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1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十七卷目錄

 廬州府部彙考一

  廬州府建置沿革考

  廬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廬州府星野考

  廬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八百十七卷

廬州府部彙考一 编辑

廬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禹貢》
揚州之域周為廬子及蓼六舒巢國春秋
编辑

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初,屬淮南王國,又為六安國。後分其地立廬江、九江郡,舒、居巢、合肥、六等縣屬之。東漢於其地立侯國。《五》、三國先屬吳,後屬魏,築無為城於濡須江口。晉為淮南、廬江二郡地。宋齊兼置南汝陰郡。梁置南豫州,治合肥。後改合州,置郡更煩。後入北齊皆因之,兼置北陳郡。隋初,改合州為廬州,大業時,州廢,復廬江郡置廬江霍山縣。唐武德復為廬州。天寶初,改廬江郡。乾元初,復為廬州屬淮南道,於壽春置盛唐霍山縣。楊吳置昭順軍節度。南唐因之。周世宗改保信軍。宋初因之,屬淮南西路,後復為廬州,增立英山縣。建炎初,為本路安撫司治所。元初,置淮西總管萬戶府,尋改廬州路總管府,屬淮西江北道,改無為、六安為州。明改廬州府,領州一、縣四,屬南直隸。後益以鳳陽之六安、英山二州縣。弘治中,又置霍山縣。

皇清因之,屬江南省安徽布政使司。領州二,縣六。

合肥縣:附郭。

漢置合肥縣,屬九江郡,又為逡遒地。東漢合肥侯國,屬九江郡。晉復為縣,屬淮南郡。南北朝宋改汝陰縣,屬南汝陰郡。齊因之。梁屬汝陰郡。北魏置合州陳慎縣屬梁郡。東魏改平梁郡。北齊置北陳州。隋廢郡,復合肥縣,屬廬州。後廬江郡、唐因之,俱廬州治。宋初如舊。南渡後,改慎為梁縣。元為廬州路,州路俱治此。明為廬州府治,併梁縣地入之。

皇清因之,編戶六十五里。

廬江縣

漢舒縣地,屬廬江郡。晉、南北朝、宋並因之。齊置廬江郡。梁又置湘州。後齊州廢。隋郡廢,置廬江縣,屬廬州。後廬江郡,唐因之。宋以縣割屬無為軍。元改無為為州,縣仍屬。明改屬廬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舒城縣

周春秋舒子國。漢為舒及龍舒縣地,屬廬江郡。東漢因之龍舒為侯國。晉為舒縣,屬廬江郡。南北朝、宋、齊、梁皆因之。隋省縣。唐開元中,析合肥廬江置舒城縣,屬廬州。後廬江郡。宋因之。元屬廬州路。明屬廬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五里。

無為州

商周並巢伯國地。秦襄安縣。漢因之,屬廬江郡。東漢為居巢、臨湖、襄安三縣地,屬廬江郡。三國魏築城,名「無為」 ,州名始此。吳治濡須塢。晉襄安縣。隋襄安後省入巢,置無為鎮。唐因之。宋太平興國間,於城口鎮置軍。熙寧間,又增置無為縣。元陞路,後改州屬廬州路。明省縣,仍領縣一,屬廬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九里。

巢縣

商南巢周巢伯國。秦居巢縣。漢、晉因之。南北朝梁為蘄縣,屬南譙郡。隋省入襄安。唐初置巢州,尋改縣屬廬州。後廬江郡,宋因之。南宋陞鎮巢軍。元廢州復為縣,屬無為州。明如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六安州

周《春秋》六蓼國地。漢六安國,屬廬江郡。晉改縣稱六,屬廬江郡。南北朝宋省入舒。齊為開化,屬安豐郡。梁屬北沛郡,又置岳安縣,屬霍州。隋開化分置霍山縣,屬廬江郡。唐武德中,置霍州。貞觀廢,屬壽州,改盛唐縣,屬壽春郡。五代後晉改來化,後復稱盛唐。宋初,廢霍山、盛唐二縣,置六安縣。政和中,陞為軍,隸壽春府。元改州,屬廬州路。明因之,初割屬臨濠府,後復屬廬州府。屬縣二:

皇清因之,編戶五十里。

英山縣

考證

周春秋,英地,後為羅田縣地。宋始為鷹山寨。咸淳中,改英山縣,屬六安軍。元、明如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

霍山縣

本六安州故埠鎮。明弘治間,允尚書鄭時請,立縣,分六安州二里為縣,因古「霍山」 名,屬廬州府六安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廬州府疆域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

廬州府疆域圖

廬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和州含山縣界,一百九十里。

西至河南汝寧府固始縣界三百六十里,南至安慶府桐城縣界二百四十里。

北至鳳陽府定遠縣界一百八十里,至

京師二千六百七十七里。

東西廣一千里,南北袤三百里。

合肥縣

合肥,附邑也。東至巢縣一百八十里。

西至六安州,一百八十里。

南至舒城縣,一百二十里。

北至鳳陽府定遠縣,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巢縣界

東北至鳳陽府定遠縣界。

西南至舒城縣界

西北至六安州界,并鳳陽府壽州界。

東西廣二百二十里,南北袤二百二十里。《廬江縣》:

府南一百六十里為「廬江。」 東至無為州界四十五里,至州一百八十里。

西至舒城縣界四十八里,至縣九十里。

南至安慶府界三十五里,至府二百五十里。北至合肥縣界五十里,至縣一百八十里。東南至繁昌縣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巢縣,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桐城縣,九十里。

西北至六安州二百二十里。自縣至

京師,水路四千三百里,陸路二千七百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舒城縣》。

府西南一百二十里為「舒城。」 東至巢縣界余家灣六十里,自界至巢縣二百里。

西至六安州界界河二十五里,自界至六安州一百里。

南至桐城縣界小關六十里。自界至桐城縣六。

十里

北至合肥縣界舒王墩四十里,自界至合肥縣八十里。

東南至廬江縣界火砲山四十里,自界至廬江縣五十里。

東北至合肥縣界梅林橋五十里,自界至合肥縣七十里。

西南至潛山縣界駝嶺,自界至潛山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霍山縣界下《五顯》九十里。自界至霍山縣九十里。

無為州

府東南二百七十里為無為。東至太平府蟂磯山,大江為界,一百二十五里。

西至廬江縣,皂河為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安慶府桐城縣,「石灰河」 為界,九十里。北至巢縣芙蓉嶺為界,五十里。

東南至太平府繁昌縣治一百九十里。

東北至和州,治一百四十里。

西南至安慶府桐城縣治一百七十里。

西北至本府合肥縣治三百六十里。自州至

京師,陸路二千五百里,水路三千四百八十里。

巢縣

府東一百八十里為「巢縣。」 東至和州含山縣界二十五里,至含山縣六十里。

西至合肥縣界九十里

南至無為州界三十八里。

北至定遠縣界八十里。自縣至

京師三千里

東南至滁州全椒縣,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和州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廬江縣,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合肥縣,一百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八里。《六安州》。

府西一百八十里為「六安。」 東至合肥縣李陵山界,四十五里。

西至河南固始縣史河界,一百六十里。

南至安慶府潛山縣砦嶺界三百六十里,北至鳳陽府壽州謝埠界六十里。自州至

京師,水路三千四百五十里。陸路二千九百五十

東南至舒城縣治一百三十里。

東北至全椒,縣治四百里。

西南至英山,縣治四百五十里。

西北至霍丘縣治一百三十里。

東西廣二百五里,南北袤四百五里。

英山縣

府南七百里為「英山」 ,東至安慶府太湖縣界四十五里。

西至湖廣羅田縣界,五十五里。

南至湖廣蘄水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霍山縣界,五十五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

霍山縣

府西南二百七十里為「霍山。」 東至六安州界一十三里。

西至英山縣界,一百四十五里。

南至安慶府潛山縣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河南商丘縣界十二里。

東南至舒城縣,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六安州九十里

西南至安慶府太湖縣,二百七十里。

西北至河南商丘縣二百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

形勝附           通志 编辑

本府。合肥縣附郭。

《正淮論》:「舒六之貢,利盡吳越。」

《風土論》腹巢湖控渦潁。膺濡須枕潛皖。

《地理考》:「淮甸沃壤」

《新城記》:「淮右咽喉之地,江北視為脣齒。」

廬江縣 內資陂澤之饒,外借水陸之便。舒城縣 「山川盤礡」 ,

無為州 ,南瀕大江,北界清淮。

《巢縣 》「大秀前拱,金庭後托。」

《六安州 》「阻山帶澤之福地也。」

英山縣 ,「淮楚襟喉。」

《霍山縣 潛臺突兀》,一峰底柱。

廬州府星野考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府屬總

《周禮》鄭氏註:「吳越屬星紀。」

《爾雅·星紀》:「斗,牽牛,吳分野。」

《史記天官書》:「南斗、牽牛、須女皆為星紀,於辰在丑,越之分野」 ,而斗牛為吳之分野。

《漢書·天文志》:「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地理志》:「吳地,斗分野。九江、廬江盡吳分野。」 《漢·郡國圖》:合肥、逡遒、橐皋屬九江郡。

費直分星,次斗牛十度至女五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分野。

《晉書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廬江入斗六度。」

《唐書天文志》:「斗,牽牛,星紀也。初,南斗九度,餘千四十二,秒十二太。中,南斗二十四度。終女四度。自廬江、九江負淮水,南盡臨淮、廣陵,至東海。南海為星紀之分。古吳、越群舒、廬、桐、六、蓼及東南百越之國也。南斗在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牽牛去南河寖遠。」

《宋史天文志》:「南斗六星,第一主吳,第五星主廬江。」

《明清類分野書》:「自斗三度至女一度,屬吳越分,主揚州。」

《明一統志》:「斗玉衡第六星,主揚州。」

廬州府山川考一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合肥縣附郭。

大蜀山 在城西二十里,上有唐開福寺永濟龍王廟碑,今俱不可考矣。《爾雅》云:「蜀者,獨也。」 屹然孤峙,遠見二百餘里,具備五行,為一郡之鎮山。

浮槎山 在城東八十里。《方輿勝覽》云:「俗傳自海上浮來,梁武帝女為尼,於此建道林寺,號總持大師。」 殿東百餘步有梁女墓塔。下有海榴一株,相傳公主手植。頂有泉,味甘而洌,或曰浮闍山,又曰浮巢山。

四頂山 在城東七十里,俯瞰巢湖,四峰並起,亦名「四鼎。」 上有魏伯陽煉丹池,即白狗仙人得道處。

小蜀山 :在城西四十里。

雞鳴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上有龍井。肥水自紫蓬山出,東北徑此入金斗河。

石佛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山頂有三石佛,今不存。

周公山 在城西七十里。上有周瑜廟,係瑜讀書處,今廢。

千家山 在城西七十里,傳舊有樊噲墓。紫蓬山 ,在城西七十餘里,有廟曰「李陵」 ,又名李陵山。肥水發源於此。

馬鞍山 :在城西七十里,以形名。

蓮花山 在城西一百里,上有石鑿蓮花。大灊山 在城西一百里,頂有清泉,清冷不竭,上有真武廟。

土山 :在城北四十里。

龍山 :在城北一百里。蜿蜒如龍。

龍泉山 :在城東五十里。絕頂一水,洄波繞徑注僧廚。

梅子山 :在城東南七十里。

小峴山 在城東七十里。按《梁書韋叡傳》,「天監四年,侵魏,拔小峴,進討合肥」 ,即此。

伏羲山 ,在城東七十里。上有伏羲廟,浮槎之支龍也。

黃山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其山連疊三百六十峰,接巢縣界。周圍二百里,有泉四時不涸,俗亦呼為「龍泉山。」

青陽山 在城東六十里。元余忠宣讀書處。「方山 」 在城東六十里,山頂四平。

姥山 在城東南一百里巢湖中。晉太康中,敕建顯聖妃廟,此郡治水口也。明崇禎,郡守嚴爾珪建塔其上。按:宋晉安王子勛兵寇廬江,沈攸之等大破之,追至姥山,是也。

孤山 在城東百里巢湖中。突然孤起。魏邢巒破梁將桓和於此。

金斗岡 :在城治東北。

《香花墩 》「為包孝肅公祠。」

餘峴口 ,即小峴之餘,通全椒路。

龍鳳口 在大灊山側,東南通舒城,北往壽州。東山口 去城九十里,通巢縣。

肥水 ,源出紫蓬山,北流二十里,分為二。其一

東流往合肥縣,又東南歸巢湖。其一西北流二百里,出壽春,入於淮。二水皆稱「肥」 也。《爾雅》云:「歸異出同曰肥。」 一名金城河。

肥水 出良餘山,俗謂之連枷山,亦或以為獨山也。北流分為二,施水出焉。肥水又北逕護城,又北逕荻江東,又會施行枝津,首受施水於合肥縣城東,西流逕成德縣,注於肥水也。肥水又北與芍陂更相通注,故《經》言「入芍陂」 矣。

施水 受肥於廣陽鄉,東南逕合肥縣。應劭曰:「夏水出城父東南,至此與肥合,故曰合肥。」 闞駰亦言「出沛國城父東,至此合為肥。」 按:川流派別,無沿注之理,二說非實。蓋夏水暴長,施合於肥,故曰合肥也。城南居四水中,東又有逍遙津水。施水叉東分二水,逕湖口戍東注巢湖,謂之施口也。

巢湖 周圍四百餘里,納諸水而注之江,自郡以南至東皆注之巢,亦作「漅。」 又曰「焦湖」 ,謂因焦姥得名。去城東五十里,占合肥、舒城、廬江、巢縣之境。港㲼大小三百六十,為淮西巨浸。派河 在城南三十五里,源出大蜀山,東南流歸巢湖。

金斗河 在東門外。源出雞鳴山,逶迤自水西關流入城中,出時雍門外,流歸巢湖。

店埠河 在城東四十里。源出圓畽,歸巢湖。「三河 」 在城南九十里,會廬江航埠水、舒城城下水、桃城水,合歸巢湖。

茅埠河 在城一百一十里,東流歸含山河入江,亦名「麻埠河。」

石梁河 在城東九十里,通巢縣。宋劉錡與兀朮夾河而陣,即此。一名「石皋。」

逍遙津 其上有梁

永樂港 :在城南六十里。濱湖。

小史港 :在小東門內。

鐵索澗 在府城西北公村八十里。澗東一潭甚深,泓渟洄演,四時淨淥,雖旱不竭。舊傳有鐵索見水際。

花屏澗 在城南七十里。

龍潭 去梁縣不十步,蜃母居焉。每江水乍溢,有物乘流而至,或露頭角,群魚從之,漁者所獲必倍。

蜃潭 :在城西隍內,黑色,四時不竭,俗名「黑水壩。」

藏舟浦  、箏笛浦 :俱在城西北。

浮槎泉 在浮槎山,水味清洌。郡守李謹以遺歐陽文忠公,《記》云:「浮槎與龍池山,皆在廬州界中,較其水味龍池,不及浮槎遠甚。而張又新以龍池為第一,所失多矣。」

日照泉 在黃山頂,一名「龍泉。」 四時不涸,清澈可鑒鬚眉。

龍泉 ,在龍泉山上。自佛寺後,環繞殿庭,達僧廚,曲折可愛,味更甘美。

放生池 在縣治西隅。係官地。唐乾元二年置州。初居民范、孫二氏領之,故俗呼「范孫池。」 竇家池 ,在羅漢寺後。今又為民田徵糧。金斗池 ,在府治西,以郡名。治東北有岡,亦曰金斗。

梁家池 在德勝門內。相傳明洪武間,池出一蛟,游東北,入金斗河而去。又名「龍池。」

白公池 在故梁縣地。春秋時,楚白公屯兵於此。

狀元井 在府學內。宋邑人馬亮以郡諸生擢進士第一,故名。舊有亭,今廢。

七眼井 ,在時雍門內。水甜淡,雖大旱不涸,一方賴之。

高井 在教弩臺,高二丈餘,井居其上。

義井 在城東三里許。明隆慶初,邑耆靳槐等鑿,以便行旅。

廬江縣

百藥山 在治西南十里。山多藥品,故名。相傳唐李百藥遊此。宋碑作「白若山」 ,音相近而訛也。嶺有棋盤石,相傳子可推動。山又有石鼓,撼之如鼓響,今不能響矣。《郡志》作「八鎮山。」

冶父山 在治東北二十里。唐更名曰冶山,宋碑曰「鐵冶。」 蓋冶鑄之所。相傳歐冶子鑄劍於此,上有鑄劍池,非春秋群帥所囚處也。《濡須志》云:舊冶鑄於此。其山比眾山獨尊,故號父。山之陽有冶父寺,山之陰有實際禪寺。嶺有伏虎庵,庵前有龍湫、龍王廟、羅漢壇、百尺岩、袈裟櫃。南下數十步有伏虎岩,西百餘步有白「佛岩,又有諸葛嶺、白兔嶺凹,凡三百六十四子山,盤礡蜿蜒,亙數十里,而清洌之泉不知幾出。」 蓋廬江諸山。

之勝也,故使節往來者,多登眺吟詠焉。

塔山 在治北三里。上嘗有塔,故名。《宋碑》曰「鴻寶縣之主山」 也。嶺有龍王廟,鄉人祈雨,今廢。其北子山有石魚,長五尺。

東顧山 在治東五里,俗云「馬家山」 脈。自冶父來,為治左護,故名。山頭松杉蓊鬱,邑人夏縉《晦跡雲窩》在焉。山腰有將軍石,有烏桕,有黃荊、金狗諸窩,泉大小四五出,灌溉田畝。

石屋山 :在治東北七里東顧山畔。一峰岩石如屋,中可容數人。

暖塘山 在治東十里。下有溫泉,四時可浴,且山多奇石,嶺有二石屏,玲瓏可愛,遊客尋賞。缺耙山 在治東北二十里。山頭石一,缺上結乳,時或風度,其香遠聞,俗傳金牛耙痕者非。《冶父碑》作「石門嶺。」

蜃山 :在治東北三十里,下瞰白湖。昔傳山下有蜃吐氣,結樓臺殿閣之狀。

獨山 :在治東北三十里。山勢獨出,如几黃屯。山內亦有大獨、小獨二山。

發洪山 在治東北十五里。世傳常起蛟,洪水摧山,故名。上有龍王廟址下出泉者三,中一曰「笑泉。」

鳳臺山 在治東南十里。自北視之,五峰排列,中高如臺。昔傳鳳集其上,故名。「旁子山」 ,世傳出銅,曰「銅坑。」 北三十五里亦有銅坑,山下則出鐵。今俱無。

福泉山 在治南十里。世傳山下出泉,飲之可以愈疾,故名。

虎皮山 :在治東南十五里。

菖蒲山 在治南二十里,相傳多九節菖蒲。青龍山 一在治西南一十五里,上有龍王廟。一在治東南二十五里,石被山東對峙,有山曰「白虎。」

白兔山 :在治西南二十里。世傳產兔色白,故名。

龍池山 有二:一在治西三十五里,《一統志》作「栭山。」 栭,小栗也。《唐志》作「糯山。」 上有天井,即龍池,下有甘泉寺。一在北三十里,亦有龍池,在上東去數里有雲隱庵。旁一洞,深不可測。

玉蹕山 :在治西三十里。魏武駐蹕於此,後人立廟曰「曹王。」 今廟移下河濱。

獅子山 :在治西三十五里,以形名。上有南岳廟址,其尖有龍井。今廟徙王家山麓。

馬槽山 在治西四十里,有大小馬槽,形勢遠接。各山半有石槽,大者長二丈,小者長丈五六尺,形成自天,不假椎鑿者也。槽旁有人馬足跡。曹操嘗立寨其上,名「金子。」 又高處名「劉郎。」 不知誰謂。

黃銅山 在治西二十里。上有龍王廟,下有居士祠,中有半山亭,多名士題詠。或作「黃土山。」 關山 在治西二十五里。曹魏守隘之所,石門猶存,旁有塔,今廢。冷水關巡檢司在內一里許。平頂山 在治西三十里,以形名。

搠牌山 :在治西三十里。

牌山 在治西四十五里,與舒城縣相界。金牛山 在治西北四十五里。山有金牛寺、南岳廟。山嶺有塔,赤烏二年造。俗傳「有金牛裂土而出」 ,恐亦浪言。

八窖山 在治西三十里,關山之西,馬槽之東。揪住山 在治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馬廠。寨山 在治東北四十里,下有馬廠。

鐵腳山 :在治北五十里。麓出鐵,故名。今無,亦有馬廠在焉。

雞鳴山 :在治北六十里。

齊山 :在治北七十里,北瞰焦湖。

白石山 在治北七十里。山多白石,因名。巔有龍池、仙人洞,麓有侍郎陳植墓。

鼓角山 在治北七十里,與齊山對峙。半山東有鐘坑,西麓有秦王墓,不知謂誰。其子山曰梵羅,曰小山,曰牙山。觀音堂有二,皆下瞰焦湖水中一巨石曰「金鵝子。」

鞋山 :在治北七十里焦湖水中,以形名。俗傳老姥所遺,非是。

高唐山 :在治北三十里。上有汪聖廟。

下礫山 在治東北四十五里。亦曰下流,有洞,亦曰桃花傍山,一曰「上流。」

鳳凰山 有三:一在黃屯,一在西三十里鋪,一在西山,俱以形名。

郎官山 在治東南黃屯內。俗曰「藍關」 ,非也,蓋聲相近之誤。上有寨殿址。南有黃演衝,相傳黃巢屯兵之處。

岳山 ,在治東南六十餘里。山與無為州界,上有南岳行祠。又一小山名「小岳。」

礬山 在治東南四十五里,出礬。《一統志》作「昆山。」 唐置礬場。按:宋時割置無為州,今山在南鄉,其礬課所,明洪武初革。山之東北有祠山,廟下有礬棚。硃砂澗在東北子山,名洪家坳,監察御史盧璟墓在焉。

鐘鼎山 在治東南五十里,一名「鐘子山」 ,盤礡甚遠。巔有龍池。山東南有龍潭沖,其泉四時不竭,灌溉田畝。西亦有泉,灌田兩泉歲迭為盈縮,妙不可測也。

三公山 在治東七十里。舊以吳中叔姪三人同第,又以山有三峰,故名。《明初分鄉圖》,亦以「三公」 名其鄉。今考之經亭,《吳氏家乘》,大都皆緣此三人而得名也。舊引「白雲鎖斷三山峰」 之句,未詳。

大凹山 在治西南四十里。其山四圍高中卑,故名。巔有龍王祠,山腰有風洞庵,麓有觀音庵、仙女石、南岳廟。山勢險恠,尖斜不一。《冶父碑記》作「女羅山仙女石。」

石龍山 在治西三十里高皇嶺邊。岩石如龍,可容十數人,泉水一股內出。

秀山 :在治南六十里。石上鐫「秀拔」 ,東南水外之屏障也。

卓馬山 :在治南七十里,以形名。

釜頂山 在治東南七十里。形如覆釜,故名。西有一峰最秀,峰下一岩石如屋,舊有庵,號「西峰。」 浮祥山 在治南三十里。三寶寺在其麓。斗壁山 在治東南。山形錯落如斗,故名。龍門山 在治東南四十里。內有洞,可容七八人,口有泉流。

鴨池山 :在治西二十里。巔石有池,池邊鴨爪跡儼然,因名。

寨基山 在治東南七十里。山頂四圍如城,舊傳為金華寨。其飲馬池與寨址猶存。

黃石山 :在治東南七十里。麓名黃沙坊者,田地寬衍膏腴,上有石牛仙人洞。或作「黃沙山」 ,非也。

抱龍山 :在治南五十里。上有龍井泉,旱時應祈。

石被山 在治東南二十里黃陂湖邊。入水百餘步,有麻城寺,山水奇勝,可供賞翫。

梅山 在治東南三十里。山多梅,故名。或曰曹操行軍望梅止渴處,非。上有廬江王墳,俗曰「王婆墩。」 相傳風雨暝晦,有金石聲。

姥山 在治東北七十里白湖東。上有老姥廟。山下湖之極深處。煙波釣叟避亂,舉家沉於此。歲旱水涸,其船或見。

馬頭山 在治東北七十里。山之西有渡,曰「馬頭口。」 東有竹林寺,寺旁有桃花、仙人二洞,其山口名「石龍。」

鉛山 :在治東北七十里。其山出鉛麓之澗中,人多淘沙煎銀。

毛公山 :在治東北七十里。漢毛義隱居於此,讀書之洞猶存。

天井山 在治東北七十里,無為分界。上有天井,四時不竭。世傳有龍蟄其中,旱時應禱。白雲山 去秀山口數里許,岩南有白雲庵,屬桐城界內。

五馬山 :在治北七十里。

棲鳳山 在治東北三十里。世傳鳳凰棲此,故名。道旁有塔,今廢。其嶺捷路達無為。

佛子嶺 :在治東北十五里。路達慕城等處。北首山尖有大小石屏,四面奇峭可愛。

諸葛嶺 在治東北二十里冶父山上。昔名「走馬」 ,因諸葛武侯說吳,道經於此,故名。

紅桃嶺 在治西四十餘里馬槽山上,路通桐城及大城等處。

分路嶺 :在治東北二十餘里。大小路於此分,故名。

高皇嶺 :在治西三十里,大小二處,路達甘泉、白茅等處。

走馬嶺 在治西四十餘里。即上劉郎寨之路。白茅嶺 在治西四十里,《唐志》所謂白茅山者,其路達舒城,往來避冷水,巡檢盤詰者率由此。佛兒嶺 在馬槽山,東西各一,石刻佛像,故名。路通舒城。

分水嶺 在治南六十里秀山上分水處。一流為黃泥河,一流為瓦洋河。

繳詞嶺 在磚橋山內,舊有「申明亭」 ,遺址尚存。分鄉嶺 在秀山裡,與無為州界,路達無為等

「黃柏嶺 」 在高溪嶺西,路通桐城。

「高溪嶺 」 在治南七十里,通桐城,上有五顯廟。「牛觔嶺 」 在秀山口之後,旁有磁器一窯未啟,蓋元末避亂所遺者。

白羊岡 ,在治東二里。岡有二石羊,蓋古時墓旁遺物。左慈「變幻」 之說,非是。

龍頭岡 在治東北二十里。慕城登冶父之路。盤石岡 在治東二里。以土墩連疊,故曰「盤石」 ,曰「盤蛇」 ,非。

《見洋岡 》:在治北六十里。行者至此望見焦湖之水,故名。

掘斷岡 二一在黃屯,一在治西四十里。龍王岡 在治北三十里,上有「廣濟利澤龍王廟。」

「土長岡 」 在治東北六十里,與巢縣分界。「伏虎岩 」 在冶父山伏虎庵前。

百尺岩 在伏虎庵右

白佛岩 在冶父山之陽,白石屹如佛坐,亦曰「白佛嶺。」

觀音岩 :在大凹山下。有庵,因岩為名。

風洞岩 在大凹山第二峰。岩上有庵,右一洞,深不可測,投之以草,隨氣飛起。

祖師岩 ,在秀山裡,舊傳伏虎禪師所居。「香爐峰 」 ,在秀山內,以形名,浪傳有仙飛昇於此。

起峰 :在治西三十里。舉人朱輔宅於前,因以為號。

「西峰 」 :在釜頂山上。其峰尖秀,高插雲表。《獅子石 》:在獅子山上。

仙女石 ,在大凹山上,立如人狀。《冶父碑》作「仙女岩。」 俗謂重九江魚,上至山澗。

水簾洞 在南門外河邊,舊傳「左慈隱處」 ,今石門已塞。

桃花洞 二,一在礫山,一在竹林寺旁。

毛公洞 ,在毛公山。其洞廣九尺,深三尺許,兩頭有門,毛公讀書處,其石窗石凳猶存。洞旁產白牡丹,每歲所生,不一其地。相傳公父母愛此種,一日忽問有白牡丹否公應之曰:「有時飛雪滿天,無從得此念,何以慰父母心?」 望天哀籲。少頃,遍山皆花,後遂種延不絕。嘗有人移植者,則不活。

蓮花洞 ,在毛公洞北半里許。洞門僅容一人入內,高廣丈餘,頂上垂石蓮花一朵,造化自然,雖巧工不能鑿。洞背岩石上,露出一足膝脛指,儼然生成,光澤可翫。地僻人罕至焉。

「雲隱仙洞 」 在庵旁。

鉛山洞 「在治東七十里鉛山下。洞口僅容一人入,兩旁有水流溪中,取沙淘煎,日可得銀五六分。俗相傳,洞內有銀礦。明嘉靖三年,大旱,飢甚,附近居民吳姓者夥六七人,備薪燭乾糧,自辰時入內,高廣丈餘。行里許,見小蛇尺餘如蛆。又數里,見石如門。又十餘里,前一河隔斷,水湍急,深莫測,不能渡,遂回。及出洞,次」 日午時矣。二十三年旱,有復入者,所見亦如前。今洞門湮塞。黃石仙洞 ,在黃屯山

龍門洞 ,在黃屯山內。

擊虎墩 在治東北七里。俗傳伏虎禪師擊虎處。上有禪師廟,今廢。

望湖墩 在治東十五里。昔官設之烽墩也。以其去湖不遠,故名「望湖。」

九女墩 在治東十里。舊傳,「九女葬父,負土成墳」 之餘者。古有蠻王墓,恐其疑塚也。蠻王不知謂誰。

寨墩 ,江淮用武必爭之地。古人屯兵之寨,所在有之,不能悉具。

孤神墩 :在治東南三十里。舊名「孤城。」

將軍口 在治東北七里石屋山過嶺處。夾山口 在治東北八里許,東顧、暖塘二山夾處。

石峽口 ,在磚橋山內,路通「灰河。」

白楊口 在治東七十五里,路達無為。

石龍口 :在治東北七十里馬頭山。

小關口 在治西三十里黃銅山邊,以其次於冷水關,故名。小

新河 在治東半里。楊吳時鑿,旁引作枋水,西流入東水關,遶學宮,出南關會繡溪水而注之湖。

作枋河 在治東北三里。水出冶父、東顧、塔山等山,入東河,會南河之水,注湖而達於江。世傳楊吳聚枋木以作宮室,故名。

縣河 在治城東,西、南俱河,會四山之水,東南流,匯為湖。

沙溪河 在治東南十五里。水出大凹諸山,東北流入沙湖。

瓦洋河 :在治東南三十里。水出秀山,北流入黃陂湖。

黃泥河 在治東南三十五里。水出秀山,西北流過柴埠入黃陂湖。

石槽河 在治東南四十里。水出礬山,北流入黃陂湖。

黃屯河 在治東六十里。水出黃屯山,北流入大河,達於江。

順江河 :在治東北三十五里。水出棲鳳山,東流入白湖。

塘缺河 在治東南三十里,與白湖後湖相通。西河 在治東南七十里。水自小缺口來,會白湖之水、泥汊河口入江。

清野河 在治北三十里。水出冶父山,北流入焦湖。

谷勝河 :在治東北七十里。水出寨山,北流入焦湖。

蘇城河 水出高塘等山,北流入清野河。羅埠河 ,在治北二十五里。水出黃犢諸山,由清野河入焦湖。

關河 :在治東北七十里。水出毛公諸山,西流入白湖。

曹王河 :在治西三十里。水出甘泉等處,合流過曹王廟,至高子河。

高子河 在治西南四十五里。接曹河水,至白兔河、孔城、樅陽入江。

馬槽河 在治西四十里。水出馬槽諸山,北流入板橋河。

雙河 在治西四十里,上接板橋、閘頭二水,下會於金牛河。

金牛河 在治西北四十五里。上接雙河之水,北流從南河入巢湖。

窯埠河 在治西十里,接郎家山口諸水,流為繡溪,由南河入沙湖。

羅昌河 在治南五十里。水出大凹諸山,南流從袁子港入江。

會市河 在治西北四十五里。水出大馬槽山,北流入巢湖。

盛家橋河 在治東北五十里。水出冶父諸山,東北流,遶出馬頭口,入白湖。

銅關河 在治北二十五里。水出冶父等處,北流入巢湖。

沙湖 在治東南十里,徑七里許,與黃陂相連。黃陂湖 在治東南十五里,面徑八里,連沙湖。俱受縣河及四山之水,東出缺口。

後湖 :在治東二十里黃陂湖北隔一隴,故曰「後至」 孤神墩交流注西河。

白湖 在治東北三十里,其東有姥山,入水中,周連百餘里,一方巨浸也。水出史家口,西河注於江。

排字湖 在治東北三十里,與白湖相連。巢湖 一曰「焦湖」 ,在治北七十餘里,湖界合肥、巢縣、舒城、廬江四邑之境,周迴四百餘里,中懷姥山、孤山,港汊三百六十有四,一郡之大澤也。相傳「赤烏二年七月二十三日戌時陷為湖」 ,水出巢縣河由裕溪入江。

繡溪 在治西十五里。水出郎家諸山,遶城而下,會南東二河入沙湖,匯黃陂湖,東入大江。清水澗 在治北二十里。水出冶父山,北流會清野河入巢湖。

逢師澗 在治東北四里。水出東顧山,西流入作「枋河。」

黃家澗 在治西十五里。源出郎家山口,流會繡溪之水入沙湖。

七里澗 在治西七里。水出鴨池諸山,東流會繡溪入沙湖。

九里澗 在治西九里。水出鴨池諸山,北流過南安橋入巢湖。

龍澗 :在治南六十里。源出高溪上保,北流入瓦洋河。

毓秀池 在南門外舊學址,前泮池也。俗呼為「夫子塘。」

飲馬池 在治西三十里。世傳曹操屯軍拒吳,嘗飲馬於此。一在寨基山上。

洗馬溝 在治東北七十里。水入排字湖,溝北有曹操屯兵寨基,去金城寺一里許。

黃草溝 在治東南十五里,與沙湖黃陂相連。

通舟之處,水大則成巨浸,舊名《大缺口》。

五神泊 在治東北七十里,泊堤可五里許,中造一舟濟渡。指揮朱鍵置。

笑泉 有二:一在魯班塘,一在發洪山。翫者笑,其泉輒湧,高尺許。在發洪山者,一曰「笑兒泉。」 蓋言兒童笑則泉亦湧也,試之果然。

甘泉 在治西三十五里龍池山上。泉凡五出,俱清潔甘美,寺旁者勝。其山夾水道,沙石俱浮,泉流及河,隱伏不見。行三四里許,至高皇嶺下澗。將會處,水方出流,泉之味甘,故名。

虎跑泉 在治南七十里光明寺側。昔傳高僧病目,虎以爪跑地,泉忽湧出,取而洗之即愈。因名其寺曰「光明。」

湯坑泉 :在治西北五十里。水極熱,如沸湯然,作硫黃氣。

暖塘泉 在治東十里暖塘山下,泉溫可浴龍。湫 在冶父山巔,曰「鑄劍池」 ,非是。世傳龍蟄其間,色白,出雲即雨。

左慈井 在昇仙橋外山川壇內。世傳魏左慈嘗遺丹粒其中。宋政和間,清夜氣肅,紅光燭天,鄉人呼曰「丹井。」 《明一統志》作「左慈井。」

羅漢井 在冶父寺前。右石欄刻「羅漢像十八,覆以亭。」 相傳寺僧因觀音井欄飛去,乃碎像首。欄今尚存,而亭久廢矣。事皆可怪也。

一郎井 在治東三十里棲鳳嶺地名「中分。」 宋哲宗元符二年,宛一郎造。。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