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考證/方輿彙編/山川典
< 古今圖書集成考證
古今圖書集成考證 方輿彙編 山川典 |
本書冊葉數 | 考證卷七下 |
---|---|
第一八三冊之〇九葉 | 山川總部總論之十三嵩大也即禹貢之方外也 案禹貢祇有外方 |
一二葉 | 山川總部藝文二之五杜甫詩滄浪水深青暝闊 案草堂詩箋作滄浪水深青溟闊 |
一六葉 | 山總部彙考之六爾雅釋山疏云河西嶽注吳嶽者在西河之西一名無嶽 案注疏作一名吳嶽 |
一九葉 | 山總部彙考之二十六釋名釋山小山別大山曰甑也形孤出處似之也 案釋名字皆作甗 |
山總部彙考之三十一博雅釋山外謂之崏嵩案原注外下疑有方字格致叢書廣雅本作外謂之嵩無崏字 | |
二三葉 | 山總部藝文一之七徐充容小山賦於時李春移序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季春移序
|
二四葉 | 山總部藝文一之十五唐周鉞土積成山賦有始有卒乃勞乃勤依依漸長日月增高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乃勤乃勞作日日增高
|
山總部藝文一之十六唐蔣防聚米為山賦備山形於握粟之內何慮巧虧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何慮功虧
| |
山總部藝文一之十七唐獨孤鉉聚米為山賦同遠近無拔虯之患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同遠近無拔蛇之患 若其似杇疑駮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若其似朽疑駮 搜其存稟之實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搜其存廩之實 | |
山總部藝文一之十九唐司空圖題山賦喜夸鵬而跼躩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喜夸鵬而跼蠖
| |
二七葉 | 山總部藝文二之二十一蘇軾詩江上清空我塵土 案東坡集作江山清空我塵土 |
二九葉 | 山總部紀事之二郭文傳乃步擔入吳興餘杭大辟山中 案晉書作大滌山 |
三〇葉 | 山總部雜錄之四中山靖王傳眾煦漂山 案漢書作眾喣 |
三五葉 | 五嶽總部彙考一之三十三神宗元豐二年祥定禮文所議四望之禮 案下文宜作詳定 |
四〇葉 | 五嶽總部彙考三之十二博雅外謂之崏嵩 案 |
語在山總部彙考之三十一 | |
第一八四冊之〇九葉 | 盤山部藝文二之二明謝榛詩明明滄海一半涔 案盤山志作明明江海一牛涔 |
燕山部藝文一之一元陳櫟燕山八景賦殫泓潁而難窮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殫泓而難窮
| |
一〇葉 | 燕山部藝文一之六元闕名燕山八景賦天昉映沙而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大魴映沙而
|
一六葉 | 泰山部彙考一之二十七蘇頲東封頌近閩人林焞以忠孝廉節四大字覆刻其上 案王世貞弇州山人王澍竹雲題跋皆作林㷆 |
二五葉 | 泰山部藝文一之三漢司馬相如封禪文或謂且天為質闇示珍符固不可辭 案史記無示字文選有 |
二七葉 | 泰山部藝文一之二十三闕名日觀賦初其瞑色蔥蘢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初其暝色蔥蘢
|
二九葉 | 泰山部藝文一之四十六元郝經泰山賦或繚經之蛇結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或繚徑之蛇結
|
三二葉 | 泰山部藝文二之十八明蘇志乾岱山賦昦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昦
|
五六葉 | 泰山部藝文六之六十李化龍詩積氣搏空冷不禁 案原作積氣摶空冷不禁 |
五七葉 | 泰山部紀事之七風俗通義裁有兆朕 案朕應作眹今多通用 |
五九葉 | 泰山部紀事之二十宋王欽若傳兩夢神人顧增建廟庭 案宋史作願增建廟廷 |
第一八五冊之〇一葉 | 泰山部雜錄之二周易是謀類 謹案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作周易是類謀
|
泰山部雜錄之三漢東方朔客難日月之徑不千里則不能燭六合而燿八紘泰山之高不嶕嶢則不能浡滃雲而散歊烝 案此數語為揚雄解難文非東方朔客難 | |
〇二葉 | 泰山部雜錄之十二郤埽編其曰御史大夫者大夫也 案琅邪刻石原作御史夫〈二〉 |
〇七葉 | 曆山部彙考一之二後漢書郡國志濟陰郡戌陽有雷澤 案後漢書作成陽有雷澤 |
一〇葉 | 曆山部藝文一之二宋羅泌曆山論而今秦地池陽灃陽始甯河縣上虞吳錫亦皆有之 案路史灃陽作澧陽吳錫作無錫 |
曆山部藝文一之三前論若陽城漢獲澤縣 案路史作濩澤 冷道案路史作泠道 | |
一二葉 | 華不注山部藝文二之一明王世貞詩欲雪千山自瞑 案瞑宜作暝 |
一八葉 | 尼山部藝文一之二元虞集尼山書院記命同知滕州事郝寶寶領之 案道園學古錄作郝寶領之 鄒縣尹張士謙案原作縣令此記與道園學古錄文字繁簡不同不悉校改 |
二四葉 | 嶧山部藝文一之一秦嶧山刻石以開事理 案石刻作以開爭理 巢害滅除案石刻作害滅除 |
三〇葉 | 沂山部藝文二之一蘇軾詩際天菽粟青城堆案東坡集作際天菽粟青成堆 |
三四葉 | 琅琊山部彙考之五諸城縣志西側尚有臣斯臣去病等字可辨 案史記暨金石書作去疾 |
三五葉 | 琅琊山部藝文二之三臧惟一詩萬泒朝來曾漏洩 案泒宜作派 |
三八葉 | 之山部藝文二之一馬詔詩雲樓海嶠羅煙縷 案原作雲棲海嶠羅煙縷 |
四三葉 | 蓬萊山部彙考之一後世以之名縣即古人所謂蓬萊興否不可得而知 案興否應作與否 |
四八葉 | 五臺山部彙考之二十二秦戲山臺東七十里山海經云秦戲之山無草木 謹案 敕撰大清一統志作泰戲山
|
第一八六冊之〇五葉 | 五臺山部雜錄之一輟耕錄率不甘湛涪鄉里案原作湛浮 |
一〇葉 | 中條山部彙考之三水經河水注山海經曰薄山之首曰甘桑之山 謹案 武英殿水經注作甘棗之山 河靈玃踢謹案
武英殿本戴震校作踼 |
一六葉 | 中條山部外編之四几下有焚書遣燼 案遣燼當作遺燼 |
一九葉 | 壺口山部藝文一之一黃光煒壺口賦峻若建瓶 案瓶當作瓴 |
二〇葉 | 首陽山部彙考二之二水經注夷齊之歌所矣曰登彼西山 謹案 武英殿本水經注作夷齊之歌所以曰登彼西山矣
|
二七葉 | 龍門山部藝文二之一唐沈佺期詩長寶五里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長竇五里 伏濡呴潛石案原作伏湍 藻葩乘彩虹案原作垂彩虹
|
二八葉 | 龍門山部雜錄之一水經注往來遙觀者常若雲霧沾人 謹案 武英殿本水經注作霧露沾人
|
三〇葉 | 底柱山部彙考之三水經注搜神記稱齊景公渡于江沅之河 謹案 武英殿本作江沈之河案下文云亦或作江沅字固知此處是江沈也
|
底柱山部藝文一之二唐趙冬曦三門賦刷蕩穴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㕞蕩珊穴案字字書不見 中負石兮空自奇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申負石案此本中字剜補趙用莊子申徒狄負石事 | |
三六葉 | 霍山部藝文二之三徐珵詩精誠肸饗潛相通案當作肸蠁 |
三七葉 | 霍山部紀事之四創業起居注可為吾立祠廣也 案當作立祠廟也 |
四二葉 | 恆山部藝文一之三北嶽府君之碑婁虛心 案金石萃編原碑顧炎武北嶽辨皆作韋虛心 |
恆山部藝文一之四北嶽府君碑竊北岳宗自均魁父 案碑原作竊比岳宗 | |
恆山部藝文一之五鄭子春祀北嶽祠序冀殖繁滋 案碑原作貨殖繁滋 | |
恆山部藝文一之七祀北嶽祠序經軍度支營田節度副大使 案碑原作支度王昶有考載金石萃編 謀無遺策案碑原作遺笇 | |
恆山部藝文一之八祀北嶽祠序隨時殄薦 案碑原作珍薦 垣墉徑遂案碑原作徑隧 | |
恆山部藝文一之十宋真宗醮告文斯惟眇薄案碑原作顧惟眇薄 既秩序而靡歉案碑原作靡彰 | |
恆山部藝文一之十一宋王禹偁重修北嶽碑幽靈肸饗 案肸饗當作肸蠁 | |
四三葉 | 恆山部藝文一之十五重修北嶽碑佇靈臺之偃柏 案當作偃伯 |
四四葉 | 恆山部藝文一之二十二宋韓琦重修北嶽廟記功大廢廣 案碑原作費廣 |
四七葉 | 恆山部藝文二之一王昺恆山賦雰雨霧而交溥滋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無交字
|
四八葉 | 恆山部藝文二之十六楊述程登恆山記如建瓶 案瓶應作瓴 |
第一八七冊之〇五葉 | 王屋山部藝文一之一韓愈天壇硯銘外棱孤聳內發黑色 案昌黎集作內發墨色 |
一六葉 | 太行山部藝文一之三十八陳棐孔子迴車廟解孔靈度等以舊字毀落 案水經注作舊宇此解後文亦作舊宇 |
一七葉 | 太行山部藝文二之三韓愈上盤谷詩平沙綠溪傍枋口 案明本作平沙綠浪傍枋口 窮瞻極覽頗恣縱案明本作窮探極覽頗恣縱 |
一八葉 | 太行山部藝文二之十三明康海白石樓詩丹機淩紫霄朱甍接岩鐻 案明刻本作丹梯淩紫霄朱甍接巖罅餘若斜煙作夕煙蕩溪姓作仲南姓私為南莊喜作私為李公喜以下尚有參差數處疑出別本無關文義置之 |
二三葉 | 林慮山部彙考之二十六大頭山條即林慮之矯嶺抱犢固也 案水經注原作嶠嶺 |
二九葉 | 林慮山部紀事之一後漢書夏馥傳隱姓名為治家傭 案後漢書作冶家傭 |
三四葉 | 廣武山部紀事之十二李嗣源遣將石敬塘 案敬塘之塘當作瑭 |
三八葉 | 伊闕山部藝文二之二武元衡詩山河沓映春雲外 謹案 御定全唐詩錄作山河杳映春雲外宋之問詩稱觴獻壽香靄裏 謹案
御定全唐詩錄作稱觴獻壽香霞裏 |
伊闕山部藝文二之三前詩囂聲喊颺開黃道謹案 御定全唐詩錄作囂聲引颺開黃道
| |
伊闕山部藝文二之四唐錢起龍門游眺詩 謹案 御定全唐詩錄作韋應物
| |
三九葉 | 伊闕山部紀事之一伽藍記菩提達肇者波斯國僧人也 案伽藍記作菩提達摩 |
四二葉 | 蘇門山部藝文二之四元好問詩薇茫散煙螺案遺山集作微茫散煙螺 |
四八葉 | 熊耳山部彙考之六河南府志禹貢導河至熊耳 案書經原作導洛自熊耳 |
四九葉 | 嵩山部彙考一之九水經注羅水又西北逕潘岳子父墓前 謹案 武英殿本作潘岳父子墓前
|
第一八八冊之〇五葉 | 嵩山部藝文一之四唐太宗告少林寺書神州麋沸 案今石刻作糜沸 馭鴈飛輪案石刻作馭象飛輪 化闡祇林案石刻作緇林 |
嵩山部藝文一之七大周降禪碑若夫兆朕鴻源 案朕當作眹 | |
〇七葉 | 嵩山部藝文一之二十三唐楊炯少姨廟碑鐘罄笙竽致其和 案本集作鐘磬笙竽致其和 |
嵩山部藝文一之二十七前碑眾靈晱暘 案本集作睒睗 | |
嵩山部藝文一之三十唐裴漼少林寺碑為主寺觀盡令廢除 案金石萃編作偽主寺觀 | |
〇八葉 | 嵩山部藝文一之三十一前碑周大象等寺初復 案金石萃編作大象中寺初復 |
嵩山部藝文一之三十二前碑有明遵茲雲元素 案金石萃編作慈雲 | |
嵩山部藝文一之三十六唐權德輿送韋起居序朝廷搢縉先生之徒 案權文公文集作前此中朝薦紳先生之徒 大則囿以得喪案文集作囿于得喪 | |
〇九葉 | 嵩山部藝文一之四十七宋真宗醮告文豈暨亥之所遍步 案金石萃編作豈豎亥之所遍步 廣達寅畏案金石萃編作庶達寅威 |
嵩山部藝文一之四十八前文以保手盈心 案金石萃編作以保子盈成 | |
一〇葉 | 嵩山部藝文一之五十一宋樓异三十六峰賦王子晉環之以為疊兮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環之以為壘
|
嵩山部藝文一之五十二前賦山空落石若仙人之鍛聲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山空落日 紛豆登而鬱秬鬯案應作豆豋
| |
一一葉 | 嵩山部藝文二之三明劉咸嵩山賦或如蛟走而蚪蟠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虯蟠
|
一二葉 | 嵩山部藝文二之八明曹槤少室賦鄙羅浮三百之磅礡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三百里之磅礡
|
一九葉 | 嵩山部藝文三之四唐宋之問石淙應制詩巖邊樹色含風冷石水泉聲帶雨秋 案原作石上泉聲帶雨秋 |
二〇葉 | 嵩山部藝文三之十三唐崔曙東溪詩白鷗寒更浴孤雲暗未遣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孤雲晴未還
|
嵩山部藝文三之十九唐孟郊石淙詩日日凍有稜雪霜空無影 謹案 御定全唐詩錄作日月凍有稜
| |
二一葉 | 嵩山部藝文三之二十一唐盧鴻樾館詩序苟事宏湎乖其賓矣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乖其實矣
|
二六葉 | 嵩山部藝文四之十七高出詩憶昔武帝巡幸日千騎萬乘鬱菁茵 案據上下韻當作菁蔥 |
二八葉 | 嵩山部紀事之二南齊書祥瑞志見天雨石墜地石間有璽在其中 案南齊書作石開有璽在其中 |
嵩山部紀事之六舊唐書劉道合傳及將封太山屬大雨 案舊唐書作久雨 | |
三八葉 | 緱山部藝文一之三昇仙太子碑幼表靈鬚之相 案此鬚字剜補金石萃編作靈 出叔譽於三窮案金石萃編作屈升譽於三窮 |
緱山部藝文一之四前碑播石子之懿範 案金石萃編作播𢘗子之懿範 | |
緱山部藝文一之七前碑尋真訪道 案此訪道二字剜補金石萃編作御道 | |
三九葉 | 緱山部藝文二之四唐岑參詩蟾聲喧暮村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蟬聲喧暮村
|
緱山部藝文二之七唐鄭畋詩望臺悲嘆戾閱水笑梁昭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望臺悲漢戾
| |
四三葉 | 香山部藝文二之一唐武元衡詩鐘磬寥寥半壁空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鐘磬寥寥半碧空
|
四五葉 | 桐柏山部藝文一之三明李夢陽大復山賦荊獥之名山 案獥當作徼 |
四六葉 | 終南山部彙考之四水經渭水注余謂崔駰及皇覽繆忘也 謹案 武英殿刻水經注作繆志也 惠公孝公立是穆公之後案水經注立作
|
終南山部彙考之五地理通釋西征賦云九㚇巀㠔 案地理通釋作巀 | |
四七葉 | 終南山部藝文一之一庾信義谷銘綠槐秋樹案庾子山集作綠槐秋市 |
終南山部藝文一之二前銘豈知運石甘泉 案庾集作豈如 落實催柯案庾集作摧柯 | |
四八葉 | 終南山部藝文二之七唐韓愈詩創慈仆而巧案別本皆作創茲朴而巧 |
五一葉 | 終南山部外編之十一陳季卿條日已脯矣 案脯當作晡 |
第一八九冊之〇一葉 | 華山部彙考一之七水經河水注邃按天高空谷幽深 謹案 武英殿刻本作邃岸 今際河之西有曹公壘道來原上云李典營案水經注作道東原上
|
〇八葉 | 華山部藝文一之六延熹八年碑俟惟安國 案石本作侯惟安國 |
華山部藝文一之十一唐元宗太華山銘雲拂石床電裳可接 案唐文粹作霓裳可接 | |
一一葉 | 華山部藝文二之十六楊敬之賦甘雨瀾漫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爛漫 其乃繕人事吾焉得畢議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其無繕人事 |
一二葉 | 華山部藝文二之二十六沈顏登華旨嘗讀李肇國史譜 謹案 四庫書目作國史補
|
一三葉 | 華山部藝文三之四歐陽修華嶽題名跋是石敬塘以太原反 案塘當作瑭 |
二一葉 | 華山部藝文四之三十二魏光緒華遊記一不至為溝中積矣 案積必瘠之訛 |
二三葉 | 華山部藝文五之三唐王昌齡詩窗映轉奇絕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窅映轉奇絕李白贈丹邱子歌雲道閣道連窈冥 案太白集作雲臺閣道連冥
|
華山部藝文五之六劉長卿詩徘徊忘溟色 謹案御定全唐詩作徘徊忘暝色 | |
二六葉 | 華山部紀事之四隋書越王秀傳漢王於汝則弟也 案隋書作親則弟也 |
二七葉 | 華山部雜錄之一周易是謀類 謹案 四庫書目作是類謀
|
三六葉 | 太白山部藝文一之八明康海夢遊太白山賦乃與屼亥石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仄石
|
太白山部藝文一之九前賦何茫迷之物騁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勿騁 乃爾若神物之可憑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爾乃 丹閣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翳 冰桂炫色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冰柱 珊府如林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珊瑚 | |
太白山部藝文一之十前賦僊妺麗乎兩閒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僊姝
| |
三七葉 | 太白山部藝文二之二蘇軾詩冰雪竟雕皺 案本集作雕鎪 |
四二葉 | 岐山部藝文一之一王轂懷古賦沃廑荼于原隰 案詩當作堇荼 |
岐山部藝文一之二前賦萑符蜂起 案左傳符當作苻 | |
四三葉 | 岐山部藝文二之二唐龍詩畎畂變秦川 案畂當作畝 |
四五葉 | 吳山部藝文一之一唐周鍼登吳嶽賦任賢以為輔弼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臂賢以為輔弼
|
四八葉 | 金牛峽部藝文一之一唐陳山甫五丁力士開山賦扶虺蜮于雲閒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抉虺蜮
|
四九葉 | 崆峒山部彙考之三三才圖會皇帝問道于廣成子 案皇當作黃 |
五四葉 | 鳥鼠山部總論之一程大昌禹貢論地說曰鳥鼠山者同冗山之枝山也 案本書作同穴山之枝閒 |
五五葉 | 雪山部彙考之二臨洮府志木征據河州王韶克之 案宋史木征作瞎征 |
第一九〇冊之〇九葉 | 鍾山部外編之一揮塵後錄 謹案 四庫書目作揮麈
|
一一葉 | 攝山部藝文二之一唐權德輿詩攝山標勝紀暇日詣想矚縈迴松路深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勝絕作諧相矚作縈紆 古像作山腹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鑿山腹 自傷人事促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人世促 |
二〇葉 | 茅山部藝文二之三劉長卿詩石門媚煙景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石林 茂宰因交戰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應交戰權德輿詩絕澗飲水碧 案本集作漱冰碧 |
二九葉 | 灊山部藝文二之十唐羅莊詩喬公二女秀所種 案原作秀所鍾 |
五〇葉 | 九華山部藝文二之一唐杜牧詩百感衷來不自由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百感中來不自由
|
九華山部藝文二之二唐劉禹錫詩氣勢不死如騰擲 擲字剜補謹案 御定全唐詩錄作氣勢不死如騰仚注音騫輕舉貌
| |
五一葉 | 九華山部紀事之一三水小牘遇於玉芝觀之上清院 案遇當作寓 |
五二葉 | 采石山部藝文一之四吳澄蛾眉亭記多士之際英材名傑鷹揚虎闞 案多士應作多事 |
五五葉 | 琊山部藝文一之三文徵明重遊記徙以琊為淮以南名山 案徙字當作徒 |
第一九一冊之〇二葉 | 塗山部紀事之一吳越春秋注常據庚仲雍言禹娶于此 案吳越春秋作常璩庾仲雍 |
〇五葉 | 鬱洲山部藝文之一宋蘇軾詩故人相對苦為顏 案東坡集作故人相對若為顏 |
一〇葉 | 虎邱山部藝文二之一陳張正見詩塗難像太行 案張散騎集作塗艱像太行 |
虎邱山部藝文二之二唐劉禹錫詩高座寂寥雲漢漠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高座寂寥塵漠漠
| |
一六葉 | 洞庭山部藝文二之一唐皮日休詩夤綠度南嶺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夤緣度南嶺 當嶺耕殘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當嶺耕殘 |
一七葉 | 洞庭山部藝文二之二前人詩又恐霄景潤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霄景闊
|
洞庭山部藝文二之三唐陸龜蒙詩複弄華星蕊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復弄華星蕊前人詩山橫路若斜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山橫路若絕 | |
洞庭山部藝文二之四前人詩賦陣始吉語 謹案 御定全唐詩
御定全唐詩錄皆作賊陣始吉語 | |
二〇葉 | 靈巖山部彙考之四蘇州府志滴翠叢壁在白銀世界中 案方輿勝覽作叢碧 |
二七葉 | 惠山部藝文二之三唐李紳詩秋露殘蟬月多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秋露春風月多 亦驅旌斾寄煙波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又驅旌旆寄煙波 |
三六葉 | 北固山部藝文二之九宋岳珂祝英臺近詞落日潮頭漫寫鐲鏤慣 案絕妙好詞箋作漫寫屬鏤憤 |
四二葉 | 金山部藝文二之四宋王安石詩漳南開寺好叢林 案荊公集作漳南開士好叢林 |
四三葉 | 金山部藝文二之五宋歐陽修詩海國鹽牙爭起榻 案文忠集作海國盜牙爭起塔 |
金山部藝文二之六宋蘇軾詩隻影于江裏 案本集作千山蘇軾詩斷靈半空魚尾赤 案本集作斷電 | |
金山部藝文二之九宋曾鞏詩秋涼蒼鶻起摶風 案南豐集作秋深 | |
金山部藝文二之十曾鞏詩出沒縱方舟 案本集作出浦 | |
四四葉 | 金山部藝文二之十六元虞集詩數筆元輝水墨痕 案道園學古錄作數筆元暉水墨痕 |
四五葉 | 金山部選句之一金山志對聯地湧樓臺萬泒新 案泒當作派 |
五五葉 | 吳山部藝文一之六汪克寬賦拳石海堧如培螻兮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如培塿兮
|
五七葉 | 秦望山部藝文二之一宋陸游詩太華巨掌摩穹窿 案放翁集作穹穹 黃金鑄就江河塞案本集作決河 不如翠華掃青嶂案本集作不如醉筆掃青嶂 |
五八葉 | 靈隱山部藝文一之一明袁宏道記高不陪尋案陪應作倍 |
第一九二冊之〇四葉 | 大滌山部藝文一之八宋陸游洞霄宮碑建昊天殿鐘經二閣 案放翁集作鐘樓經閣 |
大滌山部藝文一之九陸游前碑比隆河圖 案本集作羲圖 泣望屬車案本集作注望屬車 三聖祠興案本集作嗣興 傑閣鴻鐘案本集作寶磬鴻鐘 末句億載不渝案本集作用紀絕殊 | |
〇九葉 | 天目山部藝文一之十明盧賦離潭瀸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瀸
|
天目山部藝文一之十一前賦瞗秀奇亶生顯老 案生字剜補依全書例生當作引 | |
一二葉 | 徑山部藝文一之一宋樓鑰記神龍靈蠁素著案攻媿集作靈響 |
徑山部藝文一之三前記翼以行道閣善財參五十三善知識 案本集作閣列諸天五十三善知識 | |
一三葉 | 徑山部藝文二之二宋蘇轍詩扁舟屢到陵深淵 案本集及別本皆作屢出凌濤淵 勢壓眾嶺皆迷顛案本集作摧顛 聚作潭井藏蛇蜒案本集作蜿蜒 飽食過察宜安眠案本集作過客容安眠 |
一六葉 | 四明山部藝文二之二唐皮日休詩應連玉女家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應鄰玉女家
|
一七葉 | 四明山部藝文二之五元戴表元詩小橫欲定大橫來 案剡源集作小橫欲盡大橫來 |
四明山部藝文二之六前人詩人在山前不易尋 案本集作仙在人間不易尋 | |
二七葉 | 會稽山部彙考一之四水經注秦始皇登稽山刻石紀功 謹案 武英殿刻本作登會稽山
|
三〇葉 | 會稽山部藝文二之一唐李白詩湖清雙鏡曉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霜鏡
|
三一葉 | 宛委山部藝文之一唐白居易詩鳴桹娃角徒謹案御定全唐詩作蝸角奴 花房蜂䗶珠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䗶 錢穿短貫魚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短貫榆 |
三三葉 | 東山部藝文二之一唐皮日休詩將窺百駭愕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百骸
|
東山部藝文二之二唐陸龜蒙詩吟談亂篙櫓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篙艣
| |
東山部藝文二之三前詩到迴解風襟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到迥 識度兩情恪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清恪 | |
三七葉 | 雲門山部藝文二之一唐宋之問詩泛溢路纔通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泛鷁路纔通
|
雲門山部藝文二之二前詩再詠期春暮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來期春暮
| |
三八葉 | 五洩山部圖樓真岩 案彙考作棲真岩轀玉石案彙考作韞玉巖 |
四二葉 | 龍泉山部藝文二之一唐方干詩下界時豐雷雨均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雷雨勻
|
四四葉 | 沃洲山部藝文一之五明茅坤記則沃洲山川旦暮煙雲花鳥之狀方飽于吾耳其泉聲鳥音之異悅于吾目 案耳目字宜互易 |
四五葉 | 天姥山部藝文二之一唐李白詩洞天石扇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石扉 遺覺時之枕石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惟覺時之枕席 |
五二葉 | 普陀山部藝文一之一元吳萊海東洲盤陀石上觀日賦煥熸燧之奮颺下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本多十四句 奈駒隙之焉託下
御定曆代賦彙本多二十句 雖睿哲而弗宣下 御定曆代賦彙本多十六句 |
第一九三冊之〇三葉 | 括蒼山部藝文一之二鄭懷魁賦熟納麓而不迷 案熟應作孰 |
一一葉 | 天台山部藝文一之二晉孫綽賦近智者以習見而不之 案文選作以守見而不之 |
一二葉 | 天台山部藝文一之五宋白玉蟾賦翠檻丹楹兮山栥藻梲 案栥應作楶 |
二〇葉 | 天台山部藝文三之二唐孟浩然詩永此從之遊 案孟襄陽集作永願 |
天台山部藝文三之三前人詩不憚惡榮名 案本集作惡溪名李白詩怡情觀斯境好道心不歇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觀奇跡無倪好道心不歇
| |
天台山部藝文三之四唐常建詩松鶴聞清越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閒清越案此詩至夜靜猶不歇止全唐詩尚有澹然意無限身與波上月二句
| |
天台山部藝文三之八宋蘇軾詩煎刻分葵蓼案東坡集作翦刻 | |
二六葉 | 桐柏山部藝文二之一唐孟浩然詩日夕望三江 謹案御定全唐詩及本集俱作三山 |
二八葉 | 金華山部藝文一之一梁劉峻山棲志良田碧湍素石可致幽人者哉 案劉戶曹集作良由碧湍素石可致幽人者哉 |
金華山部藝文一之二前志皋陸隱脈 案集作隱賑 | |
金華山部藝文一之三前志傳廠閒虛 案集作博敞 | |
三一葉 | 金華山部藝文二之一梁劉峻詩夜誦神仙記既吸雲霞色 案劉戶曹集作夜誦神山記旦吸雲霞色 |
三八葉 | 大若巖部藝文一之二元虞集銘晉永嘉中有傅隱遙王元貞者隱此洞至後亡或云猶有人見之 案道園學古錄作傳隱逸下作傅王或云猶在時曾有人見之 |
大若巖部藝文一之四前銘陶朱君干百年 案本集作朱陶君指朱孺子陶隱居二人 | |
四一葉 | 富春山部藝文一之十宗臣釣臺賦余將懷椒楈而漱臆兮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敶臆
|
富春山部藝文一之十一前賦蓀豈長睹于厥旨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蓀豈亡睹于厥旨 勃何辜而不免乎羑里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而卒不免乎羑里 | |
四二葉 | 富春山部藝文二之二唐劉長卿詩夾岸黛色秋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黛色愁
|
四九葉 | 雁蕩山部藝文一之二十一明秦文雁山圖賦傾自下而上指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頃自下而上指
|
五二葉 | 石門山部藝文一之一宋謝靈運石門山賦 案謝康樂集作歸塗賦 愍愍告旋案本集作悠悠 路逶迤而詭伏案本集作路威夷而詭狀 停余舟而淹流案本集作淹留 |
五三葉 | 石門山部藝文二之一宋謝靈運詩處順故安非 案本集文選皆作安排 |
第一九四冊之一五葉 | 廬山部彙考一之二十二明王陽明討宸豪還登天池 案宸豪應作宸濠 |
三二葉 | 廬山部藝文二之二朱子賦山木苯尊 案朱子全書作苯䔿 |
四三葉 | 廬山部藝文四之四鮑照詩緬望鈞龍子 案鮑明遠集作釣龍 |
廬山部藝文四之五梁江淹詩題從冠軍行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 案目錄無行字本集亦無行字 | |
四四葉 | 廬山部藝文四之九唐劉長卿禪智寺詩滄洲罷霧空 案席刻劉隨州集作滄洲擺霧空 |
廬山部藝文四之十三唐周賀詩薜蘿新雨曙煙腥 謹案新字剜補 御定全唐詩作薜蘿逢雨曙煙腥
| |
四五葉 | 廬山部藝文四之二十一元揭徯斯詩宿鳥月中去 案揭曼碩集作月中起 天空應更迴案本集作入空 |
四七葉 | 廬山部紀事之一晉陶潛傳乃出與相聞 案晉書作相見 |
廬山部紀事之六宋周續之傳既而閒居讀老昜 案宋書作老易 | |
廬山部紀事之八宋翟法賜傳舉秀才右參軍著作佐員外散騎侍郎 案宋書作著作佐郎此落郎字 | |
四九葉 | 廬山部紀事之二十六譚元春條遂與吳淑之作石廬詩序 案字剜補下文作嵌 |
五三葉 | 小孤山部藝文一之二元虞集記而守者弗堅日就圮壞 案本集作守者弗虔 |
小孤山部藝文一之三前記明日過安慶李侯維肅 案本集李侯上有府判二字 至池陽求守周侯南翁為吾書之以來也案本集池陽求下多一通字 | |
小孤山部藝文二之三元偈徯斯詩帆檣忽渡乾坤滿州人不識造化奇旦晨每趨南風便案本集滿作轉州人作舟人旦晨每趨作但急趁 底用區區厭平賤案本集平作貧 深窗合壁守編摹案本集合作冷 | |
小孤山部藝文二之四前詩武城先生獨官好案本集作獨好事 | |
五五葉 | 大孤山部藝文二之一宋黃庭堅詩宮譙珠目層 案山谷集作宮譙珠貝層 徯嘯枯楠藤案本集作猿嘯枯楠藤 |
大孤山部藝文二之二宋黃庶詩睥眤百繞寒藤陰 案當作睥睨 | |
第一九五冊之一二葉 | 華蓋山部藝文一之二唐顏真卿記境邑將軍若詣壇而禱則隨機而感應 案魯國文集作境邑將旱若詣壇禱之則雲雨立應矣 |
一三葉 | 華蓋山部藝文二之一元虞集詩冬來燒野開荒隴 案本集作冬憑野燒 |
一五葉 | 麻姑山部藝文一之一顏真卿記教其尸解如蛻蟬也 案碑作如蟬也 想麻姑能暫來否案碑無否字 登山巔而先被記案碑作登山顛倒而先被記 今欲暫往案碑作今便 還即親覲案覲字剜補碑作觀 來時亦先聞人馬聲案碑作不先聞 餘髮垂至腰案碑作垂之至要 而非錦繡光彩耀目案碑作錦綺作耀日 皆世間案碑無閒字 |
麻姑山部藝文一之二前記接待以來 案碑作接侍 向到蓬萊案碑作向閒 即求少許米下案碑無來得米三字 吾老矣不喜復作此案碑作吾了不喜復作此曹 | |
麻姑山部藝文一之三前記紫陽姪男曰德成案碑作德誠宋李覯賦岡巒崒律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崒嵂
| |
麻姑山部藝文一之四前賦松阿水湄 案阿字剜補 御定曆代賦彙作柯
| |
麻姑山部藝文一之六明曾應祥賦序西望麻姑喟然謂曰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客喟然
| |
麻姑山部藝文一之八前賦以子之言兮亦詳贍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兮作今
| |
一六葉 | 麻姑山部藝文一之十五黃汝亨記自言接待以來 案待字剜補仙壇記作接侍 |
一八葉 | 麻姑山部藝文二之二宋曾鞏詩一室傾倒輸琅琳 案南豐集作傾里 清高既不擁耒案本集作相高 清謠出口若先措案本集作先搆 |
二三葉 | 玉笥山部藝文一之二明金幼孜賦洞之天者地之福者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洞之名天者福之稱地者
|
二四葉 | 玉笥山部藝文一之四前賦帶金鈴而銜璧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帶金釭而銜璧
|
二七葉 | 洪陽洞部藝文二之一明宋之端 案目錄作宋之瑞 |
三〇葉 | 大庾嶺部藝文一之一宋謝靈運賦兔望岡而旋歸 案康樂集作鹿望岡而旋歸 |
三一葉 | 大庾嶺部藝文二之一唐沈佺期詩南浮漳海人何處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南浮漲海人何處
|
三二葉 | 樊山部彙考之二水經注人即名其處為吳王峴 案王字剜補 武英殿本水經注作吳造峴
|
樊山部彙考之三前書太子鹵簿 案水經注作天子 而其首虎以爭之謹案 武英殿本無以字
| |
三三葉 | 樊山部雜錄之一方輿勝覽引蘇子瞻詩豈知白首洞夜直 案東坡集作同夜直前後有數字異今本者 |
三五葉 | 大別山部藝文一之二元聶炳賦截垠鍔之巉巖 案鍔字剜補 御定曆代賦彙作垠崿元周鏜賦立萬世之永賴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立作曆 |
大別山部藝文一之三前賦瞻彼漢兮悠悠下 御定曆代賦彙有余於是有所感矣句 皇風斯蕩兮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皇風所蕩兮元江存禮賦道迂鬱其阻修兮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阻修作東騖 | |
大別山部藝文一之五前賦若蜿蜒之與神龍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蜿蜒作蝘蜓
| |
三八葉 | 方城山部彙考之一楚使盧戢黎侵庸方城 案盧左傳作廬 |
峴山部彙考之二水經注水色常淥 案淥原作綠 | |
四〇葉 | 武當山部彙考一之一水經注亦名嵾上山 謹案 武英殿本此下有山形特秀四字 一名仙室下謹案
武英殿本有荊州圖副記曰六字 |
五七葉 | 武當山部紀事之四孫寂然條藏其脫於桃源之東 案脫應作蛻 |
第一九六冊之〇二葉 | 荊門山部藝文之一明劉彥昺賦惟昔漢網解紐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漢綱
|
荊門山部藝文之二前賦憶樓艣之如林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亦作艣應作櫓
| |
〇八葉 | 嶽麓山部藝文二之一唐杜甫詩細學何禺逸興孤 案草堂詩箋作細學周禺免興孤 |
嶽麓山部藝文二之二唐韓愈詩禮賢道何尊案本集作禮賢道何優 奉己事若儉案本集若作苦 巨川楫方剡案本集作行剡𥌓煙青燄燄案本集作曙燈青睒睒 | |
一三葉 | 桃源山部藝文二之三唐劉禹錫詩瑩若朝星析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朝酲 寅緣且忘疲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夤緣 樓居彌清霄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邇清霄 |
一四葉 | 桃源山部藝文二之七唐韓愈詩異說恍惚疑于斯 案本集作異境怳惚移于斯 群馬南渡問新主案本集作開新主 船開掉進一回顧萬里蒼波煙水暮案本集作船開棹進一回顧萬里蒼蒼煙水暮 |
桃源山部藝文二之八唐王維詩及至神仙去不還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及至成仙遂不還 世上遙聞空青山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世中遙望空雲山 | |
桃源山部藝文二之九唐劉長卿詩空鄰世界近 案本集作空憐世界迫 澧浦荊州行可見知君清興滿滄洲案本集作澧浦荊門作知君詩興 | |
一五葉 | 桃源山部藝文二之十三宋王安石詩一來種桃不計春 案王荊公集作此來種桃不計春 |
桃源山部藝文二之十五宋蘇軾詩花龜亦晨吸枸杞或夜吠 案東坡集作苓龜作杞狗飽齧謝炮製案本集作齕齧 滿澗安期境案本集作蒲澗 卻笑避秦人有異非所契 案本集作卻笑逃秦人有畏非真契 | |
桃源山部藝文二之十八宋唐庚詩江通款乃村 案款應作欸 | |
一七葉 | 桃源山部藝文二之三十九明袁宏道引紫府簾前舊押斑 案押斑應作押班 |
二八葉 | 衡山部藝文一之四唐韓愈序不能獨當奇也案昌黎集無奇字 於其別申以告之案本集告作問無名氏賦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張仙翁名 以和之精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沖和之精 鉛鍊成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真鉛鍊成 |
衡山部藝文一之五前賦有分者與合須臾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契合須臾 好道之流得來處誠而注服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得不虔誠而專志服行
| |
三七葉 | 衡山部藝文三之二唐宋之問詩紛吾門闕客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紛吾望闕容
|
三八葉 | 衡山部藝文三之十二唐韓愈詩蝌蚪拳身薤葉披 案昌黎集作蝌蚪拳身薤倒披 餘如舞蛟螭作拏蛟螭道士作道人兩存前人詩粉牆丹桂動光彩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粉牆丹柱動光彩 升階傴僂薦脯作升階傴僂薦脯酒
|
衡山部藝文三之十三前詩云此最吉為難同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云此最吉餘難同
| |
衡山部藝文三之十五唐包佶詩章甫今殊俗案包秘監集今作章甫經殊俗 九干歸上案本集作九遷歸上皇甫曾詩雲夢南衡盡 案皇甫補闕集作雲夢南行盡 | |
三九葉 | 衡山部藝文三之十八唐呂溫詩謬護司風域案呂衡州集 御定全唐詩皆作謬獲司風域 藻潔事夙興簪佩思盡飾 案本集作澡潔事夙興
御定全唐詩作簪佩思盡飭 祕殿翅翬翼案本集 御定全唐詩作秘殿翹翬翼 |
衡山部藝文三之十九唐曹唐詩題作經過南嶽留刖許真人 案詩九點秋煙黛色空云云曹從事集暨 御定全唐詩題皆作萼綠華將歸九疑留別許真人
| |
四〇葉 | 衡山部藝文三之二十九明楊慎詩麝煤輕翰蟬翅榻 案榻應作搨 |
四二葉 | 衡山部紀事之二異苑零陵文學奚景於冷道縣祠下得笙 案此出宋書冷應作泠 |
衡山部紀事之四唐杜甫傳因客來陽 案本傳作耒陽 | |
四五葉 | 衡山部外編之九續酉陽雜俎乂曰我為客設戲 案湖北官書局本酉陽雜俎作又曰 |
四六葉 | 九疑山部彙考之四水經注岫壑負岨 案水經注作岫壑負阻 |
五〇葉 | 九疑山部藝文一之五唐韓愈文溺沅湘之閒案昌黎集溺下有死字 |
五三葉 | 九疑山部藝文一之三十四蔣向榮記遊壁閒有長洲蔣父母韻草作合之 案合之應作和之 |
五四葉 | 九疑山部藝文二之二唐戴叔倫詩不復待猥吟 案戴叔倫集作猿吟 |
第一九七冊之〇六葉 | 武擔山部藝文一之一唐王勃序引星垣於杏嶂 案初唐四傑集作引星垣於沓嶂 琱瓏接映案本集作琱櫳接映 層軒迴霞案本集作層軒迴霧 |
一一葉 | 眉山部彙考之三地理通釋西魏至眉州 案玉海作西魏置眉州 |
一六葉 | 眉山部彙考之四十五珍珠菜生水石上翠樓纖條 案樓應作縷 |
二二葉 | 眉山部藝文一之五十二袁子讓記舊仞之巖不知凡幾 案舊仞不詞疑是萬仞 |
二九葉 | 眉山部外編之八眉山志眉傳云以下皆兩句一韻至倏煉景逝是日下還只此丹丘此三句中疑佚一韻 |
三一葉 | 劍山部藝文一之一唐柳宗元銘謂雷霆之誅莫以加也 案柳州集作莫己加也 |
三二葉 | 劍山部紀事之一魏鍾會傳從劍閣西徑出江由 案三國志作徑出江油 |
三三葉 | 巫山部藝文一之一宋蘇轍賦獨立千載而不下 案欒城集 御定曆代賦彙俱作而不下顛
|
巫山部藝文一之二前賦末二語與本集 御定曆代賦彙不同
| |
三四葉 | 巫山部藝文二之六唐杜甫詩轉篷行地遠 案 |
杜工部集作轉蓬行地遠 | |
第一九八冊之〇四葉 | 武夷山部藝文三之五宋朱熹詩我乘星村案朱子全書作我乘新村船注亦作新村 |
武夷山部藝文三之三朱熹七曲詩卻憐昨夜峰頭雨添得飛泉幾道寒 案朱子全書作人言此處無佳景只有石堂空翠寒 | |
〇六葉 | 武夷山部藝文三之二十四明黃道周詩肉翅看人飛鳥細 案本集作肉翅看人猿鳥細 |
二二葉 | 峽山部藝文一之七吳楚材遊記則社鑠固已先之 案此用莊子人間世櫟社見夢意櫟誤作鑠前記是侈談於漢神龍二年沈雲卿之峽山二賦 案沈雲卿名佺期神龍為唐武后年號此漢字誤 |
二三葉 | 峽山部藝文二之一唐宋之問詩旭日棹前沂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旭日棹前圻
|
峽山部藝文二之二前詩蔥蘢轉石圻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蔥蘢轉石磯前人詩飛泉屆石門 謹案
御定全唐詩屆作界 | |
峽山部藝文二之三蘇軾詩我來無遲速 案東坡集作我行無遲速 忽憶笑雲侶案本集作忽憶嘯雲侶前人詩舊學閑可速 案本集作舊學閒可束 猶當隱季生案本集作季主 | |
峽山部藝文二之四前詩旋觀真曆魂 案本集作曆塊 瑟短絃柱促案本集作短瑟 | |
二五葉 | 厓門山部紀事之一宋史瀛國公本紀升廣州為龍翔府 案龍翔二字剜補宋史皆作翔龍 |
韶石山部藝文之一余靖詩桃源春浩蕩 案源字剜補廣東通志作桃春浩蕩 鐘石無遺像案廣東通志作金石無遺像 | |
三二葉 | 羅浮山部彙考之四十又東曰羅浮道院下蘇軾詩斷橋隔勝踐 案本集隔作尋 瘴花已煩紅案本集煩作繁 風壁頹雨砌下原有黃冠常苦飢迎客羞破袂二句 齋苦無美案本集作釜無羹 尤當洗業瘴案本集瘴作障 |
三四葉 | 羅浮山部藝文一之九宋趙汝馭記扱衽以山路轉上腰 案廣東志作扱衽以上路轉山腰既即聚星之榻猶寤蹋懍懍欲墜案羅浮志猶寤蹋下空三格 嘯歌出紫羅案羅浮志羅作蘿 表飛雲之屐如從足下也案羅浮志作始從吾下也 |
羅浮山部藝文一之十前記若無抱朴子桃椎子相期於縹渺 案羅浮志作若與抱朴子桃椎子相期於縹緲 | |
三五葉 | 羅浮山部藝文二之一唐李白詩霞月遙相思下 案羅浮志尚有如尋楚狂子瓊樹有芳枝 |
三七葉 | 羅浮山部紀事之十四元趙孟傑醮山記命道籙黃菊巖等藏祀 案廣東通志羅浮志皆作蕆祀 |
四〇葉 | 山川典第一百九十二卷目錄之二七星巖部藝文二詩游七星巖宋康海 案廣東通志作宋康衛 |
四二葉 | 七星巖部藝文二之一康海 案亦應作康衛 |
四六葉 | 桂林山部藝文之二羅大經記貝關青瑤房 案關疑作闕 敞如華堂案疑作俄 |
四七葉 | 隱山部藝文之三唐吳武陵記笙竽者塤箎者案廣西通志作篪 或因其端幾焯乎一圖諜也案廣西通志作或因其瑞 不采艧案廣西通志作不采不雘 |
四九葉 | 句漏山部藝文一之一元吳元美寶圭洞記其魁碞而秀偉者 案廣西通志作魁磊 |
白石山部彙考之三按平桂縣志山川考白石山在城南六十里 謹案 敕撰大清一統志白石山在桂平縣此平桂縣應是桂平縣
| |
五一葉 | 真仙巖部藝文一之二明桑悅記人無敢過名案廣西通志作人無敢過者 |
五二葉 | 金馬山部藝文一之一明劉寅賦斯谽谺之嵒谷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嶄谽谺之嵒谷
|
金馬山部藝文一之三前賦揮天戈而奮揚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揮天戈之奮揚 鎔頑囂以慈祥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鎔頑嚚以慈祥 | |
五三葉 | 太華山部藝文一之五明張佳引記憑欄眺視樹杪可手 案手下有脫文 |
五五葉 | 點蒼山部藝文一之五明楊慎游記十九溪峰盡在几席石山巔積雪山腰白雲 案石字不可解 |
第一九九冊之〇二葉 | 雞足山部藝文一之七汪蛟游記不得進與岱泰衡華之秀頡頑神州豈文人之過哉 案豈下有脫文 |
〇六葉 | 川總部彙考之十一爾雅濄為洵三句注至梓潼漢壽入太穴中 案注疏作大穴 |
〇七葉 | 川總部彙考之十六山海經海內東經泗水出吳東北 案山海經作出魯東北〈畢沅校本〉 |
川總部彙考之十七管子地下則平度地高即控 案管子作地高則控 | |
〇八葉 | 川總部彙考之二十四釋水波體之流相及連也 案本作波體轉流 |
川總部彙考之二十六前書自渭出為澩 案本作水自渭出此脫水字 | |
〇九葉 | 川總部總論之二管子水地篇萬物莫不盡其幾反其常者 案管子作及其常者 |
川總部總論之四前書伏闇能存而亡者 案管子作能存而能亡者 | |
一〇葉 | 川總部總論之十三蓋江流自灃而東即至洞庭 案灃應作澧 |
一三葉 | 川總部總論之三十七廣治平故劉后終不能踰淮以圖晉 案廣治平本作故劉石終不能踰淮以圖晉 |
川總部總論之三十九廣治平百城逶迤鋒相望也 案本作烽相望也 | |
川總部藝文一目錄眾水歸海賦以納眾流而成深廣為韻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亦作而成深廣詳翫賦之第三段係四紙韻應是納眾流以成深廣賦題亦應改
| |
一四葉 | 川總部藝文一之二唐元宗詔澇潏匯於澧滈案澧應作灃 |
川總部藝文一之五歐陽修賦方祀百谷之王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方祠
| |
一八葉 | 四瀆總部紀事之一魏李彥傳頻詔勞免 案魏書作勞勉 |
二三葉 | 易水部彙考之一周禮訂義南易出縣東南即燕王仙臺東石虎罡 案訂義本作南易出縣東南即山此脫山字即山水經注作郎山謹案 敕撰大清一統志正作郎山
|
二四葉 | 易水部彙考之五水經注其一水東出金臺陂東西六七十步 謹案 武英殿刻水經注作其一水東出注金臺陂陂東西六七里此脫注字及下陂字
|
易水部彙考之九水經注故瓚所與子書云 謹案 武英殿本無所字
| |
易水部彙考之十前書注漢景帝中元三年 謹案 武英殿本無元字
| |
二六葉 | 濕餘水部彙考之二水經注走保易荊疑岨此水也 謹案 武英殿本岨作阻
|
二七葉 | 桑乾水部彙考之五水經注見積骸如山設策弔之 謹案 武英殿本作設祭弔之 二陵之南有冰固堂謹案
武英殿本作永固堂 |
二九葉 | 桑乾水部彙考之二十五水經注高帝以封盧綰為燕王更燕國城有萬載宮光明殿王莽改曰廣公縣曰代成 謹案 武英殿刻本城有萬載宮光明殿八字在代成下
|
桑乾水部彙考之二十六前書注道泉流結西湖 謹案武英殿本作導源 昔銚期啟㦸處也謹案 武英殿本作奮㦸處也
| |
三〇葉 | 桑乾水部彙考之三十三固安縣志湮沒村居廬舍過平 案平應作半 |
三一葉 | 桑乾水部藝文二之一蘇轍詩冰開易水應玉波 案欒城集作冰開易水應生波 |
三二葉 | 聖水部彙考之二水經注東過良鄉縣北 謹案 武英殿本作陽鄉縣
|
聖水部彙考之四前書注漢景帝中元三年 謹案 武英殿本無元字
| |
三三葉 | 淶水部彙考之三水經注漢景帝中元三年 謹案 武英殿本無元字
|
淶水部彙考之四前書又東南逕益昌縣濩澱水右注之 謹案 武英殿本作護淀水右注之別本亦有作濩淀者
| |
三四葉 | 濡水部彙考之四水經注南流注逕孤竹城西謹案 武英殿本無注字
|
三五葉 | 灤河部紀事之二元史河渠志灤河與淝汝三河並溢 案元史作淝洳三河並溢 |
三六葉 | 九河部彙考之三爾雅九河疏其餘同李巡𥳑云徒駭今在成平東光縣 案注疏本𥳑云作郭云 |
四三葉 | 汶水部雜錄之一地理通釋汶篁注汶水西南入沛 案史記正義作入泲 植齊汶水之上案史記索隱作植齊汶上之竹 |
四五葉 | 泗水部彙考之十二水經注又南過方輿縣東謹案 武英殿本作方與縣東
|
四八葉 | 洙水部彙考之一水經注漢景帝中元五年 謹案 武英殿本無元字
|
洙水部彙考之二水經注又西南流至于卞城西泗水亂流 謹案 武英殿本泗水亂流上有西南入三字 逕孔里此是謂洙泗之閒矣謹案
武英殿本此作北 上承汶水于岡縣西 岡縣西南謹案 武英殿本兩岡縣皆作剛縣 | |
五一葉 | 淄水部彙考之六水經注望氣者以為繩水帶城 謹案 武英殿本繩作澠
|
淄水部彙考之八前書唯彼繩泉 亦或通名之為繩水 既在繩水之陽宜為繩陽城謹案 武英殿本繩皆作澠 川上不同謹案
武英殿本作川土 於是疑焉謹案 武英殿本作于事疑焉 | |
淄水部彙考之九前書女水東北流逕東平安縣 謹案 武英殿本作東安平縣 葂頭山謹案 武英殿本作菟頭山 時繩之水謹案 武英殿本作時澠之水
| |
五二葉 | 淄水部彙考之十三前書若出遠無伐 謹案 武英殿本伐作代 繩水注之案此後共有九繩字
武英殿本皆作澠 |
五三葉 | 瓠子河部彙考之一覽宣坊遺址 案坊應作防房史記宣房塞兮萬福來漢書作宣防不作坊 |
五四葉 | 瓠子河部外編之一述異記良久見架上一老翁 案本書作見梁上一老翁 翁緣放拄杖案放拄二字剜改本書作緣柱放杖 |
第二〇〇冊之〇四葉 | 晉水部彙考之二水經注山海經曰縣雍之山謹案 武英殿本作縣甕之山
|
〇六葉 | 滹沱河部藝文一之二金元好問記介於教館劉浚明 案遺山集作介於教官 爾朱立材人案本集作爾朱邨人 後家之僮雙案本集作役家之僮奴 以是疾公為較悉之計案本集作以是家公為較固之計 吾里齊全美案本集作全羨 |
〇七葉 | 滹沱河部藝文一之三前記乃天地之道 案本集作時乃天之道 唯強也故能立天下之便案本集作立天下之懦 |
滹沱河部藝文一之四前記襄樊之黔驢 案本集作黔蘆 無不盡舉鍤投案本集作投袂 侯商羊案本集作候商羊 多倍晉溪之十案本集作當倍 侯名於成案本集作侯名子成 | |
〇八葉 | 滹沱河部紀事之一章帝本紀石白河 鄧禹子訓傳石白河 案後漢書皆作石臼河 |
滹沱河部紀事之六宋史河渠志安石曰周官亦有掌同之官 案宋史作掌固之官 | |
一四葉 | 漳水部彙考一之三十二水經東南沙縣西 謹案 武英殿本作東過沙縣西
|
一九葉 | 洹水部彙考之二水經注盤庚即位自庵遷于此 謹案 武英殿本作自奄遷于此
|
洹水部彙考之四前書或與其瓊瓌又瓊瓌盈其懷 謹案 武英殿本皆作瓊瑰
| |
二一葉 | 滱水部彙考之三水經注高岡之病良馬傅嶮之行軒 謹案 武英殿本作傅險之困行軒多一困字
|
滱水部彙考之四前書兼縣上所拯也 謹案 武英殿本作兼縣土所極也極字戴震趙一清校正
| |
二三葉 | 沁水部彙考之三水經注水出西北黑嶺下即開蹬也 謹案 武英殿本作即開也
|
二七葉 | 澮水部彙考之二水經注昔晉軍北入翼廣以築之 謹案 武英殿本無以字
|
澮水部彙考之三前書又西南過虒祈宮南 謹案 武英殿本作虒祁
| |
二八葉 | 澮水部藝文李紳初出澮口入淮詩 案李僕射集作出淝口詩同 |
三〇葉 | 汾水部彙考之六水經注右出汜山共水殊源其合 謹案 武英殿本作水出祀山其水殊源共舍
|
三五葉 | 河部彙考一之五周禮訂義直莫賀延積 案周禮訂義積作磧 |
四一葉 | 河部彙考二之二十五水經注即浩亹之西平之北山也 謹案 武英殿本作即浩亹山
|
四三葉 | 河部彙考二之三十八前書又命將軍大夫適子伐吏皆貂服矣 謹案 武英殿本作戍吏作貉服
|
河部彙考二之四十二前書河水南入槙陵縣西北 謹案 武英殿本作楨陵
| |
四六葉 | 河部彙考三之十二前書邃按天高 謹案 武英殿刻本作邃岸 道來原上云李典營謹案
武英殿本作道東原上 |
河部彙考三之十三前書宋武王入長安 謹案 武英殿本作宋武帝入長安
| |
五〇葉 | 河部彙考四之十六前書至於大陸北播於九河 謹案 武英殿本作播為九河 蓋所潤下之勢謹案
武英殿本所作疏 |
五二葉 | 河部彙考四之三十六前書封郎中萬訴為侯國 謹案 武英殿本訴作訢 劇賊畢毫等謹案
武英殿刻本作畢豪次葉同 |
河部彙考四之三十七前書王莽之臣武縣也謹案 武英殿本臣作巨
| |
五三葉 | 河部彙考五之入元史河源附錄並圖其城傅位置以聞 案元史作城傳 |
第二〇一冊之一七葉 | 河部藝文一之二晉成公綏賦殷徙涉而永固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作殷徒涉而求固
|
河部藝文一之四宋鮑照序殊華逋羯朿顙絳闕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作誅箠羯黠束顙象闕
| |
河部藝文一之五前序故班固稱漢盛之世 案鮑明遠集作漢成之世 | |
一九葉 | 河部藝文一之十八宋歐陽修賦方祀百谷之王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方祠百谷之王
|
河部藝文一之十九前賦海不自大由積眾以相成其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無相字
| |
二〇葉 | 河部藝文一之二十六宋吳淑賦注蒲菖 案事類賦作蒲昌 |
河部藝文一之二十七前賦導彼隰川 案事類賦作漯川 | |
二一葉 | 河部藝文二之七明楊士奇賦臣睹之敢告天子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臣實睹之
|
二七葉 | 河部藝文三之二十四明周光鎬賦並陰山而望拜闕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望闕無拜字案史記秦始皇紀渡河取高闕拜必高誤
|
二九葉 | 河部藝文四之二北齊蕭慤詩早光生蒯劍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作生劍服查蒯劍亦出史記孟嘗君傳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劍耳又蒯緱
|
三〇葉 | 河部藝文四之四唐王維詩天波物開折 案本集作忽開拆 |
三二葉 | 河部藝文四之二十二明張時徹詩人行沙岸少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作人行沙岸小
|
三三葉 | 河部選句之一楚辭衢風起兮水揚波 案朱子楚辭注作衝風起兮水揚波唐李嘉祐詩黃河東注荻花秋 案臺閣集作衛河東注荻花秋 |
三五葉 | 河部紀事一之十五韓詩外傳吾臣有昐子者案韓詩外傳作盼子 |
三六葉 | 河部紀事一之十九漢書溝洫志於以分流殺水力 案漢書無流字 |
四二葉 | 河部紀事三之四宋史河渠志北挾白溝復四大河 案宋史作復西大河 |
四七葉 | 河部紀事三之五十一宋張問傳若築小吳則左疆而右傷 案宋史作左彊 |
四八葉 | 河部紀事四之一宋史河渠志請於南樂大名埽關直河 案宋史作請於南樂大名埽開直河 |
河部紀事四之五前書文彥博呂大防安壽等案宋史作安燾等 | |
河部紀事四之七前書不聞幹引大河 案宋史作斡引大河 | |
河部紀事四之九前書而孝先獨判其說 案宋史判作叛 | |
五四葉 | 河部紀事五之十五金史河渠志每事相倚或復邀公 案金史作邀功 |
五七葉 | 河部紀事五之四十三賈魯傳論及河決思拯民艱以塞 案元史以塞下有詔旨字 |
第二〇二冊之〇五葉 | 河部紀事七之六山西通志平陸黃河冰凝自底柱至關潼 案地名無關潼當是潼關陝西潼關廳底柱之上游也 |
一〇葉 | 河部雜錄之九博物志齊南有長城巨防陽闋之險 案本作陽關之險 |
一二葉 | 河部外編之七開河記迤邐趨愁恩臺而至北去 案開河記作愁思臺 乃陷大業五年案本作乃隋大業五年 |
一三葉 | 河部外編之十七前記請用重法誅及其子孫稱聖旨 案開河記作請用重法誅之其子孫取聖旨 |
汴水部彙考之一水經汳水出陰溝于俊儀縣北 謹案 武英殿本作浚儀
| |
一四葉 | 汴水部彙考之四前書餘波南入淮陽城中 謹案 武英殿本作睢陽城中
|
汴水部彙考之十前書惟是水北注獲水更無別疑即經所謂睢水也 謹案 武英殿本更無別下有水字
| |
汴水部彙考之十一前書石作工奇殊為莊搆 謹案 武英殿本作殊為壯構
| |
一六葉 | 汴水部藝文一之二宋張方平論遂與強敵其平原之利 案其本作共 |
一七葉 | 汴水部藝文二之三唐許棠詩於此泳東浮 案文化集作於此詠東浮 |
汴水部藝文二之四唐羅隱詩柳色縱然饒故國 案江東集作縱饒妝故國唐吳融詩千里風清開戛玉 案唐英歌詩作千里夜清聞戛玉 | |
一八葉 | 汴水部紀事之五冊府元龜有補闕盧振上言案冊府元龜作右補闕 |
一九葉 | 汴水部紀事之十四宋史河渠志煬帝聞吾以奉巡游 案宋史作煬帝開甽以奉宸游 |
汴水部紀事之十七前書則京師集楚兵夫作排岸兵負土列河上 案宋史作集楚兵入作 而或數張數防案宋史作數漲數防張古漲字見左傳 | |
汴水部紀事之十八前書梢伐岸水可足也 案宋史作稍伐岸木可足也 | |
二〇葉 | 汴水部紀事之二十二前書檄同提舉汗口官王琉 案宋史作提舉汴口官 |
二三葉 | 睢水部彙考之五水經注鮮甲堅戍此臺 案甲字剜補 武英殿本水經注作鮮卑堅戍此臺
|
二四葉 | 睢水部紀事之一蘇州府志昭王出莽涉睢濟江入于雲中 案莽字乃奔字之譌此條睢水乃楚望之睢出湖北鄖陽府房縣至枝江縣入江疑此誤引 |
睢水部雜錄之一左傳江漢睢漳 案此亦誤引 | |
二五葉 | 溱水部彙考之七水經注枝津東注沒水 謹案 武英殿本作東注清水 謂之清溝口渠又左逕陽武縣謹案
武英殿本渠下有水字 |
溱水部彙考之九前書郭元公世語為縣所拘謹案 武英殿本世語下有云字
| |
二六葉 | 溱水部彙考之十六前書沙水又南逕小扶城西而流也 謹案 武英殿本作而東南流也
|
二七葉 | 洧水部彙考之三水經注水出王亭西北 水出王亭下 謹案 武英殿本皆作玉亭 西北流注于洧水水又東南與馬關水合謹案
武英殿本作洧水又東南 |
二八葉 | 洧水部彙考之四前書劉稹云 謹案 武英殿本作劉楨
|
洧水部彙考之六前書水出東捕章山 謹案 武英殿本作水東出捕章山
| |
二九葉 | 潩水部彙考之二水經注枝流脈亂乃得通稱謹案武英殿本作枝流派亂互得通稱 |
潩水部紀事之一宋史河渠志乾德三年二月案宋史作乾德二年 | |
三一葉 | 淇水部彙考之二水經注東北會水又東流注淇水 謹案 武英殿本作東北會沾水
|
三二葉 | 淇水部彙考之十一前書西北五十里有疆城 謹案 武英殿本作彊城
|
三八葉 | 湛水部彙考之二水經注是蓋聲盡鄰故字讀俱變 謹案 武英殿本作是蓋聲形盡鄰 其水自谿之南流謹案
武英殿本作自谿出南流 |
濟水部彙考一之三書經蔡傳西北匯於黑水之灣于黑水之灣又西北匯于柏崖之灣 案蔡傳無下于黑水之灣五字 | |
四〇葉 | 濟水部彙考一之十八水經注以南鄉築陽城鄉亭侯李勝字公照為郡守 謹案 武英殿本築作筑無城鄉二字
|
四二葉 | 濟水部彙考一之三十二前書或謂清則濟也謹案 武英殿本則作即 引是山以澄梁父謹案
武英殿本澄作證 |
濟水部彙考一之三十三前書濟水又北逕漁山東 謹案 武英殿本漁作魚 馬頰水又逕姚城東謹案
武英殿本姚作桃 | |
濟水部彙考一之三十四前書南去漁山四十餘里 謹案 武英殿本漁作魚
| |
濟水部彙考一之三十五前書縣有濟水祠也謹案 武英殿本無也字 隱公五年鄭會于石門謹案
武英殿本作齊鄭會于石門 | |
濟水部彙考一之三十九前書此絕聽瀆二十里 謹案 武英殿本作北絕聽瀆二十里
| |
四三葉 | 濟水部彙考一之四十一前書東北入于瀧 案前五行小注當作瀧水謹案 武英殿本無此文此後瀧字凡四見
武英殿本皆作隴 |
濟水部彙考一之四十二前書安帝永和二年謹案 武英殿本作永初 溼沃側有平安縣故城謹案
武英殿本作漯沃側 | |
濟水部彙考一之四十三前書而後太公又因之 謹案 武英殿本無又字
| |
濟水部彙考一之四十六前書從事縣光等 謹案 武英殿本縣作孫
| |
濟水部彙考一之四十七前書雕刻為君臣官屬龜龍鳳之文 謹案 武英殿本鳳上有麟字
| |
四八葉 | 濟水部藝文一之一祭濟文魏文帝濟川賦同前 謹案濟川賦見魏文帝集祭濟文乃太和年為後魏孝文帝作 御纂淵鑑類圅正作後魏文帝此宜迻於後作後魏孝文帝而以魏文帝濟川賦居前
|
濟水部藝文一之五唐許堯佐賦翠光景于微風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萃光景于微風
| |
四九葉 | 濟水部藝文一之八羅泌辯而杜佑李吉甫樂安竇苹鄭推輩 案路史樂安作樂史鄭推作鄭樵 |
濟水部藝文一之九前辯不知其時無復滎水洎出滎口者 案路史洎作汨 遇書生問之可知濟與河上源通案路史可作何 滲灑入地案路史灑作漉 伏行達陽案路史作達滎陽 | |
濟水部藝文二之一唐李頎詩晚景臨流美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
御定全唐詩流皆作汎 | |
五〇葉 | 濟水部紀事之一竹書紀年漢景帝中元六年封梁孝王子明為濟川王 案竹書紀年應作史記孝景本紀中六年元字羨文 |
五二葉 | 潁水部彙考之九水經注于寶曰 謹案 武英殿本作干寶
|
潁水部彙考之十前書汝水別瀆又東逕公路臺臨水方百步 謹案 武英殿本臨水上多北臺二字
| |
潁水部彙考之十一前書縣故寖曰寖丘在南謹案 武英殿本曰作也 孫叔敖以上浸薄謹案
武英殿本上作土 | |
五三葉 | 潁水部紀事之二晉食貨志帝使鄧艾行陣項以東 案晉書作行陳項以東 因為屯田積穀徐都案晉書作積穀許都 |
五六葉 | 洛水部彙考之二十一水經注又西北逕潘岳子父墓前 謹案 武英殿本作父子 春秋左傳所謂伊文父謹案
武英殿本伊作尹 |
第二〇三冊之〇一葉 | 洛水部藝文一目錄洛川晴望賦闕名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白居易後藝文一之五載此賦題下亦剜補白居易三字疑目錄忘于改正
|
〇二葉 | 洛水部藝文一之九劉健記為著始并末余之所嘗切于念慮者 案原作為著始末并余之所嘗切于念慮者 |
〇三葉 | 洛水部紀事之四左傳乃驚戎備 案原作乃警戎備 |
洛水部紀事之八國語將焉用飾宮以徼亂也案宋天聖明道本國語以上有其字 觀之詩書與民之憲言案宋本言下有則字屬下句 | |
〇五葉 | 洛水部紀事之二十一宋史河渠志自任村沙口至河陰縣瓦亭子并凡水關 案宋史作并氾水關 |
〇七葉 | 穀水部彙考之十一水經注太祖乘步牽車乘城降關簿作 謹案 武英殿本作降閱簿作
|
〇九葉 | 穀水部彙考之二十二前書使來識視良是遂傳之 謹案 武英殿本豎作堅注云縛近刻訛作傳
|
穀水部彙考之二十七前書望道左右民居者 謹案 武英殿本右作若
| |
一四葉 | 甘水部彙考之一山海經其中多泠石 案畢沅云泠應作 |
一六葉 | 淮水部彙考一之十一水經注司馬沈伊戍與吳師遇于窮 謹案 武英殿本作沈尹戌經典釋文戌音恤
|
一七葉 | 淮水部彙考一之二十前書火為狐鳴處也謹案 武英殿本作篝
|
二二葉 | 淮水部藝文一之二隋薛道衡文擅五材而合七德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暨薛司隸集合並作含
|
二四葉 | 淮水部藝文二之二唐李嶠詩夕吹生淮浦清淮上暝潮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引此作夕吹生寒浦
|
淮水部藝文二之三陶翰詩夜來三渚風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夜泊三渚風
| |
二五葉 | 淮水部藝文二之九宋蘇軾詩想想雲夢澤 案東坡集作想像雲夢澤 初不擇所適所適但有魚生理巳自畢案本集作初不擇所適但有魚與稻生理巳自畢 肝膽如鐵石案本集作肺肝如鐵石 |
淮水部藝文二之十前人詩此去多佳景 案本集作此去多佳境 來寫浙江春案本集作來寫浙西春 | |
二六葉 | 淮水部選句之一漢馮衍明志賦 案馮衍只有顯志賦二句亦顯志賦中語 |
淮水部選句之二 案選句之一尚餘二行此四行即前葉末四行不審何因重籑 | |
淮水部紀事之二吳志孫策傳策將毋從居舒案吳志作策將母徙居舒 | |
三〇葉 | 汝水部彙考之四水經注時厭新柏率餘賊 謹案 武英殿本作柏華餘賊
|
三二葉 | 汝水部彙考之十九前書杜預所釋地曰 謹案 武英殿本無所字
|
三五葉 | 淯水部彙考之四水經注其地故申伯之國 謹案 武英殿本作故申伯之都
|
三九葉 | 丹水部藝文一之五婁樞記是所謂弗肯堂於底法弗肯播於既蕃也 案蕃乃菑之譌 |
丹水部藝文二之一唐杜牧詩誰作子雲臺 案樊川集作誰作子陵臺 | |
四〇葉 | 滻水部彙考之一水經注滻水北至灞陵 謹案 武英殿本作霸陵
|
四二葉 | 汭水部藝文之一王窮汭記廣韻汭音儒 案汭字在廣韻十三祭並無音儒之說儒字在十虞同音亦不列汭字 |
四三葉 | 汭水部紀事之一國語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西周西京也 案黃丕烈校本國語作二年皆震下應加注字 案紀事所引五條惟國語條是水名 |
五〇葉 | 渭水部彙考之十二水經注藉水又東得其陽谷 謹案 武英殿本無其字
|
五一葉 | 渭水部彙考之十九前書渭水又東逕石源即北源也 案兩源字皆剜補 武英殿本作又東逕積石原即北原也
|
五二葉 | 渭水部彙考之二十四前書芒水又北逕盭厔縣 案縣名作盩厔盭同戾非 |
渭水部彙考之三十一前書傳子宮室曰 謹案 武英殿本傳作傅
| |
五五葉 | 渭水部彙考之五十六巴陵郡羅〈註〉開皇九年廢吳昌湘濱二縣入有渭水 案此非雍州之渭水 |
第二〇四冊之〇二葉 | 渭水部紀事之五河渠書拜湯子印為漢中守案史記印作卬 |
〇三葉 | 渭水部雜錄之一閩中記 案閩疑關字譌 |
〇六葉 | 漢水部彙考之十九水經注白水又東合空冷水 謹案 武英殿本作空泠水
|
漢水部彙考之二十前書豈不庸才也 案庸字剜補 武英殿本作豈不奴才也
| |
一〇葉 | 漢水部藝文一之五元李原同賦奕潛沱其奔走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奔走上有駿字
|
一二葉 | 漢水部藝文二之八明薛瑄詩巨峽自天開峨嶓冢來迴環幽谷底清淺漢江源泉古通元氣根深徹后坤朝宗東去意應不廢晨昏案此詩首二句不同韻 |
漢水部選句之一晉左思蜀都賦流漢湯湯鱗介異族或藏蛟螭或隱碧玉〈又〉流漢湯湯驚浪雷奔望之天迴即之雲昏 案此八句原在一處鱗介異族上有水物殊品四字水物殊品句上承即之雲昏四句此誤倒隋煬帝詩湘川值雨妃 案隋煬帝集作湘川值兩妃 | |
一六葉 | 沔水部彙考一之十八水經注情邈灌疏 謹案 武英殿本作情邈灌蔬
|
二二葉 | 沔水部紀事之一河渠書拜湯子印為漢中守案史記印作卬 |
二四葉 | 江部彙考一之十三水經注可伺侯之 謹案 武英殿本侯作候
|
二七葉 | 江部彙考一之三十六前書盛宏之謂空冷峽謹案武英殿本冷作泠 |
江部彙考一之三十七前書仰俯暎 謹案 武英殿本作仰矚俯暎
| |
二九葉 | 江部彙考一之五十五前書而其首虎以爭之謹案 武英殿本作而以其首虎爭之
|
五二葉 | 江部藝文一之二郭璞賦聿經始於洛沫 案文選注沬音昧 |
江部藝文一之三前賦礐硌確 案文選作礐硞礭 䱻鮋案文選作音練 | |
江部藝文一之五前賦瑤珠怪石綷其表 案文選李善注云琗謂文采相雜又云琗與綷同是正文作琗 驪虯繆其址案文選作摎李善注引太元經注曰摎猶糾也 | |
江部藝文一之六前賦傲自足于一軀 案李善作嘔文選旁證引孫志祖云固當作嘔 | |
五三葉 | 江部藝文一之十五宋薛紱灩澦堆賦其居伊何曰則自天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則曰自天 人心之徼匪石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人心之危匪石 |
五四葉 | 江部藝文一之二十元李原同賦駚沅湘而互後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駛沅湘 戀潛沱其奔走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奕潛沱其駿奔走 |
五六葉 | 山川典第二百七十二卷目錄之二柳𧦪 案隋書作柳䛒辯之俗字也藝文二之五同 |
五九葉 | 江部藝文二之二十七唐錢起詩處處有旗亭案考功集作更祝有旗星 |
六〇葉 | 江部藝文一之二十八前人詩身到韋江日 案本集韋作章 |
江部藝文二之二十九唐劉眘虛詩林山晚相向 謹案 御定全唐詩錄作林山相曉暮
| |
江部藝文二之三十四唐裴慶餘赤壁詩 案萬首絕句 御定全唐詩錄皆言呂溫作題係劉郎浦 金珍珠步幄黃金案兩本皆作明珠步障屋黃金
| |
江部藝文二之三十五唐魚元機詩大江橫挹武昌斜 謹案 御定全唐詩挹作抱 畫舸春眠朝未穩謹案
御定全唐詩錄朝作猶 | |
六一葉 | 江部藝文二之三十九宋黃庭堅詩東流今日賓 案山谷集作東流會賓客 小步黃蘆洲案本集步作市 山重煙雨愁案本集重作童 |
第二〇五冊之〇四葉 | 江部藝文三之十八明周忱詩魚躍恩波瞻御座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恩作蒼
|
江部藝文三之二十六明楊慎詩五才坎德迴靈長 案迴應作迥 | |
〇七葉 | 江部紀事一之十三吳志孫策傳策字伯苻 案吳志作伯符此苻字剜補 |
〇八葉 | 江部紀事一之十八襄陽記若如子討恐行散盡 案討應作計 |
江部紀事一之二十一五行志行至鶴冗 案冗應作穴 | |
一一葉 | 江部紀事二之十宋史高宗本紀王彥及金人戰敗續奔太行山聚眾 案宋史作敗績 |
三二葉 | 肥水部彙考之六隋書地理志衡山郡淶陰註有肥水 案此別一肥水與廬州府之肥無涉 |
三三葉 | 巢湖部藝文一之一隋盧思道祭漅湖文申之若霧繼以嚴〈缺〉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作申之苦霧繼以嚴風 東渡弋船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作東渡戈船 |
四一葉 | 太湖部藝文二之二唐李紳詩吳越群異鄉嬰童反為翫依稀古并邑 謹案 御定全唐詩追昔游詩集群作郡反作及古作占
|
太湖部藝文二之三唐皮日休詩連空淡無類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無纇 機上生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肌上生 甘得一蘊書謹案 御定全唐詩得作將唐陸龜蒙詩乍如開彫笯 謹案 御定全唐詩全唐詩錄彫作雕 精神寒結栗結作佶 | |
太湖部藝文二之四前詩又云溝浮玉 案溝字剜補 御定全唐詩全唐詩錄溝作構 魚鳥空聱軋案軋作耴
| |
四五葉 | 浙江部彙考之五水經注縠水入焉水源西出太末縣 謹案 武英殿本水經注作榖水後並同
|
四六葉 | 浙江部彙考之十七前書自昔者舊傳縣不得開南門 謹案 武英殿本者作耆 注水北逕嵊山謹案
武英殿本作江水北逕嵊山 |
四七葉 | 浙江部彙考之十九前書江水東逕上虞縣南至王莽之會稽謹案 武英殿本無至字 以詠終朝謹案
武英殿本詠作永 |
四九葉 | 浙江部藝文一之六宋葛澧錢塘賦有吳山焉嶭墮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嶞
|
第二〇六冊之〇二葉 | 西湖部彙考一之十八六一泉條毆陽文忠公將老 案毆應作歐 |
〇三葉 | 西湖部彙考一之十九柏堂條蘇子瞻詩此柏未枮君記取 案東坡集作未枯 |
一〇葉 | 西湖部彙考二之五十一上天竺寺條蠶欲老兮麥欲黃 案蘇詩無兮字 農夫輒耒女停筐 案蘇詩作農夫輟耒女廢筐 |
一四葉 | 西湖部彙考三之四十胡公墓條坐妄言謫戌遼東 案戌應作戍 |
二五葉 | 西湖部藝文三之一唐白居易詩淺草猶能沒馬蹄 案長慶集作淺草纔能沒馬蹄 |
西湖部藝文三之二前人詩一半句留在此湖案本集作一半句留是此湖 | |
西湖部藝文三之三前人詩畫戟重開蠟炬紅案本集作畫戟門開蠟炬紅 | |
西湖部藝文三之五張祜詩上路分巖竹分流入寺前 案張處士詩集分巖分字作穿 | |
二六葉 | 西湖部藝文三之九宋蘇軾詩惟見輕橈披浪紋 難邀坐客灌將軍 案東坡集披作破坐客作罵坐 |
西湖部藝文三之十前人詩幸茲一日逸 案本集作幸茲一日澤 前人詩晚景分落纖案本集落作穠 世人驚朝市案本集驚作騖 | |
三二葉 | 西湖部藝文四之十四徐奇詩松下研硃朝滴露 案滴露應作露滴 |
三三葉 | 西湖部藝文四之二十二宋陳允平秋霽詞露冷煙澹 案日湖魚唱作露泠煙澹 |
西湖部藝文四之二十五辛次膺詞聲亂明珠蒼壁 案原作聲亂明珠蒼璧石次仲 案詞綜作石孝友字次仲目錄同應改正 | |
三七葉 | 西湖部雜錄之一鄰幾雜志展盡西湖極目天案鄰幾雜志作展盡江湖極目天 |
四二葉 | 鏡湖部藝文一之二曾鞏說蒿口斗門 案南豐集作口斗門 無荒廢之田水旱之歲者此也案本集作故無荒廢之田水旱之歲者也 |
鏡湖部藝文一之三前說獨以為未也 案本集獨作猶 | |
鏡湖部藝文一之五前說則吾知吏孰肯任難當之怨 案本集作則吾之吏 | |
四三葉 | 鏡湖部藝文一之七前說問書於州與何渠司案本集何作河 |
四四葉 | 鏡湖部選句之一唐白居易寄元浙東王詩鏡湖水遠何由汎棠樹枝高不易攀 案長慶集此題為寄元浙東王陝州此脫陝州二字 |
鏡湖部紀事之一嚴州府志方干詩猶自聞鍾角 案元英集鍾作鐘 | |
四七葉 | 剡溪部藝文一之一王十朋賦切原清環戴水之流翠列姥岑之岫 案梅溪集今無此賦切原二字可疑 |
五〇葉 | 鄱陽湖部藝文二之一宋謝靈運詩春滿綠野秀 案文選康樂集皆作春晚綠野秀案此滿字剜補前人詩仰聆大壑淙 案文選李善本淙作灇注云灇與潨同 |
鄱陽湖部藝文二之四宋王安石詩觀者膽落予何哀 案臨川集作觀者膽落余方咍 | |
五一葉 | 鄱陽湖部藝文二之八袁懋謙詩萬里湖迴鐵甕通 案湖字疑當作潮 |
鄱陽湖紀事之二處州府志未半餉前舟已砲碎矣 案餉應作晌 | |
五三葉 | 贛水部彙考之五水經注言山高瀨激激著樹木樹木霏散遠灑若雨 謹案 武英殿本作激著樹木霏散遠灑若雨
|
五八葉 | 雲夢澤部藝文一之三元邱堂賦雖是楚王雲夢之陋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雖知楚王雲夢之陋
|
雲夢澤部藝文一之四元陳誼高賦佩明月而冠雲 謹案御定曆代賦彙雲上有切字 | |
第二〇七冊之〇二葉 | 洞庭湖部藝文一之二宋夏侯嘉正賦溳海之郛郭也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溟海之郛郭也
|
〇三葉 | 洞庭湖部藝文一之八明廖道南賦吻不知予之所極 案吻 御定曆代賦彙作此字當曰作曶說文解字云曶出气詞也
|
洞庭湖部藝文二之一唐張說詩城池自籠密纓綬為縶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城池自縶籠纓綬為纆
| |
〇四葉 | 洞庭湖部藝文二之六唐杜甫詩戎馬關山隔憑高涕泗流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
洞庭湖部藝文二之七唐劉禹錫詩浮雲夜烏啼四裔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浮雲野馬歸四裔
| |
洞庭湖部藝文二之八劉長卿詩風清亦何意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青楓亦何意韓愈詩與子相繼舟謹案
御定全唐詩昌黎集皆作與子維雙舟 | |
洞庭湖部藝文二之九前人詩環混無歸嚮 謹案 御定全唐詩本集皆作環混無歸向 宇宙溢而暢案皆作宇宙隘而妨 轟磕車萬兩磕皆作輵 陽施見夸麗陰閉咸悽愴夸皆作誇咸皆作感 朝迴宜春口極地缺隄障迴皆作過地皆作北
| |
〇五葉 | 洞庭湖部藝文二之十二唐李頻詩秋盡戶螽急 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秋盡戶蟲急 當時將隱者謹案
御定全唐詩作當時同隱者 |
洞庭湖部藝文二之十七明李東陽詩前有引魁後孔畼 案懷麓堂集作前有應魁後孔暘 | |
一三葉 | 耒水部彙考之二水經注縣有綠水 謹案 武英殿本作縣有淥水
|
耒水部彙考之三前書茨充字子何 謹案 武英殿本作茨充字子河
| |
一四葉 | 愚溪部藝文一之二唐柳宗元文藏石走瀨 案柳州集此句下有連艫糜解四字 |
一五葉 | 濂溪部藝文之一宋黃庭堅詩人聞挐音兮不知何處擎高荷以為蓋兮倚芙蓉以當伎 謹案 武英殿本作人聞挐音兮不知何處散髮醉高荷為蓋兮倚芙蓉以當伎
|
一六葉 | 潛水部彙考之二水經注潛水入焉通峒山下西南潛出 案峒字剜補 武英殿本作通岡山下 縣西北有不曹水
武英殿本作有徐曹水 |
一七葉 | 涪水部彙考之一後漢郡國志註從枳南入折丹涪水水與楚商於之地接 謹案 武英殿本後漢書作從枳南入折丹涪陵水與楚商於之地接考證云析誤作折當云從枳南入析丹水涪陵與楚商於之地接後華陽國志亦沿誤
|
涪水部彙考之二隋書地理志北海郡臨胊註有涪水 案此水在今山東青州府境與四川之涪無涉後金史地理志亦宜分別附見 | |
一八葉 | 涪水部紀事之一唐書馮宿傳嫠州東陽人 案唐書地理志有婺州無嫠州馮宿傳正作婺州 |
二二葉 | 九鯉湖部藝文二之一唐徐寅詩 謹案 御定全唐詩寅作夤黃孟良詩 案目錄作王孟良
|
二三葉 | 曲江部藝文一之一王棨賦鸚囀而殘風裊霧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鸚作鸎 呈九劍之雜伎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九作丸 |
曲江部藝文一之二前賦冬則祈寒裂地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祈作祁 曷若輪啼輻輳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啼作蹄尤有為賦徒觀水而冷然 案冷字剜補應作泠 | |
二五葉 | 灕江部彙考之二水經注縣南有朝夕塘水出西南塘水從山下注塘 謹案 武英殿本作縣南有朝夕塘水出東山西南有水從山下注塘此脫東山二字
|
二六葉 | 灕江部藝文一之三宋張栻記念山川為吾土望而壇壝未立禱祀無所其何以率因卜地得城北疊綵巖之後 案南宋文範於其何以率下有吾民嚴昭事之意三十許字 面勢四環案文範作回環 退而述以為壇之意案文範作退而述所以為壇之意 |
灕江部紀事之二宋史河渠志秩滿無闕例揀舉員 案宋史揀作減 吏部差駐亦不復繫銜案駐字剜補宋史作差注 | |
二七葉 | 湘水部彙考之六水經注水上承營陽春陵縣西北潭山 謹案 武英殿本春作舂
|
湘水部彙考之七前書水輒變淥作銅腥 謹案 武英殿本淥作綠 廟南有祝融冢靈王之世山崩毀其墳謹案
武英殿本靈王上有楚字 | |
四四葉 | 黑水部總論之八程大昌說酌其地里正在葉榆斜西 案里字剜補禹貢山川地里圖說里作望 |
四七葉 | 海部彙考一之九圖書編後漢班超又嘗遣甘華輩親至其地 案華字剜補後漢西域傳作甘英 |
第二〇八冊之〇六葉 | 海部彙考三之四十六焚艛嶺下世傳漢樓船將軍楊樸 案漢書廣東通志俱作楊僕 |
海部彙考四之一漢書武帝本紀自遼西曆九邊九原 案漢書九邊作北邊 | |
〇九葉 | 海部彙考六之十廣東東路各有信地之責者案廣東通志作汛地汛信多通用 |
一一葉 | 海部彙考六之二十九載沖霄 案載應作戴 |
一二葉 | 海部彙考六之三十二戴沖宵 案宵應作霄 |
二四葉 | 海部彙考九之十二崇明下右營原派防崇明縣東路 謹案 敕撰大清一統志作左營
|
三〇葉 | 海部總論之五太常寺鄉魏校 案鄉應作卿 |
三一葉 | 海部總論之十一論海運今黃河日徙于南遭運漸有難行之勢 案遭應作漕 |
海部總論之十七廣治平略曆海條粵為文昌界 案粵字必澳之訛查廣治平坊刻亦係粵謹識俟考 | |
三二葉 | 海部總論之二十前書前山䨥斗門為浦岐所界 案浦原作蒲 臨門隘為隘頑所界案頑原作頭亦有作頑 |
三四葉 | 海部藝文一之九齊張融賦澤洽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本集俱作涾
|
海部藝文一之十一前賦若乃幽崖隘隈隩之窮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張長史集俱作若乃幽崖南齊書音倉夾反
| |
三五葉 | 海部藝文一之十九唐盧肇海潮賦涾兮若牧野之師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涾 伊潮之源先賢末言案末字剜補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未 焉有未學後塵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未作末 |
三六葉 | 海部藝文一之三十一宋吳淑賦百川學之而則至 案事類賦則作可 并見拘成視聽之非廣案事類賦成作誠 |
三八葉 | 海部藝文一之四十六明劉守元曙海賦葮灰夜轉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葭灰夜轉
|
三九葉 | 海部藝文一之五十三殷都賦彎矢努以奮射舞戈鋋以揚威 案努宜作弩 |
海部藝文一之五十四前賦渠魁於海上 案乃殲之訛 | |
海部藝文一之五十五王亮賦翠羽金葩而砌玉鱗 案乃嵌之訛 順風揚帆兮傾刻而千里案傾當作頃 | |
海部藝文一之五十七章潢渤海辨北自平州竭石 案竭應作碣 | |
四二葉 | 海部藝文二之十八謝杰海月賦復皛皛而熒熒 謹案 御定曆代賦彙作遍檢玉篇廣韻無此二字惟篇海類編有字音晶此二字當即晶之壞字陳士元謂乃晶之古文
|
海部藝文二之二十三蕭崇業航海賦輒開舟而出鳿 案鸀鳿鳥名無別解史記田橫傳揚雄蜀都賦島皆作鳿乃之壞字 | |
海部藝文二之二十五前賦郤褭之厚餽 案漢書武帝紀今更黃金為麟趾褭應作龍龕手鑑音毫藥名 | |
海部藝文二之二十六前賦客故習夫議乎案必谹字當用司馬相如傳之崇論谹議 | |
四三葉 | 海部藝文二之二十七前賦請為左右揚推而陳之 案推應作搉用左思蜀都賦語 |
海部藝文二之二十八前賦其蟲獸則雄螭鼇 案此用類篇雌鼇為贔義當作贔傳寫誤成三負也 | |
海部藝文二之三十四鄭懷魁海賦或禿髮而洗足 案洗當作跣 | |
海部藝文二之三十五前賦反掉兮鄉閭 案掉應作棹 鯨鯢彙案應作殲 | |
四五葉 | 海部藝文三之三唐楊師道詩跋距少年場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跋作拔
|
四六葉 | 海部藝文三之十二宋蘇軾別子由渡海詩 案東坡集題作次前韻寄子由 寸寸強弓案字剜補本集作彎 泥丸尚一路案本集作泥洹自注引古語梵語泥洹此云涅槃 復駕垂天虹案本集虹作雄前韻詩及蘇轍和詩並作雄 錦衣為君榮案本集榮作容 |
四八葉 | 海部藝文三之二十六袁可立海市詩序甲子春方得旨余告 案余應作予 |
四九葉 | 海部紀事一之三說苑顏燭趨進 案呂氏春秋齊有顏斶燭應作斶 |
海部紀事一之五漢武帝本紀乃復東至海上望異遇蓬萊焉 案史記作冀遇蓬萊焉 | |
五二葉 | 海部紀事一之三十宋李寶傳迺受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 案宋史受作授 |
六一葉 | 海部雜錄之六秋水篇垺大之殷也 案明世德堂刻莊子垺作埒陸德明音義云李普回反徐音孚郭方尤反崔音裒 故異便勢之有也案明本作此勢之有也多此字附原闕篇頁 |
第二〇七冊之一七葉 | 涪水部藝文一 案有目無文原闕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