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86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八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七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六卷《目錄》。

 《安慶府部·紀事》

 《安慶府部·雜錄》

 《安慶府部》·外編

《職方典》第七百八十六卷。

安慶府部紀事 编辑

《通志》:「周惠王十一年乙卯,楚子從諸侯伐鄭,滅舒鳩。 十九年甲子夏四月,徐人取舒。」

頃王四年丙午,群舒叛楚。楚令尹大孫伯卒,成嘉為 令尹。

定王六年庚申「夏六月,楚人滅舒蓼。」

簡王十二年丁亥「冬十二月,楚人滅舒庸。」

靈王二十三年壬子,吳人召舒鳩人。舒鳩人叛楚,楚 子師《荒浦》讓之。

二十四年癸丑秋八月,楚屈建帥師滅舒鳩。

景王八年甲子,吳敗楚鵲岸。杜預《左傳註》。「古桐國有 鵲尾渚。」

敬王九年庚寅秋,吳人侵楚,代彝侵潛六。楚沈尹戍 帥師救灊。吳師還,楚師遷灊於南岡而還。

吳闔閭四年,「吳伐楚,取六與灊」,即《左傳》魯昭公三十 一年、敬王九年也。

漢武帝元封五年乙酉冬,帝往南嶽,祭於潛、霍山。上 無水,廟有四鑊,可受四十餘斛。祭時水輒自滿,事畢 即空。積數十,歲歲四祭。後但三祭,一鑊自敗。

《元帝初元》五年丁丑,夏及秋,太湖大水。

光武建武四年戊子秋八月,帝如壽春,遣將軍馬成 擊李憲,九月圍舒憲先據郡稱淮南王。建武三年十 一月稱帝。

六年庚寅春正月,馬成拔舒憲黨,屯潛山上。揚州牧 歐陽歙不能克,從事陳眾說降之。

十七年辛丑七月,「妖巫李廣等據皖城,上遣馬援、段 志討平之。」

安帝永初三年己酉春三月,廬江饑,調零陵、桂陽租 來賑。

元初四年丁巳六月,廬江雨雹。

桓帝元嘉元年辛卯夏四月,廬江饑,疫。

靈帝光和三年庚申江夏蠻與廬江盜合太守陸康 討平之。

獻帝興平元年甲戌,袁術先攻徐州,求米三萬斛於 陸康,不聽。術怒。孫策曾詣康,不見,策銜之。至是術遣 策攻康,謂曰:「若得康,廬江真卿有也。」策率程普等攻 康,拔之。術以劉勳為廬江太守。

建安四年乙卯,廬江盜陳策數萬據山,魏曹操克之。 冬,十一月,孫策襲廬江,取之。

五年庚辰,廬江梅乾等聚眾數萬,為盜江淮間。曹操 表劉馥為揚州刺史,招懷群盜陳蘭、梅成入潛天柱 山,張遼攻之,斬蘭成。

六年辛巳,吳孫權破李術於皖城。李術不肯事權,多 納其亡命。權白曹操「宜速誅滅」,遂舉兵攻之,操不救 權,克而屠其城,梟術。以孫韶為廬江太守。

十九年甲午夏,閏四月,孫權使其將攻皖城,破之,獲 太守朱元光及男女數萬口。權拜呂蒙廬江太守,還 屯潯陽。分桐地為二,「其南曰陰安縣城,柳峰山之西; 其北曰呂亭左縣城,魯」《山之東。作克皖城樂府》。 後帝建興五年「丁未。吳兵出廬江。魏曹休擊破之。吳 賈德屯皖。」

六年戊申夏五月,吳鄱陽太守周魴詐以郡降曹休, 休率師十萬軍於皖,賈逵繼之。秋八月,吳主孫權率 陸遜、朱桓、全琮與休戰於石亭,大敗之,追至夾口,斬 獲萬餘。

延熙六年癸亥魏司馬懿帥師入舒吳諸葛恪遷於 柴桑。

《桐城縣志》:「呂蒙建議攻皖,拔之,遂授廬江太守。分桐 城地為二,畫地鎮守,民賴粗安。」

魯肅字子敬,臨淮人。屯兵駐桐,周瑜聞其賢,躬造貸 糧,以覘其器。肅有三囷,囷三千斛,慨指一囷與之,意 色超然。今邑西有指廩坊,南有魯鎮城,亦肅所築,北 有魯山一石中剖,名「試劍石」,相傳魯肅試劍于此。 又「魯王墩」、「魯王河」,皆因肅著名者也。

《府志》:「晉武帝咸寧四年戊戌,吳人大佃皖城,謀寇晉。 晉王渾遣兵攻破皖城,斬首五千級,焚其積穀百八 十萬斛,踐苗四千餘頃。」

元帝大興二年己卯,江東大饑。四月,廬江郡旱蝗。 四年辛巳,廬江潛縣民何旭家地中掘起生犬。 孝武帝太元六年辛巳冬十月,江東大饑,廬江郡尤 甚成帝咸和三年五月,溫嶠、陶侃、庾亮帥師救建康,討 蘇峻。戎卒四萬自潯陽啟行,取道雷池。

安帝義熙六年庚戌十二月,劉裕軍雷池,及盧循戰 於大雷,又戰於西岸,循敗績。

梁武帝天監元年壬午八月秋,大旱,十一月,大饑。是 歲,江東米斗五千,民多殍死。

太清元年秋七月己巳,鄱陽王範為合州刺史。初,範 以州附於東魏,是年討侯景,乞師不至,乃西軍樅陽。 東魏迎鄱陽世子嗣,以鎮皖城。侯景遣任約、盧暉略 攻晉熙,殺世子嗣。侯景屯皖口。冬十月,侯景屯晉熙。 三年,侯景攻臺城,湘州刺史何東王舉軍於清草湖。 元帝承聖元年壬申「夏四月,廬江晉熙等五城大饑」, 民死十八九。以魯悉達為北江州刺史,招集之。 陳武帝永定二年戊寅,梁丞相王琳攻陳大雷,陳遣 侯瑱、侯安都及徐度將兵禦之。

三年己卯,詔臨川王蒨於南皖口置城,使徐州刺史 錢道職守之。

宣帝大建五年癸巳夏四月,將軍吳明徹將兵擊齊, 取江北數郡。

十年戊戌十二月合江廬江蠻田伯興寇樅陽刺史 魯廣達討平之。

隋文帝開皇二十年庚申三月。熙州李《英林》反。遣行 軍元帥擊破之。時改「潛」為熙州。

恭帝皇泰元年戊寅,殷恭邃據舒州。

唐高祖武德七年甲申春三月,淮南道行臺僕射輔 公祏反。趙郡王孝恭及李靖師次舒州,孝恭擊輔公 祏別將於樅陽,破之。時輔公祏據石頭城,孝恭等進 克丹陽,公祏棄城去,獲斬之。先是,孝恭將發大享士, 杯水變為血,坐皆失色,孝恭自如,徐曰:「公祏罪惡盈 貫,今仗威靈以問罪,杯中血乃賊臣授首之祥乎!」盡 飲罷,眾心為安,遂破之。

肅宗乾元元年戊戌,舒人楊昭反,殺刺史劉秋子。 上元元年庚子冬十一月,江淮都統劉展反,陷舒州。 時展先陷昇、潤二州,遣將王恆陷舒、和、滁、廬等州,所 向摧靡,橫行江、淮間。

代宗大曆十一年丙辰,江淮盜陳莊陷舒州。時以涼 州刺史張萬福攝舒州刺史,萬福督淮南兵攻破諸 黨,遂擒陳莊。

文宗太和四年庚戌夏,江水溢,沒舒州太湖、宿松、望 江縣民田數百戶。

宣宗大中十年丙子三月,舒州吳塘堰異鳥見。堰上 有眾鳥成巢,闊七尺,高一丈,百鳥繞之。中有大鳥,人 面、綠身,紺爪喙,聲呼曰「甘」,人謂「甘蟲。」

十二年戊寅「秋七月,舒州大水害稼。」時淮南大水,深 至五丈,沒數萬家。

懿宗咸通九年戊子,舒州蝗。十二月,桂州戍兵作亂, 推判官龐勛為主,因遣將寇舒州。

孔威為舒州刺史,咸通末,進龍骨一具,有表錄其事 狀云:「州之桐城縣善政鄉有青龍,鬥死于百姓胡舉 庭中。時四月尚有繭箔在庭,忽雷雨暴作,聞雲中有 擊觸聲,血如注,灑繭箔上,漸旋結聚,拾置掌上,須臾 令人冷痛入骨。龍既死,剖之,喉間有大創痕,長十餘 丈,身尾相半,鱗鬣皆魚,惟有鬚長二丈,其足有膜翳」 之雙角,各長二丈。時遣大雲倉使督送舟,以肉重不 能全舉,乃剸為數十段,載之赴官。

僖宗乾符三年丙申冬十二月,王仙芝陷舒州。 中和四年甲辰,賊吳迥同黨李本攻舒州,刺史高澞 棄城走,迥本據城為亂。廬州刺史楊行密遣將陶雅、 張訓擊迥本,擒斬之。

景福二年癸丑秋七月,行密遣將李神福討蔡儔於 廬州,克而斬之。冬十二月,移兵舒州,刺史倪章棄城 走,行密以神福為舒州刺史。

後周太祖廣順元年辛亥夏四月,南唐舒州大饑。 世宗顯德三年丙辰春三月,遣郭令圖拔舒州。秋七 月,南唐朱元等取舒州。初,唐人迎降周師及周師俘 掠,民失望,相聚山澤,號「白甲軍」,屢敗周師。朱元等遂 復取舒、和、蘄等州,郭令圖棄城走。

五年戊午春三月,唐獻舒州於周。時淮南惟廬、舒、蘄、 黃四州未歸於周,至是唐割四州地,畫江為界,周罷 兵還。

宋太祖開寶四年辛未六月,舒州大水,害田舍。 八年乙亥冬十月,曹彬將王明大破江南兵於皖口, 朱令贇自湖口入援,彬遣王明令人樹木於洲渚,若 帆檣狀,贇疑有伏,不敢進。明合部軍劉遇攻之,擒贇。 時遇兵自舒進。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戊寅、五月,舒州麥秀兩岐。 端拱二年己丑、七月,舒州芝草生。

淳化三年壬辰,舒州甘露降,四月又降。

四年癸己六月,舒州甘露降。

七年丙申六月,舒州「木連理。」

至道元年乙未七月,舒州粟畦兩本,岐分十穗真宗咸平四年辛丑八月,舒州嘉禾生。

景德三年丙午,懷寧縣民家二柳樹,相距三尺,其枝 相交一處如連理。

天禧三年乙未四月,舒州甘露降。

英宗治平三年戊申,淮西旱。

神宗熙寧六年癸丑,大旱,蝗。

元豐元年戊午四月,舒州山水瀑漲,壞民廬舍。 哲宗元祐八年癸酉秋八月,舒州大水。

紹聖五年甲寅,淮西民田既刈而復生,一歲再實。 高宗建炎三年己酉冬十一月,淮賊劉忠入舒州,通 判孫知微死之。

紹興元年辛亥夏四月,「江淮招討使張俊破賊李成, 拔舒州。」

三年,李成據江淮、湖湘十餘郡。張俊與岳飛討之,追 敗於黃梅縣,成奔降。劉豫諸郡平,拔舒州。

二十八年戊寅,舒州白龜見,龜小如錢,白如玉,出潛 山溪中,郡守魯公貢諸朝。

孝宗乾道四年戊子春,舒州雨黑米,堅如鐵。

五年己丑,舒州民獻二首龜,不能伸縮,郡守張棟縱 之,言「龜孽也。」

淳熙十五年戊申,舒州旱。

寧宗慶元五年己未,安慶大水,害稼。

嘉泰三年癸亥,舒州潛山中產異草,煎之飲人肉骨 立化為水釜,則通體成金,此即「金英草。」

嘉定二年己巳,安慶饑。

嘉定二年己巳歲,饑寇張軍大煽亂,知府林仲虎棄 城走,賊登郡廳,大發府庫以散民,惟斬胥魁一人,曰: 「是舞文而虐民者,宜除之。」

理宗端平三年丙申冬十一月,蒙古兵入舒州,口溫 不花入淮西,蘄、舒、光三州守臣皆遁,口溫不花合三 州人馬糧械趨黃州。

度宗咸淳七年辛未春二月,舒州饑,疫。

恭帝德祐元年乙亥春正月,守安慶制置「使范文虎 遣人以酒饌如江州迎元軍。」伯顏使阿朮以舟師先 進,文虎以城降,通判夏椅仰藥死。

端宗景炎二年丁丑夏四月,淮人張德興、熙人傅高、 灊人劉源兵起,復黃州、壽昌軍,殺元將鄭鼎。九月,元 復陷黃州、壽昌軍,「張德興、傅高死之。」

宋末兵賊交突望江縣,廢徙江南之香口。

元成宗大德七年癸卯秋七月,安慶路大饑。

武宗至大元年戊申八月,諸路旱、蝗、饑、疫。

仁宗延祐六年六月,潛山大水,害稼。

泰定帝泰定四年丁卯四月,旱蝗,大饑。

文宗至順元年庚午,安慶水。秋七月,潛山大水,沒田 二萬五百頃;宿松大水,沒田千頃。

二年辛未,望江水,蠲其租。

順帝元統元年癸酉三月,潛山地震。六月,旱蝗。 至元元年乙亥,懷寧縣蝗。十二月丙子,安慶及潛山、 太湖、宿松地震。

二年丙子,旱、蝗。江、淮自春至八月不雨,大饑。宿松地 震。

至正十一年辛卯冬十一月,徐壽輝與倪文俊、趙普 勝等聚眾舉兵,亦以「紅巾」為號,攻陷蘄水及黃州,遂 東掠至潛,民有避於西大塔者,賊撤民舍環焚之,死 者甚眾,城市盡燬,大掠而去。賊起黃梅五祖山,距邑 三十里,迅不及覺,首攖賊鋒,殲殺遂盡。

十八年戊戌春正月,天完將陳友諒攻安慶,城陷,余 闕自刎,墮清水塘死,其妻妾子女亦皆赴井死。 十九年己亥,明太祖命廖永忠領兵進攻趙普勝樅 陽水寨,破之。九月,明奉國將軍徐達及張德勝帥兵 自無為州登陸,至浮山,擊敗趙普勝部將胡總管,追 至潛山。友諒參政郭泰領兵至沙河,迎戰,德勝復大 破之,斬郭泰,克潛山,以詹元帥守之。

明兵攻趙普勝於安慶,弗克。陳友諒誘殺普勝,遣別 將守之。明兵克安慶,以僉院趙伯仲守之。

二十年庚子,陳友諒遣將張定邊復破安慶。先是,趙 普勝將張志雄善戰,友諒害普勝,志雄銜之。從友諒 戰於龍灣,無鬥志,遂降明,盡獻其取安慶之策。 二十一年辛丑,范文虎故宅產雙蓮。

杜萬戶者,元將也。偽漢兵陷安慶,余闕既死,其妾甫 生一子,棄水濱。杜見,呼之曰:「此余參政子,義種也。」悉 捐所攜物,懷其子去。今桐城洪濤山王氏即其裔,家 廟猶祀余參政。

明太祖聞安慶復陷,大怒,帥師親征之,水陸並進。張 志雄從行,至安慶,敵兵固守,明太祖以陸兵疑之。敵 兵動,志雄乃與廖永忠擊其水寨,破敵舟八十餘艘, 獲船二十有七,遂克安慶。

明太祖洪武二年,詔徙江西饒州府鄱陽、樂平諸屬 縣民來實宿松。松民自饒者十居八九,衣冠言動,猶 有饒風,屈指先代,土著不過數姓。

三年庚寅夏,旱二十八年乙亥,府譙樓災。

建文元年己卯三月,桐城、望江地震。

《桐城縣志》:「王勝喜讀書,尤好兵法。元末歸明太祖,立 功官右副元帥。後攻陳友諒,取江州,賜金帶良馬。鄱 陽之戰,謀欲火攻,勝應募與丁普郎等詐降,夜縱火 焚其營,乘火奮擊,大破之,勝死於火。封太原郡侯,祀 康郎山。」

黃榮六世居鄱陽。元末遷桐。時掛車河有吳貴,自稱 「元帥」,性兇暴,貪財好殺。榮六欲保障一方,使貴不敢 滋虐,於是築《六兒城》於蔣家山南,遠近不能自存者 皆來歸。適明太祖下安慶,榮六請降,不受爵賞,遂歸 山,以琴劍自娛。

黃永榮,六之孫,素豪健。永樂兵起,以伍卒隨征,屢立 功,得統百夫。復北定京師,拜「明威將軍」,調南京羽林 衛指揮,世襲其職。

黃公山在桐城東南六十里。建文朝,黃觀死靖難,顯 靈于此,因以得名。先是去山里許地名「白鹿」,居民為 觀卜地建祠,一切皆備,惟擇日上梁。一夕,山中獐鹿 及百鳥,忽將屋材移置山頭,眾知觀意,遂立廟于此。 愛童,潛山王立達蒼頭也。萬曆丙辰,盜劫立達,然膏 炙之。童裸體急持器相鬥,達得逸去,童被殺,受七傷。 邑令邵給旌之。

《府志》:「代宗景泰五年甲戌春正月,宿松大雪。秋,大水 害稼。」

六年乙亥,雙蓮寺復產雙蓮。

英宗天順六年壬午,蝗。

憲宗成化二年丙戌,旱,大饑,江、淮人相食。

十年甲午,大水。五月至九月,人皆乘舟入市,《海錯》隨 水登於江岸,蛇虺入室。

十二年丙申冬,「大燠,桃李華。」

十四年戊戌,大旱,民多流殍。

十七年辛丑二月十日,地震有聲。

孝宗弘治二年己酉,桐城太湖大水,蛟龍群起山谷 間。

十年丁巳五月,天鳴雷震,太湖城隍廟震。

十一年戊午,大疫。

武宗正德二年丁卯,太湖縣廳災。

三年戊辰,太湖嘉禾生,一本數穗。

五年庚午五月,「大水」,六月虎入府城。

六年辛未,水害稼。

七年壬申,閏五月,流賊劉六、劉七、齊彥明等,自黃州 至鎮江道雷港,六月,自通州至九江道雷港,七月又 下南京,凡三往來,俱過安慶。望江官舍民廬多焚掠, 大兵追賊七於安慶。

十四年己卯六月丙戌,寧庶人宸濠偽將帥兵寇小 孤,沿江焚掠,民避不及。丁亥,寇望江,焚掠尤甚,公署 民舍去十之八。己丑,宸濠欲向留都,乃遣偽將涂欽、 偽帥劉養正、李士實,統賊二萬,號十萬,蔽江而下,掠 西郭,遂軍於正觀門、集賢門。守備楊銳、同知府張文 錦等先與賊戰於江滸,已而收兵入城拒守。及登城, 賊舟已眾至三千。於是銳軍城西,文等副之。文錦軍 城北,同知林有祿等副之。通判何景暘及指揮大經 等,知縣王誥及教授諒等軍城東南,日與賊戰拒之。 庚寅,濠兵圍安慶,攻西北門。是日,環城被圍,而正觀、 集賢受敵尤急,左右恐文錦常以劍自隨,銳弓不釋 手。有祿與文錦以下無不欲死戰者,眾乃不懼。七月 壬辰,賊將宋欽來,兵數萬,匝城重圍之,四面擁梯而 上者數十。銳、文錦等督兵,或奪或焚,賊不能為計,乃 斂手退於其營。丁酉,濠督兵萬餘,僭擁黃艦二艘,次 於磯下。濠問曰:「此何地也?」其徒吳人復曰:「王石磯。」濠 惡,聞其言,殺之戍戌,濠先遣賊將持偽檄於門下誘 降,銳堅守之。或問文錦,文錦曰:「吾只有一箇死字。」眾 感服。文錦引弓欲射,捧檄者或止之,乃手刃《一疑二》 者以示眾,眾皆股栗,城守愈固。賊怒,下令環城攻擊 愈急,砲矢四集,晝夜不少怠,城上亦力戰不少衰。庚 子,賊督所部置雲樓數十,登樓覘城,欲乘而登之。城 中亦造飛樓數十,乘城而射之,無不中賊者。及夜,乃 縋人焚其樓。火發,賊驚走,樓盡被焚,縋者登。甲辰,賊 督所部造層梯數十,梯四方,方二丈,高於城外,蔽以 板。中伏兵數十,藉以為登城具。城中預以舊茅房候 之,俟其近城,以茅掩之,而縱以火。賊不及走,梯已被 焚矣。丙午,賊計既窮,死傷者又眾。濠有憂色,謂其徒 曰:「安慶且不能克,安望金陵哉?」其徒或諾或否。是時, 都御史王守仁破南昌,賊解圍遁。八月,大兵次於懷 寧、潛山

八年癸酉十月,雪殺竹木幾盡。

九年甲戌八月二日壬辰,晝晦如夜,星斗皆見。 十二年丁丑四月,懷寧、桐城、宿松、望江水,免租之三。 十三年戊寅正月,芝生大節堂左梁。五月,「懷寧、桐城、 太湖、宿松、望江水。」冬,虎入府城,免租十之四。

十四年己卯三月,李結實如瓜。四月水。五月,多蠅。六月,宸濠來攻,免民租之半。

世宗嘉靖元年壬午,鵲巢於室。懷寧、桐城、宿松、望江, 水害稼。

二年癸未春,宿松地震。秋,大旱,疫。

三年甲申,南畿諸郡大饑。

七年戊子,有「年。」

九年庚寅,望江大水。

十年辛卯,宿松大旱,螽害稼。

十一年壬辰,大旱,螽害稼。

十四年乙未夏五月,望江旱。

十六年丁酉春,宿松、望江大雪。夏,大雨,四月不止,水 害稼。

十八年己亥,大水。

二十三年甲辰,大旱,自夏至秋五月不雨,饑民食草 木。十月壬午,雷。十二月戊寅,雷。

二十四年乙巳,大旱,民饑,米價騰湧。

三十二年癸丑,宿松水、太湖大水,太湖民居漂沒,宿 松陳漢山蛟起千有餘穴,衝去田六百餘頃,淹死人 千有餘口。

穆宗隆慶三年己巳夏,大水,勸借穀十五萬石,截漕 三萬石賑之。

隆慶六年壬申,軍糧春夏二季未給,衛軍吳習等率 眾執兵仗詣告匱。知府查志隆卒見驚為叛,急令閉 門,起,匿臥內。軍眾遂鼓譟肆掠。鄉官于惟一、生員洪 雲翼出諭以禍福,乃徐徐解散。事聞於朝,指揮馬負 圖、張志學併吳習等皆伏誅,逮志隆。

神宗萬曆十二年甲申二月初六日,地震。

十三年乙酉大旱詔免錢糧之半。

十四年丙戌,大水害稼。

十六年戊子三月八日,宿松地震。夏,大旱疫,民大饑。 十七年己丑,大饑疫,道殣相望,災連數千里。

十八年庚寅,潛山大旱,民多饑死。太湖大風,墮禾實, 掃之盈升斗,掃者輒病。

二十年壬辰,「夏秋不雨,螽。」

二十一年癸巳,望江旱。

二十八年庚子,桐城大水,漂沒廬舍數百家。

三十三年乙巳秋,「天鼓鳴。潛山水暴漲。漂沒廬舍數 百家。」

三十五年丁未冬,太湖縣水結冰,成龍蛇鱗甲之狀。 三十六年戊申夏,霪雨連旬,大水。懷寧、桐城、宿松、望 江淹沒田禾無算。秋,大旱,民饑。

四十一年癸丑,宿松大水。

四十二年,宿松東廂民司辛充邑馬戶,馬出郊外五 里許,躪入民田,農人刺之,腹破腸出,馬騰躍似與人 鬥狀,徑趨市。眾隨之。見其過東禪寺,欲進,誤以為縣 署也。望佛像,知其非是,復行進公廳,匍伏階下,如欲 訴冤。官異之,差一役隨馬所之,拘田農至,詢其故,以 「馬食穀」對,馬下銜一草,置之階前,白其未嘗食穀也。 「官杖農人」,令醫馬。馬見冤已白,出郭門立斃。

毛法師,不知何許人。明萬曆年間,邑大旱,師來邑,自 標云出賣,風雲雷雨。邑令因請祈雨,師登壇,結草龍 送之湖邊。頃霧氣騰繞,草龍逝波心而沒。後數日,呼 縣役,書其掌,令握之,謂曰:「迎汝主接雨。不信,可伸掌。」 役如言往請。邑令曰:「赤日中天,何從得雨?」役伸掌,霹 靂一聲,從掌中出。邑令異之。詣壇下,忽黑雲布空,大 雨如注,雨中皆有魚蝦,邑賴以甦。

熹宗天啟元年辛酉正月,桐城、太湖、宿松大雪,封門 塞路,積四十餘日。

二年壬戌,太湖有雞作人語,有婦產子,牛首人身。 三年癸亥,桐城大水,漂沒數百家。宿松有婦產子,似 豕狀。望江地震。

四年甲子春二月,桐城縣東有塘水忽赤如血。秋九 月,潛、霍山崩,望江水災,大雨雹。

愍帝崇禎元年戊辰正月朔,大雷雨。三月,雲成五色, 有樓閣之狀,見太湖東南。十一月,桐城隕霜,冰。林木 房舍間皆結成刀兵花鳥狀,如是者四日。冬,宿松有 婦產怪,青而撩牙,額有雙角。

二年己巳秋,黃梅王樂平、九江李完楚倡亂,結山民 張貞閔、辛知縣楊之屏,同縣丞朱一鳳計擒之。之屏 諳方略,偵知貞辛以九月二十四日造反,乃于二十 三日薄暮,微服間道同縣丞朱一鳳帶健卒二十人 進山設伏。是日黎明,天暴寒風雪,貞等臥未起,一鳳 直擣榻前,眾擊之以出,諸黨解散消彌之力也。是年 桐城何氏婦生鬚多而且長。宿松大旱,

三年庚午,有年。「桐城四野鬼哭。李樹結實如瓜。」 四年辛未「秋七月二十日,望江地震。」

五年壬申秋七月,望江有赤鳥,大如鸛,其聲「烏烏」如 咽。桐城有神像,流淚拭之復出,如是者一月。

朝城陳金鉉,令桐城端陽,有餽白蛋數十枚者。偶見 一蛋,上有五色,遂以家雞翼之。俄得小白鳳,不數日 漸大,每時去時來。其伏雛之雞,重三十斤,毛亦變成五色,久之并翔去。

七年甲戌正月,地震,屋宇傾動。秋七月,天裂,映地皆 赤。八月二十三日,桐城土賊黃文鼎、汪國華等竊發, 城遂潰。時流寇逼楚、豫間,文鼎等謀亂以應之。謀泄 恐敗,乘夜斬關入,火其樓櫓,比屋延燒,數百間立盡。 次日,文鼎等結寨於胡家莊。閏八月初三日,兵備道 王公弼率參將潘可大討之,次於練潭鎮,賊徙寨於 雲集寺,桐人誘文鼎等殺之於市。公弼如桐靖亂。冬 十月,雨黑黍。太湖民沈萬勛種之,越歲,樹高二尺,葉 圓細如枸杞,久亦未見。其花實至冬不枯。桐城北峽 關鬼祟大作,來如風雨驟至,詳視則小鬼千百為群, 數日乃止。

八年乙亥春正月,「流賊」圍桐,不克。二月,破潛、太、宿,轉 掠懷境。五月,守備潘可大領兵守桐城。巡撫張國維 帥大兵至安慶,遣遊擊張其威等援宿。賊示羸,誘入 伏中,我師敗績,其威及項鼎鏞、包文達、朱士蔭俱死。 太湖縣知縣金應元被執,不屈,賊殺之。秋九月,賊復 寇太湖,知縣楊卓然率兵民襲之,賊遁。

九年丙子春正月,監軍道史可法、總兵許自強屯軍 呂亭驛。冬十月,流賊掠,潛撥嵩坂。十二月二十八日, 賊襲宿松,焚掠甚慘。屯二日,走太湖,轉入懷望境。安 池道史可法督兵追戰於天津潭。是年十月,雨《穀紺》, 《外黃內雨》多處,焚殺尤慘。

十年丁丑,潛山宿松產白土,民取以合粉米食之。秋 七月,桐城三里岡有白氣從空而下。九月二十七日, 有白鳥數千集於城外山,望之如雪山。冬十一月,雨 水冰。望江大雨雷電,有鄉民汪宗春鎗自跳躍,汪未 幾為賊所殺。

十一年戊寅,饑。桐城、望江產白土,民取食之,後多病 死。秋八月,地震有聲,怪風拔木轉石。五月,桐城天泉 出。時天旱,賊圍城中,苦無水,有童子於城內郭家園 掘窟,水湧,名曰「天泉。」是歲,桐城郎氏婦產二物,一類 西域人形,一類象。

十二年己卯,桐城汪氏婦產一猿,雙胞。宿松大風害 稼。秋九月,免田租有差。

十三年庚辰,太湖司空山石隕。夏,大水。潛山有野鳧 百萬為群,飛蔽天,日競集水田,食禾苗。宿松風霾,相 連二旬。夏,大水,田鼠害稼。望江雨土,野多𤜶。 十四年辛巳,大旱螽疫,人相食,死者枕藉。二月,免十 二年以前稅糧。太湖有白煙起塔頂,三越月始散。《占》 曰:「其城必屠。」七月,太湖火藥局災。

十五年壬午,大饑疫。詔「明年以麥代漕,後令折尋蠲。」 潛山起蟄蛟百千,漂沒田舍無筭。望江茗山再起蛟 數千,雷雨異常。

《桐城縣志》:「方敬字惟恭,重義而輕財,人皆以義重之, 或激之義則易動,或浮借義徼其貲,即揮貲若棄。常 乘醉與人貲,醒不復問,族黨推為宗督,人服其正直 無私。一日所居白。」室有祟,或竊或擲,或嘯或觸,怪 異百端,巫治之益甚。敬曰:「邪不勝正,我躬則闕。」乃沐 浴齋戒,為文而禱天地家廟,責己遣祟,是夜遂滅。 何唐字宗堯,微時之皖,道暮假宿,一尪叟延之上坐, 供具加禮焉。宗堯異而問其故,叟曰:「家人咸疫,聞鬼 語當避,司馬先生至而病少甦,先生異日司馬哉?」宗 堯曰:「果爾,吾且為三日留以痊。」而家留三日悉痊。乃 去。

解理,河南人,令桐城廳事。後有妖夜出,恠變不一,前 令嘗治之,卒莫能去。理至,禱于城隍。越三日夜,妖復 至,以石遙擊之,火光應石而起。久之不動,若有執而 縛之者,乃共擊斃之,則一黃犬也。垂耳狐尾,剖其腹, 青草黃土,皆非犬所宜食。命積薪焚之,自是妖息。 魏二,潛山汪世偉老僕也。明末寇亂,偉父母死於賊, 時偉方襁褓,僕有幼子,懼難兩全,即棄己子,懷主脫 難。連值凶荒,乳哺婚教備至。偉長事之甚謹,不尸其 功。

《潛山縣志》:「處士王允元有義僕唐二者,性蠢朴,饒膂 力。明崇禎間,獻賊掠潛,允元為賊所執,將殺之。唐二 倉皇趨救,與賊持,允元因脫走。會他賊復至,唐二力 竭被縛,詈不絕口,寸磔而死。後允元年至七十,壽終 於家。」

《府志》:流寇破皖城時,有一婦人為亂兵所掠,手攜小 兒方數歲。賊驅迫上船,兒墮水中。婦大慟曰:「是兒吾 幼主也。一家數十口盡被賊戮,止剩此兒。我之所以 靦顏忍死者,正欲存幼主以延宗祀。今死矣,我何用 生為?」遂罵賊赴水死。時懷寧韓簡亦被掠在舟,目擊 其事,惜姓氏不傳。

《桐城縣志》:樅陽有夫妻避流寇於磨旗嶺,妻抱幼子 伏草叢中,夫登高瞭望,忽倦寢,夢妻蓬首血面來告 曰:「我昔從黃巢殺一人,其人今來殺我,我死亦無恨, 汝善撫幼子。」夫驚醒,尋見妻屍橫地,子尚無恙。 竇成者,參將廖應登之卒。登為賊獲,賊因挾登招降

桐兵。登令成往,成至城下,乃大呼曰:「我竇成也,主將
考證
與予,不幸落賊手,吾忍死語汝,慎勿降賊計已窮,降

則身名俱辱耳!」賊怒而磔之,至死猶罵不絕口。桐人 祠祀埒黃公云。

方大介,字君望。慷慨負奇節。父嘗與豪貴隙,豪貴欲 謀害之,大介奮然曰:「兄弟六人,大介死,五人尚可養。」 遂不避艱險,以圖報父怨。豪貴畏懼,潛身遠遁。明季 避亂郡中,皖撫徵入幕府,每出奇策,以佐防禦。後返 桐,舉為族長。方族大賦贏,計畝三萬有餘,輸將悉藉 其手。又秉性嚴正,里中事多取平焉。

黃得功,榆林衛人。初起行伍,入禁旅,驍勇冠一時。崇 禎庚辰,流寇犯桐,得功冒險來援,伏賊四起,手揮鐵 鞭,衝圍而出,萬賊膽落。辛巳,《回革》十二營盤,據魯谼、 沙河間,得功再援,所向輒斃。壬午,獻賊圍城,凡十四 晝夜,百計欲破桐。桐民林構者,夜縋請援,得功投袂 以起。一日,賊眾棄甲曳戈,鳥驚獸散,城中相顧怖愕, 不知賊計何出。須臾,望見萬馬奔騰從天而下,圍遂 解。百萬生靈,賴以重蘇。桐人立祠城西祀之。

安慶府部雜錄 编辑

錢希言西浮籍皖,為吳疆盡處,表裏山川,其雄視部 中者,有潛山焉。武帝乾封之明年,南巡而東,登禮灊 之天柱山,號曰「南岳」者此也。城東有劉伶墓,垂楊撲 江,陰羃數里,帆影盡綠。

《府志》:雷港驛在皖之望江,一名雷池,即十大雷口也。 鮑照嘗登大雷岸與妹書,故唐人詩中往往稱「大雷 書。」

小孤山枕江北岸,孤峰峭拔,石陡厓傾,與南岸群山 對峙如門,江流至此溢束而出矣。上有神女廟,共彭 郎磯相望盈盈,故俗有「彭郎娶小姑」之語。

《潛山縣志》:「霍山南嶽有雲師、雨虎。雲師如蠶,長六寸, 似兔。雨虎如蛹,長七八寸,似蛭。雲雨之時,出在石上, 肉甘可食。又有四鑊。」

《望江縣志》:「徐仲源廬墓,遇雷呼母。」舊志龍之珠曰:「考 仲源之母畏雷,與王褒母同。仲源守墓事亦與褒同。」 愚又考漢汝南孝子蔡順,少拾桑椹,赤黑異器。賊問 故,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賊義之。其母生平畏雷,葬 後遇雷,順必環塚而呼。嗚呼,千秋孝子。」至性感觸,默 相脗合,夫豈有所彷而然乎? 羅仲弘妻方氏鳳英以《貞節》旌。其後方自宣妻羅氏 引貞,亦以「《貞節》旌。」兩族之內,其貞節若適相酬云,洵 異事也。

二《茗神燈,雷》十景之一,未見者或疑為誕。愚謂此景 與峨嵋、匡廬同。嵋山頂有聖燈,月明之夕,數十百,如 亂螢自二峨飛來,撲之皆木葉。匡山文殊臺,漏下月 明,有大光自空來,一化為百,亦如亂螢落臺前,是為 佛燈。總之,天地間寔有此一種幻異,特人以不經見 為誕,然究其理,則不可以臆測已。

安慶府部外編 编辑

《府志》:「潛山縣韓友,字景先,舒人也。為書生,受《易》於會 稽伍振,善占卜,能圖宅相塚,亦行京費厭勝之術。龍 舒長鄧林婦病積年垂死,醫巫皆息意。友為筮之,使 畫作野豬,著臥處屏風上,一宿覺佳,于是遂瘥。舒縣 廷掾王睦病死,已復魄,友為筮之,令以丹畫板作日 月,置床頭,又以豹皮馬為泥,加臥上,立愈。劉世則女」 病魅積年,巫為攻禱,伐空塚故城間,得狸鼉數十,病 猶不瘥。友筮之,命作布囊,俟女發時,張囊著窗牖間。 友閉戶作氣,若有所驅,斯須之間,見囊大脹如吹,因 決敗之,女仍大發,友乃更作皮囊二枚,張之如前,囊 復脹滿,因急縛囊口,懸著樹,二時許漸消,開視,有二 斤狐毛,女遂瘥。宣城邊洪,以四月中就友卜家中安 否。友曰:「卿家有兵殃,其禍甚重。可伐七十束柴,積於 庚地,至七月丁酉,放火燒之,咎可消也。不爾其兇難 言。」洪即聚柴,至日大風,不敢發火。洪后為廣陽領校, 遭母喪歸家,友來投之,時日已暮,出告從者:「速束裝, 吾當夜去。」從者曰:「今日已暝,數十里草行,何急復去?」 友曰:「非汝所知也。此間血覆地,豈可留?」遂不待食而 去。其夜洪欻發狂,絞殺兩子,并殺婦,又斫父妾二人, 因自出亡走。明日,其宗族殯亡者,尋索,洪數日于宅 前林中得之,巳自縊死。宣城太守殷祐有病,友筮之 曰:「七月晦日,將有大鸛鳥來集廳事上,宜勤伺取。若 獲者為善,不獲將成禍。」祐乃謹為其備。至日,果有大 鸛垂尾九尺,來集廳事上,掩捕得之。祐乃遷石頭督 護,後為吳郡太守。友卜占神效甚多,而消殃轉禍,無 不皆驗。干寶問其故,友曰:「筮卦用五行相生殺,如按方投藥治病以冷熱相救,瘥與不瘥,不可必也。」元康 六年,舉賢良。元帝渡江,以為廣武將軍,永嘉末卒。 宋宣和年間,太湖縣有黃石二人,客於東平,以疑訟 致獄,禱於神得釋,匿像以歸。祠主追及之,啟篋變為 箑。至邑西十里棠梨樹下,忽雷雨大作,二人因避寢。 夢神告曰:「此可以居我矣。」遂止,立其祠,然終莫知為 何神。一日降筆作歌,有曰:「我乃唐之張巡,與許遠兮 同時,在東嶽兮押案,都統使兮陰司。」始知為睢陽也。 祈雨山,吳公龍神,宋初人,住「天堂山應家沖,母應氏 生公時多瑞徵,其貌不揚,惟兄嫂珍之。牧於山,遇異 人授以道,遂能致雷電風雨。沒後,土人建祠祀之。明 高帝因旱禱輒應。」公蓋得道為雨部龍神云。

潛山何公冕,少好雲遊,遇異人授《符籙》二卷,曰:「熟此 可呼風雨,役鬼神。」習之得其妙。初置田于亂墩山,磽 确無水路,冕每于暑旱時,取手巾瀝水,畦町盈溢,人 咸異之。會歲旱,郡守票拘禱雨,對差使笑曰:「吾非票 可拘者,但汝往來烈日良苦,吾于汝手書符,當有片 雲覆頭,涼風襲裾,可固握之,疾馳至府,萬勿開掌。」使 至,郡守怒曰:「術士胡為不來?」使告以故,郡守令其開 手,則疾風迅雷,閃電交作,莫不驚懼失色。郡守易端 柬轎馬出郭,迎之登壇。越二日,告郡守曰:「上帝封雨 部,吾當取揚子江水暫解酷熱雨澤,可及五十里耳。」 不踰時,果大雨如注,雜魚蝦齊下焉。嘗行路迷津,問 芸者,皆不答。冕取柳葉布田,盡化為魚,芸者競取之, 田苗踐踏無存。及登岸視之,皆柳葉也。又塘魚嘗被 盜,以草索橫中,而魚以次躍可數。一日暮歸,兩子迎 謂曰:「吾父嘗言能驅鬼物,試恐之。」冕至,其子撒砂石 叱之,不退,乃以茅二莖顛倒結之。及歸,其妻問曰:「兩 子何在?」冕頓足曰:「先為鬼者得無是乎?」疾視之,兩子 互相跌撲,人事不醒。冕以水噀之,不知向所為也。然 以負傷一歲之內,相繼而死,以此為恨。取書焚之,遂 失其傳焉。

《桐城縣志》:喬仲倫,桐城人。好施棺,五十九而無子。族 弟仲伍嘗為鬼役,元旦指曰:「吾兄今歲有子,子必高 氏嫂出。倫問謂何,曰:『除夕復命於東嶽之神,見一童 子廟門蹴踘,問之,童子曰:『已得命,當為人,不知所向。 伍曰:『吾有兄行善,若能子之乎』?童子曰:『可請於嶽神。 嶽神令曹檢錄報喬仲倫為善,當與一嫡子,故知今 歲必子』』』。」時高氏年四十九,不妊十年,孟浪其言,顧笑 之。踰月果娠,十月而生子源。及長,好蹴踘。

王文正,桐城人。七歲得道書,依科演試。忽天將見前, 問召何事,文正倉皇指庭樹曰:「為我移植門外。」頃刻 樹移。自是能役鬼神,呼風雨,有奇驗。後禱雨皖城,有 道人亦禱雨池口,池口雲起,文正招雲過皖。道人曰: 皖有異人,掉蓆渡江訪之,文正浮磨江中,立磨上接 見,諮論竟日。臨別,道人以三指拊文正背,有頃背痛, 則有三銅釘入骨。文正用甕自覆,圍火以煉,戒家人 曰:「七日勿啟可活。」至五日,家人啟視,釘已出三寸許。 文正歎曰:「命數乃爾!」

汪貞元,別號受沂,萬曆初年人。世居呂亭。學道術,能 斬妖除怪,降神禱雨,每有奇驗。一日舒城郭氏子,因 先年偶見鄰人以事來桐,橐中有物,疑為金,伺於桐 界,棒擊死之。及檢橐,僅一適口物耳,悔無及。越八年, 忽於洗面盆中,見頭上豎一小紅旗,臨水照鏡皆然。 驚悟前非,知貞元能驅雷電,急奔求救。貞元乃高設 法壇,申文奏請,遠近聚觀。時烈日當午,忽雲起,須臾 照壇,狂風迅電,觀者股栗。貞元命郭氏子披髮跣足, 束裾俯伏。忽霹靂二聲,隱見雷神,繞壇而去。尋復烈 日如初,取水照之,旗影頓去。

《府志》:「懷寧任永寬,居午公壩,距城二十里。一日薄暮, 乘馬詣郡,路遇一書生求附行,寬疑之,因許其上馬, 堅挾以馳,書生告舍去,弗許。至城下,則塊然成一物, 細察乃古櫬板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