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4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四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四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四十七卷目錄

 南陽府部彙考一

  南陽府建置沿革考

  南陽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南陽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四百四十七卷

南陽府部彙考一 编辑

南陽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禹貢 豫州之域,在周為申伯,應、鄧二侯之封。春秋時併於楚。戰國屬韓。秦取韓地,自漢江以北置南陽郡,以在中國之南而居陽地,故謂之南陽。漢因秦制,領於荊州刺史。東「漢光武起兵舂陵,立更始於淯水上」 ,即此。後天下既定,亦置南陽郡。曹魏因之。晉改郡為國。劉宋復改國為郡,屬雍州。後魏、西魏俱屬荊州。後周屬豫州。隋初罷郡置鄧州,尋置南陽郡。唐置鄧州南陽郡,以山南道治之。宋為鄧州武勝軍,屬京西南路。金屬南京路。元改南陽府。明因之,領州三,縣十。成化十年改汝州及魯山等四縣,直隸布政使司尋增置南召、桐柏、淅川三縣,屬南陽府,

皇清初因之。今裁南召縣,領州二,縣十

南陽縣附郭

周申伯國。戰國為韓宛邑。秦置宛縣,屬南陽郡。漢武帝以霍去病功冠諸軍,析冠軍縣封之。東漢、三國、魏皆因之。晉改郡為國,縣屬如故。南北朝南宋改國為郡,屬如故。後魏析置上柏縣,後周省宛縣入焉,尋又改為上宛縣。隋開皇初,始改為南陽縣,屬鄧州,尋罷州,仍屬南陽郡。唐武德三年,以縣置宛州,後廢州,復置縣,屬鄧州。南陽郡,宋、金俱屬鄧州武勝軍,元屬南陽府,明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一里。

《鎮平縣

漢置安眾縣,屬南陽郡。東漢因之。晉、南北朝、隋、唐、宋俱廢為穰縣北鄉地。金初置陽管鎮,至大五年,始改曰鎮平縣,屬申州。元屬南陽府。明初省入南陽縣,尋復置,仍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七里。

唐縣

漢置比陽縣,屬南陽郡。東漢因之。晉改郡為國,以縣屬焉。南北朝劉宋屬廣平郡。隋大業初,置淮安郡治此。唐初置顯州,後以為唐州淮安郡,縣屬如故。五代唐因之。晉改泌州。漢復舊。宋、金俱屬唐州。元至元三年,廢比陽縣入唐州。明初降州為縣,改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唐縣

漢置比陽縣,屬南陽郡。東漢因之。晉改郡為國以縣屬焉。南北朝、劉宋屬廣平郡。隋大業初,置淮安郡治此。唐初置顯州,後以為唐州淮安郡,縣屬如故。五代唐因之。晉改泌州。漢復舊。宋金、俱屬唐州。元至元三年,廢比陽縣入唐州。明初,降州為縣,改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里。

南召縣

周春秋楚地,漢、晉俱屬雉縣地。今府地北有雉城,即此。唐屬向城縣地。宋、金、元屬南陽縣地。明初,置鴉路鎮,屬南陽縣。成化十二年,析南陽縣北境置縣,因地有「南召店」 ,故名,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里。順治十七年裁。

桐柏縣

夏禹貞導淮自桐柏,即此。漢置復陽縣,以在桐柏大復山之陽,故名,屬南陽郡。東漢因之。隋始改縣曰桐柏,屬淮安郡。唐武德初,置純州。貞觀元年州廢,以縣屬唐州淮安郡,宋金俱仍舊。元至元三年,廢縣為保,併入唐州。明初,置桐柏鎮成化十三年,復置縣,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鄧州

周春秋時鄧侯國。秦為穰邑,封丞相魏冉為穰侯,即此。漢置穰縣,屬南陽郡。東漢、三國魏皆因之。晉屬義陽郡。南北朝、劉宋屬新野郡。後魏因之。隋開皇三年罷郡,始置鄧州治此。大業初,州廢,以縣改屬南陽郡。唐乾元初,復改鄧州,縣屬如故。五代梁置宣化軍。唐改「威勝軍」 ,周改「武勝」

軍,宋、金俱仍舊。元屬南陽府。明復為鄧州,省穰縣入焉,屬如故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二里,領縣三:

內鄉縣

周春秋時為楚之白羽地。秦置《中鄉縣》,屬南陽郡。漢屬弘農郡。東漢屬南陽郡。三國魏因之。晉屬順陽郡,南北朝劉宋屬《南陽郡》。西魏始改內鄉縣,屬淅陽郡。後周縣廢。隋復置縣,仍還故屬。唐武德初,析置黑水縣,尋省入焉,屬鄧州《南陽郡》。宋入平興國六年,析置順陽縣。金仍舊。元至元二年,以順陽縣省入,仍屬鄧州。明屬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八里。

新野縣

漢始置新野縣,屬南陽郡。東漢、三國、魏皆因之。晉屬義陽郡。南北朝、劉宋元嘉末省。大明元年,復置,屬新野郡。後魏因之。隋屬南陽郡。唐乾元元年,省入穰縣。五代宋、金俱廢為新野鎮。元復置縣,屬鄧州。明屬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八里。

淅川縣

《周春秋》「楚子遷許於析」 ,即此。秦屬南陽郡地。漢置析陽,屬弘農郡。東漢屬南陽郡。晉屬順陽郡南北朝、南宋屬南陽郡。後魏始置淅川縣,屬南鄉郡,尋改南鄉曰淅陽郡,縣屬如故。隋、唐、宋俱省入內鄉縣。金復置縣,屬鄧州武勝軍。元至元二年,復省入內鄉縣。明初因之。成化七年,仍析內鄉之西南境置縣,屬鄧州,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四里。

裕州

周春秋時楚之方城。漢置堵陽縣,屬南陽郡。東漢改曰順陽縣,晉因之。南北朝、劉宋置順陽郡治此。後魏因之。西魏改曰方城縣,屬襄邑郡。北齊郡縣俱廢。隋大業初,復置縣,屬淯陽郡。唐真昌間改屬魯州,尋廢州,以縣屬唐州淮安郡。宋慶曆二年廢為鎮,入南陽縣。元豐元年,復置金。泰和八年,始置裕州,以縣屬焉。元仍舊。明以方城縣省入,屬南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領縣二:

舞陽縣

。漢置舞陽縣,屬潁川郡,以在舞水之陽,故名。東漢因之。三國魏改置舞陽郡,後仍改為縣。晉屬襄城郡。南北朝劉宋屬武陵郡。後魏屬襄城郡。隋開皇初改曰北舞縣,屬潁川郡。唐開元四年,復曰舞陽,屬許州《潁川郡》。宋屬潁昌府。金復屬許州。元初省入葉縣,尋復置,屬裕州。明屬,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六里。

葉縣

。周本應子國,春秋時為楚地,後為沈諸梁之邑。漢始置葉縣,屬南陽郡。東漢、三國、魏皆因之。晉改郡為國,縣屬如故。南北朝、後周析置定南縣,與葉縣並屬南襄城郡。隋大業初,省定南縣入焉,屬潁川郡。唐初陞為葉州,又改僊州,尋罷州。復置縣,屬汝州《臨汝郡》。宋仍舊。金、元俱屬裕州。明屬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二里。南陽府疆域圖


img=img1

西北至內鄉縣界九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東北至本省河南布政司七百四十里至

京師二千二百七十五里

新野縣

東至唐縣界四十五里

西至鄧州界十五里

南至湖廣襄陽縣界四十五里

北至南陽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九十里北至本省河南布政司七百三十里至

京師二千二百五十五里

內鄉縣

東至鎮平縣界四十里

西至淅川縣界五十里

南至鄧州界三十里

北至河南府盧氏縣界四百五十里

西南至湖廣襄陽府均州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陝西商南縣界二百六十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四百八十里東北至本省河南布政司七百七十里至

京師二千三百五里

淅川縣

東至鄧州界九十里

西至湖廣鄖縣界一百九十里

南至湖廣均州界一百三十里

北至內鄉縣界一百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袤三百四十里東北至本省河南布政司九百一十里至

京師二千四百三十五里

裕州

東至舞陽縣界八十里

西至南陽縣界六十里

南至唐縣界六十里

北至汝州魯山縣界九十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東北至本省河南布政司四百九十里。至

京師二千二十五里。

舞陽縣

東至郾城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葉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泌陽縣界八十里,

北至襄城縣界五十五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五里。北至本省河南布政司三百七十里,至

京師一千八百一十里。

葉縣

東至舞陽縣界五十里,

西至汝州魯,山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裕州界六十里,

{{padding-left|2em|北至開封府,

東西廣七十五里,南北袤九十里。東北至本省河南布政司三百六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形勝附 编辑

南陽用武之地,四達之區也。其勢據荊襄上游為中原咽喉,故自滇黔上達

神京屬在衝要,而秦晉燕趙川湖行旅,率必由之

輿馬貴游,絡繹不絕者,皇華之所臨也。車牛服賈,珍錯雜陳者,貿遷之所聚也;平疇沃野,阡陌連翩者,襏襫之所開也。誠昔人所稱為「陸海」 者矣。至于循山河而視其地勢,則東聯信陽以臨兩淮,西由武關以達三秦,析酈扼荊子之險,葉裕據方城之勝,泝流而進,瞰江、漢,跨荊、揚,達徐沛。又張衡所為「推淮引湍,三万是通」 者。宋李綱議遷都,亦謂「關中為上,南陽次之。」 其為是夫?《史記》:「西通武關,東受淮海」

。漢張衡《南都賦》:「武關瞰其西,桐柏控其東,流滄浪而為隍,廓方城而為墉。湯谷涌其後,淯水盤其胸,推淮引湍,三方是通。」

。宋虞允文《奏議》:「鄧為襄漢之籓籬,古形勝之國也」

。宋熊剛大云:「南陽北連中原,東通吳會,西接巴蜀,南控蠻粵,故諸葛亮以為用武之國。」

《南陽縣》附郭

鎮平縣騎立接五峰之秀,龍湫合趙水之流,唐縣天封聳翠,桐河夾流

泌陽縣諸峰列峙於北,泌水縈迴於南

南召縣燕門北距鐵朵南蹲

桐柏縣胎簪聳其秀,淮水發其源

鄧州六山障列,七水環流,舟車會通。地稱「陸海」。

《內鄉縣》「麗金、玉照」 ,據西北之區;潢水、菊潭,固東南之險。

《新野縣》「荊山屹孤阜於西北,栗水匯眾流於東南。」

《淅州縣》「岵山接崖山而並秀,丹水引淅水而同流。」

裕州。「大乘表其前,《方城》鎮其後。」

舞陽縣馬鞍諸山列峙於南,沙、澧二水縈紆於北。

葉縣東距《講武》之臺,西臨魯山之險。

南陽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府屬總

《史記》:「魏地,觜、觿,參之分野。其界自高陵以東,盡河東、河內,南有陳留及汝南之召陵、㶏、彊、新汲、西華、長平,潁川之舞陽、郾陵,河南之開封、中牟、陽武、酸棗、卷,韓地。角、亢、氐之分野。韓分晉,得南陽郡及潁川之城父、定陵、襄城、潁陽、潁陰、長社、陽翟。郟,東接汝南,西接弘農,得新安、宜陽。鄭,今河南之新鄭及成皋、滎陽,潁川」 之崇高。城陽,《漢·天文志》:「柳,七星,張,三河。」

《後漢郡國志》云:「自柳九度至張十七度,曰鶉火之次。於辰在午,謂之敦牂,一名大律」 ,於律為林鍾,斗建在未,今周分野。

《晉天文志》云:「自柳九度至張十六度為鶉火,於辰在午,周之分野,屬三河。」

「《費直》《起柳》五度。」 《蔡邕起柳》三度。

《隋地理志》云:「豫州在《禹貢》為荊州之地,其在天官,自氐五度至尾九度為大火,於辰在卯。宋之分野,屬豫州。自柳九度至張十六度為鶉火,於辰在午。周之分野,屬三河。則河南、淮之星次,亦豫州之域。」

《唐天文志》云:「柳七星,張鶉火也。初,柳七度。餘四百六十四,杪七少,中,七星七度。終張十四度。北自滎澤、滎陽並京、索暨山,南得新鄭、密縣,至外方東隅,斜至方城,抵桐柏。北自宛、葉,南暨漢,東盡漢南陽之地。又自雒邑負北河之南,西及函谷,逾南紀,達武當、漢水之陰,盡弘農郡。以淮源桐柏東為限,而申州屬壽星,古」 成周、虢、管、鄶、東虢、密、滑、焦、唐、隨、申、鄧及祝融氏之都。新鄭為軒轅、祝融之墟,其東鄙則入壽星。柳在輿鬼東,又接漢源,當商雒之陽,接南河上流。七星係軒轅,得土行正位,中岳象也。河南之分,張值南陽漢東,與鶉尾同占。

《宋地理志》云:「京西路蓋《禹貢》冀、豫、荊、兗、梁五州之域,而豫州之壤為多。當井、柳星,張、角、亢、氐之分,東暨汝、潁,西被陝服,南略鄢、郢,北抵河津。」 攷分野之說,諸史不同,然惟《史記》屬角、亢、氐,其餘大約主張星。其曰「張屬三河」 者,三河之域,河南府為洛陽,為鞏,為偃師,為孟津,為盧氏,為新安,為澠池,為宜陽,為登封,為陝,為閿鄉;靈寶開封府為鄭、滎澤,滎陽為河陰,為氾水,為禹,為密,為新鄭;南陽府為南陽,為鎮平,為南召,為泌陽,為唐鄧,為內鄉,為新野,為淅川,為裕,為葉,為舞陽、汝州,為魯山,為郟,為寶封、伊陽,則南陽當為張,鶉火之次。而唐一行著兩介之論,以雲漢配江河,其於張星分野言之,最為明晰,故曰「南陽屬張。」 《一統志》亦云「張分野」 ,可無疑矣。

按漢《永元銅儀》,張宿十七度,唐《開元遊儀》十八度。舊去極九十七度。景祐測驗,張十八度,距西第二星去極一百三度。。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