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027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十七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十七卷目錄

 沂山部彙考一

  圖

  考

 沂山部彙考二

  上古黃帝一則

  陶唐氏帝堯一則

  周總一則

  漢武帝太初一則

  隋文帝開皇一則

  唐元宗開元一則 天寶一則

  宋太祖乾德一則 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徽宗政和一則

  金世宗大定一則 章宗明昌一則

  元世祖中統一則 至元一則 成宗大德一則

  明太祖洪武三則

 沂山部彙考三

皇清順治二則 康熙一則

 沂山部藝文一

  遊沂山記         明喬宇

 沂山部藝文二

  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感   宋蘇軾

  和李邦直學士沂山祈雨有應  蘇轍

  沂山           明喬宇

  沂山瀑布泉并序     前人

  瀑布泉          陳鳳梧

  遊沂山百丈崖歌       公鼐

  至沂山尋百丈崖不及     前人

 沂山部雜錄

 雲門山部彙考

  圖

  考

 雲門山部藝文一

  雲門山賦         明黃卿

  雲門山記         王世貞

 雲門山部藝文二

  投金龍環璧       唐趙居貞

  詠雲門山         宋趙忭

  雲門山         明石存禮

  雲門山絕頂新構小亭     前人

  雲門山二首         陳經

  前題           李尹耕

  前題            陸瑜

  前題            張煥

  前題二首          馮琦

  登大雲頂題名       楊應奎

  雲門山絕頂新構小亭     前人

  登雲門山         鍾羽正

  花林畽           前人

  登雲門山         馬之驥

  前題           王世貞

  前題           吳維嶽

  雲門拱壁         李本緯

  劈峰夕照          前人

  駝嶺千尋          前人

  劈山            馮裕

  前題           劉淵甫

  前題           陳夢鶴

  登雲門山有感       王士先

  花林畽          劉澄甫

  前題            黃卿

  登雲門山         王若之

 雲門山部紀事

 雲門山部外編

山川典第二十七卷

沂山部彙考一

编辑

東鎮沂山

沂山一名東泰山,在今山東青州府臨胊縣城南九 十里。其南為沂水,前代屬沂水縣,今屬臨胊。其西南 有百丈崖,汶水之源出焉。西北有二龍灣,巨瀰二水 出焉,流入沂水。《周禮職方氏》以為鎮山,自虞夏有望 秩之典,漢武欲封不果,令禮官祠之。至唐加公爵。宋 封王。歷代致祭。明削爵號,但稱「東鎮沂山之神

沂山圖

沂山圖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正東曰青州,其山鎮曰沂山。」訂義 易氏曰:唐沂州沂水縣,本漢東筦縣,屬瑯琊郡。沂山 在縣北一百二十四里。賈氏曰:《地志》沂水出泰山蓋 縣。《禹貢》沂水在徐州,在青州者,周以《禹貢》徐州地為 青故也。黃氏曰:公玉帶,所謂東泰山也。

按:《漢書地理志》:「琅邪郡朱虛。」凡山,丹水所出,東北 至壽光入海。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濰。有三 山、五帝祠。

按:《後漢書郡國志》,「北海國,朱虛侯國,故屬琅邪,永初 元年屬。」《鄭志》曰:有小泰山,公玉帶曰:「岐伯令黃帝 封泰山」,即此山也。

按:《水經》,「巨洋水出朱虛縣泰山,北過其縣西。」泰山 即「東小泰山」也。

按:《唐書地理志》:「沂州琅邪郡沂水。」有沂山。

按《圖書編山東山考》,沂山在青州府臨胊縣。舜肇十 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濬川》:禹奠高山大川,沂山其一 也。《周禮職方氏》:「正東青州,其山鎮曰沂山。」沂山在臨 胊南百餘里,即古蓋與朱虛地。顏師古曰:「沂山在蓋。」 《鄭志》曰:「朱虛有東泰山。」考之《水經》云,「巨洋水出朱虛 縣泰山。」酈道元《註》曰:「泰山者,東泰山也。」巨洋水即《國 語》所謂具水,袁宏所謂巨昧,王韶之以為巨蔑,亦或 曰胊瀰,一水也,而廣其目焉。西則遠宗岱嶽,東則俯 視琅邪。山之巔為百丈崖,有飛泉下灑,曰瀑布。左麓 為東鎮廟,或曰中有堯柏,背負鳳凰嶺。南有穆陵關, 界長城。書案二嶺之間,管仲所謂「南至穆陵」是也。大 峴、柳龍諸山環其左,石門、仰天、逄山繞其右,嵩、胊、《委 粟》奠其北,金泉、《瀰水》經其後,斯則沂山之靈秀,為東 方之巨鎮也。自虞、夏有望秩之典,至周有埋沉之祭, 秦祠加車乘騮駒。

按《山東通志山川》:「沂山在臨胊縣南一百二十五里, 西接岱宗,東連瑯琊巨海,即沂水所出。山半有東鎮 廟,廟西有百丈崖,壁立萬仞,形如斧削,路皆蒙翳,有 泉自山巔而下,灑若飛雨,曰瀑布泉,宛有廬峰之勝。 明尚書喬宇篆『百丈崖大字,刻於巖壁』。」

按《青州府志山川》,「沂山在縣北百里,其陰為臨胊,其 陽為沂水。」今《一統志》省志郡志皆入臨胊,而山之奇 峻多在山之陽。杜佑《通典》曰:「沂水隨縣有穆陵山,齊 南界。」《元史·地理志》亦云:「沂水縣有沂山,為東鎮。」則山 之屬沂舊矣。《周官職方氏》,正東曰青州,其山鎮曰沂 山,又名東泰山,一曰小泰山。漢公玉帶曰風,后封鉅 「岐伯令,黃帝封東泰山。武帝泰初二年,設祠具,至東 泰山,卑小不稱其聲,乃令祠官禮之而不封。夫山為 鎮首,又號東岱,非極崇高,何以得名?而《漢志》以為卑 小,何也?」于欽曰:「沂山遠望之則高壓群山,緣坡麓曼 衍八九十里,漸而升,逮至其巔,則失其峻極耳。」此語 得之左思《齊都賦》:「神嶽造天」,蓋以山名東泰,故稱嶽 焉。廣固以南,群山環列,岡巒重複,而沂山一峰出於 雲表,特立數百里之外,左思之言,信不誣也。山頂有 二塚,相傳周穆王葬宮殯於此,故大峴關,因號穆陵。 然召康公賜太公履已曰「南至於穆陵」,其在穆王之 先尚遠也,蓋二塚乃齊東野人之語耳。山下有東鎮 廟,歷代俱載祀典。

百丈崖,沂山之脊,東極於此,從外至其下,「緣山之側 徑而行,可三二里許,頗難於陟降。崖實不足百丈,石 壁峻立,如斧劈然。石罅側出松檜,不知其何自生植 也。」崖下冬有積雪,須四五月乃消。

按《臨胊縣志山川》:「沂山,城南九十里,古稱東泰山,高 巍踞肆,曠遠宏深,為眾水之淵源。《周禮職方氏》五鎮 之一,山之東谷為東鎮廟,規模宏麗,松柏皆數千年 物,歷代石碣森立。自黃帝封東泰山,禪丸山,漢武設 祀具祀之,後世修之不絕也。廟西南五六里為百丈 崖,嶄絕雲表,其上復十五里,有法雲寺,寺基下汶水之源出焉。西倚絕巘,南北高巖環圍中,開敞如雙闕, 天然伽藍,泉源潨湧,沙石噴起,佛殿在其上。水曲屈 東流,自崖端奔騰而下,如龍蛇,舒縮斷連,隱現如珠 如霧,如轟雷濺雪。其下巨石平曠,積冰至三四月乃 消。沂水出其南,入沂水縣,具瀰出其西北二龍灣。每 天欲雨,則山巔有雲如冠。諺曰:「沂山戴笠,雨不一日。」

沂山部彙考二

编辑

上古

黃帝封沂山

编辑

按:《史記五帝本紀》:「黃帝東至于海,登丸山。」

按:《漢書郊祀志》:「黃帝封東泰山。」按九山東泰山皆沂山別名

陶唐氏

编辑

帝堯時舜居攝肇青州封沂山

编辑

按:《書經虞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蔡傳封,表 也。每州封一山,以為一州之鎮也。

周立沂山為青州鎮山。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正東曰青州,其山鎮曰沂山。」

武帝太初二年祀沂山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按《郊祀志》,武帝太初二年, 公玉帶曰:「黃帝時雖封泰山,然風后封鉅、岐伯,令黃 帝封東泰山,禪凡山合符,然後不死。」天子既令設祠 具,至東泰山,東泰山卑小,不稱其聲,迺令祠官禮之, 而不封焉。

文帝開皇十四年詔立東鎮神祠

编辑

按《隋書文帝本紀》。不載按《禮儀志》。開皇十四年閏 七月,「詔東鎮沂山就山立祠。並取側近巫一人,主知 灑掃。並命多蒔松柏。」

元宗開元十四年定歲祀東鎮禮

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禮樂志》:「五岳、四鎮歲一 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東鎮、沂山祭於沂州東鎮, 廟以兩圭,有邸幣如其方色,邊豆十,簋二,簠二,俎三, 牲太牢。」

天寶十載封東鎮為東安公

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元宗本紀》:天寶 十載正月「癸丑,加海鎮封號,分遣人祭。」

按《冊府元龜》十載「二月己亥,遣嗣道王鍊祭沂山東 安公。」取三月十七日庚子致祭。

按:《文獻通考》:「天寶十載,封沂山為東安公。」

太祖乾德六年詔祭東鎮沂山

编辑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按《玉海》,「乾德六年。詔祭四 鎮。准唐開元禮。」

按《圖書編》,宋初緣舊制,乾德六年,有司言,「祠官所奉 止四岳。」今案《祭典》,「請祭東鎮沂山於沂州,從之。」

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定以立春日祀東鎮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太平興國八年,祕 書監李至言,「國家克復四方,望遵舊禮,就迎氣日各 祭岳鎮海瀆於所隸之州,長吏以次為獻官。」其後,立 春日祀東鎮沂山於沂州。

徽宗政和三年封沂山為王

编辑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按《禮志》,「沂山舊封東安公, 政和三年封王。」

世宗大定四年詔祀東鎮沂山

编辑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大定四年,詔依典 禮以立春祀東鎮於益都府,其封爵仍唐宋之舊。」

章宗明昌 年封沂山為東安王

编辑

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按《禮志》,「明昌間從沂山道 士楊道全請,封沂山為東安王,每歲遣使奉祀。」

世祖中統二年定以東鎮為東道遣使二人

编辑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按《祭祀志》云云。

至元三年夏四月,定祀沂山於益都府界。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按《祭祀志》:「至元三年夏四 月。定歲祀岳鎮海瀆之制。正月東嶽鎮海瀆土王日 祀沂山於益都府界。」

成宗大德二年三月壬子詔加封東鎮沂山為元德東安王歲時與嶽瀆同祀著為全式

编辑

按:《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太祖洪武三年正東鎮封號

编辑

按《春明夢餘錄》:「洪武三年夏六月,始正岳鎮海瀆及 各城隍等稱號。東鎮稱東鎮沂山之神。」

洪武七年、令東鎮沂山、山東青州府祭。又令春秋仲
考證
月上旬、擇日祭

按《明會典》云云。

洪武二十六年定《東鎮祀典》。

按《明會典》,洪武二十六年著令,凡五鎮致祭去處,所 在官司以春秋仲月上旬擇日致祭。祭東鎮則稱「東 鎮沂山之神。」

沂山部彙考三

编辑

《皇清》。

順治八年

编辑

按《臨胊縣志》:「順治八年四月朔七日,遣都察院右都御史仍管工部左侍郎事劉昌致祭於東鎮沂山。」

順治十八年

按《臨胊縣志》,順治十八年八月二十二日,遣翰林院侍讀學士加一級左敬祖致祭於東鎮沂山。

康熙六年

编辑

按《臨胊縣志》,「康熙六年八月十七日,遣內祕書院學士劉芳躅致祭於東鎮沂山。」

沂山部藝文一

编辑

《遊沂山記》
明·喬宇

编辑

季夏癸巳日黎明,出蒙陰縣,霧大漲,山彌谷盈,已猶 不收,突見兩虹澗走。弘治戊申季夏,榆社山中暨此 兩見。北涉沂水,宿於縣。甲午,緣北岡行,遙望沂山。請幫助識別此字。 礡,岌巘特嶄群峰,始知名東泰山者,有由然也。且載 於《周禮》,職方氏為青州鎮,在三代時已名,故自漢武 禮官祠以下至於今,列諸祀典。未刻。過穆陵關,關在 大峴山上。傳云:「齊桓公曰:『賜吾先君履,南至於穆陵』。」 即此。又為劉宋武帝伐南燕所度之地,嶢檣。請幫助識別此字。堞,聳 帶壯峙,遵關而北十里。參政甯君惟臣來迓香帛,折 而西,至東鎮廟,宿於齋房。乙未習祀儀,潔蠲齋沐。丙 申昧爽,臨事畢,遂明見山上霞光彩映,汎汎煒煒,頗 為奇玩。稍頃,又頓陰霏。請幫助識別此字。檻。請幫助識別此字。雨,乃急下,期以飯後 往觀百丈岩,又忽杲然出,日向廟西山行十五里,皆 涉澗躡礫,肩棘踵莽而入,時聞鳥聲清哢於林間,意 為奇羽逸翮,而薈蔽不可睹。至於岩下,岩削立百丈, 廣數十丈,瀑布泉自中而下,蜿蜒垂動,宛如玉龍。湍 奔流迅,輷輷作響,又若飛雨倒空,沫沫四下並,泉石 常沾苔潤。蘿下匯為澄潭,幅員十餘丈,中有大石,色 皆青蔥可愛。坐岩下,命從者汲泉,烹陽羨茶以飲,甘 馨清美,暢達肺腑。又擇岩石可大書者二所,在泉之 南,高二丈許;泉之北,高丈許。乃伐木為梯,余登而書 「惟臣在下」,視之為余凜凜,南書「瀑布泉」,北書「百丈岩。」 潭之石二,為書「飛虹流電篆。」畢,惟臣持酒觴余,於潭 上坐石仰對飛泉,意象覺在世表。因嘆古今遨遊之 士,但知廬山、開元之有瀑布泉耳,而此泉亦為瀑布, 且出自東鎮,乃泯爾「無聞,殆地僻林奧,人跡罕臻,故 奇偉之士偶無所遇歟?抑造化祕惜,不欲翕露,待時 而顯歟?」然則天下之物體同而顯晦異者,豈獨茲泉 哉?山出三泉:一為沐水,出山後流經沂水縣東北達 於莒,入沂州。一為汶水,出東麓,東南流入安丘。一為 瀰水,出西麓,一名巨洋水,《國語》謂之「具水」,袁宏謂之 「巨昧」,王韶以為巨蔑,東北流至益都壽光,入於海。即 此瀑布泉也。

沂山部藝文二

编辑

《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感》
宋·蘇軾

编辑

「高田生黃埃,下田生蒼耳。蒼耳亦已無,更問麥有幾。 蛟龍睡足亦解慚,二麥枯時雨如洗。不知雨從何處 來,但聞呂梁百步聲如雷。試上城南望城北,際天菽 粟青城堆。飢火燒腸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半年 不雨坐龍慵,共怨天公不怨龍。今朝一雨聊自贖,龍 神社鬼各言功。無功日盜太倉穀,嗟我與龍同此責。」 勸農使者不汝容,因君作詩先自劾。

《和李邦直學士沂山祈雨有應》
蘇轍

编辑

宿雪雖盈尺,不救春夏旱。吁嗟遍野天不聞,歌舞通 宵龍一戰。旋開雲霧布旌旗,復遣雷霆助舒卷。雨聲 一夜洗塵埃,流入溝河朝不見。但見青青黍與禾,老 農起舞行人歌。汙邪滿車尚可許,供輸到骨期無它。 水行天地有常數,歲歲出入均無頗。半年分已厭枯 槁,及秋更恐憂滂沱。誰能且共蛟龍語,時布甘澤無 庸多。

===
《沂山》
明·喬宇
===岱嶽西來海向東,屹然方鎮一何雄。山川自與封疆

限,雲雨能收造化功。翠巘入空高落鴈,玉泉垂闊下 成虹。明廷憂旱來香幣,六事都歸一念中。

《沂山瀑布泉》並序
前人

编辑

東鎮廟之西,緣麓而上,路皆蒙翳,峻絕十里,迤邐至百丈崖。有泉自山巔而下,映若晴虹,灑若飛雨,為江北瀑布之冠。歷漢、唐、宋來,士大夫到者,寥寥未聞。以是茲泉不得紀載,籍入題詠,良可惜也。正德庚午夏六月,宇以戶部侍郎奉命禱雨於沂山。祀禮既竣,乃周訪遐歷,得見所未見。因嘆天地間奇蹤勝蹟,不為世所知者,豈止此哉?漫賦長句,聊以補《郡志》之闕云爾。

匡廬瀑布天下知,沂山隱在齊東陲。丹崖斗絕三百 丈,蜿如白龍身倒垂。層巒曲澗何逶迤,松蘿蔭濕苔 蘚滋。古今遊人到絕少,誰復表白山川奇。我來嶽鎮 舉祀事,歷覽形勝將無遺。穆陵西北屹東鎮,三泉湧 出山兩頤。下為巨浸分入海,萬古元氣常淋漓。踏遍 巑岏坐大石,飛雨匯作青漣漪。人間瓊液豈浪語,天 上銀河真在茲。山深六月少炎暑,水晶影動簾櫳移。 平生溪山頗登涉,如此名泉初見之。徘徊盡日不忍 去,似覺巖壑生春姿。欲歸把酒更相祝,造化何物非 神司。只今海內望霖雨,慎勿水底藏蛟螭。

《瀑布泉》
陳鳳梧

编辑

「百丈崖高鎖翠煙,半空垂下玉龍涎。」天晴六月長飛 雨,風靜三更自奏絃。蒼水珮懸雲片片,珠簾洞織月 娟娟。晚山倒著肩輿下,迴首斜陽景更妍。

《遊沂山百丈崖歌》
公鼐

编辑

《北海先生愛名山攜余同瞰沂山百丈之飛泉》「五嶽 之外有副嶽,東西兩岱同巍然。飛泉上從絕頂出,凌 空中界兩山間。誰使岷江能逆折,誰取龍門為倒懸。 陽侯鼓勢直奔海,列闕垂光橫亙天。巨靈手挽漢津 落,箕斗移向巖石邊。吳門練影千萬丈,挈來倒挂齊 都前。不知香爐在何處,恍然身在匡廬巔。晴空白晝」 無纖翳,雷聲砰磕響重淵。滴瀝如絲浡如霧,垂珠餘 沬流濺濺。我來四月雨初霽,草綠松青生紫煙。飛瀑 豁心風滿耳,爽如秦人酌我桃花源。脫帽振衣聊四 望,員嶠蓬萊如可攀。醉傾醇酒向君笑,靜掃松枝石 上眠。

《至沂山尋百丈崖不及》
前人

编辑

盤行歷疊嶂,峻極抗危峰。不忝名東岱,何妨失漢封。 弁雲螺黛斂,海氣蜃樓重。更問飛泉處,西巖接萬松。

沂山部雜錄

编辑

《臨胊縣志路史疏仡紀》云:「黃帝乘龍四巡,東薄海,禪 凡山。」注:「沂山縣之沂山也。」《寰宇記》:「黃帝封泰山,禪凡 山。」是明以凡山為沂山也。又云:凡山在益都泰山即 東泰山也。是知臨胊之兼名沂山,而凡山之統於沂 山矣。

沂山舊有古塚,在山之絕頂,世傳周穆王葬宮嬪於 此。考《穆天子傳》有葬盛姬事,曰「葬於樂池之南地」,非 管仲對楚子之穆陵也。穆陵蓋古有之,在周之先已 表鎮云。

雲門山部彙考

编辑

青州之雲門山

《水經注》曰:劈頭山,《齊乘》曰:「上方號大雲,頂有通穴如 門,今曰雲門山。」山陰有石井、水簾洞及八仙臺、花林 畽諸勝。東南為劈山,西為駝山,南為鳳凰嶺,周環眾 山,為青齊之冠

雲門山圖

雲門山圖

按《水經淄水注》:青州城陽水,又東北流,石井水注之。 水出南山,頂洞開,望若門焉,俗謂是山為「劈頭山。」其 水北流注井。井際廣城東側,三面積石,高深一匹有 餘,長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贔之音,驚川聒谷,漰渀之 勢,狀同洪井,北流入陽水。余生長東齊,極遊其下,於 中闊絕,乃積綿載。後因王事,復出海岱。郭金紫惠同 《石井》,賦詩言意。彌日嬉娛,尤慰羈心,但恨此水時有 通塞耳。

按于欽齊乘,府城南五十里,上方號大雲,頂有通穴 如門,可容百餘人,遠望如懸鏡,泉極甘冽。崖壁上銜 蚌殼結石,相傳海田所變。如沈存中《筆談》載太行山 崖,螺蚌石子,橫亙如帶之類,齊地尤多。又有碎石子, 或間瓦礫凝結作石,殆不可曉。蓋蚌石雜沙土凝者, 水所漬也;石子自凝成石者,氣所化也。豈天地之終, 萬物皆碎為塵,及其開闢,漸復凝聚,元氣渣滓中融 化未盡者,猶有其質邪?以理逆之,無足怪者。

按《圖書編》:《山東山攷》:雲門之東曰劈山,山峰分裂如 劈,古名劈頭山。西則駝山,三峰聯翠,障城如畫。 按《山東通志山川》:雲門山在青州府城南五里,一名 劈頭山,謂與劈山相連,山椒為大雲頂。《水經注》云:山 窟洞開,望若門焉。山陰有石井,有水簾洞,宋知州富 弼刻名石壁,明尚書喬宇篆「『雲門』二大字於門。」《齊乘》 曰:宋「熙寧間,知青州盧士宗《山路記》云:『營丘,東秦舊 服,周環眾山,雲門為之冠』。」然此山實不聞於天下。其 磨崖題刻唐天寶間北海太守趙居貞《投龍環璧序》 並詩,及有宋慶曆八年富文忠公題名七人;熙寧二 年歐陽文忠公六人;四年趙清獻公二人,吳文肅公 十一人;政和五年安撫使梁子美十七人。金泰和間 亦有益都少尹夾谷璋十一人,然其「雲門絕景」,前賢 題品尚矣,圖經散逸之後,乃不得與龍山、虎丘角雄 天下,為可惜也,故特表而出之。上有大雲寺,今廢。崖 壁所刻石佛像數十尚存。其唐趙居貞《投龍環璧詩》 並序,其文剝缺,不具錄。

劈山在雲門山東南。石壁自頂開裂,二峰屏峙,高插 雲霄,遠望若刀劈之狀。其南有八仙臺。臺之阿舊有 皇化寺,今為廣福寺。

駝山在府城西南八里雲門山右,以形似名。山陰有 龍湫,上有龍洞,禱雨輒應。明尚書喬宇篆「駝山」二大 字,刻於巖上。日照縣亦有駝山。

水簾洞在雲門山。洞有泉清冽,有石枕石榻,相傳為 仙跡,登臨者憩焉。又蒙陰縣蒙山之陰,亦有水簾洞。 石平坦,水瀑布,如垂簾之狀,世傳為賀仙翁所居。民 瘟疫者,取水飲之,多愈。

按《青州府志山川》:「雲門山在府南五里。」《水經注》云:「山 窟洞開,望若門焉。」《齊乘》云:「山上方號大雲,頂有通穴, 可容百人,遠望如懸鏡,噏欱清風,吞吐雲氣。雖炎熇 入之,毛骨淅灑,凜在冰壺玉井。」

曉山陰石井名龍潭,水旱不加盈涸,有亭曰「聳翠。」 東南為劈山,山峰分裂如劈,故名。

右為「八仙臺。」

西為駝峰,山形似駝。三山聯翠,障城如畫。上有潭,名 「龍湫。」

南為鳳凰嶺,在雲門山左。山勢蹁躚若飛鳳。

山麓為花林畽地多柿,秋深霜葉,蔓衍平鋪,登山遠 望如錦,青州一佳景。

按《益都縣志山川》:「雲門山在縣南五里,下坦而上銳, 將及巔,有中虛之洞,以穿其背,可容百餘人,遠望若 懸鏡,噏欱清風,吞吐雲氣,雖炎熇入之,毛骨淅灑,凜 在冰壺玉井。山半有靈官廟,山巔有碧霞祠、關帝廟 及東西閬風諸亭。明末荒蕪,傾圮殆盡。後有知府夏 一鳳捐俸重修,廟貌鼎新,亭閣軒敞。又鑿石種松數」 百株,一望翠靄,憑虛遠眺,最為遊觀之勝劈山 語同《府志》。

駝山在雲門山西。山形似駝,三山聯翠,障城如畫。上 有潭,名「龍湫。」有昊天宮,明衡王樂善子修,邑人尚書 陳經撰文,副使馮𥙿篆額,知府揚應奎書丹。識者觀 之,稱為「三絕。」

鳳凰嶺。

《花林畽 語》俱同《府志》。

雲門山部藝文一

编辑

《雲門山賦》
明·黃卿

编辑

「望群山之連亙,觀叢邃之菁蔥。形勝西蟠於岱嶽,蒼 翠東入於渤溟。蓋有繪畫,所未易罄,咸葺裒而登之 《圖經》。乃若地處伊邇而獨著,形不峻極而稱靈。眷茲 雲門之挺峙,實我郡國之南屏。前若陵阜之刜削,北 引崥麓於郊坰。標翠靄於芳野,疊确硌之崚嶒。」羌暇 豫而邀同志,飾筇屐而愜游觀。修坂逶迤而緩策,石 「《磴攝》齊而盤旋。假牧豎以先導,得藤蘿以躋攀。擇密 陰而屢憩,相箕蹲於巨磐。隱有助於腋趾,忽超陟於 平巒。顧叢樾之駢羅,聆潾溜之泠涓。快四望之昭曠, 渺川陸之彩斕。步容與而倚霞壁,神飄飄而當石門。 坐停翣而暑解,嵐已盡而潤新。靈曜烜烜其流昪,景 風嫋嫋而披襟。誦昔人之題詠,拂磨」崖之鐫文。諒彼 美之發興,同登高之矢音。於是客避席而授簡,撤席 上之芳樽。時有錦雉嗝嗝而遠下,皓鶴衝煙以翂翂。 松濤飂飂而欲偃,異鳥睕睕其遷林。予乃振衣長嘯, 卻立瞠視曰:「異哉斯門!非峽非礱。實壯遊之罕睹,噫 何代之奇蹤?遠望如側懸之巨甕,又隱若攻透之巨 墉。滿月朧朧於巖畔,天鏡冏冏於半空。近則闊如馳 車之巷,窅如藏舟之壑。伐豫章不足為之扉,結藤蘿 不足為之箔,誰為掃篲而無塵,何庇風雨而不剝。」復 夏涼而冬燠,痕非斸而非鑿。疑吾邦之濱海,有窈奧 之洞天。時出弄乎煙霞,作別館於斯巔。或大蜃之戲 觸,或雄蛟之橫穿。或五丁之擲神杵,石豃裂而自圓。 昔北遊於恆嶽,有舜時飛石之窟。又聞達嚫國之五 寺,穿大石而建屋。原有質於諸客,相酬答於空谷曰: 「辭其近矣,攷實未也。」余乃遷坐再思,俛愧非才。爰稽 《道書》,混沌以來,越五百年。名山一開,金精玉液,如瀉 如洄。奇錦異水,猗與邈哉!客笑不答,余請正語。夫山 者,含澤孕靈,布德也;雲者,山澤之通,陰陽之聚也,觸 石膚寸,「泰山之雲也,齊雲如絳衣。」殆茲山之謂乎?爾 其天氣下接,景色夢夢,初氤氳以如噓渺林石之如 蒸蔚兮薈兮。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騰騰蓊鬱,縹緲渰淒翩。請幫助識別此字。變化卷 舒,霮䨴飄漩。奇紋繁縟,非塵非煙。霖澍霰雪,渥沐霈 霑。洋洋發育,維山之宣。洞岫無興於翕散,寂然莫測 其幽元。彼有誇丹巘翠嶂之嵂崒,絕壁崇巖之嵥岏。 異稱玉漿石髓之涵淥,瑞有丹芝朱草之蕤鮮。雖播 談之藻繢,較實用之孰先。願山靈之恆德,歲錫我以 豐年。客嘕嘕以連酌,歌大田而言旋。

《雲門山記》
王世貞

编辑

出青州之南門可五里而近,曰「雲門山。」山下夷而再 成銳,上將及巔,宛有中虛之洞,以穿其背而上,望之 為鏡為射的焉,正與郡齋對。晴則熒熒然,小雨則濛 濛滃滃然。歲時更獻狀於几席,若覬余遊者而未果。 會學憲吳峻伯東按行海上,道青,余乃以間得從峻 伯往。時春雪初霽,未盡消也。道濘甚,籃輿躑躅陂陀 間,舁卒肩相輔,後趾躡前趾,而分級之半,猿貫上。久 之,始抵洞。洞高丈餘,縱倍之,橫殺之。予與峻伯乃舍 輿而步,穿洞旁躡百餘級,至絕頂,則磐石重巘,可列 坐數百人。東望青蔥鬱蒸,不別天地,其大海之氣乎? 西南連山亙帶不盡,若斧劈,若劍鍔,若駝,若狻猊。若 率然者,吞吐雲霧,與旭日相媚,晶瑩玲瓏,掩映霏亹, 紫翠萬狀,下頫郡會,雉堞歷歷,雪宮之鴟,出沒松柏, 若翡翠之戲蘭苕也。余命酒飲峻伯已,各分韻為七 言一章,成互歌之。余雅《吳詠》為羽聲,噓之入霄漢,縹 緲徐下,與天籟會。虛谷和響,萬木奏節,覺群山秀色, 時時來襲人衣裾。余強峻伯而酒之迫,則踉蹌下,繇 故洞走西間道襲之,乃復得小龍洞焉。傴而入,深可 四丈許,中裂為澗水,泓澄不乾,旁有石床,枕可偃臥。 余乃與峻伯臥飲,甚歡也已,相謂曰:「《爽鳩》之樂,可再 乎卑矣!牛山之涕也」,有晏子之對在。雖然,東方之人 稱牛山者,即不得舍齊君臣而他詠也,均之乎不朽 矣。則《牛山》之樂,《爽鳩氏》不得而有之,齊之君臣獨以 微言「而得有之至於今也。吾二人毋亦易自廢而千 古茲日」《既罷酒還,明日乃以詩付山僧》。使刻石而為 之記

雲門山部藝文二

编辑

《投金龍環璧》
唐·趙居貞

编辑

《曉登雲門山》,「直上一千尺。絕頂彌孤聳,盤送幾傾窄。 前對豎裂峰,下臨削成壁。陽巘靈芝秀,陰崖仙乳滴。 兀然超群山,遠望何所隔。沛恩惟聖主,祈福在方伯。 霞間朱紱縈,嵐際黃裳襞。玉瑗奉誠信,仙珮來奔驛。 香氣入岫門,瑞雲出巖石。至誠必招感,大福施來格。」

《詠雲門山》
宋·趙忭

编辑

十里崢嶸到忽平,兀然如覺夢魂醒。石通幽室心生 白,逕擁寒雲步入青。一水下窺疑絕線,兩山前列似 開屏。重城歸去仍堪喜,歲稔人家戶不扄。

《雲門山》
明·石存禮

编辑

山險疑無路,縈迴一徑通。鐘聲寒瀑外,塔影夕陽中。 窗出茶煙白,爐分葑火紅。禪房文會處,清話幾人同。

《雲門山絕頂新構小亭》
前人

编辑

江漢遨遊興渺漫,雲門絕頂始躋攀。小亭飛構當今 日,高閣宏開壯此山。寒倚石闌煙靄外,靜看巖穴斗 牛間。恐驚太史占星象,一醉乘風跨鶴還。

《雲門山》
陳經

编辑

靈窟巉巖駕紫煙,翠微開鑿自何年。青連齊魯天門 迥,勢接虛危石鏡懸。山闊雨晴龍變化,霞明春晚鶴 蹁躚。結根泰嶽鍾神秀,奇絕還應此地偏。

又             《前人》:

披逕尋祇苑,盤空躡白雲。山門通上界。石室靄清氛。 夜缽看龍蛻,秋巖識鹿群。還聞飄桂粟,花雨共紛紛。

《前題》
李尹耕

编辑

飛磴層層響碧雲,回看明滅海山分。仙家井竈依狐 穴,齊國宮庭半鳥耘。羽士掃松迎客慣,芝童送酒過 花薰。倚門長嘯驚棲鶴,空谷相傳處處聞。

《前題》
陸瑜

编辑

雲門迢遞白雲間,石磴重重不易攀。河影倒旋迴北 斗,朝光初動見南山。一匡起霸遺風在,四百分州此 地偏。乘興遠來登絕頂,望中三島隔塵寰。

《前題》
張煥

编辑

翠削芙蓉望迥然,捫蘿攀磴到山巔。天㘅飛竇雲空 瀉,璧透晴空星晝懸。斜月疏林千嶂外,回風落雁一 樽前。憑虛頓覺塵囂遠,乘興磨崖紀歲年。

《前題》
馮琦

编辑

矯首層巔御遠風,晴嵐萬壑散鴻濛。乍驚閶闔通天 上,遙指河山落掌中。九疊雲屏高自掩,千秋寶鑑照 還空。未論三島神仙窟,咫尺人間路不同。

又             《前人》:

萬仞巑岏倚太空,洞雲深處碧雲叢。清風白日懸孤 月,古水蒼崖鎖大風。疑有五丁開道路,欲從四塞弔 英雄。《海氛》東望頻翹首,安阜何人仲父功。

《登大雲頂題名》
楊應奎

编辑

「我居雲山下,我愛雲山巔。」一上舒清眺,白雲興杳然。

《雲門山絕頂新構小亭》
前人

编辑

雲門高削金芙蓉,晶熒空曠走遊龍。何處高人在空 谷,乃向危顛結華屋。亭亭獨立古石壇,長風颯颯動 高寒。星辰錯落手可攀,玉女夜行錦囊翻。自是孤絕 可獨往,白榆朱草次第長。軒棟虛白趁高臥,吐納沆 瀣心神爽。

《登雲門山》
鍾羽正

编辑

雲門出雲雲晝開,中峰雲竇懸崔嵬。門闢天迴日月 窟,雲生幻出金銀臺。陰崖入夏飛元雪,幽洞經年結 綠苔。欲喚羲和啟靈鎖,時從閶闔望蓬萊。

《花林畽》
前人

编辑

天畔群山山下村,澗溪回合繞丘樊。桃源地煖花連 塢,栗里人閑柳覆門。萬疊雲霞蒸曉日,幾家雞犬傍 高原。平生漫有尋芳興,小結衡茅此避喧。

《登雲門山》
馬之驥

编辑

雲門危削勢崢嶸,一竅何年鑿五丁。環向千峰圍翠 幄,回看雙闕出金城。霞飛神女臺前落,露滴仙人掌 上擎。欲報山靈無麗句,徘徊漫自賦《西京》。

《前題》
王世貞

编辑

十二齊封自鬱然,盪胸秋色鎖層巔。危崖日月時雙 墮,急雨蛟龍乍一穿。鳥道白從杯底落,薜衣青入鏡 中懸。誇君更有天門在,策杖春褰萬壑煙。

《前題》
吳維嶽

编辑

十里丹梯趁鹿群,洞門殘雪鎖氤氳。城陰半入千家 樹,海氣全通萬壑雲。石扇倚空虹欲墮,松祠映坐鳥 初聞。漫驚麗藻援孤賞,玉笛春風醉右軍。

《雲門拱壁》
李本緯

编辑

蒼翠靄朝昏,懸崖箭括存。丁開螺欲斷,靈擘竇仍吞。 星斗窺天闕,雲霞出洞門。采真鄰爽氣,蘿薜自堪捫。

《劈峰夕照》
前人

编辑

嶄削崩崖斷,空青兩界通。分披宵漏碧,倒射影翻紅。 霹靂驚神斧,巉巖怒鬼工。揮戈儻有術,迴照意何窮。

《駝嶺千尋》
前人

编辑

《芙蓉》凝望裏,橫亙立巑岏。疊翠三千丈,埋雲十二盤峰駢肩若聳,岡坦脊偏寬。怪道駝為號,丰茸紫氣攢。

《劈山》
馮𥙿

编辑

雨霽攜壺上劈峰,峰頭遙帶夕陽紅。遊人散去楊花 徑,樵子歸來木葉風。仙境茫茫天地外,霸圖眇眇有 無中。自慚潦倒登臨晚,一笑還須向燭龍。

《前題》
劉淵甫

编辑

秦帝鞭山走六丁,巨靈持斧下青冥。雙峰岌嶪窺滄 海,返照微茫繞翠屏。圖畫向誰開晚障,乾坤留此結 茅亭。幽人日暮頻回首,為爾孤高一勒名。

《前題》
陳夢鶴

编辑

神斧何年劈,雙峰竦翠螺。鮮雲春自合,隹氣夕偏多。 影倒《崦嵫峪》,光迴若木柯。群山無與並,天外倚嵯峨。

《登雲門山有感》
王士先

编辑

「雲門亦可隱,青山何處買?得見雲門高,難見雲門矮。」 載酒上雲門,白雲正靉靉。曲曲洱與洋,茫茫灌東海。 千古多變更,山青渾未改。吁嗟乎!雲門秋,雲門春,出 入雲門多少人。我登雲門不忍下,俯瞰荒塚滿郊野。 莫憐壘壘是無情,應有曾上雲門者。

《花林畽》
劉澄甫

编辑

碧水青山何處村,百花千樹半柴門。山藏柳市無車 馬,水隔桃源有子孫。問舍地偏為得計,尋幽心遠遂 忘言。悠然迥出塵囂外,垂老猶矜興味存。

《前題》
黃卿

编辑

背城臨水柿成林,茅屋炊煙入望深。花遠蝶蜂晴漠 漠,叢游猿鹿午沉沉。田中樵徑排蘿蔓,溪上漁磯映 柳蔭。願結薹蓑同靜侶,紫芝黃菊寄幽心。

《登雲門山》
王若之

编辑

削壁巍巍插混茫,橫穿規竇矞雲翔。疑開閶闔臨寰 宇,總使氤氳遍上方。岱嶽西來延秀色,滄溟東合泛 流光。漫言鬼斧殘靈異,孕毓千年正未央。

雲門山部紀事

编辑

《居易錄》:「李焞字振雅,長垣人。萬曆甲辰進士,好道術, 官青州知府。一日坐公堂,忽對城南雲門山咄咄久 之,呼兩隸前曰:『南山某處有兩狼厄一擔夫,亟往救, 緩無及矣』。隸馳往,至南門外,過一妓館索茶,焞坐堂 上,忽發怒曰:『吾戒諭嚴切,乃淹留妓館耶』?即遣急足 偵之,果在。為述守言,乃大驚,急同至南山下,則一擔」 夫與兩狼相持,力盡幾斃矣。遂協力殪一狼,擔夫得 脫。其神異往往類此。在都無疾,一日忽召二子曰:「呂 仙召我,我將遊矣。」遂卒。

雲門山部外編

编辑

《集異記》:「李清,北海人也,代傳染業。清少學道,多延齊 魯之術士道流必誠敬接奉之,終無所遇,而勤求之 意彌切。家富於財,素為州里之豪氓,子孫及內外姻 族近百數家,皆能游手射利于益都。每清生日,則爭 先餽遺,凡積百餘萬。清性仁儉,來則不拒,納亦不散。 如此相因,填累藏舍。年六十九,生日前一旬,忽召姻」 族大陳酒食,已而謂曰:「吾賴爾輩勤力無過,各能生 活,以是吾獲優贍。然吾布衣蔬食,逾三十年矣,寧復 有意於華侈哉?爾輩以吾老長行,每餽吾衣裝玩具, 侈亦至矣。然吾自以久所得,緘之一室,曾未閱視,徒 損爾之給用,資吾之糞土,竟何為哉?幸天未錄吾魂 氣,行將又及吾之生辰。吾固知爾輩又營續壽之禮, 吾所以先期而會,蓋止爾之常態耳。」子孫皆曰:「續壽 自古有之,非此將何以展卑下孝敬之心?願無止絕, 俾姻故之不安也。」清曰:「苟爾輩志不可奪,則從吾所 欲而致之,可乎?」皆曰:「願聞尊旨。」清曰:「各能遺吾洪纖 麻縻百尺,總而計之,是吾獲數千百丈矣。以此為紹 續吾壽,豈不延長哉?」皆曰:「謹奉教,然尊旨必有所以。」 清笑謂曰:「終亦須令爾輩知之。吾下界俗人,妄意求 道,精神心力,夙夜勤勞,于今六十載矣,而曾無影響。 吾年已老耄,朽蠹殆盡。自期筋骸,不過三二年耳。欲 乘視聽步履之,尚能將行,吾志爾輩,幸無吾阻。」先是, 青州南十里有高山,俯壓郡城,峰頂中裂,豁為關崖, 州人家家坐對嵐岫,歸雲過鳥,歷歷盡見。按《圖經》云: 雲門山,俗亦謂之劈山,而清蓄意多時。及是,謂姻族 曰:「雲門山,神仙之窟宅也,吾將往焉。吾生日,坐大竹簣,以轆轤自縋而下,以纖縻為媒焉。脫不可前,吾當 急引其媒,爾則出吾於媒末。設有所遇而能肆吾志, 亦當復來歸。」子孫姻族泣諫曰:「冥寞深遠,不測紀極, 況山精木魅,蛇虺怪物,何類不儲?忍以千金之身,自 投於斯,豈久視永年之階乎?」清曰:「吾志也。汝輩必阻, 則吾私行矣,是不獲竹簣洪縻之安也。」眾知不可迴, 則共治其事。及期,而姻族鄉里凡千百人,競齎酒饌, 遲明大會於山椒,清乃揮手辭謝而入焉。良久及地, 其中極暗,仰視天纔如手掌捫,四壁止容兩席許。東 南有穴,可俯僂而入,乃棄簣遊焉。初甚狹細,前往則 可伸腰。如此約行三十里,晃朗微明,俄及洞口,山川 景象,雲煙草樹,宛非人世。曠望久之,惟東南十數里 隱映若有居人焉,因徐步詣之。至則陡絕一臺,基級 極峻,而南向可以登陟。遂虔誠而上,頗懷恐懼。及至, 闚其堂宇甚嚴,中有道士四五人,清於是扣門,俄有 青童應門問焉,答曰:「青州染工李清。」青童如詞以報。 清聞中堂曰:「李清伊來也。」乃令前。清惶怖趨拜,當軒 一人遙語曰:「未宜來,何即遽至。」因令遍拜諸賢。其時 日已午,忽有白髮翁自門而入,禮謁啟曰:「蓬萊霞明 觀丁尊師新到,眾聖令邀諸真登上清赴會。」於是列 真偕行,謂清曰:「汝且居此。」臨出顧曰:「慎無開北扉。」清 巡視院宇,兼啟東西門,情意飄飄然,自謂永棲真境。 因至堂北,見北戶斜掩,偶出顧望,下為青州,宛然在 目,離思歸心,良久,方已悔恨,思返諸真,則已還矣。其 中相謂曰:「令其勿犯北門,竟爾自惑,信知仙界不可 妄至也。」因與瓶中酒一甌,其色濃白。既而謂曰:「汝可 且歸。」清則叩頭求哀,又云:「無路卻返。」眾謂清曰:「會當 至此,但時限未到耳。汝無苦無途,但閉目,足至地則 到鄉也。」清不得已,流涕辭行。或相謂曰:「既遣其歸,須 令有以為生。」清心恃豪富,訝此語為不知己。一人顧 清曰:「汝於堂內閣上取一軸書去。」清既得,謂清曰:「脫 歸無依,可以此書自給。」清遂閉目,覺身如飛鳥,但聞 風水聲相激。須臾履地開目,則青州之南門。其時纔 申未,城隍阡陌,髣髴如舊,至于屋宇樹木,人民服用, 已盡變改。獨行盡日,更無一人相識者。即詣故居朝 來之大宅,宏門改張,新舊曾無倣像。左側有業染者, 因投詣與之語,其人稱姓李,自云「我本北海富家。」因 指前後閭閈:「此皆我祖先之故業。曾聞先祖於隋開 皇四年生日,自縋南山,不知所終,因是家道淪破。」清 悒怏久之,乃換姓氏,寓遊城邑,因取所得書閱之,則 療小兒諸疾方也。其年青州小兒癘疫,清之所醫,無 不立愈。不旬日,財產復振。高宗永徽元年,天下富庶, 而北海往往有知清者,因而齊、魯人從而學道術者, 凡百千輩。至五年,乃謝門徒云:「吾往泰山觀封禪。」自 此莫知所往。

《益都縣志》:明張三丰隱于雲門山之陽,修煉洞中,太 宗賜號三丰,後莫知所終。今有張仙洞,嘗在日照縣 傅畽社張翔家傭工同眾耘植,其所植苗,無草且茂, 一日佈芝麻數畝,主嫌其密,戲令芟去一半,即如其 言復之。一日種菜,縣中乏種,使往諸城買之,囑曰:「『路 遙可宿于桃林某友家』。張即日回,主訝其速,曰:『汝尚 未去耶』?」曰:「已買得矣。」主曰:「誑我。」詰之再三,不信。時有 鄰嫗語人曰:「適見老張騎鸛從半空中而下,不知其 為鶴也。後訪其友家,果一飯,始信其為仙矣。」自是辭 去,世號為「躐蹋張。」臨行指翔曰:「此子令讀書,必高中。」 後果中省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