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496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四百九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四百九十六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四百九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百九十六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六

  痘疹門十八

  王肯堂證治準繩證治大法 分氣血虛實 分氣虛血熱熱壅三證 溫

  補宜審 用藥 初熱證治 攻裏 初熱吉凶 見形證治 發熱一二日便出 發熱四

  五六日始出 應出不出 出太密 發表 攻裏 涼血 出不快 大發 攻裏 紫草

  例 出見部分 出見形色 護咽喉 護目 夾疹夾斑 疱瘡 子母痘 禁忌 見形

  三朝生死

藝術典第四百九十六卷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六 编辑

痘疹門十八 编辑

《明王肯堂證治準繩》
编辑

《證治大法》
编辑

《錢氏法》:「瘡疹惟用溫平藥治之,不可妄下,及妄攻發 受風冷。」

海藏云:「溫平者非熱劑,如荊芥、薄荷、防風、牛蒡子、甘草之數。《活人》鼠粘子湯與潔古解毒防風湯,相兼選用是也。」 丹溪云:「鼠粘子,連𧄍,山樝、甘草,此四味,痘瘡始終必用之藥。」

診《睦親宮中十大王瘡疹》云:「瘡疹始終出,未有他證, 不可下,但當用平和藥,頻與乳食,不受風冷可也。如 瘡疹三日不出,或出不快,即微發之。」

鼠粘子湯之類

如瘡發後不多出。即加藥。

如一日一貼,即加至二貼。

加藥不出。即大發之。

升麻、葛根、防風、羌活、獨活、麻黃、桂枝之類。

如發後不多。及脈平無證。即瘡本稀。不可更發也。有 大熱者。當利小便。小熱者當解毒。

利小便四聖散之類

若不快,勿發勿下,攻止用抱龍丸治之。瘡疹若起,能 食者,大黃丸下一二行即止。有大熱者,當利小便;有 小熱者,宜解毒。若黑紫乾陷者,百祥丸下之。不黑者, 慎勿下,身熱煩躁,腹滿而喘,大小便澀,面赤悶亂大 吐,此當利小便。不瘥者,以宣風散下之。若五七日痂 不焦,是內發熱氣蒸於皮中,故瘡不得焦痂也,宜宣 風散導之。用生犀角磨汁解之。使熱不生。自然必著 痂矣。

東垣師弟法潔古曰:「斑疹之病,其為證各異。瘡發焮 腫於外,屬少陽三焦相火也,謂之斑;小紅靨行皮膚 中不出者,屬少陰君火也,謂之疹。凡顯斑疹,若自吐 瀉者,不可妄治而多吉,謂邪氣上下皆出也。大凡斑 疹首尾皆不可下,詳前《汗下》條。」

《分氣血虛實》
编辑

「解毒」者,「三黃湯」、金花丸之類。

痘瘡「紫」屬血熱,涼血為主;白屬氣虛,補氣為主。中黑 陷而外白色起遲者,則補氣中略帶涼血藥。

痘瘡主治,解表、和中、解毒三法也。解表兼發散之義, 使邪氣盡出于外,不使留伏于中,如防風、白芷、荊芥 穗、升麻、葛根、柴胡、桂枝之屬。和中專主脾胃,兼助血 氣,使裏氣常實,血氣不虧,助養痘瘡而待其成,不致 癢塌倒陷,如黃芪、人參、白芍藥、當歸、木香、陳皮之屬。 解毒只瀉火涼血清氣,使毒邪有制,不為正害,如山 豆根。大力子。紫草。連𧄍。芩連梔子之屬。

《分氣虛血熱熱壅三證》
编辑

凡氣虛之證,初發身熱,手足厥冷,乍涼乍熱,精神倦 怠,肌肉晃白,飲食減少,四肢倦而睡臥安靜,便清自 調,虛證無疑。未見點前,用參芪飲加輕劑發散。如紫 蘇、防風、白芷,見點之後,用參芪飲加輕劑。如川芎、桔 梗。見點四日之後,重用參芪飲,隨病加減處治。七八 日漿足之後,《保嬰》百補湯調養氣血而已。此證末梢 塌陷黑靨者。多用「木香異功散」收功。

凡血熱之證,初發身熱壯盛,腮紅臉赤,毛焦色枯,煩 躁渴欲飲水,日夜啼哭,睡臥不寧,好睡冷處,小便赤 澀,熱證無疑。未出之前,升麻葛根湯或升麻流氣飲, 雖皆可服,總不若十神解毒湯為穩。未出至見點三 四日後,熱證悉平,勢將行漿,從太乙保和湯加減,八 九日漿足後,則有保嬰百補湯調養之。此證七八日 間,有紫黑乾枯,及青灰乾黑陷者,則有奪命。大造、談 笑、《博金》《一字金》,或百祥牛、李、豬尾、獨神等方,皆可審 用。惟經泄瀉之後,有黑陷乾紅者,則從木香異功散 治之,此祖宗世業不傳之祕,萬試萬中者也。

凡熱毒壅遏之證,初發身熱壯盛,腮紅臉赤,毛焦皮 燥,氣粗喘滿,腹脹煩躁,狂言譫語,睡臥不寧,大便祕 結,小便赤澀,面浮眼脹,多啼多怒,的係熱毒壅遏。未 見點時,先須升麻葛根湯一服,隨服「羌活散鬱湯。」至 見點三日之內,諸證悉平,勢將行漿,則服益元透肌 散加減。漿足之後,服「嬰童百補湯」調養而已。六七日 外,有紫黑乾枯,及青灰乾白陷者,則有《奪命》。《大造、談

笑》《博金》《一字金百祥》,牛李、豬尾、獨神等方,皆可審用
考證
惟曾經瀉有木香異功證,則從木香異功散治之。

治虛弱痘有二法,的係氣虛,則宜補氣,氣虛易寒,又 宜溫之。溫補一法之中,酌量輕重處治,方為妙用。 治血熱壅遏有五法,表熱盛則痘必乾枯,「表太涼則 冰伏,內熱盛則祕結;內太涼則泄瀉,氣壅盛則腹脹 喘滿。熱毒為所抑而不得伸越,則腹脹狂亂;毒氣彌 盛則表裏受重而嬰童難任。是故治痘之法,在安表、 和中、勻氣、透肌、解毒五者而已。安其表使無乾枯冰 伏之患,和其中使無便結泄瀉之變;勻其氣使無壅 盛喘滿之過,透其肌使熱」毒得以伸越而達。表解其 毒。使內外有所分消。五者不失。則血熱壅遏之證。勢 雖綿密。亦不足憂矣。

《溫補宜審》
编辑

《丹溪》云:「木香異功散二藥,治寒的當。若虛而不寒者, 禍不旋踵。」

如瘡始出一日至十日,渾身壯熱,大便黃,是表裡俱 實也。其瘡必光澤,必起發,必飽滿,必易靨而不致損 傷。若無他疾,不宜服藥。

表裡俱實者,易出易靨;表裡俱虛者,難出難靨。表虛 難出,裡虛難靨,隨證治之。

吐瀉少食為裡虛,陷伏倒靨灰白為表虛,二者俱見 為表裡俱虛,全用異功散救之,甚至薑附、靈砂亦可 用。若止裡虛,減官桂。若止表虛,減肉荳蔻,不減官桂、 丁香。若能食便祕而陷伏倒靨者為裡實,當用《錢氏》 及丹溪下法。若不吐瀉能食為裡實,裡實而補,則結 癰毒。紅活綻凸為表實,表實而用表藥,則潰爛不結 痂。凡痘但見斑點,便忌葛根湯,恐發得表裡俱虛。 王汝言曰:「若痘瘡虛怯,淡白色癢塌,此屬虛寒,宜用 陳文中方。若發熱壯盛,齊涌紅紫色,燥癢,此屬熱毒, 急宜涼血解毒。」自陳文中方盛行後,屬虛寒者率得 生,屬熱毒者悉不救。痘是胎毒,古人治法只解毒,然 氣血虛則送毒氣不出,及不能成就,故陳文中之法。 亦千載妙訣。補前人之未備者。但溫補之法既行。而 解毒之旨遂隱。故救得一邊又害了一邊。

凡治痘子要識證候,如痘腳稀疏,根窠紅潤,不瀉不 渴,乳食不減,四肢溫和,身無大熱,如此候者,不須服 藥,惟善調護,以待成就而已。若癢塌、寒戰、咬牙,渴不 止,痘紫黑色,喘渴不寧;灰白色,頂陷腹脹,頭溫足冷, 悶亂飲水,氣促泄瀉渴如此候者,不必服藥,雖強治 之,亦無功也。

凡治痘瘡,善攻不如善守,表裡無邪,不須妄治。有等 貪利之人,不分虛實,妄投湯藥,謂曾治某病,治某病, 貪天功以為己有,以致虛虛實實,致生變異,悮人性 命,此醫之罪也。

《用藥》
编辑

凡痘子用藥,須分氣血虛實,毒氣微甚而治。故灰白 者,不起發者,癢塌者,吐利者,寒戰咬牙者,手足冷者, 皆氣虛也,宜用補氣之劑。瘡乾者,不紅活者,膿水少 者,皆血虛也,宜用補血之劑。稠密者,焮腫者,紅紫者, 皆毒甚也,宜用解毒之劑;陷伏者,兼氣血解毒治之。 凡用補氣,宜四君子湯。如瘡帶濕,或有自利,用之可 也。若瘡乾者。白朮燥津液。茯苓滲津液。或便祕實者。 不可用也。

凡用補血,宜四物湯。如瘡乾或色太嬌,用之可也。若 不能食者,生地黃泥膈,白芍藥收斂腸胃,不可用也。 凡解毒,不過黃連、黃芩、黃蘗、梔子、連𧄍、牛蒡子、升麻 之屬,俱用酒製,恐寒涼反損脾胃也。若欲行表,須少 加桂枝。他如紫草、山荳根、葛根之類,則不必用酒製 矣。

凡用解毒藥,要別臟腑,分陰陽而治之。如黃連解心 火;黃芩解肺火,梔子解肝火;黃蘗解腎與三焦火;石 膏解胃火;木通解小腸火;黃芩又解大腸火;連𧄍、牛 蒡子解瘡毒火,山荳根、紫草解痘毒火,升麻解疫毒 火,各有主治不同也。又歲半已上屬陽,心肺主事,宜 芩、連多用之;歲半已下屬陰,腎肝主事,宜黃蘗、梔子 多用之。

《初熱證治》
编辑

小兒斑疹初發,未能辨認間,但求所出之由,因內因 外及不因外內,隨其所傷,如法服餌,防其變故,抑其 盛氣,比之他證尤不可緩。或發或瀉,或解其肌,或化 其毒,求其所起之由,涼血清肺,調其臟腑,平其飲食, 謹其禁忌,嚴其養攝,適其寒溫,將理有法,俾盡其道, 使出無不快之經,成無不痂之斑。既愈之後,不致遊 毒,流汗虛腠,目疾膜瞖,瘡癤癰瘤,喉閉嗌腫,潮熱汗 泄,此治斑之大略也。

《海藏》所謂斑,即痘也,非「心為斑」 之斑。

凡瘡欲出而未出,因發搐者,是外感風寒之邪,而內 發心熱也,宜王氏惺惺散,或人參葛根湯、木香參蘇 飲。

凡瘡欲出未出而吐利者,是中焦停寒,或夾宿食也, 宜四君子湯加砂仁、陳皮,或和中散。如夾宿食者,用紫霜丸。

治痘全在發熱之初,看其熱勢微甚,微者固不必治, 甚者當解則解,當汗則汗,當下則下,使毒氣得以發 洩,則後來不能為害,痘亦稀少平順,失此不治,則熱 毒漸盛,難以解救。大抵此際熱甚,非汗則表不解,非 下則裡不解。然藥味之輕重,當隨病勢之微甚而用 之。

痘證少具,痘未發,與升麻湯三五錢,帶熱服之。待其 身表溫和,痘證已顯,止藥。如其身涼,痘證未出,只時 時與甘桔湯寬胸膈,利咽喉。

大便酸臭,不消化,畏食或吐,乃內傷飲食,宜「枳朮丸。 傷冷食飲,神應丸。」如見傷食,又見痘證,先與不犯大 黃、巴豆藥尅化過,再與升麻湯。如食重傷,前藥不能 過,再與犯大黃、巴豆藥過之。

此須分證之表裡虛實而斟酌之。先裡後表,亦非古法。如尅化藥不能過多,是脾氣虛,而尅化藥又重傷之。若無便祕裡實之證,其可遽用大黃、巴豆下之乎?

凡初發疑似,但肌表熱而無內傷證者,宜用辛涼之 劑調之,以四物解肌湯主之。

或云:「凡發熱疑似之間,宜用人參敗毒散一劑以發 之,是與不是,一發便明,大抵瘡疹只要發盡,不使留 伏于中也。」

凡發表宜保嬰丹加薑、蔥煎湯化下,一也;或升麻葛 根湯去升麻加蘇葉、薑、蔥,二也;或羌活散加製砂、薑、 蔥,三也。此可行之于已發熱之時,未發熱之前,不可 行也。既見紅點之後,亦不可行,恐表虛故也。如或行 之,只宜參蘇飲調保嬰丹,厚蓋取汗。

凡初發表要看天時,如時大寒,則腠理閉密,氣血凝 澀,防其發泄得遲,有毒氣壅遏之變,以辛熱之藥發 之,宜桂枝葛根湯、五積散去乾薑主之。如時大熱,則 腠理開張,氣血淖澤,防其發洩太急,有潰爛之變,以 辛涼之藥解之,宜升麻葛根湯、雙解散主之。如不寒 不熱,天氣溫和,只人參敗毒散甚佳。

小兒出痘,裡有大熱,當利小便,使心火有所引導,雖 不用涼藥,其熱自去矣,導赤散主之。若裡有小熱,不 宜利小便,當解毒。若小熱利小便,反泄腎氣,宜犀角 地黃湯、消毒飲。

或曰:「痘瘡發熱,何以能預識其輕重而解之耶?」曰:「凡 發熱乍進乍退,氣色明瑩,精神如常,大小便調,能食 不渴,目清脣潤,此毒輕也,痘必稀縱,出多亦自易發 易靨。如壯熱不減,氣色慘暗,精神昏悶,大便或祕或 瀉,不能食,目赤脣焦,此毒甚也,痘必稠密,宜預解之。 其出疏者,防其有伏,未可便許為疏,但看熱減渴止, 精神爽快,清便自調,能食更無他苦,是真疏且輕也。」 或曰:「既識其候,知痘稠密,何以解之?」曰:「諸瘡皆屬于 心,心之華在面,如初發熱,青筋現露,目中淚出,此毒 發于肝,肝木生心火,從後來者為實邪,肝為水泡,風 火相扇,必作瘙癢,宜先解肝之毒。面赤如錦,額上紅 筋露現,譫妄多驚,此毒發于心,心火」自旺為正邪。君 主不明,必有陷伏,不治。口乾脣焦,面黃而燥,此毒發 于脾,心火生脾土,從前來者為虛邪。脾為斑,心為疹, 此有夾斑夾疹。又脾主肌肉,為火所灼,必作潰爛,宜 先解心脾之毒,面色。白,鼻中乾燥,或流清涕,或衄 出,此毒發干肺心,火刑肺金,乘其所勝為微邪,宜略 解肺之毒。面色黑,氣如煙浮,目中見鬼,頭熱足冷,此 毒發于腎,腎水尅心,火為賊邪,必成黑陷,不治。 痘疹發熱,熱氣微者,其毒必少,痘出自疏,易發易靨, 不須服藥。熱氣甚者,其毒必多,痘出自密,難發難靨, 且多他變,宜預解之,宜連𧄍升麻湯。或「如聖湯。」竝合 代天宣化丸主之。

或有熱微,痘出反密者,其人必口燥渴,脣焦裂,小便 赤少,大便祕,身雖不大熱卻蒸蒸,然此毒深熱亦深, 故表不大熱而裡熱也,宜急解之。

若煩渴引飲,大熱如炙,頭痛如破,或自汗,或無汗,宜 白虎湯主之。甚者石膏用至半斤。溽暑之時有此證, 尤宜用之。

或有熱甚,痘出反疏者,其人必不渴脣潤,目中無赤, 脈大小便調,身雖大熱,但熇熇然,此毒淺熱亦淺,故 表熱裡氣和也,只以升麻葛根湯。

乍涼乍熱,瘡疹常候。若遍身如火,晝夜不休,此心火 亢甚,脾土益燥,為失其常,宜消詳表裡證候以施治 也。如口燥渴,目赤脣焦,大小便不利,此表裡俱熱也, 雙解散或連翹升麻湯,或黃連解毒湯,送下七物升 麻丸。如咽喉痛,甘桔湯加牛蒡子,或射干鼠粘子湯 加桔梗,使咽喉爽快,胸膈開豁。失今不治,他日咽喉 閉塞,水入則嗆,穀入則嘔,暴啞失音,悔之無及。 如初發熱,時時惡寒,振振搖動,如瘧之狀。其人衛氣 素虛,榮血亦弱,不能逼毒快出,使毒邪留連于經絡 之中,欲出不出,與正相爭。故振振者,火之象也。以柴 葛桂枝湯加黃芪主之,瘡出即愈。不可錯認作寒戰妄投陳氏辛熱之劑以誤人也。

古人養生或治病者,常順四時之氣,謂之「勿伐天和。」 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飲食起居,各有攸宜。凡痘疹 發熱之時,其初發表解肌,四時各有主方。春用羌活 湯,夏用五苓散,秋用參蘇飲,冬用五積散,四時通用 人參敗毒散。又如春肝旺風木,主事調養之法,宜四 物湯加防風、黃芩、木香、青皮、羌活,以折風木之勝。又 以四君子湯加白芍藥、桂心,以補脾之受制,相間服 之。夏心旺熱火,主事宜黃連解毒湯加麥門冬、五味 子,以補肺之不足。秋肺旺燥金,主事宜瀉白散合甘 桔湯,加牛蒡子、馬兜鈴,以散肺中之邪。又以四物湯 去川芎,加天麥門冬、天花粉,以潤其燥。冬腎旺寒水, 主事宜五積散,以散表之寒,理中湯加黃芪、炙木香、 丁香,以勝裏之寒,此四時之治法也。如天有暴風,連 日不止,恐有風邪,桂枝葛根湯。夏月盛暑,或非時之 熱,人參白虎湯。冬月嚴寒,或非時之寒,四君子湯加 桂枝、生薑。久雨濕盛,五苓散加蒼朮。此四候者,必瘡 變色有異證,可依其法治之,苟無他候,不可妄治也。 惟謹帷幕,遠風寒,毋令太熱,毋令太寒,但常和暖,更 常服蟬退膏,蓋此膏能禦風邪,辟惡氣,透肌快斑疹 也。房室之中,常燒辟穢香,勿得間斷。

凡初發熱二三日,間有驚搐者,以導赤散、羌活湯、辰 砂散主之。大便祕者,三黃丸微利之。小便澀少者,導 赤散。渴甚者,葛根解毒湯。腹中痛者,桂枝大黃湯。腰 痛者,人參敗毒散。自利者,黃芩湯;吐利者,黃芩加半 夏湯。如脾胃素弱,自利清白者,理中湯、丸,或四君子 湯、肉豆蔻丸,合而服之。餘詳各門。

《攻裏》
编辑

大便酸臭,不消化,畏食或吐,乃傷飲食,宜枳朮丸。傷 冷食飲,神應丸。

《初熱吉凶》
编辑

發熱時身無大熱,腰腹腳膝不痛,過三日纔見紅點, 又堅硬礙指,此為吉證,不須服藥。

發熱不時發,驚時渾身溫熱,痘自心經出也,乃為吉 證,可治而愈。按近年屢有痘前驚而終凶者,好事不 如無,未可言吉。

發熱之初,腹中大痛,腰如被杖,及報痘,乾燥而前痛 不止者,死不治。先腹痛後止,可用助血氣藥救之。 初發熱一日,遍身即現紅點,稠密如蠶種,摸過不礙 手者,死不治。

初發熱時,頭面一片紅如胭脂者,六日後死。

初發熱時,用紅紙撚,蘸油點火,照心頭皮肉裡紅如 一片胭脂,或遍身皆有成塊紅者,八九日後死。

《見形證治》
编辑

「痘瘡之期,始于見點,從見點而數之,期止七日。七日 之內,如花之始蕾而發也,其氣日盛以出,七日之後, 氣斂而花謝矣。故服藥者,當于七日之內,日夜連服, 毋或姑息,苦之以七日,所以全之于百年。人不知此 而惟務姑息,七日之外,服無益矣。」予嘗謂痘毒之在 血氣,譬如糠粃之在米也,惟血氣充足,運轉迅急,若 「篩米然,運轉不停,則糠粃不混于米,而騰起浮聚,自 作一團,血氣充足周流,則毒不滯于榮衛之中,而自 然收斂以成瘡。」故痘瘡及時貫膿,未嘗爛肌損肉,只 是將皮肉紅色毒氣收貯窠囊而已。其有日久纔發 臭爛者,此皆變證,而非本然如此也。今舉世以食物 發痘,而不知其本無益也,惟服補氣血藥。以助其運 行推出之勢可也。

發熱三日之後。熱退身涼。大小不等。作三次。出淡紅 色。如水珠光澤者。不須服藥。

凡痘子出現,疏則毒輕,不可妄治,密則毒盛,卻要磊 落,大小分明,不相粘連,略與托裏解毒之劑,快斑湯、 消毒飲主之,使之易發易靨。如出太密,粘連模糊,其 毒尤甚,托裏解毒之劑宜多飲之,以防癢塌黑陷之 變。更察外證,可治則治,不可則勿治。

凡痘子出形,皮肉如常,根苗明潤,此毒輕也,不可妄 治。如皮肉昏黑或赤腫,根苗乾枯,青紫或灰白者,此 毒甚也,以消毒飲、奪命丹合服。

凡痘子之出,最要脣潤舌潤,紅鮮如常,其毒則輕。如 脣焦破裂,舌燥有芒,為毒火太甚,表裡鬱遏,急宜解 之,黃連解毒湯加大力子。

《發熱一二日便出》
编辑

如纔發一二日間,痘便一齊湧出者,須問其曾數日 前有熱否,如曾數日前,乍熱乍涼,以過期論。惟原未 發熱,至今纔熱便斑現,此表氣虛,毒氣盛,榮熱衛弱, 腠理不密,肌肉不堅,不能約束于外,使毒氣衝擊,故 出太驟也。宜用實表之劑,可以無癢塌,無潰爛,實表 解毒湯主之。

一方用羌活散調紫草膏,或《保嬰丹》加紫草、牛蒡子、 蟬蛻與服。熱盛不退,以羌活散調退火丹進之,另用 燈草、木通、蟬蛻、地骨皮煎湯,候冷服。此用發表之劑, 與「表虛衛弱」之說背馳。蓋亦有初發熱時,見表證失干解散,實熱壅遏而怒發者,此法猶可施也,然得全 者鮮矣。

《發熱四五六日始出》
编辑

如發熱四日,至五六日後始出者,須審視曾有外感 內傷否,蓋傷風寒傷食之熱,久而不去,則所蘊瘡痘 之毒,亦能乘間而出,不可以過期論。惟無內傷外感 之因,一向熱而不出,此裡氣虛不能驅逐其毒,使之 即出,而毒邪得以留連停伏于臟腑腸胃之間,宜先 用托裡之劑,令其快出,次以和中之劑多服之,可以 無伏無陷。無倒靨。托裡宜「托裡快斑湯。」或「十宣散。」和 中。宜四君子湯加黃芪。或保元湯合勻氣散主之。

《應出不出》
编辑

痘疹之出,自有常期,如過期應出不出,有數證不同, 不可不辨。如內素實之人,皮厚肉密,毒氣難于發越, 一旦恃其體厚,不怯風寒,又為外邪所襲,或體素弱 者,風寒易感,以致腠理閉密,氣血凝澀,故應出不出 也。其證頭痛,四肢拘急,偎倚蓋覆,常惡風寒,此類宜 發之。氣強者用雙解散,氣弱者用參蘇飲或惺惺散, 或內虛者,脾弱食少,宜用補脾之劑,加行氣發表藥, 四君子湯、調元湯,並加木香、青皮、黃芪、桂枝。或臟腑 自利,宜用溫襄之劑,黃芪建中湯、益黃散,竝與奪命 丹合進。利未止者,荳蔻丸合進。蓋裏溫則氣不消削, 氣不消削則不陷伏矣。若依上法分治,猶不出者,此 毒壅伏于三焦,不久而變生焉。

聞人氏槻云:「是痘疹證熱數日而不發見者,進退皆 難」,便欲大發之,懼其本稀而成斑爛,不發之又無以 出其毒氣。古人立論,始以藥微發之,微發不出則加 藥,加藥不出則大發之。大發之後,所出不多,氣候和 平,無他證者,即是瘡本稀,不可更發也。以此言之,發 不至太過,守不至不及,乃用藥之圓活也。愚按:古方 用發表者,升麻葛根湯,輕劑也,惺惺散,重劑也,謂微 發。謂加藥者,或先用輕劑,後用重劑,或只用本劑,先 小作湯少飲之,後漸加大多飲之,非謂于本方之外, 再加辛熱大發之藥也。

凡痘疹過期,應出不出者,或因外感風寒,依上發表 之法;或因內虛泄瀉,依上和中之法。如按法調治,猶 不出,快熱反甚,大渴腹脹滿,大便硬結不通,煩躁不 安者,此毒邪壅伏于內,三黃丸、七味升麻丸擇而用 之,甚則三乙承氣湯主之。聞人氏云:且身熱脈數,大 便祕而腹脹,此熱毒壅遏,未見形狀者,當微下之。非 微下則熱不減,此是始者熱在裡,斑未出之時也。若 斑點隱隱在皮膚中者,是已發越在表,瘡正發時,則 不可妄下也。又有結膿窠痂疕之際,脈尚洪數,能食 而大小便祕,此表已罷,裡有熱毒,宜微利之。大抵臟 腑有熱,往往利大小便者,以其主出而不內故也。 張氏《從道》云:「痘瘡氣勻則出快」,蓋氣勻則榮衛無滯, 勻氣之藥如桂枝、防風、荊芥穗、薄荷葉,所以行在表 之氣而使之無滯也,故凡發表之劑多用之。木香、青 皮、枳殼、木通,所以行在裡之氣而使之無滯也,故凡 和中之劑多用之。又瘡出之時,常宜和煖,如三脊發 生之氣,則氣血和暢,自然其出快,其發透,其靨齊。若 偏于太熱,則壯火食氣,其氣反虛而不能行。偏于太 寒。則氣凝澀而不得行矣。

痘瘡之證,其初不免于發熱者,未出毒邪在裏,煎熬 氣血,熏蒸臟腑而然。瘡既現形,則毒洩而熱解,所以 瘡出熱退者,瘡本必疏。若瘡已出,熱不少減,此毒蘊 于中,其勢方張,其瘡必密。宜急解其毒,連𧄍升麻湯 加防風、荊芥穗、地骨皮,或解毒防風湯加升麻,或東 垣鼠粘子湯,兼服「代天宣化丸。」服藥之後,瘡或不出, 或再出,其熱頓減者,為氣和也。熱若不減,瘡漸加多, 再消詳大小便何如,「大便不通,七物升麻丸;小便不 利,連𧄍湯」;大小便俱不通,八正散。自利者,黃芩湯加 白頭翁、酒黃連,調赤石脂末,裡氣和毒解矣。如更加 渴,煩躁不已,或譫妄,或腹脹滿氣促,或自利不止,手 足厥冷,此逆證,不治。

《出太密》
编辑

一發,便密如鍼頭,形勢重者,合輕其表而涼其內,連 𧄍升麻湯主之。然稠密之處,各有經絡部分所屬,額 主心,面主胃,腹與四肢主脾,脅主肝,兩腋主肺,下部 主腎,肩背主膀胱,當隨見證治之。若面色黃,大便黑, 煩躁喘渴,或腹脹者,瘀血在內也,用犀角地黃湯,或 「抱龍丸」、生犀角汁。但根窠分明,肥滿者無妨。

前證若屬心經,用導赤散之類;胃經用犀角散之類, 肝經,用柴胡湯之類。大凡稠密者,熱毒熾盛也。若密 而不痛,用東垣消毒散。若密而作痛,用仙方活命飲。 若密而小便不通,用八正散。若密而大便不通,用承 氣湯。若密而惡寒發熱,用麻黃甘草湯。

《發表》
编辑

痘出太盛,煩喘甚者,「麻黃黃芩湯。」

痘出太盛,煩喘咽痛而嗽者,麻黃湯入麝香尤妙。

===
《攻裏》
===斑已發密重微喘飲水者,有熱也,用去風藥微下之。

瘡已發稠密,微喘渴欲飲水,宜微下之,當歸丸及 氏地黃膏外以黃蘗膏塗面佳。

痘出太盛,喘促腹滿,小便赤,手足心并腋下有汗,或 狂言妄語,大便不通,宜四順飲、小承氣湯,下後諸證 悉退,不可再下。

《涼血》
编辑

出太多者。犀角地黃湯。地骨皮鼠粘子湯。即地骨皮 散。加鼠粘子。

或云:「一見皮肉纍纍,紅點稠密,急用纏豆藤燒灰,加 製砂,連進三四服,或薄荷湯調《退火丹》」進之。仍以牛 蒡子為末,傅顖門上以散熱毒,非惟能使痘疏,且免 侵眼之患。

用纏豆藤燒灰為末,加入「退火丹」內,又用燈草、木通、 蟬蛻、地骨皮煎水,調退火丹,連進二三服,則痘之稠 密不分者,遂分明矣。後再用:乾葡萄五十箇,茜草根 一兩,荔枝連肉殼核五箇,芫荽子五錢,無子莖葉亦 可,用好酒二碗,煎一碗,徐徐以熟水攙薄,常與服之, 服盡滓,再用水煎當茶常與之服,則痘之稠者以退 不作害,未退者遂令如水珠起壯,灌膿結靨矣。 凡痘子初出,磊磊落落,似稀疏之狀,其後旋加,日多 一日,此毒伏於裡,裡氣虛弱,不能托之即出,要大補 兼解毒,或什可救其一二也,十宣散加「無價散」主之。 痘瘡多者,是毒氣多,便先宜解毒,然多則恐氣血周 貫不足,故隨亦宜兼補藥以助成膿血。

痘毒自內出外,一二三日方出齊,毒氣尚在內,出至 六日,則當盡發於表,七八九日成膿而結痂矣。若毒 氣盛不能盡出,過六日毒反內入臟腑,故須於六日 以前毒氣該出之時,急服涼血解毒之藥以驅出之, 六日以後,醫無及矣。

《出不快》
编辑

瘡疹三日不出,或出不快,即微發之,鼠粘子湯之類。 如瘡發後不多出,即加藥。如一日一貼,即加至二貼, 加藥不出,即大發之,升麻、葛根、防風、羌活、獨活、麻黃、 桂枝之類。如發後不多,及脈平無證,即瘡本稀,不可 更發也。有大熱者,當利小便,四聖散、六一四苓散之 類。小熱者當解毒。若不快,勿發,勿下攻,止用抱龍丸 治之。

錢氏消毒散、化毒湯、活人鼠粘子湯,皆發瘡痘溫平 溫涼藥,錢氏所謂「微發之」者是也。如微發不出者,即 就與前項藥,該每服二錢者,即加至三四錢;該每日 二服者,即加至三四服。如加藥又不出者,即用升麻、 葛根、麻黃、桂枝大發之。如大發後不多,及脈平無事 者,即瘡稀不可更發。如脈洪有熱,有大熱者,當用四 聖、導赤、八正輩利小便。有小熱者,當用芩連、金花丸 輩解毒。若利小便解毒後又不快,則勿發勿下,止用 抱龍丸治之,此錢氏心法也。

若出不快。清便自調。知其在表不在裡。當微發。升麻 葛根湯。

若青乾黑陷,身不大熱,大小便澀,則是熱在內。煎大 黃湯下「宣風散。」

若身表大熱者,表證未罷,不可下。

若斑已出。見小熱。小便不利。當以八正散利之。 太陽出不快。身之後也。荊芥甘草防風湯。

陽明出不快。身之前也。升麻加紫草湯。《聖惠方》。升麻 葛根加紫草。

「少陽出不快。身之側也。連𧄍防風湯。」即連𧄍散。 「四肢出不快。防風芍藥甘草湯。」

凡痘瘡出不快者有五證,臨病審而調之。

一證,天時嚴寒,為寒所折,不能起發,宜散寒溫表。冬 三月寒甚,紅斑初見,宜「五積散、正氣散、參蘇飲、楊氏 調解散、陳氏木香散。」

一證炎暑隆盛,煩渴昏迷,瘡出不快,宜「辰砂五苓散 煎生地黃、麥門冬湯調服。身熱者,小柴胡加生地黃。 熱甚煩渴而便實者,白虎加人參湯。輕者,人參竹葉 湯加生地黃煎服。」

一證服涼藥損傷脾胃,或胃虛吐利,當溫中益氣,宜 理中湯。吐利甚者,加附子,或陳氏異功散、木香豆蔻 丸。

一證或成血疱,一半尚是紅點,此毒氣發越不透,必 不能食,大便如常者,宜半溫裏半助養之劑,用四聖 散加減,及紫草木香湯、絲瓜湯、阮氏萬全散、湯氏安 斑湯。

一證:外實之人,皮膚厚,肉腠密,毒氣難以發泄,因出 不快,宜消毒飲、透肌散;如大便祕實,於消毒飲內加 大黃、梔子仁煎服;瘡出太稠,宜犀角地黃湯、「張氏解 毒防風湯;血氣不足,宜十奇散;咽嗌不利,宜如聖湯 加薄荷、枳殼;口中氣熱,咽痛,口舌生瘡,宜甘露飲子; 驚風搐搦,宜抱龍丸;煩渴,宜獨參湯、黃芪六一湯」; 瘡已出而不遍勻者,聞人氏云:「惟透肌解毒,無壅塞 之患,則自然出勻」,以必勝散、大紫草飲、胡荽酒之類主之。

痘出不長。隱於肌膚者,「人參透肌散主之。」

出不快,有數證不同,內虛熱極而不發者,朱汝明用 四君子加黃芪、紫草發之。有內虛甚而生寒,大便利 而出不快者,宜理中、薑、附輩以溫之,則氣不消剝,自 不伏陷。有內實而兼諸熱證,出不快者,用四聖散、加 味四聖散、紫草飲子、紫草木香湯、紫草木通湯、快斑 散、絲瓜湯,俱可選用。或氣實痰鬱而發不出者,蒼朮、 白芷、防風、升麻、黃芩、芍藥、連𧄍、當歸等分煎湯,化「抱 龍丸。」若毒根在裡,或血氣虛弱,或邪穢衝觸,內陷而 出不快者,托裡散。

疹痘發未透,宜四君子湯加黃芪、紫草、糯米煎。凡醫 百病,不可損胃氣,故用四君子及糯米等助其胃氣。 服此藥後,若患者身全不熱,又以兔絲子酢製為末, 大人一錢,小兒七分或三分托之,則痘疏疏出矣。此 藥大補助火,不可多,多則托出太多矣。

隱於肌肉不起。宜紫草飲子煎服。又不可過用。候三 日齊後。以保元湯加好酒人乳一二錢最穩。

紫草二兩,細剉,以百沸湯一大盞沃之,以器合定,勿 令洩氣,量兒大小,溫溫服。

《大發》
编辑

「頭面出不快」,此太陽經也。當用荊芥、甘草、羌活、防風、 天麻共煎。

胸脅出不快,此少陽經也。當用柴胡、黃芩、紫草、木通、 紫蘇共煎。

四肢出不快,此陽明經也。當用升麻、葛根、紫蘇、芍藥、 甘草、蓮鬚、蔥白共煎。

遍身都出不快,當用九味羌活湯。

以上四證,藥味內各加薑、蔥為佐,連進二服,痘出快 矣。

《攻裏》
编辑

有紅斑點出,日數未盡,其內實而肌熱者,宜疏利之。

《紫草例》
编辑

小兒痘疹出未快,可濃煎紫草汁服。

按:「紫草通腠理,利九竅,涼血活血,為痘家欲出未出 必用之藥。若出已透而大便利者忌之。」

《指南》有禁瘡之說云:「痘毒奔潰,由氣血虛弱,不能拘 領其毒,以致毒盛而聚於腠虛之處。故痘之初出也, 或一點二點見於隱僻腠節之處,及方廣四肢之間, 此痘一出,則諸痘不得宣發成漿矣,故曰禁瘡。」其禁 有五:一曰胃禁,二曰火禁,三曰水禁,四曰風禁,五曰 寒禁。

「胃禁」者,毒火炙胃,不能發散於肌表,脾胃潰爛,其外 證之痘,出於脣口之間者,或二三四五點相連,諸痘 未漿,此痘已先黃熟,知由熱毒內攻,胃已腐爛,故諸 痘不得成漿也。如脣口一見此痘,當察其面色。紅。 氣粗熱甚。口臭異常者。是其驗也。

《火禁》者,小兒初發之際,或因身發寒熱而悮,以火熏 炙其衣被,或睡臥於火箱之中,使皮膚乾燥,故痘毒 發泄不出。又兼氣虛而不能拘其毒,則毒停皮膚之 內,隱隱不能發出肌表也。細看皮內,覺有紅點,無頭 無腳,或於四肢頭面方廣之處,見一二點痘子,則諸 痘皆從此痘上發洩為孽。而皮內隱隱不出之痘,終 不能快出,名為「火禁。」以水楊加荊芥煎湯浴之,則諸 痘自發矣。輕則升麻和解散主之。

「水禁」者,初發熱之際,陰陽未分,毒氣方熾,或悮食生 冷,則毒停於皮膚之間,隱隱有紅點,或於方廣兩脅 手足頭面之際,發有水泡者是也。蓋冷氣在內,則腹 痛肚脹,在外則發熱惡寒,此其驗也。以丁桂、茯苓、升 麻、大腹皮之類逐之。冷食遺積脾胃,須防下泄,再加 山樝。

「風禁」者,發熱之初,失於不避風,則風入肌表,痘不能 發,或肌膚麻木,不知痛癢,或不麻木而乾燥,或毛直 而乾焦,或皮痒欲搔,或重則狂煩譫語,此風與火搏 故也。治法以升麻湯加羌活、荊芥以逐之,甚則蒺蔾、 蟬退以攻之。

《寒禁》者,發熱之初,悮經冷水沐浴,或睡臥於鐵漆寒 冷之處,或衣被單薄,感冒寒氣,則痘必不能宣露。有 手足麻木,不知痛癢;有四肢冷痛不能舉動者;有麻 木冷痛之處不出痘子,惟於委曲避風之處,或頭面 髮際之上,痘出如癮疹者,是其驗也。內以丁、桂、川芎、 升麻逐之,外用綿衣以溫之。曾見小兒年十一二歲, 「發熱之初,臥新漆牀上,初因熱極,父母不防出痘,任 小兒手貼漆牀而臥,致令寒氣侵入手臂,其餘四肢 面腹方廣之處,俱出有痘,惟一臂麻木不仁,無一點 痘見。」諸醫視之,並不知其故,請予至詳察其由,乃以 前方治之,後見一臂痘發出,比他處尤為稠密,臂痘 一出,諸痘俱起,九日而平復如故。

《出見部分》
编辑

經曰:「諸痛癢瘡,皆屬心火。」心之華在面,痘瘡之火,其 出先在於面,但觀其出之部位,可以知其候之吉凶如在脣四畔先出者,或兩頤出者吉。蓋太陽之邪,下 傳陽明,陽明者,胃與大腸積陳受朽,氣血俱多。又口 為水星,頦頤屬腎水,火為水制,不能作虐也。如在額 角眉心先出者凶。蓋太陽足壬、膀胱水,手丙、小腸火, 丙火獨旺,不受壬水之制,其毒併於膀胱之經,而先 自病,膀胱多氣少血,又正額屬心火,火不務德,妄行 無忌,心為君主之官,主危則十二官皆危矣。凡起發 成漿結痂,亦如此論。

經曰:「頭者精明之府。」又曰:「春氣者病在頭。」可見頭乃 人真元會聚之所,為發生之本。又面列五官,分五行, 而五臟之華皆見於面,是頭面者,人君之象,至貴至 尊,不可陵犯者也。咽者,胃脘水穀之道路也,主內而 不出;喉者,肺脘呼吸之往來也,主出而不內。在人之 身,譬猶關津要路也。瘡痘之出,最要頭面稀少,頸項 無方是吉兆。若頭面多者,謂之蒙頭,諸陽獨亢,五官 不和,神明失守,精華自萎。《經》云:「神去則機息,氣止則 化絕」者,此也。頸項多者,謂之鎖項,內者難出,外者難 入,上者不升,下者不降。《經》云:「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一 毫不續,則霄壤判」者,此也。故皆不治。

痘瘡輕者作三四次出,頭面稀少,胸前無。蓋頭面者, 諸陽之會,胸者,諸陽之所受氣,此數處痘子宜少不 宜多,以清陽之分,不可濁亂也。手足雖諸陽之本,乃 身所役使,卒伍卑賤之職,非若頭面為元首也,又居 四末,非若胸膈心肺之居,神明之舍也,故雖稠密,不 必憂也。若頭面、胸、項、手足稠密瑣細一樣者,卻愁氣 血衰微,脾胃虛弱,不能周流灌注,起發不透,收靨太 遲,而生他變矣。

凡痘子初出,便自手足先出者,他處未起而手足先 起,他處未收而手足先收者,此陽火大旺,宜用解毒 抑陽扶陰之劑,四物湯合黃連解毒湯主之。如他處 俱起而手足起遲,他處俱收而手足不收者,此脾胃 虛弱,不能行其氣血,達於手足,宜補脾胃,十全大補 湯、桂枝芍藥湯主之。

一、出紅點數粒於山根之上,為毒盛氣虛,而毒乘虛 犯上,或發三五粒一塊者,皆不吉之兆也。宜急用涼 血解毒,以防危急。若腮頤地閣之間,疏疏發見,淡血 潤色,三次出者,乃吉證也。

《出見形色》
编辑

凡痘瘡之出,不論疏密,而論磊落。若磊磊落落,如珠 如豆,顆粒分明,尖圓緊實,雖密無妨,此謂出盡無留 毒也。如黏聚成叢,模糊一塊,不分顆粒,恰如紅瘤,雖 止一二處,未可言疏,此謂之伏,出未能盡。若待後者 再出,則先者或陷而復隱,或癢而俱潰,成壞瘡矣。此 猶淹延引日,久而後斃。若如蠶之殼,如蛇之皮,此氣 「至而血不榮也,謂之乾枯。」「如蚤之咬,如蚊之嘬,此血 至而氣不充也,謂之陷伏。」不能引日,奄忽而死矣。 痘瘡初出,與未病時皮色一般者善。若瘡太赤,根下 皮色通紅,此血熱氣不管束也,後必起發太驟,皮嫩 易破,痒塌而不可救。宜急解血分之熱,四物湯加升 麻、地骨皮、紅花、紫草,或消毒飲、活血散合而飲之。待 色少淡,急補氣分之不足,四君子湯加黃芪、防風、木 香,或調元湯、參苓白朮散合而飲之。仍用氣血二方, 相間而服。若成漿不破損者吉。服藥不效,反增瘙癢 者,命也。

痘瘡初出有四:善紅活明潤,緊實堅厚,尖圓布散,磊 落稀疏。蓋痘子賴血以潤之,血活則其色如丹砂、如 雞冠,若毒凝血聚,則遂成黑色。今頭焦黑者,乃榮血 不能流行內外,毒氣壅遏,此證甚危。其人必大小便 祕,喘急煩躁。宜用七物升麻丸、當歸丸、通關散、三乙 承氣湯,看輕重緊慢用之,以解裡之急。得利後,以紫 草飲、加味四聖散,調無價散,以解表之毒,仍用胭脂 塗法,瘡變紅活,以漸起發者吉,若更乾黑者凶。《莊氏》 云:「斑瘡倒靨而黑色者,謂之鬼瘡。」

痘子賴氣以束之,脾胃強,氣實則肌肉厚,皮膚堅。今 痘皮嫩薄,溶溶如淫濕之狀,乃脾胃氣虛,其人必少 食或自利,宜用十全大補湯去生地黃,加防風、白芷, 外用天水散,蜜水調拂瘡上,以解表之濕熱。若起發 成漿者吉,漸變痒塌者凶。聞人氏云:「瘡痘作癢,深為 可慮。」能調和愛護,勿令有此,乃為上策。

痘出如灰白色者,氣虛也,候齊後,以《保元》加木通、川 芎、肉桂最穩。用木通者,取通心氣也。

出不紅活淡色者,血虛也,保元湯中加酒製當歸、酒 炒赤芍藥及川芎。血熱者,仍加生地黃倍黃芪。 痘出皮膚乾燥枯澀者,必難起脹,用溪中白石,洗淨 燒紅,以井花水漬之,使濕氣蒸於痘上,頃間光澤,甚 易起,又能辟穢。

一出,與地皮相似,無臖起之意,乃是紅斑,急宜涼血 解毒,宜羌活散加酒炒芍藥、紫草、紅花、蟬退、木通、糯 米,連進數服。或以六一散、保嬰丹、紫草膏,隨意用之 亦可。斑退以保元加木香、豆蔻煎服,以解紫草之寒, 防其泄瀉。若夾疹同出,如治稍遲,則變成黑斑,實難救矣。大抵下紫草必下糯米五十粒,則不損胃氣,無 泄瀉之患。惟大熱大便祕者。不下糯米。以糯米黏膩 故也。餘詳夾斑夾疹條。

一出真紅焮赤,摸過皮軟不礙手者,此係賊痘,過三 日變成水泡,甚至紫泡黑泡,此危證也。急少加保元, 大加紫草、蟬退、紅花解之。或煎燈草木通湯,調六一 散,利去心熱,而紅紫自退。如已成水泡,則保元中大 下四苓利之,此《千金》妙法也。不然則遍身擦破,赤爛 而死。

痘子初出,不成顆粒,但膚間濟濟簇簇,如寒風粟子 之狀。或雖出,形與鍼頭相似,稠密無縫,此皆惡候。雖 有良工,無能為矣。

《護咽喉》
编辑

凡瘡疹未有咽不痛者,心胃有熱,上攻於咽,乾澀而 疼,宜於發熱初出之時預解之,甘桔湯加牛蒡子,甚 者射干鼠粘子湯,令毒火解散,不停留於咽喉之間, 致生他變也。若初時隱忍,不即解之,以致毒留咽喉, 發而為瘡,腫脹潰爛,水穀不入,呼吸不能,聲啞難言, 卻欲呼醫,悔無及矣。所以甘桔湯,瘡出之後,常宜飲 之,利咽喉,寬胸膈,清肺金,解毒火也。如兼口舌生瘡, 齒浮齦腫者,宜甘桔湯合黃連解毒湯加牛蒡子。水 漿不入者,射干鼠粘子湯加桔梗、荊芥穗、山豆根。已 上證候,須能食,臟腑亦熱,方可用。如上焦雖熱,卻覺 小便清,大便溏,飲食不進者,只用甘桔湯,不須加牛 蒡子。蓋其性涼,為瘡疹所宜服者,能透肌出癰瘡,是 以瘡疹亦出也。大便利則不可服。

《護目》
编辑

痘瘡方出之時,使不入目,以神應膏塗眼四周,或只 以臙脂取汁塗之;或傅以水調黃蘗末,或以牛蒡子 為末,蜜調貼顖上,或以白芥子末,水調塗足心,此皆 養護之良法也。若眼中流泪,或多眵,或目中紅赤,此 肝火大旺,宜早解之,洗肝明目散加蟬蛻。又有忌食 之法,如醲厚滋味,牛、雞、鵝、鴨皆不可食,食雞鵝、鴨卵, 未有不為目害者。但令食清淡之物,或少入鹽,亦無 害。如湫隘之家,不可煮雞鵝鴨卵,其氣相襲,亦能損 目,不可不知。

痘瘡初出:用鼠粘子為末,水調傅顖門並無,患眼亦 妙。

《夾疹夾斑》
编辑

痘瘡只出一般者善。凡痘初出,其間碎密若芥子者, 夾疹也。皮肉紅腫成片者,夾斑也。疹由心熱,斑由胃 熱,宜急解其毒,消疹用黃連解毒湯合消毒飲,化斑 用人參白虎湯合消毒飲,或只以升麻葛根湯。夾疹 者加防風、荊芥穗、木通、麥門冬、黃連,夾斑者加石膏、 人參、大青、黑參、淡竹葉。如疹散斑解,現出正痘,疏密 停勻者吉。痘被斑疹夾雜,不能起發者凶。

《疱瘡》
编辑

「傷寒熱邪在表裡,未能作汗,當汗不汗,熱鬱於肌膚, 故發疱瘡,色白或赤如火丹頭作漿白膿者輕,根下 紫色隱隱在肌肉者重,甚者五內七竅皆有之,其形 亦如痘,小兒肌肉嫩薄,尤多此證,非正瘡痘也。」又云: 「六腑屬陽,有熱則易出,是以作膚瘡,一出即遍滿肌 皮之上,疿瘡細疱子,見而便沒,其所受氣淺故也。五」 臟屬陰,有熱則難出。其為瘡痘,在肌肉血脈之間,必 先發紅斑,而後如豆,故名瘡痘,其所受氣深也。大抵 暴熱而便出者必膚疹,久熱而難出者,必是正瘡痘 膚疹,非正瘡痘也。愚按痘瘡初出,五臟不同:肝水疱, 其色微青而小;肺膿疱,其色微白而大;心為斑,色赤 而小;脾為疹,色赤黃而淺。及五七日後,不問其初出 自何臟,悉成血疱,血疱成膿疱,正如豆樣,膿疱之後, 結痂疕則愈,此方是正瘡痘也。或人疑之曰:肺既為 膿疱,而血疱之後又成膿疱者,何耶?蓋膿疱之出於 肺者,言其初時淡淡如膿,其色白而非黃,俗稱「白痘」 者是也。若血疱之後所結膿疱,則是其瘡已熟,譬如 果之成實,飽足充滿,包裹黃膿,其色黃而非白也。

《子母痘》
编辑

痘「經於心者,必湧出而無漸,經於腎者,必沉匿而難 見,痘焉有子母者耶?若肝、肺脾三經來者,或作兩三 次而盡標,或作四五次而盡標,或一邊灌漿,一邊表 暴,或回盡而旁隙處痘又增焉。或頭面先稀少,身體 多布列,而後上焦又添出焉;或身體先稀少,頭面多 布列,而後下焦又倍出焉,此所謂子母痘」者也。蓋因 元氣以漸而至,梟炎以漸而微,不失之峻速,以貽莫 勝之悲;不失之隱滯,而踵攻激之害。疔斑可消,溶於 起點之時;癰毒自祛,除於靨痂之後,非陽明胃、太陰 脾二經弗克致也。世俗以先標者謂之「望痘」,後出者 謂之「贈痘」,意有在焉。

《禁忌》
编辑

瘡痘本因熱而出,熱勢甚則其出愈難,故斑點未見 之時,惟當用平和藥,如升麻葛根湯、參蘇飲、東垣鼠 粘子湯、惺惺散等解利之。或有不問虛實,便以辛熱之劑大發之施之虛者,猶庶幾焉。若盛實之人,熱毒 彌漫,榮衛閉塞,裡毒甚者,大便不通,小便如血,是謂 鬱毒不散,毒氣無所從出,反攻臟腑。表毒盛者,瘡凹 而不起,遂成倒陷,或為潰爛,或為癰瘡。當此之際,不 能解利,至於斃者多矣。是陽氣熱熾,無陰氣以感之 也。用消毒飲、七物升麻丸,得毒氣解散,榮衛流通,瘡 子將自起矣。

《見形三朝生死》
编辑

凡小兒發熱三日之間,熱退身涼,涼而復熱,熱而復 涼,然後報痘,從口角顴骨上,兩兩三三成對報點,至 三四五日出齊者,順之兆也。其或發熱只一日,或二 日,即見紅點,或吐瀉腹痛,或戰慄身溫,不食昏臥三 四日,痘不起發,不光澤,慘暗不明,根窠色白,皆虛寒 之候也,所謂險也,可治而愈。苟發熱太甚,煩躁悶亂, 喘急不食,反熱而復涼,連熱一齊突出,紅紫黑色,不 起發,不光潤,為表中實熱,或自太陽天庭方廣出起, 皆凶之兆,難治。

報痘時頭面稀少,胸前背後皆無,根窠紅潤,頂尖礙 手,如水珠光澤者,上吉也,不必服藥。

報痘時煩躁不寧,腰腹痛不止,口氣大臭,出紫點者 死。亦有出青斑如藍靛色者,皆死證也。

報痘時色白皮薄而光,根窠全無紅色,或根帶一點 紅,三五日即長如菉豆大,此痘決不能灌漿,久後成 一包清水,擦破即死,不可因其好看妄與下藥。 報痘全不起頂,又頂如湯泡及燈草火燒之狀,十日 後癢塌而死。

報痘起紅斑如錦紋者,六日死。遍身如蛇皮者死。 報痘時黑斑如痣狀,肌肉成塊黑者,即日死。

痘身發熱未透,而即報點現標,已而復沒不見,又出 又沒者,謂之「弄標痘。」蓋痘瘡全憑熱透,則肌膚通暢, 自然易出。今熱不透,則皮膚未熱,出而復沒,隱而又 出,氣血衰弱之甚,無力發洩故也,難治。

痘色紅紫焦枯,貼肉不起,皮厚黑如鐵,挑之不破,無 漿血者,謂之「鐵甲痘。」乃氣澀而不行,血枯而不潤,磅 礡皮肉,八九日內死。

凡痘子已出,頭面要稀疏磊落,頸項上宜少不宜多, 胸前要少而疏,如此者其毒則輕。如面上模糊一片, 未發先腫,纏項稠密,胸前亦密,此毒甚也,勿治。 凡痘子出盡,正將起發,其中有發血疱者,此毒伏於 心,必死。有發水疱者,此毒伏於肝,旋見癢塌而死。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