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9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十三卷目錄

 真定府部彙考一

  真定府建置沿革考

  真定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真定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九十三卷

真定府部彙考一真定舊志殘闕已甚縣志又少今只照通志摘出殊多闕略 编辑

真定府建置沿革考    畿輔通志 编辑

本府。真定縣附郭。

《禹貢》冀州之域。周為并州地。春秋時,晉鮮虞、奚極、肥、楊鼓諸國分治其境。戰國屬趙。秦為鉅鹿郡地。漢初,置恆山郡,後避諱改曰常山。武帝置真定國,常山屬焉。東漢建武間,併真定屬常山國。魏復為郡。晉因之,治真定。後魏移治安樂壘。後周於郡置恆州。隋廢郡存州。大業間省州,以縣屬高陽郡。唐復置恆州,開元改恆山郡,置大都督府。元和中,改鎮州,後陞成德軍節度。五代時,梁改武順軍。唐復為成德軍,後復為鎮州。晉改順德軍。漢復為成德軍。周改為鎮州。宋為真定府成德軍節度。金屬河北西路。元改真定路。明洪武初,改為真定府,屬北平布政使司。永樂初,直隸京師。

皇清因之。順治十六年,裁阜平縣分入「曲陽《行唐》」領。

州五縣二十六

真定縣

周春秋鮮虞國,後屬中山。戰國中山東垣邑,後併於趙。武靈王伐中山,取東垣,即此。秦置侯,置東垣縣,屬鉅鹿郡。漢高帝十一年,改東垣為真定縣,初屬常山郡。武帝元鼎元年,置真定國治此。東漢屬常山國。三國魏因之。晉置常山郡治此。南北朝後魏屬常山郡。北齊因之。後周置常山郡,治真定縣。隋初廢郡,分置常山縣,屬恆州。大業間,省常山,仍入真定,置恆山郡治此。唐初,析置恆山縣,後改曰中山,屬恆州。神龍初,復名真定,置鎮州治此。宋置真定府治此。金因之。元改府為路,縣屬如故。明屬真定府。附郭。

皇清因之,編戶十四里。

井陘縣

周《春秋》鮮虞國,後屬中山。戰國屬趙地。秦始皇十八年,使王翦伐趙,下井陘,屬鉅鹿郡。漢置井陘縣始此,屬常山郡。東漢因之。南北朝後魏因,陘縣始此,屬常山郡。東漢因之。南北朝後魏因之。北齊併石邑於井陘,屬常山郡。後周因之。隋初屬恆州,後於縣置并州,大業初廢,州仍屬恆山郡。唐武德初,改置并州,尋省州為縣,仍屬恆州,後屬鎮州。五代屬鎮州。宋熙寧中省,八年復置,兼設天威軍,屬真定府。金改為威州。元移威州治洺水,以井陘屬廣平路。明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四里。

獲鹿縣

周春秋鮮虞國,後屬中山。戰國中山石邑,後屬趙,武靈王伐中山,取石邑,即此。秦屬鉅鹿郡。漢置石邑縣,屬常山郡。東漢省。三國魏復置石邑縣,屬常山郡。晉因之。南北朝後魏因之。北齊、後周俱省。隋開皇六年,復置石邑縣,屬恆山郡。唐天寶中,改名獲鹿縣。五代屬鎮州。宋以石邑縣省入,屬真定府。金陞為鎮寧州。元初,改為西寧州,尋復為獲鹿縣,屬真定路。明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八里。

元氏縣

周春秋鮮虞地,後屬中山。戰國趙公子元之封邑。秦屬鉅鹿郡。漢因趙公子元封邑,故名元氏縣,置常山郡治此。東漢因之。晉改屬趙。南北朝後魏屬趙郡。北齊、後周俱省。隋開化六年,復置元氏縣,屬趙州。後屬趙郡。唐屬趙州。五代梁屬趙州。周屬鎮州。宋屬真定府。金因之。元屬真定路。明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一里。

靈壽縣

周《春秋》屬中山,為桓公所都。戰國中山地,以地靈人壽,故名。趙主父滅中山,起靈壽北還,即此屬趙。秦屬鉅鹿郡。漢置靈壽縣始此,屬常山郡。東漢因之。晉因之。南北朝後魏、北齊俱因之。後周置蒲吾郡治此。隋廢郡仍為靈壽縣,屬恆山郡。義寧初,置燕州。唐武德初,省州為靈壽縣,屬并州。後屬鎮州。五代屬鎮州。宋熙寧中,省入行唐。元祐初,復置,屬真定府。金屬真定府。元屬真

定路明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四里。

槁城縣

周春秋屬肥子國。晉荀罃滅肥,以肥子歸,即此。戰國趙地名宜安肥子。秦屬鉅鹿郡。漢置槁城縣始此。初屬常山郡,後屬真定國。東漢屬鉅鹿郡。晉省。南北朝後魏復置槁城縣,屬鉅鹿郡。北城改為城縣,置鉅鹿郡治此。隋開皇初,廢郡,置廉州治此。後廢州存縣屬趙郡。五代晉陷周復。唐武德初,復置廉州治此。貞觀州廢,改屬恆州。天祐二年,改名槁平,屬鎮州。宋以九門省入槁城,屬真定府。金因之。元初,改為永平州,尋復為槁城縣,屬真定路。明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六里。

欒城縣

周,《春秋》晉欒武子封邑,其城係武子所築,故名欒城。戰國屬趙。秦屬鉅鹿郡。漢置關縣,屬常山郡,今驛仍名關城驛本此。東漢改欒城縣始此,屬常山國,後省。晉省。南北朝後魏復置欒城縣,屬趙郡。北齊、後周俱省。隋復置欒城縣,屬欒州,後屬趙郡。唐初屬趙州,尋屬恆州。天祐二年,更名欒氏,後復舊名,屬鎮州。五代屬鎮州。宋屬真定府。金因之。元屬真定路。明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二里。

無極縣

周極子國《春秋》魯大夫無駭帥師入極,即此。戰國中山苦陘地。初屬魏,後併於趙。秦罷侯,置無極縣始此。漢改名毋極縣,屬中山國。東漢屬中山國。晉省。南北朝後魏復置毋極縣,屬中山郡,尋省。北齊復置毋極縣,屬常山郡。隋改屬博陵郡。唐初屬廉州。武后時,復名無極縣,後屬定州。宋政和中,屬中山府。金因之。明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四里。

平山縣

周春秋晉蒲邑。戰國番吾君地,屬趙。秦屬鉅鹿郡。漢置蒲吾縣,屬常山郡。東漢屬常山國。三國魏廢。晉復置蒲吾縣,屬常山郡。南北朝後魏因之。北齊、後周俱廢。隋開皇六年,改置房山縣,屬恆州。義寧初,置房山郡,後置蒲吾縣隸之。唐改置嶽州,尋罷州仍為房山縣,屬并州。天寶中,改為平山縣始此。後屬鎮州。五代屬鎮州。宋屬真定府。金因之。元屬真定路。明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一里。

按:《通志》:阜平縣。缺。

定州

上古陶唐氏之國。周,《春秋》鮮虞地。威烈王十年,封西周桓公之子武公,遂為中山國,以城中有山,故名。戰國中山地。初屬魏,後屬趙。秦上谷、鉅鹿二郡地。漢初,置中山郡。景帝三年,改為國,治盧奴。東漢因之。晉初為中山國,治盧奴。後北燕慕容垂都此,尋併於後魏。南北朝後魏初,改定州始此。後置中山郡,治盧奴。北齊廢盧奴入安喜,置鮮虞郡治此。後周置總管府,領鮮虞郡,尋罷。隋初,廢郡置鮮虞縣。煬帝初,以安喜省入,置博陵郡治此。後改為高陽郡。唐武德初,復名定州。天寶初,陞博陵郡。乾元中,復為定州。建中間,改義武軍治安喜縣。五代因唐為定州,屬武軍。宋初,為定州義武軍。太平興國初,改定武軍。慶曆八年,置定州路。政和三年,陞為中山府,治安喜縣。金初,改定州,後陞中山府。元因金,為中山府安喜縣。明復為定州,省安喜入焉,以州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二里。領縣三:

新樂縣

周春秋鮮虞國,後屬中山國。戰國初屬魏。後趙。秦上谷、鉅鹿二郡。漢置新市縣,屬中山國。東漢因之。晉因之。南北朝後魏屬中山郡。北齊、後周俱屬鮮虞郡。隋開為新樂縣始此,屬北陵郡。唐屬定州。五代因之。宋屬中山府。金因之。元因之。明屬真定府定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三里。

曲陽縣

周恆陽地。春秋中山地,名曲陽,以在太行山曲之陽。戰國中山地,後屬趙,武靈王合軍曲陽,即此。秦上谷、鉅鹿二郡。漢置上曲陽縣始此,屬常山郡。東漢改屬中山國。三國魏改屬常山郡。晉屬常山郡。南北朝後魏屬中山郡。北齊改為曲陽縣,屬鮮虞郡。隋開皇七年,改為恆陽縣,屬博陵郡。唐元和中,避穆宗諱,復名曲陽縣,屬定州。五代屬定州。宋屬中山府。金因之。元初改恆州,尋復為曲陽縣,屬保定路。至正中,又改屬中山。

府明屬真定府定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五里。順治十六年,省「阜平東五」

里入焉,共編戶三十里。

行唐縣

周恆陽地。春秋奚子國。戰國中山東垣地,後併於趙,改為南行。唐惠文八年,城南行唐,即此。秦置南行唐縣,屬鉅鹿郡。漢屬常山郡。景帝三年,改屬中山國。東漢因之。三國魏改屬常山國。晉初,屬常山郡,後改屬中山國。南北朝後魏去「南」 字,為行唐縣始此,屬常山郡。北齊屬博陵郡。隋屬恆山郡。唐武德初,置玉城縣,長壽初,已改章武縣。神龍初,復名行唐縣。大曆置泜州,尋廢,以縣屬恆州。五代梁改彰武。晉改永昌,尋復舊。宋屬真定府。金因之。元改為恆陽縣,屬保定路。明復名行唐縣,屬真定府定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三里。順治十六年,省「阜平西五」

里入焉,共編戶二十八里。

冀州

周春秋晉地。《左傳》:「齊伐晉,趙勝率東陽之師追之」 ,即此。戰國趙東陽地。秦置信都縣,屬鉅鹿郡。漢置信都國,治信都縣。景帝前二年,改廣川國。五年,改信都郡。中二年,復改廣川國。宣帝甘露四年,復信都國。東漢以辟陽縣省入信都。明帝改樂成國,治信都。安帝改安平國。三國魏改冀州部,治安平國,仍領信都。晉太康五年,改長樂國,領信都,冀州部治如故。南北朝後魏改長樂郡,領信都,冀州部治如故。北齊後周俱省。隋初,廢郡為冀州,分分都置長樂縣。煬帝省都郡入長樂縣,仍置信都郡。唐武德初,廢郡為冀州。龍朔中,改魏州。咸亨三年,復名冀州。天寶初,改信都郡。朝元中,省郡,復為冀州,治信都縣。五代因之。宋初因唐為冀州,慶曆改置安武軍,治信都。金復省軍為冀州,屬河間府。元改屬真定路,治信都縣。明省都郡入焉,以州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領縣四:

南宮縣

周春秋晉地。戰國趙地。秦屬鉅鹿郡。漢置南宮縣始此,屬信都國。東漢屬樂成國。三國魏屬安平國。南北朝後魏屬長樂郡。北齊、後周俱省。隋復置南宮縣,屬信都郡。唐屬冀州。五代因之。宋皇祐四年省。六年復置,以堂陽縣省入,屬冀州。金因之。元因之。明屬真定府冀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

新河縣

周春秋晉地。趙武靈王謂晉國東有河薄落之水,即此。戰國趙地。秦屬鉅鹿郡。漢置堂陽縣。應邵曰:「在堂水之陽,故名」 ,屬鉅鹿郡。東漢改屬樂成國。三國魏屬安平國。晉改為經縣,屬長樂國。南北朝後魏復名堂陽縣,屬長樂郡。北齊、後周俱省。隋復置堂陽縣,屬信都郡。唐屬冀州。五代晉改蒲澤縣,屬鎮州。漢復為堂陽縣。周屬冀州。宋元豐中,省為鎮。金省。元改置新河縣始此。因濱河故名,屬冀州。明屬真定府冀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二里。

棗強縣

周春秋晉地,名棘津。《左傳》:「晉荀吳帥師涉自棘津」 ,即此。戰國趙地。秦屬鉅鹿郡。漢於廣川地置棗強縣始此,屬清河郡。東漢省。三國復置棗強縣,屬安平國。晉徙置廣川縣,屬渤海郡。南北朝後魏復改棗強縣,屬長樂郡。北齊省廣川。北魏入棗強,屬長樂郡。後周因之。隋屬信都郡。唐屬冀州。宋熙寧元年省為鎮,十年復置,屬冀州。金因之。元因之。明屬真定府冀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武邑縣

周春秋晉地名觀津。戰國初屬魏,後併於趙,封樂毅於此。秦屬鉅鹿郡,析觀津置武邑縣始此,屬信都國。東漢改屬樂成國。三國魏屬安平國。晉初屬安平,後置武邑郡治此。南北朝後魏因晉。北齊、後周郡縣俱廢。隋復置武邑縣,以觀津省入,屬信都國。唐屬冀州。五代宋、元因之。明屬真定府冀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五里。

晉州

周春秋鼓子國。晉荀吳襲鼓,滅之,即此。戰國趙地名下曲陽,以常山有上曲陽。秦屬鉅鹿郡。漢置下曲陽縣,屬鉅鹿郡。東漢因之。晉改屬趙國。南北朝後魏改為曲陽縣,屬鉅鹿。北齊後周俱廢。隋開皇中,置晉陽縣,屬定州,尋改為鼓城縣,屬趙郡。唐初屬廉州,大曆三年,改屬桓州,後屬鎮州。五代屬鎮州。宋改屬祁州。金因之。元改為

鼓城等軍民萬戶府。中統初,置晉州始此。治鼓城縣。明省鼓城入焉,以州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一里。領縣三:

安平縣

周戰國趙地。秦上谷、鉅鹿二郡地。漢置安平縣始此,屬涿郡。東漢安屬安平國。晉置博陵國,治安平縣。南北朝後魏改為博陵郡。北齊、後周俱因之。隋初,廢郡,置深州治此。煬帝廢州存縣,仍屬博陵郡。唐初,屬定州,改屬深州。五代宋、金俱屬深州。元初改為南平州。中統初,復改為安平縣,屬晉州。明以鼓城省入,屬真定府,晉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五里。

饒陽縣

周戰國趙饒邑,封長安君於此。秦上谷、鉅鹿二郡地。漢置饒陽縣始此,在饒河南,故名,屬涿郡。東漢改屬安平國。晉改屬博陵國。南北朝後魏改國為郡。北齊後周因之。隋改屬瀛州。唐武德初,置深州治此,後移置陸澤,仍屬深州。五代宋、金俱屬深州。元改屬晉州。明屬真定府晉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九里。

武強縣

周春秋燕武遂地。戰國趙將李牧伐燕,取武遂,因屬趙。秦上谷、鉅鹿二郡。漢武遂縣地,屬河間國。東漢改屬安平國。晉於武遂地析置武強縣始此,因邑內有武強山故名。初屬安平國,後改屬武邑郡。南北朝後魏屬武邑郡。北齊改屬長樂郡。後周因之。隋以武遂省入,屬信都郡。唐初屬深州,後屬冀州。五代梁屬冀州,改屬深州。宋屬深州。金因之。元初置東武州,尋廢州,以縣屬深州,後改屬祁州。中統初,又改屬晉州。明屬真定府晉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六里。

趙州

周春秋晉鄗邑地。戰國趙都趙城,遷於平棘,即此。秦邯鄲、鉅鹿二郡地。漢置平棘縣,兼置宋子,屬常山郡。東漢屬常山國。晉屬趙國。南北朝後魏廢國為趙郡,治平棘縣。北齊改為趙州始此。後復陞趙郡治平棘。隋初廢郡,以宋子省入平棘,置欒州,後復為趙州。大業初,陞為趙州,仍治平棘。唐武德四年,徙趙州仍治平棘。天寶初,改陞趙郡。開元中,省郡,仍為趙州。五代趙州。宋初,為趙州。崇寧中,陞為慶元軍。宣和初,改慶源府治平棘。金初為趙州,後改為沃州,治平棘。元復改趙州治平棘,屬真定路。明以平棘省入,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領縣六:

柏鄉縣

周。春秋鄗邑地,屬晉。戰國鄗邑地,屬趙。秦邯鄲、鉅鹿二郡地。漢鄗縣地,屬常山郡。東漢高邑地,晉因之。南北朝、後魏、北齊俱因之。隋開皇中,於高邑南十八里置柏鄉縣始此,取漢「柏鄉」 之名,屬趙郡。唐武德元年,置趙州治此,尋省州存縣屬趙州。五代屬趙州。宋熙寧中,省縣為鎮。元祐復置縣,屬慶源府。金屬沃州。元屬趙州。明屬真定府趙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二里。

隆平縣

周春秋晉地。戰國趙州,武靈王遊大陸,即此。秦邯鄲、鉅鹿二郡地。漢置廣阿縣,屬鉅鹿郡。東漢、三國、魏晉俱省。南北朝後魏復置廣阿縣,屬趙郡。孝昌二年,置殷州治北齊屬趙州。隋初,改為象城縣,後改為大陸縣,屬唐郡。唐武德初,復為象城縣。天寶初,改為昭慶縣,屬趙州。五代屬趙。宋太宗下并汾,因其四無山阜,曠然平地,遂改名「隆平」 始此屬慶源府。金屬沃州。元屬趙州。明初,省入柏鄉縣。洪武十四年後置,屬真定府《趙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三里。

臨城縣

周《春秋》:晉臨邑。哀公四年,趙稷奔臨,即此。後屬中山。戰國中山,房子邑。《武靈略》:中山至房子,因屬趙。秦邯鄲、鉅鹿二郡地。漢置房子縣,屬常山郡。東漢屬常山國。晉置趙國,治房子。南北朝及後魏俱屬趙郡。北齊省。隋復置房子縣,屬趙郡。唐天寶初,改臨城縣始此,屬趙州。五代屬趙州。宋屬慶源府。金屬沃州。元屬趙州。明屬真定府趙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六里。

高邑縣

周春秋鄗邑。齊弦施伐晉,取鄗,即此。戰國屬趙。秦邯鄲、鉅鹿二郡地。漢置鄗縣,屬常山郡。東漢

光武於鄗南即位,改為高邑縣,屬常山國,置冀州治此。晉屬趙國。南北朝後魏屬趙郡。北齊移高邑於房子縣界,屬趙州。隋初,屬欒州,後屬趙郡。唐屬趙州。五代因之。宋熙寧省。元祐復置,屬慶源府。金屬沃州。元屬趙州。明屬真定府趙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二里。

贊皇縣

周春秋晉鄗邑地。戰國屬趙。秦邯鄲、鉅鹿二郡地。漢鄗縣地。東漢高邑地。三國魏晉、南北朝俱因之。隋開皇六年,置贊皇縣始此。以地有贊皇山故名,屬欒州,改屬趙州。唐屬趙州。五代因之。宋熙寧中,省為鎮。元祐中,復置縣,屬慶源府。金屬沃州。元初省入高邑,尋復置,屬趙州。明屬真定府趙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四里。

寧晉縣

上古。《舜典》「納於大麓。」 即此。《周職方》云:「楊紆伯僑自晉歸周,封於楊。」 即此。春秋晉大夫羊舌氏采邑。戰國趙地。秦邯鄲、鉅鹿二郡地。漢置楊氏縣,兼置廮陶,屬鉅鹿郡。東漢屬鉅鹿郡。三國魏因之。晉省楊氏入廮桃縣,屬鉅鹿國。南北朝改廮遙縣,屬南鉅鹿。北齊屬鉅鹿。後周因之。隋復改廮陶。隋初屬欒州,復屬趙州。唐天寶初,改為寧晉縣始此,屬趙州。五代屬趙州。宋屬慶源府。金屬沃州。元屬趙州。明屬真定府趙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深州

周、春秋、晉地。戰國趙地。秦屬鉅鹿郡。漢信都國下博縣地。東漢安平國下博地,三國魏、晉、南北朝俱因之。隋開皇中,置深於安平,此仍為下博地,屬信都郡。唐初,置深州於饒陽,後又移深州於陸澤,此仍為下博地,屬冀州。五代周初,陞下博為靜安軍。宋雍熙中,徙深州治下博始此。後改下博為靜安縣,深州治如故。金、元俱因之。明省靜安縣入焉,以州屬真定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七里。

衡水縣

周春秋晉地。戰國趙地。秦屬鉅鹿郡。漢信都國桃縣地。東漢信都、武邑、下博地。三國魏、晉、南北朝俱因之。隋開皇十六年,分信都、武邑、下博三縣地置衡水縣,以濁漳衡流故名,屬信都。唐屬冀州。宋、金俱因之。元改屬深州。明屬真定府深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二里。

真定府疆域考      畿輔通志 编辑

真定府疆域圖

真定府疆域圖

本府

東三百一十里至河間府之獻縣界。

西一百八十里至山西太原府之平定州界,南二百一十里至順德府之內兵縣界。

北一百七十里,至保定府之慶都縣界。

由府治北六百三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四百九十里,南北袤四百里。

真定縣附郭

東至無極縣界十八里

西至平山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欒城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行唐縣界五十里

府西南五十里為「獲鹿。」

東至真定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井陘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元氏縣界五十里

北至平山縣界,四十里。

西南一百五十里為「井陘。」

東至獲鹿縣界六十里

西至山西平定州界,三十里。

南至贊皇縣界,六十里。

北至平山縣界八十里

東南六十里為「槁城。」

東至晉州界二十五里

西至真定縣界,五十里。

南至趙州界三十五里

北至新樂縣界七十里

西北六十里為「靈壽。」

東至行唐縣界十五里

西至平山縣界,二十里。

南至獲鹿縣界二十里

北至故阜平縣界,七十里。

西南九十里為「元氏。」

東至趙州界一十五里

西至太行山六十里

南至高邑縣界,二十里。

北至獲鹿縣界六十里

南六十里為欒城

東至槁城縣界二十里

西至獲鹿縣界二十里

南至趙州界二十里

北至獲鹿縣界二十里

東十里為無極

東至保定府深澤縣界,二十里。

西至槁城縣界三十里

南至晉州界十四里

北至定州界二十四里

西九十里為平山

東至真定縣界,五十里。

西至山西盂縣界,一百三十里。

南至獲鹿縣界二十里

北至靈壽縣界三十五里。

府東北一百三十里為《定州》。

東至保定府祁州界三十五里。

西至曲陽縣界三十里

南至新樂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保定府慶都縣界三十里。

州之西南五十里為「新樂。」

東至定州界一十五里

南至行唐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槁城縣界二十里

北至曲陽縣界二十里

西六十里為曲陽

東至定州界三十里

西至行唐縣界三十里

南至

北至軍城驛界八十里

西九十里為行唐

東至新樂縣界,二十里。

西至靈壽縣界三十里

南至真定縣界二十里

北至曲陽縣界三十里

府東南二百八十里為「冀州。」

東至棗強縣界二十里

西至新河縣界,四十五里。

南至南宮縣界,四十五里。

北至衡水縣界二十里

州之南六十里為《南宮》。

東至棗強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順德府鉅鹿縣界,四十里。

南至廣平府威縣界,二十里。

北至冀州界十五里

西至六十里為「新河。」

東至冀州界三十里

西至寧晉縣界三十里

南至南宮縣界,二十里。

北至保定府束鹿縣界五十里。

東三十里為棗強

東至河間府景州界,四十里。

西至冀州界十五里

南至南宮縣界,四十里。

北至衡水縣界四十里

東北九十里為「武邑。」

東至故阜城縣界,三十里。

西至衡水縣界三十里

南至棗強縣界三十里

北至武強縣界三十里

府東九十里為《晉州》。

東至保定府東鹿縣界三十里。

西至槁城縣界十五里

南至寧晉縣界七十里

北至保定府祁州界七十里。

州之東北九十里為「安平。」

東至饒陽縣界,一十七里。

西至保定府深澤縣界三十三里。

南至深州界一十七里

北至保定府博野縣界二十五里。

東北一百三十里為「饒陽。」

東至河間府獻縣界,三十里。

西至安平縣界二十里

南至深州界四十里

北至河間府肅寧縣界二十五里。

東一百六十里為「武強。」

東至河間府交河縣界,三十里。

西至深州界一十二里

南至武邑縣界,一十八里。

北至饒陽縣界四十里

府南一百一十里為《趙州》。

東至寧晉縣界三十里

西至元氏縣界三十里

南至柏鄉縣界三十里

北至欒城縣界二十里

州之南七十里為「柏鄉。」

東至隆平縣界十五里

西至臨城縣界,一十六里。

南至順德府唐山縣界,二十里。

北至趙州界三十里

東南一百里為「隆平。」

東至順德府鉅鹿縣界,四十里。

西至順德府唐山縣界,二十里。

南至順德府任縣界二十里。

北至寧晉縣界四十里

西南九十里為「臨城。」

東至柏鄉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太行山九十里

南至順德府內丘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高邑縣界三十里

西南五十里為「高邑。」

東至柏鄉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贊皇縣界,二十里。

南至臨城縣界,一十八里。

北至元氏縣界,一十九里。

西九十里為贊皇

東至高邑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山西樂平縣界,七十里。

南至臨城縣界二十里

北至元氏縣界二十里

東四十里為寧晉

東至新河縣界,四十里。

西至柏鄉縣界,三十里。

南至隆平縣界三十里

北至趙州界三十里

府東二百五十里為「深州。」

東至武強縣界,五十里。

西至保定府束鹿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冀州界一百里

北至安平縣界,三十五里。

州之南五十里為「衡水。」

東至武邑縣界,二十里。

西至晉州界五十里

南至棗強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深州界二十五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真定縣附郭。

滹沱經其南,恆山峙其北,東臨瀛海,西擁太行。控扼三關,咽喉九省。枕中山而挹秀,跨冀野以鍾靈。俱《府志》。

山水秀麗,邦鄙平修。《元志》。

當燕趙之郊,雄於「河朔。」朱忠《敏記》:

外州縣

考證

獲鹿縣 封龍綿亙於南,《太行》環抱其北。《井陘縣 》「襟帶二水,枕倚雙關。」

《槁城縣 》「眾水環流,平疇繡錯。」

靈壽縣 「萬峰峭拔,五水紆洄。」

元氏縣 吞高岡而壓大陸,控馬嶺以披雕丘。欒城縣 洨水瀠洄於西北,龍岡迤遞於東南。無極縣 黃岡蟠後,滋水環前。

《平山縣 》「西拱太行,東揖北嶽,右襟治水,左帶滹沱。」

定州 :「東環瀛海,西擁太行」 ,滱水近瀠,平山內掖。

新樂縣 沙阜發童山之脈,派水朝瀛海之宗。曲陽縣 三關控扼於北,眾水襟帶於西,近衛中山,遠屬畿甸。

《行唐縣 》「前聳龍岡,後環郜水,東瞻恆嶽,中抵《中山》。」

《冀州 》「丘陵聳秀,河渠通流。」

南宮縣 衡障流前,滹沱繞後,《馬頰經》左,《大陸翼》右。

《新河縣 》「揖拱太行,襟帶衡滏。」

《棗強縣 》「渤水東瀠,常山西絡。」

《武邑縣 》「竇山東聳,漳水西環。」

《晉州 》「鼓峰聳秀,滹水環清。背倚恆山,肘扼陸澤。」

《安平縣 》「左接瀛海,右望太行。滹水南襟,沙滋,北會」

饒陽縣 南接滹水之濱,北跨滋河之險,川而不山,平而不攲。

《武強縣 》「撫瀛洲之眉黛,遶畿輔之屏藩。」 趙州 「三台排座,列宿羅城。」

柏鄉縣 「鳳岡東峙,槐水西瀠。」

隆平縣 永堤長鎮,新灃環流。

《臨城縣 》「堯峰峙左,太行拱右。泜水瀠前,董岡擁後。」

《高邑縣 》「原隰鱗次,溝澮淵澄。」

《贊皇縣 》「泜水湍飛,壇山雄峙,左環五馬之異,右擁障石之奇。」

《寧晉縣 》「漳、灃合流,葫蘆總匯,高原平衍,低土洿沉。」

《深州 》「紫金捍水,白馬通溝。」

衡水縣 漳水北環杜溝,南至

真定府星野考     畿輔通志 编辑

分野

昴、畢分野 。《周禮》保章氏註:「昴畢大梁,趙冀州。」 《史記》:「昴畢冀州。」 《漢志》:趙地,昴畢分野。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謂之大梁之次,趙之分也。《唐志》:昴畢,大梁之次也。初胃四度,中昴六度,終畢九度。其分野自魏郡濁漳之北,得漢趙國、廣平、鉅鹿、常山、清河、信都、中山、真定、雲中等地。今為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并保定府、河間府南境地北斗 。《石氏》曰:「北斗第五玉衡星,主趙。」

天市垣 《宋·天文志》:「天市垣東垣第八星,主中山,第十星主趙。」

國星 《宋天文志》:「牛女下十二國,齊北二星曰趙。」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