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第025卷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二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十五卷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二十五卷目錄

 水部彙考

  禮記月令

  周禮秋官

  爾雅釋水

  春秋緯元命苞

  漢書五行志

  淮南子墬形訓

  風俗通

  煎茶水記附歐陽修大明水記

  宋史天文志

  水衡記

  證治準繩潦水 甘爛水 漿水

  本草綱目明水 神水 上池水 屋漏水 流水 千里水 東流水 勞水

  逆流水 井泉水 井華水 新汲水 節氣水 立春清明二節水 寒露冬至小寒大寒

  四節及臘日水 立秋日五更井華水 重午日午時水 小滿芒種白露三節內水 醴泉

   玉井水 乳穴水 溫湯 碧海水 鹽膽水 阿井水 山岩泉水 古塚中水 糧罌

  中水 赤龍浴水 車轍中水 地漿 熱湯 生熟湯 虀水 漿水 甑氣水 銅壺滴

  漏水 三家洗碗水 磨刀水 浸藍水 染布水 豬槽中水 市門溺坑水 洗手足水

   洗兒湯 諸水有毒

  水品一源 二清 四甘

坤輿典第二十五卷

水部彙考

编辑

《禮記》

编辑

《月令》

编辑

仲春之月始雨水,

季春之月,命司空曰:「時雨將降,下水上騰。」

雨或過淫,趨下之水反騰上而為災,故命以「豫備之術。」

季夏之月,水潦盛昌,神農將持功,舉大事,則有天殃。

東井主水在未,故「未月為水潦。盛昌之月,

孟秋之月,命百官始收斂,完隄坊,謹壅塞,以備水潦。」

所以為水潦之備者,以月建在酉,酉中有畢星,好雨也。

仲秋之月水始涸,

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

孟冬之月,其日壬癸。

集說長樂陳氏曰:「壬癸同於為水,而壬之數五,癸之數六。」馬氏曰:「壬癸用事於冬,為水王也。」

其帝顓頊,其神元冥。

集註顓頊黑精之君。元冥,水官之臣。少皞氏之子曰修,曰熙,相代為水官。《左傳》云「修及熙為元冥」是也。孔氏曰:「《帝王世紀》云:『顓頊生十年而佐少皞,二十年而豋帝位,以水承金也』。」

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 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齊。立冬之日,天子親帥三公 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

仲冬之月水泉動,

水者天一之陽所生。陽生而動。言枯涸者,漸滋發也。

《周禮》

编辑

《秋官》

编辑

《司烜氏》「以鑒取明水于月。」

訂義《鄭鍔》曰:「取明水于月者謂之鑒,亦謂之方諸,其實皆鑒也。」

《爾雅》

编辑

《釋水》

编辑

《泉》「一見一否為瀸」,

《瀸,纔》有貌。《說文》云:「泉,水源也。」言此泉其水有時出見,有時不出而竭涸者,名瀸,謂瀸微也,故此云「纔有貌。」

《井》一有水,一無水,為瀱汋。

《山海經》云:「天井,夏有水,冬無水。」即此類也。《說文》云:「井,鑿地取水也。」《釋名》云:「井,清也,泉之清潔者也。」《世本》云:「伯益作。」亦云:「黃帝始穿。」此言井,或一時有水者,一時無水者,名瀱汋也。《山海經》云者,案《中山經》帝囷山東南五十里曰視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天井,夏有水,冬竭者是也。《孫子兵法》云:「地陷曰天井。」然則非人為之者,曰天井。云即此類也者,以比經但言「井」,《山海經》言天井,非正相當,故云類也。

《濫泉正出》,正出,涌出也。

《公羊傳》曰:「直出。」直猶正也。《詩大雅·瞻卬》云:「觱沸檻泉。」故此釋之也。《詩》言「檻泉」者,正直上出之泉

也。其水涌出,故更云正出,涌出也。李巡云:「水泉從下上出曰涌泉。」《濫檻》音義同。注:「《公羊傳》云」者,案昭五年傳云:「叔弓帥師,敗莒師于濆泉。」濆泉,直泉也。直泉者,涌泉也。是其事也。郭云「直出」者,蓋以義言之,彼言直,此言正,其意一也,故云猶正也。

沃泉縣出。「縣出」,「下出」也。

從上溜下。李巡亦云:「水泉上溜下。」然則相傳為然也。《曹風》云:「冽彼下泉。」則此沃泉也。

《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從」旁出也。李巡曰:「水從旁出名曰氿氿,仄出」,是側出曰氿泉也。《大東》云:「有冽氿泉」是也。

《湀》闢流川。

通流。《說文解字》云:「川,貫穿通流水也。《虞書》曰:『濬畎澮距川』。」言深濬畎澮之水會為川也。《釋名》云:「川,穿也,穿地而流也。」然則湀闢者,則通流大川之別名也。

《過辨回川》。

旋流。回,旋也。言川水之中,有回旋而流者,名「過辨」也。

《灉》,反入。

即河水決出而復入者。「河之有灉」,猶江之有汜。反,復也。謂河水決出而復入河者。名灉。即《下之》「水自河出為灉」是也。

潬沙出。

今河中呼水中沙堆為「潬。」言「潬」者,是沙堆出於水中之名也,故曰「沙出。」

《汧》出不流。

「水泉潛出」,便自停成污池。謂水泉潛出,停成污池者,名汧。《地理志》云:「扶風汧縣,雍州弦蒲藪。汧出西北,入渭。」以其初出不流,停成弦蒲澤藪,故曰:汧出不流也。其終則入渭也。

「歸」,「異出同流」,《肥》。

《毛詩傳》曰:「所出同,所歸異為肥。」謂小水支分歸入大海則異。其泉源初出則同流者名肥,即《詩·邶風·泉水》云:「我思肥泉,茲之永歎。」《毛傳》云:「所出同,所歸異,為肥泉」是也。

《瀵》大出尾下。

今河東汾陰縣有水口如車輪許,濆沸涌出,其深無限,名之曰「瀵。」馮翊郃陽縣復有瀵亦如之,相去數里而夾河,河中陼上又有一瀵,瀵原皆潛相通。在汾陰者,人壅其流以為陂,種稻。呼其本出處為「瀵魁」,此是也。尾,猶底也。尾猶底也。言其源深,出於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注今河至底也。河東、馮翊者,皆郡名也。云「河中陼上」者,陼,謂河中可居之小者。云「人壅其流以為陂種稻」者,澤障曰陂,謂人畜壅此水以為陂澤而溉稻苗也。云「瀵魁」者,魁,帥也,首也,以其水源,故謂之魁也。

水醮曰「厬。」

謂「水醮盡。」醮,盡也。凡水之盡皆謂之「厬。」厬則竭涸之一名也。

水自河出為灉。

《書》曰:「灉沮會同。」

濟為濋,汶為灛,洛為波,漢為潛。

《書》曰:「沱潛既道。」

淮為滸,江為沱。

《書》曰:「岷山導江,東別為沱。」

濄為洵,潁為沙,汝為濆。

《詩》曰:「遵彼汝濆」,皆大水溢出,別為小水之名。此十者,皆大水分出,別為小水之名也。《注》「《書》曰:灉沮會同」者,《禹貢》兗州云:「雷夏既澤,灉沮會同」,孔安國云:「雷夏,澤名。灉沮二水會同此澤」,引之證水自河出,別名為灉也。「《書》曰:沱潛既道」者,《禹貢》梁州云:「岷嶓既藝,沱潛既道。」孔安國云:「岷山、嶓冢,皆山名。沱潛發源此州,入荊州。」案《地理志》云:蜀郡有湔道,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也。隴西郡西縣嶓冢山,西,漢水所出」,是二者皆山名也。沱出于江,潛出于漢,二水發源此州而入荊,故荊州亦云:「沱潛既道。」案郭氏《音義》云:「沱水自蜀郡都水縣湔山,與江別而更流。」又云:「有水從漢中沔陽南流,至梓潼、漢壽,入大穴中,通峒山下西南潛出,一名沔水。舊俗云:即《禹貢》云潛也。」郭氏此言,並解梁州沱潛也。然則此註言「《書》曰」者,亦指梁州者也。所以荊州亦有沱潛者,蓋亦水從江、漢出者,皆曰「沱潛」,所以荊、梁二州皆有也。云「《書》曰:『岷山導江,東別為沱』」,亦《禹貢》文也。孔安國云:「江東南流,沱東行。」引之證江水溢出名沱也。云「《詩》曰:遵彼汝墳」,此《周南·汝墳篇》文也。《毛傳》云:「汝,水名也。墳,大防也。」毛意以為伐薪宜於厓岸之上,故以大防解之。郭意以為汝墳所分之處有美地,因謂之濆,且《毛傳》墳從土,此濆從水,所以異也。

水決之,「澤為汧

水決入澤中者,亦名「汧。」凡水為人所決,陂障為澤者,亦與上出不流者,亦名為「汧。」

決,「復入為《汜》。」

《水出去復還》。凡水決之岐流復還本水者,名汜。《詩·召南》云「江有汜」是也。

「河水清且瀾」,漪大波為瀾。

言《渙瀾》。

小波為淪。

言蘊淪:

直波為徑。

言徑。請幫助識別此字。案《詩·魏風·伐檀》篇云:「河水清且漣漪」,又云:「河水清且直漪」,又云:「河水清且淪漪」,故此釋之。毛傳:「風行水上,成文曰漣。直,直波也。小風水成文,轉如輪也。」李巡云:「分別水大小曲直之名。」郭氏云:「瀾言渙瀾,淪言蘊淪,徑言徑。」請幫助識別此字。然則「瀾」、「直」、「淪」,論,水波之異;「漪」,皆辭也。案《詩》「漣」、「淪」皆言波名,「直」「波」不言徑而言「直」,又在「淪」、「漪」前者,取韻故也。「瀾」、「漣」雖異而義同。「瀾、漪」先舉詩文,然後釋之。「直」、「淪」不舉者,省文從可知也。

江有沱,河有灉,汝有濆。

此故《上水》別出耳。所作者重見。

滸水厓。

水邊地。謂水邊厓岸之地,別名滸。李巡曰:「滸,水邊地名厓也。」《詩·大雅·江漢》云:「江漢之滸」是也。

水草交為湄。

《詩》曰:「居河之湄。」此《小雅·巧言》之篇文也。以《詩》有此言,故釋之云:「水草交為湄。」李巡曰:「水中有草木交會曰湄。」今《詩》作「麋」,音義同。

濟有深涉。

謂濟渡之處。

「深則厲,淺則揭。」揭者,揭衣也。

謂「褰裳」也。

「以衣涉水」為厲。

《衣》謂褌。

繇膝以下為《揭》,繇膝以上為《涉》,繇帶以上為《厲》。

繇,自也。案《詩·邶風·匏有苦葉》篇云:「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故此先引《詩》文,然後釋之。云「揭」者,揭衣也,謂渡處水淺,惟褰裳可涉者名揭。註云「謂褰裳也」者,對文言之,則在上曰衣,在下曰裳,散而言之則通,是以此經言「揭衣」,註言褰裳。《曲禮》云:「兩手摳衣,去齊尺」,衣亦謂之裳也。云「以衣涉水為厲」者,此衣謂褌也,言水深至於褌以上者,而涉渡者名厲。云「繇膝以下為揭」者,此更釋揭涉及厲之名。繇與「由」同。繇,自也。言水淺,自膝以下為揭;水差深,自膝以上者為涉。水若深至衣帶以上者為厲。註云:「繇,自也」,《釋詁》文。

《潛行》為泳。

水底行也。《晏子春秋》曰。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七里。謂人潛隱水底而行者,名為泳。《詩·周南·漢廣》云:「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是也。註「《晏子春秋》曰」者,晏子名嬰,字平仲,相齊景公,孔子稱善與人交者也,著書謂之《晏子春秋》。云:景公蓄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博於虎𩰚。晏子晨趍,三子者不起。晏子見公,請去之,公乃使人餽之二桃,令三子計功而食。公《孫接》曰:「接一搏特猏,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毋與人同矣。」援桃而起。田開疆曰:「吾杖兵卻三軍者再,若開疆之功,可以食桃,而毋與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當是時,冶少不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左操馬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冶之視人,則大黿之首也。若冶之功,可以食桃而毋與人同矣。二子恥功不逮而自殺,古冶子亦自殺,是其所引之文也。以證潛行為泳之事也。但彼作「九里」,此作「七里」,蓋傳寫誤,或所見本異也。

《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注谷曰溝」,「注溝曰澮」,注澮曰 瀆。

此皆道水轉相灌注所入之處名。郭云「轉相灌注」者,蓋以川瀆皆水之大者也。《虞書》云:「濬畎、澮距川。」下云「江、河、淮濟為四瀆」是也。今若言「水注川曰谿」,謂水之注入川者名谿,則注入溝者名澮,溝小如澮,豈能容乎?若言「注溝曰澮」,謂注溝水入之名澮,則注川水入之者名谿。杜預云:「谿亦澗也」,豈能容受川乎?然則水注川曰谿,是澗谿之水注入川也。故李巡云:「水出於山,入於川曰谿。」「注谿曰谷」,謂山谷中水注入澗谿也。「注谷曰溝」,此以下與上不類,謂山谷中水無澗谿者,注入平地之溝。溝廣深四尺,註云:「澮廣二尋,深二仞曰澮」,謂注溝水入之者名澮,一注澮水入之者名瀆,故《注》云「轉相灌注」也。灌,貫

逆流而上曰「泝洄」,順流而下曰「泝游

皆見《詩》。案:《詩·秦風·蒹葭》云:「愬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是也。孫炎曰:「逆渡者,逆流也;順渡者,順流也。」然則逆、順流,皆謂渡水有逆順也。

正絕流曰「亂。」

直橫流也。《書》曰:「亂于河。」正,直也。謂橫絕其流而直渡,名曰「亂。」《書》曰:「亂于河。」案《禹貢》梁州云:「入于渭,亂于河。」孔安國云:「越沔而北入渭,浮東渡河而還帝都。有曰所治,以帝都在河之東,故直橫渡河而還帝都也。」彼孔氏引此文,故以為證也。

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案《白虎通》云:「瀆者何謂濁?中國垢濁,發源東注海,其功著大」,稱瀆也。案《禹貢》云:「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又東至于孟津;東過洛汭,至于大伾;北過浲水,至于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于澧,過九江,至于東陵,東迤北會為匯,東為中江,入于海。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是發源注海者也。

《春秋緯》

编辑

《元命苞》

编辑

水之為言觸也,氣動躍也。

水之為言演也,陰化淖濡,流施潛行也。故其立字,兩 人交一以中出者為水。一者數之始。兩人譬男女,言 陰陽交物,以一起也。

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萬物之所由生,元氣 之津液也。

《漢書》

编辑

《五行志》

编辑

《傳》曰:「簡宗廟,不禱祠,廢祭祀,逆天時,則水不潤下。」《說》 曰:「水北方,終臧萬物者也。」其於人道,命終而形臧,精 神放越,聖人為之宗廟,以收魂氣,春秋祭祀,以終孝 道。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禱祈神祇,望秩山川,懷柔 百神,亡不宗事。慎其齋戒,致其嚴敬,鬼神歆饗,多獲 福助。此聖王所以順事陰氣,和神人也。至發號施令, 亦奉天時。十二月咸得其氣,則陰陽調而終始成,如 此則水得其性矣。若迺不敬鬼神,政令逆時,則水失 其性。霧水暴出,百川逆溢,壞鄉邑,溺人民,及淫雨傷 稼穡,是為「水不潤下。」

《淮南子》

编辑

《地形訓》

编辑

何謂「六水?」曰:「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合四海 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水道八千 里,通谷,其名川六百,陸徑三千里。」禹乃使太章步,自 東極至于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 豎亥步,自北極至于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 十五步。凡鴻水淵藪,自三百仞以上,二億三萬三千 「五百五十里,有九淵,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 掘崑崙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 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脩五尋,珠樹、玉樹、 璇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東,絳樹在其南, 碧樹、瑤樹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門,門間四里,里間 九純,純丈五尺。旁有九升玉,橫維其」西北之隅。北門 開以內,不周之風,傾宮旋室,縣圃涼風樊桐,在崑崙 閶闔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黃水,黃水三周 復其原,是謂丹水,飲之不死。河水出崑崙東北陬,貫 渤海,入禹所導積石山。赤水出其東南陬西南注南 海。丹澤之東,赤水之東。弱水出自窮石,至於合黎,餘 波入於流沙,絕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 於南海羽民之南。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 潤萬物。」

水圓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清水有黃金,龍淵有玉 英,土地各以其類生。

《清水音小》,《濁水音大》。「湍水人輕,遲水人重。」

白水宜玉,黑水宜砥,青水宜碧,赤水宜丹,黃水宜金, 清水宜龜,汾水濛濁而宜麻,濟水通和而宜麥,河水 中濁而宜菽,雒水輕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漢 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

《風俗通》

编辑

謹按《爾雅》:「藪者,澤也。藪之為言厚也,草木魚鱉,所以 厚養人君與百姓也。」魯有泰野,晉有泰陸,秦有陽紆, 宋有孟諸,楚有雲夢,吳有具區,齊有海隅,燕有昭餘 祁,鄭有圃田,周有焦、漢濩。今漢有九州之藪,揚州曰 具區,在吳縣之西。荊州曰雲夢,在華容縣南,今有雲 夢長掌之。豫州曰圃田,在中牟縣西。青州曰孟諸,不 知在何處。兗州曰大野,在鉅鹿縣北。雍州曰弦蒲,在 汧縣北蒲谷亭。幽州曰奚養,在虎縣東。冀州曰泰陸, 在鉅鹿縣西北。并州曰昭餘,祁,在鄢縣北。其一藪,推求未得其處。《尚書》「紂為逋逃淵藪」,《春秋左氏傳》曰「山 藪藏疾。」又曰「藪之薪蒸,虞候守之」是也。

謹按《尚書》「雷夏既澤。」《詩》云:「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傳曰: 「水草交厝,名之為澤。」澤者,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 也。《春秋左氏傳》曰:「澤之莞蒲,舟鮫守之。」《韓詩內傳》:「舜 漁雷澤。」雷澤在濟陰城陽縣。

謹按《傳》曰:「沉者,莽也。」言其平望莽莽,無崖際也。沉,澤 之無水,斥鹵之類也。今俗語亦曰沉。

謹按《尚書》《春秋公羊傳》:「齊景公循海而東,師大陷沛 澤之中。」《左氏傳》:「齊景公田于沛,招虞人以弓。」傳曰:「送 逸禽之超大沛。」沛者,草木之蔽茂,禽獸之所蔽匿也。

謹按《春秋國語》,伍子胥諫吳王「與我爭五湖之利,非 越乎?」及越滅吳,范蠡乘扁舟于五湖。湖者,言流瀆四 面所猥也,川澤所仰以溉灌也。今廬江臨丹陽蕪湖 縣是也。

謹按《傳》曰:「陂者,繁也。」言因下鍾水以繁利萬物也。今 陂皆以溉灌,今汝南富陂縣是也。

謹按《傳》曰:「渠者,水所居也。」秦時韓人、鄭國穿渠,孝武 帝時,趙史大夫白公復穿渠,故其語曰:「田於何所?池 陽谷口,趙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 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稷黍,衣食京師,數 百萬口。」又鄭當時穿渠以利漕道,若此非一,官民俱 賴其饒焉。

謹按《周禮》,「溝者,溝也。廣四尺,深四尺。」《漢書》高祖與項 羽要割鴻溝以東為楚是也。鴻溝在滎陽縣。

謹按《周禮》: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故為之洫。 《論語》曰:「禹盡力乎溝洫。」

唐張又新煎茶水記

编辑

故刑部侍郎劉公,諱伯芻,《於又新》丈人行也。為學精博,頗有風鑑,稱較水之與茶宜者凡七等。

《揚子》《江南零水》第一;

《無錫惠山寺石水》第二;

《蘇州虎丘寺石水》第三;

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

揚州《大明寺水》第五;

《吳松江水》第六;

「《淮水》最下」第七;

「斯七水,余嘗俱瓶於舟中,親挹而比之,誠如其說也。客有熟于兩浙者,言搜訪未盡,余嘗志之。」 及刺永嘉,過桐廬江,至嚴子瀨,溪色至清,水味甚冷。家人皆用陳黑壞茶潑之,皆至芳香。又以煎佳茶,不可名,其鮮馥也,又逾于揚子南零,殊遠。及至永嘉,取仙巖瀑布用之,亦不下南零。以是知客之說信矣。夫顯理鑒物,今之人信不逮於古人,蓋亦有古人所未知而今人能知之者。元和九年春,予初成名,與同年生期于薦福寺。余與李德垂先至,憩西廂元鑒室。會適有楚僧至,囊有數編書,余偶抽一通覽焉,文細密,皆雜記。卷末有一題云《煮茶記》,云: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維揚,逢陸處士鴻漸。李素熟陸名,有傾蓋之懽,因之赴郡,泊揚子驛,將食,李曰:「陸君善于茶,蓋天下聞名矣。況揚子南零,水又殊絕,今者二妙,千載一遇,何曠之乎?」 命軍士謹信者挈瓶操舟,深詣南零,陸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陸以杓揚其水,曰:「江則江矣,非南零者,似臨岸之水。」 使曰:「某櫂舟深入,見者累百,敢虛紿乎?」 陸不言,既而傾諸盆至半,陸遽止之,又以杓揚之曰:「自此南零者矣。」 使蹶然大駭,伏罪曰:「某自南零齎至岸,舟蕩覆半至,懼其勘,挹岸水增之。處士之鑒,神鑒也,其敢隱焉!」 李與賓從數十人皆大駭愕。李因問陸:既如是,所經歷處之水,優劣精可判矣。陸曰:「楚水第一,晉水最下。」 李因命筆口授而次第之。

「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第一;

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蘄州《蘭溪石下水》第三;

峽州扇子《山下有石》。𥥜然洩水獨清冷,狀如龜形,俗 云「蝦䗫口水第四」, 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六;

《揚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東》瀑布泉」第八;

唐州「柏巖縣《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

廬州《龍池山嶺水》第十;

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十一揚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漢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

歸州「玉虛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關西洛水》第十五」,未嘗泥

《吳松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柳州圓泉水》第十八;

《桐廬嚴陵灘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可雪不可太冷

此二十條,余嘗試之,非繫茶之精麤,過此不之知也。夫茶烹于所產處,無不佳也。蓋水土之宜,離其處水功其半,然善烹潔器,全其功也。李實諸司馬遇有言茶者,即示之。又新刺九江,有客李滂,門生劉魯封言嘗見說茶,余醒然思往歲僧室獲是書,因盡篋書在焉。古人云:「瀉水置瓶中,焉能辨淄澠。」 此言不必可判也,萬古以為信然,蓋不疑矣。豈知天下之理未可言至。古人研精固有未盡,強學君子,孜孜不懈,豈止思齊而已哉?此言亦有裨於勸勉,故記之。

《附歐陽修大明水記》

编辑

世傳陸羽《茶經》,其論水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又 云:「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瀑涌湍漱,勿食,食久令 人有頸疾。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其說止於 此,而未嘗品第天下之水味也。至張又新為《煎茶水 記》,始云:劉伯芻謂水之宜茶者有七等。又載羽為李 季卿論水次第有二十種。今考二說,與羽《茶經》皆不 合。羽謂「山水上而乳泉、石池又上,江水次而井水下。 伯芻以楊子江為第一,惠山石泉為第二,虎丘石井 為第三,丹陽寺井為第四,揚州大明寺井為第五,而 松江第六,淮水第七。」與余說相反。季卿所說二十水, 「廬山康王谷水第一,無錫惠山石泉第二,蘄州蘭溪 石下水第三,扇子峽蝦䗫口水第四,虎丘寺井水第 五,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六,揚子江南零水第 七,洪州西山瀑布泉第八,桐柏淮源第九,廬山頂水 第十,丹陽寺井水第十一,揚州大明寺井水第十二, 漢江南零水第十三,玉虛洞香溪水第十四,武關西 洛水第十五,松江水第十六,天台千丈瀑布水第十 七,柳州圓泉水第十八嚴陵灘水,第十九雪水,第二 十如蝦䗫口水、西山瀑布、天台千丈瀑布,皆羽戒人 勿食,食而生疾。」其餘江水居山水上,井水居江水上, 皆與《茶經》相反。疑羽不當二說以自異。使誠羽說,何 足信也?得非又新妄附益之耶?其述羽辨南零岸水, 特怪其妄也。水味有美惡而已,欲舉天下之水一二 而次第之者,妄說也。故其為說,前後不同如此。然此 井於揚,水之美者也。羽之論水,惡渟浸而喜泉源,故 井取汲多者。江雖長流,然眾水雜聚,故次山水。惟此 說近物理云。

《宋史》

编辑

《天文志》

编辑

天江四星,在尾宿北,主太陰。明動,為水,兵起;星不具, 則津梁不通;參差,馬貴。月犯,為兵,為臣疆,河津不通。 熒惑犯,大旱;守之,有立主。太白犯,暴水。彗星犯,為大 兵。客星入,河津不通。流星犯,為水,為饑。赤雲氣犯,車 騎出;青,為多水;黃白,天子用事,兵起;入,則兵罷。 魚一星,在尾後河中,主陰事,知雲雨之期;明大,則河 海水出;不明,則陰陽和,多魚;亡,則魚少;動搖,則大水 暴出;出,則河大,魚多死。月暈氣犯之,則旱,魚死。熒惑 犯,其陽,為旱;陰,為水。填星守之,為旱。赤雲氣犯,出,兵 起,將憂;入,兵罷。黃白氣出,兵起。

《龜》五星,在尾南,主卜,以占吉凶。星明,君臣和;不明,則 上下乖。熒惑犯,為旱;守,為火。客星入,為水,憂。流星出, 色赤黃,為兵;青黑,為水,各以其國言之。赤雲氣出,卜 祝官憂。

鱉十四星,在南斗南,主水族,不居漢中,川有《易》者。熒 惑守之,為旱。辰星守,為火。客星守,為水。流星出,色青 黑,為水;黃,為旱。《雲氣占》同。一曰「有星守之,白衣會」,主 有水。

天淵十星,一曰天池,一曰天泉,一曰天海,在鱉星東 南九坎間,又名太陰,主灌溉溝渠。五星守之,大水,河 決。熒惑入,為旱。客星入,海魚出。彗星守之,川溢傷人。 天津九星,在虛宿北橫河中,一曰天漢,一曰天江,主 四瀆津梁,所以度神,通四方也。一星不備,津梁不通; 明,則兵起;參差、馬貴;大,則水災;移,則水溢。彗、孛犯之, 津敗,道路有賊。客星犯,橋梁不修;守之,水道不通,船 貴。流星出,必有使出,隨分野占之。赤雲氣入,為旱;黃 白,天子有德令;黑,為大水;色;蒼,為水,為憂;出,則禍除。 天船九星,在大陵北河之中,天之船也,主通濟利涉。 《石申》曰:「不在漢中,津河不通」;明,則天下安;不明及移 徙,天下兵喪。月犯之,百川流溢,津梁不通。五星犯之, 水溢,民移居。彗星犯之,為大水。客星犯,為水,為兵。青 雲氣入,天子憂,不可御船;赤,為兵船用;黃白,天子喜《積水》一星,在天船中,候水災也。明動,上行,舟船用。熒 惑犯,有水。

南方。東井八星,天之南門,黃道所經,七曜常行其中, 為天之亭候,主水衡事,法令所取平也。《武密占》曰:「井 中為三光正道,五緯留守,若經之,皆為天下無道,不 欲明,明則大水。又占曰:用法平。」井宿明鉞一星,附井 宿前,主伺奢淫而斬之。明大與井宿齊,則用鉞于大 臣。月宿,其分有風雨。日食,秦地旱,民流,有不臣者;暈 則多風雨。有青赤氣在日為冠,天子立侯王。月食,有 內亂,大臣黜,后不安,五穀不登,分有兵喪。月暈,為旱, 為兵,為民流,國有憂,一曰有赦。陰陽不和則暈,暈及 三重,在三月為大水,在十二月日壬癸為大赦。月犯 之,將死於兵,水官黜,刑不平;犯井鉞,大臣誅,有水事。 歲星犯之,主急法,多獄訟,水溢,將軍惡之;犯井鉞,近 臣為亂,兵起;逆行入井,川流壅塞。熒惑犯之,兵先起 者殃,又曰天子以水敗;入守經旬,下有兵,貴人不安; 守三十日,成;勾芒角動,色赤黑,貴人當之,百川溢,兵 起。填星入犯之,兵起東北,大臣憂;入井鉞,王者惡之; 在觜而去東井,其下亡地。太白犯之,咎在將;久守其 分,君失政,臣為亂。辰星犯之,星進則兵進;退則兵退, 刑法平,又曰北兵起,歲惡。芒角動搖,色赤黑,為水,為 兵起。客星犯之,穀不登,大臣誅,有土功,小兒妖言。彗 星犯之,民讒言,國失政,一曰大臣誅,其分兵。火。流星 犯之,在春夏則秦地謀叛;在秋冬則宮中有憂。《乙巳 占》:流星色黃潤,國安;赤黑,秦分民流,水災。蒼黑雲氣 入犯之,民有疾疫;黃白潤澤,有客來言水澤事。黑氣 入,為大水,常以正月朔日入時候之。井宿上有雲,歲 多水潦。

積水一星,在北河西北,所以供酒食之正也;不見,為 災。歲星犯之,水物不成,魚鹽貴,民饑。熒惑犯之,為兵, 為水。辰星犯之,為水旱。客星犯之,兵起,大水,大臣憂, 期一年。蒼白雲氣入犯之,天下有水。

「四瀆」四星,在東井南垣之東,江河淮濟之精也。明大, 則百川決。

水位四星,在積薪東,一曰在東井東北,主水衡。歲星 犯之,為大水;一曰出南,為旱。熒惑守之,田不治。客星 犯之,水道不通,伏兵在水中;一曰客星若水、火,守犯 之,百川流溢。彗、孛出,為大水,為兵,穀不成。流星入之, 天下有水,穀敗民饑。赤雲氣入,為旱、饑。

水府四星,在東井西南,水官也。主隄塘、道路、梁溝,以 設隄防之備。熒惑入之,有謀臣。辰星入,為水。客星入, 天下大水。流星入,色青,所主之邑大水;赤,為旱。

《亡名氏水衡記》

编辑

「凌解水」, 黃河正月水名。

《桃花水》: 二月、三月水名。

《麥黃水》, 四月水名。

菰蔓水, 五月菰延蔓,故以名。

《礬山水》 六月水名。

荻苗水, 七月、八月菼花,故以名。

《登高水》, 九月水名。

《復槽水》, 十月水落復故道。

《蹙淩水》, 《十一月》、十二月,水斷復結。

《證治準繩》

编辑

《潦水》

编辑

「潦水」,即霖雨後行潦之水,亦取其發縱之極流而不 滯,不助濕也。

《甘爛水》

编辑

甘爛水氣平。味甘無毒。傷寒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煎以甘爛水。揚之無力。 取以助腎氣也。

虞摶曰:「甘爛水」甘溫而性柔,故烹傷寒陰證等藥用 之。

《漿水》

编辑

漿水氣微溫,味甘、酸,無毒,即酸泔水也,或云「煎粟米 飲釀成。」主調中引氣,宣和強力,通關開胃,解煩去睡。 漿水性涼善走,故解煩渴而化滯物。

按:漿水能止渴,以其酸也;能化滯,以其米味之變也。 亦猶神麴、麥芽之消食,非性涼善走之謂。

《本草綱目》

编辑

《明水釋名》

编辑

方諸水。

陳藏器曰:「方諸,大蚌也。熟摩令熱,向月取之,得水三、 二合,亦如朝露陽燧向日,方諸向月,皆能致水火也。」 《周禮》:「明水承水於月,陳饌為元酒」是也。

李時珍曰:「明水者,取其清明純潔,敬之至也。」《周禮?司 烜氏》「以夫燧取明火於日,鑑取明水於月,以供祭祀。」 魏伯陽《參同契》云:「陽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諸非 星月,不能得水漿。」《淮南子》云:「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 注者或以方諸為石,或以為大蚌,或以為五石煉成, 皆非也。按:《考工記》云:「銅錫相半,謂之鑑燧之劑。」是火 為燧,水為鑑也。高堂隆云:「陽燧一名陽符,取火於日;陰燧一名陰符,取水於月。並以銅作之,謂之水火之 鏡。」此說是矣。干寶《搜神記》云:「金錫之性一也,五月丙 午日午時鑄為陽燧。十一月壬子日子時鑄為陰燧。」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明目定心,去小兒煩熱,止渴。」

《神水集解》

编辑

李時珍曰。《金門記》云。「五月五日午時有雨。急伐竹竿, 中必有神水。瀝取為藥。」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心腹積聚及蟲病,和獺肝為丸服。又飲之, 清熱化痰,定驚安神。」

《上池水》

编辑

一名《半天河》。

陶弘景曰:「此竹籬頭水,及空樹穴中水也。」

李時珍曰:《戰國策》云:「長桑君飲扁鵲以上池之水,能 洞見臟腑。」注云:「上池水,半天河也。」然別有法。

氣味

甘微寒,無毒。

主治

《別錄》曰:「鬼疰狂,邪氣惡毒。」

陶弘景曰:「洗諸瘡。」

甄權曰:「主蠱毒,殺鬼精,恍惚妄語,與飲之,勿令知之。」 陳藏器曰:「槐樹間者,主諸風及惡瘡,風瘙疥痒。」

發明

寇宗奭曰:「半天河水在上,天澤之水也。故治心病鬼 疰,狂邪惡毒。」

《屋漏水氣味》

编辑

辛苦有毒。

李廷飛曰:「水滴脯肉食之,或癥瘕,生惡瘡。又簷下雨 滴菜亦有毒,不可食之。」

主治

陳藏器曰:「洗犬咬瘡,更以水澆屋簷,取滴下土傅之, 效。」

李時珍曰:「塗肬目,傅丹毒。」

《流水集解》

编辑

李時珍曰:「流水者,大而江河,小而溪澗,皆流水也。其 外動而性靜,其質柔而氣剛,與湖澤陂塘之止水不 同。然江河之水濁,而溪澗之水清,復有不同焉。」觀濁 水流水之魚,與清水止水之魚,性色迥別,淬劍染帛, 色各不同,煮粥烹茶,味亦有異,則其入藥,豈可無辨 乎。

《千里水 東流水 甘爛水》一名勞水

编辑

氣味

甘平無毒。

陳藏器曰:「病後虛弱,揚之萬遍者,煮藥禁神最驗。」 李時珍曰:「主五勞七傷,腎虛脾弱,陽盛陰虛,目不能 瞑,及霍亂吐痢,傷寒後欲作奔豚。」

《逆流水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中風卒厥,頭風瘧疾,咽喉諸病,宣吐痰飲。」

發明

陳藏器曰:千里水、東流水二水,皆堪蕩滌邪穢,煎煮 湯藥,禁咒神鬼,潢汙行潦,尚可薦之王公,況其靈長 者哉。《本經》云:「東流水為雲母石所畏,鍊雲母用之,與 諸水不同。」即其效也。

孫思邈曰:「江水流泉遠涉,順勢歸海,不逆上流,用以 治頭,必歸於下,故治五勞七傷,羸弱之病。煎藥宜以 陳蘆勞水,取其水不強,火不盛也。無江水,則以千里 東流水代之,如涇渭之類。」

李時珍曰:「勞水即揚泛水,張仲景謂之甘爛水。用流 水二斗,置大盆中,以杓高揚之千萬遍,有沸珠相逐, 乃取煎藥。蓋水性本鹹而體重,勞之則甘而輕,取其 不助腎氣而益脾胃也。」虞摶《醫學正傳》云:「甘爛水,甘 溫而性柔,故烹傷寒陰證等藥用之。順流水,性順而 下流,故治下焦腰膝之證,及通利大小便之藥用之。」 急。流水,湍上峻急之水,其性急速而下達,故通二便。 風痹之藥用之逆。流水,洄瀾之水,其性逆而倒上,故 發吐痰飲之藥用之也。

寇宗奭曰:「東流水,取其性順疾速,通膈下關也。倒流 水,取其洄漩流止,上而不下也。」

張從正曰:「昔有患小便閟者,眾工不能治,令取長川 急流之水,煎前藥,一飲立溲,則水可不擇乎?」

《井泉水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井」字象井形,「泉」字象水流穴中之形。

集解

《汪穎》曰:「井水新汲療病利人。平旦第一汲為井華水, 其功極廣,又與諸水不同。凡井水,有遠從地脈來者 為上,有從近處江湖滲來者,次之。其城市近溝渠,污水雜入者,成鹼用。須煎滾停一時候,鹼澄乃用之。否 則氣味俱惡,不堪入藥食、茶、酒也。雨後水渾,須擂入 桃杏仁澄之。」

李時珍曰:「凡井以黑鉛為底,能清水散結,人飲之無 疾。入丹砂鎮之,令人多壽。」按:麻知幾《水解》云:「九疇昔 訪靈臺太史,見銅壺之漏水焉。太史召司水者曰:『此 水已三周環,水滑則漏迅,漏迅則刻差,當易新水』。予 因悟曰:『天下之水,用之滅火則同,濡槁則同。至於性 從地變,質與物遷,未嘗同也。故蜀江濯錦則鮮,濟源 烹楮則皛。南陽之潭漸於菊,其人多壽。遼東之澗通 於葠,其人多髮』。」晉之山產礬石泉,可愈疽。戎之麓伏 硫黃湯可浴癘。揚子宜荈,淮水宜醪。滄鹵能鹽,阿井 能膠。澡垢以污,茂田以苦。癭消於藻帶之波,痰破於 半夏之洳。冰水嚥而霍亂息,流水飲而癃閟通。雪水 洗目而赤退,鹹水濯肌而瘡乾。菜之為齏,鐵之為漿, 麴之為酒,糵之為醋,千派萬種,言不可盡。至於井之 水一也,尚數名焉,況其他者乎?反酌而傾曰「倒流」,出 甕未放曰「無根」,無時初出曰「新汲」,將旦首汲曰「井華。」 夫一井之水,而功用不同,豈可烹煮之間,將行藥勢, 獨不擇夫水哉?昔有患小溲閟者,眾不能瘥,張子和 易之以長川之急流,煎前藥。一飲立溲。此正與《靈樞 經》治不瞑半夏湯。用千里流水同意。吁。後之用水者。 當以子和之法為制。予於是作水解。

《井華水氣味》

编辑

甘平無毒。

主治

《宋嘉祐》曰:「酒後熱痢,洗目中膚翳。治人大驚,九竅四 肢指岐皆出血。以水噀面,和硃砂服,令人好顏色,鎮 心安神。治口臭。堪鍊諸藥石,投酒醋令不腐。」

虞摶曰:「宜煎補陰之藥。」

李時《珍》曰:「宜煎一切痰火氣血藥。」

《新汲水主治》

编辑

宋嘉祐曰:「消渴反胃,熱痢熱淋,小便赤澀,卻邪調中, 下熱氣,並宜飲之。射癰腫令散,洗漆瘡,治墮損腸出, 冷噴其身面,則腸自入也。又解閉口椒毒,下魚骨哽。」 徐之才曰:「解馬刀毒。」

李時珍曰:「解砒石、烏喙、燒酒、煤炭毒。治熱悶昏瞀煩 渴。」

發明

掌禹錫曰:「凡飲水療病,皆取新汲清泉,不用停污濁 暖,非直無效,亦且損人。」

虞摶曰:「新汲井華水,取天一真氣浮於水而用以煎 補陰之劑,及鍊丹煮茗,性味同於雪水也。」

李時珍曰:井泉,地脈也。人之經血象之,須,取其土厚 水深、源遠而質潔者,食用可也。《易》曰:「井泥不食,井冽 寒泉。」食是矣。人乃地產資稟與山川之氣相為流通, 而美惡壽夭亦相關涉。金石草木尚隨水土之性,而 況萬物之靈者乎?貪淫有泉,仙壽有井,載在往牒,必 不我欺。《淮南子》云:「土地各以類生人。」是故山氣多男, 「澤氣多女;水氣多瘖,風氣多聾,林氣多癃,木氣多傴, 下氣多尰,石氣多力,險氣多癭,暑氣多夭,寒氣多壽, 谷氣多痹,丘氣多狂,廣氣多仁,陵氣多貪;堅土人剛, 弱土人脆,壚土人大,沙土人細,息土人美,耗土人醜; 輕土多利,重土多遲;清水音小,濁水音大,湍水人輕, 遲水人重,皆應其類也。」又《河圖括地象》云:「九州殊類, 水泉剛柔各異。青州角徵會,其氣慓輕,人聲急,其泉 酸以苦。梁州商徵接,其氣剛勇,人聲塞,其泉苦以辛。 兗豫宮徵會,其氣平靜,人聲端,其泉甘以苦。雍冀商 羽合,其氣駃烈,人聲捷,其泉鹹以辛。」觀此二說,則人 賴水土以養生,可不慎所擇乎?

李時珍曰:「按《後漢書》云:『有婦人病經年,世謂寒熱注 病。十一月,華陀令坐石槽中,平旦用冷水灌,云當至 百。始灌七十,冷顫欲死。灌者懼欲止,陀不許。灌至八 十,熱氣乃蒸出,囂囂然高二、三尺。滿百灌,乃使然。火 溫床,厚覆而臥,良久冷汗出,以粉撲之而愈』。」又《南史》 云:「將軍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許劑,更患冷疾,夏月常」 覆衣。徐嗣伯診之曰:「乃伏熱也,須以水發之,非冬月 不可。」十一月冰雪大盛時,令伯玉解衣坐石上,取新 汲冷水從頭澆之,盡二十斛,口噤氣絕。家人啼哭請 止,嗣伯執撾諫者,又盡水百斛,伯玉始能動,背上彭 彭有氣。俄而起坐云:「熱不可忍,乞冷飲。」嗣伯以水一 升飲之,疾遂愈。自爾常發熱,冬月猶單衫,體更肥壯。 時珍竊謂二人所病,皆伏火之證。《素問》所謂諸禁鼓 慄,皆屬於火也。治法火鬱則發之。而二子乃於冬月 平旦澆以冷水者,冬至後陽氣在內也,平旦亦陽氣 方盛時也。折之以寒,使熱氣鬱遏至極,激發而汗解, 乃物不極不反,是亦發之之意。《素問》所謂正者正治, 反者反治,逆而從之,從而逆之。疏通道路。令氣調和 者也。春月則陽氣已洩。夏秋則陰氣在內。故必於十 一月至後。乃可行之。二子之醫。可謂神矣。

===
《節氣水集解》
===李時珍曰:「一年二十四節氣,一節主半月,水之氣味,

隨之變遷,此乃天地之氣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 《月令通纂》」云:「正月初一至十二日止,一日主一月。每 旦以瓦瓶秤水,視其輕重,重則雨多,輕則雨少。」觀此, 雖一日之內,尚且不同,況一月乎?

立春清明二節貯水謂之神水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宜浸造諸風,脾胃虛損諸丹丸散及藥酒, 久留不壞。」

寒露冬至小寒大寒四節及臘日水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宜浸造滋補五臟,及痰火積聚蟲毒諸丹 丸,并煮釀藥酒,與雪水同功。」

《立秋日五更井華水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長幼各飲一杯。能卻瘧疾百病。」

《重午日午時水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宜造瘧、痢、瘡瘍、金瘡、百蟲、蠱毒諸丹丸。」

《小滿芒種白露三節內水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並有毒。造藥、釀酒、醋,一應食物,皆易敗壞。 人飲之,亦生脾胃疾。」

《醴泉釋名》

编辑

《甘泉》:

李時珍曰:「醴,薄酒也。泉味如之,故名。出無常處。王者 德至淵泉,時代昇平,則醴泉出,可以養老。」《瑞應圖》云: 「醴泉,水之精也。味甘如醴,流之所及,草木皆茂,飲之 令人多壽。」《東觀記》云:「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師,人 飲之者,痼疾皆除。」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心腹痛,疰忤鬼氣邪穢之屬,並就泉空腹 飲之。又止熱消渴,及反胃、霍亂為上,亦以新汲者為 佳。」

《玉井水集解》

编辑

陳藏器曰:「諸有玉處,山谷水泉皆是也。山有玉而草 木潤,身有玉而毛髮黑。玉既重寶,水又靈長,故有延 生之望。今人近山多壽者,豈非玉石津液之功乎?太 華山有玉水溜下,土人得服之,多長生。」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久服神仙,令人體潤,毛髮不白。」

《乳穴水集解》

编辑

陳藏器曰:「近乳穴處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飲,釀 酒大有益。其水濃者,秤之重於他水,煎之上有鹽花, 此真乳液也。」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久服,肥健人,能食,體潤不老,與鍾乳同功。」

《溫湯釋名》

编辑

溫泉、 沸泉

陳藏器曰:下有硫黃,即令水熱,猶有硫黃臭。硫黃主 治諸瘡,故水亦宜然。當其熱處,可燖豬羊、熟雞子也。 李時珍曰:溫泉有處甚多。按胡仔《漁隱叢話》云:「湯泉 多作硫黃氣,浴之則襲人肌膚。惟新安黃山是硃砂 泉,春時水即微紅色,可煮茗。長安驪山是礜石泉,不 甚作氣也。硃砂泉雖紅而不熱,當是雄黃耳。有砒石」 處,亦有湯泉浴之有毒。

氣味

辛熱微毒。

主治

陳藏器曰:「諸風筋骨攣縮及」請幫助識別此字。皮頑痹。手足不遂。無 眉髮疥癬諸疾。在皮膚骨節者入浴。浴訖當大虛憊。 可隨病與藥。及飲食補養。非有病人不宜輕入。

發明

《汪穎》曰:「廬山有溫泉,方士往往教患疥癬、風癩、楊梅 瘡者,飽食入池,久浴得汗出乃止,旬日自愈也。」

《碧海水集解》

编辑

陳藏器曰:「東方朔《十洲記》云:『夜行海中,撥之有火星 者,鹹水也。色既碧,故曰碧海』。」

李時珍曰:「海乃百川之會。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而 地在其中。其味鹹,其色黑,水行之正也。」

氣味

鹹小溫,有小毒。

主治

陳藏器曰:「煮浴去風瘙疥癬。飲一合,吐下宿食,臚脹。」

《鹽膽水釋名》

编辑

鹵水:

陳藏器曰:「此乃鹽初熟,槽中瀝下黑汁也。」

李時珍曰:「鹽下瀝水。則味苦不堪食。今人用此收豆 腐。」

《獨孤滔》曰:「鹽膽煮四黃銲物

氣味

鹹苦有大毒。

主治

陳藏器曰:「蝕𧏾、疥癬、瘻疾蟲咬,及馬牛為蟲蝕,毒蟲 入肉生子,六畜飲一合,當時死人亦然。凡瘡有血者, 不可塗之。」

李時珍曰:「痰厥不省。灌之取吐良。」

《阿井水氣味》

编辑

甘鹹平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下膈疏痰、止吐。」

發明

李時珍曰:阿井在今兗州陽穀縣,即古東阿縣也。沈 括《筆談》云:「古說濟水伏流地中,今歷下凡發地皆是 流水。」東阿亦濟水所經,取井水煮膠,謂之阿膠。其性 趣下,清而且重,用攪濁水則清,故以治淤濁及逆上 之痰也。又青州范公泉,亦濟水所注。其水用造白丸 子,利膈化痰。《管子》云:齊之水,其泉清白,其人堅勁,寡 有,疥瘙終無。請幫助識別此字。酲!水性之不同如此。陸羽《烹茶》,辨天 下之水性美惡,烹藥者反不知辨,此豈不戾哉!

《山岩泉水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此山巖上石間所出泉流為溪澗者也。《爾 雅》云:「水正出曰檻泉,懸出曰沃泉,反出曰氿泉。」其泉 源遠清冷。或山有玉石、美草木者為良。其山有黑土、 毒石、惡草者,不可用。陸羽云:「凡瀑涌漱湍之水,飲之 令人有頸疾。」

《汪穎》曰:昔在潯陽,忽一日城中馬死數百。詢之,云:「數 日前,雨洗出山谷中蛇蟲之毒,馬飲其水然也。」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霍亂煩悶嘔吐,腹空轉筋,恐入腹,宜多服 之,名曰「洗腸」,勿令腹空,空則更服。人皆懼此,然常試 有效。但身冷力弱者,防致藏寒,當以意消息之。

《古塚中水主治》

编辑

陳藏器曰:有毒,殺人,洗諸瘡皆瘥。

《糧罌中水集解》

编辑

陳藏器曰:「乃古塚中食罌中水也。取清澄久遠者佳。」 《古文》曰:「『蔗留餘節,瓜毒潰尸』。言二物不爛,餘皆成水 也。」

氣味

辛平有小毒。

主治

陳藏器曰:「鬼氣中惡,疰忤心腹痛,惡夢鬼神,殺蚘蟲 進一合。不可多飲,令人心悶。」又云:「洗眼見鬼,未試。」

《赤龍浴水集解》

编辑

陳藏器曰:「此澤間小泉,有赤蛇在中者,人或遇之,經 雨取水服。」

主治

陳藏器曰:「有小毒。主瘕結氣,諸瘕惡蟲入腹,及咬人 生瘡者。」

《車轍中水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轍乃車行跡也。」

主治

李時珍曰:「𤻤瘍風,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牛蹄中水 亦可。」

《地漿釋名》

编辑

土漿。

陶弘景曰:「此掘黃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 攪濁,少頃取清用之,故曰地漿」,亦曰「土漿。」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別錄》曰:「解中毒煩悶。」

李時珍曰:「解一切魚肉、果菜、藥物諸菌毒,療霍亂及 中暍卒死者,飲一升,妙。」

發明

陶弘景曰:「楓上菌,食之令人笑不休,飲此即解。」 李時珍曰:按:羅天益《衛生寶鑑》云:「中暑霍亂,乃暑熱 內傷,七神迷亂所致。陰氣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非至 陰之氣不愈。坤為地,地屬陰,土曰靜順地漿,作於牆 陰坎中為陰中之陰,能瀉陽中之陽也。」

《熱湯釋名》

编辑

百沸湯、 太和湯、 麻沸湯。

氣味

甘平無毒。

李時珍曰:「按汪穎云:『熱湯須百沸者佳。若半沸者,飲 之反傷元氣,作脹』。」或云:「熱湯漱口損齒。病目人勿以 熱湯洗浴,凍僵人勿以熱湯濯之,能脫指甲。銅瓶煎 湯服,損人之聲。」

主治

寇宗奭曰:「助陽氣,行經絡。」

《宋嘉祐》曰:「熨霍亂轉筋入腹,及客忤死。」

發明

寇宗奭曰:「熱湯能通經絡。患風冷氣痹人,以湯淋腳 至膝上,厚覆取汗周身,然別有藥,亦假陽氣而行爾。 四時暴泄痢,四肢冷,臍腹疼,深湯中坐,浸至腹上,頻 頻作之。生陽諸藥,無速於此。虛寒人始坐湯中必顫, 仍常令人伺守之。」

張從正曰:「凡傷寒、傷風、傷食、傷酒,初起無藥,便飲太 和湯碗許,或酸齏汁亦可以手揉肚,覺恍惚,再飲再 揉,至無所容,探吐汗出則已。」

李時珍曰:「張仲景治心下痞,按之濡,關上脈浮大,黃 黃連瀉心湯,用麻沸湯煎之,取其氣薄而洩虛熱也。」 朱真人《靈驗篇》云:「有人患風疾數年,掘坑令坐坑內, 解衣以熱湯淋之,良久,以簟蓋之,汗出而愈。此亦通 經絡之法也。時珍常推此意,治寒濕加艾煎湯,治風 虛加五枝,或五加煎湯淋洗,覺效更速也。」

《生熟湯釋名》

编辑

陰陽水:

李時珍曰:以新汲水百沸湯合一盞和勻,故曰「生熟。」 今人謂之「陰陽水。」

氣味

甘鹹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調中消食,凡痰瘧及宿食毒惡之物,臚脹 欲作霍亂者,即以鹽投中,進一二升,令吐盡痰食,便 愈。」

李時珍曰:「凡霍亂及嘔吐,不能納食,及藥危甚者,先 飲數口即定。」

發明

李時珍曰:「上焦主納,中焦腐化,下焦主出,三焦通利, 陰陽調和,升降周流,則臟腑暢達。一失其道,二氣淆 亂,濁陰不降,清陽不升,故發為霍亂嘔吐之病。飲此 湯輒定者,分其陰陽,使得其平也。」

陳藏器曰:「凡人大醉及食瓜果過度者,以小熟湯浸 身,則湯皆為酒及瓜氣。《博物志》云:『浸至腰,食瓜可五 十枚。至頸則無限也』。」未試。

《虀水集解》

编辑

李時珍曰:「此乃作黃虀菜水也。」

氣味

酸鹹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吐諸痰飲宿食,酸苦涌泄,為陰也。」

《漿水釋名》

编辑

《酸漿》。

王嘉謨曰:「漿,酢也。炊粟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 酢,生白花色類漿,故名。若浸至敗者,害人。」

氣味

甘酸微溫,無毒。

寇宗奭曰:「不可同李食,令人霍亂吐利。妊婦勿食,令 兒骨瘦。水漿尤不可飲,令絕產。醉後飲之失音。」

主治

宋嘉祐曰:「調中引氣,宣和強力,通關開胃止渴,霍亂 瀉痢,消宿食。宜作粥,薄暮啜之,解煩去睡,調理腑臟。 煎令酸,止嘔噦,白人膚體如繒帛。」

李時珍曰:「利小便。」

發明

朱震亨曰。漿水性涼善走。故解煩渴而化滯物。

《甑氣水主治》

编辑

陳藏器曰:「以器承取沐頭,長毛髮,令黑潤。朝朝用梳 摩小兒頭,久覺有益也。」

《銅壺滴漏水主治》

编辑

虞摶曰:性滑,上可至顛,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藥。

《三家洗盌水主治》

编辑

陳藏器曰:「惡瘡久不瘥,煎沸入鹽洗之,不過三、五度。」

《磨刀水氣味》

编辑

鹹寒無毒。

李時珍曰:「洗手則生癬。」

主治

李時珍曰:「利小便,消熱腫。」

《浸藍水氣味》

编辑

辛苦寒,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除熱解毒,殺蟲。治誤吞水蛭成積,脹痛黃 瘦,飲之取下則愈。」

《染布水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療咽喉病及噎疾,溫服一鍾良。」

發明

李時珍曰:「藍水、染布水,皆取藍及石灰,能殺蟲解毒 之義。昔有人因醉飲田中水,誤吞水蛭,胸腹脹痛,面 黃,遍醫不效。因宿店中,渴甚,誤飲此水,大瀉數行。平明視之,水蛭無數,其病頓愈也。」

《豬槽中水主治》

编辑

陳藏器曰:「蠱毒服一盞。又療蛇咬瘡,浸之效。」

《巿門溺坑水主治》

编辑

陳藏器曰:「無毒。止消渴。重者服一小盞,勿令知之,三 度瘥。」

《洗手足水主治》

编辑

《聖惠方》曰:「病後勞復,或因梳頭,或食物復發,取一合 飲之效。」

《洗兒湯主治》

编辑

《延年祕錄》曰:「胎衣不下,服一盞,勿令知之。」

《諸水有毒》

编辑

水府龍宮,不可觸犯。

陳藏器曰:「水之怪魍魎。」溫嶠燃犀照水,為神所怒是 也。

水中有赤脈,不可斷之。

井中沸溢。不可飲。

李時珍曰:「但於三十步內,取青石一塊,投之則止。 古井、眢井不可入,有毒殺人。」

李時珍曰:「夏月陰氣在下,尤忌之。但以雞毛投之,盤 旋而舞不下者,必有毒也。以熱醋數斗投之,則可入 矣。古塚亦然。」

古井不可塞,令人盲聾。

陰地流泉有毒。二八月行人飲之成瘴瘧。損腳力。 澤中停水。五六月有魚鱉精。人飲之成瘕病。

沙河中水,飲之令人瘖。

兩山夾水,其人多癭。

流水有聲,其人多癭。

《花瓶水》飲之殺人,臘梅尤甚。

炊湯洗面,令人無顏色,洗體令人成癬,洗腳,令人疼 痛生瘡。

銅器上汗入食中。令人生疸,發惡瘡。

冷水沐頭成頭風。

熱泔沐頭,並成頭風,女人尤忌之。

《水經》宿。面上有五色者有毒,不可洗手。

時病後。浴冷水。損心胞。

盛暑浴冷水,成《傷寒》。

汗後入冷水,成骨痹。

李時珍曰:「顧閔遠行,汗後渡水,遂成骨痹痿蹶,數年 而死也。」

產後洗浴成痙風,多死。

「酒中飲冷水。」成手顫。

酒後飲茶水。成酒癖。

飲水便睡成水癖。

小兒就瓢及瓶飲水,令語訥。

夏月遠行,勿以冷水濯足。

冬月遠行,勿以熱湯濯足。

附方

辟禳。時疫,半天河水飲之。醫林集要

身體白駁:取樹木孔中水洗之,搗桂末,唾和傅之,日 再上。張文仲備急方

目不得瞑,乃陽氣盛,不得入於陰,陰氣虛,故目不得 眠。治法飲以半夏湯,用流水千里外者八升,揚之萬 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葦薪火,置秫米一升,半夏五 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去滓,飲汁一小杯,日三飲,以知 為度。詳《半夏》下。靈樞經

汗後奔豚,茯苓桂枝湯:治發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 者。茯苓一兩,炙甘草二錢半,桂枝三錢,大棗二枚,以 甘爛水二升,煮茯苓,減半服之,日再。張仲景金匱要略 服藥過劑煩悶,東流水飲一二升。肘後方

九竅出血:方見《主治》下。

衂血不止:《葉氏》用新汲水,隨左右洗足即止,累用有 效。

一方,用冷水噀面。

一方:「冷水浸紙貼囟上,以熨斗熨之,立止。」

一方:「用冷水一瓶,淋射頂上及啞門上,或以濕紙貼 之。」

金瘡血出不止:冷水浸之即止。延壽方

犬咬血出,以水洗至血止,綿裹之。千金方

蠍蠆螫傷,以水浸故布搨之,暖即易。同上

馬汗入瘡。或馬毛入瘡。腫入腹。殺人。以冷水浸之。頻 易水。仍飲好酒。立瘥。同上

魚骨哽咽:取水一杯,合口向水,張口取水,氣哽當自 下。肘後方

中砒石毒,多飲新汲井水,得吐利佳。集簡方

中烏喙毒:方同上。

中蒙汗毒。飲冷水即安。濟急方

中煤炭毒。一時暈倒。不救殺人。急以清水灌之。經驗方 服藥過劑,卒嘔不已,飲新汲水一升。肘後方

燒酒醉死急以新汲水浸其髮,外以故帛浸濕貼其 胸膈,仍細細灌之,至甦乃已。集簡方飲酒齒痛,井水頻含嗽之。直指方

破傷風病用火命婦人取無根水一盞,入百草霜調, 捏作餅,放患處,三五換如神。此《蔣亞香方》也。試驗方 墜損腸出:方見《主治》下。

眼睛突出一二寸者,以新汲水灌漬睛中,數易之,自 入。梅師方

《時行火眼》:患人每日於井上視井,旋匝三遍,能洩火 氣。集元方

心悶汗出,不識人:新汲水和蜜飲之,甚效。千金方 嘔吐陽厥卒死者,飲新汲水三升佳。千金方

霍亂吐瀉,勿食熱物,飲冷水一盌,仍以水一盆浸兩 足,立止。救急良方

厭禳瘟疫:「臘旦除夜,以赤小荳、川椒各七七粒投井 中,勿令人知,能卻瘟疫。」又法:「元旦以大麻子三七粒 投井中。」

口氣臭惡。正旦含井華水。吐棄廁下,數度即瘥。肘後方 心腹冷痛,「男子令女人取水一杯飲之」,「女人病,令男 子取水一杯飲之。」肘後方

寒熱注病,方見《發明》下。

火病惡寒:方見《發明》下。

疔毒疽瘡凡手指及諸處有瘡起發痒,身熱惡寒或 麻木,此極毒之瘡也。急用針刺破,擠去惡血,候血盡, 口噙涼水吮之,水溫再換吮,至痛痒皆住即愈。此妙 法也。保壽堂方

婦人將產,《井華水》服半升,不作暈。千金方

初生不啼,取冷水灌之,外以蔥白莖細鞭之,即啼。全幼 心鑑

噎疾:古塚內罐罌中水,但飲之即愈,神效。壽域方 熱渴煩悶。地漿一盞飲之。聖惠方

乾霍亂病,不吐不利,脹痛欲死,地漿三五盞服即愈, 大忌米湯。千金方

服藥過劑悶亂者,地漿飲之。肘後方

《閉口》椒毒,吐白沫,身冷欲死者,地漿飲之。金匱方 中野芋毒。土漿飲之。集簡方

黃鱨魚毒。食此魚犯荊芥。能害人。服地漿解之。集簡方 中砒霜毒。地漿調鉛粉服之。立解。集元方

傷寒初起,取熱湯飲之,候吐則止。陳藏器本草 初感風寒,頭痛增寒者,用水七碗,燒鍋令赤,投水於 內,取起再燒再投,如此七次,名「沸湯。」乘熱飲一碗,以 衣被覆頭取汗,神效。傷寒蘊要

徐獻忠水品

编辑

《一源》

编辑

或問「山下出泉。」曰:「《艮》一陽在上,二陰在下,陽騰為雲 氣,陰注液為泉,此理也。山下本空洞處,空洞出泉,亦 理也。山中本自有水脈,洞壑通貫而無水脈,則通氣 為風。」

山深厚者,雄大者,氣盛麗者,必出佳泉水。山雖雄大, 而氣不清越,山觀不秀,雖有流泉,不佳也。

《源泉》實關氣候之盈縮,故其發有時而不常。常而不 涸者,必雄長於群崒而深,源之發也。

泉可食者,不但《山觀清華,而草木亦秀美》。

瀑布,水雖盛,至不可食,汛激撼盪,水味之真,已失其 性矣。「瀑」字從水從暴,蓋有深義也。

凡流來遠水,不可食。水中蛟蛇相感,其精沫多在流 中,食其水者恐中毒。

泉出沙土中者,其氣盛涌,或其下空洞者,中多有佳 水。

山東諸泉類多出沙土中,有涌竅,吼怒如趵突而出 也。趵突水久食生頸癭,其氣大濁。

汝州水泉,食之多生癭。驗其水底,凝濁如膠,氣不清 越,乃至此。聞蘭州亦然。

《濟南王府池》名「珍珠泉」者,不待拊掌振足,自浮為珠。 此氣太盛,恐亦不可食。

山東諸泉,海氣太盛,漕河之利,取給於此,然可食者 少,故有聞名「甘露」、「淘米茶泉」者,指其可食也。若洗缽, 不過賤用耳。其皂泥、濁河等泉太甚,不可食矣。 《傳》記論泉源有杞菊,能壽人。今山中松苓、雲母,流脂 伏液,與流泉同宮,豈下杞菊,浮世以厚味奪真氣,日 用之不自覺爾。昔之飲杞水而壽,蜀道漸通,外取醯 鹽食「之,其壽漸減」,此可証。

水泉初發處甚淡,發乎山之外麓者,以漸而甘,流至 海則自甘而作鹹矣。故汲者持久,水味亦變。

閩廣山嵐有熱毒,多發於花草水石之間,如南靖沄 水坑多斷腸草,落英在溪十里,內無魚蝦之類。黃巖 人顧末主薄,立石水次,戒人勿飲,閩中如此類非一。 天台蔡霞山為省參時,有語云:「大雨勿飲溪,道傍休 嗅草。」此皆仁人用心也。

水以乳液為上,乳液必甘稱之獨重於他水。凡水稱 重厚者,必乳液也。丙穴魚本食乳液特隹。

「水源」有龍處水中時有赤脈,蓋其涎也,不可犯。晉溫 嶠燃犀照水,為神所怒,可鑒

《二清》

编辑

泉有滯流積垢,或霧翳雲蓊,有不見底者,大惡。若谿 谷澄華,性氣清潤,必涵內光,澄物影,斯上品爾。 《老子》「谷神不死」,殊有深意。源泉發處,亦有谷神,而混 混不舍晝夜,所謂不死者也。

源氣盛大,則注液不窮。陸處士品「山水上,江水中,井 水下」,其謂中理。然井水渟泓地中陰脈,非若山泉冽 然出也。服之中聚易滿,煮藥物不能發散流通,忌之 可也。《異苑》載「句容縣季子廟前,井水常沸涌」,此當日 泉源深鑿為井爾。

《水記》第虎丘石,水居三。石水雖泓渟,皆雨澤所積,巖 竇之潢也。虎丘為闔閭墓隧,當時石工多閟穴,居人 眾多,家常不能無穢濁滲入,雖名陸羽泉,與此相通, 非天然水脈也。道家服食,忌與尸氣近,若暑月登臨 其上,解滌煩襟可也。

《四甘》

编辑

《泉品》以甘為上。幽谷紺寒清越者。類出甘泉。又次叢 林深厚盛麗。外流雖近而內源遠者。

泉甘者,試秤之必重厚,其所由來者遠大使然也。江 中南零水自岷江發流數千里,始澄於兩石間,其性 亦重厚,故甘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