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01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一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一卷目錄

 易水部彙考

  考

 易水部藝文

  易水歌          燕荊軻

  渡易水          梁吳均

  易水送別        唐駱賓王

  易水懷古          馬戴

  易水            胡曾

  易水行         明李東陽

  易水歌          李攀龍

  過易水弔荊軻        前人

  易水           李時行

  過易水          熊文舉

 易水部紀事

 易水部雜錄

 沽水部彙考

  考

 濕餘水部彙考

  考

山川典第二百一卷

易水部彙考 编辑

燕之易水

「易水」源出於今直隸保定府易州之西山,下流經清 苑縣、安州、雄縣諸處,合曹河、徐河、石橋河、一畝泉河、 滋河、沙河、鴉兒河、唐河、瓦濟河、三岔河諸水,又東至 任丘、獻縣、天津衛,合滹沱河、滱河、高陽河諸水,會直 沽入於海。但其故道率多涸竭,源委不能盡詳,姑按 各志,參互考訂,約舉其略如此。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正北曰并州,其浸淶易。」訂義黃氏 曰:「易水有三,皆出易州易縣。」《寰宇記》:「北易一名安國 河,出縣西北窮獨山。」《注水經》「濡水也。中易,出閻鄉城 寬中谷,東南流,至古易京城,與北易合流,入巨馬河。」 《注水經》易水與諸水互攝通稱。「南易出縣東南,即燕 王仙臺東。石虎罡,東流與雹河會。又東至霸州容城 縣南流入高陽縣,合滱水。」《注》《水經》又曰:「易水至文安 縣與滹沱合。」班固、闞駰皆以斯水為南易。文安,今霸 州縣。并之東界至此。易氏曰:「《漢志》涿郡故安縣閻 鄉,易水所出,東至范陽入濡。」此言易出故安,則近幽 州之境。按唐蔚州飛𤜶縣,周屬并州,自縣北入媯州 之懷戎,即古飛狐口,易水所出。東南流至易州易縣 至北方,是漢涿郡故安縣之地。又東流至涿州之歸 義縣,又東北流入涿州范陽之南界,即《漢志》所謂「至 范陽入淶」者也。

按《戰國策》,「燕南有滹沲易水。」出涿故安易水,源出 易縣西谷中之東,東南流,與呼沲河合。 按《漢書地理志》,涿郡故安閻鄉,易水所出,東至范 陽入濡也。并州,濅水至范陽入淶。師古曰:「言易水又 至范陽入淶也。」

中水:應劭曰:在易、滱二水之間,故曰「中水。」

趙國易陽。應劭曰:「易水出涿郡故安。」師古曰:「在易 水之陽。」

中山國北新城。桑欽言:「易水出西北,東入滱。」 按《水經》,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鄉西山。易水出西 山寬中谷,東逕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譚不同王 莽之政,子興生五子,並避時亂隱居此山,故其舊居, 世以為五大夫城,即此。《岳讚》云「五王在中,龐葛建績」 者也。謝云宋本作龐葛連續易水東左與子莊溪水合,水北出 子莊關,南流逕五公城西,屈逕其城南。五公猶王興 之五子也。光武即帝位,封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 安喜侯,顯才蒲陰侯,仲才新市侯,季才為唐侯,所謂 「中山之五王」也。俗又以五公名居矣。二館之城。二館謂樊 於期荊軻並有一城澗曲泉清,山高林茂,風煙披薄,觸目怡情。 方外之士,尚憑依舊居,取暢林木。一作水其水東南入 於易水。易水又右,會女思谷水,水出西南女思澗,東 北流注於易,謂之「三會口。」易水又東屆關門城西南, 即燕之長城門也,與樊石山水合,水源西出廣昌鄉 縣之樊石山,東流逕覆釜山下,東流注於易水。易水 又東,歷燕之長城,又東逕漸離城南,蓋太子丹館高 漸離處也。易水又東逕武陽南,蓋《易》自寬中歷武夫 關東出,是兼武水之稱。故燕之下都,擅武陽之名。左 得濡水枝津故瀆,武陽大城東南小城,即故安縣之

故城也。漢文帝封丞相申屠嘉為侯國,城東西二里
考證
南北一里半。高誘云:「易水逕故安城南外,東流」,即斯

水也。誘是涿人,事明經證。今水破城東南隅,世又謂 易水為故安河,武陽蓋燕昭王之所城也。東西二十 里,南北十七里。故傅逮《述遊賦》曰:「出北薊,歷良鄉,登 金臺,觀武陽。兩城遼廓,舊跡冥芒。」蓋謂是處也。易水 東流而出於范陽。

東過范陽縣南,又東過容城縣南。「易水逕出范陽 縣故城。秦末,張耳、陳餘為陳勝略地,命燕、趙蒯通說 之,范陽先下」,是也。漢景帝中元三年,封匈奴降王代 為侯國,王莽之通順也。易水又東與濡水合,出故安 縣西北窮獨山南谷,東流與源泉水合,水發北溪,東 西北注濡水。濡水又東南逕樊於期館西,是其授首 於荊軻處也。濡水又東南流,逕荊軻館,北昔燕丹納 田生。宋本作光之,言「尊軻上卿,館之於此。」二城並廣一里 許,俱在《罡》當作岡《阜》之上,上邪而下方濡水又東逕。疑脫 范字陽城西北,舊堨濡水枝流,南入城,逕相冢西,冢亙 城側,即水塘也。四周塋城深廣,有若城焉。其水側有 數陵墳高壯,望若青丘,詢之古老,訪之史籍,並無文 證。以私情求之,當是燕都之前故墳也。或言「燕之墳 塋」,斯不然矣。其水之故瀆南出,屈而東轉,又分為二 瀆,一水東注金臺陂,一水逕故安城西,側城南注易 水。夾塘崇峻,邃岸高深,左右百步一釣臺,參差交跱。 宋本作峙「迢遞相望,更為佳觀矣。」其一水東出金臺陂,東 西六七十步,南北五十步,側陂西北有釣臺,高丈餘。 太平御覽引此云高十丈方可四十步。陂北十餘步有金臺,臺上 東西八十許步,南北如減,高十餘丈。昔慕容垂之為 范陽也,戍之即此。臺北有蘭馬臺,並悉高數丈,秀峙 相對。翼臺左右,水流經通,長廡廣宇,周施浦渚。按御覽作 周旋陂浦宋本作周旋被浦「棟堵咸淪,柱礎尚存,是其基構,可得 而尋。意欲圖還上京,阻於行旅,造次不獲遂心。訪諸 耆舊,咸言昭王禮賓,廣延方士,至如郭隗、樂毅之徒, 鄒衍、劇辛之儔,宦遊歷說之民,自遠而屆者多矣。」不 欲令諸侯之客,伺隙燕邦,故修《連下都館》之南垂,言 燕昭創之於前,子丹踵之於後,故雕牆敗館,尚傳鐫 刻之名,雖無紀可憑,察其古跡,似符傳矣。濡水自堰 又東,逕紫池堡西,屈而北流,又有渾塘溝水注之。水 出遒縣西遒舊本作酋漢地志作遒白馬山南溪中,東南流入濡 水。濡水又東至塞口,古纍石堰水處也。濡水舊枝分, 南入城東大陂,陂方四里,今無水。陂內有泉,淵而不 流,際池北側,俗謂「聖女泉。」濡水又東得白楊水口。疑作 水出遒縣之西山白楊嶺下,東南流入濡水,時人謂 之「虎眼泉」也。濡水東合檀山水,水出遒縣西北檀山, 西南南流與石泉水會。水出石泉固東南隅,水廣二 十許步,深三丈,固在眾山之內,平川之中,四周絕澗, 阻水八丈有餘,石高五丈,石上赤土,又高一丈,四壁 直立,上廣四十五步。水之不周者,路不容軌,僅通人 馬,謂之石泉固。固上宿有白楊寺,是白楊山神也。寺 側林木交蔭,叢柯隱景,沙門釋法澄建剎於其上,更 為思元之勝處也。其水南流,注於檀水,故俗有「并溝」 之稱矣。其水又東南流,歷故安縣北,而南注濡水。又 東南流於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合易水而注巨 馬水也。故《地理志》曰:「故安縣閻鄉,易水」所出,至范陽 入濡水。闞駰亦言是矣。又曰:「濡水合渠。」許慎曰:「濡水 入深深渠。」許氏說文云濡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涑二號即「巨馬」之異名, 然二《易》俱出一鄉,同入濡水,南濡北《易》,至涿郡范陽 縣會北濡,又並亂流入淶。古作入沬疑當作淶說文可據吳本改作淶是 則易水與諸水互攝通稱。東逕容城縣故城北,渾濤 東注,至渤海平舒縣,與易水合。闞駰曰:「涿郡西界代 之易水」,而是水出代郡廣昌縣東南郎山,東北燕王 仙臺。東臺有三峰,甚為崇峻,騰雲冠峰,高霞翼嶺,岫 壑沖,深合。一作含煙罩霧。耆舊言:燕昭王求仙處,其東 謂之石虎罡。按《後漢書》云:中山簡王之窆也,厚其葬, 採涿郡山石以樹墳塋,陵隧碑獸並出此山,謂之石 虎山。山有所遺二石虎,後人因以名。罡之東麓,即泉 源所導也。《經》所謂「閻鄉曲。」經文作閻鄉西山其水東流,有毖 水,南會渾波同注,俗謂之為雹河。司馬彪《郡國志》曰: 「雹水出故安縣。世祖令耿況擊故安西山賊吳耐、蠡 符雹上十餘營,皆破之。即是水者也。」易水又東逕孔 山北,山下有鍾乳穴,穴出佳乳採者。《火尋路》。古本作炒 一作沙入穴里許,渡一水,潛通流注,其深可涉於中。眾 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每於疑路必有歷 記,返者乃尋孔以自達矣。上又有大孔,壑達洞開,故 以孔山為名也。其水又東逕西故安城,其南即閻鄉 城也。歷逕荊陘北,《耆舊》云:「燕丹餞荊軻于此,因而名 焉。世代已遠,非所詳也。遺名舊傳,不容不詮,庶廣後 人傳」聞之聽。易水又東流,屈逕長城西,又東流,南過 武遂縣南,新城縣北。《史記》曰:「趙將李牧伐燕,取武遂 方城」是也。俗又謂水為武遂津,津北對長城門,謂之 分門。《史記·趙世家》云:「孝成十九年,趙與燕易以龍兌、 汾門與燕,燕以葛城、武陽與趙。」即此也。亦曰分水門。 原作門門誤今據郡國志改正又謂之梁門矣。易水東分為梁門陂易水又東,梁門陂水注之。水上承易水於梁門,東入 長城,東北入陂。陂水北接范陽陂,陂在范陽城西十 里,方一十五里,俗亦謂之為鹽臺陂。陂水南通梁門 淀,方三里。淀水東南流出,長注易水,謂之范水。易水 自下,有《范水通目》。又東逕范陽縣故城南,即應劭所 謂「范水之陽」也。易水又逕樊輿縣故城北。漢武帝元 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劉條為侯國,王莽更名握符 矣。《地理風俗記》曰:「北新城縣東二十里有有」或作東樊 輿亭,故縣也。易水東逕容城縣故城南,漢高帝六年 封趙將夕一作夜《於深澤》。《景帝》中元三年,「以封匈奴降 王攜徐盧於容城,皆為侯國。」史記作唯徐盧吳依漢書改之王莽更 名深澤。易水又東,渥水注之。其水上承二陂於容城 縣東南,謂之大渥澱、小渥澱水南流注易水,謂之渥 同口。水側有渾渥城,易水逕其南,東合滱水。故桑欽 曰:「易水出北新城城北,東入滱。」自下「滱」、「易」,互受通稱 矣。易水又東,逕易京南。漢末,公孫瓚害劉虞於薊下, 時童謠云:「燕南垂,趙北際,唯有此中可避世。」瓚以易 地當之,故自薊徙臨易水,謂之易京城,在易水西四 五里。趙建武四年,石虎自遼西南達易京,以京鄣至 固,令二萬人廢壞之。今者地壁夷平,其樓基尚存,猶 高一匹餘。小爾雅云二丈為兩倍兩為匹是四丈為一匹也基,上有井,世名 易京樓,即瓚所堡也。故瓚所《與子書》云:「袁氏之攻,狀 若鬼神,衝梯舞於樓上,鼓角鳴於地中。」即此樓也。易 水又東,逕易縣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闞 駰稱太子丹遣荊軻刺秦王,與賓客知謀者祖道於 易水上,皆素衣冠送之於易水之上。荊軻起為壽,歌 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擊 筑》,宋如意和之。燕策史記俱無宋意事唯陶淵明詠荊軻詩云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與此有之「為壯聲,士髮皆衝冠;為哀聲,士皆流涕。」疑於此 也。余按遺傳舊跡,多在武陽,似不餞此也。漢景帝中 元三年,封匈奴降王僕䵣為侯國也。按漢功臣表䵣注音怛吳本改 作黥誤今正之

又東過安次縣南。易水逕縣南,鄚縣故城北,東至 文安縣,與雩池合。《史記》蘇秦曰:「燕長城以北,易水以 南」,正謂此水也。是以班固、闞駰之徒,咸以斯水謂之 南易。

又東過束州縣南,東入于海。《經》書「水之所歷,沿次 注海」也。

按:《隋書地理志》,「上谷郡易。」有易水。

按:《遼史地理志》,「易州高陽軍有易水。」

按:《金史地理志》:易州。有易水。

雄州:「歸信。」有易水。

遂州。遂城。有易水。

按:《明一統志》:「保定府易水,在安州城北。自府境曹河、 徐河、石橋河、一畝泉河、滋河、沙河、鴉兒河、唐河諸水, 至此合流為易水,又至雄縣南,為瓦濟河,過直沽入 於海。」

劉家淀在安州城西二十里,源自清苑縣之石橋河、 一畝泉河,至州西匯而為淀,北流入易水。

土尾河在保定府城東南九十里,源自蠡縣唐河,經 縣境至安州合易水。

沙河在祁州城西南二十里,源自定州,流經州境,東 南與滋河合入《易水》。

按《畿輔通志》,順天府固安河,即易水,東過安次縣界。 按《易州志》《明一統志》曰:「易水在保定府安州城之北 源,舊志曰,發源涿郡故安縣之閻鄉。」予謂易州以易 水得名,不應在安州城之北源,即舊志所載,亦自相 刺謬也。世傳燕故都即今城南燕子村,則當年餞荊 軻之處,或即村南之大河是也。舊志又云,「易水即白」 澗水,白澗乃軍營河之上流,子莊溪之下流云。 白楊水,在州治南三里,發源白楊嶺,下通易水,一名 虎眼泉。

子莊溪:源出子莊關,南流入《易水》。

源泉在州西北十二里,流入易水。

五里河在州東南,流入易水。

女思谷水在州城西南五十里。源自女思澗,東北流 注於易水,謂之「三會口。」

按《保定府志》,易水在易州。《水經》云:「易水出涿郡固安 縣閻鄉西山,東過范陽、容城、安次、泉州四城,南入於 海。」

按《安州志》,易水即黑龍口河,與濡水合流。《一統志》載 易水在安州城北,源自代州廣昌,逕安肅曹河、徐河、 界河、石橋河、一畝泉河、滋河、沙河、丫河、唐河九河,至 此合流為易水。舊志因之,遂以依城河為易水河,乖 謬不經,一至於此。考之桑欽《水經》曰:「易水出涿郡故 安縣閻鄉西山,東過范陽縣南,又東過容城縣南。」《地 理志》曰:「故安閻鄉,易水所出。」酈道元曰:「易水出西山 寬中谷,東歷燕之長城,又東逕漸離城南武陽南,左 得濡水枝津故瀆,至范陽東入濡水。濡水出故安縣 西北窮獨山南谷,東流與源泉水合,東南逕樊於期 館西,又逕荊軻館北,南入燕都城東轉分為二瀆,一水東注金臺陂,一水逕故安城西側」城南注易水。夫 武陽在易州東南,故燕之下都也。范陽亦在易州東 南六十里,金臺在范陽地,濡、易至此合流,故又曰「濡 水。」東南流於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合易水。其水 又東流,有毖水南會渾波同注,俗謂之為「雹河。」其下 流即今之黑龍口河,乃濡、易水入安州之派也。其東 又渥水注之,上承二陂於容城縣東南,謂之大渥澱。 小渥澱水南流注易水,謂之渥同口。水側有渾渥城, 易水逕其南,東合滱水。故桑欽曰:「易水出北新城西 北,東入滱。」考之《許善心傳》曰:「高陽,北新城人。」則北新 城乃高陽舊地,以水道求之,當在新安長流河界也。 杜預曰:濡水出高陽,東北至河間鄚縣入易水。夫高 陽東北即新安地,謂濡水出之,似矣。然謂至河間鄚 縣入易水,則非也。蓋鄚縣今任丘地,濡、易水至此聚 流,安得言入鄚?漁仲《通志書》引以論濡水,且曰:「高陽, 順安軍治。鄚莫州治。」《正義》謂高陽今無此水,平地燕 趙之界無泉出者,未知杜言何據。然泉水古有處,今 涸竭者何限,杜子之言豈妄哉?夫杜云出者,非指泉 出也,謂流出其地耳。《正義》疑之,謬矣,而《通志》書復疑 為「涸竭」,謬益甚焉。《春秋·昭公七年》,齊與燕會于濡水。 按《水經注》即任丘界也。但易水亦溷于此,而獨言濡 者,蓋南濡北易,互舉通稱,故州地稱濡陽縣,杜稱易 陽,各就其所見而稱之耳。《史記》:秦伐燕於易水之西。 蘇秦曰:「燕長城以北,易水」以南。張儀說燕王曰:「大王 不事秦,秦下甲雲中、九原,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 非大王之有也。」皆指燕王之都而言也。《通鑑釋義》謂 易水東逕霸州文安入滱。《補註》謂易水在安州城北, 皆自其下流言之,而非其故也。安州得濡、易之勝為 多,故特為考之。

按《雄縣志》,易水在縣西南十里。按《水經》,源出涿郡故 安縣閻鄉西山,東歷安州,北受安肅之曹之徐,下連 清苑之石橋之一畝泉,并蠡之滋河、沙河、鴉兒河、唐 河,匯八為九,雄當其衝。南穿蓮花淀,會高陽河,過易 易橋,由龍灣抵天津入海。其折而東者,合白溝,泊西 郭為瓦濟。今渠淀半淤,故道變易,不復泊西郭矣。雄 原名「易」,故水稱「易水」,《舊誌》即以為燕太子丹送荊軻 處。按:高漸離、田光故居,與荊軻城俱在易州,當軻西 入秦,自不由雄也。

雄河在縣南三里。源自安州,流經本縣,東合《易》水達 直沽,入於海。

瓦濟河在縣城門外,易水合白溝是也。

三坌河,在縣東三十五里。以其會易水、白溝、清河,故 名。

按《固安縣志》,易水即固安河,東過安次縣經流其地, 今涸。

按《東安縣志》易水,其源出固安縣閻鄉西山。

九河在縣城北,其名有漕河、徐河、石橋河、一畝泉河、 滋河、沙河、鴨兒河、唐河,入易水。

按《任丘縣志》:「易水在縣西北三十里,源出易州,流經 獻縣五里鋪,合滹沱河而達於海。」

濡水,在縣西北二十里,向東合《易水》。

滱水在縣治西,通利渠水注於此,下流合易水。 高陽河自高陽縣來,經趙北口,合易水入海。

按易水源委桑欽及酈道元言之甚詳但自漢晉以來世代有更易水道有變遷作志書者徒泥于水經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鄉西山一語誤以今之固安縣為漢之故安縣是以反覆考究終不能得其源委所在至諉曰故道涸竭不可考徒引水經注數語以相支吾更覺無謂不知今之固安非漢之故安也今之固安在漢為方城縣屬廣陽國後屬涿郡而漢之故安乃今之保定府易州也易州在戰國時隸燕之上谷郡至漢高帝元年改易州為故安縣至十二年分上谷郡置涿郡領易縣晉太和元年改為范陽國至隋開皇間復改為易州此易州之所以為漢故安也且其地又有漸離城荊軻臺遺跡則其為易水之源無疑矣但其所謂閻鄉西山今不可考其為何村何山也至其下流所經范陽縣當為今之定興容城縣即今之容城鄚縣當為今之任丘其餘州縣名目更改不常而水道支分亦時有淤塞大約會白洋水濡水源泉水子莊溪水五里河女思谷水曹河徐河界河石橋河一畝泉河滋河沙河丫河唐河九河瓦濟河三岔河又會高陽河滱河滹沱河諸水東至直沽入海而至其迂流曲折或分或合志書不能盡載今亦無從考究姑存以俟知者

易水部藝文 编辑

《易水歌          》。「燕荊軻」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渡易水          梁吳均 编辑

《雜虜客來齊》,時余在角觝。揚鞭渡易水,直至龍城西。 日昏笳亂動,天曙馬爭嘶。不能通瀚海,無面見三齊。

易水送別        唐駱賓王 编辑

此地別燕丹,壯士髮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易水懷古          馬戴===荊卿西去不復返,易水東流無盡期。落日蕭條薊城 北,黃沙白草任風吹。

易水            胡曾 编辑

一旦秦王馬角生。燕丹歸此送荊卿。行人欲識無窮 恨,聽取東流《易》水聲。

易水行         明李東陽 编辑

田光刎頸如拔毛,於期血射秦雲高。道傍灑淚沾白 袍,易水日落風悲號。督亢圖窮見寶刀,秦王繞殿呼 且逃。力脫虎口爭纖毫,荊卿倚柱笑不咷。身就斧鑕 甘腴膏,報韓有客氣益豪。十日大索徒為勞,荊卿荊 卿嗟爾曹。

易水歌          李攀龍 编辑

繚天兮白虹,蕭蕭兮北風。壯士怒兮易水飛,羽聲激 兮雲不歸。

過易水弔荊軻        前人 编辑

「《匕首》腰間鳴,蕭蕭北風起。」平生「壯士心,可以照寒水。」

易水           李時行 编辑

塞北時聞鐵馬嘶,薊門霜柳漸凄凄。天邊野燒連烽 火,城下寒砧雜鼓鼙。陰磧草荒狐隊出,平原風急鴈 行低。尊前不見悲歌客,易水東流何日西。

過易水          熊文舉 编辑

意憤無成敗,當年太子丹。雨餘青督亢,風起白衣冠。 一匕龍魂奪,三歌馬角寒。漸離虛擊筑,酒伴不生還。

易水部紀事 编辑

《戰國策》: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遷,盡收其地。進兵北 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 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 言,臣願得謁之。」太子乃為裝遣荊軻。燕國有勇士秦 武陽,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荊 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頃之未 發。太子遲之,疑其改悔,乃復請之曰:「日已盡矣,荊卿 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 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僕 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太子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 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 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 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慷慨,士皆瞋目,髮盡上衝冠。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史記·秦始皇本紀》:「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國,因使荊軻 刺秦王。秦王覺之,體解軻以徇,而使王翦、辛勝攻燕。 燕、代發兵擊秦軍,秦軍破燕易水之西。」

《燕世家》:「燕見秦且滅六國,秦兵臨易水,禍且至。燕太 子丹陰養壯士二十人,使荊軻獻督亢地圖於秦。」 《唐書德宗本紀》:「建中元年冬,無雪,黃河、滹沱、易水溢。」 《五行志》:「元年,幽、鎮、魏、博大雨,易水滹沱橫流,自山而 下,轉石折樹,水高丈餘,苗稼蕩盡。」

《宋史太宗本紀》:「太平興國七年秋七月,淮水、漢水、易 水皆溢。」

太平興國八年六月,雄縣《易》水漲,壞民廬舍。

《遼史天祚本紀》:「天慶七年二月,淶水縣賊董龐兒聚 眾萬餘,西京留守蕭乙薛、南京統軍都監查剌與戰 於易水,破之。」

《金史五行志》:章宗太和八年八月,有童謠云:「易水流, 汴水流,百年易過又休休,兩家都好住,前後總成留。」 至貞祐中,舉國遷汴。

《河間府志》:「元世祖中統二十四年,易水溢雄鄚、任丘、 新安田廬漂沒無遺,命有司築隄障之。」

《保定府志》:「世祖至元二十三年,易水溢雄鄚、新安田 廬漂沒無遺。」

《元史本紀》:「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丑,易水溢雄鄚、任丘、 新安田廬漂沒無遺,命有司築堤障之。」

易水部雜錄 编辑

《戰國策》:蘇秦說燕文侯曰:「今趙之攻燕也,度呼沲,涉 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國都矣。」

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謂燕王曰:「今大王不事秦,秦下 甲雲中、九原,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非大王之有 也。」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 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燕太子丹質於秦,亡歸,見秦且滅六國,兵已臨易水
考證
恐其禍至。太子丹患之,謂其太傅鞠武曰:「燕、秦不兩

立,願太傅幸而圖之。」武對曰:「秦地遍天下,威脅韓、魏、 趙氏,則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見陵之怨,欲 批其逆鱗哉!」

沽水部彙考 编辑

水經之沽河

沽水即今潞河,源出塞外丹花嶺,合九泉水西南與 螺山水合,為西潞河。其一南行,合鮑丘水,為東潞河。 二水俱至天津衛入海。

按:《漢書地理志》,「代郡且如。」于延水出塞外,東至寧 入沽。

平舒。《祁夷》水,北至桑乾入沽。

漁陽郡漁陽。沽水,出塞外,東南至泉州入海。 按《水經》,沽河從塞外來。沽河,出禦夷鎮西北九十 里丹花嶺下。東南流,大谷水注之。水發鎮北大谷谿, 西南流,逕獨石北界石孤生,不因河而自峙。又南,九 泉水注之。水導北川,左右翼注入川,共成一水,故有 「九源」之稱。其水南流至獨石,注大谷水。大谷水又南 逕獨石西,又南逕禦夷鎮城西,魏太和中置,以捍北 狄也。又東南,尖谷水注之。水源出鎮城東北尖谿,西 南流逕鎮城東,西南流注大谷水,亂流南注沽水。又 南出峽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藉嶮憑固,易 為依居。宋本作据疑作據兼壁昇聳,疏通若門,故得是名也。 沽水又南,左合乾谿水,引北川西南逕一故亭東,又 西南注沽水。沽水又西南,逕赤城東,趙建武年,并州 刺史王霸為燕所敗,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抗 深隍,谿水之名,藉以變稱,故河有「赤城」之號矣。沽水 又東南,與鵲谷水合,有二源,南即陽樂水也,出且居 縣。漢志且居縣有樂陽水《地理志》曰:水出縣東,北流,逕大翮山、 小翮山,北歷女祁縣故城南。《地理志》曰:「東部都尉治 王莽之祁縣也。世謂之橫水,又謂之陽曲河。」又東南, 逕一故亭,又東,左與舊鹵水合。水之出西北山,東南 流,逕舊鹵城北,城在居庸縣西北二百里,故名云候 鹵。太和中,更名禦夷鎮。又東南流,注陽樂水。陽樂水 又東南,逕傍狼「山南山石。」一作白色特上,亭亭孤立,超 出群山之表。又東南,逕溫泉東,泉在山曲之中,又逕 赤城西,屈逕其城南,東南入赤城河。河水又東南,右 合高峰水,水出高峰戍東南,城在山上,其水西南流, 又屈而東南,入沽水。沽水又西南流,出山,逕漁陽縣 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水出北山黃頒谷,故亦謂之 「黃頒水。」東南流,注于沽水。沽水又南,漁水注之。水出 縣東南平地,泉流西逕漁陽縣故城南。考諸地說,則 無聞所識釋。識釋疑誤考地尋川,則有應氏。疑有脫誤自今城 在斯水之陽,有符應說。「漁陽」之名當屬此。秦發閭左 戍漁陽,即是城也。漁陽又西南入沽水,又南與螺山 之水合,水出漁陽城南小山。《魏氏土地記》曰:「城南五 里有螺山,其水西南入沽水。」沽水又南逕安樂縣故 城東。《晉書地道記》曰:「晉封劉禪為公國,俗謂之西潞 水」也。

南過漁陽狐奴縣北,西南與濕餘水合為沽河。沽 水西南流,逕狐奴山西,又南逕狐奴縣故城西。漁陽 太守張堪於縣開稻田,教民植種。當作種植百姓得以殷 富。童謠歌曰:「桑無附枝,麥秀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 支。」視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沽水又南,陽重溝水注 之,出狐奴山,南轉逕狐奴城南,王莽之所謂舉符也。 側城南注,右會沽水。沽水又南,濕餘水注之。沽水又 南,左會鮑丘水,世所謂東潞也。沽水又南逕潞縣,為 有潞,名潞河也。《魏氏土地記》曰:城西三「十里,有潞河 也。」

又東南至雍奴縣西笥溝。濕水入焉,俗謂之「合口」 也。又東,鮑丘水於縣西北而東出焉。

又東南至泉州縣,與清河合,東入于海。清河者,泒河 尾也。沽河又東南,逕泉州縣故城東,王莽之泉調 也。沽水又東南,合清河也,今無水。清、湛、漳、洹、滱、易、淶、 濡、沽、虖、池,同歸于海。故《經》曰:「泒河尾」也。

按《遼史地理志》「儒州縉陽軍有沽河。」

按《畿輔通志》:「順天府沽水,一名西潞水,一名東潞水。」 《水經》云:「發源塞外丹花嶺,合九泉水,南經安樂故城 西南與螺山之水合,為西潞水。又南經呼奴故城西, 與鮑丘水合,為東潞水。」

鮑丘河,源發塞外,南經九莊嶺,逕密雲戍,又南左合 道人溪,至通州米莊村合沽水,經三河縣入泃河。 按《順天府志》:「薊州沽河,在城南五里,自蘆兒嶺以西, 泃河以東,諸水皆入焉。」

按《薊州志》:沽河在城南五里,自蘆兒嶺以西,泃河以東,諸水皆入焉。後建永濟橋于上,故又名永濟河。《漢· 地理志》:「沽水出塞外,東南流行七百餘里,至泉州乃 入于海。」今河之下流,通新開沽達直沽。漕運南來者, 愬流而上,直抵于城南季家窩乃止。

龍池河一名「漁水」,在城南百餘步,源自鵝臺湧出,逶 迤三里許,入沽河。

沙河在城西二十五里。源出盤山,經沙嶺之麓,東南 會五里河入于沽河。

白龍港在城南七十里,沽河、泃河水皆會于此。相傳 昔有龍騰于此,因云。又名潮河,以近海通潮故也。 按《靜海縣志》,三乂沽在直沽,今天津城邊。潞河、清河、 衛河諸水合流,東注于海。

濕餘水部彙考 编辑

順天府之濕餘水

濕餘水,在昌平州東南。其源出軍都山,南流東入于 潞河。

按《水經》「濕餘水出上谷居庸關東。」關在沮陽城東 南六十里居庸界,故關名矣。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 於居庸關,即是關也。其水導源關山,南流,歷故關下。 谿之東岸,有石室三層,其戶牖扇扉,悉石也,蓋古關 之候臺矣。南則絕谷,累石為關址,崇墉峻壁,非輕功 可舉。山岫層深,側道褊峽,林鄣據嶮。古本作林郭蘧嶮蓋邃險之偽 吳本改為據誤路才容軌,曉禽暮獸,寒鳴相和,羈官遊子聆 之者,莫不傷思矣。其水歷山南,逕軍都縣界,又謂之 軍都關。《續漢書》曰:「尚書盧植隱上谷軍都山也。」其水 南流出關,謂之下口,水流潛伏十里許是也。

又東流過軍都縣南,又東流過薊縣北。濕餘水故 瀆東逕軍都縣故城南,又東,重源潛發,積而為潭,謂 之「濕餘潭。」又東流,易荊水注之。其水導源西北,逕千 蓼泉,亦曰「丁蓼水。」東南流逕郁山西,謂之「易荊水。」公 孫瓚之敗于鮑丘也,走保易荊,疑岨此水也。按後漢書麴義 攻公孫瓚破之於鮑丘瓚遂保易京開置屯田續漢志云瓚所居易京故城在今幽州歸義縣南十八里 魏志瓚傳亦云瓚軍數敗乃走還易京固守此云易荊正同但字異耳易荊水又東,左 合虎眼泉。水出平川,東南流入易荊水。又東南,與孤 山之水合。水發川左,導源孤山,東南流入易荊水,謂 之塔界水。又東逕薊城,又東逕平昌縣故城南,又謂 之昌平水。《魏氏土地記》曰:「薊城東北一百四十里有 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又東北,注濕餘水。濕餘水又 東南流,左右芹城水。宋本作芹城水注之「水出北山,南逕芹城。」 又古本作水東南流,注濕餘水。濕餘水又東南流,逕安樂 故城西。更始使謁者韓鴻北徇,承制拜吳漢為安樂 令,即此城也。

又北屈,東南,至狐奴縣西,入于沽河。昔彭寵使狐 奴令王梁南助光武起兵,自是縣矣。濕餘水於縣西 南,東入沽河。故《地理志》曰:「濕餘水自軍都縣東,至潞 南入沽。」是也。

按:《畿輔通志》順天府「濕餘河在昌平州東南,源發軍 都山,南流東折入潞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