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453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四百五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四百五十三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四百五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百五十三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三

  小兒驚癇門九

  單方

  鍼灸

  醫案

藝術典第四百五十三卷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三

编辑

小兒驚癇門九

编辑

單方

编辑

小兒慢驚虛風:用平正附子去皮臍,生研為末,以白 頸蚯蚓於末內。請幫助識別此字。之。候定。刮蚓上附末。丸黃米大。每 服十丸。米飲下。百一方

驚癇發熱:丹參雷丸各半兩豬膏二兩,同煎七上七 下。濾去滓盛之。每以摩兒身上。日三次。千金方下同 小兒暴驚,啼哭絕死:蜀椒、左顧牡蠣各六銖,以酢漿 水一升,煮五合,每灌一合。

小兒驚熱:「天竺黃二錢,雄黃、牽牛各一錢,研勻,麪糊 丸粟米大。每服三五丸,薄荷湯下。」小兒直訣下同 小兒慢驚發搐,帶有陽證者:白甘遂末即「蚤休」末一 錢,瓜蔞根末一錢,同於慢火上炒焦黃,研勻,每服一 字,煎麝香、薄荷湯調下。

小兒驚竄,兩眼看地不上者,皂角燒灰,以童尿浸刮, 用火烘乾,研末,貼其顖門即甦。王氏小兒方 小兒癇疾:棘枝上雀甕,研其間蟲出,取汁灌之。聖惠方下 同

小兒天弔,目睛上視:用壁魚兒乾者十箇,濕者五箇, 用乳汁和研灌之。

小兒天弔,驚癇客忤:取「家桑東行根」研汁服。

小兒驚風內釣,胡椒、木𪔀子仁等分為末。請幫助識別此字。調黑豆 末和杵。丸菉豆大。每服三四十丸。荊芥湯下。

小兒天弔驚風,翻眼向上:用「乾蠍全者一箇,瓦炒好 硃砂三菉豆大,為末,飯丸菉豆大」,外以硃砂少許,同 酒化下一丸,頓愈。

小兒躽啼,驚癇腹滿,大便青白色:用柏子仁末,溫水 調服一錢。

小兒慢脾風,因吐泄後而成。「麻黃長五寸十箇,去節 白朮指面大二塊,全蠍二箇,生薄荷葉包煨,為末。二 歲以下一字,三歲以上半錢,薄荷湯下。」

驚癇發熱:乾藍、嗽水石等分為末,水調傅頭上。 小兒急慢驚風,口眼喎斜,搐搦,痰盛用天漿子房去 皮,生用三枚,乾蠍生用七枚,硃砂一錢,研勻,飯丸粟 大。每服二丸,荊芥湯送下。

小兒風癇,掣瘲戴眼,極者日數十發:莽草、雷丸各一 雞子黃大,化豬脂一斤,煎七沸,去滓,摩痛處,勿近目 及陰,日凡三四次。外臺祕要下同

小兒癇疾:白魚酒:用衣中白魚七枚,竹茹一握,酒一 升,煎二合,溫服之。

小兒驚風癇疾,喉閉牙緊:鈆白霜一字,蟾酥少許,為 末,烏梅肉蘸藥,於齦上揩之,仍吹通關藥,良久便開。 普濟方下同

小兒癇疾:雞子黃和乳汁攪服,不過三兩枚自定。 小兒急驚:遠年白田螺殼燒灰,入麝香少許,水調灌 之。

小兒癇疾:羖羊角燒灰存性,酒服少許。

小兒慢脾驚風:馬芹子、丁香、白殭蠶等分為末,每服 一錢,炙橘皮煎湯下。

小兒驚風:用大蒜七箇,先燒紅地,以蒜逐箇於地上 磨成膏,卻以殭蠶一兩,去頭足,安蒜上,椀覆一夜,勿 令洩氣。只取蠶研末,每用㗜鼻,口內含水有效 驚癇中風,壯熱掣瘲,吐舌出沫,用豚卵一雙切細,當 歸二分,以醇酒三升,煮一升,分服。

治小兒癇,利痰。「天南星煨香一兩,硃砂一錢,為末,豬 心血丸梧子大,每防風湯下一丸。」

驚風煩熱,「慎火草煎水浴之。」

小兒驚啼,黃芩、人參等分為末。每服一字,水飲下。 小兒驚癇疳痢或夜啼,青黛量大小,水研服之。歌云: 「孩兒雜病變成疳,不問強羸女與男,煩熱毛焦鼻口 燥,皮膚枯槁四肢癱,腹中時時更下痢,青黃赤白總 一般,眼濇面黃鼻孔黑,糓道開張不可看,此方便是 青黛散,孩兒百病服之安。」宮氣方

小兒驚熱,心肺積熱,夜臥多驚:鈆霜、牛黃各半分,鐵 粉一分,研勻,每服一字,竹瀝調下。聖濟錄下同 小兒急驚搐搦:「丹砂半兩,天南星一箇,一兩重者,炮 製酒浸大蠍三箇,為末,每服一字,薄荷湯下。」

小兒驚癇:慈石鍊水飲之。

小兒癇疾,水銀能壓一切熱,用小豆許安盞中,沉湯 內煮一食頃與服,勿仰兒頭,恐入腦也小兒急驚墜涎,水銀半兩,生南星一兩,麝香半分,為 末,入石腦油同搗和丸綠豆大。每一丸,薄荷湯下。 小兒癇病瘥後,血氣上虛,熱在皮膚,身面俱腫,萎蕤、 葵子、龍膽、茯苓、前胡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小兒驚癇瘈瘲,用熊膽以竹瀝化兩豆許服之。去心 中涎甚良。孟詵方

小兒癇疾:用𪔀甲炙研,乳服一錢,日二,亦可蜜丸服。 子母祕錄

小兒天弔,頭目仰視,痰塞內熱:用金牛兒即蟬蛻,以 漿水煮一日,曬乾為末。每用一字,冷水調下。衛生易簡方 小兒驚風:「白殭蠶、蠍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錢, 微炮為末」,每服一字或半錢,以薑湯調灌之,甚效。寇氏 衍義

小兒風癇:取蠍五枚,以大石榴割頭剜空,納蠍於中, 以頭蓋之,紙筋和黃泥封裹,微火炙乾,漸加火煅赤, 候冷去泥,取中焦黑者細研,乳汁調半錢,灌之便定。 兒梢大,以防風湯調服。篋中方

小兒驚癇:用入蟄蝙蝠一箇,成塊硃砂三錢,在腹內 以新瓦合煆存性,候冷為末,空心分四服。兒小分五 服,白湯下。醫學集成下同

小兒驚癇一百二十種:用荊芥穗二兩,白礬半生半 枯一兩,為末,糊丸黍米大,硃砂為衣,每薑湯下二十 丸,日一服。

小兒發熱,眼目喎斜,手足搐掣,將成風痰,用天麻、殭 蠶、防風、陳皮、半夏、石菖蒲、膽星各三分,荊芥、羌活、甘 草各二分,薑三片,同煎。窮鄉便方

小兒急慢驚風:震零丹二十粒,《來復丹》十粒,白丸子 十粒,三味研勻,糯米糊丸,菉豆大者三丸,小者三丸。 慢驚用北棗、陳皮湯吞下,急驚用生薑自然汁、百沸 湯下。古今醫統

小兒內釣腹痛,木香、乳香、沒藥各五分,水煎服之。阮氏 小兒方

小兒驚風卒死:用烏骨白雞血少許,抺脣上即活。請幫助識別此字。《嬛 記》:

小兒慢脾驚風利痰奇效:用《開元通寶》錢,背後上下 有兩月痕者,其色淡黑頗小,以一箇放鐵匙上,炭火 燒四圍,上下各出珠子,取出候冷,傾入盞中,作一服, 以南木香湯送下,或人參湯亦可。錢雖利痰,非胃家 所好,須以木香佐之。

《小兒驚忤不語》,打撲驚忤,血入心竅,不能言語:硃砂 為末,以雄豬心血和丸麻子大,每棗湯下七丸。直指方下 同

小兒驚後瞳斜不正者:人參、阿膠、糯米炒成珠各一 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日再服,乃止效。

小兒諸癇:雄黃、硃砂等分為末,每服一錢,豬心血入 虀水調下。

小兒急慢驚風,弔眼撮口,搐搦不定,代赭石火燒醋 淬十次,細研水飛,日乾。每服一錢或半錢,煎真金湯 調下,連進三服。兒腳脛上有赤斑,即是驚氣已出,病 當安也。無斑點者,不可治。

小兒截驚:以芭蕉汁、薄荷汁煎勻,塗頭頂,留顖門,塗 四肢,留手足心勿塗,甚效。鄧筆夆雜與

小兒盤腸內釣,腹中急痛乾啼:用乳香、沒藥、木香、薑 黃各四錢半另研,木別十二箇去殼研成膏,以木別 膏和四味,入煉蜜少許,丸櫻桃大,煎釣藤湯化下;次 服「魏香散」:用莪朮五錢,真阿魏一錢,先以溫湯化開 阿魏浸莪朮一日夜,焙乾末之。每服半錢,紫蘇米飲 空心服。身經通考方

小兒痰熱,咳嗽驚悸:半夏、南星等分為末,牛膽汁和 入膽內,懸風處待乾,蒸餅丸菉豆大,每薑湯下三五 丸。摘元方

小兒內釣多啼:「銀硃半錢,乳香、煨蒜各一錢,為末,研 丸黍米大。半歲五丸,薄荷湯下。」全幼心鑑下同 小兒癇後,瘖不能言:以「天南星濕紙包煨為末,雄豬 膽汁調服」二字。

小兒慢脾驚風:白附子半兩,天南星半兩,黑附子一 錢,並炮去皮為末,每服二錢,生薑五片,水煎服。楊氏家藏 《小兒》慢驚搐搦,涎壅厥逆:生川烏頭去皮劑一兩,全 蠍十箇去尾,分作三服,水一盞,薑七片,煎服。嬰孩寶鑑 小兒慢驚,昏沉或搐,烏藥磨水灌之。濟急方

小兒慢脾驚風,久病後或吐瀉後生驚轉或慢脾。用 蠍梢一兩為末,以石榴一枚剜空,用無灰酒調填入, 蓋定坐文武火上,時時攪動,熬膏取出放冷。每服一 字,金銀薄荷湯調下。本事方下同

又「治吐利後昏睡生瘋,癇慢脾證。全蠍、白朮、麻黃去 節,等分為末,二歲以下一字,三歲以上半錢,薄荷湯 下。」

小兒脾風:多用人參、冬瓜仁各半兩,南星一兩,漿水 煮過為末,每用一錢,溫服。

小兒驚癇不知人,嚼舌仰目者,用犀角濃磨水服之, 立效。為末亦可。廣利方下同小兒驚癇:嚼舌迷悶仰目:牛黃一豆許,研,和蜜水灌 之。

小兒急驚:青礞石磨水服。衛生方

小兒風癇瘈瘲:用人參、蛤粉、辰砂等分為末,以猳豬 心和血丸菉豆大。每服五十丸,金銀湯下,十日二服, 大有神效。衛生寶鑑

小兒急慢驚風:乳香半兩,甘遂半兩,同研末,每服半 錢,用乳香湯下,童便亦可。王氏博濟方

小兒驚邪:安息香一豆許,燒之自除。奇效良方 慢驚瘈瘲,用血竭半兩,乳香二錢半,同搗成劑,火炙 溶丸梧子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湯化下,定魄安神益 氣,夏月用人參湯。御藥院方下同

小兒慢驚:「曼陀羅花七朵,重一字天麻二錢半,全蠍 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錢半,為末,每服半 錢,薄荷湯調下。」

小兒急驚,搐搦涎盛:粉霜二錢,白牽牛、炒、輕粉各一 錢,為末。每服一字,薄荷湯下,吐涎為效。全嬰方下同 小兒急驚,昏迷不醒人事:石綠四兩,輕粉一錢為末, 薄荷汁入酒調一字服,取吐。

小兒驚風:用蠍一箇,頭尾全者,以薄荷四葉裹定,火 炙焦,同研為末,分四服,白湯下。經驗方下同

小兒驚癇掣瘲:用虎睛細研,水調灌之,良。

治小兒癇用「甘遂末一錢,豬心一箇,取三管頭血三 條,和甘遂末,將豬心批作兩片,入藥在內,以綿縛定, 外濕紙包裹,入文武火煨熟,不可過度,取藥細研,入 辰砂末一錢和勻,分作四丸。每服一丸,豬心湯化下。 再服,另取豬心煎湯,神效。」證治準繩下同

小兒急慢驚風,牙關緊急不可開者,用皂角末水調 塗牙齦上,入咽即活。

小兒驚風,發搐天弔:用天麻、荊芥、防風、薄荷、全蠍、殭 蠶各八分,膽星、甘草各五分,薑汁糊丸彈子大,水磨 下一丸。幼幼近編下同

小兒不時驚發,此肺虛不能平肝,宜溫肺為主,用人 參、五味子、肉桂。若不用桂,用細辛一分亦可。

小兒失跌受驚,肝系受風,致瞳神不正,視東則見西, 視西則見東,名曰「通睛。」用石楠一兩,瓜蔕五枚為末, 吹鼻,一日三次,內用牛黃平肝之藥。

慢脾風:用羊屎二十炮,丁香百粒,胡椒五十粒,每五 分,陳壁土煎湯下。

治急驚:「白石膏十兩,辰砂一兩,共為末,量兒大小,蜜 水調下。」

小兒內釣多啼:「銀朱半錢,乳香、煨蒜各一錢,為末,研 丸黍米大。半歲五丸,薄荷湯下。」

小兒驚熱:牛黃一杏仁,大竹瀝、薑汁各一合,和勻與 服。衛生總微下同

小兒牛癇:白牛屎中豆,日日服之,良。

小兒驚風,不拘急慢,用蜣螂一枚杵爛,以水一小盞, 於百沸湯中盪熱,去滓飲之。本草綱目下同

小兒癇疾:青羊肝一具,薄切水洗,和五味醬食之。 小兒口噤,牙關不開:「天南星一枚煨熟,紙裹斜包,剪 一小孔,透氣於穴中,牙關自開也。」

一用生南星。用薑汁擦之。自開。

小兒瀉後,眼上三日不乳,目黃如金氣將絕,此慢驚 肝風也。宜治肝。用水飛代赭石末,每服半錢,冬瓜仁 煎湯調下,愈。

小兒天釣驚風,發歇不定,鸛屎炒研半錢,入牛黃、麝 香各半錢,炒蠍五枚為末。每服五分,新汲水服。 小兒痓風,頭及四肢皆往後,以鴨涎滴之。 小兒驚風,吐逆作搐,痰涎壅塞,手足掣瘲,眼睛斜視, 枳殼去穰麩炒、淡豆豉等分為末,每服一字,甚者半 錢。急驚,薄荷自然汁下。慢驚荊芥湯下,入酒三五點, 日三服。

小兒驚熱:「釣藤一兩,硝石半兩,甘草炙一分,為散,每 服半錢,溫水服。」

驚癇發熱:鐵粉水調少許服之。

急驚涎潮,壯熱悶亂:鐵粉一錢,硃砂一錢為末,每服 一字,薄荷湯調下。

嬰孩驚風後,瘖不能言:用蕪荑炒、神麴炒、麥芽炒、黃 連炒各一錢,為末,豬膽汁打糊丸黍米大。每服十丸, 木通湯下。黃連能去心竅惡血。

急慢驚風:用青蒿、蠧蟲搗,和硃砂、汞粉各五分,丸粟 粒大。一歲一丸,乳汁服。古方不見用者。《保嬰集》用治 驚風,云「十不失一。」其詩云:「一半硃砂一半雪,其功只 在青蒿節。任教死去也還魂,服時須用生人血

鍼灸

编辑

晉皇甫謐《甲乙經》曰:「驚癇脈五,鍼手足太陰各五,刺 經太陽者五,刺手足少陰經絡傍者一,足陽明一,上 踝五寸,刺三鍼。」

小兒驚癇,「本神及前頂顖會,天柱主之。如反視,臨泣 主之。」

小兒驚癇加瘈瘲。脊急強。目轉上插縮筋主之。 小兒驚癇瘈瘲脊強互相引長強主之。

小兒癇發,目上插攢竹主之。

小兒癇痓,嘔吐泄注,驚恐失精,瞻視不明,眵。請幫助識別此字。瘈脈 及長強主之。

小兒驚癇不得息,《顱顖》主之。 「小兒驚癇,如有見者,列缺主之,并取陽明絡。」

小兒癇瘈,手足擾,目昏口噤,溺黃,商丘主之。

小兒癇瘈,遺精溺虛,則病諸癇癲,實則閉癃,小腹中 熱,善寐,大敦主之。

小兒馬癇,僕參及金門主之。

風,從頭至足,癇瘈,口閉不能開,每大便,腹暴滿,按之 不下,嚏,悲喘,《崑崙》主之。

唐·孫思邈《千金方》論曰:「小兒新生無疾,慎不可逆鍼 灸之,如逆鍼灸則忍痛,動其五脈,因喜成病。河洛關 中,土地多寒,兒喜病痙。其生兒三日多逆,灸以防之, 又灸頰以防噤。有噤者,舌下脈急,牙車筋急,其土地 寒,皆決舌下去血,灸頰以防噤也。吳蜀地溫,無此疾 也。古方既傳之今人,不詳南北之殊,便按方而用之」, 是以多害於小兒也。所以田舍小兒,任其自然,皆得 無有夭橫也。小兒驚啼眠中,四肢掣動,變蒸未解,慎 不可鍼灸爪之,動其百脈,仍因驚成癇也。惟陰癇噤 痙,可鍼灸爪之。凡灸癇當先下兒,使虛乃乘虛灸之。 未下有實而灸者,氣逼前後不通殺人。癇發平旦者, 在足少陽;晨朝發者,在足厥陰;日中發者。在足太陽。 黃昏發者。在足太陰。人定發者。在足陽明。夜半發者。 在足少陰。

右癇發時,視病所在,發早晚,灸其所也。

肝癇之為病,面青,目反視,手足搖,灸足少陽厥陰各 三壯。

心癇之為病,面赤,心下有熱,短氣息微數,灸心下第 二肋端宛宛中,此為巨闕也。又灸手心主及少陰各 三壯。

脾癇之為病,面黃腹大,喜痢,灸胃管三壯,俠胃管傍 灸二壯,足陽明太陰各二壯。

肺癇之為病,面目白,口沫出,灸肺腧三壯,又灸手陽 明、太陰各二壯。

腎癇之為病,面黑正直視不搖如尸狀,灸心下二寸 二分,三壯。又灸肘中動脈各二壯。又灸足太陽少陰 各三壯。

《膈》癇之為病,目反,四肢不舉,灸風府,又灸頂上鼻、人 中、下脣、承漿,皆隨年壯。

腸癇之為病,不動搖,灸兩承山,又灸足心兩手勞宮, 又灸兩耳後完骨,各隨年壯。又灸臍中五十壯。

右「《五臟癇證》候。」

六畜之癇,或在四肢,或在腹內,當審其候,隨病所在, 灸之,雖少必瘥,若失其要,則為害也。

馬癇之為病,張口搖頭,馬鳴欲反折,灸項風府臍中 三壯,病在腹中,燒馬蹄末服之良。

牛癇之為病,目正直視,腹脹,灸鳩尾骨及大椎各三 壯,燒牛蹄末服之良。

羊癇之為病。喜揚目吐舌,灸大椎上三壯。

豬癇之為病,喜吐沫,灸脊骨兩傍各一寸七壯。 犬癇之為病,手足拳攣,灸兩手心一壯,灸足太陽一 壯,灸肋戶一壯。

雞癇之為病,搖頭反折,喜驚自搖,灸足諸陽各三壯。

右六畜癇證候

小兒暴癇。灸兩乳頭。女兒灸乳下二分。

治「小兒暴癇者,身軀正直如死人,及腹中雷鳴,灸太 倉及臍中上下兩傍各一寸,凡六處。」又灸「當腹度取, 皆以繩繞頸下至臍中竭,便轉繩向背,順脊下行,盡 繩頭,灸兩傍各一寸五壯。」

「若面白啼。聲色不變」,灸足陽明太陰。

若目反上視,眸子動,當灸顖中。取之法:橫度口盡兩 吻際,又橫度鼻下亦盡兩邊,折去鼻度半,都合口為 度。從額上髮際上行度之,灸度頭一處,正在顖上未 合骨中,隨手動者是,此最要處也。次灸當額上入髮 二分許,直望鼻為正。次灸其兩邊,當目瞳子直上入 髮際二分。次灸頂上迴毛中。次灸客主人穴,在眉後 際動脈是。次灸兩耳門,當耳開口,則骨解開動張陷 是也。次灸兩耳上,捲耳取之,當捲耳上頭是也。一法: 大人當耳上橫三指,小兒各自取其指也。次灸兩耳 後完骨上青脈,亦可以鍼刺,令血出。次灸玉枕,項後 高骨是也。次灸兩風池,在項後兩轅動肋外髮際陷 中是也。次灸風府,當項中央髮際,亦可,與風池三處高下相等,次灸頭兩角,兩角當迴毛兩邊起骨是也。

右頭部凡十九處,兒生十日可灸三壯,三十日可灸五壯,五十日可灸七壯。病重者具灸之,輕者惟灸顖中、風池、玉枕也。艾使熟,炷令平正著肉,火勢乃至病所也。艾若生,炷不平正不著肉,徒灸多炷,故無益也。

「若腹滿短氣轉鳴,灸肺募,在兩乳上第二肋間宛宛 中,懸繩取之,當瞳子是。次灸膻中,次灸胸堂,次灸臍 中。次灸薜息,薜息在兩乳下第一肋間宛宛中是也。 次灸巨闕,大人去鳩尾下一寸,小兒去臍作六分分 之,去鳩尾下一寸是也。并灸兩邊。次灸胃管。次灸金 門,金門在穀道前囊之後,當中央是也,從陰囊下度」 之大孔前中分之。

右腹部十二處。胸堂巨闕胃管。十日兒可灸三壯。一月已上可五壯。陰下縫中可三壯。或云「隨年壯。」

「若身強反張,灸大椎」,并灸諸臟腧,及督脊上當中,從 大椎數至窮骨中屈,更從大椎度之,灸度下頭,是督 脊也。

「右背部十二處,十日兒可灸三壯,一月已上」 可灸五壯。

若手足掣瘲驚者,灸尺澤,次灸陽明,次灸少商,次灸 勞宮,次灸心主,次灸合谷,次灸三關,次灸少陽。

「右手部十六處。其要者。陽明、少商、心主、尺澤、合谷、少陽也。」 壯數如上。

又灸伏兔,次灸三里,次灸「腓腸」,次灸「鹿溪」,次灸陽明, 次灸少陽,次灸「然谷。」

右足部十四處皆要,可灸,壯數如上。

手足陽明,謂人四指。凡小兒驚癇皆灸之。若風病大 動,手足掣瘲者,盡灸手足十指端,又灸本節後。 竇漢卿《瘡瘍全書》曰:「慢驚灸法,以醬一匕,塗在百會 穴,用艾葉如半粒黃豆大者,灸五壯為度。五壯之內, 不拘次第,嬰兒哭聲如平時無異者生,其聲嘶不響 亮者死,累試累效。百會穴在頭頂心旋毛中是穴。凡 嬰兒」月內雖無驚病,依法灸之,能免一世之驚,況泄 瀉灸之亦妙。

《幼科全書》曰:「凡急驚風發時,牙關緊閉不醒者,急用 艾炷灸兩手中指,合而灸之,即醒,而後施治法也。 先以兩手大指相合,於甲側縫處,燒一二炷,又以兩 手中指相合,於甲縫中心,燒一二炷即醒。若灸不知 痛者,則不治。」

《古今醫統》曰:「小兒急驚,鍼小谿;驚癇啼叫,灸百會,或 鍼神門三分,灸三壯。」

小兒慢驚,灸尺澤印堂三壯。尺澤在肘中約紋上,屈 肘橫紋筋骨罅陷中。手太陰肺脈所入,為合水。肺實 瀉之。

小兒瘈瘲。鍼陽谷二分,灸則三壯。陽谷在手外側腕 中銳骨下陷中。手太陽大腸所行為經火。

小兒發癇瘈瘲,鍼崑崙三分,灸則三壯。崑崙在足外 踝後跟骨上陷中,細脈動應手,足太陽膀胱脈所行 為經火。或鍼瘈脈一分,灸三壯。瘈脈一名資脈,耳本 後雞足青絡脈。或鍼前頂一分,灸則三壯。前頂在顖 會後一寸半骨間陷中。

小兒吐嘔瀉痢,無時驚恐,目澀眵膏。鍼瘈脈一分,灸 則三壯。瘈脈一名資脈耳本後雞足青絡脈,刺出血 如豆汁,不宜多出。

小兒風癇,角弓反張,灸神關三壯,禁鍼。神關,一名「氣 舍」,當臍中。

小兒嘔吐,瘈瘲發癇,身熱頭痛,不得臥,聤,耳腫及膿 汁,灸顱息七壯,禁鍼。「顱息」,耳後間青絡脈中。

小兒張口,搖頭身反。鍼金門一分,灸則三壯。金門一 名「梁關」,在外踝下,申脈下一寸,足太陽郄、陽維別屬。 小兒瘈瘲,鍼長強三分,灸則五壯。長強一名「氣之陰 郄」,一名撅骨,在脊骶骨端計三分,伏地取之乃得。足 少陰、少陽結會督脈,別走任脈。

小兒睡中驚掣,灸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 許,各一壯。

「小兒身強。角弓反張。」灸鼻上入髮際三分。三壯。次灸 大椎下節間。三壯。

小兒急驚風,灸前頂一穴三壯,取法在「百會前一寸, 若不愈,再灸兩眉心及鼻下人中一穴,炷如麥大。 小兒風癇,治不瘥,灸耳上入髮際一寸五分,嚼而取 之。」

小兒睡中驚,目不合,灸屈肘橫紋中上三分,各一壯。 癇病者,小兒惡疾也。呼吸之間,不及求師,致困者不 少。諺云:「世無良醫,枉死者半。」小兒諸癇病,如口穢吐 清沫,灸巨闕穴三壯,在鳩尾下一寸陷中。

王肯堂《證治準繩》曰:「小兒癲癇,驚風目眩,灸神庭一 穴七壯,在鼻柱直上,入髮際五分。」

小兒雞癇。善驚。及掣目搖頭。灸少陰二壯。取法在掌 後去腕半寸陷中。

小兒驚癇者,先驚叫乃發也。灸頂上旋毛中,三壯。及耳後青絡脈,炷如小麥大。

小兒驚癇。灸《鬼祿》一穴三壯。取法在上脣內中央絃 上是穴。

小兒食癇者,先寒熱灑淅乃發也,灸鳩尾穴上五分 三壯。

小兒牛癇。目直視,腹脹乃發也。灸鳩尾一穴三壯。取 法:「胸蔽骨下五分陷中」是穴。

小兒馬癇,張口搖頭,身折反,馬鳴也。灸僕參穴各三 壯,取法,在足跟骨下,白肉際陷中,拱足取之是穴。 小兒羊癇,目瞪吐舌,羊鳴也。灸第九椎下節間,三五 壯。

按《靈樞經》云:「暴攣足不任身。取天柱。」 天柱穴,足太陽也。又云:癲癇瘈瘲。不知所苦。兩蹻之下。男陽女陰。潔古云。晝發灸陽蹻。夜發灸陰蹻。各二壯。陽蹻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照海穴也。

李梴《醫學入門》曰:「小兒驚風,灸本神臨泣外一寸半。 小兒驚癇,於俠谿上一寸半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身經通考》曰:「小兒急驚,灸百會穴前一寸。若不瘥,灸 兩肩頭及人中各三壯,艾小麥大。」

《醫學綱目》曰:「角弓反張,鼻上入髮際三分,灸三壯。大 椎下節間,灸三壯。」

王日新《小兒方》曰:「小兒驚風,大叫一聲就死者,名老 鴉驚。以散麻纏住脇下及手心、足心,以燈火爆之。用 老鴉蒜曬乾,車前子等分為末,水調貼手心,仍以燈 心焠手足心,及肩膊、眉心、鼻心,即醒也。」

《小兒驚風祕訣》曰:「凡小兒驚風,昏迷搐搦,竄視諸病。 又頭風脹痛,視頭額太陽絡脈盛處,以燈心蘸麻油, 點燈焠之。」

仰向後者,燈火焠其顖門兩眉際之上下。 眼翻不下者,焠其臍之上下。

「不省人事」者,焠其手足心心之上下。

「手拳不開,口往上」者,焠其頂心、兩手心。

「撮口出白沫」者,焠其口上下、手足心。

凡小兒驚風,通身都烏者,名「烏紗驚。」急推向下,將黃 土一盌搗末,入久醋一鍾,炒熱包定熨之,下引至足, 刺破為妙。

醫案

编辑

錢氏《小兒直訣》曰:廣親宅七太尉,方七歲,潮熱數日 欲愈。錢謂父二大王曰:「七使潮熱將安,八使預防驚 搐。」王怒曰:「但使七使愈,勿言八使病。」錢曰:「八使過來 日午間即無苦也。」次日午前果作搐,急召錢治之,三 日而愈。蓋預見其目直視而顋赤,必肝心俱熱,更坐 石杌子,乃欲就冷,此熱甚也。又肌膚素肥盛而本實, 其脈急促,故發搐。尅言午時者,自寅至午,皆心肝用 事之時,治之乃瀉心肝,補腎自安矣。

李司戶孫,百日發搐,日三五次,或作胎驚治之,不應, 即用大青膏豆許,并塗顖、浴體二法,三日而愈。蓋嬰 兒血氣未實,不能勝外邪而發搐,故用浴體法。凡搐 頻者,風在表,易治,宜發散;搐稀者,風在臟,難治,宜補 脾。

朱監簿子五歲,夜半發熱,曉則如故,用涼藥解之,反 多涎喜睡,大便青白,作渴引飲。師曰:「此當健脾胃,則 諸證退。」遂用白朮散一兩,水煎恣飲,二劑稍愈,三劑 渴止涎消。又投阿膠散,二服而安。

徐氏子三歲,病潮熱,每日酉則發搐,身微熱而目微 斜露睛,四肢冷而喘,大便微黃。請錢與李同治。錢問 李曰:「病何搐也?」李曰:「有風,何身熱微溫?」曰:「四肢所作。」 「何目斜睛露?」曰:「搐則目斜。」「何肢冷?」曰:「冷厥心內熱。」曰: 「何喘?」曰:「搐之甚也。」曰:「何以治之?」曰:「涼驚丸,鼻中灌之, 必搐止。」錢又問曰:「既謂風病溫壯,搐引目斜露睛,內 熱肢冷,及搐甚而喘,併以何藥治之?」李曰:「皆此藥也。」 錢曰:「不然。搐者,心肝實也。身微熱者,日西肺用事之 時也。肺主身溫,今且熱者,肺虛也。目微斜露睛者,肝 肺相乘勝也。四肢冷者,脾虛也。肺若虛甚,則脾母亦 弱,木氣乘脾,四肢即冷。治之當先補脾肺,用益黃散、 阿膠散,得脾虛證退,然後治其心肝」,瀉青丸、導赤散、 涼驚丸治之,九日愈。

王駙馬子五歲,目直視而不欲食,或以為鬼祟,用符 水噴之,反加發搐,此肝經實火之證也,用「瀉青丸」而 愈。

王氏子患吐瀉,或用藥下之,睡而露睛,瘈瘲身冷,此 慢驚也。即用瓜蔞湯治之,而目開身溫,但二便不利或用八正散,復冷不食。即用益黃散、史君子丸,溫補 脾胃,諸證悉愈。後又有不語,用地黃丸以補腎,半月 而愈。

李寺丞子三歲發搐,自卯至巳,目右視,大叫哭。錢見 曰:「此逆也。男為陽本,發左視無聲則順,右視有聲則 逆。所以然者,左肝木也,右,肺金也。逆則二臟相戰,金 木相擊而有聲也。治宜瀉強補弱。假令女發搐,目左 視,是肺來乘肝,肝不能任,故叫哭也。當瀉其肺,後治 其心,續治其肝,若病在秋。」日西時同肺兼旺位。當大瀉其 肺。若病在春。早晨時同此肝旺之時。尚不能勝肺。是肺強 而肝火弱也。當補其肝腎。大瀉其肺。若男發搐。目右 視。是肝來勝肺而叫哭。當瀉其肝心。若病在春夏。早晨 日中時同肝心旺時當大瀉,其肝若病在秋冬。日晡時同此肺 旺之時,尚不能勝肝,是肝強而肺極虛也。當補其肺, 大瀉其肝。所以言目反視者,乃肝主目也。凡搐則是 風熱相搏於內,風屬肝,故外見於目也。今此病先瀉 其肺,以瀉肺湯主之。二日不悶亂,知病退也,後用地 黃丸補腎,三服後,用瀉青丸各二服,以瀉心肝,五日 而愈。然此證男反女,故男易治於女也。假令女發搐, 目左視,肺之勝肝。又病在秋,即肺旺肝不能任,故哭 叫。當大瀉其肺,然後治心續肝。所以言男目右視者, 木反侮金,肝旺勝肺,當瀉其肝。若更病在春夏,金氣 極盛,又當補其肺,慎勿瀉也。

竇漢卿《瘡瘍全書》曰:「一小兒七歲,聞雷則昏倒,不知 人事。以人參、歸身、麥冬,少入五味,盡一斤,後聞雷自 若。」

張從政《儒門事親》曰:李氏一小兒,病手足搐搦。以示 戴人。戴人曰:「心火勝也。勿持捉其手,當從搐搦。此由 乳母保抱太極所致。」乃令掃淨地,以水灑之,乾令復 灑之,令極濕,俛臥兒於地上,良久,渾身轉側,泥涴皆 滿,仍以水洗之,少頃而瘥矣。

李東垣曰:陳氏女八歲時得癇病,遇陰雨則作,遇驚 亦作,口出涎沫,聲如羊鳴。余視之曰:「此胎受驚也。其 病深痼,調治半年,病亦可安。仍須淡味以佐藥力,與 燒丹丸,繼以四物湯入黃連,隨時加減,半年而安。」 《丹溪心法》曰:「孫女因胎中受濕熱,日午發搐,脣黑面 青,每日作一次,未半週難與藥,且釀乳飲之,用白朮、 陳皮、半夏、芍藥、青皮各五分,人參、川芎、木通各三錢, 黃連二錢,炙草一錢,分八服,薑五片,與乳母煎服。」 羅天益《衛生寶鑑》曰:「魏敬甫之子四歲,一長老摩頂 授記,眾僧念呪,因而大恐,遂驚搐,痰涎壅塞,目多白 睛,項背強急,喉有痰聲,一時許方省。後每見衣皂之 人輙發,多服硃砂龍腦鎮墜之藥,四十餘」日,前證仍 在,又添行步動作,神思如癡,命余治之。診其脈沉弦 而急。《黃帝鍼經》云:「心脈滿大,癇瘈筋攣。」又肝脈小急, 癇瘈筋攣。蓋小兒血氣未定,神氣尚弱,因而驚恐,神 無所依。又動於肝,肝主筋,故癇瘈筋攣。病久氣弱,小 兒易為虛實,多服鎮墜涼定之藥,復損其氣,故行步 動作如癡。《內經》云:「暴攣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穴者 是也。」天柱穴乃足太陽之脈所發,陽癇附而行也。又 云:癲癇瘈瘲,不知所苦,兩蹻主之,男陽女陰。潔古老 人云:晝發取陽蹻申脈,夜發取陰蹻照海,先各灸二 七壯,陽蹻申脈穴在外踝下容爪甲白肉際陷中。陰 蹻照海穴在足內踝下陷中是也。次與沉香天麻湯, 服三劑而全愈。

萬氏《幼科發揮》曰:「英山縣大尹吳清溪子病驚風。諸 醫作風治之不效。急差人請余。余往見尹曰:『非風也, 乃因驚得之。風從肝治,驚從心治。不識病原如何有 效。乃取至聖保命丹治之,搐止矣。尹曰:『名不虛傳,果 良醫也』』。」

一小兒驚後成癇,余制一方,天水散一料,碾為細末, 分作三劑,二兩三錢,入真青黛五錢碾勻,名「倩魂散」, 寅卯時煎竹葉湯調服一錢,以平肝火;一劑二兩三 錢,入硃砂水飛五錢,名「安神散」,巳午時煎燈草湯調 服,以鎮其神;一劑二兩三錢,入真輕粉二錢研勻,名 「定魂散」,申酉時煎淡薑湯服,以去其痰,旬日而安。 一小兒十歲。久得癇疾。余視兩目渾白無睛光。語言 蹇澀。舉動癡迷。乃語其父曰:「不可治矣。」後請醫治之。 竟無成功。

本縣汪前川兒,驚病一月之間,嘗發二三次。余曰:「不 治必成癇也。」求治於余,乃立一方,用枳實、黃連、半夏、 白茯苓各等分折半,朱砂飛又折半,同前研末,神麴 糊丸芡實大,朱砂為衣。每服一丸,用豶豬心一個,批 開入藥在內,線紮定,放瓦罐中煮熟,取出豬心,和藥 食之,以湯送下,後竟不發,名斷癇丸。

舊縣張月山長子,病急驚風,十七日不醒,待請余到, 舌色黑矣。余嘗見父念《玉函經》:「傷寒舌黑洗不紅,藥 洗,分明見吉凶。」余問曰:「用何藥洗之?」父曰:「薄荷湯。」乃 依法,急取薄荷湯洗之,舌變紅色。余曰:「可治也。」用瀉 青丸二錢,煎湯服之,一飲而盡,口燥渴已止也。其夜 搐止,熱退而安。此子不遇余,幾死也汪元津幼子,七月間,因傷食病瘧,七日發搐。余見之, 肝風雖甚,脾未至困,當瀉其肝,後補其脾可也。乃以 瀉肝散三服而搐止,後用調元湯以補其脾,琥珀抱 龍丸以平其肝。喜睡,二目不能開。余思喜睡者,非脾 困也,乃神昏欠惺惺也;目屬肝,兩泡屬脾。合目不開 者,非亡魂也,乃神倦也。今兒目欲開欲合可知也。只 用前方。又二日令其家中平日相與嬉戲者,取其小 鼓小鈸之物,在房中牀前唱舞以譟之,未半日目開 而平復也,凡十日而安。

一女子五個月內發搐,余以瀉青丸投之,三四服搐 不止轉甚。余思痰壅氣鬱,乃發搐也。丸散頗粗,與痰 粘滯於咽喉之間,致氣不通而搐愈甚也。用竹葉煎 作湯,取綿紙濾去其渣滓,澄清服之,搐止而安。其父 歎曰:「醫之貴於變通也,如是夫。」

有兒脾胃素弱,一日病瀉,以理中丸服之,瀉未止,口 內生瘡,乃謂前藥性熱助火,復以冷藥投之,身微熱, 睡則揚睛。余見之曰:「此發慢驚風也。令郎脾胃本虛, 瀉則益虛。口中生瘡者,脾虛熱也,誤服冷藥,則中氣 益損,昏睡不乳,虛損之極也。當急作調元湯倍加人 參服之」,調理半月而愈。

胡鳳崖有子,痘瘡後傷食疳,肌瘦髮穗。有醫童一冊 見之曰:「不是疳證,乃血虛也。」其家惑之,始則生一病, 如癇非癇,晝則安靜,夜則夢寐抱其乳母叫云:「我怕, 我怕!」如人捕之狀。詢其病原,此兒性不喫藥,一冊來 餧藥,必將鍼火以恐嚇之,而得斯疾也。蓋胃為戊土, 腎為癸水,合而化為火。腎主恐,恐則傷腎,此因脾胃 虛弱,不能生肺,腎無化原,亦從而虛也。腎藏志,腎虛 則神志不寧而生驚恐,寤則神棲於心,寐則神棲於 腎,脾志往來,出入之門戶也。必以補脾為主,安神次 之,補脾肥兒丸、安神。錢氏安神丸,調理半年而安。 一小兒七月,發搐無時,昏睡不醒,不哭不乳,掐之灸 之不痛,㗜之鼻不嚏,灌藥不入。余曰:「此真搐也。不可 治矣。」

本縣大尹吳子生,四月病驚風,搐過則昏睡不乳,發 搐則醒眼邪視,右手搐搦。請余。余曰:「此真搐,不可治。」 辭而退。

一兒發搐痰壅,有醫用白餅子下之不退,凡三下,病 益深,合目昏睡,不哭不乳,喉中氣鳴,上氣喘促,大便 時下。余曰:「五臟氣絕,病不可治,轉下之過也。」彼醫曰: 「白餅子,錢氏下痰神方也。」余曰:「盡信書,不如無書。」錢 氏小兒皆出於門人附會之事也。蓋人之有痰,猶木 之有津,時令大熱,草木流津,痰自熱生,此明驗也。痰 猶水也。附氣自行,過顙在山,豈水之性哉?乃搏激使 之也。今痰隨火上,不知降火而反下之,損其胃氣,胃 氣既攻,五臟俱損。故目不開者,肝絕也;昏睡不乳者, 脾絕也;啼聲不出者,心絕也;喘促痰響者,肺絕也;便 溺遺失者,腎絕也。果不可治而死。

邑中有儒醫,治病有奇方,惟性太執,不知變通。時有 小兒發搐,余謂「急驚之證,當用涼瀉導赤散、瀉青丸 是也。」彼謂「驚風者,肝火鬱遏而成也,火鬱則發之,小 續命湯是也。」人不能決,兩從之。余所治者,一日而安, 彼治者死悔。不信吾言無及矣。

一小兒發搐,先取善推法推之,止向後發,病益危甚。 余曰:「推法者,乃針灸按摩之遺意也。《經》曰無刺,大虛 人推掐之法,壯實者可用之。如怯弱者,其氣不行,推 則有汗,反傷元氣也。」其家不信余言,余曰:「不死必成 癇疾。」半月後果死。

癸亥二月,英山縣大尹前縣吳某一子發搐,彼醫以 二陳湯、薑汁、竹瀝治之,不退。吳初來任,過羅與全有 識,乃差人請余。比往視其外候,三關青氣,兩頰赤色, 目常直視,指如撚物。曰:「此得之外感,未與發散,熱入 於裡。」《錢氏》曰:「肝有熱則目直視,得心熱則發搐。」又曰: 「兩頰赤而目直視,必作驚風。小兒肝常有餘,又乘木」 旺之時,當與瀉肝。若二陳湯、陳皮、半夏、生薑之辛,皆 助肝之物。《經》曰:「以辛補之,所以無效。」乃用瀉青丸以 瀉肝木之有餘,導赤散以瀉心之火,一服而搐即止。 全見其胎禀素怯,脾胃且弱,恐後作搐,便成癇疾,又 作琥珀丸與之,常服而安。

蘄水沙。請幫助識別此字。徐淑道一子患驚風,先取醫張姓者治之, 數日不效。請余往,痰喘正急,驚搐頻發。余先治其痰, 次治其搐,以次而定,唯身熱猶熾。張姓者欲用解毒 湯、竹葉湯、小柴胡湯,余皆不可。謂之曰:「小兒肝嘗有 餘,脾嘗不足。病發于肝,風木本旺,脾土受傷,此乃虛 熱,勿用寒涼,致損中氣也。」乃用四君子湯加炙黃芪、 炒黑乾薑,一服而安。

一小兒年五歲,夢中驚哭,抱其母叫怕,此因被驚嚇 得之。余製一方,用人參、麥門冬、茯神、黃連、酸棗仁、柏 子仁、炙甘草、硃砂各等分,一半水煎,一半入地黃加 炙甘草為末,山藥粉糊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五丸,燈 草煎湯下,未盡劑而安。

余初習醫治,一兒二歲,發搐而死,但面色未脫,手足未冷,乃氣結痰壅而悶絕,非真死也。取艾作小炷,灸 兩手中衝穴,火方及肉而醒,大哭,遂用《家傳治驚方》, 以雄黃解毒丸十五丸利其痰,涼驚丸二十五丸去 其熱,合之煎薄荷湯送下,須臾利下黃涎,搐止矣。 一兒周歲,發熱而搐,以瀉青丸投之不效,乃問其發 搐之狀,其母曰:「搐過後只好睡,醒時則戲作貓兒聲, 見人則笑。」余曰:「醫要識證,藥要對證。」以導赤散服之, 一劑而安。其父問是何故?余曰:心臟屬火,其聲為笑, 火生于寅屬虎,貓者虎之類也,貓聲而笑,知非肝病, 乃火病也。故以導赤散瀉其心火而安。

一兒發搐,因有推法暫退,一月後至期復發,又推之, 或一月一發,或一月再發。余曰:「病成癇矣。推法者,乃 發表之意,痰聚在心不得出也。幸初成癇者,當可治, 若久則為終身痼疾,不可治也。」因立方用黃連五錢, 硃砂二錢五分,飛白甘遂三分,膽星一錢為末,粟米 糊丸,獖豬心血杵勻,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燈草煎湯 化下。夜服。三日服。一遂安。

王綸《明醫雜著》曰:「一小兒三歲,因驚抽搐,發熱痰盛, 久用抱龍丸等藥以清風痰,反致面色或赤或青。余 謂始因肝有實邪,故宜用前藥。今面色青赤,乃肝經 虛熱而傳心不足之象也。先用六味地黃丸以滋養 肝腎,佐以六君子湯,少加柴胡、升麻,以調補脾胃,諸 證頓退而痊。」

奚氏女六歲,忽然發驚,目動咬牙,或睡中驚搐,痰涎 壅盛,或用化痰祛風等藥益甚。余曰:「面青而見前證, 乃屬肝木尅制脾土,不能攝涎而上湧也。當滋腎水, 生肝血,則風自息而痰自消矣。」遂用六味丸而愈。 一小兒患前證,痰涎自流,用驚風之藥,其證益甚,脾 胃益虛,視其面色痿黃,口吐痰涎,用六君子、補中益 氣湯而愈。

一小兒兩目動劄,手足發搐,數服天麻防風丸之類, 以祛風化痰。前證不愈,其痰益甚,得飲食諸證稍愈。 視其準頭及左頰,色青黃。余曰:「脾主涎,此肝木制脾 土,不能統攝其涎,非痰盛也。」遂用六君子湯加升麻、 柴胡、釣藤,二劑飲食漸進,諸證漸愈;又用補中益氣 而安。

舉人余時正子,傷食發丹毒,服發表之劑,手足抽搐, 服抱龍丸,目瞤氣喘痰盛。余謂此脾胃虧損而變慢 驚也。無風可祛,無痰可逐,乃虛象也。遂用六君子加 附子,一劑而安,再劑而愈。

一小兒病後遇驚即痰盛,咬牙抽搐,搖頭作瀉,卻服 腦、麝、硃砂等劑,以致慢驚而卒。

一小兒七歲,患急驚,將愈而發熱驚悸。或用祛風化 痰之劑,更加驚搐,吐痰喘嗽,腹脹少食,惡寒。又用《抱 龍》等丸,更加大便似痢,寒熱往來,殊類風證。先君視 之,以為脾氣虧損,諸經無所資養而然,用四君子湯, 少用升麻、柴胡,以升補陽氣而愈。

大尹劉應昌子,患《瘰𤻤》,恪用化痰之劑,虛證悉至,殊 類驚風。又服祛風至寶丹,小便頻數,肢體抽搐,或兩 目連劄,咬牙呵欠,或作嘔懶食,大便重墜,或泄瀉,此 土傷而木勝也。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痊。 冬官朱小溪子,項間結核,面色痿黃,肌體消瘦,咬牙 抽搐,頭搖目劄,此肝木尅脾土也。用六君子湯、九味 蘆薈丸而愈。

憲幕顧斐齋元孫二周,項結核,兩臂反張,索敗毒之 藥。余意其證屬風熱傷肝,血燥筋攣,未敢付藥。翌早 請治,果係前證。遂與六味丸一服,侵晨灌之,午後肢 體如常。

儒者王文遠子,患瘰𤻤,痰盛發搐,服金石香燥之劑, 手足筋攣,此肝血復傷,而致急驚風也。遂用加味小 柴胡,加釣藤、山梔、芎、歸一劑,又以六味丸料加五味、 麥冬,煎服而安。

《保嬰金鏡錄》曰:「一小兒發熱拘急,或四肢瘈瘲,左顋 色赤,此心肝二經風熱相搏,先用柴胡清肝散以清 心肝之熱,次用六味地黃丸以生肝腎之血,頓安。 一小兒發搐啼叫,手足指冷,左顋青黑,此肝脾虛弱, 腎水反侮脾土,用六君子湯加薑、桂一劑頓安;又以 四君子加芎、歸及補肝散而愈。」

「一小兒潮熱發搐,痰涎上湧,手足指冷,左顋至申酉 時,青中隱白,手足時搐,此肝經虛弱,肺金所勝而潮 搐,脾土虛弱而手足冷也。」用「補中益氣湯以調補脾 肺,用六味地黃丸以滋補肝腎而愈。」蓋病氣有餘,當 認為元氣不足,若用瀉金伐肝,清熱化痰則誤矣。 一小兒印堂青黑,至夜啼搐,余謂脾土虛寒,用釣藤 飲而安。後因驚發搐,夜啼,用釣藤飲,前證頓止,又用 異功散而愈。

一小兒目內色青發搐,目直上視,叫哭不已,或用牛 黃清心丸不愈,反咬牙頓悶,小便自遺,此肝經血氣 虛甚故耳。余用補中益氣湯及六味地黃丸而痊。 一小兒發搐目劄,屬肝膽經風熱,先用柴胡清肝散 以清其肝,後用六味地黃丸以補其腎而痊一小兒發熱作渴,用瀉黃散,大便重墜,口角流涎,仍 欲瀉火。余曰:「鼻準青白多而黃色少,屬脾胃虛寒,肝 朮所侮。蓋口角流涎,胃氣不能統攝也。大便重墜,脾 氣不能上升也。」不信,另用涼劑,果眉脣微動,四肢微 搐。余曰:「此虛極而變慢脾風也。」用六君子加當歸、木 香、炮薑、釣藤鉤二劑益甚,意欲更劑。余曰:「此藥力未 及也,設前藥不對其證,禍在反掌矣。」仍以前藥加炮 附子一片,服之即安。乃去附子,又二劑,調理而愈。 一小兒瘈瘲啼叫,額間青黑,此驚風肝木乘脾,腹中 作痛也。先用六君子湯加木香、柴胡、釣藤鉤,啼叫漸 緩,更加當歸,又二劑而安。

一小兒嘔吐不食,手足搐搦,痰涎上湧,手足指冷,額 黑脣青,此腎水勝心火也,用五味異功散加木香、炮 薑頓安,乃去炮薑,再劑而愈。

一小兒煩躁驚悸,熱渴飲冷,額間色赤,此心經實熱 所致,先用瀉心湯一服稍緩,又用柴胡梔子散而瘥。 一小兒睡臥驚悸,發熱痰盛,脈形如弓之向外,此因 驚木旺傷脾而食不消也,先以天麻防風丸祛風定 驚,用五味異功散壯脾止搐而瘥。

一小兒沉默昬倦,肢冷驚悸,其紋如弓之向裡,此脾 胃氣虛而外感寒邪也,先用惺惺散以解外邪,調胃 氣,諸證頓愈;但手足逆冷,又用六君子湯調補元氣, 數日而安。

《醫學綱目》曰:「肝風搖頭,諸方不載。鄭都丞子患七年 搖頭,三年下血,已服百餘方。前後所服治搖頭者,無 非風藥止血者,或作痢,或作腸風,百藥無效。」余既視 其病,又知其詳,亦不明其標本。退而思,乃肝血液盛, 外有風熱乘之,肝屬木,盛則脾土為木所剋,脾與肺 是子母,俱為肝所勝,而血遂漬於大便,故便血不止。 遂處一方,但損肝祛風而益脾,用犀角屑、甘草各一 分,瓜蔞根半兩,炙赤蛇退皮一錢,防風五兩,釣藤一 錢去節;麻黃一錢,黃芪蜜炙半兩,羌活五錢,白芍藥 五錢,為末,棗肉丸,食後薄荷湯下。只二服作效,頭搖 即止,便血隨愈。次間服胃風湯,數日頓除。沈舍人子 服之亦驗。

《保嬰撮要》曰:「一小兒寅卯時發熱痰搐,服抱龍、瀉青 二丸而愈。後復患,因自用前藥,更加咳嗽氣喘,不時 發搐,面赤或青黃,或浮腫,或流涎。余謂咳嗽氣喘,乃 脾肺氣虛,不時發搐,乃木乘土位;面青而黃赤,乃肝 助心脾,浮腫流涎乃脾氣虛弱,用益智丸以養心神, 補中益氣湯以養脾肺,頓愈。」

少參王陽湖孫,跌傷股骨,正體科已續,余視其面色 青黃,口角微動,此肝木侮脾之證,且氣血筋骨,皆資 脾土以生,但壯脾氣則所傷自愈。遂用六君、釣藤、當 歸,三十餘劑,諸證悉痊。

一小兒巳午時搐熱驚悸,發時形氣倦怠,面黃懶食, 流涎飲湯,余謂「此心火虛而不能生脾土也。」不信,自 服涼心之藥,更加吐瀉,睡而露睛,幾成慢脾風,用六 君、薑、桂,佐以地黃丸而愈。

一小兒七歲,驚搐發熱不已,巳午未時益甚,形氣殊 倦,熱定飲湯,此心脾氣虛,朝用補中益氣湯加益智 仁,夕用六君、當歸、釣藤鉤尋愈。後飲食過多,復作嘔 瀉,或治以「保和丸」,反加寒熱發搐,此脾土復傷而肝 木所侮也,用六君、柴胡,寒熱止而飲食進,但午未時 仍泄,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釣藤鉤而愈。 一小兒百日內患搐,痰涎自流,用驚風藥益甚,視面 色黃中隱白,乃脾虛不能攝涎也,用六君子、補中益 氣二湯而愈。後復患,兼氣喘,自欲表散行痰,余謂「此 肺虛不能納氣歸源耳。」用五味異功散加釣藤鉤、柴 胡,調補脾肺,清理肝火而安。

一小兒患前證,面青黑或痿黃,審其母素有鬱怒,用 「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治其母,而子亦愈矣。 一小兒月內發搐鼻塞,此乃風邪所傷,以六君子湯 加桔梗、細辛,子母俱服,更以蔥頭七莖,生薑一片,細 擂攤紙上,合置掌中,令熱,急貼子顖門,少頃鼻利搐 止。

一兒未滿兩月,發搐嘔乳,腹脹作瀉,此乳傷脾胃,用 五味異功散加漏蘆,令母服之,子亦服匙許,遂愈。 一小兒驚悸痰盛,瀉乳不消,此感風邪夾驚,肝侮脾 而氣虛,先以天麻防風丸祛風定驚,後用五味異功 散壯脾止搐而愈。

一小兒發熱拘急,四肢瘈瘲,左腮赤,此心肝二經風 熱,先用柴胡清肝散,次用六味地黃丸而愈。

一小兒發搐啼叫,手足指冷,左腮青黑,此脾土虛弱 而腎水侮之也,用六君、薑、桂一劑頓安,又以四君、芎、 歸及補肝散而愈。

一小兒目內青色發搐,目直上視,叫哭不已,或用牛 黃清心丸,更加咬牙煩悶,小便自遺。余謂「此肝脾虛 甚」,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愈。

一小兒發搐目劄,屬肝膽經風熱,先用「柴胡清肝散 以清肝,後用六味地黃丸以補腎」而愈一小兒潮熱,自申酉時熱,至子丑時方止,遍身似疥, 大便祕結,小便赤澀,熱渴飲冷,此脾胃實熱而傳肺 大腸也。先用清涼飲四劑,結熱始退,又用四物加柴 胡、黃連數劑,其瘡漸愈。彼欲速效,另用槐角之類,諸 證益甚,遂請施院長治之。亦同余藥。惟加桃仁、赤芍 二味。至百劑乃愈。

一小兒先停滯飲食,服剋伐之藥,致面色痿黃,體倦 少食,申酉時潮熱,余欲用調補之藥,不信,更用清熱 消導,益加泄瀉,余用六君子數劑,又用補中益氣湯 而愈。

一小兒酉戌時熱,面赤,腹中作痛,按之益甚,服峻厲 之劑,下五七次,發搐吐痰,作渴腹痛,按之卻不痛,此 脾胃復傷而變證也,用七味白朮散、補中益氣湯頓 安。

一小兒飲食停滯,服消導之藥,余曰:「此因脾胃虛而 食停滯也,當調補為善。」已而申酉戌時潮熱,食少作 渴,大便不實,用四君子湯而飲食進,又用補中益氣 湯而諸證愈。

姚儀部子,每停食則身發赤暈,此飲食內停不消,欝 熱發外,用清中解欝湯而愈。後患搖頭咬牙,痰盛發 搐,吐出酸味,伺其吐盡,翌日少以七味白朮散調理 脾胃,遂不復患。

一小兒停食,服通利之劑作嘔腹脹,此脾胃復傷也, 用補中益氣湯而愈。

一小兒兩目動劄,手足發搐,數服天麻防風丸之類, 前證不愈,其痰益甚,得飲食稍愈,視其準頭及左頰 色青黃。余曰:「脾主涎,此肝木剋脾土,不能統攝其涎, 非痰盛也。」遂用六君、升麻、柴胡、釣藤二劑,飲食漸進, 諸證漸愈;又用補中益氣湯而安。

治一小兒,亥子丑時發熱泄瀉,用益黃散而愈。後復 發,服前藥,嗜臥露睛,作渴少食,大便頻黃,余謂肝勝 脾虛,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佐以地黃丸而愈。 治一老生子周歲,秋初暴冷,忽發搐似癇,搐過則氣 息奄奄,此元氣虛弱所致,用補中益氣湯而安。 一小兒十歲,一小兒七歲,各有癇證,歲發二次,後因 出痘及飲食停滯,舉發頻數,並用六君子、補中益氣 二湯頓安。

一小兒六歲,忽然發癇,目動咬牙,或睡中驚搐,口流 痰沫,服化痰祛風之藥益甚,而面色兼青,乃屬「肝木 剋制脾土,而不能攝涎,故上湧也。當滋腎水,生肝血, 則風自息,痰自消矣」,用六味丸而愈。

一小兒患癇證,每發,吐痰困倦,半餉而甦,諸藥不應, 年至十三而頻發,用紫河車生研爛,入人參、當歸末, 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日進三五服,乳下,一月漸 愈,又佐以「八珍湯」全愈。

一小兒七歲發驚癇,每作,先君令其恣飲人乳,後發 漸疏而輕。至十四歲復發,仍用人乳不應。余令用肥 厚紫河車研爛人乳調如泥,日服二三次,至數具而 愈。後常用加減八味丸而安。至二十三歲發而手足 厥冷,仍用前法,佐以八味丸、十全大補湯而愈。 一小兒十三歲,因患驚癇,服硃砂丸之類而愈,後每 發輙服前丸不應,或謂風痰內積,服藥下之,發作日 頻,更服鎮驚等劑益甚。余以為心脾二經,氣血虧損, 而痰涎留滯,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斷癇丹漸愈。出 痘瘡後,其癇復作,仍用補中益氣湯為主,佐以八珍 湯及蟬蛻釣藤飲而愈。

一小兒傷風,鼻塞流涕,服藥過重,發搐,呵欠煩悶,汗 出氣喘,久不愈。其母因勞役發熱,余用「補中益氣湯, 時以五七滴與兒飲之,母子並愈。」

一小兒傷風發搐,痰盛喘急,余謂「此脾肺氣虛,腠理 不密,而外邪所乘」,用六君加柴胡、升麻、桑皮、杏仁一 劑,痰喘悉退,又一劑,去桑、杏加釣藤鉤而安。乃用異 功散數劑後,不復發此證。若不補脾胃,實腠理,專治 痰邪,鮮有不誤。

一小兒停食吐瀉,先用尅滯之劑,更加咬牙發搐,面 色青白,鼻準青而黑,手足指冷,眉脣抽動,余以為脾 胃虛弱,因藥復傷,肝木所乘而成慢驚矣。遂用六君 子加木香、柴胡、升麻二劑頓安。大凡傷食停滯,雖見 發搐等證,且勿用藥,待宿食化盡,胃氣漸健而自愈。 設若強與飲食,或誤用藥餌,不惟甚其所有,而且生 其所無矣。

舉人杜克宏子,發熱抽搐,口噤,痰湧,此肝膽經實火 之證,即急驚風也。先用瀉青丸一服,又用六味丸二 服,諸證頓退。乃以小柴胡湯加芎、歸、山梔、釣藤鉤而 安,卻用補中益氣湯而愈。

一小兒沉困發熱,驚搐不乳,視其脈紋,如亂魚骨,此 風熱急驚之證也,先用「抱龍丸」少許祛風化痰,後用 六君子湯加柴胡壯脾平肝而愈。

一小兒暑月吐瀉,目脣微動,面色青白,手足並冷,仍 用玉露散。余謂「已變慢脾風也,當溫補脾胃。」不信,後 果歿一小兒弄舌發搐,手指不冷,余謂肝脾虛熱,用異功 散加升麻、柴胡而愈。後傷乳腹脹,服剋滯藥,作瀉弄 舌,手指發搐,審乳母肝火,與小柴胡湯加升麻、白朮 治之,母子並愈。

一小兒乳食過多,患吐瀉,用大劑異功散加柴胡、升 麻,母子服之而愈。後因驚服至寶丹之類,發搐弄舌, 幾至慢驚,余用六君子湯加白附子服之而愈。 一小兒吐舌,發熱飲冷,額鼻黃赤,吐舌流涎,余謂心 脾實熱,用導赤瀉黃二散而愈。後復作,別服清熱等 藥,更弄舌,余用異功散加釣藤鉤而安,又用六君子 湯全愈。

一小兒夜睡,忽然驚動如搐,大便酸臭而色青,此飲 食傷脾而肝旺也,先用異功散加柴胡、升麻、山梔,又 用四味肥兒丸而愈。

一小兒不時睡中,驚動發搐,作渴飲冷,左腮青,額間 赤,先用柴胡清肝散加釣藤鉤四劑以治肝火,後用 五味異功散以健脾,又用地黃丸補腎肝而安。 一小兒九歲,因驚發熱,抽搐頓悶咬牙,作渴飲冷便 祕,面色青赤,而印堂左腮赤甚,此心肝二經風熱相 搏,乃形病俱實之證也,先用瀉青丸料炒黃連一劑, 大便隨利,熱搐頓減。繼用「抑青丸」,一服,諸證悉退。但 面色痿黃,肢體倦怠,飲食少思,此病氣去而脾氣未 復也,用補中益氣湯及地黃丸而全安。

一小兒發熱抽搐,口噤痰湧,此膽經實火為驚風也, 先用瀉青丸一服,六味丸二服,諸證即退,又用小柴 胡湯加芎、歸、山梔、釣藤鉤,次以補中益氣湯而愈。 一小兒忽然發熱,目動咬牙,驚搐痰盛,或與祛風化 痰藥益甚,面色青黃,乃肝木尅脾,脾之液為涎,虛則 涎不能攝,上湧而似痰也。法當生肝補脾,則風自息, 痰自愈矣。遂用六味丸及六君子湯而愈。

一女子十二歲,善怒,睡中驚搐,遍身作癢,飲食少思, 此肝火風熱,脾土受侮,用「參朮柴苓湯以清肝火,涼 肝血,健脾胃」而愈。

一小兒三歲,患急驚,面赤發熱,作渴飲冷。先君已用 瀉青丸一服,熱去大半。翌早又自用前丸一服,即吐 瀉發搐,面色青白,手足指冷。余以為熱去而妄用,致 脾胃受傷,用六君子湯加薑、桂、升麻、柴胡,一劑頓安。 前哲謂「小兒易為虛實,攻伐之藥,中病即止,不可過 劑。」我先君蓋守此法。

一小兒潮熱發熱,左腮青赤,此心肝二經血虛之證 也,用《祕旨》安神丸及四物湯加防風、酸棗仁,治之而 愈。

一小兒潮熱發搐,痰涎上湧,手足指冷,申酉時左腮 青色隱白,用「補中益氣湯調補脾肺」,六味丸滋養肝 腎而痊。

嘉興王舉人女,七歲,因跌傷腿膝,兩請幫助識別此字。腫潰左腮色 青,左關脈無,余意驚則氣散,而風熱鬱滯於肝,故其 脈隱伏,先用四君子加升麻、柴胡、釣藤鉤一劑,其脈 即至,更用四物加柴胡、防風、釣藤生血補肝而愈。 一小兒驚風後,痰嗽不止,睡臥不寧,諸藥無效,余用 牛黃清心丸少許頓止。後復傷風邪,痰盛喘急,飲食 不下,仍用牛黃丸少許而安,再用異功散「加桔梗而 愈。」

一小兒抽搐,涎痰自流,或用驚風之藥益甚,視其面 色黃白,余用六君、補中益氣二湯補脾肺而愈。 一小兒傷風,咳嗽痰湧,余謂脾虛肺弱,腠理不密,風 邪所乘,用六君、桔梗、桑皮、杏仁治之而愈。後飲食停 滯,作瀉腹脹,用六君加山樝、厚朴而安。又復停食作 嘔,或用藥下之,更加咳嗽,余謂脾肺俱虛,宜用調補, 彼以為緩,自服發表剋滯,前證益甚,頭項顫動。余用 天南星散,倍加釣藤鉤及異功散而愈。

一小兒口眼喎斜,面色或青或赤,此肝心風火乘脾 也,朝用柴胡清肝散,夕用異功散加釣藤鉤而愈。其 時有患前證,服祛風導痰之藥者,皆不能起。

一小兒痢後患前證,發搐面色痿黃,肢體倦怠,此元 氣虛,尅伐多矣,余用補中益氣湯加釣藤鉤子,服而 漸愈。後因乳母七情,飲食失宜,或兒乳食過多,前證 仍作,服補中益氣湯、五味異功散而愈。

一小兒因乳母受驚,發搐時,目赤壯熱腹痛,哭而曲 腰,用四物加柴胡、防風,又用加味逍遙散加熟地黃 以清肝熱,生肝血,再用地黃丸滋腎水以生肝木,母 子俱安。

一小兒曲腰而啼,面青脣黑,此寒氣所乘,內釣腹痛 也,用五味異功散加木香、乾薑一劑,與母服之頓愈。 後因母感寒,腹痛而啼,用人參理中湯一劑,與母服 之,其子亦安。

一小兒曲腰乾啼,手足並冷,用六君子加乾薑、木香 服之,未應,又加肉桂,母子俱服而安。

一小兒忽乾啼作瀉,睡中搐,手足冷,此脾土虛寒,肝 木侮之而作發搐,乃內釣也,用益黃散一劑,次用四 君子加升麻、柴胡,乳食漸進而安一小兒乾啼,面青或赤,手足並熱,或用清熱之劑,久 不愈。診其乳母,有肝火氣滯,用加味逍遙散及越鞠 丸以治,乳母時灌子數滴,不旬日子母並愈。

一小兒患前證,服魏香散而愈。後復作,服祛風鎮驚 之藥,上氣喘粗,此元氣虛寒也。余先用烏蠍四君子 湯稍愈,但倦怠殊甚,用補中益氣湯及五味異功散 而痊。

一小兒因母每感寒腹痛,飲燒酒發熱,痰盛面赤,手 足並熱,屬「胃經實熱之天釣也」,用清胃散子母服之 並愈。後因傷乳吐瀉,面色或青或白,手足並冷,屬脾 氣虛寒,用六君子、木香、乾薑而愈。三歲後,傷食腹痛, 脣黑作瀉,數去後而無糞,或糞少而青,此元氣虛寒 下陷,用補中益氣湯漸愈。

一小兒啼哭,陰囊腫大,眼目上翻,赤脈流淚,此肝熱 內釣,用柴胡清肝散加釣藤釣治之,諸證漸愈,又用 釣藤飲而痊。後復發,或用祛病根之藥,致乳食日少, 肚中脹痛,手足浮腫。余先用六君子、升麻、柴胡數劑, 諸證稍愈。又傷乳食吐瀉,用平胃散,一服即愈。 一小兒因乳母懷抱欝結,腹痛發搐,久而不愈,用加 味歸脾湯加漏蘆,母子並服漸愈。又母大怒,發厥而 甦,兒遂食乳,腹痛作瀉,面青作嘔。先用小柴胡湯二 劑,母子並服,少愈。其母又嚥酸腹脹,用越鞠丸、加味 歸脾湯,佐以加味逍遙散而愈。

一小兒感冒發熱,咳嗽咬牙,余以謂「脾肺氣虛」,不信, 乃用解散之藥,果項強口噤,汗出不止,手足並冷,遂 用五味異功散加柴胡、木香治之,漸愈。但日晡微熱, 睡而露睛,用補中益氣湯而痊。

一小兒因驚發熱,誤行表散,出汗面白,日晡發痙,先 兄謂「脾肺氣虛而肝膽邪盛」,以六君子加柴胡、升麻 治之,乃發於寅卯時,此肝邪自旺也,用加味逍遙散 一劑,其熱頓退;又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愈。 一小兒患《瘰𤻤》,潰而發痙,煩悶咬牙,寒熱,此屬肝經 風熱,先用柴胡梔子散一劑,寒熱頓止,次用四物、參、 芪、白朮、柴胡漸止。又用補中益氣湯加芍藥、茯苓而 痊。

一小兒頭患瘡,潰而發痙,或寒熱作渴,或手足厥冷, 其脈洪大浮緩,按之皆微細,此元氣虛而邪氣實也, 用「十全大補湯」加柴胡、山梔數劑,諸證漸退,而脈漸 斂,又十餘劑而愈。

一小兒驚風,服抱龍丸、保生錠,吐涎甚多,又汗出發 痙,仍欲祛痰。余曰:「此肝脾血虛而內生風耳。」吐痰不 止,脾肺氣虛不能攝涎也。汗出發痙,脾肺氣虛而亡 陽也。用六君子湯加炮薑、木香頓愈,又用四君子加 歸、芪而安。 一小兒傷風發熱,服解散之藥,汗出不止,痓證悉具。 其脈洪大鼓指,按之微細,此汗多亡陽,脾肺氣虛之 證也。用異功散加芎、歸、黃芪,其汗頓止。又用補中益 氣湯而痊。

一小兒停食腹痛,發熱嘔吐,服峻厲之劑,更吐瀉汗 多,手足並冷,發痙不止,其脈浮洪,按之如絲,用六君 子湯加升麻、炮薑,痙證頓已。惟寒熱往來,又用四君 子湯、升麻、柴胡而愈。

少參王陽湖孫女,年八歲發痙,服降火消導之劑,其 脈浮洪,寒熱如瘧。余用四君子加升麻、柴胡、炮薑、釣 藤鉤,及補中益氣湯,間服漸愈。但脅下作痛,去炮薑, 加木香、肉桂而痊。

一小兒因乳母大怒,發熱脅痛,亦患前證,兼汗出作 嘔,先用小柴胡湯一劑,子母俱服頓愈。但日晡潮熱, 以異功散加升麻、柴胡治之,並愈。

一小兒因乳母發熱吐瀉,一小兒因乳母食厥昏憒, 同患前證。各治其母而子悉愈。

一小兒忽腰背反張,目上視,面青赤,曰:「青屬肝主風, 赤屬心,主火。」此風火相搏,用柴胡梔子散倍加釣藤 鉤頓安,而痰如舊,又用抱龍丸而愈。

一小兒忽腰背反張,服治驚之藥,後不時舉發,面色 黃白,肢體甚倦,余用五味異功散十餘劑而愈。後因 驚兼飲食不節,不時舉發,隨用前藥即愈。遂日以參 朮末每服五七分,炮薑、大棗煎湯調下,服至二兩而 不發。已上二證,元氣虛而病氣實也,若用攻邪之藥 皆誤矣。

一小兒素患前證,痰盛面色素白而兼青。余謂:肺氣 不能平肝,肝氣乘脾,脾氣虛而生痰耳。先用抱龍丸 二服以平肝,隨用六君子湯以補脾肺,月餘而痊。半 載之後復發,謂非逐痰不能全愈,遂用下劑,痰涎甚 多,而咽喉如鋸聲。余曰:「乃脾不能攝涎也。咽間鳴,乃 肺氣虛甚也。」遂用人參五錢,炮薑三分,水煎服而醒。 至第四劑後。加棗二枚。人參服數兩而愈。後每發。非 獨參湯不應。若執常方。鮮不有誤者。

王肯堂《證治準繩》曰:「東都王氏子吐瀉,諸醫用藥下 之,至虛變慢驚。其候昏睡露睛,手足瘈瘲而身冷。錢 曰:『此慢驚也。與瓜蔞湯,其子胃氣實,即開目而身溫王疑其子不大小便,令諸醫以藥利之。醫留八正散 等數服,不利而身復冷。令錢氏利小便。錢曰:『不當利 小便,利之必身冷。一二日,果身冷矣』』。」因抱出,錢曰:「不 能食而胃中虛,若利大小便,則脾胃俱虛,當身冷而 閉目即死,今幸胎氣實而難衰也。」錢氏用益黃散、史 君子丸四服,令微能飲食,至日午,果能飲食。所以然 者,謂利大小便,脾胃虛寒,當補脾,不可別攻也。後又 不語,諸醫作失音治之。錢曰:「既失音,何開目而能飲 食,又牙不緊而口不噤也?」諸醫不能曉。以地黃補腎。 錢曰:「此因涼藥利小便,致脾腎俱虛。今脾已實,腎尚 虛,故補腎必安。」治之半月而能言,一月而痊。

少時聞友人孫彭山云:嘗見姻家一小兒患驚搐,延 專科治之,諸證悉退,而搖頭不止。後一老醫至,於常 服藥中,加入紫河車,即時愈。按紫河車,草名,《神農本 經》名蚤休,唐本名金線重樓,錢氏方名白甘遂,主治 驚癇,搖頭弄舌,乃《本經》正文。古人謂遵「白」字療病多 效,不虛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