃如此。但率意自治者,寻手皆愈。” 乃知此疾,天下易治。但纵性之徒,率情骄倨,良药苦 口,不能克己早饵,朝遇暮过,望其自瘥,疾势日增,胃 气渐弱,心力俱微,食饮与药,皆不能进,既不得愈,便 称痢病难治,斯皆自误也。学者须深达斯旨。然此病 随宜服一物,皆使得瘥,惟须力意苦己,服食以瘥为 限,则无不愈也。又大须慎口味,重者后百日,次者一 月日,所以当衰,骄恣者不能自慎。兴言及此,以为至 慨矣。古今痢方千万首,不可具载,此中但撮其要者, 七八而已。虽然,弘之在人也。何则?陟釐丸、乌梅丸、松 皮散等暴痢服之,何有不瘥?其温脾汤、建脾丸,久下 得之,焉能不愈?大凡痢有四种,谓冷、热疳。蛊。冷则白, 热则赤;疳则赤白相杂,无复节度,多睡眼涩;蛊则纯 痢瘀血,热则多益黄连,去其干姜;冷则加以热药;疳 则以药吹灌下部,蛊毒则以蛊法治之。药既主对相 当,痢者复自勉励服饵,焉有不愈者也?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 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 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

凡痢病患忌生冷酢滑猪鸡鱼油乳酪酥干脯酱粉 咸。所食诸食,皆须大熟烂为佳,亦不得伤饱,此将息 之大经也。若将息失所,圣人不救也。

下利,脉滑而数,有宿食,当下之。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为未止,急下之。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乃愈。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当下之。

下利而腹痛满,为寒实,当下之。

下利,腹中坚者,当下之。

“下利而讝语者。腹内有燥屎。宜下之。” 下利二部皆平。一作浮按其心下坚者。急下之。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此为下不尽。更下 之愈。风寒重者不可下。下之后心下坚痛脉迟。一作浮 此为寒,但当温之。脉沉紧,下之亦然。脉大浮弦,下之 当已。下利脉浮大,此为虚,以强下之,故设脉浮革,因 而肠鸣者,当温之。

下利,脉迟紧,为痛未欲止,当温之。得冷者,满而便肠 垢。

下利身躯疼痛,急当救里,可与理中、四逆、附子汤诸 温之属。

下利,大孔痛者,当温暖之。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 下利清糓,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下利舌黄燥而不渴,胸中热,下不止者死。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不还 不温者死。”生死之决,此之谓也。

凡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 内者,下不自禁。下甚者,手足不仁也。细寻取之,万不 失一。下病体略例如此耳。

《素问》曰:“春伤于风,夏为脓血,多滞下也;夏伤于风,秋 必洞泄,多下水也,患是冷也。夫积冷积热,及水谷实 而下者,以大黄汤下之。强人勿过两剂,皆消息五六 日,更进一剂。其补涩汤不效者,三两日可进一剂。” 旧治冷痢,贵于用建脾丸多效。今治积久冷痢,先以 温脾汤下讫,后以建脾丸补之,未有不效者。

疳湿之病,皆由暑月多食肥浓油腻,取冷眠睡之所 得。《礼》云:“君子盛暑之月薄滋味,无食肥浓煮饼。”此时 以不利人,养生者宜深戒之,不尔多患疳湿痢。

《宋杨登父直指方》

编辑

《痢病证治》

编辑

凡泄痢无已,变作白脓,点滴而下,为之温脾。不愈,法 当温肾。盖肾主骨髓,白脓者,骨髓之异名也。其证面 色微黑,骨力羸弱,的见肾虚,当用破故纸、当归、木香、 干姜、肉桂之属,又宜以阿胶珠、当归、青皮、赤茯苓、黄 连作剂,入乌梅、白蜜同煎,最能荡涤恶秽,积滞既去, 则遍数自疏矣。 痢出于积滞,积,物积也。滞,气滞也。物积欲出,气滞而 不与之出,故下坠里急,乍起乍出,日夜凡百馀度,不 论色之赤白,脉之大小,皆通利之,以无积不成痢也。

《严用和济生方》

编辑

痢疾

编辑

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盖尝推原其故, 胃者脾之腑,为水谷之海,荣卫充焉。大肠者肺之腑, 为传导之官,化物出焉。夫人饮食起居失其宜,运动 劳役过其度,则脾胃不充,大肠虚弱,而风冷暑湿之 邪,得以乘间而入,故为痢疾。大凡伤热则为赤,伤冷 则为白,伤风则纯下清血,伤湿则下如豆羹汁,冷热 交并。则赤白兼下。或饮冷酒物。恣情房室。劳伤精血。 而成久毒痢者。虽可因证辨治。然常叹世人初感此 病。往往用莺粟壳、石榴皮、诃子、肉豆蔻。请帮助识别此字。“以止涩之。” 殊不知痢疾多因饮食停滞于肠胃所致,倘不先以 巴豆等剂,推其积滞,逐其邪秽,鲜有不致精神危困, 久而羸弱者。余每遇此证,必先导涤肠胃,次正根本, 然后辨其风冷暑湿而为治法。故伤热而赤者清之, 伤冷而白者温之,伤风而纯下清血者祛逐之,伤湿 而下如豆羹汁者分利之。又如冷热交并者,则温凉 以调之。伤损而成久毒痢者,则化毒以保卫之。夫如 是,药无不应,而疾无不愈者。然又当观脉之虚实如 何。如下利脉微小者生,脉浮洪者难治。肠澼频下脓 血者,脉宜滑大,若弦急者必死。又身寒则生,身热则 死。苟临病之际,由此验治,万不失一矣。

《金刘完素六书》

编辑

滞下

编辑

《下迫》后重里急。窘迫急痛也。火性速而能燥物也。 肠胃隔绝。传化失常。而为滞下。

夫痢者,五脏窘毒,解而不散,或感冷物,或冒寒暑,失饥不能开发,又伤冷热等食,或服暖药过极,郁化成 痢。古人以白痢为寒,赤痢乃热悮也。今人疮疖初发, 刺开乃血,多日成脓,何为先热而后寒也。

叔和云:“湿多成五泄,肠走若雷奔。”愚医不悟,三口黄 者乃热,青痢是寒。《太素》曰:“五泄有溏泄、鹜泄、飧泄、濡 泄、滑泄,此乃五泄。”五泄者,青是感肝木之象,其色青, 赤者受心火之气,其色赤,白者得西方金肺之气,其 色白,黄者脾土之色,苍者土气之下,水位承之,其色 苍也。若下利热极,频并窘痛,或久不愈,诸药不能止 者。须下之。以开除湿热痞闭积滞。而使气液宣行。宜 逐之。兼宣利积热。

脏腑泻痢,其证多种,大抵从风湿热论,是知寒少而 热多,寒则不能久也,故曰:暴泻非阳,久泻非阴。《论》曰: 春宜缓形,形动则肝木乃荣。反静密,则是行秋令,金 能制木,风气内藏,夏至则火盛而金去,火独居,木旺 而脾土损矣。轻则飧泄身热脉洪,谷不能化;重则下 利,脓血稠粘,皆属于火。《经》曰:泄而便脓血,知气行而 血止,宜大黄汤下之,是为重剂,黄芩芍药汤为之轻 剂。是实则泻其子,木能自虚,而脾土实矣。故《经》曰:春 伤于风,夏必飧泄。此逆四时之气,人所自为也。有自 太阴脾经受湿而为水泄,虚滑微满,身重不知谷味。 假令春宜益黄散补之,夏宜泻之。法云:宜补、宜和、宜 止。假令和则芍药汤是也,止则诃子汤是也,久则防 变而为脓血。脾经传肾,谓之贼邪,故难愈。若先痢而 后滑,谓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湿,天行为也,虽 圣智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气,从鼻而入,留积于脾,而 为水泻。有厥阴经动,下痢不止,其脉沉而迟,手足厥 逆,涕唾脓血,此为难治,宜麻黄小续命汗之。法曰:谓 有表邪缩于内,当散表邪而愈。有暴下无声,身冷自 汗,小便清利,大便不禁,气难布息,脉微呕吐,急以重 药温之,浆水散是也。故法云:“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 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去风,脓血稠黏,以重药劫之。 身冷自汗,以毒药温之。风邪内缩,宜汗之则愈。鹜溏 为痢,当温之。”又云:“在表者发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 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热者内疏之,小便涩者分利 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过者止之。《兵法》云:“避其 来锐,击其惰归”,此之谓也。凡病泄而恶风寒,是太阴 传少阴,木来克土也。用除湿,白术、茯苓安脾,芍药、桂、 黄连破血也,火邪不能胜水也。太阴经不能传少阴, 而火邪上乘肺经,而痢必白脓也。加黄连、当归之类。 又里急后重,脉大而洪实为里热,是有物结坠也。若 脉浮大甚不宜下,虽里急后重,而脉沉细弱者,谓寒 邪在内而气散也,可温养而自愈。里急后重闭者,大 肠经气不宣通也,宜加木香、槟榔,宣通其气。如痢或 泄而呕者,胃中气不和也。上焦不和,治以生姜、橘皮; 中焦不和,治以芍药、当归、“茯苓。下焦不和,寒治以轻 热,甚以重热药。”大便虚秘,涩久不愈,恐太阴传少阴, 多传变为痢。太阴是为贼邪,先以枳实厚朴汤以防 其变。若四肢懒倦,小便少或不利,大便走沉困,饮食 减,宜调胃去湿。白术、芍药、茯苓三味,水煎服。以白术 之甘,能入胃而除脾胃之湿;芍药之酸涩,除胃中之 湿热;茯苓之淡泄,能通水道走湿,此三味,泄痢须用 此。如发热恶寒,腹不痛,加黄芩为主;如未见脓而恶 寒,乃太阴欲传少阴,加黄连为主,桂枝佐之;如腹痛 甚者,加当归倍芍药;如见血,加黄连为主,桂枝、当归 佐之;如躁烦,或先白脓后血,或发热,或恶寒,非黄芩 不止,此上部血也。

如恶寒脉沉,或腰痛,或血痢下痛,非黄连不能止,此 中部血也。

如便脓血相杂,而脉浮大,慎不可以大黄下之,下之 必死。谓气下竭而阳无所收也。凡阴阳不和,惟可以 分阴阳药治之。又云:暴泄非阳,久泄非阴。大便完谷, 下有寒有热。热者脉疾,身多动,音声向亮,暴注下迫, 此阳也。寒者脉沉而细疾,身不动作,目睛不了了,饮 食不下,鼻准气息微,此阴也,姜附汤主之。若身重四 “肢不举。术附汤主之。”

“诸泻痢久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阴经病,故不可离于 芍药。若不受湿,不能下痢,故须用白术。”是以圣人立 法,若四时下痢,于芍药、白术内,春加防风,夏加黄芩, 秋加厚朴,冬加桂、附。然更详外证寒热处之。如里急 后重,须加大黄;如身困倦,须加白术。如通身自汗,逆 冷,气息微,加桂附以温之。如或后重,脓血稠黏,虽在 盛冬。于湿药内亦加大黄。诸下痢之后。小便利而腹 中虚痛不可忍者。此谓阴阳交错不和之甚也。当服 “《神效》越桃散。”

治寒积痢,男子、小儿、妇人皆不问赤白,或清利如水, 不后重者,寒也。《经》云:“澄澈清冷皆属寒”,皆为虚。寒中 有积,宜附子、巴豆之类下之,见利则愈,空心服。 泄而便脓血者,大肠泄也,脉五至之上洪者,宜以七 宣丸。如脉平者,立秋至春分,宜香连丸,春分至立秋, 宜芍药蘗皮丸。四季通用,宜加减平胃散、七宣丸之类。后宜服此药。去其馀邪。兼平胃气。

四时以胃气为本,久下血痢,则脾虚损,而血不流于 四肢,入于胃中为血,宜滋养脾胃则愈。

夫“五泄之病,其治法各不同者,外证各异也。胃泄者, 饮食不化多,黄承气汤下之。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 即呕吐逆,建中及理中汤。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 色白,肠鸣切痛,干姜及附子汤。”小肠泄者,溲便脓血, 小腹痛,承气汤。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 便,足少阴是也,茎中痛,小便不利,此五泄之病也。胃 小肠大瘕之证,皆清凉饮子主之,其泄自止。后厥阴、 少阴二证,另有治法。厥阴证加甘草,谓主茎中痛,是 肝也。《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少阴经证,多里 急后重,故加大黄,令急推过物去则轻矣。又曰:因其 重而减之。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又有太阴、阳明二 经证,当进退,大承气汤主之。太阴证不能食,当先补 而后泻之,乃进药法也。先煎厚朴半两,俱依本方加 制,水一盏半,煎至一半服之。若三两服后未已,为有 宿食不消,又加枳实二钱同煎服,三两服泄又未已, 如稍加食,尚有热毒,又加大黄三钱,推过泄止住药, 如泄未止,为肠胃有久尘垢滑黏,加芒硝半合,宿垢 去尽则愈矣。

泻白为寒,青黄赤黑皆为热也。盖泻白者,肺之色,由 寒水甚而制火,不能平金,则金肺自甚,故色白;如浊 水凝冰,则自然清莹而明白也。青者肝木之色,由火 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色青。或言利色青 为寒者,误也。仲景曰:“少阴病,下利清水,色纯青者,热 在里也,大承气汤下之。”及夫小儿热甚急惊,利色多 “青,为热明矣。利色黄者,由火盛则水必衰,而脾土自 旺,故色黄。”红为热者,心火之色也;或赤者,热深甚也。 至若利色黑,亦言为热者,由火热过极,则反兼水化 制之,故色黑也。如伤寒阳明病,热极则日晡潮热,甚 则不识人,循衣摸床,独语如见鬼状,法当大承气汤 下之。大便不黑者易治,黑者难治。诸痢同法。然辩痢 色以明寒热者,更当审其饮食药物之色。如小儿病 热,吐利霍乱,其乳未及消化,而痢尚白者,不可便言 为寒,当以脉证别之。大法:泻痢小便清白不涩为寒, 赤色者为热。又完谷不化而色不变,吐利腥秽,澄澈 清冷,小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者,寒证 也。糓虽不化,而色变非白,烦渴小便赤黄而或涩者, 热证也。凡谷消化者,无问色及他证,便为热也。寒泄 而谷消化者,未之有也。由寒则不能消化谷也。或火 主疾速,而热甚则传化失常,谷不能化而飧泄者,亦 有之矣。仲景曰:“邪热不杀谷”,然热而得湿,则飧泄也。 或言下痢白为寒误也。若果为寒,则不能消谷,何由 反化为脓也?所谓下痢化榖,反为脓血,如世之谷肉 菓菜,湿热甚则自然腐烂溃发,化为浊水。故食于腹 中,感人湿热邪气,则自然溃发,化为脓血也。其热为 赤,热属心火故也。其湿为黄,湿属脾土故也。燥郁为 白,属肺金也。《经》曰:“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谓燥金之化 也。王冰曰:郁奔迫气之为用,金气用之。然诸泻利皆 兼于湿,今反言气燥者,谓湿热甚于肠胃之内,而肠 胃怫热郁结,而又湿主乎痞,以致气液不得宣通,因 以成肠胃之燥,使烦渴不止也。假如下利赤白,俗言 寒热相兼,其说尤误。岂知水火阴阳寒热者,犹权衡 也。一高则必一下,一盛则必一衰,岂能寒热俱甚于 肠胃,而同为痢乎?如热生疮疡,而出白脓者,岂可以 白为寒欤?由其在皮肤之分,属肺金,故色白也。次在 血脉之分,属心火,故为血疖也;在肌肉属脾土,故作 黄脓;在筋部属肝木,故其色带苍;深至骨,属肾水,故 紫黑血出也。各随五脏之部而见五色,是谓标也。本 则一出于热,但分浅深而已。大法下迫窘痛,后重里 急,小便赤“涩,皆属燥热,而下痢白者,必多有之,然则 为热明矣。”或曰:“白痢既为热病,何故服辛热之药,亦 有愈者耶?”盖辛热之药,能开发肠胃郁结,使气液宣 通,流湿润燥,气和而已。然病微者可愈,甚者郁结不 开,其病转加而死矣。凡治热甚吐泻亦然。夫治诸痢 者,莫若以辛苦寒药治之,或微加辛热佐之则可。盖 辛热能发散开通郁结,苦能燥湿,寒能胜热,使气宣 平而已,如钱氏香连丸之类是也。故治诸痢者,黄连、 黄蘗为君,以至苦大寒,正主湿热之病。乃若世传辛 热金石毒药,治诸吐泻下痢,或有愈者,以其善开郁 结故也。然虽亦有验者,或不中效,反更加毒。凡用大 毒之药,必是善药,不能取效,不得已而用之可也。幸 有善药,虽不能取效,但有益而无损者,何必用大毒 之药而谩劳巇崄也?《经》曰:“宁小与其大,宁善与其毒。” 此之谓也。

《元张从政儒门事亲》

编辑

《论痢》

编辑

经曰:“少腹冤热,溲出白液。”冤者,屈滞也。病非本经,为 他经冤抑而成此疾也。冤一作客,犹寄也。遗客热于 少腹,久不去,从金化而为白。设若赤白痢,赤者新积从心火;白者旧积,从肺金。故赤白痢不可曲分寒热, 止可分新旧而治之。假如痈疖始赤血,次溃白脓,又 岂为寒者哉?而病者未信也。此刘河间常言之,皆云 “寒多则白”,以干姜赤石脂、桃花丸治痢,虽愈后必生 血疾。如白带下病,径以白芍药、干姜白带,虽愈,则小 溲必不利。治泻痢与治带下,皆不可骤用峻热之药 燥之。若燥之则内水涸,水涸则必烦渴,烦渴则小溲 不利,小溲不利则足肿面浮,渐至不治。

夫肠澼下血,可用调胃承气汤加当归泻讫;次用芍 药蘗皮丸、黄连解毒汤、五苓益元,各停调下五、七钱 服之。《内经》曰:“肠澼便血何如?”答曰:澼者,肠间积水也。 身热则死,寒则生。热为血,气败,故死;寒为荣,气在则 生。七日而死者,死于火之成数也。

夫下利脓血,腹痛不止,可用调胃承气汤加生姜枣 煎,更下藏用七八十丸,量虚实加减,泻讫,次用长流 水调五苓散五、七钱,或加灯心煎,或调益元散五、七 钱亦可。大忌油腻一切热物则愈矣。

夫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小腹痛,宜寒剂夺之,淡剂、 甘剂分之。

夫“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先宜清剂寒剂夺之。 后以淡剂甘剂分之。或茎中痛亦用。”

肠澼,大小便脓血,宜“不二丸、地榆散、驻车丸及车前 子等药”,次宜淡剂、甘剂分剂之类。

凡下利脓血,腹痛不止者,何也?诸痛痒皆属于心火, 可用通解丸,量其虚实,加减泻之,次用消湿散加生 姜、大枣、芍药,泻讫,又用新水调五苓散服之。

《李杲十书》

编辑

《肠澼下血论》

编辑

《太阴阳明论》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 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澼。”夫肠澼者,为水谷与血,另作一泒,如请帮助识别此字。桶涌出也。 时值长夏。湿热大盛。正当客气胜而主气弱。故肠澼 之病。甚。以凉血地黄汤主之。

《朱震亨心法》

编辑

痢病

编辑

痢,赤属血,白属气,有身热后重,腹痛下血。身热挟外 感,小柴胡汤去人参。后重乃积与气坠下之故,兼升 兼消,宜木香槟榔丸之类。不愈者,用秦艽、皂角子、煨 大黄、当归、桃仁、黄连、枳壳。若大肠风盛,可作丸服之。 保和丸亦治因积作后重者。五日后不可下,盖脾胃 虚故也。后重窘迫者,当和气,木香、槟榔之属。腹痛者, 肺金之气郁在大肠之间。如实者,以刘氏之法下之, 虚则以苦梗开之,然后用治痢药,气用气药,血用血 药。有热用黄芩、芍药之类,无热腹痛,或用温药姜桂 之属。下血以四物为主,下血多主食积与热,或用𥐚 硝者,又《青六丸》,治血痢效。

痢疾初得一二日间,以利为法,切不可便用止涩之 剂。若实者,调胃承气、大小承气、三一承气下之。有热 先退热,然后看其气病血病,加减用药,不可便用参、 术,然气虚者可用,胃虚者亦用之。

血痢久不愈者,属阴虚,四物汤为主,凉血和血,当归、 桃仁之属。又下痢久不止,发热者属阴虚,用寒凉药, 必兼升散药并热药。

下痢大孔痛者,因热流于下也。以木香、槟榔、黄连、黄 芩、炒干姜。

噤口痢者,胃口热甚故也。大虚大热,用香连丸、莲肉 各一半,共为末,米汤调下。又方:人参二分,姜汁炒,黄 连一分,为末,浓煎,终日细细呷之。如吐则再服,但一 呷下咽便开。人不知此,多用温热甘味药,此以火济 火,以滞益滞。

封脐引热下行,用田螺肉捣,入麝香少许,盦脐内。不 治之证,下如鱼脑者,半死半生;下如尘腐色者死,下 纯血者死;下如屋漏水死,下如竹筒注者不治。 赤痢乃自小肠来,白痢乃自大肠来,皆湿热为本。赤 白带浊同法。

有风邪下陷,宜升提之。盖风伤肝,肝主木故也。有湿 伤血,宜行湿清热。

《内经》所谓“身热则死,寒则生”者,此是大概言,必兼证 详之方可。今岂无身热而生,寒而死者。

脉沉小留连,或微者,易治;洪大数者,难治也。脉宜滑 大,不宜弦急。

《仲景》治痢可温者五法,可下者十法,或表解,或利小 便,或待其自己还,分易治、难治不治之证,至为详密。 但与泻同,立论不分,学者当辨之。

大孔痛一曰“温之”,一曰“清之。”按久病身冷,脉沉小者, 宜温;暴病身热,脉浮洪者,宜清、宜补。有可吐者,亦有 可汗、可下者。

初得之时,元气未虚,必推荡之,此通因通用之法。稍 久气虚,则不可下。壮实初病宜下,虚弱衰老久病宜 升之。

先水泻,后脓血,此脾传肾,贼邪,难愈。先脓血,后水泻
考证
此肾传脾,微邪,易愈。

下痢如豆汁者,湿也。盖脾肾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 常兼四脏,故五色之相杂,当先通利,此迎而夺之之 义。如虚者,亦宜审之。因热而作,不可用巴豆;如伤冷 物者,或可用,宜谨。

又有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却宜 明运气之胜复以治之。

《治法》

编辑

“其或恶寒发热。身首俱痛。此为表证。”宜微汗和解。用 苍术、木通、川芎、陈皮、芍药、甘草、生姜三片煎。

其或腹痛后重,小水短,下积,此为里证,宜和中疏气, 用炒枳壳、制厚朴、芍药、陈皮、滑石、甘草煎。

其或下坠异常,积中有紫黑血而又痛甚,此为死血 证,法当用擂碎桃仁、滑石行之。或口渴,及大便口燥 辣,是名挟热,即加黄芩。或口不渴,身不热,喜热手熨 荡,是名挟寒,即加干姜。

其或下坠,在血活之后,此气滞证,宜于前药加槟榔 一枚。

其或在下则𦆑坠,在上则呕食,此为毒积未化,胃气 未平证。当认其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虚则用参术补 之,毒解积下,食自进。

其或力倦,自觉气少恶食,此为挟虚证,宜加白术、当 归。身虚甚者,加人参又十分,重者止用参一味,加陈 皮补之,虚回而痢自止。

其或气行血和积少,但虚坐努责,此为无血证,倍用 当归身尾,却以生芍药、生地、生桃仁佐之,复以陈皮 和之,血生自安。

“其或𦆑坠退减十之七八,秽积已尽,糟粕未实,当以 炒芍药、炒白术、炙甘草、陈皮、茯苓煎汤,下固肠丸三 十粒。”然固肠丸性燥,恐有滞气未尽行者,但单饮此 汤,固肠丸未宜遽用。盖固肠丸有去湿实肠之功。 其或利后糟粕未实,或食粥稍多,或饥甚方食,腹中 作痛,毋恐,当以白术、陈皮各半煎汤和之自安。 其或久“痢后,体虚气弱,滑下不止,又当涩之,可用诃 子、肉豆蔻、白矾、半夏,甚者添牡蛎,可择用之。然须用 陈皮为佐,恐大涩亦能作痛。又甚者灸天枢、气海。” 右方用厚朴专泻滞凝之气,然厚朴性大温而散气, 久服大能虚人,滞气稍行即去之。馀滞未尽,则用炒 枳壳、陈皮。然枳壳亦能耗气,比厚朴稍缓,比陈“皮稍 重,滞气稍退,当去之,只用陈皮以和众药。”然陈皮去 白,有补泻之功,若为参、术之佐,亦纯作补药用。 凡痢疾腹痛,必以白芍药、甘草为君,当归、白术为佐。 恶寒痛者,加桂;恶热痛者,加黄蘗。达者更能参以岁 气时令,用药则万举万全,岂在乎执方而已哉。 痢有气虚兼寒热,有食积,有风邪,有热、有湿、有阳气 下陷,而感受不一,当分治泻轻、痢重。诸有积以肚热 𦆑痛推之,诸有气以肚如蟹渤验之,究其受病之源 决之。对病之药,大要以散风邪、行滞气,开胃脘为先。 不可遽用肉豆蔻、诃子、白术辈,以补住寒邪;不可投 粟壳、龙骨辈,以闭涩肠胃,邪得补而愈盛,故证变作, 所以日夕淹延而未已也。

若升散者,以胃风汤、防风芍药汤、神术散、苍术防风 汤、败毒散皆可汗之。

攻里若有湿者,用导水丸,兼郁承气汤、和中丸。若积 滞用圣饼子、脾积丸。冷积用《局方》苏感丸。若湿热甚 者,宜宣明元青膏。若后重窘迫,用木香槟榔丸。色白 者属气,赤白者属气血受病。赤黑相兼属湿热,青绿 杂色是风与火湿。

下血者当凉血,当归、生地。赤者属血。《保命集》四物汤 加槐花、黄连、粟壳、酢炒。

下利。脉沉弱而腹痛。用姜附汤加对五苓理中。又《机 要》浆水散。若青色者。寒兼风。

若阳气下陷者,以“升阳益胃汤”加桔梗、酢沃南星,用 梅叶外贴眉攒极效,起泡便止。

下痢若湿甚胜湿者,以平胃散对五苓散最可,或“曲 芎丸。”

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为脾泄机要白术芍药汤。 湿胜,仙术炒用。

若阴阳不分,当渗泄,以五苓之类。或单用芣苡实炒 为末,米饮调二钱。

若血气俱虚神弱者,以人参、白术、当归、芍药、炒茯苓, 少加黄连服之,或钱氏白术散,又或十补汤佳。 若暑痢而脉虚者,香薷饮,或清暑益气,又或六和汤、 藿香正气,各加木香半钱,名“木香交加散。”

若白痢下如冻胶。或鼻涕。此属冷痢。宜除湿汤加木 香一钱。虚弱者亦与十补汤。

赤痢发热者,以败毒散加陈仓米一撮煎。

下痢小便不通者,黄连阿胶丸为最。

《平治会粹》

编辑

《滞下辨论》

编辑

滞下之病,尝见世方以赤白而分寒热,妄用兜涩燥剂止之,或言积滞而行巴硇丸药攻之,或指湿热而 与淡渗之剂利之,一偏之误,可不明辨乎?按《原病式》 所论赤白,同于一理,反复陈喻,但不熟察耳。果肠胃 积滞不行,法当辛苦寒凉药,推陈致新,荡涤而去,不 宜巴硇毒热下之,否则郁结转甚,而病变危者有之 矣。若泻利不分两证,混言湿热,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夫泄者,水谷湿之象;滞下者,垢瘀之物,同于湿热而 成,治分两岐,而药亦异。若淡渗之剂,功能散利水道, 浊流得快,便泄自止,此有无之形,岂可与滞下混同 论治,而用导滞行积可乎?其下痢出于大肠,传送之 道,了不干于肾气,所下有形之物,或“如鱼脑,或下如 豆汁,或便白脓,或下纯血,或赤或白,或赤白相杂”,若 此者,岂可与泻混同论治,而用淡渗利之可乎?当原 其本,皆由肠胃日受饮食之积,馀不尽行,留滞于内, 湿蒸热瘀,郁结日深,伏而不作,时逢炎暑大行,相火 司令,又调摄失宜,复感酷热之毒,至秋阳气始收,火 气下降,蒸发畜积,而滞下之证作矣。以其积滞之滞 行,故名之曰“滞下。”其湿热瘀积,干于血分则赤,干于 气分则白,赤白兼下,气血俱受邪矣。久而不愈,气弱 不运,脾积不磨,陈积脱滑下凝,犹若鱼脑。甚则肠胃 空虚,关司失守,浊液并流,色非一类,错杂混下,注出 状如豆汁矣。若脾气下陷,虚坐努责,便出色如白脓 矣。其热伤血深,湿毒相瘀,黏结紫色则紫黑矣。其污 浊积而欲出,气滞而不与之出,所以下迫窘痛,后重 里急,至圊而不能便总,频并亦少,乍止乍起而不安, 此皆大肠经有所壅遏,窒碍气液不得宣通故也。众 言难据,何法则可求之。《长沙论》云:“利之可下者,悉用 大黄之剂;可温者,悉用姜附之类。”何尝以巴硇热毒 下之,紧涩酸敛兜之。又观河间立言:“后重则宜下,腹 痛则宜和,身重则宜温,脉弦则去风。脓血黏稠以重 药劫之,身冷自汗,以毒药温之。风邪内缩宜汗之,鹜 溏为痢当温之,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 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热者内疏之,小便涩者分利之”, 用药轻重之别,又加详载行血则便自愈,调气则后 重自除,治实治虚之要论。而大虚大寒证载《治验》。观 此诸法,岂可胶柱而鼓瑟。又有胃弱而闭不食,此言 禁口,痢病七方,未有详论者。以内大法推之,内格呕 逆,火起炎上之象。究乎此则胃虚木火乘之,是土败 木贼也,见此多成危候。

《局方发挥》

编辑

《滞下辨论》

编辑

或曰:“河间之言滞下,似无挟虚挟寒者,然乎否乎?”曰: “泄痢之病,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若 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 粕,或糟粕相混,虽有痛不痛大痛之异,然皆里急后 重,逼迫恼人。考之于经,察之于证,似乎皆热证实证 也。”余近年涉历,亦有大虚大寒者,不可不知。

《罗天益卫生宝鉴》

编辑

《论治法》

编辑

《内经》曰:“脓血稠黏,皆属于火。”夫太阴主泻,少阴主痢, 是先泄而亡津液,火就燥,肾恶燥,居下焦血分,其受 邪者,故便脓血也。然青白为寒,赤黄为热,宜须两审。 治热以坚中丸、豆蔻香连丸;治寒以白胶香散。或多 热少寒,水煮木香膏。虚滑频数,宜止涩,宜养脏汤。病 气大退,正气未服,当补。

且如泻痢止,脾胃虚难任饮食,不可一概用克伐之 剂。若补养其脾气,气足自然能饮食,宜《钱氏方》中异 功散。若或喜嗜饮食太过,有伤脾胃,而心腹痞满,呕 逆恶心,则不拘此例,当权用橘皮枳术丸,一服得快, 勿再服。若饮食调节无伤,则胃气和平矣。

协热下利,脐下热,大便赤黄,或有肠垢者,治用仲景 黄芩汤。

热毒入胃。下利脓血。治用仲景黄连阿胶汤。

寒毒下利。脐下寒,腹胀满,大便或黄白。或赤黑,或有 清谷。治用理中汤。或四逆汤。或白通汤。

《明虞抟医学正传》

编辑

《总论》

编辑

《内经》曰:溲而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也。愚按:经文溲 字下必缺一涩字。溲即尿也。溲涩而便脓血者,言病 因也。盖血因气滞,而大小二便俱不利耳。气行而血 止者,言治法也。故河间阐明其说,所谓和气则后重 自除,而用木香、槟榔、枳壳等药以和之,即此意也。 河间曰:行血则便脓自愈,和气则后重自除。又曰:后 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去风,脓 血稠黏以重药劫之,身冷自汗,以热药温之。风邪外 束宜汗之,鹜溏为痢宜温之。”又曰:在表者发之,在里 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热者内疏之, 小便涩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过者止 之。《兵法》云:“避其来锐,击其惰归”,此之谓也。夫古方以 泻痢滚同论治,朱紫混淆,殊不知泻属脾而痢属肾 也。丹溪曰:“先水泻而后脓血者,此脾传肾,贼邪难愈;先脓血而后水泻者,此肾传脾,微邪易愈。”是皆先哲 之格言,以为后学之绳墨,医者其可不详究乎? 仲景治痢可下者,悉用承气等汤加减下之。大黄之 寒,其性善走,佐以厚朴之温,善行滞气,缓以甘草之 甘,饮以汤液,灌涤肠胃,滋润轻快,积行即止。《局方》用 砒丹巴硇,类聚成丸,其气凶暴,其体重滞,积气已行 而毒气未消,犹暴贼手持兵刃,使之徘徊瞻顾于堂 奥之间,纵有愈病之功,而肠胃清纯之气,宁无损伤 之患。可温者,乃用姜附温之。《局方》例用热药为主,涩 药为佐,用之于下利清白者犹可。其里急后重。经所 谓下迫者。皆属火热所为。加以涩热之剂。非杀而何。

《戴思恭证治要诀》

编辑

《论治法》

编辑

痢疾古名滞下,以气滞成积,积久成痢。治法当以顺 气为先,须当开胃,故谓“无饱死痢病”也。

痢疾不问赤白,而知为寒热之证。若手足和煖则为 阳,先用粟壳饮调五苓散,进感应丸。若觉手足厥冷 则为阴,当用煖剂,须当识此。

凡痢初发,不论赤白,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及去而所 下无多,既起而腹内复急,宜用“藿香正气散”加木香 半钱吞感应丸,或苏合香丸吞感应丸。

赤痢血色鲜红,或如蛇虫形,而间有鲜血者,此属热 痢,宜藿香正气散加黑豆三十粒,五苓散加木香半 钱,粟米少许,下黄连丸,或黄连阿胶丸、茶梅丸。热甚, 服上项药未效,宜白头翁汤。若赤痢发热者,败毒散 加陈仓米一撮煎。

若血色黯如瘀,服冷药所下,愈多去愈频者,当作冷 痢,宜理中汤,或四君子汤加肉豆蔻、木香各半钱。 若感暑气而成痢疾者,其人自汗发热,面垢呕逆,渴 欲引饮,肠内攻刺,小便不通,瘀血频并,宜香薷饮加 黄连一钱,佐以五苓散,白汤调服。不愈则用蜜水调。 感暑成痢,疼甚而食不进者,六和汤、藿香正气散各 半贴。名“木香交加散。”

白痢下如冻胶。或如鼻涕。此属冷痢。先宜多饮除湿 汤。加木香一钱。吞感应丸。继进理中汤。亦有下如请帮助识别此字。 色。或如腊茶色者。亦宜用前白痢药。

赤白杂者,宜胃苓饮加仓米一撮,煎吞“驻车丸。” 凡治痢须先逐去积滞,去已多,三五日后,自可兜涩, 不问赤白,俱宜水煮木香丸,或水煮木香饮、真人养 脏汤,或断下丸。如白痢久而虚甚者,养脏汤加熟附。 赤痢加黑豆一小撮,白痢加干姜一钱,赤痢亦可加 黄连一钱,新下者不必加此,《在人活法》。

《禁口痢》者,有得病即不能进食者,或因冷药并药过 多不食者,却不可拘于赤痢难用热药之说,当以温 中进食为先。宜治中汤加木香半钱,或缩砂一钱。 《休息痢》,因兜住太早,积不尽除,或因痢愈而不善调 理,以致时止时作,宜四君子汤加陈皮一钱,木香半 钱,吞驻车丸。只缘兜住积滞,遂成休息,再投去积,却 用兜剂。

劳痢,因痢久不愈,耗损积血,致肠胃虚空,变生他证, 或五心发热,如劳之状,宜蓣莲饮,赤多倍莲肉,白多 倍山药,痢后调补,宜四君子汤加陈皮一钱半,即异 功散。恶甜者,生料平胃散加人参、茯苓各半钱。 诸病坏证,久下脓血,或如死猪肝色,或五色杂下,频 出无禁,有类于痢,俗名“刮肠。”此乃脏腑俱虚,脾气欲 绝,故肠胃下脱。若投痢药则误矣。六柱饮为稳。或可 冀其万一。

痢后风,因痢后下虚,不善调摄,或多行,或房劳,或感 外邪,致两脚酸软,若痛若痹,遂成风痢。独活寄生汤, 吞虎骨四斤丸,或用大防风汤,或多以生樟,即骨碎 补,俗呼为猢狲,姜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外以 杜仲、牛膝、杉木节、白芷、南星、萆薢煎汤熏洗。

《楼英医学纲目》

编辑

运气为病

编辑

运气下白皆属火。《经》云:“少阳司天,客胜甚,则下白溺 血”是也。

运气下赤白有三:其一属火。《经》云:“少阳司天,火淫所 胜,民病泄注赤白。”又云:“少阳在泉,火淫所胜,民病泄 注赤白,少腹痛,注下赤白,治以甘清”是也。

其二属风。《经》云:“厥阴之胜,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 白,治以甘清”是也。

其三属风湿。《经》云:“太阳司天之政,四之气,风湿交争, 民病注下赤白”是也。

运气里急后重有二:其一湿助脾盛而重。《经》云:“太阴 之胜,少腹满,腰脽重强,内不便,善注泄”是也。

其二,风攻脾虚而重。《经》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 溏泄,瘕,水闭是也。”瘕,谓后重也。

痢有风邪缩于内者,其证下痢不止,寸脉沉而迟,手 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或涕唾脓血,为难治。 宜麻黄升麻汤,或小续命汤以发之。法曰:“表邪缩于 内,当散邪于四肢,布于脉络,外无其邪,脏腑安矣。有食积者,加枳实五钱。如酒入而泄泻,此热也,加黄芩 五钱。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