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二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二十四卷目錄
廣平府部彙考四
廣平府學校考
廣平府戶口考
職方典第一百二十四卷
廣平府部彙考四
编辑廣平府學校考 府縣志合
编辑本府。〈永年縣附郭。〉
廣平府儒學 在府治東南。初在巽隅,金、元移今地。明初,知府吳文修建。同知王庸、知府楊浩、熊懷、盧瑀、張潛、華津、李騰霄、蔣以忠、陳簡、劉芳譽、焦源清、程世昌,推官張鳳翔相繼修至。
皇清許文秀、許榮昌重修中正殿七楹,東西廡各三。
十二楹。前戟門、泮池,跨石橋三座,華津建。又前櫺星門。門外磚橋三座。左右二坊:曰「德配天地」 、曰「道冠古今」 ,李東陽篆。殿後敬一亭,中刻明世宗敬一箴及聖諭宸翰、程、范五箴。亭後書樓舊名「崇文閣。」 樓前號舍三十八楹,今廢。樓後教諭、訓導宅四區,今廢。殿左啟聖祠。
名宦祠 祀「盧毓、張恂、張伾、嚴挺之、畢炕、郭進、李斌、劉福、徐興、魯有開、龔夬、盧之翰、劉容、邢秉仁、張居敬、楊亨、楊浩、言芳、陳欽、甘琦、彭杰、華津、張羽、陳俎、瞿晟、萬廷言、張孟男、趙奮。」
「鄉賢祠 」 祀馬光、宋慶禮、李沆、李椿、李若水、董師中、李慶嗣、張之翰、劉肅、王磐、竇默、劉賡、何榮祖、吳鼎、李齊、元明善、吳元珪、連盛、連礦、石永、盧大節、李杜、宋師程、盧大中、李養志、胡淵、李韞秀、李春萼、申佳引、路振飛、胡福弘、胡士偉、李養廉、單鏡、李芳莎、劉璇、甯光祖。按《名宦》舊在府治,止《鄉賢》在學宮後,俱遷於城隍廟側《華津》,改建今地。
皇清署事同知何玉如重修東北射圃觀德亭祠前。
宰牲所又前大門,殿右明倫堂。堂北後堂今為教授宅。教授韓雄引邊士暹建。堂前四齋:曰「思誠」 ,曰「育英」 ,曰「進德」 ,曰「修業。」 前二門又前大門,其外有育賢坊,在學西。化雨坊在學東。洙泗淵源坊,在魁樓前方池上,今廢。東西文道街在學後。蔣以忠創,後以開閉覘科名,故常閉云。
奎星樓 在屏壁前。明知府賀賁建。
文昌閣 在學東,明知府盧泮建,程世昌重修。漳川書院 在學西,後改為皇華館,今復。明翰林崔銑《記》。
紫山書院 在東關
皇清巡按蘇京新建閣曰「聰明。」
社學 舊在四城隅,各一區,後廢。明崇禎中,推官余忠宸復建五區:一在保慶寺前十方院,一在城隍廟東生祠,一在南城門迤西,一在倉門道東,一在南門西馬道。
學田 共二頃五十七畝九分七釐一毫,永年縣。
儒學 在縣治西。明初在城東北,知縣陸禮徙今地,知府華津,知縣王鐸、沈銓、朱泰,推官張鳳翔,知縣李宜培、張毓泰相繼修。按《永年縣志》:「明洪武初,在城東北,甚隘陋。十一年,知縣陸禮徙於今地。正統八年,典史王雲修葺。弘治五年,知縣王鐸重修。正德九年,知府華津始拓其規而新之。嘉靖二十七年,知縣沈銓,四」 十五年知縣朱泰,萬曆三十二年署印推官張鳳翔,四十七年知縣李宜培,崇禎六年知縣張毓泰。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王報春,十四年知縣余維樞、《康》。
熙五年知縣王家禎、七年知縣梁炳宸、十年知縣朱世緯,「相繼增修。」 又中正殿五楹,東西廡各二十八楹,前戟門五楹及前櫺星門,俱知縣余維樞修。
名宦祠 在戟門左,祀裴琰之、楊茂謙、孫允中、朱泰、耿鳴雷、程純、馬翰如,知縣宋祖乙建。按《永年縣志》:「正殿朱世緯修東西廡。知縣王報春、余維樞重修名宦祠。初有祠而無祀。明崇禎十二年,知縣宋祖乙申請立神座奉祀,後毀壞。」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朱世緯、教諭魏繼橒重立。
鄉賢祠 在右。祀宋慶禮、王磐、李椿、連盛、連礦、宋師程、盧大節、盧大中、李養志、李杜、李韞秀、李春萼、單鏡、胡淵、申佳引、胡士偉、李養廉、胡福弘、李芳莎、劉璇、甯光祖。按《永年縣志》:康熙七年頹圮,教諭楊九有同邑紳重修。殿後明倫堂。堂左右二齋,曰日新,曰時習;堂後敬一亭、舊書樓余
維樞改建。殿左啟聖祠,祠前更衣亭,今廢。按《永年縣志》,康熙七年,知縣王家禎、教諭楊九有修啟聖祠。祠後教諭宅,宅後訓導宅,今廢。按《永年縣志》,教諭宅,康熙七年教諭楊九有捐修。十年,教諭魏繼橒增修。雨化亭。訓導宅,一在教諭宅前,一在教諭宅後,久廢。殿右射圃亭,知縣朱世緯、教諭魏繼橒建。按《永年縣志》,「康熙十年建。」 亭前宰牲所,櫺星門外左右二坊,曰「德配天地」 ,曰「道冠古今。」 門前屏壁,壁前泮池。其外有文昌閣,在縣治東,新建。
奎星樓 在城東南隅上。知府南居益、知縣陳所行建。
學田 共四十八頃三十四畝四分四釐二毫按《永年縣志》:「一地一頃零五畝一分二釐四毫,明萬曆四十三年按院耿置,用價銀九十九兩九錢七釐二毫二絲,每年徵租銀十兩四錢九分一釐。一地一頃,明崇禎七年按院衛置,用價銀一百兩,每年徵租銀十兩。一地五十畝,明崇禎八年按院周置,用價銀一百兩」 ,每年徵租銀十兩。一地五十畝,明崇禎十一年,按院李置,用價銀五十兩,每年徵租銀五兩。學院共地四十頃七十八畝一釐七毫,每年納租銀四十五兩二錢七分一釐。又出首地一頃,租銀五兩七錢七分四釐七毫八絲。又出首地一頃子粒穀十五石二斗四升四合。一地七十七畝八分二釐,明萬曆四十八年,大名道焦置。用價銀一百兩,每年徵租銀十五兩五錢六分四釐五毫。一地七十三畝四分八釐五毫。明崇禎四年大名道丁置。用價銀八十兩,每年徵租銀八兩九錢三分七釐五毫。「一地一頃,明崇禎十三年知縣宋祖乙置。用價銀一百兩,每年徵租穀二十石。」 曲周縣:
儒學 按《府志》:「在縣治東,金大定中建。」 按《曲周縣志》:「明洪武二十七年,知縣劉信重修。嘉靖九年,巡按蔣賜禮勸邑人趙來鳳修兩廡。十六年,知縣張鵬翼改置明倫堂、東西齋廚庫、啟聖廟、名宦祠、鄉賢祠、射圃亭。二十七年,知縣方逢時開東路,建聚英門,移置敬一亭於明倫堂後。又勸納銀千戶劉錫甃月池作石橋」 於上。萬曆二十七年,知縣王象恆建文昌閣於聚英門內。三十年,知縣高出見殿宇毀壞,設貲修整。萬曆三十七年,知縣張自悟後更名「潑」 ,遍行修理。天啟四年,知縣趙引昌視圮者葺之。七年,鄉宦霍允猷捐貲補葺。崇禎十三年,鄉官路振飛復出數千金修理,工閱四年始畢。中正殿六楹,東、西廡各二十五楹。前戟門、前泮池,跨石橋三座;又前櫺星門。
名宦祠 在戟門左。祀李詭祖、馬大儒。
「鄉賢祠 在右。」 祀李若水、王世爵、張師孟、路振飛、秦廷奏、劉榮嗣、王介。殿後明倫堂,堂前左右二齋,曰「存心」 ,曰「養性。」 齋前東西號房二十六楹,堂後敬一亭,明知縣方逢時建。亭後尊經閣,知縣陳大均建。堂東神廚,西饌,堂中儀門,殿左啟聖祠,祠左之前文昌閣,明知縣王象恆建。閣後射圃。學門二:東曰「聚英」 ,西曰「毓秀」 ,西南為教諭訓導宅。
奎星樓 在東城巽隅。知縣李時茂復建。安仁書院 在縣東北馬羅堡。今廢。
公善書院 在東關。邑人路振飛建,置義田五十畝。按《曲周縣志》,「田在城東十方院後。」
義塾 在東關。李時茂建,置田二十七畝。社學 在縣西北隅。張鵬翼建。按《曲周縣志》,「明嘉靖十八年建,地二十二畝八分,後貯命倉」 ,即此地。安兒寨社學地,十一畝,侯村社學地,十畝,大寨社學地,三畝七釐,香城固社學地,十畝,東目寨社學地,十二畝,滏陽集社學地,五畝,河南畽社學地,十畝。
學田 共十四頃八十九畝三分九釐二毫五絲。按《曲周縣志》,每畝徵銀四分七釐四毫五絲四忽,見《田賦考》。
肥鄉縣
儒學 在縣治東南。宋天聖中重建。金主簿張利用,元知縣張皞,明知縣韓淑昭、錢朝陽、李幹、張博古、呂渭、秦鏜、趙廷瑞、李栻、陳明經,廉靖李春英,通判毛汝麟,主簿江傑。
皇清知縣李文盛重修。按《肥鄉縣志》,創于宋天聖四
年。又明洪武三年縣令韓淑昭重修。永樂十一年主簿江傑重修。正德四年知縣李幹塑聖像及諸賢像,七年湮沒。十一年知縣張博古重塑像。嘉靖元年知縣呂渭奉旨毀像易木主。隆慶元年知縣李栻重修。四年知縣陳明經修。萬曆
十八年知縣廉靖重修,又本府通判毛汝麟攝縣重修,係嘉靖十五年後。又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李文盛重修大成殿、明倫堂。
及門牆,而東廡則典史趙謙修,西廡則教諭牛炳星修。中正殿五楹,東西廡各十楹。前戟門,又前櫺星門、泮池、石橋知縣譚誠言建。按《肥鄉縣志》:「天啟壬戌,漳水入城,唯大成殿及戟門獨存。甲子,知縣李春英重建兩廡,乙丑,知縣譚誠言重建櫺星門、泮池、石橋。」 又殿名「大成」 ,宋元以前額也,明嘉靖後始易。
先師殿
名宦祠 在戟門左。祀韋景駿、郭進、郭諮、李彥祥、錢朝鳳、李幹、郭謙、陳府、潘罏、余炯、陳明經、章滂、毛汝麟、李栻、曹司宰、周汝弼、范志懋。
鄉賢祠 在右。祀程嬰、肥義、趙勝、宋隱、宋弁宋翻、宋世景、馮元興、李炳、李沆、李維、竇默、張鏞、鄭賢、郭謙、蔣勛、郭忠、郭郛、郭郊、杜春、郭鄗、張應麟、張學顏、郭崇嗣、賀君恩二祠。知縣侯君招改建。殿後敬一亭廢。殿東北啟聖祠,同知范志懋重建。按《肥鄉縣志》:「天啟丁丑建,益兩楹,加配廡,特祀理學周濂溪諸儒。」 西北明倫堂,堂後文昌閣。堂前左右二齋:曰「進德」 ,曰「修業。」 堂東號房十五檻。堂北教諭、訓導宅俱廢。按《肥鄉縣志》:「訓導宅一在明倫堂左,一在明倫堂右,今廢。」 外有奎星樓 ,在城東南隅。按《肥鄉縣志》:宰牲房、神廚、神庫今俱廢。
崇德書院 在文靖公祠西,明知縣李栻建。按
《肥鄉縣志》今廢
编辑
偃武書院 在城西南,後廢。明知縣郝炯建。社學五 :一在遺愛亭,一在文靖公祠,一在八蜡廟,一在文殊寺,一在新府館右,後俱廢。
皇清康熙四年,水注城,學宮毀。
雞澤縣
儒學 在縣治東。金知縣高琢建。元高師顏、張崇重建。明宋銓、倪英、周文定,通判王之藩、知縣曹孔榮重修。按《雞澤縣志》:「元延祐、至元間,知縣高師顏、張崇重建。明永樂十三年知縣宋銓。弘治三年知縣倪英。九年典史張本重建。正德六年知縣銀鏡增修明倫堂。嘉靖五年知縣張時啟增修兩廡戟門。十一年知縣周」 文定備修殿廡、門亭、祠堂、齋號。三十一年,知縣唐音修櫺星門、明倫堂。隆慶四年,署縣事本府通判王之藩修殿廡、門垣、臺砌。萬曆二十年,知縣曹孔榮更新明倫堂、戟門、櫺星門。崇禎十六年,知縣賈益謙修大門。
皇清順治二年,知縣吳應文修兩《廡》。康熙元年知縣。
袁鴻謨重修,工半成,陞任去。二年知縣常志崑踵修告成。十一年訓導張瑋于
文廟東、植柳百餘株。學署、植槐百餘株。中正殿五
楹,東西廡各十一楹。前戟門、泮池,又前櫺星門。名宦祠 在戟門左,祀劉明善、霍安道、邵錦、張受道。按《雞澤縣志》:「名宦祠,嘉靖四年建。三十三年,知縣黃鑒改建於戟門左。」
右鄉賢祠 祀馬仁海、郭守素、郭恕、趙鼒、劉誠、賈熙載、王煒。按《雞澤縣志》:「正德十五年,教諭李一寧改文昌祠為鄉賢祠。嘉靖三十三年,知縣黃鑒改建於戟門右。」
奎星樓 在櫺星門左。明知縣趙思明建。按《雞澤縣志》,「建於萬曆十二年。」
啟聖祠 在殿後右,明倫堂前。左右二齋,曰日新,曰時新。堂後文會堂、饌堂,今廢。按《雞澤縣志》:「明倫堂,天啟三年知縣曹大章重修。」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縣姜炤重修。「日新」、「時新」二齋,久
廢。今修饌堂、文會堂,俱久廢。
北敬一亭 明崇禎元年知縣曹大章改建尊經閣,置敬一亭。碑文在內堂左。訓導宅今廢。按《雞澤縣志》,訓導宅一在堂左、一在儀門外西,今俱廢。堂東號房十一楹,今廢。齋前儀門三楹,中曰賢關,左曰禮門、右曰義路。門內教諭宅今改訓導宅。題名碑《府志》未載按《雞澤縣志》,在明倫堂東壁。臥碑《府志》未載。按《雞澤縣志》,在明倫堂後壁前大門,其外有義塾,在縣治東北,知縣姜炤建。按《雞澤縣志》,康熙十年建。
文壁峰 在城東南隅上。明天啟二年,知縣張素裕建。
學田 共地十三頃一十九畝一分五釐。按《雞澤縣志》,每畝徵銀二分四釐八毫三絲,共銀三十二兩七錢五分四釐四毫五絲。每年解部見「田賦考。」
廣平縣
儒學 在縣治東南。明知縣高立建。李昉、何琮
吳應麟重修。按《廣平縣志》:「洪武三年創立。永樂間知縣李昉、何琮後先修治。中正殿五楹,東西廡各十六楹,前戟門、泮池,又前櫺星門。」
名宦祠 在戟門左,祀司馬芝、張敔、王表、顧璘、孫孟和、何琮。按《廣平縣志》:「泮池之左,顧公修學記:石室。」
鄉賢祠 在戟門右。祀馬道根、李齊、郝珩、單信、馬顯、馬子聰、王允武、馬呈書、馬嗣武、王世楊、鄭金。櫺星門內東更衣亭,西祭祀庫,庫有經籍祭器。
啟聖祠 在殿後。殿西尊經閣。閣東敬一亭,亭東射圃,殿右明倫堂。按《廣平縣志》:「明洪武十五年,知縣顧璘改建明倫堂於孔廟西,以舊明倫堂為饌堂,堂之左右為兩齋。陳鎬記。」
文昌祠 在城東南隅上。明知縣陳鎜、王一龍建。按《廣平縣志》:「萬曆十七年,知縣陳鎜請建於北城兆元樓。三十五年,知縣王一龍申請道府,改建於此。」
奎星樓 在文昌祠西
春熙書院 在德化街
社學 一在西關外,一在小留村,一在《孟固集》。有地十三畝六分。
學田 共地七十八畝一分二釐二毫。
邯鄲縣
儒學 在縣治西。明初,縣丞王成建。知縣鹿琇、史書、董策、張偉、趙時吉、劉翀、宋淳
皇清許侃重修。按《邯鄲縣志》,明洪武十一年徙今地。
永樂十一年知縣鹿琇。正統十一年知縣史善。〈《府志》是史書。〉天順四年知縣董策,成化五年知縣劉翀,相繼修理。正德六年知縣張偉、嘉靖十年知縣趙時吉,各營建中正殿五楹,東西廡各九楹。前戟門、泮池,又前櫺星門。殿後明倫堂,堂後敬一亭,在時雨軒舊址。堂前左右齋房,堂東講堂號房,今俱廢。堂西教諭宅,宅南訓導宅,殿左右祭器庫。
啟聖祠 在堂東,訓導李培建。
名宦祠 在戟門左。祀苗澤、孟吉、袁本、史善、黃縉、趙弼、解經、張緯、畢震、牛偉、沈麟、董威、嚴清、向淇、張第、顏引紹。
鄉賢祠 祀「廉頗、藺相如、李牧、劉邵、張之翰、金貴、賈銓、郝榮、鄭銘、張錫、張棐、謝賓、謝景星、李盛安、永安郁、閻秉初、張國彥、郭宗賢。」
奎星樓 在城東南隅
「文昌閣 」 ,「在叢臺。」
尊經閣 在叢臺下,知縣梁御鼎新建。
學田 共二十六畝,按《邯鄲縣志》學租小地四頃二十六畝,每畝徵銀四分五釐,共徵銀十九兩一錢七分。
成安縣
儒學 在縣治東南。元知縣牛天章建,後燬。明初,彭子閏再建,張雲、韓溫、王鈴、王琢玉、劉永脈、劉蕘重修。按《成安縣志》:「元至正二年,知縣牛天章建,元末毀於兵燹。明洪武三年,知縣彭子閏重建。正統間,知縣張雲、韓溫相繼重修。成化四年,知縣劉蕘以制狹,拓新之。嘉靖三年知縣王鈴,隆慶二年知縣王琢玉,萬曆三」 十年,知縣劉永脈各重修。後毀址尚存。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縣王楷與訓導要引昌重修。中。
正殿七楹,東西廡各十一楹,東、中五楹祀先賢,北三楹為圖書府,南三楹為點齋堂,西、中五楹祀先賢,北三楹為祭器庫,南三楹為更衣亭。前戟門,又前櫺星門。
名宦祠 在戟門左。祀路去病、寇準、劉仁、劉蕘、許汝進、桂萼、萬文彩、王鈴、柏正、張敬、胡奎、胡懋仁、古時俊、李應、邵春、辛繼先、李宗昉。
鄉賢祠 在戟門右,祀戴德、戴聖、王明、王挺、王扶、楊聽德、楊栗、史鑑、溫和、李哲、張憲、李謙、李果、劉淵、劉昌、張智、高震、李宗信、陶盤、喬官、溫如玉二祠俱明知縣馮傑建,劉永脈改建。
文昌祠 在櫺星門左
啟聖祠 在殿後殿西。明倫堂,明知縣阮吉建。按《成安縣志》:教諭王孫昌扁堂曰「立雪、登雲」;堂前左右二齋,曰「進德」,曰「修業」;堂後敬一亭,西耳房。〈庫役,看守祭器。〉亭東教諭宅。南訓導宅。正南儀門。龍門坊。又前大門。門前石獅二,金大定中物。櫺星門外坊二:東曰「金聲玉振」,西曰「江漢秋陽。」南瀕城泮池,崇禎十三年知縣陳熙、訓導蓋國彥砌磚構橋。按《成安縣志》:萬曆四十二年,知縣李三畏建東西二坊。
奎星樓 在城東南隅
義學 在姜家營,學田五十畝。按《成安縣志》本。
村姜雲龍置
育英書院 今毀於水
社學 舊在迎祥觀西,今毀於水。
四鄉社學 沙河等村共三十五所。
學田 共一頃一十八畝八分。
威縣
儒學 在縣治東南。宋通直郎牛直修建。金縣丞趙居道、主簿高元重建。泰和間,改洺水縣,學仍舊。元至元中,徙井陘縣威州治於洺水,學因隸州。知州董守思、同知蕭伯顏重修。後毀於兵。明知縣歷任相繼,重修不一。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緱《酉生》;康熙七年知縣陳永
昇。十一年,知縣李之棟重修中正殿五楹,東西廡各七楹,前戟門、泮池,又前櫺星門。
名宦祠 在戟門左
鄉賢祠 在戟門右
啟聖祠 在殿左。明知縣徐道存建,知縣胡容修,後圮。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李之棟重修。十二年,知縣李之
棟「重修祠東宰牲所。」
明倫堂 在殿右。前堂左右二齋:曰《進德》,曰「修業」 ,前儀門。又前大門坊一,曰「禮門。」 義路,東西齋、儀門、儒學門。明知縣王政、高自卑、胡容相繼重修。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緱酉生復益坊表一座,扁曰「義。」
路禮門,堂後為教諭宅,堂西為訓導宅。明知縣胡作霖重建。「按《威縣志》」 :教諭宅因奉裁,併入訓導宅。訓導宅,胡作霖建。櫺星門外,坊二,曰「德配天地」 ,曰「道冠古今。」 又坊一,曰「作人」 ,即今龍門,在學內。「按威《縣志》」 :「道冠古今、德配天地」 二坊,明知縣高自卑建。順治十八年,知縣緱酉生重修,但狹小,後亦圮。康熙十二年,知縣李之棟新建大坊焉。
雲路坊 在文廟前
鯤化天池坊 在雲路南。
文昌祠 舊在學內,知縣張蒙正改建於學東南隅。按《威縣志》:「順治中,署縣事王孫樞、訓導楊為棟重修。康熙十年,知縣李之棟重修。」
奎星樓 在文昌祠旁,亦張蒙正改建。按《威縣志》,「順治中知縣張楷重修。」
洛陽書院 在縣治西,知縣錢術即馬廠廢地建立,胡容重修。內號六所二十間,外號二所六間。《坊碑》一座。
射圃 在學東南。錢術建,今廢。
社學二 一在城南大街,一在城北大街。明知縣何圖建。
學田 共地一頃二畝五分。
清河縣
儒學 在縣治東南。金大定中,知縣劉惠建。按《清河縣志》:「元至元三年,達魯花赤伯拗修葺。至正十七年,達魯花赤脫忽思帖木爾,縣尹趙範、葛義方重修。明知縣趙文林鎮、許諫、王綋、盧汝翼、傅延耆、向日紅、張民綱、曹亭、秦際皞相繼增修。」
皇清順治二年,知縣王世勳,康熙四年知縣胡文煥。
稍加修葺。康熙十二年,知縣盧士傑大創新之。中正殿五楹,東、西廡各九楹,前戟門,又前櫺星門
明倫堂 在殿後。明知縣陳緒修。按《清河縣志》:「正殿,康熙十四年重修。建東西廡,康熙十七年重修戟門,康熙十四年重建櫺星門,康熙十七年重建堂,康熙十五年重修。」 但《府志》「明倫堂」 ,《縣志》「是彝倫堂。堂後敬一亭,亭東訓導宅。堂前左右二齋,曰博文,曰約禮。」
啟聖祠 在殿左
名宦祠 祀「何武、劉虞、房景伯、宋世良、杜纂、蘇瓊、楊善會、張巡、董元亨、黃莘、李鼒、索紹、孫惟中、于從政。」
鄉賢祠 祀「張禹、胡常、房植、周福、李雲、王經、房叔安、房亮、傅永、張歸霸、崔居儉、丁度、元明善、楊璵、任芳、李僅可。」
文昌祠 在殿右
奎閣 在學東南
射圃亭 在名宦祠左,今廢。
社學 在南關外
學田 共地一頃八十九畝七分八釐五毫三絲,每年共徵穀四十石四斗一升一合三勺,辦價解部
廣平府戶口考 府縣志合
编辑府縣總
《戶口》通共二萬八千一百七十七戶、三十萬五千八百八十二口。
永年縣,五千五百二十二戶六萬八千五百口。《曲周》縣:四千九百七十六戶六萬一百二十一口。
《肥鄉縣》一千三百八十六戶、二萬八千八百三十口。
《雞澤縣》一千九十五戶、一萬七千七百三十二口。
《廣平縣》二千四百六十二,戶二萬一千五百一十四口。
《邯鄲縣》五千六百二十七,戶二萬五千九百五十五口。
《成安縣》一千六百二十五,戶二萬二千三百八十二口。
威縣三千一百六十八戶,四萬九百五十一口。《清河》縣一千三百一十六戶,一萬九千八百九十七人丁通共三十萬五千九百八十九丁,徵銀三萬一千七百一十九兩三錢一分三釐。永年縣七萬一千八百九丁,徵銀七千二百三十二兩二錢七分二釐。
曲周縣五萬八千七百八十七丁,徵銀五千九百二十兩二分三釐。
肥鄉縣二萬九千一百七十九丁,徵銀二千九百七十九兩七錢。
雞澤縣一萬七千七百五十五丁,徵銀二千一百一十六兩一錢三分四釐。
廣平縣一萬五千三百丁,徵銀一千五百三十兩。
邯鄲縣二萬五千五百二十七丁,徵銀二千五百五十二兩七錢。
成安縣二萬二千七百九十五丁,徵銀二千三百一十三兩八錢四分五釐。
威縣四萬一千二百六十一丁,徵銀四千四百八十兩二錢八分。
清河縣二萬三千五百七十六丁,徵銀二千五百九十三兩三錢六分。
《永年縣志》
编辑
明成化元年,戶三千九百二十九,口一萬七千五百四十九。
嘉靖元年,戶五千二百八十二。口一萬九千五百五十六。
嘉靖二十七年,戶五千七百二十六。口二萬九千七百六十。
崇禎十一年,戶五千五百二十二,口二萬四千四百二十。
皇清定鼎以來,生齒漸繁,增至戶二萬一千八百三。
十,口七萬一千四百六十。
屯丁三百四十九口
《曲周縣志》
编辑
皇清順治十三年編審,本年「人丁」五萬四千八百九。
十三丁戶口四千九百七十六戶,優免人丁各歲不等,行差人丁每徵銀一錢。
《肥鄉縣志》
编辑
明成化年,戶三千四百四十五,口二萬八千九百九十。
嘉靖元年,戶四千三百二十六。口三萬四千二百五十八。
嘉靖二十七年,戶四千三百二十六。口三萬四千六百五十八。
嘉靖四十年,戶四千三百六十七。口三萬四千七百八十九。
隆慶三年,戶四千三百八十五。口三萬七千五百八十。
萬曆十五年,戶四千四百一十二,口三萬八千八百九十六。
萬曆四十二年,戶四千五百一十二,口三萬九千八百九十六。
崇禎九年,戶四千六百六十八。口四萬一千四百八十九。
皇清順治六年編審:原額「人丁」四萬一千四百八十。
《九丁半》,除節年開除逃亡實在人丁二萬五千五百六丁,優免人丁各歲不等。行差人丁每丁徵銀一錢。
順治十四年,戶未載:口二萬五千五百六十。順治十五年,實派人丁銀二千四百二十五兩一錢。
康熙元年,戶未載;口二萬八千二百六十七。
===原額下下民丁一萬三千八百八十四丁。康熙五年編審,新增丁八百一十七丁。七年編審,新增丁七百八十六丁。內除紳衿優免本身丁二百六十五丁不派外,實在行差下下人丁共一萬五千二百二十二丁。每丁徵銀一錢。
歸併原額屯丁二千一百一十一丁。康熙五年編審,新增丁一百二十一丁。十年編審,新增丁三百一丁。實在行差屯丁二千五百三十三丁。按三等「九則」 興差。
潞州社中中戶十二丁,每丁徵銀四錢五分五釐。中下戶,五十丁,每丁徵銀三錢八分。下上戶,一百五十九丁,每丁徵銀三錢。下中戶,一百九十九丁,每丁徵銀二錢。下下戶,二百八十三丁,每丁徵銀一錢。
瀋陽社上下戶一丁,徵銀九錢三分。中上戶一丁,徵銀八錢二分。中中戶八丁,每丁徵銀七錢。中下戶二十七丁,每丁徵銀五錢八分。下上戶六十七丁,每丁徵銀四錢六分五釐。下中戶一百六十一丁,每丁徵銀三錢五分。下下戶四百三十一丁,每丁徵銀二錢八釐。
群牧所:中、中戶一丁,徵銀六錢六分。下中戶六丁,每丁徵銀三錢五分。下下戶四十六丁,每丁徵銀一錢八分四釐。
沁州社下上戶二十丁,每丁徵銀五錢八分一釐九毫五絲三忽八微。下中戶一百二十八丁,每丁徵銀三錢八分七釐九毫六絲九忽二微。下下戶九百三丁,每丁徵銀一錢九分三釐九毫八絲四忽六微。
《屯丁》共銀五百七十一兩二錢五分八毫九絲六忽八微。
《廣平縣志》
编辑
戶明成化間,共軍民雜役二千六百一十九。歷嘉靖至萬曆間,增至三千四百六十二。《戶口》明成化間,共男婦二萬一千五百一十四。歷嘉靖至萬曆間,新審一萬五千一百零九丁。
《皇清》不以戶口計,總以丁計,見丁一萬五千五百八。
十五丁
順治十二十四十八三年編審,新增人丁銀二百五十三兩八錢。
順治十四年,裁紳衿優免共丁銀五十四兩八錢。
原額人丁一萬四千八百七十六丁。康熙五十兩年編審,新增人丁除頂補老亡外,實新增丁七百零九丁。實在下下人丁一萬五千五百八十五丁。內優免人丁八百三十三丁,除紳衿本身丁二百八十五丁照舊豁免不徵外,共丁五百四十八丁。每丁徵停免銀一錢,共徵銀五十四兩八錢。行差人丁一萬四千七百五十二丁,每丁徵銀一錢,共徵銀一千四百七十五兩二錢。二項人丁,共徵銀一千五百三十兩。
《邯鄲縣志》
编辑
實在行差人丁並五年編審新丁共二萬五千三百三十一丁。每丁徵銀一錢,共徵銀二千五百二十三兩一錢。
康熙十年編審,新丁二百九十六丁,每丁徵銀一錢,共徵銀二十九兩六錢。
《成安縣志》
编辑
原額人丁二萬二千八十七丁。康熙五十兩年編審,新增人丁除頂補老亡人丁外,實增新丁六百三十二丁。實在下下人丁二萬二千七百一十九丁;內除優免人丁八百二十四丁。除紳衿本身丁三百一十一丁照舊豁免不徵外,供丁五百一十三丁。每丁徵停免銀一錢,共徵銀五十一兩三錢。
行差人丁二萬一千八百九十五丁,每丁徵銀一錢,共徵銀二千一百八十九兩五錢。二項人丁,共徵銀二千二百四十兩八錢。
原額屯丁三百五十三丁。康熙五十兩年編審,除頂補老亡外,實增新丁三十四丁,實在屯丁三百八十七丁。
中中戶七丁,每丁徵銀四錢五分五釐,共徵銀三兩一錢八分五釐。
中下戶四十二丁,每丁徵銀三錢八分,共徵銀十五兩九錢六分。
下上戶五十五丁,每丁徵銀三錢,共徵銀十六兩五錢。
下中戶九十一丁,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十八兩二錢。
下下戶:一百九十二丁,每丁徵銀一錢,共徵銀十九兩二錢 ;以上各丁則不等,共徵丁銀七十三兩四分五釐。
《威縣志》
编辑
原額人丁三萬八千七百七十七丁。康熙五十兩年編審,新增人丁除頂補老亡外,新增丁一千二百二十五丁。實在下下人丁四萬二丁,內除優免人丁七百二十六丁,除紳衿本身丁三百一十丁豁免不徵外,停免供丁四百一十六丁。
「行差人丁」 三萬九千二百七十六丁,《二項人丁》共三萬九千六百九十二丁。
山西瀋陽衛屯丁:自順治十六年歸併本縣一千四百一十丁。康熙五十兩年編審,屯丁一千五百六十九丁。
歸併屯丁一千五百六十九,丁《三等九則則例》不一,共徵《丁徭》銀五百一十一兩八分。
《清河縣志》
编辑
康熙十六年,共七百五十三戶、二萬三千五百七十六口。
行差人丁並康熙十五年編審新丁共二萬三千七百六十四丁,共徵銀二千六百一十四兩四分。。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