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010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十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十卷目錄

 西山部彙考

  圖

  考

 西山部藝文一

  遊西山記         明都穆

  再遊西山記         前人

  遊西山記          喬宇

  春遊西山記         陸釴

  遊西山小記        李流芳

  遊西山記         李東陽

  遊西山記         陶允嘉

  遊西山記          景暘

  遊香山記          王衡

  再遊香山至平坡寺盧師山記  前人

  香山雪遊記         前人

  遊香山碧雲二寺記     沈守正

  妙高峰記         袁宏道

  玉泉山記         朱長春

  香山記           前人

  玉泉山記         錢習禮

  遊甕山記          倪岳

  臥佛寺記         袁中道

  白鹿巖記          陳衍

 西山部藝文二

  遊玉泉山呈袁伯長學士  元朱德潤

  遊香山          張養浩

  西山           馬祖常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二首

              明李東陽

  西山雜詩          前人

  其二            前人

  遊西山          馬中錫

  西山春雪         于奕正

  渡盧溝入西山南境      公鼐

  歸西山          王嘉謨

  甕山            前人

  前題            王衡

  甕山耶律祠        劉效祖

  臥佛寺           王樵

  臥佛寺牡丹        李言恭

 西山部紀事

 西山部雜錄

山川典第十卷

西山部彙考

编辑

京師之西山

京城之西三十里為西山,古所稱太行之第八陘也。 其山因地立名不一。今舉其表著為遊人屐齒所及 者,則為香山、玉泉山、甕山、盧師山、平坡山、仰山、潭柘 山、罕山、百花山、聚寶山、白鹿巖、翠微山、覺山。而諸山 中為巖為洞,為嶺為峪,其立名者更不一,而總謂之 西山。

西山圖

西山圖

按《廣輿記》:「順天府西山在府西,每大雪初霽,千峰萬 壑,積素凝華,若圖繪然,為京師八景之一。」

按《春明夢餘錄》:「京師之西,皆山也。《舊記》:太行山首始 河內,北至幽州。第八陘在燕,強形鉅,勢爭奇,擁翠雲 從星拱於皇都之右。」

玉泉山在京師西二十餘里。山頂懸崖,舊刻「玉泉」二 字,水自石罅中出,鳴如雜佩,金章宗行宮芙蓉殿之 故址也。半嶺有呂公巖,廣盈丈許,深倍之,相傳呂仙宴坐處。

甕山在玉泉山之傍,西湖當其前,金山拱其後。山有 寺,曰「圓靜寺。」山之陽有耶律楚材墓。

聚寶山在玉泉山西南行數里,度兩石橋,循溪轉至 臥佛寺,復二里為碧雲寺。金碧鮮妍,宛一天界。巖下 一泉汨汨,石渠導之,過齋廚,遶長廊,出殿兩廡,左右 折,復匯於殿前石池。泉傍一柳有大癭,人呼癭柳。柳 左堂三楹,萬曆御題「水天一色。」前臨荷沼,沼南修竹 成林,巖下一亭曰「嘯雲。」

香山在碧雲南二里許,有永安寺,舊名甘露,其制一 如碧雲,而饒古色。最勝者來青軒,乃神廟所書額也。 金人李晏有碑,其略曰:「西山蒼蒼,上干雲霄。重岡疊 翠,來朝皇闕。」中有古道場曰香山。上有二大石,狀如 香罏、蝦蟆。有泉出自山腹,下注溪谷,曰小清涼。西行 數百步,至弘光寺。殿圓,製極工。成化初,創於中官。中 官,高麗人,見其國金剛山有圓殿,故移其製於此。面 其前者,金章宗祭星臺。

白鹿巖在甕山西北,越橫嶺,白鹿巖在焉,人鮮至者。 中峰在香山之後,以其在諸峰之中,故曰「中峰」也。上 有庵,躡危磴而上,始及庵。庵兩翼有亭,東望京城,茫 茫塵土,微見黃色一點耳。山之陰有晏公祠、翠巖寺、 永壽庵,山之陽有弘教寺,俱稱名勝。

盧師山,在京西三十里,山半為祕魔崖,崖石嵌空,幾 二丈。舊傳隋末有沙門曰「盧師」,居此山,能伏大青、小 青二龍,故名。巖下一池,二青蟄處,視之若不甚深,然 探入不可窮。

翠微山,在城西三十餘里,上有圓通寺,蓋舊平坡寺 也。姚少師常言:「平坡最幽勝,學佛所宜居。」山半有平 地,故名。洪熙初,始改今名。

潭柘山在京西八十里。出京至馬鞍山千佛閣及戒 壇,至龐涓洞,踰二嶺而至潭柘。潭柘以一培塿當群 山心,九峰扆而立焉。《志》所謂老柘美竹者烏有矣,而 南殿鴟吻工絕,則金元故物也。寺後故有龍潭,今已 甃為池,而其支委尚闊。去山數里,泉走石崖間,聲甚 怒,至寺橋而水益怒。

覺山在京西三十里,懸崖之上,與盧師平坡鼎峙。西 有三泉:曰清冷,曰清旨,曰「洊至。」

韓家山在京西三十六里,山陰有漢左馮翊韓延壽 墓,韓世居於此,俗呼「罕山」,又呼「黑山匯。」

仰山在京西七十里。峰巒拱秀,中有平頂,如蓮花心。 旁有五峰,曰獨秀、翠微、紫蓋、妙高、紫微。金章宗有詩 刻石云:「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蓮花裏梵王宮。鶴驚清 露三更月,虎嘯疏林萬壑風。」

百花陀在京西王平口,四圍皆山,中有平川約數十 畝,產杉漆藥草。春夏間百花爛然,有金章宗石床。 按《畿輔通志山川考》:「西山在順天府西三十里,舊記 云:太行山第八陘在燕,強形鉅勢,雲從星拱。都城西 望,翠若列屏。春雨羃䍥,夏樹菁蔥,秋花爛熳,冬雪瓊 瑤,四時風景,百幅畫圖也。至於諸峰羅列,雖因地得 名」,總曰「西山」,而紺閣琳宮,懸亭聳榭,不可勝紀。其尤 奇者,氣煦泉甘,木不凋冬,卉不枯霰,居然冀北之江 南云。

香山在府西北三十里,山勢蒼鬱,梵宇崢嶸,樹多杏, 杏花時紅白。《十里》請幫助識別此字。馥經旬,故以香名。或曰:「上有古 道場,大石二,狀如香爐,以此得名。」山腰有泉,下注溪 谷,亦號小清涼山,以五臺為大清涼也。明世宗題曰 「獨翠」,神宗題曰「來青」,「山靈受名千載已。」《景物略》曰:「京 師天下之觀,香山寺當其首遊也。寺廣博敦穆,岡嶺 三周,叢木萬屯,經涂九軌,觀閣五雲。遊人望而趨,如 有丹青開於空際,鐘」磬飛而遠聞。入寺門,廓廓落落 然。寺舊名「甘露」,以泉名也。泉上石橋,橋下方池,朱魚 千頭,投餌是肥。級石上殿,殿五重,崇廣略等,而高下 致殊。山高下也,斜廓平簷,兩兩翼垂,左之而閣而軒。 至乎軒,山意盡收如臂,右舒曲抱,過左軒盡而望,望 林摶摶,望塔芊芊,望剎脊脊青,望麥朝黃,望稻晚皛, 望潦夏綠,望柳,春望,九門雙闕,如日月暈,如日月光。 北曰「無量殿」,其石徑廉以閎,其木松,轉而西,有㳅憩 亭,其石徑漸漸其木也,不可名。種山多蹟,葛稚川井 也,曰「丹井金」,章宗之臺,之松之泉也,曰「祭星臺」,曰「護 駕松」,曰「夢感泉」,仙所弈也,曰「碁盤石」,石所形也,曰「蟾 蜍石」,山所名也,曰「香爐石」,寺始金大定,明正統中,太 監范弘拓之,費鉅七十餘萬。今寺有《弘墓》。

玉泉山在順天府西北三十里。山上有金章宗避暑 行宮芙蓉殿故址。有石洞二,一在山西南,俗傳呂洞 賓嘗息於此。泉出石罅中如沸,鑿石為龍吻吐之。明 宣宗命甃石為池,構亭其上。池前為石橋水過橋為 溪,曲折三百步許,瀦為西湖。秋高氣清,泓澂渟滀,水 光接天,皛然一白。南有一洞,洞旁石崖高百餘尋,刻 「玉泉」二字,大足丈許。《景物略》曰:「山,塊然石也,鱗起為 蒼龍皮,山根碎石卓卓,泉亦碎而湧㳅,聲短短不屬, 雜然難靜聽。去山不數武,遂湖,裂帛湖也。泉迸湖底伏如練帛裂而珠之直彈湖面,渙然合於湖。蓋伏趨 方怒,雖得湖以散,而怒未有洩。陽動而上泡,若沫若, 陰陽不相受,故油中水珠,水中亦珠」,動靜相摩,有光 輪之,故空輪流火,水亦輪。水及乎面水則洩。湖方數 丈,水澄以鮮,深而浮色,定而蕩光。數石朱碧,屑屑歷 歷,漾沙金色,波波縈縈,一客一影,一荇一影,客無匿 髮,荇無匿絲,水拂荇也,如風拂柳條,條皆東湖水冷 於冰,夏無敢涉,春秋無敢盥,無敢啜者。去湖遂溪,綠 山修修,岸柳低回而不得留石梁。過溪左,有望湖亭, 宣廟駐蹕者今圮焉,存者南史氏莊。又南上下華嚴 寺,嘉靖庚戌寺燬焉,存者二洞,曰華嚴,曰七真。洞壁 刻元耶律氏詞。迂而西觀音菴,洞曰呂公。又北金山 寺,寺今荒破未廢耳。寺亦洞,曰七寶,諸洞惟華嚴度 可丈三,其六可狸鼠相蔽窺也。「徑寺登乎山,望西湖 月半」規,西堤柳虹青一道。溪壑間,民方田作時。大河 悠悠,小河箭流高田滿請幫助識別此字。低田滿豅,今湖日以亭,圃, 堤柳日以濃,田日以開。昭化寺,元世祖建也,其址今 不可尋。

甕山在府西。去阜成門二十餘里。土赤墳,童童無草 木。山南若洞而圮者,小鬲臺也。山初未名甕也,一老 父語人曰:「山麓魁大而凹秀,甕之屬也。」鑿之,得石甕 一,華蟲雕龍,不可細識,中物數十,老父攜去,留甕置 山陽,又留讖曰:「石甕徙,貧帝里。嘉靖初,甕忽失。」嗣是 物力漸耗,傳者謂弘治時世臣富,正德時內臣富,嘉 靖時商賈富隆,萬時游俠富,然流寓盛土著,貧矣。度 山前小橋而南,人家傍山臨西湖,水田棋布,人人農 家,家具農器,年年農務一如東南,而衣食朴豐。因利 湖也,使畿輔他水次可田也皆田之,其他陸壤可陂 塘也,田而水之,其他窪下可堤苑也。水而田之,一如 東南,本富則尊土著。其「重山後一畝」泉,今失去。山上 老寺,破瓦垝垣,塵像几無煙火,有額曰「圓靜」,弘治七 年助聖夫人羅氏建也。山下數十武,元耶律楚材墓, 墓前有祠,祠廢像存,像以名存也。石表、碣石、馬虎等 悉零落。一翁仲立未去。

盧師山在府西三十里。相傳隋末有僧盧師居此,能 伏大青、小青二龍,故名。《景物略》曰:「石子鑿鑿,故桑乾 河道也。」曰:盧師山,有寺曰盧師寺。正統十一年,更名 清涼,今佛無殿矣。一梵相坐風露中,左右迦葉、阿難 亦風露中侍喬朴非中土,威儀又端好,無風露色。僧 曰:「唐天寶製焉。」過寺半里者祕魔崖,此是盧師宴坐 處。相傳隋仁壽中,師從江南棹一船來,祝曰:「船止則 止。」船至崖下止師遂崖居。居數歲,二童子來曰:「大青 小青願侍不去。」歲大旱,所司徵禱雨者,童子白師,願 施雨一方。遂乘雲氣去。俄雨大注,知大青小青是乃 龍矣。龍歸投潭中,潭廣丈,巨石覆之,深黝不可測,二 龍有時出雲氣,仍隨之。崖下塑二童子侍師像。崖上 一柏,產石面,長尺,不凋不榮,是盧師手植。今臨崖軒 三楹,俯深澗,樹聲逢逢,尚棹船水聲也。東證果寺,寺 傍有亭,望渾河。下善應寺殿,佛不結趺,高几危坐,儀 如中土。兩廡塑羅漢五百,穿崖踏海,游戲極態,摹吳 偉畫卷也。

平坡山在府城西三十里。自香山折而東,開兩腋,其 上平原百里,草樹蓊翳。春夏間,微雨初晴,煙雲變幻, 金碧萬狀。元時建平坡寺。明憲宗幸至此,見金剛面 黑,笑曰:「此火裏金剛也。」一夕火起而金剛灰。

仰山在府西八十里。山有五峰,曰獨秀、曰翠微、曰紫 蓋、曰妙高、曰紫微。中有平頂如蓮房,上多禪剎。金章 宗嘗幸此,製詩刻石。《景物略》曰:「仰山去京七十里,從 磨石口西過龍恩寺。寺金大定四年秦越公主建,名 昊天寺。正統四年太監王振修,改龍恩寺。一松一檜, 奇且古,二三百年雪霜所蟉,結一大士,古唐像也。一」 亭竹間,幽朗。數里,至三家村,村乃數百家村。盡出渾 河崖,河水赤濁,如血沸湧,聲力動搖兩岸,岸草木錯 愕。立八里,過軍莊,道如棧,內倚絕壁,外臨絕壁,下闞 水作仄浪不得流,其聲戰戰。逢潭鼓鐘,遇石攂砲。凡 行者,正面目前,履逐目處壁左右容肘,乃行也。步步 餘地,踵約趾開踝,左右交過,容兩足并乃行也。崖道 窄,又窄處不成行。已拊壁移踵以過,既過,相顧脅息, 目乃瞬,睫色青黃,乃定。上一峽,截然流中波弱者回, 怒者嘯,盛者飛,崖上作雨。二里,望一林𣗥𣗥。鬙鬙「棗 園也。」漸河聲小,入山深矣。崖壁無有斷處,是名仰山 嶺。繞嶺數十,入桃源村。山多巖洞,昔人避兵其中。又 入峭壁,又見澗流,壁上秋花五色菊也。石色忽紫忽 碧,澗石中邊泉空,空見水中石不見水也。澗左右度 泉,石亦左右變,有村焉,是名仰山村。曲折上而北一 峰,東南有瀑練下澗水流也。又上又折,是名仰山。山 上棲隱寺,金大定寺也。峰五亭八,章宗數游,有詩刻 石斷石三,其一山場傍上刻「大興府西連山」等字,相 傳有藥王、二童子煉藥處。今藥碾、藥池俱存。宣德間 重修之,學士劉定之《記》。又蓮花峰下有小釋迦塔,歲 梨花時,山則銀色,實時僧熟梨餐之,乾梨糗之,不勝食,以供雀鼠,雀鼠亦不勝也。落而「為泥。」以糞樹樹,益 勤花實。

潭柘山在府西八十里。從羅睺嶺而險,徑登下不可 數,過定國公兆十餘里,一道藂棘中,仰天如線,可五 六里,赬山四合,東西顧樹古樹壁絕壁赬山青矣,不 見寺也。里許,一山開九峰,列寺,丹丹碧碧,雲日為其 色。望寺即已見雙䲭吻鴟高可丈許,山故海眼,今佛 殿基故潭也。華嚴師居時,潭龍日聽法,苦不得師貌。 山神教龍,師嗔則著相,天龍鬼神得見之。乃偽潑飯, 藉踐師怒,龍乃見師,作禮具言,許施其宅。一夕大風 雨,潭皆平地,兩鴟吻湧出,今殿角鴟也;柘,則今瓦亭 覆者。一枯長不能丈,然不朽;鴟高危,然不搖。潭徙涓 涓不輟。龍舍宅去,龍子日依僧眾。龍子者,青蛇,腹大 如盌,長五尺。僧撫其脊,回首舐僧臂,人龍馴擾,去來 可呼。佛殿左壁之畫祖,三聖殿左側之石佛,大士殿 中之拜磚,旁之立像。畫祖者,水墨《華嚴》祖也。坐蕉竹, 下騎老龍,畫蕉若雨,竹若煙,龍若霧,出其甲祖若定 未出。石佛者,白石唐佛也。有黃連樹生石座,橫過兩 座,根菌紛糾,使像愈苦辛,然者拜磚。元妙嚴公主持 觀音文禮大士,拜痕「入磚欲穿也。額手足五體皆印, 歲久磚壞,兩足痕存。萬曆壬辰,孝定太后匣取入覽, 後遂匣藏之。紫柏係以贊。」寺碑七,《金碑》二,明昌五年 僧重玉詩,大定十三年楊節度記。《元碑》二,至正八年 葛天麟記、至正某年危素記。明碑三,正統某年胡濙 記、弘治十年謝遷記,萬曆中紫柏送龍子歸潭文也。 寺先名「嘉福」,後名「龍泉」,獨潭柘名傳久不衰。

罕山,出阜成門西行三十六里,舊志稱韓家山,漢循 吏韓延壽家焉。罕、韓音譌也。俗呼黑山匯,黑、罕又譌 也。山黃壤,一平岡耳,不石亦不水。山陽二寺,曰靈福, 曰延壽。靈福以二松著,延壽太監剛鐵墓前寺也。「鐵 從長陵靖難,把百斤鐵鎗好先登陷陣。」鎗今存。寺中 鐵本名炳,長陵每以剛鐵呼之,遂名韓延壽墓,在山 之南磚甃埠,高以丈,非漢磚也。後弔古者甃之。《舊志》 云:「有碑剝落」,今亦不存。

百花山在府西二百六十里。《景物略》曰:「由王平口過 大漢嶺,抵沿河口,即百花山足也。渡石澗,上馬欄山, 折旋其徑,左右周轉百步,石磊磊,素車馬者,趾繭生 之,樹陰雲影,蔭蓋稠密。逕此五里至法幢菴,折旋如 前,上下諸嶂,縱橫一翠。五里為妙菴,度嶺西行數里 千佛山,又數里觀音山,逕折旋如前,山舊有菩提樹」、 仙人橋、望海石下土嶺者也。迎前壁立者,鶴子山也。 更前千佛巖,山石變態,盡作人形。度閻王鼻,即百花 山腰也。其花紅紫翠黃,不可凡數,不可狀喻,不可名 品。行一里,進籬門石洞,為文殊法身塔,凡三峰。登頂 上,俯諸山,搢如圭,東西二靈山也。下頂未半,又入百 花中,花多於前。遊此者或見文殊光風雲作山,灝灝 如海,左澗忽一圓光,初白次紅,次五色,具木石人鳥, 攝入光中,東南花被逕八里一松標瑞雲寺,即五代 時李克用建亭故處,俗曰百家寺,有摩訶祖師法身。 有煮石鐺,非石非鐵,瑩如漆光明。宣宗曾取視之,舊 志稱山暖水肥,多藥草,《本草圖經》所不載也。

西山部藝文一

编辑

《遊西山記》
明·都穆

编辑

予聞西山之勝久矣,而未獲一遊。正德丙寅三月之 朢,御史熊君士選、戶部員外郎李君獻吉,招予往遊。 出城西北行二十里,至青龍橋。其下民廬頗稠,花柳 隱映,水疇東作。方興,予謂士選:「此何異於江?」南北折 八里,經回龍菴,復折而西。隨行兩僮,足不及馬,與士 選緩轡俟之。二里抵西湖。湖中萍荇蒲藻,交青布綠, 而野禽沙鳥翔泳於水光山色間,皆悠然自適。人言 每盛夏荷開,雲錦滿湖,尤為清絕。沿湖行二里,達功 德寺。寺舊名「護聖」,其前有古臺三,相傳金元氏主遊 樂更衣之處,或曰:「此看花釣魚臺也。」寺極壯麗,中立 二穹碑,其一宣宗章皇帝御製,建今寺文。其一元氏 舊物,字皆番刻,莫能讀。《僧錄》「覺義淇公速登毘盧閣, 崇可數尋。」憑欄而眺,一寺之勝,攢聚目睫。蓋寺倚山 而創,寺西景皇帝陵及尉悼王墓在焉。午燕,淇公山 園,適獻吉與兵部郎中李君貽教、主事王君伯安偕 至,遂共飲花下。獻吉前此嘗遊功德,言寺左甕山之 陽,有元耶律楚材墓,楚材有詞,刻華嚴洞壁。出寺西 行數百步,至玉泉山。金章宗嘗建行宮,今廢。西南一 洞,不甚深廣。山之北麓,鑿石為螭,頭口出泉,瀦而為 池,即所謂玉泉。其形如規,瑩澈深靚,掬飲之甚甘。上 有亭,宏敞可憩。其東石梁橫跨,泉由之東流入湖。經 大內注都城。東南至大通河,為京師八景之一。西南 行至補陀寺,寺在玉泉山半門,內有呂公洞,廣僅丈 許,深倍之。僧云:「仙人呂洞賓常遊此。」寺之右。躋石級, 上望湖亭。峰巒圍拱,湖水亙其前,儼如匹練。士選、伯安皆留詩亭上,獻吉謂予宜有記。惟西山為京師之 勝,而玉泉又西山之勝。蓋其潤澤滋溉,溥及天下,固 國脈之所在也。中間不幸據于金、元,干戈相尋,大夫 士能遊而載之文翰者,不一二見。今逢至治,予輩得 以暇日遊燕,笑詠於斯,其幸大矣。而烏可忘所賜耶?

《再遊西山記》
前人

编辑

予暮春嘗遊西山,僅抵玉泉而返,聞有所謂「香山」者, 未暇遊也。乃十月朔,與莆陽翁君聯轡出阜成門西 行。時北風撲面甚急,道上之草已黃,惟霜林紅葉如 錦可翫。二十里至田村,解鞍小飲,西北風益橫,馬不 肯前,痛鞭之。又二十五里,度石梁,半里下馬西行,閱 蓮花池,水半涸,敗荷間有存者。池故遼、金時竹林寺 基,土人嘗於其下得敗垣石井,古云「桑海之變有以 也。」緣麓上至香山永安寺,寺舊名甘露,前有泉,橫流 清駛,飲之者若甘露然。左覺義振威偕書記宗林出 迓,遂共度石梁。其下為方池,正統間,嘗遣中官以金 魚數十投其中,今巨者盈尺,聞履聲輒潛不見。又上 登金剛殿後有古椿六離立若人,殆「前朝物。」又上由 畫廊登慈恩殿,其右為香爐岡,岡之上有石肖爐,岡 下二石突出,曰蟾蜍石,皆以形似得名也。又下有丹 井二,相距丈許,傳昔鑿井時嘗得丹砂,故名。今寺僧 皆取汲於此。歷藏殿至宗林房,房前有夢感泉,僧言 金章宗嘗至其地,夢矢發泉迸,旦起掘地,果得美泉。 後僧以泉淺浚之,遂隱。遵崖西上,路峻隘,與翁君借 僧杖扶之,曲折數百步,至虹光寺。寺據山頂,短垣遶 門,地悉甃以石,寬平可坐,茲山之勝,一覽俱盡。而西 湖咫尺在望,令人渺焉有故鄉洲渚之想。入寺,觀千 佛殿,殿圓,製極工。成化初,創於中官。中官,高麗人也, 嘗見其國金剛山有圓殿,故移其製於此。經觀音閣, 讀先師學士程公所撰碑。閣之左曰「來青軒」,其妙不 減洪光。面其前者,金章宗祭星臺也。予欲登,以日暮 不果。

《遊西山記》
喬宇

编辑

「都城之西有山焉,蜿蜒磅礡,首太行,尾居庸,東向而 北繞,實京師雄觀也。」予自童時嘗嬉遊其勝,比長登 仕,身繫於公,無因而遂者屢矣。今年九月七日,偶休 暇,即速二三友聯鑣出阜成門。指山以望,則煙霏杳 靄,近遠參差,舊路恍然如夢。緣溪而北,境漸開豁,梵 寺仙宮,盤列掩映,廊簷臺榭之覆壓,丹雘金碧之煒 煌,殆不可數計。又二十里為西湖,即玉泉所瀦者。右 浸岡陂,滉漾一碧。堤之東,則稻畦千畝,接于甕山之 麓。上有寺曰「圓淨。」因岩而構,甃為石磴數尋,遊者必 拾級聚足以上。絕頂有屋,曰「雪洞」,俯面西湖之曲。由 中而瞰,曠焉茫焉,如駕遠翮、淩長空。予與客浩歌長 吟,舉酒相屬。時天高氣清,木葉盡下。平田遠村,綿亙 無際。雖不出咫尺之間,而騁眺于數百里之外。群峰 拱乎北,眾水宗乎東,盪胸釋形,將與寥廓者會。已而 客進曰:「此地美矣,西山之勝,恐未止于是。」夫登高不 躡其巔,臨深不窮其源,要非好奇者。于是復命駕西 往,踏長橋,渡盤渦,又五里,抵玉泉山。山下泉出如沸, 有亭為宣皇駐蹕之所。滀為池,清可鑑毫髮,扣之而 金石鳴,灑之而風雨至,其瀧愈遠,其勢愈沖,瀜漰湱, 所謂「西湖之源」也。崖則檜柏松杉之蔭鬱,洲則芰蒲 菱荇之偃敷,幽龕古洞,行宮荒臺,又爭奇獻秀于左 右。予乃踞大石,濯清流,頹乎其既醉,浩乎其忘歸,不 知世間何物可以易此樂也夫西山之勝,雖非一日 所周,然甕山之高曠,玉泉之幽邃,其大率已得之矣。 抑何必陟巑岏,披蒙翳,如鄧詵之數月山行者,然後 為快耶?且茲山自唐虞以來,上下數千年,或為列國, 或為名藩,或割據,或侵併,咸未有大一統如今日者, 豈天固遺之以壯我國家哉?

《春遊西山記》
陸釴

编辑

凡都會多勝概,若陜之終南,洛之龍門,建康之牛首, 臨安之吳山,皆為古今登眺遊觀之地。今留都之勝, 雄峙江南,北都惟西山為最,其崢嶸壯偉,雖不逮陝 洛諸山,而奇峰怪石,幽泉邃壑,茂林澄湖,與夫琳宮 仙梵,輝映金碧,真天府之佳麗,一方之奇觀矣。余居 京數載,未能一至。今年春二月,果菴侍御謝君將出 按廣西,謂茲遊不可負。己酉朏辰,偕李鹿巖、楊後江、 張東沙暨余四人,聯轡出平則門,行可數里,清風徐 來,塵意灑落。遂遵湖堤,繞村徑,後先惟意行歌相答, 舉盼間,樓臺鱗次,出沒煙靄,若非人世所有者。午至 功德寺,主僧汲泉瀹茗,酒數進,起陟英廟行宮。已乃 促騎西往。緣崖攀磴,穿雲霧間。溪花石竹,幽芳襲人。 徐憩玉泉,登望湖亭,撫看花臺,道傍諸剎不能遍歷, 惟聽主僧談名耳。頃至碧雲,下窺巖洞,松風如沸,颯 有奇趣。復尋絕壁,得小亭,泉可飛觴,箕踞酣歌。時日 已半暝,餘興尚濃,復還功德,載歌載觴,主僧俄出《陽 明紀遊》二律,讀之渢渢然,遂各用韻賦數首。二鼓宿 禪塔,群籟闃寂,惟聞四壁山鬼聲。詰朝,易故道東行, 經耶律楚材墓弔焉。午,駐一野寺,飯而出,且眺且旋抵都門,燈火煌然矣。

《遊西山小記》
李流芳

编辑

「出西直門,過高梁橋,可十餘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 平堤十里,夾道皆古柳,參差掩映,澄湖百頃,一望渺 然,西山匌匒,與波光上下,遠見功德古剎及玉泉亭 榭,朱門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綴發。」湖中菰蒲零亂,鷗 鷺翩翻,如在江南畫圖中。予信宿金山及碧雲、香山。 是日跨蹇而歸,由青龍橋縱轡堤上,晚風正清,湖煙 乍起,嵐潤如滴,柳嬌欲狂,顧而樂之,殆不能去。先是, 約孟旋子將同遊,皆不至,予慨然獨行。子將挾西湖 為己有,眼界則高矣,顧穩踞七香城中,傲予此行,何 也?書寄孟陽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

《遊西山記》
李東陽

编辑

西山,自太行聯亙起伏數百里,東入于海。而都城中 受其朝靈秀之所會,屹為層峰,匯為西湖。湖方十餘 里,有山趾,其涯曰「甕山」,其寺曰「圓靜寺。」左田右湖,近 山之境于是始勝。又三里為功德寺,洪波衍其東,幽 林出其南,路盡叢薄,始達于野。乃有玉泉出于山,噴 薄轉激,散為溪池。池上有亭,宣廟巡幸所駐蹕處也。 又一里為華嚴寺,有洞三。其南為呂公洞,一竅深黑, 投之石,有水聲,數步不可下,竟莫有窮之者。又二十 里為香山,樓宇臺殿,與石高下,其絕頂勝甕山,其泉 勝玉泉。又二十里為平坡寺,俗所謂大小青龍居之。 迥絕孤僻,其勝始極,而山之大觀備矣。成化庚寅四 月之朢,刑部郎中陸君孟昭與客遊之,辰至于功德 寺,南至于玉泉,又南至于華嚴,又西南至于香山。坐 而樂之,曰:「美哉山乎!而不得在西湖之旁,造物者亦 有遺技乎?」或曰:「其特靳于是。」或曰:「物固然爾,造物者 何容心哉!」因相與大笑,望平坡,遠弗至,乃循故道歸。 過甕山登之。孟昭曰:「維西山實勝都邑,不可闕好事 者之跡。然官有守,士」有習,不得巖探窟,到于旬月之 頃,取適而止,無留心于茲,蓋有合于弛張之義者,不 可以不記。

《遊西山記》
陶允嘉

编辑

余遊燕數矣,未獲為西山之觀,竊有慨焉。甲寅夏,復 來長安,適姻友章不凡承其尊人司城公之命,給以 舁人,佐以行廚,遂決策往焉。於九月廿日,拉王菫父 偕行。是早余與不凡先至平則門相候。未幾,菫父亦 至。出門折而北,聞鐘聲𧮯𧮯度耳。舁人云:「此萬壽寺 鐘也。」行數里,見流水如帶,一橋跨之,名高梁橋。茲水 源發西山,匯為西湖,束為小渠,由此入大內,稱玉河, 擬之關中可比。滻灞春初,堤柳搖青,溪蒲薦綠,都中 士女,藉草班荊,曾無餘隙,殆一佳勝地也。循河五里 至萬壽寺,乃今上命建璇宮穹宇,極其閎麗。纍石為 山,繚垣為園,皆出諸寺之上。左方大鐘,鑄自文皇,徑 長丈二,外範《法華》及《金剛心經》,字畫精工,晝夜撞擊, 聲聞數十里。更西十里,渡溪,謁西頂碧霞元君廟,以 對岱頂而言,故云「西頂。」登玉皇閣,遂於其左飯焉。稍 北數里至玉泉山寺。寺左里許為青龍橋,為大功德 寺,有古臺基三,即遼金、元主遊幸之地,故名。上下花 巖。右半里為金山寺,有亭曰「望湖」,蓋此地最窪,受西 山諸泉之水,匯為巨浸,土名大泊湖,一名「西湖。」余友 劉少白丈,言其初遊時,正值今上謁陵迴鑾,至此登 舟,后妃嬪御皆從是時下流閉水,水與崖平,白波淼 蕩,一望十里。水衡宦者潛繫巨魚水中以標識之,方 一舉網,紫鱗銀刀潑剌波面,天顏亦為解頤。庖人鼓 刀進鱠,是時艅艎青雀,首尾相銜,錦纜牙檣,波翻濤 沸,即漢之昆明、太液、石鯨鱗甲,殆不過是。近為越人 興水田之利,盡決諸窪,築堤列塍,為菑為畬,菱芡蓮 菰,靡不畢備。竹籬傍水,家鶩睡波,宛然江南風氣,而 長波茫白似少減矣。從山麓中行數里,槐蔭夾道,一 溪橫之,跨以石梁,為「碧雲寺。」壯麗雖遜萬壽,而金碧 鮮妍,宛一天界。巖下一泉汨汨,石渠導之,過齋廚,遶 長廊,出殿兩廡左右折,復匯于殿前石池,紅魚數百, 浮空泃沫,今上臨觀,亦為欣賞。泉傍一柳,纍纍若負 癭,形甚醜拙,眾呼為「癭柳。」柳左有堂三楹,宸題「水天 一色。」前臨荷沼,沼南修竹成林,疏疏瀟碧,泉由竹下 而出。巖下有亭,正對荷沼,人以嘯雲題之。晚飲是亭, 就方丈宿焉。是夜颸靜宇澄空,庭月朗,皓然如晝。中 夜起視,如在冰壺。余怯寒,以紅被裹身,僵立月下。菫 父笑戲之曰:「似一渡江達摩矣。」寢而復起,如是者再。 晨起,由小徑行二里,遠望香山,倚壁嵌空,飛甍浮棟, 萬樹擁遶,青黃丹紫,相錯如繡,淪以玉露,浮以朝暾, 色倍鮮妍,信奇觀也。寺制一如碧雲,而饒古色。最勝 者來青軒,乃今上所賜額也。高踞香山之上,頫視諸 峰,蛇盤蚓結,迴望神京,龍蟠鳳舞,鬱蔥佳氣,盡在望 中,信為諸景第一。折而東,取道松杉中,旋起旋伏,路 名十八盤,至弘光寺,無他奇勝,惟幽僻耳。循故道復 返,下至南菴,有松二株,枝覆畝許,就其下飲焉。下山 十里,過乾溪,至臥佛寺。寺前娑羅樹,大數圍,正遇法 華講筵主講者,姑蘇悟西師也。晤談甚洽。午齋,具鮮椿芽、萱芽為供,皆上方物也。因出刺血所寫《道經》及 描大士像相示。自汲泉瀹茗,同過慈寧、廣慧二菴。時 柿熟園紅,燦如綴金。客至乏茶,餽柿代之,送至谿口 乃別。南行七里,暝色在途,遂投嘉禧寺宿焉。次早,循 山趾而南三里,扶策登山,至龍泉菴,觀祕魔巖。巖中 空如室,石如偃芝。峽中四寺,次列:曰「翠微」,曰「平坡」,曰 「善應」,皆蕪陋不足觀。東行五里,至保明寺。寺建自呂 姑,又名「皇姑寺」,尼道雜處,一老姑肅客,因登左方層 樓午齋。齋畢,東歸十里,為慈壽寺,慈聖太后為今上 祝齡建也。寶塔巍峨,精藍閎鉅,為京師冠。行五里,為 慈慧寺,蜀僧愚菴所創。寺中旃檀金像,乃慎軒黃太 史手自撥蠟,精工特甚。寺碑先周望太史撰文,黃太 史書丹,外有《蜘蛛碑》《甘井碑》《金剛塔碑》,皆稱一時奇 絕。比歸城,扉已半闔矣。

《遊西山記》
景暘

编辑

西山在京城西,《名勝》在志中。正德壬申三月九日,太 史易欽之、黃門周子庚、大行曹時範沈史璨、鄉人王 士亨洎暘約往遊焉。翼日,欽之以事沮,予四人晨出 西城,俟士亨,久不至,訝之,從者曰:「昨約會西直此阜 成也。」乃知其誤,乃騎亟行而北,會士亨循流水而西 二十餘里,田間多鳧雁鸛鷺,飛鳴吚嚶歷亂。子庚曰: 「大澤近矣,何此屬之多也?」又數里,果為西湖,湖堤多 珍木,湖水紺碧,湛湛可掬也。又數里,為功德寺。入觀, 殿堂樓廡寮廚甚偉也。主僧延入室,啜茗觀詩,僧吳 人,敦慎可念。出寺一里許,為玉泉山。山下有亭,亭有 泉小飲。亭上俯泉甚清,挹而酌之,甘洌殊甚,絕不類 南土者,亦不預品第中,豈當時所謂品第陸鴻漸之 私耶?古今實盛,弗名者多矣。循山而西二里許,為觀 音寺。寺依山,入門有洞曰觀音,深廣僅二。尋出洞,拾 級而上,有亭曰「望湖」,東南諸美,一覽可盡,乃列宴焉。 酒半酣,登後山,俯仰躋攀甚艱。至山半,子庚、士亨忽 失所在,予三人遂至絕頂。頂多怪石,伏者、立者、趨者, 遠望之,若群羊然。脈引而北,與大山相屬,遠不可至 也。乃下由石徑入小洞,洞可坐二人。洞北有大洞,入 則子庚、士亨坐焉。洞平正方闊,兩傍列石榻,可坐若 人為者。洞旁刻五字曰「玉泉觀音洞。」剔蘚辨之。下三 字乃後人所續刻法,筆勢殊不類也。相傳金章宗避 暑於此。山上有芙蓉行宮,址漫不可尋,但荒榛碧瓦 而已。洞口頗廣,野人甃其半,予與子庚惡而蹴去之, 今豁然矣。時時範倦憩他所,屢招不至。出洞尋舊路 而西,入一菴廢,有洞甚小,今為僧居云。問名於僧,亦 曰「觀音。」復至亭上,息已而飲也,歡暢甚劇。出寺,循山 麓入呂公洞,深廣巉巖中有石罅,容一人,其下水深 不可測,乃題名石上而歸。是日,天朗氣清,賓主相得, 緩轡漫遊,酌賦任意,心神忘疲,雖童稚亦生「欣欣之 意。豈吾人久處塵囂之中,頓入清虛之境,真若蟬蛻 汙濁,鶴遊太虛,故不覺至此耳。獨易西泉」不至,豈亦 有數耶?又聞西南為香山,景更殊絕,尚俟續往。

《遊香山記》
王衡

编辑

丁亥春三月,余從友人自香山至人山頭,為他事所 迫,不頓舍而返,無足記,《記其次遊》。六月十日,偕汝增、 懋錫、季良各跨一蹇,出高梁橋,轉而北,楊柳行植者 三,余從中央水次行,以取涼城堞寺角,時時與繁陰 相媚。進而河漸廣,界以長堤為西湖。湖在堤以左,蓋 芙蕖菱芡之藪,堤右則皆秫田豆場,長楊左右障之, 時荷花已開甚,纖縟紛敷,淺深在水。植者如翹髻,偃 者如羞粧。茭芽菱花,重以青黃相間,乍而鬚甲顛倒, 好風將百和香來,余急披鞍迎之,咄嗟間,未得其似。 汝增忽笑曰:「嘻,何乃似我江南三月天,鶯花菜麥田 中耶?」余大笑,浮一大白,嚼其言。湖故多種魚,鷗鷺鵜 鶘之屬,下上嗛魚,低飛淺踏,花枝顫顫然香,且不風 自動矣。數里為龍王廟,廟傍湫潭為龍潭。又一里許, 而荷花與湖尾俱窮。穿青龍橋而西,得玉泉山焉。山 培塿耳,而土紋隱起,衣纖草作蒼龍鱗。其下為池,瀦 泉而亭之,曰「望湖亭。」水眼噓泡蠡蠡,若飛星之相追。 其東為華嚴寺,寺西泉一區,正紺碧而清,可辨蘿髮, 使得美篠覆之,豈令「人痛憶玉女潭耶?」出送晚霞而 歸,宿于山之深翠中。明日,度兩石橋,循溪轉蔭於臥 佛寺娑蘿樹之陰。復二里許,至碧雲,西折聽泉亭,上 余公墳。余公蓋先朝貴璫,彼輩世修其事,以不茀廢 宋司馬石槨,任汝好為之耳,獨奈何溝泉斲石,動至 朿花礙草,為勝地作祟也。殿前石池一,而橋綰為二, 中畜五色魚百千頭。余解衣盤礡,坐而施餅餌焉。唼 呷相呼,雲隊再捲,若為魚麗,以仰攻者。至香山可一 里,磧路深曠,夾道盡白楊青檜,雖都雅不減幽絕。當 山之邃者,曰「㳅憩亭。」其曠而可坐眺者,曰「來青軒。」㳅 憩在山半灌木陰翳之中,憶春季杏花,飄飛盡矣,而 此地猶能護殘紅以遲我念而尋舊游焉。已乃過來 青軒,軒前兩山為距,而虛其襟,以捧帝城。斜照薄金 銀臺,蒸氣正紫,相顧謂此地宜月,投枕焉。而東自無 量殿數折,乃至弘光寺,皆短垣疏柏,不蔽外景。涓人甃白石為階,其淨若拭。余嘆曰:「使死不速朽者,殆樂 哉斯丘矣!」笑而出,望之東壑中,鬱蒼攢錯,閣道參差, 若飄紅挂樹葉者,其光裕「寺耶?」心樂之,而日且下舂 矣。不果遊。歸待月於軒前,月初東出,光始及殿鴟,俄 而茂林延之,浮浮漾漾,若鏤玉葉。置水銀池中,靜若 淪光,蕩為碎影,在有無空色之間。檻下流淙泌瑟,以 虛寂愈聞。時或白楊籟,《風犬唁》鶻戞,若羯鼓之介胡 琴也。既而山市中又有倚簫炙管者,余卷舌為清嘯 以和之,流楚曼聲,若自寥天中飛來,意樂甚,顧酒囊 且澀矣,滿傾而飲之。十一日,自雙井踰一小嶺而觀 所謂「晏公堂曹家廟」者,無他佳,第白雲冒山腰,遠不 百弓,幾可手拈,而隔谷模人聲,絕似若與我晤語者, 亦足當一奇耳。下十餘里,渡佳樹流水,而玉泉之崖 始見。望西山層巒遠岑,絳宮縹瓦,隨雲光日影以幻 奇。乃急馳北山頭,悄然四顧,謂自此失西山矣。及湖 堤而復得之,意方與山容相親,而荷香鶯韻復橫來, 撩人流盼,不能已巳,殊恨我六根之用狹也。大約西 山之勝,彷彿武林之西湖,逶迤不如,而蒨潤或過之。 因與二三子作妄想,若斬荻蘆開陂隰以盡田,荷花 至山膝而止。使十五小兒錦衣畫舸,唱《江南採蓮詞》, 出沒於白鷗碧浪之間。所在室廬,必竹門板扉,與金 碧相間出。而後結遠道人為香山社主,乞青蓮居士 為玉泉酒家翁,吾老此可矣。雖然,人苦不知足,以予 株坐此中,如春時不解鞍之遊,嗅殘花數瓣,亦自謂 爽然,視茲遊所得多寡何如哉?余故于茲遊有專記, 而前所過人山頭者,巨石怒撐,蹲伏甚偉,為北來諸 山之額,其勝亦不可沒,因附志于此。

《再遊香山至平坡寺盧師山記》
前人

编辑

歲在丁亥,余兩遊香山,初遊蓋後花,而繼遊直踵舊 跡耳。歸按李學士記得所謂「平坡盧師」者甚勝,而去 香山里僅二十,乃於今歲戊子春季之二十二日,約 友人張益之、陳錫元、張仲立、鄭子瞻遊香山,以了花 事,而以盧師足之。比期而仲立以事辭,錫元復拉入 他隊中。余與張益之、鄭子瞻、周生如春者且行矣,而 黃風如矢,益之又謝病歸。余三人獨當風行,葆髮蓋 面,蹇且不前也。已至高梁橋,而風窢然,柳枝不搖,巾 角微拂。子瞻顧謂予:「是風留花耶,抑花留客耶?」余笑 曰:「嘻!互有之。」半里許為真覺寺。寺前浮圖高五六丈 許,而上為塔五方陟其頂,山林城市之勝收焉。余語 子瞻:「此不當勝天壇耶?吾於此訂雪盟矣。」由真覺寺 緣湖堤,堤柳妸娜妥,水色油油然,而其下則茭芽蒲 戟,虛著柳絲鴨綠,正與鵝黃相貼,顧尚不多得花。初 見花數十樹或百樹,則紆騎賞之,以簪余帽,且滿。已 而去城漸遠,花漸繁,則當馬首者視之而巳,則左右 指而已。小憩於望湖亭,俯而窺泉,以所佩花盡施之 池。清颸或來,紅翻綠皺,悠然有春江花月之想。余乃 以杯酒坐花瓣上,候於橋左雜水二亭,因呼子瞻和 花嚼之。自亭右沿山膝行,又愬一小村,而《香山碧雲》 始見。見山上下皆漫漫遙白。余曰:「雲也。」子瞻營視不 應,徐而曰:「其雲耶?將無是英英者耶?」巳而問之山農, 乃真杏花也。始大叫,以為奇絕。相與至臥佛寺,面面 皆花,而一緋杏據西原上者,大可盈抱,且殊麗。三人 緣而上,則枝輪樛覆,若倒挂茱萸網,網外復施百步 錦障。余怡蕩不自持,而日且晡矣。期以明日假碧雲 道,脫衣挂壺於此,乃舍而至香山,宿於來青軒。從軒 前望,花,如春後薄雪,鬖鬖滿野,而不蔽襳濃草樹之 觀。詰朝,陳錫元從碧雲來視予,予與憑軒指畫諸勝, 次及新柳。余曰:「人盡云煙,柳煙安得柳容?其似者,正 在露葉時,若眠若起,半空半色之間耳。」錫元深賞其 言,相攜而上,㳅憩亭。亭西一杏尚未破函,蓋昨歲遲 我於花後者也。余謂錫元曰:「是當有神酬以酒,祈明 年花事焉。」觴三行欲去,至碧雲會已有先據之者,乃 別鍚元東行,經常明菴,出杏子口,而至平坡寺,所謂 盧師、「清涼」、「翠微」、「善應」、「靈光」諸寺皆在焉。飯於善應寺 中,東走澗道,尋盧師山,睹翠微一帶,蒼石碧瓦,掩映 白楊深柏中,而新柳杏花,希稠點綴,斜分倒插,盡有 深情。蓋香山如揚州花市,濃抹故佳,而此地則若耶 曲徑,其不厭正在淡粧耳。從盧師寺、祕魔菴,循東岡 而至清涼寺,寺有古佛像,其前為平臺,眺望甚偉。自 此下而南折,皆從山邏中行,花柳時可觀。凡折數盤, 涉五六菴而至平坡寺。寺一閣庋山巔干,遠眺猶勝, 而他固無奇也。將下宿于靈光寺,以為觀止矣。俄信 步得一杏園,可百餘樹,屏以翠柏,而山臨之。余撫掌 曰:「天乎!豈憐我花下不醉耶?」亟命酒余三人巡花良 久,已且臥地上觀之。子瞻誇我得花茵。余曰:「咄!子無 然捃拾殘景以為花羞也。」乃與如春蜨上樹,子瞻據 其左,相與語若谷中。已而酒至,以飛花墮杯中者飲, 而花簌簌然下,不勝飲,飲亦竟醉。時夕陽低照,正如 輕霞施紺雲,紅暈浮浮然。繼而冥色漸合,則璀燦與 繁星相亂,人且坐星槎上矣。廿五日又申,別杏花而 行,行十里,至功德寺,觀甕山。甕山壓湖,傍頑沙宿莽向所過而勿問者也。余強二子登之,至天妃閣而山 窮,長堤叢柳,連岡複陸,疊疊在望,而適有二杏樹當 其前,子瞻睨花久,彈樹曰:「那得便老?」既而曰:「那得不 老?」余為之咨嗟。蓋是行也,嗅花而往,踏花而歸,倘以 循斯須,亦可謂無憾爾矣。憶吾鄉絕少杏花,僅《朱氏 園》有三十樹,較此直春薺耳。而余每花期,必提紅酒 一罌,與二三子婆娑醉舞其下,豈謂天壤間自有杏 花谷哉?雖然,吳中如銅坑之梅,盤螭之桃,聞且絕盛, 而長安則寥寥也。試問之花神,若可通有易無,則余 請為典花客矣。

《香山雪遊記》
前人

编辑

余以前歲遊真覺寺,訂雪盟。比連日,雪乃鼓舞,周季 良同客尤伯固、王元敬、張伯新遊焉。甫出門,目神外 淫,雪又彌甚,遂遣童子歸,將襆被來而止。飯真覺寺, 據浮圖騁望,間露石骨者,隨捧雪綴之。飯已,循堤行, 則黃日已逗雲影中。遠近諸山黛白,錯而東一山受 晡,日色獨爛如丹霞,驚睨者良久。比到香山,且昏夜 矣。賴夾道積雪奕奕道余行,俄而星見天井。山僧報 曉,霽急科頭起,則千峰一雪,凍雲頹倚山頭,如醉玉 人。乃將諸子涉環翠亭,雪徑深二尺許,從者幾以雙 趺印之。觴數行,轉而憩于碧雲之余。公墓平臺,坐林 巒中,眺雪頗勝。已乃從舊道歸,則昨日之絲者《繭環》 者化為玦矣。因相與錯敘其勝。今雪毰毸款舞,且倦 且驕,舊雪晶明,浩溔積矣,而若不有。試從卑望高,如 《缽和國》人仰面不見山,若登高臨遠,則又身在淨界, 視三千大千沙礫皆淨土也。其封谷完,其揣樹密,其 印沙如鳥篆,其附城郭若魚麗,其幕紅寺襯,落葉俄 淺絳,俄又淡黃,種種作態可喜。至于寒雁橫空,素鳧 旅坐,暗泉界響,老松「低枝。枯蘆有聲,村火斜出。」于是 間更有深致。吾曹戴高簷帽,披貂幨,㡏「奔車鞭蹇,爭 相指盼,以為山林入吾畫圖,而亦知吾曹乃山林畫 圖中人耶?」季良叫曰:「此致佳,顧安得不消之雪而弄 之?」余曰:「噫嘻!自古汗竹繡石、簪筆拔劍者,等于朝雪, 而況雪乎?子欲得雪而不消者,則為玉為鹽、為絮為 練種有幾似矣,而實非此歐公所簡棄也。且子寧粉 增乎,寧雪減乎?」傍一客應曰:「然雪則何必不消?顧吾 輩雅善消雪,彼熱肺腸子封簾守戶者,吾猶得以頃 刻之觀傲之。」余曰:「毋,人各有適,子以徽之舟東郭履, 鄭棨驢,為至矣乎?則風不出、雨不出之叟亦能笑人。」 顧謂伯固:「子第圖之。」余姑為之記。時萬曆庚寅陽月 六日也。

《遊香山碧雲二寺記》
沈守正

编辑

乙卯仲冬旦日,予自都城徙居隆化寺。寺非孔道,蹄 輪罕至,有高松廣除,可以遊息,意亦樂之。但山圍屋 後,無臺閣可眺,故鄉山水,時來夢中撩人耳。凡九十 日,未嘗出戶外,偶抱微恙,有味張宗曉「一閑先人」之 語,擬以仲春旦日一探西山名勝。先日盲風揚沙,對 立不睹,意殊惡。就枕,風小息。詰朝天無片雲,纖塵不 起,主僕俱有欣豫色。肩輿從廣野行,時與耕犁相錯, 可十餘里,路漸高,望有若石闕者,至即洪光寺。入石 門,路甚修平可步,古柏夾之,外不見林,上不見巔,枝 榦交蔭,人行道上,蒼翠撲衣,日影注射,如荇藻淩亂, 可數百步,復折而上,如是者凡十有一。每登一折,必 右俯木末,左瞰絕壁。壁皆甃石為之,「歲久若天造。柏 從石罅出,多類鬼工。初登一二盤,奇在柏稍上。諸山 如螺髻,自柏外見,則又奇至七八盤,山盡在下,精藍 名墅,棋布繡錯,金碧晃曜。目境屢換,殆無暇問《柏奇》 矣。」盤窮為山門,甚精麗。又進為圓殿,亦目所未見。後 為方丈,東西偏為僧寮,主僧澹然,蕭予入。茶罷,導予 遊香山。洪光者,即香山之支院也。不復由十一盤,穿 柏中小徑,數十步,即香山藏經殿。步而下,即後殿。從 兩廊逶遞行,至正殿。歷級從東行,至方丈。自迴廊復 東,為來青軒。群山拱揖,蒼蒨剌人。目下見陂陀高下, 杏樹可十萬株,此香山之第一勝處也。由方丈出,見 山右溪流奔注,如玉龍夭矯,蟄而未蘇。下為方池,一 汪沉碧,有魚數十頭出沒其間。土人指一赤魚長尺 咫者,向予誇之。予曰:「南方尚有十倍此者。」皆笑。諺云: 「南人不信有千人帳,北人不信有千石船」,信有之也。 出香山山門,輿行又四五里,至碧雲寺,精整勝香山, 而疏曠遜之。獨寺後一泉出石根,冬夏不涸,導為方 池,植白蓮其中。上有亭,大小二,池前修竹「一林,清瀟 可愛。予自渡江久別此君,婆娑不忍去,微風徐來,𥰡 𥰡如相絮語。泉繞寺中,庖湢皆資之。恨其從屋霤下 過,安得好事?引為流觴,可坐可歃,亦一大勝也。」殿前 一池,大于香山,清亦較勝。魚如空遊,朱白相亂。欲小 飲,僧俗不可耐。遂行。時日已下舂,便道過小寺,七八 皆不足紀。惟延壽菴有山松四本,偃蹇奇幻,穿雲拂 地,殆與天目黃山爭價。予趺坐靜息其下久之,凡西 山名剎,皆諸璫墓院,假佛慈以托不朽。此曹盜國靈, 吸民髓,不知財所自來,輦金輸璧,如委諸壑,即不至 錮三泉、開七曜,然奢靡極矣。小璫之倚附成氣燄者名為位,下輩相葺治,故老璫葬,有一二百年攻石、攻 木、攻金,歲月不絕者,寧止石槨三年已也。碧雲池亭, 蒼松翠柏,水天一色,香山、來青軒,鬱秀清雅,「望都亭」 六榜,皆今上御書。又一聯云:「恐壞雲根嫌地窄,愛看 山色放牆低。」不知出睿思否?語亦有致書似沈度學 士而骨勁過之,無帝王俗媚氣。予窮日之力,不足盡 西山,然洪光之圓殿十一盤,與柏香山之來青軒凍 溪,碧雲之泉之竹,延壽之松,亦不辱管城也。香山有 「摘星臺」,不及上。異日柳舒杏放,馮嘯臺端,良月快風, 夷猶盤曲。曉起漱泉,翫碧蓮之迎日;雨餘觀瀑,聽萬 壑之飛淙。賞心娛靈,當更有進此者。所謂櫨梨橘柚, 各有其美,未可以東南而笑西北也。次日援筆為記。

《妙高峰記》
袁宏道

编辑

妙高峰去沙河四十里,遠視之惟一山,逼近則山山 相倚如筍籜,皺雲駁霞,極其生動。其根為千年雨溜, 洗去石骨稜稜。每山窮處,即有小峰如筆格。法雲寺 枕妙高峰最高處,近寺有雙泉鳴於左右,過石梁屢 級而上。至寺門內有方池,石橋之水,泠然沉碧,依稀 如清溪水色,此雙泉交會處也。其上有銀杏二株,大 數圍,至三層殿後,乃得泉源。西泉出石罅間,經茶堂 西廡,繞霤而下。東泉出後山,經蔬圃,入香積而下,會 于前之方塘,是名香水也。山石雖青,更得此水活之, 其秀媚殊甚。有樓可臥看諸山,右有偃蓋松,可覆數 畝。故老云:「金章宗遊覽之所,凡有八院」,此其香水院 也。金世宗、章宗俱好登眺,往往至大房山、盤山、玉泉 山,而其中有云「春水秋山」者,章宗無歲不往,豈即此 地耶。

《玉泉山記》
朱長春

编辑

西山之勝眾矣,不能紀紀。其所過遊自玉泉山始,其 泉流為西湖,玉河發焉,車馬遵涘以入其山,於諸山 突而前,延延遠望如釜,首戴土猶冠也,近削立而尊 如屏。華嚴寺南倚之寺燬,存其寢,拾級升,有平臺望 湖焉,見帝都焉。壁當寢後,洞在壁間,洞戶沈沈黑,若 無入者。入久而白熅光炤其上,下下乳如露盡。其洞 四丈而修,廣丈有奇,左右石床,最裏見石龕也。暮僧 然葦薪助之,復見兩石壁詩。自元丞相揭里以來,其 上又有洞,其頂有故金芙蓉宮址,章宗避暑宮也。未 至山之右,繞裊而蛇盤,曰金山寺。自華嚴而下,度三 石橋,折水而門臨之,水清鑑毛,石齒齒然,藻薀蕊蕊 然,其中無魚陰水也。金山觀不如華嚴軒楹,差勝之, 可以寢處,客多宿者。右盤而西北,緣岡而途,蜿蜿峨 以曼衍,皆山也。崟峗高下,隈奧巃巃然,其林木參焉, 日之所炤。垣翼朱丹,五采,則嬪嬙內人,大璫塋焉。秫 黍菽粟,油油交於林。閒有果園,稍稍有蘇牧村落也。

《香山記》
前人

编辑

香山敞煥,不如碧雲棟宇特盛。碧雲蕩蕩開朗,有大 人威嚴;香山獨孤,高如羽人化城陵世焉。碧雲塹削 面坦夷,其陽可望萬里,都城如帶。香山獨牙錯門徑, 幽耳。來青軒,其至高,望不一隅,但海氣濛濛出焉。其 山盤回,其泉折淙,其離閣參差,其氣窈深,其草蒙修, 其木茂離披多古殿。前二栝松大十圍,隱千牛焉,日 出映之,山中蓊蓊如青雲起。世宗常臨幸,登軒望之, 歎曰:「佳哉!此山獨有紫翠色,軒有今上御書,亦兩幸 矣。」其高於軒者,山巔有亭,右盤數百磴以上,上不留 足,夋夋也。下須翼之,猶不可趨。升之望見諸陵,其兩 胠猶山蔽之,蓋遊人希至,亦無題者。未至亭,亭在山 島,至去頂復千尺。按《志》,上有二石,狀如香爐,蝦蟆望 之未得升焉。山之人言,「自香山又西以南,山特奇怪 峗深,其靈巖佛宮往往而是,經數百里乃盡,至河內, 彌月不能遊,然遠,稍稍荒落莽蔽,而此以近都獨盛, 以故遂不復西。」

《玉泉山記》
錢習禮

编辑

玉泉山在都城西三十里,最號奇勝,常欲遊未果。正 統四年,臨川王時彥、泰和王行儉約予往遊,並轡西。 出阜成門,望西山如屏障層列,翠出天半。馳十餘里, 至「豆腐閘,上高柳數株可蔭休。少憩其下,周視野次, 平衍如席。麥畦穀壟相間,麥苗方生,長寸許。」頃之,造 山下崇真觀。觀外小澗環流,澗橋壞,循岸西,得清淺 處以渡。道士王希言引入山門,遍覽殿廡,依巖壁為 之,不甚弘敞。從東廡轉入小方丈,頗高爽。其前纍石 為臺,臺下甃方池,水黝然黑色,冬夏不登耗。池上有 小室,揭其楣曰「靈淵齋廚。」後一小池,深尺餘,泉涓然 流溢其中,道士取給焉。餘流入于溪。觀畢,出坐靈淵 池上,清風徐來,涼滿衣袖。命具酌酒飲之。遂導予四 人者,沿澗詣金山寺。澗道欹窄,僅可步,水清見底,其 中白石磷磷。既至寺,出抵一笑菴,觀龍洞。洞方廣無 尋丈,旁有石穴,深窅莫可測。菴中老僧高頂龐眉,長 身竦瘦如野鶴。希言云「自朝鮮浮海而來,常宴坐洞 中,夜有異物現光怪,恬不怖畏,蓋澹然忘世者。」欲入 華嚴寺觀泉支流,不果,徑至泉所。泉上有亭,宣宗命 構以備臨幸。亭下甃石為池,泉側出石罅中,鑿石為龍吻吐之。池前為石橋,水從橋下出為長溪,曲折流 三百步許,瀦為西湖。秋高氣清,泓澂渟滀,水光浮天, 浩然一白。亭後三頂,址皆石,無大樹。相傳上有昔人 遺跡,寬可坐數十人,俗傳洞賓嘗息于此,名「呂公洞。」 相與酌泉飲之,泉味甘洌,冰骨霜齒。行儉領二客坐 洞中,遍觀遊者題名而下,遂歸經聖寺。寺前松柏行, 直如引繩,其間臺殿甍桷飛動,金碧照人。稍東度青 龍橋,橋下水聲如雷,迤邐並湖堤以行。湖畔野樹多 搖落,枯荷殘葦,槭籟洲渚間。堤下皆水田,稻多未穫, 彌望如黃雲,宛然有江湖景趣,使人心目「開爽,頓忘 鄉土之思,相與嘆茲遊樂甚。昔明道程子以幼聞泰 山奇秀,在鄠縣未得遊覽。踰冠登第,即請為是縣主 簿,求以償其素志。一旦遍遊諸山,賦詩以歸,并自為 記。豈非山水奇勝,誠仁知者所樂與?茲泉近在都邑, 來觀無半日程。吾黨列官禁林,職務清簡,屢約遊而 不果。今喜得乘休暇,以酬」夙昔之願,不負泉石之勝, 茲非幸歟,用次第遊覽所經而為記。

《遊甕山記》
倪岳

编辑

《漢志》祓除,晉敘修禊,故同年諸君子有上巳之會。成 化戊子三月己巳,會適主于余,故以先一日戊辰有 甕山之遊。山在都城西三十里,清涼玉泉之東,西湖 當其前,金山拱其後。山下有寺,曰「圓靜。」寺後絕壁千 尺,石磴鱗次而上,寺僧淳之皛菴在焉。然玩無嘉卉 異石,而惟松竹之幽;飾無丹漆綺麗,而惟土堊之朴。 而又延以崇臺,繚以危檻,可登可眺,或近或遠。于以 東望都城,則宮殿參差,雲霧蒼蒼,雞犬相聞,煙火茫 茫,煥乎若是其廣也;西望諸山,則崖峭岩窟,隱如芙 蓉,泉流波沉,來如白虹,渺乎若是其曠也。至若茂樹 迴環,幽蔭蓊蔚,坳窪渟瀯,百川所蓄,窅乎若是其深 者,又臨瞰乎西湖者矣。故夫有事于遊者,沿城隍,逾 高阜,緣長堤,歷崇岡,窮茲山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 觀。于是雲開日晴,川流山擁,草木之蕃,鳥獸之動,迴 巧獻技,若迎若送者,則有不必窮深極幽,而西山之 奇一覽俱足者矣。然後知是山之特出,殆冠乎西湖 之上,而余之遊于此者亦已三矣。是日退朝,出阜成 門,行廿里許,遂抵湖堤。俛入林麓,迴繞而西湖粳田, 映帶左右,水風時來,塵意俱散。又數里,復轉而北,山 水蔓絡,鬱然而青;苔逕逶迤,坦然而平。石梁可陟,潺 湲水聲,此則所謂「圓靜」者矣。乃相與下馬,攝衣以行, 求皛菴而登焉。至則僮僕俱在,稍具杯酌,汲泉瀹茗, 已乃就坐,清吟笑歌,忘驅馳之勞;引觴軒眉,盡遊觀 之樂。風林暮色,雅興未已。促駕而歸,陶然忘醉。

《臥佛寺記》
袁中道

编辑

香山,跨山踞巖,以山勝者也;碧雲,以泉勝者也。折而 北,為臥佛峰,轉凹不聞泉聲,然門有老柏百許森立, 寒威逼人。至殿前,有老樹二株,大可百圍,銕榦鏐枝, 碧葉虯結。紆曦迴月,屯風宿霧,霜皮突兀,千癭萬螺, 怒根出土,磊塊詰曲,叩之丁丁作石聲。殿墀周遭數 百丈,數百年以來不見日月。石墀整潔不容唾,寺較 古,遊者不至。長日寂靜若盛夏,坐其下,凜然想衣裘 矣。詢樹名,或云「娑羅樹,其葉若蓛。」予乃折一枝袖之, 俟入城,以問黃平倩,必可識也。臥佛蓋以樹勝者也。 夫山剎當以老樹怪石為勝,得其一者皆可居,不在 整麗三剎之中,野人寧居臥佛焉。

《白鹿巖記》
陳衍

编辑

凡客長安者,未有不指西山為勝概者也。然遊覽所 至,亦自玉泉、香山、華嚴而止。予自馬上望全山之勢, 蜿蜒巀嵲,煙草四合,意必有神工鬼斧在人跡不到 之處。或曰:「白鹿巖最奇。」于是挾善遊者,新安周生,裹 糧取道登甕山絕頂,度黃沙坂、縋石澗而西秋高澗, 水僅沒踝,清駛殊常,挹而飲焉。夾澗桑葉如綺,澗窮, 小嶺橫之,有白石如幢,屹立嶺上,微有字畫,然薄蝕 不可辨矣。越嶺諸峰爭列,芽茁不斷。一峰最異,即白 鹿巖也。巖高數十丈,嵌空欲墮,中虛可旋兩車。巖左 一隙如窗櫺,下視深窅,不知所際。谷風倒射,隙內琤 琤然,雖笙筑合奏不如也。相傳遼時有仙人騎白鹿 往來斯巖,故以命名。登巖頂,瞷萬壽山,如豎掌指,西 望太行,高挂天際,夭矯弩飛,煙雲繞之。

西山部藝文二

编辑

《遊玉泉山呈袁伯長學士》
元·朱德潤

编辑

宛平佳山水,歷歷蟠心胸。忽登群峰頂,下瞰青蓮宮。 長松騰翠蛟,古磴妥垂虹。雲開扶輿氣,翕忽如仙翁。 我來方醉後,遊覽徹九重。長嘯出林杪,振袂揚天風。 願同安期生,攜手凌昊穹。

《遊香山》
張養浩

编辑

「《山行》彌日山益奇,亂峰挾翠如吾隨。遊人聯蟻度林 杪,細路一線雲間垂。茫茫四顧動心魄,嵐光蕩秀浮雙眉。路迴寶剎忽風墮,大鵬九萬離天池。林間媚景 翳復吐,欲見不見神護持。松藏雷雨太陰黑,泉迸巖 藪銀虹馳。我來青帝已迴馭,太古殘雪猶離離。一聲 啼鴂百花落,兩崖紅雨春淋漓。笑驅虎豹坐盤礡,悠」 悠萬古歸支頤。須臾興盡下寥廓,長風又送雲邊詩。 蓬萊兜率杳何處,無乃造物移于斯。往年夢裏記曾 到,先聲已為猿鶴知。惜無奇語勒丹壁,坐令清賞成 絕癡。斜陽忽將暝色至,山靈應怪歸鞍遲。人間勝事 忌多取,毋使樂極還生悲。

《西山》
馬祖常

编辑

鳳城西去玉泉頭,楊柳堤長馬上遊。六月薰風吹別 殿,半天飛雨灑重樓。山浮樹蓋連雲動,露滴荷盤并 水流。艤岸龍舟能北望,翠華來日正清秋。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二首》

编辑

明李東陽

春流曲折去還來,細路縈迴合更開。花落幽人愁未 到,日斜歸鳥併相催。祗園紺老雙林樹,古洞青緣半 壁苔。紅袖碧籠俱寂寞,新詩讀罷重憐才。

其二

半嶺香臺石磴斜,諸空縹緲送天花。新開塔寺雄西 郭,舊賜經幢出內家。避暑亭前泉帶雨,回龍殿下水 明霞。太平天子無巡幸,頭白山僧誦《法華》。

《西山雜詩二首》
前人

编辑

潭影蕭蕭碧樹寒,一亭山色俯潺湲。疏林隔寺聞僧 語,落日登臺見鳥還。塵事豈知明日異,吏情應識野 人閒。丹崖翠壁潘郎興,長恨巉巖不共攀。

其二

编辑

長為尋幽愛遠行。更於幽處覺心清。祇園樹老知僧 臘。石壁詩存見客名。望入樓臺皆罨畫。夢驚風雨是 秋聲。人間亦有《無生樂》。化外虛傳舍衛城。

《遊西山》
馬中錫

编辑

「載酒追陪出鳳城,村村風景足閒行。」石田白鳥衝人 起,茅屋青旗傍柳橫。路向斜陽蕭寺去,詩過流水小 橋成。歸來半醉黃昏後,馬首山花弄月明。

《西山春雪》
于奕正

编辑

山寒勒花花未萌,雪花片片先花生。遠山遙連近山 白,老松著雪亦蕭槭。溪邊新草未及寸,不受雪欺綠 偏嫩。幾客踏雪觸石鳴,山僧始覺有人行。半開籬門 呼客入,泉流竈下不須汲。煮泉餉客冰雪香,四山映 人衣袂光。

《渡盧溝入西山南境》
公鼐

编辑

塵擁盧溝道,山看日近斜。下汀辭塞雁,立岸忍秋花。 紺宇分編戶,青帘半酒家。東南通物力,粒食任荒沙。

《歸西山》
王嘉謨

编辑

芳樹滿中逵,微雲覆幽谷。倦歸豈無情,甘心守孤獨。 明星出東方,獨自鳴車轂。蕃蕃道傍草,芳意如相逐。 時命詎有常,懷哉美初服。願以顦顇姿,巢居向茅屋。

《甕山》
前人

编辑

瀰瀰湖水外,疊嶺削青冥。十丈涵霜境,三春洗翠屏。 山寒果自落,石古草留青。日夕迷歸路,樵聲亦可聽。

《前題》
王衡

编辑

平楚隨山去,河丘界遠皋。春冰浮草色,日暮起松濤。 碧甕分煙落,朱霞簇野高。一泓資短策,枯荻尚蕭蕭。

《甕山耶律祠》
劉效祖

编辑

迢遞荒山下,披榛拜古祠。衣冠猶異代,歲月已清時。 溪遠泉聲細,林深日影遲。黃沙空朔漠,誰與問殘碑。

《臥佛寺》
王樵

编辑

別院對迥廊,修門鎖花木。開謝山無人,虛堂自芬馥。 清風無已時,疾徐在深竹。我就繩床眠,為待烹茶熟。 山前未須往,但留佳處宿。

《臥佛寺牡丹》
李言恭

编辑

不道空無色,花光照酒杯。祇疑天女散。絕勝雒陽栽。 香與青蓮合,陰隨貝葉來。佛今眠未起。說法為誰開。

西山部紀事

编辑

《春明夢餘錄》:漢王氏有五侯,乃譚、商、立、根、逢時也。五 侯中,王譚實為貞臣,譚雖封侯,而不肯事鳳。《水經注》 云:「王譚不同王莽之政,子興生五子,並避世亂,隱居 涿郡西山。光武即位,封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 喜侯,顯才蒲陰侯,仲才新市侯,季才為唐侯,所謂中 山之五王」也。此五侯以貞節封,比前之五侯,清濁不 同矣。《本傳》:「譚倨不肯事鳳,不輔政而薨,子仁嗣。仁素 剛正,莽內憚之,令人奏就國,後遣使迫守,令自殺。」是 不同王莽之政者。譚之後又有子仁,所謂興者,豈即 仁之弟耶?因兄死而相率避亂,正相因也。惟仁受王 莽之誅,而後光武義而封其後。然則譚抗、王鳳、仁抗、 王莽。興子五人,並能沉冥高隱居西山,則西山以「五 王」重矣。此山苦無古蹟,有如此懿美之蹟,而史不知 載,惜矣!

《金史章宗本紀》:「明昌元年八月壬辰,幸玉泉山,即日 還宮。」

明昌四年三月甲申,幸香山永安寺及《玉泉山明昌六年夏四月丙子,幸《玉泉山》。

承安元年八月癸丑,幸玉泉山。

承安三年秋七月丙午幸香山八月癸酉獵於香山 《承安》四年八月壬申獵於香山。

承安五年八月壬辰幸香山。

泰和元年五月壬戌,幸玉泉山。六月己卯,幸香山。 泰和三年三月甲午,如玉泉山。

泰和六年九月丙戌,幸香山。

泰和七年五月己丑,幸玉泉山。

西山部雜錄

编辑

《圖書編》:「凡都會多勝概,若陝之終南、洛之龍門、建康 之牛首,臨安之吳山,皆為古今登眺遊觀之地。今留 都之勝,雄峙江南,北都惟西山為最,其崢嶸壯偉雖 不逮陜洛諸山,而奇峰怪石,幽泉邃壑,茂林澄湖,與 夫琳宮仙梵,輝映金碧,真天府之佳麗,一方之奇觀 矣。」

《退谷小志》:「退谷在水源頭傍。《退翁記》云:『京西之山,為 太行第八陘,自西南蜿蜒而來,近京列為香山諸峰, 乃層層東北轉至水源頭,一澗最深,退谷在焉。後有 高嶺障之,而臥佛寺及黑門諸剎環蔽其前。岡阜迥 合,竹樹深蔚,幽人之宮也』。」

水源頭兩山相夾,小徑如線,亂水淙淙,深入數里,有 石洞三,傍鑿龍頭,水噴其口。又前數十武,土臺突兀, 石獸甚鉅,蹲踞臺下,相傳為金章宗清水院。章宗有 八院,此其一也。水分二支:一至退谷之傍,伏流地中, 至玉泉山復出,昔有人注油水中,玉泉水面皆油也。 一支至退谷亭前,引谷前花竹。

谷口甚狹,喬木蔭之,有碣曰「退谷。」谷中小亭翼然,曰 「退翁亭。」亭前水可流觴。東上則石門,巍然曰煙霞窟。 入則平臺,南望,萬木森森。小房數楹,則為退翁書屋。 一榻、一爐、一癭樽書數十卷,蕭然行腳也。谷之後,高 嶺峨峨。攝衣而上,為古塋塋。垣之外有臺可憩,茂松 蔽之,不見其下。

谷之東則隆教寺。寺門舊在退谷上,移置石門之東。 殿供「大士像,歲久漶漫。寺僧秋月募善知識繕飭之。」 境地深邈,可供跏趺。 谷之前為蒔植花竹之圃,中有僧家別院,養牡丹數 百本。石樓孤峙,面面皆花。北望退谷,掩映翠樾中,如 懸董巨源畫,在閣之壁。

谷口沿前東行,皆石壁也。大石一方,上建觀音閣。再 東則臥佛寺,傍扉。入扉有娑蘿古樹,大可數圍,柯幹 參天,瞿曇酣臥殿上。亂後寺廢,香燈久斷矣。寺門曰 「塔」,高矗,大松兩行擁之,香翠撲人衣裾。

谷西南里許為廣應寺。寺有白松如雪,門外深澗,石 橋橫之。橋旁喬松數十株,箕踞其下。看「碧雲」、「香山」諸 寺,丹甍碧瓦,如蜃樓,如絳闕,又惝怳如夢際。谷西越 澗而過,則長嶺橫拖。嶺半為章宗看花臺,古松一株, 夭矯磅礡。拾級而登,此則佳主人也。

谷後,踰嶺數層,則見湯峪、畫眉諸山,東北煙樹迷濛。 鞏,華城也。又天半搖搖,萬馬騰空而下。天,壽元宮也。 廣應寺之西為木蘭院。由寺前鳥徑西指,過小橋,三 四徑漸峻,盤旋而上,始至玉皇殿。殿南別院有軒有 室,小樓三層。踞山之巔,俯視弘光寺松盤、香山、來青 軒諸勝。殿北深澗懸崖,水出洞中,旁為魚池,為藥欄, 為篁叢。殿側有滿井水,可手掬。西山山頂之井,廣泉 寺與此為二。甘洌似中泠,谷中瀹茗,取給二井。《退谷 逸叟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