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二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二十三卷目錄
廣平府部彙考三
廣平府封建考
廣平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百二十三卷
廣平府部彙考三
编辑廣平府封建考 畿輔通志
编辑周
曲梁 ,春秋時晉附庸,戰國屬趙,今永年、曲周地皆是。
漢
趙隱王如意 ,高帝子。九年封,孝惠元年為呂后。酖死,無後。
趙《共王恢 》《高帝子》。呂后七年自梁徙趙其年自殺無後。
趙幽王友 ,高帝子。惠帝元年,自淮陽徙趙,七年,呂后幽殺于邸。孝文元年,子遂紹封。孝景前三年,以反誅,國除。
趙敬肅王彭祖 ,景帝子。前二年封廣川王,四年徙趙,立六十三年薨,子頃王昌嗣。十九年薨,子懷王尊嗣。五年薨,無子,宣帝立,尊弟哀王高,數月薨,子共王充嗣。五十六年薨,子隱嗣。十九年,王莽時絕。
平干頃王偃 ,趙敬肅王子。武帝以親親故,封為平干王。立十一年薨。子繆王元嗣,二十五年薨,有司奏其罪,國除。平干,今廣平府。
清河哀王乘 ,景帝子。中三年封,立十二年薨,無子,國除。
邯會侯仁 ,趙敬肅王子,武帝時封。傳至蒼邯會,今廣平府肥鄉縣。
邯溝侯偃 ,趙頃王子,宣帝時封。傳至定,今廣平府肥鄉縣有邯溝城。
楖裴侯道 ,趙敬肅王子,武帝時封。傳至發,今廣平府肥鄉縣有楖裴城。
廣平侯德 廣陵孝王子元帝時封。
清河定侯王吸 ,以中涓從起豐,至灞上,為騎將,入漢,以將軍擊項籍侯,二千二百戶。傳至伉廣平敬侯薛歐 ,以舍人從起豐,至灞上,為連敖,入漢,以騎將定燕、趙侯,二千二百戶。
曲周景侯酈商 ,以將軍從起岐,攻長社,以南,定漢、蜀、三秦,擊項羽侯,四千八百戶。傳至堅斥丘懿侯唐厲 ,以舍人從擊項籍有功,侯,千戶。斥丘,今廣平府成安縣。
成安侯韓延平 武帝時以父千秋為校尉擊南越死事子侯千三百戶。
成安嚴侯郭忠 ,昭帝時,以張掖屬國,戰功侯,七百四十二戶。傳至岳
平恩戴侯許廣,漢 宣帝時,以太子外祖父昌成君侯,五千五百戶。傳至敬,今廣平府曲周縣有平恩城。
東漢
廣平王羡 明帝子永平三年封。
清河孝王慶 ,章帝子。建初四年立為皇太子,後廢為清河王。立二十五年薨,長子祐入嗣殤帝,是為安帝,乃上慶尊號曰「孝德皇。」 子愍王虎威嗣。立三年薨,無子,立樂安王寵子延平為清河王,是為恭王。立三十五年薨,子蒜坐事自殺,國除。明年,立安平孝王子經為甘陵王,奉孝德皇祀,是為威王。立二十五年薨,子「貞王定嗣。」 立四年薨,子「獻王忠嗣。」 立十三年薨,嗣子為黃巾所害,無後,國除。
廣平忠侯吳漢 ,以《中興》功,建武二年封,食四縣。子成嗣。
成安侯臧宮 ,以中興功,建武二年封。後定封朗陵。《傳》至由
魏
邯鄲懷王邕 ,文帝子。黃初三年封。薨,以任城王子溫嗣。增邑至四千四百戶。
清河悼王貢 ,《文帝子》。《黃初》三年封。薨,無子,國除。
廣平哀王儼 ,文帝子。黃初三年封,無子,國除廣平肅侯辛毗 初從《哀紹》,太祖克鄴表毗為議郎,文帝時封為廣平亭侯。薨,子敞嗣。
南北朝
清河王紹 ,道武子。天興時封,後有罪伏誅。《廣平王連 》,道武子。天賜時封。
廣平王洛侯 ,景,穆子。和帝時封。傳四世。清河王懌 ,孝《文子》。太和時封,後為元乂所殺。廣平王懷 ,《孝文子》。太和時封。
廣平公張黎 ,以積功封,後坐罪誅。
廣平郡公游明根 ,以文臣積勞封。
清河侯崔《頤 》,以積功封。
廣平侯《游雅 》,以積功封。
平恩侯崔光 以文臣封。平恩,今曲周縣。列人子宋愔 以文臣積勞封,今廣平府肥鄉縣有《列人城》。
易陽子劉藻 以降臣封。子紹琛嗣。今廣平府邯鄲縣。
清河「縣子」 《張烈 》,以軍功封。
貝丘縣男傅永 ,以文臣預戰功,封貝丘,今廣平府清河縣。
清河王岳 ,《北齊》神武從父弟。天保初封。子邁嗣。
成安王慕容儼 ,以「鎮郢城有守禦功,封廣平公。」 「盛 《神武》從叔祖」 ,以從起兵封。子瑗嗣。廣平郡公庫《狄干 》,以從神武起兵功,封。子《士文》嗣。
清河郡公斛律光 ,以軍功積封,後被祖《挺》譖死。
廣平郡公《段韶 》,以「總禁旅、參帷幄有功,封廣平郡公。」 《梁禦 》以戰功封。子《睿嗣》。
廣平侯侯莫《陳穎 》,以積功封。
成安郡公達奚長孺 ,以平蜀功,封,邑三百戶。後以平齊功,增千二百戶。子嵩嗣。
清河縣子趙肅 以「運糧功封。子軌嗣。」
唐
廣平王孝慈
清河王孝節 ,俱淮安靖王神通子,武德時封,後并降為公。
清河郡公楊《弘禮 》,以從征遼掌行在機密有功封。
廣平郡公劉「祥道 ,以武德時為內史舍人,典機密,定律令,高宗時為右相有功封。子齊賢嗣。」 廣平郡公宋璟 以「《開元賢相》有功封。」
宋
「清河郡公《張俊 》,高宗朝以佐中興」 功封。遼。
廣平郡王胡古魯 ,景宗孫。開泰三年封。《金》
廣平郡王承暉 ,世祖曾孫,受封年無考。廣平郡王宗秀 ,穆宗孫。天德初封。
廣平郡王《偎可 》,康宗子。天德時封。
廣平郡王王伯龍 ,天輔二年,以武功封廣平郡王。《活汝 》,以佐太祖破宋有功,皇統元年封。
廣平郡王耶律恕 ,遼宗室。正隆元年,以軍功封。
廣平郡王耨盌溫敦思忠 ,太祖伐遼時未有文字,思忠以口傳事,日出入至數千言,無誤。累官至太傅。正隆間,以積勞封。
廣平郡王紇石烈《志寧 》,與國世為甥舅,世宗朝,以外戚封。
廣平郡王徒單鎰 ,宣宗時,以積功封。
廣平郡王《李石 》,貞懿皇后弟。世宗時,以積功封。
元
廣平王哈兒班答 ,睿宗子。天曆二年封。廣平王木剌忽 ,天曆二年以駙馬封。
明
成安侯郭亮 ,永樂中,以靖難功封,食祿千二百石。二十一年薨,子晟嗣。
廣平侯袁容 ,永樂中,以靖難功封,食祿千五百石,世襲。
永年伯王偉 ,以戚畹封,食祿千石。後除。
廣平府公署考 府志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
府治 在城北,元末兵燹。明初,知府史昭重建。
皇清順治年間,許文秀、張思明、沈奕琛屢修《中正廳》。
廳兩翼經歷、照磨。廳左側新大有庫,右側硝庫,東西吏曹,前戒石亭,左架閣庫,前儀門,又前大門。儀門東寅賓館,西囹圄所,今廢。廳北後堂。堂左側舊大有庫,東吏舍,西武庫。堂北知府宅,左同知宅。左之前推官宅,今裁。再前知事宅,今廢。
為公廨右,通判宅右之前經歷照磨宅。又前檢較司獄宅,今廢為公廨。儀門東西「申明」 、「旌善」 二亭今廢。府宅東北隅燕譽亭
中軍廳 在大門西
察院二 一在府治東,各院駐節;一在東南隅,察院試士。
公館 在察院東,今廢。
兵備道署 舊行「太僕寺」 ,今為守備宅。
陰陽學、醫學 俱在府治前。
僧綱司 在保慶寺
永豐倉 在府治東北
新倉 在府治東北,今廢。按《永年縣志》:「府倉後建營房五十間,知府劉光榮、知縣梁炳宸同邑紳捐修。」
舊鐘鼓樓 在府治東
舊鑾駕庫 在府治東
演武場 在府城北
後樂亭 在東關,今廢。
荷花館 在城外東北隅。明知府蔣以忠建,韓垍拓增之。
皇清康熙八年,水圮知府劉光榮、知縣朱世緯重構。
左右二門,堂曰香遠,樓曰「望漪。」 前有浮橋,有亭,曰「宛在。」 折而西,露臺小石坊二,曰鑑湖煙月,曰漁磯。按《永年縣志》:館在城河東北隅,據隄之一曲。隄既建亭館,行人不通。乃隄後築重隄,而此館宛然水之中央矣。堂之後,有廊,寢室庖廚咸具。又東綽楔,顏曰「錦雲十里。」
聰明閣 在東關,巡按御史蘇京新建。
三輔襟喉坊 在府治前。
表帥坊 在府治西
撫綏坊 在府治東
貞肅坊 在察院門東
激揚坊 在察院門西
科第褒封之坊外建者二 :曰「宮保尚書」 ,曰「大中丞」 ,俱肥鄉張學顏建。
永年縣
縣治 在府治東南。明初洪武三年知縣陸禮建。成化十二年知縣耿琚、嘉靖二年知縣孫允中、五年知縣宋瑛屢修。中正廳,廳兩翼,左庫樓,右幕廳,東西吏曹廳,前戒石亭,前儀門,又前大門。儀門,西囹圄所,東寅賓館。廳北後堂。堂北知縣宅,左縣丞宅,再左主簿宅,今裁。左之前吏舍,右典史宅;右之前吏舍,門屏南申明亭,大門東,旌善亭,西,「懲惡亭。」
預備倉 在縣治東北
府倉 西南
幕廳 按《永年縣志》是庫廳。正堂扁曰「牧愛囹圄所 。」 東為土地祠,祠東為寅賓館,再東為關王廟。
養濟院 :前在縣治東隅,後改建北城下。知縣余維樞置田四十畝。
草場 在縣治西。後改建縣城隍廟,移於主簿廢宅。
臨洺驛 在臨洺鎮
遞運所 在臨洺鎮
巡檢司 在臨洺鎮,今改為通判署。
「綜理庶政」 坊 在縣治左。
懷保小民坊 在縣治右。
科第、褒封之坊 六十有一:
陶鎔「多士」 坊 在縣治西。
曲周縣
縣治 在東街。明初知縣楊文頎建。嘉靖九年知縣王銳,十一年知縣皇甫汸,十五年知縣張鵬翼,二十三年知縣雷鳴屢修。中正廳,廳兩翼,左庫樓,右幕廳,東西吏曹,前儀門,又前大門,上建譙樓。廳前戒石亭。儀門西囹圄所,東寅賓館。廳北後堂。堂西知縣宅,又西縣丞宅,今裁。西之前典史宅,右主簿宅,今裁。廳東北公廨門東西旌善亭、申明亭,今廢。按《曲周縣志》:「廳堂之後為思補堂,今改為委蛇堂。」 囹圄所東為土地祠,與寅賓館;堂最後為吏舍。順治十年知縣李時茂重建大門、譙樓。康熙十年知縣張焞重修。察院 在縣治東。按《曲周縣志》:「正德十六年知縣劉宗啟改建,順治十年知縣李時茂重修。」 西察院 舊太「僕寺」 ,今廢。
府館 在縣治前,今廢。
陰陽學醫學 在察院東。
僧會司 在保寧寺
養濟院 在縣東北
演武亭 舊在城西,今廢,新移縣東北三里許。按《曲周縣志》,「知縣李岩新建。」
預備倉 在縣西門。舊有貯命、耕餘二倉,今廢。迎春亭 在縣東門外,今廢。
科第、褒封之坊 ,四十有三:
貞節坊 三
孝子坊 二
肥鄉縣
縣治 在城東北隅。金天會十年洗馬趙秉良為邑宰創建。元末兵燹。明初洪武三年知縣韓淑昭重建,陳府繼之,錢朝鳳、張博古、楊時晦、李春英屢修。按《肥鄉縣志》:「元元貞間梁成之重修。天定四年楊可達重修,後漳水渰沒。天啟壬戌楊時晦再建,甲子李春英修之。」 中正廳,廳兩翼,左庫樓,右贊政廳,東西吏曹,前儀門。又前大門上建譙樓。儀門西囹圄所。東倉,又東寅賓館。廳北後堂。堂北知縣宅,左縣丞宅。後裁左之前典史宅。又前吏舍,右亦縣丞宅,後改入知縣宅。
皇清康熙元年,焦服祖改譙樓為大門,左右建譙樓。
規制較前弘廠矣。「縣丞宅」 今改「公廨」 「寅賓館」 旁為「皂壯房」 ,東土地祠。
主簿宅 後廢,改為「總練廳。」
「典史宅 」 前火藥局,後為馬廐,治東「申明亭」 、旌善亭。
察院 在縣治東
府館 在縣治西,後廢。
僧會司 在文殊寺
陰陽學醫學 :在縣治東。
南司 在縣治東,舊射圃地。
預備倉 在文殊寺西
演武場 在城西南
養濟院 在北門內
義倉 在預備倉東。按《肥鄉縣志》:「義倉一在毛演堡,一在辛安鎮,儲蓄粟豆,春放秋收出息,民甚便之。知縣李栻建,今廢。」
學士坊、丞相坊、烈士坊、「忠臣坊 」 在縣治外,為竇默、李沆、趙勝、肥義立也。
雞澤縣
縣治 初由北抬頭遷於城西南隅。元至正十年,知縣李林再遷東北隅。明初洪武三年,知縣沈仁壽遷於城正中,建今治。車棠、唐音、常世勳屢修。按《雞澤縣志》:「金天會間,治在城東三里北抬頭村。明正德十三年知縣車棠,嘉靖十一年知縣唐音,四十四年知縣常世勳,相繼修葺。」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袁鴻謨重修中正廳廳兩翼左:
庫。樓右贊政廳,東西吏曹前儀門。又前大門,上建譙樓,廳前戒石亭。儀門西寅賓館,西南囹圄所,廳北後堂。堂東西庫,吏房,又北知縣宅,左典史宅。宅北吏舍,又北馬廐右草場右之前吏舍。大門左右申明亭、旌癉亭。按《雞澤縣志》:「東西庫吏房在二堂兩旁。東西書房,在三堂兩旁。鑾駕庫在三堂東。縣丞主簿宅,裁革」 久廢。皂隸房在正堂兩旁。土地祠在儀門外東。收賦房在儀門外兩旁。榜房在大門左右。旌癉亭扁曰「旌善癉惡。」 知縣曹孔榮立。
察院 在縣治東北
府館 在縣治東北
陰陽學醫學 在縣治南,久廢。
僧會司 在道會寺。按《雞澤縣志》,「是通會寺後祠廟內又是通惠寺。」
馬廠 在縣治西南,今廢。
養濟院 在府館東
演武場 在縣城西南
預備倉 在縣治後
義倉 一在縣西,浮圖店,一在縣南小寨。且行亭 在縣南。按《雞澤縣志》,是且止亭。節愛坊 在縣治東。
澄清坊 在縣治西
科第、褒封之坊 二十有二:
鄉約所 《府志》未載。按《雞澤縣志》:「鄉約所十三:在城一,在城隍廟;在村十二:司麻堡、小寨堡、北雙塔、城隍村、黃溝村、駙馬寨、慕家堡、浮圖店、焦佐村、蓁底村、柏枝寺、吳官營。」
治水亭 《府志》未載。按《雞澤縣志》,在馮鄭村南,康熙八年鄉民創建。
廣平縣
縣治 在城西北隅。明洪武初建。正德間知縣顧璘、孫翱、李良翰,嘉靖間知縣申溪,隆慶間知縣張鵬翰屢修。中正廳。廳兩翼,左庫樓,右贊政廳,東西吏曹架閣庫,前儀門。又前大門,上建譙樓。廳前戒石亭。儀門右預備倉。囹圄所在寅賓館。館南申明亭,旌善亭。廳北後堂。堂北知縣宅,左典史宅,東草廠,南吏舍。按《廣平縣志》,「洪武初」
令、丞、簿、史各有廳舍。正德間始革。簿、丞。正廳曰「牧愛」 ,後廳曰「退思」 ,知縣張鵬翰題。左門外為土地祠,正堂東偏為馬道門。東行南衙。《考》:幕廳成化以前原在衙南草場,故至今呼幕曰「南衙。」 萬曆十七年,知縣陳鎜益加修飭。察院二 :一在縣治東南,一在縣治前。
府館 在縣治東
陰陽學 舊在養濟院左,今移縣東。按《廣平縣志》:萬曆三十七年設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東,萬曆二十七年設。
僧會司 在千佛寺
預備倉 在縣治西南隅。
義倉 在儒學西
演武場 在城南
養濟院 在縣治西南
留行館 在東門外,即舊鄉約亭。
科第褒封坊八 按《廣平縣志》,「科第褒封坊十五。」
燧臺 《府志》未載。按《廣平縣志》,燧臺有三,一在孟固堡,一在焦家堡,一在東韓村堡。
邯鄲縣
「縣治 在城東北隅。明初洪武三年主簿雷慶建,後知縣鄭倫、劉維業、蕭察、鄧雲臺屢修。」 按《邯鄲縣志》:「嘉靖間,知縣趙時吉、高世雨。萬曆十年知縣蕭察,二十年知縣鄧雲臺。崇禎十一年知縣蕭曰蘭屢修。」 中正廳,廳兩翼,左庫樓,右贊治亭。廳西鑾駕庫,東西吏曹,前儀門。又前大門,上建譙樓,廳前戒石亭,儀門東囹圄所,寅賓館,廳北後堂,東庫房。又北知縣宅,左典史宅。宅北預備倉,右縣丞宅,宅西主簿宅,今廢。左之前吏舍。大門東西有申明亭、旌善亭。
管馬縣丞宅 在縣丞宅西,今廢。
察院 在縣治東北
府館 在縣治西南,今廢。
僧會司 在城東爆臺寺。
道會司 在城西東明觀。
遞運所 在縣治西北隅。
叢臺驛 在縣治西南。唐白居易《過叢臺》詩:「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深夜坐,還應說看遠行人。」
養濟院 在城東,今廢。
演武場 一在城東北,今廢。一在城南。
馬廠 在城東今廢
義倉 在沙河鎮
叢臺據勝亭 在縣治東北。
馬軍營 在縣治西南
「節愛」 坊 在縣治前。
承流坊 在縣治左
宣化坊 在縣治右
《千山聳翠》坊 在連城街。
《四水含靈》坊 在連城街,今廢。
科第、褒封坊 十有四:
成安縣
縣治 在城東北。明初洪武三年知縣彭子潤建。弘治十四年知縣趙士元、嘉靖十七年知縣章允賢,萬曆三十年知縣劉永脈屢修。
皇清康熙七年,圮於水。陳正己重建中正廳、廳兩翼。
左庫樓,右贊政廳,東西吏曹,前戒石亭,前儀門。又前大門,上建譙樓。儀門東彰善亭、癉惡亭,又東延賓館,西囹圄所。廳北後堂。堂北知縣宅,左主簿宅,今廢。左之前典史宅,右公廨。按《成安縣志》:「大堂前皂隸房,東守門房,西內巡房,二門外快壯皂房。康熙九年知縣王楷增修。內有扁曰聚星堂、雪舫、來薰閣。」 其正堂原扁曰《忠愛》,今仍舊。
察院 在縣治東。按《成安縣志》:「舊有西察院,在縣治北,壞于水。」
府館 在察院東
陰陽學 在預備倉東,今毀。
醫學 在預備倉西,今毀。
僧會司 在圓照寺,今毀。
道會司 在迎祥觀,今毀。
乾侯驛 在縣治東。今廢。
預備倉 在縣治西北
養濟院 在縣治東北
演武場 在城南
義倉 在縣西北
新建營房 在城東按《成安縣志》:「營房在八蜡祠東,舊小察院地。康熙十一年,知縣王楷因城內空地太多,申請防兵,遂自捐資蓋造三十間,科第褒封之坊 十有九。」
《鄉約》所 在城圓照寺并四鄉郭坊堡等村共三十一所。
威縣
縣治 仍州制,在城西北隅。元知州王伯大,明知縣王政、方瀾、錢術、胡容屢修。按《威縣志》,明嘉靖中,知縣錢木、胡容
皇清知縣陳永昇、李之棟相繼增修「中正廳廳兩翼。」
左儀仗錢帛庫,右贊政廳。廳東西吏曹。前儀門又前大門,上建譙樓。廳前戒石亭。儀門東寅賓館,西囹圄所。南內倉廳。北,後堂。堂北知縣宅,左馬廠,左之前公廨,右典史宅。大門東西申明旌善亭。按「威《縣志》」 :正堂扁曰「牧愛。」 儀門東土地祠。寅賓館,南收糧房。
察院 在縣治東
府館 在縣治東
陰陽學醫學 :在縣治東。
僧會司 在文殊寺
預備倉 在縣治南
養濟院 在縣治北
演武場 在城北。按《威縣志》,「太僕寺在縣治西,久廢。」
洺州「古治」 坊 在縣治前。
科第、褒封之坊 二十有二:
承流宣化坊 在縣治內。
清河縣
縣治 在城北隅。明初洪武二年知縣馬駿建。弘治七年知縣林瑱、嘉靖三年知縣張濟、八年知縣王綋,屢修。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縣盧士傑新內外署宇中正廳。
廳,兩翼:左庫樓,右幕廳,東西吏曹,前儀門,又前大門,再前嚴更樓。廳前戒石亭。儀門東內為預備倉,為草廠,外為寅賓館;西內為公廨,外為囹圄所,為馬廠。廳北後堂。堂北知縣宅,右典史宅。大門東西申明旌善亭。按《清河縣志》:「舊制以嚴更樓為大門,自樓抵二門五百武,地空而遼遠,因改縮大門於內,盡列居民於」 樓內,輻輳成市,正堂扁曰「正已」 ,後堂扁曰「和衷。」 儀門外土地祠察院 在縣治東。
府館 在縣治東
陰陽學 在縣治西南,今廢。
醫學 在縣治東南,今廢。
僧會司 在興隆寺
演武場 在城西南
養濟院 在西門外
《羈工所 》在府館南。
桑林小署 在連塚集。按《清河縣志》,知縣秦際皞建。
四面坊一 在十字街心。
科第褒封之坊六 :按《清河縣志》,「各路界坊,東路曰壤連鄒魯,西路曰燕南要路,北路曰北接恆山,南路曰南通洺水。」
《鄉約》所 在察院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