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2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二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二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二十七卷目錄之一

 河南府部彙考一

  河南府建置沿革考

  河南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河南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四百二十七卷

河南府部彙考一

编辑

河南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禹貢》豫州之域。周武王克殷,定鼎於郟鄏。成王卜澗水東,瀍水西,而宅洛邑,是為王城。又卜澗水東遷殷民居之,號曰下都。至平王自鎬京東遷,乃居王城。秦於此置三川郡。漢置河南郡,東漢都之,即下都故地,改為河南尹,屬司隸。曹魏置司州領之。晉亦都此,仍置河南尹,而司州治如故。其後淪沒於苻秦,改為豫州。劉宋取之,復置河南郡。後魏自代徙都之,亦為河南尹。東魏改尹為郡,以洛州刺史領之。西魏因之,屬司州。北齊為洛州。後周為東京。隋煬帝始徙都於河南縣,即王城故地,仍為河南郡。唐廢都,復為洛州,置都督府。高宗復為東都。武后改曰神都。元宗改曰河南府,屬河南道。五代梁改西都。唐改東都。晉改西京。宋仍舊。金為中京金昌府。元為河南路總管府。明洪武元年,改路為府。

皇清因之,領州一,縣十三。

洛陽縣:附郭。

周為東都,以地居洛水之北,故曰洛陽。秦於此置河南縣,屬三川郡。漢析置洛陽縣,屬河南郡。東漢改郡為尹,縣屬如故。三國魏改尹為郡,省河南縣入洛陽。晉復置河南縣,屬河南尹。南北朝劉宋二縣俱屬河南郡。後魏仍屬河南尹。東魏改河南縣曰宜遷縣,屬河南郡,洛陽縣屬洛陽郡。後周復改宜遷縣為河南縣,以洛陽省入。隋開皇初,復置洛陽二縣,並屬河南郡。唐神龍二年,更洛陽曰永昌縣。景隆元年,復故名。宋熙寧五年,省洛陽入河南。元祐二年,復置。金正隆二年,省河南入洛陽,屬金昌府。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十六里。

偃師縣

上古帝嚳所都之地。商成湯、盤庚俱都此,號曰「西亳。」 周武王克商,還息偃師,後遂以為名。秦為三川郡地。漢始置偃師縣,屬河南郡。東漢因之,屬河南尹。晉省入洛陽縣。南北朝俱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仍屬河南郡。唐屬河南府、河南郡。宋屬河南府。金屬金昌府。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府。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鞏縣

周,鞏,伯邑。顯王二年,西州惠公封少子班於鞏,號為「東周。」 漢始置鞏縣,屬河南郡。東漢改郡為尹,縣屬如故。三國復改「尹」 為郡。晉仍置尹。南北朝劉宋屬河南郡。東魏改屬成皋郡。北齊因之。隋屬河南郡。唐屬河南府、河南郡。宋屬河南府。金屬金昌府。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里。

孟津縣

漢為孟津關。晉改為富平津。唐置河清縣,屬河南府河南郡。宋開寶元年,徙治白坡鎮。金初,徙治孟津渡,始改為孟津縣,屬金昌府。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宜陽縣

周為召伯聽訟之所。漢始置宜陽縣,屬弘農郡。東漢因之。三國魏析置甘棠縣,屬新安郡,尋復舊。晉屬弘農郡。南北朝劉宋因之。東魏置宜陽郡治此。後周改宜陽曰昌洛縣。隋大業初,復為宜陽,屬河南郡。唐武德二年,改為福昌縣,屬河南府河南郡。宋熙寧五年,省入壽安縣。元祐元年,復置。金復改為宜陽縣,屬金昌府。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登封縣

夏禹避舜子於陽城,即此。漢置陽城、崇高二縣,屬潁川郡。東漢省崇高入陽城。晉屬河南尹。南北朝後魏屬陽城郡。東魏析置堙陽縣。隋開皇六年改堙陽曰武林縣,大業元年復改曰嵩陽。

與陽城並屬河南郡。唐貞觀十七年,省嵩陽入陽城。光宅元年,始改陽城為登封,屬河南府河南郡。宋屬河南府。金屬金昌府。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里。

永寧縣

漢晉俱為澠池縣之西南境。南北朝後魏置崤縣,屬弘農郡。西魏置北宜陽縣,尋改為熊耳縣,屬宜陽郡。後周屬同軌郡。隋義寧二年,徙治永固城,始改曰永寧縣,屬河南郡。唐武德二年,又移治同軌城,屬穀州,後屬河南府。河南郡。宋屬河南府。金屬嵩州。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十五里。

新安縣

周春秋時為西周地。秦名其地曰「新安。」 漢始置新安縣,屬弘農郡。東漢因之。晉屬河南尹。南北朝劉宋屬河南郡。東魏置新安郡,又析置東垣縣並屬焉。隋仁壽四年,省新安入東垣。大業初,復改東垣為新安,屬河南郡。唐武德元年,復析置東垣縣,尋省入焉,屬河南府。河南郡。宋屬河南府。金屬金昌府。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澠池縣

周、戰國為韓地。秦昭王二十年,會諸侯於澠池,即此。漢始置澠池縣,屬弘農郡,以地在崤、澠之間,故名。東漢因之。三國魏徙治蠡城。晉屬弘農郡。南北朝劉宋仍舊。後魏置澠池郡治此。後周屬同軌郡。西魏屬河南郡。隋屬河南郡。唐初屬穀州。貞觀元年,改屬河南府。河南郡。宋屬河南府。金陞為韶州。元至元八年,廢州,復為縣,屬陝州。明改屬河南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五里。

嵩縣

夏為伊闕地。周為周公聽訟之處。後秦晉遷陸渾之眾於此。漢置陸渾縣,屬弘農郡。東漢因之。晉屬河南尹。南北朝東魏置伊陽郡,以縣屬焉。隋開皇初,廢郡,改縣曰伏流。大業初,復曰陸渾,屬河南郡。唐屬河南府、河南郡。五代以陸渾省入伊陽。宋紹興初,為順州。金改嵩州,以在嵩岳之西故名。元仍舊。明降州為縣,屬河南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里。

盧氏縣

周為西虢地。漢因盧敖得仙於此,始置盧氏縣,屬弘農郡。東漢因之。晉屬上洛郡。南北朝劉宋仍屬弘農郡。東魏改屬金門郡。隋初,置虢州治此,後屬弘農郡。唐武德元年,復屬虢州弘農郡,宋、金俱屬虢州。元屬嵩州。明初屬陝州。弘治四年,改屬河南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陝州

周為西虢地。武王封王季子、虢仲於上陽,即此。成王以周、召為二伯。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公主之。春秋晉人滅虢,遂有其地。晉分入於韓。秦屬三川郡地。漢置陝縣,屬弘農郡。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劉宋皆因之。後魏始置陝州,以縣屬焉。隋大業初,州廢,縣屬河南郡。唐武德元年,復為陝州。乾元元年,改為陝郡。宋復置陜州保平軍。金、元俱為陝州,以陝縣屬之。明以陝縣省入陝州,屬河南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二里。領縣二:

靈寶縣

周武王放牛桃林之野,即此。秦於此置函谷關。漢置弘農縣,屬弘農郡。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劉宋皆因之。後魏改置西弘農郡,以縣屬焉。後周郡縣俱廢。隋大業初,復置弘農郡,治縣如故。唐天寶元年,獲寶符於古函谷關,始改曰靈寶縣,屬陝州。陝郡。宋屬陝州保平軍,金、元俱屬陝州。明屬河南府陝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里。

閿鄉縣

上古為鼎湖地。漢置湖縣,屬京兆尹。東漢改屬弘農郡。晉因之。南北朝後周於湖城故地置閿鄉郡。隋開皇初廢郡,始改為閿鄉縣,屬河南郡。唐貞觀初,置鼎州,又析置湖城縣,尋廢州,以二縣俱屬虢州弘農郡。宋屬陝州保平軍。金屬陝州。元至元二年,省湖城縣入焉。明屬河南府陝州。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六里

河南府疆域考  通志府州縣志合載

编辑

河南府疆域圖

河南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開封府鄭州汜水縣界一百七十里,西至陝州西安府華陰縣界四百九十里,又至潼關五百里。

南至汝州伊陽縣界九十里。

北至懷慶府濟源縣界七十里。

東南至汝州界八十五里,至汝州一百六十里。東北至孟縣界七十里。

西南至

西北至

東西廣六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由府治東至省城四百二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洛陽縣:附郭。

「東至偃師縣界三十里,至偃師縣七十里;西至新安縣界四十里,至新安縣七十里;南至嵩縣界七十里,至嵩縣一百六十里;北至孟津縣界三十里,又至濟源縣界四十里;東南至汝州界八十五里,至汝州一百六十里;東北至孟津縣界四十五里,至孟津縣五十里;西南至宜陽縣界四十里,至宜陽縣七十里;西」 北至平陸縣三百八十五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五里。由縣治至省城達

京師與府治同

偃師縣

東至鞏縣界二十五里,至鞏縣六十里。

西至洛陽縣界三十五里,至洛陽縣七十里;南至登封縣界五十五里,至登封縣九十里,北至孟津縣界三十里,又渡河至懷慶府孟縣五十里。

東南至登封縣界五十五里,至登封縣九十里。東北至溫縣界八十里。

西南至宜陽縣界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孟津縣界四十五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八十里。自縣治西至府城七十里,東至省城三百六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七百四十里

鞏縣

東至汜水縣界二十五里,至汜水縣四十里。西至偃師縣界三十里,至偃師縣六十里;南至登封縣界六十五里,至登封縣一百二十里。

北至溫縣界一十五里,至溫縣二十五里。東南至滎陽縣界六十里,至滎陽縣八十里。東北至汜水縣界四十里。

西南至登封縣界八十里。

西北至孟津縣界七十里,至孟津縣八十里。總廣一百里,袤一百二十里。自縣治西至府城一百三十里,東至省城二百八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登封縣

東至密縣界四十五里,至密縣七十里。

西至洛陽縣界一百里,又至偃師縣界六十里。南至汝州界五十里,至汝州九十里。

北至鞏縣界四十里,至鞏縣一百二十里。東南至禹州白沙界六十里,至禹州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密縣界三十五里,又至滎陽縣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

西北至

總延一百六十里,袤九十里。由縣治西北至府城一百四十里,東至省城二百八十里,東北由滎澤縣至

京師一千七百里

嵩縣

東至伊陽縣界,五十里。

西至盧氏縣界二百八十里。

南至鎮平縣界二百八十里,又至伊陽縣界五十里,至伊陽縣九十里。

北至宜陽縣界四十里,至宜陽縣九十里,東北至洛陽縣界九十里。

東南至伊陽縣界

西北至永寧縣界

西南至盧氏縣界二百里,至盧氏縣三百里,廣五百里,袤三百里。由縣治東北至府城一百六十里,又東北至省城八百八十里,又東北至

京師一千九百六十里

宜陽縣

東至洛陽縣界二十五里,至洛陽縣七十里;西至永寧縣界九十里,至永寧縣一百一十里;南至嵩縣界四十五里,至嵩縣一百一十五里;北至新安縣界二十五里,至新安縣五十里;東南至嵩縣界四十里,至嵩縣一百一十七里;東北至洛陽縣界二十五里,至洛陽縣七十里;西南至嵩縣界一百六十里,至嵩縣二百二十里。

西北至澠池縣界八十五里,至澠池縣一百一十里。

南北廣七十里,東西袤一百一十五里。自縣治東北至府城七十里,又東北至省城五百里,又東北至

京師一千九百里

永寧縣

東至宜陽縣界二十里,至宜陽縣一百一十里;西至盧氏縣界一百二十里,至盧氏縣一百六十里。

南至嵩縣界八十里,至嵩縣一百四十里。北至陝州界六十里,至陝州一百六十里。東南至

東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四十里。自縣治東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東至省城六百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九百八十里

盧氏縣

東至永寧縣界五十里,至永寧縣八十里,西至陝西洛南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內鄉縣界,三百里。

北至靈寶縣界八十里,至靈寶縣二百里。東南至嵩縣二百八十里。

東北至陝州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閿鄉縣,二百里。

西南至商州五百里

東西廣二百三十里,南北袤三百八十里。至

京師二千二百里

新安縣

東至洛陽縣界,四十二里。

西至澠池縣界三十里

南至宜陽縣界三十里

北至濟源縣界九十里

東南至

東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東西廣七十五里,南北袤八十五里。自縣治東至府城七十里,又東至省城四百里,又東北至

京師一千八百七十里

澠池縣

東至新安縣界六十里,至新安縣九十里。西至陝州界三十里,至陝州一百四十里。

考證

南至永寧縣界三十里,至永寧縣一百里,北至山西垣曲縣界九十里。

東南至

東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廣九十里,袤一百二十里。自縣治東至府城一百六十里,又東至省城五百八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九百六十里

孟津縣

東至鞏縣界四十里,至鞏縣九十里。

西至洛南縣界二十里,又至新安縣界六十里,至新安縣一百二十里。

南至偃師縣界一十五里,至偃師縣五十五里;又至洛陽縣界三里,至洛陽縣四十五里;北至孟縣界十里,至黃河岸五里,至孟縣四十里。

東南至登封縣,一百四十五里。

東北至溫縣,九十五里。

西南至洛陽縣,四十五里。

西北至濟源縣七十里

東西長一百里:東五十里居平原,廣五里許;西五十里居山,廣二十里。自縣治西南至府城四十五里,東至省城三百里,北至

京師一千七百六十里

陝州

東至澠池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陝西華陰縣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內鄉縣界,二百七十里。

北至山西平陸縣界二里。

東南至

東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廣一百零一里,袤一百四十里。自州治東至府城三百里,又東至省城七百二十里,又東北至

京師二千一百里

靈寶縣

東至陝州界二十里

西至閿鄉縣界,五十里。

南至盧氏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山西芮城縣界,一十里。

東南至盧氏縣界一百一十里。

東北至

西南至商州洛南縣界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

廣六十里,袤蓰之。自縣治東至陝州六十里,又東至府城三百六十里,又東至

京師二千里

閿鄉縣

東至靈寶縣界二十里,至靈寶縣六十里;西至陝西華陰縣界七十里,至華陰縣一百里;南至陝西洛南縣界二十五里,至洛南縣三百里。

北至山西芮城縣界八里。

東南至盧氏縣,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陝西商州,五十里。

東北至解州八十里

西北至蒲州一百二十里。

廣八十里,袤三十里。自縣治東至陝州一百三十里,又東至府城四百二十里,又東至省城八百四十里,東北至

京師二千二百二十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洛陽縣附郭。

《史記》洛陽縣:「南望三塗,北望岳鄙,顧瞻有河。粵瞻伊洛,毋遠天室。」

《漢?貨殖傳》:「三河若鼎足。」

《漢書》翼奉疏:「左據成皋,右阻澠池,前嚮嵩高,後界大河。」

張衡《東京賦》:「泝洛背河,左伊右瀍。西阻九河,東門于旋。盟津達其後,大谷通其前。迴行道乎伊闕,邪徑捷乎轅轘。」

《宋·地理志》:「洛邑,天下之中。」

《海內奇觀》,「北邙後艮,伊闕前起,嵩岳起於東南,洛水汭乎東北,瀍東澗西,伊水自南,真帝王四塞都也。」

陳建《建都論》:「按古今天下大都會有四,然論時宜地勢,盡善全美,則皆不如洛陽。夫建都之要,一形勝險固,二漕運便利,三居中而應四方。必三者備而後可以建都,惟洛陽三善咸備。」

《博物志》:「周在中樞,西阻崤谷,東望荊山,南面少室,北有大岳。三河之分,風雨所起,四險之國。」 陳心博請蠲稅,疏「虎牢,東鎮函谷,西封伊闕,扄其南,大河環其北。天心地膽之中,陰陽風氣之會,四通八達之所,聲名文物之區。」

外州縣

偃師縣 景山並邙、鄂之秀,碾河達伊、洛之流。鞏縣 東接成皋,西連古亳。

孟津縣 東達鞏洛,西據穀城。

《宜陽縣 》「南眺屏山,北臨洛河。」

登封縣 石羊關阻其東,玉砦山鎮其西,南挹太熊之秀,北倚轘轅之險。

《永寧縣 》「熊耳北聳,鳳翼西舒。」

《新安縣 》右阻鐵門之險,左據青要之山。《澠池縣 》前列崤嶺,後據韶山。

嵩縣 三塗屹峙於西南,陸渾盤旋於東北。盧氏縣 東扄高門之險,西溢白華之關。陜州 左崤陵而右函谷,面乾山而背黃河。靈寶縣 環條華而帶伊洛,控商虢而枕秦晉。閿鄉縣 西連金隄,北枕黃河。

河南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分野

《象占通考》:「午宮柳星張三宿,屬周三河。」

《諸家天文志》:南方七宿,朱雀之體也。其第三宿曰柳,共八星十四度。第四宿曰星,共七星七度。第五宿曰張,共六星十七度。除柳前八度在未,張後一度入己者不論。其自柳九度至張十六度為鶉火,於辰在午,周之分野,屬三河。

魏太史令陳卓,「柳星,張,周三河。」 弘農入柳一度;河南入星三度。河東入張一度。

《桯史》考之,「周武王至鄷之明年,歲星順行,與日合於柳,留於張。」

《文獻通考》:「四星聚柳而光武興復於洛。」

按:河南所分在周,三河,所屬不止周三河也。葢分陝,河南在陝以東,靈閿則在陝以西矣。故弘農入柳一度,而河南則從柳九度始矣。諸《誌》皆依柳一度為言,亦考之未確耳。雖陳卓謂河南入七星三度,然自周、漢建都以來,凡值柳有變異,莫不於君臨是邦者有關涉,是不宜拘於推七星,亦已明矣。大都郡城以東諸城,屬於「柳」 居多;以西諸城,屬於「星」 居多。然而凡遇二宿有變者,宜通占之也。

按:三河,河南、河東、河內也。《漢貨殖傳》謂「三河若鼎足者」 ,指此也。周自東遷,河東、河內皆周畿內地,不獨河南也。據《左傳》鄭收溫之麥,周、鄭至於交惡,河內之屬,周畿瞭然矣,又何疑於河東耶?至戰國時,河東、河內割據於韓、魏,則三河名存而實亡。故漢、唐、宋志分野者,於午宮屬之。周所分在荊以北、河以南一帶,而河內則分之并、衛,河東則分之魏、益,自是午宮專屬於河南,則河南之分柳星張,彰彰明矣。至洛陽的屬七星,而柳為近之,若張又屬南陽一帶。《舊志》泥河南在豫州之域,閱《分野書》,見豫列卯宮,遂以氐、房、心為河南之分,居然以宋屬之者,誤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