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98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九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九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九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九十八卷目錄

 保寧府部彙考二

  保寧府城池考

  保寧府關梁考

  保寧府封建考

  保寧府公署考

  保寧府學校考

  保寧府賦役考

  保寧府風俗考

職方典第五百九十八卷

保寧府部彙考二 编辑

保寧府城池考 總志府州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閬中縣附郭。

保寧府城池 石城,漢劉璋築土城,蜀漢張飛增修。明洪武初,千戶滕貴拓之,包以石門四,曰「富春、錦屏」 、「澄清」 、「威德。」 成化間,田儀建四樓,外州縣。

蒼溪縣城池 石城周圍四百九十二丈,計二里七分零,高一丈八尺五寸。明成化間,知縣朱敬始築土城。正德間,主簿唐賢包石門四:東曰「迎旭」 ,南曰「觀瀾」 ,西曰「通濟」 ,北曰「親賢。」 崇禎間,知縣沈國加高三尺,濬濠一圍。

南部縣城池 石城。明成化知縣蔣矩以木柵累石為門,周四百丈餘。弘治間,知縣陳伯齡築門四:東曰「探花」 ,西曰「狀元」 ,南曰「跨鰲」 ,北曰「靈雲。」 萬曆中,知縣饒一中砌石城,高一丈八尺,並修各城樓。

廣元縣城池 ,明洪武中建石城,東倚山,西濱江,南北濬池,周圍一千二百零三丈五尺,計九里,高二丈,垛口三千零八個,窩鋪三千個。原設五門,東曰賓陽,今以不便出入閉塞。南曰鎮川,西曰臨清,西北隅曰清遠,北曰懷羌,建樓五座。昭化縣城池 ,舊係土城,明正德間包築以石,周圍二里七分,高三丈,上覆串房,四面有樓,東門曰「瞻鳳」 ,南門曰「臨江」 ,西門曰「臨清」 ,北門曰「拱極。」

巴州城池 :「舊築土城。成化間,通判唐平、知州王臣加築包石,高一丈二尺,廣七百二十丈,闢四門,各覆以樓。正德中,分守參議胡鳳增修通江縣城池 。明洪武初,知縣樂韶壘石立柵以為城。成化間,知縣毛鳳築以土。正德六年,都御史林俊、參議龔勉仁、遂寧縣知縣鄒演、訓導孫永孝,始甃甓為城,周圍七百二十丈」 ,高一丈二尺,門三,曰「靖武」 ,永安,朝奉。明末毀。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王保釐修理如舊。

南江縣城池 「石城,明正德間沈鏞築,周三百六十丈,東、南、西三門。」

劍州城池 石城明成化中知州唐孟璋築砌,周二里。正德十三年知州李璧擴之。門五,曰「劍閣」 、「武建、鶴鳴、漢陽、立馬。」 舊南門仍存,是為六門。梓潼縣城池 石城,明成化中知縣關貴築。正德間知縣王賓重修,周五百八十丈。南門曰「南極」 ,北門曰「北辰」 ,東西二門無額。

保寧府關梁考  總志府州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閬中縣附郭。

南津關 按《明一統志》:「在城南,臨嘉陵江。」 鋸山關 在治東北蟠龍山後,乃漢沔要衝。滴水關 在玉臺山下。

梁山關 在治東十里。按《明一統志》:在靈山麓,與梁山相連,故名。

和溪關 :在治東二十里。路通巴地。

土地關 在治北二十里,與蒼溪縣羅石鋪交界。

錦屏浮橋 在城南

閬南橋 在治南二里

西水橋 在治南五十里。

大安橋 :在治東南六十里。

望月橋 :在治東南七十里。

蒼溪縣

小土地關 在治東南三十里,在石家壩劍門關 ,嘉靖中建。

狀元橋 宋狀元王越建。

金鼎橋 在金塢子

青雲橋 萬曆時,耆老楊文轉五旬無子,創修。橋成,次年雙生二子,「立碑記之。」

《金釵橋 》在金釵溪。

翠滿橋 在杜里壩

樂善橋 在柳池壩

縣前渡 在治內

南部縣

狀元橋 在縣治西,因馬涓中狀元,故名。「探花橋 」 一名「龍津」 ,因馮翼中探花,故名。「三元橋 」 因陳堯咨、堯叟、堯佐故名。

金魚橋 宋陳康肅公致仕歸,母馮氏以杖擊金魚,故名。

李公橋 明邑人李希侗建。子進士允登重建。流杯橋 去縣北二十五里,下有陳馬流觴遺蹟。清邑人李允修重建。

泉龍橋 在柳邊驛,一名「馬跑泉。」

曲井橋 明知縣歐陽炳建。

石魚橋 按《明一統志》:「在縣西三十里,過西四十里有西溪橋,又西二十里有弘濟橋。」

龍津橋 有名,即「探花橋」 者。

通津橋 按《明一統志》「在治東。」

廣濟橋 按《明一統志》「在治南五十里。」

廣元縣

潭毒關 朝天北上四十里。《志》云:潭下淵底有一鐵索,見則兵動。先朝有御前軍屯此,以捍蜀口。按《明一統志》:在潭毒山上。下瞰大江,路皆滑石,登涉頗艱,為蜀口之險要。

望雲關 按《明一統志》:「在縣北四十五里,山勢高聳,有若望雲。」

七盤關 按《明一統志》在縣北一百六十里,百丈關 在縣東一百六十里。

梅嶺關 有「狀元楊慎《射虎碑》。」

將軍橋 按《明一統志》,「在縣北四十里。」

石欄橋 在千佛崖南首。《方輿記》:「自城北至大安軍界,管橋欄各一萬五千三百六十一間,惟石欄、龍洞著名。其他各道雖險,然在山腰亦微有徑,可以增置閣道。惟此閣壁斗立虛,鑿石竅而架木其上,比他處極險。」

通聖橋 、司馬橋 、南渡橋 俱崩廢。

昭化縣

梅嶺關 在東大路。元至正間,鐵木將軍屯兵於此。明正德年,有大虎,兩耳皆缺,為害於此,食人無數,商旅不通。時捍龍潭驛百戶貫侯督軍射死,其患始消。楊升庵有《射虎碑文》。

渡口關 ,在縣南桔柏渡,北去縣二里。

白水關 在治西北一百二十里。有街道店房。駐防官。古有鄧芝蒼坪,乃陰平要路。

嵐溪關 ,最險之地,止可容一人一馬,魚貫而上。或云「弔崖子」 ,或云「嵐埡子」 ,未知孰是。

天雄關 在治西,通劍州大路,去縣五里,俗名「五里埡。」

寧濟橋 :在治西關外。

北鴈橋 :在治北關外。

高橋 :在治北三十三里。

《石棧橋 》最危險,土人張某者無嗣,出百金修之,工竟,舉一子。

昭化渡

巴州

涪水關

米倉關 按《明一統志》:「在治北五里。」

雪峰山堡 :在州治西北二十五里。

東山堡 :在治東十里。

平城堡 :在治西十里。

王蒙山堡 :在治北十里。

三巴堡 :在治西四十里。

蘇山堡 :在治北七里。

谷山堡 :在治東南二十里。

馬寶寨堡 ,在治東南一百八十里。

鎮壩堡 :在治北四十里。

鄭壩堡 :在治東北二百一十里。

綠山堡 :在治東二百八十里。

茶壩寺隘口 :在治西南一百二十里。

舊廟山堡 :在治西八十里。

浪樓溪隘口 :在治西南一百五十里。

柳津橋 在治西三里

深渡水橋 :在治西七十里。

普濟橋 :在治東六十里。

鹿溪橋 在治西二十五里。

恩陽渡 在治西三十里。

梁王渡 在治東南四十里。

韓波渡 在治西三十里。

「北津 」 即「白馬井。」

通江縣

羊圈關      。土地關。

檬壩關 在治西北

望星關      。竹浴關。

洪口關 ,在治東。皆自秦入蜀路也。

萬益橋 在縣治西

「大峽溪橋     。」 「小峽溪橋。」

寧濟橋 按《明一統志》在縣治南。

南江縣

米倉關 去治北一百里。

蟒潭隘 :去治北一百五十里。

劍州

劍門關 在大劍山下。按《明一統志》:「兩壁峭聳,蜀漢諸葛亮因立為劍門關,厥後姜維造劍門關以拒魏鍾會,即此。」

廣濟橋 在南門外

武侯橋 在治城東門外,橫跨聞溪,諸葛武侯建。

城南橋 喬缽重修,在南門外。

平濟橋 在治西十二里。

天成橋 在治東南二百里,跨雲起溪。

惠政橋 在荊頭鋪,去州南二十里。

柳溝橋 在治西六十里。

武連橋 在治西一百二十里,跨小潼津。劍溪橋 在治東三十里。

漢源橋 在治東三十里。

梓潼縣

天仙橋 在治南渡,今已頹廢。

火燒橋 在治南五里

西渡 在治西五里

南渡 在治南二里

保寧府封建考        總志 编辑

壽王 ,名祐榰,憲宗純皇帝第八子。初封保寧。弘治十一年之國,既而有癭疾,乃謂「水土所致」 ,疏乞改遷。弘治十七年遷於湖廣之常德。初封,第在保寧府城之中,方四里,易軍民居室千餘家,徙縣學寺觀、廟宇、公署數十區,為之宮殿房屋八百五十間。至嘉靖十九年撤去宮室,募民居之,而上其值。相傳王居此,常驚悚不安宮中,若有所得,故求遷去云。張桓侯為之也。

保寧府公署考        總志 编辑

本府

保寧府治 ,元至正中創,明洪武初建。成化中重修,及崇禎末燬。

皇清順治年間,知府柯臣新建。

捕廳署 在府治右

永豐倉 今燬

利州衛 在廣元縣東

經歷司 在廣元縣南

僧綱司 在觀音寺

道紀司 在太清宮

閬中縣治 在府治南,明洪武初遷建,明末燬。

皇清康熙初,知縣高人秀修建。

縣尉署 在邑治西

外州縣

蒼溪縣治 明洪武中建,及明末燬。今改為「分司公署。」

南部縣治 舊在跨鼇山下。明洪武間遷今所。成化中,相繼增修。明末燬。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裘龍粗建正堂五楹,東西幕廳。

各三楹土地祠在儀門左。

常平倉 在儀門內,三間。

分司 在南門內

府館 在街東

廣元縣治 ,明洪武中,同知賈納創建大門、二門、儀門、大堂、後堂、退食堂、後樓凡七進。明末獻賊,屠戮盡為灰燼,至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高培元重建。康熙五年,知縣林

晃重修。十三年,吳逆竊據,復燬,止存大門、二門、退食堂東書房三間。十九年,恢復之後,知縣李光震改修大門,重建大堂;堂後蓋草房二間,堂右蓋書房三間,周圍築牆。二十二年,知縣龍燦捐俸改修大堂,重建後堂,彷彿後樓舊址,重建大房三間,兩旁房屋重新蓋造。治後築臺,安設衙神廟;臺側蓋馬房十間,以為後擁,規模大備。主簿廳 在治東,今裁燬。

典史廳 ,在治西。明末燬。順治七年,知縣高培元重建。康熙十三年,吳逆竊據,復燬,止存前廳三間。今於廳後蓋草房六間。

駐鎮府 在懷羌門內,臨制,清軍同知駐劄。建收利州衛屯糧,今裁。房屋不時修葺,過往上司於此住宿。

察院 在臨清門內

預備倉 燬,今重建治內西倉三間。

昭化縣治 明洪武中,知縣郝信甫建。按《縣志》:「縣堂崇禎元年建。儀門三楹,大門鐘鼓樓三楹,內衙三間,樓三楹。」

皇清康熙三十三年,知縣吳尹新建。

巴州治 明洪武中,知州董煥瑛建。正德九年,知州章應奎重修。

通江縣治 明洪武間,知縣樂韶建。按《縣志》,縣署古璧州址也,在城西南,西抵分司,南抵平政橋,右抵城,左抵桂林溪。

分司 洪武十四年,知縣樂韶自趙公坪徙署於此。

府館 在分司右。明景泰四年,知縣周南建,通判王裴重修。今為儒學公署。

毛浴鎮守府 ,在縣東二十里。康熙三年,設檬壩關巡檢司 ,去縣東北三百里。成化間,設羊圈關巡檢司 ,去縣西北五百里。在大巴山中。嘉靖間設。

七里營 在鐘樓下百步昔里營,各有室宇。巡茶公署 在毛浴鎮。

茶倉 在治東

預備倉 在治左

陰陽學 :在城隍祠側。

醫學 與「陰陽學」 同址。

僧會司 在嘉祐寺

道會司 在元妙觀

惠民局 在治前

南江縣治 。明正德中,知縣沈鏞建。

劍州治 明洪武中,知州張成建。按《州志》:「州署坐漢陽山。譙樓一座在州治後。」 「申明、旌善二亭在州前。」

大分司 在州治西

小分司 遺址在大分司之西,名兵備府梓潼縣治 。明洪武初,知縣張斌建,寇變盡燬。

皇清定鼎,知縣方樹程創草堂三楹。康熙八年,知縣

王維坤始建縣堂三間

保寧府學校考        總志 编辑

本府

保寧府學 在府治西南。宋大觀四年建。明洪武中重建。知府陳益民、李直史增修。明末燬。

皇清順治中,知府柯臣、康熙初,知府薛柱斗先後建。

修「啟聖宮東西兩廡、名宦、鄉賢祠」 、明倫堂、尊經閣。

「丹梯書院 」 龕山上。

閬中縣學 在府治北。明崇禎間,遷修東門,後燬。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高人秀重建。二十五年,知縣潘

雲桂捐修牆垣,新建櫺星門。

外州縣

蒼溪縣學 在治西。明正德中遷修。正殿三楹。戟門、櫺星門、啟聖祠、明倫堂、文昌祠。

南部縣學 在治西,隋創。明洪武中重建。通判熊傑增修,鑄祭器。明末燬。

皇清知縣裘龍建,修「大成殿五楹,東西兩廡各三楹。」

戟門五楹,櫺星門三楹,明倫堂三楹,啟聖祠三楹,名宦祠、鄉賢祠。

廣元縣學 在縣治東。唐建。明洪武中,同知賈納重修。隆慶中,遷懷羌門外。萬曆間,知縣丁永曉遷於鼓樓東街。天啟二年,同知周顯章署縣事,遷於東山之麓。明末獻賊屠城焚燬,止存正殿。

皇清康熙五年,知縣林晃重修。至十三年「吳逆」竊據。

拆燬。十九年,恢復之後,知縣李光震補葺正殿。

重修東廡戟門、櫺星門至泮池久淤未濬。啟聖祠、明倫堂、尊經閣、魁星祠俱頹燬無存。

昭化縣學 在治西,宋建。明永樂中重修。巴州學 在治西。明洪武中,知州文成斌建。正德間,知州章應奎、同知趙宗繼重修。崇禎中,知州楊文明、鄉官蘇桂改修今所。

通江縣學 在治西北。宋建。明洪武中,知縣周南、楊賢、張貢相繼重修。按《縣志》,「儒學在縣署北。宋嘉祐間,知州皮公弼、俞瑊建。」 蓋古璧州學也。社學 在縣後。

社倉 凡七所:馬三埡、羊圈山、豐山壩、壩溪、金溪符陽、小覺觀以上俱知縣劉昇申請增建。射圃 址在尊經閣東。

南江縣學 在治南。明正德中,知縣沈鏞建修。明末寇亂,盡燬。

皇清順治間,知縣洪啟槐重建大成殿。康熙二十一

年,知縣王經方補修,并建櫺星門。

劍州學 在治東,宋建。明洪武間重建。嘉靖中,知州陳叔美遷修。明末燬。

皇清知州徐恭、喬缽相繼補修。

文貞書院 元建,以唐魏徵生此,因名。

兼山書院 在州東北,祀宋尚書黃裳,今廢。梓潼縣學 在治東。宋建。明洪武中,知縣張斌、知府李正方相繼重修。明末寇亂,鞠為茂草。

皇清定鼎,知縣方樹程草創大成殿。康熙十三年復。

值寇亂,傾頹殆盡。二十年,知縣袁還朴,重建「大成殿」 并兩廡戟門。

保寧府賦役考        總志 编辑

府總

實在民戶六千二百九十七戶,男婦一萬二千七百六十七口。

實在熟民田地共二千六百一十三頃三十六畝七分三毫四絲二忽一微六塵。

載糧一千三十六石三斗九升四合五勺二撮七圭六粒八粟。

應徵丁條糧銀三千七百二十八兩七錢五分二毫三絲八忽六微九纖六沙四塵三渺。又營兵開墾田地八頃一畝五分四釐五毫,載糧三石一斗二升四合一抄六撮五圭。應徵條糧銀一十六兩五錢八分二釐一毫二絲九忽五微一纖四沙五塵。

閬中縣

實在民戶八百四十七戶,男婦一千六百九十四口。

現在熟民田地共一百五十九頃五十八畝三分九釐一毫一絲七微六塵。

載糧六十二石四斗三升三合七勺三抄四撮四圭四粒六粟。

應徵《丁條》糧銀二百四十一兩六錢六分六釐四毫七絲六忽五微四纖五沙四塵九渺。弁兵開墾田地六頃五十五畝九分。

載糧一石六斗一升一勺五抄。

應徵《條糧》銀二兩四錢四分二釐五毫九絲七忽五微五塵。

額徵鹽井課銀九兩二錢五分。

額徵鹽引稅銀一百八兩九錢六分。

額徵《牲稅》銀一百六兩二錢五分六釐。

額徵:魚課銀二錢四分,魚油水腳銀一兩一錢一分。

額徵《牙行》銀一十四兩四錢。

蒼溪縣

順治年間清丈田地,發弓式造《易知》,由單起科。中田、上地一例,每畝載糧二合二勺。下田、中地一例,每畝載糧一合一勺。下地每畝載糧五勺。土著共編人丁一百一十五丁六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微四塵。流寓例不成丁。

土著、流寓弁兵開墾田地共一百二十三頃五畝四釐四毫九絲四忽六微。

共載糧一十二石五斗三升五合八勺二抄七撮一圭二粒二粟。

南部縣

南邑自順治十年丈量起,遵照現丈「土著流寓營兵弁兵自首開墾上中下田地」 一千四百三十四頃三十三畝零。

共載糧二百九十二石八斗八升零。

實徵:銀四百三十二兩七錢一分零。

又實徵《條糧》銀一百八十五兩九錢八分零。現在人丁五百四十丁零。

實徵丁銀三百四十三兩一錢七分零。

以上共《大糧丁條》三項,實徵銀九百六十一兩八錢七分零。

鹽課縣邑鹽井:現徵鹽課銀一百三十二兩三錢。

現徵鹽稅銀三百七十八兩七錢七分零。現徵牙行銀三兩。

三項共徵:銀五百一十四兩七錢零。

廣元縣

原額夏稅秋糧共一千六十石五斗八升一合八勺五抄。

人丁一千七百四十二丁,帶徵利州衛屯糧五千八百三十七石九升

縣衛驛新舊上中下坡陡田地通共四百一十九頃九十二畝三釐七毫四絲。

共丁糧一百九十二石一合八勺二抄六撮六圭。每糧一石,載丁一丁。

共載人丁一百九十二丁一毫八絲二忽六微六塵。

每糧一石,徵銀一兩二錢八分三釐八毫。每丁一丁,徵銀一兩二錢八分三釐八毫。每年實徵丁糧銀四百九十二兩九錢八分三釐八毫八絲九忽九微七纖七沙二塵四渺。遇閏加徵銀三十兩一錢九分六釐三毫八絲一忽八微六纖四塵。

學租下田一畝二分,每畝應納京斗,租穀六斗,每年共納京斗,租穀七斗二升。坡地即下地二畝二分。每畝應納租銀一錢,每年共納租銀二錢二分。照數徵完,起運布政司廣濟庫上納租穀,存留縣倉,候文支給。

白蠟三十斤。每年奉布政司詳定價值、領銀買備、解赴廣濟庫交納、委官彙解

額徵茶課銀七兩六錢二分六釐。每年照數徵完,解赴按察司衙門上納

額徵茶稅銀二十四兩二錢五分。每年奉按察司發腹票九十七張。每張應徵稅銀二錢五分。照數徵完、解赴按察司衙門上納

額徵魚課銀四錢二分四釐。遇閏加徵銀三分七釐三毫。每年照數徵完。解赴布政司廣濟庫上納

額徵《牙行》銀三兩。每年照數徵完,解赴布政司「廣濟庫」 上納

額徵雜稅銀一千六百六兩九錢二分四釐五毫,照例抽收,按季解赴布政司「廣濟庫」 上納。昭化縣

順治十年清丈田地,發弓式造《易知》由單起科。上、中、下田地,以二百四十弓為一畝。上田每畝載糧二升,中田每畝載糧一升五合,下田每畝載糧一升。上地、中田一例,中地、下田一例。下地每畝載糧七合四勺九抄。每糧一石,徵銀一兩五錢九分二釐四毫三絲。每糧五斗三升三勺五抄。

《人丁》一丁,每丁徵銀六錢四分。

巴州

土著流寓中下田地二十一頃四十三畝三分,共載糧三十七石二斗二升七合三勺九抄九圭八粒。

共載人丁一百四十七丁九釐一毫三絲七忽八微七纖五沙一塵三渺。

《丁糧》共徵:銀一百一兩九錢九毫五絲四忽六微七沙一塵一渺。

通江縣

上田一十三頃五十六畝七分零;

共載糧三十五石九斗四升七合九勺零。下田一十八頃八十畝九分零。

共載糧二十八石五升四合一勺零。

《中地》一十八頃一畝六分零;

共載糧二十六石八斗七升八勺零。

《下地》二十二頃五畝四分零;

共載糧一十八石八斗七升八合九勺零。《人丁》現載四百五十四丁。

南江縣

土著流寓中下田地,共三十七頃七十九畝三分三釐八毫。

載糧三十七石八斗三升四合九勺四抄二撮五圭四粟。

《人丁》一百三十八丁二分四釐九毫六忽六微二纖二沙六塵九渺。

應徵丁條糧銀一百六十兩三錢五分六釐五毫四絲一忽二微八纖五沙五塵六渺。

劍州

《額數》:上、中、下田地共一百五十二頃八十二畝五分五毫。

共載糧八十五石四斗一升五合七勺三撮五。

《人丁》三百九十五丁,九分九釐九毫九絲五忽三微三纖三塵。

《丁糧》共徵:銀五百四十五兩二錢八分二釐七毫四絲三忽七微三沙二塵五渺。

梓潼縣

貢賦:原額三千有零。明末屢經寇變,而人多逃亡。自

皇清定鼎,「休養生息。」今每年始徵《丁糧》銀一百二十

七兩四錢一分六釐七毫六絲五忽九微六纖三塵二渺。

保寧府風俗考        總志 编辑

本府。閬中縣附郭。

《巴志》質直好義,士風淳厚。

蜀檮杌地險民豪

《振文堂記》:「地大俗阜。」

山多田少,當川北要衝,民多罷敝。其俗質直,士風敦篤。

「地狹而險,民少而貧,質厚淳樸,俗尚禮義。」 《蒼溪縣》。

民多務本醇厚尚樸

南部縣

民習從古。士秀而文,農樸而力。風既還淳,俗猶敦厚。

廣元縣

地瘠人貧,務農崇儒。短於謀生,長於語言。士尚廉恥,民畏刑法。婚姻喪葬,勉力從厚。

昭化縣

人懷愿慤家,重敦厚巴州。

「質直好義,士風淳厚,安於簡儉,歌遊為樂。」 《通江縣》

民淳歲稔寬泰樂輸

南江縣

地瘠民淳,風俗簡古,農安其耕,士尚其禮。《劍州》

士知力學,農勤耕桑,崇尚儉樸。

梓潼縣

其地瘠,其民淳,其俗簡古,農安耕鑿,士尚《詩》《禮》。瘠土之人好善,殆其近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