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十二卷目錄
盤山部彙考
圖
考
盤山部藝文一
盤山上方道宗大師遺行碑 唐釋知宗
遊盤山賦 明唐順之
遊盤山記 王衡
盤山部藝文二〈詩〉
同呂員外酬田著作幕門軍西宿盤山秋夜作
唐高適
盤山招隱圖 金劉迎
望盤山 明高承埏
登盤山絕頂謁黃龍祠作 謝榛
登盤山 王世貞
遊盤山絕頂 戚繼光
盤山法藏寺 王嘉謨
盤山雙峰寺 前人
遊盤山二首 王衡
盤山部紀事
盤山部雜錄
燕山部彙考
圖
考
燕山部藝文一
燕山八景賦 元陳櫟
前題 闕名
前題 闕名
前題 闕名
前題 闕名
燕山部藝文二〈詩〉
燕山疊翠 明王時泰
前題 章漢
前題 胡維翰
燕山部紀事
大伾山部彙考
圖
考
大伾山部總論
程大昌禹貢山川地理圖〈大伾〉
大伾山部藝文一
遊東山記 元王惲
遊大伾賦 明王守仁
大伾山部藝文二〈詩〉
與盧次楩登大伾山 明李攀龍
奉和直指王公登伾山二首 盧象升
大伾山部紀事
大伾山部雜錄
山川典第十二卷
盤山部彙考
编辑薊州之盤山
「盤山」在今順天府薊州城西北二十五里,其山險不 可登,必盤而登之,故名。一名「盤龍山。」
盤山
考
编辑按《水經鮑丘水注》:「泃水又東,左合盤山水,水出山上, 其山峻嶮,人跡罕交。去山三十許里,望山上水可高 二十餘里,素湍皓然,頹波歷谿,沿流而下,自西北轉 注于泃水。」《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齊師及燕戰 于泃水,齊師遯。」即是水也。
按《名勝志》:「盤山,一名盤龍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高 二千仞,周百餘里。山北數峰,林立如削,曰紫蓋,曰宿 猿,尤為奇特。最高者曰上盤,頂有巨石,以指搖之輒 動,上有二龍潭,下有潮井,又有澤缽泉。稍下者曰中 盤,東行十餘里,蔚然深秀,怪石突起,曰白嵒,日暮山 光嵐氣濛濛如雨,上有古寺。山南有小嶺,陡絕難行」, 曰「東砂嶺」,高二百餘仞,周六里,泉水沿石竇下為砂 河,流合五里河。
按《雲山集》:漁陽西北之山,本名四正,古有田盤先生, 自齊而來,棲遲此山,因名為盤山焉。
按《盤山志》:「盤山之巔有雲罩寺,相傳為寶積禪師卓 錫地,一名降龍菴。東嶺有舍利塔,中藏戒珠六十顆, 佛牙一具。遼太康中釋惠源、明成化中釋本源、嘉靖 中釋圓成、萬曆中釋真開,以次營葺,並有碑記。又有 彌勒殿、黃龍殿,每歲除有神燈之異。」
定慧寺,在城西二十五里小盤山,一名「瓦茶寺」,今廢。 法常寺,在亂石莊西,惟石幢古井在焉。
祐唐寺,乾亨二年寺僧希悟重修於谿谷澗。石上刻 千佛像,一名「千像寺。」有統和五年碑。知薊州軍事判 官文林郎試祕書省校書郎李仲宣撰文,沙門德鱗 書。
白岩寺建自唐貞觀中,至遼天顯十一年復建。金大 定中重修。有元僧恆志碑記,又有《慶壽提點裕公塔 銘》。
「紫蓋峰」,在盤山中央。
天香妙祥寺唐建,有元時重修《石碣》。
少林寺,傳是晉、魏間所建,舊名法興寺,元時重修。有 沙門圓玉碑記。有法興寺提點《榮公塔銘》,沙門圓瑩 撰。又少林寺住持《威公塔銘》,沙門圓讓撰。其南嶺上 有菱角石。
黑塔峪,唐志閒禪師居此。
報國寺,元大德中重修。寺前有黑龍池,東有燕子石。 金上方感化寺故監寺《澄方遺行碑銘》。「大安七年釋 志隆立石。」
感化寺有遼乾統七年碑,漁陽南抃撰文,沙門肅回 書。碑稱「魏太和十九年無終縣民田氏營建。唐太和、 咸通間,道宗、常實二師繼踵住持,幽州主帥清河張 公奏請于朝,因得賜額。」寺有《金圓新和尚窣堵波記》, 大定中沙門法詮撰。
元上方感化寺提點賢公長供記至正八年香山永 安寺僧福珪撰文,本山住持海濤立石。 黃龍祖師殿在盤山絕頂。殿六角,以象天圓地方,每 方各闊一丈,通高二丈九尺。層檐複栱,皆以磚為之。 建於正統十四年。至成化間,鑄鐘一口,重二千斤,覆 以樓。
青楊峪,在法藏寺南,上有「清峰寺。」
雙峰寺唐貞觀十八年建。
挂月峰在舍利塔之西,又西為「茶子菴,又西為法藏 寺,其南有松蓬譚禪石。」
天城寺一名「福慶寺」,唐建。
香水寺,唐建,有《頭陀大師靈塔實行碑》。金正隆六年, 中都寶塔寺沙門知心撰善進書。文曰:「師諱行及,海 東新羅常興人。覺茲香水,偶然挂錫,刱石頭菴山精 自竄,拓靈源脈,岩虎他之。於廣明元年仲夏,無疾而 終。門人惠超等塑以真像,塔而藏之。其後塔龕盡阤, 恆淨等視之不忍,重修巨塔表焉。」
瑞雲菴始建歲月莫攷。金大安中重修。西有朝陽洞、 歸雲洞。
招提寺,土人目為「先師臺。」
金山寺,唐光啟二年七月建,有石碣存,稱「薊州大夫 張公修造此寺」,又有國子祭酒張峒題詩勒石。薊州 大夫峒之仲孫也。
按《畿輔通志山川攷》:「盤山在薊州城西北二十五里, 山不可登,盤而登之曰盤山,豐石而歉于土,樹坼石 罅生者,根僨棰瘇,身載斗癭,柯輪摶而輻引。山固石 層,絫之而愈出,上若墮不墮,下若仆未仆,古逕出其 下,又多奔泉,泉觸石濺而鳴,日夜與石之銳下而廣 額者勢相搖傾,所謂盤泉也。泉延十里,金沙其底,石」 所潔也。魚魚影,影不可匿,亦不可捉,石為之竇塞也。 峰危壁削,嵐氣到地,苔濕到天,千古一翠,有石欲飛 墜,所謂「懸空石」也。兩巖久立相肅,光潤相及者,天門 開也。門開得逕,門容臂,逕容掌,巖肘,其右壑虛,其左。 太石阻絕,引索始登。從來惟戚將軍繼光、袁吏部宏 道登焉。凡登天門者,至上方寺望而止。西上二十里 即盤頂也。頂為筍為錐,又立塔為之纖穎,日過之影落塞外,風過之鈴振半空,雨過之雷奔趾下,欲少停 不可得,故雲照。寺高潔而僧肅。如盤有三:上盤塔,中 盤寺,下盤泉寺,少林寺也。寺傍紅龍池,乃鑿石龍而 朱之者也,名得而實失。踰四嶺而西,李靖菴、李靖舞 劍臺,有「唐李從簡來」遊,數字刻焉。嶺上一石,如人著 愨頭,坐而叉腰,土人嘲之曰:「石尉遲。」東過十里雙峰 寺,有李仙腳跡,訛也。而記盤山者曰:「李愿盤谷,薊之 山,庸豫之谷耶?」益訛也。
沙嶺,在薊州西三十里,盤山末路也。高二百餘仞,周 六里,泉水沿流,奇石崇聳。
鐵嶺在薊州北十里,高百餘仞,其石色如鐵,中有懸 崖。
「盤泉」在薊州盤山中。
盤山部藝文一
编辑《盤山上方道宗大師遺行碑》唐·釋知宗
编辑
師諱道宗,俗姓田,唐千牛將軍賓庭之後。元和九秋, 師年弱冠,於燕庭金閣寺受戒,禮志敬寺如琳為師。 後至永泰大師所,與師契合,謂師曰:「薊門舊里,田盤 靈山,可構淨居。」師蒙指教,驚喜難名。太和二年,屆盤 山峰頂。多逢獸跡,莫面人蹤,境類虎谿,地蟠龍腹。師 止棲處所,如在四禪。柏茶半斤,稻米數斗。二年所食, 「一半猶存。皎月銀河,借為燈燭;松風石溜,指作笙簧。 息煩焰于塵塗,瑩戒珠于巖岫。曾遊絕岳,墜地無傷; 山現蓮池,龍降香水。猛虎每蹲于坐側,巨蛇常遶于 階前。」一上雲嶺,兩更歲華,偶因樵採之夫,始見住持 之跡。初傳鄉里,漸達州邦。千里風聞,四眾雲集。方伯 太尉相國清河張公仲武,遙瞻道德,「渴想徽音,專飛 簡章,特有招辟。師以松蘿誓節,雲水堅懷,三十九年, 不下棲隱。侍中清河張公允伸大闡釋風,遠欽道行, 頻馳清奉,累降尺書,命建豐碑,以崇盛德。」於是沙門 知宗撰文,節度判官梁知至書石。咸通七年暮春之 月,師化緣時畢,說偈整衣,悄然靈脫。至咸通九年,茶 毘于靈壇,獲舍利數十。塔于寺之東南隅。
《遊盤山賦》唐·順之
编辑
「惟陰陽之陶冶,冥顛倒乎兩儀。天星隕而為石,駭滿 山之置碁。搜萬象以效珍,何殊狀而相亞?或藉草而 羊眠,諒仙術之幻詐。或負嵎而虎蹲,詫飲羽之神射。 或臲臲而欲走,類靈鞭之叱咤。或屹立而不動,豈思 婦之所化。既簇隊以縱橫,亦累卵而高下。紆十步而 九曲,乃枉矢乎石罅。逮礨磈之歷盡,忽拔起乎孤峰。 俯子孫之千億,儼高峙而稱宗。倚禪宮而凝睇,曠天 宇之澄空。向之紛紛怪石,忽若懷寶而藏弓。但見萬 木蓊蘙而青蔥。一勺之泉大旱而不竭兮,人言其下 潛乎蛟龍。女蘿薜荔紛披而交映兮,七十二寺隱見 森羅乎其中。」疑有悲歌慷慨之士,不得志而自隱,與 夫仙靈逸客往來而相從。欲即之而「無路兮。」時見一 二野僧,啟巖扉而鳴鐘。侈佛廬之繁夥,歷歲久而不 蕪。饒萬樹之梨栗,以衣食乎其徒。何叢木之岑鬱,無 一鳥之孤棲。餘邊城之殺氣,警羽鏃而遐躋。泉觸石 而鳴箏,松受風而響濤。時琤琮而乍噎,倏悲吟而怒 號。憶連旬之巡歷,饜金鼓之嘈嘈。審聞性之不異,任 群籟之相遭。適戃怳「而延佇,忽四山之暝色。謝耳目 於送迎,向僧齋而偃息。恍夢景之如醒,覺餘興之未 極。晨起歷乎上盤,境逾奇而路逾棘。方蹐躬而俯穿, 又縮足而仰捫。驚半踵之在外,愁欲度之猱猨。得平 柯于高頂,接雲間之飛翼。山童禿而無木,響草蟲之 唧唧。岫遠拱而戟森,岡近繞而弧彎。乃下瞰乎城郭, 曾不」盈于一環。類黃鵠之再舉,見紆曲而睹圓方。悲 人生之局促,恆豐蔀以自藏。眺溟渤之南匯,孑碣石 之中巉。轉秔稻于東吳,駛萬里之雲帆。笑卅鍾而石 致,曾不及乎凌波之艬。連岡北矚,天設梐枑。列墉分 戍,隔限戎虜。把都打來,孰敢予侮?嗤熟夷之桀黠,乞 哨卒之餘俎。雖熢火之暫虞,嶷金城之永固,惟山勢 之既極,俄涌塔之天造。顯佛牙之光怪,騰麗空之硨 碯。覽小道其若斯,信精神之為寶,胡俛仰而成陳,忽 徬徨以回步,悵中心之有違,足屢卻而返顧。與流泉 以偕逝,睠巖阿而長憶。豈淹留之無心,畏𥳑書之逼 仄。
《遊盤山記》王衡
编辑
「周季良自東來,急要我遊盤山。曰:『我且出,而里人武 生以是贈我。武生韻中人也,當不誤』。」余曰:「然則往。」諸 裝既辦,而會余友張汝增、余姑夫曹懋錫續至,遂不 解鞍而之盤山。盤山離京師百八十里,出公樂十許 里,而山髻見,若黛染。赬山頭晡,乃至廣濟寺,拉寺僧 為導,走大石,澗中水泉寒沁,盥濯已而後行。崖西一 古松,頂稠結,受日光若絺衣。方顧而樂之,從東崖得松,似更奇,朱題曰「蒼龍。」乃折中盤下而觀,所謂蒼龍 者,破石罅中出,駢起而中摧,怒枝南傾,如渴虯之欲 攫。遶北而西,抵環翠亭。亭面山松屏之,并東西崖者 為三望,而第其伯仲焉。質明,復緣石澗下三里許,稍 上,而群峰相拱提。又上則圍山而帶林,莫可辨其隅 面。其一峰稍遠,對松立者,九華峰也。峰勢峭,欲摩天, 意氣漸上,而紺宮翠邏又自下,以秀色留之,杖策策 然不能即行。良久,穿蔡氏巷,西折而陟北岡。長城蜿 蜒界山半如線,沙白浩浩,際以濃雲猛風,意色慘然。 越數嶺,倏陡下,俯瞰巨谷,窅然深黮,百谷之縷紛出 而繆聚于此。又里許而為上方,自盤山而至上方,下 下上上,幾百千折,行者相望于石根木杪,有相去數 程而望不盈咫者,計山形殆蛇縈而瓣襲山,故名盤 谷,當不虛。抑聞太行發脈于此,此其為小羊腸耶?飯 于上方之臺,覽列巘甚勝。度松棧而出,皆連嶂鬱律, 巨石無根著,磽然懸其巔,仙人清無影,曾巖栖焉。就 其前亭之,曰懸石亭。亭立四虛,空明崇翠,灣環而鬥 勝。余謂季良:「此致佳處,恨無泉耳。」而仰視諸山壁間, 石膚瑩白,若頹墮而下赴者,乃真泉影也。惋惜者久 之。自此上益陡絕,石鼻左昂而外削,顧身出懸石上, 已遠足。自戰更百尋而至舍利塔。塔摽峰首,五 峰肩而隨焉,蓋盤山絕頂也。疲甚,解衣臥已,乃遶而 捫塔巔,石鐙纔容足,罡風橫搏至厲,以兩手據石坐 而行,歸甚悔之。其西峰為無梁殿,殿後稍有餘地可 縱立,睹層沙疊巒,回回縈抱,蓋盤山之外,若有大盤 山焉。三河、寶坁、甘泉長城俱在望,而泱莽無煙井 陌,薰日被,磧上黃雲鬱然。既晚,下及僧寮,僧數輩唄 誦甚精嚴。客有攜火爆來者,點塔腰,光明滿山,林壑 撼動。僧驚顧余曰:「咄,舍利放光矣。」僧不契而罷。晨起, 飯脫粟,歷長岡,下石坂,石齧足甚強,輿而至法藏寺, 翠壁若扆,菴前松陰恰施一庭,蔭而休焉。又數里,雙 峰塔額,隱映樹樾,如白鳥踏碧浪中。登涉既憊,對兩 峰頭鼯啼鸛坐,劃然長嘯而已。是日為端陽所挈,酒 鎗已空,則破囊中雄黃粉糝苦酒中,縮鼻而飲之。自 雙峰下走旱麓,忽東轉,望見沉碧冉冉者曰「百草窪。」 至則棗粟蘿荔,羅蒼石而成紋,若鱗比然正烈日中, 頓作朝來爽氣想。自茲而東,愈入薈蔚。其稍下而最 深者為天城寺。寺當谷口,岩壑肩背皆蔚藍紺綠,相 為因依。余謂此乃山之曲室,悄然殆非人間。使當春 泉漲興,有一二龐翁少女,弄雞雛犬子于湍薄之下, 豈必遜桃花源耶?自寺上之三里許為李靖菴。又二 里許為「舞劍臺。」倦不可復涉,則東走為東甘澗,又西 折而為西甘澗,巨石縱橫偃立,泉澀澀附之。又五六 里許,至仙師臺而止焉。臺絕無奇,而自臺東視中盤, 近不過十里。蟻之附桔槔上也,如登天然。庸知其尚 在環中耶?因相與品盤山之勝,松為最,泉當次之,而 不相遭。峻則言上方舍利,幽則言天城,計兩日之程, 不下二百也。且步九而輿一,使非山靈不愛寶,余兩 足不與易也。論者謂「天窮于大漠,故收靈鬱秀于此」, 理或其然。且非獨于遊眺足也,乃其陵谷多紆,委阨 塞,虜馬耎不敢試,而又高不拒風,峻不露骨,鋤花蒔 果,盡足以易農。然而李愿以後,未聞有隱君子也。豈 其有之而不吾見歟?抑其去長安也,近風漸于朝市, 而是盤中者非所狎歟?余慨然有感焉,漫次其勝,列 之《山史》。
盤山部藝文二〈詩〉
编辑《同呂員外酬田著作幕門軍西宿盤山秋夜作》
编辑
唐高適
磧路天早秋,邊城夜應永。遙傳戎旅作,已報關山冷。 上將頓盤坂,諸軍遍泉井。綢繆閫外書,慷慨幕中請。 能使「勳業高,動令氛霧屏。遠途能自致,短步終難騁。 羽翮時一看,窮愁始三省。人生感然諾,何啻若形影。」 白髮知苦心,陽春見佳境。星河連塞絡,刁斗兼山靜。 憶君霜露時,使我空引領。
《盤山招隱圖》金·劉迎
编辑
「溪山不難買,所費千金儲。不如數峰雲,朝昏對吾廬。 交游豈無人,轉盼傷離居。不如吾兄弟,相應如笙竽。」 「左侯薊名族,溫溫器璠璵。身雖市朝寄,心與功名疏。」 伯也亦可人,文華煙於菟。風神聳魁偉,襟韻舍沖虛。 「平生一片心,緣塵不關渠。相期有幽事,歲晚山林俱。」 綵服照黃冠,歡呼奉親輿。大婦侍巾帨,中婦供庖廚。 諸孫戲膝前,翩然鳳將雛。朝釆南澗芹,暮漉西溪魚。
煙霞入杖履,風月來階除。觀竹上巢雲,禮佛登香爐紅龍雪浪涌,白塔蒼煙孤。冰絃寫天籟,茶甌泛雲腴。快哉天下樂,俯仰餘何須。正恐老太沖,招隱昔所無。
《望盤山》明·高承埏
编辑
中盤雲氣下盤生,紫蓋峰高晚獨晴。願得他時解塵 組,白松樹底飯黃精。
《登盤山絕頂謁黃龍祠作》謝榛
编辑
「薊北來遊第一山,上連七十二禪關。人行巨壑泉聲 裏,馬度層崖雲氣間。石徑蕭蕭風吹冷,萬折千迴臨 絕頂。鐘響時傳下界遙,鳥飛不到諸天迥。無勞漢使 泛槎心,揮手銀河能幾尋。歷歷邊城紛蟻垤,明明滄 海一半涔。老僧笑指煙霞外,此意沈冥誰與會。」風生 平地本無因,雲點太清猶是礙。懷古踟躕空石堂,黃 「龍西去杳茫茫。珠林不見菩提影,寶塔長含舍利光。 壁塵拂去獨留賦,下嶺回看迷曉霧。放浪人間那復 來,月明夢繞盤山路。」
《登盤山》王世貞
编辑
禪主空祠恆岳回,誰憐盤嶺抱燕臺。層巒不盡青天 去,亂瀑雄爭大壑來。共指丹梯安薜荔,還扶蠟屐破 莓苔。銀河只在微茫裏,欲取寒杓作酒杯。
《登盤山絕頂》戚繼光
编辑
霜角一聲草木衰,雲頭對起石門開。朔風邊酒不成 醉,落葉歸鴉無數來。但使雕戈銷殺氣,未妨白髮老 邊才。勒名峰上吾誰與?故李將軍舞劍臺。
《盤山法藏寺》王嘉謨
编辑
折坂殿懸崖,悠然縱鞍韅。綿綿谷口雲,飄墮白如練。 峰巒忽相冒,奇石還驚眩。大者數十尋,小或等冠弁。 峰巔有紺宇,歷歷皆可見。永懷僧栖樂,倍覺塵情倦。 稀逢采芝侶,獨立幾回盼。
《盤山雙峰寺》前人
编辑
遠眺翠微近,雲木澹清姿。石華浮半空,飛泉激流澌。 其陽饒怪石,小大紛參差。萬嶺鬱相錯,孤雲停不移。 中峰構翠龕,一一「能仁祠。」山僧衣蘿薜,雜以松蘚皮。 導我磨蒼崖,覽古生遐思。
《遊盤山二首》王衡
编辑
塞北山河百二重,太行雲氣入提封。泉爭亂壑時縈 馬,谷響虛巖半是松。紫邏煙花當九月,青天雷雨入 雙龍。朝來策杖中盤寺,指點經行第幾峰。
其二
孤笻短笠乍低昂,翠壁丹楓引興長。片石倒懸流水 路,斷崖剛掩薜蘿房。諸天影裏沈西界,斜月林中見 上方。繞盡寒空不知路,冥冥鐘磬遠相將。
盤山部紀事
编辑《帝京景物略》:「『李靖舞劍臺,石最堅不可鑿,有唐李從 簡來遊』數字刻焉,字徑五寸。」
《奉福寺石幢記》:「純慧大師嬰足疾,乃遯跡盤山,敷課 于白傘蓋。每宴坐誦持,常有山神部從敬侍。尋克痊 復,遂於重熙八年召赴闕。」
《遼史》。「會同二年二月,獵于盤山。統和七年十二月,獵 于薊州之南甸。釣魚于曲水濼。八年三月,幸盤山諸 寺。獵西括折山。」
《雲山集》:盤山紫峰之下,爽塏明秀,號曰「中盤。」時膺隆 興,崇奉道教。棲霞長春真人應召來燕,門下有棲雲 子飛舄擇地,其徒張志格等搜及此山,遂營卜築。丙 戌春,請長春真人建醮,因題其額曰「棲雲觀。」
《金史》:「大定二十六年八月甲午,秋獵。九月庚子,次薊 州。辛丑,幸仙洞寺。壬寅,幸香林、淨名二寺。十月甲辰 朔,幸盤山上方寺,因遍歷中盤、天香、感化諸寺。」 《甘水仙源錄》:「王志謹從長春真人北遊燕薊,徜徉乎 盤山西澗之石龕,草衣木食,若將終身焉。」
姬翼字輔之高平人。遇棲雲王真人執弟子禮,賜名 志真號知常子,自是從遊盤山所著詩文曰:《雲山集》 及《周易直解》《道德經總章》行于世。
盤山部雜錄
编辑李仲宣《祐唐寺碑》:「盤山,箕尾之巨鎮也。深維地軸,高 逼天門,暖碧凝霄,寒青壓海。絕頂有龍池焉,早歲能 興雲致雨。巖下有潮井焉,旦暮不虧盈縮。」
《圖經》:盤山南距滄溟,西盡泃水,東放碣石。自遠望之, 層巒疊嶂,崒嵂排空,真為雄勝。
《長安客話》:「盤山外骨而中膚,外骨故峭石危立,望之 若劍戟熊虎之林。中膚故果木繁,而松之抉石罅出 者,嶔嶔糾曲,與石爭怒。石之尤恠特者為鯨甲石,石平坦可布席,容百十人。群崖飛瀑至此,勢忽奔瀉,聲 如震霆,與松韻互答。」
盤山之石,皆銳下而豐上,故多飛動。崖前有懸空石, 石粘空而立,青削到地。
《燕山紀遊》「《盤山異蹟》有除夜佛燈,燈出通州孤山塔 上,分為數千百,遠遶盤山諸寺,至定光佛塔而止。或 曰塔中舍利光也。」
九華峰最麗,寺曰「千像」,天門開。兩巖相揖,崖懸壑絕, 必縋而後可登。
《帝京景物略》:「千像寺,唐開元間寺也。寺後半里一石, 縱二丈,廣丈有五尺,一人推之則動,眾人推則不動。」
燕山部彙考
编辑京東之燕山
燕山在今順天府玉田縣西北二十五里。根自太行, 連延綿亙,在京師之西者,為「西山。」自北而東,至薊州 之玉田,則稱燕山,為燕地形勝,故名也。或又以為燕 然山脈盡於此,故名。今考燕然山在今宣府,相距不 遠,亦連延相屬。則當以在北屬宣府者為燕然,而在 南屬玉田者為燕山。
燕山圖
考
编辑按《太平御覽地部》:燕山,《隋圖經》云:「在易縣東南七十 里,巖側有石鼓,去地百餘丈,望之若數百石,因左右 梁貫之,東南有石人,作援桴之狀。」《圖記》又云:「燕山石 鼓,鳴則有兵。」
按《廣輿記》:順天府燕山在玉田縣。蘇軾詩:「燕山如長 蛇,千里限夷漢。首銜西山麓,尾挂東海岸。」即此。 按《圖書編燕山圖攷》:燕山在太行滄海間,形勝雄據 天下,即今京師也。以燕然山脈盡于此,故曰燕山。昔 燕昭王築黃金臺以招賢者,故又稱金臺。朱子謂:「冀 都是正,天地中間,好箇大風水,山脈從雲中發來。蘇 秦謂『天府百二之國』」,杜牧謂「王不得不可為王之地」, 楊文敏謂西接太行,東臨碣石,鉅野亙其南,居庸控 其北,勢拔地以崢嶸,氣摩空而崱屴,真萬世帝王一 都會也。
按《畿輔通志山川攷》:「燕山在玉田縣西北二十五里, 自西山迤衍直抵海峰。」
燕山部藝文一
编辑《燕山八景賦》元·陳櫟
编辑
「粵自昔之京師,稱為眾大之區。今大業之覆燾,亶亙 古之所無。建皇都于燕山,信廣大而超卓。」稽載籍之 所傳,跨亳殷與京洛。仰景致之佳絕,殫泓潁而難窮, 味《綺》名之有八,恍莫措其形容。仙凡隔于苑牆,邃深 而瓊其島。天永縱夫春陽,花命長而鮮好;池雖仍于 古稱,芙蕖豔其佳色,與景秋而最宜。涼颸生夫粼碧, 橫晴虹之下垂,瀦為瓊玉之漿,幾萬斛之珠滴歲,釀 萬壽之觴,愛一臺之天成,金知出于誰鑄,待夕陽之 照出,色黃明而自媚,山屹峙于兌方,席花積而崢嶸。 市烘黃綿之襖,天現白玉之屏,津趙北與燕南,雞呼 兔而澄澈。銀䗖蝀之高臥,玉狻猊其如活,軒轅裔之 薊封,雨飛門而河翻,妙勝廬阜之瀑,高出龍門之灘。 史嘗紀夫居庸,名列三關之一。山堆皺而萬疊,翠欲 滴于一色。是為八景之略,媿其詳之未知;彼瀟湘與 鳳翔,亦八題之昭如。茲偏方兮下國,景何一二而數
眾?大古莫擬之,豈八景而但已。山水自于西北,景清淑之所鍾;地廣漠而深厚,極城闕之宏崇。合官府兮市里,暨民物之富庶。孰非可觀之景。顧觀光之猶未, 將究極而論之,曰「在德不在景。」山川以人而重德與 景而悠永。亳殷京洛之區,今視昔而依然。謂愚言之 不信,何一盛而莫肩。如宋玉想像夫《高唐》,蘇子親見 夫《虔境》,雖鋪張恐涉干虛,無知初詠,未得其要領也。
《燕山八景賦》闕名
编辑
「余嘗玩山川之清暉兮,澹逍遙而忘歸。雖一峰一泉 之可嗜兮,日康娛而不疑。慨造化無全功兮,何多美 之罕見。使競秀交流之萬千兮,又未能恢眼界于迥 遠。秣吾馬而相羊兮,紛悠悠其求索。邅吾道夫《桃源》 兮,納八景于胸臆。眾錯落以嫵媚兮,特隱者之所盤 旋。思九州之博大兮,余焉能為此淹?指江天以發櫂」 兮,吾焉能寧乎是邦?敞八景于萬州兮,願弭節于南 浦。劇嶄巉無與娛兮,回吾鞭而上下。指京師于中天 兮,駕輕風而上征。路漫漫其修遠兮,窮覽睇乎渺冥。 歷黃河泰華而北拱兮,拭吾目于燕山。駭八景之並 陳兮,異向來之所觀。覽博大以爽塏兮,侈帝丘而方 古。環四望之險固兮,亦雄夸于天府。方《韶》華融融于 瓊島兮,彼動植之咸適。基雨露之瀼瀼兮,雲太平其 五色。遠西風之集瑤池兮,靈沼飄飄乎文囿。天水一 碧而不波兮,躍魚樂乎晴晝。納萬象于菱銅兮,湛龍 舟其夷猶。漢唐同太液之名兮,此獨無芙蓉石鯨之 相糾。曉吾步乎盧溝兮,璧月澹乎蒼旻。晴光瀉九霄 而相連兮,雲同流而莫分。想望舒之緩轡兮,為馮夷 而匆迫。庶以侈小黃河之壯觀兮,使毋貴宛平之鞭 石。道陵鬱乎相望兮,恍水墨為余繪之。逮夕陽其迴 燭兮,表金臺而出之。紛霞光其離合兮,翔劍氣于牛 斗。羲和勒朱轓而騰彩兮,顯餘輝其若繡。覽晴色于 品彙兮,粲丹青其陸離。羌西山之雪積兮,乃獨能未 變化。走玉虯于《樛木》兮,臥鹽虎于峭壁。豈見睍而不 消兮,正以彰陰陽並運而不息。惟地鄰于上界兮,屏 翳每為之斂容。必帝命嚴《德澤》之布兮,乃下滴于馬 騣。出薊門而凝望兮,莽左右其千隊。使聖成有神筆 兮,吾猶恐其難繪。矧垂虹之尤異兮,俯玉泉而下垂。 惟幻見之靡測兮,青與絳其相依。朝濟乎泉之西兮, 人以雨候而快睹也。使就陽而東出兮,又孰肯為之 顧也?甲眾皺而獨雄兮,侈疊翠于居庸。岐太行之餘 青兮,繼脈分繡乎澄空。飛龍舞鳳而護王氣兮,聳巨 關乎天極。逶迤而蜿蜒兮,「開鴻業于千億。猗歟休哉! 聚八景于皇都兮,隱化機之邈邈。」偉萬國之觀光兮, 沐承平以愉樂。判暄涼于四時兮,異昏昕于一日。俯 仰孰匪可歌兮,宜際天而無匹。天倚地以示象兮,地 承天而賦形。泰運交而端倪軒豁兮,躋賁飾于文明。 彼禮樂制度之煌煌兮,彌開心而蕩目。豈獨泰媼之 有自然兮,資人為而功足。苟非明良之慶會兮,欲撫 玩于奚得?即輿圖而僂指兮,何古今之歷歷。美不專 于流峙兮,德不貴于終隱。使決眥而忘情兮,恐八景 之吾哂。恢壯志于青雲兮,來吾道夫先路。及年歲之 未晏兮,庶有裨于皇度。誶曰本乎天兮,昭晰乎山川 兮,即八景而顧瞻兮,毋祇為圖畫是傳兮。
《燕山八景賦》闕名
编辑
天游子,岷峨產也。壯聞燕山為聖化所敷之會,徑縱 觀焉。讀書國學者五稔,遂登文科,叨外除。一日,將西 還,行以明發,翰林學士紫巖翁夕闖門來執別,且語 之曰:「君寓燕臺,嘗知名山遐邇有八景乎?」天游子曰: 「聞之。」翁曰:「君聞之,盍為我賦之?君賦之而我歌之,而 茲山,得之而海內傳誦之,顧不快歟?」曰:「唯。」命翁曰:「《詩 大序》曰:『《詩》有六義焉,賦居次。仲尼曰:『辭達而已矣,願 無大夸。景之一為,瓊島春陰,試有以語夫我』』。」天游子 曰:「吾聞海上神山,峙為三島,靈氣夕移,剛風啟道,飛 頓為京,內苑之禎。石骨鎮璧,峰稜削瓊,四序攸宜,奚 獨春妙。時維青陽,上林晃耀。睠卿雲之昭彰,靄靄䨴 䨴而悠揚;倏微陰之肅散,蓬蓬濛濛而汗漫。翠華天 來,群花香開。玉紅粉紫,不側不摧。侍臣進清平之雅, 宰執拜黃封之杯。都人動色,雨露九垓;時禽交鳴,風 煙層臺。此唐堯之黃屋,固為非心;文王之靈囿,同樂 于民。是宜萬口欣謠,列城注想。而光景之娛人,每春 陰之是賞。」翁曰:「《書》云:『平秩東作』。」夫體天時,理民事,參 贊者責也。可略之。其二為《太液秋風,試更賦諸》天游 子曰:「是池也,始于漢,盛于唐。穿地脈,鑿天光,納星漢, 幻陰陽。昔聞之者,多尚于逸于盤;茲臨之者,惟寄時 行時止。其廣千弓,其深九阯。其瑩若鑒,其平如砥。水 鷗曳涼以翻翻,天昉映沙而」芙蓉露夕以不凋, 蘭葉風晨而自媚。牙檣錦纜,寸飾不施;楚調吳歈,遠 聲乍來。時莫清兮,歲之秋矣。天所神者,風以動之。文 化之旁暢,教條之潛飛,無非大造之至仁,夫豈但金 行之發揮。翁曰:「《詩》云:『魚在于渚,或潛在淵』。蓋理無定 在也。余所志與君殊。其三為玉泉,垂虹盍,搆高雅之 調可乎?」天游子曰:「夫泉,九地之冷液,百谷之奔流。或 危瀉頂𩕳,或中迸林丘。昔賢品之,厥等不一。眾嶽鼓之,其鳴相酬。愛茲玉泉,天下之望,誰其似之?垂虹之 狀,絳采皜輝,陸離蕩漾,五色直懸,下飲千丈。掬之珠 跳掌中,仰之河落天上。濯之身入冰壺,嚥之胸儲雪 浪。可以供玉堂之蟾腹,可以美井坊之官釀。隱隱轟 轟,霏霏亭亭,泠泠」琤琤,皓皓冥冥。大湖之長橋未足 擬,匡廬之瀑布寧可倫。此中邦之清氣所鍾,而大靈 之天巧斯呈。翁曰:「《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晝夜』,學貴 有本也,君賦疏矣。其四為西山晴雪,昔有所睹,凝睇 卻立,莫措一辭。子今以妍辭清余前所責于君者。」天 游子曰:「是山也,遠鎮西夏,近繫夕暉,下礙新月,上接 太」微。崒乎翠通流沙,依約乎氣吞月支。爾乃元冥 司權,滕六振威。雪花剪空,席大車馳。其或積素不分, 連岫俱夷。五日十日,陰飆淒其。畫黑雲之解駮,漏新 旭于扶木。羌寒峰之撐西,照千里之瑤玉。華清池上, 澹澹煜煜。萬室門前,晴泥逐逐。兔斂蹤以遠罝,鷹厲 羽而去繳。惟朝宴之孔鸞,翔仙風乎天陸。亦豈無高 臥之夫,乘興之徒,閉門返櫂于山之南,山之北,而逍 遙天壤以自娛,而翁以為何如?翁曰:「君子依乎《中庸》, 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君賦雪而以是託情終焉,正余 志也」,而猶未也。其五《為薊門驟雨》,余嘗遭雨暴至于 古道,僕馬亦良苦,《古行路難》不我誣也,君知之否?天 游子曰:「道塗之艱者,憂患也;進德者由之;風」雨之妙 者變通也,觀化者求之。蹇余行役,幾半天下,櫛沐于 野風強雨,蓋亦屢矣。今往來薊門,更數寒暑,眼中奇 絕,莫如飛雨。且驚霆怒而吼地,太陰肆其垂天。劃斜 珠之濺戶,復亂沫之入簷。王孫公子,則惜樹花之委 填。「梧桐慘其生秋,楊柳暝而凝晚。滴階苔而欲荒,浩 川流而忽遠。」騷人墨客,則歎天氣之黯澹。至如雲昏 千里,鴞啼斷岡,飄飄捲瓦,滑滑霑裳,車淖僕痡,淋漓 未央,欲前且卻,四顧蒼茫,凜鐵騎之在空,駭銀竹之 無方。若是者,人以為虞,吾以為適天。蓋以動心忍性 立教,士當以遇災修行自力。茲特紀翁之所嘗經,非 以寫薊門之春色。翁曰:「《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天下 之善言也。言得我心之所同然,不亦善乎』?」繼是其六, 《為盧溝曉月,請君放言》《天游子》曰:「昔者盧諶抱不世 奇節,批單提蘆子,諒眾人之所不及。跡其行事,真北 方之豪傑,而功未及見。曉月西沒,嘗飲馬于此,尚長 溝之汨汨。岸莎人立,如聞馬嘶;水雲旗張,如有鬼啼。 沙磧雲平,石梁風惡。冷澹低徊,欲落未落。過而知者, 聽溝水之聲,憐其忠貞;挹溝月之明,想其平生;過而 不知者,惟自悲光景,隨溝中之斷梗;興懷鄉井,弔月 下之孤影。尚安省世有顛沛獨立如斯人者乎?謂余 不信,試諸越石之酬唱,而陳跡有未已乎?」翁曰:「燕趙 之士,多悲歌慷慨,君賦至是,余乃知不特讀《樂毅書》 為可泣也。雖然,賢哲往矣,國有雄」圖,事有大經,余願 從君叩之。其七為居庸疊翠,卓彼天險,若未易言也, 而君何以言?《天游子》曰:「宇內關塞,顧天以限疆界。維 茲居庸,實國都之襟帶。思昔凶殘,天厭其德,更代不 常,長驅直入。惟居庸之難越,憤蒼翠之中隔。車方軌 而躊躇,馬並馳而辟易。爾羊何神,其角𧥄𧥄。象若彼 羊,來飽我食。久之人也,奔突四出。未幾何年,我朝煌 煌。神武奄甸,祚啟無疆。自古建國,智以濟義。雖在人 和,亦由地利。大山騰龍,小山蹲熊。怒者張弓,呀者裂 鍾。前旌崇崇,後劍叢叢。故青蔥蔥,新黛重重。金湯如 澌,拔地稱雄。古今往事之如昨,日月流水其何窮?尚 雪天之曠野,紛校獵之西東。伐貔虎以萬計,騁耀兵 之英風。」翁曰:「君言壯哉,江山信有助乎?《易》曰:『湯武革 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易》道信于是乎在。其八為金臺 夕照,可悉吐之乎?」天游子曰:「燕者召南之故區,化自 衽席而正始。金臺者,昭王之舊,築業以騏驥而特起。 皇元凝命,與天同矩,盤山河以肇域,會英髦而廣居。 環九陛之冠冕,混萬國之車書。召南諸侯之化,固已 遍乎司牧;昭王小邦之事,安敢擬此宸都?日麗五雲, 萬古太清,有目,咸仰與時偕行。前崦嵫之方迫,俄黃 道之大明。蓋日之夕,所以開乎八紘之曉;而《乾》之元 實乃起乎四海之貞。是宜霽宇紺滑,天地陽亨。萬植 芃芃,群動英英。自北而南,天下化成;如日之升,則余 人以寧。」紫巖翁乃立而正襟,拜且謝曰:「長卿淵雲之 文,芒寒在蜀漢,而後歸于三蘇。今君亦蜀彥也,來為 燕山八景之賦,何湧泉破竹之速歟?又非掇拾故常, 鬥奇夸靡,萬象林立,悉折諸理,是亦可敬也已。」天游 子稽首再拜,復前陳曰:「東陽八詠,惟紀風物;瀟湘八 圖,惟詩澤國。余聞《西都賦》以順德者昌之,《摭說》行其 中;東都」以「有德者王」之遺意,要其終天朝,超兩都,而 億萬斯年,蓋丕基平格,天之一德,積之為躬行,心德 之寔,溥之為詔令,傳後之澤,德孰如此?大本景特寓 乎眾色,不然奇詭之觀,闔闢不測,散在天地間,萬萬 無盡而皆可賦也,奚獨鋪張揚厲乎燕山之赫奕也 哉!紫巖翁曰:「道莫大于此矣。君其書之縑楮,吾當播 之金石。」既而飭四友以謝不敏,翁猶諷詠之不釋。于 時天秋河明,星月澄碧,翁揖別竟去。天游子曰:「亟趣裝西還,坐待東方之晴白。」
《燕山八景賦》闕名
编辑
余嘗與客越吳境,道魯封,指燕山以遐邁,拜帝閽之 崇崇。閶闔開于黃道,宇宙穆乎皇風。客乃問于燕都 主人曰:「子燕人也,燕之形勝,盍為我言之?」主人曰:「唯。 蓋夫燕山之為都也,界幽燕之分域,貫析木之隩區。 闡軒轅之帝畿,甸召伯之故墟。群山騰突巃嵷,眾流 之匯,泱漭浺瀜,偉皇元其光宅,乃京畿乎其中。內則」 瓊島為囿,太液為池。叢以林麓,繚以漣漪。峨峨乎,鬱 鬱乎蓬萊。十洲聳仙宅,干海涯;維山之崥,呀其成淵。 澹灩禁宇,汎景浮天;洋洋乎翠水瑤池,㴑天風而來 遷。至若暖風東來,草木森碧;匪霧匪雲,蔽虧天日。遠 近鏤碎碧之玲瓏,上下浮輕煙而欲濕。秋空如洗,蘋 飈扇涼;霞鶩齊飛,老桂騰香。吹碧浪而鱗開,澹玻璃 其浮光,斯二景也。王子皇孫,芊曼姬姜,往往去來乎 其旁。若乃軒車四達,周視郊原,踰薊門,挑玉泉,細霏 暴點,絡野傾廛,輕盈,飄颻織女,垂玉絲于天上。淋漓 滂沛,陽侯激海波而來前。畎畝溉其膏澤,民物欲其 豐年。宛平之西,漱玉潺湲,踰穿三洞,縈紆連延,若飛 若緣,若晴蜺之飲。百「川。擁雲氣而下垂,亙碧落而空 懸。爾乃銅壺漏闌,盧溝天曉;冰輪西流,素光猶皎。月 與水兮相涵,水連天兮瀰渺。燭石獸之蟠踞,洞河橋 之窈窕。其若駕金輪于若木,返倒影于扶桑。灼爛金 臺,炫燿藩障;赫赫煌煌,若燭龍銜曜照崑岡。帶餘暉 兮《木杪》,慨今昔兮歎長。」其西則崇山撐柱,大阜岸谷。 陰涸「寒冱,雪林千戶,炫陽暾而不流,凝凍光而常白。 離離皚皚,皓皓的的,恍若寫姑射之神人。」「移雪山于 西域,又瓊樓玉宇之嵯峨,重璧連璐之委積也。其北 則峙以居庸,屹于雄關,崷崒岪鬱,嶔崟㠝岏,儷列干 之矗矗,凜武士之巖巖。又如海波之騰立,翠光交射 而凝寒。騷人墨客,官遊旅寓,每賦詠而躋攀。偉八景 其斯陳。卓觀乎寰宇,蓋一元之會合,萬方之綱紀。山 川鬼神,正直以扶持;等皇天后土而相為終古者也。」 客曰:「噫嘻,子之言美矣!然猶未也。我聖皇之都于此 也,面嵩高,坐雲中,右太華,左岱宗,總八荒以立極,連 萬雉以橫空。內則麗正崇天之門,大明齊化之宮;外 則孤嶺、五臺之嵂屼,潞河滹易之奔衝。邦畿之內,厥 壤千里,爥爥煇煇,曷可殫舉。昔子虛、烏有,詫以齊楚 之事,而見哂于亡是。今子徒《八景》之夸異,其亦未睹 夫巨麗者歟?」言未既,余笑謂之曰:「主人固失,客亦未 為得也。夫表裏山河,非為國之堅利也;騰概偉觀,非 以為君之服御也。王者之作,不患土地之不闢,而患 田野之不」治;不患城郭之不固,而患民心之或二。故 婁敬不以都洛為安,吳起不以西河為美。且「瓊島之 春,孰與仁政之沖融?太液之秋,孰與義風之激烈?居 庸之疊,孰與鎮重之主威?西山之雪,孰與貞白之臣 節?玉泉之垂,薊門之飛,孰與教雨德澤之流布?盧溝 之月,金臺之照,孰與道德輝光之煒煜?」子乃遺其精 而究其粗,後其本而識其永,豈足以狀天下之雄圖, 而昭神武之創業者哉?二子心服,仰天歎息。第見明 月流輝,圓靈空碧,萬仞燕山,一天星極。
《燕山八景賦》闕名
编辑
「余嘗欲航槎泝析木之津,匹馬踏燕山之雪,觀帝都 之壯麗,攬一世之豪傑,將俾相如枚乘輩作賦,擬兩 都,以揚鴻釐,著休烈,而未能也。」客有以燕山八景而 請賦者,余曰:「嘻!子何遺帝王之盛德大業,而翫心于 文人才士細娛之屑屑也耶?」客曰:「噫!漸離擊筑,非明 良之賡歌也;千金駿骨,非奉璋之峨峨也。方今八紘」 為罝,六合為羅,萬國一人,四海一家,雕題鑿齒,莫不 摩肩累跡,拭目于上國之光華也。四時覽物之變化, 當代詞人之歎嗟,《蓼蕭》《行葦》,皆足美先王之德澤,又 何必上林校獵之虛夸者耶?曰:然則嶔嶔兮森森,幕 幕兮沉沉,翳雜花兮琪樹,被芳藻兮瑤林,違帟青兮 咫尺,隱岑碧兮丈尋,春容兮藹藹,護瓊島兮陰陰。水 光兮沖融,滌殘暑兮俱空。柳輕搖兮疏翠,葉乍染兮 新紅。天邊來下兮黃鵠,雲表先度兮征鴻。涼波兮太 液,白雲起兮秋風。鳴雞兮啁哳,朝馬行兮蹄跋刺,度 石橋兮迢迢。耿盧溝兮殘月。玉獅影兮零亂。銀蟾光 兮瑩徹,色蒼蒼兮欲曙。望紫雲兮宮闕,憑高兮晚眺。 夕陽回兮西照,下赤雲兮崢嶸。注金臺兮見耀,帶影 兮飛朝陽之鴉,決眥兮送上林之鳥。帝城嚴兮催鎖, 玉鞭爭門兮擾擾。有山兮居庸,疊蒼翠兮重重。據秦 皇之舊築,陪漢帝之新宮。肅屯霜之萬騎,銜乘乾之 六龍。有山林兮玉泉,山聳秀兮泉淵。乍收兮殘雨,挂 雌蜺兮連卷。爛祥光兮流渚,絢彩兮垂天。胡僧欲以 纏頭「而起舞,壽君王兮萬年。西山兮岧嶢,雪花如席 兮何年?飄嚴風冱兮不解,雖見晛兮難消。不知白雪 之白兮白玉之白,行人駐馬兮回頭望遙,望迢迢兮 薊門。天風起兮雲奔。分龍瓢之一滴,散急雨兮紛紛。 入帝城兮頃刻,灑九街兮無塵氛。」客曰:「猶未也。賦此 八景,于以見四時之景不同也。覽此八景,何以知九重之德無窮也?」曰:「然則冰崖寒谷,陽和俱到,一瓊島 也;海無鯨波,民安鴻澤,一太液也;陽明煥發,陰輝勇 撤,豈止盧溝之殘月也;大明當空,燭于豐蔀,豈此金 臺之夕照也;維城回互,盤石錯峙,壯于《居庸》之疊翠 也;望慰時雨,奔止淫風,大于玉泉之垂虹也;百官精 白,以承休德,庶可擬西山之晴雪也;九天垂雲,四海 立水,又何啻《薊門》之飛雨也。」客曰「唯唯。」是為之賦
燕山部藝文二〈詩〉
编辑《燕山疊翠》明·王時泰
编辑
群峰聯絡勢崔嵬,紫氣嵐光面面開。遙拱帝京環翠 障,風雲淡蕩接金臺。
《前題》章漢
编辑
群峰接翠微,圖畫倚天起。扶杖看山行,此身亦畫裏。
《前題》胡維翰
编辑
疊嶂層巒裏,鬱蔥萬樹蒼。屏環禪院古,崖滴乳泉香。 雨潤田疇宅,風清竇遜莊。危峰依舊峙,何必問滄桑。
燕山部紀事
编辑《居易錄》:燕山樵兒澗有熊道人者,能辟穀,嘗旬日不 食,食即以其餘飼虎,虎時時馴擾臥階下。或問其術, 道人曰:「人忘機於物,物亦忘其機,何術之有?」此與《列 子》海鷗之說可相發明。
大伾山部彙考
编辑禹貢之大伾
大伾山在今直隸大名府濬縣之東南二里,高四十 丈,週圍五里。山再成曰「伾山」,連亙若屏幛,故名大伾, 一名黎陽山,又名青壇山。其隨地異名者,曰紫金山, 曰大佛巖,曰觀音巖,曰龍洞,有玉女巖、拖裙石、白金 泉諸勝。
大伾山圖
考
编辑按:《書經禹貢》:「東過洛汭,至于大伾。」〈蔡傳〉洛汭,洛水交流 之內,在今河南府鞏縣之東。洛之入河實在東南,河 則自西而東過之,故曰「東過洛,汭大伾。」孔氏曰:「山再 成曰伾。」張揖以為「在成皋。」鄭元以為「在修武、武德。」臣 瓚以為修武、《武德》無此山,成皋山文不再成,今通利 軍黎陽縣臨河有山,蓋大伾也。按:黎陽山在大河,垂 欲趨北之地,故禹記之。若成皋之山,既非從東折北 之地,又無險礙,如龍門底柱之須疏鑿。西去洛汭,既 已大近,東距洚水大陸,又為絕遠,當以黎陽者為是。 洚水,《地志》在信都縣,今冀州信都縣,枯洚渠也。 按《爾雅釋山》:「一成伾。」〈註〉《書》曰:「至于大伾。」〈疏〉案此文則 山上更有一山重累者,名伾。「《書》曰」者,《禹貢》文也。孔安 國云:「山再成曰伾。」與此不同者,蓋所見異也。鄭元云: 「大伾在修武、武德之界。」張揖云:「成皋縣山也。」《漢書·音 義》臣瓚以為皆非。今黎陽縣山臨河,豈不是大伾乎? 瓚意當然。
按:《史記河渠書》:「及孟津、雒汭至于大伾。」〈註〉孔安國云: 「山再成曰伾。」按:在衛州黎陽縣南七里。
按:《水經》,「河水東逕成皋大伾山下。」〈注〉《爾雅》曰:「山一成 謂之伾。」許慎、呂忱等並以為丘一成也。孔安國以為 再成曰伾,亦或以為地名,非也。《尚書·禹貢》曰:「過洛汭 至大伾者也。」鄭康成曰:「地喉也」,流。〈宋本作沇〉出伾際矣。然 則大伾在河內修武、武德之界,濟、沇之水與滎、播澤 出入自此,然則大伾即是山矣。伾北,即《經》所謂「濟水 從北來注之」者也。〈孫云按史記括地志云大伾山今名黎陽東山在衛州黎陽南張揖 云今成皋非也〉按《畿輔通志·山川攷》:「大伾山在濬縣東南二里,山高 四十丈,周圍踰五里,峰巒秀拔,若倚屏障。《禹貢》導河 至於大伾即此。一名黎陽山,又名青壇山。」《爾雅》曰:「山 一成曰伾。」孔安國曰:「山再成曰伾。」今觀山形,當以安 國為是。按漢光武於上築青壇方望,劉禎賦所謂「青 壇承祀,高碑頌靈」者是也。
紫金山在濬縣東五里,大伾山之東。山無餘土,翠石 稜稜。相傳玉女修鍊於此,丹成飛去。有玉女觀、白金 泉、拖裙石、玉女巖、仙跡觀今廢。
大佛巖在濬縣大伾山東。石勒以「佛圖澄之言,巉巖 石為佛像,高十餘丈,以鎮河流。拓拔魏時,覆以重閣。」 元末燬於兵。
「觀音巖在大伾山北。巖今鑿為洞,內巉石為像 龍洞在濬縣大佛巖北百餘步,大小三穴,天將雨,穴 中先出雲氣。宋政和間,禱雨輒應,敕封康顯侯。洞前 建豐澤廟,西日返照,穴中有光,故又曰西陽明洞。」 按《大名府志山川攷》:「浮丘之東二里曰大伾,上多浮 圖宮巉巖洪洞之跡焉。故士大夫道綰黎陽,數眺而 歌賦之。」大伾之東曰「鳳凰」,東北曰「紫金。」二山者,《大伾》 之餘氣也。《傳記》別有黎陽山,今失其處。
按《濬縣志山川攷》:「大伾山在縣東南二里,高四十丈, 周圍踰五里。」
呂祖洞,在大伾西崖峭嶂之間,知縣劉德新所創鑿 者,幽深精潔,殿廡崇閎,結構異致,景物瀟灑,真仙境 也。並置香火地,坐落山下。
《古蹟攷》:「青壇在大伾絕頂平處,漢光武平王郎,還至 黎陽,築壇祭告天地百神,刻石紀事。」
黎陽倉在大伾北麓。隋煬帝時,漕河北之粟以餉京 師,李密據之,唐、宋皆仍其制。政和以後,大河南徙,始 廢。
「杏花臺」在大伾、浮丘之間。金時富人所築,以資遊觀 者。
懋功宅在大伾觀音巖北,唐徐勣守黎陽時別墅。 「《中軍》亭」在大伾絕頂,李密建,以瞭敵者。今止存四巨 礎。
鴻濛亭在大伾南嶺。金防禦使建,有石刻。
偉觀亭在大伾佛岩之北。岩下古柏數十株,蒼翠可 愛。元劉愻書「大伾偉觀」四字于岩間。明嘉靖時,兵備 劉秉鑑建亭于下,今改為清曠亭,又名挾飛亭。 陽明亭在大伾絕頂書院內。明新建伯王守仁建。 懷古亭在大伾北巔。
「雲半山房」在大伾東岩。明知縣張肯堂建。
「藹藹亭」在大伾雲半山房南。明知縣張肯堂建。 「紫來亭」,在大伾東岩,憑虛結構,不異空中樓閣。知縣 張中選建。
「雲封亭」在大伾西呂祖洞前,石池八面環繞,迥絕塵 俗。
「來鶴亭」,在大伾西岩呂祖洞北,即方壺道院內。 《三丰嘯臺》,在大伾西岩,似瀛洲道院內。
雲渡橋,在大伾西,懸崖上,似瀛洲道院內。
「太極宮」,由純陽洞天門入,在大伾絕頂,卓出雲表,如 龍角鳳牙,供三清文昌呂祖臥像,闔邑之文峰也。 萬仙樓,在大伾太極宮後。
「吏隱厈」,在大伾西呂祖洞北,即方壺道院內。 「餐霞閣」,在大伾西,即方壺道院內。
「浴鶴池」、落虹橋俱在大伾西,呂祖洞山門外。
《蘧蘧居》在大伾呂祖洞右,即方壺道院內。
綠柳長廊在大伾山之西。自山足直至山腰,其長里 許。以上俱知縣劉德新建。
玲瓏石在大伾西太極宮前。嵌空玲瓏,宛如疊書 《片月臺》在大伾鍾離殿前,似瀛洲道院內。
天然石樽,在大伾北巔,上容酒斗餘明澶淵名士王 之臣曾「筒吸三盡,刻記樽旁。」
《石上古柏》,在大伾東岩石上,挺生磐石,毫無寸土,不 計年矣。
《物產攷》:「山韭生大伾山石罅中,療心疾,奇效。有意求 之,則竟年不可得也。」
大伾山部總論
编辑程大昌《禹貢山川地理圖》。
大伾
编辑「張揖以成皋山為大伾,薛瓚、杜佑以河內黎陽山為 大伾」,兩山皆大河所逕,又皆古來舊傳也。臣獨不以 張揖為當者,蓋黎陽山在大河垂欲趨北之地,禹故 記之,正與河將東流而先記華陰之在極南者同也。 若成皋之山,既非從東折北之地,又非險礙,如龍門 底柱之須疏鑿也。其地西去洛、汭,既已絕近,東北距降水大陸又為絕遠,禹獨何為,而特于此數數致言 耶?臣故于瓚、佑有取,正以其理有當焉爾。
大伾山部藝文一
编辑《遊東山記》元·王惲
编辑
至元辛巳歲春三月,予按部黎陽,膏澍連朝。明日夏 孟丙寅朔,天宇開霽,大伾堆阜,景明風澹,畫如也。友 人宋祺洎諸屬吏,囊筆載酒,來遊茲山。遂自西南騎 而陟,阻抵嶽祠下。既祝香,步上中層,至鴻濛亭址。讀 刺史邊元勳《亭記》文,甚奇麗。稍北至中頂,頂勢夷衍, 即李魏公中帳,蓋伾之絕巔也。山形再成,崚層石壇 爾。東北行百步,陰崖崎嶇,扶掖而下,憩龍竇巔上。少 焉降觀《西陽明洞,記》開元間山人李真題名,筆勢飄 逸,有焦山鶴銘風格。其龍崖方廣天然,而龕上竅極 大,盤旋若螺殼然。邃頂而去,窈不知其幾何也。意者 山澤通氣,此正大伾口鼻唅呀吐納之所,非有異也。 宣和以侯爵錫之,不幾于妄濫乎?盤礡久之,下山。適 靈昌諸君繼至,尋前盟也。相與稽首,彌勒奠像,具鑴 鑿本末。以寺石鱗考之,為高齊所造無疑。左右磨崖 題識甚多,得魯元翰、張浮休賦詠各一,周覽既已,與 客聯鏕東行,踰大河故瀆,入牽城,登紫金山,觀仙人 拖裙石。石水蒼色,苔昏雨溜,雯華漬裂,誠若拖裙狀 者。其面有元豐、政和《題記》,鯨刻幾滿,皆奇筆也。遂探 白金泉,瞰玉女洞口,傍勒建安人徐閎中《泉眼銘》,雨 蘚模糊,略辨首尾。於是躋巔會勝,主人取軟腳例,開 樽連酌。觴詠纔交,幽懷共暢,不知山蹊之迂,登頓之 勞也。既而寒日下,悲風來,逕北麓,穿蒼城,按觀隋唐 廩制。未刻入自北門,宴群賓於清白堂。酒數行,張、鄭 諸君舉觴屬予曰:「今日之遊,樂且有融,盍簪而來,似 非偶然。第變遷以來,三山濯濯,等為丘垤,其能極宣 城之賞,當子長之遊乎?然山以賢稱,境緣人勝,如赤 壁斷岸也,蘇子再賦而秀發江山,峴首瘴嶺也,羊公 一登而名垂宇宙,況茲山也,名載《夏書》,功存禹跡,關 河大地,形勝依然。斯行也,垂橐偕來,稛載」而去。幸吾 子筆之歸,為兩郡光。且紀蒼煙寂寞之會,仍得簉名 其間,為他年林下故事,非偶然者。不爾甘逋客迴,俗 駕幾何,不為疊嶂攢譏,山靈見謝也耶。
《遊大伾賦》明·王守仁
编辑
王子遊於大伾之麓,二三子從焉。秋雨霽野,寒聲在 松,經龍居之窈窕,升佛嶺之穹嶐。天高而景下,木落 而山空。感魯衛之故跡,弔長河之遺蹤。倚清秋而遠 望,寄遐想于飛鴻。于是開壑雲石,灑酒危峰,高歌振 于巖壑,餘響遞于悲風。二三子慨然嘆息曰:「夫子之 至于斯也,而僕右之乏二三走偶獲供焉。茲山之常 存,固夫子之名無窮也。而若走者,襲榮枯于朝菌,與 蟪蛄而始終。吁嗟乎!亦何異乎牛山峴首之占胸?」王 子曰:「嘻!二三子尚未喻于向之與爾感嘆而悲弔者 乎?當魯、衛之會于茲也,車馬玉帛之繁,衣冠文物之 盛,其獨百倍于吾儕之聚于斯而已耶?而其囿于麋 鹿、宅于狐狸也,既已不待今日而知」矣。是固盛衰之 必然爾,尚未睹夫長河之決龍門,下底柱,放於茲土 乎?吞山吐壑,奔濤萬里,固千古之經瀆乎?而且平為 禾黍之場,築為邑井之墟。吁嗟乎!流者而有湮,峙者 其能無頹?則斯山之不蕩為沙塵而化為煙霧者,幾 希矣。況吾與子集露草而隨風葉,曾木石之不可期。 奈何忘其飄忽之質,「而欲較久暫于錙銖者哉?吾姑 與子達觀于宇宙,可乎?」二三子曰:「何如?」王子曰:「山河 之在天地也,不猶毛髮之在吾軀乎?千載之于一元 也,不猶一日之于須臾乎?然則久暫奚容于定執,而 小大未可以一隅也。而吾與子,固將齊千載于喘息, 等山河於一介,遨遊八極之表,而往來造物之外,彼 人事之倏然,又烏足為吾人之芥蔕者乎?」二三子喜, 乃復飲。已而夕陽入于西壁,童僕候于巖徂,忽有歌 聲自谷而出,曰:「高山平兮,深谷嵯峨,將胼胝是師兮, 胡為乎蹉跎?悔可追兮,遑恤其他。」王子曰:「夫歌為吾 也。」蓋急起而從之,其人已入于煙蘿矣。
大伾山部藝文二〈詩〉
编辑《與盧次楩登大伾山》明·李攀龍
编辑
河朔風塵萬里看,空亭天外一憑欄。夕陽忽送孤城 色,春雪遙臨白馬寒。何處浮雲吞大澤,于時紫氣滿 長安。我來欲著《浮丘賦》,此地因君老鶡冠。
《奉和直指王公登伾山》盧象升
编辑
伾山屹如此,絕巘引新蘿。歷落貪幽至,崚嶒策險過。 林巒森氣色,檜柏鬱嵯峨。盡日登臨晚,行行《白石》歌。
又
負郭青山色,風雲入眼多。林光疑走石,雨浪欲翻波。憲斾凌霄漢,棠陰遍夕坡。銜盃天地迥,擊節想「登歌。」
大伾山部紀事
编辑《國語》:「夏之興也,檮杌降于伾山。」
《濬縣志》:「宋政和五年,三山河橋成。初,蔡京以孟昌齡 為都水使者,鑿大伾、三山兩河,創天成、聖功二橋,調 役夫數十萬,至是畢功。御製橋銘。」
大伾山部雜錄
编辑明唐樞《大伾山記》:「大伾山,黃河北抱,洛陽南倚。自北 視之,巍然沖舉,如數扇片片疊集上半體,石骨崢嶸, 削壁直上,蒼崖丹巘,旁擁諸高,曳串多脈,鬥勝逞奇。 每晨有巒光三道,從空遠射。自南視之,平漫一土岡, 與地差高。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