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05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五卷目錄

 金華府部彙考三

  金華府城池考

  金華府關梁考

  金華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五卷

金華府部彙考三 编辑

金華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金華縣附郭。

金華府城池 ,舊周九里一百步,高一丈五尺,厚二丈八尺。宋宣和四年,知州范之才重築,周十里,基三丈,面廣三之一,高倍之。元至元間,詔天下墮城防,於是羅城盡隳。至正十二年,廉訪副使伯嘉納等仍其故址重築,厚二尋有四尺,高二尋有一尺,周一萬七千七百九十尺。城舊門十一,後窒其三,今存門八:東曰「赤松」 ,西曰「迎恩」 ,南曰「清波」 ,《長仙》《通遠八詠》,北曰「旌孝」 ,曰「天皇。」

皇清順治十四年,孫丕承奉憲檄修城垛堞凡二千。

「四百五十有四,敵臺十有五,守望之廬五十。」 本鎮官兵司城門鎖鑰,內各為盤詰之舍,設砲石《殳斨》干戈。壕南因大溪以為險,北東、西三面環城,鑿河以為固,跨弔橋以通行路。故兩浙城池,惟婺為首稱。但康熙甲寅後,以兵燹未及修葺。二十一年春,大雨,頹壞有至十餘丈者,郡守張公藎力為增繕,而防守加密焉。

外縣

蘭谿縣城池 :「舊城周二里三百二十三步,高一丈五尺。其門有四,東曰上門,西曰溪門,南曰迎麾,北曰北門。」 子城周一里三百四十五步,久廢,歷代修築,皆無可攷。元季兵亂,城修於明初戊戌之歲,而改其東門為「安政」 ,南為「明德,西為清波,北為拱宸」 ,周七百八十餘丈。至乙巳夏,城圮於水,於是金華同知冀權來總修繕之役,又闢小西門以便出入。厥後屢遭洪水,城西南二隅與城外之市皆沒焉。正統戊辰,有括寇之變。時浙江按察使僉事陶成謂「是邑為要衝之地,不可不嚴守備。」 欲議修築而無址可城,乃命伐木為柵,以補西南二隅之缺,東北二隅則因其舊而修之。至正德癸酉,守土者乃尋本城舊跡,盡出民所侵,砌石為陡岸,上為「女牆。其三面則拆城內外居民階墈等石,緝舊補新,以備不虞。」 又改刱南、西北城樓,頗稱壯麗。

東陽縣城池 ,舊有土城,周十里,中為子城,歲久而圮。後嘉靖甲寅歲,倭寇豕突,戊午,知縣戴廷忞始築石城,厚二丈,高二丈四尺,周一千三百三十五丈。舊建門四:東曰迎陽,南曰雙峴,西曰瞻婺,北曰通江。邑人參議趙葉記。隆慶元年,知縣陳應春修。改東門為望峴,西為朝京,南為迎薰,北為拱宸。又四門:東南曰東峴,西南曰「西峴」 ,東北曰「新安」 ,西北曰「水門」 ,凡八門。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楊丕孟奉。

詔改修城垛。康熙十三年甲寅,寇亂,城悉壞。知縣胡

啟甲增修。二十一年久雨,城又壞,知縣俞允撰重修。

義烏縣城池 ,舊城周三里一十五步。建門五:東曰「東陽」 ,西曰「金華」 ,南曰「秀川」 ,北曰「會稽」 ,東北曰「金鱗」 ,歲久圮。明嘉靖三十四年,知縣曹司賢築石門四:東曰「金鱗」 ,南曰「南薰」 ,西曰「迎恩」 ,北曰「湖清。」 又建槐花門於東北,一改為拱辰門,一改為通惠門,凡七門。崇禎戊寅,知縣熊人霖造七門敵樓。

永康縣城池 舊城,吳赤烏八年築,周一里十九步,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五尺。宋紹興間,城周三里三十步,門七。元初墮。至正十三年,環以牆,後圮惟北倚山,南阻水,以為固。明崇禎十二年,知縣朱《露刱》建東西二門,疊石為樓,東曰「在德」 ,西曰「多助。」

武義縣城池 舊城周一里一百八十步,宋紹興間廢。明崇禎十三年,知縣馮玶築石城,周十里八步,門七:曰「鎮東,曰來遠,曰文興,曰接龍,曰迎恩。」 又小門四。

浦江縣城池 :舊城周一里二百四十步,高一丈三尺,厚如之。至明嘉靖三十六年,知縣許河築,周五里一百二十步,建正門四:東曰迎春,西曰咸寧,南曰文明,北曰仙華。偏門五,曰小東門、小西門、小南門、小北門,又水門。

湯溪縣城池 舊土城,明成化十六年築,周圍。

八百五十五丈。至嘉靖三十二年,知縣劉以貞立石為式,城東門曰「迎旭」 ,西門曰「通衢」 ,南門曰「履華。」 北郭阻山,不通衢路,故不闢門。崇禎十二年,知縣羅洪基改造城,用磚石封砌,垛高四尺,計八百六十垛,周圍仍舊。

金華府關梁考        府志 编辑

本府。金華縣附郭。

通濟橋 在通遠門外,去縣治西南一里許,通湯溪,達於衢州。「元大德四年,西峰寺僧宗信募緣刱造,未成。元統二年,浙東憲使徐奭奏請營造石墩十一,垛頭二所,高出水面四丈一尺,架木為梁,修亙七十八丈,廣二丈四尺,覆之以屋,如其修廣,為楹六十有四。明洪武三十五年燬於火,天順壬午年重修。嗣後遞毀」 遞修至

皇清初,知府張安豫捐俸首倡,功未就,陞去。至康熙

癸卯重建。庚戌,又被洪水衝壞中垛,知府吳翀及縣令李錦重修。甲寅,寇亂,盡燬。知府張藎及縣令王治國暫造浮橋以濟,雙溪水匯其下,西流入蘭谿港。

弘濟橋 在赤松門外,去縣治東南三里許。通武義、永康,達於處州。舊名「上浮橋」 ,以鐵索維艚二十有四,架板其上為梁,臨跨梅花洞水,長三十餘丈,闊一丈五尺。明成化十三年,知府周宗智重修。每舟往來,必候撤板,人以為病。正德間,郡守趙鶴乃架木為二垛以通之,水陸皆便。

皇清順治三年,橋盡壞。九年,縣令王世功重建。康熙

六年縣令邢振嵒修,九年縣令李錦加修「山橋 」 ,在縣北三十里,兩崖對峙,溪流折旋,橋翼然臨之,城郭全景,宛然在目。

松溪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通永康縣及溫台處,長二十五丈,楊棚溪水經其下,年久傾塌。明嘉靖丙申,巡按御史張景捐俸重造,復圮。丙寅,分巡僉事李穟用石修完。

白雲橋 即白田橋,在縣東十五里,北山水經其下,西南流入大溪。

天香橋 ,在縣東三十里,《東山水》經其下。義井橋 ,在縣東四十五里。

五里橋 在縣東五十里,通義烏北山。水經其下,西南入大溪。

陶家橋 在縣東五十里。北坑水經此,西南流入大溪。

旌孝橋 一名「通遠。」 在旌孝門外,通義烏浦江。下為石墩,上覆以屋,山橋水經其下,流入大溪湖。凌橋 ,在縣東二十里,北山水經其下,西南流入大溪。

含香橋 在縣東三十里。北山水經其下,西南流入大溪。

郭婆橋 在縣東五十里。

義濟橋 在縣東五十五里孝順街,舊名「正果橋。」 上架屋,下匯北山諸源,合倒流水入溪。

皇清康熙四年重建,倍加完固,改今名。以上並《通義》。

烏東陽

小雙溪大橋 在縣東五十五里十三都大湖坂前。俞家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杭慈谿水經其下,西南流入大溪。

二仙橋 在縣東十二里。赤松水經其下,東南流入大溪。

靈泉橋 即「白泉橋。」 在縣東一十五里。

邢家橋 在縣東二十里。

明遠橋 即上目橋。在縣東二十五里。

協和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北溪山水經其下,南流入大溪。

拱極橋 即拱垣橋。在縣東三十二里。

迎春橋  洞殿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康熙年間新建石橋。

高橋 在縣南十五里。長沙堰水經其下,北流入大溪。

文明橋 即「枝柳橋」 ,在縣南二十里,南山水經其下,北流入大溪,並通湯溪。

杜家橋 一名「彌陀」 ,在縣西一里。

長安橋 即黃泥橋,在縣西十里,北山水經其下,西南流入大溪。

西亭橋 在縣西二里。北山水經其下,西南流入大溪。

何婆橋 在縣西五里。以上並通蘭谿。

西來橋 即「和尚橋」 ,在縣北二里。

登龍橋 俗名「山橋」 ,在縣北三十里。

下坊渡 在縣東十五里。

黃潺渡 在縣東二十二里。

洪村渡 在縣東五十五里。

何仰渡 在縣東三十里。

含香渡 在縣東三十里。

里浦渡 在縣東三十五里。

范家渡 在縣東四十里。

漲江渡 在縣東四十五里。

孝順渡 在縣東五十七里。

下馬渡 在縣東六十里。

上葉渡 在縣東六十五里。

何樓市渡 在縣東七十里。

杭慈渡 在縣東八十里。

連家渡 在縣南五里

張鼓槌渡 在縣南七里。

潘家渡 在縣南十里

丁家渡 在縣南十二里。

鋪頭渡 在縣南十五里。

缸窯渡 在縣南十五里。

後湖渡 在縣南二十里。

沈家渡 在縣南二十五里。

金顛渡 在縣南三十里。

售溪渡 在縣南三十五里。並接永康、武義大溪。

酒瓶渡 在縣西五里

葉家渡 在縣西十五里。

邵家渡 在縣西十里

高橋渡 在縣西十五里。

篠溪渡 在縣西十五里。

臨江渡 在縣西二十里。

白竹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巳上並接雙溪。《蘭谿縣》。

官橋 一名「慶成」 ,在縣西一百六十步。

北津橋 在北門外

東坑橋 一名「步瀛。」 在北門外一里許。

福民橋 在縣西北城外浦口。

悅濟浮橋 在縣西門外,臨跨衢、婺二港,舊名「中浮橋。」 宋紹興中,始作於江運使衍,繼成於知縣江文衡,有橋莊之田,以備修葺。元季兵亂廢。明洪武初,知縣賈文義重修。成化六年,知縣李進又建。未久壞於洪水,以舟濟渡。正德四年,縣丞田中令民三里共作一舟,橋始復成。有保寧軍節度推官沈唐老「記」 ,徐元《重建橋記》。浙江按察使劉釪《浮橋記》。「章懋修《悅濟橋記》」 :「至萬曆二十二年,大學士趙志皋與邑侯葉永盛又重建,并置田數百畝,充繕修之費。明季廢於兵燹。」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季振宜重建,「有記。」

師姑橋 在縣南門城腳。舊名「平康」 ,後更名「文明。」

延慶橋 在縣十都官道上。

張公橋 在十都

管家橋 在香溪中市

石井橋 在香山西溪石井上。

豹峰橋 在九都

香溪大橋 在鎮南

浦橋 在大橋西浦上

石渠橋 在石渠溪上

寺溪橋 在石渠下流

牛石橋 在八都

玉節橋 在五都

小雙溪橋

《洪橋 》一名「洪恩。」

黃坑橋 俱在五都

豹公橋 一名「炳文。」 在三都。

東井橋 在十都。宋咸淳間,知縣沈應龍建。冨春橋 在六都。八石橋 在上塘。

橫路橋 在十五都

杜巖橋 在純孝鄉

舒觀橋 在厚仁市

石橋 在十六都

保安橋 在焦石,俱純孝鄉。

二接橋 在縣西十五里。舊木橋,後易以石。「赤溪橋 」 ,江永貴兄弟重建,張弼《記》。

楊公橋 在東溪上。宋時楊克悅建,故名。「白格橋 」 在十七都。

杉樹橋 在雙溪口

永昌橋 在永昌溪口

長樂橋 在二十一都

西場橋 一名「西安」 ,在二十都。

梅橋   溪橋   包家橋 俱在二十三都。

和尚橋 在白山廟前

兜率橋 在兜率寺前

黃村橋 在黃村

厚倫橋 在二十四都

興仁橋 在水月庵前

張坑橋 在二十九都

「坦溪橋  」 、「和安橋  。」 「菰塘橋。」

永興橋  、午塘橋  、朱坑橋 俱在太平鄉。

寺埠橋  赤井橋 在大有溪上。俱二十九都。

白沙橋 在三十都

雅灘橋 在嚇靈廟前

萬壇橋 在橫山鄉

黃義橋 在三十二都

郭家橋 在三十三都

洞橋 在靈洞山下

楊溪橋  石關橋 俱在三十四都。

板橋 在三十三都。僧可威建。明崇禎間衝壞。知縣盛、王贊重建,有記。

普濟橋 《明一統志》:「在縣北十里。宋紹聖中,維艚百艘以梁谿上,後更名望雲」 ,即今之女兒渡。張村渡 ,在縣東二十里。

東溪渡 在縣東二十里。

汪家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

萬壇渡 在萬潭溪上

塢口渡 在忠祐廟前

廣濟渡 在蘭陰山下

瀘埠渡 在縣西南十餘里。

張坑渡 在縣西南十五里。

鄭村渡 在縣西南二十里。

游渡 在縣西南五十里。以上皆在衢港。童家渡 在縣西北十五里。

許家渡 在縣西北八里。

普濟渡 在平渡鎮,即女兒渡。溪流至是,東西二百餘丈,水甚湍悍。宋紹聖中,邑人劉思恭維舟百艘以梁其上,曰「普濟橋。」 後邑人劉藻、縣尉李公彥相繼修治,又改為望雲橋。廢已久,今以舟濟渡云。

泉湖渡 在縣西北二十里。

香溪渡 在縣北三十里。

三河渡 在縣西四十里。以上在蘭谿下流。椒石渡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梅溪渡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郭塘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

東陽縣

玉帶橋 在東峴門內,葛、喬二太師住處。「東橋 」 ,在縣東半里許。

馬廠橋 在縣南半里

乘駟橋 在縣西半里

北橋 在縣北半里許

沈家橋 在縣西十里

上朱橋  、「紫溪橋  」 、「東川橋。」

木衢橋

夾溪橋 在縣東三十一都,界台、新二邑。高十餘丈,長三十丈。明嘉靖年間,耆民趙模造「沈胡橋  」 、「陸石口橋  、任橋。」

官橋

北馭橋 《明一統志》:「在縣治東,舊名碧嵐,西峴山水所經。」

黃麻車渡 在縣西北十五里。

橫溪渡 在縣南四十二里。

麻車渡 在縣東北五里。有木橋。康熙二十年,於橋上流里許新設放生潭。

石檢渡 在縣東南七十里。

荊浦渡 在縣東南四十里。有橋。

安定渡 在縣東三十五里。

河頭渡 在縣北通江門外。

泗溪渡 在縣東十里。有橋。

清潭步 在縣東五十五里。

義烏縣

興濟橋 在縣東三里。西接衢、嚴,南通八閩,北走杭、紹,東至東陽、台、溫等處,向為行人所便。舊有浮梁,曰「東江浮橋。」 宋慶元三年,知縣薛揚祖更以石建。嗣後遞有修建。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于漣重修,往來者皆德之。今木

柵仍壞,眾視孔道,若為畏途焉。

碧波橋 在縣北百步緒湖之曲,舊名「湖塘。」 香山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葛辭橋 在縣北二十里。

霸亭橋 在縣西十三里。

野墅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

義亭橋 在縣西三十里。

鮕溪橋 在縣東五里。元至治中重建。

登瀛橋 在縣南一里。舊名「南井橋」 ,元至元五年建。明正統九年,知縣劉同重建,改今名。新吳橋 在縣西五十步市心。宋淳熙四年,縣丞胡沃建。橋下置閘,以節繡湖水利。

會善橋 在縣西十五里。

均濟橋 ,在縣東二十三里,即諺云「三里橋。」 野鴨橋 ,在縣北一百八十步《繡湖渠》。

峴溪橋 在縣南三十里。

八里橋 在縣東北三十八里,改名「迎春。」 下巖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三板橋 在縣西四十五里。

繡川橋 在縣南一里

管婆橋 在縣南五十步。碧波、新吳二橋水道所會。

文昌橋 在縣西八十步,今廢。

協恭橋 在縣西五里

洋灘橋 在縣南十五里。

光明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

官清橋 在縣西三十里。

梅溪前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梅溪後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彭三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五雲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北浦江界裏。方橋 ,在縣西三十里,改名「步雲。」

高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

劉公橋 在縣東六十步。

泗州橋 ,在縣東北五十里,入諸暨大路。臨清橋 ,在分司前。

演溪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

酥溪橋 在縣北三十里。

查林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石斛橋 在縣北三十里。

盤溪橋 在縣東北二十三里。上通台溫路。唐公酬橋 ,在縣北四十三里。

航慈橋 在縣西四十里,入金華界,原有渡。天溪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披雲寺之左。湖。西新橋 在縣西二里。

彭城橋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蔭龍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楊義橋 在縣南

石基渡 在縣東十九里,通東陽。

東江渡 在縣東,入東陽大路。

下步渡 在縣南二里

何家渡 在縣西南二十里,入府城大路。盛家渡 ,在縣西二十里,何家渡南

吳溪渡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洋灘渡 在縣南十五里。

九里渡 在縣西南九里。

永康縣

仁政橋 在縣東南三十步,舊名「大花。」 元至元五年,改建以石,仍覆以屋,易今名。明景泰六年,浙江僉憲馮誠重建,未畢,知縣劉珂繼成之,刑部侍郎縉雲李棠「記。」 正德十六年,屋災,縣丞李景軒葺。萬曆二十八年,知縣戴啟鳳檄施孟安、呂斌重修。

永寧橋 在縣東南百三十步。舊名「小花橋。」 元至順元年,主簿赤琖榮祖改建以石,而易今名。明永樂,驛丞胡義葺。弘治間,市民徐得銘重建。正德間,其子璋重修。

東橋 在縣東北二百步。

西橋 在縣西三百步

梁風橋 在縣東百步。明永樂十四年重建。永安橋 ,在縣東一里。

諸杜橋 在縣東十五里。

通濟橋 在縣東四十里。

下江橋 在縣東二十里。

和尚橋 在縣西北一百五步。一名「小西橋。」 李溪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胡岡橋 在縣東三十里。

沽陳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

龍窟橋 在縣東北五十里。

蘇溪橋 在縣北五里

朱明橋 在縣北十五里。

杉板橋 在縣北十八里。

新河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康熙二年重建。清渭橋 ,在縣北二十三里。

街頭大橋 距縣二十三里。

平安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普渡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

巖前大橋 在縣北四十里。

伏龍橋 在縣北四十里。

水東橋 在縣東北四十里。

檡木橋 在縣南十里

竤山橋 在縣西十里

五錦橋 在縣西十里

烈橋 在縣西十里。明永樂十四年重建。楊公橋 在縣西三十里。

西津渡 在學前

青龍渡 在縣西十里

楊渡 在縣西十里

桐琴渡 在縣西二十里。

當渡 在縣東四十里

李溪渡 在縣東二十里。

李溪石步 在縣東南二十里。

「交溪石步 」 在李溪橋下。

厚仁上石步 ,在縣東南二十里。

厚仁下石步 ,在縣南二十九里。

仙溪上石步

仙溪下石步 並在五都。

武義縣

文興橋 在儒學東百餘步。明正德十三年,縣丞陳有年建,萬曆戊申重修。

內白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舊名白水橋,縣尹黃春有《記》。

長安橋 ,在縣西一里十四步。

苦竹橋 在縣西二十里。

三板橋 在縣西十里

郭橋 在縣北十五里,舊名「郭婆橋。」

鳳林橋 在縣西三十里。

丁姑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近橋有丁姑九女廟,因名。

管公橋 在縣西南十五里。

濟眾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普寧寺前。

妃僊橋 在縣西四十里彰惠廟前。

西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泉溪寺。

白嶺橋 在縣北一里

下浦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洪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楊公橋 在縣東三十里,跨永康縣界。

熟溪橋 在縣南十里,又名石公橋。橋上架屋,後圮。康熙年間,知縣李經邦重修。

潢稍渡 在縣東五里

白陽渡 在縣東五里

步渡 在縣東七里。黃絲灘渡 在縣東南五里。

化渡 在縣西一十五里。

熟溪渡 在縣南郭外

胡舍渡 在縣南一十五里。

陶家渡 在縣南二十里。

南胡渡 在縣南三里

石倉渡 在縣南十五里。

河渡 在縣北十里

牛佑渡 在縣北十里

葉長渡 在縣北二十里。

蔣家渡 在縣北十五里。

瀛頭渡 在縣東二里

浦江縣

南橋 在縣南一里,臨浦陽江水。宋元符中,錢尚書遹所建,廣一丈九尺,亙三十丈,歲久水決橋壞。元至正間重修,築堤三百餘丈,障水隄盡處,又建小橋,以洩支流。明萬曆二十年,邑人別駕陳玉修。

皇清康熙十年,邑人李如珪重修。

浦陽東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今廢。

東橋 在縣東一里

王公橋 在縣東十五里。

沙溪橋 在縣南四十里。

寺橋 在縣東南二里

浦陽西橋 在縣西南十五里。今廢。

通津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公館橋 在縣南五十里。

韓西橋 在縣西一里

席場橋 在縣北三十里。

戚村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

孝門橋 在縣東三十里。浦江未置縣時,地屬義烏。

定龍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明萬曆年間造。

湯溪縣

永濟橋 在縣西五里

表忠橋 在縣南十五里,忠烈陶公廟後。嘉會橋 ,在縣西十里。

白渡橋 在縣西十八里。

白龍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明萬曆甲申年,知縣陳茂鷟始創石橋。汪文壁有《記》。

絣塘橋 在縣東十五里。

芝溪橋 在縣東北七里。

六渡橋 在縣北三里

官橋 在縣西十五里森琳湖畔。

酈村橋 在八都後溪。金聘造,其時遇仙王稍。官渡 在縣北十三里。

柴埠渡 在縣北二十里。

雙港渡 在縣北十八里。

元潭渡 在縣北二十里。

青草坑渡 在縣北十七里。

青陽渡 在縣北一十五里。

葉灣渡 在縣北二十里。

楊埠渡 在縣北二十里。

邵家埠官渡 在縣西北十八里。

金華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

本府。金華縣附郭。

府治 在子城內。唐、宋相仍。元時乃置浙東宣慰司於此,遂遷婺州路治於宋通判廨宇故址,即今府治也。明成化、弘治中,知府李嗣、周宗智、韓燾相繼修葺。其制:中為正堂,左為軍器庫,右為昌濟庫,東為經歷司,西為照磨所,翼以六房。兵房之西北為架閣庫,其後為司獄司。堂之前為露臺,為甬道,又前為儀門,為大門,堂之後為川堂,為退省堂。萬曆乙亥,豐城黃焯守郡,改建知府宅,於後堂之北,創樓五間,廳堂五間,并左右穿廊,其東宅、西軒仍舊。丁丑,王懋德守郡,重建儀門,移大門進一十餘丈,東偏為親賢堂,又東左為土地祠,修砌左右廊牆,面南臨街為屏牆。

皇清順治三年,為兵火所焚。十年,知府夏之中重建。

府正廳三間,扁曰「忠愛堂」 ,今更名「宣化宅」 ,在正堂北。東西耳房二間,後堂三間扁曰「義理」 「兼制之堂」 、穿堂三間,戒石碑銘一座,今燬。東西吏房二十間,儀門三間,大門三間,軍器庫一間、架閣庫一間,今燬。

經歷司 今移造《清軍道》基址。

照磨所 在儀門外左

分守金衢嚴道公署 按《通志》:駐劄金華府。清軍廳 在大門內,左宅即在堂北。

管糧廳 在大門內,右宅即在堂北。頭門外西南隅,新建「大觀亭。」

察院行臺 在府治東北,乃宋之州治也。布政分司 扁曰「端表堂」 ,在府治西北。明正統間,郡守蔣勸奉例創建。

陰陽學 在府治前。宋明遠樓故址,今廢。醫學 在府治西二里,今廢。

僧綱司 明洪武十五年設官,舊寓於無相寺。道紀司 明洪武十五年設官,舊寓於元妙觀。永濟倉 按《通志》:在府治西三百餘步,宋貢院故址。

金華縣治 在府治西二里。舊在府治東。唐開元中,刺史梁猷徙建今所。宋皇祐元年,知縣沈振重修,邑人唐仲友記。元及明因之。宣德八年,知縣郭瑛建門廊。弘治間,知縣曹斆、林釗繼建。正堂曰「宣化」 ,後堂曰「絃歌」 ,改「素絲」 ,修撰李旻記。萬曆四年,知縣張名藩重建。內衙廳三間,廂房各六間,重修大門及外屏牆,額曰「長山。」 古治譙樓在縣二門左,申明亭在縣門外左,旌善亭在縣門右,今廢。

轉運司衙 在縣治東三里許瑞安坊。宋轉運官行部公寓。

錄事司 ,在縣東二里許,廉訪司南,譙樓北右偏。元至元十四年,改州為路,循例建司,割大雲鄉隸之。

預備倉 五所按《通志》,東倉在孝豐鎮,西倉臨於江,南倉在金錢寺後,北倉在縣北關,中倉在縣南。

惠民藥局 按《通志》:在縣南百五十步。

外縣

蘭谿縣治 。宋宣和初,燬於睦寇,知縣舒邦弼建。元陞為州。大德中,同知郭浩重建。泰定初,知州崔雲翼新而拓之,學正王奎「記。」 明復為縣。洪武間,知縣賈存義重建。成化間,知縣范希瑊、唐韶增修。弘治九年燬,知縣許翱重建。萬曆六年,知縣張新重建。正廳、譙樓在縣二門。申明亭在縣門外左。旌善亭在縣門外右。

縣丞署 在縣南五步

主簿署 在縣西十步。今裁廢。

典史署 在正堂旁

靈泉巡檢司 在香溪鎮。

龍巖巡檢司 在雙牌村。

香溪鎮稅課司 按《通志》:在香溪市。

平渡巡檢司 在純孝鄉十都,地名「女埠。」 察院行臺 在縣治東十五步。明洪武初建為按察分司,後改浙東道,又為察院。今廢。

布政分司 舊在城隍廟西,即元之千戶所,廢為《桑棗園》者也。明嘉靖中,知縣黃堂移建於治東五步許,即縣丞、主簿、典史舊宅基,今廢。按察分司 在譙樓東南。今云「府館」 者即此。陰陽學 在三皇廟側,宋酒務故址。

醫學 :「在三皇廟。」

惠民藥局 按《通志》:在醫學左。

僧會司 舊於僧官所居。署事。

道會司 舊於道官所居。署事。

際留倉 按《通志》在幕廳東。

預備倉 按《通志》,中倉在縣東二里,東倉在紫巖鄉功塘,南倉在紫巖鄉皂衕,西倉在甘棠鄉長岡,北倉在銅山鄉石阜。

東陽縣治 。宋宣和四年,知縣裘移忠重建,邑人張志行《記》。元燬,至元十五年,縣尹王世英重建。泰定四年,縣尹趙鐘修。明永樂元年,知縣詹奎彰益加修拓。天順二年,繆樗重修。

皇清康熙十三年,寇亂幾燬。十四年,知縣胡啟甲重。

「建正堂」 譙樓譙樓即縣治之大門。「申明亭」 在譙樓外左。「旌善亭」 在譙樓外右。

永寧巡檢司 在縣治東五十里永寧鄉。舊名「茶場。」 宋紹興十年,知州周綱奏建,改名。明洪武二年,知縣呂崇虎重建,後徙縣西。

布政分司 在縣西門內,今圮。

按察分司 在縣東。明洪武三年,知縣呂崇虎建,今廢。

府館 二處:在城隍廟之東西,今並廢。

陰陽學 在縣治南

醫學 在縣治南,元三皇廟內,廢。

惠民藥局 按《通志》:在醫學側。

僧會司 在新安教寺

道會司 在崇真觀

預備倉 四處

際留倉 按《通志》在縣東南隅。

義烏縣治 。宋大觀四年,知縣徐秉哲建。宣和四年,知縣裘移忠重建。南渡後,知縣黃袤、葉蕃、張康、徐正卿、呂浦、趙必升皆相繼新之。元至元十四年,縣尹蕭玉重建。皇慶元年災燬。二年,達魯花赤黑漢又撤而新之。邑人宋叔麟記。至正間,又燬於寇。明洪武二年,知縣張永誠充拓舊基重建,王褘《記》。正統間,知縣劉同、縣丞劉傑相繼重建,朱肇記。成化十五年,知縣趙溥修。嘉靖十五年,知縣胡橒重建儀門譙樓。二十一年,知縣梅凌雲重建。至

皇清康熙十三年,正堂燬,知縣辛國隆重建譙樓,即

縣之大門。《申明亭》在譙樓外左,《旌善亭》在譙樓外右。

布政分司 在縣治東。明正統五年縣丞劉傑即舊稅課基建。十年,知縣劉同徙今所,久廢。按察分司 ,在縣治西。明洪武二年知縣張永誠建。正統七年知縣劉同重建。嘉靖二十六年知縣楊東遷於舊儒學基。

府館 在布政司西,今廢。

陰陽學  、醫學 並在縣治西。

僧會司 《寓大安寺》。

「道會司 」 寓《東嶽廟》。

際留倉  預備倉 按《通志》,「並在縣西二百步。」

永康縣治 。三國吳赤烏八年,創建。唐武德間置麗州,徙縣治於城北。八年,廢州復縣。宋宣和間,寇燬。紹興間,知縣強友諒、宋授相繼修繕。嘉泰元年,知縣陳昌年、尹穡復增葺焉。元至元間燬,達魯花赤沙班、縣尹范儀拓其址而重新之。至正間又燬。明洪武四年,知縣呂兼明創建後

宋顒、魏廉繼修。正統間,又燬,知縣何宗海重建。成化間,知縣高鑑新譙樓。嘉靖十三年,知縣洪垣重建廳事。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張祚先重建大堂露臺。康熙八

年間,知縣徐同倫重修賓館、大堂、穿堂、譙樓。十八年,知縣謝雲從捐建內省堂、冰心廳、稽古樓、觀德廳及兩廊樓房、贊政廳。縣丞沈晟建飲冰亭、惜陰齋、儀門,并葺懷保堂。典史張奇新建內署三間,譙樓即縣之大門。申明亭、旌善亭并在仁政橋東。

典史署 在縣北七十六步。

孝義巡檢司 按《通志》:在縣靈山,舊鎮守百戶之署,明洪武七年建,今革。

察院行臺 即興聖寺故址,小分司在其東。明嘉靖十五年,知縣甘翔鵬撤寺新建。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府館址。明正統二年,知縣葉應誠建於儒學左。弘治四年,知縣王秩改今所。嘉靖十一年燬。十二年知縣洪垣建,今圮。按察分司 在縣東。明洪武三年知縣魏處直建,以待御史之行部。後建察院而司廢。嘉靖三十三年,知縣史朝富改射圃。四十五年又改射圃為社學。

府館 在城隍廟左。明成化四年,知縣高誼建。弘治四年,改為分司。嘉靖三十三年,知縣杜廉重修。今圮。

陰陽學  醫學 在城隍廟東。

僧會司 在上封寺

道會司 在延真觀

際留倉 按《通志》在縣治後。

預備倉 五處按《通志》,中倉在興聖寺

武義縣治 在府城南八十里。唐初建。宋宣和六年,縣令徐廣重建。元至元十三年燬。二十七年,監邑豈台《蒙古》即故地復創。至元丁丑又燬。明洪武「初,知縣錢樞重建。二十四年燬於鄰火。三十三年,知縣趙果重建。正統十四年復燬於括寇。」 景泰二年,知縣李文重建。天順三年,知縣康顒建後堂。成化六年,知縣陳璉建正廳。弘治元年知縣曾祿建幕廳。十一年,知縣胡琇重建後堂。十二年,縣丞潘棠建吏廨。譙樓即縣之大門。申明亭在大門外左。旌善亭在大門外右。布政分司 在縣東,今廢。

按察分司 在縣西一里。今廢。

公館 在縣西。明正德間,縣丞潘棠建。

府館 在縣西。明弘治間,通判施堯臣建。陰陽學  、醫學 ,今俱廢。

惠民藥局 按《通志》,在縣治東。

僧會司 在法雲寺

道會司 在天齊宮

際留倉 在儀門東

預備倉 四處

浦江縣治 在府東北一百一十里。宋紹興十六年,知縣蔣樞建。咸淳元年,知縣王霖龍增修。六年,知縣王安中建公惠堂。元至元二十九年,縣尹趙泰重建廳事、儀門、譙樓、吏舍。大德九年,縣尹蔣恕重修。後至元二年,縣尹林以任,至正三年,知縣張悅,相繼修葺。明洪武三年,知縣張希顏、正統六年,知縣丁銳,「相繼重」 修。成化十五年知縣秦蕃增新之。正德七年知縣鄒睨修建。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韓文明重建東西六房。康熙八

年,知縣毛文埜重修譙樓。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張時泰重修衙署。譙樓即縣之大門。「申明亭」 在譙樓外左。旌善亭在譙樓外右。

楊家埠巡檢司 在縣東四十里。今廢。

布政分司 在縣治南一里。明正統六年,知縣丁銳建。成化十二年,主簿高顯、隆慶四年,知縣周點「相繼修之。」

按察分司 在縣治東一百步。明洪武三年,知縣張希顏建。

府館 在縣治南一里白佛東。

陰陽學 在三皇廟

醫學 在城隍廟側

惠民藥局 按《通志》:在縣南石橋下。

僧會司 在縣治南「聖昌教寺。」

道會司 在縣治南,《東嶽宮》。

際留倉 二所按《通志》,在東西兩廡下。

預備倉 二所按《通志》:在譙樓之東西。

湯溪縣治 在府治西南六十里。明成化六年,知府李嗣以其地僻阻,奏請析龍游東鄙金華西鄙蘭谿南鄙遂昌北鄙建縣。明年辛卯六月,宋約來知縣事,設治於官山。淳安商輅有《記》。

皇清康熙年間,知縣張元會重修「申明」亭在縣頭門

「《外東》旌善亭」 在縣頭門外西。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南五十步。

按察分司 在縣治東南五十步。

陰陽學 ,在縣南二百五十步。

醫學 在縣南二百五十步。

僧會司 ,在縣東五十步。

道會司 ,在縣南一百步。

際留倉 按《通志》,在縣治西南。

預備倉 按《通志》:在儀門外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