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11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十一卷目錄

 順天府部彙考四

  順天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十一卷

順天府部彙考四 编辑

順天府山川考二   通志府縣志合 编辑

涿州

獨鹿山 在涿州西十五里,下有鹿鳴澤。漢武帝出蕭關,歷鹿鳴澤,即此。

龍安山 ,在涿州西北五十里,時起雲霧,成龍形。

鐵柱山 ,在涿州西三百五十里,相傳禹治水始於冀,以鐵柱維舟,恐亦俗傳之訛也。

石虎山 按《府志》:「州城西五十里有二石,狀如虎。」

安樂窩 按《府志》:「州北十二里,邵康節先生居此。」按:「康節」 在河南,此或後人擬「康節」 以命名,《志》誤。涿水, 發源上谷涿鹿山,流至涿州入挾河。范水, 在涿州西南,魏置范陽郡以此。

洗馬潭 在涿州城西,俗傳張桓侯洗馬處。《月池 》,在涿州西南十五里,廣三圓如月。岐溝 在涿州西南四十里,宋置關以禦金者。督亢陂 在涿州東南十五里,沃美之名聞天下,燕太子丹乃遣荊軻進秦王圖也。《地經》安史亂後,石晉割置四百餘年,至明初入編戶。然而棗栗之民粒食東南,東南之粒能飽九邊士,亦能荒三輔土。今過問上谷四五百里間,水流時斷,林煙時見,禾黍時有,烏睹所稱沃美者哉?或曰:督亢陌,幽州南界也。以要致重,不以沃美。《風俗通》曰:沆,漭也。言乎淫淫漭漭,無涯際也。沆,澤之無水,斥鹵之謂耳。陂有故亭址,高丈,周七十步,土人稱之曰督亢亭,時掘得瓦礫金錢也。亭址南去二百里,古故安縣,今之易州。荊軻齎督亢圖為將,刺秦太子丹,餞送軻易水上。軻為歌《易水寒》之歌,後人乃迷其餞處。計所從渡,當燕中都西人函關道也。今指安州城北曰易水,不知今官道為即丹祖道與否?酈道元《水經注》:一曰逕孔山,鍾乳穴,東歷荊陘者是。一曰在武陽者是也。蓋酈之注易水,往往馮弔太子丹云:易水出西山寬谷中,東歷燕之長城,又東徑漸離城,太子丹館漸離處。又東出范陽,合濡水,徑樊於期館西,是其授首荊軻處。又東南流,徑荊軻館北,丹納田生,言「尊軻上卿,館之於此。」

拒馬河 按《府志》,「州北郭外。源自紫荊,歷鐵鎖崖,東注三角淀。」

湖梁河 按《府志》,舊名胡良,州北十里,源出房山,經州東北入琉璃河。

清泉 按《府志》,在州盤坡,至桑葉澗入拒馬河。渾河 按《府志》,州東三十里桑乾下流。

乾池 按《府志》,「州西十五里,一名百尺乾。」 南涉溝 北涉溝 ,按《府志》曰:「洹水東流入桃花潭。」

房山縣

大房山 在房山縣西十五里。雄峻秀古,為幽燕奧室,故曰「房。」 下有聖水泉,有龍嵅峪。

石經山 ,在房山縣西南四十里,有山好著白雲腰,其半麓曰白帶山,所生芯題草,他山實無,曰芯題山。」 藏石經者十年矣,始曰石經山,至今也,亦曰「小西天」 云。北齊南嶽慧思大師,慮東土藏教有毀滅時,發願刻石藏閟封巖壑中,以度人劫。坐下靜琬法師承師付囑,自隋大業迄唐貞觀,《大涅槃經》成,其夜山為三吼,為生香樹三十餘,六月水漲為浮大木千統,至山下,構雲居寺焉。唐元宗第八妹金仙公主修之,洪武二十六年又修之,正統九年又修之。山上雷音洞,高丈有餘,縱橫於高有倍,四壁刻經,四柱刻像。石臺几案,瓶罏皆石。有欄,橫與堂亙。堂左洞二,右洞三,堂下洞二,皆經。唐迄元代有續刻《經目》,列石幢,人傳洞之初穿火龍也。今石壁凹凸處猶燒痕矣。洞中燥而北瀦池之,井之。洞北有泉竇石逕。石下山始潤於土。木根石而資泉,藤腹乎木亦資泉。自古幕泉上,徑泉之南旋旋登,登山五頂,號曰五臺。金仙公主各作白石小塔。以峰之東臺壁上掌印四,號曰「文殊印。」 別峰冠石,後廣前銳,出於虛空,號曰「《曝經臺。山下左右東峪》。

寺西峪寺後香樹林,香樹生處也。夢堂庵,唐夢堂師居處也。林後,琬公塔也。萬曆壬辰,達觀和尚睹像設衰頹,石版殘蝕,拊幢號痛,率僧芟除。是夜為來風雷,光照巖壑。翌日,啟洞拜經石。石下有穴,藏石函一尺,上刻「大隋大業十二年歲次丙子四月丁卯朔八日甲子,於此函內安置佛舍利三粒,願住永劫」 三十一字發視際,異香發於函蓋石銀金函,三發而得小金瓶,舍利現矣。狀黍米,色紫紅。師悲戀禮贊,聞於慈聖太后,迎入供養,函瓶以玉,外函複之,安置故處。僧憨山撰《雷音窟舍利記》刻之石。按《法苑珠林》,白色骨舍利、黑色髮舍利、赤色肉舍利,茲三粒者,其肉色也。山古碑多於林木。其著者,隋仁壽元年《王臣暕碑》。仁壽元年《王邵碑》。唐開元十年《梁高望碑》。開元十五年《王大說碑》。元和四年《劉濟碑》。景雲二年《甯思道碑》。太極元年《王利貞碑》。遼清寧四年《趙遵仁碑》。天慶八年沙門志才碑。元至正元年《賈志道碑》。至元二年釋法徵碑。山半有庵曰半山庵。庵上半里蹄跡宛於石,號曰「果老驢跡。」 或碑實之。

穀積山 在房山縣西北五十里,峰巒突兀,形如積穀。下有三洞,近山者常讀書其中,遂呼為「三學洞。」 一洞可容四五十人。

馬鞍山 在房山縣北六十里,形似鞍,上有龐涓洞。

大安山 在房山縣北八十里,上有大安館,相傳五代時劉仁恭建,遺址尚存。

三峰山 在房山縣西北二十里,三峰矗矗,高插雲天。

黃山 在房山縣西南三十里,為桃葉口要害。樂𡹬山 在房山縣西十五里。龍華山 在房山縣北五十里。

霧山 ,詳《古蹟》。「呆漢臺。」

一堵山 ,在房山縣西南四十里,石壁巉峭,高三百餘尋,長百餘步,儼若版築。

上方山 ,在房山縣西南八十里。《景物略》曰:「上方山晚得名,一二百年內有來遊者,循孤山口而西峰,橫澗束澗上測,俓如古牆邊趾,人如行衖中,村落林煙,水田麥畦,時時有間,嫗叟壯農饁婦,樵牧豎子,見人無不喜畏。遠遠窺之,十二三里至下接待庵,兩壁巉截,中隱一罅,可狖蛇徑耳,不自意容步過身也。三步則」 旋,四五步則折,仰天青蒼,日一九白,跳而東西。至此坐愁嘆,或悔焉。望一平可歇息處,喜矣。曰歡喜臺也。奇峰環臺,臺環視之,有敵樓,似者睥睨欄楯具有蓮花,似者青瓣而黃,其趺歡然。行二里,過兜率門,一里得石級,以升,級三百升。九絫,毘盧頂也,別一國土矣。遠風平疇,泉流惟緩。計里方五十,庵寺百二十。入巖嵌石,出壑𩰚空者最,藥師殿也,華嚴龕也,珠子橋也。行半里,上方寺矣。寺不知當山外何方,但覺上又上方是上方,寺左起一峰,百數十丈,石質潤滑黃,間五采色,上有冠,若柱。若久當墮矣,未墮也。峰下泉曰一斗泉,相傳注泉熟腥,便伏懺謝復蠕蠕。峰之著者,曰大摘星、小摘星。《望海》數碑皆明。碑山自古,寺自今顯晦,亦以時哉。

寶金山 ,在房山縣西南四十里。峰巒紫翠,其山上有古剎。

白雲山 ,在房山縣西南八十里,山半白雲繚繞,四時常見。

般洲山 在房山縣西南五十里,上有二寨,石室環列,居人每避兵於此。

滴水巖 ,在房山縣。《景物略》曰:「過仰山村捨,澗行碎石中,石沒故道,履剝其面,芒鞋割其耳,蹄翻石濺,如雪火星星,舂碾,聲應四谷。上黃牛岡口,路益峻,又滑也。周望無路,折而忽通者十八疊。移步又折,或數里折,望煙一繚,有朱垣,如有紺屋如上,上益力,路折不通矣。壑其前直下視,漆漆無所見。度人以棧,人無敢棧」 度者。有洞而僧,有殿而佛,休休止止。又棧度之,則巖也。巖額覆,爭上讓下,日月不流,天光側入者,巖中空也。其深廣三丈,如斧之而成石,更無隙,水滲滲生石面,既乳乃垂,既珠乃移,既就乃滴,上百千點,下百千聲,亂不成聽。身巖滴中,視滴透瑩如失串珠,如側下冰簾。巖旁石洞,深三十餘丈,燃炬入北一石壁,如覆半敦鐺,鐺亦滴聲。西一石坳,水清且甘,石床中央,龍年年見床上。西北一垂石,下有竇,人蜿蜒入,級級下行,石巧出於泉,泉巧貫於石。人蹻蹻躡石,闊狹其步,時見其光如星。再入石隙一潭,幽不可以測,龍所蟄也。僧云:「山中二白猿,高俱五尺,有時來坐巖下聽泉。」

華嚴洞 ,詳「《房山縣》穀積山。」

雲水洞 ,在房山西南。《景物略》曰:「登大小摘星嶺,西望胡良拒馬大小河,如練如帶,如游絲,在拄杖下,顛則落河中耳,而隔山不知其幾十里,望且行,緣嶺四五降升,達雲水洞口,買炬種火,脫帽。」結履襪,薄飲且飯,倩土人導,秉炬帚杖,隊而進洞。洞門高丈,入數十丈,乃暗乃炬,乃卑乃傴,行又數十丈。鹿豕行,手足掌地,肩背摩石。又鱉行,肘膝著地,背腹著石。又蜥蜴行,背膺著石,鼻頷著泥,以爪勾而趾蹲之,乃卑漸高矣,則苦煤從前入者,炬灰也,觸焰飛而瞇觸,手黟不脫。導者帚除之,後者袖左右麾以入,漸見垂鍾乳,入漸高,雖高然曲盤且仄罅也則前炬張如螯後屈曲,又蟹行螾行焉。入又漸張,垂乳甚眾,冰質雪膚,目不接土石色心。瘁瘁,謂過一天地入一天地矣。左壁聞響,如人間水聲。炬之水也,聲落潭底,不知其歸。又入,有黃龍白龍盤水畔,爪怒張。導者曰:「乳石也。」焠炬其上,杖之而石聲乃前。揚炬望鐘樓鼓樓,欄棟簷脊然。各取石左右擊,各得鐘聲、鼓聲、磬聲、木魚聲聲審已,導者曰:「塔。」共擲石而指塔,塔層層大三圍,其半折。導者曰:「雪山也。」果一山粉如光,霏霏者芒如磴,益側不屬,石益滑。乃又臂引猿行。又入而左,有天光透入,定想之,洞口外晝光也。光所及,壁上有字,可行可數。若梯可致,尚可辨識。左側高廣,有光亂亂,乃眾泉瀦分,受炬光。泉深莫測,而穴復窪小,從前入者亦無更進。此凜然議且出。凡洞行,得一爽,叢而息;得一遺炬,履而壯。得一形似外人造者物而嘉嘆。得一光,知猶天也,而心安然。凡入洞,三易炬出,殺炬三一。凡入洞,伏仆仄援,七易其行。出殺,行十一出洞矣。趨接待庵中,道一石小兒足跡。僧曰:「善財也。」時見白龍出,輒化為魚,土人云。又聞樂作。

石經洞 ,詳「《房山》《石經山》」 下。

雷音洞 ,詳《石經》。

孔水洞 在房山大房山東北,懸崖千尺,石竇如門,源泉湧出,深不可測。時有白龍出遊,往往樵牧聞絲竹聲。昔有人乘桴窮源,行五六日無所抵,但見仙鼠晝飛,赬鱗遊泳而已。開元間旱,以金龍白璧禱之,輒應。金泰和中,見桃花浮出,其瓣徑寸,疑為世外仙境云。

三學洞 ,詳《房山縣大房山》。

龍嵅峪 在房山縣大房山。

賈島峪 ,在房山縣西,為閒仙居處。

白雲峪 ,在房山縣西南五十里,山高絕,頂有雲氣。

茶樓頂山 按《府志》,「縣西二十里。」

六聘山 按《府志》,「縣西三十里。」 按《縣志》,或又謂之綠屏山云。

紅螺嶮 按《府志》:「縣西南四十里,即幽嵐山。通體一巒,犯雲霧而上,非人徑也。明成化時,樵始徑之。嘉靖僧始宇之,萬曆時人始遊之。」

白雲𡹬 按《府志》:「縣西南五十里,山峻絕,其頂常有雲氣旋繞。」

三角山 按《縣志》「在縣西三百里,山峰有三角,故名。」

蛾眉峪 按《府志》,縣西一十五里。

三盆山 按《縣志》,「在縣西」

歡峪山 按《縣志》:「在縣西南七十里,中有一峪,寬平可居。」

平峪山 按《縣志》:「在縣西二百里,峪中平坦,山水環遶,石田百畝餘。」

留臺尖山 按《縣志》:在縣西三里。上有三官廟、碧霞宮及子孫娘娘等殿。三月二十八日有會場。

塔兒山 按《縣志》,「在縣西十里。」

鳳凰山 按《縣志》,「在縣西十里。」

黃龍山 按《縣志》闕。

五指山 ,按《縣志》,在縣西南六十里,有五峰。羊耳峪 ,按《縣志》,在縣西北十二里,即古紅羊峪。

龍含峪 按《縣志》,「在縣西北二十里,其下有伏龍穴,穴有清和觀。」

長溝峪 按《縣志》,在縣西二十里。

寨峪 按《縣志》,「在縣西南二十里。」

牛口峪 按《縣志》,在縣西南八里。

龍泉峪 按《縣志》闕。

中和峪 按《縣志》,在縣北十八里山半喦間有古寺一座,中腰湧泉,流至寺中,內砌二池,蓄水利用。池水流山下,取之不竭。

六角峪 按《縣志》,在縣西北十里。

羊頭岡 按《縣志》,在縣北六里,狀如羊首。連三岡 按《縣志》,在縣北十五里。

歇息罔 按《縣志》,「在縣西北八里。」

抱羊岡 按《縣志》,在縣北三里。

大石𡹬 按《縣志》:「在縣西南四十里黃龍山下。前產青白石,後產白玉石,小者數丈,大者數十丈。」

白玉塘 按《縣志》,近石𡹬山下有塘,塘下隙突出一泉,其水甚清,溢出浸灌稻田。稻米色如玉,味美,時人呼為玉塘米,與西湖無錫米並珍之。王禪洞 按《縣志》,「在縣北二十里雲濛山下,世傳王禪修行之所。」

張良洞 按《縣志》,「在縣西北七十里。」

孫臏洞 按《縣志》闕。

龍泉河 ,源發房山縣大安山,西南流,與琉璃河合。

「杖引泉 」 在房山縣西南六十里,東南入胡良河。

胡良河 ,發源房山縣,經涿州東北入琉璃河。《金史》作「湖梁。」

挾河 ,在房山縣東南,源發中浣谷,流至涿州,與胡良河合。

一斗泉 在房山縣上方山東北山坳間,俗呼為「斗笠泉。」 華嚴祖師開山時,有龍居東嶺潭中,師逐之至北峰,飛錫一擊,遺水斗許,遂成泉。七斗泉 在房山縣北二十五里,泉大於斗,凡七處,水湧尺餘,下入河,旁有石洞淨室。

廣陽水 ,在房山縣北公村,經良鄉東廣陽,與鹽溝水合,入桑乾河。

北河 按縣志,在縣北一里許,山泉水所積。西河 按縣志,在西郭外,亦山泉下流也。東沙河 按縣志,在縣東一里,即北沙下梢。南沙河 按縣志,與上河共一道

十度河 按《縣志》在縣西南,曲折旋繞,自十度河至石𡹬店,歷經十度,故名,即巨馬河之上流。公村河 按《縣志》,發源自山西流至良鄉,為廣陽河。

漫水河 按《縣志》:發源自龍門峪,歷經磁家務大口頭,流至羊頭岡,為大石河。

韓村河 ,按縣志,在縣南二十五里,莫窮其源。涼水河 ,按縣志,在縣南三里。

坨頭河 按《縣志》,在縣東五十里。

支樓河 按《縣志》闕。

霸州

南山 在州東七十里,喬松修竹,周匝十里。鴈頭山 按《府志》,州城東南二十五里。

臺山 按《府志》:州東二十里,實九河所經,大小中有三

莫金山 按《府志》,「州城南一十二里。」

霸水 在霸州南三里。發源白溝,經州境入拒馬河,達直沽以入海,今淤。

沙河 在霸州南,與塘河合,至入海處,名為飛魚口。《寰宇志》曰:「五渠水」 ,又曰「長鳴水。」 後魏孫願嘗捕魚於此。

高橋淀 ,在霸州城東七十里。周匝三十里,《栲栳圈》諸水所匯。

界河 按《府志》:「州北一里,宋遼分界處。」

拒馬河 按《府志》,「州北自蘆溝河流合界河,後徙流州南,北至直沽入海,因宋界遼以守,故名。」 玉帶河 按《府志》,「州南十三里西接保定界。渾河 」 按《府志》,「此係州之最為害者,即桑乾下流也。變遷不常。明正德初在州南門外。嘉靖中徙州城北,後徙固安縣北,今決州之城西城南,竟成巨河矣。」

八字河 ,按《州志》:「州東七十里,諸水至柳」河「經堂」二淀兩分焉,故名。

堂二淀 ,按《州志》,「州東六十里。」

金水窪 ,按《州志》,「州東五十里,其地界下故名窪」 ,今變為沃壤,耕殖。

夾河 按《州志》:「出上谷涿鹿山,會胡良河至苑家口」 ,今淤。

汊河 按《州志》,「州西南十八里。」

新挑河 按《州志》:「州南八里許,舊有古河,上自蓮花臺,下達臺山,綿亙數十里,歲久淤塞,諸水散漫為害。明副使陸公坤尋故道濬之,水勢以殺,民甚賴之。」

邊家河 按《州志》,「在州東四十里。」

會同河 按《州志》:在州東十八里,上接玉帶,下至蘇橋,以眾流至此合而為一,故名。所謂「苑口秋濤」 ,即此。

煎茶鋪河 按《州志》:「自頭道河由溫家口平曲」

達信安

楮家河 按《州志》:「在會同河東」 ,今淤。

通濟河 按《州志》:「由苑家口經栲栳圈關、王堂山川壇,轉折而北,入雙城河,蓋逆流也。每秋水淫潦,河水泛濫,舟楫直抵城下,商賈輻輳,民稱便焉。」

頭道河

二道河

三道河 按《州志》:「三河俱自會同河支分,東北折而復會達信安河。」

馬貉隄 按《州志》,「在城東四十里田家口,由棘鍼墳」信安鎮宋楊延朗城清河北隄, 按《州志》:「在口頭村十里,自保定縣燕子口,抵文安縣潘平,綿亙九十里。」金移剌益增修。明洪武癸亥,知州梁伯常加築。

沙城隄 按《州志》:「在孟店北一里,西至臨津固安界白廟,東抵青口永清縣界信安,綿亙八十里。明洪武癸亥,知州梁伯常築。萬曆甲戌,副使錢公藻增修,以障渾水。」

高哥莊隄 按《州志》:「自州南關抵平曲村,明弘治丙辰,知州毛實築,以障渾水。萬曆丙戌,副使錢公藻重築增修。」

煎茶鋪隄 按《州志》:「自劉化營經州城,北抵信安鎮,延袤百里,明知州毛實增築。」

臨津隄 按《州志》:「自涿州東境,接固安楊先務荊垡,至州之趙家務臨津,經州南關抵苑家口,綿亙百餘里,明弘治戊午,知州劉珩築。」

趙哥莊隄 按《州志》:「在城東三十里,自園里村抵菜園村,勢如伏龍,明知州劉珩築。」

萬家隄 按《州志》,「在城南二里許。」

橫隄 按《州志》:「城東十八里,南抵苑家口,北抵栲栳圈。西來諸水至此壅阻,斂入會同河,口狹流急,卒難速洩,以致上原泛漲,三郡為災。」 明副使顧公褒議盡決此隄,以殺水勢,使一瀉而下,由臺山而注信安,大為得策。豪有力者阻之,議遂止。至

皇清順治甲午,河水橫決,長隄俱頹,一望數百里,皆

成巨浸後雖發帑修築,然捍蔽者不過城之東北,而城西、城南,舟楫往來,迄今日甚,遂以桑田為滄海矣。顧公前議,誠為遠見。

漁廠隄 按《州志》,「在城東十五里。」

花達墓隄 按《州志》,「上接臺山,下經趙哥莊、楊哥莊、田家口、菜園、高橋以至信安鎮,綿延四十里。」 明萬曆甲戌,副使錢公藻創築。

南隄 ,按《州志》:「自堡家莊起,由老隄村蓮花池以至邢家務口,長三十五里。」 明副使錢藻重修白墳隄 ,按《州志》,「南自煎茶鋪,北抵白墳。萬曆甲戌,副使錢藻築。」

長屯漕河隄 按《州志》,「在州南一百二十里,長三里。」 口岸六處:一馮家口,一盧家口,一南程家口,一北程家口,一南蘇家口,一北蘇家口,芥子淀堰

柳林淀堰 按《州志》:「以上二堰,俱南至二道河,北至頭道河。」

文安縣。無《山》。

文安潭 :在文安縣北十五里。

柳河 按《府志》,縣東北。

黃龍港 按《府志》,「縣南。」

火燒淀 按《府志》,「縣東二十五里,聚石溝河、柳河、急河三水,入衛河。」

白龍淀 按《府志》,「縣北。」

大城縣:無《山》。

黃汊河 在大城縣東北八十里,源自交河,分流至縣界入三角淀。

沿河 按《府志》,滹沱支流。按《縣志》,係滹沱支流。自獻縣、河間縣之龍華橋轉入縣之南境,由馬村閣村東北經十里灣,自南而東,又經白羊渡、四呈口,匯黑龍港河,從而北折,繞縣東十二里趙扶村北,自子牙村分派,一流三岔口,一流王家口,達靜海縣三家淀入於海。

交河 按《府志》,縣東二十五里。按《縣志》,因沿河黑龍港交流,故名。

黑龍港河 按《縣志》係滹沱河支流。一自縣西南遠南頭村入境,迤邐至四呈口,與沿河會。一自縣南曹家寺北流,至四呈口會流;一自清縣扈家店流至王鎮達村,至四呈口會流。

沿河隄 按《縣志》,起河間府,接本縣驀門村,至本縣三岔口,接文安縣境,繕來營盤曲百餘里。黃岔口 ,按《縣志》,係白溝河下流,在縣東北八十里,北流至丁字沽入海。

麻漥淀 按《縣志》,「在縣北四十里。」

古隄 按《縣志》「自本境迷隄村接文安縣境,低昂斷續五十里,或云長城隄,或云護城隄。」 查疑是趙武靈王所修,非秦之長城也。

李字淀 按《縣志》,在縣北五十里。

三家淀 按《縣志》在縣東北五十里,係文安、靜海本邑之交,文大之水從茲北下。

黃林口 按《縣志》「在縣南十里,為河、大兩邑要害,萬曆年重修。」

皇清康熙十年,邑侯張關同河間各修縣界隄二。

本境沿河護田隄岸一 按《縣志》,馬村口至三岔口共一萬三千四百三十丈。

協修隄岸七 按《縣志》,「霸州長屯南蘇家口一百一十丈。」

北「蘇家口一百三十四丈」 ;

程家口五十五丈

文安縣繕來營隄六十丈。

武哥莊隄三百一十三丈。

保定縣靳家背後隄一百一十八丈。

柏木橋注窩隄四百七十丈。

保定縣:無《山》。

玉帶河 在保定縣北,東流入會通河。

潘家燕子口 按《府志》,「縣西南。」

馬家燕子口 按《府志》,「縣西南。」

河隄 按《縣志》「邑居,諸水下流西北而來者九,曰蘆溝、拒馬、夾河、琉璃、胡良、桑乾、烏流、白澗、白溝西南而來者六,曰黑羊、一畝泉、方順河、唐河、沙河、磁河。北九河自新城、雄縣而下,匯於毛兒灣,俱經保定玉帶河達苑家口。南六河自任丘而下,匯於五官淀,亦經保定玉帶河達苑家口。一河之隘,不足以容萬派之流,以故橫出必先及於邑之河北中亭、河、寨上村、桃花漫、張青口、燕子口、小河等處,再決而南,田苗漂沒無餘矣。」 永樂六年,知縣王孟原始築隄防之,民患稍安。永樂十一年,知縣楊汝誠重加增修,見水溢隄決,保定與文安大城暨雄之東鄉、霸之南鄉均害。保定民貧力寡,較文、大、雄、霸霄壤。用是申准撫按,每年春初雄、霸、文、大、保定五處各分工修築

霸州隄 按《縣志》,接保定縣盧哥莊界牌,東至太堡莊西頭止。自太堡莊東頭起,至善來營,則文大隄也。

大城隄 在保定縣界內者,一自北壇起至劉家園,長二百八弓,久不修築;一自西壇起至擺渡口,長三十三弓,久不修;一自靳家背起至姜家村,長二百九十弓;一自何家道口起至橫隄。今文安修築。

文安隄 在保定界內者,自路畽北頭起至十王堂右,不在保定界內者不著。

「保定隄 一自十王堂西起,至盧哥莊界牌止;一自路畽南頭起,至北壇止;一自劉家圍起,至北門止;一自西關起,至西壇止;一自擺渡口起,至大城隄止;一自大城隄西起,至何家道口東止;一自文安何家道口隄南頭起,至上五哥莊止,共長五千二百八十弓。外有遙隄,自白家道口起,至上武哥莊止,共長二千八」 百弓,《大城》分修八百四十弓,《文安》分修一千四百弓,《保定》分修五百六十弓。

文隄 按時修築,且堅且厚,可以禦流。近惟十王堂南所決兩口新隄,尚不如別隄堅厚。然文之人力可勝,集築堅厚無難。保定隄以人少力綿,隄長二十餘里,枵腹負土之民,一上隄岸,動經數月,極力盡勞,不遑安處。然恃隄為命,修築實不可緩,在當事加意而已。《大城隄》雇工遠來,恐至失時。有心民瘼者,宜何如振作也。

薊州

空峒山 ,在薊州東北五里,舊名翁同,後改此。按《州志》傳:「廣成子廬其上,黃帝問道焉。」

螺山 在薊州南五里。《魏志》「漢陽螺山」 即此。盤山 在薊州城西北二十五里,山不可登,盤而登之曰盤山。豐石而歉於土,樹坼石罅生者,根僨棰瘇,身載斗癭,柯輪摶而輻引,山固石層,絫之而愈出,上若墮不墮,下若仆未仆,古逕出其下。又多奔泉,泉觸石濺而鳴,日夜與石之銳下而廣額者,勢相搖傾,所謂盤泉也。泉延十里,金沙其底,石所潔也。魚魚影,影不可匿,亦不可捉,石為之竇塞也。峰危壁削,嵐氣到地,苔溼到天,千古一翠。有石欲飛墜,所謂懸空石也。兩巖久立相肅,光潤相及者,天門開也。門開得逕,門容臂,逕容掌,巖肘,其右壑虛,其左大石阻絕,引索始登。從來惟戚將軍繼光、袁吏部宏道登焉。凡登天門者,至上方寺望而止。西上二十里,即

盤頂也。頂為筍為錐,又立塔,日過之影落塞外,風過之鈴振半空,雨過之雷奔趾下,欲少停不可得,故雲照寺高潔而僧肅如。盤有三:上盤塔,中盤寺,下盤泉寺,少林寺也。寺傍紅龍池,乃鑿石龍而朱之者也,名得而實失。踰四嶺而西李靖庵,李靖舞劍臺,有「唐李從簡來遊」 數字刻焉。嶺上一石,如人著愨頭,坐而叉腰。土人嘲之曰「石尉遲。」 東過十里雙峰寺,有李仙腳跡,訛也。而記盤山者曰:「李愿盤谷薊之山,庸豫之谷耶?」 益訛也。

桃花山 在薊州西南六十里。《魏志》「漁陽桃花山」 ,即此。

甘泉山 在薊州西北七十里,山頂有石,狀如犬,又名「石獒山。」

沙嶺 ,在薊州西三十里,盤山末路也。高二百餘仞,周六里,泉水沿流,奇石崇聳。

鐵嶺 在薊州北十里,高百餘仞,石色如鐵,中有懸崖。

魚鼻山 按《府志》,「州城東北二十里。」

別山 按《府志》:「州城東南三十里,凡自東而西者,必由之周行。」

漁山 按《府志》,「州城西北三里,高丈餘」 ,即古漁陽之名所由起。

黃花山 按《府志》,「州城東北六十里,上有玉皇殿,鐵瓦無梁。」

燕山 按《府志》:「州城東南六十里,自太行山而東,延袤數千里,直抵海岸。」

龍池河 在薊州南、一名「魚水。」 發源盧鬼嶺口、流合黎河、經玉田縣入白龍港

金泉河 在薊州北,泉自地湧流為馬中河。黃巖川 ,在薊州北四十里,宋置廣川郡取此。「盤泉 」 ,在薊州盤山中。

《車箱渠 》在薊州,西北抵昌平。

沽河 按《府志》:「城南五里,自蘆兒嶺以西,泃河以東,諸水皆入焉。」

沙河 按《府志》:「州城西二十五里,源出盤山,入於沽河。」

白馬泉 按《州志》:「在城西北三里許崆峒山下。每夏秋有水溢出盈池,相傳府君神馬飲水於此。」

黑馬泉 按州志,「在城東北三里崆峒山下。」 白澗 按州《志》,「在城西四十里,發源於盤山西峪,經羅家峪中皆白沙,而水極清淺,四時如秋。」 白龍港 按州志,「在城南七十里,沽河、泃河皆會於此,相傳有龍騰於此」 ,又以近海潮名潮河。玉田縣

徐無山 ,在玉田縣東北二十里。漢末田疇避難於此。產不灰木,生火石。

無終山 ,在玉田縣東北三十里,古無終子國地。《搜神記》曰:「陽雍伯葬無終」 ,即此。遼白仲理隱居於此。

「古溪山 」 ,即麻山,在玉田縣北十五里,陽雍伯種玉處。

玉屏山 即獨樂崖。在玉田縣北二十里,高聳崒嵂,山巔平廣,可容萬人。舊以「崔」 名山,今改此。龐山 在玉田縣西北二十五里,四崖壁立,嵯峨盪雲,俗傳唐太宗駐蹕於此。

文龍山 在玉田縣西北二十五里。由燕山口入二里許,古棗高槐,綠蔭青翳,盛夏無暑。登巔眺望,湖光遠近,雲樹蒼茫,城郭歷落,宛然如畫。楸子山 ,在玉田縣西北二十五里,路逕逶迤,削壁對峙,日色不到。行五里許,楸樹紛披,澗流斷續,禽鳥非常,別有境界。又二里,得寺,在煙霞中,泉甘宜茗。遊人至,恆流連不忍去。

燕山 在玉田縣西北二十五里,自西山迤衍,直抵海峰。

小泉山 按《府志》,「縣東北二十五里,有泉出石罅,合孟家泉入白龍江。」

石鼓山 按《府志》,「縣西北二十里,唐太宗東征高麗,聚兵擊石,聲如鼓。」

石棚山 按《府志》,「縣西北三十里。泉出石實,甘涼可飲。」

麻山 按縣志,城北十五里,陽雍伯種玉之處。九峰山 ,按《縣志》,縣北二十里山有九峰。大泉山 ,按《縣志》,城東北二十里有泉,今淤塞。東桃花峪 ,按《縣志》,城西北三十里

四角山 按《縣志》,城東北十五里。

鎮虎峪 按《縣志》,城西北三十里有鯉魚洞。白山 按《縣志》,城西北四十里

常山 按《縣志》,「城東北三十里。」

中山 按:《縣志》,「城東北三十里。」

蜂山 按《縣志》「城西三十里。」

螺山 按《縣志》「城西四十里,以形得名,下有泉,民取灌溉。」

圍子山 按《縣志》,「城東四十里。」

石欄山 按《縣志》,「城西北三十里。」

白陽峪 按《縣志》,「城西北三十里。」

鸚兒峪 按《縣志》,城東北二十五里。

烏龍洞 按《縣志》:「城北十二里,麻山西南,其洞盤環,深二三里。」

天橋峪 按《縣志》,城東北三十里。

聖水盤 按縣志,城西北三十里有水一區。洞山 按縣志,城北二十里山巖有石洞,風自洞出。載《祀典八景》之一。

飛雪泉 舊名「光沙」 ,在玉田縣南溪澗中湧沙而出,細白如雪,攻金治玉者競取為礱資。藍水 在玉田縣西北二十里,發源三樂臺山石間,其色如靛,故名。南流入白龍港。

沙谷水 ,在玉田縣東北二十里徐無山。與黑牛谷水東流合《唐水》。

黑牛峪水 ,按《縣志》,「出徐無山東南。」

唐水

孟家泉 按《縣志》,「城東五里。」

小泉河 按《縣志》,發源小泉山下。

雙城河 按《縣志》,「發源黃家山。」

青溝

采亭橋河

鴻橋河 按《縣志》「三泉匯集」 ,下通薊河西水,一泛劉家橋一帶隄堰,最為緊要,宜亟為留意云。長涯河

南河

漳、泗河。此三河併《縣志》亦不詳其源委,或皆小河也。還鄉河 源出豐潤縣北崖兒口,河勢上寬下狹,夏月霪雨,諸山水皆匯,大為民害。舊例補築隄岸,係豐、玉兩縣合修。

皇清定鼎,憫民力單弱,發帑銀七萬,差工部督兩縣。

民合修。康熙四年,邑令申文止帑玉,民獨困平谷縣。

魚子山 在平谷縣東北十里。上有大塚,相傳為軒轅黃帝陵。亦據陳子昂詩有「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墳」 之句也。

瑞屏山 在平谷縣北二十里。秀列若屏,有臺有寺。

妙峰山 在平谷縣東北二十里。峰巒秀聳,下有九姑泉。

嵑山 ,在平谷縣東五十里。峰巒峻峭,林谷深幽。

城山 ,在平谷縣東六十里,高聳如城堞,有石室,僅容一人臥,俗傳「孫真人曾居此。」

泉水山 按《府志》,「縣南八里,泉流入河,民賴灌田。」

峨眉山

靈泉山

柏山 按《縣志》,「三山俱在縣東北二十里,惟峨眉低員秀麗,尢為可愛。」

雞足山 按《縣志》「在縣東北三十里」 ,下有三泉寺。

盤山 按《縣志》:在縣東三十里,高二千餘仞,周百餘里,勢磅礡而盤桓,峰巒疊聳,崒然排空,亦勝概也。邑名盤陰以此,一名盤龍山。

紅泥洞 按《縣志》,「在縣南十五里。」

氣鼓嶺 按《縣志》:在縣南十五里,形如鼓,上有孔,每旦雲氣浮出,故名。

泃河 在平谷縣東北。源發塞外,入黃巖口,經漢川西流,經平谷東,復東而南流,經三河至寶坻入白龍港。

沽水 一名西潞水,又名東潞水。《水經》云:「發源塞外丹花嶺,合九泉水,南徑安樂故城西南,與螺山水合,為西潞水。又南經狐奴故城西,與鮑丘水合,為東潞水。」

周邨河 在平谷縣西。與馬莊河、獨樂河、小碾河、鄉泰河會入於泃河。

唐水 在平谷縣東南十里,發源徐無山龍泉井 ,在平谷縣東十里,明成祖駐蹕時所鑿。

逆流河 按《府志》,即小碾河也。在縣境之南,源出泉水山龍王廟二十五里按《縣志》,發源泉水山下,西北流入於泃河。

龍潭 按《縣志》,一在縣南大王務,一在縣東北龍王廟,二十五里。

獨樂河 按《縣志》,「在縣東北二十里。」 或伏或見,斷續無常,西流入於泃河。

遵化州

鳳臺山 在遵化州西七十里。脈發太行,幹綜薊野。千巒響旭,萬壑堆雲。出乾而入巽,形家號曰「亥龍。」 左艮而右坤,占者咸云「像虎。」 載翔載翥而來真是九苞翽翽有起有伏,而駐洵稱五采翬翬惟鳳,有棲斯臺。

明月山 在遵化州西南十三里,高百餘仞,上有石穴,圓而明,南北相通,望之如月,故名「明月山。」

五峰山 在遵化州東北二十五里。山勢磅礡,五峰列峙。東曰快目,南曰瑞雲,西曰紅翠,北曰虎巖,中曰紫蓋,上有禪林寺。

葡萄山 在遵化州東南三十里,土多葡萄,故名。

龜鏡山 在遵化州南四十里,舊名磨臺,上有蓮池。金王叔云:「有龜負鏡出池。」 土人異之,作寺,改今名。

三台山 在遵化州東北七十里,盤曲三層,故名。

白冶山 在遵化州南五十里,上有白冶子鑄劍處。

松亭山 在遵化州東北一百二十里,多古松乳山 ,在遵化州東北三十里,州治發脈於此,俗名「媽媽山。」

瑤峰山 在遵化州東北二十五里,其山白石璀璨,如列瓊瑤。

太行山 按《府志》:「在州之北」 ,入燕則曰燕山,即長城山也。

岈髻山 按《府志》:「州西北二十里,高千丈,下有福利寺。」

靈靈山 按《府志》,「州南五十里,高九百餘仞。」 釣臺山 按《府志》,「州南十里,高百餘仞,下有溪潭,可釣。」

金山 按《府志》,「州東二十里。」

夾山 按《府志》:「州西南四十里,兩山相夾,故名,高數百仞。」

南龍山 按《府志》:「州南八里北又有北龍,兩山相望,蜿蜒如龍。」

大團亭山 按《府志》:「州東北一百一十里山之北,又有小團亭山。」

景忠山 按《府志》:「州東六十里,舊名陰山,高數十里,為境內諸山冠。」

鐵山 按《府志》「州東五里有記。」

鼓山 按《州志》:「州南八里,隆起如鼓。」

清風山 按《州志》:「州南十七里,四時蕭颯有風,上有玉皇、地藏、碧霞三祠。」

筆架山 按《州志》:「州南二十里,三峰如筆架,左與明月山連,中斷處為小燕口峽。峽南有仙人搗藥石,今祠藥王於上。」

燕山 按《州志》:「州西南七十里,高千仞,陡絕,下有竇十郎莊。」

桃花山 按《州志》:「州南二十五里,上多桃樹,其巔有塔」 ,今廢。

香爐山 按《州志》,「州東南四十里。」

茂陵山 按《州志》,「州東北四十里有寺。」

舍身臺山 :按《州志》:州東北二十五里,高千仞,上有泉,山半舊有梵剎,久廢。順治十二年,僧普門重修。附記:「昔有僧師徒三人並修梵行,老僧飯穀多,沙苦之;少者立愿淘去,期三年圓滿。長者妬之,潛沙飯中。師飯沙 ,呼少者曰:『不期,汝今飯實有沙,爭一宿未滿,可惜!沙彌曰:『一夕亦負願』。遂懸崖捨身,澗中如落朵雲;妬』」 者以澗中有異,亦舍身。老僧尋澗中,妬者死矣。小者惟遺一履。因並葬澗側,為二丘小丘者履耳。

野狐山 按《州志》:「州西北十七里,下有澄潭,旱則土人乞雨於潭,多應。」

關山 按《州志》,「州西三十里。」

鳳山 按《州志》:「州東北二十五里內有古剎山形如鳳。」

五里河 在遵化州北五里。源發沙坡峪,經州西南,合枯河入白龍港。

梨河 在遵化州西南。源發欒陽界,經州境與湯池河合。

湯泉 《景物略》曰:「湯泉,在遵化州北四十里,泉從山坡下,沸而四出。」 魏王《土地記》曰:「徐無城東有溫湯,水出北山溪,即溫源也。萬曆五年,戚大將軍繼光甃石池之,深二丈,方四尋,覆以堂,曰九新。水東出於石,為之龍吻,噴其怒。未至泉數十步,氣爞爞,聲洶洶。其不可即即之,靜若鑑,投錢池中,翻翻若黃蝶,百折而下,至」 底,宛然錢也。以熟生物,與炊者等。後堂壁刻「武宗宮人王氏」

《怨詩》:導而左遠之為小塘,塘陰有以通寒水,浴者時啟而劑泉之溫。寒水者,亦泉也,去湯泉數武,出於泥沙。湯泉有石根,若焦釜者,出之石不反則寒矣。泉前唐寺,貞觀二年建,名福泉寺,人又呼湯泉寺。

湧珠泉 在遵化州鐵廠北二里許,一名「聖水泉。」 平麓積石泉自石罅中出,湧泡如珠,旱引灌田,亦一方之利。

蒲池 在遵化州西七里,廣二里,有《記》。

清水河 按《府志》:「州西六里,源出道溝峪,會沙河入水門口。」

沙河 按《府志》:「源自羅文、沙坡等峪,以達南關,入水門口。」

水門口河 按《府志》:「州南三十里,兩山之間,九河之匯,自懸崖而下。」

合河 按《府志》:「州西南七十里蒼山前,一州之水會此。」

灤河 按《州志》,又名灤江,州東七十里,源出塞外,由潘口入,南經灤州入海,宋因名郡為灤川郡。

臨河 按《州志》,州西七十里。

聖水庵泉 按《州志》:「在桃花山下,迸於懸岩,水甘冽。側有芳樹石室,相傳有老衲憫僧遠汲勞苦,咒而得泉。」

海子 按《州志》:「州西南四十里,縱廣十數里,為湯、黎二河下流。」

鹿角河 按《州志》:「州西南七十里近河池,舊苦水,知縣辛志登開渠洩之,遂成膏腴。」

雙泉 :按《州志》:「州東南四十里產上水石,水沫浸腐草,結聚而成。」

茂公泉 按《州志》:「州西北十八里,其水自北來,從下而上,至馬相營,引渠汲灌,村人利之。又名劍泉。」

樓子湖 按《州志》:「州南十三里,縱廣七里,產蓮芡。成化中,澤水瀦注,遂成淵津。」

豐潤縣

鴉鶻山 在豐潤縣西北二十里,有石穴二,俗呼「孟家洞」 、「趙家洞。」

陳宮山 在豐潤縣北,縈迴數十里,東至還鄉河,西接黃土嶺,其色蒼翠,又名「花山。」

書室山 在豐潤縣西北四十里,舊名靈應山,懸崖壁立,上有泉,濆流而下,有巖曰「攻書室」 ,改今名。相傳韓信曾閱書於此,至今有石案、石硯、山津時滴池奇蹟也。

夕月山 在豐潤縣東八十里,舊名「朝月」 ,兩峰特起,狀如偃月,改今名。

石鼓山 在夕月山南,狀如石鼓。

腰帶山 在豐潤縣東八十里,山腰有石如帶。「琵琶山 」 在豐潤縣北三里,產白土如粉,可堊屋壁,以形名。

王化山 在豐潤縣北五里,孤峰疊翠,寺觀清幽。

車軸山 在豐潤縣南二十里,圓而高,若臥轂然。上有無梁閣一、塔二,宋崇寧時建。

翠花山 在豐潤縣東北二十五里。石如翡翠,故名。

金窯山 在豐潤縣北三十里,斗絕峻嶒,山半一洞,石扉固扄,上有朱書,人不盡辨,惟「黃金無人見」 五字,耿耿不滅,故以名山。

偏崖山 按《府志》:「縣大嶺山西南。其山東峻西低,高數百仞。」

馬頭山 按《府志》:「縣東北四十五里,數峰馳驟,一峰昂若馬首。」

党峪山 按《府志》,「縣北五十里。」

無終山 按《府志》,「縣西北四十里,乃古無終子國之處也。」

靈應山 按《府志》:縣西北四十里,懸崖壁立,有泉濆流,有巖曰「攻書室。」

崖兒口山 按《縣志》:「縣東北八十里,眾峰連亙,東斷為崖兒口,有水自崖而出,是為還鄉河,斷為白霫口。有民近口以居,亦云白霫里。」

水頭山 按《縣志》:在腰帶山西南有泉,一脈出於叢石之間,故名。

狼山管 按《縣志》「在鴉鶻山西北,兩山對峙,中有路通遵化,又名兩山口。」 俱《古志》。

念經峪山 按《縣志》:「在縣東北上水潞北。」 其山巍峻,澗谷逶迤,草木叢茂,多產榛,歲可收百石,遠近居民咸取利焉。

唐山 按《縣志》,「縣東南四十里,孤高秀麗,灤派經東,上有姜將軍廟、藥王廟,出煤供爨石,可煆為灰尢,宜給磁陶,居民利之。」

石井山 按《縣志》:「縣北下水潞上有一石,形若龍口,內容水數升,不取不盈,隨取不竭,冬夏不殊。」 亦云奇矣。

「醴泉 」 在豐潤縣北,縣以名鎮。

浭水 在豐潤縣,一名「還鄉河。」 發源崖兒口,經縣西南,過玉山鴉鴻橋入梁河,至寶坻縣草頭湖入於海。

韓城鎮河 按《府志》,源自鎮北,西流入漫河。官渠河 按《縣志》,源自灤州新城,西南流經縣境,板橋河自東北來注之。又西南流過徐家莊,散入漫泊。

沙流河 按《縣志》,發源黨峪山下,經流兩山口,又西南流至姑嫂橋南,會還鄉河入於海。見《古志》。

陡河 按《縣志》「縣南三十里,發源於遷安縣館山,由牤牛橋河而來,其地掘丈餘,有水火炭,可供爨陶磁器者尢利之。」

泉水頭河 按《縣志》在上水潞北。其泉濆出如珠,流派達於板橋河,經唐山官渠入於海。靈泉井 按《縣志》,在腰帶山南百餘步,有石崖如屋,其下一竇深尺許,泉注其中。

龍泉井 按《縣志》:「在陳宮山南,一石鑿成,水湧出,每六月後即滿且溢,至冬乃止焉。」 又曰溢泉井。

「神惠井 」 在豐潤縣韓城村里許。耕者得古井,嘗之有藥味,病者飲即愈,千里外爭來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