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101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一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一卷目錄

 金山部彙考

  圖

  考

 金山部藝文一

  重建金山佛殿記      宋洪邁

  金山萬壽閣記       元虞集

  金山遊記         明喬宇

  金山遊記         鄭懷魁

  遊金山記         馮夢禎

  遊金山記         王叔承

  留雲亭記          彭祿

  重建觀音殿記       錢仁夫

  重濬龍池記        吳華雲

  遊金山記         王思任

  遊金山記          沈擎

  金山志序          胡經

  金山志後序        文徵明

  金山賦          鄺宗舜

  金山賦           盛恩

山川典第一百一卷

金山部彙考 编辑

揚子江中之金山

京口三山以金山為勝,屹立大江中,去鎮江府城七 里。山上有龍游寺,寺廊週山之趾,而江水環寺檻之 外,隨波蕩漾,飄紅映翠,浴日淩霞。每登妙高峰上,遠 望焦山海門,歷歷可見,而本山之樓臺殿閣森列足 下,令人心曠神爽。真宇宙奧區,古今勝處也。

金山圖

金山圖

编辑

按《方輿勝覽》:浙西路鎮江府金山在江中,去城七里。 政和間,嘗以金山龍游寺改建神霄宮。汪彥章記云: 「父老相傳,先唐時嘗以為龍游觀,已而為浮屠氏所 有者幾二百年。故金華楊氏《洞天記》曰:『中國洞天,不 載於名籍者,尚多有之,金山其一也』。」蓋其前臨滄海, 卻倚大江,獨立無朋,以天為際,潮汐赴其吞吐,日月 環其左右,攬數州之秀於俯仰之間,而下蟠魚龍之 宮,神靈之府,蓋宇宙奧區,古今勝處也。

按《三才圖會金山圖》,考金山在揚子江心,其勝概為 天下第一。山下有石,並峙其前,類雙闕然,傳為郭璞 葬處。泉曰中泠,味極甘洌。陸氏《水品》以為東南第一 水是也。上有寺,曰龍游,閣曰毘羅。毘羅之南為妙高 臺,上故有楞伽室。宋眉山蘇公嘗書經於此。北曰善 財樓、大悲閣、吞海、留雲二亭,據山之巔。登而四望,江 波渺然,臺殿皆在其下,令人神爽飛越。亭南石刻「妙 高臺」及「玉鑑堂」六大字。稍下有塔基二,南北相向。經 觀瀾亭,循石級西下,歲久石多斷裂,俯視江波,如行 天上。巖曰祖師,中有唐裴頭陀像。巖之右有洞,深黑 不可入。有龍池,歲旱禱之,可致雲雨。左有龍王祠,著 祀典。又有「江山一覽」、「煙雨奇觀」二亭,尤為奇絕。 按《廣輿記》:「鎮江府金山,在府城西北江中,一名浮玉, 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

按:明僧惠凱《金山志》:山在江中,去城七里。唐李錡鎮 潤州,表名金山,因裴頭陀開山得金,故名。山前有三 島,號石簰,稱郭璞墓。按《唐書》:韓滉總兵臨金山,與陳 少游會。則是建中之時,已有金山名,非始於李錡也周洪道《雜記》云:「金山在京口江心,上有龍游寺。登妙 高峰,望焦山海門,皆歷歷。以山趾江環繞,每風四起」, 勢欲飛動,故南朝謂之浮玉山。別有山島,相傳為郭 璞墓,大水不能沒。下元水府亦在此。諺云:「焦山山裡 寺,金山寺裡山。」龍游寺在金山,舊名澤心,不知始于 何時,或云始晉建武。《梁高僧傳》:天監四年,武帝親臨 寺,寺設水陸大會。宋熙寧中,有進士楊諤者,作《金山 水陸因緣》,引此事載于記中,有碑見存。祥符圖經寺 起于唐之裴頭陀,而尚書孫覲《上梁文》有曰:「萬川東 注一島中屹長江介吳楚之衝。」故剎踵梁陳之舊,與 《祥符圖經》頗異。

按《鎮江府志山川攷》:「金山在郡城西七里太江中,自 長山西北起,為五州山,至下鼻浦突入江,起為此山。」 又《地理約義》云:「金山自銀山過脈,其山,又名妙高峰, 又名浮玉山。《道經》:上仙居浮玉山,朝上帝,則山自浮 去。」故金、焦二山俱借名浮玉。《山海經》:浮玉之山,北望 具區,東望諸畝也。又一名金鰲峰,一名伏牛山。《唐志》: 「貢伏牛山銅器、鱘鮓。」古鑄鏡必於江海之上,故鏡背 多波浪、水藻、魚鳥之紋。唐時鑄鏡于此山。一名獲符 山,又名互父山,又名頭陀巖。《九域志》:唐裴頭陀挂錫 于此,建伽藍于水際,獲金數鎰以聞,明皇賜名金山。 宋大中祥符五年,真宗夢遊其處,改名龍遊山。天禧 辛酉,復名金山。其金鼇峰、妙高峰,實一山之統名。今 惟以山之巔名之,非也。山之東半山有日照巖,一曰 朝陽洞,巉巖絕磴,深一丈許,壁上有「日照」字。明正德 丙寅,寺僧構小樓其上,東眺焦山海門,萬頃一碧,旭 日初升,正迎照之,乃山之極險處也。日照巖下為妙 空巖,又名竹巖。明永樂間,僧善聰赴召纂修歸山,傍 巖作室居之。山有善才石,一曰鶻石,又名鶻峰,常有 鶻棲其上,俗名猢猻石,在東麓水中。善才石南為覺 岸,善才石下一小石為至信磯,俱以善才得名。盤陀 石在山東麓,近善才石。東坡詩有云:「中泠南畔石盤 陀,古來出沒隨濤波。」山之東北有龍洞,一名珠洞,即 僧靈坦滅毒龍處。祖師巖一曰頭陀巖,又曰裴公洞, 即裴「頭陀開山得金處,有蟒蟠踞其中,頭陀驅去之, 故又名蟒蛇洞。」金玉懸巖,一名竹徑,在山東南江天 閣下。山有竹,色黃節綠,名黃金,嵌碧玉。又有竹,色綠 節黃,名碧玉,嵌黃金,最奇。又《濟談》:《金山集》:洞之旁諸 石,罕生草木,白如玉,赤若金,灼艷若煙霞浮空。古志 云:「紫金浮玉」即此。未知二說孰是?其三石山,一名筆 架山。東曰巧石,奇峭險拔,類斲削而成,雖大水不沒。 曰石排山,亦曰石簰。其上多昔人鐫刻,水嚙苔侵,悉 不可辨。有桂月島、剪濤石、折葦汀、梳羽巖、夢漁墩、夕 陽城、舞蛟洞、問龍潭,昔人題其勝者,種種不一。又王 伯高曰:此即佛印所云《經》之鸕鶿國也,相傳有郭璞 墓。按《韻書》,排與簰通,此山皆巉石,隱出水面,若木簰 然,故名。元延祐間,總管張廷珪言:「揚子江古號天塹, 舟到金山急流處,謂之攛簰。」泰定間,臺臣檄云:「金山 盤渦旋激,號為大簰,又名龍門,又曰龍渦,傳水深二 百丈,險之甚者。石簰西有龍眼石數丈,即頭簰也。水 大則沒,常有覆舟之患。昔僧樹木《石表》識之,俾舟人 得謹避焉。」

按《金山志略》:「金山在郡城西北七里大江中,又名浮 玉,又名獲付,又名伏牛」,皆相形之比擬而已。金山之 名,其來久矣。自梁天監中,律師僧祐、高僧寶誌已在 金山建水陸會,極其祥瑞,名「澤心寺。」至唐天寶中,有 廣陵靈坦禪師,初于江心金山之北入定蟒洞,降蟒 歸海,乃重開山,為禪宗之始焉。貞元間,裴頭陀建伽 藍,水際獲金數鎰以聞,賜名。李錡奏而易名。皆前人 之誤也。金山之說,本出《華嚴》。此閻浮提外香水海中, 有七金山,遶須彌盧,因海水瀠洄,播溢無定,以金山 鎮之,此山相似而得其名。梵語須彌,此云「妙高」,故亦 名妙高峰,又烏得而疑之乎?蓋天下之名山,皆本同 而末異,孰謂茲山無本?自其遠而言之,「雪山發脈,崑 崙抽幹,五嶽定鼎」,南抵金陵之紫金山;自其近而言 之,以紫金旋北而起五州。自五州入江,以此山奇秀, 威峙中流,萬派朝宗,古德名賢,互相推盛,無得而比 之。雖所擬之名不同,亦其勝之一端也。

浮玉山,《道書》云:「自玉京諸峰若浮而至,故名。」

獲符山晉破苻堅,置俘山下,故名。

伏牛山以形似得名。

「龍游山」宋真宗常夢遊其山,後賜額,故名。

妙高峰,即須彌也。獨出眾山曰「高」,四寶所成曰「妙。」南 方有國,名曰勝樂,峰名妙高,比丘德雲常居于此,善 財童子參之。

金鰲峰,宋端明學士蘇紳有詩云:「僧依玉鑑光中住, 人踏金鰲背上行。」

日照巖在山之東,即朝陽洞也。萬曆間,有僧重開草 莽,號曰「老朝陽」焉。

妙空巖在朝陽之右,谽谺洞豁,縱廣數丈,可通山底。 裴公洞,在峰之側,幽峻奇絕,入深四五丈許。宋相張商英題云:「白蟒化龍歸海去,巖中留下老頭陀。」事與 龍洞同。

郭璞墓,在金山之西。日本使臣中心叟題曰:「水底有 天行日月,墓前無地拜兒孫。」

善財石在山之東南水中,亦名鶻嶺,宛然瞻禮之狀。 道遐題:「妙高臺畔有時見,疑是善財參德雲。」

盤陀石在洞前,蘇子瞻與佛印禪師常談于此。 「臥龍石」此石在石簰山前,隱于水底,舟觸自壞,特立 險竿,以警過往者。

龍井即中泠泉。其泉在郭璞墓前,因有「三禁」之說。又 當漩波險峻難汲,以井易之,其水亦佳。

覺岸,在砥柱東,泊舟處。明許少華題云:「幾時登覺岸, 為我發塵蒙。小華山人重勒石。」

信磯在聽潮軒前。昔人呼黿處,以浮玉山,隨波出沒, 潮汐不爽。

龍門,在筆架山之右。相傳龍宮在下。

鶻嶺,即《善財石》也。

「澤心寺」,東晉時名。趙孟頫謂元帝時,《虞集》謂明帝時, 未詳孰是。

龍游寺以其狀若游龍出水。宋天禧初,真宗夢游以 飛白書「游龍禪寺」四字賜之。寺僧表求舊額,改曰「金 山龍游禪寺。」

《大雄寶殿》,按天下叢林正殿咸稱大雄,大者包含萬 有,雄者攝伏群魔,寶者乃三寶也,皆歸此殿傳持正 法,我佛威力雄鎮大千也。此殿曾遭宋元兵火,已廢。 明正統間,徽郡祁門汪克明客京口,嘗登是山,見殿 宇傾頹,非尊佛之道,遂傾囊鳩工重建。汪艱于子嗣, 因修建叢林,普濟急難,樂善勇為,後遂子孫殷富,代 「不乏科。」

「天王殿,在大雄殿之前。天順壬午,都綱弘䨙重建。正 德庚辰,御用太監馬俊重修」,後復傾弛。今重建本殿 兩間,永禁不可豎碑,有傷風水,闔寺咸知。

祖師殿,在大殿右。明成化年,住持安溥重建。

伽藍殿,在大殿左,舊名「水府殿。」正統丁卯,都綱弘䨙 重建。正德辛未,住僧重建。

大悲殿在半山之間。永樂間,太監鄭和浮海至大洋, 空中現千手觀音,得無風波之險。于是命工塑所見 像,造殿于茲,祀之。正德戊寅,尚膳太監李和奉使浮 梁至清河,夜夢此殿頹,重建。

彌勒殿,在大徹堂後。

大徹堂,即古曉堂也。宋建炎,臨濟正宗佛果勤禪師 結制山中,一夜悟十八位高賢,如佛智、佛海、徹菴、或 菴瞎堂、瞎石等,遂更名「大徹堂。」至後,此堂傾墜。今重 建大徹禪堂五間,上下樓閣。樓上為古曉堂,作法堂; 樓下為參禪堂。

三禁堂,宋別峰印禪師主金山,入定,神遊水府,龍有 所告出,建此堂。「三禁」者,以其不載鐘樓,鳴大鐘,不推 轉輪藏,不渡石簰,汲中泠水,皆神龍所忌,始知山下 有龍宮焉。

永安堂:在大雄之南。宣德年,住持道瀾建。正統年,主 僧弘滋重建。中書舍人金湜扁,今廢。

泳思堂此山有上司官長迎送,設席在大佛殿,褻慢 佛天,此心不忍,故設此堂作公館,則佛殿得以清淨, 功德福澤無窮。命題為《泳思》,以此。

淨居堂,在永安後。癸巳歲,長沙鄺宗舜為濟公藏修 題扁。「淨居」,乃梵天宮名,以其超六慾,絕聲色也。今廢。 玉鑑堂,王安國為佛印禪師題,或名「玉帶堂」,今廢。 浮金堂,在寺之中,宋徐元用嘗邀子瞻同遊,賦詩處, 今廢。

悟心堂在「妙高臺」下。景泰間,寧諼重建,今廢。

至遊堂,元祐年,寶覺禪師建,蘇學士為記,今廢。 雄跨堂,乾道初,淮東路總管洪适題額,今廢。

觀瀾堂在祖師殿後。成化間,僧安賢建,今改為「三官 殿。」

海月堂「在《中泠亭》」後,今廢。

「黃鶴樓」原係《郭璞祠》基,今建此樓。

海嶽樓在永安之右,正德唐都綱惠鑾建,郡守滕謚 題。

「華藏樓」:「在天王殿左。崇禎癸巳,住《僧成理》建。」

待月樓在永安之左。嘉靖年,主僧圓濟建,今廢。 水陸樓在大徹禪堂左。明住僧晉雲建,便供「水陸道 場。」

善財樓在妙高峰右。宋僧衡適中建,今廢。

涵虛樓在聽潮軒左。正統間,都綱弘䨙建,郡守姚堂 題扁。

枕江樓「在天王殿」左,今廢。

《聽江樓》:

《散玉樓懷劬》題,今廢。

拱都樓洪有聲題,「今廢。」

寶光樓僧定越建,後孫都綱深奧,遷一分住朝陽門、 郭家坡、「長生菴漱玉樓,今廢。

毘盧閣,在大雄之後。成化年,住山安溥重建,即「金鰲 閣」,昔蘇端明書額。

藏經閣,即昔日殿也,在毘盧閣後。正統十二年,侍郎 周忱奏請一藏,安置本寺,建殿奉事,計經一十匱,合 六百四十函。「天」字至「庭」字止,「經」從「植」字。函竟已後,唐 宋元明各代高僧禪師、聖皇名臣編集拾遺紀錄,雖 入藏矣,不在此數。

江天閣在山頂之南。弘治丙辰,主僧安賢建,即「靈觀 閣」自監建水陸大會,祀五顯神于茲山左,少參王徽 撰「碑。」

《留玉閣》,周廷鑨題。

慈雲閣。

化城閣,未詳建氏。僧仲珠有《南徐十詞》,此閣居七,王 安石登過,今廢。

無邊閣,未詳建氏。今大徹堂後有臺,是閣基,俗云「布 袋亭。」

奎文閣宋高宗幸建康,孝宗以元子扈從登金山,命 郡守方滋建,今廢。

萬壽閣即萬佛閣。至治辛酉,敕僧應深出內府寶鈔 裝萬佛像。至順二年,上命學士虞集撰記。今廢 西來閣。

《環虛閣》。

「司祿閣」,李延大題。

關聖閣,僧定澄建。

三聖閣今廢。

真武閣今廢。

回瀾亭在大藏經殿右。俱鄭公重建,有《記》。

觀瀾亭在「中泠泉」北臨江處。宋寶祐間,主僧永茂建, 今廢。

吞海亭在絕頂之北。宣德年,住持德全重建。

《妙高臺》。

楞伽臺。

湧翠軒在回廊右,主僧寧諼建,吏部尚書三原王恕 題扁。

「聽潮軒」在江天閣下,都綱弘䨙建,住持安溥修,太常 卿程南雲書扁。

「養素軒」,在覺岸左。住僧智明建。旴江左贊書扁。 「涵清軒」,在妙空巖右。住。僧理潮建。

鎮濤軒在寂逕右。

「雪月軒」在寂逕左。

《笑傲軒》今廢。

龍王廟在山之西南。正統年,侍郎周忱重建。按五代 初,楊氏據江南,封神為「下元水府昭信泰江王。」祥符 初,封曰「顯濟。」元豐中,佛印以禱者病涉,又附禪林割 牲以享,非其禮,因請遷于江之南岸。建炎中燬,浙西 安撫劉光世重建。紹興丁卯,都統制王勝重修。嘉泰 中,加封「英靈普護聖惠泰江王。」嘉定中,郡守史彌堅 重建。自撰《記》,略曰:「歲夏六月不雨,至于孟秋之望。農 以病告,禱于祠。膚寸之雲,起自祠旁。次日炎曦亭午, 焦山外濃雲潑墨,冷風掠人,面如冰雪。兩龍現于其 間,水波逆泫有聲,上與龍接。疾電震雷,甘雨隨至,歲 仍大豐。」明朝洪武初,詔封順濟龍王。每歲十月望旦, 郡邑特牲致祭。天順八年,郡守姚堂重修,工部主事 鄭靈《記》略曰:「天順壬午,夏秋不雨,遂躬詣祠下,三禱 三注,歲獲有秋。癸未甲申,天復亢旱,禱之隨雨,歲仍 大豐,四民懽頌曰:『此無他,牧民得人,故雨暘時若也』。」 薦慈塔,元符末,丞相曾布建雙塔于山頂,南北相向, 請名于朝。捨蘆場七頃,在建康。又王安石捨田八頃, 並為塔下香燈之資。今俱迷失。

方丈在山之中,唯住持得居之,以其「容納無私,巨細 畢舉」之謂。否則「道眼日昏,衰相日見。」

庫司在《香積》之右。

香積廚在湧翠軒後。

《一漚》菴今廢。

信菴今廢。

《淨業菴》,馮夢禎題。

北菴:弘治僧惠明建,今廢。

玉帶橋在山之北。

永安橋:在山之南。

「三忠祠」內奉祀韓世忠、文天祥、魏勝國公,皆宋忠臣 也,係龍王廟左首,春秋有祭。

金山部藝文一 编辑

《重建金山佛殿記      》宋洪邁

江「自岷山而下,歷巴夔湘、楚,包吞湔沫,橫漾浯流,沱 潛澧沔。」金巨川數千百,演迤橫放,薄于朱方,極沛 以大,然後東入于海。舉天下之水,莫盛此焉。金、焦兩 山,崒然天立,鎮乎中流,皆有大蘭若岧嶢其上,《古記》 謂「紫金浮玉」者是矣。浮玉處其左,如幽人逸士,巖棲 谷隱,恐入林之不密,故航葦罕至,而僧居觸事,隨亦 泯歇。惟紫金超遙擅勝,不復與同,蕩然開闢,八面應敵,所謂「江心一峰,水面千里,潭月雙暎,雲天四垂,真 能雄跨東南二百州,如宸章所表揭者。千颿下來,萬 客鱗萃,魚龍之所憑怙,人天之所賓挹,今古推勝,無 得擬議。寺舊名澤心,天禧中,真宗皇帝感宵夢所抵, 更為『龍游』」飛白扁額,以賁方來。室廬崢嶸,概與境稱。 遭罹魔劫,鞠為燼墟。中興以還,視力開葺。軍帥劉寶 奮營大殿,幾成而厄于火。明年,郡守韓及祖又嗣為 之築于道謀,旋即蠹敗。淳熙四年,樞密沈公復出治, 慨然嘆曰:「吾行四方多矣,未有如此剎者。住山非本 色人,其可哉?」乃卑禮厚帛,延金華蘊衷師于焦山,俾 主張。是舍寂而居囂,去安而即煩,人以為介,介師不 屑也。遍行其疆,悲智欻起。自念己身,逢此壞相。亟倒 空缽囊,先眾募捨,前所未及,一切趍新。展前資以安 耆舊。抗塔院以壯瞻睹。壽坊經室,庖浴廂縈。易翳為 明,寬潔敞靚。江濱故址,隘而不舒。累石拓基,堤護榆 楊,作屋二十四楹,中建亭,命曰「煙雨奇觀。」遊士戾止, 洗心儲清。又捨法施為後人買田六十頃,唯雄殿尊 居,役鉅費侈。居「之六年而後敢議。擇廉謹僧入閩,即 山伐木,如約浮海歸。」命黿鼉而協謨,節定星而揆日, 道充于內,而跡彰于外。其聲遠揚,如谷應響,施者惟 恐不克豐其獻,匠者惟恐不克既其巧度,為崇五十 有五尺,為廣七十有四尺,費錢六十萬,閱四寒暑而 成。廓如穹如,輪奐華奕,卻顧城闕,根塵聿清,前瞻海 潮,法音如在。吳頭楚尾,莫之與京。功甫訖,師移錫錢 塘靈隱,邦人願有記,使來謁。當紹興之季,戎馬飲江, 暴骨堆莽。是時長老淨信誘化童隸,收拾瘞藏。予再 奉使,往來親見,為之啟於太上,被褒寵者僧徒二十 人。則予茲山,疑若有宿因,故書而不辭《殿經》於癸卯 之孟夏,成於乙巳之仲春,而記干丁「未之秋八月,實 二十有四日癸巳」云。

金山萬壽閣記       元虞集 编辑

南徐古治,限大江之堧,受眾川之委,東趍而將至于 海也,其浸汪洋以無涯,其流舒肆而莫止,拳然屹立 中江,以迎其衝者,金山也。山有佛祠,始建于晉明帝 時。梁武帝著水陸齋儀,親幸其寺。至宋真宗,賜名「龍 游禪寺。」國朝至大己酉,僧應深以天子之命主之,兼 畀以馬薛里吉思所據銀山東西二院,且敕使者修 水陸大會,如梁之儀。延祐至治間,又兩敕建會,如至 大故事。于是應深以辛酉之歲,即寺之右建大閣焉, 上嚴萬佛之像,下肖羅漢之容,為位五百。後三年,今 上皇帝潛邸之日,由江引舟而親登是閣,壯其締構 雄偉,而善深之為也。出帑金成佛像千以贊之。又三 年,皇帝既登大寶,建元天曆三,遣使齎名香、白金往 祠之,山祇波神,魚躍龍舞,幽顯咸若,應感著焉。至順 元年秋,應深來朝京師。十月乙未,入見。上御奎章閣, 奉佛像以進。上曰:「閣中萬佛已莊嚴乎?」對曰:「像具而 未完,以金也。」上曰:「朕悉為若成之。」即出內府寶鈔五 萬緡以賜之,仍歸以羅漢莊陷江沙汰之田。明日,應 深入謝曰:「臣僧請以萬佛祝萬壽,願萬壽等萬佛。」上 曰:「朕之崇佛,豈私朕躬?所願含生,均被佛力。」因名其 閣曰萬壽。又明日,敕學士臣集勒文以記之。臣集聞 諸浮屠氏之說曰:「充乎法界,一佛身也,何有于萬?」及 其化現,至百千億恆河之沙,析為微塵,猶不能擬,豈 萬可言?用像設教,取數于圓以表也。臣請喻之以言。 今我聖皇,運至善大慈之心,位乎億兆萬民之上。一 念慮之善,一佛之全體也;一號令之善,一佛之大用 也。一日二日,已具萬機。至于歲時,積善無數。即佛之 言,非萬可計。然則聖天子萬善之施,豈獨見于斯閣 而已哉?有生之類,無間遠邇大小,知上之念己也,仰 而望之,一一如親涵上之恩惠焉。辟如瞻日于天,人 各見日,如日視己,不知所見,共一日也。觀月于水,人 各見月,如月視己,不知所見,同一月也。散之諸有,名 之為萬,歸之于無,其實一佛也,一佛萬佛也。我聖天 子,一佛萬佛之所具乎。一佛之壽,已不勝計。即至萬 佛,其壽無量。即壽即佛,即佛即壽,是故斯閣可得而 名矣。請書其事,以諗諸來者,而深之勤亦得繫于無 窮焉。

金山遊記         明喬宇 编辑

潤之北金山,遂命舟遊。山據大江之中流。初自瓜洲 南渡,風日和霽,江光如鏡,時予始識江,遂易視之。九 日戊子,度至山,風濤忽作,舟為播蕩,頗有懼色。然望 奇山樓閣,縹緲若蓬萊在海上,有非世間境界,雖風 濤之險,亦不欲已之也。及抵崖口,觀郭璞葬處,二島 據其下,水不能沒。山有寺,名「龍遊」,宋真宗嘗夢遊,因 名。寺外有長廊迴曲,俯瞰江上。入寺至泉亭,汲《中泠》 泉飲之,味甘。洌緣石級而上,至妙高臺,登吞海亭,遐 觀俯瞰,煙波浩渺,山色遠帶,已不自勝。又極其巔,至 留雲亭,迥出峰巒。臺觀之上,「東望焦山,以極東海;西 瞻金陵,以極荊楚;北帶瓜洲,以極淮徐;南俯鐵瓮,以 極吳越。江山形勝,當為第一。」乃呼酒,飲數酌,緣石而 下,至一崖,中有裴頭陀像,即唐開山得金以名山者也。左右壁有大書「浮玉山」,莫能考定何時,或云南朝 時嘗名此山。予題「白崖來」三字于側。復從舊路而下 出,從南入僧方丈,左右皆懸來遊者之作,予亦賦一 詩。又從旁緣石壁入,徑而上,登觀音閣。蓋山下一石, 出水丈餘,名善財石,故有是閣。閣旁一崖飛起,其色 如染。憑欄下瞰江,僧曰:「有老黿,呼之即起。」命眾呼之, 果然。其時方午,仍命舟遊焦山。

金山遊記         鄭懷魁 编辑

「玉京縹緲,向峴首以雲浮;金界崚嶒,聳澤心而岳立。 限大江于南北,宛在水之中央,靈山湧巨鼇之區,瞿 唐失如象之險。上有瓊樓琳宇,金碧曄以輝煌;翠壁 丹梯,蔥蒨紛其環合;境超欲界,望若仙居。」其下則有 蛟龍之宮,黿鼉之宅。躨跜夭矯,驚大鳴于洪鐘;隱見 沉浮,答清聲于方響。下元祕府,既上應乎天垣;中泠 名泉,乃潛通乎地道。然而梁朝勝會,虛傳水陸之場; 晉代靈丘,已成陵谷之變。惟見殘碑斷碣,清江白雲 而已。臨水登山,憑高望遠,臺三休而始上,峰七盤而 遂躋。相輪聞鈴鐸之音,合尖窮階檻之勢,遊極重巒 之柱,浮提邈以三千六通四闢之都,窣堵吞其八九。 意軒翔而欲舞,腋翕習以如飛。既乃月上滄溟,地懸 山河之影。雲銷江渚,星輝斗牛之墟。冰天與雪巘同 清,銀漢共金波爭曜。信足以發皇耳目,瑩徹心靈者 矣。二儀已會于旁羅,萬象隨移于轉顧。不有凌雲之 筆,孰標出塵之觀。拔地孤根,屹長撐乎江紀。磨崖片 石,慚仰答乎《山靈》。

遊金山記         馮夢禎 编辑

金山在大江中,不能三十仞,中藏寺上有浮屠,兩岸 煙火相望,與焦山北固稱京口三山渡者,望之培塿 耳。而遠近異勢,峰巒互變,隨波濤上下。唐以來題詠 甚多,惟稱張祜「塔影鐘聲」句,它俱可刪。山傍小峰離 立,或名郭璞墓,或名善財石際。郭璞墓水最洑,下有 甘泉,汲者截竹為筒,去上下得泉。陸羽所稱「揚子江 心水為第一泉」者是。舊有標識,僧病其艱,取去之,指 井當之,大不稱。世無陸公,誰辨泉品。噫!豈獨泉哉?宋 時佛印元公住持此山,蘇子瞻往來參扣,為不能酬 四大作禪床,輸卻玉帶鎮山。金兀朮兵過,失去韓蘄 王料兀朮必過金山,伏兵龍王廟。兀朮果與數騎至 廟,兵誤先出,兀朮墜馬躍上,得脫去。余每徘徊不能 捨去。本朝景泰間,北藏板始完,印賜三山。百年來獨 金山藏缺失數少。余萬曆庚辰,侍先封君過三山,遍 得隨喜,而金山果沙彌者,發心寫補,并創藏殿,許為 匡護,因極力從臾之。壬午補官,復侍先君遊。自癸未 遭艱,甲午自留翰內轉,戊戌解南司成歸,俱從大江, 俱不及登金山,而果上人音耗不絕。今歲乙巳冬十 一月,余出弔江都李氏而返,汝唐客部見送,方候啟 閘,因約遊金山。既至,僧來迎迓,時果上人已稱耆舊, 趨而前云:「補藏與藏殿兩緣俱幸畢事,專俟公作記 耳。」僧虛舟延至水月樓,已迫暝色,客部倦坐,余洎諸 客從果上人禮藏殿,讚嘆久之。索額題之曰龍宮寶 藏殿之左曰「淨業庵」,其左一室,果掩關寫經處。承檐 修竹十數竿,不礙眺望。庵之右為德雲樓,樓下址連 妙高臺,臺自佛印時得名。坡公嘗登此,暮不及竟覽。 歸飲水月樓,更之「江月樓」,兼葷素肴及名酒,客部所 攜。蓋客部不耐素,云客,吳人二陸合奏絲竹甚佳,惜 不能和佳曲耳。客部宿《江月》,而余宿淨業,與胡仲修、 沈伯宏俱。其明日,早,登吞海亭、昔遊亭,圮後重修亭、 直海亭,一望淼渺。亭在浮屠前,更上為絕頂留雲亭。 亭後餘址尚堪他構,為叢所有。由吞海亭覓徑而下, 至江天閣。更前則僧虛谷者建一樓,面西中有大士, 頗廠,堪眺上遊諸勝。樓北置梯,梯東一禪房甚幽,可 臥坐樓中。久之,濤聲清耳,字之「梵音閣。」又僧持心者, 稱余舊居,停延坐,其樓亦南向,左塞右通,客部字之 「無礙樓。」又出詩冊見示,中多閩士詩,陳肅翁師公衡、 儀部曹能始俱有詩。追念公衡,不覺泫然。僧太虛設 早齋其樓,樓面北,登之,寒威偪體,下徙始安。樓左一 堂尸祝。李汝培中丞,以魯中涓配,蓋位可左右。客笑 中丞得左,「當是假靈吾輩耳。」汝唐亦胡盧不已。過中 淨業庵,留連德雲樓妙高臺,見一官鷁在江中流,欲 向京口,四漁舟帶纜。或疑余舟,又有疑其非者,已從 汝唐及客隨喜無梁殿繡頭所居。繡頭者,山東人,居 此二十餘年,昔嘗一見,勸余勿絕仕進。今歲九月,又 訪余西湖,其人蓋修習《華嚴法界觀》者,誤傳未返,乃 從關中相見,欲留余宿,以戒舟江北,辭之。遂與汝唐 諸客別于瓜洲。登輿蹤余舟至閘,則午前已渡江,妙 高臺所見良是。復覓渡之金山,晤二客,亦無耗。久之, 老蒼頭至,舟入京口,故來相迎,遂與二客共渡,逆風 到京口,達舟,昏黑矣。是遊也,李客部為政,沈伯宏慫 恿,余初無意也。客部曰:「使金山悵望過門不入可乎?」 余之過門不入屢矣,豈敢重得罪于山靈?既至,如久 客乍返,眷屬歡踴。佛廬僧舍,路徑參差,半屬新治。喜 果上人寫《藏緣就》。記諾未償,又再晤繡頭,三人俱老矣,江中懸望,不勝依依。渡江之三日,舟未至滸墅二 十里,追憶為記。

遊金山記         王叔承 编辑

丙寅五月,同陳貞甫、范伯楨、仲昭兄弟為金山遊。自 京口渡江而西數里及山,由修廊左折入寺,廊壁嵌 古今碑題數十百,虛敞臨江。寺中觀中泠泉亭,而井 之,《水經》品為天下第一云。又左右三四折,數百步,至 吞海亭。又上則留雲亭,亭立絕頂,所謂妙高峰也。東 顧海門,南絕吳越上游,北襟淮揚長江,自岷、夔、湘蠡 湧天西來,分下山足,兩岸商舟萬計,檣立如林,江山 奇勝,飄然神爽。下峰而南,至江天閣,懸空俯江,大可 憩望,輒倚欄觴詠,可二時許。見月出江上,輒徙酌寺 門面石簰山地,飲山即郭璞墓。釃酒弔之,則暮潮與 明月作白,如大雪垂天,江寒逼人,不知為夏。又漁舟 明滅波際,如畫工寫意家素縑飛灑水墨也。忽憶異 時同商任叔、陸伯玉遊此,今商生客死,陸生病不果 來。死生離別,覺江水悠悠者。山有日照崖、頭陀崖、朝 陽洞、龍池會,暮夜不及遊。水有善財石,亦曰鶻山,分 狀證之,蓋兩肖也。《月下捫張清河詩碑》,指識其字,議 者謂張後無詩,或又誦杜少陵「吳楚東南坼,乾坤日 夜浮」之句云。

留雲亭記          彭祿 编辑

金山在京口江中,每風四起,勢欲飛動,昔人謂之「浮 玉山」,良有以夫。山上有寺,寺舊有六亭,今惟存其一, 曰「吞海」,餘皆久廢。景泰甲戌,郡守白公祀金山之暇, 訪古懷興,乃命主僧弘䨙作亭于山頂,因舊址也。越 明年夏六月而亭成,高明雄傑,參絕霄漢,復舊觀也。 華扁重揭,輝映山水,昭舊名也。弘䨙感公之惠,徵記 于予。夫亭以「留雲」名,豈有他哉?或曰:晦冥之朝,風雨 之夕,雲氣往往停留其上,故得名云。嗟夫!江山亭榭, 非人不傳。唐王弘中在連山,僧景常建亭以供游息, 而燕喜之名載諸簡冊;宋歐陽永叔守滁陽,僧智仙 築亭以備宴遊賞,而醉翁之名垂諸後世。今弘䨙之 作亭,又因公而致。余知留雲與公之名,流芳無窮必 矣,豈待記而後傳耶?公名仲賢,字希閔,陜西綏德人, 由御史擢郡守,所至皆有仁政云。《景泰丙子中秋之 吉》

重建觀音殿記       錢仁夫 编辑

金山在揚子江心,據南北之要衝,作長江之襟帶,有 此天地,有此江山,稱重于人舊矣。自張處士題詩,蘇 學士留帶,金山之名,益以增重。達官顯宦,道由江而 南北者,所必登焉。人故以不登金山為欠事。山之奇 勝,前人記述詳矣。山有寺,寺有觀音殿,歲久頹圮,寺 僧乏力修建,徒有嘅嘆。及正德丁丑春,督光祿寺尚 膳監太監李公和,奉敕提督饒州浮梁燒造。自北來 南,過金山,艤舟山下,入寺焚香禮佛,祝延聖壽。乃歷 覽山之奇勝,寺僧惠鐙實與前導。行次觀音殿,目睹 頹圮,惻然興念,欲與重建。因呼寺僧悉來前,諭之曰: 「吾受朝廷厚恩,得有今日。方切圖報,而未知所以報 也。念惟觀音大士,誓願弘深,尋聲赴感,靈應彰彰。殿 既頹圮,吾當重建。仗茲願力,監我微情,祝聖壽于無 疆,保皇圖于永固,庶以盡臣子涓埃之報。」遂傾其囊, 施白金二百兩,命寺僧徹舊易新。寺僧奉命唯謹,乃 市材鳩工,擇日興作。經始于正德丁丑二月,落成于 是年十一月也。堂構侵雲,輝暎碧落,金山氣象,為之 改觀,亦盛事也。寺僧惠鐙輩謂「勝事不可以不傳。」遠 來謁余,請記,將勒石殿廡,傳示永久。余惟世之稱好 事者,因輕財重義而得名,用財合宜謂之義。用財而 失其宜,其如義何?若今太監李公之用財,不為私計, 近以祝無疆之聖壽,遠以綿永固之皇圖,用財為得 宜,于義為有合,誠當世之所罕見。推其一念之義,則 凡有所監臨,必皆盡忠報國,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無 一事之不合于義,誠出尋常萬萬矣,又安可不述而 記之,以為後人告哉!

重濬龍池記        吳華雲 编辑

余昔躋金山,窮名蹟,謁龍王廟,又得所謂龍洞、龍池 云者,異之。攷厥遺牒,金山順濟龍王廟,即下元水府 廟,其來最遠,建置非一,載在《祀典》。龍池一名龍洞,水 通大江,與潮上下,或云「日照巖西北」,其處也。正統丙 寅,工部尚書吉水周文襄公巡撫江南,徙廟于天王 殿左,石簰當前,若拱若揖,若偃若臥,江流盤渦,人稱 「龍門,而天塹之險,意在是乎?」又鑿池其後,深廣僅丈 許,命曰「龍池」,以神其說。其水淵如,冬夏不竭,鱗介生 焉,其亦靈怪也已。正德十五年秋,毅皇帝洪都凱旋, 渡江,駐蹕,臨池顧問,人侈談之。既而水漸涸,沙泥草 莽,蓋二十四年矣,行者惻焉。嘉靖壬寅臘月,雲以復 命道江上,登山,乃邑侯盧溪李尹隆仲,裹茗來會,容 與終日。言念舊蹟,龍池是先。知僧綱圓濟才屬之,然 亦未意其能速成也。癸卯四月既朢,濟來欣欣然告 我曰:「龍池興矣,願丐一言記其事。」且曰:「下有石穴,亦 通大江。池既濬,召匠石開兩階,碧檻朱闌,神靈桓桓而逾舊觀矣。」矦實捐俸為之。始于二月二日丙子,成 于三月七日辛亥。成之夕,大雷雨,水盈數尺。厥明,少 長環立相慶,歡聲隆隆,咸曰:「是我守令之澤也。」走白 李矦。矦曰:「是龍王之靈也,天之貺也,民之祉也,太守 之慶也。于棟何有?俾濟屬雲記之。」雲獲偕茲遊幸,托 名于山,復為詩以數之。詩曰:赫赫龍祠,奠彼南服。大 旱作霖,為下民福。龍池洋洋,不遠之復。孰湮孰開?神 明予告,龍有變化。雲行雨施,蟄以藏身,神哉斯池!旬 宣之澤。河潤千里,滌之揚之。樂只君子,人之恆言。有 龍則靈,聖作物睹,天下文明。事繫民瘼,我心則憂。胡 為泥中,而作神羞?惟龍升天,惟雲觸石。茫洋元間,深 山大澤。茲江茲山,實蛟龍之宅。我詩于碑,乃頌其成。 龍乎龍乎,與時偕行。

遊金山記         王思任 编辑

萬曆丙申秋,吳敦之、李潤,予與徐季明道出京口。敦 之舉金山之觴,一舸乘風,泠然而驟,泊其下。鐘聲從 紫濤中殷隱迫山,乃壯佛宇僧寮,翬壁而箝,如入大 蜃之都。乃相與禮空王三殿,觴于江天閣,醉于吞海 亭,酣于留雲之頂,而徘徊于金鰲、妙高之間。雪捲長 風,去天尺五,俯瞰嵯岈,不寒而慄。江中石曰《鶻峰》、曰 善才、曰石排、曰郭璞墓,皆洶洄伏暗,魚龍神怪之府 也。《水經》第一泉名中泠,正出墓下,僧苦求者穴井以 篡。此不當欺李贊皇,而況陸鴻漸乎?景純兵解以去, 事在姑孰,安得墓此?讀《三山記》,昔有異僧,誅金山之 根,下不得底,云莖漸孤,細如菌。仰託事俱不可知。惟 是此山之味,氣豁概雄,止印公、坡老數年領取。彼其 蟣蝨龍象之眼,視崩濤為大陸,碎虛空以一拳。衲不 在戲,帶不在輸,只宜時時叫哀綯歌把酒問青天。其 山之大觀,匪一覽所茹。其巖洞雲腥蒨密雨綠彫徑 罨樓,妙在薝蔔深處。須布袍野侶,鷗沒其中,旬日乃 可而一。敦之引前,吏人得得,所謂翎毛山鳥怪矣。彼 其之子安會不下門「牡,堅匿其曲,祕之勝耶?」敦之曰: 「君且厭我而狎之,豆豉墨刻,明日儘君發付也。」因捉 季明臂大笑,以一觴望京口酹劉叔熙為之欷噓者 久之。詰朝,墨刻僧果至,盡售之。至廣陵檢閱,約數千 人,為之糊名易書。取五言不取七言,取律不取古,徒 署名紙尾者不錄,即詩美而詠江山者不錄,詠江中 之山矣,而稱貸「落星影射孤嶼」者不錄,以張祜冠之, 得士幾十幾人?錄其詩于後,後遊者尋碑問碣。其或 然,予不為苔蘚所謾也。

遊金山記          沈擎 编辑

余生于吳越之鄉,雖曾涉太湖,渡錢塘,眼界亦云曠 矣。然常覽輿圖,慕長江險浩,天限南北,古今共慨。而 金山屹立于江之中,又所稱「砥柱中流」也。從來有山 水性靈者,靡不登臨歌詠,眺覽徘徊焉。己卯新秋,余 有《金陵》之行,舟出京口,則狂飆飛逝,白浪迷雲,遂泊 于七里之濱。日未晡而風頓息,回望金山,止隔襟帶, 「且波淨如鏡,月痕隱隱,浴于海門。江山勝景,于斯更 異。」因謀于舟子曰:「汝其為我棹至山邊」,不移頃而身 涉孤崖矣。有小沙彌來,指引路徑,歷諸巖洞殿閣,上 妙高峰頂,則見滔滔灩灩,往而不返,百千螺黛,環繞 天末,潮聲如雷奔電閃。嗟夫!鷗鷺迎濤,黿鼉逆浪,帆 檣去來之中,如浮萍飄寄。不知悲歡離合,僧人多少 妄緣,恨此形骸,入覺岸而不悟,深可嘆也。未幾而明 月一輪,蕩漾萬頃,豁我吟眸,爽我胸次。近俯焦山,北 固鐘磬磊落之聲;遠瞻白門,川漢魚龍飛躍之地。更 聽江南潤州,江北瓜步,城郭人煙,歡呼響應之風。從 開闢以來,幾經歷代興亡,惟有郭墓之拳島,錦水之 宗源,上與日月,迴流不息,急酌斗酒,嘯振林木,歌詩 一律,詞一闋,歸于舟次,烹飲《中泠泉》而寢。

金山志序          胡經 编辑

《前岡子志金山成》,或曰:「嶽瀆而特志古與?」前岡子曰: 「地不自勝,惟人則鳴;嘉不在景,惟心乃神。典不襲跡, 惟義足徵。予志金山也,志吾志焉。夫道,萬物之輿也。 倚則不中,回則不直,窒則不虛,窮則不達。金山崒嵂 大江,邊江諸山,或俯或獻,或衛或奔,猶之曰中天下 而定四海也。是故君子登之思,務精一之學,旁谿遂」 豅維罔由,是曰「中而不倚。」江潨于三江,匯于彭蠡,沛 于京口,險矣險矣!茲山以孤島而障厥會,又猶一夫 秉節,三軍莫奪。是故君子思養浩然之氣,勿亡助以 求配于道義,以塞天地,曰「直而不回。左絕楚氛,右斷 吳鞅,瀜瀜乎,蕩蕩乎!」是故君子觀之思明吾明德,致 廣大而盡精微于茲,曰「虛而不窒。」由京口東注以達 于海,幾矣。一山西峙,若望洋而未之見。是故君子思 日孜孜焉,極深致遠,欲罷而未能也,曰「達而不窮。」夫 中道之樞也,直道之介也,虛道之鑑也,達道之奧也。 樞定而時發以和,介石而居安以貞,鑑徹而應順以 時,奧探而立本以深。自有此山以來,登覽不絕,四道 備而金山無遺勝矣。四勝寓而君子有真樂矣。大哉 孔子乎!登泰山而小天下,在川上而發不舍之歎。孔 子如登是山也,臨長江,望東海,必將灑然喟然,攄精而發微,其誰能禦之?《詩》曰:「泌之洋洋,可以樂飢。」是故 金山之足志也。是業也,大學郝子子高倡我廣陵寺, 僧智宜則摭拾以俟。於戲!冠天舄地,萬物一體,吾身 其能金山哉。

金山志後序        文徵明 编辑

世言山川靈境,必藉文章以傳。永、柳諸山,非有子厚 諸記,人固不得而知也。或又謂文章必得江山之助, 杜子美《夔州》諸詩,所為尤不可及。金山在大江中,號 為勝絕。由唐以來,題詠多矣。世獨稱張祜、孫魴二詩, 以為絕唱。自今觀之,二詩誠未易及。然在唐人中,未 為極致,徒以金山故,獨得不廢。詩以山傳耶?山以詩 傳耶?要之人境相須,不可偏廢,而傳不傳,固有幸不 幸存焉。今味泉宜公褒錄古今諸詩,備山中故實。他 日過吳門示予,俾為選擇云。諸詩雖妍媸工拙,不能 皆同,然莫不各有意義,使選得其當,尚無益于傳否, 況酸鹹異嗜,可以一人之見私之耶?顧其意不可辭, 則為銓次先後,正其偽誤而還之。

金山賦          鄺宗舜 编辑

「金山峨峨,立彼江波。其天造而地設,抑神鑿而鬼磨。 煙雲兮繚繞,星辰兮布羅;日月懸于楹牖,蛟龍遊于 檻阿。壯哉奇矣!嘅夫長江萬里,順流而東。漰漰湃湃, 淼淼洶洶。吼狻猊,馳風騣;拔坤軸,轉乾杠。轟轟雷逐, 赫赫龍從。斷瞿塘之峽,劈五老之峰。固瞬息而千里, 若囊綻而矢衝。由之濤珠濺而柱折,飛沫灑而磯崩。」 順騰牛渚,直指吳淞。滄瀛既邇,合派愈眾。斯正赴壑 之勢,窮寇之鋒。將避之而恐及,敢獨立以當衝。茲山 則亭亭閒閒,突自中起。立靜專壓,波靡鄰。援不資,聲 色不侈。縱震撼之不驚,亦中立而不倚。遏長驅于破 竹,衝堅陣于兩臂。斯不戰而屈人兮,亦匹夫而秉志。 猶之倒孟津之戈兮,潰昆陽之騎;取日于虞淵兮,存 孤于晉祀。攖孤城于睢陽,走老瞞于赤壁,誠文王之 怒,仁者之勇矣。及循波羅之岸,躡至信之磯,觀瀾聽 潮,廊步不迷,乘風帶月,葛巾杖藜。閣則朝陽江天,樓 則海嶽涵虛。眺煙雨之奇觀,覽雙塔之遺墟。穿寂徑, 折盤陀,出藤蘿之外境,登一覽之危坡。蹲循妙高之 臺,愒息冰雪之窩。浮「金湧翠,嘉名不磨,養素鎮濤,于 焉再過。大觀于留雲之亭,重寄酬于郭璞。胡日中之 不遁,尤詭祕于江峨。既生死之有數,將陵谷之謂何? 考三禁之奇跡,尋危巖之裴公。出雪洲,穿妙空橋,度 惺惺池,瞰蒼龍,睹如來之面,立般若之峰。」斯皆深瞰 龍宮,高凌象度,行者唏噓,立者恐怖。及登陟懸巖,乃 回頭于一步。細炊竹葉,旋汲中泠。將試蒙山之上品, 驗陸羽之《茶經》。動清風于兩腋,覺沉痾之頓輕。潤通 法雨,功邁洗心。撫轆轤則法輪常轉,瞰深清則修綆 宜尋。斯第一之稱,萬世之名。彼廚異香積,堂開大徹。 弘濟功深,饑饞道塞。媿稷道之陵夷,思博施而未得。 聿茲臺殿,突兀巃嵷。或嵌懸壁,或倚危峰。或倒臨龍 窟,或上摩高空。如翬斯飛,如苞之叢。鱗鱗角角,隱隱 隆隆;絪絪縕縕,杳杳濛濛。竹窗搖日,松榻流風。丹霞 護于懸磬,贔屭負其晨鐘。篆香凝而晝暝,舍利見而 宵明。蛟龍驚,輪藏撤,綵雲流。旛幢揭,貝葉動,異香洩。 疑三島之瑤宮,與大千之樂國。因而眺長江,觀巨浪, 望海門,瞻疊嶂。時乎清風息浪月上綠煙乍消,金波 不漾。澄萬頃之玻璃,連長天于一象。浮光湛然,靜影 晃晃。恍若步金磚于琪園,壓銀盤以青嶂。吳帆楚纜, 蘭橈竹榜。款乃輕歌,吚啞緩槳,來若中留,去疑不往。 或緩而似馳,或迅而復蕩。時乎風雨合,蛟龍爭,陰霾 起,濁浪層。馮夷舞,海若騰,長年泣。舟人憐,張皇頃刻, 失措顛連,使人神馳魄悸,毛髮竦然。若東海紅羲輪 駕,六合白瓊花下。悉順時而改觀,皆可喜而可駭。睹 太平于有象,開無聲之圖畫。比夫暮鐘動,晚潮升。征 騎獵獵,戰鼓鉦鉦。嗟有期而不爽,悟人事之虛盈。若 或指戰場于北固,望王氣于金陵。蔥蔥蒨蒨,渺渺冥 冥。睹蛟盤而螭據,思虎鬥而龍爭。幸金湯之如「故,懷 保障之無能。」亦或仰長空飛鳥疾,俯深淵遊鱗集,臨 磯呼,老黿出。斯固至信之所孚,非一朝而一夕。殆有 甚聽法之蛟,點頭之石。斯皆異熊交從,奇觀雜沓。類 有德之潤身,而文章之外飾者也。弔維往古,靈異彌 膴,啟水陸之元宗,拔九幽之墮苦。或胎幻以知期,或 書《經》而病脫。雖怪誕而無徵,又相傳而不惑。斯又類 神化之無方,而非常情之所能度。用是名賢聞士,罔 不假步回車,或以為遊仙之傳舍,或指為文客之寰 區,用能解坡翁之玉帶,發張子之秀句,斯有似夫德 高而利見,實修而盛譽者矣。然是豈直燕遊之地,釋 子棲息之居而已耶?《亂》曰:「天高地厚兮造化實工,陽 闢陰闔兮變化無窮,高高下下兮莫測其蹤。或山立 于淵兮泉瀑于峰,知無物不有兮可興可風,惟達人 大觀兮近取吾躬,秉節貴定兮處世慎從,修德乃耀 兮尚絅于中,寧蒙求我兮匪我從童,萬說不移兮虛 受而通,始終一致兮德乃尊崇,貧富不渝兮夷險則 同,首陽奚貴兮千古高風,我心匪石兮變化猶龍,蒸雲布雨兮靜乃有功。「將參三而中立兮,焉事夫培塿 之蟻封。」言有盡而意無窮,乃返櫂而《擊節于江中》。

金山賦           盛恩 编辑

潤有金山公子與焦山處士相遇于大江之東,公子 嬉嬉然有咍色,詡詡然有夸容,乃語諸處士曰:「潤自 古昔,郡名朱方,控引全吳,淩躡大江,金焦並峙,東西 相望,膾炙多口,震蕩遐荒,若有奚異,與台並颺?請各 撰媺,用質低昂。夫金山者,據京口之上游,界南北之 中央,屹橫流之砥柱,亙帝都之巨防。雄跨肇于太乙, 嘉名錫于李唐。星紀牽牛,熒熒煜煜而垂耀焉。勢迎 長江,滮滮涆涆而會交焉。」其東則「吞吐溟渤,枕倚扶 桑,玉山為肱,爾質我相,雲山作股,曲阜連岡。石堰儼 戶樞之闔闢,玉屏羅物色之弛張。《爾焦峰》以列障,彼 北固以為隅。含谿懷谷而獻功,涴沙抱石而呈奇。咸 頫躬而下首,可使氣而指頤。」和風浩蕩拂其隈,初月 滉瀁射其阿。延暘谷之朝旭,道尾閭之夕波。爾其宮 室,則基以重淵,垣以積石。苫以鱗刺,甃以雲覆。高門 有閌,修廊旋復。元墀碝磩而流霞,皓砌琳珉而瑩玉。 大雄殿其中,海雲堂其側,焦光祠其右,善財閣其北, 吸江亭其巔,水晶宮其麓。寶蓮擢穎於海峰,朝陽蘸 光於寶墨。一漚浮於「佳處,壯觀得於望江。飛仙鍊丹 而妙福,千佛贊善於東菴。」於是乎秋蘭菅莎葴蒯芷 蔥薇蕨江蘺荔苀載菁,枸杞春華,茶菊夏榮,彌岡被 皋而蓊鬱,蔓崖縈壁而敷英。《王芻》。臺,戎葵懷羊,青 菁射干,揭車苞黃。香藹藹而遐襲,色芊芊而孔揚。於 是乎蒼松翠柏,杉檜梓桐,樅栝棕楠,赤檉丹楓,大榆 合抱,修竦雲叢。挺幹垂條於谿谷,繁陰布葉於岑峰。 鳳尾慈孝,篔簹射筒;笣筍抽節,綠葉翠莖。傲霜競秀, 凌雪逾青。鸑鷟食其實,鵷鸞巢其中。於是乎鵯鶋秋 棲鶻。䳟「春鳴雎鳩,麗黃關關,嚶嚶鷫鵊,鴰鴇鴐鵝,鴻 鶤」理翮整翰於其末,浴波啄藻於其溟。元鶴白鷺,黃 鵠青晨。於是乎瓊桃早實,琪草先華,奇葩炫錦,雜卉 流霞。葛覃莫莫而蔓衍,灌木萋萋而交加。麗黃求友 于薈蔚之岑,元鳥掠雲于滈瀑之涯。其西則遐矚岷 峨,邈挹荊楚。匯以潯陽,阻以瓜步。金陵道其脈,五州 袒其肩,下鼻漱其液,江流突其巔。龍潭峙而嶮巇,直 州衍而平原。江流湯湯,直瀉萬里。怒濤雷奔,驚湍電 起。大火墜于虞淵,夕暉淪于濛氾。于是乎秋聲淅瀝, 白露載零。井梧凋翠,崖菊敷英。鴈陣驚寒于遠浦,芙 蓉倒景于滄溟。木蘭梫桂,棕枒杞櫹。爰擢修榦,載竦 長條。鵬鶚高騫乎雲漢,猿狖長嘯乎林皋。其南則百 粵所屆,四閩所通。兩浙紓其臂,三吳盪其胸。長揖會 稽于逖域,頫糾疊阜于邇封。摶鵬星翥,警鶴雲翱。菊 峰挺秀,峴嶺岧嶢。寶蓋亭亭乎蘴蔀,磨笄翼翼乎清 標。漕渠習坎,津驛通衢。舳艫鱗次,冠蓋塵驅。客子肩 揮而競渡,舟人楫詬以爭艤。于是乎熏風薦爽,水殿 生涼。嘉木繁陰,鬱鬱蒼蒼。虎兕風于冰雪之窩,蛟龍 沃于迴瀾之房。金荷揚赬,葵榴熾赩。岸幘凜而增寒, 絺綌紾而忘燠。其北則「燕冀在望,齊魯指掌。徐泗孔 邇,揚淮接壤。黃河紆帶而橫奔,呂梁巀嶭而流響。挹 具區之大藪,鬱葐蒕之無底。爰自泰而徂通,衍鹽田 之千里。楊子之梁通其亢,太一之峰委其體。穹然秋 虹之麗空,邈爾蟻封之突起。」瓜渚作鎮,天塹要津,囂 囂煜煜,實我比鄰。于是乎朔風淒淒,元雲漠漠,雨雪 霏霏,石出水落,綺閣重闈,煖歌燠酌,雪藕冰桃,互為 酬酢。鬱鬱盤徂來之松,猗猗撼崑崙之竹,癯鶴啄寒 瀨之冰,梅花露先天之易,娛爾歲時,瞻望北極。爾其 體勢,則鳥道陟其巔,龍宮守其基;滄浪流而為隍,兩 岸廓而為隅。颶風無纖埃之集,潦雨尟微津之淤。伏 牛彷彿,浮玉依稀。獲符互父,名與世移。爾其勝概,則 金鰲中屹,妙高插空。善財頭陀,怪石巃嵷崆。《嶱嵑》, 《石簰》之《山嵣》。岝峈裴公之巖。璞墳濆薄而隱跡,中 泠涌淯而寒泉。爾其梵宇,則大雄西敞,輝煌金碧;天 王伽藍,前驅後翼。江天乘聽潮之軒,海嶽載毘盧之 宅。雄跨玉鑑,天徹悟心。三禁永安,養素涵清。雪月無 邊,煙雨化成。留雲北偃,吞海西憑。廊腰紆折而蜿蜒, 簷牙高啄而崢嶸。若乃日霽天晴,風和雲斂。珠履尋 芳,士女遊衍。挈榼提壺,登高望遠。鏤壁鐫崖,剝苔涴 蘚。估客艤八方之舟,三老忽龍門之險。櫓聲伊軋于 中流,漁唱悠揚于清淺。揭寰宇之奇觀,余耽樂而忘 倦。若乃陰風號,怒浪起,蜃擁波,龍撼雨。闇若天昏,蹴 若地圮。神蛟鼓鬣而嗔怒,江豚延頸而忭舞。舟子狂 呼,傾檣毀櫓。余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怖。若乃貴介公 子,墨客騷人,探奇覽勝,輝映古今,感真宗之夢寐,動 文帝之哦唫,英廟巽申而晉錫,武皇駐蹕而來臨,宋 學士之解帶,唐宰相之命輪,金玉充棟,珠貝盈垣,歐 蘇泝其流,孫張啟其端,煥爾詞林,爛然文苑,托茲山 而並久,終萬古而弗諼。若乃明神降靈,高僧棲跡,裴 陀能構佛印,善葺。菑畬薦千頃之租,「水陸賚萬方之 福。豈若野人之䠥躠,窶子之齷齪。」公子辭畢,淟欠 伸。切齒怒目,奮臂攘襟。諒處士之見屈,敢怙勢而陵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