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四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四十三卷目錄
濟水部彙考一
考
山川典第二百四十三卷
濟水部彙考一
编辑北瀆大濟
濟水,發源于河南懷慶府濟源縣城西九十里王屋 山,始出為沇水,既見而洑,至縣北三里復出,東流為 濟水。其水有二源,合流逕孟縣城東,又至溫縣城西 南虢公臺,入于河。潛行絕河,復出于河之南,至開封 府滎澤縣,又溢而為滎水。忽而又洑,歷鄭州、中牟、祥 符、陳留、杞縣、睢州、歸德,至山東兗州府定陶縣復出。 即《書》所謂「東出于陶丘北」也。又東至曹州,過菏澤。又 東北至兗州府東平州壽長縣,與汶水合流。又東北 至青州府博興縣,入于海。
考
按:《書經夏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 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菏,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 入于海。」〈傳〉泉源為沇,流去為濟,在溫西北平地。濟水 入河,並流十數里,而南截河,又並流數里,溢為滎澤, 在敖倉東南陶丘,丘再成也。濟與汶合,北折而東。〈疏〉 《地理志》云:濟水在河東垣縣王屋山,東南至河內武 德縣入河。傳言「在溫西北平地」者,濟水近在河內,孔 必驗而知之,見今濟水所出,在溫之西北七十餘里。 既入于河,與河相亂,而知截河過者,以河濁濟清,南 出還清,故可知也。丘再成,其形再重也。郭璞云:「今濟 陰定陶城中有陶丘。」《地理志》云:「定陶縣西南有陶丘」 亭。〈蔡傳〉「沇水,濟水也,發源為沇,既東為濟。」《地志》云:「濟水 出河東郡垣曲縣王屋山東南,今絳州垣曲縣山也。 始發源王屋山頂崖下,曰沇水。既見而伏,東出于今 孟州濟源縣二源,東源周迴七百步,其深不測;西源 周迴六百八十五步,其深一丈。合流至溫縣,是為濟 水。歷虢公臺西南入于河。」溢,滿也。復出河之南,溢而 為滎,滎即滎波之滎,見豫州。又東出于陶丘北,陶丘, 地名。再成曰:陶,在今廣濟軍西。又東至于菏,菏即菏 澤。謂之至者,濟陰縣自有菏、泒、濟流至其地爾。汶,北 汶也。又東北至于東平府壽張縣安民亭,合汶水,至 今青州博興縣入海。唐李賢謂:「濟自鄭以東,貫滑、曹、 鄆、濟齊、青,以入于海。」《本朝樂史》謂:「今東平」、濟南、淄川、 北海界中,有水流入海,謂之清河。酈道元謂:濟水當 王莽之世,川瀆枯竭,其後水流徑通,津渠勢改,尋梁 脈水,不與昔同,然則滎澤濟河雖枯,而濟水未嘗絕 流也。程氏曰:「滎水之為濟,本無他義,濟之入河,適會 河滿,溢出南岸,溢出者非濟水因濟而溢,故禹還以 元名命之。」按:程氏言「溢」之一字固為有理,然出于河 南者既非濟水,則禹不應以河枝流而冒稱為濟,蓋 溢者指滎而言,非指河也。且河濁而滎清,則滎之水 非河之溢明矣。況《經》所書單立導沇條例,若斷若續, 而實有源流,或見或伏而脈絡可考,先儒皆以濟水 性下勁疾,故能入河穴地,流注顯伏。南豐曾氏《齊州 二堂記》云:「泰山之北,與齊之東南諸谷之水,西北匯 於黑水之灣,于黑水之灣,又西北匯于柏崖之灣,而 至于渴馬之崖,蓋水之來也眾,其北折而西也,悍疾 尤甚,及至于崖下,則泊然而止。而自崖以北,至于歷 城之西,蓋五十里而有泉湧出,高或致數尺,其旁之 人名之曰『趵突之泉。齊人皆謂嘗有棄糠于黑』」水之 灣者,而見之于此。蓋泉自渴馬之崖潛流地中,至此 復出也。其注而北,則謂之濼水,達于清河以入于海, 舟之通于濟者,皆于是乎達也。齊多甘泉,其顯名者 十數而色味皆同。以余驗之,蓋皆濼水之旁出者也。 然則水之伏流,地中固多有之,奚獨于滎澤疑哉?吳 興沈氏亦言:「古說濟水伏流地中」,今歷下凡發地皆 是流水,世謂濟水經過其下東阿亦濟所經,取其井 水煮膠,謂之「阿膠」,用攪濁水則清,人服之下膈疏痰, 蓋其水性趨下,清而重故也。濟水伏流絕河,乃其物 性之常,事理之著者。程氏非之,顧弗深考耳。〈大全〉新安 陳氏曰:「方氏回嘗親過枯黃河,見濟水出河北溫縣 者,今逕枯黃河以入汶,而後趨海,而謂清濟貫濁河, 遂成虛論。以此觀之,則濟水性下,固能伏流出為滎, 然其性勁,實能勁絕大河中而出為滎也。程泰之謂 溢為滎,非濟溢,辯之者,以河濁滎清證其非,當矣。今 大河改而南流,而古大河遂為枯濼,濟之貫河」,其跡 顯然。《泰》之之非,不辯自明矣。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河東曰兗州,其川河泲。」〈訂義〉易氏 曰:「泲水。在《經》及《漢志》皆以此字從水從𠂔。」案《說文》從水從𠂔,注出兗州之川。惟《禹貢》從水從齊,其水出常 山郡房子縣贊皇山,乃別是一水名,則此二字音同 實異。後世雖例以從水從齊者為兗州之川,其實乃 字之誤,當以古文為正。按《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考 之,則在河東郡之王屋縣。王屋山在縣北,沇水所出, 伏流至河內郡之軹縣。唐為濟源縣,以濟水出平地, 有二源,故名。濟源南流入于河。《禹貢》入河,復截河而 南溢為滎。滎在鄭州滎澤縣,本漢滎陽縣北,實受溢 河之濟水。濟水自春秋後不復截河而入於滎矣。今 雖有滎澤,而故瀆堙塞不可考。又東至汴州,又東北 至曹州為陶丘,又東北至菏澤,在廣濟軍之東北。自 河至此,凡七百餘里,皆古濟所經之地,今不復有濟 水,但存其名而已。又菏澤雖不受濟水,亦自有源,仍 舊東流。世俗因其舊名,亦以「濟」名之。然東南流至兗 州金鄉、魚臺,入徐州沛縣,與泗水合而入淮。又一派, 《禹貢》濟水至菏澤,即東北會于汶。汶水出兗州乾符 縣,今襲慶府奉符縣。凡北流至鄆州須昌縣,又東北 流至齊州臨邑縣,又東北流至緇州高苑縣,又東流 至青州博昌縣,以入乎海。自汶水源至此,皆古濟之 地,實古兗州之域。
東北曰幽川,其川「河泲。」〈訂義〉易氏曰:「經于兗州,言其川 河、泲」,蓋兗州北距河而南據《泲》,《禹貢》言「濟河惟兗州」, 則惟兗州之川宜也。幽州遠在東北,于河泲何與?蓋 幽州雖跨有遼水為東北,而實西南越海,兼有青州 之東北境。所以瑯琊郡之貕養澤,泰山郡之淄水,千 乘郡之時水,皆在幽州之域。光武十三年以遼東屬 青州,二十四年還屬幽州,是知幽州實可以有青州。 王璜、張楫云:「九河陷海中。」是九河未陷之前,凡登、萊 海岸及濱、滄二州之東境,皆在幽州之地,與兗州東 西分界,故其川同於河、泲。王昭禹曰:「幽之川亦與兗 同者,蓋兗在河東北,二州相連,皆有河泲也。」《禹貢》又 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導沇水東流為濟,則 幽、兗皆河、《泲》所經之地。
按《爾雅釋水》:「濟為濋。」〈疏〉此《大水》分出,別為「小水」之名 也。
按《春秋說題辭》:「濟,齊也;齊,度也,員也。」
按:《山海經中山經》:「翼望之山,湍水出焉,東流注于濟。 支離之山,濟水出焉,南流注于漢。」〈註〉今濟水出酈縣 西北山中,南入漢。
《海內東經》:「濟水出共山南東丘,絕鉅鹿澤,注渤海,入 齊琅槐東北。」〈註〉今濟水自滎陽卷縣東,經陳留至潛 陰北,東北至高平,東北經濟南,至樂安博昌縣入海。 今碣石也。
《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 所入海北注焉。
按:《漢書地理志》,「常山郡房子。」〈註〉贊皇山,《石濟》水所出。 《泰山郡》。〈註〉有《工官》。汶水出萊蕪,西入濟。
按《淮南子地形訓》:「濟水通和而宜麥。」
按:《後漢書郡國志》:「河內郡,溫蘇子所都。濟水出。王莽 時大旱,遂枯絕。」
常山國房子贊皇山,濟水所出。
按《水經》,「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為沇水。」〈注〉《山海 經》曰:「聯水出焉,西北流注于秦澤。」郭景純云:「聯、沇聲 相近,即沇水也。」〈秦澤山海經作秦澤史記夏紀兗州作沇州沇當讀如兗故聲相近〉「潛 行地下,至共山南,復出于東丘。」今原城東北有東丘 城。孔安國曰:「泉源為沇,流去為濟。」《春秋說題辭》曰:「濟, 齊也。齊,度也。」員〈一作貞〉也。《風俗通》曰:「濟出常山房子縣 贊皇山,廟在東郡臨邑縣。濟齊其度量也。」余按:二濟 同名也,所出不同,鄉源亦別。斯乃應氏之非矣。今濟 水重源,出溫城西北平地,水有二源,東源出原城城 東北。昔晉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即此城也。俗以濟 水重源所發,因復謂之濟源城。其水南逕其城東,故 縣之原鄉。杜預曰:沇水縣西北有原城者也。是南流 與西源合,而源出原城西。東,《沇水》注之,水出西南,東 北流注于濟。濟水又東,逕原城南,東合北水,亂流東 南注,分為二水。一水東南流,俗謂之為衍水,即沇水 也。衍、沇聲相近,傳呼失實也。濟水又東南,逕郄城北, 而出于溫矣。其一水枝津南流,注于湨。〈音〉水出原城 西北原山勳掌谷,俗謂之為白澗。水南逕原城西,《春 秋》會于湨梁,謂是水之墳梁也。《爾雅》曰:「梁莫大于湨 梁。」梁,水堤也。湨水又東南,逕陽城東,與南源合,水出 陽城南溪,陽亦樊也,一曰陽樊。《國語》曰:「王以陽樊賜 晉,陽人不服,文公圍之。倉葛曰:『陽有夏、商之嗣典,樊 仲之官守焉。君而殘之,無乃不可乎』?」公乃出陽人。《春 秋》樊氏叛,惠王使虢公伐樊,執仲皮歸于京師,即此 城也。其水東北流,與漫流水合,水出軹關南,東北流, 又北注于漫,謂之漫流口。湨水又東合北水,亂流東 南,左會濟水、枝渠。湨水又東逕鍾繇塢北,世謂之鍾 公壘。又東南,塗溝水注之。水出軹縣西南山下,北流 東轉入軹縣故城中。又屈而北流,出軹郭,漢文帝元 年,封薄昭為侯國也。又東北流,注于湨。湨水又東北逕汲縣故城北,漢高帝封公上不害為侯國。湨水又 東南流,天漿水、澗水注之。水出軹南睪向城北,在睪 上,俗謂之韓王城,非也。京相璠曰:「或云,今河內軹西 有地名向,今無。杜元凱《春秋釋地》亦言是矣。蓋相襲 之向,故不」得以地名而無城也。闞駰《十三州志》曰:軹 縣南山西曲,有故向城,即周向國也。《傳》曰:「向姜不安 于莒而歸者矣。」《汲郡竹書紀年》曰:「鄭侯使韓辰歸晉 陽及向。二月,城陽向更名。」陽為河雍,向為高平,即是 城也。其水有二源俱導,各出一溪,東北流,合為一川, 名曰天漿溪。又東北,逕一故城,俗謂之治城,亦曰「治 水。」又東流,注于湨。湨水又東南流,右會同水,水出南 源下,東北流逕白騎塢南。塢在原上,為二谿之會,北 帶深隍,三面岨嶮,唯西版築而已。東北流,逕安國城 西,又東北注湨水。湨水東南逕安國城東,又南逕無 辟邑西,世謂之無比城,亦曰馬髀城,皆非也。朝廷以 居廢太子,謂之「河陽庶人」也。湨水又南,注于河也。 又東,至溫縣西北為濟水。又東過其縣北。〈注〉濟水於 溫城西北與故瀆分,南逕溫縣故城西,周畿內國,司 寇蘇忿生之邑也。《春秋僖公十年》秋〈宋本作狄〉滅溫,溫子 奔衛,周襄王以賜晉文公。濟水南歷虢公臺西,《皇覽》 曰:「溫城南有虢公臺,基址尚存。」濟水南流,注于河,郭 緣生《述征記》曰:「濟河內溫縣,注于河。」蓋沿歷之實證, 非為謬說也。濟水故瀆於溫城西北,東南出逕溫城 北,又東逕虢公冢北。《皇覽》曰:虢公冢堆。〈宋本作在〉溫縣郭 東,濟水南大冢是也。濟水當王莽之世,川瀆枯竭,其 後水流逕通,津渠勢改,尋梁脈水,不與昔同。
屈從縣東南流,過墳城西,又南,當鞏縣北,南,入于河。 〈注〉濟水故瀆東南合奉溝水,水上承朱溝於野王城 西,東南逕陽鄉城北,又東南流逕陽鄉城北,又東南 逕李城西。秦攻趙,邯鄲且降,傳舍吏子李同說平原 君勝,分家財饗士,得敢死者三千人,李同與赴秦軍, 秦軍退,李同死,封其父為李侯。故徐廣曰:「河內平皋 縣有李城」,即此城也。於城西南為陂水,淹地百許頃, 蒹葭萑葦生焉,號曰李陂。又逕墳城西,屈而東北流, 逕其城北,又東逕平皋城南。應劭曰:「邢侯自襄國徙 此。當齊桓公時,衛人伐邢,邢遷于夷儀,其地屬晉,號 曰邢丘。以其在河之皋,處勢平夷,故曰平皋。」瓚注《漢 書》云:「《春秋》狄人伐邢,邢遷夷儀,不至此。」今襄國西有 夷儀城,去襄國一百餘里。邢是丘名。〈舊本作平皋是邢丘〉非國 也。余按,《春秋宣公六年》,赤狄伐晉,圍邢丘。昔晉侯送 女于楚,送之邢丘,即是此處也,非無城之言。《竹書紀 年》曰:「梁惠成王二年,鄭城邢丘。」司馬彪《後漢·郡國志》 云:「縣有邢丘,故邢國,周公子所封矣。」漢高帝六年,封 碭郡長項伯為侯國,賜姓劉氏。武帝以為縣,其水又 南注于河也。
與河合流。「又東,過成皋縣北。又東,過滎陽縣北。又東, 至北《礫磎》南。」東出,過滎陽北。〈注〉《釋名》曰:「濟,濟也,源出 河北,濟河而南也。」《晉地道志》曰:「濟自大伾入河,與河 水鬥,南泆為滎澤。」《尚書》曰:「滎波既瀦。」孔安國曰:「滎波, 水以成瀦。」闞駰曰:「滎波,嶓。」〈音波〉澤名也。故呂忱云:「嶓水 在滎陽」,謂是水也。昔大禹塞其淫水,而于滎陽下引 河東南,以通淮、泗、濟水分河東南流。漢明帝之世,司 空伏恭薦樂浪人王景,字仲通,好學多藝,善能治水。 顯宗詔與謁者王昊始作浚儀渠。昊用景法,水乃不 害。此即景作所修故瀆也。渠流東注浚儀,故復謂之 浚儀渠也。明帝永平十五年,東巡至無鹽,帝嘉景功, 拜河堤謁者。漢靈帝建寧四年,於敖城西北,壘石為 門,以遏渠口,謂之石門,故世亦謂之石門水。門廣十 餘丈,西去河三里。《石銘》云:「建寧四年十一月,黃場石 也。」而主吏姓名磨滅不可復識。魏太和中,又更修之, 撤故增新,石字淪落,無復在者。水北有石門亭,戴延 之所云「新築城,周城三百步」,滎陽太守所鎮者也。水 南帶三山,即皇室山。〈一作三皇山〉亦謂之為《三室山》也。〈郡國 志注引西征記云滎陽有廣武城在三皇山上或謂之三室山上有二城曰東廣武西廣武各在山一頭 相去二百餘步〉
濟水又東,逕西廣武城北。〈注〉《郡國志》:滎陽縣有廣武 城。城在山上,漢所城也。高祖與項羽臨絕澗對語,責 羽十罪,羽射漢祖中胸處也。山下有水,北流入濟,世 謂之柳泉也。
濟水又東,逕東廣武城北。〈注〉楚項羽城之。漢破曹咎, 羽還廣武,為高俎,置太公其上,曰:「漢不下,吾烹之。」高 祖不聽,將害之。項伯曰:「為天下者不顧家,但益怨耳。」 羽從之。今名其壇曰項羽堆。夾城之間,有絕澗斷山, 謂之廣武澗。項羽叱婁煩於其上,婁煩精魄喪歸矣。 濟水又東,逕敖山北。〈注〉《詩》所謂「薄狩于敖」者也。其山 上有城,即殷帝仲丁之所遷也。皇甫謐《帝王世紀》曰: 「仲丁自亳徙囂于河上者也。」或曰敖矣。秦置倉於其 中,故亦曰敖倉城也。
濟水又東合滎澤。〈注〉瀆水受河水,有石門,謂之為「滎 口」,石門也,而地形殊卑,蓋故滎播〈書作滎波〉所道,自此始
也。門南際河,有故碑云「惟陽嘉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謁者王誨疏達河川。」述〈疑作遂〉荒庶土云:「大河衝塞,侵齧金堤,以竹籠石葦葺土而為遏。壞隤無已,功消 億萬。」請以濱河郡徒,疏山采石,壘以為障。功業既就, 徭役用息。未詳。〈玉海二十一卷內引此文無未詳二字疑衍〉詔書「許誨立 功府,鄉規基經始詔滎。」〈疑作策〉加命,遷在沇州。乃簡朱 軒,授使司馬登,令纘茂前緒,稱遂休功。登以伊洛合 注大河,南則緣山,東過大伾,回流北岸,其勢鬱懞濤 怒,湍急激疾,一有決溢,彌原淹野。「蟻孔之變,害起不 測,蓋自姬氏之所常蹙,昔崇鯀所不能治,我二宗之 所劬勞。」於是乃跋涉躬親,經之營之,比率百姓,議之 於臣,伐石三谷,水匠致治,立「激岸側,以捍鴻波,隨時 慶賜,說以勸之,川無滯越,水土通演,役未踰年,而功 程有畢,斯乃元勳之嘉課,上德之弘表也。昔禹修九 道,《書》錄其功,后稷躬稼,《詩》列於雅。」夫不憚勞謙之勤, 夙興厥職,充國惠民,安得湮沒而不彰焉?故遂刊石 記功,垂示於後。其辭云云。使河堤謁者山陽東昏司 馬登,字伯志,「代東萊典城王誨字孟堅、河內太守守 城向豺字伯尹、丞汝南鄧方字德山、懷令劉丞字季 意,河堤掾匠等,造陳留浚儀邊韶字孝先。頌石銘歲 遠,字多淪缺,其所滅蓋闕如也。」滎瀆又東南流,注于 浦,今無水。次東得宿須水口,水受大河,渠側有扈城 水,自亭東南流注于濟水,今無水。宿須在河之北,不 在此也,蓋名同耳。自西緣帶山隰,秦漢以來,亦有通 否。濟水與河,渾濤東注。晉太和中,桓溫北伐,將通之, 不果而還。義熙十三年,劉公西征,又命寧朔將軍劉 遵考仍此渠而漕之。始有激湍東注,而終山崩壅塞, 劉公於北十里,更鑿故渠通之,合則南瀆通津,川澗 是導耳。濟水於此,又兼邲目。《〈春秋〉宣公十三年》,晉楚 之戰,楚軍於邲,即是水也。昔卞京相璠曰:「在敖北。」 濟水又東,逕滎陽縣北。〈注〉曹太祖與徐榮戰不利,曹 洪授馬於此處也。
濟水又東南,礫石溪水注之。〈注〉水出滎陽城西南李 澤,澤中有水,即古馮池也。《地理志》曰:「滎陽縣馮池在 西南」,是也。東北流歷敖山南,《春秋》晉楚之戰,設伏于 敖前,謂是也。逕虢亭北。池水又東北,逕滎陽縣北斷 山,東北注于濟,世謂之礫石澗,即《經》所謂礫溪矣。經 云「濟出其南」,非也。
濟水又東,索水注之。〈注〉水出京縣西南嵩渚山,與東 關分水,即古旃水也。其水東北流,器難之水注之。《山 海經》曰:「小陘之山,器難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侵水。」 即此水也。其水北流逕金亭,又北逕京縣故城西,入 于旃然之水。城故鄭邑也。莊公以居弟叚,號京城大 叔。祭仲曰:「京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城北有壇山罡。《趙 世家》:成侯二十年,魏獻滎陽,因以為壇臺罡也。其水 亂流,北逕小索亭西。京相璠曰:「京有小索亭。」《世語》以 為本索氏兄弟居此,故號小索者也。又為索水。索水 又北,逕大柵城東。晉滎陽民張卓、董邁等遭荒,鳩聚 流離堡固,名為大柵塢。至太平真君年,潁州刺史崔 白自虎牢移州治此,又東開廣舊城,創制改築焉。太 和十七年,遷都洛邑,省州置郡。索水又屈而西流,與 梧桐澗水合,水出西南梧桐谷,東北流注于索,斯水 亦時有通塞,而不常流也。索水又北屈,東逕大索城 南。《春秋傳》曰:「鄭子皮勞叔向於索水」,即此城也。《晉地 道志》所謂「京有大索、小索亭。」《漢書》「京、索之間也。」索水 又東逕虢亭南,應劭曰:「滎陽,故虢公之國也」,今虢亭 是矣。故馬淵《郡國志》曰:「縣有虢亭,俗謂之平咷城。城 內有大冢,名管叔冢。」或亦謂之為號咷城,非也。蓋「號」、 「虢」字相類,字轉失實也。《風俗通》曰:「俗說高祖與項羽 戰於京索,遁於薄中。羽追求之時,鳩止鳴其上,追之 者以為必無人,遂得脫。及即位,異此鳩,故作鳩杖以 扶老。」案《廣志》:「楚鳩,一名。」啁號咷之名,蓋因鳩以起 目焉,所未詳也。索水又東北流,須水右入焉。水近出 京城東北二里榆子溝,亦曰柰榆溝也。又亦或謂之 為小索水。東北流,木蓼溝水注之。水上承京城南淵, 世謂之車輪淵。淵水東北流,謂之木蓼溝。又東北入 于須水。須水又東北流於滎陽城西南,北注索。索水 又東逕滎陽縣故城南。漢王之困滎陽也,紀信曰:「臣 詐降楚,王宜間出。」信乃乘王車出東門,稱漢降楚。楚 軍稱萬歲,震動天地。王與數十騎出西門,得免楚圍。 羽見信,大怒,遂烹之。信冢在城西北三里。故蔡伯喈 《述征賦》曰:過漢祖之所隘,弔紀信於滎陽。其城跨倚 岡原,居山之陽。王莽立為新隊,備周六隊之制。魏正 始三年,歲在甲子,被癸丑詔書,割河南郡鞏縣自闕 以東,創建滎陽郡,并戶二萬五千,以南鄉築陽城鄉 亭侯李勝,字公照,為郡守顧原武典農校尉,政有遺 惠,民為立祠於城北五里,號曰「李君祠。」廟前有石蹠, 蹠上有石的。〈按會稽記縣東有射的山山有石壁方二丈的的如射侯則此石的即其類也〉 石的銘具存。其略曰:百族欣戴,咸推厥誠,今猶祀禱 焉。索水又東,逕周苛冢北。漢祖之出滎陽也,令御史 大夫周苛守之。項羽拔滎陽,獲苛,曰:「吾以公為上將 軍,封三萬戶侯,能盡節乎?」苛瞋目罵羽,羽怒,烹之。索水又東流,北屈西轉,北逕滎陽城東,而北流注濟水。 杜預曰:旃然水出滎陽成皋縣,東入汴。《春秋?襄公十 八年》,「楚伐鄭,右師涉潁,次于旃然」,即是水也。濟渠水 斷,汴溝唯承此始,故云「吸受旃然」矣。亦謂之鴻溝水, 蓋因漢、楚分王,指水為斷故也。《郡國志》曰:「滎陽有鴻 溝水」是也。蓋因城地而變名,為川流之異目。濟水又 東逕滎陽澤北,故滎水所都。〈疑作瀦〉也。京相璠曰:「滎澤 在滎陽縣東南,與濟隧合。濟隧上承河水於卷縣北, 河南逕卷縣故城東,又南逕衡雍城西。《春秋左傳襄 公十一年》,諸侯伐鄭,西濟於濟隧。」杜預闕其地而名 之水也。京相璠曰:「鄭地也。」言濟水滎澤中,北流至衡 雍西,與出河之濟。〈濟水伏流自河而出故謂之出河之濟〉會南去新鄭 百里,斯蓋滎、播。〈漢志作波〉河、濟往復逕通矣。出河之濟,即 陰溝之上源也,濟隧絕焉,故世亦或謂其故道為十 字溝。自于岑造八激堤於河陰,水脈徑斷,故瀆難尋, 又南會于滎澤,然水既斷,民謂其處為滎澤。《春秋》衛 侯及翟人戰于滎澤,而屠懿公,弘演報命納肝處也。 〈呂氏春秋云狄人殺衛懿公食之遺其肝弘演使返報命肝下自剖其腹納懿公之肝〉有垂隴 城,濟瀆出其北,《春秋文公三年》〈左傳作二年〉晉士縠盟于 垂隴者也。京相璠曰:「垂隴,鄭地。今滎陽東二十里有 故隴城,即此是也。世謂之都尉城,蓋滎陽典農都尉 治,故變垂隴之名矣。」澤際又有沙城,城左佩濟瀆。《竹 書紀年》:梁惠成王九年,王會鄭釐侯于巫沙者。瀆際 有故城,世謂水城,非也。《史記》:秦昭王四十二年,魏冉 攻魏,走芒卯,入北宅。〈竹書作它〉即故宅陽城也。《竹書紀年》 曰:「惠王十三年,王及鄭釐侯盟于巫沙。」〈今竹書巫沙之盟是顯王 十一年事〉以釋宅陽之圍,歸釐于鄭者也。《竹書紀年》:晉出 公六年,齊、鄭伐衛,荀瑤城宅陽。俗言水城,非矣。濟水 自澤東出,即是始矣。王隱曰:「河決為滎,濟水受焉,故 有濟堤矣,為北濟也。」濟水又東南,逕釐城東,《春秋經》 書「公會鄭伯于時來」,《左傳》所謂釐也。京相璠曰:今滎 陽縣東四十里有故釐城也。濟水又合黃水,黃水發 源京縣黃淮止。〈止一作山宋本作上〉東南流,名祝龍泉,泉勢沸 湧,狀若巨鼎湯湯,西南流,謂之龍項口,世謂之「京水」 也。又屈而北,注魚子溝水入焉。〈宋本作北注于濟魚水入焉〉水出 石暗澗,東北流,又北與《濏濏水》合。水出西谿,東流,水 上有連理樹,其〈脫一樹字〉柞,櫟也,南北對生,淩空交合。谿 水歷二樹之間,東流注于魚水。魚水又屈而西北,注 黃水。黃水又北逕高陽亭東,又北至故市縣,重泉水 注之。水出京城西南小〈宋本作少〉陸山,東北流,又北流逕 高陽亭西,東北流注于黃水。又東北逕故市縣故城 南,谿高帝六年,封閻澤赤為侯國,屬縣也。黃水又東 北,至滎澤南,分為二水。一水北入滎澤,下為船塘,俗 謂之郟城陂,東西四十里,南北二十里。《竹書。穆天子 傳》曰:「甲辰,天子浮于滎水,乃奏廣樂」是也。一水東北 流,即黃雀溝矣。《穆天子傳》曰:「壬寅,天子東至于雀梁 者也。」又東北與靖水枝津合。二水之合為黃泉,北流 注于濟水。
又東過陽武縣北。〈注〉濟水又東南流,入陽武縣,歷長 城東南流,蒗蕩渠出焉。
濟水又東北流,南濟也。逕陽武縣故城南。〈注〉王莽更 名之曰陽桓矣。又東為白馬淵,淵東二里,南北一百 五十步,泉流名為白溝。又東逕房城北,《穆天子傳》曰: 「天子里圃。」〈一作〉田之路,東至于房,疑即斯城也。郭《注》 云:「以為趙郡房子也。」余謂穆王里鄭圃田郭,以趙之 房邑為疆,更為非矣。
濟水又東,逕封丘縣南。〈注〉又東逕大梁城北,《東左》。〈宋本 作南一作又〉逕倉垣城,又東逕小黃縣之故城北,縣有黃 亭。《說濟》〈疑作臨溝〉又謂之曰「黃溝縣」,故陽武之東黃鄉也, 故〈疑脫因字〉「水」以名縣。沛公起兵野戰,喪皇妣于黃鄉。天 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宮招魂幽野,於是丹旐自水 濯洗,入于梓宮。〈丹旐當作丹蛇陳留風俗傳云有丹蛇在水自洒濯之入于梓宮〉其 浴處有遺髮焉,故諡曰「昭靈,夫人」因作寢以寧神也。 濟水又東,逕東昏縣故城北。〈注〉武陽縣之戶牖鄉矣, 漢丞相陳平家焉。平少為社宰,以善均肉稱,今民祠 其社。平有功於高祖,封戶牖侯。是後置東昏縣也,王 莽改曰東明矣。
濟水又東,逕濟陽縣故城南。〈注〉故武父城也。城在濟 水之陽,故以為名。王莽改之曰濟前者也。光武生濟 陽宮,光明照室,即其處也。《東觀漢記》曰:「光武以建平 元年生於濟陽縣。是歲有嘉禾生,一莖九穗,大於凡 禾。縣界大熟,因名曰『秀』。」
又東過封丘縣北,《北濟》也。〈注〉「自滎澤東逕滎陽卷縣 之武修亭南。」《春秋左傳成公十五年》。〈左傳作十年〉鄭子然 盟于修澤者也。鄭地矣。杜預曰:「卷東有武修亭。」 濟水又東,逕原武縣故城南。〈注〉《春秋》之《原圃》也。《穆天 子傳》曰:「祭父自圃鄭來謁天子。」「夏庚午,天子飲于洧。」 〈一作涌〉上乃遣祭父如圃,鄭是也,王莽之原桓矣。濟瀆 又東逕陽武縣故城北,又東,絕長城,築也。案《竹書紀 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龍賈率師築長城于西邊,自亥 谷以南,鄭所城矣。」《竹書》云是梁惠王十五年築也。《郡國志》曰「長城自卷逕、陽武到密」者,是矣。
濟瀆又東,逕酸棗縣之烏巢澤北。〈注〉澤有故亭,《晉大 康地記》曰:「澤在酸棗之東南。」〈據宋本改〉昔曹太祖納許攸 之策,破袁紹軍處也。濟瀆又東逕封丘縣南,燕縣之 延鄉也。其在春秋為長丘焉。應劭曰:「《左傳》宋敗狄于 長丘,獲長狄緣斯」是也。漢高帝封翟旴,濮水出焉。濟 瀆又東逕大梁城之赤亭北,而東注
又東過平丘縣南,《北濟》也。〈注〉縣故衛地也,《春秋魯昭 公十三年》「諸侯盟于平丘」,是也。縣有臨濟亭,田儋死 處也。又有曲濟亭,皆臨側。
濟水者,又東過濟陽縣北濟也。〈注〉《自武父城北圈稱》 曰:〈圈稱曰三字衍按隋經籍志闞駰撰十三洲志十卷漢議郎圈稱撰陳留風俗傳三卷〉闞駰 曰:在縣西北,鄭邑也。東逕濟陽縣故城北,圈稱陳留。 《風俗傳》曰:「縣故宋地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三十年, 城濟陽。」漢景帝中元六年,封梁孝王子明為濟川王。 應劭曰:「濟川,今陳濟陽縣是也。」
又東過冤朐縣南,又東過定陶縣南,《南濟》也。〈注〉濟瀆 自濟陽縣故城南,東逕戎城北。《春秋?隱公二年》,「公會 戎于潛。」杜預曰:「陳留濟陽縣東南有戎城」,是也。 濟水又東北,菏水東出焉。〈注〉濟水又東北,逕冤朐縣 故城南。呂后元年,封楚元王子劉執為侯國,王莽之 濟平亭也。〈按漢表乃景帝封〉
濟水又東,逕秦相魏冉冢南。〈注〉冉,秦宣太后弟也。代 客卿壽燭為相,封於穰,益封于陶,號曰穰侯,富於王 室。范睢說秦,秦王悟其擅權,免相就封。出關,輜車千 乘,卒于陶而因葬焉,世謂之「安平陵。」墓南崩,碑尚存 焉。
濟水又東北,逕定陶恭王陵南。〈注〉漢哀帝父也。帝即 位,母丁太后,建平二年崩。上曰:「宜起陵于恭皇之園。」 送葬定陶貴震山東。王莽秉政,貶號丁姬,開其槨戶, 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滅,乃得入,燒燔槨中器 物。公卿遣子弟及諸生四夷十餘萬人,操持作具,助 將作,掘平共王母傅太后墳及丁姬冢,二旬皆平。莽 又周棘其處,以為世戒云。時有群「燕數千,銜土投于 丁姬竁中。」今其墳冢,巍然尚秀,隅阿相承,列郭數周, 面開重門,南門內夾道有崩碑二所,世尚謂之丁昭 儀墓,又謂之長隧陵,蓋所毀者傅太后陵耳。丁姬墳 墓,事與書違,不甚過毀,未必一如史說也。瀆南,魏郡 治也,世謂之左城,亦名曰葬城,蓋恭王之陵寢也。 濟水又東北,逕定陶縣故城南。〈注〉側城東注也。〈也字似藹 疑當作此〉縣故三鬷國也。湯追桀伐三鬷,即此。周武王封 弟叔振鐸之邑也。故曹國。〈宋本作叔振鐸之邑故曹國也〉漢宣帝甘 露二年,更濟陰為定陶國,王莽之濟平也。戰國之世, 范蠡既雪會稽之恥,乃變姓名,寓之於陶,為朱公。以 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之所交易也。治產致千 金,富好行德,子孫修業,遂致巨萬。故言富者皆曰「陶 朱公」也。
又屈從縣東北流南濟也。〈注〉又東北,右合河水。水瀆 上承濟水於濟陽縣東,世謂之五丈溝。又東逕陶丘 北。《地理志》曰:《禹貢》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在南,墨 子以為釜丘也。《竹書紀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來會 王于釜丘者也。《尚書》所謂「導河水自陶丘北」,謂此也。 河水東北出於定陶縣北,屈左合汜水。汜水西分濟 瀆,東北逕濟陰郡南。《爾雅》曰:「濟別為濋。」呂忱曰:「水決 復入為汜,廣異名也。」汜水又東,合于河瀆,昔漢祖既 定天下,即帝位於定陶氾水之陽,張晏曰:氾水在濟 陰界,取其氾愛弘大而潤下也,氾水名於是乎在矣。 氾水又東北,逕定陶縣南,又東北,右合黃水枝渠,渠 上承黃溝,東北合河而北注濟瀆也。〈按水決復入之汜音祀從巳汜 愛弘大之氾與汎同各是二水如此潤合則本義藹水道錯矣〉 濟水又東至乘氏縣西,分為二。〈注〉《春秋左傳》僖公二 十四年。〈左傳作三十一年〉分曹地,東傅於濟,濟水自是北,東 流出巨澤。其一水〈宋本水下有東字〉南流。其一水從縣東北 流入鉅野澤。
南為「《荷水》,北為濟瀆。」〈荷當作菏 注〉逕乘氏縣與濟渠、濮溝。 〈李云溝當作渠〉合北濟自濟陽縣北,東北逕煮棗城南。《郡國 志》曰:「冤朐縣有煮棗城」,即此也。漢高祖十二年,封革 朱為侯國。〈孫云史記年表煮棗靖侯赤索隱曰漢表作革朱革音轅竦子成之後〉 北濟又東北,逕冤朐縣故城北。〈注〉又東北逕呂都縣 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祁都」也。又東北,逕定陶縣故 城北,漢景帝以濟水出其北,東注。〈宋本作流〉中元六年。分 梁於定陶置《濟陰郡》,指為濟而定名也。
又東北與濮水。〈謝云濮水下疑有合字或會字 注〉上承濟水於封丘 縣,《地理志》所謂濮渠水首受濟者也。闞駰曰:「首受別 濟,即北濟也。」其故瀆自濟東北流,左迤為高梁陂,方 三里。濮水又東,逕匡城北,孔子去衛適陳,遇難於匡 者也。又東北,左會別濮水,受河於酸棗縣。故杜預云: 「濮水出酸棗縣,首受河。」《竹書紀年》曰:「魏襄王十年十 月,大霖雨疾風,河水溢酸棗郛,漢」世塞之,故班固云 「大堙酸棗」也。今無水。其故瀆東北逕南北二棣城間, 《左傳襄公五年》,楚子囊伐陳,公會于城棣以救之者也。濮渠又東北逕酸棗縣故城南,韓國矣。圈稱曰:「昔 天子建國名都,或以姓名,或以山林。」〈古本作或以合名或以山林吳 本改作姓名玉海十五卷內引此文亦作合名〉故豫章以樹氏,都酸棗,以棘 名邦,故曰酸棗也。《漢官儀》曰:「舊河堤,謁者居之。城西 有韓王望氣臺。」孫子荊《故臺賦敘》曰:「酸棗寺門外,夾 道左右,有兩故臺,訪之國老,云:『韓王聽訟,觀臺高一 十五仞,雖樓泯滅』。」〈謝云樓下當有榭字〉然廣基,似於山嶽,召公 大賢,猶舍甘棠。區區小國,而臺觀隆崇,驕盈於世,以 鑒來今。故作賦曰:「薎丘陵之邐迤,亞五嶽之嵯峨。」言 壯觀也。城北,韓之市地也。聶政為濮陽,嚴仲子刺韓 相俠累,遂披面而死,其姊哭之於此城內有後漢《酸 棗令劉孟陽碑》。濮水北稱成陂,陂方五里,號曰同池。 陂又東逕胙亭,東注,故胙國也。富辰所謂邢茅、胙祭, 周公之裔也。濮渠又東北逕燕城內,故南燕,姞姓之 國也。有北燕,故以南氏。縣東為陽清湖陂,南北五里, 東西三十里,亦曰燕城湖。逕桃城南,即《戰國策》所謂 「酸棗、桃虛」也。〈古本作虛桃者又按秦策亦作虛桃〉漢高帝十二年,封劉 襄為侯國,而東注于濮,俗謂之朝平溝。濮渠又東北, 又與酸水故瀆會。酸瀆首受河於酸棗縣,東逕酸棗 城北延津南,謂之酸水。《竹書紀年》曰:「秦蘇胡率師伐 鄭,韓襄敗秦蘇胡于酸水者也。」酸瀆水又東北,逕燕 城北,又東逕滑臺城南,又東南逕瓦亭南。《春秋·定公 八年》,「公會晉師於瓦魯,尚執羔」,自是會始也。又東南 會于濮,世謂之百尺溝。濮渠之側有漆城。《竹書紀年》: 梁惠成王十六年,邯鄲伐衛,取漆富丘城之者也。或 亦謂之濮菀亭。《春秋》:甯武子與衛人盟于菀濮。杜預 曰:「長垣而南近濮水也。」京相璠曰:「衛地也。」似非關菀, 而不知其所。《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五年,公子景賈率 師伐鄭,韓明戰于陽。〈一作韓〉我師敗逋澤北壇陵亭,亦 或謂之大陵城,非所究也。又有桂城。《竹書紀年》:「梁惠 成王十七年,齊田期伐我東鄙,戰于桂陽,我師敗逋。」 亦曰桂陵。案《史記》:「齊威王使田忌擊魏,敗之桂陵,齊 于是彊自稱為王,以令天下。」濮渠又東逕蒲城北,故 衛之蒲邑,孔子將之衛,子路出于蒲者也。《韓子》曰:「魯 以仲夏起長溝,子路為蒲宰,以私粟饋眾,孔子使子 貢毀其器焉。」余案《家語》,仲由為蒲宰,修溝瀆,與之簞 食瓢飲。夫子令賜止之,無「魯」字。又入其境,三稱其善, 身為大夫,終死衛難。濮渠又東,逕韋城南,即白馬縣 之韋鄉也。史遷《記》曰:夏伯豕韋之故國矣。城西出而 不方,城中有六大井,皆隧道下,俗謂之江井也。有馳 道,自城屬于長垣。濮渠東絕,東馳道逕長垣縣之故 城北,衛地也,故首垣矣。秦更從今名。王莽改為長固 縣。《陳留風俗傳》曰:「縣有防垣」,故縣氏之。孝安帝以建 光元年封元舅來。〈一作宋〉俊為侯國。縣有祭城、濮渠逕 其北,鄭大夫祭仲之邑也。杜預曰:「陳留長垣縣東北 有祭城者也。」《圈稱》又言:長垣縣有羅亭,故長羅縣也。 漢封後將軍常惠為侯國。《地理志》曰:王莽更長羅為 惠澤。後漢省并長垣,有長羅澤,即吳季英牧豬處也。 又有長羅罡蘧伯玉罡。《陳留風俗傳》曰:「長垣縣有蘧 伯玉鄉,一名新鄉,有蘧」亭、伯玉祠、伯玉冢。曹大家《東 征賦》曰:「到長垣之境界兮,察農野之居民。睹蒲城之 丘墟兮,生荊棘之蓁蓁。蘧氏在城之東南兮,民亦饗 其丘墳。唯令德之不朽兮,身既沒而名存。」昔吳季札 聘上國至衛,觀典府賓亭父疇,以衛多君子也。〈左傳云延 陵季子去鄭適衛說蘧伯玉史狗史蹈公子荊公子發公子朝曰衛多君子未有患也此云觀典府賓亭 父疇未詳〉濮渠又東,分為二瀆,北濮出焉。濮渠又東,逕須 城北,《衛詩》云:「思須與曹」也。毛云:「須,衛邑矣。」鄭云:「自衛 而東,逕邑故思。」濮渠又北,逕襄丘亭南。《竹書紀年》曰: 「襄王七年,韓明率師伐襄丘十」〈一作九〉年,楚庶章率師 來會我,次于襄丘者也。濮水東逕濮陽縣故城南。昔 師延為紂作《靡靡》之樂,武王伐紂,師延東走,自投濮 水而死矣。後衛靈公將之晉,而設舍于濮水之上,夜 聞新聲,召師涓受之于是水也。濮水又東逕濟陰離 狐縣故城南,王莽之所謂狐瑞也。〈吳本作瑞狐〉《郡國志》曰: 故屬東郡。濮水又東,逕葭密縣故城北。《竹書紀年》:「幽 王十三年。」〈舊本作幽公宋本無十字〉魯季孫會晉文公。〈一作幽公〉於楚 丘,即葭密,遂城之。濮水又東北,逕鹿城南。《郡國志》曰: 濟陰乘氏縣有鹿乘鄉。《春秋?僖公二十一年》,「盟于鹿 上」,京、杜並謂此亭也。濮水又東,與句瀆首受濮水,枝 渠于句陽縣東南,逕句陽縣故城南,春秋之穀丘也。 《左傳》以為句瀆之丘矣。縣處其陽,故縣氏焉。又東入 乘氏縣,左會濮水,與濟同入鉅野。故《地理志》曰:「濮水 自濮陽南入鉅野」,亦《經》所謂「濟水自乘氏縣兩分,東 北入于鉅野」也。
濟水故瀆又北,右合洪水。〈注〉上承鉅野薛訓,渚歷澤 西北,渚又北逕闞鄉城西。《春秋》?桓公十有一年經書, 「公會宋公于闞。」《郡國志》曰:「東平陸有闞亭。」《皇覽》曰:「蚩 尤冢在東郡壽張縣闞鄉城中。冢高七尺,常十月祠 之,有赤氣出如絳,民名為蚩尤旗。」《十三州志》曰:「壽張 有蚩尢祠。又北濟瀆,合自渚,迄于北口,一百二十里,
名曰洪水。桓溫以太和四年」,率眾北入,掘渠通濟。至義熙十三年,劉武帝西入長安,又廣其功。自洪口已上,又謂之桓公瀆,濟自是北注也。《春秋?莊公十八年 經》書「夏,公追戎於濟西。」京相璠曰:「濟水自鉅野至濟 北」是也。
又東北過壽張縣西界安民亭南,汶水從東北來注 之。〈注〉濟水又北,汶水注之。戴延之所謂清口也。郭緣 生《述征記》曰:「清河首受洪水,北流濟。」或謂清則濟也。 《禹貢》:「濟東北會于汶。」今枯渠注巨澤,巨澤北則清水, 清水與汶會也。李欽曰:「汶水出泰山萊蕪縣,西南入 濟。」是也。濟水又北,逕梁山東,袁宏《北征賦》曰:「遶梁山, 截汶波。」即此處也。劉澄之引是山以澄梁父,為不近 情矣。山之西南有呂仲悌墓。河東岸有石橋,橋本當 河,河移故側岸也。古老言此橋東海呂母起兵所造 也。山北三里有呂母宅,宅東三里即濟水
濟水又北,逕須朐城西。〈注〉城側臨濟水,故須國,風姓 也。《春秋僖公二十一年》,「子魚曰:任、宿、須、朐、顓臾,風姓 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按左傳僖二十一年秋楚執宋公以伐宋冬會于薄 以釋之子魚曰禍猶未也未足以懲君則子魚之語已卒于此其任宿須朐等語別自更端為邾人滅須 句張本此子魚曰三字宜刪〉杜預曰:「須朐在須昌縣西北。」非也。《地 理志》曰:壽張西北有朐城者是也。濟水西有安民亭, 亭北對安民山,東臨濟水,水東即無鹽縣界也。山西 有《冀州刺史王紛碑》,漢中平四年立。
濟水又逕微鄉東。〈注〉《春秋莊公二十八年》:《經》書:「冬,築 郿京。」相璠曰:「《公羊傳》謂之微,在東平壽張縣西北三 十里,有故微鄉,魯邑也。」杜預曰:「有微子冢。」濟水又北 分為二水,其枝津西北出焉,謂之馬頰水者也。 又北過須昌縣西。〈注〉《京相璠》曰:「須朐,一國二城兩名。」 蓋遷都須昌,朐是其本。秦以為縣。漢高帝十一年,趙 衍為侯國。濟水於縣,趙溝水注之。
濟水又北逕漁山東,左合馬頰水。〈注〉水首受濟,西北 流歷安民山北,又西流,趙溝出焉,東北注于濟。馬頰 水又逕姚城東,《春秋?桓公十年經》書:「公會衛侯于桃 丘」,衛地也。杜預曰:濟北東阿縣東南有桃,即桃丘矣。 馬頰水又東北流,逕山南,山即吾山也。漢武帝《瓠子 歌》所謂「吾山平」者也。山上有抑舒城。魏東阿王曹子 建每登之,有終焉之志。及其終也,葬山西西。〈宋本無西字〉 去東阿水四十里。其水又東注于清濟,謂之「馬頰口」 也。
濟水自魚山,北逕清亭東。〈注〉《春秋》隱公四年,公及宋 遇于清者也。京相璠曰:「今濟北東阿東北四十里有 故清亭,即《春秋》所謂清者也。」是濟水通得清之目焉, 亦水色清深,用兼厥稱矣。是故燕王曰:「吾聞齊有清 濟,濟河以為固。」即此水也。
又北過穀城縣西。〈注〉濟水側岸有尹卯壘,南去漁山 四十餘里,是穀城縣界,故春秋之小穀城也。齊桓公 以魯莊公二十三年城之,邑管仲焉。城內有夷吾井。 《魏土地記》曰:「縣有穀城山,山出文石,陽穀之地。《春秋》 齊侯、宋公會于陽穀者也。穀有黃山臺,黃石公與張 子房期處也。又有狼水,出東南大檻山狼溪西。狼溪 西北逕穀城西。又北」有西流泉,出城東近山,西北逕 穀城北,西注狼水,以其流西,故即名焉。又西北入清 水。城西北三里,有項王羽之冢,半許毀壞,石碣尚存, 題云「項王之墓。」《皇覽》云:「冢去縣十五里。」謬也。今彭城 穀陽城西南又有項羽冢,非也。余按《史遷記》,魯為楚 守,漢王示羽首,魯乃降,遂以魯公禮葬羽於穀城,寧 得言「彼」也?
濟水又北,逕周首亭西。〈注〉《春秋》文公十有二年。左丘 明云:「襄公二年,王子成父獲長狄僑如弟榮如,埋其 首於周首之北門」,即是邑也。今世謂之盧子城,濟北 郡治也。京相璠曰:「今濟北所治盧子城,故齊周首邑 也。」
又北過臨邑縣東。〈注〉《地理志》曰:縣有濟水祠也。王莽 之穀城亭也。水有石門,以石為之,故濟水之門也。《春 秋隱公五年》,「鄭會于石門,鄭車憤濟」,即於此也。〈左傳作三 年憤作僨〉《京相璠》曰:「石門,齊地。今濟北盧縣故城西南六 十里有故石門,去水三百步,蓋水瀆流移故側岸也。」 濟水又北,逕平陰城西。〈注〉《春秋》襄公十八年,晉侯沈 玉濟河,會于魯濟,尋溴梁之盟,同伐齊。齊侯禦諸平 陰者也。杜預曰:「城在盧縣故城東北。」非也。京相璠曰: 「平陰,齊地也,在濟北盧縣故城西南十里。平陰城南 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河道所由,名防門,去平陰三 里。齊侯塹防門,即此也。」其水引濟,故瀆尚存。今防門 北有光里,齊人言廣,音與光同,即《春秋》所謂「守之廣 里」者也。又云:「巫山在平陰東北,昔齊侯登望,晉軍畏 眾而歸。師曠、邢伯聞烏鳥之聲,知齊師潛遯,人物咸 淪,地理昭著,賢於杜氏東北之證矣。」今巫山之上有 石室,世謂之孝子堂。濟水右迤,過為湄湖,方四十餘 里。
濟水又東北,至垣苗城西。〈注〉故洛當城也。伏韜《北征 記》曰:「濟水又與清河合流至洛當者也。宋武帝西征 長安,令桓遵鎮此,故俗人有桓苗」之稱。河水出泗瀆口,東北流而為蒲。《魏土地記》曰:「盟津河別流十里,與 清水合,亂流而東,逕洛當城北,黑白異流,涇渭殊別, 而東南流注也。」
又東北過盧縣北。〈注〉濟水東北與湄溝合,水上承湄 湖,北流注濟。《爾雅》曰:「水草交曰湄,通谷者微。」犍為舍 人曰:「水草木交合也。」〈按爾雅疏李巡云水中有草木交會曰湄〉郭景純曰: 「微,水邊通谷也。」《釋名》曰:「湄,眉也。臨水,如眉臨目也。」 濟水又逕盧縣故城北。〈注〉濟北郡治也。漢和帝永元 二年,分泰山置,蓋以濟水在北故也。濟水又逕什城 北,城際水湄,故邸閣也。祝阿人孫什將家居之,以避 時難,因謂之「什城」焉。
濟水又東北,與中川水合。〈注〉水。東南出《山茌縣》之分 水縣。〈宋本作嶺〉溪一源兩分,泉流半解,亦謂之「分流交。」半 水南出太山入汶。半水出《山茌》縣,西北流,東逕太原 郡南,郡治山茌西北與漢賓谷水合。水出南格馬山。 漢賓溪北逕盧縣故城北陳敦戍南,西北流與中川 合,謂之格馬口。其水又北逕盧縣故城東,而北流入 濟,俗謂之為「沙溝水。」
濟水又東北,右會玉水。〈注〉導源太山朗公谷。谷舊名 琨瑞溪,有沙門竺僧朗,少事佛圖澄,碩學淵通,尤明 氣緯,隱于此谷,因謂之朗公谷。故車頻《秦書》云:「苻堅 時,沙門竺僧朗嘗從隱士張巨和遊,巨和嘗穴居,而 朗居琨瑞山,大起殿舍,連樓疊閣,雖素飾不同,並以 靜外致稱」,即此谷也。水亦謂之琨瑞水也。其水西北 流逕玉符山,又曰玉水。又西北,逕獵山東,又西北枕 祝阿縣故城東,野井亭西。《春秋昭公二十五年經》書 「齊侯唁公于野井」是也。《春秋襄公十九年》:「諸侯盟于 祝阿。」〈春秋作柯〉《左傳》所謂「督陽」者也。漢興,改之曰阿矣。漢 高帝十一年,封高邑為侯國,王莽之安成者也。故俗 謂是水為祝阿澗水北流注于濟。建武五年,耿弇東 擊張步,從朝陽橋濟渡兵,即是處也。
濟水又東北,濼水出焉。〈注〉濼水,出歷縣故城西南,泉 源上舊水涌若輪。〈謝云舊疑作奮一本無舊水二字〉《春秋:桓公十八 年》,「公會齊侯于濼」是也。俗謂之為「娥姜。」〈一作英〉水也,以 泉源有舜妃娥英廟故也。城南對山,山上有舜祠,山 下有大穴,謂之舜井,抑亦茅山禹井之比矣。《書》「舜耕 歷山」,亦云在此,所未詳也。其水北為大明湖,西即大 明寺。寺東、北兩面側湖,此水便成淨池也。池上有客 亭,左右楸桐負日,俯仰目對魚鳥,極〈極下脫一字或是極望〉「水 木明瑟,可謂濠梁之性,物我無違矣。」湖水引瀆,東入 西郭,東至歷城西,而側城北注湖水,上承東城歷祀 〈李云疑作祠〉下泉源競發,其水北流,逕歷城東,又北引水 為流杯池,州僚賓燕公私,多萃其上,分為二水,右水 北出,左水西逕歷城北,西北為陂,謂之「歷水」,與濼水 會,自水枝津合,水首受歷水於歷城東,東北逕東城 西,而北出郭,又北注濼水,又北,聽水出焉。濼水又北 流注于濟,謂之濼口也。
濟水又東北。〈脫一逕字〉華不注山。〈注〉單椒。秀澤不連,丘陵 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發,望同 點黛。山下有華泉,故京相璠曰:「《春秋土地名》也。」華泉, 華不注山下泉水也。《春秋左傳》成公二年,齊頃公興, 晉郤克戰于鞍,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逄,丑父 與公易位,將及華泉,驂絓於木而止。丑父使公下如 華泉取飲,齊侯以免。韓厥獻丑父,郤子將戮之,呼曰: 「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為戮矣。」郤子 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 者。」乃免之,即華水也。此絕聽瀆二十里注于濟, 又東北過臺縣北。〈注〉巨合水南出雞山西北,北逕巨 合故城西。耿弇之討張步也,守巨里,即此城也。三面 有城,西有深坑,坑西即弇所營也,與費邑戰,斬邑於 此。《巨合水》又北,合關盧水,關盧水導源馬耳山,北逕 博亭城西,西北流至平陸城,與武原水合,水出譚城 南平澤中,世謂之「武原泉。」北逕譚城東,俗謂之「有城」 也。又北逕東平陵縣故城西,故陵城也,後乃加平。譚, 國也。齊桓之出過譚,譚不禮焉。魯莊公九年即位,又 不朝,十年滅之。城東門外有樂安《任照先碑》,「濟南治 也,漢文帝十六年置為王國,景帝二年為郡,王莽更 名樂安郡。」其水又北逕巨合城東,漢武帝以封城陽 頃王子劉發于為侯國。其水合關盧水而出,注巨合 水。西北逕臺縣故城南。漢高帝六年,封東郡尉戴野 為侯國,王莽之臺治也。其水西北流,白野泉水注之。 水出臺城西南白野泉北逕留山,西北流而右注巨 合水。又北,聽水注之。水上承濼水,東流北屈,又東北 流,注于巨合水,亂流又北入于濟。
濟水又東北,合芹溝水。〈注〉水出臺縣故城東南,西北 流,逕臺城東,又西北入于《濟水》。
又東北過菅縣南。〈注〉濟水東逕縣故城南。漢景帝二 年,封齊悼惠王子罷軍為侯國。右納百脈水,百脈水 出土穀縣故城西,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謂之「百 脈水。」其水西北流,逕楊丘縣故城中。漢孝景帝四年,
以封齊悼惠王子劉安為楊丘侯,世謂之章丘城,非也。城南有女郎山,山上有神祠,俗謂之女郎祠,左右民祀焉。其水西北出城北,逕黃巾固,蓋賊所屯,故固 得名焉。百派水又東北流,注于濟。濟水東又有楊渚 溝水,逕於陵故城西南,西北逕土鼓城東,又西北逕 章丘城東,又北逕甯西,而北流注于濟水也。
又東過梁鄒縣北。〈注〉《隴水》。〈當作瀧水〉南出長城中,北流至 般陽縣故城西南,與般水會。水出縣東南龍山,俗亦 謂之為左阜水。西北逕其城南,王莽之濟南亭也。應 劭曰:「縣在般水之陽,縣資名焉。」其水又南屈,西入瀧 水。北逕其縣西,北流至萌水口,萌水出西南甲山。〈孫云 當作萌山〉東北逕萌山西,東北入于瀧。瀧水又西北至梁 鄒東南,與魚子溝水合。水南出長白山東抑泉口山, 即陳仲子夫妻之所隱也。《孟子》曰:「仲子,齊國之世家, 兄戴祿萬鍾。仲子非而不食,避兄離母,家于於陵。」即 此處也。其水又逕於陵縣故城西,王莽之於陸也。世 祖建武十五年,更封則鄉侯侯霸為侯國。其水北流 注于瀧水。瀧水即古袁水也。故《京相璠》曰:「濟南梁鄒 縣有袁水者也。」瀧水又西北,逕梁鄒縣故城南,又北 屈逕其城西。漢高祖六年,封武虎為侯國。〈史記作武儒漢書作 武虎〉其水北注,濟其城之東北,又有時水西北注焉。 又東北過臨濟縣南。〈注〉縣故狄邑也。王莽更名利居。 《漢記》:安帝永和二年,改從今名,以臨濟故。《地理風俗 記》云:「有樂安太守治。」晏謨《齊記》曰:「有南北二城,隔濟 南水。」〈一本作水南〉城即被陽縣之故城也,北枕濟水。《地理 志》曰:「侯國也。」如淳曰:「音減,罷軍之罷也。」〈漢志注如淳曰被一作疲 音罷軍之罷減字疑衍〉《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曰:「漢武 帝元朔四年,封齊孝王子敬侯。劉,燕之國也。」今渤海 僑郡治。
濟水又東北,迤為淵渚,謂之「平州。」〈注〉溼沃側有「平安 縣故城。」〈溼沃縣名屬千乘郡〉俗謂之會城,非也。按《地理志》,千乘 郡有平安縣,侯國也。王莽曰鴻睦也。應劭曰:「博昌縣 西南三十里有安平亭,故縣也。世尚存平州之名矣。」 濟水又東北,逕高昌縣故城西。按《地理志》曰,千乘郡 有高昌縣,漢宣帝地節四年,封董忠為侯國,世謂之 馬昌城,此也。〈舊本作北也〉
濟水又東北,逕樂安縣故城南。〈注〉伏琛《齊記》曰:「博昌 城西北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三十里,隔時、濟二 水」,指此為博昌北城,非也。樂安與博昌、薄姑分水俱 同,西北薄姑去齊城六十里。樂安越水差遠,驗非尤 明。班固曰:「千乘郡有樂安縣。」應劭曰:「取休令之名矣。 漢武帝元朔五年,封李蔡為侯國,城西三里有任光 等冢。」光是縣人,不得為博昌明矣。濟水又經薄姑城 北,《後漢·郡國志》曰:博昌縣有薄姑城。《地理書》曰:「呂尚 封於齊郡薄姑。」薄姑故城,在臨菑縣西北五十里,近 濟水。史遷曰:「胡公徙薄姑城,內有高臺。」《春秋昭公二 十二年》:〈按左傳昭公二十年〉齊景公飲于臺上,曰:「古而不死,何 樂如之?」晏平仲對曰:「昔爽鳩氏始居之,季萴因之,有 逄伯陵因之,薄姑氏又因之,而後太公又因之。臣以 為古若不死,爽鳩氏之樂,非君之樂,即於是臺也。」濟 水又東北,逕狼牙固西,而東北流也。
又東北過利縣西。〈注〉《地理志》曰:齊郡有利縣,王莽之 利治也。晏謨曰:「縣在濟城北五十里。」
又東北,「過甲下邑」,入于河。〈注〉濟水東北至甲下邑南, 東歷琅槐縣故城北。《地理風俗記》曰:「博昌東北八十 里,有琅槐鄉,故縣也。」《山海經》曰:「濟水絕鉅野,注渤海, 入濟琅槐東北者也。」又東北,河水枝津注之。《水經》以 為入河,非也。斯乃河水注濟,非濟入河。
又東北入海。〈注〉郭景純曰:「濟自滎陽至樂安、博昌入 海。」今河竭,濟水仍流不絕。《經》言「入河」,二說並失。然河 水於濟、漯之北別流注海,今所輟流者惟漯水耳。郭 或以為濟注之事,實非也。尋《經》脈水不如《山經》之為 密矣。
其一水東流者,過乘氏縣。〈注〉河水分濟於定陶東北, 東南右合黃、汲。〈李云疑作黃溝〉枝流,俗謂之「界溝」也。北逕元 氏縣。〈孫云與常山別〉故城西,又北逕景山東,《衛詩》所謂「景山 與京」者也。毛公曰:「景山,大山也。」又北逕楚丘城西。《郡 國志》曰:「成武縣有楚丘亭。」杜預云:楚丘在成武縣西 南。衛懿公為狄所滅,衛文公東徙渡河,野處漕邑。齊 桓公城楚丘以遷之,故《春秋》稱「邢遷如歸。」《衛國志》云: 〈志云當作忘亡〉即《詩》所謂「升彼墟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 山與京,故鄭元言「觀其傍邑及山川」也。又東北逕成 武城西,又東北逕郈城東,疑郈徙也,所未詳矣。又東 北逕梁山城西。《地理志》曰:昌邑縣有梁丘鄉。《春秋?莊 公三十二年》,宋人、齊人會于梁丘者也。杜預曰:高平 昌邑縣西南有梁丘鄉。又東北于乘氏縣西,而北注 河水。河水又東南,逕乘氏縣故城南,縣即春秋之乘 丘也。故《地理志》《風俗記》曰:「濟陰乘氏縣,故宋乘丘邑 也。」漢孝景中元五年,封梁孝王子買為侯國也。《地理 志》曰:乘氏縣泗水,東南至睢陵入淮。《郡國志》曰:乘氏 有泗水,此乃河、濟也。《尚書》有導河、濟之說,自陶丘北, 東至于菏水,無泗水之文。又曰:「道菏澤,被孟豬。」孟豬在睢陽縣之東北。闞駰《十三州記》曰:「不言入而言被 者,明不常入也,水盛方乃覆被矣。」澤水淼漫,俱鍾睢、 泗,故《誌》有「睢陵入淮」之言,以通苞、泗名矣。然諸水注 泗者多,不止此,可以終歸泗水,便得擅通稱也。或更 有泗水亦可,是水之兼其目,所未詳也。
又東過昌邑縣北。〈注〉菏水又東,逕昌邑縣故城北。《地 理志》曰:「縣故梁也。漢景帝中元六年,分梁為山陽國。 漢武帝天漢四年,更為昌邑國,以封昌邑王賀。賀廢 國除,以為山陽郡,王莽之鉅野郡也。後更為高平郡。」 後漢沇州縣令王密懷金謁東萊太守楊震,震不受, 是其慎四知處也。大城東北有金城,城內有《沇州刺 史河東薛棠像碑》。以「郎中拜剡令,甘露降園,熹平四 年遷州,明年甘露復降殿前樹,從事馮巡、主薄華操 等相與褒樹,表勒棠政。」次西有《沇州刺史茂陽楊叔 恭碑》,「從事孫光等以建寧四年立。」西北有《東太山成 人班孟堅碑》,「建和十年尚書右丞拜沇州刺史,從事 秦。」〈當作闉〉等刊石《頌德政碑》咸列焉。 又東過金鄉縣南。〈注〉《郡國志》曰:山陽有金鄉縣。河水 逕其故城南,世謂之「故縣。」城北有金鄉山也。
又東過東緡縣北。濟水又東,「逕漢平狄將軍扶溝侯 淮陽朱鮪冢。」〈注〉墓北有石廟。濟水又東,逕東緡縣故 城北,故宋地。《春秋?僖公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十 三州記》曰:「山陽有東緡縣。」鄒衍曰:「余登緡城以望宋 都者也。」後漢世祖建武十一年,封馮異長子璋為侯 國也。
又東過方與縣北,為菏水。濟水東逕重鄉城南。〈注〉《左 傳》所謂「臧文仲宿於重館」者也。菏水又東,逕武棠亭 北,《公羊》以為濟上邑也。城有高臺二丈許,其下臨水, 昔魯侯觀魚於棠,謂此也。在方與縣故城北十里,《經》 所謂菏水也。水又東,逕泥母亭北,《春秋左傳·僖公七 年》「秋,盟于甯母,謀伐鄭也。」菏水又東,與鉅野黃水合。 菏、濟別名也。黃水上承鉅澤諸陂,澤有濛澱、育。〈一作昔〉 陂黃湖水東流,謂之「黃水。」又有薛訓渚水自渚歷薛 村前,分為二流,一水東注黃水,一水西北入澤,即洪 水也。黃水東南流,水南有漢荊州刺史李剛墓。剛字 叔毅,山陽高車人。〈按郡國志山陽郡有高平縣此作高車誤〉熹平元年卒。 見其碑有石闕祠堂、石室三間,椽架高丈餘,鏤石作 椽,瓦屋。施平天造方井,側菏梁柱,四壁隱起,雕刻為 君臣官屬、龜龍鳳之文,飛禽走獸之像,作制工麗,不 甚傷毀。黃水又東逕鉅野縣北。何承天曰:「鉅野湖澤 廣大,南通洙、泗,北連清濟,舊縣故城正在澤中,故欲 置戍於此城。城之所在,則鉅野澤也。」衍東北出為大 野矣。昔西狩獲麟,於是處也。《皇覽》曰:「山陽鉅澤縣有 肩髀冢,重聚大小與闕冢等。」〈史記注引皇覽作闞冢〉傳言,蚩尤 與黃帝戰,剋之於涿鹿之野,身體異處,故別葬焉。黃 水又東,逕咸亭北,《春秋?桓公七年經》書「焚咸丘」者也。 水南有金鄉,縣之東界也。金鄉數山,皆空中穴口,謂 之隧也。戴延之《西征記》曰:焦氏山北數山,有漢司隸 校尉魯恭,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鑿而得 金,故曰金鄉山。山形峻峭,冢前有石祠、石廟,四壁皆 青石隱起,自書契以來忠臣、孝子、貞婦、孔子及弟子 七十二人形像,像邊皆刻石記之,文字分明。又有石 床,長八尺,磨瑩鮮明,叩之聲聞遠近。時太尉從事中 郎傅珍之、諮議參軍周安穆折敗石床,各取去。為魯 氏之後所訟,二人並免官。焦氏山東即金鄉山也,有 冢謂之秦王陵,山上二百步,得冢口,塹深十丈,兩壁 峻峭,廣二丈。入行七十步,得埏門。門外左右皆有空, 可容五六十人,謂之「白馬空。」埏門內二丈,得外堂,外 堂之後,又得內堂,觀者皆執燭而行。雖無他雕鏤,然 治石甚精。或云是漢昌邑哀王冢,所未詳也。東南有 范巨卿冢,石柱猶存。巨卿名式,山陽之金鄉人,漢荊 州刺史,與汝南張劭、長沙陳平子石交,號為死友矣。 黃水又東逕任城郡之亢父縣故城西,夏后氏之任 國也。漢章帝元和元年,別為任城在北,王莽之延就 亭也。縣有詩亭,《春秋》之詩國也,王莽更之曰順父矣。 《地理志》東平屬縣也。世祖建武二年,封劉隆為侯國, 其中謂之桓公溝,南至方與縣,入於菏水。菏水又東 逕秦梁,夾岸積石一里,高二丈,言「秦始皇東巡所造」, 因以名焉。
菏水又東過湖陸縣南,東入於泗水。〈注〉澤水所鍾也。 《尚書》曰:「浮於淮、泗,達於河」是也。《東觀漢記》曰:「蘇茂殺 淮陽太守,得其郡,營廣樂。大司馬吳漢圍茂,茂將其 精兵突至湖陸,與劉永相會濟陰山陽,濟兵於此處 也。」〈孫云按史記索隱曰胡陵縣屬山陽章帝改曰胡陸〉 又東南過沛縣東北。〈注〉濟與泗亂,故沛納于稱矣。《東 觀漢記·安平侯蓋延傳》曰:「延為虎牙大將軍,與戰水 軍。」〈水軍一作永等即劉永也〉反走溺水者半。後與戰,連破之,遂平 沛、楚,臨淮悉降。延令沛修高祖廟,置嗇夫、祝宰、樂人, 因齋戒祠高廟也。
又東南過留縣北。〈注〉留縣故城,翼、佩、泗、濟,宋邑也。《春 秋左傳》所謂「侵宋呂留」也。故繁休伯《避地賦》曰「朝余發乎泗洲,夕余宿於留鄉」者也。張良委身漢祖,始自 此矣,終亦取封焉。城內有張良廟也。
又東過彭城縣北,睢水從西來注之。〈注〉濟水又南逕 彭城縣之故城東北隅,不東過也。睢水自西注之,城 北枕水湄。
濟水又南逕彭城縣故城東。〈注〉不逕其縣北也。蓋《經》 誤證。
又東南過徐縣北。〈注〉《地理志》曰:「臨淮郡,漢武帝元狩 五年置,治徐縣。王莽更之曰淮平縣,曰徐調國也。」《春 秋·昭公三十年》,「吳子執鍾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 遂滅徐。徐子奔楚。楚救徐,弗及,遂城夷以處之。」張華 《博物志錄》「著作令史茅溫所為送劉成國。」《徐州地理 志》曰:「徐偃王之異言。徐君宮人娠而生卵,以為不祥, 棄之於水濱孤獨。母」有犬名曰鵠倉,獵於水側,得棄 卵,銜以來歸。獨母以為異,覆煖之,遂成兒。生時偃故 以為名。徐君宮中聞之,乃更錄取。長而仁智,襲君徐 國。後鵠倉臨死,生角而九尾,實黃龍也。偃王昔之徐 中〈昔字誤當作葬〉今見有狗壟焉。偃王治國,仁義著聞,欲舟 行上國,乃導溝陳蔡之間,得朱弓矢,以得天瑞,遂因 名為號,自稱徐偃王。江淮諸侯服從者三十六國。周 王聞之,遣使至楚,令伐之。偃王愛民不鬥,遂為楚敗, 北走彭城武原縣東山下,百姓隨者萬數,因名其山 為「徐山。」山上立石室廟,有神靈,民人請禱焉。依文即 事,似有符驗,但世代綿遠,難以詳矣。今徐城外有徐 君墓,昔延陵季子解劍於此,所謂「不違心許」也。 又東至下邳睢陵縣南,入于淮。〈注〉濟水與泗水澤。〈宋本 作渾〉淘,東南流至角城,同入淮。《經》書「睢陵」,誤耳。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