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72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七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七十二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七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七十二卷目錄

 慶陽府部彙考二

  慶陽府學校考

  慶陽府戶口考

  慶陽府田賦考

  慶陽府風俗考

  慶陽府祠廟考寺觀附

職方典第五百七十二卷

慶陽府部彙考二 编辑

慶陽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府志 编辑

本府。安化縣附郭。

慶陽府儒學 在府治東南。明洪武間,同知王敬建,東西三十五步,南北四十一步。成化間,知府王貴、張翔俱加修葺。知府周茂復拓大其基,而規模始備。弘治間,知府郝鎰重修。嘉靖間,知府李文芝復增修明倫堂,左右齋廬號舍俱備,構建「啟聖、名宦、鄉賢諸祠。」 知府田大有增修泮橋,欲按圖籍復學,號之侵地而未果。

皇清知府傅覲光立「開天池」於櫺星門內。

社學 在城東南,東西三十步,南北一百步。久廢。

皇清安化縣知縣杜霽遠就廟寺、祠堂、鄉城設立「社。」

「學八所」 ,以生員蘇鼎盛等教之。

安化縣儒學 ,在府儒學南。明倫堂五間,《博文》《約禮》齋各三間,在明倫堂東西分列。大門、儀門各一所。敬一亭三間,在明倫堂後。教諭公廨一所,在敬一亭後。生徒號房十二間,在兩齋南,東西分列。

外州縣

合水縣儒學 在縣治東。明洪武初,主簿唐貴建。成化年間,知縣張健重修,知縣湯森增修。弘治年間知縣「王相重修,改置學門。天啟年間,知縣張必達改建廟學於衙舍之左。」 崇禎年間城破,學宮蕩然。知縣劉源澄、知府楊藻鳳、同知張羽明、推官王馨穀各捐銀二百兩。劉源澄又助工二千名,米一百石,勸諭紳衿,共輸銀一百兩,創建大成殿、明倫堂、兩廡、戟門、泮池、櫺星門、啟聖祠、鄉賢、名宦各一祠,一時告成,學舍煥然一新。

社學 在城西關,東西三十步,南北五十步。環縣儒學 ,在縣治南。明洪武初,知縣李健建,東西六十步,南北一百步。成化間,同知李著更拓其地,改置修飾,多豎號房,以便生徒肄業。弘治間,知縣李賓重建,規模益大。嘉靖二年,知縣王鑑重修。十四年,參議李文中令推官桂祥重修。有訓導耿雄《記》。按:自宋慶曆甲申,移自馬嶺縣,創置此地大成殿及兩廡戟門、櫺星門各一所。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滑崙重創建。

社學 在城西北,東西三十步,南北八十步。真寧縣儒學 ,在縣治東,東西六十步,南北一百六十步。元初建。明洪武二年,知縣郭鈞、縣丞黃翼之重修。成化間,同知李著增修,兼立號舍,鄉耆李芳資助重修。嘉靖間,知縣馬存仁、張國政、樊克正,教諭王正、強晟相繼構葺更置,而規制始備。萬曆三年,知縣張仲友重修,張紀置櫺星坊並石檻。薛國民重修「鄉賢」 、「名宦」 二祠,明末兵火頹壞。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王士麟大為修葺,內外一新。

有碑記

寧州儒學 在州治東,東西九十步,南北九十五步。明洪武二年,州判陳恕建。宣德十年,知州劉綱重修,知州劉謙乃更拓其地,而規模始備。成化間,同知袁弼復飾新之,兼鑄造銅鐵祭器,而制度大備。成化乙未,知州閆蹇創置後堂,咸感仰之。

皇清知州張光岳重修。

社學 在城西北。東西三十步,南北八十步。

慶陽府戶口考        府志 编辑

府總

原額軍民戶共二萬三十九戶。除迯亡外,見在九千二百七十五戶。

原額「人丁三等」 九則不等、共折下下人丁六萬九千七百七十丁。內除優免丁一千九百七十二丁,行差丁六萬七千七百九十八丁。順治七年九月內督撫具題奉

旨豁免過迯亡丁五萬八千四百二十九丁、止行差

丁九千三百六十九丁,又招回審出并新來流丁二千七百三十六丁,共實在丁一萬二千一百五丁。

安化縣

原額軍民戶共三千七百五十六戶。除兵火迯亡外,見在二千二百九十戶。

原額人丁三門《九則》不等,共折下下人丁二萬九千七百四十六丁。內除優免丁五百八十丁、行差丁二萬九千一百六十六丁。順治七年九月內督撫覈實具題奉

旨豁免過《迯亡》丁二萬五千八百四十七丁、止行差

丁三千三百一十九丁,又招回丁一千五十二丁,共實在丁四千三百七十一丁。

合水縣

原額軍民戶共二千五百五十七戶。除迯亡外,見在一千九百八十三戶。

原額人丁三門《九則》不等,共折下下人丁六千二百五十八丁。內除優免丁二百六十丁,行差丁五千九百九十八丁。順治七年九月內督撫具題奉。

旨豁免過迯亡丁五千三百五十一丁、止行差丁六

百四十七丁。又招回人九丁,共實在丁六百五十六丁。

環縣

原額軍民戶共五千六百五十二戶。除逃亡外,見在五百二戶。

原額人丁三門《九則》不等,共折下下人丁九千六百七十四丁。內除優免丁一百八十四丁,行差丁九千四百九十丁。順治七年九月內督撫具題奉。

旨豁免過逃亡丁九千三十三丁。止行差丁四百五

十七丁,又招回丁八百五十七丁,共實在丁一千三百一十四丁。

真寧縣

原額軍民戶共二千四百八十二戶。除逃亡外,見在二百六十二戶。

原額《人丁》中下二門六則,共折下下人丁七千七百七十二丁,內除優免丁四百六十八丁,行差丁七千三百四丁。順治七年九月內督撫具題奉。

旨豁免過逃亡丁六千二百八丁。止行差丁一千九

十六丁,又招回并審出丁二百五十三丁,共實在丁一千三百四十九丁。

寧州

原額軍民戶共五千五百九十二戶。除逃亡外,見在四千二百三十八戶。

原額人丁三門九則不等、共折下下人丁一萬六千三百二十丁。內除優免丁四百八十丁,行差丁一萬五千八百四十丁。順治七年九月內督撫具題奉

旨豁免過逃亡丁一萬一千九百九十丁。止行差丁

三千八百五十丁,又招回丁五百六十五丁,共實在丁四千四百一十五丁。

慶陽府田賦考        府志 编辑

府總

《原額》民田川原坡地四萬一千九百七十一頃九十三畝七分三釐六毫六絲三忽,共額徵夏秋折正本折糧一十萬一千二百四十五石九斗五升四合四勺一抄九撮。內除豁拋荒地三萬八百七十八頃八十六畝四分五釐八毫六絲九忽,本折糧六萬二千七百三十七石五斗六升九合一粟五粒。實在熟地一萬一千九十三頃七畝二分七釐七毫九絲四忽,該本折糧三萬八千五百八石三斗八升五合四勺一抄八撮九圭八粟五粒,共徵銀四萬一千七百三十五兩二錢九分七釐七毫九絲六忽七纖七塵。

原額丁銀一萬七千一百四十五兩七錢四分五釐四絲六忽一微。內除逃亡併優免銀一萬三千四百九兩七錢六分九釐七毫八絲六忽四微一纖五塵,實徵銀三千七百九兩九錢八分一釐五絲九忽六微八纖五塵。

原額均徭銀三千二百六十一兩六錢一分九釐三毫。內荒銀二千九十七兩七分五釐九毫五絲二忽七微七纖一塵五渺,實徵銀一千一百六十四兩五錢四分三釐三毫四絲七忽二微二纖八塵五渺。以上共實徵銀四萬六千六百九兩八錢二分二釐二毫二忽九微九纖五渺。內:

起運銀三萬四千六百九兩六錢九分六釐七。

毫三絲四忽七微九纖七渺。

《存留》內裁解充餉銀一千二百六十六兩六分六釐六毫三絲八忽七微八塵五渺。

存留經費、站支等銀一萬七百三十四兩五分八釐八毫二絲九忽四微九纖一塵三渺。起運本色糧一千二百二十三石六升八合三勺四抄五撮。

存留本色驛倉巡檢司倉糧一千二百八十三石九斗八升三合四勺八抄九撮四圭七粟六粒。

課程銀三十三兩六錢二分。應解充餉。

《地稅》銀八十八兩,應解充餉。

原額《鹽引》六千八百二十張

新增鹽引一千六百八十七張

安化縣

原額民田大畝折小畝原坡地一萬九千五百六十三頃九十八畝二釐九毫六絲三忽,共額本折糧三萬一千二百六十六石六斗五升二合二勺二抄一撮五圭。內除豁拋荒地一萬七千二百六十六頃四畝八分二釐九毫六絲九忽,本折糧二萬四千四百七石九斗七升八合三勺七抄一撮五圭。實在熟地三千一十四頃四畝三分九釐二毫三忽四微,該折正本折糧七千六百一十八石一斗八升一合六勺八抄二撮五圭,共徵銀七千五百一十五兩九錢三分八釐八毫四絲四忽二微四塵七渺。

原額丁銀四千五百一十三兩九錢八分七釐九絲。內除逃亡併優免銀三千八百一十二兩八錢四釐四毫二絲六忽一微一纖五塵,實徵銀七百一兩一錢八分二釐六毫六絲三忽八微八纖五塵。

原額均徭銀一千六十九兩三錢七釐二毫;內荒銀八百六兩六錢六分八釐四毫七微九纖一塵五渺,實徵銀二百六十二兩六錢三分八釐七毫九絲二微八塵五渺。以上共實徵銀八千四百七十九兩七錢六分三毫七忽二微九纖八塵二渺。內:

起運銀五千八百四十九兩六錢四分六釐三毫一絲八忽六微四塵七渺。

「存留」 內裁解充餉銀五百一十二兩六錢四分二釐九毫六絲八忽六微九纖三塵五渺。存留經費、站支等銀二千一百一十七兩四錢七分一釐二絲。

起運本色糧一千二百一十八石四斗四升三合八勺七抄。

存留本色驛倉糧四百八十七石三斗八升六合一勺四抄四撮五圭。

《地稅》銀九十八兩,應解充餉。

原額鹽引一千二百張

合水縣

原額地畝,山多地險,難以丈量。後本府查明地四千五百九十二頃八十二畝四分,共額本、折糧四千七百五十六石六斗一升四合二勺五抄五圭。內除豁拋荒地三千二百八十七頃七十四畝八分,本折糧三千四百四十四石六斗七升八合六勺一抄四撮六圭二粟五粒,實在熟地一千三百五頃七畝六分,「該折正本折糧一千三百一十一石九斗三升五合六勺三抄五撮八圭七粟五粒」 ,共徵銀二千九十四兩九錢二釐三毫九絲六忽九微四纖六塵三渺。原額丁銀二千二百一兩二錢九分一釐五毫。內除逃亡併優免銀一千九百七十三兩五錢五分八釐九毫六絲三忽,實徵銀二百二十七兩七錢三分二釐五毫三絲七忽。

原額均徭銀二百四十二兩二錢九分五釐二毫。內荒銀一百七十二兩二錢一分二釐九毫一絲二忽九微八纖,實徵銀七十兩八分二釐二毫八絲七忽二纖。以上共實徵銀二千三百九十二兩七錢一分七釐二毫二絲九微六纖六塵三渺。內:

起運銀一千六百五十九兩八錢九分六釐二毫九絲三忽。

存留內裁解充餉銀七十兩七錢五分八釐六毫四忽八微七纖五塵。

存留經費、站支等銀六百六十二兩六分二釐三毫三絲三忽九纖一塵三渺。

存留本色驛倉糧一百一十五石三斗四升六合一勺五抄四撮九圭七粟六粒。

課程銀二兩五錢六分二釐七毫,應解充餉。《地稅》銀一十兩,應解充餉。

原額鹽引六百張

新增鹽引二百一十五張

環縣

原額「川原地」 一千六百六十四頃八十畝一分,共額本折糧二千二十八石八斗一升三合三勺四抄四撮。內除豁拋荒地一千三百四十九頃二十三畝一分,本折糧實應免折色糧一千五百六十七石八斗七升五合六勺六抄三撮四圭五粟。實在熟地三百一十五頃五十七畝,該本折糧四百六十石九斗三升七合六勺八抄五圭五粟,共徵銀六百四十九兩七錢一分九釐一絲二忽一微。

原額丁銀二千八百七十四兩三分五釐五毫六絲。內除逃亡併優免銀二千五百七十三兩三錢三分九毫九絲七忽六微,實徵銀三百兩七錢四釐五毫六絲六忽四微。

原額均徭銀三百一十六兩二錢三分九釐九毫。內荒銀二百四十四兩七錢二分四釐四毫,實徵銀七十一兩五錢一分五釐五毫。以上共實徵銀一千二十一兩九錢三分九釐七絲八忽五微。內:

起運銀五百二十九兩四分四釐七毫九絲一忽七微。

「存留」 內裁解充餉七十八兩五錢六分八釐八毫四微。

存留經費、站支等銀四百一十四兩三錢二分五釐四毫八絲六忽四微。

起運本色驛倉抵祿糧四石六斗二升四合四勺七抄五撮。

《地稅》銀八兩,應解充餉。

原額《鹽引》四百八十張

新增鹽引一百一十五張

真寧縣

《原額》民田大畝折小畝川原坡地四千三百八十二頃七畝六釐,共額徵本、折糧一萬三百一十二石八斗七升八合四勺七抄三撮。內除豁拋荒地二千五百六十三頃一十四畝九分二釐,折正本折糧六千一百四十九石三斗八升二勺六抄二撮四圭四粟。實在熟地一千八百一十八頃九十二畝一分四釐,該本折糧四千一百六十三石四斗九升八合二勺一抄五圭六粟,共徵銀四千七百七十六兩一錢四分七釐六毫九忽六絲。

原額丁銀一千七百九十九兩三錢四分三釐七毫四絲二忽一微。內除逃亡併優免銀一千一百六十二兩三錢八分七釐九毫四絲四忽一微,實徵銀六百三十六兩九錢五分五釐七毫九絲八忽。

原額均徭銀五百七十一兩二錢四分五釐。內荒銀三百二十九兩一錢五分一釐二毫,實徵銀二百四十二兩九分三釐八毫。以上共實徵銀五千六百五十五兩一錢九分七釐二毫七忽六微。內:

起運銀三千八百七十六兩七錢九分三釐一毫五絲。

《存留》內裁解充餉銀一百六十一兩七錢六釐六毫五絲七忽六微。

存留經費、站支等銀一千六百一十六兩六錢九分七釐四毫。

存留本色巡檢司倉糧,四十二石三斗七升九合七勺九抄。

課程銀八兩四錢六分四釐。應解充餉。

《地稅》銀一十二兩,應解充餉。

原額《鹽引》四百三十張

新增鹽引一百一十三張

寧州

原額民田川坡地一萬一千七百六十八頃二十六畝一分四釐七毫,共額徵本折糧五萬二千八十八石九斗九升六合一勺三抄。內除豁拋荒地六千四百一十二頃六十九畝八分九毫,本折糧二萬七千九十七石六斗五升六合八抄八撮。實在熟地五千三百五十五頃五十六畝三分三釐八毫,該本折糧二萬五千七百八十三石三斗四升四抄二撮,共徵銀二萬六千六百九十八兩五錢八分九釐九毫二絲四忽二微二纖六塵。

原額丁銀五千七百三十一兩九分三釐四毫五絲。內除逃亡併優免銀三千八百八十七兩六錢八分七釐九毫五絲五忽六微,實徵銀一千八百四十三兩四錢五釐四毫九絲四忽四微。

原額「均徭」 銀一千六十二兩五錢三分二釐。內:

荒銀五百四十四兩三錢一分九釐三絲,實徵銀五百一十八兩二錢一分二釐九毫七絲。以上共實徵銀二萬九千六十兩二錢八釐三毫八絲八忽六微二纖六塵。內:

起運銀二萬二千六百九十四兩三錢六釐一毫八絲一忽四微八纖六塵。

《存留》內裁解充餉銀四百四十二兩三錢八分九釐六毫七忽一微四纖。

存留經費、站支等銀五千九百二十三兩五錢一分二釐六毫。

存留本色驛倉糧六百三十八石八斗七升一合四勺。

課程銀一十八兩九錢九分三釐三毫,應解充餉。

《地稅》銀三十兩,應解充餉。

原額《鹽引》四千一百一十張

新增鹽引九百三十張

慶陽衛原額共折下等屯地四千二百四十八頃,內豁除拋荒地二千六百八十六頃二十四畝九分二釐。實在熟地一千五百六十一頃七十五畝八釐。原額穀糧二萬四百二十五石二斗。內豁除拋荒糧一萬二千七百四十一石五斗九升一合六勺七抄九撮,實徵熟糧七千六百八十三石六斗八合三勺二抄一撮。每穀一斗,折米五升,共折徵米三千八百四十一石八斗四合一勺六撮五圭。

原額地畝銀四百八兩五錢。內豁除拋荒銀二百五十四兩五分六釐二毫六絲一忽,實徵熟銀一百五十四兩四錢四分七釐七毫三絲九忽。

原額《公條草價》銀九百七十兩一錢九分七釐。內豁除拋荒銀六百五兩三錢一分九釐八毫七絲五忽四微,實徵熟銀三百六十四兩八錢七分七釐一毫二絲四忽六微。

本衛內左等五所并曲子、弘化、華池、彭原、政平所,原額屯戶三千九百二十二戶,內除逃亡三千四百五十戶見存并招回活戶共四百七十二戶,編審出活丁及舍餘共七百三十五丁,共徵銀一百三十五兩九錢七分五釐。

阜城等陸驛所,原額屯地四千四百七十三頃五十畝,穀糧九百五十七石,屯草二千三百一十三束一斤,折價銀四十六兩二錢八分二釐一毫四絲。內豁除拋荒地四千二百七十一頃八十九畝,實在熟地二百一頃六十一畝,實荒穀糧八百九十一石一斗八升一合七勺六抄六圭四粟,實徵熟穀糧六十五石八斗一升八合二勺三抄九撮三圭六粟。每穀一斗折米五升,共折米三十二石九斗九合一勺一抄九撮六圭八粟。實荒草二千一百五十三束三斤一十二兩一錢,折銀四十三兩一錢八分二釐八毫七忽五微三纖一塵。實徵熟草一百五十九束一十三斤三兩七錢,折銀三兩九分九釐三毫三絲二忽四微九纖六塵。

原額屯戶三百三十一戶,內實逃亡二百三十一戶,見存并招回活戶共一百戶。審出活丁一百二十五丁,實徵銀二十三兩一錢二分五釐。前所原額屯地一千二百八十四頃五十畝,內除荒地一千一百九頃九畝一分,實徵熟地一百七十四頃九十五畝九分。

原額穀糧四千一百四十九石一斗。內除荒糧三千五百七十六石八斗五升二合六勺九抄三撮七圭八粟,實徵糧五百六十四石二斗四升七合三勺六抄二圭,折米二百八十二石一斗二升三合六勺五抄三撮一圭一粟。

原額「九釐銀三百二十九兩七錢六分八毫三忽七微八纖,除荒銀二百八十四兩八錢三分一釐九毫九絲一忽四微三纖,實徵銀四十四兩九錢二分八釐八毫一絲二忽三微五纖。」 原額「地畝銀六十六兩四錢八分,內除荒銀五十九兩一錢五分一釐八毫六微五纖,實徵銀九兩三錢二分八釐一毫九絲九」 忽三微五纖。原額條草銀二百三十一兩一錢二分。內除荒銀一百九十九兩六錢二分八釐六毫六忽五微,實徵銀三十一兩四錢九分一釐三毫九絲三忽五微。

原額屯戶一千七十戶,除逃亡外,見在一百九十七戶。編審下下丁二百四丁。每丁徵銀一錢八分五釐,實徵《丁徭》銀三十七兩七錢四分,課程銀二兩六錢。

稅契銀八兩

慶陽府風俗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舊志》:好稼穡,勤本業,民醇不訟,士篤愨有文禮,重喪祭,尚義舉,有古豳之遺風。

學以「明性窮理」 為功,尚「博文強記」 ,文體有「汪洋俊逸」 之氣。

「陶復陶穴以為居,干貉為裘以禦寒。」 婚喪倣古禮,不惑於釋道異教。

合水縣 「勤務農樵,習傳節儉。」

環縣 習武備,尚文學,地瘠力勤,民朴訟少。真寧縣 賦性忠朴,致力農桑。

寧州 性尚勇健,不事浮靡,問學相資,閭里相濟。

慶陽府祠廟考        府志 编辑

本府。安化縣附郭。

社稷壇 在府北關西,春秋二仲上戊日致祭。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城南。明洪武初建。正德初,知府郝鎰重修門牌、齋所、廚「庫。春秋二仲上丁日以城隍合祭。」

郡厲壇 :在府關外三里。周圍有垣。每歲清明、七月望、十月朔,請城隍主祭。

城隍廟 在府治東南

軒轅廟 、岐伯廟 「舊在南原,今廢。」

不窋廟 在府治南。有塑像,兩壁畫文王以下三十七像,今剝落。

韓范祠 在府學南。范文正經略延慶,防禦元昊,於東西兩川築堡砦以垂鞏固。西人德之,建祠以祀韓忠獻,兼治秦、鳳,為范同事,有功於民社,故亦入祀。後文正二子:一曰純仁,一曰純粹,嗣治延慶,後先濟美,厥績丕懋。郡人思慕不忘,故合祀焉。有碑記。

公劉廟 在城外西南八十里。宋郡守王庶撰碑文,今廢址存。

八位廟 在府治南。廟本周祖,後附顯聖、府君諸神為八位。明嘉靖初,知府蕭海廢諸神而獨立周祖,春秋修祭。

關王廟 凡四所一在府治南,舊為南門,元至正間建,有碑文。一在城西門,宋熙寧五年重建,明洪武初指揮王翬等重修,宣德五年復修,有郡人副使陳大綱記。一在北關城西,有教授劉震記。一在東山麓,與孫真人殿并建,嘉靖間創修,有舉人孫倌記。

元武廟 凡二所,一在北關東北,明正德間重修,有侍郎韓鼎記。嘉靖間,尹繼恒等修。一在東嶽祠首南關外,有舉人孫倌記。

東嶽行祠 在南關外,越西河,山勢聳秀,二水瀠洄,形如龍頭,回抱慶城,適對南雉。其上祠宇紛接,林木交翳,誠一方之勝概。明正統間,有訓導李謙記。嘉靖年修飾,有參議楊朝鳳《記》。龍王廟 在東嶽祠山麓,東西兩河,洄渚廟下。明嘉靖己酉,為大水漂沒。

皇清順治十年,守道李嘉彥創建於「城內西街。」

顯聖廟 在城外東山之麓。

酇侯土地祠 在府治儀門西南。

孫真人祠 明嘉靖庚戌間,居民創建,在城外河東關東山麓畔,右并建關王廟,合祀為「二聖祠。」 有舉人孫倌《碑記》。

合水縣

社稷壇 在縣城西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城南一里。

邑厲壇 在縣城西一里。

城隍廟 在縣治西

后土廟 在縣城東南一里。

濟義三聖廟 在縣城西南五十里濟義原。乃昔張蟠之祀土神、稷神、穀神處。

關王廟 在縣城西二里。

玉皇廟 在縣城東二里。

東嶽廟 在縣城西一里。

老君廟 在縣治南

顯聖廟 在縣城西九十里。

真君廟 在縣城北華池寨,元至正十四年修。三皇廟 在縣闕。里金大定間,李玫記。

三官殿 二所一在城東關福嚴寺東,一在縣東北二十里。

酇侯土地祠 。在縣衙內。

環縣

社稷壇 在縣城西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城南一里。

邑厲壇 在縣城西一里。

城隍廟 在縣治西

威靖廟 在縣治內。宋名將种世衡抗禦西夏,懋著奇勳。宣和中,故立祠祀之。詔賜廟額曰「威靖。」

旌忠廟 在縣城內。宋興隆間,金陷環州,統制強霓與弟震堅守孤城,不屈而死。贈觀察使,立廟祀之,賜額曰「旌忠。」

關王廟 在縣治西

清源廟 在縣治西

東嶽行宮 在縣城北三里。

青蛇神祠 。在縣城內。唐節度使楊朝晟師次方渠,乏水,有青蛇降坂下,走視其跡,水從而流。朝晟築隄環之,遂為汀淵。事聞,詔置祠,命泉曰「應聖。」

真武廟 在縣城內

酇侯土地祠 。在縣衙內。

聖母祠 在縣東南馬山嶺。肉身凡祈嗣者,隨感而應。

三官殿 在西關北城內外二所。

白衣殿 在縣治西

玉帝閣 ,在縣城外西山上有諸神妙境。《真寧縣》。

社稷壇 在山川壇東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治西關西北。

邑厲壇 在西《關外西隅》。

城隍廟 在西街

文昌祠 在東城樓上。順治七年,知縣焦象賢遷四牌樓上。

關帝廟 舊在西關,今建萬壽寺後。

魁星樓 :在城東南隅,知縣焦象賢建。

顯聖王廟 在縣東五十里。唐高祖咸亨二年建,封顯聖侯。宋太宗太平興國間封顯聖王。有《敕封御碑》。

東嶽行祠 在縣南二里。相傳建自隋、唐,威靈甚烈。明弘治初,知縣谷英重修。正德間,知縣李太重修。

崔府君廟 在縣城南二里。

玉皇廟 在縣北三十里。

二郎廟 在縣後城

天妃廟 在縣北坂。甘節廟 ,明嘉靖元年,都御史王、御史喻茂堅、提學副使唐龍等為邑人右都御史景清建,有教諭王正《記》。廟在縣西。

元帝廟 在東門外

三官廟 在城東三里

寧州

社稷壇 「在州北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州城南一里。

郡厲壇 在州城東一里。

城隍廟 在州城西關。明洪武二年,判官陳恕建。十二年,知州李仕銘修。景泰三年,知州田瑛重修,有慶陽府知府萬旬《記》。

狄梁公廟 在州城西一里。唐垂拱間建。元至正間,知州劉羽修。明洪武初,知州李仕銘重修。嘉靖二十一年,慶陽府通判亢弼、同寧州知州李世臣重修。

關王廟 在州城西,當三川合流之坪,莫知創始。宋宣和五年及元時俱重修。明宣德年修,有知州劉綱《記》。

東嶽行宮 在州城西

靈湫廟 凡三所一在州城東,地名九龍川。一在州城南五十里,地名水波頭。一在州西永吉里,宋熙寧三年修,地名「珊瑚川。」

八蜡廟 在州城西,廟圮。

六君子堂 在城隍廟東,宋建,祀刺史梁毗、狄仁傑、袁階,防禦使李勣、李允則、孔道輔。後以明知州劉綱增入為「七君子祠。」

噤神廟 在州東石幢里。故老相傳,神姓郭氏,噤治瘡疾甚效。土人祀之,禱瘡疾輒應。

敕建忠烈祠 在州治前,明時建。

顯聖廟 在城隍廟。順治十二年,知州韓魏創建。

寺觀附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安化縣附郭。

興教寺 在府城北,元建。明洪武中重修。普照寺 在府治東北。宋太平興國中創建。崇聖寺 在府城北一百里楊集里。元至正間建。

彌陀寺 在府城北一百里駱駝巷,元大德間建。

吉祥寺 在府城東北一百五十里。宋嘉祐間建。

寧靖寺 在府城東北一百里。

報恩寺 在府城東北一百里槐安壁南十里川,明正統初建。

壽寧寺 在府城

景山寺 在府城西一百里景山里。元至正間建。

丹霞觀 在府城西

祐德觀 在府城西北。金明昌二年建,元至正間重修。

文昌宮 在祐德觀內

合水縣

福嚴教寺 在縣東關。明洪武初作叢林,內設僧會司。

崇聖禪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

寶泉寺 在縣北二十里,明洪武間建。

故城寺 在縣南五十里。元至正間建。

大雲禪寺 ,在縣南六十里。明洪武間建。靈嚴寺 ,在縣東七十里。

苗村寺 在縣東八十里。

崇聖寺 在縣西八十里。金大定間建。

清涼寺 在縣西五十里。金大定間建。

石室寺 ,在縣西一百五十里。

南莊寺 在縣西六十里。元至正間建。

九蓮院 在縣城西三十里。

文殊院 在縣東北二十里,金大定間建,《環縣》。

景福寺 在縣治西,元大德間建,內設僧會司。《環縣寺 》,在縣城南九十里曲子城外。

寶塔寺 在縣北一里,中有古塔,蒼聳沖霄。玉泉觀 在縣城西七十里,元至正間建。《真寧縣》

萬壽寺 在西城內

雲寂寺 在縣東南十五里。

南朱寺 :在城東北二十里,金時建。

報慈禪寺 ,在縣東四十里勾仁村,五代齊時建。

目連寺 ,在縣東南六十里要冊鎮南。見《萬國雜志》。

東郭寺 在縣東二里北山下。今廢。

承天觀 ,在西關西南,舊名「通聖觀」 ,唐開元間建。元宗夢群仙見於羅底,詔訪之。乃於羅川縣東,有老人引使者至洞口,見白兔入穴,掘之,得玉真人像二十七,乃建此觀。

清虛觀 在縣上川六十里。元至正二年,邑人楊士壽建。

清寧觀 在縣南十里

興化院 在縣東四十里。宋太平興國四年建,翰林扈學士有《記》。

弘教院 在縣北二十里。元至正八年建寧州。

龍興寺 在鐘樓街

清涼寺 在城外南山

南山寺 在城外南山

高山寺 在城內東山

滿仙寺 在九龍川二十里,呂中丞「閉戶讀書處。」

高寺 ,在州東九龍川六十里,元仁宗皇慶元年重修。

九良寺 在白公村廟西。

保和觀 在城隍廟東

玉泉觀 在襄樂里,有《烏兔》二字。

長生觀 在州西五十里,元建。

帝君廟 在保和觀後

馬神廟 在驛北

彭子山玉泉廟 在荊村里。

迕逭廟 在本鎮中

白公村廟 在白公村里。

「元帝殿 」 ,在西甕城。

羅漢殿 在「《輯寧》街。」

「元帝殿 」 ,在九龍川五龍山。

觀音閣 :在觀音巷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