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18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十九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十八卷目錄

 懷慶府部彙考一

  懷慶府建置沿革考

  懷慶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懷慶府星野考

  懷慶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四百十八卷

懷慶府部彙考一 编辑

懷慶府建置沿革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

《禹貢》冀州覃懷之域。殷為畿內。周初為三監。春秋時,蘇溫、向雝四國之疆。戰國屬魏、衛。秦滅諸侯,為山川郡之北境,河東郡之東境。漢初置殷國,尋更名河內郡,以司隸校尉治之。東漢仍舊。曹魏以河內改屬于冀州刺史。晉增置汲郡,屬司州。南宋置河內郡。後魏置懷州,兼置河內郡。北齊復為汲郡。隋初廢郡存州。大業初,復置河內郡。唐武德間,置懷州。天寶間,復為郡,屬河北道。宋改為懷州防禦,屬河北西路。金置南懷州,尋為懷州,增置沁南節度使。元初,為懷孟路。延祐中,又為淮慶路總管府。明洪武元年,改路為府。

皇清因之,領縣六:

河內縣:附郭。

周春秋時,即野王邑。漢置野王縣,屬河內郡。東漢、三國、晉、南北朝、劉宋、後魏皆因之。隋開皇初,始改縣曰河內,仍舊屬。唐武德三年,析置大行、忠義、紫陵三縣。四年,復省三縣入焉,屬懷州河內郡。宋屬懷州。金屬懷州沁南軍。元屬懷慶路。明屬懷慶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十三里。

濟源縣

周為原,邑為向,後改名曰軹。東周為畿內地。春秋屬晉。戰國屬魏。秦置軹縣,屬三川郡。漢、東漢俱屬河內郡。晉省入沁水縣,尋復置。南北朝、劉宋、後魏俱仍舊。隋開皇十六年,始析置濟源縣,以濟水發源為名。唐武德二年,改置西濟州。四年,州廢,復置縣,屬懷州。貞觀元年,省軹縣入焉,屬洛州。會昌三年,改屬孟州。宋、金皆因之。元太宗六年,改縣為《原州》,尋罷州,復為縣,屬如故。明屬懷慶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五里。

修武縣

上古甯城。殷為甯邑。周武王伐紂,勒兵于甯,故曰修武。秦更名曰南陽城。漢始置修武縣,屬河內郡。東漢因之。晉屬汲郡。南北朝後魏析置北修武、南修武二縣,北齊復合焉。隋初,析置武陟縣,尋省入,屬河內郡。唐屬懷州河內郡。宋熙寧六年,廢為鎮,入武陟。元祐元年,復置。金屬懷州沁南軍。元屬懷慶路。明屬懷慶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里。

武陟縣

周春秋晉之懷邑。漢置懷縣,屬河內郡。東漢、晉、南北朝、劉宋皆因之。後魏屬武德縣。隋開皇十六年,始析置武陟縣,尋省。唐武德初復置,省懷縣入焉,屬懷州河內郡。宋屬懷州。金屬懷州沁南軍。元屬懷慶路。明屬懷慶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孟縣

周武王會諸侯于孟津,即此。後為蘇忿生食邑。春秋屬晉,為河陽。戰國屬魏,為河雍。漢置河陽縣,屬河內郡。東漢、晉、南北朝、劉宋皆因之。北齊廢縣為關。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河內郡。唐初改為大基縣,尋復改為河陽,屬孟州。宋、金俱仍舊。元屬懷慶路。明洪武初,始改為孟縣,屬懷慶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五里。

溫縣

周為畿內邑。漢始置溫縣,屬河內郡。東漢、晉、南北朝、劉宋皆因之。後魏改屬武德郡。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仍屬河內郡。唐武德四年,以縣置平州,尋復為縣,屬洛州,後屬孟州。宋、金、元俱仍舊。明洪武十年,省孟州,以縣屬懷慶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二里

懷慶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

懷慶府疆域圖

懷慶府疆域圖

府治

東一百四十里至衛輝府獲嘉縣界。

西二百五十里至山西垣曲縣界。

南七十里至河南府孟津縣界。

北六十五里至山西澤州界。

由府治東一千六百里達於。

京師

東西廣三百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五里。河內縣。附郭。

東至武陟界六十里

西至濟源界,三十五里。

南至孟縣界三十里

北至山西澤州界六十五里。

濟源縣

東至河內界三十里

西至山西垣曲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洛陽界七十里

北至山西陽城界,五十里。

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七十里。

修武縣

東至獲嘉界二十里

西至河內界五十里

南至武陟界二十里

北至山西陵州界,一百里。

東北至輝縣九十里。西南至山西澤州二百里,至省城二百四十四里,至

京師一千五百里

武陟縣

東至陽武界六十里

西至河內界四十里

南至河陰界三十里

北至修武界一十五里

東西廣九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

孟縣

東至溫縣界三十里

西至濟源界,二十五里。

南至孟津界,一十八里。

北至河內界三十里

東北至陳村,三十五里。

西南至趙河,二十五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五十里。

溫縣

東至武陟界二十里

西至孟縣界三十里

南至汜水界二十里

北至河內界二十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四十里。

形勝附 编辑

《漢書》:「懷慶府帶河為固,北連上黨,南迫洛陽。」 《魏志》:「表裏山河,七廣民殷。」

《舊志》:「太行北峙,沁水東連,近帶黃河,遠挹伊、洛。」

《舟車都會》
號稱陸海
编辑

舊《圖經》「山川延袤,雄跨孟、衛。」

蔡《傳》「淶水出乎其西,洪水出乎其東。」 按《郡境》以西,淶水無考,不知《蔡傳》何據。

《北史》:「北連上黨,南接武牢。」

《商隱集》:「河內名邦,覃懷巨郡,南蕃鳳闕,北控羊腸。」

《明一統志》:「沁水中流,地勢平曠。」

河內、太行雄峙於後,丹、沁交流其中,土曠民殷,號稱「小江南。」

《濟源》。王屋跨度柱之雄,濟水匯盟津之派。

《修武》「北臨溫峪,西抱天門。」

武陟、廣武面峙於南,太行屏倚於後,黃、沁交流,關梁相望。

孟縣,紫金接太行之麓,沇水發王屋之源。溫縣東帶沁河,西連沇水,南據虎牢,北倚太行。

懷慶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黃帝分星次:自危十七度至奎四度,曰「豕韋之次」 ,一名「娵訾。」 于辰在亥,謂之「太淵獻」 ,于律為「太簇。」 斗建在寅,今衛分野。

《史記》:「衛地,營室,東壁之分野。」 今之東郡及魏郡之黎陽,河內之野王朝歌,皆衛分野。

《漢書地理志》:「魏地,觜觿參之分野。其界盡河東、河內,皆魏分野。衛地,營室、東壁之分野。」 今之東郡、魏郡及河內之野王朝歌,皆衛分野。

《後漢書》:「自危十度至壁八度」 ,謂豕韋之次,立春,驚蟄居之,衛之分野。

《晉天文志》:「河內入張九度。」

《隋·地理志》:「冀州,古堯之地。舜分州為十二,冀州析置幽、并。其于天文,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為大梁,屬冀州。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為析木,屬幽州。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為娵訾,屬并州。自柳九度至張十六度為鶉火,屬三河。」 則河內、河東也。

《唐·天文志》:「營室、東壁,娵訾也。初危十三度,餘二千九百二十六,抄一太中,營室十二度。終奎一度。自王屋、太行而東,得河內,至北紀之東隅,北負彰、鄴,自河、濟之交,涉滎波,濱濟水而東,得東郡之地。古邶、鄘、衛,凡胙、邗、雍、共、微、南燕、昆吾、豕韋之國。自閣道、王良至東壁,在豕韋為上流,當河內及彰、鄴之南,得山、河之會」 ,為「離宮。」 又循河、濟而東接元枵,為《營室》之分。

「十月陰氣進踰乾維,始上達于天,雲漢至營室東壁間,升氣悉究,與內規相接。故自南正達于西正,得雲漢升氣,為山河上流;自北正達于東正,得雲漢降氣,為山河下流。」 娵訾在雲漢升降中,居水行正位,故其分野當中州河濟間。且王良《閣道》由紫垣絕漢抵營室,上帝離宮也,內接成周、河內,皆《豕韋》分。

《唐·地理志》:「河北道,蓋古幽、冀二州之境,覃懷澶、衛及魏、博、相之南境,為娵訾。」

《明一統志禹貢》:「冀州覃懷之地。」 天文「室壁分野。」 清類分野,《書》澶、懷、衛、相,皆衛分也。天文星指室壁。又以溫、孟、濟三邑屬鄭,角、亢分野。

《周禮疏》云:「營室、東壁,衛并州分野。自閣道王良至東壁,為河、濟之上流。河內及鄴南得河山之會,為離宮。又循河濟而東接元枵,為營室之分。」 魏太史令陳卓更言:「郡國所入宿度,有柳七星,張屬周三輔,而曰河內入張九度」 ,是又以為鶉火之次。

《史記》:「北斗七星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濟間。」

懷慶府山川考        府志 编辑

本府。河內縣附郭。

太行山一名五行山,《列子》作太形山,又名泰堈。在府城北二十里,濟源、河內、修武皆在其麓,綿亙數千里。其間峰谷岩洞,景物萬狀,雖各因地立名,然實皆太行也,為中州巨鎮。《禹貢》:太行、恆山至於碣石,亦相聯屬之意。《淮南子》曰:「武王欲築宮於五行之山。周公曰:『五行險固,德能覆也。內貢迥矣,使吾暴亂,則伐我難』」 矣。君子以為能持滿。金仁山曰:「太行為河北脊,諸州皆山險,至太行山盡,地始平曠,田皆腴美,俗稱小江南。」 紫金壇在府城西北五十里,突高千仞,群峰拱向,上多白松氣,歲重九日,人登高于此。李義山自云家在壇山之側,即此。

明月山在府城東北四十里。中有古剎,自山坳層構而上,最後曰「憑虛閣」 ,高峻舒豁。俯視其下,綠竹清流,村廬錯比,如在几案間。田塍皆如圃畦,煙火相屬,縹緲不絕。寺周迴古柏參天,不可數計,遊人多題壁者。

貝澗山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兩山夾澗,高可插天,奇峰林立,如錐如劍,如人立,如虎踞,如千夫共𩰚,如萬馬爭奔,忽向忽背,忽斷忽連,長十里許,變化萬狀,應接不暇。澗水瀠折有聲,至山口而伏。

臨川山在府西北四十里。

水峪山,在府北二十五里,泉流石磴間,夜靜微聞琴瑟聲,取以煮茗,與雪水無別。兩山蔥薈

「淹潤可嘉」 ,搆寺泉崖,為習靜者所憩。

陽落山:在府西北五十里。內多仙跡。

懸谷山俗呼「真谷。」 在府西北四十里。谿谷邃折,危岩垂覆。山腰靈泉迸出,竹木陰森,多唐、宋遺跡。

沐澗山在府西北四十五里。山勢周迴,飛泉可沐,女貞梧桐遍覆崖谷間。每新雨初霽,異鳥歌鳴,使人有遺世之想。南嶽魏夫人修真于此,後于南嶽飛昇。

栲栳山在府城北五十里。遠望如栲栳然,四面陡絕,丹水蜿蟺遶其下,俯視群峰,似兒孫羅立。土人祀真武于其上。每上已日,士女駢臻。方山在府北四十里。周圍方正,上可容數百人,故名。

孤山:在府城北五十里,山勢特立。

馬頭山在府城北三十里。上有石柱鐵環,相傳洪水懷、襄時,民嘗繫舟於此。

柏山:在府城北六十二里。多產松柏,有劉自然庵址。其山中居民有鋼甕窯。

十二迴山:在府城北六十里。山麓旋繞凡十二迴。

碗子城山在府城北五十里。山勢險峻,其形如碗,上有古城。

三尖山:在府城北四十里。其山三峰聳列,故名。

金傘山在府城東北四十里。奇崖峭壁,崒嵂可愛。有萬壽觀。

雲巖山在府城東北五十里。山谷深邃,雲氣氤氳。

青山在府城東北六十里。倚太行之側,林木青翠。

甘泉山:在府城北二十五里。泉甘木茂。

龍門山:在府城北三十里。

紅嶺山、藥仙山,俱在府城西北。

太行陘在府城西北三十里,一名丹陘,連山中斷曰「陘。」 太行首始河內,北至幽州,中有八陘,此其一也。

蛟脊龕在沐澗西,形如蛟龍脊背。

王屋山在濟源西百里,以山形如王者車葢,故名。《禹貢》曰:「底桂析城,至於王屋。」 其絕頂曰天壇,東為日精峰,西為月華峰,壇北曰小有洞,為天下洞天第一。《通志》云:「唐司馬承禎脩道之所。」 《縣志》云:「軒轅訪道之處。」 又北為五斗峰,其下濟水之原,太乙池在焉。天壇上古松數十株,皆千百年物,上有三清諸殿。順治初燬於火,濟人重脩。

王母洞在天壇北,古傳黃帝會西王母之所。山半有龕,深廣數丈許,仰視有穴,如井下懸,好事者攀緣而上,行半里莫知,其崖遂反。世說與平陽洞相通。《洞淵集》云:「周迴一萬里,乃小有清虛之天,三十六洞天第一。」杜少陵詩:「萬古仇池地,潛通小有天。」即此洞也。附王世貞《金母記》節略:母所都龜山,有崑崙、元圃、閬風三苑,下皆積水環之,與雲氣相映,瑩若積瑤,故曰「瑤池」;洪波萬尋,弱不任毛,故又曰「弱水。」非飈軿雲騶,不可馭而到也。金城千里,玉樓造空,璚華之闕,光碧之堂,清琳之宇,朱紫之房,連琳綵帳,明月四朗,下覜軒砌,白環為枝,丹剛成林,天籟自音,與八會諧,和鳴鏗鏘。母年筭無始,章亥茫然而貌,恒若三十許,天姿奄靄,光彩絕世。左右侍從,皆玉女靈真,不可勝記。大抵其都視中夏為極西,在崑崙則東南,故《爾雅》曰:「西王母日下。」又《山海經》云:王母髼髮戴勝,虎齒善嘯。蓋母之使金方白虎神也。公孫氏,其始曰:黃帝命風后、力牧徵師討亂者蚩尤。蚩尤為五里霧,又多縱虎豹焉。帝不勝,退而清齋於王屋山之天壇以請命。母乃將元始命髣髴見之。使者披元狐裘,授帝符曰:「太乙在前,得之者戰必克。」符廣三寸,長尺咫,青玉為廓,丹血填之。帝拜稽首佩符,則復有人首鳥身者曰:吾九天元女也。阿母授汝以《三官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術》,《靈寶五符》五聖之文。帝復拜稽首受習之,以剪袪蚩尢於涿鹿,天下大定。九年,母復使西方之神,乘白虎而授帝《輿地圖》。若曰:「與女期以孤竹之野而見我。」帝即齋戒如期往,仰盻天表,千乘萬騎,閃倏而至。其扈者多御龍虎,乘鸞鶴,從七寶幢綺蓋驪珠之節,傅以流蘇,坐班龍車,憑如意九曲几既下,謂帝曰:「天下定矣,久即戎事,無」「若乎。」帝再拜謝,乃為帝設酒,諸花果尊彝大小異狀不可辨。啖帝紫芝數頭,九咽為爽。已,命仙女宋妙英歌《萬年長生曲》,竟則衝天去。後三歲,仲

秋朔,白虎之神復集曰:「其以月之望,嗣見我於大隗。」 帝復齋戒幸洛師,自白坡涉,如期而上王屋之壇。青鳥來語曰:「阿母降矣。」 俄而母降,其服御具如孤竹。語小款,乃謂帝君曰:「飲啄不止身不輕,思慮不止神不清,聲色不止心不寧,湛然方寸,無所營營,乃可長生。」 帝欲為母從者設食,母笑曰:「吾眾豈待若而後免饑渴也。」 顧左右,賜帝碧霞漿、赤精果而別。黃帝自是日夜修其業,鼎成而馭黃龍以昇天,為元圃真人。後代享之。據五帝之中尊位,則母教也。

王屋漢洞 王屋唐洞 在王母洞後。二洞緣磴上下若層樓,皆廣數間,戶牖開朗,中列石床如天成,雖盛暑入之,涼風颯然,為古棲真之所。洞後有石梁懸空,長約十餘步,狹可數尺,僅通人過,由此達八仙嶺。

底柱峰 析城山 ,在濟源西北九十里,四高中凹,其形如城,上有成湯廟,人呼聖王坪。《禹貢》:「底柱析城,至於王屋」 ,即此也。

秦嶺 ,一名齊子嶺,高歡、宇文泰爭戰之界,故「齊秦嶺」 ,兩呼之。周伐齊,遣韓明守此,當時戍壘猶存,在濟源西五十里,溴水出焉。舊有封門鎮。崚《嶒尊》竦,與王屋並雄,為河北之望。

盤谷山 在濟源北二十里太行山下。泉甘土肥,草木叢茂。昌黎「送李愿歸盤谷」 ,即此。

侯景山 在濟源西北五十里,北接太行,上有徂猿麓。齊神武圍玉壁,別命侯景趨齊子嶺,屯兵於此,俗呼「猿嶺山」 ,非。

孔山 在濟源東北二十五里,枋口之西。《水經注》曰:「山上石穴洞開,穴內石上有車轍牛跡。」 《耆舊傳》云:「自然成者,非人功所就也。」 唐白居易詩:「孔山刀劍立,沁水龍蛇走。」 河內令袁應泰鑿其下石洞,為廣濟渠。

「小有坡 」 在王母洞南里許。

七仙嶺 在小有洞西。《遺詩》有「七朵蓮花在此處,丘劉譚馬郝王孫」 之句。

仙貓洞 :在天壇山上。

藏花塢 在陽臺宮西南八里,下出泉水,四時赤、綠、紫、白異色。相傳昔有人汲水,見其中蓮花出焉。

華蓋山 在天壇前,宋徽宗嘗遊幸於此。大羅嶺 在天壇後。

「九芝嶺 」 在濟源西九十里,陽臺宮前。

十八盤 在濟源西一百五十里,形勢嶮峻,盤旋而上。

王陽山 在濟源西三十里。唐睿宗第九女隆昌公主修道於此,改封玉真公主。元宗署其門曰「靈都觀。」 山之西有玉陽山,亦其棲息之地。尚書谷 在玉陽山下。

平陽洞 ,在靈都宮,後唐元宗題其額曰「平陽洞府。」

金爐山 在濟源西四十里,群峰聳翠,古木棲霞,俗呼「小北嶺。」

「孤山 」 在金爐山前。

禪堂山 ,在金爐頂後,披榛而入,洞壑深邃,四圍峰高障日,海棠垂覆,清秋花開,望若錦霞。五指山 ,在濟源西五十里,五峰峙列如指,溴水出此。

武山 在濟源四十三里,北接侯景山。其東麓有巨石,若臥牛然,上有九仙聖母廟。遠近乏嗣者,祈禱多驗。《隋地里志》云:「母山疑即此。」

姑嫂山 在武山北,兩山相背,溴水中流。藥櫃山 ,在濟源西一百五十里,山多藥草,故名。

胡峨山 ,在濟源西一百二十里。山勢嵯峨,人多胡姓,因名。

琮山 在濟源西北十里,溴水出焉,其東有功德岩。

巉山 ,在濟源西北二十五里,有石巉岩,故名。「麻籠山 」 ,在濟源西九十里,天壇山北。

鳳頂山 在濟源西北五十里,以形似名。陵山 ,一云「靈山」 ,在濟源縣西十里,平地突起岡阜,每於日之出沒,早賓遲餞,光輝射入。元吉丙詩有「俯窺盤谷接天壇,平地危峰豈易攀」 之句,即此。

西釜山 在濟源西二十里。其山週迴高峻,中則深坦,其形如釜,故名。

小浙山 在濟源西一百二十里。故老傳云,「成湯禱雨於此」 ,上有成湯廟,又呼聖王坪。

白澗山 在濟源東北三十里。山有懸瀑如練,下注沁水。

金櫃山 ,在懸泉寺東,隋煬帝自晉開道臨張

「衡家」 ,即此山之西。

玉峰山 ,在懸泉寺西。

熊山 ,在濟源東北五十里,三面距沁水,西一峰突出。

天井谷 在盤谷西北。石上有數坎,其深若井,泉自上溢,相接而落,遠視若倚劍然。唐韓愈詩:「是時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劍倚太行。衝風吹破落天外,飛雨白日洒洛陽。」

獅子嶺 ,在濟源東北二十五里,盤谷東南。駱駝山 ,在濟源東北一十五里。

古河巖 在濟源東北二十五里。

桃花洞 在沁水北

箭括嶺 在沁口

護駕嶺 在濟源西南二十里。

韓王嶺 在濟源北四十里,與陽城縣分界處。鳳頭山 在濟源北六十里。

共山 ,在濟源北十三里燕州。《水經注》:「濟水潛行地下,至共山南復出。」 即此。

花朵山 在白澗口西,中有坪,廣可數畝,四山環抱,一水曲流,春荑秋蘭,幽芬襲人,亦仙境也。莽山 ,在西白磵口西北。狐嶺 ,一名「虎嶺」 ,在濟源西三十五里。

八柱嶺 在濟源縣西九十里陽臺宮南,俗呼「八仙岡。」

方山 在濟源西南四十里。下有白龍潭,禱雨輒應。

金山 在濟源南十五里,山勢延袤,西自秦嶺,東至張金嶺,南至河,皆王屋之麓也。

張金嶺 在濟源東南二十五里。

金沙嶺 在濟源東南二十五里,上有園亭,今無。

「高槲坡 」 ,在濟源西百里,多槲樹。

夫子巖 在濟源西,岩刻夫子暨十哲像。舊傳孔子之趙過此,聞趙鞅殺竇鳴犢,遂不渡河。今按:「臨河而嘆,焉得至此?」 斯為不經矣。

高棚坡 在濟源西一百二十里,即卲原山。硯山 ,在濟源東北二十五里。

牛心山 ,在濟源南二十五里。

千佛洞 ,在濟源縣西蒲張里,其洞高廣深邃,內有繪畫佛像千餘。

天門山 ,在修武西北四十里。諸山惟此最高。兩山相峙,其狀如門,故云。《水經注》云:「瀑布乘岩,懸河注壑,二十餘丈,雷朴之聲,震動山谷。左右石壁層深,獸跡不交。隍中散水霧,合視不見底。」 南峰北嶺,多結禪棲之士。東岩西谷,又是剎靈之圖。竹柏之懷,與神心妙達,仁智之性,與山水效深,更為勝處也。

嵇山 ,在修武北五十里。嵇康嘗寓居其下,故名。

溫峪山 在修武北五十里。上有石峽,峭壁千仞,懸瀑下注,匯為黑白二龍潭。

鳳凰山 在修武北六十里,高出諸峰之上。相傳宋熙寧間,有鳳集於此。

六真山 在修武北二十里。相傳為六真子修道之所,舊有六真觀。山南有六真洞,下有新河,西入吳澤陂。《水經注》云:「六真阜下有二泉。」 即此。百家巖 在天門山,以岩可容百家,故名。上有精舍及煉竈處。清風嶺 在武陟南十里。西連溫、孟,南望廣武,蜿蟺而東,抵於黃、沁之匯流,中多名剎。

紫金山 在孟縣西,連袤數十里,舊名嶺山。其地宜麥,又名麥山。唐太宗嘗獵其上。昔人云:「太行據中國之脊,尾入幽薊,而首始河陽。」 即此嶺也。

高端岡 在孟縣西十五里。

雷家山 ,在孟縣西三十里,舊為雷氏所居,俗以「雷家」 呼之。今雖數易其主,而雷姓尚因之不變云。

「花石崖 」 ,在孟縣西三十五里,崖谷幽邃,亂流石澗中,「潺湲有聲,石色淺黃,中隱隱成花木,形似古人枯木寒林」 畫狀。

埤山 :《路史》河陽之屬。

太平山 ,在溫縣西二十五里司馬故城內,晉宣王築,故址猶存。

筆架山 在溫縣治東南隅,司馬故宅前。《黃河 》:《禹貢》:「單懷底績,導河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邳。」 鄭元曰:「大邳在修武、武德之界。」 薛瓚以為修武、武德無此水也。《水經》:「河水東逕平陰縣北,右會濝水。又東過平陰縣北,湛水從北來注之。河水又東逕河陽縣故城南,河水又東,溴水入焉。又東過成皋縣北,濟水從北」 來注。

「之。河水又東,逕河陽縣故城南。河水又東,溴水入焉。又東過成皋縣北,濟水從北來注之。河水東逕大邳山下,又東過武德縣東,沁水從之。」 濟水 ,《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傳泉水為沇,流出為濟。」 《疏》:「濟水既入於河,與河相亂。而知截河過者,以河濁濟清,南出還清,故可知也。」 《風俗通》曰:「濟瀆。濟者,齊也,齊」 其度量也。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水經》:「濟水出垣縣東王屋山,為沇水。又東至溫縣西北,為濟水。又東過淇縣北,屈從縣東南流,過墳城西。又南當鞏縣北,南入河。」

沁水 。《水經》:「沁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南過榖遠縣東。又南過猗氏縣東。又南過陽阿縣東。又南出山,過沁水縣北。又東過野王縣北。又東過周縣北。又東過懷縣之北。又東過武德縣南。又東至滎陽縣北,東入於河。」《山海經》:「謁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於河。」《水經注》:「沁水即春秋之少水。」京相璠曰:「少水,今沁水也。沁水」南逕石門,謂之沁口。《魏土地記》曰:「河內郡野王縣西七十里有沁水」,左逕沁水城西,附城東南流石門,其水南分為二水,南出為朱溝水。沁水又逕沁縣故城北,蓋藉水以名縣矣。又東逕沁水亭北,東又合小沁水,又東水注之。又東,逕野王縣故城北。又東,朱溝枝津入焉。又東,與丹水合。又東,光溝水注之。又東南流,逕成鄉城北。又東逕中都亭南,又合界溝水。又東過淅川縣北,有白馬溝水注之。又東過懷縣北,有沁陽城,沁水逕其南而東注也於武德縣南,水積為陂,通結數湖,有朱溝水注之。湖水又納沙溝水,陂水又東南流入於河。

丹水 《山海經》曰:「沁水之東又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 《水經注》:「丹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 丹水東南流,注於丹谷,即劉越石《扶風歌》所謂丹水者也。丹水又東南出山逕鄈城西,又南屈而西轉,光溝水出焉。又西逕苑鄉城北,南屈東轉,逕其城南,東南流注於沁,謂之丹口。

溴水 。《水經注》:「溴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勳掌谷,俗謂之白澗水。南逕原城西,春秋會於溴梁,謂是水之墳梁也。《爾雅》曰:『梁莫大於溴梁。梁,水堤也』。」 溴水又東南,逕陽城東,與南源合。又東北流,與漫流水合。又東合北水,亂流東南,左會濟水枝渠。又東逕鍾繇塢北。又東,塗溝水注之。又東南流,天漿水、澗水注之。又東南流,右會同水,東南逕安國城東,又南逕毋辟邑西,世謂之無比城,又南注於河。今按:溴水其源有三:一出五指山紙坊,一出曲陽西南,二源俱流逕今濟源縣治南,一出晉陽城南溪,或斷或續,至莽山雙泉寨發源為白澗水。又伏發源縣治西,又東南流逕城南,與二源合。澗水自莽山來,或呼為莽河,俗作「蟒。」

堯池水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太行山麓。泉畔有堯廟,廟前到處有泉,掬手可飲。匯而東南流,葦荷交映,灌田可溉二十里,入於沁。《水經注》:沁水逕小沁城東,又合小沁水,水出北山臺渟淵,南流為臺渟水,南東入沁水。即此水也。

「太乙池 」 ,即濟水之源,在濟源西天壇山北五斗峰下。俗以「天壇龕勺水」 當之者,非。

邘水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水經注》:「沁水:又東,邘水注之。水出太行之阜,南流經邘城西,又東南逕孔子廟東。東南逕邘亭西,又南流注於沁。」 今涓涓幾絕流矣。

懸谷泉 在府城西北懸谷山龕下,逶迤谿谷間,作鐘磬環佩之音。泉畔種竹數十竿,扶疏可愛。

水峪泉 :在府城北水峪寺前。

課蜜泉 在府城東北明月山寺後。

貝澗泉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澗水瀠折有聲,或斷或續,至澗口而洑。

沐澗泉 在沐澗寺西。飛泉細流,匯為一池,瑩碧可沐。

「臨川泉 」 在臨川山。山龕為寺,寺前後有二池,清瑩可愛。

靈井 在府城東北明月山。水潔而甘。

濝水 ,《水經注》:「濝水出垣縣王屋西山,東南逕故城東,即濝關也。西屈逕關城南,歷軹關南逕苗亭,又東流注於河。」漢光武遣王梁守濝關,即此。「瀧水」, 源出濟源縣西四里,遶城北而東,至河汊合溴水南流至孟縣而入於「黃河。」

湛水 ,《水經注》:「湛水出軹縣南源湛溪,南逕向城東,又東南逕鄧,南流注於河。」 故河、濟有鄧津。

之名矣

漫流水 ,《水經注》:「出軹關南。東北流,又北注於漫,謂之漫流口。又東與溴水合。」 今按:漫流有二:一出花石偏崖溝逕南姚村中,一出晉陽村西南,逕馬棚村北,俱東北流,注於溴水。未詳孰是。塗溝水 ,《水經注》:出軹縣西南山下,北流東轉入軹縣故城中。又屈而北流出軹郭,又東北流,注於溴。按塗溝水即今之湋水。

天漿水 ,《水經注》:「出軹南睪向城北,在睪上。其水有二源,俱導各出一溪,東北流,合為一川,名曰天漿溪。又東北逕一故城,俗謂之冶城,亦曰冶水。又東北注於溴。」

望仙溪 ,在濟源西八十里。源出王屋之北,其水伏流南入於河。

錦溪 源出濟源金沙嶺之東。白居易詩有「蓮房墜粉鴛鴦雨,荷蓋交香翡翠風」 之句,即此。煉丹池 ,在濟源西天壇山頂,相傳老子煉丹於此。

仰天池 在濟源西王屋里。四面突起中凹。白龍池 ,在濟源西南承留里。歲旱禱雨輒應。白虎池 ,在濟瀆西池之南,水極清瑩,可鑑毛髮,其左有青龍亭。

西陽澗 在濟源西。源出王屋山,西北逕下馬村入河。

東陽澗 在濟源西一百四十里,南流入於「黃河。」

「避秦溝 」 在濟源王屋山下,濝水出焉。

七谷溝 在濟源西一百三十里。七山之水皆合於此。

大峪澗 在濟源西七十里。源發王屋山,南入於河。

花園溝 在濟源西一百里。

藥園溝 在濟源西一百五十里。昔有羽士於此種藥。

竹園溝 濟源之西,有二,一在原山鄭家坪,一在漿里。

玉泉 在濟源東莽水北岸。唐盧仝嘗取水烹茶,亦名「盧仝泉。」 其旁有寺。

龍泉 ,在濟源西。上有龍王廟,居人於此祈雨。「金蓮泉 」 ,在濟源西二十里靈都宮內。

「雙泉 」 在濟源西南,二泉並出,故名。

五色泉 在濟源北。相傳昔有異人濯五色綺於此,故有「五色水」 也。

「月泉 」 在濟源北,東流合於濟水。

拔劍泉 在濟源東北。世傳仙人王喬拔劍於此,泉湧出。

鑑泉 在濟源東北鐵岸竇家溪南。水澄如鑑,又名「琵琶泉。」

瀑布泉 濟源有三,一在靈都宮北,下有鳴鐘泓,人多題詠。一出愁兒溝,香岩寺東,東西山勢對峙,如城闕然,名曰「龍窩。」 一在東白澗山下,懸泉寺之北。

珍珠泉 在濟池東,泉水湧如貫珠。

馬頭溪 在濟源馬頭村,即濟水上流。西有千功堰,六十餘泉俱入此溪。唐韓愈詩:「馬頭溪深不可厲,倩車載過水入箱。」

「二色泉 」 ,在濟源東北,有金沙湧出。

蜈蚣泉 在濟源西北隅,舊出城數十板上,今磚砌城根下每莽河泛溢,勢若吞城,賴此泉鎮之,不為害。俗云:莽畏蜈蚣,故名龜莢。《傳》曰:「螣蛇之神,殆於蝍蛆。」 即此義也。

「麻姑泉 」 在濟源靈都宮東。

蒙泉 在枋口內

鳳跑泉 在濟源碑子村。唐寧王避暑,有鳥數百集此,泉水湧出。

石跟潭 在濟源縣西。上有石山,下有水潭,南流入河。

靈井 在濟源西三十里。東魏懷州刺史平鑒於軹關道築城,以防西兵,尋魏將楊摽來攻,時新築之城,糧仗未集,素乏水,南門內有大井,隨汲即竭。鑒具衣冠俯井而祝,至旦井泉湧溢,有異於常,合城取足。

《原昌井 》,在濟源西北,即梁貞投檄之井也。《磕井 》,在濟源西北,水常不涸。

燕家井 在濟源西王屋裏。相傳燕真人號「煙蘿子」 ,嘗於此洗參食之。

淬劍池 在修武北。晉嵇康嘗淬劍于此,石刻尚存。

「玉女泉 」 ,在修武《百家喦》上。

苟泉 在修武西南。明天啟間,知府王景開渠,引入武涉、寧郭鎮濠。

皇母泉 在修武西北十五里。唐太宗間開新渠,引入吳澤陂。「皇母」 ,見《水經注》,今訛作「黃。」 明。鳥泉  、巧婦泉  、馬鳴泉  、七里泉、五里泉 ,俱在修武東北六真鄉。

熨斗泉  、陶泉  、會泉 俱在修武北七賢鄉。

宣聖陂 ,在修武北十里。孔子欲北至晉,聞趙簡子殺竇鳴犢,遂不過河,因以名陂。

靈泉 在修武縣五十里苟泉陂。晉太和中,有楊生隨一犬醉臥於此,野火將至,犬呼號不醒,遂跑得泉,引水浥草,生得不死。

吳澤陂 ,在修武縣北十里。《左傳》「魏獻子田大陸」 ,即此也。

溫峪潭 在修武縣北七十里溫峪山北有黑白二龍潭,潭西有白龍君廟,遇旱禱雨輒應。濁鹿泉 在修武大陸村,遇旱即涸。

雙泉口 在寧郭城西北隅,發源於修武之靈泉,其水瀠洄紆折。明天啟間,知府王景開渠,引入寧郭城濠。

觀灘 在武陟縣東四十五里沁河之北。同水 源出孟縣嶺山,眾泉合流,酈道元所謂「南源下」 也。東北至白騎塢、冶城間,淵注渟蓄,方廣數十畝,頗有菱芡魚蝦之饒。代遠水涸,無復舊觀。明萬曆以前,居人猶墾為稻隰,今則盡變陸田。其上涓涓微流,不絕若線,俗呼冶檣漥。冶湖坂水 ,在孟縣西二十里,源自關家溝,西北至坂南入於河。青龍泉 ,在孟縣西二十五里。

澆花井 在孟縣西南舊河陽城,相傳晉潘岳澆花於此。

《溫泉 》在孟縣西北冶檣村,夏涼冬煖,東流入溴,今涸。

隰澗水 ,今謂之「洪澗」 ,在孟縣西四十里,南入於河。

溫泉 :在溫縣城西五里許。縣之得名以此,今涸。

澇河 ,在溫縣北二十里。東流合溴水,入于黃河。

神農澗 在溫縣境內。相傳炎帝神農氏採藥至此,嘗五穀,以杖畫地,遂成澗。

史公隄 在府城西北二里,即古陽隄。明知府史東昌輦其家中金,築石障水,民立碣曰「史公隄。」

水利附

黃河水利 元世祖中統三年,張文謙薦郭守敬習水利,巧思絕人。世祖召見,面陳水利六事,其一云:「黃河自孟州西開引少分一渠,經由新舊孟州中間,順河古岸,下至溫縣,南入大河,其間亦可灌田二千餘頃。」

《濟瀆水利 》千倉渠,「唐河陽節度使溫造築隄鑿渠,有上下二堰,用濟池水逕鐵岸西北,至碑子村斗門橋東,分為六閘,灌堰頭東許西水屯、連董等處稻田。下堰用龍潭水東逕臨濟橋東北,由碑子村中至本堰下,分為五閘,灌南北水屯堽頭、馬頭等處稻田。」

順利渠 即府城內之水。元至元中,總管石林引千倉渠下流穿城而入,作二橋,曰利津,曰攬勝,久淤廢。康熙二十一年,知府龔其裕重濬沁河古水利 。《水經注》:「沁水自孔山南分為二水,一水南出為朱溝水,於沁水縣西北,自枋口東南流,奉溝水右出焉。又東南流,右泄為沙溝水。其水又東南,於野王城西,枝渠左水」 焉,以周城溉。東逕野王城南,又屈逕其城東,而北注沁水。《朱溝目枝》渠東南逕州城南,又東逕懷城南,又東逕殷城北,又東南注於湖。

奉溝 水上承朱溝於野王城西,東南至溫縣虢公塚,與濟水故瀆合。東南流逕陽鄉城北,又東南逕李城西,又經墳城西,屈而東北流,逕其城北,又東逕平皋城南,又南注於河。沙溝水分朱溝南派,東南逕安昌城西,又東逕隰城北,又經殷城西,東南流入於陂。漢安帝元初二年二月,詔河內等郡修理舊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疇。魏野王典農中郎將司馬孚表請修枋口,以為方石為門。若天亢旱,增堰進水,若天霖雨,陂澤充溢,則閉石斷水,空渠衍澇,足以成河,雲雨由人,經國之謀。詔書聽許。於是夾岸累石,結以為門,用代木門枋,故石門舊有枋口之稱矣。溉田頃畝之數,間關歲月之功,事見《門側石銘》。隋涿郡盧賁為懷州刺史,決沁水東注,名曰「利民渠。」 又派入溫縣,名曰「溫潤渠」 ,以溉舄鹵,民賴其利。唐崔弘禮為河陽節度使,治河內秦渠溉

田千頃,歲收八百萬石。李元淳為懷州刺吏,決沁渠七十餘里。溫造為河陽節度使,奏復懷州古秦渠枋口堰,以溉濟源、河內、溫、武陟四縣田五十頃。元世祖時,郭守敬面陳水利六事,其一云:「懷孟沁河雖澆灌,猶有漏堰餘水,東與丹河餘水相合,引東流至武陟縣北,合入御河,可灌田二千餘頃。」 至元三年,丹沁河泛漲,與御河通流,衛輝府平地深二丈餘,漂沒人民房舍、田禾甚眾,民皆棲于樹木。中統元年,譚澄為懷孟路總管,歲旱,令民鑿唐溫渠,引沁以溉田,民用不饑。中統二年,提舉王允中、大使楊端仁奉詔開渠,引沁水以達於河。凡募夫一千六百五十一人,內有相合為夫者,通計使水之家六千七百餘戶,一百三十餘日工畢。所修石堰,長一百餘步,闊三十餘步,高一丈三尺;石斗門橋,高二丈,長十步,闊六步。渠四道,長闊不一,計六百七十七里。經濟源、河內、河陽、溫、武陟五縣,村坊計四百六十三處。渠成,甚益於民,名曰廣濟。三年八月,中書省臣忽魯不花等奏:「廣濟渠司言,沁水渠成,今已驗工」 分水,恐久遠權豪侵奪。乃下詔依本司所定水分,以後諸人毋得侵奪。至元十八年,保定尚野為懷孟河渠副使,會遣使問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隸有司,不宜置河渠官。事聞於朝,河渠家遂罷。文宗天曆三年,懷孟路同知阿合馬言:「天久亢旱,夏麥枯槁,秋穀種不食,土民匱於食。近因訪問」 耆老,咸稱沁水可溉田。中統間,奉詔開渠,設官提調,遇旱則官為斟酌,驗工多寡,分水澆溉。後經霖雨,渠口淤塞,隄堰頹圮,河渠司尋亦革罷,有司不為整治,因致廢壞。今五十餘年,渠口及舊渠跡,俱有可考。若蒙依前浚治,引水溉田,於民大便。可令河陽、河內、濟源、溫、武陟五縣,使水人戶自傭工力,「疏通渠口,立插起堰。仍委諳知水利之人,多方區畫,視水緩急,設立插堰,自下使水。遇旱放插澆田,值潦閉插退水,公私便益。」 上從之,詔本路委官相視施行。

沁河。今《水利 》:五龍口即古枋口秦渠。晉司馬孚壘石為門者,酈道元所謂朱溝水也。唐崔弘禮、李淳元相繼疏濬,因溫造奏復舊堰,遂復稱為溫渠矣。元世祖時,始名廣濟。明因之。萬曆十四年,河內令黃中色重濬。二十八年,河內令袁應泰鑿山穿洞,懸閘于兩崖間,啟閘受水,閉閘障水,永無崩塞之患,曰廣濟河。濟源令史記言因之鑿其下,曰永利河,又次利人河,又次豐稔河。

廣濟河 。河內知縣袁應泰鑿山引水為渠,由濟源河內,孟縣、溫縣、武陟至唐郭入于黃河。渠闊八丈,長一百五十里,分二十四堰,使水各有時刻,勒石詳記厥功。其堰曰:永益、永利、長豐、天富、永福、廣福、《和豐》《廣豐》《大豐》《大有》《太平》《廣有》《永濟》《廣阜》《新興》《廣隆》《萬盈》《長濟》《興隆》《興福》《宏福》、萬億、大濟、永通、通濟河分廣濟河水至尚香鎮入于沁。初封郎中蕭用價買河口,永免本家夫役。支堰河分通濟河水流至石澗村入沁。

利人河,自五龍口引沁水入河內境,經城西。

北,至東郭閘口,復入于沁。初,鄉紳吳道寧倡眾創開,准免本身夫役。支河曰許村南北西三堰、新村西堰、南潯村西南二堰,豐稔河自五龍口引沁水流至崇義鎮,入溴水。支河曰樊家莊南堰 、普濟河 、永興河 、利豐河、餘濟河,天啟五年,孟縣接河內之豐稔渠及濟源之永利支渠。順治三年,又接遂村下流至南雍官莊,匯前渠,灌曲村、弘道、羅莊、後姚村、吳家砦、立義、趙莊、藥師等處田。康熙二十九年,縣令劉某以比歲苦旱,又令民濬其下流,溉城村、城北張家莊、韓彰、苟村、段渠等處田。

丹河古水利 。《水經注》:「光溝水首受丹水,東南流,界溝水出焉,又南入沁水。」 苞按:酈道元生長元魏間,於光溝等水不能詳其所自昉,故知懷之水利尚矣。今第一渠猶以秦名,豈非與沁水古秦渠同時開通者乎?晉司馬孚、唐溫造等重濬枋口,不應漠置此利,特作史家舉大者言之,以沁水統丹水耳。界溝水上承光溝,東南流,長明溝水出焉。又南逕中都亭西,而南流注於沁水。按:界溝水今遺沼尚存,游而不流矣。長明溝水上承野王縣東北界溝分枝津,東逕雍城南,寒泉水注之。又東逕射犬城北,故長明溝水東入石澗,東流,蔡溝水入焉。白馬溝水首受白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承長明溝湖水,東南流,逕金亭西,分為二水,一水東出為蔡溝,一水南流於沁。按:白馬湖今在府東北二十里,湖

畔有寺,謂之白馬寺,今湖水流入水丹河矣。小丹河疑即長明白馬故道。特古渠逕石澗南流於沁,今渠逕石澗東入於預耳。蔡溝水州縣北,上承白馬溝,東會長明溝水,又東逕修武縣之具亭北入吳陂。魏高祖時,沈文秀為懷州刺史,大興水利,公私利益。唐代宗時,楊承先為懷州刺史,濬決古溝,引丹水以溉田,田之汙萊遂為沃野,衣食河內數千萬口。元阿合馬為懷慶路同知,請修沁渠,有云:「天久亢旱,夏麥枯稿。」 訪問耆老,咸稱丹水澆溉近山田土,居民深得其利。

「丹河」今水利 在東岸者,曰「上秦溝、小丹河、三郭渠、董下渠、白沽渠、張濟渠、老武渠、太保渠、張金渠、陳添渠。」以上在東岸分水。《郭魯渠》。「《流澇》渠。」《花園渠》。以上在西岸分水接入東岸灌田東岸共溉田一百餘村,在西岸者曰上清渠、下清南北二渠,中泗渠、張濟渠、貝澗渠、廣濟民渠,西岸共溉田四十餘村。兩岸共十九渠,分九堰取水,故俗呼曰「九道堰。」預河即小丹民河,東逕清化西門外,南屈東轉至修武城南,又東流過獲嘉入衛河,漕運水淺則藉以濟運。小丹河為大丹河九堰之一,取口在諸渠之上。《往例》除小丹河濟漕外,餘水聽民灌溉。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內,於小丹河口下橫河築壩十八渠,民田涓滴不沾水澤。太守劉維世、邑令李橒泣下沾襟,為民請命。憮憲閻某、總河部院王某相繼親勘,使民得浸灌,不至沃壤變為荒瘠。

《堯池水水利 》。明隆慶丁卯,太守紀誡引堯池水灌田,名曰「惠民渠」 ,大學士張四維有記。至天啟間,河內令邸存性復開安阜渠,灌溉數村,原渠遂涸。

《府志》
未載山川
编辑

《河內縣志》
编辑

鳳凰山 ,在縣西北太行山。

《濟源縣志》
编辑

「柳灘 」 、馬住灘 二灘俱出黃河中,民居其上。葫蘆泉 ,在濟池西。

玉川 、濟、溴、瀧三水縈帶濟邑,故名。

晁錯灘 ,錯從學於軹人張恢家,漢景帝時。據馬負《圖補志》,在今芮村東南。

董仲舒灘 在毛田西南。漢文帝訪河上公於芮村,仲舒在此《獻策》。

《修武縣志》
编辑

青口山 在太行東,兩峽色如青蔥,故名。「閻王鼻山 」 在青口山後,壁立萬仞,有異人斲石插木而上,其上平衍土沃,鳥獸草木皆奇絕。「孔陽坡 在太行西,形勢突兀,喦磴縈迂,伏諸坡 伏於太行之南,故名。」

當陽谷 在太行下

孫真人洞 ,在太行中,相傳孫思邈居此,洞中有五色石丸,人取服之。

觀音洞 ,在「玉女泉」 下。

甘泉 在西關

龍王泉 在五里源

馬枋泉 遇旱即涸

「明月池 」 ,在百家岩下。

《武陟縣志》
编辑

聚來峰 在縣西北三十里寧郭城內。

東道山川 ,在縣西北十七里。源出太行山,至楊儀橋,經河內石澗村,歷武陟,由唐村、李村達修武城南三橋坡,東流入衛,淤塞已久,乾溝猶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