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446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四百四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四百四十六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四百四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百四十六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六

  小兒驚癇門二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發搐 急驚 慢驚 脾風 急慢脾風下痰輕重

   驚癇 驚風 天釣內釣

  虞摶醫學正傳急慢驚風論

  王綸明醫雜著小兒病多屬肝脾二經 急驚 急驚變慢驚 驚搐 小兒

  用藥不宜峻厲 驚後目動咬牙 出痘發搐 驚搐等證誤用藥餌

  薛氏保嬰撮要肝臟 心臟 發搐 驚癇 急驚 慢驚 驚搐目直 目

  動咬牙 睡中驚動 天釣內釣 驚風 痙證 搖頭便血

  龔信古今醫鑑驚風不治證 八候

  樓英醫學綱目急驚 癇痓

  徐春甫古今醫統驚風候各有所屬

藝術典第四百四十六卷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六

编辑

小兒驚癇門二

编辑

《明魯伯嗣學嬰童百問》

编辑

發搐

编辑

凡急驚欲發,先看握拳,指內陰順,指外陽順,男左女 右,搐須令全,用藥通關。大忌悶涎入肺,逆入心經,不 能語言,即與涼心鎮驚下痰藥始安。如逆搐者,便不 可救。若因吐瀉後變證,卻難調治。大凡此證,要看握 拳順逆,若搐順則易調理,搐逆恐其復潮,先用「通關 勝撚兒保命丹」、省風湯,後用疏風化痰退熱等藥,便 可無事。又有驚風搐搦,吐瀉多啼,急搐,眼後有淚,面 紅則難瘥,愛哭,心中聚涎,臉有紅筋,乃是癇疾。指亂 青紋,疾病。又傳下驚風,驚風鎮墜太過,風疾不散,與 氣相逆,搐不能定,當下轉氣疏風藥,溫膽湯加酸棗 仁,次服省風湯化蘇青丸。又有急驚偏搦,面青背冷, 男左女右不妨,男右女左,難治。如手心冷汗,搐眉搐 肚,終日終夜不定者,名真搐,兩肩都動,此乃掣證。不 惟定搐,亦要順氣,當下參湯平其胃氣,卻進川烏、全 蠍等藥,并順氣藥,亦要斡旋。《仲陽論》「傷風後發搐,若 傷風後得之,口中氣出熱,呵欠煩悶,手足動搖,當發 散,大青膏主之。」傷食後發搐,若傷食後得之,身體溫, 多睡多唾,或吐,不思「飲食而發搐,當先定搐,搐退,白 餅子下之,後服安神丸。」又百日內發搐,真者,不過三 兩次必死,假者頻發不為重。真者內生驚癇,假者外 傷風冷。蓋血氣未實,不能勝任,乃發搐也。欲知假者, 口中氣出熱也,治宜發散,大青膏主之。仍用塗顖浴 體法,珍珠丸下痰即定。有熱不大便者,七寶洗心散、 寬熱散下之即效。卻用截風定搐,天麻防風丸、龍齒 散、釣藤散等劑調理。有熱瘡疥或不語,防風通聖散、 大連𧄍湯皆可服。

急驚

编辑

急驚者,小兒熱痰客於心胃,因聞聲非常,則動驚搐 矣。若熱極,雖不因聞聲及驚,亦自發搐。急驚之候:牙 關緊急,壯熱涎潮,竄視反張,搐搦顫。搦者十指開合「動,脣口 眉眼眨引頻,并,口中熱氣,頰赤脣紅,大小便黃赤,其 脈浮數洪緊。蓋由內有實熱,外挾風邪,心經受熱而 積驚,肝經生風而發搐,治法大要,用藥有序,通關以 後,且與截風定搐,痰熱尚作,乃下之。」痰熱一洩,又須 急與和胃定心之劑。如搐定而痰熱少者,則但用輕 藥消痰除熱可也。蓋急驚須當下,切不可過用寒涼, 及銀粉、巴、硝輩,蕩滌太驟。此等重劑,醫家不得已而 用之,僅去疾即止。或不當用而用,或當用而過焉,往 往由此而成慢驚矣。此證亦用搐鼻、通關、打噴涕,牙 關開後,用疏風化痰退熱藥,導赤散、柴胡、天麻等劑, 便可無事。琥珀散通治諸經驚狂之要藥,《至寶丹》亦 可服。

慢驚

编辑

凡慢驚之候,「或吐或瀉,痰鳴微喘,眼開神緩,睡則露 睛,驚跳搐搦,乍發乍靜,或身熱身冷,四肢熱,口鼻冷 氣,面色淡白淡青,或眉青脣青,其脈沉遲散緩,蓋由 急驚過用寒涼,或轉下太驟,傳變成之。」又有吐利不 止而成者;有氣虛暴吐瀉而成者,有臟腑虛洞泄而 成者,有久利氣脫而成者;有取瀉下積而成者;有吐 血下血而成者;有感風不解,傷寒傳變而成者;有久 嗽作癇不已者;有蟲積衝心者;有疝氣腹痛者;或日 夜汗出,脾困多睡,煩躁引飲,四肢浮腫,大小便閉,丹 瘤腫毒,龍帶纏腰,走馬急疳,竝傳慢候。惟吐瀉積利 成虛,致之則證變甚速,治法須當審問源流,不可一 概用藥,曰「慢候。」如吐瀉得之,則理中「湯加木香以溫 其中,五苓散以導其水。如臟寒洞洩得之,則先與朮 附湯下積取轉得之,則先與調氣散調和脾胃。如外

感風寒,則可與桂枝湯、葛根湯輩,其他可以類推。」然
考證
慢驚雖屬陰,亦須準較陰陽虧盛淺深如何,不可純

用溫藥及燥烈大熱之劑,惟於生胃氣中,加以截風 定搐,如全蠍、花蛇、殭蠶、白附、天麻、南星輩為良。方傳 慢候而尚有陽證者,不必回陽,但與截風調胃,可冷 可熱,惟均平陰陽而已。太乙寶生丹、聚寶丹、蟬蠍散、 神寶既濟丹、來復丹、王氏惺惺散、醒脾散、大醒脾散、 溫白丸,可選而用之。若陽虧陰盛,病已傳過,純屬慢 驚,無搐掣反引竄視之證,而但昏沉者,與星香全蠍 散、定命飲子、四聖散、烏蠍四君子湯、天南星散、烏沉 湯、沉香散之屬。若手足冰冷者,方可回陽,用硫黃、附 子。慢驚下痰,身緩者,天南星丸、蘇合香丸、白丸子。痰 盛者,神寶既濟丹、礞石散。虛甚不可下痰者,靈脂丸、 七珍丸。如腦、麝、巴霜寒涼通關利腸之輩,一切禁止。 如未發慢驚,先要睡,吐舌搖,頭面青毛髮豎,吐乳作 腥,額上有汗,此證乃吐後胃虛生風,當下截風醒脾 散或四君子湯加全蠍、防風,銀白散或釣藤飲去麻 黃。更宜多方早變藥餌不可輕忽。又有慢驚,正發洩 瀉,吐乳冷汗,雙眼閉,脣紅舌出,搖頭髮直,兩脅動,心 悶氣粗,口瘡,當用南星末貼腳底心,常進參湯尤好。 少間口瘡不納乳食,名曰鎖膈,卻難救。凡小兒病證, 見口如魚口作鴉聲者,不治。《聖濟經》有琥珀丸、南星 煎等劑,皆可服。論曰:心藏神而惡熱,小兒體性多熱, 若感風邪,則風熱搏於腑臟,其氣鬱憤,內乘於心,令 兒神志不寧,故發為驚。若驚甚不已,則悸動不寧,是 為驚悸之病,紫金散、牛黃散、大丹砂丸治之。其急驚, 則有龍齒散、巨勝散等劑,可選而用之。

脾風

编辑

慢脾風之候:「面青舌短,頭低眼合不開,困睡中搖頭 吐舌,頻嘔腥臭,噤口咬牙,手足微搐而不及收,或身 冷,或身溫而四肢冷,其脈沉微,陰氣極盛,胃氣極虛, 十救一二。」蓋由慢驚之後,吐瀉損脾,病傳已極,總歸 虛處,惟脾所受,故曰「脾風。」若逐風,則無風可逐,若療 驚,則無驚可療。但脾間痰涎,虛熱往來,其眼合者,脾 困氣乏,神志沉迷,痰涎凝滯然爾。世所謂慢風難療 者,慢脾風是也。然慢脾風一名虛風,凡小兒或吐或 瀉之後,面色虛黃,大勢虛損,若因虛而發熱,繼此必 得慢脾風。纔見搖頭直視,以手摸人,昏困喜睡,額上 汗多,身亦黏汗,其聲沉小而焦,即是脾風之證,不必 皆由急慢傳風。治法大要:生胃回陽,黑附湯、川烏散、 金液丹、白丸子各一半,生附四君子湯可斟酌。胃氣 漸復,則異功散輩,溫平而調理之,如蠍附散、陰癇散 等,亦可參用。若其眼半開半合,手足不冷,證候尚在 慢驚,則不必用回陽。或已入慢脾而陽氣未甚脫者, 亦不可用硫黃附子丸。服回陽湯劑,手足漸煖者,仍 用醒脾散等,繼其後以調之。不可輕易用極劑也。

急慢脾風下痰輕重

编辑

慢驚下痰,輕者神寶既濟丹、白殭蠶丸,重者神砂膏, 甚則七寶妙砂丹灸。慢脾慢風驚逆惡證候,諸藥不 效者,如有太衝脈,則取百會穴灸之,此治慢脾風之 大要然也。急驚亦下劑有三:輕下則用定命丹、利驚 丸、防風湯、宣風散、枳殼散、小柴胡湯輩;重下則用青 金丸、天麻丸、蘆薈散、牛黃涼膈丸、青金丹、王監京墨 丸輩。稍重下,則用揭風湯、朱砂膏、疏風散、柴胡加大 黃湯輩。下之後,宜和氣助胃,如生氣散、銀白丸、茯苓 二陳湯、異功散、天麻蘇合香丸、參苓白朮散、和中散、 醒脾散之類,皆可選用。凡急驚,眼睛翻轉,口中出血, 兩足擺,腹肚搐摸,體循衣,氣促噴藥,口中痛絕,大叫 者,難治。慢驚四肢厥冷,吐瀉咳嗽,面黑脣慘鴉聲,兩 脅動氣,口生白瘡,髮直搖頭,眼睛不轉,涎鳴喘噎,口 眼手足一邊牽引者,難痊。慢脾身冷黏汗,直臥如尸, 喘嗽頭軟,大小便不禁,口噤頭搖者,最難為力。若急 驚甚者,服鎮心丸化痰鎮心,或金箔鎮心丸亦可。服 珍珠丸下痰亦效。熱甚大便閉者,寬熱散下之可也。

驚癇

编辑

發癇者,小兒之惡病也。幼小血脈不斂,骨氣不聚,為 風邪所傷,驚慅所觸,乳哺失節,停滯經絡而得之。其 候神氣怫鬱,瞪眼直視,面目牽引,口噤涎流,腹肚膨 緊,手足搐掣,似生似死;或聲或默,或項背反張,或腰 脊強直,但四肢柔軟,發而時醒者為癇。若一身強硬, 終日不醒,則為痙痓矣。《癇》曰五癇,病關五臟,面赤目。 請幫助識別此字。吐舌嚙齒,心下煩躁,氣短息數者,曰心癇。面脣俱 青,其眼上竄,手足拳攣,抽掣反折者,曰肝癇。面黑而 晦,振目視人,口吐清沫,不動如尸者,曰腎癇。面如枯 骨,目白直視,驚跳搖頭,口吐涎沫者,曰肺癇。面色痿 黃,眼睛直視,腹滿自利,四肢不收者,曰脾癇。此五臟 之證然也。調理之法,惟以驚、風、食三種,陰陽二證,別 而治之。風癇者,汗出解脫,風邪乘虛,其初屈指數而 有熱生痰是也。驚癇者,震駭恐怖,打墜積驚,其初驚 叫大啼,恍惚失魄是也。食癇者,食時得驚,停宿結滯, 其初吐乳不哺,大便酸臭,或結成乳癖,先寒後熱是 也。別之以陰陽,始者身體有熱,抽掣啼叫,是為陽癇陽病脈浮,面色光澤,病在六腑肌膚,此猶易愈。始者 身體無熱,手足清冷,不抽掣啼叫,是為陰癇。陰病脈 沉,面色黯晦,病在五臟骨髓,此最難痊。或以仰臥屬 陽,覆臥屬陰,亦可參驗。蓋陽證不可用溫,陰證不可 用寒。風癇先為之散風,驚癇則為之利驚,食癇則先 為之消積,續以「定癇」等劑主之。大概血滯心竅,邪氣 在心,積驚成癇。通行心驚,調和心血,順氣豁痰,又其 要也。繼令小兒有熱有痰,不欲乳哺,眠睡不安,時常 驚悸,此皆發癇之漸,即以紫霜丸導之,時間量與紫 霜丸,減其盛氣,則無驚風癇釣之患,其證方萌。耳後 高骨間,必有青紋紛紛如線,見之急為抓破,須令血 出,啼叫尤得氣通。澣濯兒衣,不可夜露,恐為無辜鳥 羽糞所落汙染,未有不為癇也。挾邪慅者,其色變易 不常,見人怕羞。諸癇瘖不能言者,蓋咽喉為氣之道 路,風傷其氣,以掩其道路之間,抑亦血滯於心,心竅 不通所致耳。南星調雄豬膽汁少許,名星蘇散,啖之 輒效。若錢氏五癇丸并南星散,以菖蒲煎湯調下,甘 遂豬心湯,以和蘇合香丸,皆治癇之要藥也,故表而 出之。許叔微治小兒顛癇欲發,眼暗瘈瘲,聲惡嚼舌, 雌黃丸主之。治風癇宜服薄荷散,有熱宜服細辛大 黃湯,又有蛇黃丸、《養生必用方》、斷癇丹、散風丹、保安 丸、獨活湯、牛黃丸、比金膏、虎睛丸、七寶鎮心丸、清神 湯、蜜陀僧。飲食癇通用,妙聖丹、天麻丸、斷癇丸、當歸 大黃湯、蠍虎散、代赭石散、日「應丹」、地龍散、全蠍五癇 丸、星硃散,可選而用之。輕者化風丹亦可服。

驚風

编辑

驚者,虛惕怔忡,氣怯神散,痰涎來去,其瀉必青,漸生 風而未至風也。驚邪入心,則面紅臉赤,惕惕夜啼。驚 邪入肝,則面目俱青,眼睛竄視。驚邪入腎,則面黑惡 叫,嚙奶咬牙。驚邪入肺,則面目淡白,喘息氣乏。驚邪 入脾,則嘔吐不食,虛汗多睡,面色淡黃。據脈觀之,虛 則散而濡,實則數而駛。治法鎮驚化痰,安神定志,亦 須究竟何臟受病之處而調理之。然有所謂溫驚,有 所謂利驚,有所謂涼驚,虛者溫之,實者利之,熱者涼 之,是謂治法。睡中驚啼聲,浮者易治,沉者聲不響難 痊。又有驚積者,受驚日久,積而成之,其狀額上有汗, 喘息煩渴,潮熱往來,肚腹有熱,睡中覺腹中有物跳 動,瀉下如白脂豆沙是也。治法量輕「重而疏導之,仍 與調氣和胃取愈。」大凡小兒腹中,或熱、或脹,或硬,皆 為內實,法當疏利,辰砂膏、青龍丸主之。凡疏利之劑, 皆可隨證用之。熱甚心經煩渴者,至寶丹解之,羌活 散、防風導赤散、蟬蛻釣藤飲、天麻丸等劑皆可服。大 便祕澀者,七寶洗心散加辰砂治之。大小便不利者, 神芎丸、寬熱散極效。輕者化風丹可服。「安神丸」亦效。

天釣內釣

编辑

天釣者,蓋由乳母酒肉過度,煩毒之氣入乳乳兒,遂 使心肺生熱,痰鬱氣滯,加之外挾風邪,致有此耳。治 法解利風熱則愈。又有內釣者,蓋寒氣壅結,兼驚風 而得之。《經》云:「內釣胸高,時復漸安,眼尾紅脈見」是也。 此乃胎中有風有驚,故有此證。先是內臟抽掣,極痛 狂叫,或泄瀉縮腳,忍疼啼叫,內證一過,外證抽掣又 來,內外交攻,極難調理,卻要分作二項下藥,內證服 聚寶丸、釣藤膏、魏香散,外搐服釣藤飲、保命丹。最要 進得乳,可以加得。小兒受此病間有好者,楊氏乳香 丸、木香丸,皆要藥也。

《虞摶醫學正傳》

编辑

急慢驚風論

编辑

《內經》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夫小兒八歲已前曰純 陽,蓋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故肺經受制而無以平 木,故肝木常有餘,而脾土常不足也。為父母者,有失 於保養,其或衣服寒暄不調,以致外邪侵襲;或飲食 饑飽失節,以致中氣損傷,是故急慢驚風之候作矣。 夫惟急驚屬肝木,風邪有餘之證,治宜清涼苦寒瀉 氣之藥。慢驚屬脾土中氣不足之候,治宜中和甘溫 補中之劑。若夫急驚之候,因聞不常之聲,或遇驢馬 禽獸之唬,以致面青口噤,或聲嘶而厥,發過則容色 如故,良久復作,其身熱面赤引飲,口鼻中氣熱,大小 便黃赤色,惺惺不睡。蓋熱甚則生痰,痰甚則生風,偶 因驚而發耳。宜用錢氏利驚丸、瀉青丸、抱龍丸、宜風 散、五福化毒丹等藥。慢驚之證,多因飲食不節,損傷 脾胃,以致吐瀉,日久,中氣大虛而致搐,發則無休止 時,其身冷面黃不渴,口鼻中氣寒,大小便青白,昏睡 露睛,目上視,手足瘛瘲,筋脈拘攣。蓋脾虛則生風,風 盛則筋急,俗名「天弔風」者,即此候也。治宜東垣黃芪 湯、錢氏釣藤丸、溫白丸、丹溪參朮湯送下硃砂安神 丸之類。錢氏謂「急驚為無陰之證,因心經實熱而陰 不能以配陽,是為陽盛陰虛之候也。謂慢驚為無陽 之證,因脾土虛甚而陽不能以勝陰,是為陰盛陽虛 之候也。」愚按小兒急慢驚風之證,其虛實寒熱,如天 淵之隔,故急驚者十生一死,慢驚者十死一生。俗醫 多不諳此理,混為一途而治悮人多矣。業幼科者,宜推「幼幼」及人之心為心,庶免斯世無夭折之赤子矣。 幸甚幸甚。

《王綸明醫雜著》

编辑

小兒病多屬肝脾二經

编辑

小兒病,大率屬脾土肝木二經。肝只是有餘,有餘之 病似重,急而為治卻易,見效亦速;脾只是不足,不足 之病似輕,緩而為治卻難,見效亦遲。二經為病,惟脾 居多,用藥最要分別。若肝木自旺,則為急驚,目直視, 或動搖,手足搐搦,風痰上壅等證,此為有餘,宜伐木 瀉肝,降火清心。若脾胃虛而肝木來侮,亦見驚搐動 搖諸證。但其勢微緩。名曰慢驚。宜補養脾胃。不可錯 認將脾經誤作肝經治也。

按急驚乃風火之證,脾土受制,肝經實熱者,用瀉青丸徑伐其肝,或導赤散以瀉其子;肝經虛熱者,用六味地黃丸以滋腎水,補中益氣湯以養脾土,則風木自息,脾上自安矣。若因乳食不調,脾胃虧損,木來侮土,似慢驚而見抽搐、搖頭、劄目、咬牙等證,宜用六君子加釣藤鉤。若脾胃虧損,寒水反來侮土,成慢驚而見前證。用前藥加薑桂。如未應。更加附子。多有復甦者。

急驚

编辑

急驚是有餘之證,屬肝木心火,陽邪太旺,宜直瀉之, 降火下痰是也。五臟俱有陰陽,如肝氣為陽為火,肝 血為陰為水,肝氣旺則肝之血衰矣,火妄動則水被 煎沸不寧矣。陽旺陰消,風火相搏,陰血走散,勢所必 至也,故亦宜養血。急驚雖屬肝心,然木火旺則肺金 受虧,不能平木,木來剋土斯損矣,故亦宜養脾。況治 驚諸藥,大率祛風化痰,瀉火峻厲,及腦麝辛散之味, 易於消陰血、損脾胃者,故治有餘急驚之證,先須降 火下痰一二服後,加養血安神之藥。若飲食少,大便 溏,或吐瀉,則當兼補脾胃。若脾胃原虛,當於直瀉藥 中加補脾藥。若屢作屢服利驚驅逐之藥,便宜認作 「脾虛血散」,治驚藥內加養血補脾藥,不可用溫熱丁 香等藥。恐助胃火。宜參朮芍藥等。以補脾中氣血。麥 門冬黃連。以清金制木。

「按前證若肝經風熱,抽搐、目瞤、筋急、痰盛等證,用四物湯以生肝血,釣藤鉤以清肝火,更用四君子以補脾土。若肝經血燥,發熱、驚搐,眼瞤、痰盛、筋攣,用六味丸以滋腎水、生肝血,用四君子湯加芍藥以補脾土、生肺金。若肺金剋肝木,用六君子以實脾土,芍藥、木香以平肺金。若屢服利驚之藥而脾胃虛寒者,須用」六君子以補脾胃,加木香、丁香以培陽氣。若脾土虛寒,腎水反來侮土,而致中寒腹痛,吐瀉少食等證者,用益黃散以補脾土而瀉寒水,庶幾不致慢驚矣。治當審察虛實,凡證屬有餘者,病氣也;不足者,元氣也。故有餘當認為不足,思患預防,斯少失矣。

急驚變慢驚

编辑

急驚屢發屢治,用直瀉藥既多,則脾損陰消,變為慢 驚,當主以補脾養血,佐以安心清肺制肝之藥。

按前證多因吐利,脾胃虛損,肝木所乘,或腎水反來侮土所致,故似搐而不搐,先用釣藤飲子。如發搐少退,乃用《寶鑑》天麻散。若吐利不食,急用木香異功散,實其脾土,其病自巳。如未應,用六君子加木香、炮薑溫補脾土。更不應,急加附子以回陽。蓋慢驚之證,外虛熱而內真寒也,無風可逐,無痰可驅,但溫補脾胃為主。大凡發搐,因風則目青面赤,因驚則叫呼搐搦,因食則噯吐氣悶,肺脾虛則生粘痰,喉間作鋸聲。乃心火不能生脾土,脾土不能生肺金,以致肺不能主氣,脾不能攝涎,故涎氣泛上而喉中作聲耳。若用祛風治痰理氣之劑,則氣散陰消,而促其危矣。

驚搐

编辑

小兒驚搐之證,必有痰,或因驚而痰聚,或因痰而致 驚。古人治驚方中,俱兼痰藥,必須先治其痰,然後瀉 火清神。若痰壅塞胸膈不去,則瀉火清神之藥無所 施其功也,二陳湯加竹瀝,入少薑汁最穩。痰重者,滾 痰丸、白餅子、利驚丸下之。滾痰丸下熱痰,白餅子、利 驚丸下痰積。在上者宜吐之,重則用藥吐,輕則探吐 之,若不必吐下,以二陳為主。脾虛有熱痰,加白朮、芩、 連;風痰稠結,加南星、貝母、枳實。胃虛生痰,加白朮、麥 芽、竹瀝。

按:「前證若因心肝二經風熱熾盛,兩目連劄,四肢抽搐,宜治肝清心。若因心經蘊熱,叫呼戰慄,宜清熱安神。若因肺感風邪,氣急喘促,宜治痰理肺。若因飲食停滯,噯吐困睡,宜消導健脾。」若因脾肺虛弱,而風痰壅盛,以致前證,但宜補中益氣為主。若執用祛風治痰理氣之劑,則氣散陰消,而促其危矣。

小兒忽然驚搐,目上視,搖頭咬牙,證候怪異,世俗多 作「肝經有餘」之證,投以驚藥。豈知飲食停滯,痰涎壅積,亦多類驚者。便須審察有無傷積,腹痛胸滿,嘔吐 惡食,輕則消滯化痰,重則探吐滯積,而後調之。又有 因感冒吐瀉而發熱,氣血虛為熱所迫,雖見驚證,不 可即服驚藥,但調治吐瀉感冒,則氣自定,熱自退而 驚自除矣。

按:前證「若因肝木侮脾土,用六君子加芍藥、木香、柴胡。若因脾土虛而自病,用五味異功散。」大凡飲食停滯,痰積壅滿而見驚證,實因脾土虛弱,不能運化所致。但健脾胃,則食自消,痰自化,若輕用驚藥、風藥,反所以成其風而重其病也。況脆嫩臟腑,安能受峻厲之劑耶?若專治其病則誤矣。

小兒用藥不宜峻厲

编辑

小兒驚藥皆些小,丸散多峻厲,取其易於成功,以之 治肝心有餘之證,對病則可,中病宜即止,不可以為 常也。病勢輕淺,只用輕劑,病退便宜和中調理。如牛 黃丸三四十味,亂雜殊甚,涼驚丸非氣壯實肝火旺 者不宜,「抱龍丸」亦多不見效,且麝、腦、香辛太甚,走散 真氣,又傷脾胃,元氣虛則病愈生矣。

按:小兒之證,有餘便屬肝經,不足便屬脾經。蓋有餘是病氣也,不足是元氣也。凡病氣有餘,元氣不足,當補不當瀉。況脆嫩臟腑,安能受峻厲之藥,前論厥有旨哉。

驚後目動咬牙

编辑

驚後目微動及咬牙,固為肝虛,亦虛中有熱。虛者血 不足,熱者氣有餘,水不足,無以制火,而火動故也。但 牙牀屬胃,脾胃虛而有熱,亦見微咬,不可專歸肝腎, 當以補脾為主,加黃連、芍藥、川芎,便是瀉肝氣,補肝 血也。生地黃涼心血,故導赤散宜用之;熟地黃補腎 血,故地黃丸宜用之。凡肝腎虛證見者,於脾胃藥加 地黃可也。或以目劄咬牙為肝腎虛。專服地黃丸。豈 不泥膈生痰。適有以妨於脾胃也。

按:前證「亦有肝熱生風,風入於目,目系牽動,則目連劄;熱入於目,筋脈拘緊,則目直視。若面赤仰臥,搖頭咬牙,此則心熱之所致也。又當別其虛實,肝實則瀉青丸,虛則地黃丸,心實則導赤散,虛則粉紅丸。若脾胃虛熱,補中益氣湯和芍藥、山梔,以實脾土、制肝木。若肝腎虛熱,用六味地黃丸以補腎水、生肝木。」

出痘發搐

编辑

小兒若因出痘而生驚搐,不必治驚。若身熱耳冷骩 冷,疑似未明,古方服升麻葛根湯。痘已出及出完,調 理氣血,只依丹溪痘瘡法,分氣血虛實,看紅紫淡白、 稠密稀疏,及參時令。用藥,常以脾胃為主。虛寒用陳 文秀溫補法,實熱用解毒法,全在活法通變。

按:小兒痘瘡未出則補托之,已出及出完則調理之,更當察色聽聲,辨其多寡、表裡虛實而治之,庶不有誤。世皆宗丹溪、錢氏、陳氏三家之論,又必會而通之,與時宜之,不致膠柱而鼓瑟也。竊謂黑陷耳骫冷,咬牙吐瀉者,乃脾土虛敗,寒水反來,侮土歸腎之惡候也,用百祥丸瀉之,急以四君子、丁香、陳皮、木香、厚朴、炮薑,以溫補脾土。身熱飲水,黑陷復起,十救一二。蓋此證因脾土虛敗,寒水乘侮,故陳文秀先生云:「若治寒水於既侮之後,何不保脾土於未敗之先。」此發前人之未發,救後世之誤妄。況痘瘡發出,成膿收靨,即癰疽起發,腐潰生肌,皆脾土元氣使然。若黑陷寒戰咬牙、泄瀉喘嗽,即癰疽陽氣脫陷、寒氣內淫之陰證,急用異功散倍參、芪、歸、朮、薑、附,溫補脾胃,不可泥其日期,而行解毒托裡等法。但見其虛弱,便宜滋補脾胃,以顧收靨。觀丹溪先生治一叟,發熱而昏倦,其脈大而似數,與參、芪、歸、朮、陳皮大料,二十劑而痘出,又二十劑而膿泡成,身無全膚,又六十劑而安,其義可見。

驚搐等證誤用藥餌

编辑

小兒或因驚搐,或變蒸,或食積,或寒熱往來,誤服解 表瀉利之藥,傷損脾胃氣血,難以發生。面黃肌瘦,目 動咬牙,髮稀足弱,不能行步,此屬胃虛,非肝腎也。當 長緩調理,復全胃氣可也。

按:藥餌偏勝之味,脾胃非所宜也。況小兒之疾,多因乳食不調,寒溫失節,虧損脾胃元氣,根本不固,而邪得以致之。亦有因乳母六淫七情,飲食起居所致,苟不明其本末,辨其緩急,而誤用峻厲之藥,重傷脾胃生生之氣,變證百出,促其夭亡,誰之咎也。丹溪先生《慈幼論》言之詳矣。

《薛氏保嬰撮要》

编辑

肝臟

编辑

錢仲陽云:「肝主風,實則目直大。」請幫助識別此字。項急頓悶,虛則咬 牙呵欠,氣熱則外生風,氣溫則內生風,大青膏散之。 若能食飲水不止,用大黃丸微下之。肝熱則目直不 搐,手尋衣領,及亂捻物,瀉青丸主之。壯熱飲水喘悶, 瀉白散主之。肝病秋見肺怯,不能勝肝也,當用益黃 散補脾,瀉青丸治肝。肝有風,則目連眨得,心熱則搐用瀉青丸治肝,導赤散治心。甚則身反張,目直不搐, 心不受熱也,當用地黃丸補腎,瀉青丸治肝。脣白者 不治。又張潔古云:「肝主風,自病則風搐拘急。若心乘 肝為實邪,肺乘肝為賊邪,腎乘肝為虛邪。凡肝得病, 必先察肺腎,腎者肝之母,肺者肝之賊。」今肝之得病, 若非腎水不能相生,必是肺金鬼邪來剋。故其來在 肺,先治其肺,攻其「鬼也,其來在腎,先補其腎,滋其源 也,然後審其本臟之虛實而寒溫之。」竊謂前證若肝 經實熱而外生風者,宜用大青膏散之。若既服而前 證仍作,或益甚者,此邪氣已去而脾氣虧損也,宜用 異功散加芎、歸補之。若肝經虛熱,或因剋伐而內生 風者,宜用異功散、地黃丸補之。若風邪入臟,能食飲 冷,「大便祕結者,此邪氣內實也,宜用大黃丸下之。若 既下而食少飲湯,或腹作脹者,此脾氣內虛也,宜用 白朮散補之。氣血素弱,或因病後,或服攻伐之劑,而 手尋衣領,咬牙呵欠,目淡青者,乃肝經虛甚也,急用 地黃丸以補腎肝。哽氣短氣,長出氣,乃肺經虛甚也, 急用異功散以補脾肺。若申酉時叫哭」直視,呵欠煩 悶,項急驚悸,手足搖動,發熱飲水者,此風火相搏而 勝肺金也,用柴胡梔子散,以治肝火生肝血,用異功 散補脾土生肺金。若脣白者,為脾絕,不治。夫嬰童之 證,多因姙娠厚味七情,或兒乳哺失宜,或乳母飲食 鬱怒所致。病氣既見,形氣已虛,當推其所因,用藥加 漏蘆以治其母,兒飲一二匙。後倣此。

心臟

编辑

錢仲陽云:「心主驚,實則叫哭發熱,飲水而搐,虛則困 臥驚悸不安。」又云:「熱則睡中口氣溫,及上竄咬牙,而 合面臥,有就冷之意,皆心熱也,導赤散主之。若仰面 臥者,乃心氣實,氣不得上下流通也,瀉心散主之。」心 病冬見,火勝水也,當補腎治心輕者,病自愈。下竄不 語者,腎虛怯也。又張潔古云:「心主熱,若肺乘心為微」 邪,肝乘心為虛邪,脾乘心為實邪,腎乘心為賊邪。凡 心臟得病,必先調其肝腎,肝氣通則心氣和,肝氣滯 則心氣乏,此心病先求其肝,清其源也。五臟受病,必 傳其所勝,腎之邪必傳於心,故先治其腎,逐其邪也。 若肝腎脈俱和,然後察其心家虛實治之。竊謂仰面 臥者,因其心胸實熱,故喜仰面而向「虛也。合面臥者, 因心胸虛熱,故喜合臥而就實也。實則調治心肝,虛 則調補脾肺,二者別之,盡其狀矣。」其咬牙等證,多有 雷同,不必拘泥。如用瀉心導赤等劑,邪氣雖去而病 仍作,當調補元氣。或反甚,急溫補元氣。其心氣冬見, 或亥子時病益甚,或下竄不語者,乃腎水虛而心火 甚也,用地黃丸,其乳下嬰兒。須母服之。

發搐

编辑

寅卯辰時搐而發熱,作渴,飲冷便結,屬肝膽經虛熱, 用柴芍參苓散。作渴引飲,自汗盜汗,屬肝膽經血虛, 用地黃丸。口吻流涎,屬肝木剋脾土,用六君子湯。 巳午未時發搐,若兼作渴飲水,屬風火相搏,以地黃 丸補肝,導赤散、涼驚丸治心。若作渴飲湯,體倦不乳, 土虛而木旺也,用地黃丸以補腎,六君子以補脾。 申酉戍時,微搐而喘,目微斜,身似熱,睡而露睛,大便 淡黃,屬脾肺虛熱,用異功散。手足逆冷,或喘瀉不食, 屬脾肺虛寒,用六君、炮薑、木香。久病而元氣虛者,用 六君子、六味丸二藥主之。

「亥子丑時微搐,身熱,目睛緊斜,吐瀉不乳,厥冷多睡, 屬寒水侮土,用益黃散,未應,用六君、薑桂。傷風發搐, 口氣不熱,肢體倦怠,用異功散補脾土,釣藤飲清肝 木。若因風邪內鬱,發熱而變諸證者,當理肺金,清風 邪。若外邪既解,而內證未除,當理肺補脾。若肺經虧 損而致驚搐等證者,當補脾肺,以平肝心,則驚搐自」 止矣。若停食發搐,嘔吐乳食者,宜用消食丸。若食既 消而前證仍作,或變他證者,脾土傷而肝木乘之也, 用六君子加釣藤,以健脾平肝。若百日內搐者,因胎 氣所稟,亦有乳母七情厚味所致者,當兼治其母,而 以固胃為先,不可逕治其兒也。

驚癇

编辑

錢仲陽云:「小兒發癇,因血氣未充,神氣未實,或為風 邪所傷,或為驚怪所觸。亦有因姙娠七情驚怖所致 者。若眼直目牽,口噤涎流,肚膨手搐,背項反張,腰脊 強筋,形如死狀,終日不醒,則為痓矣。如面赤目瞪,吐 舌嚙脣,心煩氣短,其聲如羊者,曰心癇;面青脣青,兩 眼上竄,手足攣掣反折,其聲如犬者,曰肝癇;面黑目」 振,吐涎沫,形體如尸,其聲如豬者,曰腎癇。面如枯骨, 目白,反視,驚跳反折,搖頭吐沫,其聲如雞者,曰肺癇; 面色痿黃,目直,腹滿,自利,四肢不收,其聲如牛者,曰 「脾癇。」五癇通用五色丸為主,仍參以各經之藥。心癇, 屬血虛者,用養心湯;發熱飲冷為實熱,用虎睛丸;發 熱飲湯為虛熱,用妙香散。肝癇者,虛證用地黃丸;抽 搐有力為實邪,用柴胡清肝散;大便不通,用瀉青丸。 腎癇者,用地黃丸、紫河車丸之類。腎無瀉法,故徑從 虛治之。肺癇者,屬氣虛,用補肺散;面色痿黃者,土不能生也,用五味異功散;面色赤者,陰火上衝於肺也, 用地黃丸。脾癇者,用五味異功散。若面青瀉利,飲食 少思,用六君子加木香、柴胡。若發熱抽掣、仰臥、面色 光澤、脈浮,病在腑為陽,易治;身冷不搐、覆臥、面色黯 黑、脈沉,病在臟為陰,難治。凡有此證,先宜看耳後高 骨間,先有青脈紋,抓破出血,可免其患。此皆元氣不 足之證也,須以紫河車丸為主,而以補藥佐之。設若 泛行剋伐,復傷元氣,則必不時舉發,久而變危,多致 不救。又有驚風食癇三種。詳見後方。仍參驚風胎風 治之。

急驚

编辑

急驚者,陽證也,俱腑受病而屬實,乃少陽相火旺。《經》 曰:熱則生風,風生痰,痰熱客於心膈間,則風火相搏, 故抽搐發動。《經》所謂木太過曰發生,其動掉眩顛疾 是也。當用利驚丸、導赤散、瀉青丸等藥,搐止,與安神 鎮驚丸。婁全善亦曰:急驚屬木火土實,木實則搐而 有力,及目上視,動劄頻睫,土實則身熱面赤而不吐 瀉,偃睡合睛,治法宜涼宜瀉,而用涼驚利驚等丸。亦 有因驚而發者,牙關緊急,壯熱涎潮,竄視反張,搐搦 顫動,脣口眉眼眨引,口中熱氣,頰赤脣紅,二便祕結, 脈浮洪數緊,此內有實熱,外挾風邪,當截風定搐。若 痰熱尚作,仍微下之。痰熱既泄,急宜調養胃氣,搐定 而痰熱少退,即宜調補脾氣。《東垣》云:若因外物驚者, 宜黃連安神丸。因氣動所驚者,宜安神鎮驚丸之類, 大忌防風丸。如因驚而瀉青色,宜硃砂丸,大忌涼驚 丸。蓋急驚者,風木旺也。風木屬肝,盛則必傳剋於脾。 欲治其肝,當先實脾,後瀉風木。若用益黃散則誤矣。 《經》曰: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前所云實者,乃病氣 有餘,而形氣不足也,當先瀉而後補。虛甚急,當補脾 為先,少以攻邪之藥佐之。其所云虛者,乃病氣形氣 俱不足也,當純補真氣為要。若肝經風火相搏,抽搐 目瞤,筋急痰盛者,當用四物湯以生肝血,加釣藤鉤、 山梔以清肝火,更用四君子以補脾,六味丸以滋腎。 若肺金剋木而兼呵欠者,用瀉白散以泄肺邪,地黃 丸以益肝血。若邪入肝,則用柴胡清肝散,加龍膽草 亦可。邪入心,用梔子清肝散,加炒黃連亦通。邪入腎, 用六味地黃丸。邪入肺,用地骨皮散。邪入脾,用六君 子加柴胡、山梔。此證屬肝膽經血虛,風火相搏,而善 行數變者為多。若不養肝血,不補脾氣,純用祛風化 痰之藥,則脾益虛,血益損,邪氣延綿,必傳慢驚矣。

慢驚

编辑

蓋慢驚者,陰證也,俱臟受病而屬虛。因吐瀉脾肺俱 虛,肝木所乘,而致瘈瘲微搐。婁全善所謂木虛則搐 而無力,《經》所謂木不及曰委和,其病搖頭是也。謂手足搐 動泄瀉心悸火虛則身寒,口中氣冷,土虛則吐瀉,睡而露 睛,治宜溫補脾胃,用六君子湯、五味異功散之類。徐 用誠云:「乙木屬陰,乃肝臟病,故慢而難治。況有夾熱、 夾食、夾痰,與外感證相似者,當宗錢氏方主之。」《保嬰 集》云:「急驚屢發,而屢用直瀉之藥,則脾陰愈消,而變 為慢驚多矣。」大率吐瀉痰鳴氣喘,眼開神緩,昏睡露 睛,驚跳搐搦,乍發乍靜,或身熱身冷,面淡青白,或眉 脣青赤,其脈遲沉而緩是也。當溫補脾氣為主,而佐 以安心制肝。東垣亦云:「慢驚風由脾胃虛而生」,脾虛 者,因火邪乘其土位,火旺能實其木,木旺故來剋土。 當於心經中以甘溫補土之源,更於脾土中瀉火,以 甘寒補金以酸涼,致脾土中金旺火衰,風木自虛矣。 稟賦不足,或久病脾虛,及常服剋伐之藥者,多致此 證。若因土虛不能生金,金不能平木,木來侮土而致 前證者,以五味異功散加當歸、酸棗仁,佐以釣藤飲 子,補土平木。若脾土虛寒者,用六君子加炮薑、木香, 不應,急加附子,以回陽氣。蓋陰血生於脾土,宜四君 子湯、當歸、酸棗仁。凡元氣虧「損而至昏憒者,急灸百 會穴。若待下痰不愈而後灸之,則元氣脫散而不救 矣。此乃臟腑傳變已極,總歸虛處,惟脾受之,無風可 逐,無驚可療。因脾虛不能攝涎,故津液妄泛而似痰 者,當依前法自效。」若不審其因,泛用祛風化痰之劑, 則脾氣益傷,陰血益損,病邪益盛而危矣。

驚搐目直

编辑

小兒忽然驚搐目直者,皆肝之風熱也。若肝虛生風, 則目連劄而不搐,及多欠咬牙。若肝經風實,則目直 大叫,呵欠,項急頓悶。若肝經有熱,則目直視不搐,得 心熱則搐,氣熱則外生,氣溫則內生。其證手尋衣領 及亂捻物,宜用瀉青丸。壯熱飲水喘悶,宜用瀉白散。 凡病之新久,皆能引肝風,風內動則上入於目,故目 為之連劄。若熱入於目,牽其筋脈,兩眥俱緊,不能轉 視,故目直也。亦有飲食停滯中焦,致清陽不升,濁陰 不降,肝木生發之氣不得升,致生虛風者,須詳審之。 若胸滿腹痛,嘔吐惡食,輕則消導化痰,重則探吐滯 積,更須審其所傷,寒物熱物。亦有因感冒吐瀉,致使 土敗木侮,而生虛風者,不可遽服驚藥,宜用六君子 加芍藥、木香、柴胡制肝補脾。若因脾土虛而自病者用五味異功散。凡飲食停滯,痰涎壅滿而見驚證者, 實因脾土虛弱,不能生金,金虛不能平木,故木邪妄 動也。宜健脾消食,其證自愈。若輒用驚風之藥,反成 其風,而益其病也。況臟腑脆嫩,不可投以峻厲之劑, 治者慎之。

目動咬牙

编辑

小兒驚後,目微動咬牙者,皆病後亡津液,不能榮其 筋脈也。亦有肝經虛熱而生風者,當審其氣血有餘 不足而治之。其日中發熱飲冷而動者,氣有餘也,用 瀉青丸。夜間盜汗及睡不寧而動者,血不足也,用地 黃丸。或因肝經風邪傳於脾腎者,亦令咬牙。先用柴 胡清肝散,次用五味異功散、六味地黃丸。若因脾胃 「虛熱,用補中益氣湯加芍藥、山梔。實熱用瀉黃散。」蓋 牙牀屬手足陽明故也。若肝腎熱,用六味地黃丸。

睡中驚動

编辑

「小兒睡中驚動,由心腎不足所致。蓋心主血與神,肝 藏血與魂,肺主氣與魄,腎主精與恐。小兒臟腑脆弱, 易為驚恐,恐則氣下,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且夫 人之神氣,寤則行於目,寐則棲於腎。今心腎既虛,則 不能寧攝精神,故睡中驚動也。治宜清心安神,用茯 苓補心湯,加酸棗仁、茯神、五味。」亦有驚嚇而作者,因 擊動其肝,故魂不安也。治宜鎮驚定魂,用「安神鎮驚 丸。」若飲食間因驚而停滯者,用六君子加神麯、厚朴。 食既消而驚未定,用茯苓補心湯。若木火太過而心 神不寧者,用導赤散。風熱相搏者,用柴胡梔子散。食 鬱生痰,驚動不安者,用四君子以健脾,神麯、半夏以 化痰,山梔、芍藥以清熱。

天釣內釣

编辑

《天釣》者,發時頭目仰視,驚悸壯熱,兩目反張,淚出不 流,手足搐掣,不時悲笑,如鬼祟所附,甚者爪甲皆青, 蓋因乳母厚味,積毒在胃,致兒心肺生熱痰鬱滯,或 外挾風邪為患,法當解利其邪,用釣藤飲。上氣喘粗 者,用烏蠍四君子湯。《內釣》者,腹痛多喘,脣黑囊腫,傴 僂反張,眼尾赤,此胎中受風,及外驚所致。若內臟抽 掣作痛,狂叫,或泄瀉縮腳,內證一作,外證亦然,極難 調理。內證服聚寶丹,外證服釣藤飲,進乳食者可治。 若腹痛脣黑囊腫之類,用聚寶丹。若外驚內臟抽搐 之類,用釣藤飲。若因乳母醇酒厚味,積毒在胃,用加 味清胃散。若因乳母鬱怒,積熱在肝,用加味逍遙散、 加味歸脾湯,俱加漏蘆,子母俱服。凡母食膏粱厚味, 飼兒之時,先擠去宿乳,然後乳之。

驚風

编辑

驚風者,虛惕怔忡,氣怯神散,痰涎來去,泄瀉色青。若 驚入心,則面赤夜啼,用梔子清肝散加黃連;入肝則 面青眼竄,用柴胡清肝散;入脾則面黃嘔吐,虛汗嗜 臥,用六君加柴胡、山梔;入肺則面白喘急,用異功散 加柴胡、桔梗;入腎則面黑嚙妳咬牙,用六味地黃丸。 若因乳母恚怒肝火,或膏粱積熱,遺兒為患,或兒吐 瀉傷脾。清氣不升。風木䧟入太陰。傳變等因。皆能致 此。當隨主治。否則必成慢脾也。須預慎防為善。

痙證

编辑

痙證,因傷風汗出,悮發汗,或濕證汗多所致。若頂背 強直,腰背反張,搖頭掣瘲,噤口不語,發熱腹痛,病在 足太陰也。若面目赤色,無汗惡寒,牙關緊急,肢體反 張,痰涎壅盛,昏憒煩渴,小便赤澀,先譫語而發者,名 「剛痙」,當發汗。若大便滑泄,不語不渴,有汗而不惡寒, 先手足厥冷而發者,名柔痙,並以小續命湯加減主 之。剛痙去附子用麻黃,柔痙用附子去麻黃。若壯熱 譫語口乾,手足微寒,大便滑泄,此兼剛柔,無汗用葛 根湯,有汗用桂枝加葛根湯。若痰塞氣盛,用南星、半 夏、茯苓以消痰,枳實、陳皮、紫蘇以順氣。更審其熱,輕 者用敗毒散,熱甚者用小柴胡湯。壯熱有汗,胸滿口 噤,咬牙便閉,為內熱,以大承氣湯下「之,後用大柴胡 湯解之,過三日則難治。」此皆治六淫,外傷元氣,形病 俱實之法也。若小兒多因驚駭停食,或乳母六淫七 情,飲食起居失宜所致,更當審之,兼治其母。大要因 驚,目直、呵欠、項強、煩悶,屬肝經實熱,用抑肝散。咬牙 呵欠、手尋衣領,屬肝經虛熱,用地黃丸。若肺金不能 平木,用異功散。脾不「能養肝。用六君子湯。水不能生 木。用地黃丸。」

搖頭便血

编辑

經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木得風則搖動。」乃肝經火 盛而生虛風也。湯氏治鄭都丞子,搖頭便血七年,用 祛風藥、止血藥,百試無效。此肝經風熱所乘,土受木 剋,不能攝血,而潰入大腸,故便血不止。遂製清肝益 胃湯,以平肝益脾祛風熱。兼服胃風湯,旬餘諸證悉 愈。便血者,風木搖動,則土受陵虐,而不能統血也。或 食酸味過多,以益其肝,致令陰結。《經》曰:「結陰者,便血 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又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 陰脈不和,則血留之。結陰之病,陰氣內結,不得外行, 滲入腸間,故便血也。血亦有乳母恚怒,風熱熾盛,或肝木傷脾,使清氣不升,或風邪侵入大腸者。治法若 因風熱,用柴胡清肝散;若因怒火,用「加味小柴胡湯。 若清氣不升,脾氣下陷者,用補中益氣湯。」若風邪侵 於大腸者,用清肝益胃丸。肝經血熱妄行者,用六味 地黃丸。脾土不能培肝木者,用六君、柴胡、釣藤鉤。肝 木勝脾土者,用四君、芍藥、釣藤鉤。結陰者,用平胃地 榆湯。

《龔信古今醫鑑》

编辑

驚風不治證

编辑

急驚眼睛翻轉,口中出血,兩足擺跳,肚腹搐動。或神 緩而摸體尋衣,或證篤而神昏氣促,噴藥不下。通關 不請幫助識別此字。心中熱痛。忽大叫者。不治。 慢驚四肢厥冷。吐瀉咳嗽。面黯神慘。請幫助識別此字。聲胃痛。兩脅 動氣。口生白瘡。髮直搖頭。眼睛不轉。涎鳴喘嗌。頭軟 大小便不禁。手足一邊牽引者。皆不治。

慢脾身冷粘汗,直臥如屍,喘嗽頭軟,背直口噤搖頭, 痰如牽鋸之聲,縮脣氣粗者,不治。

八候

编辑

夫小兒有熱,熱盛生痰,痰盛生驚,驚盛發搐,搐盛則 牙關緊急,而八候生焉。搐、搦、掣、顫、反、引、竄、視是也。搐 者,兩手伸縮;搦者十指開合;掣者勢如相撲;顫者頭 偏不正;反者身仰向後;引者,臂若開弓,竄,目直似怒; 視者,睛露不活。是謂八候也。其四證,即驚風痰熱是 也,而化風丹悉能主之。

《樓英醫學綱目》

编辑

急驚

编辑

急驚者,陽證也,俱腑受病。熱痰客於心肺,是少陽相 火旺。《經》云:「熱則生風,因聞大聲而作。」蓋謂東方震卦, 得火氣而發搐。火本不動焰,得風而動,當用利驚丸、 導赤散、瀉青丸、地黃丸。搐止,宜服安神丸。

急驚內有熱即生風,又或因驚而發,則目上連劄潮 涎搐搦,身體與口中氣皆熱,及其發定,或睡起即了 了如故,此急驚證也。當其搐勢漸減時,與鎮心治熱 之藥一二服,如麝香丸、鎮心抱龍丸、辰砂丸、紫雪之 類。候驚勢已定,須臾以藥下其痰熱,如利驚丸、軟金 丹、桃枝丸之類,利下痰熱,心神安寧即愈。

癇痓

编辑

身軟時醒者為癇。身強直。反張如弓。不時醒者為痓 痓候。十無一生。

《徐春甫古今醫統》

编辑

驚風候各有所屬

编辑

小兒非時釣上眼睛,是肝風驚,白日無時喜笑驚風 在心。夢中五指捻動驚風在筋。畏人恐怖驚在脾。夢 中非時手足抽動驚風在肝、心二臟,面色赤,非時作 黑驚在腎,無時咬人驚風在骨。非時手足拿人驚風 在三焦。夢中吐舌驚在心。睡時喉中響拽驚在肺并 胃脘,面色青白,無時發熱戰驚在脾,無時面上黑色 「惡叫驚在腎。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