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第110卷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一百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十卷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一百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一百十卷目錄

 建都部彙考二

  周武王一則 穆王一則 懿王一則 平王一則 敬王一則 赧王一則

  秦始皇帝一則

  漢高祖一則 世祖一則 獻帝二則 昭烈帝一則

  魏文帝一則

  吳大帝二則 嗣主二則

  晉武帝一則 愍帝一則 元帝一則

  宋武帝一則

  南齊高帝一則

  梁武帝一則 元帝一則

  陳武帝一則

坤輿典第一百十卷

建都部彙考二

编辑

武王都鎬

编辑

按:《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篇:「文王有聲,遹駿有聲,遹求 厥寧,遹觀厥成,文王烝哉!」

朱註此詩言「文王遷豐、武王遷鎬」之事。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豐。「文王烝哉!」

朱註「作邑」,徙都也。豐即崇國之地,在今鄠縣杜陵西南。

築城伊淢,作豐伊匹。匪棘其欲,遹追來孝。王后烝哉!

朱註「王后」,指文王也。

王公伊濯,維豐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維翰。王后烝哉! 豐水東注,維禹之績。四方攸同,皇王維辟。皇王烝哉!

朱註皇王有天下之號,指武王也。此武王未作鎬京時也。

鎬京辟廱,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皇王烝哉!

朱註鎬京,武王所營也。在豐水東,去豐二十五里。《張子》曰:「周家自后稷居邰,公劉居豳,太王邑岐山,而文王則遷於豐,至武王又居於鎬。當是時,民之歸者日眾,地不能容,不得不遷也。」

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朱註「考稽宅居」,正決也。「成之」,作邑居也。

《豐水》有𦬊,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武王烝 哉!

朱註鎬京猶在豐水下流,故取以起興。言豐水猶有𦬊,武王豈無所事。「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則武王之事也。

按《史記周本紀》贊:太史公曰:「學者皆稱周伐紂,居洛 邑,綜其實不然,武王營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九鼎焉, 而周復都豐鎬。」

按《竹書紀年註》:「周德既隆,既有天下,遂都于鎬。」 按《通志》,「周本扶風郡之地名,后稷始封於此,其所居 之地謂之邰。公劉遷於豳,太王去豳居岐。及文王德 業光大,作邑於豐,典治南國。武王有天下,乃居鎬京。 豐在豐水之西,鎬在豐水之東。周地西迫,戎俗自岐 之豐,自豐之鎬」,是西遠戎而東即華也。

按:《地理通釋·世紀》:「周后稷始封邰,今扶風𣀗是也。」

《地理志》:「右扶風𣀗縣,后稷所封。」《括地志》:「故𣀗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京兆府武功縣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國,有后稷及姜嫄祠。」

及公劉徙邑於豳。《詩》稱「于豳斯館。」今新平漆之東有 豳亭是也。

「后稷生不窋。」 《周語》:「不窋失其官,自竄戎狄之間。」 《括地志》:「不窋故城在慶州弘化縣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豳州新平縣,即漢漆縣,《詩》豳國,公劉所邑之地。」 《郡縣志》:古豳城在邠州三水縣西三十里,公劉始都之處。《通典》:慶州安化縣尉李城,在白馬兩川交口,亦曰不窋城。豳州開元十三年改豳為邠。豳故栒邑是。《地理志》右扶風栒邑有豳鄉,《詩》豳國,公劉所都。栒邑故城在三水縣東北二十五里。

至太王避狄,循漆水,踰梁山,徙邑於岐山之陽,西北 岐城舊址是也。《詩》稱「率西水滸」,至于岐下,南有周原, 故始改號曰周。

康成云:「周原在岐山之南。」 《詩·閟宮》曰:「居岐之陽。」 《地理志》:「岐山在右扶風美陽西北中水鄉,周太王所邑。」 《括地志》:「故周城一名美陽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北二十五里,即太王城也。」 《通典》:「美陽縣故城在武功縣北七里。」 《輿地廣記》:鳳翔府扶風縣岐陽鎮,漢美陽縣地,周太王邑於岐山之下,即此詩所謂「居岐之陽」 也。文王始亦治焉。唐岐陽縣,元和三年省入扶風。《郡縣志》:岐山,亦名天柱山,在鳳翔府岐山。

縣東北十里。《孟子》「文王生於岐周。」

王季徙程。《書序》曰「維周王季宅程」是也。

《孟子》:「文王卒於畢郢。」 《史記正義》《周書》云:「維周王季宅郢。」 郢故城在雍州咸陽縣東二十一里,周之郢邑也。《詩正義》《周書》稱「文王在程」 ,作《程寤》《程典》。皇甫謐云:「文王徙宅於程。」 蓋謂此也。《地理志》:右扶風安陵,闞駰以為本周之程邑也。

文王受命,徙都於酆,在今京兆之西《詩》:「既伐于崇,作 邑于豐。」

《說文》:「酆,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西南。」 《括地志》:「周豐宮,文王宮也,在雍州京兆府鄠縣東三十五里。」 鄭康成云:「豐邑在豐水之西,鎬京在豐水之東。」 徐廣云:「豐鎬相去二十五里,皆在長安南數十里。」 《地理志》:「酆水出右扶風鄠縣東南。」 《通典》:岐州鳳翔府岐山縣,文王徙于岐,即此縣也。《孟子》曰:「文王治岐。」 《尚書大傳》:「春子曰:『文王治岐』。」 《詩·皇矣》曰:「度其鮮原,居岐之陽,在渭之將。」 鄭氏箋:「在岐山之南,居渭水之側,後竟徙都於豐。」 《正義》云:「太王初遷,已在岐山,岐山之陽,去舊都不遠,豐則岐之東南三百里。」 蘇氏曰:「文王既克密須,於是相其高原而徙都焉,所謂程邑是歟。」 《通典》:「周文王作酆,今京兆府長安縣西北靈臺鄉豐水上」 是也。

武王徙都鎬。

封文王子於豐。《括地志》:「鎬在雍州西南三十二里。」 滈水,源出長安縣西北滈池。《長安志》:「在縣西北十八里。」 《通典》:今長安縣昆明池北鎬陂是也。《詩》:「宅是鎬京。」 《後漢志》:「鎬在京兆上林苑中。」 孟康云:「長安西南有鎬池。」 《水經注》:「鎬水上承鎬池於昆明池北。」 《郡縣志》:周武王宮即鎬京也,在長安縣西北十八里。自漢武帝穿昆明池於此,鎬京遺趾淪陷焉。《穆天子傳》:「入于宗周。」 注:「鎬京也。」 程氏曰:「伐商作洛,皆步自宗周而往,以其事告于豐廟。康有酆宮之朝。康王雖仍都鎬,其受朝仍在豐地。」

按:《通鑑前編》:「十有三年二月,遷都于鎬。」

穆王遷都於南鄭

编辑

按:《史記周本紀》不載。

按《竹書紀年》:「穆王元年冬十月,築祇宮於南鄭。」

《穆王》以下,都於南鄭。

按《漢書地理志注》:「鄭,周宣王弟鄭桓公邑。」應劭曰:「宣 王母弟友所封也。其子與平王東遷,更稱新鄭。」臣瓚 曰:「周自穆王都於西,鄭不得以封桓公也。初,桓公為 周司徒,王室將亂,故謀於史伯而寄帑與賄於虢、會 之間。幽王既敗,二年而滅會,四年而滅虢,居於鄭父 之丘。是以為鄭桓公無封京兆之文也。」師古曰:「《春秋 外傳》云:『幽王既敗,鄭桓公子武公與平王東遷』,故《左 氏傳》云:『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又鄭莊公云『我先君 新邑於此』,蓋道新鄭也。穆王以下,無都西鄭之事。」瓚 說非也。

按《墨莊漫錄》,《穆天子傳》,古書也。書雖殘缺,不可盡讀, 而其所載事物,多故志所無者。嘗考《漢書地理志》,京 兆有西鄭,河南有新鄭,漢中有南鄭。京兆之鄭,先儒 謂之鄭。班固曰:「周宣王弟威公邑。」臣瓚曰:「『周穆王以 下都於西鄭,不得以封威公』。顏師古曰:『穆王以下無 都西鄭事』。」瓚說非也。今按此書自第四卷而下卷末, 皆書「天子入於南鄭」,蓋瓚所謂「穆王之所都」者是也。 第五卷有祭父自圃鄭來謁,蓋瓚所謂「鄭父之丘」者 是也。然《傳》稱南鄭,瓚稱西鄭,未詳其所以異,豈近世 傳寫之誤耶?漢中之鄭為南鄭,不應京兆之鄭復稱 南鄭。其稱西鄭,乃以圃鄭為東耳。西鄭穆王出遊,反 必入焉,豈非以其所都故耶?設非王都,亦圻內近地 也。邦家在疆地畿內,諸侯當在邦都。其內為縣,又其 內為都,則西鄭於鎬京可為公邑而已,不足以為國 也。且是時已有圃鄭矣,則不必因威公之子從周東 遷乃得鄭名。然謂之「新鄭」,又果何耶?雖然,如瓚說,亦 豈全非哉?

懿王遷都於犬丘

编辑

按:《史記周本紀註》索隱曰:「宋忠曰:懿王自鎬徙都犬 丘,一曰廢丘,今槐里是也。」

按:《竹書紀年》十五年,「自宗周遷于槐里。」

按:《地理通釋·周都》註:「《世本》:懿王居犬丘。」《地理志》:「右扶 風槐里縣,周曰犬丘,懿王都之。」《括地志》:「犬丘故城,一 名廢丘,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即周懿王所都。漢 高祖三年,更名槐里,今京兆府興平縣。」

按:《通鑑前編》:「元年,徙都于槐里。」

《大紀》曰:「自懿王為政,王室始衰,徙都于槐里。」按:《大紀》云云,當以《竹書》十五年為正。《前編》作「元年」 ,非。

平王遷都於洛邑

编辑

按:《書經文侯之命》孔傳:「平王立而東遷洛邑,晉文侯 迎送安定之。」

按:《史記周本紀》:「平王立,東遷于雒邑。」

《正義》曰:即王城也。平王以前號「東都」,至敬王以

「後及戰國」 ,為西周。

按《竹書紀年》:「元年辛未,王東徙洛邑。晉侯會衛侯、鄭 伯、秦伯以師從王入于成周。」

按:《後漢書郡國志》:「河南,周公時所城雒邑也,春秋時 謂之王城。」

《博物記》曰:「王城方七百二十丈,郭方一十里,南望雒水,北至陝山。」《地道記》曰:「去雒城四十里」,

按《地理通釋》,「平王徙居洛。」

《洛誥》所謂新邑也。呂氏曰:「平王定都王城。」《地理志》:初,雒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而南北短,短長相覆為千里。至襄王以河內賜晉文公,又為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

敬王遷都於成周

编辑

按《春秋》,昭公二十六年:「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

孔疏《正義》曰:二十三年七月,「天王居干狄泉。」自爾以來,雖不出王畿,而居無定所。此時始得入于成周,遂以成周為都來告,故特書之。

按:《漢書地理志》河南郡雒陽註:「周公遷殷民,是為成。」

《周春秋》:「昭公二十三年,晉合諸侯于狄泉,以其地大,成周之城,居敬王。」

按:《後漢書郡國志》:「雒陽,周時號成周。」

《公羊傳》曰:「成周者何?東周也。」《帝王世紀》曰:「城東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晉元康地道紀》曰:「城內南北九里七十步,東西六里十步,為地三百頃一十二畝三十六步。」

有「狄泉」在城中。

杜預曰:「城內太倉西南池水。或曰:本在城外,定元年城成周乃繞之。」

按《地理通釋》:敬王避子朝之亂,東居成周。《春秋》曰:「天 王入于成周。」

王室定,遂遷都成周。晉率諸侯之徒,修繕其城,以成周城小,不受王都,故壞翟泉以廣焉。翟泉地在成周東北。呂氏曰:「洛都雖有二,而成周則其總名。」杜預、孔穎達皆以下都為成周,謂敬王繼子朝之亂,自王城徙都之。其說不然。大可以包小,小不可以包大。苟成周信為下都之名,則凡《書》之言洛皆謂之成周,是以下都之名而包王城。其不可信一也。《左氏》未嘗有敬王自王城遷成周之明文,第言子朝既逐王入於成周而已。敬王請城成周之辭,亦謂成王合諸侯城成周以為東都,則成周者,洛邑之總名明矣。其不可信二也。

按敬王遷都之事地理通釋辨之已詳但史記云赧王徙都西周則敬王有遷都之事明矣特備錄之以存考

赧王復都於西周

编辑

按:《史記·周本紀》:「王赧時,東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

《索隱》曰:西周,河南也。東周,鞏也。王赧微弱,西周與東分王政理,各居一都,故曰東、西周。按:高誘曰「西周,王城今河南。東周,成周故洛邑。」

按《地理通釋》。「赧王又徙居西周。」

呂氏曰:平王東遷之後,所謂西周者,豐、鎬也;東周者,東都也。威烈王之後,所謂西周者,河南也;東周者,洛陽也。《周紀》:「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為桓公,以續周公之官職。惠公封其少子於鞏,以奉王號東周惠公。」注:「於是有東、西二周。」《世本》:「西周桓公揭居河南;東周惠公班居洛陽。」赧王時,東、西周分治。西周,河南也;東周,鞏也。《趙世家》:成侯八年,「與韓分周以為兩。」徐廣曰:「顯王二年。《周紀》無此。」呂氏曰:「東西周各為列國,不復相關。」自是而後,稱東西周君者,皆謂二周君也。《本紀》云:「赧王時,東西周分治。」非也。赧王特徙都西周耳。當以《趙世家》為正。

始皇帝都咸陽

编辑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三十五年,始皇以為咸陽 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吾聞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 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

按秦自孝公都咸陽雖編年自始皇始而實仍舊都也詳見通釋

按:《地理通釋·秦紀》:「非子居犬丘,周孝王分土為附庸, 邑之秦。」

今天水隴西縣秦亭,《地理志》:今隴西秦亭、秦谷是也。《括地志》:「秦州清水縣,本名秦,嬴姓邑,漢屬天水郡。」《水經注》:「清水逕清水城南,又西與秦水合。水出東北大隴山秦谷,歷三泉,合成一水,而歷秦川,川有故亭,秦仲所封也。」秦之為號始是。

莊公居其故西犬丘。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 西之地,於是始國。文公居西垂宮,東獵至汧渭之會, 乃卜居之。占曰:「吉。」即營邑之。

《括地志》:「故汧城在隴州汧源縣南三里。《世紀》云:『襄公二年,徙居汧』」 ,即此城。郿縣故城,在岐州鳳翔府郿縣東北十五里,文公東獵汧、渭之會,卜居之,乃營邑焉,即此城也。《世紀》:文公徙汧,今扶風郿縣是也。

寧公徙居平陽。

《世紀》郿之平陽亭是也。《括地志》:「平陽故城,在岐州岐山縣西四十六里,秦寧公徙都之處。」

德公初居雍城大鄭宮。

「卜居雍,後子孫飲馬於河。」 《世紀》:「今扶風雍是也。」 《括地志》:「岐州雍縣南七里故雍城,秦德公大鄭城也。」

獻公城櫟陽,徙都之。

《世紀》:「今馮翊萬年是也。」 《括地志》:「櫟陽故城,一名萬年城,在雍州東北百二十里。」

孝公作「為咸陽築冀闕」,徙都之。

《世紀》:漢元年,更名新城,屬扶風,後并為長安。故太史公曰:長安故咸陽也。元鼎三年,復別為渭城。今長安西北渭水陽有故城。《西京賦》:「秦里其朔,實為咸陽。」 《括地志》:「咸陽故城亦名渭城,在雍州咸陽縣東十五里,京城北四十五里,即秦徙都者。」 今咸陽縣,古之杜郵。劉伯莊云:「冀猶記事,闕猶象魏也。始皇置酒咸陽宮」 ,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自孝公至子嬰,十世居咸陽。」

高祖都長安

编辑

按《漢書高祖本紀》:五年二月甲午,漢王即皇帝位於 氾水之陽,帝乃西都洛陽。夏五月,戍卒婁敬求見,說 上曰:「陛下取天下與周異,而都雒陽不便,不如入關 據秦之固。」上以問張良,良因勸上。是日車駕西都長 安,拜婁敬為奉春君,賜姓劉氏。

按《婁敬傳》:「婁敬,齊人也。漢五年,戍隴西,過雒陽,高帝 在焉。敬脫輓輅,見齊人虞將軍曰:『臣願見上言便宜』。 虞將軍入言上,上召見賜食。已而問敬,敬說曰:『陛下 都雒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上曰:『然』。敬曰:『陛下王天 下,與周異。周之先自后稷,堯封之邰,積德絫善十餘 世。公劉避桀居豳,大王去豳,杖馬箠去居岐,國人爭 歸之』。」及文王為西伯,斷虞、芮訟,始受命。呂望、伯夷自 海濱來歸之。武王伐紂,不期而會孟津之上八百諸 侯,遂滅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迺營成周,都 雒,以此為天下中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鈞矣。有德 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務以德致 人,不欲阻險令後世驕奢以虐民也。及周之衰,分而 為兩,天下莫朝,周不能制,非德薄,形勢弱也。今陛下 起豐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徑往,卷蜀漢,定三秦,與項 籍戰滎陽,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 地,父子暴骸中野,不可勝數,哭泣之聲不絕,傷痍者 未起,而欲比隆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矣。且夫秦 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 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陛下入關 而都之,山東雖亂,秦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𩰚,不 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勝。今陛下入關而都,按秦之 故,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高帝問群臣,群臣 皆山東人,爭言「周王數百年,秦二世則亡,不如都周。」 上疑未能決。及留侯明言入關,便即日駕西都關中。 於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婁敬,婁者,劉也。」賜姓劉氏, 拜為郎中,號曰奉春君。

按《張良傳》,劉敬說上都關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 東人,多勸上都雒陽。雒陽東有成皋,西有殽黽,背河 鄉雒,其固亦足恃。良曰:「雒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 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夫關中左 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 利,阻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 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 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劉敬說是也。於是,上 即日駕西都關中。

按《通志》:「前漢都長安,謂之西都。」

按:《地理通釋·世紀》:「漢高帝元年,始為漢王,都南鄭。」

屬漢中,今興元府南鄭縣。

二年,北徙櫟陽。

《地理志》:屬左馮翊,秦獻公自雍徙。《括地志》:「秦櫟陽故宮,在雍州櫟陽縣北三十五里,秦獻公所造。」 《三輔黃圖》:「高帝都長安,未有宮室,居櫟陽宮。」

七年,徙都長安。秦咸陽之地,京兆所治縣也。

《地理志》:「長安縣,高帝五年置。長安本鄉名,今為永興軍治。」

世祖都洛陽

编辑

按:《後漢書光武本紀》:建武元年「冬十月癸丑,車駕入 洛陽,幸南宮卻非殿,遂定都。」

按《通志》:「後漢都洛陽,謂之東都。」

按:《地理通釋》:「光武以武信侯封蕭王。」今徐州蕭縣即位於 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建武元年,入雒陽,幸南宮《卻非 殿》,遂定都焉。

故成周之舊基。城東西六里十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時人謂雒陽為東京,長安為西京。

按《河南府志》:「光武城在府城東洛水之陽,光武建都於此。」

獻帝初平元年遷都於長安

编辑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初平元年「春二月丁亥,遷都長 安。董卓驅徙京師百姓,悉西入關。三月乙巳,車駕入 長安,幸未央宮。」

按《董卓傳》,卓聞東方起兵,懼,乃欲徙都長安。會公卿 議,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廷爭不能得,而伍瓊、周珌又 固諫之,卓因大怒曰:「卓初入朝,二子勸用善士,故相 從。而諸君到官,舉兵相圖。此二君賣卓,卓何用相負?」 遂斬瓊、珌,而彪、琬恐懼,詣卓謝曰:「小人戀舊,非欲沮 國事也。請以不及為罪。」卓既殺瓊、珌,旋亦悔之。故表 彪、琬為光祿大夫,於是遷天子西都。初,長安遭赤眉 之亂,宮室營寺,焚滅無餘,是時唯有高廟京兆府舍, 遂便時幸焉。後移未央宮,於是盡徙洛陽人數百萬 口於長安,步騎驅蹙,更相蹈藉,饑餓寇掠,積尸盈路。 卓自屯留畢圭苑中,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 無復孑遺。

按《楊彪傳》,「關東兵起,董卓懼,欲遷都以違其難,乃大 會公卿議曰,高祖都關中十有一世,光武宮洛陽,於 今亦十世矣。案石包讖,宜徙都長安,以應天人之意。」 百官無敢言者。彪曰:「徙都改制,天下大事,故盤庚五 遷,殷民胥怨。昔關中遭王莽變亂,宮室焚蕩,民庶塗 炭,百不一在。光武受命,更都洛邑,今天下無虞,百姓 安樂。明公建立聖主,光隆漢祚,無故捐宗廟,棄園陵, 恐百姓驚動,必有糜沸之亂。《石包室讖》,妖邪之書,豈 可信用!」卓曰:「關中肥饒,故秦得并吞六國。且隴右材 木自出,致之甚易。又杜陵南山下有武帝故瓦,陶竈 數千所,并功營之,可使一朝而辦,百姓何足與議!若 有前卻,我以大兵驅之,可令詣滄海。」彪曰:「天下動之 甚易,安之甚難,惟明公慮焉。」卓作色曰:「公欲沮國計 耶?」太尉黃琬曰:「此國之大事,楊公之言,得無可思?」卓 不答。司空荀爽見卓意壯,恐害彪等,因從容言曰:「相 國豈樂此耶?山東兵起,非一日可禁,故當遷以圖之。 此秦、漢之埶也。」卓意小解,爽私謂彪曰:「諸君堅爭不 止,禍必有歸,故吾不為也。」議罷卓,使司隸校尉宣播 以災異奏免琬、彪等。

建安元年,遷都於許。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興平二年「秋七月甲子,車駕東 歸。」建安元年,「秋七月甲子,車駕至洛陽。八月庚申,遷 都許。」

按《三國魏志武帝本紀》:「建安元年秋七月,楊奉、韓暹 以天子還洛陽,奉別屯梁太祖遂至洛陽,衛京都。洛 陽殘破,董昭等勸太祖都許。九月,車駕出轘轅而東, 以太祖為大將軍,封武平侯。自天子西遷,朝廷日亂, 至是宗廟社稷制度始立。」

按《董昭傳》:太祖朝天子於洛陽,引昭並坐,問曰:「今孤 來此,當施何計?」昭曰:「將軍興義兵以誅暴亂,入朝天 子,輔翼王室,此五霸之功也。此下諸將,人殊意異,未 必服從。今留匡弼,事勢不便,惟有移駕幸許耳。然朝 廷播越,新還舊京,遠近跂望,冀一朝獲安。今復徙駕, 不厭眾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願將軍算 其多者。」太祖曰:「此孤本志也。楊奉近在梁耳,聞其兵 精,得無為孤累乎?」昭曰:「奉少黨援,將獨委質,鎮東,費 亭之事,皆奉所定。又聞書命申束,足以見信。宜時遣 使厚遺答謝,以安其意。說京都無糧,欲車駕暫幸魯 陽。魯陽近許,轉運稍易,可無縣乏之憂。奉為人勇而 寡慮,必不見疑。比使往來,足以定計,奉何能為累。」太 祖曰:「善。」即遣使詣奉,徙大駕至許。

按:《地理通釋》:「建安元年,還雒陽,曹操遷帝於許。」

漢潁川許縣。本許國,魏文帝改曰許昌,故城在今潁昌府長社縣許田鎮南三十里。

昭烈帝都成都

编辑

按:《三國蜀志先主傳》:「先主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 南。」

按《地理通釋》:「漢昭烈於沔陽立為漢中王,即位武擔 之南。」

沔陽故城在興元府西。縣西武擔山,在成都府西。

都《成都》。

公孫述改蜀郡為成都,劉焉為《益州牧》,初治綿竹,徙成都。

文帝都洛陽

编辑

按:《三國魏志文帝本紀》:黃初元年「十二月,初營洛陽 宮,戊午,幸洛陽。」

《魏略》曰:「詔以漢,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佳。魏於行次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變雒為洛。」

按:《地理通釋》:「魏武為魏公,都鄴。」

鄴縣漢為魏郡治。後魏置相州。隋文徙其居民,南遷四十里,以安陽城置鄴縣。

文帝復都洛陽

大帝初都武昌

编辑

按:《三國吳志吳主權傳》:「黃初二年四月,權自公安都 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尋陽、陽新、柴桑、沙羡六縣 為武昌郡,八月,城武昌。」

黃龍元年秋九月,遷都於建業。

按:《三國吳志吳主權傳》:「黃龍元年秋九月,遷都建業, 因故府不改館。」

按:《通志吳志》云:「吳都鄂,後遷建業」,故改鄂為武昌,改 秣陵為建業。

按《江寧府志》:「初,東漢末以秣陵地封孫策為吳侯,至 弟權,據有江東,築石頭,改秣陵為建業。建安十二年, 移丹陽郡治建業。黃龍元年,遂徙為都,都城在淮水 北五里,據覆舟山下,東環平岡以為安,西城石頭以 為重,後帶元武湖以為險,前擁秦淮以為阻,周迴二 十里十九步。赤烏十年,作太初宮,周迴五百丈,作八」 門,前五門曰公車,曰昇賢,曰「明陽」,曰左掖,曰「右掖。」東 一門曰蒼龍,西一門曰白虎,後一門曰元武。都城之 正門曰宣陽。又南五里至淮水,有大航門。時都城皆 設籬,曰「古籬門。」宮之後有苑城,晉所謂「臺城」,即今西 十八衛以南,元津橋、大街以北皆是。赤烏四年,東鑿 渠,名青溪,自城北塹洩元武湖水,九曲西南入秦淮。 西鑿運瀆水,自倉城東入今內橋,與青溪合,南由今 乾道橋至斗門橋,達於秦淮。又夾淮立柵,謂之「柵塘。」 金陵建都自吳始。

嗣主甘露元年遷都於武昌

编辑

按《三國吳志嗣主皓傳》:「甘露元年九月,從西陵督步 闡表,徙都武昌。十一月,皓至武昌。」

《漢晉春秋》曰:初,望氣者云:「荊州有王氣。」破揚州,而建業宮不利,故皓徙武昌。

寶鼎元年,復都於建業。

按《地理通釋》:「大帝建安十三年,初鎮丹徒。」今鎮江府丹徒縣 築京城。

南面西面各開一門,因京峴號為「京鎮。」在建業之北,因門為「京口。」

十六年,徙治秣陵。十七年,城楚金陵邑,號石頭,改秣 陵為「建業。」今建康府上元縣黃初二年自《公安》。今江陵縣都鄂,改 「鄂」為武昌。今壽昌軍黃龍元年,遷都建業,陸遜輔太子登, 留武昌,《歸命侯》。《甘露》元年,徙都武昌,後還都建業。

滕牧留鎮武昌

武帝都洛陽

编辑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晉仍居魏都,乃以三輔還屬雍州,分河南 立滎陽,分雍州之京兆立上洛,廢東郡立頓丘,遂定 名司州,以司隸校尉統之。」

洛陽置尉,五部、三市,東西七里,南北九里。東有建春、東陽、清明三門,南有開陽、平昌、宣陽、建陽四門;西有廣陽、西明、閶闔三門;北有《大夏》、廣莫二門。司隸校尉、河南尹及百官列城內也。

按《冊府元龜》,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受魏禪,都長安。 按《地理通釋晉都注》:「故洛陽城在今洛陽縣東二十 里,置司州。」

愍帝都長安

编辑

按:《晉書愍帝本紀》不載。

按《通鑑綱目》:「建興元年:夏四月,太子業即位於長安。」

按惠帝永興元年張方遷帝長安晉書本紀但云劫帝幸長安耳不成遷故不書

元帝都建康

编辑

按《晉書元帝本紀》:「帝永嘉初,用王導計,始鎮建鄴。建 武元年,乃備百官,立宗廟社稷於建康。太興元年,即 皇帝位。」始,秦時望氣者云:「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 故始皇東遊以厭之,改其地曰秣陵壍北山,以絕其 勢。」及孫權之稱號,自謂當之。孫盛以為始皇逮於孫 氏,四百三十七載,考其歷數,猶為未及。元帝之渡江 也,乃五百二十六年,真人之應在於此矣。咸寧初,風 吹大社,樹折,社中有青氣,占者以為東莞有王者之 祥,由是徙封東莞王於瑯琊,即武王也。及吳之亡,王 濬實先至建鄴,而皓之降款,遠歸璽於瑯琊,天意人 事,又符中興之兆。太安之際,童謠云:「五馬浮渡江,一 馬化為龍。」及永嘉中,歲鎮熒惑、太白聚牛女之間。識 者以為吳越之地,當興王者。是歲王室淪覆,帝與西 陽、汝南、南頓、彭城五王獲濟,而帝竟登大位焉。 按《冊府元龜》,「元帝建武元年三月,即晉王位,乃備百 官,立宗廟社稷於建康。」

今昇州是。

按:《通志》,「東晉都建業,本吳都也。」

按《地理通釋》。「元帝南遷都建康。」

都城周二十里十九步,本吳舊址。晉江左所築,但有宣陽門。至成帝作新宮,始修城,開陵陽等五門,與宣陽為六。蘇峻滅後,宮闕荒殘,溫嶠議遷都,王導曰:「建康,帝王所居。孫仲謀、劉元德皆云王者

之宅不可改

按《江寧府志》:「晉武帝平吳,徙揚州治建業,在冶城之 東,丹陽郡仍舊治。統縣永平、江乘、湖熟、丹陽、句容、溧 陽,改建鄴,仍為秣陵。後又徙秣陵於宮城南八里一 百步小長干巷內,分淮水北之地,復置建鄴治在宣 陽門內,以丹陽西置江寧。元帝渡江,避愍帝諱,改建 鄴為建康,遂為都號。東晉以宰相領揚州牧,築城於」 青溪東南,臨淮水上,名「東府城。」別舊治為西州城。以 丹陽守為尹,於江乘南置瑯琊郡,領臨沂、即丘、陽都、 懷德四縣,以處從帝之渡江者。瑯琊在今句容之瑯 琊鄉,臨沂在今上元之長寧鄉,即丘陽都在臨沂之 境,懷德在今上元之鍾山鄉。又僑置淮南魏廣川、高 陽、堂邑、南東海、南東平、南蘭陵八郡,并寄京邑,宮城 仍吳之舊。成帝作新宮,繕苑城,修六門。宮城正南曰 大司馬門,北「昌平門,東西二門,曰東掖」、西掖。大司馬 門與都城宣陽門對,又南出至淮水上,置朱雀門,即 吳之大航門也。都城十二門,南北各四,東西各二。淮 水上設浮航二十有四。朱雀航即朱雀門,處在今鎮 淮橋東,後移至橋處,蓋據淮為阻,有事撤航為備,即 「吳柵塘」之意也。成帝時徙建康縣於御街西

武帝都建康

编辑

按:《宋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通志》,「宋因晉舊,都建業。」

按《江寧府志》:「宋宮城都城皆仍於晉號,京輦神皋。都 城十二門,南面次西曰宣陽,次東曰開陽,改津陽,最 東曰清明,最西曰陵陽,改廣陽。北面次西曰元武,次 東曰廣莫,最西曰大夏,最東曰延熹。正東面曰建春, 次南曰東陽,正西面曰西明,次南曰閶闔。宣陽為正 門,與宮大司馬門直對,津陽與宮南掖對,建春、西明」 二門,達於宮前直街。又于朱雀門南渡淮,五里長干, 東南立國門,以示觀望。

南齊
编辑

高帝都建康

编辑

按:《南齊書高帝本紀》不載。

按:《通志》:「宋因晉,舊都建業,齊因宋。」

武帝都建康

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通志》:「宋因晉,舊都建業,齊因宋,梁因齊。」

元帝都江陵

编辑

按:《梁書元帝本紀》:「承聖元年十一月,世祖即皇帝位 於江陵。」

按《周書王褒傳》:初,元帝以建業彫殘,方須修復,江陵 殷盛,便欲安之。又其故府臣寮,皆楚人也,並願即都 荊郢。嘗召群臣議之。領軍將軍胡僧祐、吏部尚書宗 懍、太府卿黃羅漢、御史中丞劉玨等曰:「建業雖是舊 都,王氣已盡,且與北寇鄰接,止隔一江,若有不虞,悔 無及矣。臣等又嘗聞之,荊南之地,有天子氣。今陛下 龍飛纘業,其應斯乎。天時人事,徵祥如此。臣等所見, 遷徙非宜。」元帝深以為然。時褒及尚書周弘正咸侍 坐,乃顧謂褒等曰:「卿意以為何如?」褒性謹慎,知元帝 多猜忌,弗敢公言其非。當時唯唯而已。後因清閒密 諫,言辭甚切,元帝頗納之。然其意好荊楚,已從僧祐 等策。明日,乃於眾中謂褒曰:「卿昨日勸還建業,不為 無理。」褒以宣室之言,豈宜顯之於眾,知其計之不用 也,於是止不復言。

按《三國典略》:梁元帝在江陵即位,欲還都建康,令朝 臣議之。黃門侍郎周弘正、尚書左僕射王褒曰:「帝王 所都,本無定處。其如黔首萬姓,未見輿駕入建業,謂 是列國諸王。宜順百姓之心,從四海之望。」時江陵人 士咸云:弘正等皆是東人,志願東下恐非良計。弘正 面折之曰:「若東人勸東,謂為非計;君等西人欲西,豈 誠良策?」梁主笑之。又於後堂大會文武五百人,問之 曰:「吾欲還建業,諸卿以為何如?」眾皆愕然,莫敢先對。 梁主曰:「勸吾去者左袒。」於是左袒者過半。武昌朱買 臣入勸梁主云:「建業舊都,塋陵猶在;荊、鎮邊疆,非王 者宅,願陛下勿疑,致後悔也。臣家在荊州,豈不願陛 下住?但恐是臣富貴,非陛下富貴耳。」乃召卜者杜景 豪決其去留。遇兆不吉。答云「未吉。」景豪退而言曰:「此 兆為鬼賊所留也。」

按《通志》:「梁有太清之禍,建康殘毀,元帝興復,即位於 江陵。」

江陵今荊南府。

按周禮秋官小司寇註遷謂徙都改邑武帝都建康元帝都江陵而綱不書遷何也元帝起江陵即都江陵云爾與徙都者不同故不書遷

武帝都建康

编辑

按:《陳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通志》:「陳復都建康。」

按《江寧府志》:「侯景亂後,臺城被燬,陳復營治,改宮萬春門為雲龍,改千秋門為神武,改都城廣莫門為北 捷,揚州治丹陽郡皆仍舊。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