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14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十四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十四卷目錄

 沁水部彙考

  考

 沁水部藝文一

  重修沁河隄記       明何瑭

 沁水部藝文二

  渡沁水          明徐賁

  沁水秋聲         汪士鵬

 沁水部選句

 沁水部紀事

山川典第二百十四卷

沁水部彙考 编辑

《山海經》之「沁水。」

沁水,源出今山西沁州沁源縣北之綿山東谷,南流 合湱河水峪、西川、狼尾諸河,逕平陽府岳陽縣東北, 又合藺河及八十里川河,東流逕沁水縣東,又合后 泉、馬跑泉、清水河、秦河諸水,南流逕澤州陽城縣東 北,合澤河、桑林河、百眼泉、蘆河諸水,穿太行山,東逕 河南懷慶府濟源縣東北,又東逕懷慶府城北,合邗 水、堯池水、丹水,東流遶武陟縣北,復由東而南入于 黃河。明時,沁河屢決,或由武陟而下入胙城及汲縣; 或至衛輝之新鄉,合衛河,泛濫於大名、曹縣;又或至 歸德之考城,達徐州,今俱涸。其故道猶有存焉。

按:《山海經。北山經》:「謁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至滎陽縣入河。

泰戲之山,液女之水,出于其陽,南流注于沁水。 《海內東經》:「沁水出井陘山東,東南注河,入懷。東南。」 懷縣屬河內。河內北有井陘山。

按:《漢書地理志》,「上黨郡泫氏。」楊谷,絕水所出,南至 壄王,入沁。 穀遠。羊頭山,世靡谷,沁水所出,東南至滎陽入河。 按《後漢書郡國志》,河內郡沁水《山海經》曰:「沁水出 井陘東。」

上黨郡涅有閼與聚。《史記》曰:趙奢破秦兵閼與。《山 海經》曰:謁戾之山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郭 璞曰:「在涅。」

按《水經》,「沁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沮當作涅宋本作洹後漢郡國志上 黨郡涅縣注引山海經云謁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郭云在涅  注沁水即洎水 也,或言出穀遠縣羊頭山《世靡》谷,三源奇注,逕瀉一 隍。又南會三水,歷洛出左右近溪,參差翼注之也。 南過榖遠縣東,又南過猗氏縣東。榖遠縣,王莽之 「穀近」也。沁水又南逕猗氏縣故城東,劉聰以詹事魯 繇為冀州,治此也。沁水又南歷猗氏關,又南與驫驫 水合,水出東北巨峻山。峻御覽作駿乘高瀉浪,觸石流響, 世人因聲以納稱。西南流注于沁水。沁水又南,與秦 川水合,水出巨峻山東,帶引眾溪,積以成川。又西南 逕端氏縣故城東。昔韓、趙、魏分晉,遷晉君于端氏縣, 即此是也。其水南流,入于沁水。

又南過陽阿縣東。沁水南逕陽阿縣故城西。《魏土 地記》曰:建興郡,治陽阿縣。郡西四十里有沁水,南流。 沁水又南與濩澤水合,水出澤城西白澗嶺下,東逕 濩澤。《墨子》曰:「舜漁濩澤。」應劭曰:「澤在縣西北。」又東逕 濩澤縣故城南,蓋以澤氏縣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 十九年,晉取元武。」濩澤者也。其水際城東注。又東合 清淵水,水出其城北,東南經澤城東,又南入于澤水。 澤水又東,得陽泉水口,出鹿臺山,山上有水,淵而不 流。其水東逕陽陵城南,即陽阿縣之故城也。漢高帝 七年,封下訴為侯國。按謝木作卞訴考之史記漢表並無其人唯琴操云卞和獻玉 于楚王封為陵陽侯辭不受退而作歌《水歷》焦。宋本作燋燒山東,下與黑嶺 水合。水出西北黑嶺下,即開蹬也。其水東南流,逕北 卿亭下,又東南,逕陽陵城,東南逕陽泉水。陽泉水又 南注濩澤水。又東南,又有上澗水注之。水導源西北 輔山東,逕銅于崖南,歷析城山北。山在濩澤南,《禹貢》 所謂「砥柱、析城,至于王屋」也。山甚高峻,上平坦,下有 二泉,東濁西清,左右不生草木,數十步外多細竹。其 水自山陰東入濩澤水。濩澤水又東南,注于沁水。沁 水又東南,陽阿水左入焉。水北出陽阿川,南流逕建 興郡,而其水又東南流,逕午壁亭東,而南入山,沿波 漱石,漰澗八丈,環濤轂轉,西南流入于沁水。又南五 十餘里,沿上下步逕裁通,小竹細筍,被於山渚,蒙籠 拔密,奇為翳薈也。宋本拔作茂奇作最

又南出山,過沁水縣北。沁水南逕石門也,謂之沁口。《魏土地記》曰:「河內郡野王縣西七十里,有沁水左 逕。」舊本作徑在沁水,城西附城東南流也。石門,是晉安平 獻王司馬孚之為魏野王典農中郎將之所造也。按 其《表》云:「臣孚言,臣被明詔,興河內水利。臣既到,檢行 沁水源出銅堤山,屈曲周迴,水道九百。」御覽引此作九百里自 太行以西,王屋以東,層巖高峻,天時霖雨,眾谷走水, 小口漂迸。宋本作小石木門朽敗,稻田汎濫,歲功不成。臣 輒按行,去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數萬餘枚。臣以為 方石為門,若天亢旱,增堰進水,若天霖雨,陂澤充溢, 則閉石斷水。御覽引此注作閉防斷水「空渠衍澇,足以成河。雲雨 由人,經國之謀。暫勞永逸,聖王所許。願陛下特出臣 表,敕大司農府給人工,勿使稽延,以贊時要。」臣孚言, 詔書聽許。于是夾岸累石,結以為門,用伐水門。御覽引此 注作用代木門枋,故石門舊有「枋口」之稱矣,溉田頃畝之數, 間二玉海引此亦作間二似疊一字當作閒關歲月之功,事見《門側石銘》 矣。水西有孔山,山上石穴洞開,穴內石上有車轍牛 跡。《耆舊傳》云:「自然成者,非人功所就也。」其水南分為 二水,一水南出為朱溝水。沁水又逕沁縣故城北,蓋 藉水以名縣矣,春秋之少水也。京相璠曰:「晉地矣。」又 云:少水,今沁水也。沁水又東逕沁水亭北,世謂之小 沁城。沁水東右合小沁水,水出北山臺渟淵,南流為 臺渟水,南東入沁水。沁水又東,倍澗水注之。水北出 《五行》之山,南流注于沁水。

又東過野王縣北。沁水又東,邗水注之。出太行之 阜山,則宋本作即五行之異名也。《淮南子》曰:「武王欲築宮 于五行之山,周公曰:『五行嶮固,德能覆也,內貢迴矣。 使吾暴亂,則伐我難矣』。」君子以為能持滿。高誘云:今 太行山也,在河內野王縣西北,上黨關也。《詩》所謂「徒 殆野王道傾蓋」,上黨關即此山矣。其水南流逕邗城 西,故邗關。宋本作邗國也。城南有邗臺。《春秋?僖公二十四 年》,王將伐鄭,富辰諫曰:「邗,武之穆也。」京相璠曰:「今野 王西北三十里有故邗城,邗臺是也。今故城當太行 南路,道出其中,漢武帝封李壽為侯國。」邗水又東南, 逕孔子廟東,廟庭有碑。魏太和元年,孔靈度等以舊 宇毀落,上求修復,野王令范眾愛河中。宋本作河內太守 元真、刺史咸陽公高允表聞,立碑于廟。治中《劉明駕》 宋本作別駕呂次父、主簿向班虎、荀靈龜以宣尼大聖,非 碑頌所稱,宜立記焉。云:「仲尼傷道不行,欲北從趙鞅, 聞殺鳴犢,遂旋車而反。及其後也,晉人思之,于太行 嶺南為之立廟,蓋往時迴轅處也。」余按諸子書及史 籍之文,並言仲尼臨河而嘆曰:「丘之不濟,命也夫!」是 非太行迴轅之言也。碑云:「魯國孔氏,官于洛陽,因居 廟下,以」奉蒸嘗。斯言至矣。蓋孔因遷山下,追思聖祖, 故立廟存饗耳,其猶劉累遷魯,立堯祠于山矣,非謂 迴轅于此也。邗水東南逕邗亭西。《京相璠》曰:「又有亭 在橋。」一作臺「西南三十里。」今是亭在邗城東南七八里, 蓋京氏之所謬耳。或更有之,余所不詳。其水又南流 注于沁,沁水東逕野王縣故城北。秦昭王四十四年, 白起攻太行,道絕而韓之野王降。始皇拔魏東地,置 東郡,衛元君自漢。當作濮陽,徙野王,即此縣也。漢高帝 元年為殷國,二年為河內,王莽之後隊,縣曰平野矣。 魏懷州刺史治皇都,遷治,省州復郡。水北有華嶽廟, 廟側有攢柏數百根,對郭臨川,負岡蔭渚,青青彌望, 奇可翫也。懷州刺史頓丘李洪之之所經構也。廟有 碑焉,是河內郡功曹山陽荀靈龜以和平四年造,天 安元年立。沁水又東,朱溝枝津入焉。又東,與丹水合, 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山 海經》曰:「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 水矣。丹水自源東北流,又屈而東注,左會絕水。《地理 志》曰:高都縣有莞谷,丹水所出,東南入絕水是也。絕 水出泫氏縣西北陽谷,故《地理志》曰:「陽谷,絕水所出。 東南流」,左會。舊本無會字長平水,水出長平縣西北小山, 東南流,逕其縣故城,泫氏之長平亭也。《史記》曰:「秦使 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使 廉頗為將,後遣馬服君。」舊本無君字有之字吳本以之字改作君字子趙 括代之。秦密使武安君白起攻之,括四十萬眾降起, 起坑之于此。《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之南,秦壘在城 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里。秦坑趙眾,收頭顱,築 臺于壘中,因山為臺,崔嵬桀起,今仍號曰白起臺。」城 之左右,沿山亙隰,南北五十里許,東西二十餘里,悉 秦、趙故壘遺壁。舊疑作猶「存焉。漢武帝元朔二年,以封 將軍衛青為侯。其東南流注絕水。絕水又東南流,逕 泫氏縣故城北。」《竹書紀年》曰:「晉烈公元年,趙獻子城 泫氏絕水,東南與泫水會。水導源縣西北元谷,東流 逕一故城南,俗謂之都鄉城。又東南,逕泫氏故城南。 世祖建武六年,封萬普為侯國。而東會絕水,亂流東 南入高都縣,右入丹水。」《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南山 中,丹水出長平北山,南流秦坑趙眾,流血丹川,由是 俗名為丹水」,斯為不經矣。丹水又東南流,注于丹谷, 即劉越石《扶風歌》所謂丹水者也。《晉書地道記》曰:「縣 有太行關,丹溪為關之東谷,途自此去,不復由關矣丹水又逕二石入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為河 內,北曰上黨,二郡以之分境。《丹水》又東南,歷西巖下, 巖下有大泉湧發洪源巨輪宋本作洪流巨輪疑當作洪流巨輸淵深 不測蘋藻冬,冬字疑誤芹,竟川含綠。雖嚴辰肅月,燕麥暄 萋。丹水又南,白水注之。水出高都縣故城西,所謂長 平白水也。東南流歷天井關。《地理志》曰:高都縣有天 井關。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關在井北,遂因名焉。 故劉歆《遂初賦》曰:「馳太行之嶮峻,入天井之高關。」太 元十五年,晉征虜將軍朱序破慕容永於太行,遣軍 至白水,去長子一百六十里。白水又東,天井溪水會 焉。水出天井關,北流注白水,世謂之北流泉。白水又 東南流,入丹水,謂之白水交丹水。又東南,出山逕鄈 城西,城在山際,俗謂之期城,非也。司馬彪《郡國志》曰: 「山陽有鄈城。」京相璠曰:「河內山陽西北六十里,有鄈 城。」《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元年,趙成侯偃、韓懿侯若 伐我葵。」即此城也。丹水又南屈而西轉,光溝水出焉。 丹水又西,逕苑鄉城北,南屈東轉,逕其城南,東南流 注于沁,謂之丹口。《竹書紀年》曰:晉出公五年,丹水三 日絕不流。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擊。即此水也。沁水 又東,光溝水注之也。水首受丹水,東南流,界溝水出 焉。又南入沁水。又東南流,逕成鄉城北,又東逕中都 亭南,又合界溝水。水上承光溝東南流,長明溝水出 焉。又南逕中都亭西,而南流注于沁水也。

又東過周縣北。縣故周也。《春秋左傳?隱公》十有一 年,「周以賜鄭公孫段。」六國時,韓宣子徙居之。有白馬 溝水注之。水首受白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長 明溝湖水東南流逕金亭西,分為二水,一水東出為 蔡溝,一水南流於沁也。

又東過邢丘。一曰懷縣之北 注《韓詩外傳》曰:「武王伐紂,到邢 丘,更名邢丘曰懷。」據今韓詩作懷甯春秋時,赤翟伐晉,圍懷 是也。王莽以為河內,故河內郡治也,舊三河之地矣。 韋昭曰:「河南、河東、河內為三河也。」縣北有沁陽城,沁 水逕其南而東注也。

又東過武德縣南,又東南至滎陽縣北,東入于河。 沁水于縣南,水積為陂,通結數湖,有朱溝水注之。其 水上承沁水于沁水縣西北,自方口東南流,奉溝水 右出焉。又東南流,右泄為沙溝水也。其水又東南,于 野王城西,枝渠左水焉。以周城溉,東逕野王城南,又 屈逕其城東,而北注沁水。朱溝自枝渠東南,逕州城 南,又東逕懷城南,又東逕殷城北。郭緣生《述征記》曰: 「河之北岸,河內懷縣有殷城。或謂楚漢之際,殷王邛 治之,非也。」余按,《竹書紀年》云:「秦師伐鄭,次于懷,城殷。」 殷即是城也。然殷之為名久矣,知非從邛始。昔劉聰 以郭默為殷州刺史,都督緣河諸軍事,治此。朱溝又 東南注于湖,湖水又右納沙溝水,水分朱溝南派,東 南逕安昌城西。漢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張禹為侯 國。今城之東南有古冢,時人謂之張禹墓。余按《漢書》, 禹河內軹人,徙家蓮芍。鴻嘉元年,禹以老乞骸,自治 冢塋,起祠堂于平陵。平之肥牛亭,近延陵,奏請之,詔 為徙亭。哀帝建平二年薨,遂葬于彼。此則非也。沙溝 又東,逕隰城北。《春秋?僖公二十五年》,「取大叔于溫,殺 之于隰城。」是也。京相璠曰:「在懷縣西南。」又逕殷城西, 東南流入于陂,陂水又值東南流入于河。先儒亦咸 謂是溝為泲渠,故班固及闞駰並言泲水至武德入 河。蓋泲水枝瀆條分所在,布稱亦兼丹水之目矣。 按《魏書地形志》河內郡沁水,二漢晉屬。治沁城。有 沁水。

按:《隋書地理志》「西河郡綿上。」開皇十六年置。有沁 水。

太原郡文水。舊曰「受陽」,開皇十年改焉。有文水、沁 水。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沁水出沁州沁源縣。」漢穀遠縣 後魏改今屬威勝軍羊頭山,世靡谷,至懷州武陟縣入河。澤州 有沁水縣。《山海經》:「謁戾之山。」在上黨涅縣沁水出焉,南流 注于河。注云至滎陽東北入河又云:「出井陘山東,東南注河,入 懷東南。」懷縣今武陟

按:《金史地理志》:澤州。有沁水。

沁州沁源。有沁水。

綿上:有沁水。

懷州,「河內。」有沁水。

武陟。有沁水。

孟州。「濟源。」有沁水。

按《埤史》,「沁水南歷猗氏,又南與驫驫水合。」

按:《續文獻通考》:「山西沁州,沁河在沁源縣城東,源出 綿山東谷,流入平陽府岳陽縣界。」

平陽府沁河源出沁州沁源縣,南流經岳陽縣,又南 流入澤州界

澤州沁河在沁水縣東五十里。源出沁州沁源縣,經 岳陽縣東流至本縣,南流,經懷慶府界入黃河。又有 杏谷水、梅谷水,俱入沁河。

河南懷慶府沁河在府城北二里。源出沁州綿山,穿太行達濟源,經武陟入黃河。

歸德府沁河在府城北三十五里,源出綿山,自武陟 經本府,合流于徐。

按《山西通志》:沁水源出沁源縣北一百二十里綿山, 流經岳陽縣東入沁水縣界,西南流至河南懷慶府 界入黃河。

按《沁源縣志》:「縣北一百二十里有綿山,盤踞百里,澗 壑深杳,沁水出焉。」

縣東六十里有琴泉山,山上有琴高真人廟,廟前有 泉一泓,名曰「靈泉」,入沁河。

縣北五十里,郭道鎮之東,有仁霧山。其山自綿山分 脈,綿亙六七十里,高峰蟠結,上有慈雲寺,旁分兩臂, 彎環迴抱,前起尖峰,如雙闕狀,中通一路,沁河瀠遶 于外。

沁河在縣東關之東。其源有四:一在滑鳳村東北溝 中石崖下,一穴出水湍急。一在崖頭村北山麓,有泉 一泓,旱澇如常。俱由琴峪而南,至陽城村轉東。一在 車家嶺底,水從地下二孔中湧出,勢甚雄,由綿上鎮 至陽城合流。一在白狐窯馬圈溝至交口村相合。自 是以南,復受諸水,其流浸大。經岳陽縣轉沁水縣,穿 太行山至河南懷慶府達濟源,由武陟縣入黃河。隋 大業四年開永濟渠,引沁水入于御河,灌田二千餘 頃。

湱河在縣西北八十里。源出靈石縣界太平頭石巖 下三穴出水甚急,至郭道鎮入沁河。

水峪河在縣北七十五里。源出水峪村,至綿上鎮東 入沁河。

西川河在縣西三十里。其源出自衛村東溝,至龍頭 村入沁河。

狼尾河在縣北十里。源出馬藍溝並朱鶴嶺下二處, 至河西村入沁河。

按《岳陽縣志》,「沁河在縣東北九十里,一出沁源縣西 北綿山,一出沁源縣東北馬圈溝,合流縣境內百餘 里,東南入黃河。」

藺河,在縣北八十里。南流入沁水。

八十里川,在縣東一百六十里。源出長子縣發鳩山, 西南流與沁水合,長八十里,故名。

按《沁水縣志》:沁河在縣東五十里,源出沁源縣綿山, 經岳陽縣東,自大匠村入沁水縣界,西南流至河南 懷慶武陟縣入黃河。

按《沁州志》:「后泉在州南五十里,有八角井,流繞州城 西,合沁水。」

馬跑泉在縣東十五里白土岩下,南流有義村,入沁 河。

清水河在縣東北八里,水極清潔,西流入沁河。 按《長子縣志》:「秦河源出方山,南流至端氏鎮,入于沁 河。」

按《陽城縣志》:「沁河即洎水,由沁水縣郭壁鎮入縣逕 潤城沁渡,迤𨓦而南,濩澤水入焉。」又東南流,逕午壁 亭,至公娥澗出山口即枋口也。建瓴下注,至覃懷會 丹水入黃河。

澤河在縣南郭外。其源出嶕嶢山下,即濩澤。逕城南 折而東,由石門東南流入于沁河。

桑林河在縣南四十里。出麻樓諸山,歷西冶合龍洞 川水,東北入于沁河。

棲龍潭,陽阿水入沁之盡境也,在章訓里南。

百眼泉在縣東三十里沁水之濱。有泉百眼,沸湧,跳 珠濺沫,匯流于蘆河。

蘆河,古陽泉水也。出鹿臺山。自沁水縣樓子坡,經縣 西北芹池、劉村、蒿谷、美泉、孔寨,入于沁濱河,可引灌 田。

按《高平縣志》,「丹水在縣西北,出發鳩山之陽,舊號泫 水,流遶縣城,自西北而東入澤州,合白水,下太行山, 瀉于沁河。」

按《河南通志》:「沁水自山西澤州陽城縣流入懷慶府 濟源縣境,下流至武陟縣入黃河。」

按《濟源縣志》:沁河在縣東北三十里,自山西澤州逕 本縣流入河內縣界。

枋口即沁水所逕處,秦以枋木為門,故名。晉司馬孚 壘石為之,又名「沁口」,人多題詠。

蒙泉在枋口內。

按《懷慶府志》:「邗水,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出太行之阜, 南流經邗城西,又東南逕孔子廟東,東南逕邗亭西, 又南流注于沁水。」

堯池水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太行山麓。泉畔有堯廟, 廟前到處有泉,掬手可飲。匯而東南流,葦荷交映,灌 田二十里,入于沁水。

按《武陟縣志》:「沁河源出沁州綿山,穿太行達濟源,合 丹水,遶武陟縣城北,由東而南入于黃河。」然性善變 遷,往由詹家店東入河,後徙由本店西南入河,去縣 四十餘里。明萬曆十八年水漲,由南賈直入黃河,去縣僅數里。

上清河在縣西北十七里。舊自白馬溝南流入沁,後 沁水漲,淤塞,自河內金城村,歷武陟、游村、李村,亦達 修武城南三橋坡,東流入衛。

按《胙城縣志》,「沁河故道,一名孟姜女河,自武陟縣流 經胙城境,北行與汲縣相接,在漢堤西,今塞。」

按《衛輝府志》:「新鄉縣沁河故道,在縣西南武陟縣,入 黃河。嘉靖二十三年,河決入衛,渰沒田舍民畜甚眾, 下至大名、曹縣,咸被衝沒。」

按《歸德府志》考城縣「沁河故道,在縣南二里,正統間 知縣劉鵬修。」

按《徐州志》:「沁河一名小黃河,一名汴河。」《一統志》云:「汴 源出河南滎陽縣大周山,東流至中牟縣入黃河。沁 河出山西沁源縣,經山東流,至河南懷慶府入黃河。」 河居中,汴居南,沁居北。河南徙則與汴合,北徙則與 沁合,故此河之名有三。今沁水久不達,惟河合于汴 爾。

沁水部藝文一 编辑

《重修沁河隄記       》明·何瑭

懷慶府城北二里而遠,有河曰「沁河」,源自山西來,乘 高趨下,怒流湍悍可畏。河之南有隄,蓋以防其患也。 始築年月無可考計,其來蓋亦久矣。成化年間,隄漸 陵夷。十八年夏秋之交,霖雨大作,河暴漲決隄,毀城, 摧房垣,漂人畜,不可勝紀。日照陳公時守懷慶,徵徒 役修築之,隄復高厚完善,迄今三十餘年矣,復漸陵 夷。比年夏秋之交,每霖雨,河水暴漲,輒至城下,城外 房屋牆垣,多致傾塌,居人恆凜凜焉。恐復有十八年 之患。太守郯城周公議欲修築,以勞費重大,乃請于 巡撫都御史李公。公曰:「修隄防以禦水患,政也。雖勞 費,固不得已。況親王在此,更有不可緩者,其亟圖之。」 乃經畫區處,計隄之當修築者,西起回龍廟,東過真 武廟,長凡三百一十丈有奇,高約二丈有奇。起工于 正德十二年正月,訖工于是年四月。太守公又令沿 隄種樹千餘株,蓋亦為護隄設也。既落成,囑某請記 成績于石,以示久遠。竊惟天下之患,備於未然,則力 省而功倍,患至而後圖之,非惟勞費不貲,往往有不 及事之悔。古人于隄防溝渠之類,歲加修治,職此故 也。惟茲隄十八年以前有人修築,則可以免墊溺之 患,奈何其不然也?今太守公及河之未為大患也,先 築隄以備之,其為民之德甚厚,然亦勞且費矣。嗣是 而後,歲加修築埤補,使茲隄不致陵夷,則吾人墊溺 之患,其永免乎?故記其修築始末,復系之以此,以告 後人云。

沁水部藝文二 编辑

《渡沁水          》明·徐賁

陸行渴懷抱,今渡沁河水。奔騰走百灘,聲遠聞數里。 我來坐其涯,肩擔欣暫弛。不意山塢間,偶得見清泚。 連朝塵沙目,豁爾淨如洗。雖云倦行力,對此亦足喜。 南風吹青蒲,白鷗忽飛起。

沁水秋聲         汪士鵩 编辑

何處新聲豁醉眸,湯湯沁水正當秋。風生絕壑林同 嘯,月湧驚湍夜更幽。似送哀猿歸客枕,疑隨逸鶴到 高樓。余心雅與清商合,洗耳毋煩擇上流。

沁水部選句 编辑

唐李適《侍宴安樂公主莊應制詩》:「沁水銀河鸚鵡洲。」 韋嗣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詩:「已陪沁水追 歡日,行奉茅山訪道朝。」

沁水部紀事 编辑

《宋書五行志》:「晉武帝泰始六年六月,大雨霖。甲辰,河、 洛、沁水同時並溢,流四千九百餘家,殺二百餘人,沒 秋稼一千三百六十餘頃。」

《晉書五行志》:「七年六月,大雨霖,河、洛、伊、沁皆溢,殺二 百餘人。」

《懷慶府志》:「河西劉虎聚結流民反於上黨,南寇河內。 太宗假叔孫建安平公,督公孫表等討虎,斬首萬餘 級,餘眾奔走,投沁而死,水為不流《隋書盧賁傳》:「賁字子徵,涿郡范陽人也。拜郢州刺史, 尋轉虢州刺史,後又遷懷州刺史,決沁水東注,名曰 利民渠,派入溫縣,名曰溫潤渠,以溉舄鹵,民賴其利。」 《懷慶府志》:「大業元年,帝將巡歷淮海,命皇甫儀發丁 夫百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穀洛水達於河,復自板 渚引河與沁合流入於泗。」

《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四年:「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 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 郡。」

《懷慶府志》:「唐李元淳為懷州刺史,決沁渠七十餘里。」 《宋史五行志》:「神宗元豐七年,懷州黃沁河泛溢,大雨 水損稼,壞廬舍城壁,磁州諸縣鎮。」

《金史王競傳》:「競字無競,彰德人。歷寶勝鹽官,轉河內 令。夏秋之交,沁水泛溢,歲發民築隄,豪民猾吏,因緣 為奸。競覈實之,減費幾半。縣民為之諺曰:『西山至河 岸,縣官兩人半』。」蓋以前政韓希甫與競相繼治縣,皆 有幹能,絳州正平令張元亦有治績,而差不及,故云 然。

《侯摯傳》:「摯初名師尹,字莘卿,東阿人。明昌二年進士。 貞祐三年權參知政事,俄拜參知政事,行尚書省于 河北。十一月入見。壬申,遣祭河神于宜村。十二月,復 行省于河北。四年正月,進拜尚書右丞。嘗上言宜開 沁水,以便饋運。至是詔有司開之。」

《路鐸傳》:「鐸字宣叔。為翰林待制,兼知登聞鼓院。累除 孟州防禦使。貞祐初,城破,投沁水死。」

《河渠志》:「黃河沿河上下,凡二十五埽埽設散巡河官 一員,懷州、孟津、孟州及城北之四埽,則兼沁水事,設 黃沁都巡河官一員于懷州以臨之。」

《元史譚澄傳》:「澄字彥清,德興懷來人。世祖即位,擢懷 孟路總管,俄賜金符,換金虎符。歲旱,令民鑿唐溫渠, 引沁水以溉田,民用不饑。」

《世祖本紀》:「中統二年六月,懷孟廣濟渠提舉王允中、 大使楊端仁,鑿沁河渠成,溉田四百六十餘所。」 《續文獻通考》:「中統三年八月,中書省臣忽魯不花等 奏,廣濟渠司言,沁水渠成,今以驗工分水,恐久遠權 豪侵奪。」乃下詔:「依本司所定水分,已後諸人毋得侵 奪。」

《元史郭守敬傳》:「守敬字若思,順德邢臺人。中統三年, 張文謙薦守敬習水利,巧思絕人。世祖召見,面陳水 利六事。其五,懷孟沁河雖澆灌,猶有漏堰餘水,東與 丹河餘水相合,引東流至武陟縣北,合入御河,可灌 田二千餘頃。」

《五行志》:「至元三年六月,衛輝淫雨。至七月,丹、沁二河 泛漲,與城西御河通流,平地深二丈餘,漂沒人民房 舍田禾甚眾,民皆棲于樹木。郡守僧家奴以舟載飯 食之,移老弱居城頭,日給糧餉,月餘水方退。」

二十年六月,太原、懷孟、河南等路,沁河水涌溢,壞民 田一千六百七十餘頃。

《世祖本紀》,「至元二十七年八月,沁水溢,害冀氏民田, 免其租。」

《五行志》:「成宗大德七年六月,沁河溢。」

《順帝本紀》:「至元三年六月,御河、黃河、沁河、渾河水溢, 沒人畜廬舍甚眾。」

《衛輝府志》:「明永樂十三年,黃、沁二河溢,漂流民居,渰 沒禾稼,壞衛輝兌軍倉糧,遂移倉所于大名小灘鎮。 成化九年,沁、衛河溢,渰城郭,壞民居。」

《河南通志》:「陳達,山東日照人。成化中知懷慶府。會沁、 濟暴漲,壞古陽隄,乃調屬縣民夫六千餘人,躬自督 工,閱三月而告成,百姓立石紀德。」

劉應節,濰縣人,進士。由戶部郎中擢守懷慶。值沁河 決,城外居民受患。節見之,極力濟賑。查漂沒戶數,申 請蠲租。集眾築隄,不時告成。

《山西通志》:「竇氏,李子實妻。正德間,流賊過,居人逃避。 時李子實偶出外,氏負其姑涉沁水,匿南山巖穴間。 賊至,大肆搜索,氏被執。賊首見氏色美,欲犯之,氏大 罵不從,賊刺殺,暴屍市巷。已而復甦。顧其姑失所在, 見賊猶罵不絕口。賊以大石碎其首,見之者無不慟 悼。」

《廣平府志》:「張偉,米脂監生。正德中,令邯鄲,廉勤公慎, 百廢俱興。城西沁河歲患衝激,導之使別流,建樓橋, 築墩臺,不踰月事竣。」

歐陽調律,合州進士。萬曆中令邯鄲,有清操,勤撫字。 沁河泛溢侵城,築石隄障之,至今永賴,因號歐隄。 《沁州志》:史正春遇母病劇,乃發愿曰:「古有王祥,因臥 冰躍鯉,若母病愈,願效而行之。」于是當冰堅時,正春 至沁河內,解衣久臥冰上,兩岸觀者如堵。移時氣蒸 冰釋,身幾溺水,兄力救,掖之乃出。

《衛輝府志》:「嘉靖二十二年,沁河決獲嘉新鄉,城中水 深數尺,濱河禾稼廬舍漂沒殆盡。」

嘉靖三十七年,「沁河水溢傷稼。」

《蘇州府志》:「王天爵字子修,嘉靖己未進士。知衛輝府時河決病漕,總河大臣議欲開沁水,由衛河達天津。 天爵考典故,測地勢,以為開沁必出懷慶,水湍激,衛 當其衝,必且魚吾民。乃抗言不可,且曰:『以軍國計,不 惜一郡,則必移城郭,遷人民,以避水衝。如人心動搖 何』?乃罷議。」

《開封府志》:「萬曆十五年夏秋淫雨,瀍、洛、沁水泛漲,決 劉獸醫口、銅瓦廂荊隆口,淮、黃合流。上以河臣權分, 乃使工諫常居敬視事疏塞之。」

《衛輝府志》:「萬曆十五年七月,大水,黃、沁二河決,渰城 郭,壞民居及田禾。」

丁未年,沁河決,大水渰府城東北二關,城半頹。圮東、 西、北三門土塞,舟泊城下,日用米菜等,城上繫繩取 之。

《懷慶府志》:「史東昌,蔚州進士。知懷慶府。會沁水漲溢, 囓古陽隄,公輦家金數千兩,募夫築石隄以障之。民 標其碣曰『史公隄』。」

《鳳陽府志》:「徐文炯字中白,為沁水縣令。沁河淤瀉不 常,例有河夫銀請于上,悉為裁革。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