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130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二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三十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三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三十卷目錄

 江郎山部彙考

  圖

  考

 江郎山部藝文

  江郎山         唐白居易

  前題          宋王禹偁

  前題           周雲叟

  前題           柴隨亨

  前題          明羅洪先

  望江郎山二首       沈九如

  望江郎山次韻二首      余錫

 江郎山部紀事

 江郎山部外編

 富春山部彙考

  圖

  考

 富春山部藝文一

  漢高士嚴君釣臺碑     唐梁肅

  刻嚴子陵釣臺        羅隱

  嚴先生祠堂記      宋范仲淹

  富春驛記         程端明

  武林富春遊記      明王叔承

  桐廬釣臺記        王思任

  釣臺賦           宗臣

 富春山部藝文二

  富春渚         宋謝靈運

  七里瀨           前人

  初往新安桐廬口       前人

  嚴陵瀨          梁任昉

  東陽還經嚴陵瀨贈蕭大夫   王筠

  嚴陵祠         唐洪子輿

  嚴陵釣臺送李康成赴江東使 劉長卿

  奉使新安自桐廬縣嚴陵釣臺宿七里灘下寄

  使院諸公          前人

  至七里灘作        李嘉祐

  嚴陵釣臺貽行侶       許渾

  晚泊七里灘         前人

  過桐廬         宋范仲淹

  子陵祠          明劉基

  前題二首         汪九齡

  前題            茅坤

 富春山部紀事

 富春山部外編

 小金山部彙考

  圖

  考

 小金山部藝文

  小金山記        元鄭師山

山川典第一百三十卷

江郎山部彙考 编辑

《通典》之「須郎山。」

江郎山:在今浙江衢州府江山縣城南五十里,昔有 江氏兄弟三人皆登此,化為石,故名江郎山,又名「須 郎山。」

按杜佑《通典》:「須郎山發地如筍,有三峰,昔姓江,三兄 弟登其巔,因化為石。山頂有池,生碧蓮金鯽。山半有 巖,危石空懸,中可結廬。唐開明禪師儀宴者卓庵于 此,有虎跑泉以供飲。」

按《元和郡國志》:「江郎山有三峰,峰上各有一巨石,高 數十丈,歲加漸長。昔有江家在山下居,兄弟三人神 化于此,故有三峰在焉。」

按:「《方輿勝覽》,浙東路衢州江郎山在江山縣。」

江郎廟在江山縣南五十里。《文思博要》云:「有江姓三 昆弟登其巔,化為三石峰,因名焉。」

按《廣輿記》:「衢州府江郎山,在江山縣,山頂有池,產碧 蓮金鯽。」

按薛應旂《江郎山志》:「江郎山在江山縣南五十里,高 六百尋,一名金純山,又名須郎山。」《東陽記》云:「金純山 有三峰,悉數百尺,色丹奪目,不可仰視。」杜佑《通典》云: 「須郎山發地如筍,有三峰。」《太平寰宇記》:「江郎山有五 色石,日照炫燿。」但《文思博要》云:「江氏兄弟三人登山 巔化為石。」此為未可據也。山有池,產碧蓮金鯽。山半 有巖,危石空懸,中可結廬。下有虎跑泉,清甘不涸。宋 時有江郎書院,今廢。又南四里曰聖堂山,高八十丈周十五里,內有龍潭。又六里曰白水巖,歲雩有雲自 南出則雨。又南十里曰風洞,天將雨則風從中出。又 三十里曰浮蓋仙山,中有仙洞、石壇、石屏、石筍諸勝, 又多緋桃,但華而不實。旁有溫峰,巖石倒垂如雞咮, 有泉出焉。又有仙霞嶺,高三百六十級,凡二十八曲, 長二十里。宋史浩帥閩過此,募人以石甃路。又十里 曰覰星山,高一百八十丈,巋然為眾山之宗。登其巔, 白日可睹星辰。又二十里曰泉山,周圍數百里,皆高 崖深谷。漢朱買臣題云:「此閩越王所保也。」

按《浙江通志·山川攷》:「江郎山在衢州府江山縣城南 五十里。」《文思博要》云:「山有錦文三石峰,有江姓三昆 弟登其巔,化為石,因名。」

按《衢州府志山川攷》:「江郎巖在江郎山三峰之右,上 可結屋數十間,容數百人,孤峭絕勝,夏涼冬暖。」 按《江山縣志山川攷》:江郎山在縣南五十里,山之巔, 高六百尋,上有池,生碧蓮金鯽,時有甘露如飴,居人 以為瑞。山半有巖,危石嵌空,邑人周文興廬其上,廣 東湛甘泉刻「壁立萬仞」四大字。

江郎山部藝文 编辑

《江郎山         》唐白居易

林慮雙童長不食,江郎三子夢還家。安得此身生羽 翼,與君來往共煙霞。

《前題》
宋·王禹偁
编辑

三茅遺跡在金陵,又見江郎好弟兄。謝朓門前山色 好,一時分付與巖扃。

《前題》
周雲叟
编辑

巨靈一夜擘山開,二石推從天外來。仙客斫開修月 路,化工築作挽河臺。

《前題》
柴隨亨
编辑

世事無情幾變遷,郎峰萬古只依然。移來渤海三山 石,界斷銀河一字天。雲掩前川龍臥雨,風生陰壑虎 跑泉。群僊縹緲來笙鶴,石頂天香墜玉蓮。

《前題》
明·羅洪先
编辑

乾坤突起郎峰巔,千古萬古只屹然。壺觴追逐人易 老,景物依舊年復年。我來自嘆登臨晚,抱石枕向峰 頭眠。萬松樹上獨鶴立,佛堂人靜孤燈懸。夢覺起來 幽興發,朗然卓筆題數聯。《鐘鼓洞》,《虎跑泉》。胡為時作 笙聲響,卻為晝夜流涓涓。請君試問一字天,我亦不 知所以然。峰頭夜半白雲散,但見孤月當空懸。

望江郎山二首       沈九如 编辑

江郎片石舊曾諳,仰止高峰一駐驂。萬仞雲封天尺 五,千尋嶽立象參三。鼎分鼇足凌霄漢,角峙台垣隱 翠嵐。記得女皇嘗《補闕》,至今還賴鎮東南。

其二

纔得遙瞻願未酬,朝來惜別更淹留。雨餘駢頂雲千 疊,秋老雙穿月再鉤。高隱無人閒薜荔,飛仙何處笑 蜉蝣。控鞍回首江郎顧,九日還期此勝遊。

望江郎山次韻二首      余錫 编辑

崱屴危峰昔久諳,江郎曾此共停驂。側看拔地渾如 一,細數開天畫象三。鯉躍蓮池來碧落,虎移泉眼傍 晴嵐。深山何處聞鐘鼓?隱隱雞聲在洞南。

其二

幾年飛夢願曾酬,結伴探奇去復留。天入山中成一 字,月斜石畔勒雙鉤。高齋寂歷餘芳草,勝侶浮沉感 暮蝣。快讀新詩期九日,請隨鞭弭續《清遊》。

江郎山部紀事 编辑

杜佑《通典》:「須郎山半有巖,危石空懸,中可結廬。唐開 明禪師儀宴者,趺坐祠旁叢棘間,鵲巢其頂,葉沒其 膝。有郡守謁祠見之。是時師年已五十三,始為祝髮, 卓菴于此,有虎跑泉以供飲。」

《江山縣志》:「『江郎神廟,宋大觀四年,賜號靈石。政和四 年,封為侯,曰靈澤、靈順、靈浹。宣和三年,睦寇犯境,有 見神披金甲、橫琱戈如大將者禦之,寇果敗。建炎二 年,封廣澤、豐潤、惠浹』。乾道四年,封博濟、周施、普洽。慶 元三年,加封孚祐、協祐、廣祐

江郎山部外編 编辑

《文思博要》:「晉時有湛滿者,居江郎山下。其子仕洛,遭 永嘉之亂,不得歸。滿使祝宗言于三石之靈,能致其 子靡愛斯牲。旬日中,湛子出治水邊,見三少年,使閉 眼入車欄中,但聞去如疾風,俄頃間乃從空墮,良久 乃覺是家中後園也。」

《江山縣志》:「江郎神廟在山麓,險甚。里人苦於登,欲遷 之。一日暴風雨,廟徙一里許。」

富春山部彙考 编辑

漢嚴子陵之釣臺

富春山在今浙江嚴州府桐廬縣西三十五里,前臨 大江,上有東西二臺,即嚴子陵釣處也。一名「嚴陵山。」

富春山圖

富春山圖

编辑

按《水經漸江水注》:「紫谿又東南流,逕白山之陰,山甚 峻極,北臨紫谿。又東南連山挾水,兩峰交峙,反項對 石,往往相捍。十餘里中,積石磊岢,相挾而上。澗下白 沙細石,狀若霜雪,水木相映,泉石爭暉,名曰樓林。」紫 溪東南流,逕桐廬縣東,為桐谿,孫權藉谿之名,以為 縣目,割富春之地立桐廬縣。自縣之於潛,凡有十六 「瀨,第二是嚴陵瀨。瀨帶山,山下有石室,漢光武帝時 嚴子陵之所居也,故山及瀨皆即人姓名之。今嚴陵 山下磐石周迴十數丈,交枕潭際,蓋子陵所游也。」 按《方輿勝覽》,浙東路建德府,嚴陵山,在桐廬縣城西, 本漢富春縣,避晉簡文帝鄭太后諱,改曰富陽。按《嚴 光傳》,耕於富春山,《圖經》不載此山,但云今名嚴陵山 者,是其所耕處。卻載嚴光,富陽人,耕於富春山。沈約 《宋書》,「是時分富春之地置桐廬縣」,則嚴陵山即所耕 富春山無疑矣。

按薛應旂《富春山志》:「富春山在桐廬縣西三十五里, 名嚴陵山,清麗奇絕,號錦峰繡嶺。前臨大江,乃漢嚴 子陵釣處也,人稱為嚴陵瀨。有東西二釣臺,各高數 百丈,有嚴先生祠,宋景祐初,守范仲淹建并記文。」《西 征記》云:「自桐君祠而西,群山蜿蜒,如兩蛇對走于平 野之上,三江之水,並流於兩間,驚波鬥馳,秀壁雙峙」, 上有嚴子陵釣臺,孤峰特拔,聳立千仞,奔走名利、汨 沒塵埃者,一過其下,清風襲人,毛髮為豎,使人有遺 世特立之意。又西曰七里灘釣臺下有十九泉,陸羽 《茶經》「品第天下水味,謂此泉居第十九。」與釣臺對者 為白雲源,一名蘆茨源。自源口抵浦江界七十里,重 山插天,林麓茂盛。范仲淹移守姑蘇,道出其下,登臨 徘徊,見東巖絕壁,問知為白雲源,乃唐處士方干之 舊隱也,范公遂訪焉。其家子孫尚多儒服,有名楷者, 新舉進士歸,范公因留一詩,又圖處士像于巖堂之 東壁,楷請刻詩于其左。

按《浙江通志·山川考》:「富春山在嚴州府桐廬縣城西 四十里,前臨大江,上有東西二臺,一名嚴陵山,清麗 奇絕,號錦峰繡嶺,乃子陵釣處。」

按《桐廬縣志山川考》:「富春山前臨大江,上有東西二臺,一名嚴陵山,乃子陵釣處。其山孤峰特拔,聳立千 仞,奔走名利之客,一過其下,清風襲人,毛髮豎立,使 人有芥視功名之心。」

「子陵祠」,在富春山下。

富春山部藝文一 编辑

漢《高士嚴君釣臺碑     》唐梁肅

先生諱光,字子陵,會稽餘姚人也。名闡于漢光武之 世,《東觀書》實載其事。當哀平之後,天地既閉,先生韜 其光,隱而不見。建武反正,雲雷既定,先生全其道而 不屈,消息治亂之際,卷舒夷曠之域,如雲出于山,游 于天,復歸于無間,不可得而累也。則激清風,聳高節, 以遺後世,先生之道可見于是矣。或曰:「人倫大統,莫 大乎君臣;崇德致用,莫盛乎富貴。而子陵以賤為貴, 以臣傲君,二者其失于教歟?」君子曰:「不然。夫賢哲之 道,一動一靜。動而用者,功濟乎當世;靜而用者,功濟 乎當世;靜而不用者,化光于無窮。故許由于堯,先生 于漢,皆不易乎世,游方之外,俾後之人聞清風而嚮 慕焉。蓋運有會,事有行,伊呂遇湯武」而立大功,子陵 遇世祖而立大名,去就不同,同歸乎道焉。歲在大梁, 予涉江自富春而南,訪先生遺塵,則釣臺尚存。仰聆 德風,刻頌于石。其文曰:

「季葉浩浩,澆風蕩淳。先生括囊,鳥獸同群。四海既平, 故人為君。富貴于我,有如浮雲。」召至禁中,告歸江濆。 下視天子,上動星文。接輿肆狂,孤竹求仁。介推山死, 龔勝蘭焚。猗歟先生,異乎斯人。俯仰世道,從容屈伸。 清溪悠悠,白石磷磷。遺風是仰,終古不泯。

刻嚴子陵釣臺        羅隱 编辑

巖巖而高者,嚴子陵之釣臺也;寥寥而不歸者,光武 之故人也。故人之道何如?睨蒼苔以言之,尊莫尊于 天子,賤莫賤于布衣,龍爭蛇蟄兮風雨相遺,干戈載 靡兮悠悠夢思。何富貴不易節,而窮達無所欺,故得 脫邯鄲之難,破犀象之師,造二百年之業,繼三尺劍 之基者,其惟有始有卒者乎!下之世,風俗偷薄,祿位 「相尚,朝為一旅人,暮為九品官」,而親戚骨肉已有差 等矣。況故人乎?嗚呼!往者不可見,來者未可期,已而 已而。

嚴先生祠堂記      宋范仲淹 编辑

先生,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 得聖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唯先生以節高 之。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天下 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在《蠱》之上九,眾方有為,而 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陽德 方亨,而能「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光武以之。蓋先生之 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 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 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仲淹來守是邦, 始構堂而奠焉,迺復為其後者四家,以奉祠事,又從 而歌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富春驛記         程端明 编辑

杜工部《月明泊舟對驛》云:「更深不假燭,月朗自明船。 金剎青楓外,朱樓白水邊。城烏啼眇眇,野鷺宿娟娟。 皓首江湖客,鉤簾獨未眠。」富春據錢塘上游,千車轔 轔,百帆隱隱,日過其前,而征舍才數椽。客至無所館, 往往躪老子之宮,踐浮屠之室,其來塵軼,其去水空, 公私交病,不知幾春秋。予彈絲稍間,築驛江渚,至者 如歸,越山如畫,金剎參差,其旁絕類草堂所詩。旦夕 代去,繫舟驛下,收吳煙越雨,盡入毫端。繼公之詩于 數百年後,亦一快也。癸酉冬記。

武林富春遊記      明王叔承 编辑

《郭子》曰:天目之山,龍飛鳳舞而至于錢塘,不亦信哉! 其來西湖之盛也。西湖圍可三十里,群山繞其三面, 其東一方則城也,為錢塘清波、湧金三門,泉澗谿壑 千百道,渟瀦為湖,湖水澄碧見底,山影盡可照,入以 隄閘,時其畜洩。蘇公隄十里徑其西,中湖分表裡。隄 之橋有六裡湖亦成六橋,斜向之,曰楊隄六橋。湖之 南,列玉岑、靈石諸山,而南屏為最秀。湖北諸山之秀 者,寶石為最,而崖穴幽異,萬石骨立,則靈鷲峰,其西 山之最秀也。南山屬之東城,城帶山脊,其內吳山特 聳,左江右湖,登昊天閣,可挹錢塘海門。「太虛樓俯瞰 湖陰,湖山懸嵌檻外,障畫排空。山之石多秀巧如太 湖怪石,使造物者置之大江,濯以海潮,沙土空盡,宜 有奇麗妙觀。然而瑞石山玲瓏瑰潔,百狀崒奇,洞崖 窈窕,孤峰峭削。猶巧石壘甃,固有如江潮之所嚙蝕 者矣。北自錢塘門,過石函橋、寶石坡,徑斷橋隄而西 至孤山,梅花百樹,一樹蟠生怪石中。謁宋處士墓祠,

憩放鶴亭。」孤山橫絕湖西,湖水環帶,面湖南諸山,背
考證
引西泠橋,右接蘇堤,「左即斷橋之堤也。」山多他樓臺

別墅,往往佳麗,而孤山故林和靖隱處也。湖濱多酒 家,樹末青旗酒罏,或浮榭水次,其下為魚柵或舟屋。 當是之時,余及吳化父、聘父兄弟者遊。又自斷橋泛 舟,穿第六橋,抵金沙灘。步自九里松,參天竺寺、「觀音 兩山,旁夾修徑,徑多鳴泉古松,紆回平進,隨行隨折, 折則」四山圍合。身常行合中,還飲孤山酒家。陳媼謂 西湖宜雪,又宜中秋月。時因約八月中看潮錢塘,當 夜醉媼家矣。大抵湖之山,林麓繁膴,層巒複嶂,攢綴 佛宮塔宇極望蓋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者。湖隄間 樹桃柳,沿水芙蓉,湖中盡植紅蓮。異時若春夏晚秋, 則錦雲萬頃,湖船遊遨畫艦,或舴艋輕橈如葉。士女 好遊,多為青樓冶妝,遊無休時,綺繒與花柳相艷也。 又峰之南北雙標,曰「北高。」南高。以桃花松樹盛好而 名者,曰「棲霞嶺」,曰「萬松嶺。」洞之寬敞如堂者,曰「石屋。」 聲如玉應者,曰「水樂。」如碧雲秀結者,曰「煙霞崖。」中隙 如月,與秋月相輝映者,曰「月崖。」𭥚有嘉魚游泳者,曰 「玉泉」、曰「吳山第一泉。」井有一潭,五竅,像之奇者為「淨 慈五百」尊者為「大佛頭。」佛頭故秦皇帝纜船石云。其 依城向湖,開勝者,為錢王廟,為玉蓮亭,為柳州別館, 諸他不可勝紀。要之雜拱于湖,而武穆墓在其北,肅 愍墓在其南,和靖墓在其中,壯風波之感者,倏忽動 煙霞之想矣。是為三月九日。其後一月,與范生、仲昭 遊七里灘也。七里灘取道西湖,天雨,潘公子餞別。湖 船趾草屩手青油蓋,經山徑踰嶺,出浙江驛,宿江滸 錢氏樓。開窗對隔江群峰,六和塔燈火微茫,月光明 滅,雨外憑欄嘯飲,錢氏謂「此樓實宜觀潮。每秋潮大 來,初如絲橫天際,頃至江門,兩山相激,雪浪轟雷,如 千軍萬騎酣戰,天」崩地摧,人神黯慘,而弄潮兒浮枕 其上,閑如也。余因慨然期之觀潮云。其明日渡江,行 凡三折,故曰「浙江。」是夕,宿富春江之西。又明日,未至 桐廬,二十里而宿。又明日,由桐江抵七里灘,俗稱七 里龍。宋南渡,山水多稱曰龍,取帝者象。又以堪輿家 所謂龍脈也。龍之長七十里。諺云:「有風七里,無風七 十里」,言山泉迅疾愬流者,以風利帆駛而速也。龍口 兩峰並峙,入其中,左右峰嶺相逼,亙天拔起不絕。重 襲處參差掩映,舟行移動,恍相互馳。水浸山足,旁無 沙沚,或高壁峭立,或崖石陡垂欲墮,或瀑布垂白壁 樹多藤蘿,野花藂挂披拂。行舟或窪壑曲藏水村,或 山村隱隱巔崖,雞犬聲如聞天上。舟人「從嶺半牽舟, 或二里而折,或四里三五里而折,折則四山圍合如 天竺」,陸徑舟行合中,如迷不可進退者。其前三江道 中山亦環舟而行者二百里許。然山勢曼衍,水空闊, 或如湖匯,或包城郭村聚肥饒,或桑田麥隴,日暮牛 羊鵝鳧散亂,山坡草澤野雉群飛,兔麛隱見盡早暮, 忘逆行之澀,而山中之奇愈益結束矣。進山數里,為 嚴陵釣臺。其嶺即富春山,一曰「錦繡嶺。」東西二臺,故 雙峰也,如崩石,亂築而整。臺下即嚴子陵祠、客星亭 祠,有嚴氏祀孫家焉。古柏楓香樹交蔭隔流而與臺 相向者白雲原。有方干故居、謝翱墓。「方干」者,唐詩人, 倜儻不羈,慕嚴而隱此。翱故慷慨節俠,卑流俗,舉一 世莫當其意。嗜佳山水,喜三閭大夫為人。嘗遠遊,自 號晞髮子。文丞相死,宋挾酒登子陵臺招魂作《楚歌》 呼天醉倚竹如意擊石,歌竟,竹石盡裂,死葬臺南。又 生憤友道彫喪,作許劍錄,墓有許劍亭云:先二日連 雨,是夜月大明,沽酒醉臥子陵臺下,明日東遊不盡 山二里所而返。夫嚴光先生衣一羊裘,為山「川釣徒, 宜無所短長,聊不屈漢光,伸足帝腹。」乃客星流輝千 古,子孫廟食不絕,至以姓名其州,後世又多豪賢長 者,從之生死祠墓。錢塘自錢鏐氏作為王業,而白、蘇 風流長吏,又後先華艷之至。宋家南徙,魚鹽綺繡之 繞,大成都會,與闔閭之國齊稱,名山大川,豈所鮮少? 第嬉遨歌舞之具,畢湊采勝「者便焉,天下號之曰『吳 越山水』。」然以忠臣逸士而增秀。邇時猶有關西孫一 元者,杖劍千里,來南屏而居。於乎!武林富春之勝,其 所從來遠大矣。昆侖子曰:「是歲且遊天台、鴈宕,會遲 所客陳貞父,不果去,乃去而入越。弔二墳之忠魂,高 梅花之操。浮三江,跡桐君廬,歷嚴瀨,攬客星之輝光, 讀《方謝》舊碑。」吾聞戴進故稱名畫,則圖西湖未能善。 余友陳濟之亦近代佳手,嘗歸自七里灘,三閱歲而 畫圖之不得。茲遊固丹青家所難也,不既偉奇矣哉!

桐廬釣臺記        王思任 编辑

余七八歲時過釣臺,聽大人言子陵事,心私儀之,以 幼不許習險。前年到睦州,又值足中有鬼,且雨甚不 得上。今從台蕩歸,以六月五日上釣臺也。肅入先生 祠,古柏陰風,夾江滴翠,氣象整峻,有俯視雲臺之意。 由客星亭右逕二十餘折,上西臺亭曰「留鼎一絲。」復 從龍脊上騎過東臺亭曰「垂竿百尺。」附東臺一平嶼, 陡削、畏。一石筍,橫起幽澗,蹇仰恣傲,頗似先生手 足。磴道中俱老松古木,風冷骨脾。此兩臺者,或當日 振衣之所,空鉤意釣,何必魴鯉?吾不以滄桑泥高下也。亭中、祠中俱為時官扁,盡夫子陵之高,豈在「一加 帝腹」及「賣菜求益」數語乎?人止一生,士各有志,說者 謂帝不足與理。此未曾夢見文叔,何知子陵?子陵誠 高矣,而必求其所以高。在不仕,則蟠溪之竿將投竈 下爨耶?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子陵薄官。許由 薄皇帝,人不詠許由而但詠子陵者,則皇帝少而官 多也。身每在官中,而言每在官外也。夫蘭桂之味,以 清口出之則芳,以艾氣出之則穢。咄咄!子陵生得七 里明月之眠,而死被萬人同堂之鬨,子陵苦矣。然則 盡去其文乎?曰:「山高水長,存范仲淹一額可也。」

釣臺賦有序       宗臣 编辑

余聞嚴子釣臺舊矣。丁巳秋,參藩赴閩,取道兩越,始登厥臺。徘徊焉,商飆西來,萬山飄搖,我心傷悲。爰申厥祠,把酒放歌,白雲莽互,豈君之聞歌而來哉?

「恭。承帝命以南邁兮,弭吾節於富春。睇嚴陵之舊里 兮,釣臺鬱而嶙峋。屯飄風其相薄兮,吹石瀨之磷磷。 宿莽搖落而變衰兮,又安得問夫白蘋。余將懷椒糈 而漱臆兮,蹇吾馬之逡巡而不前。豈以沉淪之俗羈 兮?乃不得揖高士而執鞭。」惟炎德之中天而興兮,紛 眾芳雜糅以比肩。何佳人之姱姣以抗行兮,抱孤貞 而自全。袞冕黼黻之伭以章兮,蓀獨愛夫羊裘。焱鴻 鵠之高翔兮,聊寄吾跡於汀洲。昔傅巖之版築兮,武 丁肖形以資厥猷。非熊之協帝夢兮,渭叟起而佐周。 帝手詔以抒愫兮,羌獨偃蹇而夷猶。故人之不忘舊 懽兮,情恍惚而至乎帝庭。帝腹遽以足加兮,太史奏 其客星。咄咄子陵之不肯助理兮,帝獨惜夫沉冥。蓀 何高蹈而不顧兮,乃長揖以謝夫天子。朝發軔於漢 宮兮,夕稅駕於江沚。有君如此其忍負兮,蓀豈長睹 於厥旨?痛韓彭之竟以烹醢兮,勃何辜而不免乎羑 里。念盛名奇績之不可以善終兮,是用忍情而惜此 蘭芷。鳳凰回翔而不肯下兮,豈網羅之所能施?使蛟 龍可得而常服兮,又何以卑牛馬而下之?睇江河之 趨下兮,喟高風日逝而不可追。撫故跡而連卷兮,歎 吾生之獨後時往者既已不可復兮,冀來者之猶可 為。委余珮之陸離兮,掛吾冠於南斗之墟。掔長虹以 為衣兮,拾青露以為琚。托微誠於浮雲兮,蓀其攬瑤 華而遲予。望美人而不見兮,羌獨立以踟躕。《亂》曰:「維 江有蘭,美人植兮。白雲茫茫,歸何晏兮。平楚落日,怨 清楓兮。歸來乎山中,吾與汝嬉以遊兮。」

富春山部藝文二 编辑

《富春渚         》宋·謝靈運

宵濟漁浦潭,旦及富春郭。定山緬雲霧,赤亭無淹薄。 愬流觸驚急,臨圻阻參錯。亮乏伯昏分,險過呂梁壑。 洊至宜便習,兼山貴止託。平生協幽期,淪躓困微弱。 久露干祿請,始果遠遊諾。宿心漸申寫,萬事俱零落。 懷抱既昭曠,外物徒龍蠖。

七里瀨           前人 编辑

羈心積秋晨,晨積展遊眺。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 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

初往新安桐廬口       前人 编辑

絺綌雖凄其,授衣尚未至。感節良已深,懷古亦云思。 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遠協尚子心,遙得許生計。 既及泠風善,又即秋水駛。江山共開曠,雲日相照媚。 景夕群物清,對玩咸可憙。

嚴陵瀨          梁任昉 编辑

群峰此峻極,參差百重嶂。清淺既漣漪,激石復奔壯。 神物徒有造,終然莫能狀。

東陽還經嚴陵瀨贈蕭大夫   王筠 编辑

子陵徇高尚,超然獨長往。釣石宛如斯,故態依可想。

嚴陵祠         唐洪子輿 编辑

漢主召子陵,歸宿洛陽殿。客星今安在,隱跡猶可見。 水石空潺湲,松篁尚蔥蒨。岸深翠陰合,川迥白雲遍。 幽徑滋蕪沒,荒祠羃霜霰。垂釣想遺芳,掇蘋羞野薦。 高風激終古,語理忘榮賤。方驗道可尊,山林情不變。

嚴陵釣臺送李康成赴江東使 劉長卿 编辑

潺湲子陵瀨,髣髴如在目。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綠。 新安江上孤帆遠,應逐楓林千萬轉。古臺落日共蕭 條,寒水無波更清淺。臺上魚竿不復持,卻令猿鳥向 人悲。灘聲山翠至今在,遲爾行舟晚泊時。

奉使新安自桐廬縣嚴陵釣臺宿七里灘下寄 编辑

《使院諸公          前人》。

《悠然釣臺下,懷古時一望》。「江水自潺湲,行人獨惆悵。

新安從此始,桂楫方蕩漾。迴轉百里間,青山千萬狀
考證
連崖去不斷,對嶺遙相向。夾岸黛色秋,沈沈綠波上。

夕陽留古木,水鳥拂寒浪。月下扣舷聲,煙中採菱唱。 猶憐負羈束,未暇依清曠。牽役徒自勞,近名非所尚。 何時故山裡,卻醉松花釀。迴首唯白雲,孤舟復誰訪。」

至七里灘作        李嘉祐 编辑

遷客投於越,臨江淚滿衣。獨隨流水去,轉覺故人稀。 萬木迎秋序,千峰駐晚暉。行舟獨未已,惆悵暮潮歸。

嚴陵釣臺貽行侶       許渾 编辑

故人天下定,歸釣碧巖幽。舊跡隨苔古,高名寄水流。 鳥喧群木晚,蟬急眾山秋。更待新安月,憑君暫駐舟。

晚泊七里灘         前人 编辑

天晚日沈沈,孤舟繫柳陰。江村平見寺,山郭遠聞砧。 樹密猿聲響,波澄鴈影深。榮華暫時事,誰識子陵心。

過桐廬         宋范仲淹 编辑

瀟灑桐廬郡,嚴陵舊釣臺。江山如不勝,光武肯教來。

子陵祠          明劉基 编辑

伯夷清節太公功,出處行藏豈必同。不是雲臺興帝 業,桐江無用一絲風。

《前題》
二首         汪九齡
编辑

「新領觀風命,漫泛桐江舟。江上山峨峨,江中水悠悠。 言念臺上人,飽此山中幽。伊昔草澤時,曾伴真龍遊。 龍已飛天去,雲還棲故丘。獨把絲綸手,安然理釣鉤。 群魚皆有著,不餌自無求。真龍時相憶,物色招其儔。 雲間任舒卷,天上不可留。出山動象緯,還山披羊裘。 力將一絲微,扶彼九鼎優。白雲去不歸,千載風颼颼。」 我來薦蘋藻,眺望雲山秋。素秉高人志,寧復倩沙鷗。 山靈倘見許,分我釣磯頭。

其二

富春山下江水清,富春山上客星明。故人龍袞當天 漢,嚴子羊裘還釣耕。七里遺祠孤像在,千鈞扶鼎一 絲輕。停舟欲薦無蘋藻,目斷煙波感慨生。

《前題》
茅坤
编辑

山川幾易姓,祠宇獨經時。不見披裘叟,誰酬「《弔古》詞。」 凄風喧暮鵲,落日嘯寒鴟。二氣江蘋薄,空林寄所思。

富春山部紀事 编辑

《後漢書嚴光傳》:「光字子陵,一名遵。少有高名,與光武 同遊學。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 乃令以物色訪之。後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 澤中。帝疑其光,乃備安車元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後 至,舍於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膳。司徒侯霸與光 素舊,遣使奉書使人,因謂光曰:『公聞先生至,區區欲 即詣造,迫於典司,是以不獲。願因日暮自屈語言』。」光 不答,乃投札與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 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霸。」得書封奏之。 帝笑曰:「狂奴故態也。」車駕即日幸其館,光臥不起。帝 即其臥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光 又眠,不應。良久,乃張目熟視曰:「昔唐堯著德,巢父洗 耳,士固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 邪!」於是升輿嘆息而去。復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 日。帝從容問光曰:「朕何如昔時?」對曰:「陛下差增於往。」 因其偃臥,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 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除為諫議大 夫,不屈,乃耕於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瀬。」建 武十七年,復特徵,不至。年八十,終於家。帝傷惜之,詔 下郡縣,賜錢百萬、榖千斛。

《潛確類書區宇部》:宋末,閩人謝翱嘗參文天祥軍,及 信國被害,遂登釣臺哭之,北向舉酒,以竹如意擊石 歌曰:「魂歸來兮何極?魂去兮關水黑,化為朱鳥兮有 噣焉食。」歌已失聲哭,因遊白雲源,願即此為葬地。及 卒,友人方鳳如其言葬之,曰宋處士謝皋羽之墓。傍 有許劍、汐杜二亭。

富春山部外編 编辑

《列異傳》:「江嚴於富春縣清泉山,遙見一美女,紫衣而 歌,嚴就之數十步,女遂隱,唯見所據石,如此數四,乃 得一紫玉,廣一尺。」

小金山部彙考 编辑

淳安縣之小金山

鎮江金山名勝甲於天下,求其形似者,則惟淳安之 「小金山」云。其山東北臨江,西南臨澗,屹然立於水中。 其上有水陸寺,下為龜石灘。雖無中泠一泉,而崖洞 之幽奇,又每為金山之所無。故既考金山,因並詳夫 小金山

小金山圖

小金山圖

编辑

按《明一統志》:浙江嚴州府:「小金山在淳安縣西一十 里,屹立大溪中,上有佛宇,山形甚似鎮江之金山而 差小,故名。」宋胡朝穎有詩云:「綠水遶門迷客渡,白雲 終日伴僧閑。」

按:《浙江通志山川攷》:「小金山在嚴州府淳安縣西十 里,形似鎮江金山。」

按《淳安縣志形勝攷》:「小金山在縣西十里,名人題詠 甚多。」

龜石在小金山之東。其形若龜曳尾,愬流而上,故名。 又其西南連脈之山名召石。其麓有石洞者三: 召石庵在邑西十里,舊名溪心寺。左有石洞,可以納 涼。前有山橫出半江,上有水陸寺,登臨者名為「小金 山。」下一石臥灘中,若龜曳尾,名曰「龜石灘。」自宋以來, 多有題詠。

小金山部藝文 编辑

《小金山記        》元·鄭師山

予年十七八時,東遊京口,登多景樓,望金山在楊子 江心,屹然為中流砥柱,念欲一躋其巔,酌中泠泉以 適平生樂事,竟坐他事不果去。今蓋七八年,乃得「小 金山」之名,而有觸焉者。新安江自率山發源,東流三 百里為淳安縣。未至縣之十里,江心倚南少西,茲山 在焉。東北江面百餘丈,西南僅僅一澗環之如帶,大 旱或可揭,四時非舟楫不能渡。古樹蕭然出,煙蒼水 黃間,石色崚嶒,苔蘚如繡。上有佛寺,舊極壯麗,歲久 寖就頹圮,僧徒星散,今無存者,唯敗屋數椽,而茲山 之景無改也。濟岸而南,攀援至山腰,為石洞者三,穹 然而廈屋大,可二三十人,坐中半之,可十數人餘。又 有一崖,嶔嵌特甚,如浮屠氏所望觀音像坐石。東望 西洲,溪分兩派,居民廬舍,櫛比鱗輳,黃花翠竹,果木 桑麻之屬,蓊鬱蔥菁,無所不有。傍一石,出灘瀨中,如 龜形,愬流而上,號「龜石灘。」西去錦沙村纔一二里,燕 石崖相對峙,若樓閣飛簾出臨水上。蓋一縣山川之 勝,聚會於此,百里間無與之敵者。嗟夫!茲山所少中 泠一泉耳。至於崖洞之幽,錦沙燕石之勝,西洲龜石 之奇,金山所無有也。予西一舍近有山出水中,曰「岑 山」者,氣象大與茲山比,嘗欲以是名之而未果也,今 乃為其先焉。予將歸而題之曰「小焦山」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