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79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七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七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八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七十九卷目錄

 登州府部彙考七

  登州府物產考

  登州府古蹟考陵墓附

職方典第二百七十九卷

登州府部彙考七

编辑

登州府物產考        府志

编辑

穀屬

粟 其名數十種,大約分黃、白、晚三種,俗名為穀。

黍 :有紅、白、黑三種。

麥 有大麥、小麥、春麥。

薥秫 :一名「高糧稻 」 ,土性不宜,其淤田間或有之。

豆 有黃豆、綠豆、茶豆、豌豆、江豆、白匾豆、藍豆、小豆、纏絲豆、黑豆。

菽穀子 亦穀屬,可釀酒。

穇 即稊稗

稷 、蕎麥 、芝麻 、麻子

菜屬

芫荽 一名胡荽

茄 有團紫,雞腿水白。

蘿蔔 出福山縣者佳。有紅白胡水。

薤 俗名摘蒜

豆角 :有白匾豆、刀豆、紫羅帶豆、青匾豆。蕨 出文登山中。

甘露子

蔬屬

芋 一名蹲鴟

蔥  :蒜  莧  ,芥  ,韭。

芹  菘  、萵苣  、蔓菁 、菠薐。

龍鬚 茼蒿 、甜菜  、石花

瓜屬

瓠 俗名「葫蘆  稍。」 瓜  《菜瓜》。

西瓜  、冬瓜  、南瓜  、苦瓜。

甜瓜  、王瓜  、絲瓜

果屬

桃 有凍絡絲、粘匾三種。

李 有《花紅》《牛心》《玉皇秋》四種。

柰 有紅、白、黃三種。

杏 有麥、黃、接榛三種。《西京雜記》云:「有蓬萊杏,故郡最饒此。」

「李梅 」 二種,非梅,乃杏李中別一種。

棗 有倘、酸、家三種。又《文登》有拐棗,非棗屬而冒棗之名者。

梨 :有香、水、鐵皮、桑三種。

《唐棣 》即「郁李。」

核桃 一名「胡桃」 ,多產棲霞。

石榴 :有紅、白二種。

頻婆 多產黃縣

梅  、柿  、栗  、沙果 、山查

《銀杏 花,紅 》《秋子 》,櫻桃 《葡萄》。

羊、棗 。《文官果》。

木屬

松 產黃縣、棲霞、寧海、文登,土人伐為薪,可材者鮮。

檜 萊陽多有之

桑 黃縣「福山有業蠶者。」

楮 皮可為紙,萊陽、寧海多業此。

柏  桐  、楸  、白楊 椿。

櫟  ,榆  ,青楊 ,樗  柳。

槐  ,《皁莢 》、柞。

竹屬

方竹 《說郛》:「登州出方竹,體如削,勁健堪為杖,亦不讓張騫卭竹杖也。」 鳳尾竹  ,苦竹。

花屬

梅花 其品甚多,登止有紅梅、黃梅。

牡丹 有大紅、粉紅、白、千層、夾瓣五種。

芍藥 有紅、白、粉紅三種。

海棠 :有「垂絲」 、「鐵莖」 二種,又有「秋海棠。」

葵 有紅、黃、白、粉紅、紫、黑數種。

菊 :有紅、白、黃、紫四色,種類甚多。

《月季紅 》:有紅、粉二色。

薔薇 有紅黃

木槿 :有紅、粉、白三種。

《枯亭 》,花開盡始放葉,故名。

雞冠 :有紅、白二種。

夾指 有紅、白、粉紫四色。

石榴花 :有千葉、單葉、紅、白、蜜色數種。

鸎粟花 有紅白二種。山茶花 葉厚,花深紅,千葉者謂之「寶珠」 ,盛雪中開,好事者多自江南攜來,北方地寒多不蕃。三春柳 、倒垂蓮 。夜合花 鳳仙紅。

《滴滴金 》,《剪春羅 》。《金銀花 》。《凌霄花》。

臘梅  、《萱草  》,《山丹  石竹》。

《金雀  迎春  》,素馨  珍珠。

紫荊  《刺𧃲  荼𧃲  》。紫薇,荷花  。玉簪  。丁香  ,藤花。

探春  芩《花  蕙》。

藥品

滑石 ,蓬萊縣出。出於縣東百里桂府村者尤善。

石膏 蓬萊縣出。舊志云:二物。《一統志》雖載為登產,然不堪入藥。

石決明 生海島中,土人採肉以為饌。其殼研水飛,點目翳。

麻黃 多出海島中,然不及滎陽中牟者佳。元參 皆產海濱。

黃芩 生崑崳諸山中

昆布 出登州。味鹹寒,無毒。葉如手大如薄葦,紫色。

海藻 ,如菠薐,青黑色。能解鬱火痰痎之疾。土人取之,以濟歲荒。

海帶 ,出登州。《圖經》云:「似海藻而粗且長。登人取乾之,柔韌可以繫朿物。醫家用之,下水速於海藻、昆布之類。」

龍芻 ,出登州,馬食之,日行千里。古語云:「一秣龍芻,化為龍駒。」 見《說郛》。

牛黃 出登州,萊亦有之。唐東牟、東萊二郡貢物。

《天南星 》。《兔絲子 》。《茺蔚子 》。《車前草》。

「龍膽草 。」 「威靈仙 。」 《馬兜鈴 》。蒲公草。

括蔞根 、牽牛子 、地骨皮 。黃精。

蒼術  、茈胡  、遠志  、防風。

丹參  、沙參  、苦參  、桔梗。

豨薟  、細辛  、升麻  、艾。

羽屬

雀 :有黃、家、麻、紅四種。

鴉 有《烏魚山》三種。

鵲 有喜山二種

梟 俗名「貓兒頭」 ,夜叫,晝則目不見。

燕 有紫山二種

報穀 :每春鋤穀時有之,聲叫報穀,因名《雀鷹子 》,能捉小雀。

《竄草》雞 ,《麻骨》。油 《鴛鴦  》,《黃鸝》。

鷺《鶿  鶺》《鴒  鵓》鴿  青呼。

「老兒  海鳧  ,杜鵑  青」 健。

《禿鶖  鶴   》,《鸛   雉》。

《鴈   鳧   》鷗   雞。

鵝   、鴨   、鳩   、鷂

鷹   鶉   鴇

毛屬

羊 《禹貢》「萊夷作牧。」 顏師古《史記注》云:「即今萊州之地。」 作牧者,言可牧放夷人以畜牧為生也。騾 俗作騾。

狼   、兔   貓   、驢。

鹿   貛   ,馬   犬豕   牛   狐   鼠。

鱗屬

䱜魚 :海魚之最大者。形如丘阜。其肉可以煎膏油,其骨可以作橋梁屋棟。

《劍魚 》亦名《刀魚》。

「《停霸》魚 」 ,似河魨。

偏口魚  ,白骨魚  ,黃骨魚 ,家雞魚,紅樣子魚 ,鏡面魚  ,八帶魚 ,青魚,鮁魚   ,鯽魚   ,鱣魚  ,燕魚,梭魚   ,鮐魚   ,鱭魚  ,脂魚,羊魚   ,河魨   ,鰳魚  ,鯗。

介屬

龜   鱉   。蟹   蝦。

蠣黃  螺   、蛤   蚌

蜆   蟶   、海參  、海蝮

海物之屬

膃肭臍 ,出寧海州。《別錄》云:「味鹹,無毒。獸似狐而大,長尾。」 《圖經》云:「是新羅國海狗腎。」 舊說是骨訥獸,其皮上有肉黃毛,三莖共一穴,欲驗其真。

考證

取置睡犬旁,其犬忽驚跳若狂者為佳,兼耐久蓄,置密器中,常濕潤如新。

《海牛 》,出文登海中。長丈餘,紫色,無角,足似龜,尾若鯰魚。性捷,見人則飛入於海。其膏可以燃燈,其皮可以為弓鞬矢房。

海驢 ,出文登海中,狀如驢,常以八九月上島產乳。其皮製為雨具,水不能潤。《齊乘》云:「海驢皮。」 今有獲之者,淺毛灰白,作鱸魚斑。又有海狸,亦上島產乳。

海豹 出寧海。其大如豹,文身五色,叢居水涯,常以一豹護守,如鴈奴之類。其皮可飾鞍褥。紫貝 出東海。味平無毒。《圖經》云:「形似貝而圓,大二、三寸,即呀螺也。」

牡蠣

蟲屬

蜻蜓  蝴蝶  ,螳螂  即且。

螞蚱  步蟲  。蝎虎  蜘蛛。

斑毛  螢   ,《蟬   蛩》。

蜣螂  、蛇   。蛙   、蟆。

蝸   蝎   蚓   蛭。

貨屬

金 ,寧海、棲霞、萊陽、招遠,岡崖水底間有之。舊《志》曰:棲霞縣有金山,以產金得名。即《齊乘》云萊陽縣之黃銀坑也。隋開皇十八年,牟州刺史辛公義於此坑冶鑄,得黃金獻之。隋、唐以來皆然。後編戶置官,歲定金額。《宋史》:天聖中,登、萊採金,歲益數千兩。仁宗命獎勸官吏,宰相王曾曰:「採金多則背本趨末者眾,不宜誘之。」 景祐中,登、萊饑,詔弛金禁,聽民採取,俟歲豐復故。《元史》至元五年,令登州棲霞縣金戶,每戶輸金歲四錢。此制今革。

銀 出蓬萊福山棲霞招遠文登洞中舊有礦名,煉之無銀,奉文封閉已久。

鐵 蓬萊、棲霞二縣出。舊有冶所,今廢。

鹽 萊陽縣出

茶 萊陽縣出

硯石 ,出鼉磯島中,距蓬萊百餘里,波濤深處,取之者不憚於沒溺焉。《舊志》云:「金星雪浪者佳」 ,然頗伐筆。

色屬

大靛  、小藍  ,槐花  ,《紅花》。

絲枲之屬

檿絲 ,出棲霞,青萊亦有之。《禹貢》:「厥篚檿絲。」 注:檿,山桑也。山桑之絲,其韌中琴瑟之弦。蘇氏曰:惟東萊為有此絲。以之為繒,其堅韌異常,萊人謂之山繭。繭生山桑,不浴不飼。居民取之制為紬,久而不敝。

線麻  花、《麻  棉花》

登州府古蹟考陵墓附   府志

编辑

本府。蓬萊縣附郭。

牟平城 在府東南九十里。漢縣,屬東萊郡。武帝封齊孝王子渫為牟平侯,國於此。北齊天保七年,移縣治馬嶺山,此城遂廢。

清陽城 在舊牟平縣東三十里。唐武德六年,析觀陽縣置,尋省。

鯀城 在府城南三十里羽山上。相傳魏將田豫築城禦吳將周賀,以其地近殛鯀處,因名。大謝戍 在府城北海中三十里大謝島。烏胡戍 在府城北海中二百五十里烏胡島上二戍皆唐太宗征高麗所置,後遂為鎮,永徽初廢。按《通鑑》:太宗貞觀二十二年,烏胡鎮將古神感將兵浮海擊高麗胡三省注云:「烏胡鎮當」 置於海中。烏胡島,自登州東北海行過大謝島、龜歆島、淤島,而後至烏胡島,又三百里,北渡烏胡海。

田橫寨 在府城北,與蓬萊閣相對。西北二面皆海,石壁高峻。昔漢韓信破齊,田橫東走於此,遺址尚存。

望仙門 在府城內。世傳漢武帝遣方士望仙於此,今更為譙樓。

《秦碑 》在府治內,李斯篆,殘缺,止存二十字,今亦亡。

盧童井 在盧山延真宮,深不可測,其水甘寒。相傳「盧童子修養此山,嘗汲焉,故名。」

參駕畽 在蓬萊南三里。舊《志》:「唐太宗征高麗。」

居民參駕於此

冰窖 在城南,永康侯作鎮時所鑿,今窖跡猶存。

杏花村 在城南三里,陳京兆鼎卜築於此。賓日樓 在府治後,古嵎夷之地,取《書》「寅賓出日」 之義,今廢。《齊乘》云:《東坡志林》云:「東坡居士移守文登,五日而去。眷戀山海之勝,與同僚飲酒賓日樓,酒酣作木石一紙,投筆而歎,自謂此來之絕。」 河內史全叔取而藏之。樓側舊有納川亭,東有頌德堂。

鼓樓 在府治東,即漢武帝「望仙門」 遺址。

皇清順治六年,知府張尚賢重修。

鐘樓 在縣治西,與鼓樓對峙。洪武十一年,指揮謝規建。

太平樓 在備倭總鎮府後。推官潘滋記。學道王宇署曰「湧月樓。」

壓山樓 在胭脂岡上,今廢。

蓬萊閣 在府城北丹崖山巔。《齊乘》云:「本海神廟基。」 宋治平中,郡守朱處約以其地太高峻,移廟西,置平地,於此建閣,實為山海登臨勝概。萬曆十七年,巡撫李戴改建,規模壯麗,視舊有加。望日樓 在蓬萊閣東,觀日出處也。

「四景樓 」 在蓬萊縣治北,今廢。

瀛洲閣 在蓬萊縣治後,今廢。

賜谷館 在「望日樓稍南,今圮。」

「呂公亭 」 見《仲連祠下》。

海市亭 在蓬萊閣西。正德八年知府嚴泰建。「多壽」 亭 在蓬萊閣南,萬曆十八年知府王雲鷺建。又前有「爛柯處」 ,亭前有「排雲一見坊」 、「海嶠仙丈坊」 、古仙靈地坊,俱廢。

「鏡石」 亭 「在天妃宮門東」 ,今廢。

松石亭 在天妃宮門西,今廢。二亭前有「丹崖勝境坊」 ,今廢。

納川亭 在府城北海濱。宋知州劉渙建,章望之《記》。

觀瀾亭 在天橋迤東。舊在海濱,修《備倭城》,後改建。

甘泉亭 在府城內聖水泉上。宋知州馬默建,今廢。

瀚海甘泉亭 「在備倭城西隅」 ,今廢。

《海闊天高》亭 在察院後園,今廢。

「耐久」 亭 在知府宅東園。亭畔有古柏新竹,故名。今廢。

滿園春色亭 在通判宅。亭前有大杏樹,繁花茂實,郡人陶致煒授經於此,手植,今存遺址。「拙適」 亭 在推官宅東園。推官楊載鳴建,今廢。「五雲亭 」 在縣治東,今廢。

風煙絕勝亭 在縣後。金大定間,尉安霖建,今廢。

頌德堂 在府城內。宋知州趙挺之建,今廢。公堂 在府城內,有古松遙映。宋蘇軾有詩,今廢。

靜貴堂 在府治後。金大定間,郡守王克溫建,即今「寅恭堂。」

登瀛堂 :在天橋西,郡人王言讀書處。大宗伯袁洪愈建,今廢。

黃縣

古萊子城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古萊子國都,地名龍門。山峽之間,鑿石通道,極為險隘,土人曰「萊子關。」 《路史》謂即萊朱國。

徐鄉城 在縣境內。漢縣,屬東萊郡。成帝封膠東康王子快為侯。後漢省。

士鄉城 在縣西北一十里。《齊乘》云:「鄭康成謂越有君子里,齊有士鄉城。」 《圖記》皆云「在黃縣。」 按管仲制國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豈一城邪?

㡉城 在縣南一百三十五里。《齊乘》云:「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漢縣。有百支萊王祠。後漢為侯國。北齊天保間廢。今地屬蓬萊縣,俗名古㡉即此。東黃城, 在縣東二十五里,即漢之黃縣。唐廢。大人城, 在縣東北二十里。魏司馬懿伐公孫淵,築此城以運軍儲。

中郎城 在縣東。《郡國志》:「石勒遣中郎將石開築此城以防海,故名。」

蓬萊城 ,在縣東北五十里。相傳漢武帝於此望海中蓬萊諸山,因築城。

東園 在縣東二十里蔚陽山下,淳于雍之故里。旁有東嶽炳靈公祠。花木臺榭之盛,冠絕齊東。園多牡丹,品類不減京雒,今遺址存。

寶華臺 在故金華宮西北。

觀德亭 在縣西北射圃內,今廢。

考證

叢翠亭 在縣東二里許。金章宗姑十二公主所建,隱士欒仲章故宅也。

曉霞亭 在縣南修真觀內。王重陽建,今廢。福山縣。

牟城 ,在縣西北三十里。世傳春秋時牟子所築。

之罘山石刻 :在之罘山上,有二,俱李斯篆,一刻十九字,一刻六十字,今為居民所毀。歐陽修《集古錄》云:「古秦篆遺文纔二十一字,曰『於久遠也,如後嗣焉。成功盛德、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 其文與《嶧山碑》《泰山刻石二世詔》語同,而字畫皆異,惟泰山為真李斯篆爾,此遺者。或云麻溫故學士於登州海上得片木有此文,豈杜甫所謂「《棗木傳》刻肥失真」 者耶?

《仙人跡 》,在縣東南芝陽山之前。左有巨人跡,傳「俗仙人臥其上。」

棲霞縣

臥龍石 在縣東南五十里。世傳隋時富家卜葬於岡坡,既穿,有白兔躍出臥石上,化龍入於海。今石上有跡如龍。

招遠縣

曲成城 《通志》云:「在縣西五十里。」 《齊乘》云:「在萊州東北六十里海邊。」 漢縣,屬東萊郡,又為侯國。晉改曰曲成。隋省。按《通志》:後魏謂之東曲成城,亦名光州城,非晉侯國之曲成也。

光州城 在縣西北三十里。今廢址存。

潘家城 在縣東北二十里。世傳宋潘美於此築城防寇。

萊陽縣

古城 在縣西南四十里。世傳齊侯滅萊時所築,遺址尚存。

挺城 ,在縣南七里。漢縣,屬膠東國。後漢屬北海國。《賈復傳》作「挺胡。」

昌陽城 ,在縣東七十里。漢縣,晉省。《齊乘》云:「在縣東南二十餘里。」 隋大業間築。唐永徽初,為水壞。

長廣城 在縣東五十里。漢縣,屬瑯琊郡。後漢屬東萊郡。《齊乘》云:「北齊置長廣郡於中郎城,後移郡於膠東,此城遂廢。」 此即中郎故城耳。《郡國志》:「石勒遣中郎將石開築此以防海,故名中郎城。」

觀陽城 ,在縣南十里。漢縣,屬膠東國,以在觀水之陽,故名。

萊陽城 ,在縣東南二十三里。隋大業中築。初名昌陽,屬東萊郡。唐永徽初廢。

高麗戍 ,在縣西南九十里。魏司馬懿征遼東,於此置戍。

土臺 在縣西南八十里。秦始皇望仙處。「古柳亭 」 在縣城西南,今儒學即其故址。交繡閣 在縣亭子山。邑人張嗣誠建。

寧海州

育犁城 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漢縣,屬東萊郡。後漢省入牟平。《齊乘》云:在州西北八十里㵐港水側。其地良沃,故名育犁。

清陽城 ,在州東三十里。唐武德六年,析觀陽縣置,尋省。

丹竈 ,在崑崳山煙霞洞中,相傳七真修煉於此。

鯉堂 在州石落村。有劉氏於海上得大魚,取其骨,搆此堂。

清白亭 在寧海州治內。

二喜亭 在州西郭外

文登縣

東牟城 ,在縣西北十里。漢縣。有鐵官、鹽官。高后封齊悼惠王子興居為東牟侯。

不夜城 在縣東北八十里海濱。漢縣,屬東萊郡。《齊乘》引《漢志》云:「古有日夜出見於東萊,萊子立此城。有成山,日祠、雞鳴島。」 解道虎云:「不夜在陽庭城東南,陽庭有青城山,始皇射魚處。」 今按:青城山即之罘山也,因腄名。清陽城之罘,號青城山。陽庭即腄城是。

腄城 在縣西七十里。漢縣,屬東萊郡。《齊乘》云:在寧海州東三十里。秦、漢負海縣,後併入牟平。唐初,置清陽縣,後廢入文登城。對之罘山,臨清陽水,故名清陽城。清陽,《漢志》作「聲洋」 ,丹水所出,東北入海。《漢書》:「秦欲伐匈奴,使天下飛芻輓粟,起於黃腄。」 按《通志》:漢高后封呂通為腄侯。遠島寨城 ,在縣西南八十里。

元真島城 ,在縣東南一百里。

竹島寨城 在縣東南八十里。

五疊島城 ,在縣南八十里。

秦皇宮 在縣東一百八十里。始皇東游時築望海臺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世傳秦始皇築以望海,今遺址存。

秦宮 ,在縣東北百八十里。古老相傳,始皇所築,東南臨海,有七井,後人因立祖龍廟。

望海臺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世傳秦始皇築此臺以望滄海。伏琛《齊記》云:「始皇欲渡海,立此石,標為記。」 今遺址存。

「優老堂 」 ,在縣治西叢司空宅內。

朝陽亭 在縣東。宋慶曆中建,取「渡海觀日」 之義。今廢。

不夜亭 在縣東八十里「不夜」 故城中,今廢。瑞麥亭 在縣西門外,因麥產兩岐,知縣王允言建。

陵墓附

编辑

宋李師中墓 ,在府城西門外,有神道碑。元甯秀墓 ,在府城東五里塌地橋南。

明御史浦鋐墓 在府城北三里。

都御史仁忠墓 ,在府城北三里,敕葬。

尚書陳其學墓 在府城東南臥龍岡下。敕葬少保戚繼光墓 在芝山北麓。

齊淳于髡墓 在黃縣東北二十里蔚陽山下。五代時,其裔孫左僕射晏為立《神道碑》。

「八王墓 」 ,在黃縣北十里,有八塚,石獸高丈許,不知何代。

宋柱國解德斐墓 ,在黃縣東二十里。萬曆末,居人犁得其石。

元遇珍墓 ,在黃縣北五里。

楊元帥墓 ,在黃縣西二里。

宋寅墓 ,在黃縣東一里。

鄭將軍墓 ,在黃縣西十里士鄉城。

尚書王時忠墓 在黃縣西北一里。

周牟子墓 在福山縣西北三十里。相傳「牟子葬此。」

齊康公墓 在福山縣東北三十里之罘山巔。康公死於海濱,因葬於此。土人訛傳為「康王墓。」 明尚書郭宗皋墓 ,在福山縣南,敕葬。

元丘真人墓 ,在棲霞縣北濱都宮右。

宋黑王相公墓 在招遠縣西北十五里宰相夼。按史德用未嘗至招遠,墓何以在此?疑誤。比部郎王公墓 ,在招遠縣東四十里旱橋鋪。正德二年,農人耕於其野,得石刻篆云:「宋比部郎王公之墓。」

狀元王俊民墓 在招遠縣南三十里聚靈嶺之東。

明仙姑墓 在招遠縣南山下。相傳王氏日樵於此,不砍而薪,自成後卒於樵所,掘地有石槨,題曰「仙姑墓。」

金雙進士墓 ,在萊陽縣北八里鳳棲山下。趙植及子趙格葬此。

元于玠墓 ,在萊陽縣南五里。

隋世昌墓 ,在萊陽縣南八十里。

宮禮墓 在萊陽縣北八里,有學士張起巖撰《誌銘》。

馬丹陽墓 在萊陽縣西南。元學士張仲壽有《歸葬記》。

明右副都御史李鐸墓 在萊陽縣東北雙溪,敕葬。

大理卿于《鳳喈》墓 ,在萊陽縣北。

都御史曲銳墓 在萊陽縣西北。

大理卿張夢鯉墓 在萊陽縣,敕建。

漢金日磾墓 ,在文登縣北四十里。按日磾封秺侯,卒於長安,何緣葬此?必是後人附會。金郭長倩墓 ,在文登縣西三十里。

明左通政陳誠墓 在文登縣西三里。

「尚書叢蘭」 墓 在文登縣東二里文山下。敕葬。。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