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十五卷目錄
順天府部彙考八
順天府城池考
順天府關梁考
順天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十五卷
順天府部彙考八
编辑順天府城池考 通志府州縣志合載
编辑順天府城 即
京城:〈大興、宛平二縣附郭。〉
外州縣。〈按:城池,國家守禦之大,今《通志》太略,而各州、縣志又失之太繁。今以《通志》為主,而或有應詳未詳者,兼採「府州縣志」 補之。〉良鄉縣城池: 「舊土城,明隆慶中甃以甎石,周圍三里二百二十步,高三丈二尺,廣三丈,池深一丈五尺,闊二丈。按《府志》」,「通龍泉諸水,繞城為壕。崇禎二年,曾稍加修葺,今漸頹圮。」按《良鄉縣志》:「舊土城,高二丈,周一千三百丈。明隆慶中,奏給官幣治甓,易灰封築,高三丈二尺。崇禎庚午後,內土城小修增寬,民修西面,衛」修東面池,引房山縣磁家務漫水河,歷上岡、下岡村,又引西北十五里怪佗村龍泉水,經西北十里苑村,匯於西五里馬村,過西三里顧村,委折東行,流入池,向繞至城東南角,復西流經東南六里魯村,入桑乾河。今池內淤滿不過東,遽爾南下,似有可修,以俟疏濬。
固安縣城池 明正德十四年創土基,周圍五里二百六十九步,高二丈三尺,廣如之。池深一丈五尺,闊三丈。嘉靖二十九年,甃以甋瓴,四十四年重修。按《府志》:「崇禎三年,知縣秦士奇請免養馬夫,浚深三尺餘,闊四丈餘。兩岸俱築小堤,沿城築攔馬堤一道,至今矚望,屹然有金湯之勢。」
永清縣城池 舊城三里。明正德五年,知縣郭名世拓之。周圍五里七步,高二丈五尺,廣三丈,池深三丈,闊二丈。萬曆間,楊夢熊重修。按《府志》,「康熙十五年,知縣萬一鼒葺築堅固。」
東安縣城池 明正德間,知縣周義創土城七里二百四十步,高二丈,廣一丈五尺,池深二丈,闊一丈二尺。隆慶間,知縣劉祐甃以甎。按《縣志》:「城東面闊七百六十四步,垛口四百七十箇。城南面闊七百一十八步,垛口五百一十三箇。城西面闊五百六十步,垛口三百九十三箇。城北面闊八百步,垛口五百五十六箇。」 共四面闊二千八百二十四步,垛口一千九百六十二箇。按洪武三年移治於此。公廨民居尚俱草創,城池並未修砌。天順間,知縣于璧,成化初,主簿何瑛節創壕塹。弘治十一年知縣蔣昇重修基址磚券,城東門一座,號「鎮東門。」 正德六年,流賊猖獗,知縣周義急築垣濬壕,建三城門:曰「安西」 ,曰「平南」 ,曰「拱北。」 正德十二年,知縣武魁垣內幫土,築厚坏壘女牆,外浚池塹,始似城池。以後官節為修補,而舉廢靡常。嘉靖十六年,知縣劉繼先將門額改北曰「迎恩」 ,東曰「曙海」 ,南曰「通津」 ,西曰「宗山。」 嘉靖二十八年,知縣成印增修城基,廣一丈四尺,頂收一丈,高二丈,堞高五尺,濬池深八尺,廣一丈二尺。植柳排岸,以橫木貫頂。至二十九年春,仍磚包「城四隅,各四十丈,上建角樓四座,北門券上建樓一座,外用磚包甕城一,圈券重門,上建二簷重樓一座。」 八月,「賊患緊急,池外添掘圍城壕塹一週,深廣加倍,城中添中心臺六座,以便上下防守。又城外創置窯廠數處燒磚,先將城西面包修,又修城南門磚」 《券重樓》。隆慶二年,知縣劉祐承上司明文,令修磚城,審派闔縣富民磚七百餘萬,灰四千萬斤,遂修成堅固之城,堪資守禦。至天啟五年,知縣鄭之城又復重修,凡欹裂處,皆撤故易新。而內垣之卑薄者,幫築堅厚,可垂永遠。崇禎元年,知縣歐陽保重修城樓,改門額曰「東昇西爽」 、「南明北拱」 云:至
《皇清》則自順治五、六年間渾河水患,四圍衝沒城樓。
垛口盡行坍圮。康熙十一年間,業經差員查勘估計,詳咨工部,未蒙發帑修築。於康熙十五年九月內,知縣李大章捐俸督工修葺,四面完固。迄今士民安枕,倉庫無虞。
香河縣城池 「舊土城,明正德二年甃磚石,周圍七里二百步,高二丈三尺,廣三丈,池深一丈五尺,闊二丈五尺。」 嘉靖四十二年知縣范經,隆慶二年知縣萬通,萬曆二十年知縣陳增美,各
增修。三十二年,河漲堤決,城垣半頹。知縣李垂術修。按《縣志》,「今城垣四面傾圮,止存什一,公請申詳,候題重修。」
通州城池 舊城,明洪武元年創建甎甃其外,設通州衛守之。周圍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廣四丈,池深二丈,闊八丈,門四:東曰「通運」 ,南曰「迎薰」 ,西曰「朝天」 ,北曰「凝翠。」 萬曆八年、十九年俱重修。三十七年,知州梅守極、陳隨又重修至
皇清康熙九年,知州甯完福復加修葺新城。係明正
統年間創築,因置大運、西南二倉,故建新城以衛之,甃以磚石。周圍七里有奇,高三丈五尺,廣二丈有奇,池深二丈,闊八丈,門二:南曰「望帆雲表」 ,西曰「尺五瞻天。」 萬曆三十五年、三十七年、崇禎三年屢修。
皇清至康熙九年,知縣甯完福重修。
按《通州志》:「通州有城無池。明萬曆二十二年甲午,戶部郎中金壇于士廉監督倉政,週視兩城隍,並可為池,引通惠河水注之,可通漕舟,以省陸輓之勞。乃上其事於戶部尚書楊、總漕褚以聞於朝,詔如議濬之。始於甲午三月,至丙申三月竣工,長三千三百餘丈,加深二尺許,廣視深四倍之,建閘一橋四,計用銀九」 千餘兩,磚二十五萬有奇。士廉尋陞山東兵備道,郎中楊初東代之,終其事焉。浚池固以通運,亦以設險也,至舊城。又按《通州志》:「舊志相傳元以前無城,編籬寨為之。明洪武元年閏七月,燕山忠愍侯孫興祖從大將徐達定通州,督軍士修其城。修之為言,似舊原有城,但修之耳。城在潞河西,甎甃其」 外,中實以土,周圍九里十三步,連垛牆高三丈五尺,創始嚴固,屹然為京東巨鎮。門四:東曰「通運」 ,西曰「朝天。」 甕城門原向北,萬曆十九年改向南。南曰「迎薰」 ,北曰「凝翠。」 門各有樓,萬曆八年修。十九年,兵科顧九思具題增修。三十七年,知州梅守極、陳隨先後申請重修。
皇清康熙九年,知州甯完福申詳撫院,題請修補至
十八年地震,垣牆坍塌數處,至今東南隅一帶尚未修補,文昌閣左右往來者可通行也。至于新城,按之《通州志》,「明正統間,總督糧儲太監李德、鎮守指揮陳信,因西關廂置大運、西南二倉,奏建新城以護之,亦甃以磚,周圍七里有奇,東連舊城,西南為門二,一曰南門,一曰西門,亦各有樓。時屬經始,規制未弘。高止」 丈餘,視舊城不及其半。正德六年,巡撫李貢增修,加高五尺。萬曆十九年,密雲兵備副使王見賓建言,謂通為畿輔咽喉,新城糧儲重地,非他郡城垣可比。於是大加拆修,連垛牆高三丈五尺,厚丈餘,長一千三百四十丈有奇。南門題曰「望帆雲表」 ,西門題曰「尺五瞻天。」 此外別有敵臺,俗呼曰「空心砲」 臺。按《通州志》:「臺建於明崇禎四年。時督部范景文同通州道張春、總兵楊國棟閱視,謂舊城東北受衝,新城西南臨曬米廠,可容萬馬,更受敵衝。遂各建臺一座,形如扇,自左至右,長十二丈,高三丈七尺,分下中上三層,俱有砲門。倉厫重地,亦設險所必資。」
張家灣城池 去州南十里許,南北水陸要會。按《州志》,城建於明嘉靖四十三年。時因邊警,順天府尹劉畿請城以資捍禦。工部尚書雷禮議曰:「城於戍,便於守固。」 詔報可。敕府丞郭汝霖、通判歐陽昱等,以是年二月始事,閱三月竣工。周圍九百五丈有奇,厚一丈一尺,高視厚倍之,內外皆甃以磚。出光祿寺膳羞三萬「餘,取之贖鍰樂輸,共費五萬六千餘兩。東南濱潞河,西北環以壕池。門四,上各有樓。又為便門一,水關三。中建屋若干楹,遇警則以貯運舟之糧,且以舍避兵者。設禦備一員,督軍五百守之,大學士徐階有記。」 萬曆三十三年重修,後以霪雨圮壞。四十年,知州楊忠裕再修,崇禎四年,又加補葺。廢漷縣城池 在州南四十五里。按《通州志》:「漷舊為鎮,無城郭。明正德初,知縣郭梅始築土城,週二里許,城內四街,居民僅百餘家。嘉靖二十二年,巡按閻委署通州同知陳昶增修,上加女牆,四門作樓城之,規模始成。高一丈二尺,上闊一丈,下稍倍之,週三里,卑薄弗堪,歲久傾圮。知縣鱗遊、呂哲修築,題其四」 門:北曰「拱闕」 ,南曰「迎薰」 ,東曰「臨津」 ,西曰「通都」 ,歲久又廢。萬曆四年,薊遼總督楊順天、巡撫王霸、州道曹甃以磚石,南北建二大門,曰「迎薰」 ,曰「鞏京。」 東西二小門各設樓,週迴六百二十三丈,高一丈八尺,上闊一丈一尺,下倍之。女牆高五尺,雉堞一千一百八十三,壕深一丈,闊二丈五尺。萬曆三十七年又圮,知縣艾友芝修葺,崇禎八年知縣涂應召增高。
五尺闊五尺
皇清順治十一年,大水衝激西南北三面皆圮十六。
年已後,漷縣裁併,守備徐達略加修葺。
三河縣城池 ,唐明宗長興二年,盧龍節度使趙德均建,磚石甃,周圍六里,高三丈五尺,廣二丈,池深四丈五尺,闊三丈。明嘉靖二十九年,知縣張仁,四十二年,知縣劉文彬、張綸,相繼增修。按《府志》:「迄今樓臺盡圮牆頹,尚未修治。」
武清縣城池 ,明正統六年知縣陳希文築,周圍八里二百六十步,高二丈七尺,廣二丈,池深一丈二尺,闊三丈。嘉靖二十二年,兵備副使楊大章,隆慶三年巡撫都御史劉應節、總督軍務兵部侍郎譚論,相繼修葺,甃以磚石。按《府志》:「康熙七年,大水衝沒,樓垛圮坍。已經差勘估計。」 寶坁縣城池 土城,明弘治間知縣莊襗甃以磚石,周圍六里,高三丈有奇,廣一丈,池深一丈,闊一丈六尺。嘉靖末年,知縣唐鍊增修。按《府志》歷載七十有餘,不曾修治。
昌平州城池 ,始建莫考,設四營守之。舊城周圍六里,高二丈一尺,廣一丈,池深一丈,闊一丈五尺。門三:東曰太安,南曰永安,西曰平安。新城接約四里餘,高減舊城四尺,廣略同,池深闊如之。門一,曰「小南門。」 二城皆內土外磚。
鞏華城附 按《府志》:明嘉靖十九年建,門四,南曰鞏華,北曰展思,東曰威漠,西曰鎮口,蓋京北之雄城也。
順義縣「城池 ,唐天寶間建,周圍六里一百一十步,高二丈五尺,廣一丈三尺,池深二丈,闊一丈五尺。明季屢有修葺。」
密雲縣城池 :「舊城創于明洪武間,周圍九里十三步,高連垛口三丈五尺,廣二丈八尺,池深二丈,闊一丈五尺。新城創于明萬曆四年,距舊城東五十步,周圍七里,高連垛口三丈五尺,廣二丈,池深闊如舊池。」 自明季至我。
皇清皆屢有修葺。
懷柔縣城池 ,舊土城甚大。明洪武十四年,甃以磚石。弘治十五年縮其半。周圍五里,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二丈,闊一丈五尺。隆慶二年,知縣朱繼立,萬曆六年知縣趙坰,八年知縣龐鳳鳴,俱相繼增修。
涿州城池 ,舊傳築自顓頊。明景泰中,知州黃衡始甃以磚石,設涿鹿衛守之。周圍十里,高四丈,池深一丈,闊二丈。門四:東曰進德,南曰迎恩,西曰積慶,北曰通濟。
皇清已屢有修葺,今亦壯觀。
房山縣城池 ,金大定間建,周圍四里,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闊二丈。明正德間知縣曹俊、隆慶間知縣李琮,各有增修,甃以磚石。
霸州城池 ,創於燕昭王,宋將楊延朗葺之。明正德癸酉,知州王汝翼甃以磚石,設霸州營守之。周圍六里三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廣二丈,池深一丈二尺,闊一丈。門三:東曰臨津,南曰文明,北曰瞻極。月城門三:東曰旭升,南曰向離,北曰迎恩。西不設門,而樓臺具焉,相傳避西來諸水故也。扁曰「堞屏房岫。」 嘉靖中,兵備副使王鳳靈、「知州唐交,隆慶中知州田可徹,萬曆中知州錢達道,崇禎中知州朱朝藩,相繼修築。」
「文安縣城池 土城,漢縣令趙夔建,周圍八里三十步,高三丈,廣二丈七尺,池深二丈,闊三丈。明正德中,知縣王德修。崇禎九年月城甃以磚石,知縣張上春修之」 ,至我
皇清則知縣衛建藩相繼修葺。
大城縣城池 ,始建莫考。明正德七年,知縣石恩即故址築土城。嘉靖中,知縣余《尚貢》磚砌,西、北二面增南門月城,張應武甎砌。東、南二面增修角樓及西、南門樓。隆慶中,知縣趙德光「建東、北門樓。周圍四里一十三步,高二丈二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七丈,闊六丈。崇禎間,知縣毛雲增築。」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馬騰陞增修。
保定縣城池 ,宋團練使楊延朗建,周圍六里六十九步,高三丈,廣二丈,池深八丈,闊四丈。明嘉靖庚戌年,知縣呂崇德又建新城於舊城之西北隅。
薊州城池 :舊土城,明洪武四年,甃以磚石,設薊州衛以守之。周圍九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廣三丈,池深六丈,闊五丈。門三:東曰「望遠」 ,南曰「平津」 ,西曰「拱極。」 自明季至我。
皇清皆屢有修葺。
玉田縣城池 始建莫考。舊土城,明成化三年,都御史閻本始砌以磚,周圍三里一百四十步。
高三丈,廣如之,池深一丈,闊一丈二尺。崇禎八年,知縣張棨盡易磚石。十年,知縣康國相浚池。
皇清定鼎,未修葺。
平谷縣城池 「舊土城,成化丁亥年,指揮袁忠增築之,甃以磚石,周圍三里一百六十步,高三丈,廣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三尺,闊二丈五尺。嘉靖壬午年,巡撫御史孟春、兵備副使熊相重修,知縣任彬撤舊城而新之。隆慶年間,知縣瞿」挑濬隍池。
遵化州城池 ,舊土城,明洪武十一年,指揮周寶拓而新之,甃以磚石。嘉靖元年,巡撫都御史孟春增修。萬曆九年,總理戚繼光撤而更築之,設遵化衛守之。周圍六里有奇,高四丈,廣三丈,池深二丈,闊三丈。門四:東曰「鎮海」 ,南曰「時薰」 ,西曰「戴京」 ,北曰「清漠。」
皇清順治九年,沙河水溢,決壩沒城。知縣孫錫蕃勸
輸。修補後知縣范藎及邑紳士又捐資修葺豐潤縣城池 。舊土城始建無考。明正統十四年巡撫「都御史鄒來學、天順六年總兵馬榮,成化初閻本相繼砌以磚石,周圍四里,高二丈五尺,廣二丈,池深闊各二丈。嘉靖中知縣時鳳,隆慶中巡撫劉應節、知縣馮如圭、余乾亨,崇禎間知縣李重鎮,相繼增修。」
延慶州城池 「衛城,明時建。周圍一十三里三十七步,高四丈一尺,廣二丈六尺。南口城垣,崇禎十二年始建。」
保安州《城池 ,志》不載。
順天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大興、宛平二縣附郭。〉
玉河橋 在正陽門東,凡三:一跨長安東街,一跨文德坊,一近城垣。
華石橋 在正陽門西
大石橋 在崇文門東
象房橋 在宣武門西
北大橋、南大橋 俱在阜成門內。《北河漕》泡子河橋 ,在崇文門東垣泡子河上。
「新橋 」 :在東直門大街。
《厚載門》橋 在鼓樓前。
東部糧橋西部糧橋 在厚載門東西。
德勝橋 在德勝門內
水關橋 在德勝門西
三座橋 在鼓樓西北
銀錠橋 在鼓樓西南
「橫橋 」 在西直門大街。
馬巿橋 在阜成門內大街。
乾石橋 在宣武門大街。
三里河橋 在正陽門外東南三里河。
三轉橋 在崇文門外東南。
虎房橋 在正陽門外西南。
盧溝橋 在府西南三十里。金明昌初建,明正統間重修。
皇清至康熙八年重修,長里許,插柏為基,雕石為闌。
闌上石獅子母,抱負不可數計。橋東築城,為九馗咽喉。《盧溝曉月》,稱八景之一。
高梁橋 在府西。《景物略》曰:「水從玉泉來,三十里至橋下。荇尾靡波,魚頭接流,夾岸高柳,絲絲到水。綠樹紺宇,酒旗亭臺,廣畝小池,蔭爽交匝。歲清明,桃柳當候,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橋,輿者則褰,騎者則馳,蹇驅徒步,俱有挈攜。至則棚蓆幕青,氈地藉草,驕妓勤優,和劇爭巧。是日遊人以萬計,族地三四里浴佛,重午遊亦如之。」 草橋 在右安門外南十里。草橋方十里,皆泉也。會橋下伏流十里,道玉河以出,四十里達於潞,故李唐萬福寺。寺廢而橋存,泉不減而荇荷盛。天啟間,建碧霞元君廟於此。歲四月,遊人集,醵且博,旬日乃罷。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為業。都人賣花擔,每辰千百散入都門。草橋去豐臺十里,中多亭館。亭館多在水濱圃中,而元廉希憲之「萬柳堂」 、趙參謀之「匏瓜亭」 、栗院使之「玩芳亭」 ,要在彌望間,無址無基,莫名其處。
萬寧橋 :在海子東岸。
青龍橋 在府西北三十五里。
越橋 在海子南岸,俗稱「海子橋。」
良鄉縣
天津關 ,在縣西北八十里,至大龍門凡十五關,差大者曰「天津。」
琉璃河橋 在縣南四十里燕谷店北。明嘉靖間建。
長陽橋 在縣東北十里。
普濟橋 在縣南關外,萬曆三十七年交道村顧姓修。
固安縣
「寧遠 、迎薰」 、豐樂、拱極,四橋俱駕《池通》。
道明嘉靖甲子創建
石橋 在縣南新街。昔縣未築城時,雨水泛溢,經流於此。成化間,甃石為橋,甚堅緻,今圮。蘇家橋 在縣西二十餘里,今圮。
永清縣:〈按:《縣志》「關梁」 缺。〉
東安縣
大通橋 即「大石橋」 ,宋往來互市之路,北通長慶宮,南通信安寨,跨渾河南界。
通濟橋 在縣西四十里,南通益津關。
濟公橋 在縣北七十四里。明嘉靖閒建。永年橋 在縣十五里東沽港中流。明嘉靖三年建。
八里橋 即東浮橋,宋建。南通六道口,北通鳳河。在土橋東罩馬河。
小石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馬子莊迤南。「次平橋 」 ,在縣治西,萬曆四十六年生員葛浩建。
香河縣
東、南、西、北弔橋四座:
拱極橋 在北門外。都諫袁修庵公捐資建,植柳以護之。
百家灣橋 今圮
駱駝港橋 今圮
通州
南浦橋 在州城南,跨通惠河。
永通橋 在州普濟閘東,明正統十一年建。弘仁橋 在州城南三十里,舊名馬駒橋,又曰壓運橋。今按《景物略》:「出左安門東行四十里,石橋五丈,曰弘仁橋。橋下水從琉璃河一支西來,餘百里,過橋水東北去,不足百里,入于運河,為一支橋。東頭元君廟,西向臨橋,若梯階之橋,左右水若特意環之,避其霤中。」 按《稗史》:「元君者,漢時仁聖帝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圮,石象仆。至唐童泐盡,女淪於池。至宋真宗封泰山,還次御帳滌手,池內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滌之,玉女也。命有司建小祠安奉,號為聖帝,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後祠日加廣香火,自鄒、魯、齊、秦至晉冀,而祠在北京者,稱泰山頂上天仙聖母,麥莊橋北曰西頂,草橋曰『中頂』」 ,東直門外曰「東頂」 ,安定門外曰「北頂」 ,盛則莫弘仁橋若,豈其地氣耶?夫億萬姓所皈禮以俗教神道焉,君相有司不禁也。歲四月十八日,元君誕辰,都士女進香。先期香首鳴金號眾,眾率之如師如長令,如諸父兄,月一日至十八日,塵風汗氣,四十里一道相屬也。輿者、騎者、步者,步以拜者,張旗幢,鳴鼓。金者,輿者,貴豪家;騎者,游俠兒,小家婦女;步者,窶人子,酬願所願也;拜者,頂元君像,負楮錠。步一拜,三日至,其衣短後絲褌光乍,襪履,五步十步至二十步;拜者,一日至,群從游閒,數唱吹彈以樂之。旗幢鼓金者,繡旗丹旐各百十,青黃皂繡葢各百十。騎鼓吹,步伐鼓鳴金者稱是。人首金字小牌,肩令字小旗,舁水製小宮殿曰「元君駕。」 他金銀色服用具稱是。後建二丈皂旂,點七星。前建三丈繡幢,繡元君號。又夸儇者為臺閣鐵杆數丈,曲折成樓閣,巖木雲煙形,層置四五嬰兒,扮如劇演其法。環鐵約兒腰,平承兒尻,衣綵掩其外,杆暗從衣物錯亂中傳下。所見雲梢煙縷處,空坐一兒,或兒跨像馬,蹬空飄飄,道傍動色危嘆,而兒坐實無少苦。人復長竿掇餅餌,頻頻啖之。路遠,日風暄,拂兒則熟眠,別有面粉墨,僧尼容,乞丐相遢伎,熊憨無賴狀,閭少年所為喧鬨嬉游也。橋傍列肆,摶麪角之,曰「麻胡餳和炒米」 圓之,曰「歡喜團」 鞂編盔冠愨額,曰「草帽」 ;紙泥面具,曰「鬼臉」 、「鬼鼻。」 串染鬃鬣,曰「鬼鬚香。」 客歸途,衣有一寸塵,頭有草帽,面有鬼臉,有鼻有鬚,袖有麻胡,有歡喜團。入郭門,軒軒自喜道,擁觀者嘖嘖喜入門,翁嫗妻子女旋旋喜繞之。然或醉則喧,爭則毆,迷則失男女。翌日煩有司審聽焉。
閘橋 在城內,跨通惠河,即「通流閘。」
乾石橋 在城內鐘鼓樓後。
板橋 有二處,一東水門內,一西水門內。石橋 在西門大街。
東門橋 :在十王廟前。
赶驢橋 在新城內
南門糧橋 在舊城南門外,名「護城河橋。」 明萬曆中,坐糧廳郎中于士廉建。
皇清順治乙未,「坐糧廳郎中宋翔同郡人杜質偉重。」
修
哈叭橋 在東關外稍南,跨通惠河上,為寶坻、香河大路。舊例:外貢不許入城,往來皆由此路,故名,即通河《志》所謂「南薰橋」 也。
皇清順治間,州人楊世揚募修。
新城板橋 ,一在南關,一在西關,俱跨城河。浮橋 在東關外羅家口,設浮白河之上。明洪武二十四年,巡撫洪鐘建。舊例衛派軍夫十八名,州派民夫六名看守,密雲道委千總一員,名曰「管橋把總。」 萬曆三十六年,工部員外陸基恕憫橋戶消乏,檄知州陳隨申詳院道,將修橋銀量加毫釐,照例派徵。每修橋年分,請部委官修理。自是橋戶紓困。我
《皇清》改移北門水淺處、凡修理橋船之費、皆請部發
《帑》。額設橋船五十隻。橋夫四十名。俱於地方僉派。每名月給米七斗五升
虹橋 在州東。明宣德三年,車駕發京師,渡潞河,駐蹕虹橋。
通濟橋 在北關月城外,俗名「臥虎橋。」 舊以板為之,易至泛沒。明萬曆六年,工部郎中李憙同太監李奉易之以石。天啟七年,內監李永貞修。天橋 在北門外西北角,通莊民往來。
雙橋 在城西十里,本一橋而名雙,不知何謂。花園橋 在雙橋西里許,今圮。
韓公橋 康熙二十七年,分府韓公鎬建,在分府署東。
廣濟橋 在張家灣
《彌陀橋 》在張家灣,又名「鮮魚橋。」
煙墩橋 在張家灣
通利橋 在彌陀橋北
《土橋 》,實石橋也,在張家灣二里許。
廣利橋 在張家灣北,舊名「雞鵝橋。」
廣福橋 在張家灣接待寺前。
通運橋 在張家灣城南,舊名「南門板橋」 ,歲久板腐,人畜多傷。明萬曆三十三年,太監張華題請改建石橋,建福德廟、文昌祠以鎮之。費數萬金。
善人橋 在張家灣城南,用小石壘成。明萬曆三十三年水衝,稅監張華易以大石。橋南建萬緣庵、土地祠,共費四千餘金,得磁佛像於橋下土中。
楊道人橋 在東門外,舊名「通運」 ,稅監張華以石易板。
張家灣渡 在州東南三十里。
東、西、南、北四門橋 在廢漷縣。〈自此至「新河店」 ,皆廢漷縣之地。〉馬頭店橋 明永樂中,置楊村巡司。萬曆八年革。
水南村橋 在縣西三十里。
新河店橋 即天津橋,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元總管郭汝梅建,今廢。
三河縣
錯橋 在縣東五里
小河橋 在南門外。正德十二年,邑人太監張銳建,民甚便之。大學士楊一清撰《記》。萬曆十四年,知縣張所蘊重修。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孟希舜重修,今復漸傾。
武清縣
王務橋 在縣北二十里。
扶頭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
次村店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漫漫橋 在縣東十里
南宮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俱通渾河。」
頓丘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通運河。
寶坻縣
武曲橋 在儒學東北
文明橋 在儒學東南
平政橋 在北門外一里許。以上俱明知縣莊襗建。石橋 在縣南五里。
林亭口橋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
通津橋 在縣南水關北。
廣川橋 在縣南門外
海濱橋 在縣東門外
望都橋 在縣西門外
渠陽橋 在縣北門外
梁城渡 在縣東南一百里。
白龍港渡 在縣東二十里。
八門城渡 在縣東八十里。
三岔口渡 在縣北十里。
蘆臺渡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昌平州
居庸關 在州西北三十里,兩山夾峙,一水旁。
流,懸巖峭壁,最稱要險。《淮南子》謂天下九塞,居庸其一也。明洪武二年,大將軍徐達壘石為城,居然雄勝。
永安橋 在州治南門外。
七空橋 :在大紅門內。
五空橋 :在大紅門內。
永福橋 在州志西南三十五里,榆河北。青龍橋 ,在州治西南七十里,宣德年造。永寧橋 ,在州治西南十八里,跨隻塔河,今廢。三水橋 ,在州治西南四十五里。
紅橋 :在州治西南十五里。今無考。
永通橋 在州治西南,跨榆河,今雖存,水不由。印月橋 在銀山。
史家橋 在州城東二十五里。
大通橋 在鞏華城外東南。
天清橋 在銀山
通府橋 在州城東街,通府衙門。
泮橋 在學宮
迎恩橋 在州西北二十八里。
安濟橋 「在州鞏華城南二里許」 ,明正統十三年建。
朝宗橋 「在州鞏華城北」 ,明正統年建。
清河橋 在州南五十里。明永樂年間建。麗水橋 ,在州太平莊內。
渡津橋 在州岣岣巖
玉井灣渡 在州七空橋東南巖。
月兒灣渡 在州西南四十里,即溼榆河,順義縣。
東門橋 :在平秩門外。
西門橋 在晴嵐門外
魯各莊石橋 :在城東北二十里。
薛各莊橋 :在城東十八里。
疊翠橋 在縣北關
高郎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北采橋 在縣東十八里。
密雲縣
石塘嶺關
白馬關
古北口關
曹家寨關
牆子嶺關 俱在縣東九十里。
懷柔縣
大水峪關 在縣北三十里。
神堂峪關 在縣北二十里。
幵連口關 在縣北二十五里。
河防口關 在縣北三十里。
小水峪關 在縣北二十五里。
白道峪關 在縣北四十里。
牛盆峪關 在縣東北四十里。
摩天峪關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渤海所關 ,在縣西北三十里。
涿州
拒馬河橋 在州北關外,萬曆年建。
范水橋 在州西關外
湖梁橋 在州北十里
挾河橋 在州北二十五里。明將軍王鏜建。近圮土人募資重建。
拒馬津 ,在州北關外。
房山縣
獨樹橋 在縣西南四十八里。
長溝橋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甘池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霸州
苑家口關 在州城東南十八里,明景泰間建。益津關 。本唐幽州永清縣地,石晉陷於遼,周復以其地置霸州。
草橋關 在州北一里,宋遼分界處,楊延朗建。迎恩橋 在州北門外。明隆慶庚午,知州田可徹易以磚石,增修之。
普濟橋 在東門外。明萬曆甲午,知州錢達道重修。
文明橋 在南門外。明萬曆丙子,知州喬密重修。
皇清順治己丑,知州田來鳳、辛卯王來聘相繼重修。
通濟橋 在嘉善廂玉皇閣前。
安濟橋 在州東南十五里栲栳圈,明隆慶戊辰建。萬曆丙子,知州喬密重修。
浮橋 在苑家口。明弘治甲寅,知州徐以貞造舟二十「艘,聯以鐵繩,上布平板,隨水升降,以通輿馬。戊午,知州劉珩增修。正德己卯,郡人太監張忠架木重建。」 今廢。
板橋三 一在信安鎮西,通楊延朗城;一在信安鎮東;一在堂二務。
文安縣
東門磚橋
大南門磚橋
西門磚橋
橋兒窪磚橋
蘇家橋木橋
德居聚木橋
柴溝木橋
「曲堤」大寧木橋。〈以上文安諸橋,《縣志》不詳其所在及里數。〉大城縣:
城「《四門橋 》傾圮壅塞。」
皇清康熙十一年重修。
小石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賴二莊。
沿河橋 在縣白楊大路。
普濟橋 在縣王家口,明成化年間建。萬曆四年,知縣趙汝思重修。
南趙浮橋
十里灣渡 在縣南十里。
《驀門渡 》。姚家渡 。白楊渡 。《茨花渡 》。臧莊渡。
保定縣
柏橋渡 在縣柏木橋村。昔年,河水環遶,行者病涉,岸有古柏,忽倒植河中,如橋可渡,迄今遂以為名。
薊州
黃巖峪關 在州北四十里。自關以東凡十口,至馬蘭關。其間差大者,曰「寬佃峪關。」
將軍關 ,在州北七十里。
獻橋 在州城東南二十里。
永濟橋 在州城南五里,跨沽河,流決不常,後因建橋。有記。
通濟橋 在東門外,跨城河。
郭家橋 在南門內
龔家橋 在東門內
城河石橋 有二:一在南門外,一在西門外。龍池河橋 ,在州南門外百餘步,跨龍池河。豪門橋 ,在城東二十里。
馬伸橋 :在城東三十五里。
通濟河橋 在城西五里,跨沙河。
蕭各莊渡 :在城南十二里。
玉田縣
鴉鴻橋 縣東南四十里。
東五里橋 「天順七年知縣喬瑾修。」
南五里橋 「金明昌五年建。」
廣濟橋 :城東三十五里。
永濟橋 城東南四十里草橋屯。邑人王詔修雙橋 城東二十五里。
通順橋 城東北五里
西城橋 :鄉官李充實修。
采亭橋 在縣西二十里。金學士楊繪重修。亮水橋 在縣兩家店東。
南城橋 鄉官張汝孝修。
東城橋 「邑人」 張祐修。
鴉鴻橋渡
窩洛沽渡
平谷縣
東門橋 西門橋
洩水橋 在縣西門外。隆慶五年,知縣劉愛條陳疏通六渠入於河,以除淹潦之患,此其一也。因通大道,故建坊以表之。
解骨橋 在縣西北十里。
小碾頭橋 在縣南五里。
高家石橋 在縣西十五里。
龍家務橋 在縣東五里。
魯家莊橋 在縣西十里。
周村渡
東河渡
寺渠渡
鹿渠渡 俱在平谷縣。夏秋之時,行人皆有舟楫,以通往來。至冬十月為梁,或板或草,次年水漲即撤。
遵化州
馬蘭峪關 在州北三十里。自是而東,凡三十一關,至大喜峰口。其間差大者,曰「沙陂峪口,曰羅文峪口,曰松稱峪口,曰龍井兒關,曰潘家口,曰圃亭寨。」
五里橋 在州西三里。總兵王彧重造。明萬曆二十四年,知縣張舜命重修。舊五虹,增置二虹。黎河橋 在州南六十里。元中統間創。今水北。
徙橋漸廢
文橋 在文廟東。明萬曆丙午,知縣王國禎重修。
王哥莊橋 在郡西南四十里。明萬曆十四年建。
豐潤縣
姑嫂橋 在縣西四十里,跨沙河。
石橋 《三處安》各莊,鴉兒林、黑馬甸,俱為水衝壞。
板橋 在縣東二十里
思鄉橋 在縣西。過沙巖寺北,曰浭水,出巖兒口,由運河入於海。凡水東流而此水也,西人謂還鄉河也。河在梁魚務。
順天府封建考 畿輔通志
编辑古先封國
薊 《樂記》曰:「武王克殷,反商政,未下車,即封黃帝之後於薊。今薊州密雲地是。」
燕 ,周召公,姓姬,武王滅紂,封於北燕,世為三公,輔周室,至九世孫惠侯始之國。在春秋時最為僻小,能自見於中國者,不過三四「七雄之際,為齊所取,後文公用樂毅勝齊,而得七十二城,卒不能守。自惠侯傳至桓侯,凡八侯;自莊公傳至文公,凡二十公;自易王傳至喜王,凡七王,共四十三傳,歷八百二十餘年,為秦」 所滅。按燕四十二代中,有二惠侯、二釐侯、二宣侯、三桓侯、三文侯,蓋國史失,故諡重爾。今東北至永平,東南至河間北境,西南至保定北境,皆其地。
「無終 古小國,《春秋》猶存。」 今遵化玉田境有《無終山》。
西漢
《燕靈王建 》,高帝子。十一年,燕王盧綰叛,明年封建為燕王。立十五年薨,呂后殺其子,無後。《燕刺王旦 》,武帝子。元狩六年封,立三十七年,坐謀反自殺,國除。
燕王盧綰 ,幼與高帝同里閈,從擊項籍。籍亡,復擊燕王臧荼有功,封為王。十二年,反,亡。房山侯勇 ,城陽荒王子,元帝時封。
北平文侯張蒼 ,以客從,至灞上,得《陳餘侯》,千戶。傳至蓋宗。
范陽靖侯范,代 景帝時,歸降侯,六千二百戶。傳至政。
東漢
武陽侯竇憲 章德皇后之兄和帝即位后臨朝拜大將軍封食邑二萬戶後坐罪自殺薊侯公孫瓚 ,靈帝時為奮威將軍以討賊功封。
三國魏
燕王,字 太祖子。太和六年封,累增邑至五千五百戶。夢子奐嗣。後魏主髦被弒,奐入繼,即帝位。
范陽憫王矩 ,太祖子。早卒。以樊安公均子敏嗣。傳至焜。
南北朝
漁陽王尉眷 ,以軍功封。子「《多侯》嗣。」
文安公泥 ,魏之疏族。道武時封。子屈嗣,坐事誅。
燕郡公公《孫軌 》,以「奉使稱旨」 功封。
東安公劉尼 ,以《迎文成》功封,子社生嗣。固安縣公韋祐 ,以戰功封,子初嗣。
固安侯李崇 ,以降將封。子訢,增封扶風公,後坐事誅。
東安伯刁《廱 》,以積功封,傳三世。
固安子公孫表 ,以積功封,後坐罪死。
固安子盧元 ,以儒雋封。子度世嗣。
漁陽王紹信 ,文襄第六子。《天保》初封。齊亡,沒於周。
「范陽王紹義 ,文宣第三子。」 天保初封。齊亡,入突厥稱帝。周人購得之,流蜀死。
固安縣公斛律平 ,以從《高祖》起義封。
燕郡公慕容紹宗 ,以《討侯景》功封。子「《三藏》嗣。」 文安公周《惠達 》,以府司馬封。
固安縣伯盧誕 ,以《鎮東將軍》積功封邑五百戶。
隋
燕王倓 ,煬帝孫。垔、宇文化及弒帝,併遇害。涿郡公盧楚 、越王侗時封,王世充纂,楚不從。
死之
《文安》子張𣽂 ,以從平陳功封「唐。」
《漁陽王承鸞 》,《巢刺王元吉》之子。元吉死時,坐誅。
燕王忠 ,高宗長子。貞觀二十年封。高宗即位,為太子。後立武氏子弘,仍降封王。尋為許敬宗所誣,賜死。
宋
燕懿王德昭 ,太祖子。太平興國元年封。立四年自殺。
燕王俁 ,神宗子。初封成國公,徽宗時進封。至靖康時,從欽宗北狩。
遼
燕王瑰引 「蜀國王巖木」 ,後受封年無考。燕王吳哥 ,聖宗子。開泰三年封。
燕王蕭孝友 ,孝穆弟。重熙間,以積功封金。
燕國公左企弓 ,天輔中,以燕京降封。
元
北平王鎮國 ,高唐王惕吉忽里之姪,太祖朝,以愓吉忽里功封。
明
燕王棣 ,太祖第四子。初封燕王,後即帝位,是為成祖。
固安侯火真 ,永樂中,以積勞封,食祿千五百石。
昌平侯楊洪 ,正統十四年以勤王功封伯,後以功進封,食祿千石。孫珍嗣。
武清侯石亨 ,正統十四年以軍功封,食祿千石。天順元年以「奪門迎駕」 功,進忠國公。後坐事下獄,國除。
順義伯金順 ,宣德四年以戰功封,食祿百石,世襲。
懷柔伯施聚 ,景泰三年以宿將積戰功封,「食祿千一百石,世襲。」
文安伯張輗 ,英國公輔之弟。天順元年以迎駕復辟功,封,食祿千二百石,世襲。
豐潤伯曹義 ,天順元年以宿將積戰功封,食祿千二百石,世襲。
順義伯羅秉忠 ,成化四年以平蠻有功,封食祿千石。
玉田伯蔣輪 ,以戚畹封,食祿千石,後除。固安伯陳景行 ,以戚畹封,食祿千石,後除。武清伯李偉 ,以戚畹封,食祿千石,後除。。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