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91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九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二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一卷目錄

 紹興府部彙考九

  紹興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職方典第九百九十一卷

紹興府部彙考九 编辑

紹興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府志 编辑

本府。山陰、會稽二縣附郭。

大能仁寺 在府南二里許。晉建,號祇園寺,後廢。吳越王時復建,號圓覺寺。宋咸平六年,改賜承天寺。政和七年,改為能仁寺。是歲詔建神霄玉清萬壽宮,以僧寺壯麗者改建,而越以「能仁」 為之。建炎中,復為僧寺,仍名「能仁寺。」 元初燬,至正間重創。

小能仁寺 在府西北二里。宋開寶六年建。太平興國二年,吳越給「地藏院」 額,後改今額。明萬曆四年重修。

寶林寺 。宋元徽元年,製《法華經》《維摩經》疏。僧遺教等與法師惠基于寶林山下建寺,名寶林寺。唐會昌中廢,乾符元年重建,改題為應天寺。宋乾德初,建塔九層,高二百二十丈,號應天塔。崇寧三年八月,詔改崇寧萬壽禪寺,又改崇寧為天寧。紹興七年,改報恩廣孝禪寺,俄又改廣孝為光孝。明永樂十一年重構。嘉靖三年復建塔。隆慶末,塔將圮,萬曆六年募緣修之。

大善寺 在府東一里。中有七層浮圖。梁天監三年建。宋慶元三年,寺塔俱燬。明永樂元年僧重修。

光相寺 在府西北三里許。晉義熙三年,宅有瑞光,遂捨為寺。安帝賜「光相」 額。

至大寺 在府北二里。元至大四年建。

戒珠寺 ,在蕺山南,晉右軍王羲之故宅。天王寺 ,在蕺山東麓,寺後范蠡祠。後唐天成四年,吳越王錢鏐夢神人求祠宇,或言「祠本古天王院,有魚池,因建天王院。」 建炎末燬,紹興中再建。

開元寺 在府東南二里,五代節度使董昌故宅也。後唐長興元年,吳越武肅王建寺,有大鐘重數千斤。建炎庚戌燬。後雖興葺,然未能如初。今以為習儀祝釐之所。

長慶寺 在府東南一里。唐永徽二年建,即竹園寺。

杏花寺 在府東南四里。周顯德二年建,號「法華懺院。」 後改旌教院,因植杏甚茂,故名。

大中禹跡寺 在府東南四里許。晉義熙十二年建。唐會昌中廢,大中五年復興,賜名「大中禹跡寺。」

延慶寺 在府東南五里許。唐大中十二年建。隆教寺 ,在府東三里。宋太平興國元年建,號「無礙浴院。」 大中祥符元年改賜今額。

龍華寺 在都泗門內,即陳江總避難所憩也。俗呼「龍王堂。」

華嚴寺 在府東五里

圓通妙智院 ,在府東南三里,宋開寶八年建。先是吳越王鏐患目疾,夢美人以藥饋之,愈,鏐以為神。無何,甬東人在海上以所得沉香觀音來獻,鏐竦然曰:「此即前夕之美人也。」 因置觀音于其中,號觀音院。

蛾眉庵 在縣東北一里蛾眉山上。

清涼庵 在龐公池南

「五雲庵 」 「在都泗坊。」

佑聖觀 在臥龍山東麓。明嘉靖二十年,改創「大節祠」 ,後又改為「徵愛祠。」

長春觀 在府東南三里。陳武帝時建,初名思真。宋太平興國九年改額「乾明。」

明真觀 在府東北二里。宋乾道中,移千秋觀舊額建。

天慶觀 在府學東,唐之紫極宮也。宋名「承天觀。」 大中祥符元年,改今名。

天妃宮 :紹興一衛五所,每一所領伍者十,每一伍置宮者一。

太清蓬萊道院 在臥龍山麓。元延祐三年建。明嘉靖十六年改名太乙仙宮。二十一年復修,改額曰「紫陽道院。」

玉虛道院 在府東南二里。元大德四年建,明弘治間增修。

治平道院 在府東南三里,元大德四年建。雷殿 ,在臥龍山上,府城隍廟東。

元帝殿 ,舊在蓬萊閣下,後移建臥龍山上,崇善王祠前。

天章寺 在蘭渚山,今蘭亭曲水在其側。舊有右軍畫像及書堂。宋至道二年,仁宗降御書「天章之寺」 四字。

天衣寺 在法華山前,有十峰雙澗。晉義熙十三年,置法華寺。至梁,惠舉禪師隱于此山,武帝徵之不至。昭明太子遺以金縷木蘭袈裟,遂以「天衣」 名寺。明洪武中再建,嘉靖中重修。

法雲寺 ,在府城西北八里,本名「王舍城寺」 ,久廢。吳越時有大校巡警,見其地有光景,乃復興葺。

本覺寺 ,在梅山,後唐清泰三年建,初號「靜明寺。」

融光寺 在府城西三十里。舊傳「柯亭」 即其地也。宋時接待院。明正統十二年,賜今額,俗呼「柯橋寺。」

柯山寺 在柯山下

臨江寺 在牛頭山,一名「牛峰寺。」 後晉天福中建。

安昌寺 在清風鄉

福安寺 ,在塗山東麓,地名「西余」 ,後唐長興元年建。

上方寺 在上方山後,晉天福二年建。

花徑寺 在花徑山,元天曆中建。

大慶尼寺 在府城南三里。晉永康元年,有諸葛姥日投錢井中,一日錢溢井外,遂置靈寶寺。唐會昌中毀廢,大中間復建。

渡船庵 在南堰門外。有二渡船。

龍南庵 在龜山南,遼山東。明嘉靖中創,俗呼「新庵。」

龍潭庵 在秦望山北,俗呼「龍王堂。」 有龍潭,禱雨輒應。

善濟庵 在雷門鄉,當山陰、蕭山之衝,明時建。石佛妙相寺 在府城東五里。唐太和九年建,號「南崇寺。」 會昌廢。後晉天福間,寺前水中得石佛,重建。宋治平三年,賜今額。

大禹寺 在禹陵之左,梁大同十一年建。靈峰寺 ,在府城東南二十二里。宋開寶九年建,初號「三峰院」 ,治平元年賜今額。

雲門寺 在雲門山,唐會昌中廢,明天啟二年,於舊址重建。

雲門孝廣寺 ,在雲門山,晉義熙三年建。雍熙院 ,在雲門寺南一里十步。宋開寶五年廣之為大乘永興禪院。雍熙二年改賜今額。顯聖院 ,周顯德二年於拯迷寺石壁峰前建,號「看經院。」 宋乾德六年賜號「雲門寺」 ,至道二年改今額。

壽聖院 後晉天福六年建,初名上庵。宋熙寧三年,賜「壽聖」 額。隆興元年改「廣福。」 今廢。

普濟寺 在府城東四十里。宋乾德元年建,即晉鴻明禪師誦經之地。何克累詣聽經,故又號「何山院。」 今廢。

明覺寺 ,在刺涪山,唐開元十八年建,會昌中廢,後晉天福八年復建。

泰寧寺 在府城東南四十里。後周時建。宋陸佃請為功德院,賜名「證慈」 ,米芾書額。外築亭曰「慶顯。」 紹興初,以其地為昭慈孟太后攢宮,遷寺于山南二里白鹿峰下,賜名「泰寧」 ,而徙「證慈」 額於曹娥鎮。其後宋六陵皆在此。明永樂中災,正統中重建。

東山壽寧寺 在府城東二十五里,宋宣和五年建。

寶山證慈寺 在曹娥鎮。

稱心資德寺 在稱山下。梁大同三年建,唐會昌中廢,大中五年重建,寺前有馬跑井。《嘉泰志》云:「稱心在唐為名山,與雲門、天衣埒。」 宋考功之問守會稽時,有遊稱心寺詩。考功詩名冠冕一代,李適以為自康樂以後,殆為絕唱。此詩尤高絕,信乎其似康樂也。又有唐律二篇,見集中。雲門、天衣,至今遊會稽山水者必至焉。惟稱「心在海隅」 ,獨以僻遠,寺又蕪茀,故詩人騷客有終不一到者,名亦晦而不彰,豈獨人材有不遇哉!白塔寺 在白塔山。

天華寺 在府城東六十里。周廣順三年建,亦號「無礙浴院。」

福慶寺 ,在府城東南七十里,晉將軍何充宅也。世傳充常設大會,有一僧形容甚醜,齋畢擲缽騰空而去,且曰:「此當為寺,號靈嘉。」 充遂捨為。

考證

靈嘉寺寺有《于闐鐘》,宋大中祥符六年改今額。方廣寺 ,在府城東南八十里傖塘,宋時華嚴寺之子院也。

延安寺 在黃龍山,宋建隆元年建,初號「護國保安院」 ,治平三年改今額。舊有「樵雲樓」 ,今燬於火。

清修寺 在府城東南八十里,後晉開運三年建。

平陽寺 在平原東北之麓,舊有《平陽觀記》。「葛翁相傳,羽士甚盛。」 明初兵火,僅存基址。

皇清康熙七年建,僧道忞居之。其中殿最高敞一大

觀也

淨勝院 在府城南二十里。唐中和三年,齊肇以其祖丞相抗書堂建,號水雲塔院。宋治平二年,改今額。按《齊唐集》有量葺聖壽寺詩,唐自注云:「初遠祖相國以所居石傘書堂建」 ,是院中間嘗為聖壽寺矣。今廢。

仙姑庵 在稱山巔,土人以祀鮑、柳二仙姑者,其來久矣。庵側怪石纍纍,後臨大海,前揖攢宮諸峰,最奇勝。山阿舊有仙姑庵,今廢。山下為稱心寺。

天長觀 在五雲門外。唐天寶三載,祕書監賀知章辭官入道,捨宅為觀,號「千秋觀」 ,七載,改今額。初,開元十七年,從群臣請,以八月五日上降誕日為千秋節,觀,蓋用節名。後改千秋節為「天長地久節」 ,觀名從之。嘗有道士攜草屨數十緉,坐觀門,有過者輒與之。已而得屨者,或有腳疾,或骭瘍,著之皆頓愈,競相傳布,而道士已失所在。故至今俚俗謂天長為「草鞋。」 宮殿上像設奇古,傳以為唐代所塑,如麻姑、浮丘伯等,皆他宮觀所無,郡人謂之「土寶。」 又殿東有小銅鐘,範製甚奇,聲尤清圜,遠聞非凡鐘比。嘗撲損,匠者鋸為大罅,聲乃如故。汝陰王廉潛作八分書於鐘上,惜其不為人所知,旋徙於他所矣。今廢。龍瑞宮 在宛委山下,其旁為陽明洞天宮,有石刻《龍瑞山界至記》,不知何人作,乃賀知章書云:「宮自黃帝建侯神館,宋尚書孔靈產入道,奏改懷仙館。唐神龍元年再置。開元二年,敕葉天師醮龍見,改龍瑞宮。」 有龍見壇,極感應。宋嘉定十四年,浙東提刑汪綱以旱禱設醮干宮,忽有物蜿蜒於壇上,體狀殊異,不類凡虺,繼而雨如傾注。後汪領郡事,遂重建龍祠,頗為嚴飭。又請於朝,賜龍神廟額曰「嘉應宮。」 當會稽山南,峰嶂遒崒,其東南一峰崛起,上平如砥,號苗龍上昇臺。苗龍者,不知其名,唐初人,善畫龍,得道仙去。大抵龍瑞宜煙雨,望之重峰疊巘,圖畫莫及。故鄉人語云:「晴禹祠,雨龍瑞。」

蕭山縣

祇園寺 在縣西一百步。晉咸和六年,許詢捨二宅建。寺山陰者曰「祇園」 ,此曰「崇化。」 唐會昌中廢,宋建隆元年重建。有閣藏仁宗御書,後歸寶文閣,治平三年改今額。今為習儀之所。

覺苑寺 在夢筆橋北。齊建元二年,江淹之子昭元捨宅建。唐會昌中毀,大中二年重建,賜名昭圓。祥符中,避國諱,改今額。寺有大悲閣,熙寧初,沈遼為之記,又作八分書「寺額」 四字,筆意極簡古。閣後壁有毘陵戚舜臣水,戚以畫水名家,此壁尤為識者所貴,并沈睿達文及書,謂之「三絕。」 明嘉靖十三年,寺毀於風雨。二十一年,僧懷璁重建大雄殿,今畫壁漫滅,張即之書「江寺」 二字扁於山門。

明化寺 在西興鎮。後唐長興三年,吳越文移王建,名「化度院。」 宋景德三年,改賜今額。

廣恩寺 在玉峰山。梁大同三年建,名「安禪寺。」 隋大業十三年廢,後晉天福七年重建,改保安院。宋景德二年改廣惠禪院。寺多勝概,名人皆留題其中。寺西有會景亭。

淨土寺 在淨土山。唐開寶五年即舊善名寺遺址建,名彌陀院。宋太平興國七年,改號淨土寺。後山有塔,每夜令行者募油錢燃燈,至曉不滅。江南道途之人,望以為號。紹興中,塔上燈至二更忽滅。寺僧疑行者乾沒油錢,問之左右,答曰:「每夜至更盡時,則有如人形一群,飛自西來,啾啾呼噉,集塔上,燈即滅。」 寺僧疑其言,次夜自登塔伺之。至更餘,果見一群約千餘人來,塔上各蘸油敷瘡,僧直前問之,眾叩首曰:「某等乃淮上陣亡卒也。見三寶慧光乞油敷刀箭,瘡痕即愈,便可托生。」 僧問此番托生何道,眾軍作四隊,前後應答:「後世當生為富貴人,只得此燈油瘡痕平愈,便超度矣。」 僧由是多買油,更益燈滿塔上。每夜鬼眾仍集。取油敷瘡。半年漸少。久之不

復來矣。明永樂初,寺塔俱廢。

惠濟寺 在鳳堰橋北,俗謂曰「竹林寺。」 後晉天福八年,悟真師即古崇寺址建,名「資國看經院。」 宋太平興國七年,改賜「惠通院。」 宋理宗朝,醫僧淨暹有功掖庭,改賜今額。其術至今傳之。先照庵 在石巖山上,宋紹興中建。

陸墳庵 在西山,宋紹興中建。

曹林庵 「在湘湖南」 ,宋咸淳中建。

施水庵 在西興鎮,宋寶慶中建。

諸暨縣

大雄寺 ,在城中,實長山麓也。吳赤烏年間建。梁普通間改名「法樂寺。」 唐會昌五年廢,大中二年復改「報國」 ,後改今額。寺中舊有琉璃井、琉璃軒、先照樓。

翠峰寺 在大雄寺左,亦長山麓。唐天祐元年建,初名淨觀院,宋乾德三年改今額,今廢。相傳舊有「藏經之殿」 四字,唐皮日休所書。殿後墨竹,宋劉叔懷所畫。又有范蠡祠、鴟彝井,俗云范蠡故宅也。

永壽寺 ,在金雞山之北。梁大同二年建,名延壽寺。唐會昌中廢,咸通十五年重建,名長壽,後改今額。相傳晉咸和中,丹陽人高理浦中獲一金像。後有西域五僧至理家,云「昔遊天竺,得阿育王像,至鄴藏河濱,夢感謂吾東遊,為公所獲。」 理驚出像,五僧見之,放光及寺。立敕送像藏於寺。

寶壽寺 在寶聚山,唐大中間建,初名「壽聖」 ,後改今額。

正覺寺 ,在菩提山中,柯公尖之南。後晉開運元年建。初名「菩提院」 ,後改今額。寺周圍皆山,惟前一徑屈曲通山麓,水從峽中出。峽跨一小橋,橋旁有一指石,一指點之即動,以手力推則屹然。峽內又有「喝開石」 ,相傳舊有菩提樹,生子必一百八顆。

永福寺 ,在光山中,初名「應國禪院」 ,唐會昌中廢。後晉天福中重建。

崇勝寺 ,在寶掌山,是千歲和尚結茅處,唐貞觀十五年建。

五洩寺 在五洩山中。唐元和三年,靈默禪師建,名「三學禪院。」 咸通六年,賜名五洩永安禪寺。天祐三年,改應乾禪院,後改今額。

青蓮寺 在縣西十五里群山中。後晉天福四年建。初名「碧泉院」 ,宋至道二年改今額,後漸蕪,明嘉靖中僧道林復建之。後山名金興岡,右一峰高聳,名嶽峰寺。前三池名伏龍池,山下小溪名漱雪溪。

乾明觀 在長山之麓,宋紹興中建。

「五洩龍堂 」 在五洩山三學院側。

餘姚縣

龍泉寺 在龍泉山。晉咸康二年建,唐會昌五年廢,大中五年重建,咸通二年賜今額。宋建炎間燬,高宗南狩幸龍山,賜金重建。元至元十三年燬,元貞改元重建。有彌陀閣、千佛閣、蟠龍閣、羅漢院、上方寺、中天院、東禪院、西禪院、鎮國院、喚仙亭、更好亭、龍泉亭。自山麓至絕頂,殿閣儼然,背山面水,為一邑佳處。寺額三字作歐陽率更體,或云即歐書,未知然否。虞世南、王安石輩皆棲遲於此,宋天子幸之,今漸蕪廢,所存者惟山門大雄殿、中天院而已。大雄殿為習儀之所,殿後近構觀音閣。

白雲寺 在四明鄉。唐閩中高僧巘雲披荊而廬,講餘白雲時時入戶。後晉開運間,錫是名普濟寺 。在上林湖山之西麓,俗謂之西山寺。山勢迴抱,地師多稱之,以為可亞四明之天童。唐大中元年,普光法師建,號上林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賜普濟院。

普明寺 在從山

積慶寺 在燭溪湖之梅梁山,宋史巖之功德院也。清流當門,景物頗幽勝。寺前石碑,宋理宗御書「積慶教寺」 四大字,上又作行書「賜史巖之」 四字,鈐以玉璽。今後殿已廢,惟正殿在,四壁亦不完。僧房十餘間,別在溪邊,而山十餘頃,田三百餘畝,僧猶享其利。御書碑今折為兩段,半埋草中。

明真寺 在靈源山東,晉支遁許詢講道之所。後唐長興元年建,號「四明院。」 宋治平,改賜今額。元元貞至元間再新之。

長慶院 在梅川鄉。唐長慶四年建,號「柯城道場院。」 會昌間廢,大中二年重建。天祐六年,吳越王改前額。

隆慶院 ,在上林僊居山。梁大同元年建,號上。

林院唐文德元年,改僊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賜前額,俗謂之「東山寺。」 宋亡,邑之縉紳群至寺中,衰麻哭臨。元季兵興,為士者亦多避難於此。

祠宇觀 在四明山,本劉、樊夫婦飛昇之所,莫詳其始建歲月。唐天寶三載,以其地險遠,移建於瀑布嶺下,遂名「白水宮。」 宋政和六年,詔建殿宇,蠲其雜賦。今廢。

「玉皇殿 」 在大黃山絕頂。

上虞縣

等慈寺 在城內。梁天監二年,邑人王圭捨宅建,曰「化民院」 ,尋廢。唐咸通元年,復興。後唐長興四年,吳越王錢鏐更院為寺。宋大中祥符改今額。今為習儀之所。明萬曆十三年,縣令朱維藩重修。

國慶寺 在東山。相傳謝氏故宅。唐元和四年,安禪師重建。咸通九年,賜今額。有「白雲」 、「明月」 二軒及無塵閣。明嘉靖中,俱燬於火。餘姚謝氏捐貲再建,寺後為謝氏家廟。

奉國報恩寺 在縣西南三十里。唐光啟二年,寺僧清永建。其址在眾山中,頗稱形勝,或曰「有龍穴焉。」 寺之田山十九,為人所佔。明萬曆十三年,知縣朱維藩以僧詞往勘之,見寺址尚在,老僧依草麥間,因斷復其田六十畝、地六畝、山八十畝,仍許葺其寺。

智果寺 在縣東北十餘里。後唐清泰初建,名「建福院。」 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

瑞象寺 在縣西南十五里。舊為古源院。唐時燬于火。後晉天福六年,吳越王復創。開運四年,吳越給額「瑞象院。」 宋紹定中,華度陳文貴,改建為寺。

大嶽廣福寺 在縣南六十里。為晉白道猷結庵之地。唐清泰元年,陳恩益等改建為寺。廣教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昔置官窯三十六所於此,有官院故址在焉。

起鳳塔 在東南五里山上。山是縣之巽峰,明萬曆五年,知縣林庭植建,旁有庵三間。

奎文塔 在縣東二里。縣東無山水,直下而無砥柱,士民請為塔以障之。明萬曆二年,知縣林庭植始構兩層。十二年,朱維藩成之。

明德觀 在縣東門外。宋寧宗后父楊漸之故宅也。嘉定十五年,築三清閣,命鹿泉劉真人主之。元至元二十一年,改閣為觀。大德四年,燬于火,惟閣獨存。後亦就圮。明初復新。今為都道場所。

元妙觀 在金罍山,漢魏伯陽宅也。宋大中祥符二年,改額「天慶。」 元末燬,明成化八年,知縣黃錦重建。

嵊縣

惠安寺 在城中,坐剡山南向,不審創始。初號般若臺寺,唐會昌中廢,咸通八年重建,改法華臺寺。天祐四年,吳越武肅王改興邑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舊傳有獵士陳惠度,射鹿此山,鹿孕而傷產,子死,猶以舌䑛之,鹿母亦死,惠度因棄弓矢,投寺為僧。鹿死之處生草,號鹿胎草。《舊錄》云:「晉義熙二年,西天竺國」有高僧二人入金華,師道深弟子竺法友,授《阿毘譚論》一百二十卷,甫一宿而誦通。道深遂讚法友,「釋迦重興,金光授偈」,遂往剡東。山。復於剡山立般若臺寺。是則始建寺者道深也。《高僧傳》有竺潛法深。嘗居山,豈即其人歟?《十道志》曰:「西臺寺,今法臺寺是也,陳惠度所立,未審孰是。」舊有應天塔、灌頂壇、增勝堂、幽遠庵。元至元中寺廢。明宣德中,僧永寧重建。景泰中,僧巨源修應天塔,并建山門。寺有棲雲、宿雲房。弘治二年,僧廣達建翠寒亭。

實性寺 在縣西三百步剡山之麓。唐乾元中建,號「泰清院」 ,會昌中廢。後晉天福七年重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後歸併下鹿苑寺。明永樂十一年復建。弘治三年再修葺。嘉靖初縣令呂章廢之,周通判震遂佃為宅,已而悔焉。萬曆二年復捐為寺。

下鹿苑寺 在剡源鄉。宋元嘉二年建,號「靈鷲寺。」 唐會昌中廢,咸通十四年重建。宋治平元年改下鹿苑寺。山有龍潭,潭洩水下為飛瀑,對瀑水為玉虹亭,有隱天閣。

圓超寺 在剡山之巔。奉觀音大士,號「靈鷲庵。」 宋大中祥符間改今額,久廢。明永樂十一年僧會法濟復建之。半嶺有挾溪亭,嶺側有俯山堂。悟空寺 在崇仁鄉。後周廣順元年建,今廢。龍藏寺 在靈芝鄉。梁天監二年建,號龍宮院。

有巨井深浚,水色紺寒,疑有蛟龍居焉。又有老松如龍,數百年物也。唐李紳「少嘗經游,後領郡,因新之,復為作文,刻石以記」 ,今廢。

桃源觀 在縣北通越門內。唐武德八年建,號太清宮,後廢。後漢乾祐三年重建。有山門兩廡、大殿層樓,改今額。按《舊錄》云:吳越時有《東都帖》曰:「桃源觀宮主靈逸大師陸契真乞以錢本回運香油。未審剡縣太清宮所,彼三清大師作真聖宮北帝院使用。」 則是時大清宮尚存,又與桃源觀別為一區矣。

金庭觀 在金庭山。舊傳晉王右軍捨宅為觀,初名金真觀,後改金真宮。宋、齊間,褚伯玉居此三十年,後遊南嶽、霍山,復歸,謂子弟曰:「吾從此去,十旬當逝。」 及期而終。唐高宗時,賜名金庭觀。宋宣和七年,改崇妙觀。

新昌縣

「寶相寺 ,在南明之陽,東晉曇光開山。齊永明中,僧護嘗隱於此,護始到,夜聞鐘鼓仙樂之音,又時現佛像,煒煌可駭,由是啟願,鑿百尺彌勒像。像成,端嚴偉特,名聞中外。其取異者,像自石中鑿出。今佛身之後,石壁之上,有自然圓暈,如大車輪,正當佛首,而四方闊狹一同,無毫釐差。佛身高廣則咸平僧端辯嘗記之」 云:「按劉勰《舊記》,齊永明四年,有浮屠氏,厥號僧護,嘗茲矢誓期三生,躬造彌勒之像。梁天監十二年二月,始經營開鑿之。洎畢,龕高一十一丈,廣七丈,深五丈。佛身通高十丈,座廣五丈有六尺。其面自髮際至頤,長一丈八尺,廣亦如之。目長六尺三寸,眉長七尺五寸,耳長一丈二尺,鼻長五尺三寸,口」 廣六尺二寸;從髮際至頂,高一丈三尺,指掌通長一丈二尺五寸,廣六尺五寸;足亦如之。兩膝加趺,相去四丈五尺,壯麗殊特,四八之相,罔弗畢具,天下鮮可比擬者。後梁開平中,吳越王鏐賜錢八十萬貫,造閣三層,東西七間,高一十五丈。又出珍寶鉅萬,建屋三百餘楹。後鏐之孫俶,又列二菩薩,夾侍閣前,身高七丈。宋景德間,邑人石湛鑄銅鐘一口,董遂良等捨錢百萬妝飾金像,又詣闕請經一藏,石氏又起轉經藏并寶殿以安之,賜額「寶相。」 厥後侍像亦壞。元元統二年,僧普光更為坐像二,高六丈五尺,又以銅絲為網,護于其前。明永樂九年,住持僧裔重建三門毘盧閣,凡三層五楹,高十三丈五尺。正統中,悉燬于火,今惟僧房十數間而已。

興善寺 在十都。晉太康十一年,西域僧幽閒建。

天姥寺 在天姥山中。後周廣順元年,僧德韶建。旁有「接台館」 ,上官及使客往來,俱宿於此。寺舊有額田二百六十畝,後漸為豪強所侵。明嘉靖十九年,知縣何孟倫核正還寺。三十年,知縣卓爾鐫之石。

千佛院 在石城山。齊永明中建。佛塔上有宋咸淳九年邑中鄉薦題名。

清虛庵 在桃源觀西。宋乾道間,晦庵先生遊水濂,還,訪梁平叔,同宿于庵。

半嶺庵 在陳公嶺,連嵊界。明訓導呂華捨田四畝。又孫、唐、石三姓,捨田十五畝,烹茶供往來者。

法通庵 在嶺頭。嵊界道人金覺渭,置田五畝,亦為茶費。

真聖觀 在石鼓山。宋紹興十四年,知縣林安宅建,中有石《太傅遺像》。

桃源觀 在東。山下流河嶺北,四面皆山,一徑斜入,桃花千樹,松柏陰森,雖夏無暑。中有環松軒。

崇真道院 在二都。宋石迪之建,始名「棲霞。」 淳祐中,陳雷改建,名「小蓬萊。」 元至元中,完顏重建,改今名。

龍亭 在高蟠潭上,俗稱白龍母所棲,因作亭奉之,水旱禱應。元至順中,王綸為新昌尹,將之任,舟次揚子江,夢一嫗來謁,問之,曰:「新昌高蟠人,姓白,聞公遠來,故相迎耳。」 覺而怪之,比至謁之,果有高蟠潭、白龍母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