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88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八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八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八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八十八卷目錄

 紹興府部彙考六

  紹興府關梁考二

  紹興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九百八十八卷

紹興府部彙考六 编辑

紹興府關梁考二    府縣志合載 编辑

諸暨縣

義津橋 在縣南門外。唐天寶中,縣令郭密之建。

太平橋 在縣之東門外。舊為浮橋以濟。明。景泰元年,知縣張鉞易以石,長三十六丈,廣二丈,五洞。

于溪橋 在縣東北六十二里。傳為吳于吉所居。

桂華橋 在城中,即「上湖橋。」

眾安橋 即「中湖橋」 ,亦名「登仕橋。」

「采芹橋 」 即「下湖橋。」 城中。

茆渚橋

長官橋 俗呼「落馬橋。」 宋淳祐中建。

會義橋 在縣南一十五里。舊名「白山橋。」 鯉湖橋 ,在縣南二十里。

雙橋 在烏石溪

祝橋 在縣北一十里,原係竹橋渡。明弘治中,邑人傅文魁改造石橋。

新亭橋 在縣北十里。原係木橋。明萬曆中易以石。

古李橋  、「楓橋。」

櫟橋 在縣東四十里

五顯橋 又名「三義橋。」

跨湖橋 在城北五里

永和橋 一名「關橋。」

善感橋 「明萬曆三十二年建。」

黃婆橋  、邵家埠橋。

千衕橋 朱公湖民于潭造,今重建。

通浦橋  朱橋

金浦橋 萬曆癸卯,劉令光復重建。

寶珠橋 在縣西三十里。

茆渚渡  。宣家渡  。黃家渡。

潘家渡  。趙家渡  。華家渡。

街亭渡  、湖頭渡  、新亭渡。

蔣村渡  。五浦渡  。馬郎渡。

阮家渡  。《丫山渡  》。夏家渡。

橫塘渡  。黃潭渡  。湄池渡。

石侯渡

《楊家渡 》今改「梁家渡。」

《晚浦渡 》「東聯越郡,西接蘇杭。」

餘姚縣

陸浦關  、石堰關 今俱廢。

丈亭關  長溪關  柱湖關 俱在縣東北八十里觀海衛。

江橋 在縣南門外。宋慶曆間,始用木跨江橋之,尋壞。崇寧五年,乃建石橋,名「德惠橋。」 淳熙中易名「虹橋。」 元至順三年重建,改名「通濟。」

黃山橋 在大黃山北。宋紹熙間,名「善政橋。」 元至順中修,至正間重建。明嘉靖中毀,後復建。橋石柱而木梁。

隱鶴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唐莫盛攜鶴至此,鶴忽隱不見。

戰場橋 在縣南四里。宋宣和二年,官軍與睦寇戰於此,因名。今訛為「轉糧橋。」

大黃橋  、小黃橋 在縣西南三百步許。「新橋 」 在縣西北二十里。舊跨長泠港,曰「長泠橋」 ,亦名「方橋。」

客星橋 在客星山北,與安山並,今呼為「安山橋。」

航渡橋 在燭溪湖中,石匱山東。

橫河橋 在孤山東北

南門橋 在南門外

仙橋   、司馬橋  、楊溪橋 俱在南城外。

登明橋 在縣南三十里,由此可登四明山。清賢橋 在縣南四十里,以清賢嶺得名。觀橋 ,在縣南六十里。祠宇觀側。

白水橋 在縣南

靈星橋 在治東南,儒學之東。宋元豐中建。

石嵬橋  。紫金橋  。項家橋。

「永安橋  。」 「竹山橋  。」 「橫涇橋。」

沙浦橋  、百年橋 俱在縣東南。

石碑橋 旁有界石

「赤石橋  」 、「雙板橋  」 、新墅橋。

石公橋 俱在縣東南

剡湖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剡湖之水,由此而出。

鶴山橋  、上剡湖橋 俱在縣東南。

化安石子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陸家埠橋 在縣東,屢圮未曾修復,今僅架木。界牌橋 在縣東,入慈谿縣界。

南浦橋   閘橋

黃家竹橋 俱縣東,稍折而北。

樹橋 在縣治西南

清風橋  、「待士橋  」 、蘭墅橋 俱在縣西門外。

石婆橋  、長豐橋 俱在縣西南。

驄馬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孫埭橋 在縣治西

六浦橋 在縣治西。橋內有六浦。

仁壽橋  、「白鶴橋  」 、黃童橋 俱在縣治之西。

曹墅橋 在縣西二十里。

九功橋 在縣西九功寺側。

茹墟橋  、景福橋  、長慶橋。

賽公橋 俱在縣西

馬渚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青龍橋  跨湖橋 在縣西五十五里新湖塘上。

界碑橋 在雲樓界

賀墅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江口橋 在縣西南新壩。中丞周如斗創,復更名「永思。」

西石橋 在縣西南,與上虞分界。

濟美橋 二一在縣西南,周如斗建;一在縣北,侍郎謝丕所建。

姚江西界第一橋 中丞陳克宅建,太宰陳有年重修。

澄清橋 在治東。俗譌為「登明橋。」 汪姥橋 在治東。汪姥所建。

昇仙橋 在驛之右

射龜橋  、「外射龜橋  」 、范家橋 俱在縣東。

祕圖橋 在治北祕圖山之右。

「小祕橋  」 、「桐江橋 」 俱在治北。

後清橋 在後清門外。明嘉靖三十四年,與黃山橋同毀。萬曆間重建。

鄔公橋 在後清門外五里。鄔學使景從所建,土人因以為名。

愈家橋 ,在縣北十里。呂文安夫人夏氏所建。宋堰橋 ,在縣北十五里。

姊妺橋 在縣北二十里,分名之則為「大橋、小橋。」 由潮堰以進河分為二,一進黃清堰,一進低仰堰。

鳳儀橋 在縣北二十三里。

臨井山橋 在縣北三十里。

麝蘭橋 在縣西

《甚蕩》平橋 在縣西,俗呼為「沈塘餅橋。」

茅家橋

虞望橋 在縣西。土人祭賽帝舜廟者相望不絕,故名。

許家路橋 在縣北路

大塘橋  閘頭橋 在縣北路稍東。

章家橋  、「迎龍橋  」 、「借堰橋。」

四板橋 俱在縣東,折而南。

梅龍橋 在縣東北梅嶴湖。

陳堰橋  、七星橋 俱在縣東。

虹橋 在縣東三十三里。

埋馬橋 在縣東「埋馬市。」

彭橋 在縣東彭山之北。

匡堰橋  ,遊涇橋 ,在縣東四十五里。石人橋 ,在縣東,近石人山。

後新橋  、拗橋 俱在縣治西北。

武勝橋 在武勝門之外。晉高雅之克孫恩於此。

景家橋 在縣北十里。明初景星故居。

洪家橋  。「吳家坂橋 。」 《吳家竺橋》。「吳家輝橋 。」 「王官人宅橋。」

徐官人宅橋 俱在縣北。

太平橋 在武勝門轉西十里。

忠襄橋 在武勝門西,毛忠襄故居。

盧方橋  、錢家橋 俱在縣北。

姚家橋  。陸家橋  。蔡家橋。

方梁橋  。「趙公橋  。」 《淡畈橋》。

大將橋 俱在縣北

雙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宋楊子祥故宅。萬安橋 在縣北五十里。明謝文正故宅。步雲橋  、登瀛橋 在縣北。並侍郎謝丕所建。

萬石橋 在縣北。宋侍郎孫嶸叟所建,趙孟頫題。

葫蘆橋  、「牽板橋  」 、剡莊橋。

石鼓橋  、青山橋 俱在縣北。

八士橋 在縣北蘭風鄉。

木連橋 在縣北

舜橋 在縣北,亦名「百官橋。」

旱門頭渡 :在治之東。

竹山渡 在治東五里,廢。

下陳渡 在縣東十里

邵家渡 在縣東十二里。

姜家渡 在縣東十五里。

倉前渡 :在縣治之西。

西石山渡 在縣西一里。

蘭墅橋渡 在縣西六里。

菁江渡 在縣西二十里。

夏巷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

三十里牌渡 在縣西三十里。

上虞縣

梁湖關 今廢

通濟橋 在縣南一百步,舊名通村橋。宋紹興中重建,名「通利。」 元至元中改今名。

楊橋 在縣南一里,去曹娥廟三十里。世傳曹操殺楊修處。

九獅橋 在縣東等慈寺前。

姜家橋 在縣西五十步。

孟宅橋 在縣東門外,其南漢孟嘗宅也。百官橋 在百官市,亦名「舜橋。」

學堂橋 在朱侍中廟前。

來慶橋 在西水門內

豐惠橋 在城西,初名「酒腐橋。」 宋令樓杓重建「洞橋」 ,易今名。

晝錦橋 在城南新河口。

登仙橋 在城南金罍觀側。

望稼橋 在城西南,俗呼「小八字橋。」

張家橋  玉帶橋  、觀橋 俱在縣西南。薛家橋 在縣西南。旁有井,泉最芳洌。

胡家橋 近便西門內,有小斗門,泄水東注,今塞。

浴堂橋 在縣東北

鵝鴨橋 在縣南

佛跡橋 在縣南,俗呼為「李打鑞橋。」 石塔至今猶存。

釣橋 有四一在東門外,年久崩圮,同知孫魯捐貲重建,名曰「永安橋。」 一在西門外。一在南門外,巽水庵右,歲久圮壞,義士王敏改建。一在西南門外。

探春橋 在東門外,跨河。

明德觀橋 在縣東門外。舊觀前有日新橋,楊仇香所建,俗呼「楊公橋。」 既圮,至元乙酉,吳道山居士捨錢同、道士丁信立等募緣重建洞橋。今廢。

陳大郎橋 在縣南二里許。下有閘。

包村橋  、西石橋 俱在縣東南。

青雲橋 在縣東門外龍王堂之側。舊名思賢,即閘上橋。宋時初建,名曰「德政。」 後尹王璘重建以木,易曰「思賢復圮。」 元至正乙未,邑人杜致甫傾私橐架石梁,尹林希元又名杜公橋。橋北作樓居,為迎送之地,廢久。明萬曆丙戌,令朱維藩北構文昌,南新奎文,復剏橋其間,以「青雲」 名焉。今又名聯登橋。後又傾側幾廢石,「或斷缺往來危懼。」

皇清康熙九年,重建,今名「聯登橋。」

清水閘橋 在縣東舊通明堰側。

謝家橋 在舊通明堰五里許。

李家橋  、戚家橋 俱在縣東。

東黃浦橋 在河北

任家匯橋 、落馬橋 俱在縣北。

東望橋 在縣東北新通明壩。

五雲橋 即唐家橋,在縣東北。

寺下橋  、「王家橋  。」 「陳哨橋。」

鎮虞橋 俱在縣東北

知果寺西洞橋 在北岸之側,內有「大姚山石橋。」

永慶橋 在縣西門外,跨河。

西黃浦橋 在縣西門外三里許。

華渡橋  蔡墓橋 俱在縣西,跨河。

昌福橋 在縣西

黃家橋 在縣西十里,通孫家湖水,出運河。黃公橋 ,在縣西二十里,通皂李湖水,出運河。徐義橋 ,在縣西。

大板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通皂李湖水,出運河。

永樂橋 在梁湖鎮

板橋 在縣南門外五里許。

普濟橋 在縣西南。里人捐貲以建,約二十餘丈。知州丁時捐俸金五十兩構橋庵。亦名「普濟庵。」

楊婆橋 在縣西,即通濟橋。十八、二十、二十一都。群水聚流,撼激洶湧,過者病涉。里人丁照倡義構建。

利濟橋 在縣西南,即楊公甽。

韓呂葉橋 。「厲婆橋  。」 管村橋。

蔣家山橋 十五板橋 。章家橋。

寶泉寺橋 俱在縣西南。

沈家石埠橋

管溪橋 俱在縣東南

太平橋 在縣東南煉丹石山下。

虹橋 在縣東南

北門橋  、元貞橋 俱在縣北門外。

狗頸橋 在縣西北,今廢。

馬慢橋 在孝聞嶺之北。相傳宋高宗過此,馬不進,故名。

和尚橋 ,在縣北破岡坂。永豐橋 ,在半山西南。

小越橋 在小越市

橫山橋 在伏虎山北

栗樹橋 在縣西北

大夫橋 在縣東北五夫鎮。

分金橋 在縣西北戒德寺側。

嵩城橋 在縣西北

閘橋   、永昌橋 俱在西南門外。

黃家埠橋 在縣南

合清橋 在縣南。東西兩溪合流處。洪水氾濫,時則波濤衝激,橋梁屢壞。里人周袞倡首構石造橋,分為三洞,以泄其流。

雙溪橋 在縣南

來學橋 在縣西南,係永澤書院前。

躍龍橋 在縣西南。縣令朱維藩建。

「南津 」 ,《水經注》「孔靈符遏蜂山前湖以為埭,埭下開瀆」 ,直指南津。

梁湖渡 在縣西曹娥廟前。渡夫三名。

百官渡 在縣西百官市口,渡夫二名。

蒿陡渡 在縣南,渡夫一名。

上浦渡 在縣南,舊名「羅家渡。」 《渡夫》一名蔡山渡 ,在縣南。

浦口渡 在縣南,即丁村渡。

沭憩渡 在縣南,一名「木溪。」 以上渡夫各一名。昔王子猷訪戴安道,在此回棹。

青山渡 在縣北,渡夫二名。

杜浦渡 在縣北。渡夫二名,凡設渡九所,夫一十四名,而民間私渡不與焉。

嵊縣

子猷橋 在縣東五里。晉王徽之子猷返棹處也。《世說》:「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傍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謝公橋 在縣西一里,因「康樂」 得名。橋下沿溪陡門。

西門橋 在縣西門外。明弘治中,邑民王漢二自捐千金甃石橋。垂成,洪水衝壞。嘉靖二十四年,知縣譚潛因舊跡益以梭墩十四。上橫架石梁,可通輿馬。

《皇清》洪水衝激,墩壞。康熙七年,知縣張逢歡、縣丞胡

玒典史毛鼎鉉捐俸,邑進士尹巽助銀,延僧明道募助修葺。九年大水墩壞。

大橋   、三板橋 ,俱在東隅。

南門橋 在南門外南津渡,當南北通津。元末有浮橋廢。明弘治十年,邑人夏雷上書知縣,請復之,不報。嘉靖二十六年,知府沈檄縣造木橋尋圮。萬曆元年,知縣朱一柏置渡船二隻,渡

夫二名,每年修理與工食銀共一十四兩四錢,俱派入《條鞭》內。三十六年秋七月,邑進士周汝登請知縣施三捷建今橋。石墩石梁長亙里許,廣厚通輿馬,一名「施恩橋。」 知縣王志逵、縣丞王文運修之。天啟間推官李應期、崇禎間知縣方叔壯相繼增造,復為怒濤衝坍,行人病之。

皇清康熙間,知縣張逢歡、縣丞胡玒、典史毛鼎鉉連

年修葺

文昌橋 在朱公河口

蔣家埠橋 在縣東三里。明萬曆間,甃石為洞,下可通舟。上斸石欄,人稱「花橋。」

謝靈橋 在縣東五里,以謝靈運得名。明成化間,知縣許岳英重修。

許宅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晉溪橋 在縣東三十里。邑巡檢姚順建,一名「會龍。」

濟渡橋 在縣東七十里。明景泰間,縣民王湯仲建,有屋五間。

通濟橋 在縣東七十里陳公嶺下。

金山橋 在縣東八十里。上有廊屋。

上碧橋 在縣東南十里。邑人袁國望建。直瀆橋 ,在縣東十里。

和尚橋 在縣東十里

清石橋 在縣東三十里。

萃靈橋 在縣東七十里。

瑞昌橋 在縣東七十里。

三板橋 在縣東南七里。

姚家橋 在縣南十里

石佛橋 在縣西二里

道堂橋 在縣西十五里。

千村橋 在縣西二十里。

弘士橋 在縣西三十里。

積善橋 在縣西四十里。

三轉橋 在縣西四十里。

方橋 在縣西六十里

西金橋 在縣西六十里。

應家橋 在縣西五里

浦橋 在縣西十里

江田橋 在縣西十五里。

高古橋 在縣西二十里。

宋家橋 在縣西三十里。

錢神橋 在縣西三十里。

楊神橋 在縣西四十里。

茅岸橋 在縣西八里。邑人馬元宰重建。梅澗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胡村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阮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阮肇遺跡》。張文珊、張公泰重建。

五馬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張氏宦顯,有「五馬」 之榮,故名。

魏家橋 在縣西三十六里。

周郎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新橋 在縣西四十五里。

山頭橋 在縣西七里。馬元宰建。

倪家橋 在縣西二十里。袁思皋建。

相家碪橋 在縣西三十里。

瓦窯頭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十五板橋 在縣西四十五里。

新官橋 ,在縣西十五里。橋首有庵,暑月施茶。廣陵橋 ,在縣北一里。

獨松橋 在縣北十里

了溪橋 在縣北二十里。

碑山橋 在縣北二十里。

王沙橋 在縣北三十里。

強口橋 在縣北三十里。

打石橋 在縣北六十里。

長橋 在縣北六十里

蔣岸橋 在縣北七十里。

楊公橋 在縣西北一里,以楊公簡得名。洗履橋  。招隱橋 在縣西北一十四里,跨逵溪上下流兩橋皆戴逵遺蹟。

广抗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望仙橋 在縣北四十里。舊名「嶀浦橋。」 明萬曆元年,主簿吳祺重建。崇禎五年,山陰胡氏易址徙建,去舊址十步。後石橋為洪水衝斷,布以「竹木,屢修屢壞,行人病之。」

皇清康熙六年重建。

沐恩橋 在縣北六十三里。舊為木橋。明弘治間,邑人鄭岳甃以石。

東津渡 在拱明門外三里。俗呼「下東渡。」 南津渡 在應台門外。宋時置浮梁,年久而廢。

後置兩舟為渡,今有橋。

西津渡 在來白門外。舊置二十五船為航,後廢。今有橋。

浦口渡 在縣東十里

黃澤渡 在縣東三十里。

胡塍渡 在縣南十五里。

茶坊渡 在縣南二十里。

茅岸渡 在縣西八里。有橋。

山頭渡 在縣西七里。有橋。

孟愛渡 在縣西十五里。明正統間,孟知縣文嘗勸農於此。今有橋。

倪家渡 在縣西二十里。有橋。

求家墈渡 在縣西三十里。有橋。

瓦窯頭渡 在縣西三十五里。有橋。

橫店渡 在縣西六十里太平鄉。

竹山渡 在縣北十里

三墜潭渡 在縣北三十里遊謝鄉。明知縣王淵捨船為渡。有田地以給舟人。今廢。

白沙渡 在縣北五十里。

黃石渡 在縣北四十里。

新昌縣

石橋 在縣東七十里

司馬悔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一名「落馬橋。」 唐司馬承禎隱天台,被徵至此而悔,因名。

古松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當台、寧三水交衝之地。

潘家橋 在縣東北半里。

迴瀾橋 在呂水因處,內有半畝塘。

三溪橋 在縣西十五里,邑人呂天章建。觀政橋 在縣西門外。

西郊橋 在縣西門外

石鼓橋 在縣西五里

鎮洋橋 在縣西五里

鐘樓橋 在縣北一里

渡王橋 在三十九都

廣濟橋 在七都

棲霧橋 在二十一都

迎仙橋 在二十都

丁公橋 在縣南三十里。

懷仙橋 在縣西四十里。

天姥橋 在縣東五十里。

皇渡橋 在縣東七十里。

平川橋 在縣東五里

渡津橋 在二十都

桂香橋 在二十都

步雲橋 在銅坑

坑西橋 在三十四都

小茅橋 在縣南四十二里。

黃泥橋 在縣西二十里。

濟川橋 在縣北溪。邑人潘復寵等建。有「濟川庵」 ,置田贍僧以守之。

光霽橋 在縣治內東北。

三溪渡 在縣之西十二里許。有石橋跨于其上。

柘溪渡 在縣十里,近天台。

紹興府公署考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山陰、會稽二縣附郭。

府治 ,據臥龍山中峰東麓。周為越勾踐宮。隋為越州治。唐為浙東總管府治,又為節度觀察廳事,又為義勝、威勝、鎮東諸軍治。錢鏐平董昌,昭宗以越授鏐,又改鎮東軍治。宋高宗建炎三年,幸越州,以州治為行宮,移州治於大善寺。五年,陞紹興府,仍為府治。宋亡,治燬。元改為路廨,又改為江南行御史臺,遷路廨於宋提刑司。明洪武二年,復以御史臺為府治。

清軍同知 :在正堂西。

管糧通判 在正堂東

水利通判 在正堂南

經歷司  照磨所 俱在治內。

山陰縣治 在府治南承天橋東,寶林山麓,即宋上、下省馬院故址也。中為正廳,左為幕,右為庫,左為冊庫。正廳南甬道中為戒石亭,東西廂各為吏廊。戒石亭之南為儀門,門之外東南上。

為土地堂,為賓賢館;西上為攢造所,今廢。東下為鹽倉,西下為獄,直南為大門。門之外,東為旌善亭,西為申明亭。亭之南側各有榜廊。大門正南為屏牆。正廳後為冰蘗堂,堂之東為退思軒,西為洗心軒,後為知縣廨。廨之前,逼治廳,左有門,中有廳,後有寢室,旁有耳房。寢室之東,舊故有樓。

縣丞署 ,在正堂東一百一十步。

典史署 在正堂西北一百一十五步。

察院 在縣治東北二里。本射圃基。明嘉靖十九年,御史王紳檄知縣許東望建。

布政分司 即守道衙門,在縣東南一里,明建。

皇清康熙六年裁缺稱為「南司」,以備行臺。康熙八年,

暫為協鎮公署

按察分司 在縣治東北一里許。即宋浙東提刑司故址。明末廢。

皇清康熙九年,因安插海上投誠人,造營房百餘間。

兩浙都轉鹽運分司 在縣治東一里。元大德二年建,即宋錄事司故址。

三江巡檢司 ,在縣東北四十里。三江城北。白洋巡檢司 ,在縣西北五十里。

僧綱司 在大能仁寺內。

道紀司 無常所

陰陽學  、醫學 並在「紫金坊。」

預備倉 舊《志》云:在縣東北二里,即泰積庫故址。今倉在妙明寺之東,或即舊時便民倉。養濟院 在縣西北三里錦鱗橋西,即宋浙東貢院故址。

會稽縣治 在府治東北。南北朝陳氏開縣建治後省入山陰。宋復置縣,仍舊治。明洪武間,知縣戴鵬重建。成化間重修。正德四年,陳玉又修。正廳三間,名「牧愛堂。」 幕廳一間,後堂五間,西為冊庫。耳房一間,穿堂一間,戒石亭一座,兩廊十六間,鹽倉三間,土地堂一所,獄一所,儀門三間,外門三間,旌善亭一間,申明亭一間、牌坊二座,客廳三間,名《賓賢館》。

縣丞署 宋在東大「德政坊」 ,今在知縣衙東。主簿署 在知縣衙西。

典史署 宋在縣東三里靈氾橋,今在正廳東。曹娥場鹽課司 在東關驛南,隸兩浙鹽運司。常豐二倉 在瀝海所,隸餘姚縣。

外縣

蕭山縣治 ,北負北幹山,南俯菊花河,西距蕭山一里許。宋天聖四年,令李宋卿建。有堂、有樓、有閣、有亭,尋亦廢。明成化十三年,令吳淑重構。其制:中為治廳三間,曰「忠愛堂。」 治廳東掖有幕廳。廳之後為後堂三間,曰「協恭堂。」 由廳甬路而南為戒石亭,戒石為黃山谷書夾。甬路東西為吏廊,東廊為吏房、戶房、禮房各三間。西廊為架閣庫一間,為兵房、刑房、工房各三間,為承發房一間。其西廊之後為吏廨樓房二十間。戒石亭之南,為儀門三間。儀門外左為土地祠三間,舊在禮房側。明嘉靖四十一年,令歐陽一敬移建於此,亦為收糧所。右為請益堂三間,有披廊。嘉靖四十三年,令趙睿建請益堂。南為獄廳三間,房七間,又南為譙樓三間,樓下為門,門東西為榜廊,久圮。

皇清康熙五年,令賈國楨捐俸繕葺門堂,廨宇煥然。

一新今復圮

縣丞署 在知縣廨東

主簿署 在知縣廨西,今廢。

典史署 在治廳東南

浙東道行署 在縣治北運河北岸。舊為預備倉西隙地。明嘉靖十一年,令張選建,今圮。府館 在治西南百五步。明天順間建,其制與東西司等。久圮未葺。

東司 即按察分司,在治東二十步,明洪武二年建。

西司 即布政分司,在治西三十步,今圮。工部分司 ,在治東南一十五里單家堰,明嘉靖年建。

漁浦巡檢司 在治南三十五里。

西興場鹽課司 在西興鎮運河北岸。

錢清場鹽課司 元至正間,改興善寺為搬運米倉。明初,更以今名。

駐節廳 在中馬埠。舊止一間。明嘉靖三十四年冬,延燬於火。令魏堂易陰陽官田壇基地益之。為廳三間,東西披屋各二間,門樓一間。周圍繚以牆垣,臨河砌石為階,凡十三級。

醫學 舊在「惠民藥局。」 訓科一人。明洪武十七年建,今廢。

陰陽學 在治廳東三間。明令蕭敬德建,訓術一人。洪武十七年建,今廢。

僧會司 ,在祇園寺,僧會一人,明洪武十五年建。

道會司 在城隍廟。道會一人,明洪武十五年建。

預備倉 在浙東道左。明洪武二十四年,令姜仲能建。昭名、桃源、夏孝、由化四鄉各一所,總設倉官一人。弘治十年,令鄒魯以各鄉異處,積散非便,乃官賣以易地,併置于此。

存留倉 在治廳東側。萬曆十四年,令劉會因倉廢,改建為考政所。

便民倉 距治北二百步,運河北岸。明正統元年建。

養濟院 宋名「居養院」 ,元名「孤老院。」 在治西社稷巷,舊為射圃亭。明成化十三年,令李鞏改建。今已傾燬,其地多被近地民人侵沒。

諸暨縣治 在長山東。秦時開縣建治,其後升降不一。宋建今治。元陞為州,後燬。明洪武三年,復為縣治。知縣田賦重建,後傾圮。正統己巳,復遭回祿。知縣張鉞再造之。至正德己卯復圮,知縣彭瑩重建。崇禎十六年又圮,知縣錢世貴再建。

皇清順治丁亥九月,山寇猝至廳廡,門樓一夕盡燬。

至康熙庚戍,知縣蔡杓捐俸建造,先立儀門、譙樓,而堂署以次修舉。

縣丞署 在縣庫西,舊屬主簿衙,今移建主簿署 舊縣丞原在幕廳東,因主簿衙裁去,遂移。

典史署 在儀門內東

布政分司 在登仕橋西,即南司。

按察分司 在東門內,即北司。

府館 「面泮池」 ,西向。

稅課司 在縣南。明洪武初設。正統己未裁革。課程本縣帶辦。

醫學 舊名「惠民藥局」 ,縣前西街。明洪武甲子設。嘉靖三年,知縣朱廷立重建。

陰陽學 在縣前西街,明洪武甲子設。嘉靖三年,知縣朱廷立重建。

僧會司 明洪武甲子設,在智度寺。

道會司 明洪武甲子設,在東嶽廟。

永利倉 明萬曆己未,知縣劉光復以暨歲苦旱澇,置官田若干畝,歲取其息,貯之館中,以備賑濟。

預備倉 在城隍廟側

東倉 在楓橋

西倉 在靈泉

南倉 在長浦

北倉 在花山

便民倉 一在縣東永壽寺,一在三港口江南埠頭。

養濟院 《舊志》:「在綵織坊。」 明永樂間建城北一里,房二十餘間。

餘姚縣治 ,宋建,後毀於兵。元皇慶中重構,中為治堂,東掖南下為幕廳,西掖為縣庫,又西為庫書房。由治堂甬路而南為戒石亭,亭南為儀門,左右耳房為吏廊。盡東廊之北,稍東為寅畏堂。儀門外舊為東榜廊,西榜廊東為寅賓館,為土地祠,為申明亭。西為獄,為旌善亭,其前為譙樓。治堂之後為川堂,川堂之後為後堂,左為儀仗庫,右為架閣庫。先為冊庫,架閣在幕廳側,今併於此為「須知房」 、「儀仗庫」 ,其前為茶房。由川堂出東便門,折而北為鑾駕庫。

縣丞署 在正堂左

主簿署 在正堂右,今改「丞署。」

典史署 在縣丞署前

察院 在縣東北百步許。舊為布政分司,明嘉靖中改為之。

布政分司 在縣東三十步。舊為府館,明嘉靖十九年燬。明年,通判葉金署縣,改建。

按察分司 在縣東門內。由布政分司折而北,凡五十步。今廢。

石堰場鹽課司 ,在治東北二十里。

陰陽學 舊在齊政門外之西。

醫學 在治東五十步

僧會司 無定處

道會司 無定處

便民倉 在治西南一里二十步許。

常豐倉 五所一在臨山衛,一在會稽之瀝海所,一在三山所,一在慈谿之觀海衛,一在定海之龍山所。

預備倉 五所在縣治內,為「中倉」 ,餘在各鄉。養濟院 在龍泉山右。

上虞縣治 ,由秦、漢至六朝,皆在百官。唐長慶中,始移置今所。宋建炎己酉火。嗣後屢有興廢。

皇清順治三年,令朱應鶤鳩工更新,後圮。康熙十年

重加鼎新

縣丞署 :康熙十年重建。

典史署 即舊主簿署

布政分司 在啟文門外,即南司,今廢。

按察分司 在縣東北一百步,即舊北司,今廢。公館 在縣東一百步城隍廟東側,久廢。鵝山公館 在蒿壩南,今廢。遺址尚存。

梁湖壩巡檢司 在十都百官市,舊在梁湖。明洪武戊寅,江潮衝圮,移置百官驛故址。

黃家堰巡檢司 在七都會稽延德鄉界。廟山巡檢司 在五都夏蓋山相近。

梁湖壩 在十都梁湖。向無廨舍,壩官假民居署事。

稅課局 在縣南一百步,今廢。

陰陽學 ,在縣南一百步。即稅課局故址。醫學 未載處所。

惠民藥局 在縣前西偏。今改為「社學」 ,即古小學。

僧會司 在等慈寺

道會司 在明德觀方丈。

便民倉 二,一在西門外,明嘉靖間,令李邦義移置等慈寺東,一在驛亭堰。

預備倉 附「便民倉」 內。

米倉 在縣門內,今廢。

際留倉 在縣治西廡,今廢。

常平倉 在縣儀門東南,今廢。

養濟院 在南門外

嵊縣治 在剡山南,鹿胎山之麓。漢三國時吳縣長賀齊所卜,因高為址,歷坡而升。舊有德星堂、東園、四山閣遺蹟。宋嘉定八年,令史安之增建,有霞書堂、詔旨亭、頒春亭遺蹟。元達魯花赤高閭為東廳,尹仇治作後堂,冷瓚作譙樓。至正二十年,盡燬於兵火。明初,主簿張安道、知縣江蘭有建。天順中燬,知縣王琦建,未備。成化、弘治間,知縣李春、許岳英、劉清、臧鳳、徐恂,縣丞帥玠、方𤣱相繼營葺,規制乃全。中為治廳三間,南向。元至正間燬。洪武三年,主簿張安道建,復燬。知縣王琦建小廳。弘治元年,縣丞帥玠改建額曰「牧愛堂。」 萬曆間,知縣萬民紀更曰「節愛。」 知縣王志逵又更曰「親民。」

皇清順治四年圮,知縣羅大猷重建治廳東為「幕廳。」

三間:弘治二年,知縣夏完建「後圮。」 嗣後續有修葺,規制大備。

縣丞署 ,在縣廨東。舊在縣東南七十步清紀坊,有「日哦軒。」 宋嘉定八年,令史安之徙今所。典史署 ,在縣治西,舊在縣東南百步舊丞廨東。

布政分司 ,在縣治南一百一十五步,今廢。按察分司 在布政分司折而東。明知縣許岳英建,後火。知縣劉清重建。

府館 ,在兩司前二十餘步,許岳英建。

代驛館 在望台門轉而東,舊名「駐節亭。」 明嘉靖間廢。萬曆五年,譚禮重建,改名「敬亭。」

公館 在縣北六十里,故稅課局址。明弘治間,知縣徐恂建。

陰陽學 「明洪武十五年設,今廢。」

醫學   、惠民藥局 俱在縣治前三十步街之西,明洪武十五年設。

僧會司 在惠安寺

道會司 在桃源觀

預備倉 在城隍廟左,又名「城隍倉。」 東、西、北三面有廒,東十間,西十間,北四間。明弘治間圮。知縣徐恂重建。崇禎十六年,知縣蔣時彥改北廒為正廒。

便民倉 二一在縣北五十五都三界,今圮;一在縣西養濟院右。

義倉 四一在縣東六都,浦口;一在縣西四十六都,一在縣南一都,阮廟;一在縣西北二十九都,《西清》。

常平倉 一在丞廨前,舊典史廨址東。

養濟院 在來白門西。明成化間,知縣李春、許岳英、徐恂相繼增葺。有正廳三間,扁曰「施仁。」 今圮,有住房十一間。有門,繚以垣,直三十一丈,橫一十丈。

新昌縣治 在五山鄉南明山後,即石牛鎮,錢鏐王開設。宋太平興國中,知縣張公良創立治

所,宣和三年燬,紹興十三年知縣林安宅重建。元至元十六年燬,二十八年知縣完顏從忠復建,至正末燬。明洪武元年知縣周文祥又鼎新之。其規制:中為公廳,廳前為露臺,後為穿堂,有愛竹堂,廢碑存。後為龍亭庫,夾以兩楹。堂左為幕廳三間,右為耳庫房。明知縣田琯重修。南有戒石亭,有黃庭堅石刻。東西兩「旁各為吏廊。」

皇清知縣劉作梁新建戒石亭,南為儀門三間。儀門

兩旁東上為土地祠,三間;東下為寅賓館,今廢。西上為縣監,七間;直南為大門,上為譙樓,五間。大門外東為旌善亭,西為申明亭,各一間。正南為屏牆,公廳後為正衙。

縣丞署 在正堂東北,今廢。

典史署 在縣丞署南

按察分司 在縣治東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

按臺公館 在縣東五十里天姥寺之旁,今廢。陰陽學  醫學 在縣西一里。

僧會司 在寶相寺

道會司 在崇真觀

預備倉 在縣西

際留倉 舊在縣儀門外,知縣田琯以為不便於民,合併於預備倉。

養濟院 舊在縣西文昌坊,後徙於城西一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