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070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六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十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七十一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七十卷目錄

 華山部藝文三

  修西嶽廟碑       宋楊昭儉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

  華嶽題名跋        歐陽修

  登蓮花峰記        王得臣

  夢遊西嶽文        明太祖

  祭西嶽文         朱誠泳

  地震祭文         章元應

  祈雪祭文         楊一清

  華山辯          王維楨

  始入華山至西峰記      王履

  上南峰記          前人

  過東峰記          前人

  宿玉女峰記         前人

  太華山記         李攀龍

  太華山記         李之椿

  華山記          袁宏道

  華山後記          前人

  華山別記          前人

山川典第七十卷

華山部藝文三

编辑

修西嶽廟碑       宋楊昭儉

编辑

「惟天惠民,五嶽分其職;辨方正位,太華鎮乎西。」所以 四象平興,金德應收成之令;八卦迭代,兌宮開潤澤 之門。太白明而寰海煙收,涼風至而乾坤氣爽。觀其 三峰如畫,群山若拱,峭壁直立,仰之者不覺神驚;秀 氣下廕,望之者惟知目眩。高掌遠蹠,出函谷之東關; 少陰用事,祐全秦之大野。膏腴具而三川綺錯,潤澤 流而八水星馳;雲霞噴薄而垂陰,金石晶瑩而發彩。 仲秋出狩,明標乎《舜典》;四望展祀,光揚乎《周禮》。西成 告瑞,生民繫造化之權;一禱虔誠,歷代重馨香之薦。 荷我應天廣運聖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以文 明清四海,以勤儉示天下。仁如愛日,其恩煦嫗焉;惠 如甘露,其澤普濟焉。百揆無壅而振「舉,五刑不撓而 欽恤。授民以時令,神實助之;勸民以農耕,神得祐之。 太平之基,不勞而致,然後舉墜。典秩無文,首議廟貌, 特加修建。闡舊規而從新製,起卑陋而為顯敞,土木 之制,盡其壯麗。」帝曰:「以人民受賜而推謝於神貺,為 人民祈福而嚴奉於神府。」乃益樽罍,乃盛俎饌,豆籩 之品加其等,脯醢之列增其數,薦奠之誠,古無與比。 將命實錄,揭於豐碑。夫何微臣,虔應上命。但欲使德 垂聖主,岸為谷以無遷;祀貴名神,海為壑以不變。碩 言柔翰,徒用厚顏。為銘曰:明星之下,太華之疆,聳躍 萬仞,神明一方。兌曰麗澤,秋為白藏。奠我西夏,實流 耿光。爰有神明,宅於喬嶽。惟正直兮斯在,故蒸黎兮 所托。我后所以搜墜典,秩無文。撤卑陋之舊制兮,繚 垣匝野。構顯敞之新規兮,高楹窣雲。神兮神兮所當 揚厥職而顯吾君,禦災捍患兮,福吾生民。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

编辑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 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 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 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 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 謬也。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 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 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遊者尚不 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 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 明也。」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 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於是余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 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 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 世之奇瑋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 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 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 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 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 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 於仆碑,又有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 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 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 川王某記。

華嶽題名跋        歐陽修

编辑

《華嶽題名》「唐開元二十三年訖後唐清泰二年,實三 百一年,題名者五百一人,再題者又三十三人,錄為 十卷。往往當時知名士也,或兄弟同遊,或子姪並侍, 或僚屬將佐之咸在;或山人處士之相攜;或奉使奔 命,有行役之勞;或窮高望遠,極登臨之適。其富貴貧 賤,歡樂憂悲,非唯人百端,而亦世變多。故開元二十 三年歲在丙午,是歲天子耕藉田,賜大赦,群臣方頌 太平,請封禪」,蓋有唐極盛之時。清泰二年歲在乙未, 廢帝篡立之明年也。是歲,石敬塘以太原反,召契丹 入自鴈門,廢帝自焚於洛陽,而晉高祖入自太原,五 代極亂之時也。始終二百年間,或治或亂,或盛或衰, 而往者來者、先者後者,雖窮達壽夭,參差不齊,而斯 五百人者,卒歸於共盡也。其姓名歲月,風霜剝裂,亦 或在或亡,其存者有千仞之山石爾。故特錄其題刻, 每撫卷慨然,何異臨長川而歎逝者也!

登蓮花峰記        王得臣

编辑

嘉祐癸巳之歲,呂巧臣兄自江入秦。冬十二月,宿於 北華之野狐泉店。到時日晚,勢尚早,逆旅喧鬨,呂巧 臣乃與予同登南坡蘭若,訪僧曰義海,氣貌甚清,談 吐亦雅。中夜圍爐設茶果,待客頗勤。因話三峰事,海 曰:「去年初秋,一日日迨暮,有士人風格峻整,麻衣芒 履,荷笠而來。投宿者問其所至姓氏誰何,答曰:『元沖 姓王,來自天雄,性甘隱遯,好奇,為心所遊陟諸山名 跡,盡東南之美矣。惟有華山蓮花峰之秀異未覿,今 則力役一登爾』。」海師謂之曰:「茲山峭拔若削,自非馭 風憑雲,亦無有去理。」元沖曰:「賢人勿謂天不可昇,但 慮無其志耳。僕亦之華陽川,中有路,志其幽尋焉。」海 觀其辭氣壯厲,亦然之。元沖曰:「某明日且去,其日當 留山址,計其五千仞,為一旬之程,亦足矣。既上當煠 火為信,至時可乘桃林南野望。」翌日,元沖發笈,取一 藥缶并火金懷之而去。義海書於屋壁,期一日至桃 林宿。明日平曉,嶽色晴明,無纖翳。佇立數息間,有白 煙一道,欻起蓮花峰頂。海祕之,不信復歸。二旬而元 沖至,歇定乃言曰:「前者既入華陽川中,尋微逕縈紓, 至蓮花峰下憩止,一宿方登。初登也,雖險峻猶可重 足,以跡困則伏於石庵中,暮亦如之。既及華三分之 一,則壁立群嶂,莓苔冷滑,石罅縱橫,僅容半足。乃以 死誓志,作氣而登,時遇石髮垂下,接之以升,再一旬 而及。峰頂廣約百畝,中有池亦數畝,菡萏方盛,濃碧 鮮紅。」四旁則巨檜喬松,竦擢於霄漢,餘奇花芳草不 可識。池側有破鐵舟,觸之則碎。周覽已,乃取火金敲 之,揉枯荄以承之,大木亦有朽仆於地者,柆其枝幹 煠火焉。既而循池玩花,將取數葉,又思靈境不可瀆, 只採取落葉數片,及鐵舟寸許,懷之,一宿乃下。下之 危峻,復倍於登陟。時海不覺前席,執元沖手曰:「君固 三清之奇士也,不然,何以臻茲?」於是元沖以蓮葉鐵 贈義海,明日復負笈而去,莫知所終。則尚子尋五嶽, 亦斯人之徒歟?

夢遊西嶽文        明太祖

编辑

「猗西嶽之高也哉!」吾夢而往,去山近將百里,忽睹穿 雲抵漢,巖崖燦爛而五光正,遙望間,不知其所以。俄 而已昇峰頂。略少俯視,見群巒疊嶂,拱護週迴,蒼松 森森,遮巖映谷。朱崖突兀而陵空。其豺狐野鳥,黃猿 狡兔,略不見其蹤。悄然潔淨,蕩蕩乎巒峰。吾將週遊 嶽頂,忽白鶴之來,雙驀異香之繚繞,管絃絲竹之聲, 雜然而來。試仰觀見河漢之輝輝,星辰已布吾之左 右。少時,一神跪言曰:「慎哉,上帝咫尺。」既聽斯言,方知 西嶽之高,柱天之勢如此。於是乎誠惶誠恐,稽首頓 首,再拜瞻天,愈覺神殊氣爽,體健身輕。俄聞風生萬 壑,雷吼諸峰,吾感天之造化,必民獲年豐。遂舉手加 額,豁然而夢覺。於戲!朝乃作思,夜必「多夢。」吾夢華山, 樂遊神境,豈不異哉。

祭西嶽文         朱誠泳

编辑

維弘治七年,歲次甲寅,三月庚寅朔,越二日壬長,嗣 秦王誠泳敢昭告於西嶽華山之神曰:「天地間五嶽 並峙,為五方之宗。巖巖華嶽,實奠西土。禮諸侯祭境 內山川。余小子欽承帝命,嗣守秦藩,華嶽之祀,予實 主之。歲時玉帛將事,望秩有容,肸蠁潛孚,灝靈如在。 乃今奉詔賜沐,又得便道展拜,廟於靈嶽之下。尺寸 之誠,其敢隱於神哉?」予聞古之修祀事者,有報有祈, 惟神作鎮。能興雲雷,召風雨,斡運陰陽,為一方民物 祛除旱澇疾苦、夭閼不齊之患,使宵旰無西顧之憂, 而予宗臣亦享太平之福者,秋毫皆神賜也,敢不一 報。獨念予德無似,不能奉答休祉,又不善攝養,嬰於 足疾,藥連歲弗奏功。且以踰壯及強之年,而嗣裔未 建,「簠簋之託,疚然在懷。嘗稽古傳記,以英賢之產,歸 之嶽降。夫金主生生生為無窮兌澤,物物物沾其利余固無以媚於神,然自神而言,則為祭主,自廷命而 言,則均為國主。博濟之惠,奚獨後余?馨香如聞,願神 默相,使予氣血循軌,精神內固,勿藥有喜,夢熊協吉, 此予夙夜而不能忘」者也,敢不以祈。夫以民物所賴, 報神之賜,而以予所願,祈神之休,是雖各舉其重者 言之,而實未始不相關也,神其鑒之。

地震祭文         章元應

编辑

維弘治十四年,歲次辛酉,正月庚戌朔,越日,陝西等 處承宣布政使司分守關內道右參政章元應,謹率 華陰縣縣丞等官張鑑等,敢昭告於西嶽華山之神 曰:「弘治辛酉月正元日二日,環關輔屬境郡邑,同時 地震者三,有聲如雷,動搖官民屋廬,朝邑一縣,震動 尤甚,城垣樓堞,公廨民居,傾摧略半,被壓死傷甚夥。 二日、四日以至旬日,仍震不已。陵谷坼裂,水泉湧出。 人民驚惶,四散逃避。露坐野宿,無所依栖,扶老攜幼, 啼聲載路。」訛言沸騰,群心惑亂,城市鄉村,為之一空。 切維天道人事,相為感通,災異之來,必有所自。蓋由 「元應等守土文武官僚,平昔立心不端,操持不謹,職 業不修,軍民不恤,財力不省,公道不行,刑法不中,良 善困窮,無所控訴,豪猾得志,罔知懲戒,民窮財盡而 征歛不休,假公營私而科罰不止,嗟怨聲聞,感傷和 氣,以致天道不順,地道不寧。當三陽開泰之時,一歲 春元之日,而撼動如此,一震不已而至於連震,連震 不已而至於泉湧,變不虛生,誠為驚懼。雖各洗濯瑕 疵,痛自警省,慰安人心,撫恤災患。然而誠微德薄,未 遂潛孚,俯仰無措,寢食不遑。仰惟神明峻極為靈,廟 食西土實上帝之所付託,下民之所仰望,豈可坐視 土宇,搖撼室家,摧壞人民,顛沛而不加之意哉?如或 人事乖違,民心愁怨,和氣感傷,凡有殃咎,宜加於元 應等守土官僚。元元何辜,橫罹患害。所冀以皇天后 土為心,以宗社生民為念,掌握機衡,斡旋造化。反禍 為福,轉災為祥。奠撮土於杌隍之餘,拯遺黎於傾覆 之際。務俾隤然而方者靜位乎下,群然而生者安處 乎中。息訛言,定眾志,紓宵旰西顧之憂,解溝瀆倒懸 之急,斯神之貺也,亦神之職也。」夫宮居而粒食者既 獲所安,則廟焉而血食者宜有所享。神人相依,萬世 永賴者也。嗚呼!明有禮樂,幽有鬼神,陰陽表裏,不可 誣也。惟神其鑒之。謹告。

祈雪祭文         楊一清

编辑

維弘治十八年,歲次乙丑,冬十月壬子朔,越四日乙 卯,欽差巡撫陝西等處地方兼督理馬政都察院左 副都御史楊一清,欽承上命,致祭於西嶽華山之神 曰:「頃者關中告旱,詔修祀事,以禱於神。清承乏撫臣, 職當將事,屬在西徼,奔走愆期,聖誠所動,遽獲感通。 秋雨優渥,來牟宿種,此神之惠,敢不以報。然必冬雪」 應候,則蝗蝻遁跡;春雨時至,則苗稼敷榮。嗣是以往, 民有衣食秋毫,皆神力是賴,敢不以祈!念茲關陝之 民,外供三邊。比自北有驚塵,歲無全稔;哀哀顛連,日 甚一日。不意今年麥夏、榖秋,兩無收穫;自關以西,流 離載道。匪直天時欠順,而地道亦復不寧。誰其召之, 靜言增惕!惟今皇上嗣大歷服之初,恩澤覃布,庶政 肅清。意者小大僚吏,慢神虐民,奸法奸紀之所致與? 審如是,神聰明正直,莫之能違,當徑罰厥躬,不當濫 及百姓。謹用率屬致齋,瀝誠以告:維神受命於天,永 奠西土,民之休戚,神實聞之。尚克靈承帝休,斡旋化 機,轉禍為福,豈徒斯人之幸,亦神之光。謹告。

華山辯          王維楨

编辑

昨公之舍人以書來者,今復西還,根索僕書。先是小 伻回,業已具書申區區之私矣。舍人行,僕復何云?顧 觀《華山志》,其首冠以公序,詞旨駢妍,不謝六代,美則 美矣。然所謂鬻山割券之云者,第不究其安所采也。 僕曩時嘗遊山中,從道士者至西崖下,崖平直如壁, 隱有刻在其上。道士向僕指之曰:「此太祖《鬻山券文》 也。」僕訝之,乃命善緣者攀視剔苔蘚讀之,則乃元人 遊山詩耳。道士言謬矣。設非僕好稽,力圖認識,則僕 且坐誤矣。斯必道士指崖下刻誤眩聴,因遂信之,著 在筆札,然無是事也。《志》言華陰縣或稱晉陰,或稱泰 寧,此尤舛之甚者。初魏之勝時,河西地皆隸魏,乃號 華山曰陰晉,言晉在華山之陰也。又陰者,蔭也,取覆 護之義焉。其後秦彊魏,割河西之地予秦,秦惠王更 號華山曰寧秦,言秦得其地,據形勝獲康寧也。志曰 「晉陰」,則例舛而義乖,曰「泰寧」,則文悖而指盩。一言不 審,豕亥成非,與之刊定可也。《志》云:「山中有黃初平牧 羊石。」僕按《神仙傳》,黃初平,蘭谿人,其牧羊所,在婺州 金華山,不在華山。今《志》有之。乃撰記者誤以金華山 即華山,不辨其為二山也,削去乃不混雜。華山仙人 有弘農劉寬,能役神驅鬼,隱身分形之術,後亦脫化。 又有韓眾者,常騎白鹿,歷巖間如飛,或見其白日沖 霄也。今《志》皆不具,亦稱《遺珠》補入,以備仙曹之缺,固 不厭其為幻也。僕因是且有悟於宦道與仙道通焉。 夫劉寬、韓眾之二人,《傳》不著其他異,唯以善幻術能飛奔並逐仙去。彼其窮海采藥,白首丹爐者何限?卒 或有老死火邊者,豈仙真固有命耶?且亦有遇不遇 也。巧宦者流,其役神驅鬼,隱身分形,祕於劉君。其馳 馬造請,一朝而遍王侯,捷於韓生之鹿。然皆往往得 大官稱意,而坎壈淹頓,半屬之義人節士。誠知遇合 有時,騰抑有命,然非所以警世厲俗也。僕因談仙而 倏有悟於宦,遂慷慨道焉。公歷官坎壈,淹頓甚久,茲 刻《華山志》,或有寓指,不欲明示之耳。僕言果中乎不 歟,幸卒以教我也。

始入華山至西峰記      王履

编辑

寓長安之踰年,新豐丘丈來,偶談登華山所得,且縱 臾,余遂諾焉。時暑溽,期秋初偕余再登。七月十有八 日,至丘丈所,而丈適病,餘尚困,命其外孫沈生相余 騎驢行,并以日夜。越二日暮,抵華陰遞運所,託宿焉。 丈使黃某具酒殽待,因以所登難易為問,曰:「官此六 年,去山僅數里,懼弗勝興作隨止。聞遊者及青柯坪」, 仰瞻多自沮而退,以故卒不敢往。遣其僕慣登者二 人導予。翌日早食畢,行近山口,泉聲泠然,稍入殿角, 出灌木中。僕曰:「此玉泉院也。」至院外,觀希夷先生塑 像,熟睡如生,立清樾中,風泠泠來,鬢鬚動搖,而塵垢 之面如濯。諸道士出迎,具茶果,言緣險難甚,草木交 戟,不可以禮服。贈余一杖,謂扶到青「柯坪而止,以上 則不可杖矣。」於是冠履外服等悉留院中,唯幅巾短 衣,行縢草屨而已。沈生健善,步跣以行,二僕前導,傍 山對開,神意飛動。未遽行,且覽其概。於時宿雲在巔, 群峭未出,餘煙自旁山上騫,朝陽射其端,壁立之妙, 荏苒可得。風觸壁一鳴,翏翏焉而往,調調焉而不知 其所窮。余善畫,相契特深,遂凝立。四人已及遠,呼余 且趣急登,而安知余之所得不在急也。地多樲棘,且 蘙薈,不見路,二僕余離,輒誤岐之,他槸相錯。稍不謹 視,則觸面骨髮,跼且蹐杖攀以進。余素不善步驟,登 絫息不能制,必竢定始行。余時以紙筆自隨,遇勝則 貌故行視四人愈遲,四人常先,若猶豫然。然沈生知 余,見余策亦策,余憩亦憩。余僮雖不解畫,頗解吾癖。 遇奇樹奇石即報,亦頗慧。貌不能盡者,俾記之。及澗, 而斧斤聲雜蟬鳴鳥哢中出。輟策聽之,歌「伐木丁丁, 鳥鳴嚶嚶。」詩以過,泉淙淙然,如琴如筑,如珮環不少 休。其停匯處,澄澈如鏡,微漣動搖,日影上壁中多紅 白礫。余盥沬,清寒透骨,試嘗焉,甚甘美。憶嚮年飲吾 鄉陽山泉,不知去此幾十倍。澗北絕徑處,實如柚者 下垂,僮以為橘,越險而擷之,蜇口,略不可食,棄去。峛 崺西轉,至小石洞,洞外平石如枰,中可參坐。恨不攜 本道輩絃琴於茲,以寫幽抱。既而坐枰上,書所賦詩, 而東巖方洞適與之對,意靈詭內潛,遂相率以入。僕 曰:「此《希夷匣》爾。」蓋其葬處也。棘梗道不得近,因疑匣 為函,恐指所盛蛻者,而俗謂之匣歟。辰巳許,及上方 峰,峰直立,鐵鎖下垂。望峰端,漫不辨何似,但峰腰雜 樹,倒懸斜倚,而幽意可人。鎖兩畔多小坎,從下達上, 深可二寸,僅容履端,蓋登則緣鎖以託足者。僕曰:「上 有道士王友巖居之,不下峰,惟玉泉一二道士,時裹 糧往食之。」鎖盡處乃石罅,號「西元門。」此峰蓋唐元宗 妹金仙公主駕鶴升仙之地,而門則元宗覓金仙以 鑿焉者也。從門入,屈曲以上,盤折數峰頂,始及友巖 所居。南望連山,不知止於何所。上無雜草,惟細辛一 方不多產。余雖搖中,而憚險,弗敢進,坐峰根娑羅樹 下,瞻悵者久之。由峰根北折度狹徑,容僅一人。徑外 則壑谷類也。地不生草,皆敗葉所覆。行葉上,不知窊 隆,躡空輒仆。余誤躡徑側,一失腳幾墜崖下。偶旅跡 幽翳中,古藤鬱屈可畏,正躡樹根進,葉卒然鳴,疑以 為蛇也。注視者久,樵人適從上來。余問青柯坪遠近 不對,唯放歌倡答而去。出樹外,大石突立,中豁若斧 劈然。僕曰:「此第一關也。鄉兵亂時,民逃入山,壘石絕, 此遂全。」余視關內尚亂,石旁聚無數,關右二黑石虎 踞,因坐摹之。忽不知四人所在,厲聲呼不應,跡之半 里所,則皆坐澗邊,投石於澗中以戲。此處水深路絕, 當驀澗,賴澗石參錯,不遠躐過。既過,回視其澴,瀠衍 漾砅衝之態,而吾意適,水不能以遽釋,幾失吾主。澗 外瀑布正懸南崖端,下激樹幹,飛沫成雨點,因風容 與,久而後墜。又百餘步,則第二關也,類天作,亦似人 為。視第一關,壯雖不逮,而險則過之。關中陰風勁甚, 不可留。促步出,返顧所來,則一青靄耳。復登,頓冥密 以行,詰屈數百折,見平綠藹然林端。既至,乃青柯坪 也,山恰半從入山來,悉崎崟側塞,夷者惟此草長過 人。岡之上有神祠焉,礎餘瓦缺,像設多壞。祠旁小室 中敝竈猶存,知舊有所主也。日正午,少飢,初擬假爨 於此,不意荒寂若是,幸持瓜果餅脯分食之。汲祠畔 井止渴。日漸熱,足軟不可支,臥祠前石階上,適二道 士自上下問焉,蓋玉泉之侶從西峰還也。與之語,雖 無所奇,亦善遺世者。自山口至此,其石之奔突倚伏, 出林翳樹者,殊形詭觀,殆不能以物擬。祠西南,則始 攀鎖處也。置杖草間,聞松風飀然,此以下皆雜木,無松以上,則純松矣。蟬鳥遂絕。詩人謂「山深無鳥聲」,信 然。鎖曳危石上,僕先進,余亦攀過。路縈紓井,石根極 隘,瑟縮以行。路斷,接以木,行則搖。少選,一峰前障不 甚峻,上大下小,所謂巘也。無草樹,黑黃白相間,上有 赤白二圓形。僕曰:「日月巖也,豈生成者歟?」復行,餘二 百步,直崖嶄立,有短橛閣。崖罅為級,如梯鎖旁垂。問 之,乃百尺㠉也。㠉級每腐或缺,綴級以上,先輕躡試 之,然後寘足。過此又有類是而愈長者,千尺㠉也,缺 腐亦然。縱僕輩欲援,何以為力?既上,凡石之如嶠、如 扈、如巋、如岊者,眩視不可數。抵前崖徑,忽斷。崖峻削, 無可為徑者,即崖腹綴小木如彴,當絕谷之上,凡三 接始及,徑鎖亦橫綴崖腹。余目焉,跡未及而先痿矣。 遣四人前度,慮逼吾後以振也。余請幫助識別此字。趄握鎖寸進之, 閉聽壹視,步歇半木,伊軋鳴東野,登閣尚稱腳,腳踏 墜魂,吾今何稱哉?因自咎以親肢履此險,其孝安在? 昌黎慟哭,遺書以訣者,即此非與半時許,乃得過,問 諸僕,僕曰:「老君犁溝也,信仙凡之隔如是。」復斗折道 松林中,翳不見日,毛髮為之聳然。沈生謁山神祠,有 禱,懼蒼龍嶺之迅風也。既至,老木赤立,唯東南一枝 僅存,微有葉根亂布石上,若萬小蛇攢綴蝡動。余駭 焉,貌其大較,因思平日畫樹,雖搜奇獵怪,致巧寧得 似此?所謂畫不神於所倣而神於所遇也。然而望蜿 蜒入雲勢,未知何以處此。嘗聞登者言,度嶺慎勿旁 視,視則惡風至,危不可度嶺。凡兩折,中突旁殺如背, 色正黑,鎖當背上,並鎖皆小坎,亦猶上方峰所託足 者。二僕先示所以登,余匍匐踵其後以試。大喘不自 禁,因四布伏嶺背。竊窺其旁,則深不見底,安知其幾 千仞。但見松頭濈濈,出沒蒼煙中。萬峰羅拱,向背高 低,邪正起伏,若翠浪洶涌相後先,秀不可狀。風颯爾 有聲,眾籟齊作,沓盪奔激,遠近胥應。憶登者言,遂膽 掉股栗不能動。去上折無幾,視若天淵然。風稍止,尋 進,而僕已過上折矣。余勉強盡一折,日少昃,愈熱,余 裸上體,猶流汗不止。行上折,覺稍便,漸熟故也。自嶺 下仰觀,將謂頂絕,無復過此。及嶺端,則峰頭插雲尚 不知有幾里。由是筋骨如蛻,喘促弗暇出一語,倚樹 息四人,則相語角健,若賈勇於余者。時雲方滃然進 退開合,若相與相背,往來四峰端,悠颺不已。余神凝 其間,忘所以事事者。僕輩弗是喻,促以西峰尚遠,勿 稽,遂作以行。至此則少土,皆徑於石鎖縱橫,罕無鎖 者。又越五六險,始及鎮嶽宮。宮在西峰頂東,諸神列 坐,不辨誰何。松罅間金碧參差,與日爭炫者,嶽帝廟 也。廟後松極森邃,風一振之,掩苒之形,紆徐之韻,由 松端倏爾東騖。接之既泯,忽又如在。余行遲,常殿四 人已及廟,笑語未竟,而曼聲速余至,則烹茶熟矣。道 士王老師款坐廟之前,則其居也,四壁蕭然。余意其 以一身而處於荒冷僻絕之區,無所畏,無所悔者,非 有得其能爾耶?茶罷,徐叩所有,則平平焉耳。乃知其 不得於見「道,而得於寡欲也。」窗在西,壁隙有光。啟窗 而其居則庋之縣崖之上,俯瞰浚谷,不見所極,唯松 頂麻萃斜距窗二丈許,峰壁峻拔,自浚谷直上霄外, 略無突陷,真所謂削成者。壁上一松,寄之璺間,根直 下如懸死蛇,枝梢正拂窗手可接,松實纍纍。余投以 《斷甓弗》中,墜下觸石,且墜且觸,聲如從甕中來,良久 始息。至是則頹陽向微,霞彩漸發。倚窗望西北平田 無際,荒煙莽然,中有《渭水》,委蛇如龍,日射水中,金光 閃爍,不敢正視。居之南乃大岡,頗類龜背,色墨殊粗 澀。岡下群峰,如攢劍,如束筍,無一渾然者。予將摹之, 而嵐靄迷漫,弗果。東望玉女峰殿,正在峰頂,雪壁爍 日。殿旁有物,似人非人,往還松樹間,遠不可辨。岡稍 南,大跡一,岡上深可三寸,長四尺餘,旁鐫「巨靈足」三 字。竊謂力能劈山,其足跡僅如此,得微不能載其形 乎?且東峰掌形,自峰端達峰底,假使所傳果然,則如 彼之大手,而配以如此之小足,有是理耶?東則東峰、 玉女峰,昆季相倚,唯南峰巀焉獨出。姪視三峰,薄暮 不及往,遂宿焉。風怒號,御裌猶冷,視蒼龍嶺裸體。其 寒暑之異乃爾哉。

上南峰記          前人

编辑

拂旦起,王道士出《華山記》相示。自峰崖洞谷池潭外, 其宮觀古跡等不可計。道士雖老,而兵餘湮毀不甚 識,又龍鍾弗能余偕,故無以為攷。食已,纖雲不痕,旭 日初吐,露未晞,具行縢草屨以獻。南岡外,皆松林也。 裁入,笙簧盈耳,既不見天,寧復有露。但葉聲隨足,僁 屑可聽。屈盤行林中,迤邐漸高,境意交至,弗暇接。將 謂地昇,恍不記自西峰來也。松皆合抱,森若筍擢,蓋 以險而存,非如他木之得全於擁腫也。寒不生陵苕, 唯蘿薜青青,以與松永。神則有之,而樵斤不及。余感 其得所,悽焉於吾中,久依依不能去。行二三里,稍疲, 坐松根養力,而四人已在石梁外,高唱曰:「南峰至矣!」 起而前僕曰:「此希夷避詔巖也。」余凡行,以目昏不敢 流盼,竟不知已達巖底,因仰首,怪狀可愕。巖上覆如 屋,似蜂窠然,頗類太湖石,或類濤波蕩潏所為,淡黑津津焉。余坐觀不厭,自謂不世奇逢細貌之,僅得彷 彿西南角一罅,明透可側身入。余命僮掖入之。及罅 半,見罅外樹梢動搖,日影流罅中,明闇稍分。上滴瀝 如雨,陰氣挾罅風撲人,巾服皆潤,下濕不敢進。僮曰: 「壁有鐫字四行,不識字,不辨」余眊亦弗之識。俄罅外 喧聲,意遊者相與語。僮曰:「吾之伴三人也。」僮因呼其 名,答在朝元洞待。由是自巖底北旋,嶢兀中度小榷, 又度架枝代榷者三,若波舟之所搖蕩。古松一根,扳 臥壑上,閼道勃窣。踰松上過,得真武祠,遂入謁。龜蛇 在前記,晦翁謂其本北方元武宿,非實有此神,蓋其 教中設為形像以神之耳。余謂乾魚朽木題以大王 居士便能威福,此何足怪。從祠畔上,磴扶石闌轉峰 角皆石版,布道闌外臨。絕谷試微瞰,怵然神愯噤。㾕 不可當,閉目低首,倚壁始定。峰南面上下壁削亙,東 西皆闌也,異焉,伏石版下覘,蓋鑱壁成堮,以疊石置 闌面之中,窾石以入,則所謂朝元洞也。深可四丈,廣 近之,高又倍焉,純白如雪。中設三清像,諸神旁護,凡 供奉之具咸備。余問故於主者岳師,師曰:「昔賀老師 營此四十年,雖鑿焉而不敢碎石下墜,墜則雷動龍」 潛故也。自爾且鑿且運,不勝其勞,功未就而師亡。繼 以其徒甫就洞外西數步,師又穴石版鎖以下達西 轉,則師之避靜處也。沈生等躍然往觀,予不敢從,倚 闌待二時許還。生曰:「穴之下則鎖雙垂,鎖盡則版道 也。穴道相距不知幾十丈,石杙插壁以當其中。縋鎖 下至石杙少息,復縋至版道又少息,然後攀鎖西行。 數十步,漸高,又數十步,始及避靜處。」回視版道,則載 之銅杙之上,而銅杙則插之峻壁之中。外雖有闌木, 久多腐,以鎖是賴掩其振搖石杙,一銅杙十七,竟不 知作時於何所。置足闌之外,下見松頂如灌莽在杳 冥中。師去此幾時,其室其爨所猶在,然非憑土憑於 塊石之突崖耳。室畔石窪亦不深,水則滿,豈師藉是 以食飲者歟?室之西則別巖也,巖類俛首形遙覆室 上,上鐫「全真巖」三大字,赤色以實之。雖知人所為,然 上不可下,下不可上,其履虛而作之邪?何其神也!吾 版道之初躡也,知有版道而已,奚暇他及?既至而得 其所,以危是心也,始不知止於何地。我輩壯年,恃力 不少怯,今精奪於此矣。去洞沿故路東行,降八九折, 緣磴復升,巨石錯峙。石分處如甈,下視類井底。請幫助識別此字。不 見物,然兩木倚石可下。問之僕,僕曰:「安真人肉身所 沈。」生率三人下觀,余坐石上。及還,談真人坐石龕不 壞,具衣履如生人,抑坐逝處耶?躋石以望,見峰巔群 松如沃,峰背類覆盂,麤散如礪,可縱步,四人爭先若 飛。余至此已疲甚,足不吾許,殆及巔,憩龍潭旁,掬潭 水沬面。潭有三,深淺不等,深者不過二三尺。僕言:雖 大旱,此弗涸。竊意龍潛深淵,恐未必在此,然神物固 不可以常理推也。《志》雖稱頂有池生千葉蓮,覓之不 見,不知當時騎茅龍天飛者,其由此非歟?最高處一 松孑立,余倚松望,信乎諸峰羅列,似兒孫矣。雲適生 從玉女峰、東峰兩間出,倚風作嬾態,欻突然北涌,似 巔崖狀。既而復還,漸幔於山巔,不動如憩,而山北所 見,皆漫漶不可識,意彼或仰瞻,吾固在雲表也。青蓮 居士謂呼吸氣可通帝座,非此而何?尼父登泰山小 天下,彼果及此耶?既下,又東行至龍神祠。祠之外小 碑一,辭翰具美,有「道渙而為氣,氣運而為精,精變而 為神,神化而為靈」等語,因愛而再誦。忽祠畔二小鳥 下上,峰壁不鳴,青灰色,頗類鶺鴒,尾稍短,不知其何 名。岳師曰:「此鳥相與久矣,飯熟則乞食於我」,食已即 去。或置粟掌中,亦躍以就啄。師年八十五矣,兩目俱 昧,然往來祠洞兩間,陟降如睹,非有道者歟?不然安 得人鳥相忘如此?

過東峰記          前人

编辑

由祠北降而東,取道松間,忽有物行松上,大如鼠尾, 芃芃然,聞人聲,矍視不復動。僕輩拊掌激之,越樹去。 行二里所,至山祠,入觀焉,山水畫滿壁,頗似范寬家 法,而渾不及范。余笑曰:「此中著此畫,作者固無足責。」 命之者誰歟?老君殿中居楊師迓余。余謁之,再拜,因 思吾夫子謂見之猶龍,口張而不能嗋,吾安敢不拜。 師出果茗松花粉供余,并以萬年松數十本為贈。蓋 卷柏之屬而不屈者,雖有松柏名,不過石上小草耳。 卷柏亦以萬歲見稱於《本草》,則知二物固皆槁而不 死者矣。大松蔽峰頂,清悄幽閒,殆不可為情。然過青 柯坪來,松弗他雜,惟白楊一二間之。每風韻松林楊 葉,作策策聲,如按如節。彼吹竹彈絲、「敲金擊石者,其 近歟?」余偃仰是間,意風味不減。貞白殿之東,則東峰 盡處也。下望平野,襟懷灑然。遠近諸山,相闖於煙蕪 雲樹之表;黃河隱顯,東迤如帶;潼關岡壟,積蘇於河 濱。遐覽未周,雲倏陰漸黑,平野皆晦。余疑雨東向立, 風颯然自西南來,萬松皆鳴,松實交墜。日斜透雲罅 出雲影,漸北逝遂散。余與沈生磔松實啖之,索苦茗 於師以助其勝。俄林中有聲,若隕物然。余怪而覘之, 僕輩乃在松杪摘實以亂擲也。於是俾沈生囊頓,以備騎驢疲困之用。稍南一煬,突出松底,下磴跡之,得 石室焉,曠朗可容四五十人,都竈湢所,等舉不敝。乃 知居者固盛於昔,今惟一人者,荒涼無養,故爾禽聲 不上「青柯坪」,雖因於高寒,而亦因於無養也。聞是峰 可玩,日於天未明之際,而糧少不敢居,惟問師「仙掌 何在?」師指在峰側,而玉女峰可迫觀,於是別去。

宿玉女峰記         前人

编辑

降而西,可二里許,東折漸上。時正午,稍熱,渴且飢,遂 團坐松陰中,食所攜新棗。至是無磴,多倚木於石代 之,危且弗固,因枝根為級,皮脫,滑不可登。五人相與 援推以進,凡二十餘處,既盡,則玉女峰頂也。「嘗聞女 道,楊氏,名妓也,少年入山,今耄矣。初食松皮,八年,始 火食,或絕火,則枵腹坐。偶大雪,不粒者七日,亦無恙」, 竟日夜弗臥,余心敬焉。因訪之石室中,尸坐如寐。見 余起相見,具客主禮,笑曰:「此山罕聞人聲,或聞之林 中,則指以為異,君何來之異邪?」余以所癖所偶為對, 就問其入山時,則三十有七歲也,今已七十有三歲 矣。自云一生無疾,觀其顏雖非丹,而精神粲然,步甚 健,固知其有所養也。初見未敢叩,引余步松間,風來, 激峰壁直下如箭,尋穿於林中,松葉皆沸鳴,度壑而 去。相與立隒端,目送其披靡者。因指西峰東面,窊隆 如蓮花,謂余曰:「此正所謂西嶽蓮花峰也,安有峰頭 池井之產?」予疑焉,未之決。至玉女殿,道玉女所由,觀 洗頭盆,蓋石上一圓坎爾,水紺碧不乾。《集仙錄》稱有 五石臼,不知何據。殿右觀韓姑,姑遺蛻,遣僮撤所障 亂甓,啟棺蓋視之,臥棺中如初歿者。楊氏曰:「歿幾三 十年矣,唯稿不腐。」以杖擿其足,亦不僵,有道者乃如 是。蓋楊氏師也。大石如龜,殿正坐龜上,而楊氏石室 則藉龜股為之覆。余問以昨之所不能辨,乃楊氏采 薪以虞雨雪之或及也。由殿前踰石梁,北眺崇岡,廓 然貍豸不能進,岡半有大璺焉。楊氏曰:「唐元宗禱雨 拋簡處也。下通黃河,雖未必果然,恐或有自復旋至 石室前指,以迫觀仙掌所在。」余與四人循東峰北行, 斯須林斷豁然,乃東峰之西北壁,而玉女峰之東北 巖也。巖西努如鳥喙,距東峰不遠,上豐下縮,瞰即魄 褫。努處小松一生附巖側,不見根出巖上者三之一, 中無鱗而光。僕曰:「此捨身樹也,遊者抱樹轉數匝,則 獲福。」余僮聞即抱之轉不休,峻遏乃止。巖正當仙掌 可察,遂坐憶王涯《仙掌辯》,謂峰有五崖,比壑破巖而 列,自下遠望,偶為掌形。俗傳則曰巨靈擘剖,掌跡猶 存。余因思之,涯之所辯,又似得於傳聞,使果見之,寧 作是語,不然,則亦遠望而「已,未嘗如吾之近觀也。殊 不知膏出於璺溜,以漸淡黃微白,間之黑壁中,上則 五岐,下則片屬,岐者如指,屬者如掌,復有細溜無數, 雜五岐間,遠望之,則惟見其大者,故五岐如指耳,寧 有五崖比壑,破巖而列哉?」由此觀之,俗傳固非涯辯 亦未為是。且膏所溜處,比比皆有,豈惟此掌為然,山 石本黑,其「或淡黃微白者,皆膏之所溜使然也。此掌 外惟日月巖最多,其次則東峰西壁近於楊氏之石 室者,其色其狀,與此掌溜痕絕無少殊,但彼不類物 形,故不以為異而不稱耳。」雖歷代碩儒,其詩賦諸作 舉同,然一辭於巨靈之擘而不之究,何也?然則天下 古今,貴耳賤目,訛以承訛者,安知其幾多邪?將暮,假 榻楊氏石室中。坐定,微請所有,則答以待盡而已。再 請亦然。余知弗襮弗強也。欻有光如燈,度室前松林 中。僕輩驚指,楊氏,徐掩其戶曰:「與爾何預?豈記所謂 昭明者歟?」此亦可見楊氏之有定力矣。北牖漸明,余 出望月,然隱於東峰,未之見,乃與沈生步殿前以待 之。二更許,光射萬松中,碎影滿地,風颸颸然。自歷三 峰來,松聲外絕無他音,清固不勝,寂亦難處,因退寢。 夜過半,大聲疊陣如濤雷,然孔隙皆喁喁明處寖黑 如雲,風欲釀雨也。然僅攜三日糧,遂懼,數視聽,竟不 得翕目殆。曉風幸息,曙光復來,趣具飯下山。至都土 地祠,僕還,指南峰端如練者,曰「水簾洞也。」以昨之弗 知,稍立祠畔以聽,沓不得所聞,誦《徐凝惡詩》,一噱而 去。午及青柯坪,覓所置杖,亡矣。然降比登,頗易步,可 與四人敵。因思宮殿林木,得全於上者,險是賴耳。然 不知鐵鎖之所經始,路何以識,人何以登也?鬼與仙 與,皆不可測已。余學畫餘三十年,不過紙絹者,展轉 相承,指為某家數、某家數,以剽其一二,以襲夫畫者 「之名,安知紙絹之外,其神化有如此者,始悟筆墨之 不足以盡其形,丹碧之不足以盡其色,然是遊也,亦 非紙絹相承之故吾矣。」箕踞石上,若久客還家,而不 能以遽出也。三步回頭五步坐,乃於我乎見之。雖知 《毛女峰》鄰於上方,而不識其處。僕言王、刁三洞山外 之西及玉泉院,則日已在西南隅矣,弗果往。午飯已, 熱如炙,假蘧篨臥院前亭上,繞亭皆泉聲,咫尺不辨 人語,因憊竟睡去,二時許始醒。諸道士索留題,爰口 占書《希夷像》之壁間以出。嗚呼!生太華之方,由太華 之側,古及今安知幾許?然愛焉者亦每以艱險自畫 而不之遂,雖少陵枕藉關中,亦望焉而止耳。天下奇絕處,固有係乎緣之偶不偶也。《郄詵》謂「山行洗盡五 年塵土腸胃」,吾塵土五十年,不意中得此,雖遘一遺 十,而秀拔之神,雄峙之觀,亦足以暢夫一生之拳跼 矣。昔人言:「會心處不必在遠。」竊意未至此,恐未可謂 之會心。余子平之累已向畢,而遐蹈未能者,以母氏 之頹暮故也。掇其大都,以志奇遇。

太華山記         李攀龍

编辑

經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 蓋指華中削成而四方者爾。四方之外,未之盡華山 也。自縣南十里入谷,逶迤上二十里,抵削成北方壁 下乃谷,即西南出,不可行。行東北大霤中,霤中一峽, 裁容人,左右穿受不滿足穿受手如決吻,人上出如 自井中者,千尺曰千尺。峽北不至十步,復得一峽,百 尺人上,出如前峽,曰「百尺峽。」則東南行崖,往往如覆 墩,出入穿其穹中,行穹中穿如仄輪牙也。崖絕為橋 者二所。東北徑雲臺峰,東南得大阪,可千尺,人從其 罅中躡銜上阪,窮為棧五步,顧見罅中,如一耦之𤰝, 新發諸耜矣。罅中穿如峽中,峽中銜如罅中。峽中之 繘垂,罅中之繘倚,皆自級也。棧北得「崖徑丈,人仄行 於穿,手在決吻中,左右代相受。踵二分垂在外,足已 茹則齧膝也;足已吐,是以趾任身也。」北不至十步,崖 乃東折,得路尺許,於崖剡中,人並崖南行,耳如屬垣 者二里。剡窮,復西出崖上行,則積穿三丈。有崖從北 來,踆北崖上,腹高三丈,自踆首南行,崖如前剡中屬 耳甐耳矣。三里而近,為蒼龍嶺,嶺廣尺有咫,長五百 丈,崖東西深數千仞,人莫敢睨視,是酈生所稱「搦嶺 須騎行」者矣。雖今得拾級行哉!足欲置之置,先嘗一 足於級上置也,然後更置一足,其所置足,猶若置入 石中者,猶人人不自固,匍匐進也。級窮,得崖踆焉,高 二丈,一隅西北出入,從其隅上南一里得崖,又盡,嗷 不可以穿繘自級也,是皆所謂懸度矣。不至百步,西 北冒大石出崖下。西南上二里,得松林五樹,稱「五將 軍。」崖上者不見杪,崖下者不見本,從懸中望見松如 樹菼也。西一里,有大石,如百斛囷,不知何來。客於此 橫道而處踰之,為穿徑二十所。西南百步,得巨靈掌, 在削成東北方壁上,不盡壁五丈許,人不得至掌二 丈許,掌形覆其拇,北引如三尋之戟,從懸中望見掌, 即五指參差出壁上也。又西南百步,詣削成四方上 矣。西南望削成四方中,東北望所從上削成道,道從 東北隅出二十里,是錞於雲臺峰,猶杓之在斗矣。削 成上四方顧其中汙也。上宮在汙中。西南玉井,在上 宮前五尺許,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東北淫大坎,凡 二十八所,北注壁下,壁下注道中,一穴北出,水從上 羃之也。四壁之穴,各在一摶上。宮東南上三里許,得 明星玉女祠,含神霧,稱「明星玉女持玉漿。」乃祠在大 石上,大石長十丈許,祠前輒折,折下有穴,穴有石,石 如馬,折南五丈坎,如盆者五所,如臼者一所,水方澹 澹也。下從祠東南峽中行二里,得池二所,大如輪。東 南行三里,望見衛叔卿之博臺,在別巔為埒不盡崖 尺,中如砥,可坐十人。崖南北繘,纚纚也。欲度者先握 繘自懸崖中,乃跖崖自沃,令就繘,不得繘還跖崖自 沃,得而後釋所自懸繘也。此即秦昭王使人施鉤梯 處也。西南上三里許,得一峽如括,曰天門。門西「出為 棧,而銅柱陿不能尺,長二十丈。棧窮穿井下三丈,竅 旁出,復西行為棧,而銅柱一池在石室中,不可涸也。 天門旁有臺,如叔卿之臺。南望三公山,三峰如食前 之豆,是白帝之所觴百神也。從上望壁下大谿,谿肆 無景,即日中窈窈爾。久之,一山出其末,若鏃矢,頃即 失之矣。是為南峰,南峰削出南」壁上,東峰出東南隅 壁上,西峰出西北隅壁上。從下望之,五千仞一壁矣。 攀龍曰:「余既達削成四方中,不復知天不可升矣。余 夫善載腐肉朽骨者乎?」及俯三峰,望中原,見黃河從 塞外來,下窺大壑,精氣之所出入,又未嘗不爽然自 失也。

太華山記         李之椿

编辑

「環潼津、京兆間,億青萬碧,兒孫羅列」,皆太華別址也。 三峰影度函谷,挾蒼龍而奔,試看積翠飛來,衣袂俱 成五色雲矣。過灝靈宮,徘徊玉泉者久,方敢入山。雙 巖蔽日,劃天視路,不一二里,即五六折。翹首三峰,頃 失之。泉聲如磬如簫,如筑,如絲絃,如環珮。一水匯群 山之波而注,巨石直下,其發源自水簾洞,貫二十八 潭,應二十八宿。潭折而為石,石折而為穴,穴折而為 溪,溪折而為灘,以至此,張超五里霧已不可見,如故 者《希夷峽》,笑耶?睡耶?夫孰從而問之?入五里,蘿修沙 映,險步攢雲,逆十八盤而上,孤危錯落,山猶左右截 也。將至青柯坪,三峰仍懸天末,大石挾木以蹲,一壑 縫山,萬籟張而異香曳。越是道,皆泣蝠攢鼯。百峽千 㠉。復直其在前。何怪乎「遊者回心㠉內。」請幫助識別此字。不見天,握 繘疑斷,置坎疑錯,拾級疑墮,尺石橫引。足相躡者曰 「二仙橋。」三峰雲障,惟毛女所居。北斗坪儼樹繡屏,兩 山虛處,平田萬頃,俱縮就層煙,遊者不可因險以負奇,車箱入谷,箭括通天。美哉少陵詩也。未幾詣老君 犁,險則甚於千尺,㠉㠉暗而犁突。故犁窮直攀,猢猻 愁萬丈危梯,道通一線,轉而即山之北矣。靈臺峰屹 然居左,高瞰三峰,亦堪耽僻。疾趨,得擦耳崖,上阻極 山,下臨深塹,所賴行猶昂首。再百步仍一絕壁,號「日 月崖」,險哉伯犁而仲㠉稍前,過三官洞,一石嶄然,突 橫天半,人與石並行,手足隘,無所著,日月崖復瞠乎 後。踰此地稍平,大石翼天鑿空居帝傍。有石微殺緒, 草茸茸一區,可憩仙人掌。微茫欲出。諸巒纖秀,百岫 爭妍,煙雲上下,來往濛濛,百二關河,絲絲斷續。坐明 星頂上,俯玉女而拾蓮花,又當作何想。行三里許,入 萬丈龍門,酈道元所謂「搦嶺森森」矣。似㠉而中折,似 犁而上直,似崖而左右皆不測。余夫善騎龍者乎?柱 下史何不龍而牛也?「函谷且將鞭蒼龍起,賴有五將 軍松叱之」揖將軍又幾懸度,幾令人應接不暇。余初 欲先探玉女,再問蓮花,咄哉!猿迷而鶴賺,幽麗繽紛, 多所莫辨,種種沁腑澄脾。所歷諸險,皆在濃霧蒼煙 外。至此恍拾瑤草於三山,不更作入世想。草間琅琅 有聲,則前所稱「水簾應宿」,暗與花風鳥韻相應於重 泉夾石之際,泠泠然濯魄冰壺也。第玉井十丈,「蓮不 可復睹為恨耳。」從玉井轉石上行,即蓮花峰,其峭處 可窺水簾洞,陰晴萬態,老君煉丹爐在蓮花峰北,古 柏宛有道意。歷三險,方獲抵明星峰,幸孤松蔽險可 度。至峰口,則一石作虎狀,入虎口而探明星,無復恐 怖。迄至詣四方削成巔,現險窮,歡喜無量。蓮花在腰, 玉女在面,諸峰朝拱在旁。余於是捫天大嘯曰:「呼吸 直通帝座,太白豈欺我哉?」轉而東,歷避詔崖,崖形覆 前縮後,約數十丈。且浮度細辛坪,則草木蒼茫,花鳥 歷亂,等於入蓮花峰之徑,而曲折微遜,且行且吟,臨 風獨笑。然後睇避靜之幽崖,盼全真之斷岸,望仙碁 之故址,不覺玉女珊珊其欲至矣。呼玉女三而不肯 應,祇見洗頭盆「裏,天香浮動,欲向仙人掌上,取芙蓉 露。」忽焉滿掌雲生,迷離莫際。又何知攀㠉穿峽,度壁 臨崖,逆蒼龍而奇險驚危若此也哉!時日將夕,遂取 故道而返,險倍於初。回首諸天,三峰如昨。仍將《問太 華》於潼津京兆間。

華山記          袁宏道

编辑

凡山之名者,必以骨率,不能倍膚,得三之一奇乃著。 表裏純骨者,惟華為然。骨有態有色,黯而濁,病在色 也;塊而獰,病在態也。華之骨如割雲,如堵碎玉,天水 煙雪,雜然綴壁矣。方而削,不受級,不得不穴其壁以 入。壁有罅,僅容人。陰者如井,陽者如霤,如井者曰㠉, 曰「峽」,如霤者曰溝,皆斧為銜,以受手足。銜窮代以枝, 受手者不沒指,受足者不盡踵。鐵索累千尋,直垂下 引而上,如粘壁之鼯。壁不盡罅,時為懸道巨巒,折折 相逼,若故為亙以長者。橫亙者綴腹倚絕崖,行足垂 磴外,如面壁,如臨淵,如屬垣,撮心於粒,焉知鬼之不 及夕也?長亙者搦其脊,匍匐進危磴,削立千餘仞,廣 不盈背。左右顧皆絕壑,惟見深黑,吾「形纍纍然如負 甕,自視甚贅,然微風至,搖搖欲落,第恐身之不為石 矣。夫人所憑仗者手足而督在目。方其在罅,目著暗 壁,升則寄視於指也,降則寄視於踵也,目受成焉,耳 罅盡而崖,目乃為祟。眩於削為栗,眩於深為掉,眩於 仄為喘。愚者不然,心不至目故也」,今乃知嶮之所以 劇矣。余衣不蔽腰,下著窮褲,見影乃笑。登崖下望,攀 者如猱,側者如蟹,伏者如蛇,折者如鷂。山之請幫助識別此字。「廞乃 至此,自恨無虎頭寫真筆也。」踰仙掌壁折入石弄,北 旋上石,滑而不級,為東峰。過坪,躡崖道蹲峙,而中斷, 為南峰。度峰足蜿蜒上,石葉上覆,而橫裂為西峰。南 峰踞兩峰之上,如人危坐而雙引其膝。下有土徑,異 樹交絡,峽水鳴其間。峰頂各有池,如臼、如盆、如破瓮, 鮮碧澄澈,古松覆之。西峰石多璺,乍視如未穩。南峰 之背有靜室,垂雙鎖,鎖盡為鐵,杙以承板道。東峰南 下為衛叔卿博臺,鎖對懸,拓崖自達,皆奇嶮。

華山後記          前人

编辑

從玉泉院至青柯坪,東西皆石壁,澗水縈洄出,踰張 超谷,壁乃峭。至希夷峽,石忽具態,摩雲綴日,壓疊而 上行,大石纍纍臥澗中,水不得直去,則躍舞飛鳴,與 山爭奇於一罅之內。至青柯坪,西峰斗絕,出諸山,忽 若屏息。奇者平,高者俯,若童子之見嚴師,不知其氣 之微也。西峰之奇,在水簾洞,遠視見竇下有丹石瀑 布,羃之千尺,㠉而上,大奇則大嶮,小奇則小嶮,寸 焉,如弱夫之挽勁弩。至蒼龍嶺,千仞一脊,仄仄如蛻 龍之骨,四帀,峰巒映帶,秀不可狀。遊者至此,如以片 板浮顛浪中,不復謀目矣,然其奇,可直一死也。若日 月巖前,方石峭壁直上止嶮耳,無他奇也。踰嶺路絕, 折身反度,其嶮更甚,而不名者,崖不甚修也。過「五將 軍樹」,度橋至通天門,嶮乃盡。山自仙人拇始為嶽,嶽 以內若自為天地者。諸星曜平視得人間之半,其地 微膚長,松檜污處,齊雲臺峰頂。雲臺直北,當入㠉時, 猶干霄。諸峰之在雲臺下者,猶矗矗也。南上即落雁峰,千山環之,如羽林、執戟兒山,皆奇峭鋒鍔,林林一 峰,直背如輪,若與峰爭秀。渭水東行,與黃河合,下見 樹影。東峰即玉女峰也,祠玉女者乃峰之一臂。所謂 洗頭盆,亦濁而淺,而東峰有之,圓滑深潔,錫以盤名, 亦稱西峰。最幽奧,石態生動,有石葉如蓮瓣覆崖巔。 其下有龜,卻立昂首如欲行,蓋葉上物也,是即所謂 蓮花峰矣。玉井在峰足,二十八潭,圓轉而下,瀑布上 流也,恨不於雨後觀之。山壁樹如錯繡,鳥語從隙中 來,云「無鳥者誤。」洞少天成,然整潔可居,廬舍亦有,而 黃冠不至。歲一至,以館香客耳。山靈之寂寞無侶可 知矣。

華山別記          前人

编辑

少時偕仲弟讀書長安之杜莊,伯修出王安道《華山 記》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何日當作三峰客。無何, 家君同侍御龔公惟長從蒲坂回云:「登華至青柯坪, 險不可止,踰此則昌黎投書處。」余私語仲弟:「近日于 鱗諸公皆造其幽,彼獨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十 九矣。余既登天目,與陶周望商略山水勝處,周望曰: 「聞三峰最勝,此生那得至?」後余從家君遊嵾上,有數 衲自華來,道其險甚,具指余體曰:「如公決不可登。」余 憤其言,然不能奪。今年以典試入秦,見人輒問三峰 險處,而登者絕少,唯汪右轄以虛、曹司理遠生、楊長 安修齡曾一至其巔,然面矜而口怯,未嘗以造極見 許也。余至華陰,與朱武選非二約索犯死一往。既宿 青柯坪,導者引至千尺㠉,見細枝柴其上,頂如覆鐺, 天際一望,不覺心怖。因思少年學騎馬,有教余攀鬣 蹙鐙者,心益怯。後有善馳者謂余曰:「子意在馬先,常 恨霜蹄之不速,則馳驟如意矣。」余大悟,試之良驗。今 之教余拾級弗下視者,皆助余怯者也。吾手有繘,足 有銜,何虞吾三十年「置而不去懷者,慕其險耳。若平, 莫如地上矣,安所用之?」捫級而登,惟恐險之不至,或 坐或立,與非二道山中舊事,若都不經意者。頃之,越 絕崖,踰溝,度蒼龍嶺,嶺盡,至峰足,地稍平衍。余意勌, 百步一休。從者相謂:何前捷而後澀也?余曰:「蹈危者 以氣,喜一而怖,十絕在險也;怖一而喜,十絕在奇也。 吾忘吾足矣。去危即夷,以力相角,此輿卒之長,何有 於我哉?」下舂乃躋南峰之巔,與非二席,峰頭待月。是 日也,天無纖翳,青崖紅樹,夕陽佳月,各畢其能以娛 遊客。夜深就枕,月光蕩隙如雪。余彷徨不能寐,呼同 遊樗道人,復與至巔,松影掃石。余意忽動,念吾伯修 下世已十年,而惟長亦逝。前日蘇潛夫書來,道周望 亦物故。山侶幾何人?何見奪之速也!樗道人識余意, 乃朗誦金剛六如偈,余亦倚松和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