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六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六十四卷目錄
鞏昌府部彙考八
鞏昌府古蹟考二〈墳墓附〉
鞏昌府部藝文一
屯田三奏 漢趙充國
新開白水路記 宋雷簡夫
武都太守漢陽李翁西狹頌 曾鞏
武安君白起祠堂記 劉果
龍馬山說 明胡纘宗
首陽山辯 楊恩
羑里辯 蕭籍
職方典第五百六十四卷
鞏昌府部彙考八
编辑鞏昌府古蹟考二 府縣志合載
编辑文縣
羑里城 在縣西北二百步天牢山,相傳為紂拘文王處。按河南彰德府湯陰縣有羑里城,紂都朝歌,去湯陰不遠,而文縣之羑里何以稱焉?古今勢邈,不可以臆度。《寰宇記》云:「文王為西伯,化行西羌。文王沒後,婦人以孝髽角,至今未泯。」 今文王廟在文州治後。孫正臣詩云:「秋空獨見周王廟。」
陰平道 ,《十三州志》云:「漢武帝開西南徼,置陰平道,以統其眾。晉永嘉後,羌數叛,因立郡以遏之。」 按陰平道為秦蜀出入門戶,鑿山開徑,攀木緣崖,諸葛亮以為全蜀之防。其後鍾會伐蜀,姜維請備陰平橋,《華陽國志》云:「鄧艾自陰平景谷步道,懸兵束馬,經江油,出綿竹以伐蜀」 ,即此路也。內有玉女驛,驛旁石如玉枕,色白,懸崖絕壁,人跡所不能到。
鄧艾城 ,在城東七里。魏鄧艾由陰平伐蜀,疑此時所築。
姜維城 在城東七里。蜀姜維於此築城,與鄧艾相持。唐建中年,曾移州治於此。
郭公城 ,《水經注》云:「白水東逕郭公城,昔郭淮攻廖化於陰平築之,故因以名。」
鄧志城 在縣南三里,東有鄧至山,城以此名。白水故城 ,《水經注》云:「白水又東南經白水縣故城東,即白水郡也。」
安昌故城 ,在縣東北二十二里。後魏立寧州,修此。
廢曲水縣 在縣東北二江之曲。本漢陰平道。西魏置縣,屬文州。唐為文州治。明為千戶所。廢文州 ,在縣西五里。後周置文州,治陰平郡。隋初郡廢,煬帝時州廢。唐復置。德宗時,以舊城在平地,遂移於故城東四里文臺上,即今所城是也。
廢長松縣 在縣南一百里。後魏之建昌縣也。隋開皇中,以地多喬松,改今名。唐貞元中省廢扶州 ,在縣境。西魏置鄧州,後改寧州。唐初為扶州。大曆中,廢為鎮,以屬文州。元領同昌、帙彝、尚安、鎮川四縣,今俱廢。
蘆北固城 ,在縣東五十里,因「葭蘆戍」 為名。聖鹿城 ,在縣西。昔時羌人見群鹿於此,欲捕之而入穴,不知所去,遂築城,以此名之。
金窟 在麻倉,與昭化縣接界。其窟如井,取之甚難,宋鮮于侁有詩。
清暉樓 在舊文州治,宋張覺民有賦。
文化堂 在舊文州治。又有「平理」 、「來遠」 、「翠蓋」 、「囿山」 、「仰高」 五堂,皆宋時所建,今俱廢。
玉枕 在縣境。山有石,狀如玉枕,在巉巖壁間,人跡所不能到,但可望見而已。有驛曰玉枕驛。宋鮮于侁詩:「群岡聳秀抱孤峰,一枕依稀玉色同。織女不知機石墜,嫦娥翻覺海蟾空。」
飛仙閣 在縣西一十五里。
安靜堂 在舊文州廨內。宋呂凝之詩云:「峽水秋空一線青,萬山深處見官廳。」
三山堂 在舊文州通判廨,內有石筍最佳,一名「劎峰。」 後移置千戶所堂上。宋崇寧五年,通判郡事何彥奇有銘。
坐嘯堂 在舊文州治。呂凝之詩:「使君坐嘯無餘事,楊柳陰平放早衙。」
得要亭 在縣東十里,宋建。呂凝之詩:「人在江山窟裏居,江山雖好不關渠,使君獨具登樓眼。」
亭上江山畫不如
秦州
成紀舊基 ,在州西五十步。《帝王世紀》云:「庖羲氏孕十有二歲而生,故曰成紀。」 漢置成紀縣,元省。
畫卦臺 在州北三十里三陽川,伏羲始畫八卦之地,今雪後猶見卦痕。三陽川,蝸牛堡,伏羲陵在焉。按河南陳州亦有卦臺。
龍馬洞 在州東南。按伏羲時,龍馬負圖出于河,而今有龍馬洞,未得其詳。《史記》:「伏羲都于陳。」 榮氏《開山圖注》云:「伏羲徙治陳倉」 ,即今寶雞。《水經注》亦云:「寶雞陳倉。」 未載此蹟。今附于此,以見前人之論必有所考。
女媧洞 在州西南。按《帝系譜》,「女媧,風姓,與伏羲同母。」 今州北四十里有媧皇廟,相傳為女媧生處。
秦祖故里 在州境。祖,孔子弟子,篤于守道。唐封少梁伯,宋加封鄄城候。
壤駟赤故里 在州境。赤,孔門弟子,長于詩書。唐封北徵伯,宋加封上邽侯。
石作蜀故里 ,在州境。作蜀孔門弟子。唐封石邑伯,宋加封成紀侯。
天水古郡 在州東南一里。漢武帝分隴西置天水郡,即六郡之一,治平襄。東漢改漢陽郡,治冀。晉復改漢陽為天水郡,治上邽。
街泉舊縣 ,在州東南七十里。俗名街子口。本漢縣。《水經注》云:「街泉水與瓦亭水合流入漢。」 蓋縣與亭以是名矣。
進馬臺 《太平廣記》:「漢元鼎初,武帝西巡,至赤砂驛,氐羌進千里馬,築臺拜表,故此有進馬臺。」 李廣宅 ,在州南二里,今廢為臺,傍有石馬坪,廣墓在焉。廣家世隴西人,為漢名將,故宅墓與營坪故里同傳。
隗囂宮 王莽末,隗囂據天水,有故宮在城北,後為寺。故杜詩云:「秦州城北寺,傳是隗囂宮。苔蘚山門古,丹青野殿空。」 《玉堂閒話》云:「隴城縣東柯谷僧院,甚有幽致。高檻可以眺遠,虛窗可以來風。其山北有隗囂避暑宮,對面瀑布瀉出於蒼崖之間,三伏生涼,人跡罕至。」 按此地在今雕窠峪東柯谷之北。
諸葛壘 ,在城東二里,俗謂之「下幕城。」 旁有司馬懿壘,曰「上幕城。」 魏太和中,亮攻天水,詔懿拒之,即此地也。
姜維宅 在州天水廢縣東五里鐵堂峽。峽有石筍青翠,長至丈餘,小者可為礪。蜀漢姜維居此。峽有鐵堂莊,對面有孤塚,相傳維祖塋也。木門 ,在州西南九十里。諸葛亮四出祁山,時魏遣司馬懿屯上邽,督將軍張郃、郭淮等以禦漢。亮留兵攻祁山,自迎懿於上邽,大芟其麥。懿斂兵依險,兵不得交,亮糧盡引還。懿遣郃追之,亮伏弩射死郃於木門。
顯親故縣 ,在州東南。漢置。後封大鴻臚竇固為侯國。以州東北有「顯親穴」 ,故以名縣。
分心石 在卦臺東北,渭水中流,有石屹然卓立,曰「分心石。」 水漲不減,水落不增,若與水浮沉,其形旁實中虛,似柱似筍,約長一丈五尺。佛龕 在麥積山岩間,有上七佛,中七佛、下七佛,皆鑿洞居之。棧道盤旋而上,有千佛堂、萬佛堂,極高處曰牛兒堂。牛兒堂洞門僅三尺,中有大碑六,皆高丈餘。有大木一,長三丈,不知何自入。《天水圖經》云:「麥積山有瑞應寺,佛龕刳石,閣道,縈旋上下千餘尺。山下有水,縱橫可涉,地在東柯谷之南。」 按:寺本姚秦時所建,杜甫詩所謂「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亂水通人過,懸崖置屋牢。」 為天水林泉之冠。
小落門 在州南界寧遠縣,有壽山,上有「隗囂連城」 遺址。又傳在州北郭外里許,鳳凰山上有連城故址。
臨渭氐 在上邽西《成紀》東南渭水之陰,蒲氐世居其地。至蒲洪應讖改姓為苻,遂稱三秦王。南鮮卑跡 。南鮮卑,乞伏氐也。世居隴西天水之苑川。後國仁乘苻堅之亂,自領秦州牧,收南安羌,併其眾。至子乾歸,別號「西秦。」
杜甫草堂 在州東五十里之東柯谷。杜甫棄官寓此,作《秦州雜詩》。甫嘗示姪佐詩云:「歸谷山雲起,侵籬澗水懸。」 後立祠,宋栗亭令王知彰為之記。
「西枝村 」 去城三里,崖竇玲瓏,有杉漆之利。杜子美嘗欲居之,故有「西枝村。」 《尋置草堂》詩、《夜宿贊公土室》詩。
昇仙臺 在州西南十五里太霄觀,世傳《老子》
《於此昇仙》。宋蔣之奇有詩。
伏羌舊城 ,在州西九十里。唐併渭川、永寧置伏州,尋廢。
天水廢縣 在州西南七十里。唐置縣,後廢。宋復置。元併入成州,去今成縣二百二十里。天水殿 ,在州南七里。《秦州記》云:「郡前有湖水,冬夏無增減,故謂之天水。」 宋初,立亭其上,號天水殿。又以水療疾有效,改「惠應殿。」 蔣之奇有詩。又有一處亦名天水,發源舊栗亭縣。
燃燈閣 在州東南九十里仙人岩,岩突出兩山間,其阿如屋。有華藏寺、香積廚,僧人引泉入廚,亦謂之「香積洞」 ,其左為燃燈閣。
秦州萬戶府舊基 在州東一里。
三陽砦 宋開寶中築,扼三都谷口。慶曆中,開稻田四百頃,以捍賊路,管小砦十六。金皇統二年復修,在三陽川。
滔山砦 ,宋太平興國中築。
將雞砦 宋天禧中築
臨江砦 宋雍熙中築,在渭水之南。
馬駿砦 在州西馬駿嶺下。
劉溝堡 宋熙寧二年,夏人寇秦州,攻劉溝堡,殺守將,即此。
皂郊堡 ,在州西三十里。宋嘉祐十一年置。柏陽堡 ,在州東。
湫池堡 在舊天水縣七十里,今地屬成縣。靖安堡 ,在舊天水縣三百里,今屬成縣西顧堡 ,以上俱宋時有之,今俱廢。
天水軍 ,在州西南九十里,宋開禧初置,中有帥正堂。
玩芳亭 在州境,其間池沼間雜花木叢茂,遊者覽之無窮,故名。
雄武堂 在州東三里。宋吳璘於此發軍。《地網 》在州西南,舊天水、長道二縣近邊,地勢平衍,騎兵縱橫無礙。宋宣撫使吳璘乃創《地網》於平田間,縱橫鑿為渠,每渠闊八尺,深丈餘,連綿不斷如網。
街亭 在州東南七十里,今名「街子口」 ,丞相亮伐魏時,參軍馬謖與魏將張郃戰,失利處也。初,魏以昭烈既崩,數載寂然,是以略無預備,卒聞亮出,遠近震驚,天水、南安、安定皆舉軍應亮,關中響震,勢且長驅,此興復一大機括也。而謖違亮節度,離水上山,郃絕其汲道,大破之,以致敗喪,令魏得有備,故六出無功,此古今所為。扼腕者其跡在此。
「隗囂連城 」 ,在州北郭外里許之鳳凰山上,《徽州》。
仙人關 在州西北七十里。宋宜撫吳玠破金兵處。
八角樓 在州東七十里八角潭上。
河池廢縣 漢縣,屬武都郡。晉廢。後魏置廣化縣。隋改為河池縣。唐屬鳳州。宋紹興初,宣撫司治此。元省入州。
鳳凰村 ,距州西一里鳳凰山,《圖經》以昔有鳳凰見此。唐杜甫詩云:「首路栗亭西,尚想鳳凰村。」 蓋指此。
永寧廢縣 在州東四十五里。舊屬鳳州,元革縣治,併入徽州。
黃沙驛 在州東三十里倉坪山。古黃沙驛倉也。今廢。有碑存。
仇池石 在仇池山。宋蘇東坡得之,以為希代之寶,有詩。
寧羌衛千戶所舊城 ,明洪武初,開設寧羌衛於成縣,設一千戶所於本州之南。洪武三十年,因漢中田九成作亂,勦平後,遂移置本衛於沔縣之羊鹿坪。今本州舊城猶存。
兩當縣
神梓 《列異傳》云:「武都故道縣有怒特祠,神本南山大梓,昔秦文公二十七年伐之,樹瘡遂合。文公乃遣四十人持斧砍,猶不斷,一人傷足不能去,臥樹下,聞鬼相與言曰:『勞攻戰乎』?其一曰:『足為勞矣』。又曰:『秦公必持不休』。答曰:『其如我何』?又曰:『赤灰跋於子,何如』?乃默然無言。臥者以告,令士皆赤衣,隨所砍以灰跋樹,樹」 斷為牛,入水,故秦為祠。按秦李永為蜀守,與江神𩰚,類此。故道故城 ,秦置,屬隴西郡。漢高破章邯,從故道出,即此。王莽更名善治。晉屬武都,宋徙治廣鄉鎮。
吳郁宅 在縣西南嘉陵江上。郁為侍御史,言事被謫。《杜子美集》中有《吳侍御江上宅》詩。登真洞 ,在縣東十五里。唐張果老登真之所。洞高一丈,深百尺,有水自頂注于石池中,旁有
石,振之有聲,俗呼為「石鼓洞。」 右有真武閣,閣東攀石而上,為朝陽亭,又東為碧桃軒。洞門列古今名賢詩刻。
兩當驛 在縣境。東抵汴州,西抵益州,皆三十六程,故云「兩當。」 宋趙抃過此詩云:「里數三千七百餘,兩當冬夜宿中途。」
洮州衛
西平故里 ,在洮州舊臨潭縣。西平,忠武王李晟生處。李氏世以武功名隴西,晟以備羌居臨潭,因家焉。
臨潭廢縣 在洮州西七十里。舊有《御製碑》,今不存。
西固所
望峰樓 在駝嶺
化馬閣 在城東五十里。明成化十九年,千戶熊虎創築於山麓。
牛園閣 在城東九十里。明正德元年,李𤣱創築於山麓。
墳墓附
编辑本府。〈隴西縣附郭。〉
商夷齊墓 ,在首陽山《郡紀元》修葺,勒石。唐李白墓 ,在仁壽山西。
李賀墓 ,在城南二十里。
元鞏昌安懿王墓 ,在府東四十里。
漳縣
元義武隴右王汪世顯墓 ,在縣東南三里《伏羌縣》。
漢平襄侯姜維墓 ,在縣西南五十里。
姜氏墓 :即維先塋,去維墓數武。
北魏柱石李虎墓 ,在縣西北八十里。
後周唐公李昺墓 ,在縣西北七十里。
元古墓 在縣西十五里,元人王子之墓。《成縣》。
南北朝楊難當墓 ,在縣西四十里。
宋太師、衛國公吳挺墓 在縣北一十里,太尉楊政墓 在縣東。政,原州人,仕宋累官至太尉。左右吳玠兄弟保全川蜀。
清水縣
漢壯侯趙充國墓 ,在縣北一里。
楊廣墓 ,在縣西一十五里。
隋刺史張崇妻王氏墓 ,在縣東三十里。為盜所逼,執節而死。
唐刺史姜謨墓 ,在縣北一十里。
大人塚 在縣北七十里。姓名無考。
祝英臺墓 ,在縣東五里。
明馬將軍世榮墓 在縣南筆架山下。
禮縣
「唐尚書贈少師王仁裕」 墓 在縣東北,古長道縣地。
雷王墓 在縣東
元學士趙世延墓 在縣西一里。
冀國公墓 ,在縣西一里。
梁國公趙國瑤墓 與冀國公墓近。
秦國公石吉連墓 ,在縣西一里。
雍國公石麟墓 ,在縣東三十里。
王少傅墓 與「王尚書墓近。」
王尚書墓 ,在縣西二里。
明門尚書克新墓 ,在縣西二里。
文縣
唐「太尉和文」 墓 在縣西大渡壩。
秦州。〈按「餘州縣」 無考。〉
上古伏羲陵 ,在州北四十里。
周秦文公墓 ,在州麥積山下。
漢紀信墓 ,在州北門外。
將軍李廣墓 ,在州南二里。
鞏昌府部藝文一
编辑《屯田三奏》漢·趙充國
编辑
「臣聞兵者所以明德除害也,故舉得於外,則福生於 內,不可不慎。臣所將吏士馬牛食,月用糧穀十九萬 九千六百三十斛,鹽千六百九十三斛,茭槁二十五 萬二百八十六石,難久不解,繇役不息。又恐他寇卒 有不虞之變,相因並起,為明主憂,誠非素定廟勝之 冊。且羌氐易以計破,難用兵碎也,故臣愚以為擊之
不便。計度臨羌東至浩亹,羌氐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墾,可二千頃以上,其間郵亭多壞敗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萬餘枚,皆在水次。願罷騎兵,留弛 刑應募及淮陽、汝南步兵與吏士私從者,合凡萬二 百八十一人,用糓月二萬七千三百六十三斛,鹽三 百八斛,分屯要害處。冰解漕下,繕鄉」亭,浚溝渠,治湟 陿以西道橋七十所,令可至鮮水左右。田事出賦人 二十畝。至四月草生,發郡騎及屬國羽騎伉健各千, 倅馬什二,就草為田者遊兵,以充入金城郡。益積蓄, 省大費。今大司農所轉糓至者,足支萬人一歲食。謹 上田處及《器用簿》,唯陛下裁許。
臣聞帝王之兵,以全取勝,是以貴謀而賤戰。戰而百 勝,非善之善者也。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蠻 羌習俗,雖殊於禮義之國,然其欲避害就利,愛親戚, 畏死亡,一也。今氐亡其美地薦草,愁於寄託遠遯,骨 肉離心,人有畔志,而明主般師罷兵,萬人留田,順天 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敵。雖未即伏辜,兵決可期月 而望,羌氐瓦解,前後降者萬七百餘人,及受言去者 凡七十輩,此坐支解羌氐之具也。臣謹條不出兵留 田便宜十二事:步兵九校,吏士萬人,留屯以為武備。 因田致糓,威德並行,一也;又因排折羌氐,令不得歸 肥饒之墬,貧破其眾,以成羌氐相畔之漸,二也;居民 得並田作,不失農業,三也;軍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 一歲罷騎兵,以省大費,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 漕糓至臨羌,以視羌氐,揚威武,傳世折衝之具,五也。 以閒暇時下所伐材,繕治郵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 乘危徼倖,不出令反畔之氐,竄於風寒之地,離霜露 疾疫、瘃墯之患,坐得必勝之道,七也。亡經阻、遠追死 傷之害,八也。內不損」威武之重,外不令敵得乘閒之 埶,九也。又亡驚動河南大幵、小幵,使生他變之憂,十 也。治湟、陿中道橋,令可至鮮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 從枕席上過師,十一也。大費既省,繇役豫息,以戒不 虞,十二也。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臣充國 材下,犬馬齒衰,不識長冊,惟明詔博詳公卿,議臣採 擇。
臣聞兵以計為本,故多筭勝,少筭先零羌精兵,今餘 不過七八千人,失地遠客,分散飢凍,䍐幵莫須,又頗 暴略,其羸弱畜產,畔還者不絕,皆聞天子明令相捕 斬之賞。臣愚以為氐破壞可日月冀,遠在來春,故曰 「兵決可期月而望。」竊見北邊自燉煌至遼東萬一千 五百餘里,乘塞列隧,有吏卒數千人,敵數大眾,攻之 「而不能害。今留步士萬人屯田,地埶平易,多高山遠 望之便,部曲相保為漸壘木樵校聯不絕,便兵弩,飭 𩰚具,㷭火幸通,埶及并力,以逸待勞,兵之利者也。」臣 愚以為屯田,內有亡費之利,外有守禦之備。騎兵雖 罷,敵見萬人留田,為必擒之具,其土崩歸德,宜不久 矣。從今盡三月,氐馬贏瘦,必不敢捐「其妻子於它種 中,遠涉河山而來為寇。又見屯田之士,精兵萬人,終 不敢復將其累重還歸故地。是臣之愚計,所以度敵 且必瓦解其處,不戰而自破之冊」也。至於敵小寇盜, 時殺人民,其原未可卒禁。臣聞戰不必勝,不苟接刃; 攻不必取,不苟勞眾。誠令兵出,雖不能滅先零,亶能 令氐絕不為小寇,則「出兵可也。即今同是,而釋坐勝 之道,從乘危之埶往,終不見利,空內自罷敝,貶重而 自損,非所以視百蠻也。又大兵一出,還不可復留,湟 中亦未可空如是,繇役復發也。且匈奴不可不備,烏 桓不可不憂。今久轉運煩費,傾我不虞之用,以澹一 隅,臣愚以為不便。」校尉臨眾,幸得承威德,奉厚幣,拊 循眾羌,諭以明詔,宜皆鄉風。雖其前辭,嘗曰「得亡效 五年宜亡,它心不足,以故出兵。」臣竊自惟念,奉詔出 塞,引軍遠擊,窮天子之精兵,散車甲於山野,雖亡尺 寸之功,媮得避慊之便?而亡後咎餘責,此人臣不忠 之利,非明主社稷之福也。臣幸得奮精兵,討不義,久 留天誅,罪當萬死。陛下寬仁,未忍加誅。今臣數得孰 計,愚臣伏計孰甚,不敢避斧鉞之誅,昧死陳愚,唯陛 下省察!
《新開白水路記》宋·雷簡夫
编辑
至和二年冬,利州路轉運使、主客郎中李處卿以蜀 道青泥嶺舊路高峻,請「開白水路,自鳳州河池驛至 長舉驛五十里有半,以便公私之行。且上未報,即預 畫財費,以待其可。」明年春,迺興州巡轄馬遞鋪,殿直 喬達領橋閣并郵兵五百餘人,因山伐木,積於路處, 遂籍其人,用乞是役。又請知興州軍州事、虞部員外 劉拱總護督作,一切仰給,悉令為長。命僉署興州判 官廳公事、太子中舍李良佑權知長舉縣事,順政縣 令商應,程度遠近,按事險易,同督斯眾。知鳳州河池 縣事、殿中丞王令圖首建路議「路去縣地且十五餘 里,部屬陝西」,即移文令圖通幹其事。至秋七月,始可 其奏。然八月行者已走斯路矣。十二月,諸工告畢,作 閣道二千三百九間,郵亭、營屋、綱院三百八十三間, 減舊路三十三里,廢青泥一驛,除郵兵驛馬一百五 十六人騎,歲省驛廩鋪糧五千石,畜草一萬圍,放執事役夫百十餘人。路未成,會李遷東川路轉運使已 去,事益不懈,於是斯役實肇於李而成於田也。嘉祐 二年三月,田以狀上,且曰:「虞卿以至和二年仲春興 是役,仲夏移去,其經營建樹之狀,本與《令圖》同。臣雖 承乏,在臣何力。願朝廷旌虞卿、令圖之勞,用勸來者。 又拱之總役應用,良佑應之按視修創,達之採造監 領,皆有著效,亦乞陞擢。至於軍中什長而下,並望賜 與,以慰遠心。」朝廷議依其請。初,景德元年嘗通此路, 未幾「而復廢者,蓋青泥土豪軰唧唧巧語以疑行路, 且驛廢則客邸酒壚為棄物矣,浮食遊手安所仰耶? 小人居常爭半分之利,或睚眥抵死,況望要路,無有 在家乘行人一切之急,射一日十倍之利,顧肯默默 耶?造作百端,理自然爾。鄉使愚者不怖其誕說,賢者 不惑其風聞,則斯路初亦不廢也。」大抵蜀道之難,自 昔青泥嶺稱首,一旦避險即安,寬民省費,斯利害斷 然可見,烏用聽其悠悠之談耶?而後人但見已成之 易,不念始成之難。苟念其難,則斯路永期不廢矣。簡 夫之文,雖磨崖鏤石,亦恐不足,其請附於《尚書職方 之籍》之圖,則將久其傳也。
《武都太守漢陽李翁西狹頌》曾鞏
编辑
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翁,字伯都,敦《詩》說《禮》,三剖守 符,致黃龍嘉禾,木連理甘露之瑞。治武都之再逾年, 其政不肅而成,不嚴而治,朝野安靜,威儀抑抑,督郵 部職,不出府門,政約令行,強不暴寡,知不詐愚,屬縣 趨教,無對會之事。徼外來庭,面縳二千餘人,年穀屢 登,倉庫惟億,百姓有蓄,粟麥五錢。郡西狹中道,危艱 阻峻,緣崖插閣,兩山壁立,隆崇干雲,下有不測之谿, 俛伏促迫,不容車騎,進不能濟,息不得駐,數有顛覆 霣墜之虞。過者創悸,惴惴慄慄。君踐其險,若涉淵冰。 嘆曰:「《詩》所謂『如集于木,如臨于谷』,斯其殆哉!因其事 而不設備,今不圖之,為患無已。」敕衡官賈秩、李瑾、椽 仇審,因常繇道,減高就卑,平夷正安,平停。土石堅固 廣大,可以夜涉。四方無雜,行人懽頌,民歌德惠,穆如 清風,乃刊斯石,曰:「赫赫明君,柔嘉惟則。克長克君,牧 守三國。三國清平,詠歌懿德,屢致豐稔,民以生植。威 恩并隆,遠人賓服。饌山浚瀆,路以安直。繼禹之跡,奕 世其福。」
《武安君白起祠堂記》劉果
编辑
秦以力併天下,地得百二,雖資累世之勳,蓋亦爪牙 有助焉。方是時,得白起忠節使為將,授以兵柄而不 疑。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遂兵定大業。及以拒命見 忌,而卒不容於世。秦之父老莫不悲憐其志,往往立 廟以祀。弓門鎮有遺祠,居山谷,距城五六里,年紀寖 遠,無碑刻可尋,風雨弗葺,鞠為茂草,過者興嘆。居民 因請於邑,欲徙就城郭。前為邑者雖已許之,而弗克 舉事。鉅鹿魏公既下車,政事已修,因及祠廟荒廢而 弗完者,士民爭白之。公即日鳩工選徒,計木之費而 補其闕,擇爽塏之地而棲其像。越七月五日而廟成, 士女和會而大落之。遂乞文於果。果既辱佐公治而 親目其事,故具始末,俾刻諸石云。
《龍馬山說》明·胡纘宗
编辑
龍馬山之陽有洞焉,相傳古龍馬洞也。云昔龍馬負 圖出於是洞,羲皇則之以畫卦,故洞在卦臺之側。乃 《易》云:「龍馬出於孟河。」如成紀相傳,則龍馬出於渭矣。 豈影響之言耶?山與洞何以名龍馬耶?而《開山圖》又 云:「隴西神馬山有泉池,龍馬所生。」抑又何也?又豈南 人謂水為江,北人謂水為河,方語相傳而訛耶?有不 可知者。況羲皇既於此畫卦,若無圖何所則?若云「先 畫卦於秦,後見圖於孟」,則卦先而圖後非是。若云「先 見圖於孟,始畫卦於秦」,則都陳之後,未聞羲皇又迴 鑾於成紀也。要不可得而詳也。謹識以俟博雅君子。
《首陽山辯》楊恩
编辑
首陽山,其名最古,中古以前,一首陽山耳。自孔子稱 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名遂與五嶽爭高,然語不 著所在,後世好奇之士,爭欲私之,尋聲傍影,指點紛 然。《說文》以為在遼西,劉延之以為在偃師,馬融以為 在蒲坂,《方輿勝覽》以為在隴西,曹大家註《通幽賦》亦 云在隴西。《莊子》云:「北至岐山,西至首陽」,故《索隱》以為 岐山之西,寰中遂有五首陽,後來不知何時崇祀,失 於考據,斷以河東蒲坂者為是,即其地祠而祀之,至 今相因勿絕,觀場者翕然信耳,以為此即夷、齊餓處, 他首陽皆廢矣。然則何者為是?曰隴西者為是。何以 明其然?是有五可証焉。夫考古者准《經》,河東、首陽不 經見。《史》稱黃帝採首山之銅鑄鼎閿原註:「山在蒲坂。」 止名首山,不名首陽。《禹貢》曰:「壺口雷首,至於太岳。」註 者曰:「雷首有蒲坂南,止名雷首,不名首陽。」《春秋傳》曰: 「趙宣子田於首山。」止名首山,不名首陽。使蒲坂者果 為首陽,何為經史俱不以陽字也?惟《唐風》有云「首陽 之巔」,而《毛氏通考》則曰:《采苓》乃《秦風》之首,誤收《唐風》 之末,篇次相連而錯簡耳。亦以首陽在秦不在唐為 斷,此可據明甚。乃安成劉氏註《唐風》,求首陽不得,以意度之曰:「即古之雷首。」夫雷首可以為首陽耶?不核 實以証誤,而反曲解以就舛,此宋儒之陋,何可據也? 《書》曰:「導渭自鳥鼠。」《傳》曰:「渭水出隴西首陽縣,縣以山 得名。」今鳥鼠與首陽並峙,昭昭若此。書經孔子手刪, 計必不誣。傳為漢儒所作,去古未遠。今捨經傳明書 之首陽不信,而隈以首山、雷首當之,奈何不信孔子 而信劉氏耶?此一誣也。又論世者原心夷、齊不嘗避 紂乎?不居紂土而居北海之濱,意在遠引可知。茲既 以恥食周粟而去,則周地何處非周粟,亦必遠引,其 心始安。蒲坂去鎬不四百里,固周之畿內地,避周而 顧居畿內,不食其地之粟,又食其地之薇,薇與粟奚 擇乎?此不通之甚也。隴西古西羌地,至周孝王時,始 封非子於秦,開天水郡,則周初尚未入版籍,夷齊固 樂居之,此一証也。又徇名者責實,夷、齊之詩曰:「登彼 西山兮,言采其薇矣。」是明言山為西山也。蒲坂之山 何所據而稱西山?《堪輿大》勢為北山,據周都為東山, 據蒲坂為南山,非西山而云西山,夷齊豈不辨方隅 者耶?隴西在天地之西,首陽又在隴西之西,顏師古 亦云:「歌登西山」,當以隴西為是,斯所謂登彼西山者 矣。此一證也。又論名者稽義,山名首陽,其義何居?以 居群山之首,陽光先被之耳。蒲當輿地胸腹之間,不 得言首,又負坎而立,亦何得言陽?即稱山南曰「陽」,亦 蒲之陽耳,首陽云乎哉?不過以雷澤發源為雷首,以 中條起處為首山,於首陽無當也。天下之山,自崑崙 來,在北界隴上諸山為頭頸,終南、太白、太行中條直 胸腹、毉無閭為尾。隴西地高山峻,與東海對立相望, 曜靈出海,陽光首照,茲命名之意也。又一証也。又聞 聲者稽實,夷齊採薇而食,是山有薇矣。今蒲坂、首陽 薇蕨不產,每致祭則取於別所,後來好事者或移植 之,亦復不多,地氣然耳。隴西薇蕨遍滿山谷,土人以 之代食,且儲以禦飢。賈人轉販江南京都者,皆隴西 產,又其地原有二賢祠,今雖頹廢,而雙塚屹然見存, 又一証也。夫是數者有一焉,亦足以明此是而彼非 矣,況歷歷若此乎?祗緣近代以來,隴右人文湮鬱,著 述鮮少,遂為河東摟取,更千百年,人無拈出者,可為 太息矣。夫「摟」不摟亦何傷?忠孝節義,天下之公理,賢 人君子,古今之共師。吾而誠有志乎?千古猶旦暮,萬 里為比鄰。河東隴西,孰非我闥?在此在彼,豈必深辯。 但以神之享祀,「必顧其安,而祠之妥神,當求其是。」二 賢之神遊於隴西,今時之祀舉於河東,謂二賢昧初 心入周畿而歆之乎?是更千百載猶飢也,是不可不 表也。當道賢人君子,誠念此而興復遺跡,表章崇祀, 比於河東,世世勿絕,俾二賢生雖為殷周之餓夫,歿 不為若敖氏之餒鬼,則二賢之心白,而風化所關非 小也,斯所以致辯之意矣。
《羑里辯》蕭籍
编辑
昔紂聽崇侯虎之譖,囚文王於羑里,文邑有羑里,故 城下有文王廟。從來郡邑皆以文名,說者謂吾邑羑 里,即囚文王處也。《通鑑》載羑里城在相州湯陰縣北, 說者又謂湯陰者是。夫有一是,必有一非是。然吾邑 羑里城在山岡,四面臨岩,僅一徑出入湯陰者亦在 高阜,四面臨岩,亦止一徑出入,基址相同,何也?想當 日紂以文王西彝之人,仍當囚之西彝之遠,故議及 陰平。欲投諸遐荒者,初念也;又慮遠則疏虞,不若就 近便於禁錮者轉念也。總之,讎文王之深也。當文王 囚羑里時,長子伯邑考質於殷,紂烹為羹,賜文王,曰: 「聖人當不食其子羹而文王食之。」以此推之,豈有攜 羹於千里之外,尚堪食者乎?則其在湯陰也,真吾邑, 蓋修而未行者也。夫夷、齊之餓,一《首陽》也。隴西人以 西山為是,河東人以蒲坂為是,雒陽人以偃師為是, 非爭首陽也,爭夷齊也。文王之囚,一羑里也,岐下之 人以湯陰為是,吾天水人以陰平為是,非爭羑里也, 爭文王也。此皆一偏之見也。公明儀曰:「文王,我師也。」 《孟子》曰:「『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孔子曰:『文王 既沒,文不在茲乎』?夫所謂在玆』者,合天下萬世而無 不在也;所謂師者,合天下萬世之人而皆可師也。所 謂興者,合天下萬世之人而皆可興也。故能知斯文 之所在,能師能興,則人心有聖而文王在我矣。不然, 即起文王而興之,覿面無益也。又何必以聖人不幸 之地」而必欲爭之為重哉?「文王生於岐下」,則岐山果 能獨私文王耶?通乎此,即在湯陰,在「陰平」,俱可存而 勿論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