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80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七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八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八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八十卷目錄

 建昌府部彙考二

  建昌府城池考

  建昌府關梁考

  建昌府封建考

  建昌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八百八十卷

建昌府部彙考二 编辑

建昌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南城縣附郭。

建昌府城池 :「唐乾符中,汝南公築城,周迴十里,廣一丈六尺,高二雉,露屋一千一百三十二楹,敵樓三十二所,東西門八,南北二門通衢焉。南唐李崇瞻增築城門四:東曰來遠,西曰永豐,南曰祈仙,北曰朝天。敵樓二十有四楹,高二丈有奇。」 宋元豐中,廖恩竊據邵武太守鄭郯請於朝,闢城四隅相爽塏地宜作新城,即今治。城周迴九里十三武,東疊以石,江流維悍故也。西南北間以甓堅好為稱。東門三:曰旴江,曰合江,曰天酒。西二:曰紅泉,曰清暉。南四曰祈仙,曰膏露,曰太平,曰安濟。北一曰朝天。明初,以西、南北地勢卑而城基稍薄,遂并東而改築之,因天酒門為東門,易名曰《武勝》;紅泉門為西門,易名曰《儀鳳》;祈仙門為南門,易名「通會」 ;朝天門為北門,易名曰「朝京」 ;餘門塞之。凡城高以二丈五尺為度,厚丈九尺,基廣二丈九尺。但自武勝而南延、通會,厚減尺許;通會而西延、儀鳳,高減尺許,基減尺之四;儀鳳而北延、朝京,高亦減尺許;自朝京而東延、武勝,基亦減尺許。東壕因江流天造險勝,西南北濬壕,深丈許,廣丈四尺,樓櫓規制大備。明洪武改元,指揮使耿顯忠來鎮,作四城樓。正德八年,知府安奎補築東門甕城,名曰「固本」 ,於城之隅改作四樓:曰盱江,曰「望仙」 ,曰「來薰」 ,曰「鳳山。」 又以江流嚙岸,慮及城基,疊石隄之外。縣

新城縣城池 ,宋紹興七年置縣,無城堞。明正德七年,知縣徐繡奏行築城,暫築土垣,高八尺。八年,知縣黃《文鸑》承令,因而成之,至十年乃訖工,周迴九百餘丈,高以丈六尺為度,厚一丈,基廣丈有五尺。鋪三十六,門四:東曰望閩,西曰通濟,南曰昌文,北曰朝宗。門之上,覆以樓,各四楹,可望候也。

南豐縣城池 ,唐開元中,邑令游茂洪奏徙今治,無城堞。明正德「七年,知縣莫止築土牆八百九十一丈。九年,兵備副使胡世寧劄付推官趙漢督建今城,周迴仍牆之舊,高以一丈八尺為度,厚廣一丈,基廣一丈五尺,作城樓四,下砌甕門,東曰聚和,南曰通濟,西曰崇秀,北曰慶成。東南甕高丈有三尺,廣一丈;西北甕」 高減尺許,廣減尺之二門外築墩,高五尺,廣三丈,修二丈三尺。知府韓轍按視西北城沿地低,外山高可俯視,非守計也,迺增築高八尺,凡二十一丈,餘仍舊。立鋪四十四所。

廣昌縣城池 按舊《志》:「土城,環縣五里。宋端平中,新城令趙礪夫攝邑事,奉旨築鑿,功未竟而謀寢。明正德八年,知縣梁榮、張燦等前後相繼繕治。正德十一年迺訖工。周迴七百八十五丈,高以一丈八尺為度,厚一丈,基廣丈有五尺,鋪三十有五,門四,上覆以樓。東曰迎恩,西曰承流,南曰宣化,北曰拱北。」

瀘溪縣城池 ,城周迴五百丈,廣八尺,高一丈五尺。門四:東曰「來福」 ,南曰新化,西曰「順治」 ,北曰「拱極」 ,各建城樓。城外濬壕,廣數尺,深稱之。

建昌府關梁考        府志 编辑

本府。南城縣附郭。

城中澄源橋 在府治敱角樓之南,取「正本自治」 之義,故名。

正俗橋 在府治之西南城縣之南。舊名「正俗坊」 ,又名上水橋。

雍和橋 在府治之東雍和坊,又名「下水關橋。」 興文橋 在城北興文坊,又名「水關橋。」

泮池橋 在府儒學

鳳溪橋 在府儒學之右。

五奎橋 在府儒學之左。里人有甯道立、蕭原吉、夏泉、夏良勝繼登魁元,人以為有兆於橋,故名。

城外太平橋 在東川門外。舊為浮橋。宋嘉祐五年,郡守豐有俊創立石橋十三壘,架屋六十四楹,名「萬壽橋。」 以天子誕日,守令於此放生祝壽也。嘉定十三年,燬於火。郡守汪楫、縣令黃以太架梁甃石,以通往來。淳熙二年,郡守孟默作亭橋中,曰「廣生。」 九年,郡守陳可奉詔立石,戒誕節烹宰。元至元丙子燬,民病涉,構飛梁以濟。壬辰,郡侯章公、總管趙公,帥同僚復募建。始構棟宇,高廣雄麗。以成宗初嗣位,改名「太平。」 明成化十七年,僉事李轍募修。

皇清順治乙酉年,燬於火。丙申,郡守劉《道著》、邑令李

正蔚復建。康熙壬寅,橋上市民失火,悉燼無遺。郡守高天爵始甕為石梁,不立屋宇,制度如萬年橋,山川開朗,飛落行人襟袖間。壬子,復為水圮,邑令曹養恆捐資復修。兩橋相望,如雙虹橫亙矣。

通福橋 東二里,跨東江上,以其路通福建,故名。宋咸淳丁卯,郡守方演孫建。元末火於兵。明洪武初,縣令張稅立石墩八,駕木九層,覆以屋四十三楹。天順間,水齧橋圮,郡守江浩重修,邑人布政使左贊記。明末復圮。今石墩存三之一。大德橋 在太平橋東,跨乾港。明弘治十五年,郡守舒崑山建,名「普濟橋。」 嘉靖二十六年燬。二十八年,郡守陳陞、通判胡澤,改為平橋。隆慶元年,邑人羅汝芳重修於乾港橋,易名「大德。」 《有聯》:「春浪滔滔,江心有路通車馬;夕陽隱隱,渡口無人問楫舟。」

龜湖橋 在東三里。宋淳祐五年,知縣趙必揆因洪水衝破,造四浮橋,一通福建,一通潭步源,一通龜峰,入大源。然則今之通福橋,其龜湖四橋之一。又按:咸淳七年,武學教諭涂演成龜湖石梁三百尺,是昔之四浮橋,至是始合為一石橋。《正德郡志》疑其即今通福橋者是矣。然通福乃方守所建,與涂諭所建之龜湖,固各為一橋也,今之稱龜湖橋者有二:一在東江之東岸,一在東江之西岸,皆居通福橋上游。其所跨之水,皆小溪之通東江者耳,非江東也。豈宋之龜湖橋則正跨東江,後為湮沒?而今二橋者,乃舊橋首尾遺址,歟地讖應元建東岸者,橋旁有峰,正當巽位,其水亦為巽水,故堪輿家貴之。

萬年橋 東北六里,地名歇洋渡,舊名溢洋渡,今改為萬年橋。下有潭曰「烏江。」 宋咸寧七年,武學教諭涂演成龜湖石梁三百尺,乃移湖之舊為梁者舟二十有二,益之五十有二,移置洋溪為浮梁。提刑黃震有《記》。舟梁不知壞於何時。明成化二年,邑人雷顯忠作渡舟以利涉,久之舟壞。弘治間,沒溺無算。顯忠子應春、孫炯再舟之。又甃石崖以屋,扁曰「津館」 ,庇風雨。候渡者割田十七畝為舟館,修葺,備雷氏三世好義,鄉人名為「雷義舟」 云。後復壞。嘉靖十年,邑人同知馬玉重建,邑人劉宏復建東岸亭一所,舟一隻,贍之以糧。崇禎甲戌,覆溺之禍如弘治時,副使吳麟瑞倡立石橋二十四壘,延石九層,為湖東諸郡冠。時郡守凌必正、推官荊本澈、邑人捐資分襄者,南京刑部郎中鄧允淳、湖廣興國州知州崔元登。

皇清順治丁亥年,始竣厥功,民不病涉。中構一亭,祀

大士像以永鎮云

毛坊橋 在城東五里。有亭一所,石路百丈。三十四都民黃金建。

梅溪橋 在東八里,跨石頭港口。宋咸淳中建。龍池橋 在東十里,地名「龍池口。」 宋嘉熙四年知縣羅端常建。

水濺橋 在東二十里,跨鹿子源口。宋治平中,參軍王韶建。

青麻橋 在東三十五里,跨青麻港。宋淳熙二年,知縣孫基建。

新村橋 在東四十五里,跨藍溪。宋淳祐二年,知縣趙必揆建。

澳港橋 在東五十里,跨澳港。宋寶祐中,狀元張淵微建。

盧公橋 在東五十五里新城縣界。宋元符二年,縣尉盧知原建。

小竹橋 在東六十里。洪武初里人鄧信可建。寶山橋 在東六十里真如寺前。宋咸寧中包克瑩率里人建。

官橋 在東八十里藍田。元大德間,里人張舜

孫建明永樂十年,郡人王忱重修。

東南東湖橋 在東南二十五里。

甯家橋 在東南三十五里。

河西坑口橋 在東南五十五里。三橋俱鄉民許時爵建。

東北利水橋 在東北二十五里,跨韓溪。里人單率性募眾同建。

禾坪橋 在禾坪段上

郭石橋 在東北郭仙峰下。邑人雷頤、雷謙建。有參議黃清《記》。

遇仙橋 近郭仙峰下。有道士胡古厓於此遇仙。

板橋 在東北四十里,跨河。宋咸寧中,里人黃榮建。

永興橋 在東北六十里白玗。

歐家橋 在東北六十五里,跨曲澗,明永樂年間單道人建。

水口橋 在封源,邑人雷昱建,尚書張昇「記。」 龍溪橋 ,永樂中鄭孟倫建。

雷家橋 在西五里雷家港。宋紹興五年,判官張伯壽建。

丁家橋 在西五里,通麻源。

江家橋 在西八里,通麻源山谷。宋紹興二年,判官張博建。

程公橋 元學士程鉅夫建,以通麻源藏書閣,故名。

雲門橋 跨紅泉,通雲門寺。學士程鉅夫建「雲門勝景」 橋,址尚存。

南會仙橋 在南半里舊麻洲渡。宋寶慶三年,侍郎曾穎茂、左司曾穎秀建浮橋,名通濟橋。明初,徐了空復因其圮而建焉。同知梁必達增構兩樓於橋端,東曰「江山一覽」 ,西曰「旴江偉觀」 ,因易橋名曰「會仙。」 今廢,復為渡。

迎仙橋 在城南一里,舊名麻橋。南豐州判章深建。中書舍人章文昭、國子生章詔繼修之。知府秦夔有《省耕過橋》詩。

烏錐橋 在南二里,跨洪溪。宋淳熙七年,邑令鄭起先建。

濟川橋 在南三里。鄭起先建。

白塔橋 在南十里,跨白溪。鄭起先建。

張舟石橋 在麻姑山下,雷昱建,僉事江澂作《碑記》。

三峽橋 在麻姑山

危公橋 在南十五里,跨危家溪,參軍王韶建。修公橋 在南二十里。元至正中,里人丘五郎建。

江家橋 在南三十里,跨江家溪,王韶建。通濟橋 ,在黎坊。黎伯仲率眾建。尚書何喬新《記》。

大安橋 在南三十五里,跨雲溪,王韶建。明嘉靖中,知縣鄒堯臣、令民何立仁重修。有知州鄭嶸《碑記》。

安福橋 宋熙寧七年,知軍事張子方建。漿溪橋 在南四十五里,跨漿溪,知縣羅端常建。

屏峰橋 在南四十五里。嘉靖中,鄉人黃輝建。水口橋 在南五十里,跨雲溪水口。宋知軍事張子方建。

濟川橋 在龜峰山下。眾水合流灣曲處,其橋門曰「龍門。」

聚奎橋 ,侍郎羅𤣱建。「曾潭橋 」 ,在南七十里,跨曾溪,羅端常建。「嘉津橋 」 ,里人羅宗成建。

呂家橋 在南七十二里,跨厚溪,羅端常建。兜港橋 在南八十五里,跨兜港,在南豐縣界。宋咸寧中南豐陳宗禮夫人上官氏建,元末圮。明永樂中郡守盧義建,推官譚述修。

大石橋 在朝京門外。唐廣德二年,邑令王昕建。

白土橋 在北三里許。宋嘉定十年,判官黃應辰建。

粲魚橋 在北十里,近石家庵,里人黃信建。孤橋 在北十里。宋淳祐十年邑令王孔昭建。塌水橋 在北二十里。邑令王孔昭建。

垂橋 在北二十里,邑令王孔昭建。

岳口橋 在北二十五里,跨岳溪上。邑令王孔昭建。

樂平橋 在北二十五里。宋咸淳中,里人張善建。

同濟橋 在北二十五里,跨建溪。元人黃仲傑、曾思齊、王允德同建。

潭港橋 近潭山。宋人黃五公建。明洪武間,里人黃信重修。

青麻橋 在北四十里,跨隔溪。舊有橋,雷應春建。

黃公橋 在潭港。里人黃世英建。明景泰間黃仕誠修。萬曆間,庠生黃廷彥等重修。邑侯改名「繩武橋。」

稠溪橋 跨稠溪。明宣德中,里人危仲安建。「大保橋 」 ,跨小溪,通金谿。里人徐亨建。

南城渡

龜峰渡 黎、旴二水合流處,名「雙港。」

楊源渡 鄉民黃嵩、朱宇洪建。

界潭渡 近都軍鋪,里人崔惟一造。

金家渡  、《曾家渡 》近都軍。

唐家渡 邑人羅宗成造。

「小津 」 舊旴江門外黃家林前,今失其處。「北大津 」 ,在北三里弓家傍下。

謝家灘渡 官家渡 即排頭渡,邑人引禮舍人王珍建。

昶口渡 邑人鍾有賢造。

黃春渡 去昶口五里

《鶯骨渡  》、楊家渡 「鄉民」 游昱建。

葉家渡 在佩洲西

青麻渡 邑人程彥則建。

硝石渡 往來本縣,歲編夫二名,今已革。五里渡  麻洲渡 在通會門外。

敖家渡 在敖坊,里人敖孔文建。

遶池渡 在遶池鋪,里人甯山南建。

甯家渡 在良湖

保業渡 地名「鯉湖」 ,近保業鋪。

新豐渡 :在新豐市。里人吳仲仁造。

漿溪渡  水口渡 :在水口鋪。

橙港渡 :「里人」 徐志可造。

新城縣

杉關 在縣境東北七十里。一名杉嶺。兩山壁立,聳峭夾道。其關本福建光澤縣所築,內屬光澤,外屬本邑,為兩省咽喉要害視諸隘為最。德勝關 在縣南五十里六都馬嘴嶺下。舊名墈頭隘。明守備王址拒戰墈頭山,為賊所殺。其後知縣湯建衡始築是關,改名「德勝。」

戴家橋 在預備倉前,何莊人建。

荀口橋 因地而名

飛鳶橋 橋久廢,又名「飛鳶渡。」

新溪橋 里人李貴真等造。

資福橋 始名「千羊橋。」

五福橋 明洪武初建,舊名「五福渡。」

通濟橋 元延祐宁縣令王瑄建。

安濟橋 宋建而廢。元至正間,富民楊英甫重建。

樂土橋

高溪橋 近「樂土」 橋,以高氏居而名。

鷓鴣橋

赤芾橋 在福山下

觀興橋

賢村橋 孔順昂建

瑞金橋 「里人」 楊邦振建。

導仁橋 俗名「道人」 ,縣令黃文鸑易今名。西城橋 。明弘治九年,楊禎祥、薛玉成等建。昌文橋 在南門外城下。

小港橋

平政橋 宋嘉熙中,縣令趙礪夫建。

鯉潭橋 明洪武初,縣令沙良佐建。

廣福橋 「里人」 張思壽建。

西山橋 里人劉思禮、思信、思忠等建。

白羊橋 「里人江碧清建。」

石城橋 「里人湯元玉、朱允恭等建。」

銅湖橋 「里人」 周友員建。

新豐橋 即「南津。」 明弘治甲子,里人鄧楷、許式、劉恢、朱萱、許盛同建。

橫溪橋 在新豐橋南。鄧楷等建。

石磜橋楊溪橋 ,近石硤,陳員韜《遺愛亭》在焉。

《禮義》橋 近「禮義鋪。」

百順橋 一名「仁風橋。」

營溪橋 在洪山溪口。里人羅顯建。

七星橋 在福山七星塘。

安濟渡 舊有橋,久廢。官置渡,歲僉夫二名。孔家渡 ,宋時湮,填為陸。

龍安渡 在龍安圳

南豐橋

濟川橋 在縣東門外,舊名「通濟橋。」 宋黃端亮

記:「南豐據旴江上游,東南有浮梁舊矣。刑部朱公彥始更梁以石,石密水怒,踰年而圮。紹興淳祐辛丑,水大決,自是橋廢者六年。乙巳,端亮來宰是邑,始至問民疾苦,耆老蹙額相告。浮梁久絕,操舟者利焉艤棹,湍流掀舞,浪濤中滿,所欲乃已,一不幸則淪胥以溺,端亮為之惻然。值盜發平西,震於其鄰,方以軍旅之」 事極力保境,欲籌畫未能也。明年二月,召匠計之,捐俸緡為邑里倡。

蔓翠橋 宜春門外,跨萬歲湖。宋崇寧二年,邑人趙良建。

明月橋 金繩寺前

紫豐橋 舊名「河連橋。」 洪武三十年,縣丞吳文仲重建,改今名。

百家橋 艾婆源下,跨兜港。元至元十九年,里人王淵等建。

京橋 楓林市嶺下,跨潭水。洪武二十三年,里人丘勝彥建。

小橋 元至正甲申,里人戴雲從建。

楓江橋 跨了溪。明洪武十八年,陳信可建。雙蓮橋 廣昌縣界,跨紫溪水。明永樂二年,南豐令潘同、廣昌令高端同建。

望仙橋 近仙君觀,故名。唐開成二年,縣令賈諭建。

金仙橋 近金仙寺

廖港橋 地名「溪東」 ,宋建炎間里人胡惟甫建。福梅橋 地名「老山」 ,元至正二十年建。

蕭家橋 元泰定三年,里人蕭仲舉建。

萊坡橋 元延祐三年,里人余鄭社建。

杜村橋 明洪武元年,里人艾仲美建。

東溪橋 地名艾家嶺下。明洪武三十年,里人錢得善等建。

楊家橋 跨滄浪港。明洪武三十一年,里人胡均保建。

張婆橋 宋咸淳三年,里人何友文建。

紫雲橋 跨紫港水。宋《趙崇嶓書碣》。

石家步橋 跨滄浪港水。宋人盧仲卿建。大南澗橋 ,元至正丙子,知州史文彬等建。洗馬橋 地名「長源」 ,元人姜得常建。

檀石橋 地名「梅林」 ,跨九劇水。明洪武十五年,里人朱士真建。

石陂橋 元至正六年,里人楊秀甫建。

南梗橋 在猛虎寨。明洪武二十五年,里人樂思恭建。

軍港橋 元至正三年,里人金三建。

紫溪橋 近紫霄觀

三港橋 跨軍港水。元至元二十年,里人曾隆等建。

積善橋 「上甘坊」 跨了溪水。元大德三年,里人甘氏建。

澄江橋 程莊頭,跨菰河水。明洪武二十年,里入程思古建。

龍池橋 跨九劇水。元至正二年,里人傅旺建。會郭橋 ,世傳王、郭二真人相遇於此,故名。宋建炎元年,里婦丘氏建。

小南澗橋 宋紹興四年,里人吳孟人等建。昭靈渡 宜春門外。元大德三年趙至善造。吳家渡 宜春門外。元至元二十四年里婦吳氏造。

彭家渡 宋紹興中里婦彭氏造。

候仙亭《義渡 》《坤龜岡》,候仙亭前。

潘家渡 地名蔣源

磨刀渡 世傳許真君斬蛟至此,磨劍,故名。元至正中,里人戴雲從造。

任家渡 地名「白舍」 ,宋景定二年,里婦任氏造。《廣昌縣》。

吉祥橋 跨金嶂水。南唐昇元年間,邑人劉紹建。

惠平橋 宋淳祐間,令黃應德建。

瑞芝橋 在縣治水閣之東。旁有芝生,故名。濯纓橋 在瑞芝橋東。宋紹興中令葛崇節建。成賢橋 在學之左。宋咸淳元年藍溪黃澹建。化龍橋 在學之右。《志》載「出狀元之讖。」 明永樂中縣令高端建。

步雲橋 「在水閣」 之西。葛崇節建。

清溪橋 在射圃亭側。明景泰六年建。

萬安橋 在東嶽廟前。明洪武十一年建。「株橋 」 ,宋縣令謝充之建。

龍湖橋 宋縣令劉正重建。

官橋 跨璋水,宋縣令朱汝賢建。

揭公橋 「跨大陵水」 ,宋景定二年,祝正卿建。

郎君橋 跨秀嶺、石雩二水。嘗有漁人見石人立潭上,故名。明永樂中,里人曾汝勵、唐允敬重建。

竹橋 圮於元末。明景泰元年,里人黃欽義、唐柔義等建。

闌丹橋 地名「慶源。」 明景泰五年,曾汝勵建。新陂橋 。明正統十年,里人高秉仁重建,立塔廟鎮之。

跨石橋 南唐保大二年,賴居士建。旴姥源流至此始大。

深水橋 明景泰間,丁襲常同高秉仁重建。巴口橋 ,跨璋水。宋淳祐中,令程巖建。

銀溪橋 宋居士李邦建,郡人夏良勝《記》。「郭坊橋 跨石雩水」 ,程巖建。

楊梅橋 跨龍井水。宋人吳大可建。

厚屯橋 跨旴水。宋慶曆二年,里人廖以善建金障橋 。對金障山,故名。

通濟橋 在中坊。何椒丘記。

古隔橋 通石城縣。明成化間,義士黃璋建。壩上橋 ,跨鐵爐坑。水,庠生幸英建。

沙羅橋 在平西壩上。富民寧都曾喬巒建。「茗坑橋 」 ,跨秀嶺,曾喬巒建。

宣化《義渡 》員外李喬記。

順化義渡 舊有順化橋,元末已廢,員外李喬《記》。

揭坊渡 舊有揭坊市,即今縣治。

「白田渡 」 《易》用信造。

《東園》渡 邑人何伯琛造。

《小勳渡 》,民間造。

白水渡 在白水鎮

雙蓮橋渡 :在麟角里。

竹義渡 里人饒希明造。《瀘溪縣》。

接龍橋 在北門外,為往來通道。先時架木為之,水漲則橋斷。天啟元年,知縣王德純議派糧甲興建,橋未完而公以艱去。通判張兆曾署印,因為續錢糧不足,募助以充之。後知縣李辰竣工成橋往來利賴。今廢。

鸛巢橋 在西門外

椒澗橋 在東隅五里

廣濟橋 在一都,主簿曾漸建。

赤境橋 在三都

白沙板橋 在十六都

高陂大橋 朱介復糾眾建。

鯉魚橋 在七都。鄒繼東造。

丁字橋 在十四都南城。邑令苗蕃詩:「山下丁字橋,奇絕更幽古。東與南流合,石梁在中渚。家家竹紙房,飛輪為之舞。輪飛水自舂,不見誰操杵。闊柏次垂杉,蒼筠莫可數。驅車且停停,欲訪深林麌。卻怪陶彭澤,五柳亦幻語。家近盍來茲,勝似桃源譜。」

山溪橋 在十三都。危鑑九建。

真如橋 在十都

潺陂橋 在十都

桐埠橋 在十都,今重建,有記。

余坊橋 在十一都

雙港橋 在十三都。鄧智余造。

陽公橋 在十二都。丁四可捐貲,鳩眾重建。草坪橋 在十一都。

葛坪橋 在十五都。魏以仁等捐貲,鳩各都重建。

茶溪橋 在十三都

馬家橋 在七都

歐家橋 在八都。孫奎《記》:「旴」 東北有水焉,其流甚曲,兩山夾輔而去,因以曲澗名之。是澗發源閩境,無慮數百派,皆自深谷中穿岩壑出,而西北流,至澗之上游十里,則群派皆會於一。蜿蜒而西五里,乃折而北。至澗東,又折而西,逆旋而南,復迴翔而西,若兩瓊相連之狀。乃北流而西,又蜿蜒二十餘里,入於旴水。蓋環旴數百里,水流之曲未有若是之奇絕者也。

貴家橋 在七都陽溪

磜下橋 在十一都蒿溪石橋 石壁次李念功捐貲,糾吳雲等建。初溪渡 在縣北十里,往府通道,歲編渡夫一名。

通福渡 在一都

稅溪渡 在一都

潘溪渡 在八都

塔前渡 在八都

考證

建昌府封建考        舊志 编辑

益端王 祐擯,成化二十三年封,弘治八年之國。性儉約,好書史,工楷篆。享國五十二年,愛民重士,無所侵擾。奸人班明誣昌國通王有逆謀,竟得白。薨,莊王厚煜嗣。莊王孝友忠敬,博敏好學,在位十八年薨。無子,弟恭王厚炫以《崇仁王》進封自奉,儉辭,祿二千石,在位二十五年薨。子載增,不及。王翊鈏嗣。初,恭王以嗇久於國,而今王好交當世士大夫,接引如恐不及,天下稱賢。王二蜀及益,而《益恭》為尤。

建昌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

本府。南城縣附郭。

府治 南。唐以縣治為軍治,即郭家山陽也。宋慶曆八年,知軍事吳某修建儀門以及內寢。紹興四年,燬於寇,寄治舊太平寺。九年,知軍事汪大舉即故址稍建便廳。林申、蔣循祖、徐瑑相繼營建。黃堂、廳事,麗譙廣廡,創建如初。其通判廨,在軍治之西。添差通判廨,在軍治之南。舊係史華館。判官廨,在遊仙坊之西。錄事、參軍廳亦在軍治之西。司理參軍廳在軍治之東,司戶參軍廳在遊仙坊之東,司法參軍廳在軍治之南。元改為路,明改為府,其治皆如舊。宣德四年,併為荊王府,知府陳鼎改建於鳳凰山之陽,即城西北隅舊蒙古學也。中為正堂,左附以巨積。庫堂之後為穿堂,從以兩廂,又後為思正堂,堂下為露臺,臺前為甬道,戒石亭據其中。左右廡為六曹,吏、戶、禮、兵、刑、工、糧房,承發架閣凡九科。外設儀門,門之外,左為司獄司,右為吏舍,又外為門。思正堂之後為知府廨,前為架閣庫。龍亭庫在西,土神祠在東,制度足偉觀瞻。成化二十年,知府秦夔於府門改建鼓角樓,門帶小溪,跨馬石橋,曰「澂源。」 二十二年,知府胡贊、同知謝英、推官陳易於儀門左建清軍廳,右建理刑廳。弘治十年,通判劉澤建糧局於府門外之東偏。十三年,知府舒崑山徙鼓角樓於儀門之南,而別建門屋六楹。正德八年,知府安奎於架閣庫南增建通判廨宇,而照磨廨因撤而新之。十年,知府韓轍又置檢校廨於知事廳之前。儀門東西添置楣宇,而榜廊則置於大門外之西偏。嘉靖十五年,知府王度以大門逼近王城,乃徙入數十武,其制益壯。二十六年,知府陳公陞以府後火巷舊址為民所侵,乃稽復之。三十八年,知府鄧廷猷移推官廨於通判廨之前,經歷、知事廨於同知廨之前。隆慶二年,知府沈子木重加修葺。又以寅賓館缺,乃析理刑廳後為之。若大門之外,左右有「旌善」 、「申明」 二亭,具如初制。

皇清順治壬辰,兵燬,今改於西大街。

同知署 在正堂左

通判署 在正堂右

推官署 在通判署前。今裁廢。

經歷署 在舊推官署前。

照磨署 在正堂西

陰陽學  、醫學 俱舊在郡治東,即今新察院。明正德八年燬,萬曆六年知府王之屏復建於北大街,分守道左。今俱廢。

僧綱司 舊在天寧寺

道紀司 在元妙觀

南城縣治 舊治在郭家山南。南唐立建武軍,因以郭家山南縣治為軍治,而改縣治於東,即仁平、泉東北也。宋紹定四年火,郡守林申建。元復火。明洪武初,知縣孫文政刱。堂宇門廨靡不周備。宣德間,并為荊王府,知府陳鼎乃徙於鳳凰山陽郡治之西。中為正堂,扁曰「忠愛」 ,收支庫附於堂側。典史廳、承發科在於堂左。後為退堂,前為甬道,戒石亭據其中。左右序為吏、戶、禮、兵、刑、工、糧、鋪長等房。科序前為監房,中設儀門。大門退堂後為知縣廨,左為縣丞廨,右為主簿廨,左前為典史廨,而吏舍則列於兵房之後。榜廊在縣門外東偏。隆慶三年,大門、儀門及左廊俱燬於火,旋復草建。始者庫則編籬為之,獄則築土為之。至是益圮貨財,貯庫吏私室,便於侵漁。獄遇春水,牆輒壞,至募居民共守。萬曆四年,知縣范淶重修廨宇,大畢。《前工儀門之外》,《左則有》

土神祠有寅賓館,又以庫獄重務,特設內庫、外庫。獄則別。輕、重二監,皆以磚石包砌,縣治經理於是周密矣。大門之外,左有旌善亭以紀民善,右有申明亭以紀民惡。皆老人勸化風俗、分理詞訟之所,故俗稱「老人廳」 ,而坊鄉亦各建二亭焉。

皇清康熙七年,邑令苗蕃修葺門垣,規模宏廠。

縣丞署 在正堂左

典史署 在正堂右

察院 舊在南街,即舊景德寺遺址。弘治十五年,知府舒崑山建。中為正堂,後穿堂、聯退堂,夾以寢室,設吏牘房於寢室側。正堂前為露臺,為儀門,為大門,至庖湢之所亦備。門之外,左右各為候館。嘉靖二十八年,以城外飛火盡燬,知府陳公陞重建。四十年,知縣甘繼忠闢縣倉隙地,建書屋於左側。萬曆五年,僉事葉九金改為「分巡湖東道」 ,而以故道易之。

布政分司署 在糧𡱈之左。弘治五年,工部郎中臧麟隘其制,乃於正堂後增穿堂,築甬道,設儀門、大門。正德九年火,知府韓轍重建。嘉靖十六年,知府王度即其左小學而改建焉。四十年乃復其舊。萬曆六年,知縣范淶改於北街,即清華道院故址。分巡湖東道,「初在邑西隅,宋為提刑分司,元為廉訪分司,壬辰火,明」 初復建。洪武八年改為饒信,撫建分司。二十五年,知府邵惠重建。弘治五年併為益王府,乃改建於北隅府學之左。七年,知府孫偉以其地卑隘弗稱,復徙於南隅,即治平寺之故址也。中為正堂,後為穿堂、聯退堂,夾以寢室,設吏牘房於其側。正堂前為露臺,為儀門,為大門。嘉靖十六年,知府王度改為「道一書院」 ,而以北隅之布政司改建之。四十年,寇亂,議以僉事坐鎮茲土,復遷於新布政司,即小學故宇也。以其地猶隘,復撤本府隙地,增其廨舍。萬曆五年,僉事葉九金改南街察院為之,又即察院左側書室增造房屋,為書廨外縣

新城縣治 。宋紹興八年分縣建,治於黎川鎮,歷明皆仍故址。洪武初,知縣沙良佐重建,中為正堂,架閣庫附焉,後為穿堂、聯退堂。堂之後為知縣廨廨,有濯纓池。堂之前兩序為六房,中甬道建戒石亭,設儀門。門西為監房,設大門,重以譙樓。成化間,知縣呂讚修治之。弘治間,知縣段敏新作譙樓。

縣丞署 在正堂左

典史署 :在儀門之右。

布政分司署 在縣治南。明正統間建。

湖東道署 :在縣治南。明洪武八年,知縣駱載德建。

府館 在縣治南

陰陽學 附「城隍廟。」

醫學 附:「藥𡱈僧會司 在淨居寺。」

道會司 在鶴仙觀

便民倉 在北門外,正德五年建。

大有倉 在縣治之東。宋紹興九年,知縣趙公輔建,即「宋都倉。」

常平倉 元末燬於寇。明洪武元年,改為「大有倉」 ,知縣沙良佐修葺。

南豐縣治 。明洪武二年,改州為縣,制度因之。中為正堂,後為退堂,架閣庫附退堂東。正堂前兩序為六房,中為儀門,外東偏為監房,又外設鼓樓。知縣廨在退堂後,吏舍在堂西南,皆知縣屠懋、縣丞李潤、吳文仲相繼葺建。按舊《志》,在文教里之西。唐開元中,縣宰游茂洪徙於嘉禾驛。開成二年,縣宰賈諭徙於西里坊。至元十三年,火,復建。十九年,陞縣為州。知州郝天祐、楊郁後先增建。元末火,其址即今重刱所也。

縣丞署 在正堂東

典史署 在儀門左

布政分司 在縣治北。成化丙申,知縣方顯建。湖東道 在縣治內。明洪武初,知縣程瑞遷建府館 在縣治。

《陰陽學 》附:《藥局》

醫學 附:「藥𡱈僧會司 在保福寺。」

道會司 在靈都宮

豐儲倉 正德間火於寇,其基併入於學。便民倉 在縣南儒學之東。弘治三年,知縣黃燮修。正德間火於寇,其基併入於學。

廣昌縣,治 。宋。紹興八年,始析南豐為廣昌縣,攝縣事。南豐丞,宋權署事於順化壇知縣王

珪營建廳宇於揭坊耆,平原近水,恆患之。嘉定甲申,縣令建陽劉必端遷之太平岡,燬於寇。紹定己丑,攝令謝充之葺廳事於舊治之東偏。端平甲午,三山葛崇節復加營創。嘉熙丁酉,三山趙希譝繼之。廊廡、庫圄、譙樓、吏舍,葺理惟備。元至正壬辰,復燬,據於寇。邑人饒秀遠克復之,始創廳事於今治。明洪武初,知縣侯端建。中為正堂,後為退堂,六曹序列於堂之東西,前直儀門外設麗譙而監房備焉。知縣廨在退堂後,皆知縣成子祥、張琥、縣丞張壽芳後先增葺。

縣丞署 在正堂左

典史署 在儀門左

布政分司署 :在縣治舊城隍廟之左。知縣薛承學建。

湖東道署 :在縣治東。洪武九年,知縣張琥建府館 在湖東道之右,知縣葉茂高建。

陰陽學 在城隍廟

醫學 附藥局

僧會司 在清修寺

道會司 在《東嶽行宮》。

瀘溪縣治 。宋元豐四年,賊廖恩據邵武為亂,知軍事鄭掞請設撫建都巡檢使於邑東北之瀘溪治以都巡檢使,即今邑之地也。治為瀘水環流,故得名。元因之。明洪武三年,改瀘溪都巡檢使為瀘溪巡檢司,設巡檢一人。知縣孫文正建司署於巡檢使所。累朝相仍,以司盤詰。後因地方隔越,府治一百六十里,山谿險阻,治化難暨。萬曆六年,知府王之屏、知縣范淶議革巡司,設縣治,白其狀於撫按藩臬諸司,議合,會疏以聞。上下戶部覆議。戶部奏便,遂得請,仍與縣額為瀘溪。改巡檢司於伏牛市,屬南城縣署,居縣之中原廣仁寺故址。隆慶戊辰,寺燬,今署仍其地。萬曆六年創建,中為正堂,南向,扁曰「忠愛。」 東為贊政廳、儀仗庫,西為總冊局。左右廊為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後為吏舍。甬道中立戒石亭。正堂後為川堂,右為銀庫。穿堂後為正衙,凡三重。後為思補閣,又後為培龍樓。甬道外設儀門。門左為狴獄,右為土神祠。先是,委官務草創速成,門堂相逼。九年八月,知縣陳王廷擴地,移大門遠數十武,上建譙樓,甃石兩邊,各廣一丈以入。門外左右建「旌善」 、《申明》二亭。儀門左為寅賓館、預備倉,改牢獄於儀門右。環署繚以垣牆,周圍一百二十丈。萬曆十六年,知縣汪謨以譙樓高壓正堂,拆譙樓,改豎於正衙,為「思補閣」 ,用磚甃頭門,規制卑狹,知縣林萬梅改造今門,後正堂六房俱頹。天啟三年春,通判張兆曾署篆,申請重修。崇禎戊寅年,妖寇燬,知縣樊一若重建。己丑寇燬,合邑士民林清吾等醵貲贊成。後衙功,以《漸興》堂治。

縣丞署 在縣署東舊公廨地。瀘昔未設官,因未設署。康熙八年,縣丞孟吉熊涖任,始捐俸特建。而紳士之蠲助、耆黨之鳩工,具有成勞矣。典史署 在縣署西。舊與縣署先後並建。明戊寅燬於妖寇。

皇清順治十八年,典史全五德「申請設處重建。」

上司公館 原建北門外巡司舊址。地隔一溪,每遇水漲,往來不便。知縣潘元勳改建南關內。戊寅燬,基存。

白玕公館 :距縣治八十里,為府城。取道適中。萬曆九年,知縣陳王廷建。中為官廳,左官房、右吏書房;前為大門,建水次倉於西廊,後廢。今議復有待。。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