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07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七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七卷目錄

 沂水部彙考

  考

 沂水部紀事

 淄水部彙考

  考

 淄水部紀事

 淄水部雜錄

山川典第二百七卷

沂水部彙考 编辑

《禹貢》
徐州之沂水
编辑

沂水源出山東青州府蒙陰縣之南河川,東南流至 沂水縣城西,又南合桑泉水,與蒙陰水南流,至沂州 城東,遶城北與小沂水、祊水、涑水合流,逕古剡城南, 至江南之邳州城南,合淮水、泗水入於海。

按:《書經·禹貢》:「淮沂其乂。」沂水出泰山蓋縣臨樂子 山,南至下邳入泗,過郡五,行六百里。蔡傳《地志》云:「出泰 山郡。蓋縣艾山,今沂州沂水縣也。南至于下邳,西南 而入于泗。」曾氏曰:「徐州水以沂名者非一。」酈道元謂 「水出尼丘山,西北徑魯之雩門,亦謂之沂水。水出太 公武陽之冠石山,亦謂之沂水。而沂水之大,則出于 泰山也。」又按:徐之水有泗有汶,有汴、有漷,而獨以淮、 沂言者,《周職方氏》:「青州,其川淮、泗,其浸沂沐。」周無徐 州,兼之于青。周之青即禹之徐,則徐之川莫大於淮, 淮乂則自泗而下,凡為川者可知矣。徐之浸莫大于 沂,沂乂則自「沐」而下,凡為浸者可知矣。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正東曰青州,其浸沂沐。」訂義易氏 曰:《漢志》「泰山郡蓋縣,沂水南至下邳入泗。」蓋縣在唐 及今皆兗州之境。下邳,唐屬泗州,今為淮陽軍。沂水 徑下邳,分為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又一水徑 城東亦注泗,謂之「小沂水。」

按:《前漢書地理志》:「京兆尹南陵。」文帝七年置。沂水 出藍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水。霸水亦出藍田谷,北入 渭。

《泰山郡》。蓋。沂水南至下邳入泗。

東萊郡「曲成。」有參山、萬里沙祠。陽丘山,治水所出, 南至沂入海。

按《淮南子。地形訓》,「沂出臺台。」

按:《後漢書郡國志》,「泰山郡,蓋沂水出。」

下邳國下邳本屬東海。戴延之《西征記》曰:「有沂水 自城西,西南注泗,別下迴城南,亦注泗。」

按《水經》,「沂水出泰山蓋縣艾山。」《鄭元》云:「出沂山,亦 或云臨樂山。水有三源,南源所導,世謂之柞泉;屯水 所發,俗謂之魚窮山。」御覽引此三源作二源屯水作北水山作泉俱東南 流,合成一川,右會洛預水,水出洛預山,東北流注之。 沂水東南,左合桑預水,水北出桑預山,東流。一作注于 沂水。沂水又東南,螳螂水入焉。出魯山東南流,右注 沂水。水又東逕蓋縣故城南,東會連綿之水,水發連 綿山,南流逕蓋城東,而南入沂。沂水又東逕浮來之 山,《春秋經》書「公及莒人盟于浮來」者也。即公來山也, 在邳鄉西,故號曰邳、來之間也。浮來之水注之,其水 左控三川,右會甘水,而注于沂。沂水又南逕爆山西。 山有二峰,相去一里,雙巒齊秀,員峙若一。沂水又東 南,逕東苑縣故城西,與沂水合。孟康曰:「縣故鄴邑,今 鄴亭是也。」漢武帝元朔二年,封城陽共王弟吉為東 苑侯。按史漢年表作東莞魏文帝黃初中,立為東苑郡。晉書地志云太 康元年分瑯琊置東莞郡此云黃初中立未詳《東燕錄》謂之「團城。」劉武帝北 伐廣固,登之以望王難。王難字誤當作五龍廣固有五龍口塞其口則城必陷 魏。南青州治。《左氏傳》曰:「莒、魯爭鄆,為日多。」宋本作久「矣。今 城北鄆亭是也。」京相璠曰:「瑯邪姑幕縣南四十里員 亭,故魯鄆邑。世變其字,非也。《郡國志》:東苑有鄆亭。」今 在團城東北四十里,猶謂之故東苑城矣。小沂水出 黃孤山,西南流,逕其城北,西南注于沂。沂水又南,與 閭山水合,水出閭山,東南流,右佩二水,總歸于沂。沂 水南逕東安縣故城東,而南合時密水。水出時密山, 莒地。莒人歸共仲于魯,及密而死,是也。密水東流,逕 東安城南,漢封魯孝王子強為東安侯。密水又東南 流入沂。沂水又南,桑泉水北出五女山,東南流,巨圍 水注之。水出巨圍之山,東南注于桑泉水。桑泉水又 東南,堂阜水入焉。其水導源堂阜。《春秋?莊公九年》:「管 仲請囚,鮑叔受之,及堂阜而稅」之。杜預曰:「東莞蒙陰 縣西北有夷吾亭者是也。」堂阜水又東南,注桑泉水。 桑泉水又東南,逕蒙陰縣故城北,王莽之蒙恩也。又 東南,與崮水合,水有二源雙會,東導一川,俗謂之 「汶水」也。東逕蒙陰縣,注桑泉水。又東南,廬川水注之。 水出鹿嶺山,東南流,左則二川臻湊,右則諸葛泉源 斯奔亂流逕城陽之盧縣,故蓋縣之盧上里也。漢武 帝元朔二年,封城陽共王弟劉稀為侯國。漢書王子侯表云城 陽共王弟豨封雷侯按盧與雷古字通用周禮廬維讀作雷雍是也王莽更名之曰「著善」矣。又東南注于桑泉水。桑泉水又東南,右合蒙、陰 二水,水出蒙陰山,東北流。昔瑯琊承宮避亂此山,立 性好仁,不與物競。人有認其黍者,捨之而去。其水東 北流入沂。沂水又南逕陽都縣故城東,縣故陽國也。 齊同盟,齊利其地而遷之者也。漢高帝六年,封將軍 丁復為侯國。沂水又南與蒙山水合,水出蒙山之陰, 東流逕陽都縣南,東注沂水。沂水又左合溫水,水上 承溫泉陂,而西南入于沂水者也。

南過琅邪臨沂縣東,又南過開陽縣東。沂水南逕 中丘城西。《春秋?隱公七年》「夏,城中丘。」《左傳》曰:「書不時 也。」沂水又南,逕臨沂縣故城東。《郡國志》曰:琅邪有臨 沂縣,故屬東海郡。有洛水注之。水出泰山南武陽縣 之冠石山。《地理志》曰:冠石山,洛水所出。應劭《地理風 俗志》曰:武水出焉,蓋水異名也。東流逕蒙山,下有蒙 祠。洛水又東南,逕顓臾城北。《郡國志》曰:縣有顓臾城。 季氏將伐之,孔子曰:「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社稷之 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便近於費者 也。」洛水又東南流,逕費縣故城南。《地理志》東海之屬 縣也。為魯季孫之邑,子路將墮之,公山弗擾師襲魯, 弗克。後季氏為陽虎所執,弗擾以費畔,即是邑也。漢 高帝六年,封陳賀為侯國。王莽更名之曰順從也。許 慎《說文》云:「沂水出東海費縣,東西入泗。從水斤聲。」呂 忱《字林》亦言是矣。斯水東南所注者,沂水在西,不得 言東南趣也。皆為謬矣。故世俗謂此水為小沂水。洛 水又東南逕祊城南。《春秋?隱公八年》,「鄭伯請釋泰山 之祀而祀周公,使宛歸泰山之祊而易許田。」杜預《釋 地》曰:「祊,鄭」祀泰山之邑也,在琅邪費縣東南。洛水又 東南流,注於沂。沂水又南逕開陽縣故城東,縣故鄅 國也。《春秋左傳昭公十八年》,「邾人襲鄅,盡俘以歸。鄅 子曰:『余無歸矣』。從孥于邾。」是也。後更名開陽矣。《春秋· 哀公三年》經書季孫斯、叔孫州仇帥師城啟陽者是 矣。縣故琅邪郡治也。

又東過襄賁縣東,屈從縣西南流,又屈南過郯縣西。 《魯連子》稱:「陸子謂齊湣王曰:『魯費之眾臣,甲舍於 襄賁者也』。」王莽更名章信也。郯,故國也,少昊之後。《春 秋》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魯,公與之宴。昭子叔孫婼問 曰:『少昊鳥名官,何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黃帝炎 帝以雲火紀官,太皞以龍紀少皞瑞鳳鳥統歷。鳥官 之司,議政斯在。孔子從而學焉。既而告人曰:『天子失 官,學在四夷者也』』。」《竹書紀年》:「晉烈公四年,越子末句 滅郯,以郯子鴣歸。」今竹書紀年晉烈公六年於越子朱勾伐郯以郯子鴣歸縣故 舊魯也,東海郡治。秦始皇以為郯郡,漢高帝二年,更 從今名,即王莽之沂平者也。

又南過良城縣西,又南過下邳縣,西南,入于泗。《春 秋左傳》曰:「昭公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于良,吳子辭, 水道不可以行,晉乃還。」是也。《地理志》曰:「良城,王莽更 名承翰矣。」沂水于下邳縣北,西流分為二水,一水于 城北西南入泗;一水逕城東,屈從縣南,亦注泗,謂之 小沂水。水上有橋,徐泗間以為圮。昔張子房遇黃石 公於圮上,即此處也。建安二年,曹操圍呂布於此,引 沂、泗灌城而擒之。

按:《魏書 地形志》,「魯郡魯。」二漢、晉屬。有牛首亭、五父 衢、尼丘山、房山、魯城、叔梁紇廟、孔子墓廟、沂水、泗水。 下邳郡下邳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屬。有沂水巨川 神祠。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沂水出沂州沂水縣艾山, 南至下邳西南入泗。《禹貢》徐州「淮沂其乂。」《職方》「青州 浸。」曾氏曰:「徐州水以沂名者非一。」酈道元謂「水出尼 丘山西北,逕魯之雲門,亦謂之沂水;水出泰山武陽 之冠石山,亦謂之沂水。」《禹貢廣記》曰:「沂水經下邳縣, 分為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一水經城東,屈曲」 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沂水。」

按:《金史地理志》:「邳州下邳。」有沂水。

兗州「曲阜。」宋名「仙源。」有沂水。

按圖書編《沂水考》,鄭康成云:「沂水出沂山。《水經》云:『出 蓋縣艾山』。道元則曰:『沂有二源,一出柞泉山,一出魚 窮山』。」余按今蒙陰縣東北地名南河川,小阜之下有 曰狗泉,此沂源也。東南逕馬頭固山,有泉東流與之 合,北望沂山五十里,殊無別源。據《周禮》,沂山因其水 得名。康成又齊之大儒,不應有誤,疑沂山水源古流, 「今竭耳。」沂水過馬頭固,南流,逕蓋縣故城,又南至沂 水縣城西,又南至河陽村,桑泉水西來入焉。《道元》云: 「桑泉水出五女山,南流納堂阜水,即今蒙陰東北憚 阜、大水二河也。」又南合蒙陰水,通名為汶河,東注沂。 沂水又南逕諸葛城,又南逕王祥墓,孝感水入焉。其 水出墓西戚溝湖,剖冰躍鯉之地。又南至沂州之城 東,小沂水西來入焉。小沂出蒙山西,東過費縣神山, 納祊水。祊水出縣南關陽川,至沂州西,分為涑水,涑 自州城西,小沂自城北,俱入沂。宋慶曆間,《沂州修城 碑》云:「大小二沂,環流外轉。而小沂尤湍于西北,平日 波如簟紋,清淺可愛,及山雨水至,如百萬陣馬,摩壘而來」,謂此水也。沂水又南,分流三十六穴湖,東通沭 水。又南逕古郯城,又南至下邳入泗。下邳古城,在今 邳州南道。元云:「沂水至下邳分為二,一自城北趨南 入泗,一自城之東南入泗。東,沂水上有橋,徐泗間呼 為圮橋子房,遇黃石公進履處。」今入泗者,西沂耳。 按《山東通志》:沂河在沂州城東二里,源出蒙陰縣東 北南河川逕蒙陰沂州郯城南,逕邳州,注淮、泗,入於 海。《水經》:「沂水出泰山郡蓋縣艾山」,即此。

按《青州府志》,「臨胊縣南一百二十里有沂山,西連岱 宗,東連琅邪巨海,沂水出此。」

沂水縣之西南一百三十里。蒙陰縣之西北一百二 十里,有艾山。《水經》云:「沂水出泰山。」蓋縣艾山,即此 沂水縣。沂河,在縣西一里。《周禮》:青州,「其浸沂、沭」是也。 鄭元注曰:「沂山,沂水所出。」賈公彥曰:「沂水出沂山,水 取名於山也。」酈道元曰:「沂有二源,一出柞泉山,一出 魚窮山,俱東南流,合成一川。右會預山,東北流注之, 東」南螳螂水入焉。出魯山東南流,右注沂水。又東逕 蓋縣故城南,東會連綿之水。水發連綿山,南流逕蓋 城東,而南入沂。沂水又東逕浮來之山,即公來山也, 浮來水注之。其水左控三川,右會甘水,而注於沂。沂 水又南逕爆山西,山有二峰,雙巒齊秀,員峙若一。南 逕東菀縣故城西。「小沂水出黃柘山,東」南流逕其城 北,南注於沂,今俗謂「牛心山,小河所出」,或即此也。沂 水又南與閭山水合,水出閭山,東南流,總歸於沂。沂 水又南逕東安縣故城東,今縣南三十里小城址。當 是而南合時密水,水出時密山,莒地。莒人歸共仲於 魯,及密而死,是也。東流逕東安城南,又東南流入於 沂。沂水南桑泉、堂阜諸水入之。蓋今蒙陰諸水,俗名 汶河,桑欽所謂「沂水南至河陽村,桑泉水西來入之」 者也。沂水又南,逕陽都縣故城東,又南,與蒙山水合。 水出蒙山之陰,東流逕陽都縣,東南注沂,又南入臨 沂縣界。

汶河在縣西南八十里,即桑泉水也。合蒙陰諸水入 縣界,東北流,又折而南至河陽村入於沂。

銅井泉在縣西南六十里。其泉四出西嶺,下有土為 壤地,而伏流滾滾,聲聞於外者匯為一水,下流五里 入於沂。

大石淵在故東安城西南。西北諸山谷水,至此匯為 大淵,方數頃,魚泊之利,居民賴之。下流一里入於沂。 雪王臺泉,在縣西八十里。其臺不知其所自始,或曰: 「故薛國之臺也。」上有佛寺,泉出臺前,溪壑幽勝,合桑 泉水,流九十里入於沂。

上泉在縣西四十里,通順鄉。東南流四十里入于沂。 龍王泉在縣西北九十里,東流一里入於沂。

灰泉,在縣北一百里。東南流七十里入於沂。

小水泉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南流二里入於沂。 張莊泉在縣西北十七里,東南流二里入於沂。 蒙陰縣城東北八十里,有黃孤山,小沂水之源出此, 西南流轉東入於沂。

蒙陰水在縣東南九仙、綿山二社地。水出蒙陰山,東 北流入於沂。螳螂水,在福吉社,俗名「松仙河」,源出魯 山,東南流注沂水。

南河在南河社,即《齊乘》所謂南河川也。源出賈莊社, 北流至玉泉社,玉泉水來入至南河社,狗泉水來入。 合流至河莊注沂水。

按《兗州府志》,曲阜縣東南六十里有尼山,其山中峰 之麓為宣聖廟。東為中和壑,沂水出焉。《水經注》:「沂水 出魯城東南,尼丘山西北。」是也。流而下為智源溪。 沂河出蒙陰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艾山,《水經》云:「出泰 山」,蓋縣艾山,即此地也。南流至沂水縣城西,又南至 蒙陰縣東南,汶水注之。汶水有二,一出蒙山東澗,一 出沂水縣南山谷間,至是入焉。沂水又南逕王祥墓, 孝河水注之,河出墓西戚溝湖,相傳即剖冰躍鯉處 也。又南至沂州城北,祊水入之。祊水出費縣大匡崓, 西流經其境內,受浚水。浚水在費縣北二十五里,東 流會諸水,經古費墟而東,至於王莊,入於祊水。祊水 又合朱龍河水,朱龍河在費縣東二十里,源出馬東 山,北入於祊水。祊水又合蒼水,蒼水在費縣南蒼山 之西,源出樓子峪,北流入於祊水。祊水又合柳毅河 水,柳毅河在費縣南四十里,源出鐵城,北流入於祊 水。祊水又合橫溝,橫溝在費縣東十里,源出左城岸 西山曲間,東北流入於祊水。祊水又合濁泉,濁泉在 費縣荊山上,將雨則濁,雨止則清。流入於祊水。祊水 由祊田東流,至沂州城北,入于沂水。沂水又南至沂 州城東,小沂水從西來入之。《齊乘》:「小沂水出蒙山西」, 《滕志》辨其不然,以為小沂水有二源,皆出滕縣,東流 至彭家集,合而為一。北至蒙山,復折而東,至於州境, 入于沂水。沂水又南至鎮海門外,涑水從西來入之。 涑水出費縣南四十里天井汪,南流至沂州,分為二 支,其一流入郯城,其一經故即丘城下,過沂州西門, 屈從其北,復折而南,至是入于沂水。沂水又南逕郯城縣西,白馬河水從東來入之。白馬河出九龍山,西 流過縣城西,入于沂水。沂水又南至邳州境,與泇水 合,又南過周湖,又南過柳湖,又南過黃墩湖,又南過 落馬湖,入于大河。

沂水入漕之泉,曲阜縣十九:曰「珠河泉」,曰「詠歸泉」,曰 《雙泉》,曰「遷泉」,曰「輞泉」,曰《柳青泉》,曰「茶泉」,曰《城北新泉》, 曰《城南新泉》,曰「新泉」,曰「溫泉」,曰「連珠泉」,曰「濯纓泉」,曰 「巧泉」,曰「曲溝泉」,曰「青泥泉」,曰「新安泉」,曰「埠下泉」,曰「近 溫泉」,合而為沂水。

按《江南通志》,淮安府,「沂河在邳州城西一里,自沂州 南流下邳入泗河。」

合湖在睢寧縣西北七十里,合邳州沂水南會於河, 故名。

按《淮安府志》:邳州沂河在州西一里。《地志》云:「沂水出 自泰山郡蓋縣艾山,經沂州沂水縣流至下邳西南 入泗。」今為黃流淤塞,至貓兒窩入會通河東流。

沂水部紀事 编辑

《左傳》襄公十九年春,諸侯還自沂,上盟于督揚。 《西京雜記馳象》曰:「昔魯人秋胡娶妻,三月而遊宦,三 年休還家,其婦採桑於郊。胡至郊而不識其妻也,見 而悅之,乃遺黃金一鎰。妻曰:『妾有夫,遊宦不返,幽閨 獨處,三年於茲,未有被辱於今日也』。採不顧,胡慚而 退,至家,問家人妻何在,曰:『行採桑於郊,未返』。」既還,乃 向所挑之婦也。夫妻並慚,妻赴《沂水》而死。

《宋書符瑞志》:張良遊於下邳,沂水之上,有老父來,直 至良前而墮其履,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 毆之,以其老,乃下取,跪進。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 駭。父去里所復來,曰:「孺子可教也。」

《三國魏志武帝本紀》:建安三年:「九月,公東征布。冬十 月,屠彭城,獲其相侯諧。進至下邳,布自將騎逆擊,大 破之,獲其驍將成廉。追至城下,布恐欲降,陳宮等沮 其計,求救於術,勸布出戰,戰又敗,乃還固守,攻之不 下。時公連戰,士卒罷,欲還用荀攸、郭嘉計,遂決泗、沂 水以灌城。月餘,布將宋憲、魏續等執陳宮,舉城降。」 《隋書薛冑傳》:「胄字紹元,河東汾陰人也。除兗州刺史。 先是,兗州城東沂、泗二水,合而南流,汎濫大澤中。胄 遂積石堰之,使決令西注,陂澤盡為良田,又通轉運, 利盡淮海,百姓賴之,號為薛公豐兗渠。」

《山東通志》:「明崇禎四年,沂水二龍鬥于沂河,河水氾 溢,漂沒數千家。」

淄水部彙考 编辑

《禹貢》
青州之淄水
编辑

淄水源出今山東濟南府淄川縣城南七十里,萊蕪 縣城東二十里原山之陽。流逕青州府城西,又逕臨 淄、益都、樂安、壽光諸縣界,合濟水東入于海。

按:《書經夏書禹貢》:「濰淄其道。」淄水出泰山萊蕪縣 原山,東北至千乘博昌縣入海。蔡傳《地志》云:「出泰山郡 萊蕪縣。」原山,今淄州淄川縣東南七十里原山也。東 至博昌縣入濟,今青州壽光縣也。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浸菑時。」訂義黃氏 曰:「淄水出淄州淄川縣原山,北至博興縣入濟。」易 氏曰:「《漢志》泰山郡萊蕪縣原山,淄水所出,東至博昌 入泲。攷《輿地記》,則襲慶府萊蕪縣有原山,淄水所出。 其地即漢之泰山郡。東北流入淄川縣,漢萊蕪故城 在東北,過臨淄縣東,又東北過利津縣,又東北入于 海。」西《漢志》乃同入泲,蓋入泲乃禹川之舊。自濟之上 流既涸,故淄水入海。

按:《漢書地理志》:「泰山郡萊蕪。」原山,甾水所出。 梁國蒙。獲水,首受甾獲渠,東北至彭城入泗。 按:《淮南子地形訓》,「淄出自飴」

按《水經》,「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淄水出縣西南 山下,世謂之原泉。《地理志》曰:「原山,淄水所出」,故《經》有 原山之論矣。《淮南子》曰:「水出自飴山,蓋山別名也。東 北流,逕萊蕪谷,屈而西北流,逕其縣故城南。」《從征記》 曰:「城在萊蕪谷,當路岨絕,兩山間道,由南北門。」漢末 有范史雲為萊蕪令,言萊蕪在齊,非魯所得引。舊說 云:「齊靈公滅萊,萊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蕪,故曰萊蕪, 《禹貢》所謂萊夷也。夾谷之會,齊侯使萊人以兵劫魯 侯,宣尼稱「夷不亂華」是也。余按太、無、萊、柞,並山名也, 郡縣取目焉。漢高祖置,《左傳》曰「與之無山及萊柞」是 也。應劭《十三州記》曰:「太山萊蕪縣,魯之萊柞邑。」淄水 又西北轉逕城西,又東北流,與一水合。水出縣東南, 俗謂之家桑谷水。《從征記》名曰「聖水。」《列仙傳》曰:「鹿皮 公者,淄川人也。少為府小吏,才巧,舉手成器。岑山上

有神象,人不能到。小吏白府君,請木工斤斧三十人
考證
作轉輪,造縣閣,意思橫生,數十日,梯道成。上其巔,作

祠屋,留止其傍,其二間以自固。食芝草,飲神泉,七十 餘年。淄水來山下,呼宗族,得六十餘人,命上山半,水 出,盡」漂一郡,沒者萬計。小吏辭遣家室,令下山著鹿 皮衣,升閣而去。後百餘年,下賣藥齊市也。其水西北 流注淄水。淄水又北出山,謂之「萊蕪口」,東北流者也。 又東北過臨淄縣東。淄水自山東北流,逕牛山西, 又東逕臨淄縣故城南,東得天齊水口,水出南郊山 下,謂之天齊淵,五泉並出,南北三百步,廣十步,山即 牛山也。左思《齊都賦》曰:「牛嶺鎮其南者也。」水在齊八 祠中,齊之為名,起於此矣。封禪書云秦始皇東遊海上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 八神者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淄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大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在東 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萊山七曰日主祠成山八曰 四時主祠琅邪《地理風俗記》曰:「齊所以為齊者,即天齊淵名 也。其水北流,注於淄水。又東逕四豪冢北,水南山下 有四冢,方基圓墳,咸高七尺,東西直列,是田氏四王 冢也。」淄水又東北,逕蕩陰里西,水東有冢,一基三墳, 東西八十步,是列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之墳也。 晏子惡其勇而無禮,投桃以斃之,死葬陽里,即此也。 淄水又北,逕其城東,城臨淄水,故曰臨淄,王莽之齊 陵縣也。《爾雅》曰:水出其前,左為營丘。武王以其地封 太公望,賜之以四履,都營丘,為齊或以為都營陵。《史 記》:周成王封師尚父于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萊侯 與之爭營丘。逆旅之人曰:「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 安,殆非就封者也。」太公聞之,夜衣而行,至營丘,陵亦 丘也。獻公自營丘徙臨淄。余按營陵城南無水,惟城 北有一水,世謂之白狼水,西出丹山,俗謂凡山也。東 北流,山《爾雅》出前左之文,不得以為營丘矣。營丘者, 山名也。《詩》所謂「子之營兮,遭我乎峱之間兮」,作者多 以丘陵號同,又去萊差近,咸言太公所封。考之《春秋 經書》,「諸侯城緣陵」,《左傳》曰:「遷,杞也。」《毛詩》鄭注並無「營」 字,瓚以為非,近之。今臨淄城中有丘,在小城內,周迴 三百步,高九丈,北降丈五,淄水出其前,故有營丘之 名,與《爾雅》相符。城對天齊淵,故城有齊城之稱。是以 晏子言:「始爽鳩氏居之,逢伯陵居之,太公居之。」又曰: 「先君太公築營之丘。」季札觀風,聞齊音,曰:「泱泱乎,大 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太公乎!」田巴入齊,過淄《自鏡》舊誤 作回巴按新序云田巴臨淄水而觀形自知醜惡郭景純言:「齊之營丘,淄水 逕其南及東也,非營陵明矣。獻公之徙,其猶晉氏深 翼居絳,非謂自營陵而之也。其外郭即獻公所徙臨 淄城也,世謂之虜城」,言齊涽王伐燕,燕王噲死,虜其 民寶居,因郭以名之。當作虜其民實居郭因以名之秦始皇三十四 年,滅齊,為郡,治臨淄。漢高六年,封子肥于齊,為王國。 王莽更名濟南也。《戰國策》曰:「田單為齊相,過淄水,有 老人涉淄而出,不能行,坐沙中。單乃解裘于斯水之 上也。」

又東過利縣東。淄水自縣東北流,逕東安平城北, 又東逕巨淀縣故城南。征和四年,漢武帝幸東萊,臨 大海,三月耕巨淀,即此也。縣東南則巨淀湖,蓋以水 受名也。淄水又東北,逕廣饒縣故城南。漢武帝元鼎 中,封菑川靖王子劉國為侯國。淄水又東北,馬車瀆 水注之,受巨淀。李云當作首受巨淀淀,即濁水所注也。呂忱曰: 濁水一名溷水,出廣縣為山,世謂之治嶺山。東北流, 逕廣固城西。城在廣縣西北四里,四周絕澗,岨水深 隍,晉永嘉中,東萊人曹嶷所造也。水側山際有五龍 口。義熙五年,劉武帝伐慕容超於廣固也,以藉嶮難 攻,兵力勞弊。河間人元文說裕云:「昔趙攻曹嶷,望氣 者以為繩水帶城,非可攻拔,若塞五龍口,城當必陷。」 石虎從之。嶷請降。降後五日,大雨雷電震開。後慕容 恪之攻段龕,十旬不拔,塞口而龕降。降後無幾,又震 開之,舊基猶存,宜城修築,裕塞之。超及城內男女,皆 悉腳弱,病者大半,超遂出奔,為晉所擒也。然城之所 跨,實憑地嶮,其不可固城者在此。濁水東北流,逕堯 山東。《從征記》曰:「廣固城北三里有堯山祠,堯因巡狩 登此山,後人遂以名山。」廟在山之左麓,廟像東面,華 宇修整,帝圖嚴飾,軒冕之容穆然。山之上頂,舊有上 祠,今也毀廢,無復遺式。盤石上尚有人馬之跡,徒黃 石而已。唯刀劍之蹤逼真矣。至于燕鋒代鍔,魏鋏齊 銘,與今劍莫殊,以蜜摹寫,知人功所制矣。齊銘宋本作齊鋩疑 當作齊鐔以蜜摹寫謂以蠟摹搨其跡也樹提伽經云庶人然脂諸侯然蜜天子燃漆晉書山濤傳有蜜 章亦謂以蠟封奏章也西望胡公陵,孫暢之所云青州刺史傅 弘仁言「得銅棺隸書處。」濁水又東北流,逕東陽城北, 東北流合長沙水,水出逢山北阜,世謂之陽水也。東 北流逕廣縣故城西,舊青州刺史治,亦曰青州城。陽 水又東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頂,洞開,望若門 焉。俗謂是山為「礔。」當作劈頭山,其水北流注井,井際廣 城東側,三面積石,高深一匹有餘,長津激浪,瀑布而 下。澎贔之音,驚川聒谷,漰渀之勢,狀同洪。并北流入 陽水。余生長東齊,極遊其下,於中闊絕,乃積綿載。後 因王事,復出海岱。郭金紫惠同石井,賦詩言意,彌日 嬉娛,尤慰羇心,但恨此水時有通塞耳。陽水東逕故七級寺禪房,南水北則「長廡遍駕。」舊本作偏駕迥閣承阿 林之際,則繩坐疏班,錫缽閒設,所謂「修修釋子,眇眇 禪棲」者也。陽水又東,逕陽城東南。義熙中,晉青州刺 史羊穆之築此,以在陽水之陽,即謂城之東陽城,世 以濁水為西陽水故也。水流亦有時,窮通信為靈矣。 昔在宋世,是水絕而復流,劉晃賦《通津》焉。魏太和中, 此水復竭,輟流積年。先公除州,即任未期。北史酈範字世則范 陽涿鹿人太武時給事東宮文成踐祚追錄先朝舊勳賜爵永寧男為征南大將軍慕容白曜司馬及定 三齊範多進策白曜多用其謀遂表為青州刺史進爵為侯是水復通,澄映盈川, 所謂幽谷枯而更溢,窮泉輟而復流矣。海岱之士,又 頌通津焉。平昌尨民孫道相頌曰:唯彼繩泉,竭踰三 齡,祈盡珪璧,竭窮斯牲,道從隆替,降由聖明。耋民河 間趙嶷頌云:「敷化未期,元澤潛施,枯源揚瀾,涸川滌 陂。」北海郭欽曰:「先政輟津,我后通洋,但頌廣文煩,難 以具載。」陽水又北屈逕漢城陽景王劉章廟東,東注 于巨洋。後人堨斷,令北注濁水。時人通謂濁水為陽 水,故有南陽、北陽水之論。二水渾流,世謂之為長沙 水也,亦或通名之為繩水。故晏謨、伏琛為《齊記》,並云: 東陽城既在繩水之陽,宜為繩陽城。非也。世又謂陽 水為洋水。余按群書盛言洋水出臨胊縣,而陽水導 源廣縣,兩縣雖鄰,川上不同,於是疑焉。濁水又北逕 臧氏臺西,又北逕益城西,又北流注巨淀。《地理志》曰: 「廣縣為山,濁水所出,東北至廣饒入巨淀。巨淀之右 又有女水注之,水出東安平縣之蛇頭山。」《從征記》曰: 「水西有桓公冢,甚高。大墓方七十餘丈,高四丈,員墳 圍二十餘丈,高七丈餘,一墓方七丈,二墳。」晏謨曰:「依 《陵記》非葬禮,如承世故,與其母同墓而異墳,伏琛所 未詳也。」冢東山下女水原有桓公祠,侍其衡。三字未詳奏 魏武王所立,曰:「近日路次齊郊,瞻望桓公墳壟,在南 山之阿,請為立祀,為塊然之主。」郭緣生《述征記》曰:齊 桓公冢在齊城南二十里,因山為墳,大冢東有女水。 或云齊桓公女冢在其上,故以名水也。女水導川東 北流,甚有神焉。化隆則水生,政薄則津竭。燕建平六 年,水忽暴竭,元明惡之,寢病而亡。燕太上四年,女水 又竭,慕容超惡之,燕祚遂淪。女水東北流,逕東平安 縣故城南。《續述征記》曰:「女水至安平城南,伏流一十 五里,然後更流注北楊水城,故酅亭也。」《春秋魯莊公 三年》,紀季以酅入齊。《公羊傳》曰:「季者何?紀侯弟也。賢 其服罪,請酅以奉五祀。田成子單之故邑也。」史記齊襄王入 臨淄封田單為安平君集解云安平城在青州臨淄縣東十九里古紀之酅邑也後以為縣。 安陵有平,故此加「東」也。世祖建武七年,封菑川王子 劉茂為侯國。又逕安平城東,東北逕壟丘東,東北入 淀。《地理志》曰:「葂頭山,女水所出,東北至臨淄入巨淀。」 又北為馬車瀆,北合淄水。又北,時繩之水注之。時水 出齊城西南北二十五里,平地出泉,即如水也,亦謂 之源水,因水色黑,俗又目之為黑水。西北逕黃山東, 又北歷愚山,山東有愚公冢。時水又屈而逕杜山北 有愚公谷。齊桓公時,公隱於谿,鄰有認其駒者,公以 與之。山即杜山之通阜,以其人狀愚,故謂之「愚公。」韓非 子曰齊桓公入山問父老此為何谷答曰臣舊畜牛生犢以子買駒少年謂牛不生駒遂持而去傍鄰謂 臣愚遂名為愚公谷故山水有石梁,亦謂為石梁水。又有澅水 注之。水出時水東,去臨淄城十八里,所謂澅中也。俗 以澅水為宿留水,西北入于時水。《孟子》「去齊三宿而 後出澅」,故世以此而變水名也。水南山西有王歜墓, 昔樂毅伐齊,賢而封之,歜不受,自縊而死。水側有田, 引水溉,跡尚存。時水又西北,逕西安縣故城南,本渠 也,齊大夫雝稟之邑矣。左傳作雍廩王莽更之曰東寧。時 水又西至石洋堰,分為二水,謂之石洋口。枝津西北 至梁鄒入泲。時水又北逕西安城西,又北,《京水系水》 注之。水出齊城西南,世謂寒泉也。東北流直申門,西 京相璠杜預並言:申門即齊城南面西第一門矣,為 申池。昔齊懿公遊申池,邴戎庸職二人害公於竹中。 左傳作邴歜閻職「今池無復髣髴,然水側尚有小小竹木,以 時遺生也。」左思《齊都賦注》:「申池在海濱,齊藪也。」余按 《春秋》,襄公十八年,晉伐齊,戊戌伐雝門之荻,己亥焚 雍門,壬寅焚東北二郭;甲辰東侵及沂,而不言北掠 于海。且晉獻子尚不辭死以逞志,何容對仇敵而不 徵暴草木于海嵎乎?及炎夏火流,非遠遊之辰;懿公 見弒,蓋是「白龍《魚遯》」,見困近郊矣。遯當作服左氏捨近遺 遠,考古非議,杜預泛言,有推據耳。系水傍城北流,逕 陽門西水次有故封處,所謂「齊之稷下」也。當戰國之 時,以齊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鄒衍、淳于髡、田駢、接 子、慎到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 論議,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十人。劉向《別錄》 以稷為齊城門名也。談說之士期會於「稷門下,故曰 稷下也。」《鄭志》曰:「張逸《問贊》云:『我先師棘下生,何時人』? 鄭元答云:『齊田氏時善學者所會處也。齊人號之棘 下生,無常人也』。」余按,《左傳》,昭公二十二年,莒子如齊, 盟于稷門之下。漢以叔孫通為博士,號稷嗣君。《史記· 音義》曰:「欲以繼蹤齊稷下之風矣。」然棘下又是齊城

內地名。《左傳定公八年》,「陽虎刦公伐孟氏,入自上東
考證
門,戰于南門之內,又戰于棘下者也。」蓋亦儒者之所

萃焉,故張逸疑而發問,鄭元釋而辯之,雖異名,于見 大歸一也。城內有故臺,有營丘,有故景王祠,即朱虛 侯章廟矣。《晉起居注》云:「齊有大蛇,長三百步,負小蛇, 長百餘步,逕於市中,市人悉觀,自北門所入處也。北 門外東」北二百步,有齊相晏嬰冢宅。《左傳》晏子之宅 近市,景公欲易之,而嬰弗更,為誡曰:「吾生則近市,死 豈易志。」乃葬故宅,後人名之曰清節里。系水又北,逕 臨淄城西門北,而西流逕梧宮南。昔楚使聘齊,齊王 饗之梧宮,即是宮矣。其地猶名梧臺里。臺甚層秀,東 西一百餘步,南北如減,即古梧宮之臺。臺東即《闕子》, 所謂「宋愚人得燕石處。」臺西有《石杜碑》。一作石柱碑碑猶 存,漢靈帝熹平五年立,其題云:「梧臺里系水,又西逕 葵丘北。」《春秋·莊公八年》,「襄公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 京相璠曰:『齊西五十里有葵丘地,若是無戍之』。」《僖公 九年》,「齊桓會諸侯于葵丘,宰孔曰:『齊侯不務修德而 勤遠略,葵丘不在齊也』。」引湖廣汾陰葵丘山陽西北 葵城宜在此,非也。余原《左傳》連稱管至父之戍「葵丘, 以瓜時而往還之期,請代弗許,將為齊亂。故令無寵 之姝候公於宮,因無知之出,遂害襄公。若出遠無伐, 寧得謀及婦人而為公室之亂乎?」是以杜預稽《春秋》 之旨,即傳安之注於臨淄西。不得捨近託遠,苟成已 異。於異可殊,即義為負。然則葵丘之戍,即此地也。時 水西左迤為潭,又西逕高陽僑郡南,魏所立也。又西 北流,注於時。時水又東北流,繩水注之。水出營城東, 世謂之漢溱水也。西北流逕營城北,漢景帝四年,封 齊悼惠王子劉信都為侯國。繩水又西逕樂安南博 昌縣故城南,應劭曰:「昌水出東萊昌陽縣,道遠不至, 取其嘉名。」闞駰曰:「縣處勢平,故曰博昌。」繩水西歷貝 丘京,相璠曰:「博昌縣南近繩水,有地名貝丘,在齊西 北四十里。《春秋》莊公八年,齊侯田于貝丘,見公子彭 生,豕立而泣,齊侯墜車傷足,于是處也。」繩水又西北, 入時水。《從征記》又曰:水出臨淄縣北,逕樂安博昌南 界,西入時水者也。自下通謂之為繩也。昔晉侯與齊 侯宴,齊侯曰:「有酒如繩。」指喻此水也。時水又屈而東 北,逕博昌城北。時水又東北,逕齊利縣故城北,又東 北,逕巨淀縣故城北,又東北,逕廣饒縣故城北,東北 入淄水。《地理風俗志》曰:淄入濡。《淮南子》曰:「白公問微 言曰:『若以水投水,如何』?孔子曰:『淄繩之水合,易牙嘗 而知之,謂斯水矣』。」淮南所引孔子白公語出列子說符篇及呂氏春秋審應覽俱作淄 澠

又東北入于海。淄水入馬車瀆,亂流東北逕琅槐 故城南,又東北逕馬并城北,與時繩之水,互受通稱, 故邑流其號。又東北至皮丘沈,入于海。故晏謨、伏琛 並言「淄繩之水,合于皮丘沈西。」《地理志》曰:「馬車瀆至 琅槐入于海也。」蓋舉縣言也。

按:《隋書地理志》,河南郡「桃林。」開皇十六年置。有上 陽宮。有淄水。

魯郡嬴。開皇十六年分置牟城縣,大業初併入焉。 有艾山。有淄水。

按:《地理通釋·名臣議論考》:「臨淄,青州臨淄縣,古營丘 之地。城臨淄水,故曰臨淄,師尚父所封。」

按《金史地理志》:「淄州,淄川。」有淄水。

按:《續文獻通考》:「山東青州府:淄水在府城西五十里, 源出泰安州萊蕪縣原山,流達臨淄,至壽光縣入于 濟。」

按《山東通志》,濟南府有原山,在淄川縣南七十里,萊 蕪縣東二十里。淄水出其陰,下流至青州府城西五 十里,又逕臨淄、益都、壽光界入濟水。《禹貢》濰、淄其道 田單見老人涉淄處。皆指此。

按《濟南府志》,萊蕪縣東北七十里有原山,東界益都, 高聳出群山之上,峰頂有夏禹祠,一名岳陽山。《尚書 禹貢》「浮于汶」注云:「汶水出萊蕪縣原山之陽,西南而 入濟。淄水出原山之陰,東北而入海。」《齊乘》曰:「《地志》云: 原山,淄水所出,跨淄川、益都兩縣界。」按淄川之命名 以此。自顏神鎮割入益都,原山遂不接淄川界矣。 按《青州府志》益都縣淄水,《齊乘》云《書傳》曰:「出泰山郡 萊蕪縣原山之陰,東至博昌入海。」按《地志》,水黑為淄, 出今益都縣顏神鎮東南二十五里岳陽山東麓,地 名泉河,古萊蕪地,岳陽即原山也。東北流逕萊蕪谷, 又北逕馬陵,俗名長峪道,非龐涓之馬陵也。出峪東 流,淄川聖水入焉。又東北逕牛山,折而北,天齊淵水 入焉。又北漸臨淄東城。又東北逕安平故城北。又東 北逕樂安縣東,古廣饒地。又北入巨淀。又北出注馬 車瀆,合時水入海。淄多伏流,俗謂「上下有八十漏。」 樂安縣《淄水水經》:「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至樂安 城南二十里黃坵店南入邑境。北至曲堤,折而東北 流,逕城東十里朱家道口。」又東北逕古鉅淀。廣饒、琅 槐地壽光縣界,合濟水入海。而桑欽偶遺鉅淀、廣饒、 琅槐三方未及。是以酈道元《補註》之曰:「淄水又東逕 鉅淀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廣饒縣故城南,又東北逕琅槐縣故城南。」所謂三縣故城南,其實為利縣之東, 今城之東北爾。淄往有堤在朱家道口,嘉靖丙午,知 縣王本固所築也。先是,淄流至此,滋潰東岓,壞良田 何限?自是以來,始復其故安流矣。

淄水部紀事 编辑

《左傳》:「齊師圍成,成人伐齊師之飲馬于淄者。」

《晏子》景公將觀于淄上,與《晏子》閒立。公喟然嘆曰:「嗚 呼!使國可長保而傳于子孫,豈不樂哉!」

《淮南子》:「臾兒易牙,淄、澠之水合者,嘗一哈水而甘苦 知矣。」

《戰國策》:齊襄王立,田單相之。過菑水,有老人涉菑而 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單見其寒,欲使後車分衣, 無可以分者,單解裘而衣之。襄王惡之,曰:「田單之施, 將欲以取我國乎?不早圖之,恐後之。」恐單先發左右顧無 人,巖下有貫珠者。襄王呼而問之曰:「女聞吾言乎?」對 曰:「聞之。」王曰:「女以為何若?」對曰:「王不如因以為己善。」 王嘉單之善,下令曰:「寡人憂民之飢也,單收而食之; 寡人憂民之寒也,單解裘而衣之;寡人憂勞百姓,而 單亦憂之。稱寡人之意。單有是善而王嘉之,雖單之 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賜單牛酒,嘉其行。

蘇代謂《孟嘗君》曰:「今臣來過于淄上,有土偶人與桃 梗相與語,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土以 為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 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 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 漂者將如何耳』?」

《冊府元龜》:「周太祖廣順三年八月,淄州臨河鎮淄水 決,鄒平長山人四千堙塞。」

《山東通志》:「鹿皮翁,淄川人。少精木工。山上有神泉,人 不能至。翁于泉上作轉輪懸閣,又于山頂作寺舍,止 其旁七十年。一日下山呼宗族六十餘人登其山,俄 淄水漲,盡漂一郡。後賣藥于市,不知所終。」

《青州府志》:「明愍帝崇禎十六年,益都淄河中狼行五 六成群。」

淄水部雜錄 编辑

《青州府志》:「商山一曰鐵山。崔淡《述征賦》云:『涉淄水,過 相都,登鐵山,望齊密』」,即此山也。在益都境內,隸高苑, 去高苑實遠。

《通志略》曰:「杜預謂淄入汶,班固謂淄入濟,桑欽謂淄 入海」,考其形勢,當以杜為正,豈其然乎?諸說惟桑氏 為有據,宜其以水名家也。

《臨淄志》云:「城東五里南十五里,水岸有釣臺,相傳為 嚴子陵披裘釣處,故邑名臨淄。廣崖平沙,石顆如毬, 而乾潦無定時。潦則瀰漫,乾則濡軌而已。俗所謂九 乾十八溜」者也。

《水經》云:「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又東北過臨淄,又 東過利縣,又東北入海。」此其以原委言之。今細流清 淺,粼粼見石者,蓋淄之本派。而夏秋之交,黃濁瀰漫, 則西南諸山雨水流注,此其源矣。

《樂安志論》曰:「淄水自臨淄入樂安,地界土疏,每秋夏 大雨時行,西南山壑之水或萃,而河渠淺狹,岸復善 崩,則恣為民病。即余所見,己酉以來,淄決朱家道口, 凡一再徙,壞民田舍不可勝計。乃三決曲堤,順流而 北,幾沒城垣。微楊、吳二令塞之于前,姜令塞之于後, 吾邑其水居乎?噫淄,名川也,既不通舟楫,又不資灌」 溉而徒貽吾人憂。蓋水之無利有害者也。有民社 者念之隄防,可無慎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