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五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五十九卷目錄
鞏昌府部彙考三
鞏昌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鞏昌府城池考
鞏昌府關梁考
鞏昌府封建考
鞏昌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五百五十九卷
鞏昌府部彙考三
编辑鞏昌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通志
编辑本府。〈隴西縣附郭。〉
永利渠 在府城。明萬曆間,守道岳萬階開,引科羊河水入城,以資日汲。後守道朱燮元復修,為民永利。
頭渠 ,自府城西一十五里,引渭水至下中川入渭。澆圃轉磨一十五里。
二渠 ,自教場西頭引渭水至下川入渭澆圃,轉磨一十五里。
《三渠 》,自岳家墩引渭水至城東角入渭,澆圃轉磨,約五里。
渭河 在府城北一里。源出鳥鼠山,東過渭源,納南山諸流,至郡北,遂大。自隴通寧伏至秦清,資澆溉,轉磑磨者四百里,民賴之。〈並見《山川考》。〉科羊河: 在府城西三十里。
舊學池 渭水入郡城,分為東南西北四池,其北即舊學池也。皆前後濬引,以資汲取。〈並見《山川考》。〉安定縣。
苦水河 :出麻子川,距縣南四十里。
甘水河 ,出甸子川,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通渠流水,物產繁盛。〈二水並見《山川考》。〉
會寧縣
米家峽河 在縣南六十里。
岔河 在縣南。〈並見山川考〉松樹岔河 在縣東南三十里。
響河 在縣東一百里。以上諸水,味甘,居民資汲。〈並見《山川考》。〉
壤泉 ,在縣北四十二里。
紅柳泉 在縣北二百里。以上二泉,可資灌溉。通渭縣。
灌溉渠 在縣西
甜水河 在縣西七里。舊引入城,歲久堙塞。明知縣劉世綸築隄數十丈,復引入城,由西北出。民間取汲澆溉,甚賴之。〈並見《山川考》。〉
華川 ,在縣西八十里。四圍平坦,草茂水清。〈並見《山川考》。〉
中川 ,在縣西一十五里。〈並見《山川考》。〉
海子川 ,在縣東三十里。
龍尾溝 在縣南十里。以上諸水,可資灌溉。漳縣。
漳河 在縣南,旁有通渠灌田。〈並見《山川考》。〉寧遠縣:
渭水 在縣北,旁有通渠,可資灌溉。〈並見《山川考》。〉紅峪等新舊一十三渠 在縣東路,溉田四十一里。
樂善等新舊一十四渠 ,在縣西路,溉田六十里。
桃花峽水 ,在縣北五里。見資灌溉。
古流泉水 在縣南城外,居民資汲。
伏羌縣
通濟渠 在縣西二十里。
陸田渠 在縣西一十五里。
廣濟渠 ,在縣西北三十里。
惠民渠 明知縣王從善新開渠八道於縣西,溉田五十里。
西和縣。〈《水利》無考。〉
成縣
東河水 在縣東
裴公湖 在縣西六十里。〈以上二水,並見《山川考》。〉秦安縣。
束龍。水, 在縣西北一十里。居人引以種稻安磑。
可泉 在縣南七里。見資灌溉。〈並見《山川考》。〉鹽井 在西河縣,其水常滿,煎鹽甚甘。洪武初,僉竈丁五十名,煎輸縣官鹽一十三萬一千九百零。〈按井在西河利屬秦安〉
清水縣:〈《水利》無考。〉
禮縣。〈《水利》無考。〉
階州
紫水 ,在州東七十里。
北峪河 在州西二里。〈二水並見《山川考》。〉西水河 在州西三十里。以上三水,俱資灌溉文縣。
甘棠渠 ,在縣西二十里。引漳水入城,灌田一千餘頃。
流春渠 ,在縣西,灌田百餘頃。
雪夜渠 ,在縣南,灌田五十畝。
碧雲渠 ,在縣南,灌田百餘畝。
西園渠 ,在縣南,灌田百餘頃。
東谷渠 ,在縣西二十里。鑿石引水,灌田二百餘畝。
復古渠 在縣南
清波渠 在縣南
三關渠 在縣南。以上三渠,灌田四百餘畝。瀑布水 ,水自兩峰間下注,如疋練。明知縣范文彥鑿渠引水,民用澆溉,百里賴之。〈並見《山川考》。〉秦州。
渭水 ,在州北二十五里。見資灌溉。〈並見《山川考》。〉徽州:
泉河 在州南六十里。宋開,以通漕運。
兩當縣
嘉陵江 ,在縣南一十里。發源大散關西嘉陵谷,經縣界入蜀。〈並見《山川考》。〉
礬水 在縣南七里
紅崖河 在縣東二十里。
香泉 在縣北一里
靈應泉 在縣南七里。以上諸水,可資灌溉。〈並見《山川考》。〉
靖遠衛
黃河堰 在衛北。唐刺史安敬忠築,以捍河流。
鞏昌府城池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隴西縣附郭。〉
鞏昌府城池 :「元中統二年,都總帥汪世顯即通遠軍拓其故址,甃以石。明洪武十二年,指揮劉顯重修。正德初,增東、西北三郭。嘉靖十二年,總制唐龍重葺,周九里一百二十步,高三丈一尺,池深三丈七尺。門四:東曰永安,南曰武安,西曰靜安,北曰靖安,建樓其上。」 按《府志》:「城高四丈,四門皆覆以層樓。東曰迎輝,西曰『柔遠』」 ,南曰「來薰」 ,北曰「鎮朔。」 角樓四,戍樓窩鋪甎堞俱全。正德戊寅,知府朱侯裳奉檄建城東、北、西三郭。其北郭居民倍於城中,市井咸集。然牆卑池淺,不稱保聚。隆慶丙子,分守隴右道參議李維禎又奉檄重築北郭,開拓舊基,可兼容二郭之民。闢東、西、北三門,皆覆以樓,重壕復塹甎陴,戍樓巖巖翼翼,與城相犄,足稱金湯保障矣。
外州縣
安定縣城池 ,「宋紹聖二年,涇原路經略使章楶始建,周三里三分。明正統中,知縣杜讓城南郭拓六里三分。天順六年,知縣趙通重修。嘉靖十三年,知縣張永茂增修,高三丈五尺,池深二丈五尺。」 按《府志》:「城高三丈,底闊五丈,收頂二丈五尺,女牆高六尺,甎甃水道二十八,渠壕深二丈,口闊稱之關城,高闊與城等,甎」 甃水道二十四渠,門俱有樓,有角樓。月城重門,雄偉壯麗,足為一方保障。
會寧縣城池 明洪武六年,千戶傅履、知縣郁斌重修。成化四年,同知羅諭拓之。嘉靖十三年,總制劉天和增南、北、西三關。萬曆元年,闢東門,營東郭。三年,知縣史天佑甃甎陴周五里,高三丈,池深一丈五尺。按《府志》:「城宅四山之中,四門俱覆以樓,東曰東勝,西曰西津,南曰通寧,北曰靜安。四郭周通為一,屹中環外。」
通渭縣城池 ,明洪武二年建,周三里,環以池,有東、西、南三門。成化癸巳,本府同知張洪定奉檄修葺,高三丈,壕深一丈五尺。城外增築護牆,高丈餘。三門建樓,東曰「和正」 ,西曰「阜成」 ,南曰「景明。」 嘉靖戊午,知縣胡德陽重修門樓。萬曆四年,知縣張二南大加修補,甃障以甎,視昔完備。漳縣城池 ,古為鹽川塞,舊在古城峪,後圮於水。明正統間,移置三台山麓,即今城也。周一里,高一丈八尺,池深一丈,闢三門,各覆以樓。東曰東暉,西曰「西成」 ,南曰「明遠。」 有角樓四座,敵樓五座,陴甃以甎。萬曆十八年,羌犯洮河,知縣王濬重壕一周,比前加深,內植以樹,可堪保障。
寧遠縣城池 明洪武三年,知縣劉勉重修。正德十二年,知縣江萬里以避水患改修,闢東、西、南三門,門有覆樓。嘉靖十三年,知縣儀世麟以例增修,周五百九十五步,高一丈九尺,池深一丈。按《府志》,「縣城南逼南山,北迫渭水,地局勢促,形如偃月。四門皆覆以樓,東曰景明,西曰景橋,南曰景仰,北曰景瀾。」
伏羌縣城池 ,宋始建。明景泰元年知縣王珣、成化十二年知縣尹恭俱重修。嘉靖二十一年知縣李灌增修,周三里,高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門四。按《縣志》,四門東曰凝曦,南曰「宣和」 ,西曰阜成,北曰「拱宸。」 隆慶六年,知縣甘芍增敵樓九,上構以房。頂闊丈六,高三丈,額其扁:「東曰『奎璧聯輝』」 ,南曰「秀巒天近」 ,西曰「朱圉鍾英」 ,北曰「渭淵通海。」
西和縣城池 舊在縣西南三里。明洪武二年,知縣于道改建於此。周四里,高一丈五尺,池深一丈,東南北三門,西倚連城。宋紹興中,安撫使李永琪所築。按《縣志》,「崇禎乙亥夏,被賊陷城,至丙子秋復陷。時署縣事秦州學正李攀桂因殘民寡少不能守,呈詳批允,任從民便」 ,乃建新城,即連城故址,削土為堡暫居。後知縣高衍慶增修落成,周圍一里三分,高二丈,池深二丈。成縣城池 ,宋始建。元至正二十八年,平章蔡均彰、明洪武五年,知縣鮑子信俱重修,周三里,高一丈七尺,池深一丈。崇禎九年,知縣謝鏞移治西北隅,而以舊城為外郭。按《舊志》:「城有四門,皆覆以樓。東曰東安,西曰西成,南曰南熏,北曰北辰。」
秦安縣城池 金皇統中建。明景泰元年知縣向質、成化九年同知張洪定、弘治十八年知縣趙威,相繼重修。嘉靖二十一年以例增修,周三里九十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二丈五尺。按《府志》:「城有南北二門,覆以重樓。南曰濱渭,北曰憑隴,衛以月城,亦樓其上。南曰龍翔,北曰斗拱。自明天啟元年以來,更無興建。」 於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王永禎捐俸修理新建角。
樓四座
清水縣城池 ,周孝王封非子所築。魏司馬懿增築,以拒諸葛亮。明洪武四年,知縣劉德重修。嘉靖二十一年知縣江潮,萬曆二十一年知縣文中質皆以例增修。周四里二百八步,高三丈,池深一丈,東西二門。按《府志》:「角樓四座,女牆甃以磚,窩鋪一十四所,俱雄偉壯觀。」
禮縣城池 明成化七年知縣張元建。十九年知縣劉淵重修。周三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七尺,東西二門。按舊《志》,「禮故無縣,亦無城,惟有禮店所。」 成化間,就所城迤西,拓地建城,蓋以所之西城為縣之東垣,惟增築南、北、東三面。所城舊有南北二門,縣城亦開南北二門,而復於所西。縣東通一門,曰穿城門。萬曆三十年,以軍民出入有妨,又於所東闢一門,曰「東門。其城惟土垛用甎,門覆以樓,四角俱有敵樓。階州城池 ,即古柳樹城甎甃。明洪武四年,指揮褚友仁重修。成化中守備尹鳳、弘治中守備周尚文,嘉靖初守備霍璽、陳謨相繼增修,周二里有奇,高二丈四尺,池深八尺,四門覆以重樓。」 按《州志》:「城有四門,東望春門,西鎮羌門,南望江門,北望宸門。」 隆慶間,復建土城於甎城之西,三面環抱。「甎城周五里,高二丈,池深五尺。周圍四里六分,闊如之。」
文縣城池 「唐德宗時,以文縣舊城窄小,移於故城東。明洪武二十八年,開設千戶所於城東一里。成化六年,始建縣城於所城之西。萬曆二年增築,周二里三分,高一丈五尺,池深一丈。」 按《縣志》:「萬曆六年,守備孟孝臣建外城一道,長一里三分,北關一座,曰禦保門。三城連屬,雉堞相望。」
秦州城池 :唐天寶五年,王忠嗣築雄武城。宋知州羅極築東西二城,東城已頹。明洪武六年,守禦千戶鮑成約西城舊址而築之。周四里一百四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二尺,東西二門。嘉靖二十一年,知州李鯨城西郭闢南北門。按《州志》:「城闢三門,東曰長安,西曰西寧,上俱有重樓。南門亦如之。外環池深二丈。」
皇清順治甲午,地震,城崩樓傾,知州姜光蔭督工修。
理民居以奠
徽州城池 ,宋、元以來有之。明洪武初重修。正德六年,蜀寇陷入,知州侯禋充拓,建鐘樓於山巔,勢乃壯。嘉靖初,同知丁濬、知州白松增築。萬曆中,知州歐梅、王鴻儒、宋洛因舊城屋甃以甎。
周五里三分,高二丈,池深一丈,闊稱之。按舊志,「城有四門,東曰望京,南曰通蜀,西曰鎮羌,北曰眺隴。」
兩當縣城池 ,始建未詳。明宣德中,知縣史忠重修。正德十一年,知縣高騰增築山城,以捍西隅。隆慶二年,城圮殆盡,知縣張效良復加修築,周三里,高二丈,池深一丈五尺。崇禎丁丑,知縣徐文獻以城經殘毁,率民居之於西北山巔。按《縣志》,「城經殘毀之後,士民於西北山巔聊築數椽以居焉。」 至
皇清康熙年間,縣官整理修立房屋,漸有興復之象。
岷州衛城池 築於唐末。明洪武十一年,開設衛治,指揮馬煜始築新城,周九里,高二丈二尺,池深一丈四尺。闢四門,覆以樓。東曰「春熙」 ,南曰「和政」 ,西曰「安遠」 ,北曰辰宿。箭樓七座,角樓四座,窩鋪二十五座。弘治十一年,副使張泰添修四門甕城、樓櫓、弔橋。隆慶二年,副使劉侃展築北城一角。隆慶六年,地震,城樓傾頹。副使呂鳴珂大加幫築,修東西北樓三座,月城樓三座。萬曆九年,副使羅維垣重修西營小城,以為藩衛,規制雄偉嚴整,稱「金湯重鎮。」
洮州衛城池 ,明洪武二年,曹國公李景隆始建。周九里,高三丈,收頂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闢四門,各覆以樓。東曰「武定」 ,南曰「鎮南」 ,西曰「懷遠,北曰仁和。」 小北門一座,角樓四座,窩鋪五十五座。成化五年,指揮李隆重修。弘治間,副使張泰增修。萬曆十年,副總兵李昫因山水衝北城,截築西北順川,循山而東。十二年,副總兵李芳築新牆一道,長一百八十丈,敵樓四座,屹然為巨鎮云。
附:舊洮州衛城池 ,「晉永嘉中吐谷渾所築。後周逐吐谷渾而得其地。唐為臨洮郡。明初時,城盡圮,始築為洮州衛城,周二里,高一丈八尺,池無自,改建新城,以其地為塞,尋更為堡。萬曆元年,操守楊繼芳重加修築。」
靖遠衛城池 ,唐、宋會寧故址。明迭列遜巡檢司統戍兵,防河凍耳。正統間,始築設衛城。成化間,指揮奉檄增築挑濬,周六里,高三丈五尺,基闊五丈,收頂二丈五尺,闢三門,覆以重樓,壕深三丈五尺,闊稱之。城內苦水,鹹不可食。近來守臣引黃河入城,軍民利賴。
西固所城池 ,自漢元帝時開設,所謂「武都戍」 也。宋紹興二十年,改為縣,縣令張俊良修築。明洪武十四年,千戶姚富展築,以舊城為西關。其城東西三百步,南北二百五十步,周三里,高三丈三尺,闢四門,池深八尺。東曰望陽,西曰戎服,南曰鎮靜,北曰永泰。南、北、西三門俱覆以樓。東門在駝嶺上,無樓。水門二座。萬曆三年增築,比舊巖峻壯觀。
鞏昌府關梁考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本府。〈隴西縣附郭。〉
首陽關 在府城西四十里首陽故城。
後川關 藥鋪關
赤山關 俱在隴西縣界。
便民橋 在城北十里深安溝,僧蔡理如募建。「古渭橋 」 ,在城北十里之內。
安定縣
巉口關 在縣境
廣惠橋 在縣東一里
永濟橋 在縣東六十里。
永安橋 在縣北六十里。
東土橋 、鎮遠橋 俱在城東。
西土橋 在縣西
北土橋 在縣北
便民橋 在縣南
會寧縣
烏蘭關 青家關
西寧橋 在縣東三十里。
後川橋 在縣東四十里。
界首橋 在縣東一百四十里。
范家橋 在縣西五里
通渭縣
「閉門關 。」 「華川關 。」 石門關。
溉橋 在縣東十五里
韓橋 在縣東三里
朝陽橋 在縣東一百步。
漳縣
鳳凰橋 在三岔西
抵柱橋 在縣南半里
安峪橋 、鹽井橋 。馬龍橋。
寧遠縣
大木樹關 。馬務關 。文盛關。
水關
伏羌縣
槐樹關
嶮底上橋 在縣東北五里,渡渭往秦安路。嶮底下橋 在縣北二里,渡渭往通渭路。朱圉上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明景泰初,知縣王恂建鹽泉鋪前。
西和縣
大水橋 在縣南三百步。
白水橋 在縣北三百步。
臥龍橋 在縣北九十里。
紅嶺橋 三渡橋
成縣
黃渚關 ,在縣北一百里。
秦安縣
臥馬關 。《躔移》關 。《馬頰關》。
永寧橋 在縣西十里華平溝。明景泰六年,知縣丁繼建。
清水縣
大震關 在縣東七十里。唐代宗廣德元年,吐蕃入大震關,即此。
禮縣
洮平關 。牛脊關 。野馬關。
《尖岔關 》。《木樹關》。
階州
望賊關 七防關 。石關。
白馬關
魯班橋 在文縣界,木朽難渡。知州徐新民建。南橋 舊設,今新造船一隻,用民壯工食,招水手送渡。
北峪橋 舊設「水衝」 ,今另造。
上板橋 、下板橋 俱在州北七八里之間。文縣。
玉壘關 ,在縣東二百里。下有急流,鄧艾置一橋以入蜀,後人置關。
《火燒關 》。《臨江關》。
陰平橋 ,在縣南門外,鄧艾入蜀所過處。廣濟橋 ,在縣東一百一十里。
石方橋 在縣西三十里。
哈南橋 在縣西南六十里。漢番通路。
新津橋 在縣東三十里。
紅丹橋 在縣東四十里。
臨江橋 「秦隴通道。」
玉壘橋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秦、蜀咽喉《秦州》。
「秦州關 」 ,即關子鎮。
石:𣖜《關 現子》關鳴玉橋 在大城通西郭羅玉河上。
徽州
「虞關 。」 「仙人關。」
孝廉橋 在州東門外,知州朱純建。
忠義橋 在州南門外,知州葛之奇建。
通川橋 在州南門外,知州孟鵬年建。
環碧橋 在州北門外,郡人郭僉憲存道建。上板橋 、下板橋。
《白水古渡 》。《犀牛古渡》。
《清江古渡 》,《小山水渡》。
兩當縣
董真關 。銀甕關 。青杠坡關。
故道橋 在縣東門外
河池橋 在縣西門外
青杠硤橋 在青杠硤
大渠橋 在大渠鄉一里。
豬市橋 在劉家店西
岷州衛
石關兒 ,在衛東一百三十里,西控氐羌,東維秦隴,真天然鎖鑰。
疊藏長橋 在衛東門外。明成化年,守備韓春建,巡道翟鵬重修,巡道張以謙改建石橋。後圮。
皇清守備葉天植因舊址創建。
東西二橋 ,在衛東十里,同知郭之祐建。「野狐橋 」 ,在衛西四十里,乃由洮入岷必經之路。
洮州衛
黑松嶺關 在衛東三十里。
黑石觜關 在衛東北四十里。
大嶺關 在衛北九十里。
八角關 在衛北一百四十里。
舊洮州關 在衛西七十里,此最要害。
羊撒關 在衛北六十里。
鳳山橋 在衛北四十里。俗謂「高橋。」
舊橋 在衛東南四十里。
新橋 在衛西南四十里。
靖遠衛
索橋 在衛西黃河上
西固所
化石關 在所北九十里。
平定關 在所西北三十里。
沙川橋 在所西南五十里。
殺賊橋 在所東南七十里。
鄧鄧橋 在所東北一百里。
蘭峪橋 在所東南二十里。
新橋 在所東北八十里。
兩河口橋 在所東四十里。
鞏昌府封建考 通志
编辑古先封國
「和仲 ,帝堯臣。」 《堯典》曰:「申命和仲宅西土,曰昧谷。」 《史記》,徐廣曰:「西者,今天水之西縣也。」 鄭元曰:「西者,隴西之西,今人謂之兌山。」
晉
隴西王司馬泰 ,宣帝弟。武帝受禪時封。邑三千二百戶。即今隴西縣。
秦獻王司馬東 ,武帝子。泰始初,封汝陽王,後徙封秦,邑八萬戶。今秦州。
後魏
成紀侯張濟 ,西河人。父千秋,事慕容永,來奔封侯,濟襲封,今秦州地。
西平侯宋繇 ,燉煌人,為涼使。魏太武時封清水公,後封西平侯。
天水公封《敕文 》「代人封天水公,今秦州。」 後周
《上邽公李賢 》,隴西成紀人,以功封今秦州。《武都公賀若敦 》,河南洛陽人,其先居漠北,積封至公,今階州。
清水公楊薦 ,秦郡寧彝人。以《迎孝武》功,積封至公,今清水縣。
明
永興懿簡王尚,烈 愍王第二子。永樂元年封之國鞏昌府。兄隱王請留西安,以敦同氣。十五年薨,子《恭憲王》嗣。
《懷王邃》。 康王子。成化七年由平涼王襲封。十五年薨,無子。
鞏昌王寘釧 ,莊王第二子。有罪除。
《通渭莊簡王 》恭王第四子。薨。子《榮靖王》嗣。《隴西安懿王 》康王第三子。薨,無子。
寧遠宣和王 康王第四子薨子恭懿王嗣。
鞏昌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本府。〈隴西縣附郭。〉
府治 在城內西南。元為達魯花赤署。明洪武初,即其署改為府治。三十八年,燬於火。永樂初,知府尹敏生重建。成化中,相繼拓葺。萬曆丙戌,知府胡橞改建於舊治之東南。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知府紀元捐資修葺。儀門左有
土神祠右有寅賓館,大門外有旌善、「申明」 二亭。督糧廳 在府正堂南。
經歷司 在府儀門之左。
《司獄》司 在獄城中,有堂有室,有重門。
稅課司 在北郭大街西。明洪武六年建。照磨所 在府治內。
都察院 在府治東南。順治間,總兵王蔭久創建「總鎮府」 ,今改都察院。
陰陽學 在府治東。今改為遞運所。
醫學 在府治東
道紀司 在府治東,萬壽觀內。
僧綱司 在府治東,萬壽寺內。
豐贍倉 在府治東
隴西縣治 在府治北。金大定間,管縣千戶張瑁建。明洪武初,知縣王支修。永樂初,縣丞趙德韶重修。萬曆四十一年,知縣龍際明改建城東南,獄仍舊。
縣丞宅 仍舊址
典史宅 仍舊址
盤茶公署 在府治西北。
預備倉 附「豐贍倉。」
養濟院 在城內西北角。
漏澤園 在城東百步許。
外州縣
安定縣治 在城內街東,另闢一巷,四面與民居無接。明洪武四年,知縣周杰刱建,以後相繼修葺。大門為鼓樓、儀門,左為土神祠,右為獄。大門外有旌善、申明二亭。
縣丞署 在正堂左
典史署 在正堂右
察院 在縣東百步許
布政分司 與「按察」 分司近。
按察分司 與縣治對
府行署 在縣街之左。今廢,以張家司代之。巉口巡檢司 在縣北五十里。
稅課司 在縣治北,今廢。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預備倉 與「廣富倉」 近。
廣富倉 在縣治東北
會寧縣治 在城內西北隅。明洪武初,因元舊治,知縣郭斌經始。永樂間,知縣王澤重修。成化間,知縣翟良佐增修。正堂五楹,堂左為土神祠。儀門外東為迎曦樓,西為榜房。大門外有旌善、申明二亭。
典史署 在土神祠右
察院 ,在縣東三百餘步。
布政分司 在察院東
按察分司 在布政司西。
府行署 在縣治東數十步。
青家驛巡檢司 ,在縣東九十步。
稅課司 在縣治東,今廢。
陰陽學 在縣治南
醫學 在縣治東南
僧會司 在萬壽寺內
廣定倉 在縣北,今圮廢無跡。
養濟院 在北郭
漏澤園 在縣西門外一里。
通渭縣治 在前街。北接城牆,西鄰儒學,東邇民居,南面街道。明洪武四年,主簿徐復觀創建。成化十二年,知縣董敬增修堂五楹。儀門左為土神祠,右為獄大門,有譙樓。年久廢壞。萬曆四十一年,知縣劉世綸捐俸重修。又增重輕監一所,以差等罪人。街東西創修旌善、申明二亭。糧廳 在堂西。
幕廳 在堂東
察院 在縣西
布政分司 與「按察」 分司近。
按察分司 在縣東
府行署 在分司東
陰陽學 在縣治南
醫學 在縣治東南
僧會司 在報恩寺內
預備倉 在縣南
養濟院 在草場西
漏澤園 在縣西二里
漳縣治 在城中街北,元鹽川寨舊址。明洪武三年,知縣王莊建。正統中,知縣李之本重修。堂三間,儀門左為土神祠,右狴犴。大門有譙樓,門之外有旌善、申明二亭。
典史署 「在大堂左。」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明正統十年,知縣李瑞建。
按察分司 在縣治西。明洪武二十五年,知縣崔士能建。
陰陽學 在縣東
醫學 在縣南
僧會司 在縣西
倉 在驛門西
寧遠縣治 在城中偏西而北向。宋崇寧,知寨王淵建,門則南向。明洪武「二年,知縣劉冕改修。正德十一年,知縣江萬玉增修。嘉靖十一年,知縣陳《官大》加修治,改門北向。」 萬曆十二年,知縣
鄒浩《重修頭門》,添修《寅賓館》。
糧廳署 在正堂左
典史署 在正堂右
察院 在縣治南
布政分司 與「按察」 分司近。
按察分司 在縣治南
府行署 在縣治東
陰陽學 在縣門左
醫學 在縣門右
僧會司 在聖壽寺內
道會司 ,在元都觀內。
預備倉 「在縣堂右。」
養濟院 在西門內
漏澤園 在南門外
伏羌縣治 在城中。宋時,知縣牟安仁創建。明永樂初,知縣王珣重修。嘉靖丁未,知縣王調元改建,於城東街,闢一巷,往北大堂五楹。東為獄。嘉靖乙卯,知縣李世相建譙樓於頭門之上。大門之外為「旌善、申明亭」 ,旁有酇侯祠。
典史宅 在儀門西
察院 在縣治東。明洪武中,知縣張羽建。弘治間,知縣周書重修。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明正統初,知縣武寧建。按察分司 在縣治西。明嘉靖中,知縣殷寶改茶運所為之。
府行署 在縣治南,知縣王浩建。
陰陽學 在縣治西
醫學 在縣治南
僧會司 在報恩寺內
預備倉 在譙樓西
養濟院
漏澤園 俱在草場西
西和縣治 在城東南。元末燬於兵燹。明洪武四年,主簿沈安因舊址創建。嘉靖丙辰,知縣劉良采增修堂三間。儀門東為土神祠,西為狴獄,大門為鐘鼓樓,門外為旌善、申明二亭。
「幕廳宅 」 在正堂左。
察院 在縣治西,明洪武二十七年建。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俱在縣治西,俱明正統二年建。府行署 在縣治西,明正統二年建。
陰陽學 在縣治西
醫學 在縣治西南
預備倉 在縣治內
養濟院 在縣西
漏澤園 在縣治南,地約三畝。
成縣治 在城中街。南向,基址深邃。明洪武七年,知縣鮑子信創建。以後,知縣安寧、董誼、傅賢相繼修葺。正德六年,燬於兵燹。八年,知縣張瓛設法修整,規模弘敞。堂三間,儀門外。左土神祠,右為狴獄。頭門建譙樓。旌善、申明亭在大門左右。
「幕廳宅 」 在正堂左。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明正德九年,知縣張瓛重修。
按察分司 在布政分司東。明正德九年,知縣張瓛重修。
府行署 在縣治西北街。明成化十三年,知縣傅賢建。
黃渚關巡檢司 ,在縣北一百里。
陰陽學 在縣東北
醫學 在縣南
僧會司 在興教寺內
道會司 在土主廟內
預備倉 在縣治西北
養濟院 在縣西,「興教寺」 之基。
漏澤園 在縣東門外
秦安縣治 在城西,南向,宋、元舊址也。明洪武十二年,知縣丁宣改修。弘治九年,知縣穆參增堂三楹。儀門左為土神祠,右為吏廨。大門為譙樓。門之左右有旌善、申明二亭。
幕廳宅 在正堂東
察院 在城隍廟東
布政分司 係故址。嘉靖乙未,趙世瑛改建察按分司 ,在城隍廟西。
府行署 在縣東
隴城巡檢司 在縣東九十里。
陰陽學 在縣治南
醫學 在縣北
僧會司 在興谷寺內
預備倉 在縣治後
《漏澤園 》在城北厲壇旁。
清水縣治 在城內中街迤南,東向。明洪武四年,知縣劉德創建。十六年,知縣方叔增修。正德九年,知縣陳夢陽大加添修。堂五楹,偏右為寅賓館、儀門,南為獄,北為土神祠,中街為譙樓,大門外為「旌善」 、申明二亭。
「幕廳 」 「在正堂左。」
察院 在縣治西
布政分司 在縣治南
按察分司 在布政分司南,後改建。
府行署 在縣治南
盤嶺巡檢司 在縣東七十里。
陰陽學 在明遠樓
醫學 在縣治北
僧會司 在安國寺內
預備倉 在縣儀門外
養濟院
漏澤園 俱在東門外
禮縣治 在城中街,明成化中始建。知縣望廷臣創修大堂三間。儀門外東為土神祠,西為獄。大門外有《旌善》《申明》二亭,年久廢弛。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孫雯鏡繕修。堂內古無穿。
廳,二十二年,知縣萬世緯始創建之。
典史宅 在縣治之左
察院 在縣治東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
漩水巡檢司 ,在縣西南一百八十里。
板橋山巡檢司 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陰陽學 在縣治西。
醫學 在縣治南
僧會司 在正覺寺內
預備倉 在儀門東
禮店倉
社義倉 俱在城北
養濟院 在縣北
漏澤園 在城西
階州治 在城內北街。明洪武四年,知州陸弘改建。景泰四年,知州王賁重修。弘治甲子,知州王晨以其狹隘弗稱,請於當道,易按察司行署,并買千戶王章地而廣之。儀門,左為土神祠,右為獄。
「幕廳」 宅 在正堂旁。
察院 在州治左
布政分司 ,在甎城內,即舊州治,新改建按察分司 ,在布政司右,新建。
府行署 ,在甎城內。七防關巡檢司 ,在州東北三百五十里。陰陽學 ,在州西。
僧正司 ,在清涼寺內。
永濟倉 在州治西北
養濟院 在州西
文縣治 在縣城正中。明成化九年,知縣申去疾創建堂三間,後為宅,堂偏東為贊政廳,右為土神祠,儀門西為獄。大門有譙樓,門外有旌善、申明二亭。
皇清二十五年,知縣王言重修。
察院 在州治北。正堂三間,左茶亭一間,右門房一間,穿亭一座,後亭一座,東西耳房各一間,書吏房一座,東西皂隸房各一座,儀門一座,東西角門各一座,大門一座。知縣吳聖楫重修,今仍舊。
府行署 在縣西門外
陰陽學 在縣治西
醫學 在縣治西南
僧會司 在縣治西北
縣倉 在縣治北
豐贍倉 在驛西
漏澤園 在縣西北,地周三十一畝。
秦州治 在城內街東,居北面南。明洪武初,知州楊忠因元之廢址鼎建。成化乙未,知州傅昇擴而新之。儀門外東為土地祠,西為獄,門外有「旌善」 、「申明」 二亭。
判官宅 在正堂右
「捕廳宅 」 在正堂左。
察院 在州治西,舊為布政分司,明嘉靖中改建。
府行署 在州治西南。其制一如分司。
高橋巡檢司 在州南一百八十里。
陰陽學 ,「在州治南。」
醫學 在州治西南
「道正司 」 ,在城外玉泉觀。
僧正司 在會福寺
預備倉 在儀門外
廣益倉 在州西北
養濟院 「在州治西。」
徽州治 在城內西街,即河池縣故址。明洪武初,知州金堅創建。永樂中知州楊茂、成化中知州息清,先後修葺。嘉靖二十五年,知州許釗重建。堂左為儀仗庫,右為贊政廳。儀門外左為土神祠,後為獄。大門左右為旌善、申明二亭。判官宅 在正堂東。
吏目宅 在正堂西
察院 在東街,明弘治八年建。
布政分司 在東街
按察分司 ,在南新街。
府行署 在州治西
御史行臺 在火鑽鎮,明嘉靖十七年,知州王時雍建。
布政司行署 在行臺右。
公館 在木廬鎮,明嘉靖四十二年,知州孟鵬年建。
批驗茶引所 明永樂六年,設於火鑽峪。嘉靖三十六年、移近白水江。
虞關巡檢司 在州南五十里。
稅課司 「在州治北大街。」
陰陽學 在州城西
醫學 在州治北
僧正司 ,在觀音寺內。
預備倉 在東察院北
養濟院 在州治北,明弘治年建。
漏澤園 一在舊城山麓,義官梁誦輸地。一在鳳凰山麓,義民談世情輸地。
「兩當縣治 。元末燬圮。明洪武四年,初設縣官,尚無治所。」 七年,主簿廖森創建今治。宣德三年,知縣史忠增修。弘治十年,知縣張仁建譙樓於頭門。正德十年,知縣高騰重修,然終卑隘。嘉靖二十五年,知縣晏卿重構,比前崇廣。堂東為贊政廳、居宅。儀門外東為土神祠,西為狴獄,門外為旌善、申明二亭。隆慶元年,知縣張效良葺補修飭,煥然改觀。
察院 在縣治西。明景泰三年,知縣張敬建。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
《官亭 》凡二處:一在西關,一在楊家店街西,為「中火處。」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 「《與僧會司》近。」
僧會司 在白佛寺內
預備倉 在縣治頭門內。
養濟院 在縣治北甕城內。
漏澤園 在城北
岷州衛撫民廳 在城北。明嘉靖二十四年,知州劉體仁創建。萬曆元年,府同知韓三捷重修。十二年,同知趙𢘆新創。「詞訟、收支」 二房各三間。洮岷道公署
岷州衛公署
東察院 在衛署東
西察院 在儒學西
布政分司 在本道後
按察分司 在布政分司右。
陰陽學
醫學 俱在按察分司右。
《番僧正司 》,在大崇寺內。
漢僧正司 ,在報恩寺內。
預備倉
豐贍倉 ,收貯本衛民屯糧草。
養濟院 在衛城北
洮州衛監收廳 在察院行署左。舊廳以《洮州驛》改為之。明隆慶五年,通判雍世哲改建於洮州倉內。
察院 在永寧坊右。明弘治八年,守備李能建。布政分司 在衛治南。
按察分司 明永樂年建。
稅課司 俱在衛監出納
陰陽學 在衛西
僧綱司 在衛西門外
豐贍倉
常平倉 在城中。萬曆四十五年,兵備布政司參政畢自嚴創建。
靖遠衛監收廳 在衛治東南。明正統三年,房貴建,後移會寧糧,歸固原,以軍士支領不便。嘉靖辛亥,御史閭東題復本衛。今署在衛治東。察院 ,在城內東南。
廣盈倉 收額徵屯糧
養濟院 在東街
西固所治
察院行署
按察分司 俱在所東。明正德十二年,千戶李圮增修。。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