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187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八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八十七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八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八十七卷《目錄》。

 「白雲山」部《彙考》

  《圖》:

  考:

 《白雲山部藝文一》

  《遊白雲山記        明》·何格

  《前題》·           「陳子壯。」

 《白雲山部藝文二》

  《白雲山水簾洞》      宋·方信孺

  虎頭巖           前人。

  《白雲山》          明·孫蕡

  《前題·            趙介》

 《白雲山部·紀事》

 西樵《山部彙考》

  《圖》:

  考:

 西樵《山部·藝文》

  《遊西樵山記        明》·湛若水

 西樵《山部·紀事》

 「峽山」部·彙考

  《圖》:

  考:

 《峽山部藝文一》

 《峽山賦》:并序      唐·沈佺期

  《遊峽山記》        明·吳楚材

 《峽山部藝文二》

  《遊峽山          唐》·張說

  《前題》·           沈佺期。

  《前題·            楊衡》。

  《前題》二首,         宋之問

  前題·            胡曾

  《前題》四首·          許渾

  《遊峽山二首        宋》·蘇軾

  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  前人》

  《遊峽山,次蘇韻》。        胡銓

  《遊峽山》·          蔣之奇

  《前題           張士遜》。

  前題:           「向敏中。」

  《前題·           向子禋》。

  《前題·           郭祥正》。

  前題·           晁公邁

  《峽山二首》         明·解縉

 《峽山部》·紀事

 《峽山部·雜錄》

 《峽山部·外編》

《山川典》第一百八十七卷。

白雲山部彙考

编辑

《安期生隱居之白雲山》。

白雲山在今「廣東廣州府城北十五里,山多白雲,故 名。相傳仙人安期生飛昇於此」,山下有大小水簾洞, 北有鶴舒臺、虎頭巖。山半有棲霞山,有太霞洞,有飛 霞洞。山之分麓。又有亂石山,隨地立名不一,要皆白 雲山之勝跡也。

按《南海古蹟記》:「白雲山在番禺東,山高無泉,有九龍 化為九童子,泉遽涌,時有五色小蛇蜿蜒,下為大小 水簾洞,秦安期生隱處。始皇嘗遣人訪安期生於此。」 或云:「子城東有安期生蒲澗,溪澗中產菖蒲,一寸九 節,食之得仙。」

按《廣輿記》,「廣州府白雲山,在府城北,山多白雲,世傳 安期生沖舉於此,上有水簾洞、鶴舒臺。」

按《廣東通志·山川攷》:「白雲山在廣州府城北十五里, 其上多白雲,其下有九龍泉,泉之下為大小水簾洞, 北一里有鶴舒臺,山半有龍果寺,宋運使陶定所建 軒亭,今俱廢。」

按《廣州府志山川攷》:「白雲山在郡城東北十五里,其 上常有白雲覆之。其下多瑰石。有泉焉,遄飛琅琅,其 名曰九龍。」舊志:「安期生隱此,無泉,有九童子見,須臾 泉湧,故名。其流下為大小水簾洞,相距不三百步。其 北一里有巨石曰鶴舒臺。舊志:安期生飛昇處。山半 有龍泉寺,宋運使陶定所建軒扁曰『千峰紫翠』,又建」 亭曰「天南第一峰」,今廢。其陽有鶴蝶草。蝶草似蝶,出南海,一名媚草,上有蟲,老蛻為蝶,赤黃色,女子藏之, 謂之媚蝶,能致其夫憐愛。鶴草似鶴,當夏開,嘴翅尾 足無所不備。又北一里曰虎頭巖。山半折而西南五 里曰棲霞山。舊《志》一名景泰雲峰山。昔景泰禪師卓 錫得泉,故名。今按:卓錫泉在羅浮唐子西,有《記》。非此 泉也。又云:「泉初湧時,雙蟹出焉,又有仙人守之。」張鎮 孫《棲霞山》詩有「萬山飛翠映瑤空,一抹清霞淡復濃」 之句。舊有寺,今廢。泰泉之水出焉。《舊志》:李昴英有文 溪小隱軒,及泰泉、玉虹、飲澗二亭舊址。洪武初,孫蕡 築白雲山房於其上,今廢。又一里曰大霞洞,洞之南 曰聚龍岡,又折而西,曰御書閣。《舊志》有康與之舊隱 順庵,以宋高宗御書,故名。與之以憸邪,紹興中讁居 於此。其木多松㯶,其草多龍鱗,俗呼「過江籠。」有獸焉, 如蜥蜴而銳首,其名曰鯪鯉,食之已滯。

飛霞洞,在白雲山鶴舒臺北,為歸龍最勝,隱士陳元 開讀書於此。

亂石山在郡城東北二十里。一曰紫雲山,與白雲相 連,俗呼「白雲後洞。」巉巖高峭,林谷深邃,彷彿不類人 境。以多奇石,故名。其木多杉柟,其草多蓬葧。其下西 南一里,月溪之水出焉。舊有寺,今廢。

白雲山部藝文一

编辑

《遊白雲山記        明》·何格

白雲山在郡城北,與予家後山聯脈而左偏,其上有 寺,去予居僅一牛鳴,地旁有小徑可達,顧陡峻未易 登山。予自幼至今五十年,且不能三四往,然常想其 幽深峭拔,足以寓目適情,每願一遊。正德辛巳燈後 三日,有約予同遊者,遂攜酒饌,偕吾昆弟秋山、秋峰 輩四人,子姪輩冠者五人,童子四人,取道由山棗岡, 不半里,過小澗,登黃塢,凸凸峻甚,有恃力先行者。予 勗之曰:「汝童子,宜隨行。」又有倦者蹶者焉。予曰:「登山 有道,徐行則不倦,措足于實地則不危。」司馬公之言, 真可為訓彳。亍二里許,過橫岡,路稍平而狹,俯視則 目眩心悸。少前有地,夷曠方可兩三丈,其下為先府 君塚,此則行龍之起伏處,《地經》所謂蜂腰鶴膝者也。 縱目四境,一覽而盡。眾曰:「此實佳境。」遂環坐其上,呼 所載酒出殽核飲之。時風日和煦,無張蓋揮箑之勞, 飄飄然有可樂者。復行數百武,至茶寮,茶始迸白鋒。 又百武餘,及寺,視昔之古木,參天蔽日,百無一二。眾 歎曰:「一至此哉!」振衣而入。由東廊歷階而上大雄殿, 繼登觀音堂,皆金碧輝煌,香燭炳耀。堂右有廢僧房, 曩時最為佳勝。臺榭木石,可供清玩,今一無存。惟敗 壁間舊題,塵土漫漶不可讀。堂右為經藏,規制精緻, 妝飾華美,有拽其轉,旋轉如弄丸者。堂後有葉氏墓, 眾逡巡其上,或歎或哂。忽有氣皎如縞練,靉若噴餾, 抵度巖竇間,清韻逼人,殊覺毛髮森瀟。有誦杜少陵 「天闕象緯逼,雲臥衣裳冷」之句者,指曰:「茲山之名,非 由此乎?」眾將躋其巔,顧草木蒙密,曰:「得無為虎所都 乎?」卻行,由西廊而下,過選佛場,少憩西方丈間,觀省 吾先生暨雲津居士詩。未竟,寺僧法深邀予輩過東 方丈啜茶。茶頃,談少年抵京師時事及本山廢興之 故,亹亹可聽。少頃,設齋供,既而登鯨音樓,由齋堂返 山門,讀宋潛溪先生所撰《白雲師碑》。將歸,眾欲乘興 東下,更尋幽勝。走不數十步,寺僧追送新路。僧曰:「此 處某欲建小樓,以補此山之缺,庶可當舊路之衝,亦 以止遊客茹葷酒者。」遂揖而別。及抵新路,雖少寬,不 無艱險之處。予曰:「康樂輩今日之屐,但宜高補前齒 也。」下至半嶺,見舊亭為風雨所踣,柱石頹然臥地,眾 坐其上,惜無能為起廢者。眾且歌且行,而山禽唧唧, 澗溜泠泠,似相和者。迤邐漸及山趾,而樵人牧豎亦 業集於路矣。眾欲謁麗陽祠,歷陂阪,至廟門,皆盥嗽 而入。抵寢殿,咸向神作禮而退。及出廟,抱衾裯以卜 夢者紛紜而來,予輩亦望家而奔歸。

遊白雲山記        陳子壯

编辑

郭北,岡巒蜿蜒十五里,磴折而上,「南天第一峰」是也。 其山多白雲,屏環几負頫。近郭諸山,皆㟝嶁虎門,東 入諸川,條達并見。右景泰,而左月溪三勝皆有寺。嘉 靖初,毀於督學魏恭簡,而景泰屬黃文𥙿,月溪屬黃 銕橋。司馬逮湛文簡歸老,復以白雲為書院,鐫先師 四配像,與生徒聚講。有泉清洌,乃九童子進安期生 處,故名「九龍泉。」文簡身後,其家人毀書院為墓庵於 九龍泉下,供大士像、水月庵其右,廊舍比連門,其後 以登墓,舍下碑像崩錯于地,殊增兩楹之戚,文簡亦 不料。至是,庵徑初緣右直上,主僧如超募工甃石為 橋,列磩左折,小池接九龍之次,旁注于谷,涓涓有聲與風葉應。山門幽深,不知其幾許也。入庵,則體制反 眇。予中表馮生景漢習靜其中,同居復有區生。是日 也,予不期而往,相與撫掌茗談,歡如起痊。碑像於窮 高之頂。橋下多大石,相度划剔,為予酌泉枕流處。縱 步久之,經仄笠,杖雪衣,翼童載茗而至者,修六長老 也。修自訶林入月溪兩載,聞予遊,則欣躍來會。飽午 飰,庵中繁陰漸翳,山坳雷雨四決,獨南雲猶白。潖洲、 赤石岡塔粲若盤石中物,兩道戰,瀑聲踰雷。予冒雨 觀瀑,觸杜詩「雲門吼瀑泉」句,題石曰「雲門少晴復雨, 與修六印證移時。今日之遊,似妨登涉,適足以盡茲 山陰晴之變。」將謀假榻經宿,而夕景又冉冉弄晴矣。 予欲趁此觀泉于蒲澗,諸客以徑濕不能從道之歸 稍延,聽陸家莊泉聲,入城亦晚,城中微雨。壬申三月 二十六日記。

白雲山部藝文二

编辑

《白雲山水簾洞      》宋·方信孺

碧澗東西春水添,四時疏雨落晴簷。珠宮貝閣無尋 處,空見重重掛玉簾。

虎頭巖           前人

编辑

絕壁空巖踞虎頭,鳥飛不度野猿愁。人間有此真奇 觀,便好乘風訪《十洲》。

白雲山          明孫蕡

编辑

白雲山下春光早,少年冶遊風景好。載酒秦佗避暑 宮,踏青劉鋹呼鸞道。木綿花落鷓鴣啼,朝漢臺前日 未西。歌罷美人簪茉莉,飲闌稚子唱《銅鞮》。繁華往事 東流水,昔時少年今老矣。荔子楊梅幾度紅,柴門寂 寞秋風裏。

《前題》
趙介

编辑

「山中白雲如鳥翼,飛去飛來傍巖石。九龍已上雲長 閑,卻與山僧伴禪寂。隨風半落綺窗前,帶月常栖畫 簷隙。我來載酒訪白雲,直上層峰窺八極。九霄灝氣 生衣巾,萬壑松濤瀉空碧。茫茫四海多戰爭,遙望長 安空白日。吾將乘雲呼九龍,挽下銀河洗鋒鏑。浮屠 寂寞空自苦,夷齊孤高竟何益。山僧一笑白雲飛,知」 我高歌《浮大白》。

白雲山部紀事

编辑

《廣州府志》:「明黃諫字廷臣,臨洮蘭州人。天順初,累遷 翰林院學士。罷後,遊寓廣州。時忠國公石亨事敗,以 鄉人出入其門被劾,謫廣州通判。至廣,諫常與同遊 白雲、蒲磵諸山水。又評廣州泉水,以雞爬井為第一, 更名學士泉,鐫題名勝,多作八分書,廣人多從之遊, 以其別號『蘭坡』,至比之東坡云。」

西樵山部彙考

编辑

唐曹松,植茶之西樵山。

西樵山,在今廣東廣州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高數 百仞,盤踞四十餘里,峰巒大者七十有二,互相聯屬, 山半平地,可為民居,峰巒迴合,千態萬狀。若雲谷莊、 雙魚陂、寶鴨池,尤為奇絕。

按《廣輿記》,「廣州府西樵山,在府城西南,峰巒迴合,千 態萬狀,若雲谷莊、雙魚陂、寶鴨池尤勝。山半平遠,可 居。」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西樵山,在廣州府城西,高數百 仞,盤踞四十餘里,峰巒大者七十有二,互相聯屬。內 顧若羅城,有大科峰,極高峻。其南曰電壇峰,曰寶峰。 又折而東南,曰大觀峰,旁有巨石如笠,名太尉笠,中 有小石如卵,浮不著地。其下有九曜巖。又南曰紫如 峰,峰之下有小雲谷。又數百武曰烏利巖,可坐百餘」 人。大科峰之西有巖,闊一丈四尺,高丈餘,入可數十 尋。巖後更有小巖,其石五色若錦。旁有錦巖庵,其下 水簾千尺。折流而北,曰龍泉,曰寶鴨池。其下曰瀉泉 坑,曰雙魚陂。又折而東北,曰碧雲峰。其上有巨石,以 一指觸之輒動。又數百步,即小科峰也。其陰有伏虎 石、觀翠巖,石壁中懸泉一線,晝夜如注,亦名「水簾」,水 簾之下有金銀池,諸山之泉出焉,注於百會,以達碧 江。轉而北曰宮山,其上有翳門關。又西北曰鎮頭岡, 曰紫竹峰,延綿至於蘭谷,尤為峭拔。峰之外為壁山, 其下有通潮井。又數折而出曰黃旗岡,岡有黃龍洞, 翠微石室,宛然尚存。唐末詩人曹松寓此,嘗以顧渚茶教人種焙,人遂以茶為業。自西樵之北,其石多珉。 又有三臺,曰「聚仙」,曰「見日」,曰「超然」,東西各廣五十步。 昔古名賢多詠觴於此,今漸斥為茶苑。

按「《廣東通志山川攷》的西樵山在廣州府城西一百二 十里,高聳千仞,勢若游龍,周迴四十里,盤踞簡村、沙 頭、龍津、金甌四堡之間。峰巒七十有二,互相聯屬,面 背內向,若蓮花擎空,上多平陸,有民居焉。唐末詩人 曹松移植顧渚茶於此,居人遂以茶為生云。翳門關 為入山之途。明少保方獻夫砌石磴千級,行人便」之。 大科峰為西樵第一峰。頂徑百尺,樵植有禁。上有見 日臺,雞鳴見日,縉紳居山者為祝聖之所。九日,遊人 多觴于此。

天峰:在大科峰之南。天泉出焉。雙瀑高懸,夾瀉於雲 谷。

雷壇峰:在大科峰西南。上有壇,祈雨輒應。壇畔多杜 鵑花,春開如錦。

寶峰在雷壇峰之前。

聚仙峰在寶林洞之南,其巔為聚仙臺,上有敬亭。請幫助識別此字。 地四百仞。登其上,疊巘如畫,長江瀠洄。峰後列五石, 曰「仙留石」,瑰奇可玩,遊人多宴集於此。明尚書王弘 誨兵憲章邦翰品為「西樵山第一勝處。」

「噴玉巖」在天峰之下。巖最深廣,可坐百人,水簾上懸。 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奪目,稱山南絕勝。下為玉溪,金銀井在焉。 觀翠巖在石泉洞之東,飛泉如練,幽雅可人。明方少 保亭其下,有《翠巖石刻》。

寶林洞在寶峰之前。洞中四峰環列,萬木參天。明尚 書霍韜偕弟任築四峰精舍於此,今為西莊霍公祠。 九龍洞,在寶林之東,兩崖奇崛如龍者九,有飛騰勢。 其中巖竇相通,奇怪駭目。有通天巖、玲瓏巖,好事者 從石竅傴僂而進,皆可直透山巔。洞之前為九龍外 洞,泉石尤奇。

煙霞洞在大科西北。鐵泉出焉,散落錦巖洞中。岭巆 盤鬱,兩翼如垣,明尚書湛若水卜築於此。 廣朗洞在煙霞洞西北。洞中雙瀑高懸,並二十餘仞, 望之若垂虹然。其地夷曠如廣野,中有廣朗洞。 白雲洞在廣朗洞之陰。洞純石,峭壁凌空,飛泉璀璨, 為山北絕勝。明隆慶中,邑人何亮始闢之。大學士趙 志皋建雲瀑亭於前。亭北為香爐石,高三十仞。東為 滌心橋。又百步為逍遙臺,下為白雲溪,溪水淜湃,聲 聞里許。回望洞巔有觀音巖,可望而不可陟。

石泉洞在大科峰北。洞中多丰石美泉。明少保方獻 夫築精舍於此。踰洞而北,為小西湖。

碧玉洞在石泉洞之下。《西樵》二十四泉,惟碧玉瀑布 最高而奇,為諸泉冠。望之如霧如雨、如飛絮濺石成 銀花。遠近變幻,千態萬狀。明隆慶末,邑人霍尚守始 開碧玉洞,建飛玉臺于亭下,為山東絕勝。

雲谷在廣州府城西一百二十里,谷中群峰聯峙,勢 如連城,中有明白沙陳公祠。谷中有玉女峰,其巔有 石壇,世傳紫姑仙修煉於此。其北為西坑,九龍之泉 注焉,流至山麓,與玉溪合。

九曲溪,在天峰之前。飛瀑成水簾,其泉下注入於江 浦海。

寶鴨池,在大科峰下。溢流雙馬峰,飛瀉如玉,人呼「瀉 錢泉。」出雙魚陂,經梅花溪,入於天湖。

天湖在石泉洞之前。東北諸泉奔瀦之,出珠坑,經無 底井,飛流削崖,瀑布百餘仞,其泉北流樵湖,出江浦。 金銀井,在噴玉巖之下。一赤一白,相距尺許,世傳為 烏利仙丹井,浴之可愈痼疾。

無底井在石泉洞珠峰之西,其深莫測。

按《廣州府志山川攷》:「西樵山在府城西南一百二十 里,高聳數百仞,盤據四十餘里,峰巒大者七十有二, 互相聯屬,內顧若羅城然。山半多平陸,民多居之。中 有大科峰,極高峻。其南曰雷壇峰,舊傳烏利仙禱雨 於此,後鄉人求之輒應。又其南曰寶峰,又折而東南 曰大觀峰,旁有鉅石如笠,名曰太尉笠,中有小石如」 卵,浮不著地,其底用索刮之不礙,及力士推之不動。 其下又有九曜巖、九龍巖又其南曰紫姑峰,峰之下 曰小雲谷。又數百步曰烏利巖,巖可坐百餘人,前有 水簾千尺,其下有金銀二池。又轉而西曰錦巖,在大 科之西,巖闊丈四五,高丈餘,入可數十尋。巖沒復有 小巖,幽深盤曲,人莫敢入,其石五色,若織錦然。傍有 錦巖,庵前曰「雲端」,其下垂虹百尺,注於廣老屏、樂堯 莊。又折而北,曰龍泉,曰寶鴨池。其下曰瀉錢坑,曰雙 魚陂。又折而東北,曰碧雲峰。其上有鉅石,以一指觸 之輒動。又數百步曰小科峰,曰紫雲峰,亦高峻,其陰 有伏虎石、觀翠巖石壁中小孔有泉一線,晝夜如注, 諸山之泉出焉,注於百會泉,以達於璧江。又轉而北, 曰官山,其上有翳門關。又轉而南曰新婦石,下有木 鄧泉,水極清洌。又東北曰鎮頭岡。黃寇亂時,鄉人豎 旗於此,與鄧岡鎮互為應援,曰戙劍石,曰紫竹峰。延 綿至于蘭谷峰,尤為峭拔。峰之外為璧山。弘治庚申關庭曠墾田為莊,濬池,得古碑,有「璧山社」三大字。其 下有「通潮井。」又數折而出,曰黃旗岡。岡下有黃龍洞、 翠微石室。是山也,產多奇茗。有草焉,葉如柳而短,花 翯翯然,具觜翅尾足,其名曰「白鶴。」《南方草木狀》:似鶴, 蔓生,其花麴塵,色淺紫。蔕葉如柳而短。當夏開花,形 如飛鶴,觜翅尾足,無所不備。舊志云:「花色白,頭有黑 點如眼睛,開於暮春,又有蝴蝶花。」今披此二花,《白雲、 蒲澗》亦有之。又有「錦鶯花」、「杜鵑花。」又東一里曰「譙樓 岡。」又東北二里曰「山臺」,曰「鄧岡。」

西樵山部藝文

编辑

《遊西樵山記       明》·湛若水

弘治己未秋,予與張博之、鄧順之、趙景鳳約遊西樵, 而五羊李子長者聞之,偕李天秩先候干鄧氏,未及 面,賦詩而去。比予至鄧氏,而諸與約者皆無在矣,獨 與鄧誠之、順之、鴻、張三君者,乘月泛舟而西。及旦,抵 山麓,遂同三君由斜徑扳躋而上,登絕巘,履崇崖,如 乘雲,步空中,下視可悸。又扶向上而過。所謂「翳門關」 者,關之內有泉,潨然流石上,泉夾兩山之間,山迴泉 折,注為石潭。潭之深淵若不可測,相傳嘗有好事者 墜線下之,莫知其底云。逾潭之西,又行數十步,得瀑 布泉,飛流映空,為絕觀。又卻行西北轉數百步,過山 家數處,有石泉泠泠,觸目皆可念。又前則呀然而谷, 豁然而洞。居人或散或聚,或植鋤來觀,𧥄𧥄若有驚 駭者。將夕,遂止于寶峰寺宿焉。明旦,又睹所謂錦岩 者,其中惡濁,曖昧不可入。遂觀小巖,有泉由巖端飛 灑而下。穿林而東,行二里一谷焉。中虛而旁圍,有三 泉達其側,二十二峰倚其後。予乃歎曰:「此卜居之勝 處也。」徜徉不能去者久之。憶予自少時已聞羅浮、西 樵之勝,而談羅浮者,「多奇偉怪誕之稱,令人緬思其 境,如在天上,而西樵獨無與焉。」丙辰春,予與嘉魚李 世卿遊羅浮,登《飛雲》而縱觀。夫所謂黃龍、朱明之勝 亦奇矣,而西樵之勝,殆或倍之。又況予之所得于西 樵者,十未能一二也耶!吾以是知天下之山水,勝者 不必名,名者不必勝也。惟吾耳目之所得,精神之所 通,而「未始有窮焉。由是以往,殆將與夫造物者遊于 無極。則夫天地之間高深上下之妙,莫非吾之所有, 而與之相為無窮也」,又豈但如西樵而已耶!

西樵山部紀事

编辑

《廣州府志》:「明解縉,永樂初遷侍講學士,與楊榮輩並 直文淵閣。後以諫征交趾,出為廣西參議。道經廣東, 遍遊名勝,嘗至南海西樵山,題廖謹讀書處,李至剛 劾其怨望,改交趾。」

峽山部彙考

编辑

《黃帝二庶子》所隱《之峽山》。

峽山舊名「二禺山」,又名「中宿峽。」在今廣東廣州府清 遠縣城東五十里,其山上有飛來寺、幖幡嶺、金芝巖 諸勝。

按《方輿勝覽》,「廣東路廣州峽山,在清遠縣東三十里, 崇山峻峙,如擘太華,中通江流。廣慶寺居峽山之中, 有殿甚古,梁武帝時物也。舊傳黃帝二庶子,善音律, 南採崑崙竹為黃鍾之管,隱於此山。祠在東廡。」 廣慶寺在峽山。

按《圖書編·峽山攷》:「峽山據廣東清遠縣北上流三十 里許,脈連韶之曹溪諸山,發源于庾嶺,經古真陽而 南流過峽二禺,穹窿對峙,如擘太華,東隘江流,故謂 之峽山,亦名湞水。世傳黃帝二庶子曰大禺,隱居茲 山,遺有讀書臺、二聖祠,因號二禺山。漢時潮至此峽, 返五羊,一宿而至,故又名中宿山。枕山瞰水,相雲飛」 甍,倚空欲墮,為飛來禪寺。由梁迄今,聲振華夏。寺後 崆峒隱隱,洞曰和光,曰歸猿,記傳可攷。西磐一大石 於江滸,為釣魚磯。昔趙胡於二禺山下釣得金鯉,重 可百斤,歸貢秦王,即此臺也。環寺有潭,曰白泡,曰犀 牛。水堆銀浪,淵沉金鎖,其深昧莫可測。峽前形勢平 聳,為縹幡嶺。唐大曆間,平哥舒晃叛帥,夢二神人語, 見幡即回。迨凱旋渡江,山如掛幡,始悟為峽山神助。 翠浪拍崖,玉虹掩暎,迤邐山隈,為凝碧灣,故東坡有 「地轉凝碧灣」之句。石之不一者,曰達磨石。以佛自西

來,禪坐巖下,飛錫而去。曰葛壇石,高數仞,平丈餘,翠
考證
積成圍。稚川曾此修煉,令覆以亭。曰龍磨角石。以巨

石俯江,春水漲消,痕如龍角,縱橫為「獅子石」者。蓋去 里許遇一聖僧於林樾,不可即,即幻形怪石,蹲踞如 獅,穿巖越壑,引入曲欄。其泉之最洌者,曰「定心泉」,可 坐數人,為「挹泉亭」,仍跨似傑構,屹然為全清閣。山腰 雲滃,亭午不散,為「半雲亭。」自麓抵亭,須援磴捫蘿,亭 中少憩,方凌絕巘,傴僂而升,毛骨竦然,上有仙屋數 椽,纖塵不到。一睇盼間,浮漚溟海,抔土羅浮,身世彷 彿與造物遊矣。

按《廣東通志山川攷》:「峽山在廣州府清遠縣城東五 十里,為邑福地。相傳黃帝二庶子南採阮俞竹,為黃 鍾之管,與二臣俱隱此山。祠在廣慶寺東廡。今山上 小竹節間長九寸,圓徑三分。疑此山即阮俞也,但舊 志誤為崑崙耳。《山海經》曰:『黃帝生禺陽、禺號,禺號處 南海,是為海司。任姓。生傜梁,傜梁生番禺,始為舟楫』。」 番禺,賁隅也,二庶子疑即禺陽禺號。然則番禺之名 當始此,非特郡城二山而已。《道書》稱十九福地,上有 飛來寺,梁普通中自舒州飛來。明解縉有詩。

幖幡嶺在峽山南頂上。唐大曆間,哥舒晃叛廣州命 將討之,夢神人謂曰:「見幡即回。」及賊平,果見二幡于 山頂,因名。

金芝巖在峽山北麓。唐開元中,望氣者云:「五千里內 有靈芝發。」金章遣使求之,果獲靈芝二十莖,錚然作 聲。今巖內分三洞:一洞有石井,深數丈;一洞有三石 並立,水滴其上而地竟不沾。其下有穴,穴有石燕。 和光洞在峽山谷中,窈而深,其旁有五色榴花。或傳 孫恪妻化猿留玉環處。

飛泉洞在峽山之右,洞有瀑泉,泉下有流杯池,景稱 幽雅。

凝碧灣在峽山之前,其水紺碧。

犀牛潭在峽山前之左,一名「金鎖潭。」相傳,秦時崑崙 貢犀牛,帶金鎖走入潭中。晉時有羅公者,釣潭中,收 綸得金索,曳之,有犀牛出,掣斷其索,得一尺。又有達 磨石、龍磨角石。

觀音井在峽山之西。泉雖淺小,味甘嘗溢。一曰「定心 泉。」

按《清遠縣志·輿地》篇,峽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一名二 禺山,以兩山對峙故名,道家謂第十九福地,即此。相 傳黃帝二庶子南採阮俞竹,為黃鍾之管,與二臣俱 隱此山,祠在廣慶寺東廡。或曰大禺居峽南,仲陽居 峽北,因名。又名中宿峽,謂有潮至此,一宿而還五羊, 故名。見東漢譚子相《海嶠志》,飛來寺宇在焉。

峽山部藝文一

编辑

《峽山賦》:《并序》。     唐·沈佺期

峽山寺者,名隸「《廣州》,連山夾江,頗有奇石。飛泉迴落,悉從梅竹下過。渡口至山頂,石道數層,齋房浴室,渺在雲漢。神龍二年夏六月,余投棄南裔,承恩北歸,結纜山隅,周謁精舍,因為之賦焉。」

峽山精舍,清溪妙境。中有紅泉,分飛碧嶺。若乃忍殿 臨崖,禪堂枕江。桂葉熏戶,蓮花映窗。銀函獅子之座, 金剎鳳凰之柱。野鹿矯而屢馴,山雞愛而頻舞。千層 古龕,百仞明潭。幡燈夕透,荷鏡朝涵。炎光失于攢樹, 涼風生于高竹。仙人與天樂俱行,花雨偕香雲並逐。 法侶徘徊,齋房晏開。心猿久去,怖鵠時來。此何為者, 「竄身炎野,旋斾京師,維舟山下,稽首醫王,誓心無常。 向何業而辭國?今何緣而赴鄉?豈往過而追受,將來 愆而預殃?即撫躬以內究,幸無慝以自傷。心悟辱而 知忍,跡繫窮而辨方。嘉爾來之放逐,謂吾生之津梁。 縹緲間有禪關兮,俯尋碧灣。敕特賜之廣慶兮,名標 峽山。嶄然七十二峰兮,高侵雲漢;亙爾百千萬紀兮, 永鎮人寰。」切惟羊城五嶺之要衝,清遠諸峰之高壓。 中有絕境,山名曰峽。澗穿一水之流,旁列兩峰之夾。 層崖邃谷,疊屏帳以重圍;怪石奇峰,聳樓臺之高插。 山尖兮嶺危,天環兮地旋。前山踴兮龍奮躍,後山猛 兮虎蹁躚。冠出巫山之十二,高起法界之三千。霧鎖 煙籠,真物外虛無之境;月明風裊,實壺中別有之天。 春水茂兮剪琉璃,春花開兮藹蘭蕙,夏風涼兮來殿 閣,秋露冷兮滴松檜,冬爐煖兮新炭熾,歲醪酌兮盃 盤美。壯蓬萊三島之居,類天闕五雲之際。閑憑晚閣, 指天外之霞飛;夢斷曉鐘,聽雲間之鶴唳。《紀事》者曰: 「昔在梁武帝,統臨幅員,降二庶子之青衿,來五羊城 之穗」鞭。其後化遊士以去此,託舒州之夢焉。於是雲 奔電激,神殿一霎而至止;雕梁峻柱,金身丈六以巍 然;爰立靈祠,居二禺而作鎮。中有梵剎,群列釋以安 禪。輒有怪異紛紜,神靈出沒。達摩石兮聖蹟俱存,觀 音泉兮源流不絕。老人松畔竹交加,白泡潭中魚跳 躍。猿環不見,時聽古木號風;犀鎖已沉,夜見寒潭浸 月。更復臺高獅子,巖,產金芝,蘚斑斕兮定心泉,水浩淼兮放生池。龍磨角而江澄素練,嶺幖幡而雲走輕 旗。舍利塔兮睹神人之現,波羅樹兮聞異香之奇。煙 鎖釣魚臺,往事空追於趙子;雲迷和光洞,今人莫覓 乎昌期。雲衲來遊,琴書投靜。恬然澹泊,於吾是酩,役 役棼華而非所競。何妨𢬵《峽山》之遊,恍乎步蓬萊之 境。

遊峽山記        明吳楚材

编辑

清遠縣北三十里,有峽長可十里許,兩山對峙,束湞 湟二水而注之海,海潮至此,一宿而還五羊,故謂之 中宿峽。見東漢譚子相《海嶠志》。世傳黃帝二庶子,長 太禺,次仲陽,採竹協鳳凰之律,降居南海,是為姬姓。 嘗感五羊之瑞,帝既上仙,禺居峽南,陽居峽北,故又 謂二禺山。按《山海經》云:「南禺之山鵷雛,是出黃宮。」詹 才伯以為峽即二禺,世乃稱之曰清遠峽,已更以飛 來寺著云。飛來寺者,《舊志》梁普通元年,峽有二神人 化為居士,詣舒州,請貞俊禪師移住此山,夜半以佛 殿飛來,其一角掛庾嶺,為雲封寺。事聞,賜峽山寺額 曰至德,宋康定更賜飛來。余謂《茅君內傳》載福地之 第十九,正不必寺之飛來否也。矧名公鉅卿之所題 詠,唐則張說、李翱、韓愈、宋之問、胡曾,宋則蘇軾、胡寅、 胡銓、向敏中、章得象輩,元則郭孝基、岳至、高若鳳輩, 國朝則袁方伯凱、汪丞相,廣洋而下,旌麾所過,靡不 艤棹濡毫,自足褒表山靈。何必舍峽山而稱飛來,更 益之以猿姬《松叟傳》耳顧而豔異之乎?吾明卿先生 曰:「佛來自擁青蓮座,猿去空遺碧玉環。」蓋幻境也。博 士馮君明卿,高卿弟,深有取於不佞斯言,迺以癸巳 六月十八,及區君俱宿峽下,晨起入寺門,啟重闉,升 圓通殿。下涵碧堂,即熙寧所建全清閣。閣前為鐘樓。 東過定心泉,一名觀音泉。胡僧跋多羅鑿石得泓云, 觀音指示,故名定心。貞觀間,建閣其上。嘉靖王侍御 德溢亭曰挹泉,泉嵌石壁,鑿龍首吐出,味不甚洌,升 數級為二聖祠,即太子祠,祠黃帝二庶子也。庶子與 二臣,曰初、曰武,同隱此峽。宋景定五年,敕封初為靈 祐侯、武為靈惠侯,敕勒二碑,璽書如故。余笑問僧:「敕 封二臣,不及二庶子,何也?」敕封峽山靈應廟神又曰: 「佛屋甚古,有禱輒應,而不言帝之從臣,又何也?且封 二臣而列四像,不既贅乎?」僧不能對。導由東出,度古 榕下登石級,稍紆峻,攝齊數十步,折而升,有松二株, 覆一椽,題曰「半雲亭。」憩視左右二山翼抱圓通,殿踞 其下,蓋當中山之麓。其右㶁口而有聲者,流出為定 心泉也。由亭度石磴,又數十步,轉而東,折十數步,蒼 松翳映,飛來寺在焉。中塑釋迦、文殊、普賢像,左右金 剛一,前為禮殿一,丹堊漫漶,鐘聲寂寥,已非飛來故 物。然稍睇之,則峽江如帶,南禺前列如障。區君曰:「此 幖幡嶺也。唐大曆間,討哥舒晃,夢二神人,及旋師,果 見幡掛二禺山頂云。」余曰:「何山形偶爾,相肖若此?且 黃帝時墳典未出,而謂二庶子讀書坑在寺東二里 許,有池數畝」,何所據也?寺當山腰之半,寺後植松成 林。僧指山巔有獅子石,亦跋多羅見聖僧之所,石下 建精舍,名獅子臺,今廢。谷中有和光洞,相傳洞有五 色榴花。宋治平二年,安昌期、奚童仙隱。見政和中張 昂《安先生傳》。有歸猿洞,唐廣德中,孫恪妻袁氏生二 子,持碧玉環歸峽山而去,見劉義慶《歸猿記》。其「西有 石,闊方丈,為達摩石,高數仞,闊數十步,為葛壇石,石 前有葛仙亭,江岸石壁闊二十餘丈,為龍磨角石。」石 與洞故自佳,而俱令仙佛籍據之以稱名,何也?又趙 胡於石上釣得金鯉百觔,以貢秦王,名釣鯉臺。石見 《通志》。其下有犀牛潭,舊云崑崙貢犀過此,斷鎖沒入 潭中。晉咸康間,漁者周仲寀獲金鎖尺餘,故亦名金 鎖潭。寺東上流五六里為白泡潭,以水深浪擁,環抱 過寺前,故蘇東坡名為「凝碧灣。」自白泡至犀牛,天寶 間,從劉楚之請,禁漁捕,為放生池,總之皆峽江也。普 通好佛,故寺稱「飛來」;天寶欲壽,故池名「放生峽。」山川 寧得而專之乎?還憩涵碧,與三君摩挲諸刻石。僧以 《寺志》進,覽之不殊所見,旋起而西,升數級,為伏虎樓。 正德辛巳,峽有虎患,霍文敏公移文峽山之神,虎遂 息,文刻於石。嘉靖中,虎復噬人,嗣兵憲子與瑖創樓, 置碑其中,又名復古樓。樓西為三寶殿,古碑數通,其 一為天曆二年胡愈,其一為至正辛卯高若鳳,其一 為弘治辛亥鄭積中。又大雄殿創于靈、藹二師,舍利 「塔,創於唐顯慶元年,俱久蕪廢,止可按志數之。」僧又 言:「寺後有綠雲亭、飛泉洞,為近日朱士讚所闢。至問 老人松,見于彭球《松夢記》者,亦無存矣。」余謂馮君飛 來之勝,盡於此乎?馮君曰:「盍不觀萬兵憲文卿有說, 刻之屏云:武林故有飛來峰,彼西僧慧理睹其省天 竺之靈鷲,訝稱飛來,豈夜半有力者」揭之東耶?慧理 又能嘗鞠猿叫月,今呼猿洞其遺也。乃茲寺匪鉅,謬 謂龍舒千里,一夕飛來,至以獅座借證,猿洞歸石,衒 豔導淫,踵偽甘穢,實亦呼猿事等耳。若老松見夢,則 社鑠固已先之,無足大詫,甚矣。好事者之弔詭也!余

曰:「是奚足哉?」是侈談於漢神龍二年沈雲卿之《峽山
考證
二賦,而唐、宋以來諸君子流落荒外,勦附寄興,以助

詩材者也。李翱不云乎?翱兒時聞山遊者說峽山難 儔,今來周歷五峰,然後知地不副天奇,前不可遠視, 尤少平地。泉出無潭,以比於虎丘之劍池不流,天竺 之石橋無麓,乃知造化之無全能也。況求友擇人,而 欲責其全乎?故其詩曰:「傳者不足信,見境勝於聞。」由 斯以譚,唐、宋詩人,俱題品峽,而不及飛來。余謂正不 必究寺之飛來與否,殆亦非妄也。雖然,翱又云:「去其 所長,則大小之材無遺,致天下於和平不難矣。」然則 余之不肖,應不得以唐宋諸君子流落荒外。自比二 君,各負用世之材,異時若令世之名公鉅卿,建節濡 毫,而不可謂茲遊無奇也。二君各為詩一章,馮君又 屬余記之,以傳《臥遊》者。

峽山部藝文二

编辑

《遊峽山          唐》·張說

流落經荒外,逍遙此梵宮。雲峰吐日月,石壁澹煙虹。 寶塔靈仙湧,懸龕造化功。天香涵竹氣,虛唄引松風。 簷牖飛花入,房廊激水通。猿鳴知谷靜,魚躍辨江空。 靜默將何貴,惟應心境同。

《前題》
沈佺期

编辑

覽遍名山境,無如此峽山。兩峰支碧漢,一水抱清灣。 松老龍猶在,波澄勢自還。煙波籠佛座,風月伴僧閒。 騷客吟無盡,良工畫想難。奇哉真福地,千古鎮人寰。

《前題》
楊衡

编辑

陰岸東流水,上有微風生。素羽漾翠澗,碧苔旉丹英。 重林宿雨晦,遠岫孤霞明。飛猿相攀牽,白雲亂縱橫。 有客泝輕楫,閱勝匪羈程。逍遙一息間,塵土五侯榮。 搴茗庶蠲熱,漱泉聊析酲。寄言絲竹者,詎識松風聲。

《前題》
二首         宋之問

编辑

傳聞峽山好,旭日棹前沂。雨色搖丹嶂,泉聲聒翠微。 兩崖天作帶,萬壑樹披衣。秋菊迎霜序,春藤礙日暉。 翳潭花似織,繞嶺竹成圍。寂歷環沙浦,蔥蘢轉石圻。 露餘江未熱,風落瘴初稀。猿飲排虛上,禽驚掠水飛。 牧童夷唱合,樵女越吟歸。良候斯為美,邊愁自有違。 誰憐望鄉國,流涕失芳菲。

香岫懸金剎,飛泉屆石門。空山唯習靜,中夜寂無喧。 說法初聞鳥,看心欲定猿。寥寥隔塵事,何異武陵源。

《前題》
胡曾

编辑

「乘船浮鷁下湞水,絕境方知在嶺南。蘿薜雨餘山似 黛,蒹葭煙盡島如藍。旦遊蕭帝《新松寺》,夜宿嫦娥舊 桂潭。」不為篋中書未報,便來此地結茅庵。

《前題》
四首          許渾

编辑

夜醉晨方醒,孤唫恐失群。海鰌潮上見,江鵠霧中聞。 未臘梅先實,經冬草自薰。樹隨山崦合,泉到石稜分。 虎跡空林雨,猿聲絕嶺雲。蕭蕭異鄉鬢,明日共絲棼。

其二

薄暮沿西峽,停橈一訪僧。鷺巢橫臥柳,猿飲倒垂藤。 水曲巖千疊,雲重樹百層。山風寒殿磬,溪雨夜船燈。 灘漲危槎沒,泉衝怪石崩。中臺一襟淚,歲杪別良朋。

其三

密樹分蒼壁,長溪抱碧岑。海風聞鶴遠,潭日見魚深。 松蓋環清韻,榕根架綠陰。洞丁多斲石,蠻女半淘金。 南浦驚春至,西樓送月沉。江流不過嶺,何處寄「歸心。」

其四

月在行人起,千峰復萬峰。海虛爭翡翠,溪邏鬥芙蓉。 古木高生槲,陰池滿種松。火探深洞燕,香送遠潭龍。 藍塢寒先燒,禾堂晚併舂。更投何處宿,西峽隔雲鐘。

遊峽山          宋蘇軾

编辑

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我來無遲速,攝衣步孱顏。 山僧本幽獨,乞食尚未還。雲碓水自舂,松門風為關。 溪泉解娛客,琴筑鳴空山。佳人劍公孫,遊戲蹔人間。 忽憶笑雲侶,賦詩留玉環。林深不可見,霧雨霾髻鬟。

岸逼鳥聲合,水平山影交。堂空泉漱玉,砌靜筍遺苞。

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  前人

编辑

「新聞妙無多,舊學閑可速。猶當隱季生,未遽逃梅福。 空腸吐餘思,靜似蠶綴簇。寸田結初果,秀若銅生綠。 荊棘掃誠盡,梨棗憂不熟。高人寧鑄金,下士乃服玉。 君看嶺嶠隘,我欲巾笥蓄。曾攀羅浮頂,亦到朱明谷。 旋觀真歷魂,歸臥廿破屋。故人老猶仕,世味薄如縠。 偶從越女笑,不怕蠻江浴。驚聞尺書到,喜有新詩辱。」 應憐五管客,曾作八州督。骨銷讒口爍,膽破吏獄酷。 隴雲不易寄,江月乃可掬。遙知清遠寺,不稱空峒腹。 蹇驢步武碎,瑟短絃柱促。仰看泉落珮,俯聽石響轂。 千峰瀉清駛,一往無回跼。狂雷失晤語,過電不容目。 要知「僧長饑,正坐山少肉。人間無南北,蝸角空出縮仇池九十九,嵩山三十六。天人同一夢,仙凡無兩錄。 陋邦真可老,生理亦粗足。便回爇天焰,長作照海燭。」

遊峽山次蘇韻        胡銓

编辑

「山似牛頭峽,水如龍眼灣。半生多罪垢,浣洗塵土顏。 仙人聞舊名,一往何年還。岫幌煙為鎖,玉扉誰與關。」 忽聞響答谷,恍若請幫助識別此字。《叫山》我欲紀末契,焉得茅三間。 泉漏聽琴筑,風雨聞珮環。木杪青螺髻,得非雲霧鬟。

遊峽山          蔣之奇

编辑

「昨從湞陽來,暮過峽山寺。適聞新昌寇,道路傳者沸。 余時不敢留,一葦翻然逝。雖經絕妙境,已負清幽意。 捲簾坐船舷,極目望蒼翠。有如逢珍寶,不暇貯篋笥。 又如過屠門,大嚼涎垂喙。每欲問其詳,曾莫得圖志。」 道人山中來,為我譚一二。犀去金鎖沉,猿歸玉環墜。 趙胡垂釣石,巋然出江際。穆王雙車轍,想像當日轡。 「漢晉五仙人,曾騎五羊至。俊靄二禪師,神力與迎馭。 岧嶢五嶽塔,初自崑崙施。三祖石甚奇,僧粲嘗所憇。 上方獅子臺,下視見雲氣。異花成障幄,紅紫嫣然媚。 蒙茸綠崖草,莖葉相覆被。或黃如金釵,或白如珠珥。 造化窮天巧,肖象名殊異。梁間許渾詩,壁上李翱記。 但知考事蹟,何暇評文字。清遠古中宿,俯壓南海澨。 退之貶潮陽,亦曾經此地。幢碎逢颶風,雷電助其勢。 我來幸無恙,恬然不憂畏。祥飆送輕帆,默已荷神賜。 此歸會有日,維舟就津次。當為少盤桓,歷覽償夙志。」

《前題》
張士遜

编辑

峽寺一停橈,新秋暑乍消。幽懷徒易釋,肥遯固難招。 翠擬千峰活,紅分數葉凋。優游虛歲月,何以報清朝。

《前題》
向敏中

编辑

峽山地勝安禪處,萬仞危樓壓要津。世上豈知名利 路,浪中空笑往來人。倚門怪石狂遮面,入座寒雲碎 遶身。日暮西風懶回首,滿林幽鳥語聲頻。

《前題》
向子禋

编辑

凝碧灣頭清遠寺,傾天坼地定誰開。兩山競秀青未 了,一水朝宗竟不回。雲水連輝還接影,暝禽西去復 東來。慚無陶謝揮斤手,落筆縱橫對酒杯。

《前題》
郭祥正

编辑

寺當南北二禺間,合翠全清總見山。一石尚存垂釣 處,五羊時載老仙還。泉流月影真盤谷,黛潑嵐光小 劍關。安得鵲橋橫絕頂,下臨河漢瀉潺潺。

《前題》
晁公邁

编辑

地闢天分碧峽嵬,雷奔電激駕潮回。神移古殿名猶 在,石架禪房勢欲摧。壁月近依朱檻轉,冰泉暗度白 雲來。南遊瘴國吾何恨,懷抱多從此地開。

峽山二首         明解縉

编辑

清遠峽山高萬丈,仙人曾此刻雄文。褰衣直上和光 洞,望見京華五色雲。

其二

繞澗木犀冬著花,上方樓閣頫煙霞。雲迷石室和光 洞,猶是軒轅帝子家。

峽山部紀事

编辑

《清遠縣志》:「漢武帝十年,海潮至峽山。」

晉葛洪,字穉川,句容人。少業儒,好神仙導引之法。大 安石水作亂,吳興太守顧祕檄洪為都尉破之,遷伏 波將軍。洪見天下亂,後還故里,聞交趾出丹砂,求勾 漏令,元帝不許。洪曰:「非欲為榮,以有丹耳。」帝從之,遂 行至廣州,刺史鄧嶽留洪,迺止峽山金芝巖,自號抱 朴子,妻曰鮑姑,與洪相次僊去。

宋安昌期,恭城人也。少舉進士,初授廣西橫州永定 縣尉,以事去,遂不復仕。獨與一童來廣州,日放曠山 水間,喜為嬉戲小術,平時好歌《安公子曲》。後攜童來 中,宿峽山廣慶寺,自言爵里姓名,謂僧曰:「久聞峽有 和光洞。」遂與童俱往。杳不知其所在,但聞吟哦之聲。 忽於石壁間見詩云:「蕙帳將辭去,猿猱不忍啼。琴書」 自為樂。朋友孰相攜。丹竈非無藥。青雲別有梯。峽山 余暫隱人莫擬夷齊。《後題》云:「前橫州永定縣尉安昌 期筆。」

《廣東通志》:「明正德末,峽山多虎患,歲傷數百人。尚書 霍韜經此,移文責山神不靈。忽風雨大作,峽山崩,雷 震殺虎,患遂息。兵憲姜忻勒其文,人稱驅虎碑

峽山部雜錄

编辑

《名山記》,唐李翱《題峽山寺》云:「翱為兒童時,聞山遊者 說,峽山寺難為儔遠地,嘗以為無因能來,及茲獲遊, 周歷五峰,然後知峽山之名有以然也。於靈鷲寺時, 述諸山居之所長,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劍池 不流,天竺之石橋下無泉,麓山之力,不副天奇;靈鷲 擁前山,不可視遠,峽山亦少平地,泉出山無所潭,乃」 知物之全能難也。況求友擇人而欲責全耶?去其所 闕,用其所長,則大小之材無遺,致天下於治平也弗 難矣。

宋蘇軾《題峽山寺》云:「軾與幼子過,同遊峽山寺,徘徊 登覽,想見長老、壽公之高致,但恨溪水太峻,當少留 之。若於淙碧軒之北,作一小閘,瀦為澄潭,使人過閘 上雷吼雪濺,為往來之奇觀。若夏秋水暴,自可為啟 閉之節。用陰陽家說,寺當少富云。」紹興元年九月十 三日。

《見聞搜玉》:「峽山在清遠縣東三十里,崇山峻峙,中通 江流。」李翱詩:「一水遠赴海,兩山高入雲。」許渾詩:「水曲 巖千疊,雲重樹百層。」蘇軾詩:「岸逼鳥聲合,水平山影 交。堂空泉漱玉,砌淨筍遺包。」則又題於此山之廣慶 寺也。

峽山部外編

编辑

《神僧傳》:梁貞靜,號穎川,上元延祚寺僧也。普通中,清 遠峽山神化為居士,夜叩禪師曰:「峽據清遠上游,吾 欲建道場,與師居之。」是夕風雨大作,遲明,寺已徙峽 山來矣。師說偈曰:「此殿飛來,胡不飛去。」忽聞空中曰: 「動不如靜。」郡邑上其事,聞于朝,賜額題曰至德寺。厥 後有僧金剛仙,西域人也,來居飛來寺,能梵音,彈舌 搖錫而咒,物無不應。「善囚鬼魅,束縛蛟螭,動錫一震 空中,遂作霹靂聲。」後泛舶歸天竺。

《傳奇》:「唐開成中,有僧金剛仙者,西域人也,居於清遠 峽山寺。能梵音彈舌,搖錫而咒物,物無不應。善囚拘 鬼魅,束縛蛟螭,動錫杖一聲,召雷立震。是日峽山寺 有李朴者,持斧翦巨木刳而為舟。忽登山,見一磐石 上有穴,睹一大蜘蛛,足廣尺餘,四蛇囓卉,窒其穴而 去。俄聞林木有聲,暴猛吼驟。工人懼而緣木伺之,果 睹枳首之虺,長可數十丈,屈曲蹙怒,環其蜘穴,東西 其首。俄而躍西之首,吸穴之卉,團而飛去,穎脫俱盡。 後迴東之首,大劃其目,大呀其口,吸其蜘蛛。蜘蛛馳 出,以足擒虺之口,翹屈毒丹然,若火燒虺之咽喉,去 虺之目,虺懵然而復蘇。舉首又吸之,蛛不見,更毒虺 虺,遂倒於石而殞。蛛躍出,緣虺之腹」,咀內齒折,二頭 俱出絲而囊之,躍入穴去。朴訝之,返峽山寺語金剛 仙,仙乃祈朴驗穴,振環杖而咒之,蜘即出於僧前,儼 若人聽。及引錫觸之,蛛乃殂於穴側。及夜,金剛仙夢 見老人捧匹帛而前曰:「我即蛛也,復能織耳。」禮金剛 仙曰:「願為福田之衣。」語畢遂亡。僧及覺,布已在側,精 妙奇巧,非世繭絲之所能製也。僧乃製而為衣,塵垢 不觸。後數年,僧往番禺,泛舶歸天竺,乃於峽山金鎖 潭畔,搖錫大呼而咒水,俄而水闢見底矣。以澡瓶張 之,有一泥鰌魚,可長三寸許,躍入瓶中。語眾僧曰:「此 龍矣。吾將至海門,以藥煮為膏,塗足則渡海,若履坦 途。」是夜有白衣叟挈轉關榼詣寺,家人傅《經》曰:「知金 剛仙好酒,此榼一邊羙醞,一邊毒醪,其榼即晉帝曾 用酖牛將軍者也。今有黃金百兩奉公,為持此酒毒 其僧也。是僧無故取吾子欲為膏,恨伊之深,痛貫骨 髓,但無計而奈何。」傅經喜,受金與酒,得轉關之法。詣 金剛仙。仙持盃向口次,忽有小兒躍出,就手覆之曰: 「酒是龍所將來,以毒師耳。」僧大駭,詰傅經,傅經遂不 敢隱。僧乃問小兒曰:「爾何人而相救耶?」小兒曰:「吾昔 日之蛛也,今已離其惡業,而託生為人七稔矣。吾之 魂稍靈於常人,知師有難,故飛魂奉救。」言訖而沒。眾 僧憐之,共禮金剛仙,求捨其龍子,僧不得已而縱之。 後仙果泛舶歸天竺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