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65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六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六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六十六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六十五卷目錄

 遼州部彙考一

  遼州建置沿革考

  遼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遼州星野考

  遼州山川考

  遼州城池考

  遼州關梁考

職方典第三百六十五卷

遼州部彙考一 编辑

遼州建置沿革考      州縣志 编辑

本州

高辛氏帝嚳,創置九州,冀州其一也。遼為冀州之域。唐堯制如高辛。虞舜肇十有二州,分冀東之地而為并州,遼屬并。夏禹又定為九州,遼復屬冀。殷制因於夏。周成王封虞叔於唐,遼為唐地。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初屬韓,後屬趙。秦始皇改封建,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遼屬上黨郡。漢武帝置十三部,遼為冀州涅縣,地屬上黨。晉析涅縣改置樂平郡,州隸焉。後魏置遼陽縣,北齊省。隋改置遼州,治遼山縣。大業初,州廢,以縣屬并州。唐武德元年,復為遼州,治樂平,尋改名箕州,移治遼山。明皇先天初,因避諱改儀州。天寶元年,為樂平郡,屬河東道。肅宗乾元初,復為儀州。五代梁仍改遼州。宋熙寧中,廢入遼山縣,隸平定軍。元豐中,復置遼州,治遼山縣。金為南遼州。元為遼州,屬平陽路。明以遼山縣併入遼州,直隸山西布政司,分隸冀南道編戶二十七里。弘治十五年,增為三十里,領榆社、和順二縣。萬曆二十三年,緣汾州改府,復以遼距沿甚遠,將冀寧道所屬永寧州數起隸汾州府,以遼州所轄二縣轉屬冀寧道。

皇清因明之舊。康熙四年,裁去「冀寧道」,直隸布政司。

自明崇禎間流寇陷城,屠殺幾盡,至今民窮戶稀,編戶減併十一里。

和順縣

《禹貢》屬冀州。春秋時,晉大夫梁餘子食邑,《左傳》書「梁餘子養御」 是也。漢為上黨郡沾縣地。晉屬樂平郡。趙石勒起自武鄉縣,曾據其地。北齊為梁餘縣,又曰平城縣。隋始改曰和順,因境內有古和順城故名,屬并州。唐初曰義興,仍屬并州,尋屬遼州。宋熙寧中,省入遼山縣、平定軍。元祐初,復置,屬遼州。金元明仍舊名。

《皇清》亦未之改也。計縣之里凡二十有二。歷經兵燹,

之後止歸併五里矣

榆社縣

榆社之名昉於隋,由來未遠,但前此之際,或並為郡,或屬於州,名稱不一。按《禹貢》為冀州之域。至周分冀為幽、并二州。漢為涅縣地,屬上黨郡。晉始制武鄉縣,屬樂平郡。石勒割上黨刈陵縣、涅縣、沾縣置武鄉郡。後魏太和十五年,自故涅城移治南亭川。隋開皇初,廢郡為縣,分南亭川為武鄉,改涅縣為榆社,刈陵為黎城,沾縣為樂平,俱屬韓州。唐貞觀中,韓州廢,仍以四縣俱屬潞州。後五代晉韓王王建立於此,以其地多桑榆,亦仍曰榆社。宋太平興國二年,武鄉屬威勝軍,即今之沁州,榆社屬遼州,至元明以迄。

皇清皆仍之。嘉隆以前,猶與武鄉同隸「冀南分守道。」

萬曆四十二年,汾州改府、榆,遂隸冀寧分巡道。崇禎年間,屬省城分巡道,駐劄遼州。

皇清順治年間,又屬「汾州冀南道」,尋屬「山西分巡道。」

今兩道俱裁

遼州疆域考     通志州縣志合 编辑

遼州疆域圖

遼州疆域圖

本州

東至武安縣,二百二十里。

西至榆社縣九十里

南至武鄉縣,一百八十里。

北至和順縣九十里

東南至黎城縣,二百一十里。

東北至邢臺縣,三百里。

西南至沁州二百二十里。

西北至和順界七十里

東北廣三百一十里,南北衺二百七十里。自州治西北至省城二百六十里,至

京師一千二百里

和順縣

東抵直隸順德府邢臺縣界,七十里。

西抵太原府榆次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抵遼州界四十里

北抵太原府樂平縣界四十里。

東南

東北

西南

西北

東西廣一百九十里,南北衺八十里。由縣治西至州治一百里,西北至省城三百餘里,北至

京師九百六十里

榆社縣

東至武鄉嶺四十里

西至太谷縣,一百四十里。

南至武鄉縣六十里

北至和順縣,一百六十里。

東南:至李道莊,五十里。

東北至《杏榛》北界,四十里。

西南至王寧四十里

西北至馬陵關,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衺八十五里。自縣治東至州治九十里,至省城。闕。里。東北至

京一千二百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州

《元·地理志》:「山川險峻,地少平坦,面臨漳水,背倚太行,左峙東盤之隘口,右跨西嶺之岑壑。」 《郡志》:「居太行之絕巔,當晉、豫之交會。十八盤峙其左,八賦嶺踞其右。重岡峻阜,邃壑豐林,有煙嵐蒼翠之狀,環抱掩映之勢。」

和順縣

東倚黃榆,西襟八賦,南枕石鼓,北控松子,四嶺環峙,雖曰「彈丸」 ,然僻隸萬山之中,亦一撮要之區也。

榆社縣

榆雖褊小,環地皆山。環山皆水,雨集之時,勢若滔天。

遼州星野考         州志 编辑

州屬總載

遼,晉地也。《晉語》曰:「實沈之墟,晉人是居。」 《晉天文志》云:「自畢十二度至井十五度為實沈分。」 躔又稱:太原入井二十九度,上黨入鬼二度,子產曰:「參為晉。」 《寰宇》又按《通志》云:「太原、遼、沁,入觜參、井。」 據此,則遼之分野可測矣。

遼州山川考     通志州縣志合 编辑

本州

太行山 起自

《盛京入終南州》,居絕頂,故及之。

遼陽山 在州東南三里。勢如孤塚,盤踞三里,高二里許,上有遼陽神祠,後魏以此名縣。鰲峰 在州東一里許,上有文昌祠。

東雲山 在州東十里許,為遼之巨鎮。其色蒼翠,其峰高聳,豐林茂木,鬱然深秀,雲興則雨,故名。

紫陽山 在州東三十里。一作「紫羊山」 ,云舊有羊入洞中,出則毛色盡紫。

甕洪山 在州東十里許。谷如甕形,故名。松柏成林,內有資聖寺、棲真洞。

箕山 在州東六十里。壁間有文字,杳迷難辨,唐以此名州。昔益避禹之子亦棲此。《春秋》先軫敗敵于箕,即此地也。

五指山 ,在州東七十里。山形壁立,上有仙人。

考證

掌跡

十八盤 在州一百二十里。東西一徑,盤旋路有十八轉,故名。即「黃澤關。」

摩天嶺 在州東九十里。峰巒峻絕,勢欲摩天,故名。

轉鞍嶺 在州東八十里。嶺勢高險,崎嶇難行,故名。

武軍山 在州南七十里武軍寺村。有數峰,挺然峭立,各高千仞,有矯矯不屈之狀,故名。土門嶺 在州南三十里許,兩峰對峙如門,故名。

翻轅嶺 在州南三十里,其路陡險,故名。洗耳泉 ,在州東六十里。

甘泉 在州東十里許甕洪山。

溫泉 在州東七十里,冬天寒栗,其氣如霧,花卉開發,故名。

龍潭 ,在州東八十里,其深莫測,土石不能入,時有水獸出其間,人不能識,土人有「海眼」之傳。昭懿泉 在山西腋。其地可劇飲。有臨流擊節之致。相傳聖母之澤。流於百世云。

谷駝泉 在州西默照寺後。

「老鸛泓 」 ,在石匣村西五里。冬日冰結,內有樓臺寺塔之狀,隨人意想所至,無不似之。

和順縣

雲龍山 ,在縣西三里。有龍王殿,殿內有石井。有雷音臺、真人廟。

麻衣山 ,在縣北五里。上有麻衣古寺、石屋聖蹟。昔宋太祖征太原,道經此山祝佛。

鳳凰山 ,在縣西八里。勢如孤塚,有鳳集此,故名。

合山 ,在縣東四十里。其山盤踞,上多松柏,下有郎君、娘子二泉。上有祠,敕賜額曰「懿濟聖母顯澤侯。」

首陽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

九京山 ,在縣西北五里。一名九原山。《檀弓》「趙文子與叔譽觀於九原」 ,即此。

山, 在縣西八十里,上有山神祠,敕賜額曰「昭濟聖母。」

三尖山 在縣西九十里。以上三峰並峙,故名。石鼓嶺 在縣南三十里,上有石,類如鼓。松子嶺 在縣北三十里,極崎嶇,有關。舊置巡檢司,久裁。

石猴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有漳水出焉,流經縣東。

夫子嶺 在縣東一百里。人傳孔子周流天下,亦曾憩此。

八賦嶺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兩山對峙,若「八」 字,有南北二關,現置巡檢司。

黃榆嶺 在縣東太行山頂。舊置巡檢司,久裁。黑壁洞 在縣南四十里北山,其深莫測,洞口若閉,舊有一僧開之,冷氣悉出,疑即郝壁洞。僊人洞 在縣東十五里,內有樂響喨,故名。馬嶺洞 在縣東六十里,山似新月,內一空洞,入洞內轉南用梯。上又有一洞,內可容千人,有一石佛,天旱禱之即雨。

漳河 有三:一出縣西一百里八賦嶺,名「小漳水」 ,流經榆社縣,合黃花嶺水,至武鄉縣西五里合涅水,至襄垣縣東北合濁漳;一出縣北,一出縣南,分流城下,至縣東合流入遼州境。

梁餘水 ,源出縣西石猴嶺,流經縣來,合清漳水。深水 ,在縣東七十里,源上有龍王廟。北流經樂平縣東南八十里水神谷合沾水。一作「水神水。」

武鄉水 ,源出縣西一百里孫臏坡,經流榆社、武鄉縣界。

萬泉水 ,源出縣東合山,東流合漳水。

飲馬池 在縣西山陰,水湛清徹,相傳石勒常飲馬於此。

玉津泉 在縣東北三里,俗名水井溝。有泉有井,冬不結冰,夏不滿溢。有尼寺曰「玉津菴。」 邑人士女多遊觀,清潔不濁,故名。

召公泉 在縣東六十里。源出合山之東西溪水 ,在雲龍山椒。其泉有三,「冬夏不涸。南崖下凝冰重結,六月不消,水流下注,邑人掘為潢池,資以漚麻焉。」

牛村池 在縣牛川村

漚麻池 ,在縣東北三十里李陽村。後趙石勒嘗與李陽爭此池,及勒為王,引陽臂云:「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

海眼泉 在縣東六十里,有海眼寺。其水澄清,波濤洶湧,又名「清河。」 冬寒,數里不凍,熱氣上升。

水鴨鴛鴦群戲於河

溫泉 ,在縣東南四十里。冬寒無冰。

榆社縣

筆架山 在縣南三里,正與「儒學」 相對,視之如筆架,文光錯雜,翠色相暉。山下則漳水環流,俯臨城郭,一邑大觀也。

梓荊山 ,在縣西十里嶐陡絕,上有梓樹一株,垂陰蔽日,古色蒼然,建「梓嶽大王廟」,其神最靈,春秋列之祀典。

五峰山 在縣東六十里,其峰五出。

箕山 ,在縣東三十里。即「箕子始封處。」

禪隱山 ,在縣西六十里。有龍蟠虎踞之形,寂靜清幽,莫可名狀。舊傳有高僧隱此,內有古剎一所。

高榆山 ,在縣北十五里。山巔處有田一頃,四方皆壁立,陡絕。

馬鞍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積石嶙峋,高入雲漢。中峰兩岐,形如馬鞍,故以名山。

清涼山 ,在縣東五十里。脈與太行相接,有古剎一區,廣植松柏,夏無盛暑,故以「清涼」 名之。帽盒山 ,形如帽盒之制,在縣西南五十里,最高處正與漳水相對。

北泉山 在縣北八里。中有古剎,殿閣樓臺峙立於水,繞山環之內,士人多讀書於此。相傳有一牛入寺,化而為石。今有石牛遺跡。

黑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其山甚高,過於諸山,廣植松樹。山巔有廟,黑山神主之。每年七月十五日,土人進香如林。

頂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群峰突起,上有「頂山神祠。」

縣嶺 在縣北八里。上建「帝君廟」 一區。

武鄉嶺 在縣正東四十里。嶺下即儀川河源。上建「漳龍廟」 一區。

赤土嶺 ,在縣東南四十里。其土獨赤。

獅子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以形似名。

黃花嶺 在縣西五十里。漳水經其下,西南流入武鄉界。

郝壁洞 在縣南四十里北山,其深莫測,洞口常閉。舊有一僧開之,冷風突出,遂閉。

狼兒嶺 在縣東北二十里,嶺下即儀川河源。車道嶺 ,在縣西四十里。

四縣崰 在縣西六十里。其巔最高,上軼游氣,下臨絕壑。登斯山者,祈縣、太谷、徐溝、太原,一望皆在目中,故以名之。山之東有一樹,俗名「鄧青」 ,取其枝入水,五色畢現,且葉繁密則年豐,葉稀疏則年歉,亦異木也。

堯神岡 在縣西南四十里山巔處。《相傳》堯都平陽,密邇斯地,其巡狩時,常登此山以柴望告。登之後,人思其德,不見其人,故為之立廟以祀焉。每歲四月初八日,四鄉村猶祭享云。

漫天嶺 在縣正西六十里。高可接天。

摩天嶺 在縣西北六十里。

儀川河 ,其源有二:一出縣正東四十里武鄉嶺下,一出縣東北狼兒嶺下,俱經縣東北王景村,合流入漳河。泛濫為災,任性漂塌,榆民嘗有《隱憂》云。

漳河 出縣西北六十里黃花嶺,至縣西南合儀川河,長八十里,廣八里,南與武鄉河合。每遇霪雨,洪濤怒浪,漂塌民田地址,盡為「河伯之鄉,榆邑之首害也。」

東匯泉 在縣東五里。泉從地湧,其水甚多。舊有太谷縣民佃種鄰地,治為稻田數十畝,今廢,亦徒有水而已。

藍玉泉 在縣東四十里藍玉寺下。其形頗高,可以灌田。

柳灘泉 在縣東北五里許。舊建官亭書齋一所,引流在內,賓客以時。

栝河 在縣北

三元泉 在縣東三十五里漳源鋪間。從石中三穴流出,其味甘美。

瀑突泉 ,在縣南五十里,從石中湧出,夏涼冬暖,水傍綠草,四時不枯。

海眼泉 在縣西三十里。一大石覆之,若啟淜湃莫當。

北泉 即北泉山下所發也。泉上建昭澤龍王廟。

溫泉 在縣南三十里縣村北。冬月無冰,有從石中四出者,有從地下湧出者。蘋蘩蘊藻,可薦鬼神。且昧爽之時,熱氣升騰,如有薰灼之狀,故曰「溫泉。」

丹井 在通元觀。元至正間,道人賈自希煉丹。

處,俗傳有疾者服之即愈。

石井 在縣南十里潭村。往日無水,居民苦之。有異人指之曰:「此石下有泉。」 遂鑿之,深三丈,闊半之,石底忽開裂,泉遂湧出。一鄉之人物皆資之。

遼州城池考        州縣志 编辑

本州

州城池 。「古遼陽城在今城之北,土人傳為帝顓頊之子祝融所建。」 唐武德三年,因枯河侵害,移建於茲。元末,院判賀宗直重築。明景泰中知州黃鉞,成化中知州王鉞、胡源、同知李朝,正德中知州楊惠代有修葺。周圍四里三十步,高三丈,厚約一丈八尺,濠深八尺,闊三丈。門有三:東曰永清,南曰陽和,西曰長樂,門樓三座。嘉靖甲子,知州康清因望氣者言:城以北為主,北以無門而因無樓,主勢為弱。乃幇築敵臺,創建城樓一座。隆慶元年,知州趙雲程增築,高計三丈七尺,厚二丈。敵臺二十五座,磚垛一千三百有餘。角樓四座,巡警鋪二十四座。濠設內外重牆,四面城樓各扁其上:東曰「東接太行」 ,曰「青陽發育」 ;南曰「南帶漳水」 ,曰「朱明長養」 ,西曰「西通全晉」 ,曰「金德歸城」 ,北曰「北拱神京」 ,曰「元功斂肅」 ,規模,視昔稱雄矣。明崇禎癸未,冀寧道畢拱辰濬濠池,設女牆。

皇清順治己丑,山賊圍攻七次,數月不克。下年來城。

西南角,漳水漂隳約半里許,知州宋德芳嘗加意挑築,第河患未遠,本基弗固,故卒無底於成。康熙壬子,知州楊天錫目擊漂缺,毅然以修復為己任,躬親董勸,就近補築,十數年於茲,獲睹完城。若復舊趾以全形勢,則功費浩繁,尚有俟焉。

外縣

和順縣城池 土城一座,周圍二里零二百五十步,高連磚垛三丈七尺,根闊二丈五尺,收頂一丈五尺。門三座,南曰「康阜」 ,西曰「寶凝」 ,北曰「拱辰。」 角樓敵臺共十一座,磚垛口二百四十個,窩鋪一十五間,外壕深二丈五尺。

榆社縣城池 土城二座,係上下。其城迎艮為龍,壘石成壁,居於高阜。明嘉靖五年,因流寇大掠西關,苦於無城。鄉官常應文上其議,於西臺創建關城一座,合抱如環,民樂安止。雖無磚石之甃,而地理可據,實封疆之稱固者也。「東為上城,地形高二丈,宣德年改建,因高為城,又加築一丈,厚一丈,周圍二里許。城門三」 :東曰「望京」 ,南曰「宣化」 ,西曰「永熙。」 城樓七。西為「下城」 ,隆慶五年,知縣吳從改築,高二丈五尺,厚一丈,周圍三里。城門三:北曰「柔遠」 ,西曰「通晉」 ,南曰「帶漳。」 城樓五,鋪所六,門各一。城外池塹,深五尺,廣一丈,每十垛一窩鋪,以為巡更,夫甲夜宿。其土疏散,每年修築。

遼州關梁考        州縣志 编辑

本州

黃澤關 即十八盤。在州東一百二十里,接壤河南,設巡檢司。

陽和橋 在州南門外

小石橋 在州西四里

羊角橋 在本村

通晉橋 在州西門外

七里橋 在七里店

黃漳橋 在本村

高歡橋 在高歡洞前

梁峪橋 在州南

粟城橋 在本村

永濟橋 在南火神廟嶺。

突堤橋 在州北十五里。

平王橋

東五指橋

翻轅嶺橋

和順縣

黃榆嶺口 ,在縣東七十里,為太行絕頂,路通直隸順德府。所謂「一夫當關,萬馬難度」,南連清風北接馬嶺口,直上二十里,崎嶇險峻,為東邊第一要處。「黃榆古戍」即此,設有防兵據守。松子嶺口, 在縣北四十五里,為和順、樂平兩縣交界,蜿蜒幽曲,綿亙二十里,潞、澤、遼赴京孔道,設有防兵據守。

八賦嶺口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儀城鎮。其嶺

有二懸崖曲道,設有二關口:西北曰黑虎關,赴太原要路;西南曰青龍關,赴平汾要路。設巡檢一員,領弓兵把守。

東河橋 在邢村,離縣八里。路通河南,係木橋。康熙十年重修。

通濟橋 在河北,離縣二里,路通北京,係木橋。康熙十一年重修。

南河橋 在爨村,離縣五里,路通潞安,係木橋。唐熙十二年重修。

榆次縣

黃花嶺 在縣西五十里,舊有巡檢司,今廢。馬陵關 在榆社縣西北八十里。舊有巡檢司,今廢。

寓仙寨 ,在縣西北七十里,上有天池。

古寨 ,在縣東南三里。高三十丈,東南俱有澗洞,中深暗,最可避寇。

官寨 在縣北五十里。西南陡絕,一逕可登。山巔平曠,可容三百餘人。相傳元末兵亂,官民嘗避於此,故寨猶以官名。

黑山寨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上有天池河。南橋 ,在縣南一里許。

雲簇橋 在縣西三十里。

浴浪橋 在北泉

雲橋 在東門外

廉村橋 在縣西三里

峽口橋 在縣西八里

北馬澮橋 在縣西南十五里。

南馬澮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

和平橋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韓村橋 在縣南三十里。

桃楊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東周村橋 在縣北十里。

南村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