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41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四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四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四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四十一卷目錄

 滁州部彙考一

  滁州建置沿革考

  滁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滁州星野考

  滁州山川考

  滁州城池考

  滁州關梁考

  滁州封建考

  滁州公署考

  滁州學校考書院附

  滁州戶口考

  滁州田賦考

  滁州漕運考

  滁州風俗考

職方典第八百四十一卷

滁州部彙考一 编辑

滁州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州

《禹貢》
揚州之域春秋先屬鍾離繼屬吳楚之交
编辑

戰國屬楚。秦為九江郡地。漢初,屬淮南等國,後屬九江郡。三國為魏地。晉屬淮南郡。東晉於此僑立南譙郡。宋因置南譙郡。齊改新昌。梁置北譙郡,北魏因之。北齊徙南譙州於新昌郡,又改北譙郡為臨滁郡。北周又改臨滁為北譙郡。隋初,罷新昌郡,改南譙為滁州。大業初,州廢,置清流、滁水二縣,隸江都府,尋又改滁水為全椒。唐復置滁州,析清流置永陽。南唐改來安,後入於周。宋為滁州。元初為路,後復為州,屬揚州路。明初併清流、全椒、來安三縣入州,後為直隸州,復置全椒、來安為屬縣。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二里。隸「江南省安徽布政使司。」

領縣二

全椒縣

漢置全椒縣,屬九江郡。後漢省建陽入之,屬如故。三國魏因之。晉屬淮南郡。南北朝梁立北譙縣,屬北譙郡。北魏因之。北齊屬臨滁郡。北周屬北譙郡。隋滁水,大業初,復為全椒,屬江都郡。唐屬滁州。五代宋、元俱仍舊。明初廢,旋復為縣,屬滁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二里。

來安縣

漢建陽縣,屬九江郡。東漢省入全椒。南北朝齊頓丘屬新昌郡。隋清流屬江都郡。唐改永陽,屬滁州。五代南唐置來安縣,屬滁州。宋廢為鎮,復置縣,屬滁州。元因之。明初廢,旋復為縣,屬滁州。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滁州疆域考         州志 编辑

滁州疆域圖

滁州疆域圖

本州

東至六合縣舊義井鋪為界,七十里,至六合縣,共一百二十里。

西至定遠縣「九里臺」 為界,七十里,至定遠縣,共一百五十里。

南至和州,後河中流為界,至全椒縣五十里,至和州共一百八十里。

北至盱眙縣「王店為界,一百三十里至來安縣。」

四十里至盱眙縣,共一百九十里。

東南至江浦縣西葛城鋪為界,五十里,至江浦縣一百里。

東北至三山、天長、盱眙兩界,為界一百五十里,至天長縣,共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合肥縣盈山三界口為界一百八十里,至廬州府二百八十里。

西北:至定遠縣「大山嶺」 為界,七十里至鳳陽府,共一百八十里。

自州至省城一百二十里。《至》

京師二千二百五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全椒縣》:

州南五十里為全椒。東至本州界首二十里,自界首至江寧府江浦縣七十里。

西至廬州府沙河九十里,自沙河至府一百五十里。

南至和州後河三十里,自「後河」 至州七十里,至省城,陸路一百里,水路三百里。

北至本州「清塘」 二十里,「至」

京師,陸路二千二百里,水路三千里。

東南至和州及江浦縣,俱一百里。

東北至本州仁義鋪,二十五里。

西南至含山縣再安七十里。自「再安」 至縣三十里。

西北至鳳陽府定遠縣界牌九十里,自界牌至縣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五十里。

來安縣

州北三十里為「來安」 ,東至江寧府六合縣界橋三十五里。

西至鳳陽府盱眙縣嘉山界,五十里。

南至江寧府江浦縣三汊河界,六十里。

北至鳳陽府盱眙縣「長店橋」 ,九十里。

東南至江寧府六合縣,九十里。

東北至鳳陽府天長縣,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本州四十里

西北至鳳陽府盱眙縣,一百五十里。

自縣至省城一百二十里。「至」

京師二千二百里

東西廣八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

形勝附           通志 编辑

本州

《宋史》:「清流,馬鞍聯絡如柵。」

《地理志》:「長江、天塹。」

《州志》:「水口、烏衣二鎮棋置西北,諸山繞之,為東南形勝之區。」

「清流雄峙」 ,夙號「巖關。」

全椒縣清流,灌北,烏江,蕩南,廬鳳畛接滁和,車輔。

來安縣湖山控制為邑,巖險。

滁州星野考      州縣志合載 编辑

州屬總

《明一統志天文斗分野》:按天文家言云,「凡星一度有二千九百二十三里七十二步二尺四寸四分,南斗之度凡二十有五。」 今廬州府有金斗驛,地以斗名滁相距僅三百餘里,其躔斗無疑也。

《全椒縣志》:「《漢志》:『吳地,斗分野。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黃陵、六安、臨淮郡,盡吳分野』。」 《晉志》:「揚州,九江入斗一度。」 《隋書》:「揚州於《禹貢》為淮海之地,在天官,自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得其分野。」 《唐志》:「揚、楚、滁、和、廬、壽、舒為星紀分。又:南斗在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 《明志》:吳分野:「斗牛在丑,自」 斗三度至女一度,野分丙位,屬吳越,分揚州。

《來安縣志》:來安屬滁,在揚州之域。二十八宿,斗度星紀之次。《春秋元命苞》云:「牽牛流為揚,五星主熒惑。」 漢劉向云:「吳地,斗分野。越地,牽牛,婺女分野。」 漢劉歆《三統曆》曰:「斗綱之端,連貫營室織女之紀,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吳分揚州。」 漢蔡邕《月令章句》曰:「揚州起斗六度。」 魏太史令陳卓云:「自南斗十二度至」 須女七度,為星紀之次,於辰在丑,吳、越之分野,屬揚州。唐僧一行云:「揚州越斗九度」 ,明清類天文分野《書》云:「揚、楚、滁、和、廬、壽、舒,為星紀、斗分。」

滁州山川考         州志 编辑

本州

瑯琊山 在城南一十里。舊《志》云:「晉元帝為瑯琊王,避地於此。」 《元和十道志》云:「晉武帝平吳,瑯琊王伷出滁中,孫皓送璽,即此地也。」 豐山 ,在城西南五里。《十道志》云:「滁州有豐亭山。」 疑即此山。漢沛豐人僑寓於此,故以名山。龍蟠山 ,在州南一十三里。

蔣山 在州南一里關城內沙河北。土山無石,高數丈。舊《志》云:「昔蔣帝廟基,俗傳為蔣山,遇旱禱雨,無不響應。」

清流關山 在州西北二十五里。舊《志》云:「南唐置關,地尤險要。」

曲亭山 在州西六十里,俗呼「皇甫山。」

皇道山 ,在州東北一十七里。

永陽嶺 在州北三里

常山 ,在州北二十里。

栲栳山 在州南九里瑯琊山之東。

盈福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

側菱山 在州西南三十里。

馬鞍山 :在州西南三十七里。

石駝山 :在州西北二十二里。

孤山 在州西北二十里。

㪷山 在州西七十里。「小山 」 ,在州西六十里。其山西屬定遠界。金山 ,在州西四十里。

黃牛山 在州西四十里。

障子山 在州西四十五里。

牛頭山 在州西四十五里,與障子山相近。石屋山 ,在州西四十八里,牛頭山北。

尖山 在州西二十三里。

豬龍山 :在州西三十五里。

福山 在州西南十五里赤湖橋之南。

大黃山 :在州西南二十里,《尖山》南。

磨拖嶺 在州西南一十五里,瑯琊山西。秦王拖鍬嶺 ,在州東北五里。

踏肋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

長嶺 在州西北三十五里。

寺基山 :在州西六十五里。

四峰山 在州西十五里。

花山 在州西南二十八里。

戴母山 在州西五十三里。一名「大墓山。」 墓山 ,在州西四十七里。

開荒莊山 :在州西北四十里。

石頭山 :在州西北四十二里。

豺狗山 ,在州西北五十二里。

瑯琊洞 在州西十七里瑯琊山後。舊《志》一名聖人洞。按《續志》,和州西梁山有孔穴,從地道中通滁之瑯琊山口,蜿蜒二百餘里,即《郡志》所謂瑯琊洞者。

「歸雲洞 」 ,在瑯琊山清風亭西。

熙陽洞 ,在瑯琊山南塔西,深丈許。

白鴿洞 ,在醉翁亭東百餘步。

偃月洞 在龍蟠山法堂西。

雙燕洞 在柏子坑西北,頂上深四五丈。桃花洞 ,在州西南十七里栲栳峰下。

秋山洞 在州西南一十五里磨拖嶺西。龍竇洞 ,在州西四十八里石室山西,深十餘丈。

普救洞、蜂洞,俱在州西南五里,地名「婆。」

羅坳明崇禎丙子,民避寇於此。

清流河 在州東二里。又稱「北角河。」 源出自清流沛上。

滁河 在州東南六十里。源出廬州舊梁縣,入全椒縣界。

沙河 在州西一里。源出側菱山,北過福山,與尖山黃月嶺澗水合。

白茅河 在州西北四十里。源出清流沛下,與瓦店河合。

盈福河 在州西北四十里。源出鳳陽府界石坂灘,至蒲衝村,與嘉山白道河合而為一,謂之「三汊河。」

瓦店河 在州西三十五里。源出定遠縣界。南湖河 在州東南三十五里,源出來安縣界。白樿河 在州東四十里。源出南湖河東。瑯琊溪 在瑯琊山中。

菱溪 在州東十里

明月溪 在瑯琊山開化寺內童行堂下流入瑯琊溪。

玉溪 ,按裴儔《玉溪述》云:「郡城之西北三十里,有寺曰閑林。寺之右隅有溪無名湍伏波迴輝」

考證

彩交映群玉於水之上,故名之《玉溪》。

西澗 俗號烏土河。唐韋應物詩曰:「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橫。」 即此地。

白花衝澗 在州西五十五里。

曲亭前澗 在州西六十里。

落馬澗 在州西北三里,源出永陽嶺。

冷水澗 在州西南七里。源出瑯琊山,流入周公沛。

梁村澗 在州西五十里。源出定遠縣界。分水澗 在州南一里。源出瑯琊山,入同觀塘。桃花澗 在州南一十七里龍蟠山之趾,源出虎跑泉。

西羊澗 在州南二十一里。源出側菱。紅沙澗 在州北二十五里。源出來安縣雙源沛。

石瀨澗 在赤湖之北。石生水底,嵯峨突兀,連亙數十丈,水流其間,濴紆洄復。每春夏泛漲,水石相激,澎湃有聲,波瀾宛轉,觀者忘倦,為州之異景云。

胡家莊澗 在州西四十里,源出丁野堽。平湖溝 ,在州東十一里。

洪溝 ,在州南一百五十步,龍興寺西。

新溝 在州東五十六里。

鳳凰溝 在州北一十三里。

赤湖 在州西十里

荻港 ,在州西北二十里。

仙居澗 在州西北,大山東南十里。

柏子潭 在豐山西百餘步,上有五龍池。紫薇泉 ,在本州幽谷。按呂元中《記》云:「慶曆七年,歐陽修謫守滁上,明年得醴泉於醉翁亭東南隅。一日,會僚屬於州廨,有以新茶獻者,公敕吏汲泉,未至而汲者仆出水,且慮後期,遽酌他泉以進。公已知其非醴泉也,窮問之,乃得它泉於幽谷山下。文忠博學多識,而又好奇,既」 得是泉,乃作亭以臨泉上,名之曰豐樂。當時名公若蔡君謨、蘇子美、梅聖俞,皆賦詩以紀其事,由是泉名始盛,聞於天下。元祐二年,郡守陳知新復營葺舊亭,疊石為池,瀦水亭下,且以紫薇名泉。雖天時常暘,土木枯槁,而其源不絕,今亭已廢。六一泉 在本州醉翁亭側,《舊志》以為即釀泉也。歐陽修謂「釀泉瀉出兩峰間。」 疑此非是。白龍泉 ,在瑯琊山開化寺佛殿側。

陳公泉 在幽谷之南。舊《志》云:「又名佛牙泉。」 呂公泉 在陳公泉之西。舊《志》云:「又名新泉。」 金沙泉 在本州幽谷寺法堂後。今涸。

「醴泉 」 ,在瑯琊山回馬嶺之東,今涸。

「蒙泉 」 在瑯琊山磨拖嶺下。

觀音泉 :在瑯琊山寺門外。

虎跑泉 在本州龍蟠山圓會橋之西。

珍珠泉 在州西三十里側菱山幽棲庵前。遊者拊掌則泉水濺射,狀若跳珠。庵久廢。

全椒縣

神山 ,在縣西三十里。

桑根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梁時立南譙州,治於此。

蘇山 在神山西南十里,有廟。

袁子山 在蘇山西南五里。相傳袁術據淮南,僭號「仲家」 ,曹操擊破之。其子孫避地其中,不可考。

銅井山 在袁子山西。山有銅井,廣袤數十丈,深叵測,世傳於此採銅,有魚出泉中,色如金。孤山 在銅井山西十里,地勢低平,而此山獨高,名蓋因此。

鎮山嶺 在孤山西,屬合肥縣界。

破山 在鎮山嶺前,舊名「龍山。」 或言其形勢有王氣,遂鑿其山巔,鎮以二塔,因名。

獨山 在破山西,其山「巀嶪孤峙。」

府城岡 在縣西十里。為廬州府孔道,故名。花山 ,一名古寺山,距縣二十五里。《胡志》云:「花山,縣西北徼也。」 北屬滁,南屬本縣。

廟山 在花山右

泉峰嶺 在廟山前

赤扈山 ,「去廟山西北十五里。」

垂石山 近赤扈山,有大石下垂。

馬鞍山 在垂石山前,俗傳昔有僊人遺鞍其地。

龍檜山 ,在馬鞍山前十里。遇旱,禱雨輒應。上有檜如龍形,因名之。

臥龍山 在檜龍山右,形蜿蜒不斷。

陡山 在臥龍山前。有天同院,有釣臺石。

黑石: 「在陡山前。」《佛子》 《近黑石》。「《孔山》石樓。」 對佛子嶺,後有雙石,高峙如岑樓。焦山 在石樓右「車轂山」、登科山,二山俱近焦山,相傳其

下孫氏嘗有登科者

菩薩山 在登科山西北二十里。

《火蓬山 》近菩薩山。

石臼山 在火蓬山左。有路通定遠,為襄水源。「祈雨山 」 ,在石臼山右,上有古廟基,邑人禱雨多應。

卓望山 ,在火蓬山前,一名「蜀川嶺。」 世傳其水西通巴蜀,故名。

五尖山 ,在火蓬山右三十里,終縣界。

福山 在黑石。旁有寺。「南岡山」, 在縣南二里。

黑龍山 在縣西南二里。

覆釜山 在縣治中。形如覆釜,故名。縣城跨其上,治倚之。

武山 一名「武子山」 ,在縣東北十里,嶺上「焦林山 」 ,在武山北十五里。

「劍舞山 」 在焦林山北,界滁州。

雲南岡 在縣東十里

九鬥山 ,一名「陰陵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楚項羽兵敗,東渡烏江,途經此,與漢兵一日九鬥,故名。

烏龍岡 在縣南一里

武家岡 在縣南十五里。

打石岡 在縣東南五里。

襄河 在縣城後,源出石臼山之北。

滁河 在縣南三十里。源出廬州舊梁縣界,至本縣石梁頭,春秋水漲,舟楫可達其境。

酇湖 在縣西北三十里,源出三尖山。

小湖 在縣南十里,為古蔡湖之支流,故以「小」 名。在今蔡姥廟之後。

蔡湖 在小湖前

叔伯湖 在縣西北十五里。

赤腳湖 ,在縣西北六十里,源出破山口古湖灘 ,在縣西七十餘里。

鵝闌澗 在縣南三十里黃花觀。

府城澗 在縣西五里府城岡,源出十五里陂。王萬承澗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源出王家河。賀櫓澗 在縣東二里,源出縣北廬陂。

白汪澗 在縣西二里,源出義安山。

龍塘澗 在縣西二十里。

石潭澗 在縣西二十五里三湓河源出高塘山。

螺蚪澗 在縣西北二十里。源出土山,下入石口。

火蓬山澗 在縣西北七十里,源出獨山。沙澗 在縣西北一百里,源出火蓬山,白汪澗白楊澗 在縣西北一百里,源出石臼山,多螺澗 在縣西北六十里,源出莞塘花山,楸塘澗 在縣西北三十里黃花觀,源出楸花潭。

石臼山澗 在縣北二十五里。廟山南至冷水澗。

查澗 在縣北五十里,源出花山西。

草山澗 在縣北,源出草山孔。

黃師澗 在縣西南六十里,入滁河。

白石澗 在縣西北五里。

東澗 在縣西南一里

水柵澗 在縣西南一里。

中柵澗 在縣西北六十里。

西柵澗 在縣西南一里。

泉水澗 在縣西五十里,源出龍山南。

南石澗 在縣西五里府城岡,又名「宋村河」 ,源出舊梁縣。

蘆陂澗 在縣西五十里,源出破山。

寨子澗 在縣西北九十里,源出三尖山下。「北石澗 」 ,在縣西北五里孤綱壩。

虎子澗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俗傳劉平為邑長,虎皆南渡,因名。源出黑石。社東澗 在縣西北二里金家溝源出查嶺西南。

查子澗 在縣北,源出查嶺。

華家潭 在縣西三百步,寶林寺後。

石梁潭 :在縣北三十里。

銅井 在縣銅井山

黑龍泉 在縣南一里

來安縣

西龍山 在縣東二十里。山峻拔,界六合縣有東龍山,與此相望。

黃連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山下有石。又五里有朱家。界六合縣五湖山, 在縣東北十八里。

高塘山 在白塔鎮西七里長溝村,山下有塘,名「高塘」 ,可灌田二百頃。

踏青山 在白塔鎮西二百餘步。世俗相傳,承平時,白塔鎮人煙繁盛,春時居民行樂於此,因名。

王母山 在白塔鎮西南四里,有池三丈,舊有廟,久廢。

團山 :在白塔鎮西北六里。

方山 在白塔鎮西北二十里。

向陽山 在白塔鎮西北五十里。

荊塘山 ,在白塔鎮北一十里,路通盱眙縣。「佛子山 」 ,在白塔鎮南一十二里,舊有寺及塔,久廢。

三山 在白塔鎮東二十里,與天長縣接境。其山連亙四五里,有三峰攢矗,故名。下為往來要路。

義良山 :在白塔鎮北二十五里。

赤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

嘉山 在縣西四十里。山之西北,即屬盱眙縣。八石山 ,在縣西南十三里,又名八仙山、磨山 ,去八石山一里許。

烏龍山 在縣西南十八里。

網鷹山 在縣六十里

雨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岑湖山 ,在縣西北二十二里。

練寺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獨山 ,在縣西北二十九里。地名「洪村。」

破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蓮荷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其巔有蓮池。北塔山 ,在縣北二里白茅村。舊有聖塔寺,久廢。

弓子山 以形名,在縣北二十里。

馬鞍山 以形名,在縣北二十里。

盈公山 ,在縣北二十里。

烏石山 ,土色黑,在縣北二十五里。

舜哥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

伏牛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

梅子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

龍泉山 在縣北三十里,又名武宅山。東為龍頭山、伏虎岩。

石固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舊《志》云:群山連亙,惟此山獨高。上有池,冬夏不竭,三面險峻,惟南阻略可登陟。耆老云:「宋紹興辛巳歲,居民避兵其上,蓋避亂保聚之所也。」 明宣德間,產騶虞,表獻於廷。

尖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其山特出,不相連屬,下臨大澗。

大迪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

臥羊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以形名。

巒樓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峰起如岑樓然。斗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

浮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

續村口山 :在縣北五十里。

鄭家山 在縣北六十里。

礬山 ,在縣北六十里杜沛村。

馬頭山 在縣北七十里。舊《志》云:「俗傳嘗有龍經過石上」 ,今有人足跡一,馬足跡二,土人遇旱祈禱於此。

清河嶺 在縣北八十里,界鳳陽府盱眙縣。馬嶺 ,在縣北九十里,上為白禪村,下有白塔廨院,久廢。

龍尾橋水 在縣東門外,源出縣普潤塘。「來安水 」 在縣東三里,源出盱眙縣界廬山前。大石塘水 在縣西北二十里,源出大迪山南三十里。

吳沛水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源出西龍山太石。水口水, 在縣東南三十里。源出來安十里,與清流河合。

雙源沛水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源出招信界嶺下。

獨山水 ,在縣北三十五里。源出盱眙縣界嘉山鄉南。

秋沛水 在縣西三十里。源出盱眙縣嘉山。以上水在縣五湖山之南,下流併入滁河,至瓦梁六合出瓜埠入於江。

常店水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源出五湖山北側及野塘。打砂澗水, 在縣東北六十里,源出雍家。范莊水, 在縣東北七十里,源出馬嶺山戚家彭家灣水 在縣東北八十里。源出大山何家。白塔水, 在縣北五十五里白塔鎮市南。源出趙家長溝水, 在縣北六十里,源出戚家。馬嶺水, 在縣北八十里,源出戚家。以上水皆至天長縣界,至「吉家步河入石梁」,南過天長河、高郵界入運河,南入於江,北入於海。

滁州城池考         通志 编辑

本州

滁州城池 ,唐武德三年築,明洪武間增廓。週圍九里十八步,高一丈七尺。門六:東曰化日,小東曰環漪,西曰永豐,小西曰觀德,南曰江淮保障,北曰「拱極」 ,跨沙河為池。

皇清知州甯鳴玉、鄭邦相、余國𣚴相繼修築。

外縣

全椒縣城池 在覆釜山南。明成化間,知縣張碧建三門,未浚壕樹雉。嘉靖間,知縣顧逵始為城,以繚縣治。週圍二里許,高一丈有奇,因河為池。知縣楊道臣、吳道昌、方允昌

皇清知縣藍學鑑,前後鳩工修葺。

來安縣城池 ,明成化間,知縣趙禮始築土垣。嘉靖三十五年,知縣魏大用乃甃以磚,高二丈,壕深三丈,廣五丈。知縣周之冕、吳志高相繼修葺。

滁州關梁考     通志州志合載 编辑

本州

清流關 在州城西南二十里。南唐置關,地極險要,其將皇甫暉與周師戰敗,欲退保滁州,尋被擒,即此地也。

子橋、  「皇姑橋。」  「迎恩橋」、「獨」橋。 「烏土河橋。」 「赤湖橋。」「珠龍橋。」  「大柳鎮橋。」  「廣武橋。」

仙居橋以上南北驛路

大橋:即「銅盆村橋。」

「陡岡橋」 ,「薄陽壩橋」 以上《全椒驛路》。

五川橋:即「清流橋。」

「雙城橋」 呂家營橋以上《六合驛路》。

九坂橋。白廟橋。河村橋以上「江浦、全椒驛路。」

小澗橋 :係來安南路。

腰鋪橋 :係來安西路。

龍潭橋  、「龍陽橋 。」 「馬神廟左橋。」

「薛老橋  」 、「岳家橋」 以上係「西南山路。」

圓惠橋 在龍蟠路,亦全椒往來路。

《眾樂橋  》,《幽棲》橋,係花山路。

教場東橋 ,「教場西橋。」

官莊橋 :去州十五里。

「仙橋」 以上係「馬鞍山路。」

金家橋 「山北行路。」 郡人金汝重建。

「鳳凰溝橋 」 「山東《北行路》。」

周家橋 馬龍山東路

保善橋  、萬壽橋 、皇姑壩《水道》。

孔家橋 壩前《水道》。

保生橋在南關月城

南橋 一名「通濟橋。」 順治己丑,郡人張孟捐修。「東陽橋 」 :在小東門沿河。

三元橋 在青雲路

豐樂橋 在大東門

洪溝橋 在南橋西

西橋 一名「廣惠橋」 ,在洪溝橋西。

蓮花橋 在南橋西

九流橋 在蓮花橋西南。

廣惠橋 。一名《赤欄橋》。

通濟橋以上二橋俱在州治東「沙土」 上。

東河橋

廣利橋 :俗名「司徒橋。」 以上二橋俱在州城西門外。

濟川橋 。在州城西三十里。

烏衣橋 :在州城東南三十里。以上「二《橋》俱明

考證

洪武中建

全椒縣

積玉橋 在縣東百餘步。一名「市石橋。」

奎光橋 在儒學東,尊經閣下。

高公橋 在縣東二百餘步。宋紹聖三年,邑民高志密等建,故名。今為「州門橋。」

陳世良橋 在舊儒學巷柵欄外。舊傳陳世良建,故名。

賀櫓橋 在縣東二里。相傳賀若弼伐陳,治櫓於此,今名「太平橋。」

興塘壩橋 在縣東三里。宋元祐八年,邑民高志密成木橋,今易石。

永安橋 在縣東十六里。有永安寺。

朱留橋 在縣東十五里。

馬家橋 在縣東二十三里。有馬家莊。

新壩橋 在縣東北五里舊小橋。順治十年,邑民夏子學、蕭之屏改建。

年家橋 在雲甸岡北。舊土橋,邑民李向榮易石。

湖陂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向廢,今重修。青茂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木梁見存。

鳳凰橋 在縣南百步察院西,舊名「珍珠橋」 ,通放生池。

三思橋 在縣西南四里。

赭澗橋 在縣南十五里。邑民盛有鉞建。「積善木橋 」 在楊家港。邑民王納善建。

寶林橋 在縣西半里

寺東「板橋 」 在寶林寺前,久廢。

白汪橋 在縣西二里,地有白汪塘。明嘉靖戊午,邑民王鎬募造。

王萬承橋 在縣西六里。久廢。

府城岡橋 在縣西十里。

棗林橋 在縣西十里,久圮。

張家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范家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六丈橋 在縣西四十里,今名「鳳凰橋。」

永清橋 在縣西六十里,邑民傅高建,又名「傅家橋。」

林家壩橋 在大墅街。舊無橋,山水易漲。順治十二年,令白惺涵、鄉民王大猷募造石橋十三。橫丈餘。石梁橋 在縣西六十里。

石澗橋 在縣西七十里。久廢。

鵝欄橋 在縣西南十里。

青龍橋 在縣西南四十里。

玉橋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路家壩橋 在縣西南四十里。明萬曆中,含山令龍為光倡建。

官壩橋 在縣西南六十里。明萬曆中,邑令劉是建。

東柵橋  、中柵橋  、西柵橋俱縣西南四十九里。

拖板橋 在九鋪鈕家巷,當襄河支流。明萬曆丙子,邑民吳學、楊崇募建。

石滸橋 在縣西北二里關廂外。明里民吳志粹募造。

江家平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袁村河。明萬曆中,邑人江以東、弟以清建。

石碑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通定遠大路。邑人吳國鼎倡眾修理。

來安縣

安樂橋 在縣治北

南門橋 在南門下。明隆慶三年,知縣劉正亨修砌以石。即石砌南門外路三百丈,達佑民祠,名「康衢。」

二里橋 在縣西南二里。明萬曆,邑人夏維垣修,易以石。

三里壩橋 在縣西南三里。明萬曆邑人夏維垣修,易以石。

龍尾橋 在縣東門外

毛家橋 在縣東四里,通六合。明萬曆二年,邑人周廷珮募建。

丁家橋 在縣東十里,通六合。明萬曆二年,周廷珮募建。

龍江土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

赤山湖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

神霄宮前橋 在縣北門外三里許。俗呼為「相公橋。」

庫北橋 在神霄宮橋北二里。

蘭沛橋 在縣南九里,俗名葉家橋。橋在葉氏宅前,故名通浦口。

張二郎廟前橋 在縣東三里。

慶成橋 在縣西門下

石橋 在西門外三里

小澗橋 在縣西九里。明嘉靖十六年建。腰鋪澗石橋 ,在縣西二十里。明嘉靖十六年知縣王倧建。

觀風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水口市之西。界首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六合及本縣界自橋而分。

甯家橋 在縣西十二里。宋元祐七年建。仙人橋 在縣北二十里,以石板為之,闊五尺,長倍之。

清溪橋 二一在縣東北一里,一在縣西北三十里。

九里橋 在縣東北九里。

和州橋 在縣東北四十里常店之北。一名「香橋。」

白塔橋 ,在縣東北五十五里白塔市南。石闌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

董家橋 在縣東北七十里。

范莊橋 距縣七十二里。

木㪷汪橋 ,在縣東北七十五里。唐家灣橋 ,在縣東北八十里。

莞塘橋 在縣南三里

博利橋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蘭堂涇,宋元祐八年建。

白茅橋 在縣北二十里。

遼清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萬善橋 一名「萬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練寺山,以萬善鄉,故名。

馬嶺橋 在縣北五十里。

滁州封建考         州志 编辑

《阜陵王 劉延》,世祖子。建國全椒,已貶侯,尋又復之。

南譙王 義宣太祖子建國南譙宣初不才太宗弗善會稽公主為言用為荊州刺史尋悔過勤政。

滁陽王 郭光卿,初起兵附韓林兒,自稱「滁陽王」 ,尋歿。明太祖以館甥統其兵,用定天下。王養馬公女,即明高皇后幼女為妃,常繼馬后,總六宮事。生蜀王,追封王。帝特肖像祠之,今久廢。

滁州公署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

本州

州治 在子城內,明洪武初建。

大鎗嶺巡檢司 在城西六十里。

陰陽學  醫學在三皇廟之東西。

永盈倉 在通濟橋之東西,久廢。

外縣

全椒縣治 在市街西北,漢劉平創建。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藍學鑑重修。

陰陽學  、醫學俱在縣東南。

來安縣治 在城中,明洪武十四年建。

陰陽學 「在縣東南。」

醫學 在縣東北

預備倉 在縣治東新街西。

義倉 在縣大門內東

滁州學校考書院附    通志 编辑

本州

滁州儒學 在州治東。舊在子城內,宋景祐間遷於此。元圮。明洪武三年重建。永樂初加修,廟堂、廡齋、橋門、射圃咸備。嘉靖十年制,增啟聖祠,建敬一亭,貯《六箴》碑。先後修葺。

皇清康熙十六年,復建明倫堂、魁星閣、門廡、堂舍煥

然一新

外縣

全椒縣儒學 舊在縣南。宋崇寧間,縣尹王俞卜地於縣治之東創建。至明正德七年,學使黃如金因學基湫隘,乃卜地於白雲庵,遷建。廟制年久俱頹。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修葺。

來安縣儒學 在縣治之東南。建自宋崇寧間,至明洪武十四年重建。成化、弘治間,皆相繼修葺。

景濂書院 :在南門外,冏卿周海門承「濂洛之統」 ,創建。

滁州戶口考         通志 编辑

州總

原額人丁四萬七千七百一十二丁,內除《編審》開除故絕逃亡人丁外,見在人丁四萬一千九百七十三丁五分。

順治十四年,實在人丁四萬一千九百七十三丁五分。

康熙元年審,增實在人丁四萬二千四丁五分。康熙六年,實在人丁四萬二千四丁五分。康熙十一年審,增實在人丁四萬二千二十四丁五分。

康熙十六年,實在人丁四萬二千二十四丁五分。

康熙二十二年,實在人丁四萬二千二十四丁五分。內除優免人丁九百五十七丁,實在當差人丁四萬一千六十七丁五分。

鹽鈔、六千六百七十八口

額外歸併省衛原額黃快竄併上中下三則等丁共二萬九千三百八十二丁,內除屯丁領佃納糧不納丁銀併題豁逃亡各丁共一萬三千二百五十五丁。

康熙二十二年,實在屯丁一萬六千一百二十七丁。

以上實在當差人丁,併歸併省衛屯丁共五萬七千一百九十四丁五分。

本州

《人丁》一萬一千八百九十一丁五分,每丁科銀四錢九分二釐零。又歸併省衛屯丁七千七百二十七丁:黃丁每丁科銀三錢、協濟銀五分;快丁每丁科銀三錢、協濟銀五分;竄丁每丁科銀三錢,無協濟。上則官舍閒丁,每丁科銀五錢;中則官舍閒丁,每丁科銀三錢;下則官舍閒丁,每丁科銀二錢;人丁每丁科銀二錢六分。

全椒縣

《人丁》一萬九千九百一十八丁,每丁科銀二錢七分。鹽鈔六千六百七十八口,每口科銀七釐四毫零。又歸併省衛屯丁四千三百九十八丁,快丁、竄丁併上中、下三則閒丁,俱照滁州「歸衛」 科徵。《聽繼丁》每丁科銀三錢、協濟銀五分。來安縣

《人丁》九千二百五十八丁,每丁科銀二錢九分四釐一毫零。又歸併省衛屯丁四千二丁,黃快丁、竄丁無協濟併上中、下三則閒丁人丁,俱照滁州歸衛科徵。又竄丁每丁科銀三錢一分五釐。

滁州田賦考         通志 编辑

州屬總

原額田地、山塘共五千九百二十八頃二十二畝二釐七毫二絲。馬田一百七十一頃,畝桑絲一千六百六十三兩六錢。又陞科田七十一畝三分三釐六毫。又查滁州山塘折實成田,計折去田二百七十八頃四十五畝一分五釐八毫二絲。

順治十四年,實在成熟并陞科折實田五千六百五十頃四十八畝二分五毫。馬田一百七十一頃,畝《桑絲》一千六百六十三兩六錢。又清出溢額陞科折實田三頃二十二畝三分六釐三毫三絲

康熙十七年,實在成熟并溢額陞科折實田五千六百五十三頃七十畝五分六釐八毫三絲。馬田一百七十一頃,畝桑絲一千六百六十三兩六錢。又開墾陞科田一頃三十七畝六分。康熙二十二年,實在成熟并溢額陞科折實田

五千六百五十五頃八畝一分六釐八毫三絲;馬田一百七十一頃,畝桑絲一千六百六十三兩六錢

共該徵折色起存銀四萬六百七十三兩四錢五分九釐二毫四絲三忽五微五纖四沙七塵六埃二渺四漠。本色米六百一十六石二斗八升九合八勺五圭三粟六粒一顆九穎一黍六稷,豆八百八十九石六斗二升九勺八抄四圭八粟八穎七黍八稷。

外,不在丁田徵解更名田草、圩場租、勳戚、丈增陞科、牛犢匠班等項,共銀一千四百七十一兩二錢九分二釐三毫四微四纖六沙三塵六埃。額外歸併省衛原額屯田共七千八百七十四頃七十九畝三分五釐九毫四絲五忽六微九纖一沙五塵一埃七渺八漠。內有積荒田地,除節年開墾并投誠開墾陞科抵補外,仍有荒田七百三十四頃三十三畝三分一釐三毫四絲一忽二微八纖八沙八塵三埃六渺八漠。又節年清出溢額田二百一十四頃八畝八分一釐九絲三忽八微四纖二沙二埃二渺九漠。康熙二十二年,實在成熟田地七千三百五十四頃五十四畝八分五釐六毫九絲八忽二微四纖四沙,七塵,三渺,九漠。

共該徵銀七千二百一十七兩六錢四分四釐五毫四絲九忽八微八纖八沙七塵一埃八渺六漠。本色米三萬五千一百三十六石三斗三升二合七勺七抄一撮三圭三粟四粒八顆五穎五黍三稷折色豆七百二十石七斗七升一合六勺八抄四撮七圭六粟八粒。每石折銀七錢,徵銀五百四兩五錢四分一毫七絲九忽三微三纖七沙六塵。

外不在丁田徵解房屋地租、楞木火藥集租等項,共銀一百四十九兩五錢九分六釐四絲九忽三微八纖三沙五塵。

本州

原額田地、山、塘四千三十五頃三十畝八分四釐四毫二絲。今實在成熟并溢額折實田三千七百六十一頃四十五畝六分四釐九毫三絲。內山七畝五分折田一畝,塘一畝二分折田一畝。每折實田一畝,科銀四分一釐二毫零,科米六勺一抄七撮七圭零,科豆八勺七抄八撮一圭零外不在丁田。徵解更名田地銀一百七十六兩三錢九分四釐六毫九絲九忽六微,祭戶人丁銀三百一十一兩八錢七分八釐二毫九絲,草場租正腳銀九十兩六錢三分七釐三毫五絲五微四纖六沙三塵六埃,圩租銀四十五兩四錢一分六釐四毫四絲,勳戚丈增田銀一十兩四錢五分七毫八絲二忽,匠班正腳銀二兩二錢七分二釐五毫。又歸併省衛原額屯田二千三百五十七頃三十二畝七分一釐五毫六絲六忽三微四纖一沙六塵五埃九渺一漠。除荒外,實在成熟并溢額屯田二千一百五十五頃二十一畝九分五釐四毫四絲六忽八微八沙五塵三埃四渺一漠。內一則比田每畝科正耗米八升六合四勺,增協銀九釐二毫三絲二忽。一則比田,每畝科耗米八升一合,增協銀九釐七絲。一則徵麥改豆,比田科正、耗麥八升六合四勺。每麥一石,改豆一石五斗,增協銀九釐二毫三絲二忽。一則折徵麥,比田每畝科麥折銀三分,新增銀六釐六毫四絲。一則科田,每畝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協銀六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一則徵麥改豆科田,每畝科正耗麥五升八合三勺二抄;每麥一石改豆一石五斗,增、協銀六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一則徵折麥無耗科田,每畝麥折銀一分六釐二毫、新增銀五釐;一則折徵麥有耗科田,每畝科麥折銀一分七釐四毫九絲六忽、新增銀五釐。增餘二田,每畝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科協濟銀一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久荒比田,每畝科米折銀二分,新增銀六釐六毫四絲;久荒餘田,每畝科米折銀一分三釐五毫。投誠官兵開墾比增等田,俱照沙壓比田,一則起科,每畝科米折并新增銀三分六毫四絲;草場田,一則科銀六分,一則科銀四分、一則科銀三分、一則科銀二分、一則科銀一分、一則科銀五釐、一則科銀三釐、一則科銀二釐、一則科銀一釐,外不在丁田。徵解房地租銀四十七兩二錢二分五釐四毫二絲,楞木銀二十七兩一錢三分九釐五毫九絲五忽,火藥銀四兩二錢三釐,集租銀一十四兩二分。

全椒縣

原額田一千三十三頃一十三畝。今實在成熟并陞科田一千三十三頃八十四畝三分三釐六毫。內每民田一畝科銀一錢三分三釐六毫零;陞科田每畝科銀一錢二分三釐三毫六絲。又馬田一百七十一頃畝。每畝科銀三分九毫九絲零。又桑絲一千六百六十三兩六錢。每兩科銀三分六釐二絲八忽零、科米一合八勺二抄三撮零,科豆二合五勺二抄五撮零外不在丁田,徵解撫院供應銀六十七兩七錢五分,草場正腳銀一百五兩四錢四分五釐三毫二絲五忽一微二纖,圩租并陞科田銀六百五兩七錢五分七釐一毫五絲一微八纖,牛犢銀一兩一錢,匠班銀一十五兩四錢五分三釐。又歸併省衛原額屯田三千二百七十九頃六十三畝八分七釐二毫七絲二忽六微五纖八沙三塵五渺二漠。除荒外,實在成熟并溢額屯田共三千二百五頃九十七畝三釐四毫二絲九忽四微四纖六沙三塵七埃七漠。內比田科正、耗米八升六合四勺,科增協銀九釐二毫三絲二忽,科田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協銀六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增餘二田,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協濟銀一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投誠官兵開墾比科等田,俱照「沙壓比田」 一則起科,每畝科米折新增銀三分六毫四絲。草場田地,一則科銀六分,一則科銀五分,一則科銀四分、一則科銀三分、一則科銀二分五釐,一則科銀二分,一則科銀一分五釐,一則科銀一分,一則科銀八釐,一則科銀六釐,一則科銀五釐,一則科銀四釐,一則科銀三釐三毫,一則科銀三釐,一則科銀二釐,一則科銀四毫五絲,一則科銀三毫五絲。水壩田地六畝一分四釐零,共徵銀一分二釐一毫外,不在丁田。徵解房地租銀二十三兩九錢四分四釐四毫,火藥銀五兩七錢八分四釐四毫二絲三忽三微四纖。來安縣:

原額田八百五十九頃七十八畝一分八釐三毫,今實在同,每畝科銀一錢二分四釐四毫零,科米二合二勺七抄四撮零,豆三合四勺七抄二圭零外不在丁田徵解更名田地銀二十五兩四錢七分二釐六毫六絲三忽,廠地丈出溢額銀一兩六分七釐九毫八絲,草場租銀九兩四分六釐一毫二絲,匠班銀三兩一錢五分。又歸併省衛原額屯田二千二百三十七頃八十二畝七分七釐一毫六忽六微九纖一沙五塵五埃三渺五漠。除荒外,實在成熟并溢額屯田一千九百九十三頃三十五畝八分六釐八毫二絲一忽九微八纖九沙七塵九埃九渺一漠。內一則比田每畝科正耗米八升六合四勺,增協銀九釐二毫三絲二忽。一則比田每畝科正耗米八升一合,增協銀九釐七絲;徵麥改豆,比田每畝科正耗麥八升六合四勺;每麥一石改豆一石五斗,增協銀九釐二毫三絲二忽;徵折麥,比田每畝科麥折銀三分,新增銀六釐六毫四絲。一則科田每畝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協銀六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徵米麥科田,每畝科正,耗糧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協銀六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徵麥改豆科田,每畝科正、耗麥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協銀六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徵折麥科田,每畝科麥折銀一分六釐二毫、新增銀五釐。增餘二田,每畝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協濟銀一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起科田每畝科正耗米三升三合四勺,協濟銀九毫七絲二忽。蓄水官塘壩每畝科正耗米二升九合一勺六抄,協濟銀八毫七絲四忽八微。投誠官兵開墾比科等田,俱照「沙壓比田」 一則起科,每畝科米折并新增銀三分六毫四絲。草場田,一則科銀八分,一則科「銀六分;一則科銀五分、一則科銀四分五釐;一則科銀四分、一則科銀三分二釐、一則科銀三分、一則科銀二分五釐;一則科銀二分二釐、一則科銀二分一釐、一則科銀二分、一則科銀一分二釐、一則科銀一分、一則科銀七釐、一則科銀六釐、一則科銀五釐,一則科銀四釐、一則科銀三釐、一則科」 銀二釐外不在丁田徵解火藥銀一十兩二錢三分二釐一毫六忽四纖三沙五塵,楞木銀三兩五錢二釐一毫五忽,集租銀一十三兩五錢四分五釐。

滁州漕運考         通志 编辑

州屬總

康熙二十二年

額徵裁扣書辦工食銀三百六十三兩六錢,人役工食銀二百五十兩。

《歸併》省衛新增等銀七千三百五十六兩三錢二分六釐三毫一絲三忽六微四纖二沙六塵一埃二渺七漠二逡。除荒外,實徵新增等銀六千八百四兩三錢六分八釐五毫四絲三忽九微二纖九沙四塵二埃八渺一漠九逡。

歸併省衛協濟銀一千六百六十八兩一錢七毫五絲五忽三微八纖六沙一塵一埃九逡。除荒外,實徵協濟銀一千六百四十兩五錢一分四釐九毫三絲二忽九微六纖三埃九漠九巡省衛漕項南米六百一十六石。

歸併省衛屯米六千四百八十五石一斗八升三合四勺六抄六撮四圭五粟二粒八黍二稷四糠五秕。

滁州衛各幫運隨俸廩工銀二百四十一兩四錢一分二釐。

滁州風俗考         通志 编辑

本州

《醉翁亭記》:「地僻訟簡,其俗安閒。」

《豐樂亭記》:介於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於畎畝。

《紫微泉記》:雖風俗淳厚,而尚氣節,易以德化,難以力服。

《郡志》:「習志勤儉,專力農桑。」

《舊志》:「二縣風俗大略相同。」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